百岁所思读后感(优质16篇)
读后感是对读完一本书后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那么,如何写出一篇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读后感呢?首先,要充分阅读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挖掘出其中的主题和思想。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触发的感受,展开对作品的个人解读和评价。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你的思考和情感。最后,要注意读后感的结构和逻辑,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接下来是一些学生们写的优秀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一
冰心,原名谢婉莹,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出生于一个具有爱国,创新思维的海军军官家庭。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的散文和诗歌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冰心晚年被尊称为“文坛祖母”,她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作文,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阅读了冯骥才的《冰心百岁》,让我对冰心奶奶又有了新的了解。就在我出生没多久之前,亲爱的冰心奶奶便离开了我们,,享年99岁。而冯骥才却说“冰心百岁”,看了文章,我更懂了,没错,冰心奶奶的'物质生命虽消逝了,而她的精神生命却依旧留在世间,留在人们的心里,这种精神是永远不会消散的。别说是一个百年,即使是千年万年,冰心奶奶仍活着!
再说说她本人吧,就文章中,冰心奶奶是纯真爽朗和散发着闪闪的朝气的,又说她直言竿见,坦荡、磊落、勇敢和真实,而且博大、思想通透、心境豁达、精神自由、广博爱心……这些美丽的词语都簇拥着一窝蜂来赞扬她,无一不是她的代名词。是的,“对于一个把精神和情感全部放在了人间的人,谁能说她完全离去了?”冰心百岁,冰心永存!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二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这样写道。读罢杨绛先生这篇洗濯心灵的感言,疲惫和浮躁都在文字中乖乖地驯服,顿觉夏日清凉无比。相对于杨绛先生的淡然处世,我们还只是莽撞的小青年。
多少人热衷于追名逐利,找不到心灵与生活的平衡点,找不到欲望与现实的平衡点;多少人忽视了家的真正含义,被物质操纵了心灵,被欲望出卖了灵魂……其实,人生精彩不精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就如大海一样,波澜不惊的时候多,纵然狂风袭来,波涛汹涌,波澜壮阔,也终归恢复平静。生活也亦如此,不必非要轰轰烈烈,不必非要一鸣惊人,不必非要丰功伟绩,只要找到自己价值所在,只要活出生命的价值,就是精彩的人生。保持平常心,保持平静心,保持平和心,一如杨绛先生那样淡泊人生。
第一次知道杨绛先生的大名,是在《围城》附录——《记钱锺书与〈围城〉》里。《围城》自1980年在国内重印以来,许多读者对大师诙谐的语言文字拍案叫绝,引来非常关注。杨绛应胡乔木建议写《钱锺书与〈围城〉》:杨绛略书钱锺书的经历、家庭背景和他撰写《围城》时的处境,并为《围城》做详尽的注解……她的笔触平静而柔和,她注重细节,从容地叙述,娓娓道来。从而引起我对她本人及其作品的关注。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洲东吴大学。1932年春与钱锺书在清华初识,1933年订婚,1935年结婚,两人同去英国留学,1937年秋同到法国留学,1938年秋同船回国。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长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和戏剧等,主要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晚年的杨绛一直笔耕不辍,20xx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我喜欢她读她的作品,也羡慕她和钱锺书的爱情,更敬佩她对待人生的态度。回顾杨绛先生的个人生涯中,她与钱锺书既有过在国难当头惶惶不可度日的艰难岁月,也有过“文革”中被作为“资产阶级学者”揪出来批斗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或许杨绛先生这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便是她与钱先生的爱,那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是她和钱锺书相濡以沫厚重的深情,是他们精神上心灵相通,生活中悉心呵护。是这爱支撑了她,是这爱让她甘心付出,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什么,最想要什么。在心爱的女儿、挚爱的先生相继离世以后,杨绛先生的痛楚可想而知。三河里的寓依旧是水泥地、白墙,家具简陋,而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钱钟书手稿集》。整理完《钱钟书手稿集》,杨绛先生为满足女儿遗愿,又以她的视角写出了《我们仨》……她把自己和钱锺书的稿费和著作权都交给清华大学托管,20xx年成立“好读书”奖学金,资助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学生。12年来,这笔奖学金已经累积到近1000万元。
从名门闺秀到文学大家,杨绛先生经历无数世事变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依然保持从容恬然,低调温和,淡泊名利。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三
更晚退休带来的财务问题。三阶段式人生在长寿时代已经不适用了,21岁大学毕业,打算65岁退休,但他无法获得企业养老金,假设只能获得10%的政府养老金,他必须还要每年存下17%的储蓄,因为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太多了,而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政府可能会通过降低养老金发放金额,延长退休年龄来平衡养老金的.收支,他可能需要延长工作年龄到70岁或者更高,很多国家其实已经这么做了。
长寿时代的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农业份额下降,服务业上升,小企业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灵活城市和智慧城市兴起,人口向高科技和创意城市聚拢,高技能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更容易找到伴侣、办公室办公转为居家办公。新技术革新意味着旧职业消失、新角色的创造,工作技能挑战会越来越多,每隔5-10年你的工作技能就会遇到挑战,现在的47%的工作岗位会面临失业挑战。同时,工作的中空化,未来高端技能人才和一般的服务人才紧缺,比如你要招个年薪50万的cto高管和招一个能够和机器对话的高技能人才,或者招一个月嫂、保洁人员、快递员等,都很难招到。而坐办公室的人——中间的工作岗位会更多的被人工智能替代。
长寿时代婚姻生活的改变。长寿时代,人们对结婚伴侣的选择会更加谨慎。长寿时代,人们的受教育年限拉长,或者很多人觉得还没玩够,所以婚育年龄会推迟;同时,人们在找对象的时候考虑的会更多,因为未来一起生活的时间更长;未来的离婚率会更高,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力,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更长,很多人没那个耐心了,不愿意承受更长时间的不快乐。同时,未来离婚和再婚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老人结婚可以省很多生活成本,当然再婚的歧视会越来越少。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四
买这本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好奇一百岁的老人他在想什么。至于周有光这个名字也是没有听说过的,现在想来只能说明自己孤陋寡闻了。周有光生于1906年,2017年去世。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长寿老人。经济学家、汉语拼音之父,是合肥四姐妹张允和的丈夫,与沈从文是连襟。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老人百岁前后的作品。
老人是世界主义者。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老人说今天应该说:“登喜马拉雅山而小东亚,登月球而小地球。”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啊!有这样高度、视野、胸怀的人数量应该不是很多吧!过去是从中国看世界,现在要学会从世界看中国,我们不仅背靠身后的历史,而且面向开放的未来!老人对中西方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104岁时写的那篇“大同理想与小康社会”,读来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
“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篇中老人表达了自己平实又朴素的人生观。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年轻时候,我健康不佳。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候,算命先生说我只能活到35岁。现在早已超过两个35岁了。算命先生算错了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医学进步改变了我的寿命。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最好的长生不老补品。当我无力改变环境的时候,我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如果既不能改变环境,又不能适应环境,我就不可能愉快。虽然不能改变环境,可是能够适应环境也就愉快了。这就是“我与我”的生活方式。
人患其弊,我乐其利。六十多岁下放宁夏平罗的国务院“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只许劳动,不许看书。他带了二三十本各国文字的《毛主席语录》,空闲时用它们做比较文字的研究,还带了一本《新华字典》做字形的分析,许多年后里他利用当时的研究成果写成《汉语声旁读音便查》。长期失眠症就此不治自愈了。用芨芨草自制牙签、在干校和大家种出了好吃的黄瓜和各类蔬菜,经历了“大雁粪雨”,总结了“白菜理论”,任何事有利有弊,关注点在利,定是利大于弊。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老人85岁才从语言文字的专业领域退休,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中,每天大量阅读中英文书籍、报刊,将读后的文化思考写成一篇篇散文、随笔、杂文。百岁前后的十几年中,他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篇文章问世,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本文化散文集结集出版。在这些文章中,他提出了“科学的一元性”“双文化论”以及人类历史演进“三分法”等新的理论观点,理清了一些复杂的世纪难题,振聋发聩。回顾我们周边的老人,到八九十岁脑袋不糊涂,能生活自理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敢奢望还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是长寿最好的打开方式,高质量的生命,在老人这里学习就是法宝,当抛开一切名利只为自己学习时,上天是眷顾的,会还你一个长寿又健康的身体,自然而然也会置换出利于人类家国的宝贵财富。
这位亲戚来看望爷爷,话题不外乎大肆告状,控诉其邻居如何不仁不义。正巧隔日那位已成为教授的学生也来看望爷爷,他对邻里纠纷只字未提,与老人畅怀叙旧,作别时主动问爷爷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忙。爷爷说想看点儿书,不料次日该教授竟从其所在大学图书馆扛来十几本砖头般厚的书籍,进门时满头大汗。事后,爷爷找我谈话,严肃(回忆文章中满满都是宠爱应该是唯一的一回严肃)地说:“这两天的事情你都看到了,做人需要厚道,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再说,做事要讲求效果,我管不了房子的事情,也没办法解决他们的矛盾,跟我说这些事情太浪费时间......
孙女想不起他发表过对什么人的不满,他总是说“这个人很好”“这个人很有学问”,“这个人很了不起”,如果谁提到他不喜欢的人或事,他会说:“不要讲啦,浪费时间!”文革后,他成了文改会的“外事接待员”,外宾送的礼品他都让司机拿回去交给领导。美国大使馆、政协等处将送给爷爷的电影票、招待券寄到文改会办公室,常常到了爷爷手里就只剩下一个空信封;邻居有人曾经把小厨房盖在我们家通往厕所的必经之路上;单位应该分给爷爷的房子屡屡被别人抢走......爷爷对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从来都是淡淡地付之一笑;说不要为这些事情浪费,要把时间和心思放在做学问上。一言一行胜留金留银。
老人百岁前后的杂文小品文,用笔精湛,思想开朗,充满了信息时代的朝气,连年轻人都自叹弗如。这本书是我少数读了还想再读的书,感恩世纪智慧老人,于兴趣于生活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动力。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五
读完此书,我的观念虽没有得到太大的推翻,但是也遭到了其中观念的局部影响。至少我觉得我要追逐更具冒险性的人生,即便不活到一百岁,我们也应该英勇地突破三阶段式的人生。三阶段人生的存续可能有数百年以至数千年有其合理之处,它背后蕴藏的逻辑实践上是中规中矩,尽可能地躲避风险,以及先苦后甜的思想。但这其实关于我们当下曾经不再适用了,中规中矩会疾速地被这个时期淘汰,只要不时坚持学习的才能才干够成为常青树,高科技的社会更是高风险,风险曾经避无可避,倒不如迎难而上。把幸福寄予于简直看不见的以后和暮年来得太过于虚无缥缈,不如好好地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天感遭到的鲜活的苦与乐。其实我觉得过多阶段人生是很有意义的,想象本人到四十多岁再从零开端,重新步入新范畴,迎接新应战,像个冒险家那样去探究。经历不再与年龄挂钩,每个人都在走本人的路,做本人的规划,由于再没有先例可循。哇哦,cool!
《百岁人生》一书也有让人觉得缺乏的中央,那样的将来可能是推翻性的,可是作者仍旧用老套、激进的观念来剖析那么有意义的事情。将来不可预测,什么也抓不住。而作者觉得面对在如此充溢不肯定性的将来,我们的'生存之道仍旧是可把握的——尽可能积聚本身财富,安享暮年。然后再在书中若无其事地计算将来的生活本钱以及给出了一些倡议。在我看来,都是扯淡。简是最贴近我们的例子,但是她的开展是极少数人可以做到的,完整不具有普适性。即便她已有那样多的优越的条件,但面临百岁人生到来之时还是充溢了困难,这其实已与作者写下此书时由于用数据与运算简化了人生的自觉悲观相抵触。百岁人生是大数据下的结论,但是作为社会的一颗小小螺钉,我们还是更照顾本人的生命,不由的说这也是加缪说的“人类的局限性正是人类自身”。这大约也是我对百岁人生存有的“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的缘由吧。
阖上此书,还是等待着将来吧,或许在将来,有的人会活得很好,而有的则不那么好,但人类,总有方法活下去。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六
就这样我开始想着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每天沉迷听书,思考人生,分析自己,然后天马行空,就这样过去了快半年,半年里,看书,去旅行,接触一些不一样的人,对人生充满激情,感觉斗志昂扬,那时候的人生格言是“生活很现实,但人生需要理想和情怀”,工作上也还算顺利,人开始变得理想化,然后慢慢有些自闭,总觉得身边的人没追求,思考过度了吧,有些方面有点偏离现实。
第二次是在时隔一年后,看的电子书,这一次心境不太一样了,在这一年里培养了用未来看问题的视角,不再是理想化的憧憬,开始思考现实中能做到什么,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做。当把理想去结合现实的时候,面对的是平凡的打击和现实的残酷,时而自信时而自卑,找不到平衡,很多事想不明白,也许每个人都要在迷茫中,痛苦中反思才能成长吧,开始慢慢懂事了,开始去想怎么去做才能过好一生。
第三次是又过了3个月,这一次特意买了纸质的书,这一次看的时候,不再是第一次的理想化憧憬,也不是第二次的迷茫,这一次心里开始慢慢清楚怎么去做,怎样才能在漫长人生里活成想要的自己,怎样做才能过好这一生,怎么去部署每一个细节,落实每一步。
最后我所理解的人生就是有理想而不理想化,知世故而不世故,做什么都把握到恰当好处吧。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七
曾经有幸拜读过周国平先生的很多篇散文,大多数都是与哲学思考有关,比较偏向于理性的思考。给我的感觉就是仿佛看见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思想者。
但是,今天看完这本书后,周国平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有了一个巨大的刷新。因为在这本书里不仅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人生是一个过程,结果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死亡的背景,所以生命才应该得到认真的尊重。
妞妞,多么可爱的一个小生命,宛若从天国降临下来的天使。天真,率真,一尘不染。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才刚刚萌芽的生命,却被死亡画上了诡异的诅咒,落入了无边黑暗的陷阱。
“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妞妞的生父周国平愿意放弃其他人所遥不可及的身份来换取一次当父亲的权利。尽心竭力的照顾,一丝不苟的关心,直到妞妞闭上双眼的最后一刻。一个父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一步一步的渐行渐远,这需要多磨大的勇气和爱呀!
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从一开始的激动盼望,到新儿出生时的喜悦,照顾时的辛苦而幸福,再到得知噩耗时的绝望,手术前的犹豫徘徊,和女儿离世前的深痛诀别。一幅幅揪心的画面一次次敲击着我们躯壳之内的灵魂。生命如此美好却又是如此脆弱。
读完这篇文章,热泪盈眶,虽然年龄小,不可能有感同身受的体会,但是,这熠熠生辉的人性却是能产生共鸣。世间是一片苦海,每个人都是一片孤岛。只有爱,才是这孤岛之间唯一的联系吧。
最后再把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为之共勉。
“人生不可挽回的事情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与承受苦难是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八
读完《教有所思》,我的感想很多,现简单地来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
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作为教师,可以放弃平时休闲的时间去读读教育经典,去结识思想的伟人、结交理论的巨人、寻觅行动的大师。“经典”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淘洗和考验,是给我们滋养和启迪最多的作品。它包含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所积淀下来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读这样的书,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不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我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重塑自己积极的教育生活。“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的读书时间,一年之后你就可以感觉到它的结果。”我在读书中,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发现教育生活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时机。如果我们教师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育时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对学生行为的关注,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智。在对学生这种细小行为的关注中,教师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教师的职业魅力就会从这里体现出来,会从对教育细枝末节的关注中体现出来,会从对师生间发生的细微生活片段的反思中体现出来。这时,在你的心中定会升腾起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渴望,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幸福敢,实现自己教育生活的增值,这就是教师的美丽,教育的真谛。
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读书,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美丽,感到前进的道毅没有坦途,只要拥有理想,激情还没有泯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那时候,身为人师的幸福将荡漾在眼眸中,充盈在每时每刻的行动里,会尽享在风浪中扬帆前行的快乐。
初为人师者,多是捧着卢梭、杜威、陶行知等的民主教育理念走上讲台的,他们立志以这些思想作为自己的信念支撑,去体验教师职业的乐趣。但往往,现实的教育把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分数上。为了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他们开始以牺牲学生的个性、摧残学生的身心为代价来换取一个“辉煌成就”――学生的考试成绩名列某某地方的前茅。但他们也明白,自己的行为离曾经的教育理想越来越远,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痛心和倦怠,最终会发出“今天的中国,不是诞生陶行知的时代!”。这恐怕是很多教师共同的心路历程。看得出,李镇西想极力超脱传统的评价机制和世俗的价值观,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在乎这一切的。在“闲言碎语”的追赶下,在“学生考不上大学一切都是白搭”的舆论“弹雨”中,他也在努力追求着“辉煌成就”。“分数至上,高考才是硬道理!”李镇西感叹:“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作为一线普通教师至今不能解下的精神镣铐!”
如果仅仅是这么感叹一番,以“评价体制不改,教学改革寸步难行”为借口,心安理得地去“适应体制”,李镇西的名字不可能有现在叫得这么响亮。李镇西说,不要把一切都推给“体制”,“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老师而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我显然无法直接改革教育体制,但我并不因此而觉得无所作为”。他时时提醒自己:在现有的体制下,我能够做哪些事?我能够把这些事做到怎样的完美程度?于是,他每接一个班,便确立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和学生一起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感悟;他主动要求学校将全年级考试成绩名次最靠后的几十名学生编成一个班,和科任老师一起进行“后进生”的教改试验;每带一个新班,他都把学生生日抄贴在书房最醒目处,每个学生生日那天,都送上一个小礼物;每次放假他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穿过林海、登上雪山……李镇西说:“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做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一个老师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研究方式,那么,他就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乐趣,在这种乐趣下,在硬性的体制与良知之间会形成一种弹性,他不会以师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他不会只求让学生得一个高分,他不会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李镇西就是这样的老师。正是缘于此,他与学生的关系可谓融洽,“有人不相信现在居然还有这样的师生关系!”这让李镇西感到非常自豪。时下,有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师生关系很难处理,我想,作为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学生。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九
读李镇西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读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让我激动,激动的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让我感叹,感叹的是“现实存在的教育与理想意义的教育差距竟如此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让我醒悟,醒悟的是:“难怪我们现实的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
我以为,人世间最充满智慧的人其实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天真烂漫,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老人饱经风霜,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而那些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青壮年们,许多被红尘迷花了眼,使尽了浑身解数,对身外之物汲汲而求。
古人云“人之将老,其言也善”,谚语也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因此,我敬重人瑞们的真言,愿借以犀利自己迟钝的目光、宽广自己狭隘的心胸。
杨绛,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所工作。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以及96岁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杨绛生于1911年7月17日,属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发生辛亥革命,她于是和中华民国同岁。在她102岁生日之际,能读读《一百岁感言》,应该是人生快事。
然而,读着读着,越读越觉矛盾和不对劲,除“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这种略为积极的心态我比较认同,余者许多不敢恭维。例如,当一个百岁老人,连衣食住行也要仰仗他人照料,怎么还可能说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之类不合时宜的话?既然“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又怎么会愤世嫉俗的感叹“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云云?至于“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之类的话,更不是一个尊重自己名节的大家说得出口的,难道她暮年发《感言》也是“自欺欺人”不成?再说,即使真有《杨绛百岁感言》,也该2011年发表,不该最近才出现呀。
终于看到有消息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澄清,这篇文章的开头几句,“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确实是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但后面诸多人生感悟系拼凑而成。
我从未认真读过杨先生的著作,因此也无法从她的写作风格来分辨其真伪。但细读再三,越发感觉人文社的说法成立。
我喜欢阅读,但不喜欢读流行。据说,此《感言》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也与其被李开复等大v转载有关。呵呵,国情如此!
我热爱文学,但受够现代作品瞒和骗的肆虐后,宁肯陪伴古代的文豪们,屈原、陶潜、李白、苏轼、辛弃疾,嬉笑怒骂,直抒胸臆,何等痛快。
经此一事,又长一智。为便于与天马兄日后一起交流,看来,我应该虔诚地拜读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了,那才是她的作品。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一
其中内容,发现那散文式的叙述我颇为喜欢,决定细细研读。从此,一有时间我就认真阅读,经常被其中的一些文章所感动。当读到《寻找杨老师》、《姨妈》、《铁皮鼓印象》等文章时,心里总禁不住地说:教有所思》读后感很早就听说过李镇西老师的大名,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班主任,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由于之前我所教的专业与他相离太远,因此没有去拜读他的文章。直至今年寒假前期,我无意中看到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选集《教有所思》,随手翻阅,没想到被书中那一个个小标题吸引住了,继而翻看其中内容,发现那散文式的叙述我颇为喜欢,决定细细研读。从此,一有时间我就认真阅读,经常被其中的一些文章所感动。当读到《寻找杨老师》、《姨妈》、《铁皮鼓印象》等文章时,心里总禁不住地说》中李老师提到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也就是说,成功的学生=1/3老师的教育+1/3天赋+1/3家教。是啊,孩子是社会人,生活于社会群体中,与组成社会的各个群体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把祝福献给普通的老师们》中的这些话语:把祝福献给普通的老师们》中的这些话语》中他说到:师生内心深处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要在课堂上流淌与飞扬,让课堂呈现富于变的蓬勃生机。要让语文课有灵气与活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师要让自己成为自化己教学的主人,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个性。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二
在我校今年开展的教师读书活动中,我读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
这是李镇西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录,“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我想,李老师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专家,才有如此累累的收获的。
为什么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李镇西老师就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快乐,成为名师,成为教育专家,而自己却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呢?这时的我不禁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生活,审视自己的懒惰,反思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让我感动的是:“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其中一篇《老师,用我的笔吧!》我感受特别深刻,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时急需用笔向学生借这是常有的事,而且我们向学生借笔时,我们也有李镇西老师的待遇,即享受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我这人是个马大哈,往往借了学生的笔就忘了还。但我很荣幸,我的学生很理解我,说是老师事多所以忘了还,每次还是热情的借笔给我,学生的宽容又助长了我有借无还的坏习惯,甚至每次享受这种习以为常的待遇时连思维也迟钝了,从来都没有像李老师那样从小事中往深处思考: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细细反思自己这几年对待学生的行为,虽然没有恶劣到体罚学生的地步,但在生活中却对学生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自读了李老师的这篇文章后,让我觉得很惭愧。李老师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我冷漠、自私的一面,让我明白真爱从小事做起,明白了润物细无声的真谛,我明白了李老师与很多庸碌无为的老师的不同之处正在于,李老师懂得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有思考才能闪现个性的光芒。
李老师对教育是如此热忱的投入,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的批判反思精神是他成功的基石。李老师反思自己为什么不会亲自倒杯水给学生,这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自古以来就有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这表面上是尊重老师,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完全服从老师。如果不服从便有了体罚,体罚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是爱学生,我想理解了爱的真正含义,你绝不会说体罚是爱,不平等也是爱。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会爱学生,才能给学生民主平等。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爱永远是教育的主流。无论是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还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苏霍姆林斯基;无论是被誉为“爱的化身”的斯霞,还是机敏而敢说真话的李镇西,他们都追求实现师与生的交流,心对心的陶冶,用精神塑造精神,以智慧之火引燃智慧之火。李老师这样的教育名家是一棵高大的树,一本厚重的书、一首凝练的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永远盛满鲜活的爱,值得我们用心去品读。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三
从我借到《教有所思》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和理念,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深处。书中平实的语言和平实中透漏出的不一般的见解,使我觉得越是“大家”,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我们越容易读懂。
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心动时刻》以及《凝望窗外》这两栏里的文章,《似梦非梦的童年往事》《姨妈》《铁皮鼓印象》《学生请我吃火锅》《又见谷建芬》《我的一次反腐经历》等这些文章,看似与教育无关,实则与教育关系甚大,那些深刻的、某些人板着面孔说教的所谓教育,被李镇西这些性情文字诠释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大教育家的柔情的一面,让人在阅读后,在和他进行深度对话后,倍感亲切。
我掩卷静思,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是让孩子心灵飞翔的家园,好老师能让孩子听见花开的声音,想象到雪融化后变成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作为老师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发现那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过是老师的几句关切的话语、赞许的眼神。真正的教育,是孩子离开学校后,什么都不记得了,除了养成的习惯。若干年后孩子们长大了,是不会记得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给他们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是老师关爱他、鼓励他的事情。所以允许孩子犯错误,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也许比严厉的批评收获的要大的多。
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真正要做到不需要教,我们做教师的是应该有放手的勇气和信心的,多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机会中,我们的学生会成长得更快,会越来越自信、自尊、自爱,会越来越不需要教。我们只需要保持着一颗童心与他们共同体味着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四
突然看到此书,预言能活到接近100岁,振奋呐,原来还是青年一枚呐,人到中年都不算,哈哈。突然有种青春焕发之感,突然感觉在青春年华,再添二宝,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要不然漫漫余生,只有一个儿子将是多么寂聊。
啊,啊,我总不能一个工作干它五十年吧?也太枯燥乏味了吧?我要多姿多彩的人生,我要活出好几辈子的人生感来,才对得起这百年长寿呐。
我要改变三段式人生,即成长学习+工作+退休三段式模式,我要中途暂休工作去环游世界,玩到我累了,等工作成为我的刚需才回来接着工作。
四十正年轻呐,正年轻,或者我还可以换个活法,活出全然不同的自己。梦想呢,可以有,未来呢,可以期待。
书中说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我得跑过机器人的迭代速度呐,可不能被机器人抢了饭碗,苟延残喘。我要做个终身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者,我要做个与时共进者,我才不要被长江后浪一把拍死在沙滩上呢。
我要打破年龄的疆界,做个高龄青年,活出无龄感,80,90,00,10后,放马过来,你们说啥啥,我都懂得,不输于你们。来,来,来,我们做个无代沟的忘年交。
想着就好玩呢,打鸡血了呢,我要做个百岁老顽童。
百岁人生该切割成几段呢?三段?绝对不可能!很多段呐,很多段!七年一辈子还是十年一辈子呢?我得活多少个轮回呢?我得好好想想。
你的百岁人生即将开启,朋友们,你们想好了吗?如何开启你们的多段式人生呢!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五
杨绛被人们尊称为先生。一位高知女性,被这样尊称,是因为人们由衷地敬仰她的学识、品德和修养。
说到杨绛先生,就不能不提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妻两个,我们最早知道的,是钱钟书,是他诙谐幽默的《围城》,是他那段围城理论。他的渊博和聪颖光芒四射,以至于盖住了他的身后那个温柔敦厚的才女杨绛。
《干校六记》和《我们仨》沉定简洁的文字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淡定从容的学者。
活了一个多世纪的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些惨烈和风暴,今天都落满尘埃,定格成画面。她亲身经历的那一段段痛苦,今天都被她用诙谐幽默的文字表达出来,少了当时的凌厉和残酷。
在她玲珑瘦弱的身体里,有着怎样的胸怀?在她淡然微笑的眼睛背后,有着怎样的睿智?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百岁所思读后感篇十六
有没有想过自己可能活一百岁?为什么要考虑这件事?因为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越长寿是人类的趋势。现在在广州八九十岁还依然独立生活的老人很多,很多七十多岁的老人像刚退休一样健朗。
长寿是享受还是诅咒?
对于有经济条件和良好身体状况的人无疑长寿是一种享受。事实上也是经济状况好的人更容易健康的活的更久,想到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对于老年经济困顿,没有退休金或者退休金不足以维持生计的老年人来说,活的越久越痛苦,很可能会为后辈们添负担,而不能享受长寿。这样的长寿无异于诅咒。
万一我们长寿,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1、做好心理准备。
为长寿人生做好规划。生命越长意味着变化越多,一成不变就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一生从事两个甚至几个不同的职业是很有可能的。四十岁开始从事一个新的行业将不再新鲜,甚至六十岁还可以开启新职业。
2、做好经济上的准备。
3、做好无形资产的积累。
无形资产有很多,我最在意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拥有谈的来的好朋友,和谐的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甚至和孙辈的关系。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老年生活的幸福程度。
当然,好朋友有些是一辈子的,有些可能是一阵子。在人生不同阶段能结识不同的人群也很正常。
总之,要做好心理建设,做好关于职业的储备。最好财务规划,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富人更容易活的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