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荣格之道读后感(通用16篇)
读后感是对书籍内容的分析和解读,也是对自己思考的一种记录。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问题进行延伸和补充,以加深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其中包括了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思考,希望可以给你带来灵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一
2004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二
2004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伟大即在于此,中国文化的伟大也即在于此。中国文化是一个从起始时就与迷信绝缘的,根植于人性的伟大文化。中国人很早就用人心的体察代替了愚昧盲信的鬼神崇拜。道家思想中对心性整合的重视,与荣格不谋而合。(陈羿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三
有幸读到这本书很高兴,因为这本书已经下架了,也许泰森想收点人的梦想过的生活,事业成功,金钱无数,女人无数,派对无数,朋友无数。但沉迷于毒品,让自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沉迷于女人对于单身的时候的泰森问题不大,但是结婚了以后还这样,主要还是影响到婚姻的稳定了。后来因为一个女儿夭折了,让他知道了家庭的重要性,开始回归家庭,戒掉了性瘾。
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吸引了愿意帮助他的人,无私乐观谦恭幽默心平气和有领导气质,这是现在的泰森所拥有的品质,年轻的时候最多时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还有就是他是个混街头的人,混街头的人就有一股别人愿意帮的气质,可能是一种义气,可能是一种担当,可能义气和担当也是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的一部分。
他愿意学习拳击,而且很有激情,库斯看到他的时候他还没有过拳击比赛的经验,但库斯就确定他以后能够成为拳击冠军。他很努力,曾仕强说的九分努力,就是别人愿意和努力上进的人交朋友,愿意去帮助努力上进的人。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四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前记:
最近在读《荣格自传》,很久以前就已经接触到过这本书的书名,而且也已经找来放在文件夹里,可是一直没有打开来读,一则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走进一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再则也是没有完整一些的时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正文1:
坐在凉爽的图书馆里,或者是稍有些闷热的办公室里,看着这本书,经常会忘了时间,真实情况是看得很辛苦,大脑时而会很累,甚至会出现很多幻觉--真担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掌控这一切。
书,一直在读下去,有一些我自己也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儿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梦境,还有迷惑和好奇,夹杂着一些幻觉;有一些是令我惊奇的,例如,荣格对于自己梦境的解释和对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最突出的印象是:我被这个心理学家的诚实而感动。他对自己、对一切都是那么的诚实,他说:我追求的不是权威,是真理。
所以,我一直认真地深入地读下去。
正文2:
对于一些神秘现象,从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我似乎开始有一点点的思路了。
越来越晦涩,荣格象征意义手法的叙述,开始让我头疼,尤其是塔楼这一章。
炼丹术和心理学,荣格的这个课题,实在难以明白。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五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荣格之道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xx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伟大即在于此,中国文化的伟大也即在于此。中国文化是一个从起始时就与迷信绝缘的,根植于人性的伟大文化。中国人很早就用人心的体察代替了愚昧盲信的鬼神崇拜。道家思想中对心性整合的重视,与荣格不谋而合。(陈羿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六
霍金的全名是史蒂芬霍金,曾担任过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伟人,虽不幸的命运几乎使他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却没能击倒这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巨人。
坚强的霍金从不畏惧身体上对自己造成的阻碍。虽然把他束缚在了轮椅上,可他的思想却飘出了房间,飘出了地球,飘向了宇宙,自由的翱翔着。
霍金仅靠两根手指头撰写的世界名著不计其数,如xx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了1000万册,成为了全球最早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渺小的身躯里,却蕴藏着一名庞大的巨人,他的知名度仅次于牛顿,而对于他的绯闻却又接二连三的冒出来,可这又磨灭不了人们对他的赞赏。在我眼里,霍金就是一位光辉的伟人,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不可磨灭。
这本书生动的反映了霍金一生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感叹到霍金的命运坎坷。他启发了我,使我明白了在任何时候都不向困难低头,遇到挫折不要放弃,向霍金学习,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人都是伟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七
以前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在大学里面学的东西都没有用,我心里不以为然。一直觉得把大学教育和专科教育区分开来的应该是大学里面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而专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也就是书中更多的提起的“职业性”教育,但是我忽略了大背景,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没有办法容忍一个不跟社会接轨的大学生了,而如果一个大学生想要本科四年毕业后就业,也是没有办法不学职业性的专业或者知识。这也让我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讲,他说以前你们北大谁谁谁(这个我忘了,好像是说的是马寅初)当校长的时候敢对北洋军阀说不,现在不是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是啊,从前的大学时精英教育,那时候上了大学的人理所当然是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人物,他们有着那个时代的傲气与才气,但现在的大学生比白菜还便宜了,当大形势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大学”也失去了它的底气,于是要迎合企业、公司种种的要求去塑造人才,更不用说“大学生”了。但我始终认为,职业性的东西不应该是根本,大学不应该成为职业训练场。我还是愿意保留一点大学生所应有的`傲气。
二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bok把这个问题更加系统化了,叫做表达能力的提高。两年来,也许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各种活动,选了各种课,但是都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我的写作能力。大学里很看重表达能力的塑造,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它还有另一方面――写作。人与人的沟通除了面对面的说话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写作了,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觉我正在一点点失去这种能力。师父在b大彻夜写字,不寐读书,想来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八
荣格自传读后感,荣格是一位心理学家,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荣格自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几年前读了《荣格自传》,整理一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当初在图书馆借回来的,心里一阵喜悦,他的传记里到底写的什么玄妙的东西让我久闻其大名,这些心理学大师的传记到底写些什么,我能从中有什么收获。
当初当我怀着无比急切向往好奇求知求助的心情打开这本书的,希望能有些收获。
可是看的时候,我的感觉有点崩溃,心里有点抓,他对内的探索程度让我惊呆了,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人会这样细致地去翻我们甚少愿意去留意的“思维碎片”,“梦境”,详细描绘出来,并兴致勃勃。
想不到这本书分析内部世界分析得如此深入,想不到内部世界可以这样被分析,想不到世界上有一门学科是这样的, 这门学科就叫做“心理学”吗,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内部历程。
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的内省,思考,回忆和梦,而少是记录生活事件的。
他花了大部分篇幅来分析这些内省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值得他饶有兴致地花大篇幅来细致地记录?当时看得我着实有点不耐烦,不过还是克服了我的烦躁,把这本书粗略地看完了,不是太懂。
不过现在想起来有点回味无穷,这些就是我们的内在世界,原来这些东西是如此重要和富有魅力,并且很好玩。
我觉得读这本《荣格自传》,就像是一个急躁的人和一个超级耐心细心的人在对话,感觉他拼命地用很多文字,举很多例子,就是想把他的观念描述清楚,不过又总是描述不清楚的感觉,越说越复杂和纠结。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活像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爷爷在向你诉说他的内省经历,太细致了点,连一些小细节也不放过,像是要把他所有思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要记录下来。
我的直觉是,他的记忆力可真好,连一些梦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一些景色的小细节,他也描绘得非常的详细。
我才明白,原来人对内部世界的专研可以这么深入,而我们是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内部历程的。
换作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分析自己再深入一点,或许就走火入魔了,而且也无法如此细微地分析梦境,只有他们这样权威的大师级的人物才能让自己从“精神疾病”里摆脱出来,并有所发现,钻研出东西,成为心理学权威,破解心理密码,并懂得使用这些密码来帮助人们治愈精神问题。
我感觉他对内部世界进得很深很深,就向是一个一头扎进潜意识深水中的探险家,对非理性的东西非但不害怕,反而充满了好奇心,兴致勃勃,愿在里面惬意地游泳,观赏里面神奇玄妙不可思议的景色,流连忘返。
书里充满了梦,幻想,神话,和神秘,就像是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由心灵,梦境,幻觉,神话,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的世界里。
从他对幼年时期的描述,描述他反复的思索教堂的塔尖那一节,我有一种感觉他得了强迫症,怎么看上去这么像强迫症呢?我还觉得他在其他很多精神问题里挣扎摆脱了出来,感觉他自己不停地进入各种精神病里亲身感受体验,挣扎,然后自己找到原因,研究出破解方法。
这些大师可以做到身在“病”中不被“病”所左右。
他说他的一生是潜意识引导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
荣格是一个内向的人,看了你会觉得,内向性格是如此地富有创造性,深刻,内省,这是“外向”所不及的。
原来内部世界有如此巨大的值得探索的东西,该书让我对原本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内部世界重新产生一种耳目一新和好奇的感觉。
李子勋说:“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
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
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像文化标定那样是单一的。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
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
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择其一。
其实这可能是人类非此即彼的观念得出的最荒谬的偏见。
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
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看了荣格的自传,了解到他向内扎的根有多深,再去看李子勋的这些话,我便更加赞成。
这样看来,原来在某些点上,我恰恰是外向的,反而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我要多发掘自己的内在精神指向。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暂时与外界的喧嚣隔开,给我们打开一扇进入内部世界之门,让我们有机会能发觉内心尚未被发觉的领域,沉进去向内探索。
所有的冲突都是内在的,跟外在无关。
他让我们知道人格面具,自己的潜意识的深邃玄妙,让我们懂得从内部寻找问题,而不是从外部。
不过,此书很深,我有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对于什么原型,曼荼罗什么的,我就不太懂,不过我知道都是归于集体潜意识的东西。
书里描述的很多东西和概念让我觉得有点神秘,有点玄。
读这本书的最大收益:一是,学习荣格的一种细致思考分析问题,深入探索,寻找原因,不弃不舍,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刨根问底,静心定性的精神。
二是,让我对人类心灵心存敬畏,对非理性的东西心存敬畏,对神秘的东西心存敬畏,对自己心存敬畏。
除了我们的理性以外,原来还有这么多非理性的神秘的东西,直觉,幻想……种种种种,让我惊叹不已,觉得无比神奇,无从把握,而这些,我们不能对其藐视和忽视。
对于非理性的东西,我们不要害怕,我们要去接纳,去觉知,去观赏,去敬畏,因为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对其保持觉知但又不完全被其左右。
内外部世界各有一座宫殿,只是外部世界的更加整齐有章法,内部世界的更加奇幻无章法。
而外部世界不过是内部世界的反射,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呢?
而且这本自传是少有的着重分析当事人内心经历的自传,还是有很大的可读性,很有意思,特别是在浮躁喧嚣的当今世界,探索内心的事情总是被认为多余和费事,其实不然,我觉得此书值得再读几遍,不过得在我轻松闲暇不焦虑的时候。
在近代,教育的发展多次依赖人对自我、世界的探寻而被推进,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新教育运动,其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鼓励充分尊重儿童的意志,让孩子自由玩耍,托管员让孩子停止某项游戏成为禁忌。
加之,多次采访中,许多校长和老师都谈及自己阅读心理学书籍之后的专业成长,使我对心理学愈加好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哪本心理学书籍开始读起呢?我选择了一本可以从中**得方法去了解自己的书——《荣格自传》。
实证科学的不足
总体来讲,荣格的这本书让我看到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途径:由假想开始,然后是推论,并用一个个案例来论证,然后生出经验和数据,最后命名,形成流派。
这正是荣格发展出集体无意识的路数。
因为集体潜意识,荣格所画的曼荼罗的画里,有一次出现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金色城堡,后来,他收到理查德·威尔海姆寄来的信,有一篇论述道教炼丹术的文章。
荣格认为,这种同步性,也正是集体潜意识。
这种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者本人的导向有极大关系,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上的差异,多是源自两人知识体系以及经验积累的不同。
比如:荣格认为,“对于有教养的和智力高的病人来说,精神病学家要有比专业知识更广博的知识,除了所有的理论假设外,他还必须弄明白,促使病人发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然的话,医生就只能引起病人的不必要的反感。说到底,重要的并不是一种理论是否得到了证实,而是病人是否领会到了自己是一个人。”而荣格在心理研究生涯前期视之为导师的弗洛伊德,将任何反映都归因于原始的本能。
但这个观点出自《荣格自传》一书中的一家之言,这里权当参看,接下来的观点亦然。
弗洛伊德声名显赫时,心理学刚发端,处于草莽英雄的阶段。
两人的分道扬镳,正是基于知识体系和经验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证科学的一些不足。
也有人曾作出“心理学是伪科学”的论断,不难理解他出此言时的立足点。
自我分析
荣格选择自己终身的事业时,有一个极为挣扎的心理过程。
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书橱里,他读过极为庞杂的书,对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都有过兴趣,但有一段时间始终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科。
最终,由于精神病学发展尚不完全,属于经验性的天地,与生物学和精神性的事实存在着共性,能探究大自然和人类精神的冲撞,他才选择了精神病学。
荣格自言,“我所有的著作,我一切的创造性活动,都是来自始于1912年即差不多五十年前的这些最初的幻觉和各种梦。”在多次给病人的谈话治疗中,他对自己的梦的分析,也是他**得更多治疗策略的途径。
比如:在对一个女病人的治疗中,荣格经由自己的梦境体验,第二天给予她一些认可、引导性的图景,女病人后被完全治愈。
对待另一个女病人,荣格则不顺着她的思路来,站在反对的立场,极为坚决地与之争吵,也被治愈。
这用的都是同一策略——弥补心理上的某种不足。
荣格的心理学著作,多来自于他自己的梦,以及联想性分析。
受自己梦境启发,获得思路的这个方式,让我联想到《神探夏洛克》中的场景,卷福饰演的夏洛克通过大量吸入毒品让自己产生幻觉,在梦中进行一些演绎,获得灵感,推进侦探。
孔子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这事儿只能发生在“生而知之”这类人身上,并非绝大多数平凡人所拥有的技能。
平凡人随便讨论催眠术等,都是极为狂妄的做法。
在黑泽明的电影《梦》里,有一些与荣格书中极为相近的场景描写。
比如:幼时,会对大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充满无力感,会质疑大人讲的传说,想一探究竟;幼时,有很深的触觉体验,会对树荫里漏下的阳光及阳光的温度有极为深刻的印象;长大之后,会恐惧环境的污染,恐惧人类的末日;对待战争,很难做出是否正义的评价,无法跳脱出时代,《梦》中那只狂吠的犬有极深的象征意义——内心的焦灼程度的外显,他的电影叙事技巧高明。
心理补偿
电影《师父》和《箭士柳白猿》的导演徐皓峰有个观点,“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心理补偿,类型片反应了人类的恐慌感,所以大多数类型片的背景都是末世情调,灾难片是生态崩坏、黑帮片是都市次序崩坏、侦探片是社会制度崩坏、爱情片是阶级对立或种族对立。”
心理补偿,是我们寻找文学艺术培**神空间的不自觉原则之一。
正如宫崎骏的电影系列,当一个人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灰色地带,正需要看他的电影,有一个温和的缓冲。
心理补偿,也是荣格进行谈话治疗时的重要策略之一。
生活中也极为常见,比如:恋爱中,互补的两个人更容易长久。
乾坤是一种稳定的相处状态,两个人各守乾德和坤德,有时会相互转化,没有性别上的定势。
就像我们的相声里,一个捧,一个逗。
散漫谈些一己之见,后续还在读荣格的《自我与自性》,并对荣格提到的叔本华等人产生兴趣,阅读真是个无底洞呀。
只能这样慢慢读下去了,后续再发一些读后感跟大家交流。
同事给我推荐了更多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我望了一眼,前面的路挺长。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
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
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
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
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
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
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
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
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
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
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
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
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
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九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专家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二十个人后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几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的说:我最记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的,就当喜,是对我们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报;就当怒,是培养我们耐性的时机;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当乐,是生活对我的泰然处世还以的笑容。如此,还会有什么再影响到自己平静的心绪呢?别人对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们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别人对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就必须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事业的成败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 学会感恩,不要去记恨对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说过一句话:恨一个人对自己的伤害,远远比对对方的伤害大。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掊土还人一座山.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那么,就让我再次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演讲吧:有位和尚叫佛印,与朋友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话不投机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气愤的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当走过原始森林时佛印和尚遇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
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
女儿步入初中阶段后,有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落,在我焦虑不安时,好友向我推荐了《学习之道》这本书,该书作者芭芭拉·奥克利从小学到高中,数理化成绩一路垫底,然而一旦步入职场,不得不学习自己头疼的数学知识,却反而悟到学习的精髓,并最终学成工程学博士,《学习之道》这本书给全世界的读者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就是其中之一。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革命时代,学习成为孩子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想将来被淘汰,他们就一定要运用知识革命获得更好的成长及更大的进步。因此,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显而易见是比较大的。所以,我觉得要激发孩子们的个人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真正拥有学习力!
阅读本书,我越发深刻意识到,孩子身上的毛病,有时候在家长身上一样存在,养育孩子,也是我们重新塑造自己的过程。书中有被作者称为小恶魔的各种学习的坏习惯比如拖延症,我自己就一直难以克服,而书中,作者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不少小技巧,因此,在陪女儿一次次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我也在我自己的领域里一次次地实践,我们一同成长。
阅读本书,我和女儿学习到了面对失败的正确做法。学校的某次期末考,女儿输给了一个她不曾输过的闺蜜,有点儿受挫,我们就一起分析各科卷子,觉得除了数学和地理不太理想,其他科目都已经发挥出最好水平了,而且她的备考过程也很努力,值得肯定,于是我们一致认同,把错误点弄通透,然后投入新一轮的pk!我自己的工作也是碰到了一点瓶颈,某个指标因为上级单位修改了评价标准而大幅滑落,我没有气馁,抓紧对新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解决措施,逐条攻克,最终获得了提升。
阅读本书,我和女儿学习到了怎么承担学习的责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女儿来说,她数学基础较差,相对其他科目,她更不喜欢数学,碰到不会的题目就退缩,于是我们一起对考试中的错题进行分析,并多做同类型的题目,确保下次考试不犯同样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女儿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上来了。而我自己以前很懒散,总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退而远之。最近因为提高了自我要求,我克服了这个弱点,勇敢承担责任,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和女儿都从《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受益匪浅,懂得了只有我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时,学习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让我以爱之名,陪你一同成长!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一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荣格自传读后感。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后感《荣格自传读后感》。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二
荣格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从小教育荣格相信上帝,无条件的爱上帝,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后来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然科学,选择了在当时颇为冷门,整个医学界都不愿意承认的精神学,当时的精神病学是不系统的,甚至被认为是骗人的学科,但荣格对精神病学有着相当刻苦的研究和看法。
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个理论与情感结合起来的一个学科,由于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课程,故而心理学在我心中是神秘的,遥远的。我自小一直多梦,且梦的内容常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品味,又像在迷雾中迷了路。后来与一位友人倾诉时,她向我推荐了荣格和荣格的这本自传。
老年荣格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了他的这一本自传。这本书里,荣格的梦境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童年时期的他依靠着梦境来探索未知的现实,在这点上我与他产生了共鸣,有些梦有着耐人寻味的世界观,这些虚幻的精神世界常常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荣格在探讨自己潜意识中常常出现幻觉,他记述出了他的幻觉,有叫做利亚的老者,有着年轻的妻子莎乐美和一条大黑蛇,后来衍生出费勒蒙,他与费勒蒙对话,散步,这个他幻觉中的人俨然成了他的宗教导师。之后他的幻觉越来越多,当时他的精神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开始害怕沉溺在幻觉中无法自拔,成为一个彻底的神经病。之后,荣格做了一名精神病的医生,在当时的社会,作为精神病人,往后余生的归宿只有疯人院。荣格的这个选择,遭到了许多亲友的反对,甚至是医生们的攻击,认为荣格是在闹儿戏,疯子怎么能治得好呢?我相当好奇这位19世纪的精神病开创医生会如何治理这些“疯子”,荣格在治理病人时,注重病人的情感,他费尽心思让病人放下戒心,先要做到接受他,然后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缓慢的、有效的引导。当我看到他治好的一个“女疯子”在几年后上街买菜,认出他后进行了正常的交谈时,我的心里非常的感动。
书如其名,荣格的自传从回忆起童年时的梦,由梦启发的思考,选择人生的道路,成为心理学的泰斗,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荣格将“分析心理学”视为释放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心理发展的治疗方法,艺术、历史、哲学和神话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三
《生活之道》是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大师的讲演集。
初读《生活之道》这本书,就觉得它是本适合放在枕边的读物。
入睡前读它必定能拂去白日心头的浮躁,让我们自省。
这本书不仅适合医生读,也值得其他行业的人群细细品读。
威廉。奥斯勒不仅带给了我们睿智的生活与行医哲学,更让我们超越医学范畴领略到了更广阔宇宙中人性的本质。
通过阅读本书,结合我自己的生活及临床工作所见所闻,略谈我阅读本书第一章节后的理解。
奥斯勒说“身为一个医师,无论内外科,最重要的特质莫过于沉稳。
所谓沉稳,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和专心,是暴风雨中的平静,是在重大的危急时刻保持清明的判断,是不动如山、心如止水。
真正圆融的沉稳,绝对少不了丰富的经验”。
他指出作为一个医生,在面对各种情况都该保持冷静和专心。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如何做到冷静和专心,需要强劲的基本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待一个病人如何保持沉稳?我们不因病人身上的标签而有偏颇,需做到待人沉稳。
病人有各个年龄阶段的,有长的好看的有长的丑的,有贫穷的有富有的,有平民百姓有权贵人家,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做到对病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权利是平等的,都有被人尊重的权利。
平等对待病人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真正的专业素质。
奥斯勒说“要守住一片纯良的宁静,第一要件就是不要去对我们的病人抱太大寄望。”他指出我们要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难缠的同胞,奇想怪癖,妄念幻想,不一而足。
但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这些小毛病,我们越是深入研究也就越会发现,原来他们的弱点我们自己也有,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而已。
要是我们自以为高出他们一等,对于这样半斤八两的相似,我们又怎么能够加以容忍呢?因此,对我们的这些同胞,一定要待之无比的耐心,持之以恒的悲心,试想,他们不也正是这样期待于我们吗?”。
当遇到病人无理取闹、或各种方式的糖衣炮弹时应保持沉稳。
现在我国的医疗环境让我们很多医生都心寒。
因为诸多的因素,原来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已经被社会丑化成“白狼”。
这对绝大部分带着美好愿望和良好志向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无疑给了泼了盆凉水。
现在各地诸多医务工作者被病人或病人家属或专业医闹无理取闹殴打致残甚至致死的事件屡屡见报,而媒体大众引导了弯曲的舆论取向,更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矛盾。
在各大网站上报到的医生被打伤、打残的帖子后面,跟帖的许多网民不是对这种现象表示反对、愤怒,而是给出了许多没有理性的评价,认为医生就该被教训,很多人认为医务工作者服务态度冷淡。
这一方面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机制不成熟,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宣传工作都没到位。
另一方面也跟人们思想的成熟度有关,在社会浮躁的畸形发展过程中,现阶段人们崇尚经济第一,用经济理论来衡量服务的等价值,然而医疗是个特殊的行业,生命毕竟与金钱和权力无法画上等号。
对于一些复杂严重的疾病,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人力,也许最后是人财两空,这就造成了相对的心理失衡。
毕竟医疗行业还存在伦理,如果完全用经济理论的等价值观点来看,对于我们不喜欢的病人我们可以不收钱同时拒绝治疗,但事实上是这个行业无法用普通服务性行业的评价标准来运行的,但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认为花了钱,就该得到他们所认为的满意服务。
如此这般我们只能是“担着卖白粉的风险”却拿着“卖白菜的钱”受着被人称为“白狼”的气。
我们也要承担吃饱肚子养活自己,为家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责任,因此在自我投入和回报这个对等问题上也许我们会短暂的迷失,特别是从医学院校刚毕业的那段日子。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静静的思考这个职业的初衷,以及我们曾经宣读过的“医学生誓言”。
万事不可急功近利,这个时候保持一颗沉稳的心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拥有丰盛的宁静,让我们有能力去包容我们不幸的邻人”。
1、最有益的支持不是评判或忠告,而是相互理解,并承认彼此的`脆弱。
因此,完形成长小组的带领者很少针对小组过程给予指导,唯一的指引就是:在回应别人时,不要给劝告。
一个人所能体验到的最佳支持,是来自与他人在一起的经验,而不是别人的助人态度。
这样,可以促使个人在觉察经验中沉淀下来,从而得到自我支持。
——梁玉麒《生活之道》
2、放手,意味着足够的关怀,而不是担忧。
放手,恰如一个人自然地睡去或醒来,是顺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做作。
如果我们容许自己放下,我们就会乐意让事物按照自己的时间显现出来,愿意让孩子以自己恰当的节奏成长。
于是,我们不再要求每个处境都出现特定的结果才有快乐。
——梁玉麒《生活之道》
3、完形工作坊常常帮助人原谅自己。
原谅,并不意味着,即使我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也必须认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都是对的。
原谅,就是容许自己接受自己的弱点、错误和脆弱,并容许自己改变。
——梁玉麒《生活之道》
4、不是我孩子的生气使我暴跳如雷,而是我容许自己受他的怒气影响,我容许自己以发脾气的方式,而不是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梁玉麒《生活之道》
5、我带着感恩之心去生活。
我不再刻意操控自己的命运。
——梁玉麒《生活之道》
6、成长,意味着学习新的应对模式。
——梁玉麒《生活之道》
7、一位门徒害怕犯错,禅师对他说:“那些不犯错的人正在犯最大的错。
他们不做任何新尝试,变成了活化石。
”——佚名——梁玉麒《生活之道》
8、原谅不能被他人强迫!从这个意义上说,原谅并不是我为别人做什么,而是我们在内心生起的念头。
原谅,需要放下自己作为受害者的角色。
我庆贺自己活过来。
这样,加害者制造的伤害和痛苦并不能规定我们的自我价值。
9、完形生活方式就是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比如不能根除自己内心的幽暗。
不过,承认自己的限制,反倒可以开启改变的潜能。
这真是一个悖论!我现在更能接受自己的性格,反而变得更灵活、更随和。
这可能就是改变的悖论。
——梁玉麒《生活之道》
10、我相信,想象比知识更强大;神话比历史更有说服力;梦境比现实更有影响力;希望总会超越经验。
……我相信,爱比死亡更强大。
——梁玉麒《生活之道》
11、在完形生活中,我们懂得,我们只能为自己做过或没做的事情负责,但不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感受是信使,告诉我们在自己与环境之间已经发生了什么。
用查尔斯·达尔文的观点来看,感受是有功能的,既不好,也不坏。
它像一个信息系统,告诉我们需要什么。
——梁玉麒《生活之道》
12、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后裔,而是生命渴望的儿女。
你是弓,孩子是生活之箭,通过你射向远方。
人在生命旅途,和平及慈悲与你同在。
——佚名——梁玉麒《生活之道》
13、我感谢你教会我聆听的善意。
有一天,你放学回家,不停地发脾气,抱怨学校的午餐。
我感到些许挫折感。
不过,我让自己深呼吸,聆听你背后的情绪和需要。
最终,你告诉我,你在学校被人欺负。
感谢你帮我理解到,你愤怒、挫折的背后是痛苦的感受。
感谢你信任我,告诉我你的痛苦。
——梁玉麒《生活之道》
14、如果我用人和天使的语言说话,却心中无爱,我只是发出回声的响锣或叮当作响的钹。
——科林斯蒂安(icorinthians13:1)——梁玉麒《生活之道》
15、未竟之事会阻碍人们活在当下,因为人们会把沉重的过去带进他当下的人际关系中,甚至把这些事看成是现在发生的事。
一个人如果身处未竟之事的旋涡中,他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些不散的阴霾对他造成的影响——他可能会用尽各种或隐秘或明显的途径,去重现自己的过去。
人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要过去的事情能处于较完满的状态。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觉察,就会发现,这些不断重现的人生片段和缠绕不清的经历,并不会因此而完满落幕。
——梁玉麒《生活之道》
16、一位男士需要去洗手间,但却出现便秘的情况。
这时,他整个人都被排便这个需要占据住,因此他冷待了身旁的女朋友,表现得心不在焉。
如果一个人牙疼很厉害,他就会沉溺于牙疼,不能留意自己的其他需要。
——梁玉麒《生活之道》
17、与“听”相反的是“聋”——让“龙”凌驾于“耳”之上,表示:我是龙,权威高,地位尊,或者我就是真理。
耳朵在下,无法听,只能聋。
因此,内心根本没有空间去聆听和理解他人。
“听”的简体字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
18、完形理论描述两个不同元素为了接触而相互靠近的过程——发生接触的地方就是自我和非我之间的界限。
有时,我们会用尽方法避免跟外在环境接触。
而最常用的逃避接触的方法就是活在过去或活在未来。
唯有透过觉察,让我们活在此时此刻,才能使自我和外界多些接触。
——梁玉麒《生活之道》
19、常用的练习是,治疗师会叫参加者闭目进食,用极慢的速度用餐,好好品尝事物的味道。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练习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上。
吸气,我觉察到我正在吸气。
呼气,我觉察到我正在呼气。
调整自己的正念呼吸,最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
——梁玉麒《生活之道》
20、自己的痛苦、感受和需要,听者怀有承载之心不加评判地聆听和接纳,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感受到接触和理解,那么,痛苦有了承载的容器,疗愈和成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生长出来,化作祝福与分享的力量,带领我们奋力前行。
——梁玉麒《生活之道》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四
自从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然之道》主要讲了:“我”和同伴为了挽救一只海龟,使更多的海龟受到伤害的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
老师曾经在上这篇课文时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经常有狼出没来吃梅花鹿。本地的梅花鹿都非常漂亮,因此这个国家定了一个“灭狼计划”,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终于将所有的狼毁灭,而梅花鹿开始大量繁殖,所有的草地上都能见到梅花鹿的身影,因为梅花鹿太多,所以这些青草根本填不饱梅花鹿的肚子,导致大量的梅花鹿死亡,再加上流感病毒,梅花鹿的只数竞一下子从十万只变成了八千只,还因为梅花鹿的天敌——狼被毁灭了,梅花鹿开始变得懒惰、肥胖,没有强壮的身体,跑不起来。这个国家的总统万万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的计划竞然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告诉我们一定要按照自然之道办事!
什么是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万物的内在规律。有些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想干某些事情,结果与想象中的相反,这是违背了自然之道。
有些人想把事情干好,可这其实是具有破坏性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五
我的个人阅读分为向外和向内,对于向内这一大类,荣格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我很享受阅读荣格的过程,他有非常清晰的部分,也有让人疑惑遐想的部分,对弗洛伊德的体系感兴趣,但同时也知道,他的理论虽然迷人,甚至改变了很多艺术创作的理念,但在目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已经被逐渐淡化,更不用提荣格,他甚至更像一个cult般的存在,加上他后期的一些理论趋于玄学,提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跟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但仍然有许多让人疑惑的作品和见解。
荣格有非常solid的理论框架,没有他后期那些语焉不详甚至半萨满式的魅力,甚至因此陷入到很多种族歧视的争论中。作为一个想要了解荣格的'人来说,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这本书也是如此读下来的。
荣格虽能让其中读者直面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并不太能驱使人有所行动有所改变,意思是所谓获得实用性的那种受惠。
心理学相关作品是一个考验读者高低的试金石,而把一个人重新放进另一个框架里去自我审视、重新行动的确很困难,但至少你能够看到一种可能解决的方法:他不是鸡汤似的,他有效,他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
当然,作为一个荣格爱好者,我深知他的学说在国外受到多大的zz不正确的批评,但也深知其中有许多的亮光和天才般的洞见,哪怕是他最被诟病的人格地质学。
由于我对荣格一生的著作都要搜集阅读并不是希翼什么所谓成长,故也没有将荣格推荐给他人的欲望,暂时也不太想讨论。一切都归咎于我对自己的认识:
无论外界什么评价,我深知自己除了偶尔能靠着心血来潮时的那点动力加一把劲,多数时间都是一个逃避型的loser。假装在既定的铁轨上面运行,其实一圈一圈不停反转着地心引力的过山车。
不过或许也有那种觉得自己很lost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六
动物虽然没有人那么聪明,但有一样东西与人比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母爱。无数名人歌颂过母亲,可他们却忘记了动物。稳重这位母亲,她受尽磨难,来到孔雀湖下,费尽九年二虎之力跃上石阶,当作者要一棍子打死她时,为了保护孩子,她一跳,却跌了下去。可她为了能产下卵,又朝那儿奔去!最后,她被打碎脑壳,仍拼尽全力跃入湖中,死去。我有多么震撼啊!她在关键时刻,最后用力一跃时,是谁给了她力量,是母爱!
我的妈妈虽没有这样轰轰烈烈地爱过我,可她的一言一行中,却也透露着深深的爱啊!我的嘴很挑剔,妈妈一日三餐不仅要烧好,还得翻着花样,两天不能重样。例如,早上烧了青菜和鸡蛋,第二天如果还吃这个,我就会抱怨:“怎么又是这个呀!”
当然,畜类慈爱,妈妈也有严厉的一面,她向来“赏罚分明”。
《大鱼之道》,我会永远记得这个故事,知道妈妈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