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草原的教案(汇总16篇)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活动需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调整和互动交流。教案的完善离不开教师们的共同探索,以下是一些教案的实际应用案例,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一
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a:经验准备:
b:材料准备:
cd光碟、拉拉彩球、口哨、道具火堆、动物图卡、动作图卡。
重点: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感受热情奔放的乐曲。
难点:能听辨特定音效变换动作。
(一)暖身入场(音乐:幸福拍手歌)。
(二)故事引导。
师:今天宝宝家要举行一个宴会,来了许多客人,宝宝很高兴,拿出他最喜欢的玩具请小客人玩,这时,甜甜阿姨和她的女儿小点点也来了,宝宝很热情地招待了她们。家里好热闹呀,宝宝的爸爸妈妈决定举行一场篝火晚会。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在我们在电视上看过篝火晚会吗?篝火晚会都有些什么呢?
(三)感应音效。
1、第一遍音乐:幼儿安静欣赏,教师动作提示。
提问:在音乐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哨声、呼应声)。
音乐让我们感觉怎么样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2、第二、三遍音乐:手足律动。
a、音乐:(坐)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b、音乐:(站)拍身体各部位。
哨声:做举手状(欢呼)。
3、第四遍音乐:动物律动。
音乐:模仿动物特征。
哨声:动物叫声。
(四)口技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宝宝开心的时候是怎么喊的?我们也来学学吧(哟呵~)。除了可以这样叫,还可以怎样叫呢?配上相应的动作。
音乐:做舞蹈动作。
哨声:欢呼声。
(五)篝火游戏。
注意:交代游戏规则,练习一遍。
音乐:手持拉拉彩球跳舞。
哨声:向空中抛接拉拉彩球。
(六)结束活动。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该回家啦!咱们走吧……(听音乐出场)。
教学反思:
活动的设计主要以听哨声来感应特定音效贯穿整个活动的环节。音乐节奏明快,孩子特别喜欢。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目标的要求,也感受到原野风乐曲的风格。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好也有不足之处。好的是,在整个课堂气氛中孩子都很活跃,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上课也很认真,常规也比之前好多了。然而,不足的是,在手足律动模仿环节,给孩子的铺垫没做到层层递进。对于孩子的各种发明,没能及时请出孩子示范表演,引导其他孩子跟学并模仿。最后游戏环节也没提醒孩子把自己发明的欢呼声用在游戏中,稍有脱节。
不过,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因为孩子在活动时都比以往活跃很多。基本以上的整个活动流程基本上能达到我预设的活动目标。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二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二、揭题。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领略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板书:草原)。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对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读通课文,检查字词。
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忽飞忽落。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马头、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
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分组读,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正音,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
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读准音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
(2)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脉。
(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3)分小节朗读。
(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
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
四、朗读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
3、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
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
(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
(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分句读)。
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1)读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
(3)再读读整个句子,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
7、情感提升。
(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
(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
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诵课文。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
2、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
1、听写词语: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
2、背诵: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去领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背诵。
二、理清文脉。
1、导入:“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那是谁?(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2、默读2—5小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1)远迎——相见——款待——联欢。
(2)再看看,这些场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3)着重写了哪两个场面呢?(骑马远迎、把酒联欢)。
三、质疑问难。
自由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预设: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结合句子理解:(弯弯曲曲,环绕)平时,还可以说“迂回的——”
四、骑马远迎。
1、自由朗读第2小节,划出描写远迎的句子。
2、读远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个别读。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热情。
重点品味。
(1)“男女老少”:来的人很多,很热情(说说可不可以换成人很多?)。
(3)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穿着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条彩虹。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彩虹飞过来。(群马疾驰,能不能说马儿奔驰?)。
(4)既然有这么多的人来迎客,那为什么作者说像一条彩虹而不是许多条呢?(这些人是有序地来的,而且彩虹是由许多种颜色组成的,正是因为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所以才汇成了一条美丽的彩虹飞过来。)。
(5)那这“一条彩虹”到底还包含着什么呢?
平时,我们总说彩虹是一座桥,桥就是把这头和那头连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桥,你们觉得连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一座连接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之桥。)。
小结:是啊,这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更包含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汉情深。
3、感情朗读:现在,就把你感受的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读出来吧。
(个别读——齐读)。
4、品读:“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刚才一个“飞”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热情,那么现在作者又用了一个“飞”,是车跟着马飞过小丘,还能换成什么字?(驰,跑,开)比较:哪一个更好?(飞更能体现出我们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们也是相见心切呀!读好句子,读出这一份急切。
五、把洒联欢。
我们带着这一份急切的心情来到了蒙古包。
引读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风情。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何忍别”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别)。
(2)能不能换成“蒙汉情深不忍别”?(“何”有一种反问的语气,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3)读出这一份难舍难分,深情厚谊。(个别——齐读)。
(4)因为这一份深厚的情谊,我们不忍分别,我们“舞的舞……(师引读)”
(5)在夕阳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们“舞的舞……(引读)”。
(6)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现在,你能用自已的话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别。)。
六、总结全文。
1、不管写景也好,写人也好,都抒发了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
2、作者就是从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3、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赞美和热爱,读一读整篇课文。
七、课堂作业:
作业本5、6小题。
八、课外作业:
1、背诵第2自然段。
2、阅读《林海》。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三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藏北草原的景美,人美,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品味藏北草原之“美”,体会作者对藏北草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课时安排:2课时。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
1、板书课题:藏北草原。
2、你们对“藏北草原”了解多少?
3、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
4、再让同学们谈体会。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些什么?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3、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整体感知,师相机板书。
5、请你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6、指名回答:
7、师小结:第1自然段、2——6自然段、7——8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2、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采取多样的读书方式要读,读中进行体会。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故乡,我深深爱着的藏北草原”。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我深深爱着藏北草原”,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藏北草原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只有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划下来。
1、指名读2——6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集中写了藏北草原的什么特点?
2、再读,把能表现草原“温柔之美”的语句和词语圈出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3、同座位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4、指名反馈。
5、指导朗读“阳光下,绿绿的草地闪着迷人的色彩。最吸引人的是那雪白的羊群……吃着嫩草。”
“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的生命中……在草地上飞舞。”
再引导读重点语句。
6、小结:是啊,这绿绿的草地,雪白的羊群,飘香的酥油茶构成了这藏北草原独有的美景。难怪作者不禁心中赞叹“美啊!实在令人兴奋”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
7、师:“我欢呼、我兴奋、为故乡,为我的藏北草原”藏北草原不但自然风光美,草原上的人们更美。他们勤劳好客、勇敢善良,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师和同学们齐读7——8自然段。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四
本课是小学音乐二年级的内容,要求是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即兴、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课后,我自己也做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不足分析如下:
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其中播放的曲子《我是草原小骑手》比较合适。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好铺垫。之后又让学生谈了谈对蒙古族的了解,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到了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上时间把握的不好,有些过长,可以再提炼,争取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的更快更好。。
在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中,听一听和唱一唱两个环节完成的非常理想,但学唱这个环节时间过长,出现了一些小误差,这说明我在课下没有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能力,前面拖延了时间,直接影响到后面教唱的环节,到了学唱歌曲的时候课巳过半,所幸的是,学生对曲调比较熟悉,最后还是把歌曲学会了,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歌曲情感的`传递还不够到位,心里感到很遗憾。
这节课虽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很多老师对我的教学都给予了肯定与帮助,我的内心很满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多听优质课,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升!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五
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
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9。草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19。草原。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情景中,聆听和演唱《快乐的节日》,通过欣赏《草原放牧》,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动人形象。
重点难点:
欣赏《草原放牧》,体会乐曲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课件、画画工具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律动教学法。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这就是新课标下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之一。那么,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让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音乐,让学生通过欣赏增进感情?本课试图在欣赏过程中探索以感受、体验及教师的有效性提问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导:你们喜欢蒙古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那些辽阔的大草原看看吧!(播放《蒙古人》音乐)。
美的音乐,美的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身临其境。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听到所想到的。
3、猜谜:有一句诗叫“犹抱××半遮面”,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吗?(媒体出示谜面)。
4、引导学生猜出谜底——琵琶,并进行评价。
在此我用谜语导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感情上激起学生与教材的共鸣。
5、画草原放牧的场面。师:你能将刚才所想的画下来吗?背景音乐为《草原放牧》。
6、展示作品。
新课程中强调音乐要让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敢于当众表现自己。在此我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给孩子提供表演和表现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欣赏乐曲深化主题。
1、初听,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乐曲情绪怎样?
2、介绍弹拨乐器琵琶,提问:你知道中国民乐中弹拨乐器还有哪些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实物出示琵琶,加深印象。学生观察,提问:你知道它有哪些特征吗?通过实物观看及课前搜集的有关弹拨乐器的介绍,引导学生说出它的特征。
3、复听乐曲,区分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
4、分段欣赏,思考两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四人小组通过欣赏解决课后的两个问题。
5、再听,教师介绍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师示范,生跟学,并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6、跟着旋律,哼唱两个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多次反复的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性的提问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动起来,同时也加深了对乐曲的喜爱。
三、拓展乐曲想象创造。
1、创设情境。
师:昨天晚上,龙梅和玉荣给我捎了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同学去蒙古做客。你们想去吗?然后用“可怎么去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同桌相互讨论,为“怎么去?”出谋划策。
2、师:我们坐火车去吧!她们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节目,你们想看吗?
3、欣赏《蒙古人》《青藏高原》。生听,会唱得可以跟唱。
4、多层展示,尽情表现。学生采用唱、画、说的形式在《草原放牧》的音乐中结束上课。
新课标提出,应该尊重艺术作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给学生创设即兴创造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创造,尽情表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七
二: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八
2.会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大草原美的风光。
生字卡片、计算机。
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
2.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
3.草原上的音乐悦耳动听,草原上的景色更是美丽迷人。想去看看吗?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
1.看图听配乐朗诵。
边听边思考:
(1)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们很美,很大?
(2)图上有什么?
(3)牧民们在干什么?
(4)羊儿怎么样?
2.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看图理解)。
铺满:看图理解。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三、自读课文。
1.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读情况。
(2)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领读几个长句子。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象。
2.学生自由说好象看到了什么?
3.学生读第一段课文:请小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草原最美!
4.指名读,其余的同学做评委。
5.指导读好铺满新绿。让学生用画笔画出铺满新绿的画面,再读。
6.充分诵读第一自然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处、远是做下包右上的字。教学处的偏旁夂,为折文。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引导着重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
六、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强调读准民、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播放图片,学生观察羊儿和牧民心情如何。(欢快,高兴)。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最能表现出羊儿和牧民的欢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
4、学生说,师板书。
羊儿。
涌出。
牧民。
跨上。
追赶。
5、观看图片,理解无边的意思。
6、指导朗读。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草原的热闹广阔,牧羊人的愉快心情,羊儿的欢快活泼。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羊儿越跑越远,远远望去,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远处有什么?(板书:像白云)课文中把沿儿比成了什么?课文中的飘动是什么意思?
4、这么美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去,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有个词叫(板书:回荡)。
5、指导读书,比一比,看谁的读书声像牧羊人的歌声那么美,那么响亮。
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指导背诵。
五、播放音乐,学生尽情表演。
学生听着蒙古乐曲,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表现扬鞭催马,有的表现骏马飞奔,有的表现河边遛马,有的表现牧羊人放羊按自己的想象尽情地创造。
六、拓展练习。
尝试说一说《学校的早晨》。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通过沙锤、三角铁的学习和给歌曲伴奏,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节奏,模唱简单旋律,加强学生的音准、节奏的学习。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演唱感受蒙古歌曲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听、唱、奏掌握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同学们和老师跟随音乐一起做律动。
二、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边放幻灯片边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情景想像,进入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是什么颜色等)2.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播放《草原上》,听的时候思考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师生讨论。
3、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蒙哥歌曲的风格。
三、新课学习。1.学习歌词。
(老师讲解歌词,熟悉后学生按照节奏跟伴奏朗读歌词)2.学唱旋律。
分析哪些字唱的短,哪些字唱的长,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节奏。
3、学会后,小组表演。4.听琴模唱旋律。
5、认识三角铁和沙锤,并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总结。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歌曲风格特点以及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演唱。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
今天一大早,大概五点左右,爸爸就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出去看日出了!
尽管是夏天,草原的清晨仍然让人觉得很冷,穿着妈妈给我新买的冲锋衣也感觉不到暖和。
草原上一望无际,微微抬起头,发现天空有几朵桔红色的.云,一朵云彩就像一片浪花儿向我扑来,几片连在一起,简直就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等了大约几分钟,我有点不耐烦了,我便拉着爸爸的手往回走去。这时,爸爸惊喜地对我说:“快看,出来啦,出来啦!”我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可不是嘛!又白又亮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微微地露出了点头,恰巧“插”在一棵树的中间,远远望去,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就在我们紧盯着太阳欣赏的时候,它突然又往上冒出了一点点,成了一个半圆,散发出来的光也更亮了,把原本深红色的天空染成了桔黄色。
可是太阳却没有再继续向上升起,像是一个调皮的小p孩,故意想吊吊我们的味口,然后看我们一副着急的样子,满足了,便又往上升了一点点,好像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在尽力挣脱草原的怀抱。
就在这时,太阳猛地往上一跳,像雨后的春笋一节一节地往上爬,然后爬到了一个它自己认为比较高的地方,便停了下来。光变得越来越美也越来越亮,最后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金黄色。此时的太阳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高高地挂在天上,用尽一切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美丽。
朝阳的光辉照在我身上,我很兴奋,很激动,感觉不到一丝寒意,我完全陶醉在这美丽的草原朝阳之中了。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一
大草原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个蓝宝石。天空里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欢蹦乱跳的小兔子,有的似一匹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如几只好吃懒做的小猪…..真是形状各异!厚厚的云层里藏着火红的太阳,太阳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了起来。
大草原上有几朵鲜艳的野花和许多绿油油的小草,不然怎么叫大草原呢?花朵有许多颜色,有橙子红,蓝莓紫,菠萝黄…..这么美丽的花,引来了许多蜜蜂和蝴蝶。蜜蜂一会儿采这朵花的蜜,一会儿采那朵花,乐此不疲,心想:“这么多蜜,够采上好几年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
远处,有一座可爱的小房子,红红的瓦片、洁白的墙。屋顶上还有一只鸟儿在欢快地唱着歌呢!这或许是七个小矮人的小屋,还可能是小孩子们都喜欢的甜甜的糖果屋,总之能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幻想。
我爱着美丽的大草原!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二
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灌溉下,西部又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随着知识走进西部,去接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在祖国的边疆草原是那么美,那里的天空是那么美妙,在这境界里,连牛羊和骏马有时候会静立不动,享受着大自然的带来的恩赐,在月底下,一碧千里来形容这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羊群在河边悠闲的散步,小邱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一样。
在这无忧无虑的草原上,每一树、每一草、每一鸟都活跃着,在这草原上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着。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就像在充满欢笑的教堂,在这无比寂静的草原,没有猎人,没有野兽,只有“居住者”在享受这美丽的草原。
草原,这美丽的情景,是祖国骄傲的地方。祖国最美的地方!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三
如岸边的一株绿柳。
用柔弱的枝叶迎接风雨,
用站立的姿势坚守誓言。
从清晨到黄昏,
从黑夜到白昼。
如山边的一块山岩。
任岁月在我身上腐蚀,
任风沙在我周围肆虐。
从炽热到冰冷,
从瞬间到永恒。
如脚下飘落的'一片树叶。
那清晨的露珠是相思的眼泪,
这血红的斑痕是曾经的热情。
从激荡到淡定,
从渴求到从容。
如远处夕阳西下后的一抹微红。
在四季更替中春华秋实,
在爱恨交加里沉浮枯荣。
从萌芽到蓓蕾,
从含苞到结果。
如渐行渐远的那回头一笑。
也许你早已忘记,
而我却如此痴迷。
从相识到相悦,
从相思到老去。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四
二年级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包头游玩。最难忘的是到希拉穆仁大草原去骑马。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而去。一到大草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远处的天空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蓝,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像一幅绿色的画。
这时有几匹马从远处飞奔而过,我高兴的跳起来说:我要骑马。接着我们就去骑马,我激动又紧张地骑到马背上,马儿一颠一颠的走起来了,座在马背上舒服极了。当马儿跑起来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更加搞笑的是马跑起来的时候弟弟的.帽子都盖到了脸上,引起我们大家开怀大笑。
我们骑着马来了敖包上。这里是人们祭祀的地方,我们下马祭祀,祝福祖国大家庭自己的小家庭幸福平安。接着我们骑马来到牧民家,在牧民家喝奶茶,奶茶腥腥的我们又吃了奶酪,牧民们对我们非常热情,欢迎我们远方的客人,下次再来。离开牧民家我们又来到沼泽地,这里的沼泽地和电视上的不同,我站在那里也不会沉下去。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们骑马回到了我们的出发地,下了马我觉得浑身轻松了很多。这次骑马虽然很累。但是我很高兴,我希望明年再来大草原骑马。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五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坝上大草原游玩。
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大草原。下了大巴车,我快乐的像一只小鸟飞向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啊!大草原像一块绿色的画布,展现在我的面前,它好美啊!
我看到游客们在草原上尽情地玩耍,有的.摆着各种“pose”拍照;有的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还有的举起双臂,仰望天空,好像要拥抱蓝天白云似的。
我和妈妈拍完照,坐上了一辆帅气的越野车。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草原深处。远远的,我看到一群骏马正在吃草。我们下了越野车,我激动地奔向马群,我想抚摸其中的一匹马,可我刚要靠近马儿,它们就远远地躲开了。我吓了一跳,站在原地愣住了。马的主人一把拉过我,说:“不要站在马的屁股后面,那样不安全。”于是,我鼓起勇气,绕到马的前面,在马的主人的帮助下,我终于抚摸了一下马儿的鬃毛。硬硬地粗粗地,从我的手底下滑过。在抚摸它的时候,我看见马儿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
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回味大草原上那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三年级草原的教案篇十六
凌晨四时,草原上一片漆黑,黎明前的黑暗还在继续。这时的草原非常安静,到处都是静悄悄的。黑色的夜空上挂着几颗小星星,四周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
我们焦急而又安静地站在小山坡上等待日出。东方的天边渐渐地露出了鱼肚白,星星渐渐变淡了。过了一会儿,夜幕彻底被拉开了。温柔的红光从草天相接处透了出来,周边的云朵姐姐们都换上了件件桔红色的衣服。时间渐渐溜走了,霞光在渐渐扩大了。但是太阳迟迟没有出现,我想也许是云层太厚、也许是太阳害羞了不敢出来。正在我失望地打算离开之时,忽然听到了一阵欢呼声。我赶紧回头一看,哇,火红火红的太阳正在慢慢地露出它的小脸。它的小脸红得像个大柿子,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敢一下子伸出头来,只敢一点点往外露。终于,整个太阳都升起来了,阳光从柔和变得越来越刺眼。
草原被洒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成群的牛羊们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着,放眼望去,美极了。我们都陶醉在这美丽、壮观的草原日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