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技术论文(实用19篇)
关注身边的小细节,体会生活中的点滴滋味。写总结时要注重细节,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和观点。总结范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接受。
erp技术论文篇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对此也没有准确的定义。一般来说,信息采集建工存储传输和利用过程中的每一种技术都是信息技术,这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技术发展能够导致虚拟现实的产生,信息本质也被改写,一切可以用二进制编码的东西都被称为信息。因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加工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和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
信息技术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还包括在现代文明之前的原始时代和古代社会中与那个时代相对应的信息技术。不能把信息技术等同为现代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iformationtechnology,it)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erp技术论文篇二
信息系统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是它的.核心和支撑技术。
感测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对信息进行提取、识别或检测并能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显示计量结果。
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指电信技术,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技术。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是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从机器学习,到知识发展;从搜索推理,到规划决策;从智能交互,到机器行为,到人工生命等,构成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特有的认识对象。
控制技术是指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的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信息控制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两种。
erp技术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我国印刷业发展迅猛,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印刷专业教育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实践环节的薄弱和设备的匮乏。印刷职业教育要取得更大的发展,避免出现由于短期行为,由此突出新形式下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印刷专业;人才培养。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产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随着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印刷行业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和改变。我国印刷产业技术变革可以用“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来做一个形象的描述,“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装印刷”技术曾引导着我国印刷产业,也左右着当时的印刷学科教育。现如今,印刷产业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工业数字化和全球化发展成为当今印刷行业发展的主题,它对印刷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站在数字媒体新高度,科学地重新构建印刷信息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新的理论框架和工艺手段要得到学习,印刷学科内涵要得到深化,才能更好地开拓印刷学科的外延,培养把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相互交融的跨媒介化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印刷高等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课题。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印刷专业对变化飞速的社会和市场反应是缓慢和低效的。
我国是个印刷大国,印刷人才市场需求较大,如何使得印刷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企业中发挥才能,就必须以市场为切入点,对原有的印刷专业人才教育模式进行改变,根据市场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时调整印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近年来的印刷行业的高速发展,原来只有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印刷专业,现在发展到几十所高校都开设了印刷技术专业,学校的增加,对印刷专业人才输送的数量有了保障,但是也随之产生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专业教学计划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印刷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印刷专业技术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却没有紧跟时代的节拍。
我国高职院校的印刷技术专业是以全日制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基本上都是以传承前两年文化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后面一年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很多高校并不是以市场需求来定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与社会脱节,没有突出自身专业特点和重点,这种死板的培养方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专业教材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我们知道,印刷设备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最新技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高新印刷设备都是综合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多学科为一身的。很多专业技术,例如:直接制版技术(ctp)、数字印刷等属于当今印刷行业的高新技术都很有必要让学生接触和学习,但是,印刷专业教材建设过于保守陈旧,同一本教材使用率较高,对新知识的传授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说,印刷专业教材如果不能紧跟时代节奏,不能体现新技术新知识,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了,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设施匮乏。
印刷专业是一门强调实践动手操作的行业,讲究经验的积累,例如:菲林出片、装版、晒版、印前图像处理等工序没有足够的动手操作训练,光靠书本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这些专业课程都对实训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在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课程也占很大的比例,如果实践教学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对理论知识的消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培养高素质的印刷人才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我们知道,印刷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印刷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印刷职业院校办学实力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基于印刷专业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只有对印刷学科建设给予更多的重视和重新审视,印刷技术人才才能得到适应社会的更多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印刷学科建设的内涵及问题。
高等职业印刷教育的学科水平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基础上,是一个复杂工程,包括师资队伍、学术建设、实训设备建设等硬件,努力发现印刷专业技术的学科规律,把印刷所包含的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推动印刷学科教育的建设,把握印刷学科教育的核心问题,进行科学的定位和科学的预见,打造适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印刷技术人才。三、高等职业教育印刷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基本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注重职业性、实践性。要搞好高等职业印刷技术教育必须要对学科建设有清晰的思路,定位明确,注重制度创新,狠抓实训建设,只有这样,印刷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才有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创新局面。
(一)教学规范,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印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进行认真的社会调研和讨论,教学文件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社会需求、市场导向为基础,着眼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印刷专业教研室在此基础上对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要听取意见,认真讨论,以此确定各课程教学大纲的重点和实施方法。
(二)加强印刷专业产学结合道路。
我们知道,印刷专业是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在教学环节中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与印刷企业的合作对教学十分有利。在经济发达地区,有许多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能力先进,发展潜力大的印刷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程度往往要领先于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开展课题研究,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而企业可以利用学院的场地、师资和学生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等工作,这都是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内容。
现有的印刷技术专业,从课程结构和授课内容上看,一些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对于现在的印刷产业的发展是滞后的,我们没有把一些高科技、新理念及时补充到专业教学中来,一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结合也不十分紧密,实践教学走过场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教学环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四)引进新理念,编写适应市场发展的专业教材。
印刷专业科研工作,教材的编写占的比重比较大。校校合作,学校与企业结合,是印刷专业教学很好的模式,来自一线生产企业的实际经验和知识,放进专业教材当中去,可以很好地弥补专业教材的知识滞后性和互补性。
(五)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引进。
印刷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印刷专业师资的培养力度,是与印刷市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专业教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要有敏锐的嗅觉,时刻要感觉印刷行业技术进步的节奏。工作中,学校要倡导民主的气氛,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健全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以民主、求实、创新氛围要求印刷专业教师主动地学习,主动下厂锻炼,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树立团队意识,把自己培养成基础理论扎实、教学方式先进、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唯有这样,印刷专业才有发展,才会有希望。
印刷专业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地使用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要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成为印刷行业输入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弥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做好印刷专业人才培养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erp技术论文篇四
在培训中见识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观看了名师娴熟精湛的课堂实录视频,他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到应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
这次培训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全部课程,做笔记、做作业、与同行交流,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我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死板无味,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课件制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过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将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下载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光是翻阅书本、备课写教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我会继续学习深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
erp技术论文篇五
目前我国随着对基础建设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业作为我国的产业之一,地位日益攀升。我国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全球经济也在逐步的复苏之中,特别是我国的经济率先摆脱了低谷,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轨道。工程大量的开工,城市、交通建设又出现了热潮,此类建设给予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然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给我国国内市场竞争带来了紊乱,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也不太稳定,相互间的竞争剧烈。很多施工企业都会面临的现实性的问题。至于如何挑战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抓好管理。而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管理。
如何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是对施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好坏的意义非常重要。
(1)管理工作,很大意义会决定企业的经营与效益。它会代表施工企业的信誉,决定施工企业的发展。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应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条件和先进装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装备,都需要专业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水平来实施。
(2)施工专业的特性。建筑的样式类型多种多样,规模也有各不相同的要求,工程有时受天气的影响,而施工工地也复杂多样,很多项目需要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专业技术,以便可以顺利的达到质量要求和功能要求,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来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3)建筑业的日益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地不断更新。同时,新项目可能会更复杂,促使技术水的平再提高,功能更特殊,装备不断更新,则与技术管理的要求会更高,同样,会使施工专业技术管理水平更加重要。
管理工作与施工企业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想要要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管理。而专业技术管理,乃是施工企业组成部分中的中心。具有专业的技术管理,才能有正常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才会不断进步,从而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降低工程的成本,施工企业的效率。专业的技术管理,可以更新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和专业技术与管理,树立施工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投资管理者必须足够的重视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充分的认识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重要性。
施工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是科学的运用管理职能,使工程的有效的管理。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我国的技术法规政策,根据主管部门的指标技术决定工作,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完全符合规范技术,来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的目的。专业技术与管理完整的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施工中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完成项目,确保正常的施工的完成。
(2)通过专业技术与管理,有效提高员工技术与业务,完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从而可以预出问题并且及时处理,把可预测的质量和技术等事故及时的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3)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力,高效率的使用设备,在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1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的专业提升。
(1)明确企业法规,严格落实。健全并完善更新各级管理机构和技术,实行责任制。明确各负责人员的责任与权力的统一。
(2)及时更新先进的组织技术学习、管理方法、技术交流、管理经验、技术培训。
(3)技术充分的交流、技术民主的更新、发明不断创新。
(4)创新技术的探索,管理与研究并且推广更新技术应用,使施工企业在施工市场中占据最有利的地位。
3.2加强技术监督管理。
完善施工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是个长期工程。所以,应不断地更新技术管理和组织机构的技术责任制的管理,充分合理的发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作用和能力。加强技术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据我国和主管部门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和法规。并且,针对施工企业的特性,在施工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地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并严格做到,有章可循的法规制度,实行有法可依。
(2)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管理的根本。如果一个企业不注重人才,那么将会导致技术与管理水平系数的下滑。要有拨了精神,只有不断地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启用人才的同时,不断地鼓励、学习、培养与潜能的开发,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能力,才能不断的创新管理水平。
(3)对与专业的管理技术的工作,创建按期审核的制度,按照规定开展施工项目,定期进行评比和总结利弊,改进不足,发扬成绩。
专业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的。随着中国的建设的现代化不断的深入,建筑施工业的市场也日益激烈。因此,建设施工企业应注重专业技术的管理,科学的运用管理的职能和最有效的方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成为一颗不老松。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结合实际的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不断的激励,开拓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在的思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断的创新,一定会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独树一帆,创造出理想的效益。
erp技术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现状及研究对策,并主要论述了在实践中采取多途径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方案,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起到指引作用。
一.以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校的难题。
以往的毕业设计时间选择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6学期),而在这个时间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度过,一部分学生一旦认为岗位适合自己就忙于工作急于表现自己,巩固岗位位置;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岗位不适合自己则忙于在职场上竞争不断地选择新的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心思做毕业设计,也很少有时间查阅资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更不用说定期回学校与指导老师见面沟通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因而难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为了完成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又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毕业设计只能流于形式,得过且过,走个过场而了事。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设计与学生毕业、就业的矛盾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学生的负担。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水平要求不高,重在实践。虽说他们在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定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是在企业实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还是有很大困难的,即使是选择了题目,也会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很无奈;或者有的学生选择了题目后,到网上摘录,将别人的设计改头换面成为自己的,出现了理论不通、知识混淆、逻辑不顺等问题;或者有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从理论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元器件选择是否合适、工艺是否合理、能否成为实际电子产品,没有实物得不到证实。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减轻毕业生的心理负担,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3.以往的毕业设计成为老师的心结。
指导毕业设计是高校老师的职责和义务[2],但以往由于学生失控往往使指导老师大伤脑筋。一方面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毕业设计的科学系、规范性、严肃性,还要应付学生从企业带来的种类繁多的各式各类题目,又要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于是多数老师名义上是指导者,实际上变成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参与者。因此,很多老师只要可能都不愿意接受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这就成了老师心理上的一结。
二.毕业设计设置思路。
(一)毕业设计时间的设置。
改变传统的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启动时间提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第5学期中后段。学生在专业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拟定的若干个毕业设计课题方向中,根据个人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的系统指导下,查阅资料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根据所选题目要求,结合个人实际能力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在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员的帮助下先制作成实物,再依据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样学生的毕业设计既有了理论根基,又有自己制作的活生生的实物,就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毕业设计。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
毕业设计是整个在校学习环节的总结,是为毕业画上的最后一个句号,因此毕业设计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岗位能力的汇总[3]。在设置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以行动导向为新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确定毕业设计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提出和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
1.设置岗位能力提高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在企业实际干过对企业比较了解、或以往带队实习过、或将要带队实习的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实际拟订的各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一部分理论设计雏形的基础上,在实习企业进一步加工、整形,根据本企业实际出发制作成实物,并依据该实物完成毕业设计。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中的“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或“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文件”这种实物的制作等,再根据文件实物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由学校或系里统一安排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习的毕业生选择,由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合作指导。
2.设置改造与创新新电路、新产品型毕业设计课题。
这种毕业设计课题是由指导参加过各种类型大学生竞赛的老师拟订的各类题目。它是依据往年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题目中提炼出来的。要求学生按比赛要求为基点,结合本专业的主要技能和能力,在完成实际比赛任务的基础上制作实物或完成实际比赛内容,再根据实物和实际比赛内容撰写出毕业设计报告书等设计材料,并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这类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适合曾参加过各种大学生竞赛的毕业生选择。
这样先设置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题目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或爱好选择自己能力范围的具体题目和指导老师,将在毕业设计中不好解决的难题分散开来,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有方向、有目标,指导老师心里有数、指导到位。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保障,我们按照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毕业设计中段检查、毕业设计的验收和公开答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等环节随时跟进管理。
第一,要做好充分合理的组织实施计划,安排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日程,规范毕业设计报告书等材料的撰写格式标准,提出本届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和毕业设计答辩方案。组织专业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拟订毕业设计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审核、筛选,进一步确定适合制作实物的毕业设计课题。第二,开设毕业设计课题宣讲报告课,让每位指导老师介绍拟定的课题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实习等实际情况自由的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第三,学生选择好课题和指导老师后,接受指导老师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根据任务制订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进度表和任务书,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针对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调研、收集参考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学生还未顶岗实习前完成毕业设计的雏形,然后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顶岗实习的企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毕业设计。在这一阶段特别加强组织和检查工作,督促指导老师紧密跟踪学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准备是否充分、接收的任务是否明确、选题是否合适、学生设计工作量是否适当、是否适合学生他本人等。有问题及时解决和调整,做好指导服务工作,并采用指导老师碰头会、汇报会、阶段总结会等各种形式及时反馈毕业设计实际落实情况和毕业设计完成进度的实际情况。最后收集学生制作的实物、毕业设计报告书、毕业设计答辩ppt等,验收并进行公开答辩。其毕业设计成绩构成为:实物产品满分40分;毕业设计报告书满分40分;公开答辩成绩20分。
四.取得的成效。
以实物制作优化毕业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实物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制作实物过程中,哪怕是很小的实际产品,要经历各式各样的难题。他们要亲自动手制作,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掌握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要成功制作具有革新的创新产品必须要对本产品的工作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设计的非常准确,同时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样做出来的毕业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学用结合,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真正符合职业院校办学特点,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理念。
与以往的毕业设计比较,这样设置毕业设计,对于指导老师来说达到了心中有数,指导到位,得心应手,可指导出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消了心里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经验积累,也为自己撰写论文、申请课题积累了素材,因而愿意接受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来讲毕业设计的任务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题目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打消了对毕业设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能够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这样真正体现了以教师或工程技术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创新改造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4]。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学生进一步巩固、扩大、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度,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技术储备,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是,更加紧密的与企业挂钩,更多的在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上提炼出相关职业能力和技能提高方面的题目,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企业实际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拟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题目。二是提高电子产品技术改造的成分,技术革新和创新思维不是一是一招就能产生的,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平日里多积累实用的小电子产品或实际实用的电子产品电路,建立创新改造思路,多在实际生活和企业中积累且提炼成题目。同时在平时的专业教学中不断地灌输和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改造、革新的改革新思想。
erp技术论文篇七
博物馆内保存着大量的文物藏品,传统的纸质账本式的文物藏品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藏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热情,而信息技术在博物馆行业的日渐应用,无疑为文物藏品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大力加强文物藏品的数据库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将藏品的具体信息清楚地罗列并储存在一个电脑中,对藏品信息进行有序地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藏品数据库建立后,促进了行业内部对文物藏品信息的互动交流,加强了对珍贵文物的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单调的图片展板与文物藏品相结合的静止展览,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一种视觉化时代,一种集合了多媒体技术优势,更为直观和快捷且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的全新的、立体化的、具有动感的展览应运而生。此项技术是将博物馆部分藏品在特定条件下,配以声、光、电等辅助手段,进行生动活泼的动态化展示,以增强展陈效果,这样的展览手段将会给参观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比传统的展览方式更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与认可。
为博物馆事业朝着低碳方式健康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实现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这将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运营成本,规范单位管理,提高行业间竞争力和凝聚力,使博物馆的工作决策变得更加迅速科学,积极有效。同时,借助于博物馆电子政务信息的开展,还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效率,实现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更加科学合理的调配使用,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总体上说,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仅是在以上四个方面的应用,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博物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今后博物馆事业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运作和发展。
erp技术论文篇八
成都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现状分析事业单位是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类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与职责。专业技术人员既包括在高科技领域从事研究的专业人员,也包括在企事业单位进行研究的专业人员。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建立了以人员聘用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以健全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重点,创新人事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成都市探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在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成果。
首先,教育资源丰富,成都市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著名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我市事业单位人员提供了教育保障,有利于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其次,成都市为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与交通枢纽,作为副省级城市,其在西南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为我市事业单位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成都温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和秀丽的景色使成都成为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地,吸引了众多人才来此工作与安家。
另外,成都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为本市事业单位吸引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成都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岗位设置管理更加规范,新进人员全部实行统一公开招考,引进了大量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事业单位的人员素质正大幅度全面提高。第一,人才潜能未有效发挥。成都市的事业单位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人才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对一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了闲置,很多科研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不能与市场需求结合,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人才资源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人才浪费较严重。我市一些事业单位四处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拥有人才之后并没有好好使用人才,由于单位激励机制缺乏活力,招聘来的人才却不被重视,不能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高学历人才过来也没有安排合适的位置,被闲置在一旁,长期坐冷板凳。
长期以来,给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大材小用”的不利境地。这不仅没有给单位带来效益,也耽误了优秀人才的前途,而这些单位觉得引进过来也没有什么用的人,却纷纷被外单位挖走,很快成了别人的顶梁柱,成果不断。第三,人才外流。国家要培养一名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财力的,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都市事业单位中的这类人才因为不满本单位用人机制等问题,大量外流,有的出国不归,有的下海经商,还有的被别的单位挖走。
而相应单位面对人才流失的现象,并不感到惋惜和引起高度重视,这很不利于我市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成都市地理位置处于西部,在全国来说算比较偏远的,再加上没有吸引人的薪酬福利待遇和灵活的激励政策,每年成都高校毕业的学生很多奔向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国外,只有少数家是成都的人勉强选择留在成都工作,大量人才的外流给成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打击。
第一,合理设置事业单位内部的岗位。岗位的设置是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开展的基础,严格做到因事设岗,明确岗位说明书。
第二,规范事业单位的`人员聘用程序。将事业单位人员的公开招聘工作进行民主公开,确保整个招聘流程信息、过程以及结果的透明公开。
第三,规范聘用合同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相关法律要求进行合同管理,避免劳动纠纷等。
第四,提高聘后管理水平。有效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完善岗位管理、薪酬管理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进口”规范、自由、公正、公平,“出口”畅通。成都市事业单位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激励上确立新观念、新机制。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基础性研发和突破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重点实验室承担基础性研究,企业专心于应用基础研究,承担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任务,政府提供经费和金融、税收政策支持。美国是世界上研发资金投入数额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有效方式,选择投入重点,建立有良好回报的科技投入机制。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可以效仿美国:出台“人才计划”。针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要求,引进优秀的外籍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吸引大批全球顶尖的人才来华工作,来成都工作,让他们感到中国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地方;邀请各学科世界顶尖专家联合研发科技项目。
同时,要为专业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要大胆尝试、宽容失败。另外,成都市应当利用在蓉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在成都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建设高质量的大学科技园,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在蓉高校打造环高校成果转化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转化。
erp技术论文篇九
摘要:如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得以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整合,能有效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
(一)激发兴趣,点燃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原动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最感兴趣的身边的事情,为学生尽可能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的形象性、鲜艳的色彩、逼真的图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可以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red,blue,black,green,yellow”等颜色的单词和句型“whatcolourisit?”时,我在电脑上呈现了一些优美的风景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画面中绚丽的颜色。学生的兴趣很快提了起来,在学习这些新单词和句型时兴奋点高,很容易掌握了这些知识。接着,在课堂训练阶段,我在课件中设计了“guess”“whoisit?”“what’smissing?”……多种有趣的游戏,效果极好,而且反馈及时、准确。当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我会经常变换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
(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突破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证明,集图、文、声、像、动为一体的多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四季“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一课时,我通过电脑呈现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柳枝发芽、夏天百花齐放、秋天金色的麦浪、冬天皑皑的白雪。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单词记忆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在学习whatareyoudoing?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现在进行时态”这个语法难点,我设计了一幅爬山的情景动画课件。通过不断点击动画,教师可以连续问学生:“whatishedoing?”学生根据动画情景观察人物的动作行为进行相应的回答:“he’sclimbingthehill.”“he’shavingadrink.”“he’sreadingabook.”……学生面对这样的动画情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抓住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动态模拟功能,获得了动态形象的准确信息,形成鲜明、丰富的感性认知,很容易形成相应的语言逻辑思维,提高了探究的兴趣,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把知识的掌握内化为自觉的动力。当然,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课件,理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合理设计每个情景和细节,包括文字、图片、声音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能有效地突破难点知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语言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多媒体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它将图形、文本、动画、声音、静态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形象、更直观和更快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同样的时间掌握和理解更多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日常用语“whatdayisittoday?”时,我先后播放了录像:shara和chenjie的对话,然后让学生根据录像进行相互问答,在不同情境中体验语言、运用语言,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进行英语口语技能训练。由此可见,借助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情景。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运用的反思。
(一)出现的问题。
教学课件有些“花里胡哨”。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一时兴起了“课件热”,图片、歌曲、动画、视频应有尽有,而且只要上课,必有课件。实际上,有时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课堂教学时根本没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原本简单的内容搞复杂了,使学生根本抓不住重点,也就背离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本意。另外,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课件,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于是大多教师常常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稍加修改就运用于教学之中,结果往往与教学实际相脱节,实用性并不强,甚至一时弄得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二)应对的措施。
1.制作课件要突出直观性、趣味性,要简洁、易操作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听说为主,通过听、说、唱、玩、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大胆开口,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初步学习英语的能力。因此课件一定要有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的思维具有准确性、连贯性和发散性,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注意课件操作界面简洁明了,少用flash来装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图标和按钮。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吃透教材,充分体现教学目标课件只是工具和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因此,教师在做课件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研究教材。课件要有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利于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对一些学习内容,如果能用常规教学手段就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话,也就没必要制成课件了。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给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也给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使教与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作用不可估量。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也给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施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1]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erp技术论文篇十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通过学习接受某方面技术知识,具备该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其中较为突出的,熟悉相关技术,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称之为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对于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技术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专业技术通道,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激励力度,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成为一种必然。
专业技术通道建设的目标是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主线,以履行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形成科学合理、明确规范的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构建适应企业特色的选才、育才、用才、聚才的工作机制,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有空间,从而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重目标。
专业技术人才通道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动态运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搭建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才脱颖而出的职位序列,使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
1.建立职位体系,搭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平台。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业绩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将专业技术的职位分层级设定,这样既使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有自己的定位,也有足够的上升空间,能够保证人才队伍的系统性、连续性,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向心力。
职位层级的建设要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组织规模因素,考虑工作性质和任职要求的相似性,划分专业技术序列:如化工工艺序列、炼油工艺序列、炼化设备序列、设计研发序列、质量管理序列、财务审计序列、人力资源序列、信息支持序列、公用工程序列、安全环保序列、市场营销序列、物资供应序列、储存运输序列等。同时根据各序列在企业内的重要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分布将专业技术队伍分层级设定职位,如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和基础人才,或领军专家、高级专技、中级专技、初级专技,在每个层次内可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技术标杆职位,如首席专家、专家、主任师、副主任室、主管师、助理师、技术员等。
2.规范选拔流程,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首先要明确选拔原则。我们要选拔对企业忠诚度高、责任心强、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要明确选拔条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从职业道德、科学素养、能力素质、业绩贡等多维度设立评选指标,系统地考核选拔出品行优良、爱岗敬业、知识全面、潜能较高、业绩出色、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
选拔条件可设通用条件与专用资格条件。通用条件可从政治素质、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理论知识、业务能力、专业实践经验等条件中进行要求,专用资格条件则根据不同的职位层级进行不同的设定,专业技术工作年限根据不同的层级设定要求满三年、五年或八年,职称分别要求取得初级、中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历要求最低具有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或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等条件。同时要求应聘人员获得地市级、省部级或国家级专业技术奖项,或在国家正式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参加各种竞赛取得奖项等。奖项等级及名次、发表论文的篇数及字数可按不同层级进行不同要求。另外如果对企业的发展改革、技术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可破格入选。
再次要确保选拔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程序规范。制定规范的选聘方案和流程,经企业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后方可执行。可设定专门的评选组委会组织选拔工作,同时根据不同序列不同层级设定评审委员会。选拔流程基本可以设定为个人自行申请或基层部门推荐、人事部门组织筛选、笔试、面试、评审委员会评审等步骤进行选拔,并对以上各个环节及各个因素设置权重,根据最终得分选出候选人,为保证公开公正,候选人相关信息还要进行公示,最后选出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聘任。
3.完善薪酬体制,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适应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综合体现各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能力和业绩因素的基本薪酬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薪酬结构。要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现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薪酬的期望,结合企业特点和经营管理序列、技能操作序列的薪酬体制合理搭建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架构,可以设置基本薪酬、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企业年金等多个部分,并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层级、岗位对薪酬进行划分,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提升技能。
4.科学培训培养,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业绩水平。
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选择合理的培养方式,通过导师带徒、学术交流、内部培训、在职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5.强化动态管理,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不断进步。
坚持实行职位职数的动态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竞聘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的可以续聘或高聘相应职位,不合格的可以解聘或低聘相应职位。通过合理的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激励和引导。
总之,企业要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机制,畅通专业技术通道,来满足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空间,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erp技术论文篇十一
摘要:当前新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时代,作为广播主持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传播效果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作为主持人而言是传播中重要的一环,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通过科技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所以科技持化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从广播新闻传播的科技化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新闻传播的科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科技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科技应用于广播新闻传播,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作为主持人而言也要适应这样的过程,同时通过科技化的手段把受众和广播有要的结合起来,但是广播科技化必尽还有一些问题,影响科技应用于新闻传播的因素有很多,传播过程中也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科技对新闻传播的作用逐渐在增大,推动着新闻文化的有效传播,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改变生活。然后科技在新闻传播应用过程中,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科技应用效率,加快新闻传播力度,是我们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主持广播新闻传播,要通过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新闻传播的科技化,而这包括了对设备的引进,以及好的主持人培养,如果科学化仅仅停留于表面,不能达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那是很难能保证新闻媒体领域内所报道的`事实的真实性,通过广播新闻传播科技化的深入,必将影响和带动新技术以及新知识,为新闻媒体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新闻竞争,克服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做强新闻媒体,让更多公众积极地参与进来。科技应用于新闻传播,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连接着科技与社会的媒介,通过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可以提供新闻传播效率,正确影响人们的文化思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发展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目地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新闻媒体责任重大。新闻传播时,不注重走科技化发展路线,那么就会忽视新闻传播科技化的重要性,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当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盲目更风,大力炒作热点,对一些缺乏道德的事件大肆报道,就会存在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直接影响到公众的文化思想,对科学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旦广播媒体忽视新闻传播科技化的重要性,新闻传播就无法满足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会成为新闻传播中的痼疾。如何加强科技在新闻传播的应用,改变报道形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正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文化。
当前,全球科技化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对各国的政治以及经济文化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在新闻传播中科技化发展程度不高,新闻传播中科技使用过少,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记者编辑屈指可数,并且逐渐在减少,这就使得新闻传播的科技队伍力量在逐渐缩小。
新闻传播中部分新闻缺乏真实性,根本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编造,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以及注意力,虚假报道太多,为了炒作一些低俗的题材,搞娱乐化,盲目炒作,没有从事件的真实面考虑,不健康的文化思想就这样产生了,影响着大众的正常生活。
在新闻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语言类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节目创新程度不够,内容呆滞,思想停滞不前,不思进取,而且方式老套,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一些原则,盲目性很大。新闻传播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是我国的经济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新闻传播的两极化也比较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都需要盈利,要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这样广告收入才能源源不断,因此会不惜一切代价来炒作赚钱,以此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其实就是文化因素,我国的社会科普水平不是很高,也存在着很多,新闻传播时难免会造成一些问题。最后是业务水平原因,我国新闻媒体水平跟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点差距。
新时期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机遇和挑战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新闻媒体工作者应不断解决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提高新闻传播效率,用正确的思想文化来指导人们,实现新闻传播的科技化。
新闻媒介应转变落后的传播工具,要引用科技化水平高的传播工具,加强新闻传播的科技化意识,组建一支科技水平较高的媒体队伍,新闻媒介应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迫在眉睫地从附属的传播方式转向为带有全局意义的传播方式上来,也就是改进传播方式,使之形成人人关心和重视科技的舆论氛围。
要打造新闻媒体的科技化品牌,不断激发潜力,增大发展空间。放弃不合理的报道方式,用科技来创新报道方式,精心打造新闻媒体的科技化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且同时,注重新闻的质量,重视报道方式。我们应顺应这种时代发展潮流,开辟具有媒体个性的科技栏目、专题,满足不同公众的需求。
此外,新闻传播时应注重方式,要贴近社会公众,了解公众所需要的,增强新闻传播的生活性,贴近百姓,增强亲和力以及吸引力,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同时,要解决思想,与时俱进,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先进设备以及采访工具,提高采访效率以及工具科技化,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要不断学习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在新闻传播的应用,同时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多学习多研究,并掌握好采写科技新闻的角度和方法,精心制作出“科技大餐”把艰深转变为通俗,把晦涩转变畅达,将枯燥转变为有趣,以开创科技新闻传播的崭新天地。最后还有不断加强科技新闻人才队伍建设,这为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我国政府要以积极的政策来鼓励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发展,这是实现广播新闻传播科技化高水平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其生存和发展是需要政策扶持和保护的。做大做强新闻传播科技化,政府的政策支持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运用政策手段整合资源。最重要一点就是政府给予新闻媒体经济的支持。政府要对新闻媒体传播进行资助,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化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加强科技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广播新闻传播的科技化不仅能保证新闻媒体领域内所报道的事实的真实性,还能传播科技新技术以及新知识,为新闻媒体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新闻竞争,克服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做强新闻媒体,让更多公众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坚信,在社会不断发展时,广播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发展路线是唯一的路线,是迎来美好春天的路线。
[1]胡钰著.新闻传播科技化导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2.
[2]郭庆光著.新闻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尹兆鹏.新闻传播的科学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11.
[4]苗东升著.新闻传播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erp技术论文篇十二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医院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建立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即便是中小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甚至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都有自己的专门软件支持医院的日常工作。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医生及病人对于治疗信息的查询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医院;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软件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途径,这个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效率,涉及医院管理的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和保存。病人交足押金登录一次就可以在医院内的所有科室进行诊治。医生的医嘱和各种检查化验结果都可以在网络内共享。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医院的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的建立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即便是中小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甚至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都有自己的专门软件支持医院的日常工作。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医生及病人对于治疗信息的查询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由于医院业务多,且内容复杂,业务信息的专业技术性强,医疗过程专业性更强,必须要体现出高科技含量,体现出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医院的信息系统建立,需要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日常工作。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好长远规划,科学统筹,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铺垫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信息系统的软件设计非常关键,需要一家技术水平高,具有丰富软件设计经验的公司承担,核心是以方便病人为目的,发展电子档案,将临床应用作为核心,使信息系统覆盖医院业务管理全过程,方便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同时还应该结合旧有信息系统,使新旧系统有机整合,保护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医院作为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医院的宗旨。信息技术及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要实现以下目标:改革以往传统中医院的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新型医院管理体制和医院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医院内部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提高诊治和服务效率,为医护人员及病人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疗研究与教学,推动医护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学习,促进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全面的针对病人的医学咨询系统、健康咨询系统,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佳的医疗及健康服务。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设备,给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监控等个性化的特殊服务及医疗的智能化服务。
3.1医疗信息系统的建立。
3.1.1住院病房管理系统。
这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医嘱的处理,对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医嘱录入、核对、执行、停止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以及医学护理工作的安排与处理;住院病人床位管理,增加和删除、病人转房、分配床位等都在系统中体现,还可以进行病人住院病房、床位使用情况的查询,打印各种票单,给上级提供统计报表等。
3.1.2医技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内容有临床检查、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信息等几个系统。在临床检查系统中,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在电脑中随时提取病人各种辅助检查的资料信息,用于辅助和治疗参考。临床检查信息系统生活费统(ris)还可以提供病人的申请、登记、报告、检索、统计等信息数据。医疗过程中离不开影像学检查,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在这里存储大量的医学图像信息,这是医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进行学术研究等,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2药品信息系统。
药品是医院治疗病人的物质基础,也是诊疗的工具。药品的管理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药品的种类繁多,条目复杂,做好药品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2.1药库管理系统。
药库是药品的集散地,药库管理系统包括药品从购买到保管到发放的全过程,药品采购入库、受理科室申领、受理科室返仓等都涉及到各科室,管理也较复杂。药品的保管是药库管理的重点,定期进行药品盘存、药品报废报损、药库发药、药品调价和相关统计查询等内容,都是药库系统的操作内容。建立药库管理系统,对医院药品的供应、库存、销售等可以信息化管理,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该系统还可以对资金实施有效利用,避免积压,减少医院流动资金占用。利用该系统还可以合理指导药品储备,加速药品周转,减少因长期保管带来的损耗,方便各种查询方式与提供统计报表等。
3.2.2门诊药房系统。
门诊药房管理系统是医院日常的主要服务窗口,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向药库申领药品、药品盘存、药品报废报损、药房发药、药房退药、相关统计查询等内容。门诊药房的信息化,是保证门诊药品的有效供应,以及申领、库存、发放等的有序进行,保证医疗业务需要,提供药品储备的第一线信息,减少积压,少占用资金,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药品周转,方便各种查询和提供统计报表等。
3.3医院的收费管理系统。
3.3.1门诊收费系统。
医院的门诊收费主要是针对门诊病人的收费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门诊病人的挂号、划价、收费。
3.3.2住院部的收费系统。
住院部收费管理是医院资金管理的重头戏,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住院病人入院登记,主要是基本情况的记录,比如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入院科室、门诊医生、病人类别等,费用收取需要按照病人的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分类设置,工龄年限,在职退休情况,报销或自理情况,病房位置,病人号码等,同时进行押金的处理。
3.4院长查询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工作,提高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医院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强化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迅捷的操作平台,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2]黄正东,王光华.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xx.19.
[3]陆凯东.电子病历在中医院的应用[j].医学信息,20xx(,5):766~767.
erp技术论文篇十三
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基本技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的发展前后一共经历了硬件数控时代和软件数控时代两个阶段,硬件数控时代起自1952年的电子管时代,最终发展到1965年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时代。软件数控时代从1970年的小型计算机开始,经历微处理时代发展到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数控时代。
当前数控机床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构件——机床主体,数控装置和伺服机构。其中伺服机构通过依靠先进传感器,调速装置等技术,经历了开环、半闭环、闭环三个发展阶段,从而使机床运行稳定性得到质的提高。而数控装置包括程序读入装置,从而实现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
当前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快速发展,但同国外先进国家比较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自有独创技术缺乏,高质量的功能部件仍然依靠进口或者靠合资生产。比如我国机床数量已达300万台高居世界第一,但数控化率才仅仅不到2%,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已成为我国走向高端制造业的现实瓶颈。
在国外,目前绝大多数国外生产的数控机床,已广泛采用了32的系统,而国内生产的数控机床由于受到进口技术的限制,大多采用的是16的系统。这就使得国产数控机床在功能上就先天不足,与国外数控机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不论是加工中心或是数控车削中心,这类新型的数控设备均显示出能满足许多复杂零件在批量生产中的强大的生产力,一般均具有4~5轴连动,一次装夹可进行多面加工的功能。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在机器制造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床设备越来越趋向柔性化、智能化、多功能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erp技术论文篇十四
本文所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我国的高新技术认定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为了建立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国务院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组织建立高新开发区和企业认定工作,并做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企业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促进企业科技转型和研究开发,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都有很大帮助。
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是技术创新性强,人才集中的企业。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的更新和人才的引进不断加强,从整体上看国家需要依靠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在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使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地方的竞争力和更好的带动经济增长,给予很多扶持力度,这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筹划空间。
高新技术企业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进行研究开发,但他要参与到整个市场竞争,要把自己设计的产品和服务投入到市场中,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一般会采取灵活的销售方式,如订单式生产,到了约定的时间交货,既降低了库存压力,又可以采用灵活的结算方式使得收入的确认时间延迟,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也是有很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高新技术企业一项新成果的诞生,背后都需要庞大的资金,即使是企业日常运转,人力成本就比非高新技术企业高,再加上其生产的产品、设备和技术服务本身价格高之又高,所以资金消耗大,所需缴纳的税款也较大。
科技的发展步伐是很快的,这就带动了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更新,特别是一些精密设备更新速度更快。
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但至今没有一套系统、严密的理论框架和比较规范的操作技术,企业对一些相关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纳税筹划的重要意义。税收法制的不健全以及会计政策利用不充分等因素都对纳税筹划工作带来重重阻碍。
所谓纳税筹划,就是企业对自己的经营所得扣除最少的税款后以使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管理活动,这是每个企业维护自己利益的基本权利,并且,企业纳税筹划是合法的行为。然而,企业所得税作为直接税,国家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企业做到在经济业务发生环节进行纳税筹划。目前,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较大,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企业要从整体出发,宏观的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多环节筹划,增强纳税筹划意识。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每一环节都涉及税务的处理,企业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法律常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就目前来看,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人员缺乏技术性操作经验,导致纳税筹划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对此,企业需要聘用高质量人才来胜任这份工作,做到企业各环节都能形成有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措施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在依靠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支持谋求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自身的企业特征和运营特点,为企业制定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是每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关注的问题。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低税率,对于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企业应当合理筹划,推动自身发展。
根据财税(20xx)119号文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规定,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技新产品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产生的费用如人工费、直接投入的费用、研发设备的折旧费、无形资产的摊销费、新产品设计费和其他相关费用都被包括其中。没有形成无形资产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按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直接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形成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费用,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另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被其他企业进行委托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委托方按照实际发生的80%计入研发费用并加计扣除,受托方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若二者存在关联关系的,受托方需提供研发费用支出明细表。若和其他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实际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计算加计扣除。这些细节,企业都应做到合理筹划。
这里说到的技术转让是技术转让所得,即技术转让收入减去技术开发成本再减去相关税费。据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元部分,减半征收。需要注意的是,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核算的不享受优惠。对于超过500万的部分技术转让所得,可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递延到下一年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根据所得税法规定,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固定资产,却需加速折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法。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所采用的大多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一般采用加速折旧法,使得在短的会计期间内折旧抵税金额变大,进而影响所得税应纳税额。一般情况下,若企业处于免税期,应尽量减少折旧。若处于正常纳税期内,则采用加速折旧法,增加折旧额,进而获取资金时间价值。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企业维持日常运营管理前提下,纳税人如果可以推迟收入的实现,则可以使本期应纳税所得减少,当期流出资金减少,进而获得当期税款的使用权。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大多采取订单式生产方式,采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方式的,以购销合同书面约定的日期确认入账的时间;对于出现直接收款销售方式,不论商品是否发出,都要以收到货款或取得提货单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作为收入入账的时间;所以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无法当期收款的就应该分期收款,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成本费用进行纳税筹划是使企业的税前列支的成本费用最大化,进而使所得税支出最小化,合理安排成本费用支出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支出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如成本、费用、税金等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冲减。对于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的14%准予扣除。对于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企业发生符合实际的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的部分可以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生情况合理安排和转换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在相关范围内应充分列支各项费用以使得相关税费可扣除额度最大化,提升纳税筹划空间,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总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企业,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经费,减少资金紧张问题,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金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erp技术论文篇十五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国科技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世纪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世纪。因此,更好的管理好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关系着一个民族生存的问题。随着我国入世的成功,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与世界级跨国公司开展竞争,没有市场竞争的经验,没有能够开展国际竞争的人才,没有先进的竞争武器,是难以取得优势地地位的。要取得竞争优势地位,就要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实行像知识管理一样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手段,并先于其他企业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已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比其它企业在实行知识管理上也具有其自身的优点:首先,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必备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知识管理所需的完善的硬件设施。其次,知识是通过人得以传播的,因此人员的素质对于知识的交流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是属于知识员工,较其他企业有利于知识创新。因此有必要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1、知识管理的产生及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是建立在企业知识理论基础之上的。企业知识理论是探寻企业竞争优势根源及对主流企业理论反判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理论。以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某一行业而言,该行业中所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在客观上是一致的。根据这一理论推导出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赢利状况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而事实并非如此。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上述理论的质疑,因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的力量,而是来自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即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
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由此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每种资源都有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而外部环境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然而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或高额利润的源泉。在竞争优势与对大多数企业都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间,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深层能源。因而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呢?隐藏在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是因为企业的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于模仿,而且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决定的,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这样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知识理论便产生了。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零散的,对于企业如何获取、传播、创新知识,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这便需要企业加强对知识的管理。企业内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隐性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实现个人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进而达到知识共享,形成企业特有的隐性知识。建立在企业知识理论基础上的企业知识管理,必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理想的管理范式。
2、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
尽管知识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推广和普及,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巴斯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法拉普罗则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国内学者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而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涌现出一些代表性人物,并形成三个学派。彼得?德鲁克:美国资深经济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在他论著《后资本主义社会》(1993)中指出:世界处于向着“后资本主义社会”即“知识社会”的巨大转变中。在新社会真正控制资源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威廉?哈拉勒:美国齐治,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在其出版的《无限的资源》中指出,世界企业正经历以知识为基础的“革命”。戴布拉?艾米顿在其著作《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智慧的觉醒中》认为:随着知识管理概念及其对企业管理意义的被广泛接受和重视,作为创新活动演变的趋势,知识创新正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并在制定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创新战略和管理实践中得以贯彻。它通过知识资源的开发,创造新思想并转化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为企业未来持续增长尊定基础。
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简单化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他们具有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行为学派:他们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综合学派:综合学派则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他们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
3、知识管理实施的条件及方法的研究。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个体参与,明确原因和熟悉规则。所谓个集参与,就是指个体主动参与企业或企业内组织的计划或决策过程,并善于发现他人的思维价值,这其中蕴含着企业或组织对个体劳动的尊重。所谓明确原因,是指参加某个项目或者涉及某一计划的人员能够理解上级所做出的最终计划、决策的原因。所谓熟悉规则是指新的规章制度出台之后,决策者必须向相关人员说明新规则的所有细节以及奖惩措施,直到他们完全理解。
关于知识管理的方法,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种方法: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的评估系统。
我国学者王如富等人(1999)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六种方法:知识编码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库;进行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
当然对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模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相应的方法。
简评: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还侧重于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讨论,而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手段还没有系统的研究,现在还不能给企业提供一套操作性强的知识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知识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定位和组织管理软件的系统分析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本文是在对传统企业管理比较的基础之上采用历史归纳、逻辑演绎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思考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在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之上,明确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而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知识管理认识不清,企业知识共享,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等。重点是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笔者大胆的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要设立相应的组织结构,以协调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同时随着知识主管(cko)在知识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设立这一职位,并对cko所具有的素质、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把企业中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成企业的隐性知识,这便需要培育企业知识共享文化,为员工提供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而知识员工对知识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对知识员工进行管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章提出采用“人本管理”的管理方法。
2、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分析了当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不足及其原因。
(3)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如何“实行人本管理”
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希望为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3]刘吉、金吾伦.《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何畔.《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革命》.经济与管理,1999.11。
[7]戎樟榕.《知识管理—新的管理革命》.经济与管理,1999.7。
[10]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1998.2.27。
[11]王福军.《知识管理已成为热门学问》[j].中外管理,1998.7。
erp技术论文篇十六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三种:即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和cad/cam。
1.手工编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但是,非常费时,且编制复杂零件时,容易出错。
2.自动编程。
使用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很方便。
3.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最为典型的软件是mastercam,其可以完成铣削二坐标、三坐标、四坐标和五坐标、车削、线切割的编程,此类软件虽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仍是目前中小企业的选择。
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和步骤。
1.数控机床编程的主要内容。
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进行数学处理、编写程序清单、制作控制介质、进行程序检查、输入程序以及工件试切。
1)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处理。
根据图样对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加工的内容及要求,决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顺序、设计夹具、选择刀具、确定合理的走刀路线及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同时还应发挥数控系统的功能和数控机床本身的能力,正确选择对刀点,切入方式,尽量减少诸如换刀、转位等辅助时间。
2)数学处理。
编程前,根据零件的几何特征,先建立一个工件坐标系,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制定加工路,在建立的工件坐标系上,首先计算出刀具的运动轨迹。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如直线和圆弧组成的零件),只需计算出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两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
3)编写零件程序清单。
加工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以后,根据数控系统规定的指定代码及程序段格式,编写零件程序清单。
4)程序输入。
5)程序校验与首件试切。
三.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
1.程序的构成:由多个程序段组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数控车床,数控技术。
o0001;o(fanuc-o,ab8400-p,sinumerik8m-%)机能指定程序号,每个程序号对应一个加工零件。
n010g92x0y0;分号表示程序段结束。
n020g90g00x50y60;
;可以调用子程序。
n150m05;
n160m02;数控,机床,模具设计,数控车床,数控技术。
2.程序段格式:
1)字地址格式:如n020g90g00x50y60;
最常用的格式,现代数控机床都采用它。地址n为程序段号,地址g和数字90构成字地址为准备功能,...。
2)可变程序段格式:如bb3000bb6000;
使用分割符b各开各个字,若没有数据,分割符不能省去。常见于数控线切割机床,另外,还有3b编程等格式。
erp技术论文篇十七
[摘要]园林工程是城市化基础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化城市、改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创新,使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和技术难点,然后从土方工程、理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四个方面就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应的园林工程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当前城市工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发展园林工程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同时还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施工技术是园林工程建设的核心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对园林工程影响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城市园林工程的发展和创新,也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深化。
1园林工程施工特点和技术难点分析。
1.1园林工程施工特点。
园林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不同,具有自己的施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绿色施工理念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的理念,是园林施工的基础。当前,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园林工程的绿色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园林工程建设应该始终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其次,园林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不仅要坚持绿色施工理念,还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结合当地实际,不影响当地交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园林工程施工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好技术难点,重点进行施工技术难点的分析,以更好的维持园林工程本应具有的功效。首先,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雨水问题,顾名思义,园林工程是由绿色植物组成,水是生命之源,雨水是所有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生长能源,如何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水分,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除了人工浇水以外,还需要充分的利用雨水,因此,雨水的储存、收集都是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其次,解决了雨水问题之后,就需要考虑植物是否能够持久固定的问题,植物一旦栽种下去,就要确保其成活率,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植被的栽种时要充分确保植物根系可以充分深入土壤,以满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再次,是高边坡施工问题,这也是园林工程施工面临的普遍问题,施工过程中如何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注意高坡施工的问题,不断解决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问题。
2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2.1园林土方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的基础工程,为园林工程提供基础设施,包括坛池、水沟等。在园林土方工程施工中,可以引入新技术不断优化园林工程施工。(1)架空砖。架空砖是当前园林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产品,使得建成后的园林构成了空气和雨水的自然通道,雨水可以通过架空砖面层合理渗出,避免土壤层中形成积水,确保园林工程功效更好发挥。(2)塑料盲沟。塑料盲沟重量轻、持久性好,可以更好的适应地形环境,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便利。塑料盲沟可以应用在上坡地、边坡开发的水土保持中,整个园林工程的排水都可以使用塑料盲沟。
2.2园林施工理水工程中的新技术。
(1)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指的是用草籽、肥料、粘合剂、保水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通过机械方法将混合物喷射到坡面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技术施工简便、有效,节省成本,被广泛应用。(2)园林微灌灌溉技术。园林微灌灌溉技术,适用于花卉、灌木、树木等植物,利用微喷头或者滴头,以较小水流量缓慢作用于植物根部,可以有效节约水源,同时又满足了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园林工程施工。
2.3园林园路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园路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的一个景点,不仅考虑了园林工程的美观性,还充分考虑了园林工程的实用性。园路工程就是在园林的内部设置一条可以步行的道路,原路的设计要确保美观性和环保型。基于园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改进园路工程的施工工艺,可以考虑使用透水砖。透水砖具有很多的优点,其中透水性好是透水砖使用最广泛的原因,较强的透水性不仅可以保持植物的水土,作为一种环保材料,还有利于周边植被的生长,一举两得。透水砖的工作原理是可以在下雨天最大限度收集雨水,并将收集到的雨水存储在透水砖的地下,其中一部分会随着地表慢慢流到河水中,且砖体内还会保留一部分水分,天气晴朗时通过蒸发作用排出储存在砖体内的水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空气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4园林种植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园林种植工程施工新技术要考虑各种植物的栽种技巧,比如在进行苗木的栽种时,要充分将苗木根系舒展、均匀的散布在土壤中;如果是对大型植物进行栽种时,要先解除对其的束缚,将苗木扶正后再培土,保证栽种效果。在浇水时,可以使用河水、地下水等,但是要注意将水浇透。
3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园林工程的发展,也对环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我国的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将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3]卢秀民.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6).。
erp技术论文篇十八
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的现状。
总体上来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是与整个国家的投融资制度同步演进的,在投资主体构造、融资渠道开拓、投资约束强化等方面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表现在投资方面,企业作为投资主体逐步明确。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渐建立了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可以看出,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项目投资达到数十亿元,外资与合资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规模更大,项目投资达数十亿美元。政府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主体之一,其位置的界定日趋清楚,与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科学。从对投资主体的有效约束角度看,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所受的预算约束逐步强化。与此同时,政府投资的效率也受到财政支出规范化的约束。
表现在融资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渠道取决于投融资主体的性质。对政府而言,财政支出仍然是投资的主要部分;另外,国债资金也被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正逐步拓宽。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政府风险基金、商业化风险基金的支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比高新技术项目融资的渠道更为广泛,包括利用企业利润留成的内源性融资,通过商业银行贷款,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等。外资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技术和资金的直接来源是母公司本身或在国际资本市场筹资。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过程,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还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以企业为核心的投资主体架构还没有真正确立。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虽然中央财政给予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已不算少,但人们仍然抱怨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而企业投资的热情并不高。第二,中央投资面广、分散,缺乏整体统筹和稳定、制度化的投入计划,投资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第三,产权交易体系不完善,难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特别是二板市场的缺位,制约着企业融资渠道的良性循环。第四,风险投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有商业前景的高新技术难以转化为产品并形成产业。第五,缺乏完善的中介组织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服务,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增加。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有限。一个理想的投资主体群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其一要有大量敢冒一定风险寻求高额收益的投资者;其二要有一批信得过的风险投资机构。而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创办或资助的,载体一般是国有银行和当地科委,投资对象主要是国企,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虽然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9.8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20xx.2),但他们很少把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保险、养老等各种基金尚未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也缺少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渠道和运作保障机制。
2.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少一批合格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能够驾驭市场风险的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是资本、技术和管理艺术相结合的新型投资形式,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金融、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并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促其早日成功。
3.运作机制不完善,随意性强。许多由政府出资设立的风险基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经常会受到一些非经济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投资项目的确定和评价带有浓厚的人情色彩,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投资不是集中于新生的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期,而是侧重于一般企业发展的中后期。而我国有相当多的风险投资公司则是以贷款的方式运作资金且基本上沿用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起适合风险投资运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了风险投资的效率和安全。
4.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风险资本出口不畅。获利性退出是风险投资的终极目标。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的退出有这样几种方式,即股票的首次公开上市(1p0)、股份出售、股份回购和清算,其中ipo是最理想的退出方式。目前,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如最早进入我国的国际数据集团(1dg)已向近10家高科技企业投资,但大多数项目无法顺利实现资本的退出。风险资本的退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以发达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而我国的股票市场不仅规模小,而且很不规范,运作效率低。因此,我国通过ipo方式退出风险投资的企业很少。此外,由于我国不少风险企业脱胎于高校、科研机构和传统企业,它们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再加上我国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因而它们以出售等方式撤资也很困难。
5.法律和制度供给存在缺陷。在我国,至今没有颁布风险投资的专门法案或条例,这不仅使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无法可依,而且加剧了其发展的风险性。与此同时,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中,有许多规定既不符合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客观要求,也滞后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迅速发展的实践。制度供给的不足表现为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支持不力。政府成立各种风险机构及基金后,往往不是将基金交给成熟的专业公司去运营,而是成立官办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存在低效、缺乏监督等弊病。对风险企业,我国目前仅有税收和出口两项优惠政策,其中税收优惠还仅仅适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企业。而创业投资的政府担保和政府补贴制度尚未建立,使得许多投资者“望险生畏”,导致许多高新技术贻误了发展时机。此外,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不仅影响了风险投资公司对技术价值的肯定,也限制了风险投资不敢涉足风险较大的中试前期的投资。这些不仅影响风险投资公司对技术价值的肯定,也限制了风险投资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运行的空间。
6.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中介服务机构与之相配套。但目前我国与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科技项目评估机构、技术经纪机构、投资顾问机构等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队伍。许多中介机构缺乏足够的职业约束机制和理念,这些都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符合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理想的投融资制度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制度。其建立和完善的基本思路是:
1.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要彻底改变政府是唯一投资主体的状况,大力培育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个人、外商等投资主体,尤其要积极培育民营投资主体,形成以各类企业为主的投资格局。坚持谁投资、谁负债、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投资决策自主化。
2.合理划分政府与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过程中的职能。
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制度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政府投融资应起引导、监控和辅助作用,其职能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拨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立项融资,为资金融通提供协调、咨询服务和政策法规支持等。政府投资应以非盈利性、战略性。具体来说:
(1)形成合理分工的政府投资主体结构。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大规模生产等不同阶段划分各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和相应的投资范围,并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方式进行分类管理。
(2)加大财政预算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规模,建立专门的资金渠道,以形成稳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
(3)在国家投资中,集中较大比重资金用于试验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产业化项目。同时,严格控制项目的数量,加大单个项目的投资强度。
(4)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府基金,用于支持企业自主决策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中央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府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公司及关键技术领域,地方政府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分散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并聘用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承担基金的管理工作。
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应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主体,企业投融资的重点是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阶段,它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协同参加的产业化机制,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应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点项目开发和技术创新工程。同时,通过产业内核心大企业或大型研究机构的重组以改进投资效率和加快产业化进度。另外,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大公司积极参与风险投资,包括以大公司为主体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兼并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等。此外,要运用多种政策手段,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多种方式的融资和贷款担保,采取多种形式组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
3.尽快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据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资本市场有着不同的利用程度和方式,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经验,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我们应高度重视相关资本市场的体系化建设,包括:
(1)更加重视证券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宽松规则市场(如二板市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作用,以及主板市场与宽松规则市场间的衔接。
(2)有限度地利用银行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避免因不加节制地使用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资本市场应具有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重组的能力,以便在项目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债务、产权和管理等方面的重组,减少宏观层面的损失。由此而形成的要求是,在资本市场中应及早形成具有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重组能力的管理公司和投资银行。
4.加快支撑体系的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离不开各种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政策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服务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市场体系等。
(1)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政策体系。包括相匹配的金融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引导及财税政策优惠或鼓励等。如对从科研院所出来创业的科研人员,应给予医疗、保险和人事关系调转的便利,对风险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等。
(2)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培育和规范各种中介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离不开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的牵引和沟通。此外,可充分借助internet网络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从工商、税务到信息发布的“一条龙”服务。
(3)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的市场体系。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研究——开发——商品化——产业化的接力赛,还是技术——人才——资金的替换和重组,都有赖于较完善的交易市场的形成。如果不能在市场规则下顺利实现股权、技术及各阶段接力棒的交换,企业发展的链条就会中断。因此,应大力加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erp技术论文篇十九
《数控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编程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工作及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信息量大,且实践性强。同时由于该课程在整个机械类课程体系中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讲解,相应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毕业后接触到数控加工时感觉很吃力。我校《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先纯理论教学,后实训教学的方法。讲解理论时基本上使用静止的图片解释复杂的电气组成和机械组成的时空关系,而学生对机床的电气元件和机械零件理解不深,没有感性认识,所以理解就很困难。例如在讲述机床的电气控制工作原理时,其复杂内部控制以及在工作状态下的控制关系是非常抽象的,单凭教师的口述,根本无法连贯地将元件及系统运动情况展现,而现有的数控电气实训设备也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对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提高其学习的兴趣,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如何提高《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我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