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专业21篇)
总结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通过定期总结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先列出要总结的重点和要点,然后逐一进行叙述和分析。总结是一种对自己过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规划,以下是一些精选总结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提高。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一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对日出都不陌生,但海上日出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同巴金先生一起去领略壮观美丽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启发谈话
1、简介作家。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该书共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2、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多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记叙,海上日出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尝试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画出描写最美的海上日出的句子。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1)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文章描写了、两种日出奇观。
五、读、讲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2、什么是奇观?本文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三、深入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一)学习提示:
1、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独立阅读并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二)晴天时:(第2—3自然段)
1、找出第2自然段日出前后天空光与色的变化。(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慢慢扩大)
(1)抽生读第2自然段。师生接读:(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从“不转眼”体会到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
2、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第3自然段)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太阳升起时天空又有哪些变化。(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完全跳出海面——深红的圆东西——夺目的亮光)
(1)再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2)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是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的?
(3)根据日出前后的变化,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有云时:(第4—5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读“然而太阳在黑云……紫色或者红色”。引导学生体会:“透、镶、冲、染”等词好在哪里。
3、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4、巴金先生由衷地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赞美的语气)
四、谈话小结、学习写法
1、渗透观察,养习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巴金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学习巴金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好习惯,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1)结构安排:总起——分述——总述
(2)写作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有详有略:第1、6自然段略写,第2—5自然段详写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选做其中任意一题)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床,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用上本课学习的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
16海上日出
色光
日出前:浅蓝、红霞加强亮光
日出时:真红、可爱、深红夺目
日出后:紫色或红色灿烂伟大的奇观
课堂上,我安排了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学两种方式。学生在自学时讨论很激烈,汇报交流时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紧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结构中品味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理解美,体会语言背后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本课板书简明、醒目、集中,内容精练,能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内容,并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体现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本课存在的遗憾: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导致教学节奏缓慢,理解不够深入。另外我引导得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三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巴金的名作,它记叙的是巴金在旅法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文章语言平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d5自然段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准备:
师: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生: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观察日出的情景,摘录与“日”有关的词句并做好记录,搜集有关背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理清写作顺序。
三、学习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用一两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们看日出的感受。(生说)。
2、是啊,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看到题目,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你能想到什么?(生说)。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1)、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
(2)、小组内汇报,师巡视捕捉学情,理顺学而导的策略。
(3)、集体交流:(指名3-5名学生汇报)。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画线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4、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5、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2、课件展示收集到的海上日出美景的图片。
五、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六、作业:
1、背诵积累好词佳句(词不少于10个句不少于5句)。
2、给课文配画或配乐朗诵(二选一)。
板书设计:
按时间先后的观察顺序。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
日出前――颜色变化:蓝、红、亮。
伟大的奇观日出时――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夺目。
日出后――云中情景:射进云里、透出重围。
结尾――赞叹美景(篇末点题)。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五、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好天气。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新授7、《海上日出》共2课时第2课时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六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两课时。
预习课文字典纸水彩笔投影仪。
1、自主读书。
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地,使劲儿向上升。
朗读讨论。
作画背诵。
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
(2)光透过云缝()到水面上,()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3)的光芒给黑云()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紫色或者红色。
4、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海上日出的样子。
1、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2、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3、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光芒四射的红日喷薄而出,这自然界的伟大奇观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把旅行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将其中的一篇游记寄给他的哥哥,这就是《海上日出》,是杂记中的第23篇。
张贴学生的画。
“海上日出”蕴含的科学道理为什么“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刚升起的太阳是红的,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所以人们只能看到红色。“没有亮光”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时光量不大,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光线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为什么太阳“使劲向上升”是“一纵一纵”的?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被蒸发上升,水蒸气不断向上运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所以看太阳时,就产生“一纵一纵”的感觉。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痛。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争辩辨论狡辩。
说一说“辨”与“辩”在含义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镶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结合语句,给“镶”选择着恰当的解释,并想象语句描写的景象。
(1)把东西嵌进去;(2)在外围加边。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别写了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体会开头、结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读,思考:这段文字,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这一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开头总起)。
最后一段:
齐读这一段,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联系上文思考,“这”是指什么?
那结尾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由此,你觉得结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那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深入探究。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继续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早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八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习: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做一课一练。
预习《燕子》。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九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描绘的海上日出的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知识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注意积累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
引导雪生凭借图片或课件结合文字描述,展开现象,去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一、激情导入,了解《日出》,激发浓浓的趣。
导入语:同学们,您们细心地观察过日出吗?“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日出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意味着光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著名的描写日出的美文,它是由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在年青时写的一篇文章。谁能把了解到的巴金爷爷的情况,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交流介绍巴金的资料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即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又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整体感知,享受《日出》,体验文章的美。
1、这篇课文很美,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耳朵静静地倾听课文朗诵用心来感受日出的壮美。
2、你们能读出日出的美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和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来解释的新词,大家阅读时重点注意)。
4、提问:读了课文,有什么地方是自己不明白的?(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来读课文,共同解决这些疑问。
三、解读释疑,研读《日出》,领悟深深的意。
1、通过细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的日出景象,那么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指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结合两幅彩图来分析认识。)。
2、谁能找出描写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全班交流,鼓励大家起来用自己所理解的情况充满感情地来朗读,感受语言的美。)。
3、播放日出的录象片段,仔细观察和自己想象的.日出景像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日出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4、下面,我们重点来研读用动态描写来写日出的美和日出时有云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观。
(投影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同时评讲句子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1)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引导探究: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引导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3)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引导探究: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
(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引导探究: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教师小结:正是通过这些准确生动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日出的壮观美景;让我们来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比一比,谁能把课文中最美的句子背诵下来。
过渡语:到这个时候,大家对课文后面所说的日出是“伟大的奇观”都有了了解了吧,谁能想想说说,巴金爷爷写这篇文字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小结感受:课文主要讲了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时的事情,日出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总结语:日出是代表着希望、日出代表新生……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简单处理课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鉴赏课文,结合《日出》,品味语言的美。、让我们再一次来朗读品味课文,和巴金爷爷一起来看日出的壮观美景吧!(可以配上音乐,舒缓课堂的气氛。)。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去组词造句。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扩展学生发散维能力。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是重点,写观察到日出的。
景象和在多云情况下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机,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日出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日出时:负纵升冲跳射。
海上日出薄云:躲时透过直射亮光。
日出后:厚云:镶透出出现染成光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文章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海上日出》就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引导学生自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2、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自己查有关资料。
3、画出不懂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与学生交流自学的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范、扩、辨、红霞、刹那、奇观。
2、请学生回答如何分段,并概括大意。
3、按照分好的段落,分小组阅读(读得流利、准确)。
四、进行小组讨论,解说课文。
2、发动学生积极回答,自己进行补充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提问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并造句。(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词教学落实好。)。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太阳没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在幻灯片上填上答案。
2、第四句中的“知道”是什么意思?
4、作者写太阳升出海面是分几层意思写的?
5、齐声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叫学生有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3、“这时候``````光亮的了”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齐声朗读第三段。
五、小结:课文第二、三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海上日出的美丽奇特的景象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遍,体会文中各段与全文的关系。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3、课后搜集巴金爷爷的其他文章阅读,可以举行一个巴金爷爷文章阅读会。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写的《海上日出》描写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文章意蕴深远,文笔优美,其中对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既展示了日出这一自然现象的伟大奇观,更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界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的惊叹,对蓬勃向上,追求光明的生命的赞美。
教学中,围绕总目标,通过过程目标,引导、启发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运用朗读、感悟、品味、入境、想像等多种方式,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感受日出雄浑壮观的生命之美,体验冲破一切阻碍的追求之美、愉悦之美。将文中描写的日出、作者笔下的日出转化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日出,升华为一种永恒的精神。
学情分析:全班共61名学生,男生36名、女生25名,4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阅资料、谈自己对课文的感受,思维活跃,但不太爱动笔,10%左右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性。
设计理念:
美好的事物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唤起人们喜爱,激发情感,启迪心智的。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存在的语文是美的,语文教学是对美的挖掘和再创造。它当然也应是美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唯如此,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目标教学的目的,也是课改的主旨。
教学总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中学会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重点部分,感受日出不可抗拒的生命之美,体会努力向上,不断追求之美。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第二、三部分,描写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有云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是教学的重难点。(有云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将放在第二课时学习)。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主要运用自主感悟、探究、想象、朗读的方法学习。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生字词、观察日出的情景,教师准备海上日出的图片、音乐、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本设计主要展现的是第一课时过程。
教学过程:(化总目标为一个个学生易操作、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列问题或叫系列目标,引导学生大成。)。
一、激活表象,导入课题。
1、你们谁见过海上日出呢?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的文章《海上日出》。读课题,带着向往的神情再读。(生神往地读)。
3、当你带着向往的神情读完课题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想:海上日出是什么样子的,太阳在海上是怎么升起的,海上日出的过程是什么等。)。
二、初进文字,构建形象,感受日出之美。
1、海上日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的美呢?让我们打开课文,一起走进作者笔下,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在作者笔下海上日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时若有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想办法解决。(学生读书、画字词)。
2、有不认识的字词吗?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他们学习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初读,海上日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初步印象。(预想:海上日出很美,壮观,奇特,是奇观等。)。
4、正是因为海上日出很美、很壮观,所以作者一开头就这样写道,读——学生读第一段。
(1)读了这短短的文字,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抓“早早、清静”等词重点体会作者看日出时的迫切心情。
(2)我们再读,像作者那样深情地叙述,把他迫切想看日出的愿望包含进去。
三、再进文字,想像画面,提炼概括。
1、作者早早起来看日出,日出的景象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作者在下面2至5自然段中给我们作了具体的描写。
(2)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自己将主要画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概括并板书: 第一幅画 红霞一片。
第二幅画 跳出海面。
第三幅画 走进云堆。
第四幅画 冲出重围。
四、三进文字,重构意象,品读日出生命之美。
1、你们看,这一幅画有一幅画的特点,一幅画有一幅画的美丽,让我们沿着作者观日出的顺序,再次走进文中,感受这些画面的美。
通过评价学生朗读中对重点词语“转眼间,目不转睛等”的个性处理,引导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看到的朗读出来。
(2)再一起读时,注意读出日出前天空颜色变化之美,读出作者专注的神情。
2、你们看,在红霞范围慢慢的扩大中,在作者目不转睛的注视中,太阳终于跳出了海面。
(1)太阳是怎样跳出海面的?请你们自己读读,用“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太阳跳出海面的情景?(学生读后按一定顺序描述,教师通过评价调控。)。
(2)作者用哪些句子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里呢?请找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想一想。
那么作者用哪些句子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里呢?谁愿说说。
预想学生可能说:
a、“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一句写得美,美在作者用了小半边脸写出了太阳露出海面的样子,很可爱。
师可视情况点拨,作者用小半边脸把太阳如孩子般刚露出海面,很红却没有亮光的情景比喻得形象生动。并指导朗读。
b、“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也写得美,美在太阳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连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师可抓“一刹那间、突然等”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太阳上升时颜色由浅到深,亮光由无到有的变化。
c、“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也写得很美,美在写出了太阳一纵一纵,使劲儿上升的样子。
师通过评价:“你看,你多会学习,能抓住重点词一纵一纵,使劲儿上升来感受太阳升起的美”,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太阳不断升腾的美。“谁还在这儿有感受呢?”学生继续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其抓“负着、一纵一纵、使劲儿上升、冲破、跳出”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感悟太阳上升的动态之美。并指导朗读出自己的感受。
(3)紧抓文眼、动词“跳”引导学生感受日出那种不可抗拒的生命之美。
a、其实这里的“跳”字用得特别好,“跳”到底好在哪儿呢?我来读,你们边听边体会。(师动情范读,生认真倾听)。
“跳”到底好在哪儿呢?让我们来好好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跳”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呢?(生可能换成:升、钻、穿、冒、露、伸等)。
在激发学生“愤悱”中进一步引导:别着急,好的字眼,美的字眼,是需要我们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这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联系前后文,看看太阳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跳出海面”的,跳出海面后又是怎样的情景,那么这个“跳”字写出了太阳的什么,展现了太阳的什么,肯定会品出来的。(生再次回文,联系上下文揣摩)。
怎么样?谁品出了“跳”写出了太阳的什么?展现了太阳的什么呢?
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回答:
写出了太阳经过努力,终于照亮大地的高兴心情。
写出了太阳冲破阻力,充满不可抗拒的力量。
写出了太阳经过努力,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的喜悦之情。
展现了太阳跳出水面后像孩子似的活泼可爱。
展现了太阳充满生命活力的样子。
展现了太阳把美带给人们的欢乐心情等。
c、沿孩子的思路点拨升华: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升、不用露、不用钻,单单用了“跳”字,就是因为“跳”给我们展现了日出过程中那种努力向上,永远升腾的追求之美;展现了那种不可抗拒的生命的蓬勃之美;展现了那种把美带给人们充满喜悦的奉献之美。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一起朗读这段美妙的文字。(师生共同深情朗读)。
五、创设情境,拓展升华。
1、想不想感受一下太阳跳出水面的情景呢?媒体播放日出画面、配乐,教师动情描述:
你们看,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同学们,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如果你此刻就是作者,面对如此美景,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简要地写下来。(学生尽情发挥)。
预想可能是:
(1)我要把这美景拍下来。
(2)你把光明和温暖带给了我们,我要感谢你。
(3)谢谢你带给了我们美的事物。
(4)你给了我力量,给了我自信,给了我不断向上的精神等。
2、提炼升华引导朗读:
这千言万语都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轻轻地读(生读)。
这对自然的讴歌,对光明的赞叹都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激情饱满地读(生读)。
这对生命的歌颂,对美的向往都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深情地读(生读)。
3、拓展延伸,铸造精神。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太阳,一个永恒的太阳。正像这首诗所写,媒体打出诗,配乐,师生共同朗读:
哦,太阳。
他带着金黄的花束,
他带着林间的香气,
他带着亮光和温暖,
他带着满身的露水,
他是美的化身,
他是光明的使者,
他是世间万物的精灵,
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个永恒的太阳,
世间便没有无尽的严冬。
红霞一片。
跳出海面 奇观。
走进云堆。
冲出重围。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素质教育目标:
德育渗透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知识教学点:
1、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的3个生字,找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训练点:
1、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的观察方法。
2、搜查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模式:“导学”式。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合作、画图、全班交流。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一、课前参与布置预习要求按要求预习课文。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二、激趣导入谈话导入倾听导入新课。
三、自由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课前查阅到的有关资料、照片及自己的亲身感受。同学间进行交流。检查课前搜集资料情况。
五、学习第一、六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按要求自主学习。体会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写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出示作业:1、熟读全文。2、准备好作画的用具。按要求完成作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2、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按要求自主学习。感知日出前的景象。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让学生读通这个段落,从整体感知上这一段的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五人小组,一个小组读一个句子,并根据所读的句子内容作画2、评画,揣摩语言。要求:(1)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这样画根据是什么?(2)相互评议,发现不妥之处或成功之处,对照课文“咬文嚼字”,细致揣摩、品味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3、赏画,积累语言。1、分组按要求作画。2、评画。3、赏画,积累语言。以图助读,品味语言。
三、讲读第四、五自然段。提示:1读第四自然段,想像云层薄时日出景象。再讲给同学听。2、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默读课文,展开想像,把想到的画成一幅画。1、简单描述云层薄时日出景象。2、画云层厚时的图,并进行流。进一步感受自然的伟大。
四总结、扩展提示: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能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3、作者运用语言有什么特点?按要求谈学习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外延伸提出要求:1、背诵全文。2、查找读魏巍写的《日出》,认真读一读,与本文进行比较,看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再摘抄出优美的语段。
按要求完成作业。1、熟记本文。2、拓宽知识面。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1、听老师报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1)目不转睛;
(2)转眼间一会儿一刹那间;
(3)浅蓝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
2、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3、品评最后一节,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4、质疑。
5、练习背诵全文,可按无云微云厚云的顺序背;也可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6、相互讨论思考-练习3。
7、交流收集的资料。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奇观的伟大;重点学习第二、三部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3、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课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情,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看过日出的`景象吗?
2、导入:很多人都喜欢看日出。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课文朗读。
3、谈观后感受。那巴金爷爷笔下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2出示阅读要求。
1、通读全文后,问:巴金爷爷是如何赞美海上日出的?
2、理解句子:课件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谁能把题目与结尾结合起来说一句话?
3、快速浏览,思考:课文哪几段写日出?写了日出的几种情况?
随答板书:晴天有云。
三、学习晴天部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怎么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
出示课件4、5、6指导学生字“霞”
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指名有序地说太阳升起过程。课件7出示句子。
4、读喜欢的句子,说原因,理解重、难点句子。随答板书。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看课件8,复述日出过程。
四、学习有云部分。
1、默读四、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日出情形有什么不同。
2、合作学习,找出描写有薄云和有厚云时阳光特点的词、句。
3、汇报学习情况。理解重点词、句。
4、你感受到什么呢?
5、指导朗读。
五、整体感悟。
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
六、积累作业。
摘抄好词佳句。
晴天负着努力跳出。
薄云直射灿烂。
有云伟大的奇观。
厚云透过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指名复述太阳升起的过程。
二、给段落加小标题。
1、思考:你能给二、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吗?
2、全班交流小标题。三、品读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的段落。
2、朗读汇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四、领悟情感。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全文。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五、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好天气。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巴金的名作,它记叙的是巴金在旅法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文章语言平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5自然段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师: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生: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观察日出的情景,摘录与“日”有关的词句并做好记录,搜集有关背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二、理清写作顺序。
三、学习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用一两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们看日出的感受。(生说)。
2、是啊,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看到题目,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你能想到什么?(生说)。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1、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1)、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
(2)、小组内汇报,师巡视捕捉学情,理顺学而导的策略。
(3)、集体交流:(指名3-5名学生汇报)。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画线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4、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5、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展示收集到的海上日出美景的图片。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1、背诵积累好词佳句(词不少于10个句不少于5句)。
2、给课文配画或配乐朗诵(二选一)。
按时间先后的观察顺序。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
日出前——颜色变化:蓝、红、亮。
伟大的奇观日出时——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夺目。
日出后——云中情景:射进云里、透出重围。
结尾——赞叹美景(篇末点题)。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十九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挂图、投影片
第一课时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家巴金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检查预习
1、分别观察图1和图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二十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
两课时。
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做一课一练。
预习《燕子》。
海上的日出的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借助图片、投影、电脑等辅助教学。
两课时。
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小黑板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注意“范”、“辨”、“扩”。
三、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再看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出示练习: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图,指导观察: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练习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做一课一练。
预习《燕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