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通用20篇)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或学习成果的概括和记录。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用词精准,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叙述。小编为我们提供的这些总结范文,不仅展示了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总结,也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一
教学目标:
一、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感知,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
二、通过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其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
三、通过对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其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分类教学目标:
一、绘画。
1、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能大胆地表现、创新。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能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体验创造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等。
5、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将以边玩、边看、边做的形式,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针对上述目的,我对这学期美术兴趣班的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略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二
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美术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年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这一学期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训练。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了绘画课程。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兴趣,有部分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起来非常高兴,而且画的很认真很好,特别是在临摹他们喜欢的形象时特别开心。
有了一定基础后,我们慢慢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并教授一些绘画技巧同时学生的科幻画的创作构思非常丰富多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了未来的一切,既想象未来那些让人们生活过的更美的一些发明创造,也想象出了在工业化后的未来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现象,甚至还想象了现在根本就不可能的一些事和现象,经过学习学生的想象更大胆了,也具有了科学性。造型很新颖,具有时代性。色彩也非常鲜艳,具有了多样性。
二、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让学生同其他书画爱好者切磋技艺、进行锻炼。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给予表扬和奖励,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生们的刻苦训练,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取得的点滴成绩。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许多学生的作品多次在校内展出。当然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知识面不宽,学生的临场发挥不好等。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018年1月。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三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
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灯泡鱼》《我洗澡了》《我钓鱼了》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学前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喜羊羊和灰太狼》《别上钩了》《雷雨来了》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学前班幼儿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这学期学前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支持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四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绘图工具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4)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进一步做出自己的画。
这个兴趣小组有20名参与者,都是信息技术能力和绘画工具应用能力较好的五年级学生。但是,学员缺乏对绘画工具的理解和使用,所以学员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增加对课程工具的理解和使用。
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齐全,参与人数达到每人一台电脑。极大的方便了每一个学生,避免了抢机现象。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五
一个学期的特长班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绘画特长班的活动情况,虽有一定的收获,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期能更好的开展幼儿兴趣小组,特将这一年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画训练。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就成立了绘画特长班,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本学期的绘画特长班活动内容为几何体素描、实物素描。
二、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给予表扬和奖励。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生们的刻苦训练,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三、取得的点滴成绩。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通过一学期努力大部分同学进步很大,已经能准确的构图,并能表现几何体的明暗色调,许多学生的作品在幼儿园展板上展出。
四、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知识面不宽,教学内容略显单调,因此在学期末,一些缺乏意志力学生无法完成创作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还需改进。缺少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作品以临摹为主,多数参考了教师和其它地方查找的资料,缺少原创作品。
五、改进意见。
为了体现幼儿园让每个学生都有特长的办学宗旨,突出幼儿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有以下一些想法和建议。
在特长班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主,统筹安排,避免对美术没兴趣,或不太擅长这个活动的学生参与,出现热情不高,无法完成作品的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与传统美德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六
美术绘画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美术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对象:
各年级中对美术有一定兴趣,并有比较好的基础的学生。
二、活动目的通过美术绘画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绘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三、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的卫生。
2、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活动室。
3、美术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四、活动内容。
1、本年主要学习简笔画的绘画方法,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的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训练,在小组中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订立必要的制度,抓好思想工作: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3。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七
兴趣是学习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喜欢玩,喜欢游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把绘画寓于游戏中,是我主要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蜡笔画教学中我让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构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每幅画有创意。在涂色方面,指导孩子学习了相似色、渐变色等多种涂色方法,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新鲜有趣的事物,幼儿都乐于接受,为了提高幼儿某一方面的绘画能力,我注意开展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
线条绘画是一个重要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有《我设计的线条》《蘑菇》《花瓶》《小姑娘》等,让幼儿随意联想线的装饰,用不同的线(直线、曲线、波折线)自由组合起来装饰动物、花瓶,以致整个画面,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线描画”的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又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了画面效果,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中也非常注意主题的选择。《我家后院的花奶牛》《我想去天上玩》《沙漠变绿洲》《苹果船》等绘画素材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在活动中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有积极的创意。
要正确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首先应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幼儿绘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幼儿的绘画能力,是靠本身的理解认识和感受力来发展的。作为教师不可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幼儿身上,要求幼儿模仿,这等于抹杀了幼儿所特有的灵气,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我先了解一下幼儿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成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帮助幼儿把自己所想的绘画下来。“鼓励”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方法。
“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绘画教学中,我肯定幼儿的想法,肯定幼儿绘画的成果,让每个幼儿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绘画形式或内容,相应的指导方法也不同,指导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在蜡笔画的构图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把根据主题进行构图,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的添画、想象,这样幼儿的绘画容易重点突出,而且有自己的创意,杂而不乱,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能力,逐步提高了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面方面,一方面: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的绘画表现力。评价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有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
大班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应注意提高幼儿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的语言要正确恰当,生动,以帮助幼儿树立绘画的自信心,增强对绘画的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美术活动中,活动的评价的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分析评价作品每次可选取不同的角度,问题去分析,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与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提高绘画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这学期大班幼儿兴趣班活动,提高构图能力,学会了对自己的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构图时能有自己的创意,增强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感触能力,还能获取知识。在线条的运用方面,线条流畅很多,能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线描画、黑白配。在颜色的运用方面,幼儿会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涂色,能尝试不同的涂色方法及背景色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绘画是幼儿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是积极的指导者,引领孩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描绘出一个个五彩的世界。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八
1、学习画侧面人来表现马路上行走人的动态。
2、能运用对比色、同种色表现画面色彩。
记号笔、侧面动态人范例、正方形的画纸、蜡笔
一、讲讲做做。
1、幼儿学学马路上人走路的动态。
2、观察走人的手脚动态。
二、讨论。
1、幼儿观看照片,相互交流。
2、侧面人和正面人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演示比较。
三、讲解演示。
1、学画侧面人的脸
(1)眼睛的变化。
(2)头发的变化。
2、手脚动作的变化
四、幼儿表现。
1、能根据自己想象表现不同侧面人的动态。
2、添加人物的背景。
五、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
重难点重点是表现侧面人的脸部、手脚的变化。
难点是能运用对比色、同种色表现画面色彩。
反思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九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儿童画兴趣小组依照惯例开始活动。
每周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周二在美术教室训练一次,每次都有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儿童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方面的基础训练。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兴趣,有部分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表现突出的同学我们给予表扬和奖励,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生们的刻苦训练,绘画技能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另外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与不足:
1、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作品完成度不高。
为此,我采取了分层作业计的应对措施,不过由于受到每课仅40分钟的限制,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部分学生虽对美术感兴趣。
可是课堂常规较差,控力差,当我在个别辅导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会管不住自己,影响他人,破坏我精心营造的绘画氛围,着实令人头痛。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还将继续探寻,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争取更大的成绩。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
转眼间到了学期末,回首这半年的工作,有多多的喜悦与成功、也有点点的艰辛和失败。我在领导的关心下、同事们的帮助下,各方面均有一定的进步。为了使今后更好的工作,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以下是本学期绘画教学工作的总结,以便今后有的放矢。
在每个幼儿园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肯定有“绘画”。这是因为幼儿的天性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绘画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映了幼儿的本性,通过兴趣班绘画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能促进幼儿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绘画教育活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对它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希望获得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侧重点了。
我们准备了多彩丰富的图案教具让幼儿挑选出自己感兴趣并喜欢画的,我们老师在幼儿绘画过程中引导着,并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以下笔时,并引导他们大胆作画,鼓励、帮助他们,并树立信心。
中班和小班主要以“认识”和“感受”色彩美为主,所谓“感受”色彩,即是色彩可以宣泄人们内心的感受,是最原始的冲动,即使没有人指导,幼儿也会对色彩有特殊的偏好。最好的例证就是小孩子无一例外的都喜欢动画片,为什么?就是因为动画片里的形象色彩鲜明、大胆,富有幻想的空间。即便他们在理论上还分辨不出具体的颜色,因为色彩理论是成年人为了便以总结绘画规律而操守的一种默认名称。这种现象在国内外非常普遍,日本的绘画颜色与颜料,名称在红、黄、蓝三原色中,每个原色可以分出几百种不同色相的色彩,有不同的名称。这种名称难道都让小孩子一一记住以后,才能下笔画画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要能分清楚红、黄、蓝就足已了,这也就是“认识”色彩了。
至于更多的绘画理论知识,不是幼儿阶段教育的方向,幼儿绘画教育是开发幼儿动手能力与色彩感知能力的过程。应该顺势而为,不能强求。让幼儿知道美丽色彩存在我们世界的每个角落,没有了色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枯燥乏味黑白灰。只有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慢慢去体会,更要让他们去感受色彩的存在与作用。
在幼儿“涂”色时我们老师不应该限制要图什么颜色,必需图什么色彩,让幼儿大胆发挥,在轻松快乐中更喜欢画画。有时教师的要求过高,对幼儿绘画中的“错误”加以批评、指责,孩子反而失去了绘画兴趣,这是最可怕的。
对于学前班、大班主要以“临摹”为主,加以老师的“引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同时幼儿的思维也得以发散。“因为画画是一种主观的、抽象的、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客观的并给人们视觉的各种感受。不管是临摹,还是创作,都是观察后才能进行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一百个人临摹同一幅画的思路、情感都是不相同的。
由于幼儿太小,不可能如成年人一样进行造型基础训练,所以造型能力是不可能在此阶段就培养出来的,造型基础训练是枯燥且乏味的,幼儿对此训练都不能感兴趣。他们只对“涂”“画”有特别的爱好。3~5岁的幼儿如能准确用笔勾勒出老师事先画好的图案并加以主观意识,把色彩搭配干净整洁,就值得我们表扬了,更不可有太多苛求。
绘画是一门艺术,没有好与坏之分,总有欣赏它的人,对于幼儿教育,画“逼真”、“像与不像”是肤浅之人的体会,当今社会科技如此发达数码相机可以把人们肉眼看不到的也可以放大到花了眼的爷爷奶奶都可以看到,你有数码相机画的逼真吗?不要轻易评论孩子的画好与不好。是美的,只有心灵纯洁的人才可以画出艺术品。而艺术品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
经过本学期的培养,我逐步开始感受到幼儿越来越喜欢绘画兴趣课了,见到我总问:“今天要去画画吗?”同时,让我也深深的体会到教育改革后,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给我们工作带来的好处。让我们明白了,不论在任何活动中,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幼儿的身心健康得以成长。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充满爱心的人才,现在的幼儿正是新世纪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如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是我们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因此,幼儿绘画无论是对其智力的发展还是个性的健全,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代鹏惠,女,20xx年毕业与广西艺术学院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广西南宁市第二幼儿园一级教师。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一
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一个月兴趣班展示活动。本学期美术兴趣班有我和张紫娟张老师来带。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培养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是人类生活的景象,无一不是孩子所追求的对象,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因此,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
但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班级,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能力总不见提高,这就更需要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孩子们经过一个月的训练,掌握了一些绘画的技巧,通过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对运笔、颜色的调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次每个孩子展出了自己绘画作品,让家长真实地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本学期我们设有:水粉课、油画棒课、手工课三种材料作为主课。运用多种绘画材料,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创造力。一成不变绘画形式和材料,会使幼儿索然无味。在教学中,给幼儿尝试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探索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每一种的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画法的效果,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希望家长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时,更多的是去肯定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不必和别的作品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绘画情感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要知道孩子的每幅作品都是他自己的情感呈现和作成长的足迹!也请家长能好好欣赏和保护孩子们的作品!
再次感谢各位的到来!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二
根据《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措施》专题计划中的要求,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现小结如下:
1、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内容和方法。
我们否定传统的“临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说儿童美术教育完全不要教技能技巧,其实,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1)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内容。
儿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画笔、如何涂色、调配色彩以及组织画面等技能;同样,为了塑造美观的立体手工作品,儿童还必须学习如何处理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塑泥、粘贴、折叠、撕等手工材料、工具的操作技能,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儿童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逐渐游刃有余,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2)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又如“蜡笔涂色练习”,可以根据儿童年龄以及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设定不同阶层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班上学期主要是接触蜡笔涂色,会用蜡笔有兴趣地来回涂抹;小班下学期可分为递进的三个阶层:
(1)注意不使颜色涂到轮廓线外;
(2)用看见边线就停或换色的方法不遮盖线条;
(3)从小面积到大面积,较均匀地把握线条的长短和力度。
2、范例的正确使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范例确曾出现限制儿童思维与想象、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就应完全杜绝这种形式,只要注意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就能克服弊端,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
(1)范例的适宜数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范例只有一张,这大大束缚了儿童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每次绘画活动的范例数量不少于三张,而且这几张范画的难易程度尽量针对能力不同的儿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自由选择,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
(2)范例的恰当使用。
我们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还不十分强,允许照范例画但不强迫;但能力稍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添画,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1、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注重儿童内在图式的积累,提倡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启发和引导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其内在图式为美术活动中儿童积极、自主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通过参观、郊游、散步等方式接触公园、商店、街道以及节日活动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还可以为儿童选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影视,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象,为进一步想象与创作提供丰裕的源泉。
儿童的绘画表现力固然取决于贮存表象的数量,同样也取决于贮存表象的质量。例如:孩子们都很喜欢汽车,但有的孩子却画不出汽车的样子。这是因为好多汽车的形象都在大脑里,却想不出汽车的结构共性,所以不知从何下笔,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汽车分驾驶舱和乘客舱或货舱,汽车下面都有轮子,然后提问:驾驶舱是什么形状的?乘客舱或货舱又是什么形状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提问,一步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观察对象转化为具体物象存于脑海中,幼儿作画时才不会无从下笔。
(2)调动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美,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美。
以画“吹泡泡”的题材为例:作画前,我们安排幼儿玩吹泡泡、扇泡泡、捉泡泡的游戏,幼儿在尽情嬉戏中,体验、观察了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气中飘动变化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色彩的变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其后的绘画结果是:幼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了许多五彩缤纷又大大小小的泡泡,还画得饶有兴致。
(3)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
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儿童最终完成的艺术作品。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小画家,而是进一步发现儿童的创作火花,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们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肯定,且有利于他们相互间的欣赏评价。每次作品展出后,孩子们总爱围着作业栏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画";“老师说我想象很丰富";或是自由地评论:“这幅画的颜色真漂亮!”“这群小鸡好可爱"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又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体而言,素质教育观下的儿童美术教育乃至整个艺术教育,最终目的`都是造就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因此,我们在实施美术教育工程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三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幼儿园中班美术兴趣班计划幼儿园中班美术兴趣班计划。
4、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三、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幼儿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注重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3、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幼儿园中班美术兴趣班计划工作计划。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兴趣。
四、活动内容:
1、春天到(绘画)。
2、美丽的蝴蝶(绘画)。
3、快乐的春游(绘画)。
4、台布设计(绘画)。
5、漂亮的房子(美工)。
6、绿色田园(绘画)。
7、开心帽(美工)。
8、马路上来往的汽车(绘画)。
9、画中的向日葵(绘画)。
10、开餐馆(泥工)。
11、小老虎(折纸)。
12、制作“六一”小画册(绘画)。
13、云儿变变变(绘画)。
14、五彩鸟(绘画)。
15、夏天的用品(美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四
1、学习画侧面人来表现马路上行走人的动态。
2、能运用对比色、同种色表现画面色彩。
记号笔、侧面动态人范例、正方形的画纸、蜡笔。
一、讲讲做做。
1、幼儿学学马路上人走路的动态。
2、观察走人的手脚动态。
二、讨论。
1、幼儿观看照片,相互交流。
2、侧面人和正面人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演示比较。
三、讲解演示。
1、学画侧面人的脸。
(1)眼睛的变化。
(2)头发的变化。
2、手脚动作的变化。
四、幼儿表现。
1、能根据自己想象表现不同侧面人的动态。
2、添加人物的背景。
五、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活动。
重难点重点是表现侧面人的脸部、手脚的变化。
难点是能运用对比色、同种色表现画面色彩。
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五
时光流逝,转眼间20xx年度已经过去,在学校的总体组织指导下,我们开展了“绘画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在年度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一个年度的教学工作体会,特将本年度绘画社团活动总结如下:
本年度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将社团活动培训的主题为基础知识过渡到卡通画和科幻画。由于初中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绘画基础知识都比较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以基本的卡通画、科幻画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这些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卡通人物和环境结合的训练和作品创作,在20xx年度中进行彩色卡通画和科幻画训练,在卡通绘画和科幻画创作中,着重进行了结合油画棒、水溶性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多种材料的综合性绘画尝试,丰富了学生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也丰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时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年度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社团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技巧学习层次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在本年度的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绘画学习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我们社团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艺术之花。
在本年度社团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在新年来临之际,在我校组织的迎元旦书画展活动中,我们社团的每一名学员都有一副优秀的作品参加展览,很好的展示了我们的学习成果,也让同学们找到了自信。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有许多收获、许多进步,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六
根据《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措施》专题计划中的要求,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现小结如下:
1、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内容和方法。
我们否定传统的“临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说儿童美术教育完全不要教技能技巧,其实,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1)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内容。
儿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画笔、如何涂色、调配色彩以及组织画面等技能;同样,为了塑造美观的立体手工作品,儿童还必须学习如何处理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塑泥、粘贴、折叠、撕等手工材料、工具的操作技能,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儿童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逐渐游刃有余,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2)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又如“蜡笔涂色练习”,可以根据儿童年龄以及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设定不同阶层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班上学期主要是接触蜡笔涂色,会用蜡笔有兴趣地来回涂抹;小班下学期可分为递进的三个阶层:
(1)注意不使颜色涂到轮廓线外;
(2)用看见边线就停或换色的方法不遮盖线条;
(3)从小面积到大面积,较均匀地把握线条的长短和力度。
2、范例的正确使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范例确曾出现限制儿童思维与想象、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就应完全杜绝这种形式,只要注意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就能克服弊端,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
(1)范例的适宜数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范例只有一张,这大大束缚了儿童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每次绘画活动的范例数量不少于三张,而且这几张范画的难易程度尽量针对能力不同的儿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自由选择,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
(2)范例的恰当使用。
我们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还不十分强,允许照范例画但不强迫;但能力稍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添画,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1、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注重儿童内在图式的积累,提倡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启发和引导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其内在图式为美术活动中儿童积极、自主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通过参观、郊游、散步等方式接触公园、商店、街道以及节日活动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还可以为儿童选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影视,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象,为进一步想象与创作提供丰裕的源泉。
儿童的绘画表现力固然取决于贮存表象的数量,同样也取决于贮存表象的质量。例如:孩子们都很喜欢汽车,但有的孩子却画不出汽车的样子。这是因为好多汽车的形象都在大脑里,却想不出汽车的结构共性,所以不知从何下笔,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汽车分驾驶舱和乘客舱或货舱,汽车下面都有轮子,然后提问:驾驶舱是什么形状的?乘客舱或货舱又是什么形状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提问,一步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观察对象转化为具体物象存于脑海中,幼儿作画时才不会无从下笔。
(2)调动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美,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美。
以画“吹泡泡”的题材为例:作画前,我们安排幼儿玩吹泡泡、扇泡泡、捉泡泡的游戏,幼儿在尽情嬉戏中,体验、观察了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气中飘动变化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色彩的变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其后的绘画结果是:幼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了许多五彩缤纷又大大小小的泡泡,还画得饶有兴致。
(3)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
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儿童最终完成的艺术作品。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小画家,而是进一步发现儿童的创作火花,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们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肯定,且有利于他们相互间的欣赏评价。每次作品展出后,孩子们总爱围着作业栏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画";“老师说我想象很丰富";或是自由地评论:“这幅画的颜色真漂亮!”“这群小鸡好可爱"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又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七
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事实上,学生绘画中,写实绘画对于没有多少绘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道门槛,甚至会让学生一直停留在这个门槛前不敢迈出一步。往往,学生这个时候却是对物像有冲动的表达欲望,他们有自己的直觉思维。
直觉也就是表现,艺术的特性是心灵的直觉的活动。许多艺术家,包括作家、音乐家和戏剧家等,认为在他们的艺术里具有直觉的和抽象的特征。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是直觉的、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应该从作为媒介的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
克罗齐认为,直觉也就是表现。他认为直觉起于"感受","感受"经过心灵的综合与联想作用,获得了一定形式时,才构成了直觉。那么,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直觉与表现是无法分离的。
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体现者。他认为:"绘画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所谓‘表现’,它更多的是存在于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他还认为,色彩的选择应以观察、感觉和各种经验为根本,"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不同形态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表现和情绪表现。快速的线条、缓慢的线条、粗糙的、平滑的、轻的、重的、虚的或实的体现出不同的语言和情绪,这种直观的感受和直觉思维很相似。
直觉思维对绘画表现有直接的作用。
1、绘画需要表现形式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
我们知道绘画的任务在于表现丰富的内心生活中经过特殊具体化的多种多样的细节。绘画是对心灵感知内容、表现形式的统筹考虑,而不是简单的临摹或机械的制作。在艺术创造中,由于突然获得某种心灵的启发,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也就是灵感。
2、在绘画表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的结合。
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一般校园里的学生作业都是正着画的,假设学生都把画面颠倒过来,那么,可以想象,很多学生都将难以立马认出自己的作品,但是,经过小段时间后,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认出的。可见,当把画面颠倒过来后,学生看画面时的方式改变了,也就是学生转换了另一种视觉感知。
对此,我想假如学生倒着绘画,这对锻炼他们不同于以往的视觉感知将有一定的帮助。
我在倒着绘画这方面也作过一些尝试。
我的油画创作《快乐的调子》,内容是四个儿童头像。在开始作画阶段我首先对其中两个头像用以往作画的习惯把她们的结构、色彩等因素进行分类和按顺序思考、作画。途中把画颠倒过来看,惊讶地发现画面比摆正时显得概括而整体。画面中清晰感觉到更多的是线、色彩布局、空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角度和对称关系等。
尝试颠倒着由着感觉进行绘画,我发现感知占据了以往的理性思维,而不再去第一时间对画进行词汇性的分类。当这两个头像完成的差不多后再摆正,出现一种新的较完整的视觉效果,细节也服从于整体了,画面那些颠倒的组合符号给我一种大印象的感觉,像一种接近直觉的记忆。
当转换一种看事物的方式后,大脑将会以另一模式来思考,会主动感知整体间各个部分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再轻易被词汇性和语言打扰。也就是说,当把思绪转化成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时,思绪变得比较便于表达。可见,这种认知转换对绘画和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
而学生也尝试倒着绘画,画面剩下更多的是带游戏性质的符号,学生不需要考虑具象的东西,也没有词汇和语言的打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更好地听从内心感受来进行绘画,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我们进行构思探索时,直觉引领我们去感受心灵活动,引发表现的欲望。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突然获得某种心灵的启发,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也就是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突然获得的视觉感知相对于直觉,它打通了创作中从构思到图像的全部环节。尤其在绘画表现中,直觉与灵感的参与性尤为紧密。而在整个绘画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在隐存状态中协助我们进行理性认识的,它能够以"思维的感觉"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把握审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以"直接领悟"审美客体本质,帮助我们进行审美创造。可见,直觉思维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艺术创造的实施阶段,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八
今天下午我和夏敏程教授了一节绘画课,小朋友们绝大部分都很积极,都认真投入到绘画上,孩子们的天赋和想象力让我们欣喜、惊叹。
我们的授课进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开场白引入这门课程,告诉她们绘画的分类,然后提出两点上课要求:
1,纪律。强调安静投入的氛围。
2,作业。上课的画作要写好名字并上交给老师评分。画作也有要求即“两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接下来就是重点教她们画画,我们展出了模板——可爱的喜洋洋。我们先让她们画好外形轮廓,画之前有图纸帮助她们理解步骤,画完的孩子再用彩笔涂上色。对于这种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的课不宜说课过多,我们更多的是走到孩子们中进行辅助和鼓励,给他们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整堂课下来总的节奏不错,过程上是顺利而有条不紊的。
1,没有提前提醒小朋友要带好绘画工具,以后应提前一天做好提示工作。
2,课堂的后半程纪律有些松懈,应该适当加以提醒。
3,可以增加模板的多样性,孩子们的喜爱千差万别,所以应多教不同种类的图画以提高她们的兴趣。
通过这堂课,我们有很多发现,发现一些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绘画天赋,也欣喜地发现一些调皮的小男生也能安静地画画,甚至还有学生主动要求我要增加课后作业,画画原来真的是能变成孩子们的另一个美丽新世界。看着这群小小的艺术家们,我觉得世界纯净而美好,每一幅作品都记录着她们的思想和简单的心愿,一笔一世界,一画一未来。
我们会对大家的绘画成果进行评分,写上鼓励的评语,让他们体会收获感和成就感,这也是一种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不辜负孩子们的认真与努力。这节课下来我对她们总的评价是很满意,小小的画纸是他们的舞台,画笔是他们的道具,描绘出绚烂的色彩。
面对收获和不足,自省与调整自然必不可少,我们在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对下节绘画课有了多一些的自信与期待。希望孩子们能继续这般简单、快乐。愿他们能用画笔记录生活、描绘梦想、憧憬未来!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十九
本班现在人数14人,女生4人,男生10人。由于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抽象能力差,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缓慢、迟刻板,理解能力差,知识迁移困难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问题,因些接受能力慢,反应迟缓,动手和动脑能力相对正常学生落后,绘画基础比较差。与此同时,由于学习年龄、智力落后程度不同等原因,有个别学生的感性认识、绘画手工、颜色运用方面较好,应加以培养,希望可以锻炼成才。
本学期的美术课主要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迎接新学期,温故而知新”通过画一副简单的图画来展开这个学期的美术课程,同时起到缓和假期心态疲劳的作用。计划用1个课时。
第二单元:“快乐购物”本单元绘画与手工主要一绘画和制作与户外购物过程中遇见到的人和商品以及环境等手工品,把各类作品会和起来出一期主题为“快乐购物”的板报。计划用3个课时。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本单元集“趣味手工制作”和“才艺拓展”以及“板报设计我做主”三个方面。趣味手工制作能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的同时才艺拓展和板报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舞台。计划用7个课时。
第四单元:“办公礼仪”(同第二单元)。
第五单元:“六一儿童节快乐”
第六单元:“我爱校园”通过勾画校园美丽风景线和人物,配合演讲和摄影,将欢乐的记忆保存下来,希望能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回忆。这个学期主要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为主线。
以情景教学、游戏为主,使学生展现才艺,用色彩表达自己。
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智力程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事实上,学生绘画中,写实绘画对于没有多少绘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道门槛,甚至会让学生一直停留在这个门槛前不敢迈出一步。往往,学生这个时候却是对物像有冲动的表达欲望,他们有自己的直觉思维。
直觉也就是表现,艺术的特性是心灵的直觉的活动。许多艺术家,包括作家、音乐家和戏剧家等,认为在他们的艺术里具有直觉的和抽象的特征。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是直觉的、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应该从作为媒介的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
克罗齐认为,直觉也就是表现。他认为直觉起于"感受","感受"经过心灵的综合与联想作用,获得了一定形式时,才构成了直觉。那么,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直觉与表现是无法分离的。
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是这一观点的体现者。他认为:"绘画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象,所谓‘表现’,它更多的是存在于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他还认为,色彩的选择应以观察、感觉和各种经验为根本,"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不同形态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表现和情绪表现。快速的线条、缓慢的线条、粗糙的、平滑的、轻的、重的、虚的或实的体现出不同的语言和情绪,()这种直观的感受和直觉思维很相似。
直觉思维对绘画表现有直接的作用。
1、绘画需要表现形式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
我们知道绘画的任务在于表现丰富的内心生活中经过特殊具体化的多种多样的细节。绘画是对心灵感知内容、表现形式的统筹考虑,而不是简单的临摹或机械的制作。在艺术创造中,由于突然获得某种心灵的启发,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也就是灵感。
2、在绘画表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的结合。
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一般校园里的学生作业都是正着画的,假设学生都把画面颠倒过来,那么,可以想象,很多学生都将难以立马认出自己的作品,但是,经过小段时间后,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认出的。可见,当把画面颠倒过来后,学生看画面时的方式改变了,也就是学生转换了另一种视觉感知。
对此,我想假如学生倒着绘画,这对锻炼他们不同于以往的视觉感知将有一定的帮助。
我在倒着绘画这方面也作过一些尝试。
我的油画创作《快乐的调子》,内容是四个儿童头像。在开始作画阶段我首先对其中两个头像用以往作画的习惯把她们的结构、色彩等因素进行分类和按顺序思考、作画。途中把画颠倒过来看,惊讶地发现画面比摆正时显得概括而整体。画面中清晰感觉到更多的是线、色彩布局、空间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角度和对称关系等。
尝试颠倒着由着感觉进行绘画,我发现感知占据了以往的理性思维,而不再去第一时间对画进行词汇性的分类。当这两个头像完成的差不多后再摆正,出现一种新的较完整的视觉效果,细节也服从于整体了,画面那些颠倒的组合符号给我一种大印象的感觉,像一种接近直觉的记忆。
当转换一种看事物的方式后,大脑将会以另一模式来思考,会主动感知整体间各个部分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再轻易被词汇性和语言打扰。也就是说,当把思绪转化成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时,思绪变得比较便于表达。可见,这种认知转换对绘画和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
而学生也尝试倒着绘画,画面剩下更多的是带游戏性质的符号,学生不需要考虑具象的东西,也没有词汇和语言的打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更好地听从内心感受来进行绘画,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我们进行构思探索时,直觉引领我们去感受心灵活动,引发表现的欲望。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突然获得某种心灵的启发,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也就是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突然获得的视觉感知相对于直觉,它打通了创作中从构思到图像的全部环节。尤其在绘画表现中,直觉与灵感的参与性尤为紧密。而在整个绘画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在隐存状态中协助我们进行理性认识的,它能够以"思维的感觉"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把握审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以"直接领悟"审美客体本质,帮助我们进行审美创造。可见,直觉思维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艺术创造的实施阶段,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时光流逝,转眼间20xx年度已经过去,在学校的总体组织指导下,我们开展了“绘画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在年度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一个年度的教学工作体会,特将本年度绘画社团活动总结如下:
本年度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将社团活动培训的主题为基础知识过渡到卡通画和科幻画。由于初中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绘画基础知识都比较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以基本的卡通画、科幻画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这些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良好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对绘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卡通人物和环境结合的训练和作品创作,在20xx年度中进行彩色卡通画和科幻画训练,在卡通绘画和科幻画创作中,着重进行了结合油画棒、水溶性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多种材料的综合性绘画尝试,丰富了学生对绘画工具、材料的认识,也丰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时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年度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绘画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社团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从单纯的知识技能、技巧学习层次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在本年度的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绘画学习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我们社团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能绽开更多小小的艺术之花。
在本年度社团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在新年来临之际,在我校组织的迎元旦书画展活动中,我们社团的每一名学员都有一副优秀的作品参加展览,很好的展示了我们的学习成果,也让同学们找到了自信。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有许多收获、许多进步,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根据《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措施》专题计划中的要求,我们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现小结如下:
1、基本技能技巧的传授内容和方法。
我们否定传统的“临摹式”教学方法,并不是说儿童美术教育完全不要教技能技巧,其实,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是儿童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1)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学习内容。
儿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画笔、如何涂色、调配色彩以及组织画面等技能;同样,为了塑造美观的立体手工作品,儿童还必须学习如何处理空间方位关系以及塑泥、粘贴、折叠、撕等手工材料、工具的操作技能,在这种操作过程中,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儿童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逐渐游刃有余,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2)儿童美术教育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的小雨”(添画长短不同的直线)、“一块格子布”(练习交叉线)“大河里的轮船”(添画波浪线)、“小兔的青草地”(练习锯齿线)、“小蜗牛的壳”(练习螺旋线)等内容。通过单元练习,幼儿很快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线条”这项基本技能,又如“蜡笔涂色练习”,可以根据儿童年龄以及手眼协调发展的程度,设定不同阶层的教育目标,再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班上学期主要是接触蜡笔涂色,会用蜡笔有兴趣地来回涂抹;小班下学期可分为递进的三个阶层:
(1)注意不使颜色涂到轮廓线外;
(2)用看见边线就停或换色的方法不遮盖线条;
(3)从小面积到大面积,较均匀地把握线条的长短和力度。
2、范例的正确使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范例确曾出现限制儿童思维与想象、扼杀儿童创造力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就应完全杜绝这种形式,只要注意在教学中恰当安排,就能克服弊端,发挥应有的积极意义。
(1)范例的适宜数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范例只有一张,这大大束缚了儿童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每次绘画活动的范例数量不少于三张,而且这几张范画的难易程度尽量针对能力不同的儿童,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自由选择,还可以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
(2)范例的恰当使用。
我们根据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还不十分强,允许照范例画但不强迫;但能力稍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添画,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1、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注重儿童内在图式的积累,提倡教师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启发和引导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丰富其内在图式为美术活动中儿童积极、自主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通过参观、郊游、散步等方式接触公园、商店、街道以及节日活动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平时还可以为儿童选一些适合他们的不同风格的图书、影视,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观看,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表象,为进一步想象与创作提供丰裕的源泉。
儿童的绘画表现力固然取决于贮存表象的数量,同样也取决于贮存表象的质量。例如:孩子们都很喜欢汽车,但有的孩子却画不出汽车的样子。这是因为好多汽车的形象都在大脑里,却想不出汽车的结构共性,所以不知从何下笔,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汽车分驾驶舱和乘客舱或货舱,汽车下面都有轮子,然后提问:驾驶舱是什么形状的?乘客舱或货舱又是什么形状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提问,一步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观察对象转化为具体物象存于脑海中,幼儿作画时才不会无从下笔。
(2)调动儿童的审美情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感受美,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现美。
以画“吹泡泡”的题材为例:作画前,我们安排幼儿玩吹泡泡、扇泡泡、捉泡泡的游戏,幼儿在尽情嬉戏中,体验、观察了吹、扇、捉等动作,欣赏到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气中飘动变化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色彩的变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其后的绘画结果是:幼儿在操作材料上添画了许多五彩缤纷又大大小小的泡泡,还画得饶有兴致。
(3)培养儿童的美术兴趣,尽可能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让儿童参与评价作品。
教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应过分强调儿童最终完成的艺术作品。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小画家,而是进一步发现儿童的创作火花,鼓励儿童的绘画兴趣。因此,教师应善意地接纳一切孩子的画,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孩子的作品。在指导上可以用“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画?”来代替“不应这样画”、“应该那样画”。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们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肯定,且有利于他们相互间的欣赏评价。每次作品展出后,孩子们总爱围着作业栏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画";“老师说我想象很丰富";或是自由地评论:“这幅画的颜色真漂亮!”“这群小鸡好可爱"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又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耐心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目的,比如画一幅画,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想象力,画画的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完满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另外,画好一幅画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如果总是口头教训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活动。一个能够自己面对实行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意的画画和制作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加强了;当他们能做到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让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总之,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幼儿绘画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的方法,然后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儿童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例如先线索的提供,即向幼儿展示事物的一部分,引导幼儿想象事物的其他部分,然后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是中班的孩子,还处于模仿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会给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范例,让孩子有空间自己加以想象;此外,我们的美术活动多以故事情节来导入,如鱼儿的世界、鸡蛋哥哥、宠物画像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人物、动物形象,孩子们对绘画活动更有兴趣了。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那么,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呢?我觉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拿范画(或是写生),让学生临摹时,不要急于忙着让学生下笔画,而先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一番(有时还可把事先画的故意弄错几处),并用设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看图、议论(纠正图中的错误处)。然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指导学生如何下笔、动笔作画。这样做,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形象的思维能力。
在画实物写生时,不少教师总是先对学生进行一番指导(或是演示),再叫学生动手画。而“自己设计自己画”这种方法,打破了老框框。教师先将实物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自行设计,确定构图形式,并允许大家在一定时间内调整、修改(也可由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比较再定型)。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通过学生自己合理的科学设想,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建立在丰富的记忆基础之上的。因此,指导学生到校外去观察事物(简单的如月色、桥、远近楼房等)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物画下来。这同学习语文,进行课外阅读一样,对培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创造力是很有益的。
数学教学有一题多解,美术教学也可“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实用美术和图案设计时,除了学习课本中的花样、纹路、线条、图案等外,还可指导、启发学生画出不同的样式,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或者由老师画一张未完成的画(有时可印发给每人一张),诱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添补老师未完成的画面。这种指导方法,有时还会出现连老师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命题画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形式。这在学生掌握一了一些绘画技法后,可以多训练,引导学生创作命题画对启发学生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产手越干越勤,脑越用越灵。’经常要求学生去动笔画画,并要求按期完成一些作业,可驱使学生在课外多注意观察事物,开扩了他们的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加强了他们的绘画技能的训练。
绘画兴趣班教学总结篇二十
在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据社会学家预测,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头脑敏锐、思路独特,同时又是积极进取,对社会充满爱心的人才。现在的幼儿正是二十一世纪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如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年的工作经验所得,我认为,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因此,幼儿绘画无论是对其智力的发展还是个性的健全,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喜欢什么?想做什么?都是源于兴趣。当然兴趣有天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当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之初,大多出于好奇,如果过了好奇的时机而不去巩固,那就没有兴致画了,因此,应该让幼儿先动手画一些非常简单而又有趣的画,而且要对初学画画的儿童进行正面引导,采取多表扬,鼓励的方法让幼儿把兴趣持续下去,启发他们如果在某处改进一下,下次一定比这次画的更好。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牢固的自信心,因为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自信心对幼儿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画过画的人都知道,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临摹、写生或创作都是观察后才能进行的,观察能力强的人,对所画作品的敏锐程度也强,反之,观察能力较差的人,他的作品就不能表现出事物的逼真性。大同小异,幼儿绘画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要把握客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这就需要他对客观事物作细致的观察,不仅要注意事物的整体,还要注意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细节,多发现比较事物之间的不同。有一次,我给幼儿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要求幼儿根据我的描述画一幅画,幼儿的作品表现的非常生动、美丽。画的田野,随层而变,远处的朦胧用浅色,近处的颜色较明亮、鲜艳。大树也逐层而变,内圈深绿,中间浅绿,外层黄绿,层次鲜明。那位小朋友告诉我,内层绿色是因为树叶长的多,越往外树叶长的越少,阳光照射树叶就是黄色的。瞧!观察的多仔细,多有趣啊!作为老师,应该在观察方面多指导,以提高其观察的敏锐度。在提供绘画的客体时,尽量少用仿制品,而要让幼儿对着实体绘画,要多看看大自然。还是画大树,教师首先引导他们去观察大树,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提示其特点:比比树干什么形状?树冠什么形状?各是什么颜色,再具体点,叶子什么形状,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有兴趣的去观察,从而把大树的形象牢牢记在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观察力的最佳效果,做到“下笔如有数”。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应大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进行绘画课时,我都将背景空出来,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强调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背景,构成不同的情节,幼儿的作品往往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充满想象。因此,培养幼儿想象力关键的一点就是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有一次,我发现班级的一位家长对他儿子的画非常不理解,并说:“我花钱买纸、买笔,就是让你瞎画吗?”我看了那位幼儿的画,整幅画面五颜六色,初看是显的乱,但深入的看下去,不难发现构图的新颖和用色的大胆。其实这正表现了孩子与其自身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幼儿园和家庭都要为发展这种创造性提供条件,让它更好的发展。对于孩子一些创造性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和家长都要予以鼓励,促使他们“标新立异”,提问是孩子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对孩子新颖独特的想法要给予赞赏;想的幼稚或是提错了,也不要简单否定,而要耐心的告诉他错在哪,应该怎样正确的提问和回答。
个性是普遍存在的,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我认为教育不是为了使教育对象逐步消除个性,成为只知接受的机器人,而是通过学习更好的发挥个性的作用,使他们具有创造精神,成为能适应和推动现在生活的未来的主力军。学前期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时期,因此注重幼儿个性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美国心理专家马尔兹认为,绝大部分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规定,屈辱与胜利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特别是根据童年的经验而不自觉的形成的。“成功型”和“失败型”个性一旦形成定势,将对人整个一生发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用孩子能充分表现自己能力和体验成功的欢乐的环境。绘画活动能让孩子在其中充分表现自己,每个人都可能找到表现自己的位置,去享受胜利的欢乐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孩子能充分放松自己,心情愉快,无拘无束,教师应多为孩子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创造条件。创造成功环境的同时,还要经常给予积极的肯定,奥运会有句著名的口号“重在参与”,只要孩子认真参与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之中,并为下次的努力鼓足劲。人都有追求目标的天性,一旦失去了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就会觉的迷失了方向。绘画活动中尤其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孩子在追求目标的同时将自己的意识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美妙图画,为孩子们的个性培养打下基础。
在培养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的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利用时机,引导幼儿在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去理解词语,并自如地加以表达。例如,带领幼儿在冬天观察雪景,可以将“寒风刺骨”、“白茫茫的”、“大雪纷飞”等词汇教给幼儿。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引导幼儿去讲解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解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幼儿口语能力的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去评议绘画作品。教师可让幼儿先观察画面,并提出评议要求,然后让幼儿说说哪些好,哪些差,为什么?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把多种评议组合起来,组成连贯的句子,这样既加深了幼儿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绘画活动对幼儿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幼儿良好个性、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