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优秀17篇)
在大家都纷纷评选年度人物的时候,我想起了总结这个词。怎样选择合适的语言,使总结更有说服力?请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希望能给您写总结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教育硕士论文篇一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硕士生涯已至谢幕时刻。回首九年多的江大生活,百感交集,苦辣酸甜集结于心头,但心中充盈最多的仍是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钟芳教授对我生活和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钟老师品德高尚、待人和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我五年多的博士学习期间,她不仅传授了我做学问的技巧,还传授了我做人的准则,这些必将让我受益终身。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钟老师耐心听取我们的阶段汇报,及时提出修订方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
值此课题完结之时,再次向钟老师致以我最真诚的谢意。感谢李玥副教授,徐菲菲老师和关天琴老师对我平时实验和生活给予的关心和照顾。此外,感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和食品加工与配料中心的于沛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舒俊生主任、徐迎波主任和王程辉主任对我实验提供的帮助,感谢徐志强师兄对我实验的指导和生活的关心,感谢分析检测室的田振峰、陈开波、汪华、朱青林、谢映松、周顺、葛少林、胡永华等对我实验和生活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山东xxx斯烟草有限公司的xxxx在我实验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烟草课题组的孙伟峰师姐、殷春燕师姐和周志磊师兄,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一起学习一起实验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感谢实验室所有的兄弟姐妹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是:xxx等。
感谢读博期间陪伴我一起奋斗的战友们,他们是xxx,你们让我在读博期间充满了开心与快乐。感谢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感谢哥哥、嫂子、妹妹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顺利毕业。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祝你们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教育硕士论文篇二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改革课题组紧跟教学要求的`新形势,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进行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近五年以来,该课题组完成了两项省级教改课题“高职工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与教材建设”及“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和一项省级教改课题“新课标下高职《高等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的立项,并公开发表多篇教改教研论文。这些教研教改成果,绝大部分已经和正在付诸教学实践,为课程的改革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教育硕士论文篇三
第1章导论。
1.1第一节本研究的背景(包括目前高中语文作业的现状)。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研究的意义。
第2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要归到导论,放在背景之后。
2.1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个性化作业优化设计的理论概述。
2.3第一节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个性化。
(一)个性。
(二)个性化。
(三).个性化作业。
二.优化和优化设计。
(一)优化。
(二)优化设计。
第二节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因材施教理论语文课程标准。
二.多元智力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四.“做中学”理论。
第三节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第一节高中语文作业现状的调查。
第二节高中语文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高中语文作业主要问题存在的原因。
这一章应有一个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的调查,指出主要的成绩和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要作分析。
第三章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与要求原则。
3.1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3.1.1语文课程标准。
3.1.2多元智力理论。
3.1.3人本主义理论。
3.1.4“做中学”理论。
3.2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原则。
3.2.1第一节目的性与针对性要求原则。
3.2.2第二节层次性与系统性原则要求。
第三节3.2.3趣味性与开放性要求原则。
第四节3.2.4知识性与体验性要求原则。
第五节3.2.5自主性与合作性要求原则。
第四章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案内容与类型。
第一节4.1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内容。
一.4.1.1日常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
4.1.2二.阶段性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
三.4.1.3寒暑期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
第二节4.2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类型。
4.2.1一.设置分层作业的设置。
二4.2.2.设置实践性作业的设置。
三4.2.3.设置趣味性作业的设置。
四4.2.4.设置开放性作业的设置。
第五章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案实施。
这一节要写出你是具体如何实施的,比如,如何组织编写作业,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等。
这部分是你的重点,一定要具体,让人明白你是如何做的。现在是重点不突出。
第二节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成效。
5.2.1一.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5.2.2二.多元评价、多向评价。
5.2.3多次评价,体验成功。
5.3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结合实践中的具体实例)方法。
5.4.1第一节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成效学生对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评价。
5.4.2教师对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评价。
第三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六章小结。
第一节6.1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与研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6.2本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附学生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成果汇编。
参考文献。
致谢。
这篇关于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帮助!
教育硕士论文篇四
以大赛为依托,促进该课题组对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为了参加各项赛事,必须加强参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课题组完成了院级网络课程的建设。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习者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
本文认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探索并形成了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分级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差异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注重培养了不同层次上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数学》实行分级教学后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同样享受分级教学的成果。
(二)高职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特点。该院提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这一最基本的现实,而高职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在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够用的基础上,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一些与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理论性太强且高职学生又难以掌握的数学识,可适当添加一些为高职工科专业学习服务的工程数学知识。
(三)建立高等数学课程校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利用该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直接的、实时的交流与互动,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学习三维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丰富高等数学课程的第二课堂,积极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高职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育硕士论文篇五
针对我国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对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革思路。认为树立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构建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课程内容、建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的教材,是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该课题组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应用数学》及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数学下册》等教材。
教育硕士论文篇六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速度传播。人们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传播科学知识和最新信息的呢?首先是写作,尤其是英语写作。专家、学者、教授、新闻记者,一般都是事先写成讲稿、新闻稿,然后才借助传媒进行传播。可见,现代视听工具的普遍使用,不仅没有降低写作的地位,而是对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写作己成为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英语学习成功的标准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词组和句型,知道多少条语法规则,而在于他们能否用所学的语言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能认知,而且能内他们所学到的语言,对所学语言在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同化、分析、综合、判断、重建和再创造。(刘上扶,199&20)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稿)》(以下简称《标准》)对写作技能的教学过程提出了以下建议:。
(1)教学目的: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
(2)基本技能: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
(3)写作技能的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写前活动,写时活动,写后活动。
(4)材料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
趣味性和真实性。
(5)教师角色:指导、启发、示范、商讨、鼓励、讲评。
建议中的教学思路与“过程体裁法”(processgenreapproach)所倡导的改变单纯的写技巧的训练过程,将写作的各个要素调动在一起(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段)的做法基本一致。“过程体裁法”强调整个写作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语言方面的知识,各种学习策略的运用,积极情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涉及交际能力要求的文化沟通。过程体裁法中强调交际的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强调体裁的常规性和制约性,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社会交际工具。因此,“过程体裁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在写作教学中。但这一教学法是否能被有效地运用呢?有效教学(efficientteaching)中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吕文谦,)教学有没有效果,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材中的内容或者是在教的过程中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那么,有效的写作教学应该是教师教后学生想写,能写,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的教学。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成立课题组,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研究教师是否有效地运用“过程体裁法,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的最优化。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旨在了解“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中的运用现状,梳理分析在运用“过程体裁法”指导写作教学中的无效现象,对影响教学的多种因素进行独立分析、判断和探究,引起教师对无效现象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研究,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过程体裁法”怎样才能有效地运用在写作教学中,提出对策,选取最佳的运用技巧,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思路,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过程体裁教学法”的实质,从而能有针对性的改进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最佳的写作教学效果。故本研究在吸收并借鉴国内有关高中英语写作课堂运用“过程体裁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研究角度对此教学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引发教师对于运用这一教学法的无效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促进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的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课堂,通过调查和实践促使一线教师对日常写作教学进行反思,明确自身的教学角色,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的写作教学法;研究还可为外语教师进一步研究写作教学法及国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最后,从高考的需要来看,写作是英语高考试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7%或20%),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找到一个能有效提高他们英语写作成绩的方法十分必要。
1.3论文的章节安排。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概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过程体裁教学法,并回顾相关的写作教学法。
第三章调查研究与分析,包括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的收集和初步处理、案例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以及高中英语课堂运用“过程体裁法,指导写作教学存在的无效现象及无效成因分析。
第四章主要介绍运用“过程体裁法”指导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并通过实验研究论证其有效性。
第五章为教学建议及后续研究。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的效益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而“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吕文谦,2009):。
(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2)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中进行的。
(3)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学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实施的。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效益,关注教学的评估,关注教学的反思及教学策略。教学实施策略的目标是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计划和生成)。(吕文谦,2009)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学生的成功率(鲍里奇,:8)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察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指学生学习某一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就写作课堂而言,教师应该把握住学习内容和学习项目时间内的学习质量。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第二要提高单位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而且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等方面。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生在学习时,由各种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一向度往往被传统教学所忽视,却是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指标。
2.1.2输入假设理论。
输入假说—丰富的可理解输入促进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1985)在他的第二语言学习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inputhypothesis)论。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学生的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1+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学生能理解输入的内容,且输入的量又足够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理解所输入的语一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2)既有趣味性又有关联(interestingandrelevant)。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关联性越强,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语一言。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grammatieallysequeneed)。如果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那么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必要且不足取。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王力,)克拉申同时强调,简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交际而不是为了教授语言形式,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学习者习得了什么,以何种方式习得。学习者对目的语系统的掌握,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只要有充分的可理解输入,就能够确保学习者在适当的时候接触需要的语法。也就是说,输入假说的核心是只有充分的可理解输人才能导致习得的产生。克拉申(1987)还指出,写作技巧的培养是通过大量的主动阅读,从阅读中感知、习得文章的结构、语言,而无需刻意地教写作技巧。这是因为阅读提供了大量包含细致的语法、语篇特征的可理解输入,这些特征与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
2.1.3swain的“输出假设”
swain(1995)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的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swain在研究中得出结论:“输出与输入同样重要,它具备了输入所没有的两个功能:1)在理解输入信息时,学习者通常只需要知道词的意思就能理解所输入的信息,一般无需进行语法分析,而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需要对语言的规则有把握,因此输出能迫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关注新的语言形式;2)输出能有效地使学习者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因此,swain提出了“可理解的输出假说”,用公式表示是“i+1”,在形式上与krashen的“i+1”“可理解输入”形成对应。swain(1995)提出输出的三种功能。首先,输出有引发注意的功能。即当学习者试图输出目标语时,他们会注意到自己不能准确地表达的意思。某些情况下,输出活动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其次,输出有假设检测的功能。从学习者角度讲,输出有时是“试验运行”,即他们试着用恰当的目标语言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输出有反省功能。意指用语言来反省他人或自己输出的语言,从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swain在接受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的杨鲁新博士采访时认为在中国外语教学课堂,应用可以着重于语言的运用方面,如让学生讨论。她认为好的课堂活动应该是让学生在讨论后能输出语言,如完成一项写作任务,学生们先共同讨论写作任务,然后用英语写出作文。任何能让学生说话、尤其是能反映他们的说和写的活动都是好的课堂活动。另外,swain觉得如果不让学生重新改写文章,他们很可能就将作文放在一边,连教师的反馈意见都不读。如果学生能够讨论并反思这些反馈意见,对语言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2.2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的教学法。
国内外有许多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其主流有四种英语写作教学法,即,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和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法。本文研究之前,笔者先介绍与“过程体裁法”相关的英语写作教学领域的教学法,并阐述“过程体裁”的理论基础及其优越性,以突显该教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
2.2.1成果教学法。
成果教学法(productapproach),又称目标教学法,结果法,成果法等,其研究理论和成果常用于写作教学中,是在我国长期使用的写作教学法,它起源于西方写作教学流派的“形式法”和“现时一传统法”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这种教法的弊端较多,教师批改作文和撰写评语也很辛苦,工作量大,耗时多,而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和评语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2过程教学法。
过程法(processapproach)起源于叩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过程法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强一调写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要求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自主性;承认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自我反省,自主监控的过程;过程法还强调采用形成性评价来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其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胡新颖,)具体来说,过程教学法大致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写前准备(prewriting)写初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教师批改和讲评(evaluating&commenting)。以上步骤互相渗透、交叉、补充,贯穿整个写作过程。过程法的不足之处是,似乎所有类型的写作过程都是一样的,不重视对不同类型的语篇的写作训练。
2.2.3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centre一basedteachingapproaches)建立在语篇的体裁分析基础上,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体裁理论认为写作教学首先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体裁意识及对与体裁密切相关的修辞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认识,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英语社会里不同的体裁,使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使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够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使学生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语篇模式,从而增强理解和创作语篇的信心(秦秀白,)。体裁写作法可能会使课堂教学出现以语篇为中心的倾向,教师容易偏重对语篇的描述和复制,而忽视创造性的语言操练活动。由于体裁的种类十分繁杂,课堂教学很难囊括可能遇到的所有体裁,故体裁写作法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秦秀白,2000:42一46)。
2.2.4过程体裁教学法。
badger和white(2000)集合了上述教学法的优点提出了“过程体裁教学法”(processgenreapproach).他们认为,写作应包括语言知识(体现在成果和体裁教学法中)、语境知识(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写作目的(体现在体裁教学法中)和写作技巧(体现在过程教学法中)等要素。写作目的、语言知识和语境知识都可以为作者提供足够多的输入,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调动学生的写作潜力;写作技巧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知道怎么说。过程一体裁教学法的写作过程不同于过程教学法中的写作过程,它已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而是将写作的各个要素调动在一起(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段),揭示出写作过程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行为,它是一个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他人、人与文本、人与社会多方位的互动过程。(韩金龙,:35一40)。
第三章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3.2调查对象。
我们成立了以张掖市教研员牛红军老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对张掖市五所高中的部分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这五所学校中抽取5位老师进行了访谈。5位老师分别是张掖市中学的叶莉老师(41岁,女,本科学历,有教龄),张掖市二中中蔡秀英老师(34岁,女,本科学历,有教龄)张掖市实验中学的胡宗平老师(30岁,男,本科学历,有8年教龄)。
3.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
3.4.研究过程。
3.4.1前期学生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高中英语写作现状,学生对写作的看法及需求,我们设计了针对高一、高二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自由选择和问答的形式,共14道题。1一3题为写作基本情况,4一6题为写作过程情况,7一9题为写作参考及方式,10一12题为写作训练与讲评。13一14题征求学生建议。(见附录i)。
3.4.2前期教师访谈内容。
为了了解高中英语写作现状以及教师对写作课的操作情况,我们对上述所提到的3位老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
(1)您一般多长时间上一次写作课?
(2)您是否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
(3)您一般使用何种教学法指导写作课教学?
(4)您一般使用什么方式讲评学生的习作?
(5)您在写作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3.4.3后期学生问卷调查表。
在使用过程体裁法进行一学期的实践后,为了了解过程体裁法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在实践后对于写作课看法的前后变化,我们再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本次调查采用单项选择和简答题的形式,设计了16道题。1一3题态度方面(attitude),4一6为写前情况(pre一writing),7一9为写时情况(while一writing),10一12为写后情况(post一writing),13一15为评价情况怀assessment)。16题为学生对参加英语体裁过程写作课程实践的感受。(见附录ii)。
3.4.4实验后教师访谈提纲。
为了了解教师在使用过程题材法指导写作教学的情况,我们对实验的5位教师进行了访谈。采访内容包括:。
1.您一般给学生提供几篇模仿范文?
2.您对范文的讲解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您是否有就范文中的语言出题目给学生完成?
4.您是否有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写作之前的构思讨论?
5.您是否有在学生进行独立写作之前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
6.您在写作课上采用哪种评价手段为主?
7.您通常主要从哪方面评价学生习作?
8.一次写作课后,学生的习作一般有几稿?
9.您认为运用“过程体裁法”哪个环节是最有效的?
10.您认为运用“过程体裁法”哪项活动是最难开展?
11.您觉得学生在写作上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12.请谈谈您参加英语过程体裁写作实践的感受。
3.4.5数据的收集和结果分析。
教育硕士论文篇七
在教育硕士课程学习及本调查研究的设计、实施及论文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导师、同学、朋友和家人的教导、帮助与支持,在此对他们致以最诚挚、最衷心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各位教师及周顺彬、全疆发老师的热心指导,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此表示最深切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全疆发老师,在我论文创作期间给予我的悉心指导!我曾有幸和全老师共事,也曾数次听过他的课,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循循善诱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也感染着我。
感谢佛山市教育局电教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佛山一中吴延信老师、曹媛老师为我的问卷设计和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感谢佛山一中李志伟、徐敏彤、周仁桂、梁志刚、龚爱英、胡继兰老师,在我攻读教育硕士期间为我解决了工作上的后顾之忧。
感谢佛山一中其他地理教师,为了这个课题,我们曾经一起努力!
感谢我读教育硕士的同班同学谢冬萍、马红英、曾海明和周少贞,在学习与论文撰写期间我们总能够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感谢级教育硕士的同班同学,我在收获学习的成果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同学友情。
感谢华南师大气象站林嘉鑫、刘段灵、姚欣洁、余永智等站长和气象站的站友们,在我攻读教育硕士期间为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最后,要感谢我的爱人,感谢我远在乡下的父母,他们以各种方式始终默默无闻地支持着我的学业,承受着许多压力和困难,使我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在此也表达对他们深深的谢意!
教育硕士论文篇八
我一直在为自己没有上一个重点大学而感到深深地遗憾!这便是我学习的动力!
大专是我的第一学历,这给我在工作中带来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当我成为湖南科技大学的第一届教育硕士研究生后,感觉到来攻读教育硕士能给自己以宽慰;在我即将迈出毕业的门槛时,些许的释怀后还有着浓浓的感恩情愫:
要感谢湖南科技大学—为我提供了这一个深造和提升的机会与平台;感谢教育学院和人文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关怀;感谢研究生处人员的热情服务;感谢班主任刘建华的辛苦管理。
要感谢所有的授课老师!特别是我的导师彭教授:他学识的深厚、治学的严谨、崇高的风范,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感谢李教授的培养、赏识和关心;还得感谢谢奇院长、何书记、周老师和邹老师等老师。这三年里,在知识得到更新、学识得到丰富的同时,我还收获了老师们的情谊和同学们的友谊。这甚至是难以言表的!
对长期在基础教育界从事。
作文。
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对默默耕耘在中学作文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表示钦佩,对他们在长期的探索、研究工作及成效、成果表示尊重。正是这些前辈、榜样在这个领域耸立的双肩,才让吾辈后学有了坚实的基础,才可以触摸到自己期望的触点。
要感念我的父亲、母亲。二老已双双年逾古稀,能支持、理解我—即使是我假期中耽误了宝贵的省亲时间。这份情,此生是难以回报的!
要感动着爱妻的倾力支持!她是一个非凡的女性,可以说,遇上她是我的缘;她也是我今生最大的贵人。
当然,我得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我。余情就不予赘述了;只有今后加倍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才是我心中谢意的最佳、最大的释放......
教育硕士论文篇九
1、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生物学实验,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效果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物教学的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将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国家对农村教育大量投入、湖北省的支教行动以及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开展等前提下,湖北省公安县农村地区生物实验教学还是存在直接讲实验、记实验和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从而解决今后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将学生的能力在更大层次上体现出来。
2、对农村地区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研究。
城乡间存在的经济、文化差距,可造成城乡中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差别,完全中学和城关所在地的中学实验教学质量较高,而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状况较差。前人主要从生物实验室的间数和面积、仪器、教学挂图教具数量、学生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个数、教师自身素质、学生人数、实验经费、药品、材料来源等方面对农村中学实验教学展开调查研究,认为其不足,甚至导致部分农村中学不能开设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乡镇中学实验教学设施的投入,缩小城乡中学间实验教学硬件的差别,并将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及仪器药品的配套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列为学校教学评估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中学领导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保障实验经费,扶持实验项目的开出,并配备实验员做好材料、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工作,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找出制约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的相关因素。
研究内容:学校的相关硬件设施、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
拟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能使农村生物实验教学朝一个较好的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体现实验考查的目的。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思路:
1、研究文献并且结合实际经验了解影响生物实验教学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通过生物学科实验所要求的材料、器械与学校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明确硬件设施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影响程度。
3、通过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生物实验教学的看法和态度以及生物教师的配置情况。
4、对生物教师发放问卷,了解生物教师的实验素养和对开展实验教学的态度。通过访谈深入了解生物教师对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态度。
5、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知情况和态度。
6、总结材料,分析原因,思考解决方法。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与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来对收集的各类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提炼。
2、问卷调查法。
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
3、访谈法。
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信息资料的收集,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与一线教师和学生等有关课改实验教学的看法、做法、建议的交流,形成对问卷调查的补充。
4、比较法。
通过对县城所在中学的调查与非县城中学的调查进行比较,找出差异所在,从而得出生物实验开展受制约的相关因素。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生物教师的调查中存在一定敏感性的问题,相关人员可能不会配合,直接影响到本研究的进行。
2、问卷调查表的设计需要囊括所有影响到问题的因素。在这个方面研究者可能存在不足,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实验以调查访谈为主,多方面的问卷调查、多层次的访谈是主要的实验手段。以往的研究都主要局限在某一点或者某一个层面,本文结合以往所有的制约因素,同时综合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使得所有的因素得以呈现,从而找出本地区的主要限制因素,探索出适合该地区的特色性生物实验教学手段。
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和评价机制上进行探讨,改变了以往一味从教育设施、教师素质上做文章的理念,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结合。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1、7、8月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材料进行综述,找出可能的因素。
2、9月设计问卷调查。
3、10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4、11月对所得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找出主要问题。
5、12月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查找资料找出解决办法。
6、1月对解决办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找出最合适的途径。
7、2月撰写论文初稿。
8、3月修改交稿。
三、论文大纲。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在相关地区从事生物教学三年,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在工作中已经发现有些相关的问题,同时找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研究的对象具备,材料(问卷)尚欠缺,以及一些相关工作需积极开展。尽快的按照计划进行工作,完成材料,进行调查研究。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
第1章绪论8-12。
1.1轮胎噪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8-9。
1.2课题来源及意义9-11。
1.2.1噪声污染的危害9-10。
1.3前期研究成果11。
2.2.4随机沙声19。
致谢67。
延伸阅读:论文提纲内容要求。
论文提纲是对整个课题研究内容的综合设计与阐述,也是对于课题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走向的一个框架性的阐述与设计,他是整个论文的蓝图。在论文开题报告设计中,研究者需要对于研究框架以提纲的形式列出,主要涵盖三级标题的设计与阐述。
书写技巧:
论文提纲的设计需要按照论文原有的设计思路与逻辑顺序进行整体的设计与书写,其中提纲的逻辑调理与内容设计较为重要,。提纲的书写顺序如下: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一
2.1.3本文b2c购物网站的研讨对象25。
3.2.2中文网络信息抓取技术的相关文献综述31。
3.4.2购物网站用户在线商品评价研讨的技术和办法37。
4.1.2网络信息抓取工具的选取(metaseeker)44。
4.2.2b2c购物网站征询信息的构造47。
7.3本文的创新之处116。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二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技巧: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必然要求先有好的构思,没有构思可能写出不错的散文,但是永远也写不出一篇好的论文.
(一)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
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学术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学术论文影响读者主要就是靠其主题来实现的。因此,下笔写学术论文前,谋篇构思就要围绕主题,构思要为主题服务。正如法国的画家米勒(millet)所说:“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可见这一条十分重要。
2.构思学术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
在对一篇学术论文构思时,有时会发现需要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又会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按逻辑关系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有时,构思出现几种写作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又会经历一个由庞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确线索的过程,此时,应适时抓住顿悟之机,按照古人之去“应机立断,须定一途”的精神,确定一种较好方案。
3.要作读者分析。
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一般说来,读者可分为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主管领导或科技工作主管机构负责人等,人们对科技文章的要求与评估标准各异。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其读者对象为同行专业读者,因此,构思要从满足专业需要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确定取舍材料与表达深度与广度,明确学术论文的重点。如果一篇学术论文包含有重要性不同的几个论题,作者应分清主次,考虑如何由次要论题向主要论题的过渡,以能引起专业读者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构思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思维不清晰的作者会写出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论文来。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写作实践训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构思学术论文的能力将随之提高。
在正式撰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制定作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这一办法是被长期实践证明了是有效的办法之一。据资料报导,世界上先拟制定作提纲,然后按提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数的95%。
工商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文是不是为你分担了一份苦闷的心情呢?进入精品学习网,您可以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三
第1章绪论......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1。
1.1.1问题的提出........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
1.1.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2。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分析.......3。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4。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4。
第2章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7。
2.1基本概念.......7。
2.1.1品牌的概念.......7。
2.1.2大学品牌的概念.....8。
2.1.3大学文化的内涵.....9。
2.2理论基础.....10。
2.2.1市场营销理论.........10。
2.2.2高校战略管理理论........11。
2.2.3大学德育理论.........12。
2.3本章小结......12。
第3章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及问题研究........13。
3.1新环境下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13。
3.1.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13。
3.1.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新要求.......14。
3.1.3现代大学发展的促成.........14。
3.1.4市场需求的驱动.....15。
3.2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16。
3.2.1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文化.....16。
3.2.2品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大学制度文化.....17。
3.2.3品牌战略的提升与提升大学物质文化.....19。
3.2.4品牌管理的维护与发展大学行为文化.......19。
3.3塑造大学品牌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
3.3.1品牌意识淡薄,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20。
3.3.2品牌定位不准,未能形成制度文化体系.......21。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四
转眼之间,七年时光转瞬即逝。满怀着新奇与感动,我告别了本科阶段的懵懂,告别了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渴望,在这七年的学习中,我的视野逐渐开阔,我的能力也得到了逐步锻炼和提高。而这些进步,是离不开众多人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七年来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他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不断创新的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让我迈过了一个个难关。在论文写作期间,王老师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获益匪浅,在此向王老师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我的老师**教授。张老师一直默默地为**大学教育技术学子创造着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平台;一直用不断的努力、切身经历以及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们一步步走出迷茫和困惑,走向成熟和坚强!
衷心感谢我的老师**教授。一直以来,是老师以真挚的关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给我莫大的温暖和精神鼓舞;是老师以豁达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时刻影响着我为人时的坦诚、做事时的乐观!
衷心感谢宁夏大学教育技术系的各位老师,*老师们年轻朝气而又学识渊博,无论为人做事,教诲良多,感恩至深!
衷心感谢课程论的可爱同学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一直感受到同学间的淳朴感情。特别感谢好友,三年的情谊深厚又弥足珍贵。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无私奉献,为我提供生活的保障和情感的支持,使我可以心无旁鹜地完成学业。
宁夏大学的几年学习生涯即将走向尾声,但是留给我的这笔人生财富将是永恒的。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以此常常勉励,刻苦钻研,用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老师、朋友和亲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五
研究意义:
数码艺术设计教育首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外的部分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开始设立,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已成燎原之势。新媒体产生的新思维和新艺术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革命。数字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包括数字印刷、数字影像、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在内的多种数字传播媒介形式。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80%以上均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设置动画类专业的已经超过230所。可以说,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媒体艺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普及的专业之一。虽然办学规模扩大,但就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训方向等重要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应用价值: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传导文化科学思想、专业知识,完成既定目标专业训练的教育产品,其质量备受社会关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被接纳率,以及未来发展所处的社会阶层高度,都会反过来影响专业的品牌、招生、就读、就业等后续效应。因此,我们不能仅限于按计划完成课程,而是要从专门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不同层面的工作岗位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智力情商,制定多样性而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未来的就业、发展道路和具备专业能力的关系。并以此来制订我们的规划,检验我们的计划,反思我们的作为,不断提高每一个细节的质量,最终达到我们追求高质量毕业生的教育产出目标。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码艺术就像一个茁壮成长的新生儿,从诞生那天起,不停地改变媒体的种类,改变人们的生活,根据美国商业部发布的统计数字,全球已超过12亿人之多,预计到全球一半的人口都能够使用物联网和手机,实现信息通信。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楼宇视频、电子杂志等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让走在时代最前沿的新媒体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捉襟见肘,而对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有所欠缺。
三、自己的见解。
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及发展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源于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日益发展进步提出来的要求,是每一个从事动画或数字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几年后,为解决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大量就业时的结构性矛盾,这个问题的提前关注和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发生与发展进程。
(一)中国现代数码艺术教育设计理念的发生。
1、数码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2、政府在政策上多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的支持。
(二)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进程。
1、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的确立。
2、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目标设定与理论资源。
(一)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目标设定。
1、传统能力定义或人才规格用语。
2、动画专业培养计划的通用格式。
3、学院对毕业生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4、院校定位的培养目标。
(1)中央和地方的院校实际定位的培养目标。
(2)综合大学与专门院校定位的培养目标。
(3)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定位的培养目标。
(二)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理论资源。
1、西方现代数码艺术技术与观念的引进。
2、数码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传统的继承与改造。
三、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
(一)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理论内容。
1、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物”:教育现代化的理想设计。
(二)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教育思想的理论特征。
1、艺术之“无用之用”与教育的功利目的。
2、数码媒体的实用性与艺术的虚无性之交集。
四、中国现代数码艺术教育思想在数码艺术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一)普通高等院校数码艺术科系课程的设置。
(二)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民间职业艺术学校的数码艺术课程的兴办。
五、中国现代数码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现实基础。
(一)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影视媒体。
2、广告媒体。
3、影视包装。
4、二维动漫。
5、三维动画。
6、网络游戏。
7、交互式媒体。
六、对数码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数码艺术设计专业招生。
1、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化界定。
(1)学科领域理性认知能力。
(2)艺术形象感性表达能力。
(3)动画形象场景构思能力。
(4)亲历实践独立当岗能力。
(5)作品发表与运作能力。
(6)资源调度协作交流能力。
(二)数码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设置。
1、艺术设计指导。
2、专业技能实践。
(三)毕业能力指标和去向。
1、理论研究型。
2、编导创作型。
3、艺术表现型。
4、技法协作型。
5、技术支持型。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教育硕士论文篇十七
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先后组织师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西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西省“高教社杯”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连续两年蝉联“江西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的一等奖。本文对其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析,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教改措施:
一、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改革课题组紧跟教学要求的新形势,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进行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改革以来,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近五年以来,该课题组完成了两项省级教改课题“高职工科《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与教材建设”及“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和一项省级教改课题“新课标下高职《高等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的立项,并公开发表多篇教改教研论文。这些教研教改成果,绝大部分已经和正在付诸教学实践,为课程的改革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以大赛为依托,创建了“第二课堂教学”
该课题组根据各种竞赛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竞赛方案并上报学院教务处审核,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专项训练和校内数学竞赛活动。近年来,随着竞赛类“第二课堂教学”建立,该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江西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的成绩逐年提高。
三、探索“分级教学模式”
针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现状。该课题组进行了“分级教学模式”实践。每个学期新生开学时,教练组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考试,选拔出数学基础理论相对比较扎实的学生,一方面将他们作为竞赛的选择对象,另一方面让他们成为数学任课教师的助手,平时可以指导班级其他同学。为此,学院所有数学教学班级都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学院也成立了数学协会。通过竞赛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编写出版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
针对我国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对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革思路。认为树立高等数学为专业服务的教育理念,构建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课程内容、建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的教材,是高职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该课题组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应用数学》及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数学下册》等教材。
五、建立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
以大赛为依托,促进该课题组对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为了参加各项赛事,必须加强参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课题组完成了院级网络课程的建设。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习者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互动的平台。
本文认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探索并形成了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分级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差异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注重培养了不同层次上学生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数学》实行分级教学后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同样享受分级教学的成果。
(二)高职工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特点。该院提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水平这一最基本的现实,而高职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在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够用的基础上,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一些与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理论性太强且高职学生又难以掌握的数学识,可适当添加一些为高职工科专业学习服务的工程数学知识。
(三)建立高等数学课程校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该平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直接的、实时的交流与互动,形成了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网络学习三维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丰富高等数学课程的第二课堂,积极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高职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