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和体验的一种总结,能够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成长。怎样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先明确总结的目标和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例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是骂名,是臭名。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之风若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的主题应该是:人廉品馨,世廉永恒吧。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二
《鉴史问廉》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的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文化的力量,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可谓是盛世鸣警钟、时代举镜鉴呀。
1月9日晚,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正式开播,我在网络上观看了第一集《兴衰之思》,看过之后让我陷入了沉思,同时也给了我警醒。
中国共产党有八荣八耻,而近年来又建立了廉政准则,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廉政之风,彻查贪官污吏,打开手机,腾讯新闻、百度新闻、搜狐新闻、每天都会有大量关于官员被查、免职的信息弹出,让我们也对这个社会重拾信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在廉政建设上都留下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廉政文化。历史上王朝衰落的教训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河南主导拍摄这部廉政文化纪录片很有意义。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我觉得我们要以身作则,身为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像这样出彩的、看过后很过瘾的纪录片,真是很期待第二季,这是我心中真是的想法,而我也将继续关注《鉴史问廉》的后续播出。
片子里提到的阿房宫,是百姓用血汗修建的,也是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从古看今,奢侈浪费的风气必须制止,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政府做起,从咱自身做起啊。
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当前社会的问题不是官员内部独有的,一个干净、公平的社会需要全员的共同维护。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三
清和浊常常形容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
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做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平凡的、普通的,我们既是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每天我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需要我们为群众办事公正、公平,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四
《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看后,引人深思,让人清醒。'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治国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其中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是用情景再现和专家讲述相结合的手法把中国的兴衰史一览无遗的展现在国人面前。先从秦朝说起,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朝的亡国是因为修长城、修驰道、建骊山,老百姓徭役太重,不堪重负。秦始皇还集全国之力,用百姓血汗修筑'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秦始皇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只传二世。
西晋王朝,从皇帝到大臣人人都在比阔斗富。在当时的西晋王朝,无论是石崇还是与他斗富的富豪,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官员'.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拜金的政权之一。西晋文学家鲁褒在《钱神论》中辛辣的讥讽道,'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西晋王朝迅速陷入整体性腐败和社会溃败之中还有另外的因素:政治上,它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用人只看门第,看血统,而不看才能,把做正事干实事的这些人当作俗官,浊流,被社会看不起。经济上,它施行占田制。所谓占田制就是当的官越大,经济利益就越大。所以,这样一个王朝,它不可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老百姓爱戴的明君,他对能臣廉吏爱戴有加,当一生清廉节俭的魏徵去世时,唐太宗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他感慨的讲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掉了一面镜子。
唐太宗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格要求朝中的贵族和大臣,同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监察制度来预防贪污,皇帝率先垂范,官吏安守本分,贪腐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没有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安宁的时代,是一个和谐向上的时代,是一个贤臣辈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也是一个让现代的中国人怀念的时代。
唐玄宗在位期间,任命一位不学无术,却精通音乐的李林普做宰相,把朝中大事交给李林普掌管,从此沉溺享乐不理朝政。在李林普的掌控下,正直有才能的大臣遭到排斥,小人得到重用。在腐败的全面侵蚀下,各级官吏贪污受贿成风,唐帝国逐渐消亡。
宋徽宗,这是一位在书画方面造诣极高的皇帝,他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尊信道教,当上皇帝后,他开始在开封建一个供自己修道的园林艮岳。奸臣蔡京是他的宰相,朱勔为修艮岳运送奇花异石,赢得了皇帝的欢心,很快从一个平民晋升为节度使。朱勔的快速晋升掀起了一股采办花石的狂潮,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向皇帝进献花石。宋徽宗这种追求享乐,追求奢华、不顾民生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纵观历史,可以说,廉洁和腐败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任凭腐败现象蔓延。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毒瘤,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根除毒瘤。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五
1月9日晚,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正式开播。第一集《兴衰之思》播出后,受到我省官员干部的关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广大百姓的追捧。
《鉴史问廉》可使官员廉政内化于心。“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官员如果廉政,就需要有廉政的思想。官员廉政思想来自哪里?来自“学思践悟”,首先来自学习。向谁学习?向历史学习。曾经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有了最好的教科书,有了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河南官员认为那样,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观众在全神贯注地看故事、赏细节之中得到教育,得到思想的升华,就像每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观,主人公肯定不会站出来说什么是价值观,而是通过故事、细节来展示一个深刻的道理,而《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社会的伤害。所以,观众一定会在该片的好故事中得到深刻的教育。
共产党人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但是,我们党的领导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以来,以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是,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官梦,只是因为后来选择的不同,而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清官的清结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和政府部门的人打交道,所以跟他们打交道时多少都希望他们能很负责地帮自己的忙,而不耽误自己的时间。过去风气很不好,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大家不再害怕什么了,敢在媒体或者街头举报贪官污吏了,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
打击贪腐,肃清风气,让清廉执政不再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而是变成一种新常态。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鉴史问廉》纪录片是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出的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该纪录片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
通过对《鉴史问廉》记录片的观看,我深刻认识到,要立足工作岗位,按照提出的`“三严三实”,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做到六带头,切实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
1、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宗旨意识。要真正把学习放在首位,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活到老、学到老。一是要积极参与到机关“每天读书一小时”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务必保证一小时的学习时间。二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讲话精神。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真正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商业中心工作,拓展思维、寻找工作的支撑点。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拓宽学习面。目前自己所分管的主要工作是人事、信访、财务。人事工作相对较熟悉,信访工作综合素质要求高,而财务工作较为生疏。为了能全方位做好工作,需要学习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党性修养。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差距中增强动力和措施。要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一是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主动下企业对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进行摸底排查。二是对排查问题逐个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三是按照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力求实效。
3、要主动作为,焕发工作热情。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摒弃“过得去”、“不出事”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杜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要消除懒官、懒政现象,破除守旧思想,迎难而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高标准高要求地完成好分管的工作。一是每周一与分管科室科长总结上周工作,研究本周工作,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二是定期下企业,深入基层切实为企业和职工服务。三是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四是认真解决好每一起来电、来访事件,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真正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上。近期针对文明商场王桃琴同志反映其工伤待遇没有按相关规定执行一事,将进行认真调查核对 ,把情况了解透彻,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让职工满意。
4、切实做到“三严三实”,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一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认认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官。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谋事创业和开展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发扬“钉钉子”精神,直面困难,不避矛盾。三是要全心全意为企业为职工服务。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把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七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警世名言。历史是一面镜子,人的内心是一面镜子,美与丑都会尽现其中。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更需要有一面镜子,既让人看清自己、也让人明白社会,把个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为的正邪、品格的高下;把社会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废、世俗的清浊。
近日,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拍摄的《鉴史问廉》,梳理这些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对于雷霆反腐的当下而言,无疑不无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看过此片之后,感触颇深,以此片为镜,我看到了自己在工作、生活、作风上需要改进的太多。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翻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的包拯,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博得举国爱戴;清代的于成龙,一身清廉,蜚声朝野。现代的人民公仆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
2014年,在市委领导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有效提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进一步锤炼了自身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观看记录片,我认为工商干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广大党员的廉洁意识。
(一)加强作风建设。作风体现党风、影响政风、带动民风,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xxx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工商部门处在监管执法第一线,涉及问题更具体,加强作风建设更现实、更必要。一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会议上强调,八项规定必须严格落实,这是一条“高压线”,而且要确保通上“高压电”,谁也不能碰,谁碰就处理谁。全系统党员干部要紧紧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放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坚决纠正党员干部借婚丧喜庆、乔迁等名义,大摆宴席、收受礼金等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古人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要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小事做起,切实发挥率先垂范、身正令行的示范作用。
(二)加强纪律建设。纪律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当前,工商事业正处在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严明纪律意义更加重大。要严守政治纪律。工商干部必须始终坚守政治纪律的底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确保促进“四大一高”政策措施在本部门贯彻好;坚持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牢固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
(三)加强自身建设。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人看,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勤政廉政,廉洁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要强化自律意识,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党员干部的底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组织和干部群众信赖的人,一个同事和朋友尊重的人,一个家人和亲属引以为荣的人,一个没有负担可以轻松享受生活的人,一个回顾一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鉴史问廉》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的官场新生态吹响嘹亮号角。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八
鉴史问廉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现代公民意识的体现,尤其对教师而言,更需要拥有这样的素养。我在进修班中听了相关学习内容,深感收获颇丰,有以下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概述鉴史问廉的重要性。
鉴史问廉是中华文明中的传统美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人士,其品德表现是广泛受到社会关注的,鉴史问廉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以体现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德。
鉴史是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认真和全面的研究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这需要教师对历史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和道德素养,才能理性地思考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问廉是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论进行自我“反省”,主动“检查自己的心灵”并不断“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目的。教育工作者要常怀感悟,依据自身的职责、使命和道德准则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真诚、正直和恪尽职守的精神面貌。
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时刻拿出鉴史问廉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尽心尽力,客观公正,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同时,通过肯定优点和发现问题,发挥鉴史问廉的作用,及时反馈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教育思路提供价值支撑。
第四段:教育工作者如何落实鉴史问廉。
落实鉴史问廉对于教育工作者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客观公正、能够听取不同的声音,以及善于自我反省、不断向上进步的精神,做到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常思考,时刻保持警觉和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水平。
第五段:结尾。
总之,鉴史问廉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素养,同时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教育行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自己高尚的品质和精神面貌,为教育伟业作出贡献。保持鉴史问廉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素质和职业操守即是体现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之一。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九
“有钱任性”是网络的热词,在每一个网络词语流行的背后都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象。如,“且行且珍惜”、“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也是醉了”都对应的有相应的事件背景,而“有钱任性”的流行,则代表着当下部分国人对于财富的狂热渴望与追逐。应运而生的“炫富族”更是“亮瞎”了网民的眼睛,灼伤百姓的心。
从“微笑局长”“表哥”杨达才价格不菲的名表、眼镜、皮带到南京江宁房产局长周久耕的“天价烟”,深受炫富之痛的当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xx年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把红十字会逼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受到重创的红会至今元气大伤。不过是一个二十岁贪慕虚荣的女孩半真半假的自说自话,竟然轻而易举就动摇了红会多年的公信力,炫富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其实,古今中外,炫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昨晚在央视9套看了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其中西晋宰相石崇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比阔的情节让我触目惊心。王恺多次与石崇比阔,均以失败而告终。为了帮助舅舅,晋武帝特意送给王恺一批极为罕见的奇珍异宝,岂料石崇当场打碎这批珍宝后又拿出更为罕见的宝物让王恺任意挑选。从皇帝到大臣,一个以奢为荣的朝代最终很快走向灭亡,也就是意料之中的结局了。
不难发现,无论是奢侈腐败的“表哥”们,还是拎名包,穿名牌的官场“lv女神”们,那些热衷于炫富的人大都有个共同特点---富的轻而易举,便按捺不住急于炫耀。我们何曾见过比尔盖茨曹德旺李嘉诚马云炫富---空拳创业的实干家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炫富的。一如王蒙所说,“这世上最不善良的往往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
官员们拿着百姓赋予的神圣权力,中饱私囊,相互攀比,急于炫耀的原因就是自己物欲横流的逐富心理不断增强和防范意识的日益松懈,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贪污腐败行径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当一个社会陷入“炫富”“羡富”的漩涡,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不问金钱出处,人人都陷入对财富的狂热膜拜,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为官者贪赃枉法,为民者见利忘义,这个社会的基石也就岌岌可危了。
炫富之痛,痛的不仅是百姓的心,更是我们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千秋大业!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十
看了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片后,我从中看到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情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布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当认真自觉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建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视职能。
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惟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干。因此,作为一位预备共产党员的我,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一位党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好下一代,为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实际行动,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我觉得我们还应当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我们老师储备知识最好的方式。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进步本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没法进步,能力就没法进步,就不能把学生教会、教好。有的时候我们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情势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很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知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看就轻易膨胀,就谢绝不了,一碰到就轻易乱了方寸,就轻易被绳索绊倒。因此,我们必须要常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
另外,我们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最近几年来,有一部份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寻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法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节约勤俭,反对浪费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
我们要把奉献在岗位,看做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奋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地熟悉自己,真诚地对待他人,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鼓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十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呢?观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其观后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衰。近日来再次观看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重温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更迭,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洁文化的力量。如今恰逢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公司一如既往的宣导廉洁正能量,学习《鉴史问廉》,第二次观看较第一次观之则感受更深,更觉震撼。
从《兴衰之思》中思考"廉则兴,贪则衰"的真谛——廉洁和腐化,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从《清官之念》中感知"青天文化,清官情结"的力量,为官正直才能一心为公;从《清浊之辨》中辨识清浊是非,坚信正义可以迟到,却从不会缺席;从《道德之择》中学习"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清慎勤"的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从《文化之力》中感受民众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从《律令之矩》中观吏治清明对国家的影响,对制度心存敬畏之心;从《制度之重》中见识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见识历朝历代在遏制腐化和滥用权力上做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从《千秋之评》中领略历史的重量,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承担起了终极审判的功能,公正地记录着一代代政治家和官员们的是非功过。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清官廉吏,他们为官清廉,执法公正,一直受到人们的景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古往今来,清正廉明是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也是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期待。由此可见,廉洁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为官者清廉与否是兴衰更迭的直接诱因。
在长城汽车工作十余载,从入职至今,深受公司廉洁文化的.影响。学习《鉴史问廉》以来,深有对文化的传承之感。廉洁,是长城汽车的企业文化支柱。《廉洁体系制度》是长城汽车员工的行为准则,自2008 年正式颁布实施至今已整整七年时间。该制度严明清晰,在打击腐化维护员工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廉洁文化是长城汽车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纵使时代变迁,廉洁文化建设仍需始终如一,坚定不移,脚踏实地。
长城汽车对于硬腐化的打击力度从历年的廉洁大事迹中可见一斑,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均须时刻牢记腐化是第一高压线,坚决不能触碰。与合作方的业务往来严格遵守《阳光协议》,日常行为时刻谨记和践行《廉洁体系制度》,对内对外宣传牢记历史教训。而软腐化较之硬腐化则危害度更甚,遏制软性腐化更需从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知职知责,做职做责,尽职尽责,这是博信内外饰目前对于"职责"的最佳诠释,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遏制软腐化的有效方法。遇到问题正视问题而非掩盖,解决问题尽全力而不推诿,态度决定一切。
环境是影响人员行为的重要因素,创造"廉洁公正,远离腐化"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从意识上认可起来,从行为上规范起来。廉洁文化推行需传承历史文化精髓,亦需随着时代变革创新发展,但反腐倡廉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准则。必须未雨绸缪,做好腐化预防;脚踏实地,建设廉洁文化。我想遏制软腐化更需要从管理者自身做起,管理者用自身行动去践行,做到率先垂范。
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篇十二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铭记我们的责任,以历史鉴古,问心自省,在工作中遵守诚信原则,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第一段,历史鉴古,引领我们前行。历史是一面照妖镜,可以反思过去,指引未来。我们要时刻铭记初心,追寻先贤的道路和智慧,进一步增强向上向善的意志,以更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段,问心自省,反思自我。教师是树品之本,作为教师应时刻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我们树立“问心自省”的态度,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不断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进步。
第三段,遵守诚信原则,铸牢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偏离正确方向,尽到职责,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公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坚决不利用职务之便在教育中谋取私利,防止懈怠、敷衍、偷懒和不作为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第四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追求真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学生敬仰的榜样。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最新的教学科技,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第五段,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优秀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定信念,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我们要兢兢业业,以身作则,敬业奉献,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工作中发挥仁爱、耐心、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名靠卓越的教学成果赢得学生敬爱的优秀教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文所述的鉴史问廉心得为指导,更加认真负责地履行教师职责,做到忠诚、诚信、担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其实树立起高尚的性格和职业操守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终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将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