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优质22篇)
总结是我们进步的引擎,它能激励我们更上一层楼。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关注事实和数据,尽量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如果你正在写总结,这些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和技巧。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一
中央、省委、地委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重视,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许多农业委员对农业工作进行了积极探讨。我县也相继召开了县委和政府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都对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特别是对扶贫脱困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也是农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二是怎样落实中央扶贫脱困系列战略部署,这也是讲政治的问题。三是如何落实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三个焦点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持续稳定的增加农民收入和乡村积累,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能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这也是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下面,结合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我简要谈一谈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想法,不当之处可以共同交流商讨,重点讲三个方面。
一、农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在农业方面至少存在12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些年,我们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呼荣灌渠、堤防等一些水利设施建设,但规模比较小,对农业发展作用不大。特别是受土地分散影响,水利工程作用发挥的不够明显;农田路损毁现象比较严重,通乡通村公路修建任务还没有完成,粮食运输还有受到限制。例如:没有通村公路硬化的鸥浦乡李花站、怀柔等村,大型运粮车进村都成问题,运输成本自然增加,粮食收购价格相对就低很多。可以说,我县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第二,土地规模小而散。全县112.8万亩土地有2万多块地块,有的一个农户就有17块地,不利于大机械作业和集约化经营。全县集约化经营面积去年仅有24万亩,不到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我们的农民还抱着小农耕作的思想,牢牢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认为在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这种传统观念还很深,还是单打独斗的搞生产、闯市场,合作经营、集约生产的意识很淡薄,也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农民增收困难,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研究,在加快发展进程中加以转变。
第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现在农民对种什么非常困惑。大豆种植是我县优势,但不能种出有机的。北疆、鸥浦等乡,年年种大豆,土地重茬生产,地块农药化肥残留较大。玉米不能盲目扩大生产,我县玉米扩大种植受了伤,整地也相对困难。比如:北疆象山村由于土地集约经营,秋整地做的比较好,为春播打下良好基础;三卡等地到现在玉米秸秆还在地里,为春播整地带来很大难度。马铃薯种植受地块限制,也存在倒茬的问题,一旦秋天出现内涝或劳动力不足以及机械收获跟不上,大规模种植就存在问题。北药还有药效残留的问题,土地药害残留严重,有些药材生产周期长,即使效益高,也不能被农民接受。
第四、单位面积产量低、投入大、药害严重。黑土流失十分严重,前几年洪涝灾害,白银纳乡许多耕地被冲刷的仅剩下鹅卵石,坡度大的地水土流失更严重,北疆乡以前的土地,黑土层已经很薄了。每年使用的化肥量很大,这也造成了土壤板结,土质残留物较多,这就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想要推广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短期内要有效克服药害问题,进行适当的轮茬轮作。
第五,农村经营组织发育不完善。我县农业合作社有200-300家,但大多数有名无实,想依靠政府政策扶持获取效益,农民不愿意抱团闯市场,土地经营规模不够,个人单打独斗,效益也不高。北疆象山合作社集约经营4.5万亩规模时,每吨化肥节约成本200元,在销售上拥有大量的粮食,也有市场定价权,效益更加明显。
第六,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我们的农产品基本都是卖“原”字号的,没有加工。我们的原粮卖到南方,南方深加工后又高价卖给我们,就是深加工不行。这里有人才的问题,有市场的问题,有成本的问题。例如:我县香麦公司,发展面粉的路子窄、规模不大;越鑫生物水飞蓟加工,受市场影响,规模种植没有发展起来;丽雪精淀粉厂始终不能启动加工,每年生产有限,产业化基地建设没有带动起来。传统产业酱品公司规模还是小,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绿森牧业市场没有打开。农产品在附加值上没有实现升值、带动就业和增加税收。
第七、农业推广的受益面窄。县农业推广中心一直在运营,建设了寒地有机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目的是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但收益面比较窄,农业科技真正应用到农户的量非常小,农民不接受,也不深入思考。农民对新科技也认可,但就是嫌麻烦一直走老路,被传统的思维和耕作模式左右的十分严重,农业科技的推广难度还很大。
第八,农民缺乏经营意识。我们农民知道粮食卖高价就是收入高,却没有意识到生产成本降低了也是一种增收。我县很多农民劳动力投入不计成本,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家里有钱还依赖贷款种地,不算利息支出,不算租地打工收入,设备闲置和资产浪费十分严重。全县的农机保有量在全省前列,很多农民家都有农机设备,但每年农机最多使用一两个月,大多数时间是闲置的。农民攀比心理也很严重,认为条件好就是农机多,别人有我也得有,不计成本。同时,农民不研究市场营销,粮食市场不搞明白就卖了,粮食总是低价卖。此外,我县农产品品种杂、规模小,“互联网+”基本是空白,没有市场定价权。
第九,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在边境管理问题上,有的渔民追求利益越境捕鱼。还有“拱地头、扩地边”、受假农资欺骗、林地建设手续不全、村内私建乱建、劳务被骗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民是弱势群体,如果自身没有法律意识,最容易受到伤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责任在乡级和村级干部,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和宣传还不够。
第十,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主人翁意识不强。过去收农业税,很多土地撂荒闲置,现在政策也好了,不仅不收税了,还有各种各样的惠农补贴,这也使农民的思想发生转变。现在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什么都依赖政府,没有想一想国家给了你什么,你自己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有的年初保险观望不积极,一旦受灾了就上访,埋怨当时怎么不给保险;有的泥草房改造时不参与,全县的补贴价格是统一的,等政策没有了,又来上访要求政府必须改造;有的在环境建设和住房拆迁上,漫天要价,一旦政策过时了,又到政府找后账,不拆就上访。农民缺少主人意识,自己什么也不干,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也不高,这些传统的观念制约着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
第十一,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均衡。换届以来,一些年轻有思想、有朝气、有活力的村干部被选上来,给我们农村工作带来了很大变化,但是不均衡,保守的思想观念还普遍存在。有的干部在村民中没有号召力,在群众中没有威望,有的对政策理解把握的不充分,思路狭窄,眼界不高,缺少致富一方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县几乎每个村基本都是老弱病残者居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大都往外走,农村活力越来越差,也加剧了农村社会问题的出现。
这12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各级干部深入研究讨论,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想把农业抓好很难。要想使农业有突破性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观念和问题,特别是自身存在的主观问题,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否则就很难走出农业低水平、低效益的怪圈。未来的发展和致富靠思路、靠文化,不能靠运气。好的方面,我们的市场反应很快,旅游农家乐、渔家乐、家庭宾馆等也都建设起来了,真正能够实现致富的就是这样思想活跃、有想法、积极进取的农民。
农业要想改天换地,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要走“绿色有机订单种植,集约规模经营和产业加工转化”的路子,这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当前,要重点做好4项工作。第一,搞好高标准的有机(绿色)种植基地认证。乡镇(村)要积极申报,农委牵头,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农委要做好相关规划。第二,搞好经济工作会议安排的5000亩无公害种植试点。这是地委的工作安排,督办室要列入督办内容。由吴志忠副县长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推进。第三,推广北疆乡象山农机合作社经验。实现跨越乡(镇)村的联合社、种养殖协会的组建和规范运营。包括农家乐、渔家乐、家庭农场农庄之间的联合,要抱团取暖,合力创市场。第四,千方百计推进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是不是大家联合了,土地集约经营了,我们的收入就提高了?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事实上,制约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根本问题是市场,有机绿色农产品种出来了,养出来了,卖给谁?怎么卖高价?怎样才能有一个连续稳定的生产、销售、扩大生产、扩大销售、持续增收的商业生产运营模式,这才是关键。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于有实力、有市场、有加工的战略投资者(龙头企业)来完成。
最近一个时期,行署在谈两个合作项目与我县相关。一是浙江中捷集团,拟在大兴安岭建设100至120万头散养黑猪基地。经过前期考察调研,一期要在我县安排两个项目,分别是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和年产出20万头的仔猪繁育基地。这是我县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为农业剩余物找到了出口,希望各乡镇、涉农单位牢牢把握,积极推动。两个项目落地后,仅配套的饲料基地就需要20万亩,志忠副县长要抓紧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需要政府支持的要积极支持,搞好服务,这也能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空间。二是上海金源集团在大兴安岭500万亩有机大豆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大豆年收储200万吨,初步考虑在建设基地和收储中心。同时,我县在引进龙头企业方面也要重点推进几个项目。一是山东鲁花在的有机大豆建设项目。二是北大荒商贸集团与酱品公司的深入合作项目。三是北京金丰餐饮与成良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项目。四是全日光反季节温室大棚订单建设项目。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大型食品药品龙头企业,有意愿在或大兴安岭这样有机生态的地域建设基地。当下,食品药品企业生产原料也需要溯源,这就为我县建设基地提供了条件,但项目的推进和落实需要时间,这项工作是我县农业发展的方向,机遇也会越来越多。
当前,我县应着手做好6个方面的准备。第一,做好迎接健康避暑和休闲旅游高峰到来的准备。近年来,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过去是途径地,现在正在逐步变为逗留地。第二,做好特色有机农副产品需求高峰到来的准备。现在讲究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未来对特色有机农副产品需求高峰将到来,要做好与龙头企业的对接,扩大生产规模。第三,做好更大型食品药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和承接的准备。大型食品药品企业对绿色基地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我县与大型企业联合做好准备。第四,做好矿产集中规模开发的准备。经济不能总在低迷,新一轮矿产资源开发的高峰即将来到,包括黄金、煤炭、钒钛等矿产,我省也在矿产资源开发上出台了一些政策,第五,做好水、电资源开发工作的准备。清洁能源与旅游和养殖结合,北水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趋势,开发的高峰也将到来。第六,做好思想观念解放、市场意识增强的准备。要有强烈的改变生活现状的意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改变,不能守着传统不做转变,要带领村干部转变思想观念。
三、对扶贫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要求。
(一)关于扶贫开发。一是要摸清搞准底数。精准扶贫首先数字就要精准,精准扶贫就是一人一策,要逐户逐人的核实,建立电子档案,尤其是困难人群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致贫原因、本人特长、脱贫意愿等资料,尽快实现电脑联网查询。中央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是做过郑重承诺的,我县的扶贫工作将来也要签订责任状,各乡镇要增加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二是成立扶贫工作组织机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做组长,县委副书记周志勇和副县长吴志忠做副组长,在农委和工会分别成立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林场)贫困人口脱贫办公室,对全县贫困人口明确包扶领导、责任人、任务和时间,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现有的四个贫困村要由县委带队帮扶,每个贫困村至少两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负责,到底,4个贫困村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建立稳定的收入机制。三是研究脱贫对策。要以项目帮扶为重点,兜底扶贫为保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尽快拿出脱贫方案,把脱贫与项目建设、资源管理、道路养护、景区保洁等工作结合起来,县财政将根据需要进行以奖代投,农委、发改、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
(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按照规划和方案分期分批启动,建立竞争激励的机制,把项目安排好,建设好。今年,县政府将投资7000万元,以中心村、镇中村、主要公路两侧村屯以及沿江村屯等21个村屯为重点,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边沟整形、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将主要完成街道硬化28.5公里、边沟整形54公里,新建拖畜所11个、农机大院1个。二是以庭院环境建设为重点,调动城乡广大群众积极性。要逐步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兜里有钱了不等于生活质量提高了,还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各村要发挥妇联、共青团、社区及志愿者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村民村容自治,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三是提高乡镇工程质量,建立村民监督机制,组织村民代表作为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员。实行“以奖代投”的激励机制,哪个村的农民积极性高、干得又快又好,就优先投给哪里,如果哪个村屯推进不力,政府不但不会给支持,相应村干部也要受处分。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二
三是做强龙头企业。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5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交通资源、优势产业资源、气候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等),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并且今年要有大的突破,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已建设几年的福大保鲜速冻蔬菜加工出口项目和丰元枣业等项目要加大扶持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效;博瑞乳业要有突破,尽快成为大型龙头,增加辐射基地、带动农户、推动调产的能力。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科学管理,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还要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2005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1亿公斤,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三
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是政策到位、大家努力、老天帮忙、市场行情好、工作措施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市场和气候是多年少有的两大客观有利因素。面对这样的好势头,做好2005年的工作,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冷静思考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是充分考虑气候条件。2004年的天气对当年的农作物增产有利,但榆次十年九旱。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北方地区为偏旱年份。晋中市气象部门分析,今年降雨量比常年偏少,尤其是春季,加之春季大风较多,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春末夏初对流天气较多,容易出现冰雹灾害,盛夏仍会有局部地区的暴雨。加之我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扭转,实现全年农业增产目标将受到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
二是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去年多数农产品市场价格看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粮食为例,多数时间内平均每斤增加两毛钱以上,是多年来少有的高价位,这是连续多年粮价低迷状况下出现的合理回复。据预测,今年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以平稳为主基调,略有波动,但由于能源、原材料紧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将削减农产品价格回升的增收效果。从最近看,化肥普遍上涨20%—30%,种子去年的零售价格相当于今年的批发价格,上涨幅度在20%左右,农膜由去年的1万元/吨上涨为1.3万元/吨,涨幅在30%左右。相反,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价格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四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大会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市县区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做法经验,探讨明年的工作思路。由于议程调整,刚才只听了部分县(区)人大的同志交流本届以来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的总体安排;下午市直各涉农部门将介绍“十三五”规划涉及本部门的主要任务、具体指标和实施措施,市人大农工委还将对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作交流。会议时间虽短,但收效大,达到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预期目的。刚才林华主任给大家作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传达了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精神,特别就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工作做了详尽部署,请与会县区及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本届以来,我市各县区人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一线精神状态、发挥一线作为,依法履行农业农村工作监督职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中心抓好监督。各地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选择关系改革发展全局以及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如高度关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以及土地利用等焦点、热点问题,选题准确,重点突出。在开展监督工作中,采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开展执法检查以及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各种方式方法,促进了监督的深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推动了实际工作。二是服务决策搞好调研。各地围绕“三农”发展关键问题、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调研,深入细致剖析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准确提出意见,为党委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会审议做好服务,推动了一些重点问题的科学推进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三是联系代表促进履职。各地都非常重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引导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参与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重视代表涉农议案的办理和建议督办,注重保持与代表的经常性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调动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尤其是本届以来,我们市人大会在组织开展的三次省人大代表专项集中视察活动中,所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汉江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及扶贫开发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全市上下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重视,汉中农业农村工作的亮点很多。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民问题在中国始终是突出问题,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人大监督农业农村工作不例外,要高度关注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研究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解决好农民的利益问题。明年在研究谋划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时,要以党的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加强对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从我市“三农”工作实际出发,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扎实做好我市的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
(一)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方向、目标,而且是现实紧迫的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突破口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动各种经营共同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各种经营共同发展,其实质就是各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今后我们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关注农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关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认真开展相关议题的审议、调研等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有关改革措施的落实。同时,我们还要对其它关系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问题给予关注,认真开展调研、监督,如关注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关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园区化、农田标准化水平;关注农业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发展水平提高,促进我市农业走安全、生态发展之路等。
(二)关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和财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理念上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农业综合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和基础,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升级换代。今年二届互联网大会公布数据和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已成为重要平台。中国6.7亿网民超过世界网民总数1/5,网民规模全球第一,中国有415万家网站,在全球排第二。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328家,市值7.85万亿,占中国股市总市值25.6%,互联网经济占gdp7%。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国占4家。20**年我国互联网零售交易大约2.8万亿,其中农产品网络交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比重还较低,农业电子商务正在形成跨区域电商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共同发展,未来将力推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些发展趋势和改革措施将充分激活发展活力,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财富。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检查监督,促进有关改革尽快落地到位,尽快发挥作用。
(三)关注农村发展体制创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走一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今后的任务仍很艰巨。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就是要按照市委提出的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治理面源污染、打造绿色景观、挖掘乡村文化、完善公共设施、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建设“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而如何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则要按照深化改革的精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我们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对相关工作的思路、进展等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有关改革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工作。
(四)关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改革,推动农村民生问题改善。关注民生是人大的重要职责。农村民生保障水平落后是目前我市城乡发展差距最主要的表现。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关注民生、关爱农民,把农村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以我们的监督工作推动中央、省市惠农利民政策的落实,推动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问题的解决,切实保障农村人口就业、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督促各级政府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落实有关各项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五)关注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汉中来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目前扶贫开发工作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汉中“三市”建设进程中必须抓好的重大工程。因此,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汉中实际,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把全面提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重点,把扶贫村和扶贫户作为难点,及时补齐短板,确保困难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将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加快推进。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地置身其中,努力推动改革;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增强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里提三点希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本领。新常态下对我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认真吃透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重点以及具体举措,切实把握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方向,把握好党的“三农”政策走向,把握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着力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对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监督。要研究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学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理论,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与人大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开展监督;认真学习农业农村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促进各项“三农”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
二是切实增强群众观念,认真转变工作作风。人民代表大会源于人民,代表人民,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近两年全市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活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群众观念,认真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来自群众、代表群众、代表人民。要在履行人大职责的过程中,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正做到“进农家门,听农家话,知农家事,解农家忧,交农家友”;要注重深入调研,科学准确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把握实际情况,努力把握精神实质,使我们的审议意见更准、更有针对性,建议意见更有价值、更有操作性;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努力当好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要重视创新监督方式,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开展监督;要注重跟踪监督,对重要议题,要跟踪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反复监督,直至取得实际成效。
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共同促进我市人大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近几年,市人大农工委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都离不开各县区人大、各涉农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大家在交流工作时,给我们提到了很多好的做法、经验以及意见建议,对此市人大农工委要认真总结,做好研究推广和落实。同时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建立市人大与各部门、各县区人大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我市人大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五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十二届人大的开局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与各市州和部分县区人大的领导和同志们共同研究农业与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交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提高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省人大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我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如何做好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讲三点意见:
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年到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甘肃有两大问题:一个是民族宗教问题,一个是农业问题,始终关乎全省发展大局。我省的农业与农村工作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丰”、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温饱问题解决后,相对贫困日益凸显。一方面贫困面大,国家确认的扶贫对象为7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4.6%,列全国第二;另一方面贫困程度深,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06.7元,与全国相差3409.9元。加之生存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欠账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富民产业培育进展缓慢等制约因素,扶贫攻坚、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三农”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转型跨越的重要关头。在甘肃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汪洋副在临夏州积石山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都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三农”工作要围绕实施“1236”扶贫行动计划和现代农业建设,在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积极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今后五年,是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也是本届人大会大有作为的五年。多年来,各级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职责,拓宽立法渠道,改进监督方式,创新调研方法,服务人大代表,为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从事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在视察甘肃时对农村工作的要求和党的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三农”工作任务,继承和发扬人大工作的优良传统,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长期繁荣、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是我们各级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工作的优势,积极作为,努力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农业立法要更加注重质量。制定地方性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是地方人大会的重要职权和首要任务。多年来,省人大会高度重视农业法制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农业地方立法工作。截至20**年,省人大会共制定了38部涉农地方性法规,内容涉及土地管理、水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动植物检疫、种子管理、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扶贫开发等多个方面。这些涉农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进程,为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但客观地来看,我们现行的一些法规,有的还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有的缺乏针对性,地方特色不明显;有些急需要立法的事项尚处于空白,如草食畜牧业发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河西走廊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因此,要在已有工作基础和取得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立法工作,行使好地方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努力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有效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和实现小康目标,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紧紧围绕农村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特别是发挥好从事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的特殊作用,牵头做好立法选题立项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提高质量,不能为立法而立法,不能急于求成,要在确保与宪法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冲突不矛盾不违背的前提下,把立法的重点放在提高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上。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一些不适应、不科学、较原则的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尽可能多一些具体化、可操作的条款。另一方面还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适时制定出台新的相关涉农法规。其他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人大及其会也要积极参与立法工作,充分发挥贴近实际、贴近问题、贴近群众和承上启下、联系人大代表的优势,提出立法意见和建议,配合搞好立法调研和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
二是农业监督工作要更加突出实效。人大及其会作为国家权力监督机关,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其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目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基本成型,农业与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要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紧紧围绕农民所思所盼所想,综合运用各种法定监督形式,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要把“三农”、扶贫和民生支出列入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监督“三农”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查找和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政府加以改进。要把跟踪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方法,针对“三农”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难以彻底解决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反复督查、一抓到底,着力推动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农业调研要更加突出重点。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紧紧围绕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形成一批有份量、有价值、可操作的调研成果,积极向省委建言献策,为省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调研的内容上,要紧扣省委“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1236”扶贫行动计划、加快集中连片区域扶贫攻坚、推进特色产业富民收入倍增、开展“双联”行动、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在调研的主体上,要突出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强与代表的日常联系和沟通,广泛吸纳代表参加调研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把代表的主张、群众的呼声、基层的经验充分反映到调研报告中。在调研的方式上,要体现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一竿子插到底,进村入户进行蹲点调研,在不给群众添乱、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拉家常话、说百姓事,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刻分析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已将农业结构调整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各市州、县市区人大农委要予以积极配合。市县两级人大会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谋划搞好具有自身特点的专题调研,为人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人大换届后,一批长期在党政部门和“三农”战线工作的同志转岗到人大工作,这些同志不仅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农业与农村情况,了解农民的心声和发展愿望,这是搞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资源和有利条件。但人大工作对大家来讲又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环境,这就需要一个重新学习、重新认识的过程。面对新岗位、新任务,如何正确行使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定等职权,如何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按照王三运书记对省人大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着力强素质、转作风、提效能、讲团结,为履职尽责、搞好工作、完成任务提供坚强保障。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把省委的要求贯穿于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知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区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学习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省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务实之策、创新之举。三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省人大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自觉维护人大的良好形象。四要着力提高工作效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要切实加强团结协作。各项工作都要充分发挥民主,既注重少数同志的不同意见,又坚决贯彻集体的决定,日常工作生活中,同志之间要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多交流、常沟通,坦诚相待、和睦相处,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凝聚工作的强大合力。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六
20xx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精心谋划“”发展的重要一年。关于今年工作,不久前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已作了全面部署。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一港三城”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增强实力,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力以赴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欠发达地区发展“三大难题”,集中力量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维护社会稳定“三大硬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今年重点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突出基础性、枢纽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大设施建设,大力度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实施,全力掀起重点工程建设新的高潮。今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项目106个,其中,建成和基本建成项目19个,续建项目68个,开工或争取开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5亿元以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构建枢纽型、网络型的大交通格局。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以深水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为支撑的现代化对外交通网络。续建状元岙港区一期、龙湾港区,新建七里港二期等工程,做好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灵昆港区等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温州(洞头)半岛工程、绕城高速公路北线、诸永高速公路永嘉段、58省道改建、104国道乐清和永嘉段改建、飞云江三桥工程,开工七都大桥、文泰线和78省道改建工程,建成金丽温高速公路永鹿段。做好龙丽温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西线、甬台温复线、洞头疏港高速公路、瓯江过江通道等前期工作。推进温福铁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甬台温铁路。以适应开通国际航线为目标,加快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努力提高空港口岸的适航能力。
(二)化大力气缓解要素供应紧张状况。完成温州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浙能乐清电厂,做好苍南电厂和泰顺抽水蓄能电站的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500千伏温东输变电工程,建成500千伏温南输变电和220千伏里垟、五甲、象东输变电等项目。加快城市西向排洪、戍浦江河口治理和七都、水头、飞云、灵昆等重点城镇防洪堤建设,开工建设楠溪江供水、洞头大陆引水、珊溪水库向平苍供水等工程。全面实施17万亩在建围垦造地工程,开工建设半岛浅滩二期、瑞安丁山二期等工程,增加土地战略资源。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促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时效化和协同化。
(三)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生态市建设。完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城市路网布局。继续抓好瓯海大道、南塘大道、温州大道、沿江路二期、汤家桥路、西山路二期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打通老城区道路卡口,促进新老城区连通连片。加快城市中心区配套设施和龙湾、瓯海行政中心区建设,启动杨府山会展商务中心。搞好沿江防洪景观带和温瑞塘河文化带建设,续建加洲乐园、白鹿洲公园、汇昌河水上公园、九山公园二期等工程。集中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加强市区进城口美化、顺畅工程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以“三大水系”、温瑞塘河和制革、电镀、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打好污染集中整治攻坚战。开工建设城市西片和龙湾、文成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各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卧旗山、杨府山垃圾场终场改造工程,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力争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搞好温州生态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四)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深化细化配套专项规划,抓紧启动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提升作用大的重大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汽摩配、电工电器、泵阀等行业,努力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适度超前、滚动开发”的方针,全力抓好滨海新区和中国鞋都、乐清经济开发区、温州(鹿城)轻工特色园区、浙江瓯北泵阀、平阳萧江塑编、苍南家具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精心组织实施百项重点技改工程和百项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确保工业性投资达到180亿元以上。同时,加大要素资源投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高起点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五)突出抓好与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事业项目。围绕提高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水平,建成温州图书档案馆、龙湾中学、永嘉中学、平阳中学、泰顺一中迁建、洞头县人民医院迁建等项目,加快温州大学(筹)、温州医学院新校园和第二外国语学校、工人文化宫、温医附一院迁建、温州传染病医院等一批重大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加快洞头中心渔港、ヴ接娓酆腿鸢捕山埠、乐清蒲岐、洞头南塘、苍南ヴ剿拇笏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全面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和乡村康庄工程,完成20个示范村和300个整治村建设任务,改造通乡公路280公里、通村公路2500公里。抓好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七
同志们:
正值岁末年初,我们在瑞金市召开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回顾总结今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的工作。陈毓平同志通报了省人大农委20**年工作情况和20**年工作要点,各设区市就今年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对明年的工作谈了各自的设想,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表彰了至20**年度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先进单位。会议开得很好,很有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我结合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就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提出的“三保一弘扬”总体要求,以“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基数持续增高、旱灾历史罕见、市场波动较大、危机冲击空前的情况下,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比预期要好”。一是粮食产量“比预期要好”。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二是农民收入“比预期要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75元,增长8%。三是农民工就业“比预期要好”。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达681.3万人,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一是惠农政策实惠多。省委、省政府继续巩固和加大已有的强农惠农政策,新增大宗农业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执行国家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同时将水稻、棉花等良种补贴全覆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政策引导性强。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三是农业生产成本降低、效益趋好。今年的化肥、机械作业等生产成本较上年有所降低,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四是强化科技扶持。各地积极更新主导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农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较往年明显提高。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还很难彻底消除,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全球气候变化难以逆转,对农业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打破,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新的难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依然十分脆弱,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通往农田的沟渠不畅,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5%,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基层农技推广没有摆脱“旧、破、老”的困境。三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依然没有建立。种粮政策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种粮积极作用减缓,虽然农民收入连续多年持续增长,但没有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
如何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前几天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我省贯彻意见,着重指出,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努力夯实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围绕稳粮增收重民生这个现实需要,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战略目标,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强化农业发展这个战略基础,采取扩大农村内需这个根本举措,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势头,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20**年,省人大农委在省人大及其会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保一弘扬”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开展立法、监督和调研等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立法工作有新进展。《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经省人大会三次审议后出台,这是我省第一部专门规范水利工程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二是监督方式有新举措。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在工作监督中,将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和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相结合。三是监督工作有新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工作得到省人大会的充分肯定。省政府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很重视,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四是上下联系更加紧密。省、市人大农(工)委按照上下联动、各有侧重的方式,共同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成果汇编。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人大会,向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和与会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20**年是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江西跨越赶超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全省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依法履职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难点,结合实际,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等形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重要问题的监督,努力在推动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上,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上发挥人大应有的作用。做好明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把握以下重点:
(一)积极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是江西的名片――它吸纳了全省94%国土面积的江河水,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保护鄱阳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发水利,广泛治理血吸虫病,到80年代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再到本世纪初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20**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经过近两年的积极努力和富有成效的工作,这一构想已经成为国家批准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是我省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是加快江西崛起的重大机遇。
作为全省各级人大会及其农(工)委,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献计出力,实现新的更大作为。一是要充分认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主动参与、积极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二是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推动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优势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省人大农委计划明年上半年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题研讨会,这是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文章做细、做深、做透,真正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正确决策服务。
(二)继续深入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农业发展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省人大会从20**年启动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以来,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生产和消费安全,已经产生积极的影响,取得明显的成效,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省人大会监督工作的新抓手,着力打造的监督工作新品牌。今年省人大会在听取和审议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江西农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更大的成效,切实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注重活动实效,继续深入开展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明年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要围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这一主题,努力实现在四个方面有新突破。一是要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上有新突破。督促各级政府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大力推动建立和完善县级农业执法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治力度。二是要在建立完善检测体系上有新突破。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例行监测制度,扩大监测范围。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各级财政要保障必要的检测工作经费。三是要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试点,逐步在全省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四是要在建立部门协调衔接机制上有新突破。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监管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加强,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很脆弱、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全省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有近50余万座,虽然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建设和改造资金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农田灌排工程破损严重,运转艰难,抗旱保灌能力较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行、管护和维修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抗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更积极、更直接、更有效的综合措施,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用现代技术和设施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步伐。二是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性、公益性的特点和定位,逐步建立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加强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多方加大对小型农用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三是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构建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公益性的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根据我省农村劳动力大量长期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田间小型水利建设的扶持政策。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调动农民群众用水、管水和加强水利设施维护的积极性。
(四)积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组织,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我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加强示范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手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省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412家,出资总额120.27亿元,成员总数78643户。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宣传引导还不够广泛,发展还不够平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落实扶持优惠政策还不到位,专业化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植根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适应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突出产业倾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类支农建设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尽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切实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督促各级部门帮助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规范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指导农民合作社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步形成产销联结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着力解决合作社人才缺乏的问题。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到农村创办、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加快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立法步伐。按照省人大会立法计划,做好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
(五)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中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直高度重视,2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目前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自乡镇机构改革后,农业部门的站所基本上是“网破人散,名存实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新情况下,更需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确是一个发人深思、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推进。一是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推动各级政府建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公益性职能。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培养力度。二是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在强化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高等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三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围绕农业科技入户进田头,整合各方面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形成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合力。
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新时期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前几天召开的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和省委的意见,是全省各级人大及其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要结合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学习,紧密联系人大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省委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根本和核心,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深刻领会省人大设立会30年来所形成的经验与启示,把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紧扣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从人大工作的特点和定位出发,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同推进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结合起来,找准人大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的结合点,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采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形式,着力推动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
三要注重实效,切实搞好跟踪监督。吴邦国委员长多次强调:“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取得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成效,不仅要重视人大监督的权威性,还要丰富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实效。跟踪监督是地方人大会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措施。要抓住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改进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元旦佳节即将来临,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八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十二届人大的开局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与各市州和部分县区人大的领导和同志们共同研究农业与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交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提高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省人大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我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如何做好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讲三点意见:
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xx年到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甘肃有两大问题:一个是民族宗教问题,一个是农业问题,始终关乎全省发展大局。我省的农业与农村工作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丰”、农民增收实现了“九连快”,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温饱问题解决后,相对贫困日益凸显。一方面贫困面大,国家确认的扶贫对象为7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4.6%,列全国第二;另一方面贫困程度深,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06.7元,与全国相差3409.9元。加之生存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欠账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富民产业培育进展缓慢等制约因素,扶贫攻坚、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三农”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转型跨越的重要关头。在甘肃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汪洋副在临夏州积石山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都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三农”工作要围绕实施“1236”扶贫行动计划和现代农业建设,在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积极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今后五年,是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也是本届人大会大有作为的五年。多年来,各级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职责,拓宽立法渠道,改进监督方式,创新调研方法,服务人大代表,为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从事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在视察甘肃时对农村工作的要求和党的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三农”工作任务,继承和发扬人大工作的优良传统,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长期繁荣、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是我们各级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工作的优势,积极作为,努力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农业立法要更加注重质量。制定地方性法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是地方人大会的重要职权和首要任务。多年来,省人大会高度重视农业法制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农业地方立法工作。截至20xx年,省人大会共制定了38部涉农地方性法规,内容涉及土地管理、水资源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动植物检疫、种子管理、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扶贫开发等多个方面。这些涉农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农、依法兴农进程,为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但客观地来看,我们现行的一些法规,有的还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有的缺乏针对性,地方特色不明显;有些急需要立法的事项尚处于空白,如草食畜牧业发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河西走廊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因此,要在已有工作基础和取得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立法工作,行使好地方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努力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有效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和实现小康目标,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紧紧围绕农村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特别是发挥好从事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的特殊作用,牵头做好立法选题立项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提高质量,不能为立法而立法,不能急于求成,要在确保与宪法和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不冲突不矛盾不违背的前提下,把立法的重点放在提高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上。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一些不适应、不科学、较原则的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尽可能多一些具体化、可操作的条款。另一方面还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适时制定出台新的相关涉农法规。其他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人大及其会也要积极参与立法工作,充分发挥贴近实际、贴近问题、贴近群众和承上启下、联系人大代表的优势,提出立法意见和建议,配合搞好立法调研和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
二是农业监督工作要更加突出实效。人大及其会作为国家权力监督机关,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其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目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基本成型,农业与农村工作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要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问题,紧紧围绕农民所思所盼所想,综合运用各种法定监督形式,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要把“三农”、扶贫和民生支出列入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监督“三农”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查找和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政府加以改进。要把跟踪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方法,针对“三农”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难以彻底解决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反复督查、一抓到底,着力推动解决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农业调研要更加突出重点。调查研究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紧紧围绕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紧紧围绕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形成一批有份量、有价值、可操作的调研成果,积极向省委建言献策,为省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调研的内容上,要紧扣省委“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突出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和“1236”扶贫行动计划、加快集中连片区域扶贫攻坚、推进特色产业富民收入倍增、开展“双联”行动、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实际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在调研的主体上,要突出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强与代表的日常联系和沟通,广泛吸纳代表参加调研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把代表的主张、群众的呼声、基层的经验充分反映到。
调研报告。
中。在调研的方式上,要体现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一竿子插到底,进村入户进行蹲点调研,在不给群众添乱、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拉家常话、说百姓事,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刻分析问题、找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已将农业结构调整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各市州、县市区人大农委要予以积极配合。市县两级人大会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谋划搞好具有自身特点的专题调研,为人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人大换届后,一批长期在党政部门和“三农”战线工作的同志转岗到人大工作,这些同志不仅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农业与农村情况,了解农民的心声和发展愿望,这是搞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资源和有利条件。但人大工作对大家来讲又是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环境,这就需要一个重新学习、重新认识的过程。面对新岗位、新任务,如何正确行使立法、监督、人事任免和重大事项决定等职权,如何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按照王三运书记对省人大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着力强素质、转作风、提效能、讲团结,为履职尽责、搞好工作、完成任务提供坚强保障。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把省委的要求贯穿于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律知识,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区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学习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省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务实之策、创新之举。三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省人大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自觉维护人大的良好形象。四要着力提高工作效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要切实加强团结协作。各项工作都要充分发挥民主,既注重少数同志的不同意见,又坚决贯彻集体的决定,日常工作生活中,同志之间要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多交流、常沟通,坦诚相待、和睦相处,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凝聚工作的强大合力。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大会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及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市县区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做法经验,探讨明年的工作思路。由于议程调整,刚才只听了部分县(区)人大的同志交流本届以来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的总体安排;下午市直各涉农部门将介绍“十三五”规划涉及本部门的主要任务、具体指标和实施措施,市人大农工委还将对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作交流。会议时间虽短,但收效大,达到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预期目的。刚才林华主任给大家作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传达了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精神,特别就扶贫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工作做了详尽部署,请与会县区及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本届以来,我市各县区人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一线精神状态、发挥一线作为,依法履行农业农村工作监督职责,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中心抓好监督。各地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选择关系改革发展全局以及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如高度关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以及土地利用等焦点、热点问题,选题准确,重点突出。在开展监督工作中,采用听取审议专项。
工作报告。
组织代表视察开展执法检查以及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各种方式方法,促进了监督的深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推动了实际工作。二是服务决策搞好调研。各地围绕“三农”发展关键问题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调研,深入细致剖析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准确提出意见,为党委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会审议做好服务,推动了一些重点问题的科学推进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三是联系代表促进履职。各地都非常重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引导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积极组织代表参与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重视代表涉农议案的办理和建议督办,注重保持与代表的经常性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调动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尤其是本届以来,我们市人大会在组织开展的三次省人大代表专项集中视察活动中,所关注的重点分别是汉江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及扶贫开发工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全市上下对农业农村工作非常重视,汉中农业农村工作的亮点很多。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民问题在中国始终是突出问题,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昌盛的基础。人大监督农业农村工作不例外,要高度关注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研究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解决好农民的利益问题。明年在研究谋划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时,要以党的及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重点加强对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从我市“三农”工作实际出发,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扎实做好我市的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
(一)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方向、目标,而且是现实紧迫的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突破口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动各种经营共同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从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各种经营共同发展,其实质就是各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今后我们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关注农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关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关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认真开展相关议题的审议、调研等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有关改革措施的落实。同时,我们还要对其它关系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问题给予关注,认真开展调研、监督,如关注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关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园区化、农田标准化水平;关注农业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发展水平提高,促进我市农业走安全、生态发展之路等。
(二)关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和财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理念上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农业综合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和基础,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升级换代。今年二届互联网大会公布数据和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已成为重要平台。中国6.7亿网民超过世界网民总数1/5,网民规模全球第一,中国有415万家网站,在全球排第二。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328家,市值7.85万亿,占中国股市总市值25.6%,互联网经济占gdp7%。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中国占4家。20xx年我国互联网零售交易大约2.8万亿,其中农产品网络交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比重还较低,农业电子商务正在形成跨区域电商平台与本地电商平台共同发展,未来将力推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些发展趋势和改革措施将充分激活发展活力,增强农业农村经济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财富。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检查监督,促进有关改革尽快落地到位,尽快发挥作用。
(三)关注农村发展体制创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走一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今后的任务仍很艰巨。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就是要按照市委提出的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治理面源污染、打造绿色景观、挖掘乡村文化、完善公共设施、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建设“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而如何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则要按照深化改革的精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我们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视对相关工作的思路、进展等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有关改革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以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工作。
(四)关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改革,推动农村民生问题改善。关注民生是人大的重要职责。农村民生保障水平落后是目前我市城乡发展差距最主要的表现。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关注民生、关爱农民,把农村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以我们的监督工作推动中央、省市惠农利民政策的落实,推动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问题的解决,切实保障农村人口就业、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督促各级政府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落实有关各项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五)关注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汉中来说,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目前扶贫开发工作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汉中“三市”建设进程中必须抓好的重大工程。因此,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汉中实际,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优势,把全面提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重点,把扶贫村和扶贫户作为难点,及时补齐短板,确保困难群众与全市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改革的重大理论和政策突破,将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加快推进。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我们应该积极地置身其中,努力推动改革;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增强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里提三点希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本领。新常态下对我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认真吃透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重点以及具体举措,切实把握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方向,把握好党的“三农”政策走向,把握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着力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对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监督。要研究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学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理论,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学习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与人大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开展监督;认真学习农业农村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执法检查,促进各项“三农”法律、法规的执行和落实。
二是切实增强群众观念,认真转变工作作风。人民代表大会源于人民,代表人民,增强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近两年全市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活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群众观念,认真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来自群众、代表群众、代表人民。要在履行人大职责的过程中,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正做到“进农家门,听农家话,知农家事,解农家忧,交农家友”;要注重深入调研,科学准确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把握实际情况,努力把握精神实质,使我们的审议意见更准、更有针对性,建议意见更有价值、更有操作性;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努力当好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要重视创新监督方式,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开展监督;要注重跟踪监督,对重要议题,要跟踪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反复监督,直至取得实际成效。
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共同促进我市人大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近几年,市人大农工委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都离不开各县区人大、各涉农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大家在交流工作时,给我们提到了很多好的做法、经验以及意见建议,对此市人大农工委要认真总结,做好研究推广和落实。同时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建立市人大与各部门、各县区人大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我市人大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议开得很好,会上,大青同志传达了去年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去年我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研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市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分别介绍了部门的工作及依法行政、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各县(市、区)人大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对做好今后的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一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市人大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发展定位和实施“掉头向东、通江达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开放战略,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推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去年,市人大会在农业与农村工作方面,主要是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农民增收、农业技术开发情况的汇报,开展了《防洪法》执法检查和对市扶贫办工作评议,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改进了工作,解决了农业与农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县(市、区)人大及其会和市直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大力配合是分不开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协调配合,为开创我市农业与农村工作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全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坚定政治方向,确保三农政策落到实处。
1、必须坚持党对人大工作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这是宪法规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自觉接受和依靠党的领导,是各级人大及其会依法行使职权、更好地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从大局出发,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人大会要深刻认识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党的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随时了解党委的重要工作部署,及时把握党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人大各项工作置于同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使人大工作与党委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思路同向,行动同步,协调一致。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使党委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继续坚持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对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的安排,要事先报党委同意,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党委反映,以取得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从而使人大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委的中心任务,全力保证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
2、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各级人大及其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每一项职能,都与“三个代表”密切相关,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在立法、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事任免等工作中,都要始终不渝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为现代化建设和生产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和发展先进的法制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执政为民,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始终做到爱民、亲民、利民,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大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3、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xx大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继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三步目标迈进过程中制定的具体的行动纲领。xx大不仅提出了小康目标,而且还立足我国国情和农业农村实际,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xx大报告在农村发展目标和任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都作了论述,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制订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20xx年新春伊始,党中央在时隔20xx年之后,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1号文件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在5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所有特产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还对林业体制改革、林权的落实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新观点,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我们都应当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应该说,“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关心农民”已成为上下普遍共识。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少数同志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些片面,觉得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认为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还得靠工业和非农产业,因而有意无意忽视“三农”问题。其实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对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当前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慢,仍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各级人大要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围绕抓好“三农”法规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听取专项汇报、评议工作、执法检查等形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确保三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党的xx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第一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它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依法监督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依法监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如果没有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大环境,就根本谈不上依法监督。离开了依法监督,依法治国也会落空。我国《宪法》及《组织法》规定,各级人大及其会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依法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基本职权。为此,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是人大及其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职责。
宪法提出:推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大及其会要把自己的全部工作溶入到促进“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进程当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三个文明”当中,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法制保障。因此,促进“三个文明”,关键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民主法制建设搞好了,它就能够有力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人大也要支持政府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会审议质量,提高决议决定的质量,为政府在执行中取得实效打下好的基础,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近几年来,市人大会在农业与农村工作方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和审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先后对《水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防洪法》、《土地承包法》、《气象法》、《动物防疫法》等多个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督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今年上半年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情况的汇报,围绕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落实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维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当前,由于部分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高,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纯,法律意识的不强,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现象。因此,各级人大应加强执法监督,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确保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
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项宏伟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不懈努力。我们要以维护宪法尊严,树立宪法权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全面贯彻实施为己任,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证。
1、熟悉宪法和法律。要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树立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意识,在行动上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要把学习宪法和法律与监督工作、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开展监督工作时,都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和搞好前期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熟悉了宪法和法律,摸清了法律的执行情况,才能实行有效监督,增强监督效果。
2、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通过监督,使国家行政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依宪执政,依法行政。通过监督,使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强化服务、责任和法治意识,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实施有效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3、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人大及其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人民负好责的同时,必须主动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切实保证宪法和法律有效贯彻实施。同时要督促和动员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我市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农业不强,主要是农业企业尤其是加工企业不多、不强、不优。市委结合我市农业工作实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今后农业努力方向。姚亚平书记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抓好“基地”、“产业”、“企业”三要素,要统筹部署工业农业,培育农业种养企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从而形成现代农业产业,把上饶建成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现代农业的种养中心、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与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它为我市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我市农业、林业、水利事业发展情况来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实现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淡水资源面临着水资源问题、水的合理利用问题、水污染的问题。我市水资源虽然相对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用水量持续增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特殊单位污水尤其是医院废水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新的污染问题还不断出现,使得水质污染、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不合理使用农药,规模化养殖业也造成新的水质污染;我市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树种结构、林分结构和林龄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复层林面积大大减少,水涵养能力的进一步减弱,我市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信江流域也将面临资源性缺水。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法》、《水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贯彻执行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根据市人大会20xx年工作要点,今年市人大会安排农业和农村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项:一是对市水利局局长进行述职评议;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三是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情况的汇报;四是配合全国、省人大会在我市开展的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立法调研等工作。各县(市、区)人大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联系本地、本部门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按照市人大会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好述职评议工作。根据市人大会的工作安排,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市水利局局长进行述职评议。4月28日已召开了述职评议动员会,目前已进入评议调查阶段。为提高评议质量,对述职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要深入了解情况、听取多方面意见,做好评议各项准备工作,着力提高评议工作实效。二是搞好执法检查。市人大会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展《森林法》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及林业部门搞好林业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三是要相互配合,发挥整体作用。市县人大会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过去几年,市县人大加强了工作联系,形成了良好的相互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这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今后要继续保持下去并要有新的发展,不断拓宽加强联系的途径。
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以宪法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好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同心同德,开拓奋进,扎实工作,为努力构建和谐平安上饶,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九
是我区经济发展较快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区委、区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组织声势浩大的“三农”问题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具有实质性的落实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热情空前高涨农业投入普遍增加粮补等政策落实到位信息工程全面启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开始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局良好农业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在晋中市经济工作会上我区被授予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先进县第二名、农业信息化先进县第一名、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郭家堡乡郭家堡村、王湖村张庆乡怀仁村、演武村被授予宽裕型小康村;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区温室蔬菜协会被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7名粮食、蔬菜、果品、畜牧经营户被评为市级优秀经营大户。具体讲: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水为切入点,平川抓节水,丘陵抓开发,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做好五篇文章。一是人畜饮水工程,完成31个村,解决了7800人、829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打井13眼,新建蓄水池10个。二是集雨灌溉工程,在什贴镇李坊村新打旱井100眼,为发展旱垣地区高效农业提供了条件,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形成具有特色的“李坊效应”。三是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东阳镇实施,总投资1080万元,由省级投资600万元,改造25000多亩土地,辐射该镇10个行政村、13000人,去年已投资373万元,8500亩耕地及水、机、电、路得到治理。四是水土保持生态流域工程,建起什贴镇十里沟流域综合治理万亩精品工程。五是耕地保护和开发工程,在乌金山镇聂店村千亩造地工程,完成投资400万元,田、渠、路、坝、井已经完成,变千亩滩涂为高效农业园;在什贴镇北窑店、乔头实施造地工程,投资110万元。全区先后铺开1500亩高效田造地工程和3000亩土地复垦工程,在近年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效益最好。
二是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从深层次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搭建了优势农产品发展框架,在全区范围内共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4大主导产业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规划实施后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达到11.63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良好,存栏已达到5600头,比去年增长30.6%;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3.5万亩,比去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全区玉米总产量达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去年新发展温室大棚1万亩,累计5万亩,并在四方面进行升级上档:一是突出优势蔬菜“三线、四区”区域布局;二是示范推广防虫网等10项高新技术;三是加强棚内品种结构调整,引进蔬菜新品种40个;四是推广“一次定植,两次收获、一膜两用”高效栽培模式。
三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连续全省夺冠。红枣产业已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省7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畜牧产业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20个,奶牛5600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8165吨。粮食作物面积44.6万亩,水果稳定在18万亩,其中苹果10.7万亩,梨3万亩。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一批围绕主导产业的加工龙头逐步兴起,白象方便面、成信油脂等加工企业已相继投产,娃哈哈和古船面粉正加紧建设。
四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广。蔬菜上无公害面积去年新认证7万亩,累计达到10.9万亩,新认证品种12个,累计达到16个,制定了榆次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红枣上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一座保鲜库、一座烤房,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榆次红枣发展模式被作为样板在全省。
推广,我区与晋中市联合为我区的四处基地挂牌,这4个基地在防裂果、丰产管理、技术革新、品种培育等方面都有突破创新。养殖小区采取了统一设计标准、统一规范生产等“五统一”发展模式,规范养殖。果品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基地建设,北田镇无公害苹果通过了产地认证。
五是品牌战略进一步实施。“魏榆”、什贴小米、品牌蔬菜,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红枣形成了“宁早”、“丰元”、“绿源”“老树”等一批品牌加工产品,如熏枣、酒枣、干枣、蜜枣等。“博瑞”乳品和“鲲鹏”饲料已经申请绿色产品认证,“博瑞”乳品已经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山西省政府定点屠宰企业民信屠宰加工企业,投资400多万元,年屠宰生猪10万头,加工“泽榆”牌猪肉5000吨。省级多样化水果生产基地北田,注册了“北田”牌水果商标。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区华玉香椿、丰元枣业、恒顺醋业、老醋坊、海玉饼干、仙枣公司、德御农贸公司等7家农产品企业,仅现场销售就达到6万元,达成合作销售协议83个。我区农业正在走向品牌农业之路。
六是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信息体系建设。建立了7个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8个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推广了电脑、电视上网、电话“三电合一”网络媒介,建立起145名农村信息员队伍,开展网上交易。二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在巩固东阳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北田果蔬批发市场、什贴葵花市场投入运营,拟建的“榆次串串红农产品综合市场”已报省计委立项。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蔬菜营销户达到4000余户,普家乐农村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三是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区一级,完善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提高户一级,全区科技示范户达到了1140户,形成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全年培训农民1800余场次,培训人数11.3万人次,发放资料34万份。
七是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全年农业投入达到3.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达7835万元,重点工程投入达1.28亿元。发放粮补资金211.15万元。农业税减少1.5个百分点,减免绝对额219万元。投入32万元实施“阳光工程”。调动了农民种粮和产业开发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总的看,去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是近年来形势最好,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粮食总产大幅增长,达到1.55亿公斤,同比增长6000万公斤,增长63%;蔬菜总产达到11.63亿公斤;红枣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肉蛋奶综合产量达到3.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8元,同比增长12,突破了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5的低谷,为近年最高。其中蔬菜提供1245元,较上年增长11;红枣提供150元,较上年增长90;畜牧业提供516元,较上年增长10.3;粮食提供495元,较上年增长66.7,较上年增长;果业提供338元,较上年增长40;工资性收入及其它收入为884元,比上年增加增长18.6。
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好形势是政策到位、大家努力、老天帮忙、市场行情好、工作措施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市场和气候是多年少有的两大客观有利因素。面对这样的好势头,做好20的工作,就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冷静思考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是充分考虑气候条件。20的天气对当年的农作物增产有利,但榆次十年九旱。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北方地区为偏旱年份。晋中市气象部门分析,今年降雨量比常年偏少,尤其是春季,加之春季大风较多,出现春旱的可能性较大。春末夏初对流天气较多,容易出现冰雹灾害,盛夏仍会有局部地区的暴雨。加之我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靠天吃饭”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扭转,实现全年农业增产目标将受到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
二是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去年多数农产品市场价格看好,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粮食为例,多数时间内平均每斤增加两毛钱以上,是多年来少有的高价位,这是连续多年粮价低迷状况下出现的合理回复。据预测,今年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以平稳为主基调,略有波动,但由于能源、原材料紧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将削减农产品价格回升的增收效果。从最近看,化肥普遍上涨20―30,种子去年的零售价格相当于今年的批发价格,上涨幅度在20左右,农膜由去年的1万元/吨上涨为1.3万元/吨,涨幅在30左右。相反,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价格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正确认识区情现状。前面两点是就大环境而言,具体到我区,有六点弱项不容忽视:一是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二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档次不高,有的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三是品牌不响,有好的亮点、典型,但发展速度不平衡,需要大力加强,着力培养。四是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欠账还较多,部分重点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进展缓慢,如福大蔬菜、丰元枣业、奶牛养殖园区、乳制品加工等。五是农民市场意识、技术素质还有待提高。六是优势农产品规模不集中。从横的方面比较,虽然去年我区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为12,但全市平均增长为12.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将近1个百分点。我区的蔬菜、红枣、水果等较具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也被寿阳、太谷、祁县等兄弟县市赶超。要看到这些现实,找到差距和不足,分析原因,找准对策,迎头赶上。
四是悉心研究发展趋势。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还需要下硬功夫,花大力气。统筹城乡发展,统什么?一为统一政策,二为统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三为统建公共服务设施,四为统揽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筹什么?一个是筹谋具体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再一个是筹建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项目,还有一个是筹集建设资金。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个宏观战略问题。这个宏观战略与榆次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战略的.结合点,应当落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
鉴于上述分析,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央[2008]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增长10以上。
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从更深层次上推进“三农”工作。
近年来,我区在实践中探索制定了“五个中心”发展战略,丰富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涵,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方略,围绕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目标,紧紧抓住盛世兴农的战略机遇,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增强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
从近几年我区的发展实践看,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贯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年,要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实施区域布局规划为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有效利用资源、扩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一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用水难、行路难,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基本农田;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要积极采取防雹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要开发和保护耕地、荒坡、荒山、滩涂等多种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27.04万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7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00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新增机旱田1万亩,总量达到3万亩。
二是做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2008年我们要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调整思路,突出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建设。选用优质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上档,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势玉米和杂粮产业开发带,确保粮食安全,面积稳定在40万亩,粮食总产量1.5亿公斤。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无公害蔬菜面积要突破30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其中北田、庄子等乡镇要完成15万亩丘陵延秋茄果类蔬菜布局区建设,郭家堡、张庆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平川结球叶类蔬菜布局区建设,什贴、东阳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根茎类蔬菜布局区建设,全区要完成6万亩设施蔬菜布局区建设,其中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在种植模式上,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面积巩固30万亩规模,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推广“四个一”模式,补植补种2万亩,酸枣接大枣200万株,总产量达到2600万公斤,比上年增30。养殖业要突出以奶牛、瘦肉型猪、禽蛋、肉羊优势区等为主的“四区”建设,使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奶牛存栏突破8000头,郭家堡、东阳新建两个500头奶牛示范小区。水果面积稳定18万亩,淘劣换优3000亩,总产1.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9.5,推广果实套袋4000万个。
三是做强龙头企业。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我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逆向思维,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做强做大,也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强不大。我区在酿造、饲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点,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顺醋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但都与我区的蔬菜、红枣、畜牧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带动示范能力不强。尽快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就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就是要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交通资源、优势产业资源、气候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等),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并且今年要有大的突破,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已建设几年的福大保鲜速冻蔬菜加工出口项目和丰元枣业等项目要加大扶持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效;博瑞乳业要有突破,尽快成为大型龙头,增加辐射基地、带动农户、推动调产的能力。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科学管理,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还要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2008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1亿公斤,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四是做精品牌产品。品牌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产业化的支点、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卖点。标准滞后、质量不高、精品不多、品牌不响,依然是我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瓶颈。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巩固蔬菜、红枣品牌,重点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涂河肉羊、涂河大蒜、怀仁四眼井醋,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要通过技术培训、园区示范等方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要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家。无公害认证方面,蔬菜新增产地认证20万亩,补认证西葫芦、茄子、白萝卜等品种;果品认证杏、梨等面积1000亩,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畜牧上认证“博瑞”乳品和“泽榆”猪肉。围绕市场准入制度,一是要全面完成1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的制定,并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二是打无公害“品牌”。我区无公害生产起步是比较早的,但发展缓慢,规模不大,品牌不响。“魏榆”等无公害品牌已经注册多年,但影响力一直不大,只因为我们的蔬菜还停留在地头销售上,甚至连简单的初加工和包装也没有,更不用说打品牌了,要充分发挥蔬菜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作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特别是在西红柿、青椒、葱头等我区的主导产品上要闯响“魏榆”品牌。三是今年我区无公害蔬菜要实行市场准入,同时要加大对现有“魏榆”、“北田”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力争再创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要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2008年要在华玉香椿、丰元枣业、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500户,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2000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
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80,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技培训达到20万人次。继续开展种植遥感监测工作。依托现有技术力量、硬件设备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服务我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区疫情测报站和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兽医站,重点建设张庆中心站。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
执法体系。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一年至少是2次,质检站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要加紧筹建,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市场营销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没有市场,产业规模就不可能进一步扩张,就榆次的区位、交通和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另外,张庆乡演武要培育禽蛋交易市场。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重点在销售上要打品牌,进行一些初加工,打上“魏榆”等品牌销售,引导农民闯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商家权益,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下一步经管办、供销社要引导农民经纪人、协会、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和提高级次,使农民在生产安排、技术指导、信息提供、销售等方面得到服务,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2008年,我区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人畜吃水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万亩造地工程以及什贴小米、香椿加工项目。温室大棚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北田镇张胡温室园区、庄子乡杨坊温室大棚园区、乌金山北胡、什贴李坊和东赵上、下戈等效益典型,充分发动,搞好示范培训,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2008年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63”节水项目、金贝植物园等工程。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把握和定位城镇建设,与提升产业化、促进非农化结合起来,统筹运作,加快建设具有不同产业特色和人文内涵的城镇化体系。重点抓好乌金山镇、修文镇的集镇建设,两个乡镇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筹集资金,分步推进集镇建设。同时,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聂村、大东关、北胡、小峪口、聂店、怀仁、演武、张庆、郭村、东郝、东长寿、东阳、车辋、彭村、庄子、杨方、西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要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要认真研究小城镇的产业规划,充分依托区域优势,创办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发展城镇,首务在兴业。我区108经济走廊一线的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已经具备了集群经济的产业基础,要力争实现率先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其它乡镇都要考虑区域资源优势、传统产业基础,靠发展优势产业群体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路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资源可利用和环境可承载来进行规划定位,确定建设速度。今年我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素质,继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
加快进城入镇务工就业和跨区域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仅去年一年,我们完成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8907人,新增劳务输出7630人,完成晋中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4700人)的162,截止年农村劳动力已转移41481人。从去年我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全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864元,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3.8。而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剩余劳动力太多,工业化水平太低,还有14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推进工业化,转移劳动力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要认真总结去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阳光工程”培训400人,转移3000人的任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提高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把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为定点培训单位,实施“定单”输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业。各乡镇劳动服务站、区阳光工程办要加强与劳动保障局、市区职介中心的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是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鼓励、扶持、指导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开发本地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展在市外、省外、境外的就业能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体系。
以上是我谈的几点意见,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不吝指正。当前,“惊蛰”已过,农忙在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做好以人畜饮水、节水、旱作农业、退耕还林、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扶持贫困村庄和救济困难农户为重点的扶贫解困工作;以科技下乡、农民培训、农资调集、化肥价格监测、农资专项整治、小麦春管、森林防火和畜禽防疫为重点的春季农业生产,为全年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同志们,今年的目标任务已很明确,工作重点也已确定,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重在落实,贵在扎实,我们一定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努力工作,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奋发图强,为实现“五大中心”建设的新跨越,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快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
五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要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2005年要在华玉香椿、丰元枣业、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500户,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2000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
执法体系。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一年至少是2次,质检站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要加紧筹建,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市场营销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没有市场,产业规模就不可能进一步扩张,就榆次的区位、交通和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而言,应该建一个大型的农业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另外,张庆乡演武要培育禽蛋交易市场。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重点在销售上要打品牌,进行一些初加工,打上“魏榆”等品牌销售,引导农民闯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商家权益,促进共同协调发展。下一步经管办、供销社要引导农民经纪人、协会、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和提高级次,使农民在生产安排、技术指导、信息提供、销售等方面得到服务,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2005年,我区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完成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人畜吃水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万亩造地工程以及什贴小米、香椿加工项目。温室大棚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北田镇张胡温室园区、庄子乡杨坊温室大棚园区、乌金山北胡、什贴李坊和东赵上、下戈等效益典型,充分发动,搞好示范培训,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2005年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63”节水项目、金贝植物园等工程。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我县“三农”工作的一次总结会、动员会和部署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一年的“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县委、副县长光明同志就去年全县农村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总结工作客观实在,部署工作具体全面,我完全赞同;会议还隆重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希望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全力推进我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业绩、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十个工作亮点精彩纷呈,五个农业重大项目推进顺利,三个关键问题要特别关注。
一是品牌建设有亮点。九岭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靖安白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都是我们三农工作的金字招牌。
二是农业三争有亮点。农口部门全年共到位上级项目资金达1.2亿元,比上年净增5200万元。
三是水利建设有亮点。启动了城北防洪堤、罗湾河堤、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全年投资近亿元,超过前五年的总和。
四是特色种养有亮点。先后涌现出泉水三文鱼、清水大闸蟹、三爪仑百花蜜、高湖皇菊、菊仙草等一批叫得响的靖安农业特色品牌,我们的椪柑茶、椪柑砂囊系列产品深受好评。
五是新农村建设有亮点。大力推进“靖安人家”装饰工程,环三爪仑百里休闲长廊沿线民居装饰一新,令人耳目一新。
六是森林资源保护有亮点。“亮剑行动”成效明显,销毁违法黑车40多辆,全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七是农技服务体系有亮点。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中央各大主流媒体到靖安集中采访报道。
八是农业旅游有亮点。仁首镇北河园、宝峰镇毗炉村、和尚坪村、双溪镇泥涡村、高湖镇古楠村、水口乡青山村先后获得了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授牌命名。
九是农民增收有亮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92元,较上年增幅达20%,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
十是移民工作有亮点。罗湾生态移民小区主体工程全面竣工,靖安生态移民模式得到省、市领导肯定。
五个农业重大项目推进顺利:
一是高湖镇竹柳种植项目推进顺利,达到幼苗1000亩,大苗移栽20xx亩规模;二是乐丰有机农业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建设;三是北河园;四是1000亩白鹭果蔬基地项目;五是仁首红豆杉基地。
另外,农口各部门还相继获得了一批省、市荣誉称号,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回顾去年农业农村发展走过的历程,工作历尽艰辛,经验弥足珍贵,成绩来之不易,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县“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及辛勤战斗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历史经验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当看到,当前“三农”工作既面临着许多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次矛盾,也遇到了许多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有三个关键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二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低估;三是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挤压、侵蚀农民利益的现象有所增多,维护农村稳定面临的难度不可抵估。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要在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业农村发展要在高要求下延续向好势头,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农村兴,天下安,民心稳。三农工作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围绕如何抓好三农,如何做到工业提升农业,城市统筹农村,致富带上农民,我一直在思考,围绕我们“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发展战略,“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就如何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我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兴业首在兴农业”。
“农业兴,天下定“。抓农业关键做精做专,着重在发展特色农业、强化产业化经营、加大基础投入三个方面,找准突破口,抓出靖安特色,唱响靖安品牌。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精农业。抓农业就要抓产业,抓产业主要抓特色。要按照把农业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规模的思路,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明晰我们的产业发展思路。当前,重点是要围绕椪柑、白茶、娃娃鱼三大靖安特色种养业,寻求扩规模、创效益,力求在特色上精益求精。一是椪柑产业要稳步发展。中国椪柑之乡牌子不能丢,要大力发展以椪柑为主的休闲农业,(在香田乡建设一个标志性的核心区,一个农业采摘导游图,一个高起点规划发展图,一支机制队伍建设,一批农宿文化点),巩固其作为我县山下片农民增收主导产业的地位,要力求在延伸产业链,扩大产品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县果业部门要全力帮扶龙头企业理思路、扩销路,在已开发椪柑茶、椪柑砂囊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产业规模效益。二是白茶产业要坚持扩规模与提品质相结合,关键还是提升品质,规范市场,巩固靖安白茶在外美誉度,使靖安白茶真正成为靖安一张过得硬的生态品牌;同时,要按照靖安白茶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新增3000亩,突破2万亩,使靖安白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成为山上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娃娃鱼产业要力求突破,要在规模壮大和产业开发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娃娃鱼生态园的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分散养殖,力争养殖规模达到5万尾,把娃娃鱼产业打造成靖安农业标志性产业,真正撑起“中国娃娃鱼之乡”这张金字招牌。
(二)着力强化产业化经营,做活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瞄准市场抓农业。提升靖安农业产业化水平,就必须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抓好提形象与广营销两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品牌形象,要坚持用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比如,当前我们的白茶产业发展,就面临如何提升品质、规范市场的问题,不适合种植白茶的地区就不要鼓励种植,按有机标准建设的茶园就坚决不能施化肥、打农药,同时,要切实加强靖安白茶品牌的统一宣传、包装和保护,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管理,巩固提升靖安白茶的质量、信誉和美誉度。二是要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扶持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到大中城市兴办贸易公司,开设销售窗口,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配送经营等模式,要继续积极赴上海、广州、南昌等地参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营造声势,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全力加大基础投入,做实农业。这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加大、工作不断加强,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在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把城北防洪堤、罗湾防洪堤、小农水重点县、种粮大户粮田工程、农村土地整治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作为今年要继续完善的重点工程抓紧实施,狠抓工程质量、狠抓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农业三争工作力度,把争取农业项目作为全县三争工作的重头戏,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抓紧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做好对接和争取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农业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笼子,力争农口部门全年争资超过1.5亿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强县重在强农村”。
“农村强,天下稳”。我们国家三农问题的根源就在城乡二元分割造成的发展差异,破解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建设好农村。
(一)致力抓好新农村,建秀美农村。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要坚持整合投入、打造亮点,以“环三爪仑百里休闲度假长廊”为抓手,实施好三大工程,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一是全面完成“靖安人家”装饰工程,去年,各乡镇已基本完成了三年工程量的70%,今年,大家要一鼓作气,确保三年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使全县公路沿线村庄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提升靖安农村形象。二是完善公路沿线景观工程,要切实抓好公路沿线2万亩油菜观光带的田间管理,打造靖安农村特色,让“相约春天到靖安看油菜花”成为我们农业旅游响亮名片。三是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生态优势是靖安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巩固发展好造林绿化成果,重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完成全年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建设秀美农村。
(二)合力统筹城乡发展,建幸福农村。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们明显感受到,农民进城的速度、县城扩容的速度、集镇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总体上,我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满足不了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在城乡统筹上还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空间可为,今年,重点是要抓好统筹城乡环卫保洁、统筹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城乡群众就业三个方面下功夫,办好三件事。一是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创建全省最洁净乡村是今年要实施的头号民生工程,是县委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按照推行县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需要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把这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推进生猪养殖业沼气池建设,走“猪—沼—菜”、“猪—沼—果”齐头并进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开通城乡公共交通,在县城、工业园区及周边乡镇开通城乡公交车,解决群众出行的问题。三是科学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达到“培育一批人才、拓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幸福农村。
(三)强力发展农业旅游,建人气农村。发展农业旅游,不仅满足了都市人到农村休闲度假的需要,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农业旅游品牌一旦形成,将会大大吸引外来投资,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终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我们抓“靖安人家”工程建设,就要把农业旅游当作一个重要抓手。一是要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科学编制农村规划,满足旅游发展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考虑旅游的特殊需求,完善配套设施,县农业、旅游等部门要加强规范指导。二是要把农特产品当旅游商品来开发,依托旅游这个平台卖向全国,靖安的白茶、香菇、木耳、笋干、蜂蜜、竹雕等农特产品,都是我们良好的旅游商品开发资源,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促农民增收。三是要把村庄、民居当旅游景点来谋划,进一步放大项目建设效益,休闲农业不仅仅是去某个农家乐吃顿饭,我们倡导的农宿文化是体会、体验整个乡村的氛围和文化,我们靖安还有大量可做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发掘利用,要仔细琢磨。
三、“富民贵在富农民”。
“农民富,天下足”。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千方百计做到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民富。虽然我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新高,但还没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省是6892元,全市是6981元,我县是6592元),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外部的发展环境和压力还比较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我们今年确定的农民增收目标是增长12%,增长的绝对数接近800元,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要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二是要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走以创业带就业的路子,着力为农民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使农民的“来钱渠道”多起来,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三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
(二)极力落实涉农民生工程,解民忧。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近年来,我们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一系列显著的成绩,每年都承诺并实现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比如,去年我们安排200多万元资金,在全市率先发放高龄老人长寿津贴,同时,在全省第一批实施新农保制度等。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环境整治等方面欠账较多,虽然我们现在的财力还不宽裕,但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是要一件一件的办,好事办一件多一件,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要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有关政策,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
(三)竭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民安。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权益,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厉打击伤农害农的行为,严肃处理违反政策的责任人,坚决做到落实政策不缩水、不流失、不走样。二是要关心农村弱势群体,切实保证农村“五保户”、留守儿童、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要重视维护农民权益,加强农村土地、林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这一块也是农村不稳因素的重要方面。四是要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起来、把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联系起来、把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维护好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xx年,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苍溪、幸福家园”目标,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切实强化资源管理,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年争取项目资金75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管护重点公益林7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8万亩,城乡绿化造林4.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6.3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758元。成功创建“全国天保二期工程示范县”、“三溪口省级森林公园”和林安木业“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党的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xx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基本遵循,更是加快林业发展的根本指针,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20xx年,全县林业园林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决策部署,以建设“美丽苍溪幸福家园”为统领,高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面大旗,加快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努力把林业经济推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主要预期目标:争取项目资金4000万元,招商引资5000万元;管护天保公益林7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8万亩,启动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完成营造林3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8.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20xx元左右。
一、着力抓好造林绿化,夯实林业生态基础。
一是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抓好公益林建设,落实集体公益林补偿。以全国天保二期工程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天然林管护工作新机制,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经营的新模式,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二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将我县纳入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实施范围。切实抓好历年8.8万亩退耕地还林成果巩固,大力推进专项建设,培育以银杏、香樟、桂花为主的珍稀树木基地,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让更多的退耕农户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增收致富。三是实施城乡绿化工程。认真总结推广创森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把造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及城镇面貌改观结合起来,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做好少屏山绿化专项规划,完成县便民服务中心和县体育馆绿化,改造升级县城滨江路绿化景观,配套实施大金、岳文、龙雍3个现代农业园区绿化和新村绿化。四是实施森林经营工程。切实改变传统的重造林轻营林、重面积轻质量的林业生产观念,抓好历年造林成效巩固。开展低产低效商品林改造,推进中央财政公益林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不断提升森林综合效益。
二、切实加强资源管理,确保全县生态安全。
一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认真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做好江南干道三期、国道212线城区改线和云芝林公司“梨乡水韵”等重点民生项目使用林地审核报批工作。组织开展征占用林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二是加强森林采伐管理。加强对林木采伐管理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审批程序,确保全县纳入限额管理的森林资源消耗量在7万立方米以内,限额采伐执行率达70%以上。强化木材运输源头监管和治理,规范木材运输证核发管理,推进木材运输流动巡查。做好木材经营加工户年审工作,规范建立《木材原料来源登记台帐》、《产品销售台帐》,重点加强对林安木业等大中型木材生产企业的管理,实行派员驻企监督制度。三是加强森林灾害目标管理。落实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灾害和人员伤亡事故。四是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亮剑行动”,严厉查处非法经营加工、偷拉盗运木材、违法占用林地、偷盗珍稀树木、猎杀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案件。
三、加速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一是编制总体规划。北部山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中部山区发展以猕猴桃、苍溪梨为主的水果林,南部山区发展珍稀苗木和花卉产业,鼓励支持发展林下种养经济。二是搭建产业载体。规划建设龙山现代林业园区,筹备召开全县林业产业推进现场会。打造林业产业基地乡镇,提高建园质量,扩大基地规模,提升管理水平,带动特色林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创新经营形式。积极引进业主,大力发展林业专合组织,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强力推进全县林业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开展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推荐工作,鼓励林产加工企业实施林业品牌战略,争创著名商标。四是营造发展环境。大胆探索和创新,处理好业主承包造林后林权办理中的具体问题。在专项资金扶持、林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对造林业主大户的扶持力度。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贷款财政贴息等制度,规范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林业投融资体系。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势下,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及省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的关键阶段,在开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今天召开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座谈会,主要是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及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凝聚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力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在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的重大政治任务上,更好履行职责,担当作为,发挥作用,增强实效。在大家交流研讨的基础上,讲几点意见。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做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政治责任。
************强调: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始终体现这一政治要求。党的***五中***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第一,要切实把握政治大局。************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一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三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二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理解************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及省委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精神,经常对表对标,确保方向不偏、靶向精准。三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确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折不扣地抓好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
第二,要切实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发展阶段开启新的征程,党***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农”工作要自觉融入到新发展格局中去,在新发展格局中把握历史方位和职责定位,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也要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既要立足农业现代化,也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也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要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完整把握、准确理解,抓住“三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三,要切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近,************在广西考察时强调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应当将“农民富裕富足”作为议题选择的重要标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中国******党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这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今年5月28日,李锦斌书记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大会上作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瞄准阶段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综合发挥高质量立法的保障作用、持续监督的促进作用、广大代表的参与作用,聚焦四个“有效衔接”,发力五个“全面振兴”,守好返贫致贫“防火墙”,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用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心协力打造乡村振兴的xx样板。
二、充分发挥人大工作政治优势,努力加快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了全面部署,全省各级人大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增强依法履职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推动党***决策的全面落实,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一要发挥好立法保障作用。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涉农立法任务重、要求高,既有3月25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样的应急性立法,也有多个打包修改、预备审议、调研论证的立法项目。其中,各方高度关注的乡村振兴地方立法工作,目前已进入草案初稿征求意见阶段,起草小组要以高质量立法为目标,进一步认真学习、仔细对照《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立足我省实际,在创制性立法上有新的进展,确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要发挥好监督促进作用。12月份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做好审议准备工作,下半年将采取上下联动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希望各地能够准确把握联动的内涵,不仅要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展调研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代表和群众参与进来,把问题说深说透、把建议提准提实,还要客观地看到成绩和问题,便于从省级层面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推动有效解决问题,为实现“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出xx良方。
三要发挥好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涉农人大代表更是扎根基层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是人大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要始终牢记“代表机关”的定位,不断推进与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扩充代表“联系群”,充分发挥代表在法规审议、监督检查中的专业所长;要优化对代表的服务,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和视察,为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提供必要的选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服务保障;要扩大代表的参与,积极搭建平台,建立交流机制,鼓励涉农代表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提升工作的覆盖面和延伸度。
四要发挥好基层示范作用。创新的活力来自基层。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坚持创新实践,围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动多走几步、走深一层。在内容上,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方法上,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在思路上,要做到“前后衔接”“系统集成”。要总结基层经验,既要把基层人大在立法、监督等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先进做法,基层代表在依法履职中的务实精神总结好、推广好,还可以尝试做好“命题作文”,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在一些课题上先行先试,做出样板。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蓝图已经展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在路上。能否如期实现目标,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要在深化学习中增强工作本领。要进一步深学细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系统理解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要扎实开展好“四史”学习,以丰硕的学习成果推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4月份,我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李锦斌书记对我省学习沪苏浙经验做法提出了明确要求。沪苏浙人大介绍的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一定要做到学思悟结合,不断创新工作实践。
二要在调查研究中改进工作方法。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显现,我们要坚持眼睛向下,在基层中找办法,在群众中找答案,选好角度和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找准“小切口”,为立法和监督提供坚实支撑。在调查研究的内容上,要做到“三个紧扣”:紧扣***及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实,使调研课题做到宏观、中观和微观有机结合;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紧扣基层代表议案建议,使议案建议的办理更加体现代表意愿,反映群众诉求,达到预期效果。
三要在担当作为中务求工作实效。担当作为既体现的是能力本领,更展示的是责任境界,也反映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都需要我们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要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只要是党***及地方党委交付的工作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完成;只要改革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都应当大胆推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四要在联系指导中形成工作合力。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专业性、法律性强,工作内容涉及“三农”各个方面,责任重、要求严、标准高。省人大与各级人大是联系与指导关系,希望大家加强联系,密切沟通,兄弟市县人大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年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工作安排,涉及到立法、监督、调研、代表等28项工作,需要大家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配合。希望全省从事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同志们,继续发扬团结协作、上下联动的好传统好作风,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从而提升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四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时期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及“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刚才,泉兴、国辉、武彪同志分别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了全面具体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三农”工作的特殊意义和实践启示,讲四点意见。
一、要在深化“三农”认识上见思路。
”时期,全县“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5元,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按照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战,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重点引进了一亩农庄、绿晟有机农业、景田实业、山夫农业、迦南生态观光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有机白茶、有机大米、有机竹笋、有机果蔬四大特色产业;农业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深入推进,贫困人口由20xx年的10025人下降到4287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是“三农”工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遵循。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十三五”时期我县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形势,进入新阶段。同志们要对“三农”再认识,促“三农”再出发。对此,我认为可以用“八期叠加”来概括当前形势,也就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期、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的推进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市委肖书记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指出,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三农”工作?归根结底就是用绿色发展理念来谋划、推进“三农”工作,关键就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就我县实际来看,经过10年探索和实践,我县在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秀美城乡建设等方面已经拥有一定基础。为此,考虑和安排今后的“三农”工作,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统领,把握好由点及面、由里向外、由农业到多业、由单一至综合的着力点。注重把握产业化与小生产的结合,注重把握行政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并举,注重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兼顾,注重把握传统与促进转型的统一。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跳出“就农论农”的惯性模式。农业不是光种地的事,可以搞农家乐,可以搞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甚至可以搞养老、养生等产业。去年我们国家的旅游人次,国内的旅游人次,首次突破了40亿。据了解,这几年的情况,国内旅游的人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要到乡村去旅游的,那就是十几亿人,而到乡村去旅游的这一批人里面,至少有一半是由农民直接接待的,就是去吃农家乐,去搞观光采摘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给农民带来了三四千亿元的收入,带动了四千万左右劳动力的就业,农旅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现化休闲农业发展靠的就是绿水青山,环境不好,谁来啊?环境好了,自然就会有人来。从这个角度,我们更应该把发展、收入和绿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发展才能可持续。随着休闲旅游时代快速到来,我县突出的生态优势、有机产业优势、众多的绿色品牌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在新一轮绿色发展大潮中完全可以谋求更大的作为,并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连接二产、拉动三产”的特色现代有机休闲农业发展之路。
二、要在有机化和观光型上下功夫。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农民增加收入要靠农业产业化来带动。因此,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减少农民,壮大产业富裕农民,落实惠农政策补贴农民。增收的支撑和载体就是要发展产业,既要巩固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又要培育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分析我县县情,山多田少,发展现代农业在规模化和产业化上与其他县比,我们没有比较优势,但我们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有迅猛发展的旅游产业。为此,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向有机化、观光型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要走好“四条路子”、做好“四篇文章”。
走好“四条路子”。一是走“以点带面”的路子,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核四区九庄园”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动全县域有机休闲农业健康发展。落实“百县百园”的发展要求,建设以嵩市、马头山为核心的万亩现代有机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走“工程避害”的路子,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去冬今春实施的25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到20xx年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48700亩。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监测和开发利用,增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三是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围绕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就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疫病防控、农产品与食品加工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积极面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撑,加强产学研科技合作,深入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大力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良种选育和开发,拉长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行“一亩农庄”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新技术,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系统、农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电商平台、农业发展众创空间。四是走“多环增值”的路子,加快推进农业多重功能综合开发。要以打造“有机休闲农业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业,通过有机农业多环增值,辐射带动乡村,实现富民强镇。
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绿”的文章。要挖掘和发挥好资溪青山绿水这一最大生态品牌,把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创出品牌、提升效益。二是做好“活”的文章。土地细碎化、经营传统化,是我县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特点。必须通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搞活农村生产经营流通,提升农业效益。要把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应对市场竞争。三是做好“强”的文章。要坚持市场化理念、工业化办法,着力打造完整的有机产业链条。突出有机白茶、有机大米、有机竹笋、有机果蔬、有机畜禽等特色种养业,着力提高白茶、竹笋等农产品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市场占有率,延伸产业链,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20家以上。四是做好“拓”的文章。要积极拓展农业和林业的功能,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着力挖掘和开发一批田园观光、果蔬采摘、垂钓游猎、农耕体验、农业科普、民俗风情、特色餐饮、农家旅馆、生态农庄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向旅游景区转变。积极实施大觉山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带、高阜镇油菜花观光带和马头山、嵩市万亩现代有机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建设,创建一批国家3a级景区、省3a级乡村旅游点及精品农家乐,拓宽农业增值渠道。
三、要在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上出效果。
我县是全省首批16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市、区),深入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为我县绿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具体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实施封山育林行动。封山育林是稳定我县高森林覆盖率及提高森林蓄积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刚才,县政府与各乡(镇)、国有林场签订了《封山育林责任状》,武彪副县长就开展好封山育林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这里我再强调几点。第一,要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个调。林业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封山育林,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立足资溪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各乡(镇、场)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要谱好“宣传先行,稳步推进”这个曲。县封山育林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封山育林通告在县电视台进行为期一个月流动播放;县林业局要制作好封山育林宣传录音,每天出动宣传车深入各乡(镇、场)、村组,利用扩音设备进行宣传;各乡(镇、场)要制定本区域内封山育林实施办法,召开封山育林大会,通过宣传发动,让人民群众从心理上支持封山育林,从行为上参与封山育林。第三,要奏好“众志成诚,落实举措”这个乐。封山育林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覆盖面广、涉及利益多,必须依靠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的力量通力协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要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20xx年底前,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市、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全部达到90%以上目标,率先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认定。去年,就该项工作我县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各地积极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离“纯净资溪”的目标、离省考核验收认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要围绕“全境域整治、全员额参与、全流程实施、全方位保障”四个方面,积极抓好落实。第一,各乡(镇、场)必须实行全境域整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实现县域全面覆盖;第二,要建立县、乡、村、组共同推进的网络,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参与,形成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的态势;第三,要统一实行“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清运处理”的运行模式,围绕“设施建设、人员配备、中转清运、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构建农村生活垃收集处理网络,强化城乡一体;第四,要继续落实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管理,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通过重奖、重罚,调动乡(镇、场)工作主动性,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效,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三是要着力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围绕建设“绿富美”新农村目标,推动高阜、马头山等地镇村联动、大觉山沿线“景村联动”及马头山永胜和乌石陈坊中心村等22个新村点建设。第一,要坚持把村镇规划摆在首要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乡村特色、注重文化特色,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利益,全力打造农村新型社区和生态秀美乡村。第二,要坚持“景村联动”的理念。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全域旅游相结合、与有机休闲农业相结合,完善村庄设施、提升村庄建设品位,在有条件的村庄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使新村点成为游客休闲的好去处。第三,要坚持资金集成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工作思路。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成力度,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上;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动员农民积极投资投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第四,要坚持成片连线、着力打造中心村的工作方法。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的人中转移因素,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田园脉络,合理布局中心村;以村两委办公所在村为中心,对周边2公里左右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特色村落,进行连片规划打造。
四、要在推进工作落实中强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群众要看的,不仅是我们的部署,更是我们的行动。“三农”工作量大面广、点多线长,工作任务繁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三农”工作摆在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事关全面小康大局的高度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组织领导。要强化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三农”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在决策上协调一致、工作上各司其职、资源上有效整合、信息上充分共享。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谋划能力和统筹能力,统筹设计今年及“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项目、工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引领作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助增收、促发展上,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去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四进四联四帮”活动,派出70个“连心”小分队吃住在村,扎实做好“信访维稳、脱贫攻坚、基层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各地各部门要继续深入推进这项活动,进一步增强活动实效,为做好“三农”工作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改革创新。要切实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真正使农民得实惠、农业增活力、农村更和谐。要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给农业发展添活力。要抓紧建立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户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手中,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快建设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市场,真正盘活农村资产资源,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要创新多元投入的机制,用好财政资金、涉农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
强化法治保障。改革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省、市精神,立足资溪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要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要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深化农村平安建设,依法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作风建设。“三农”战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放在第一位。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班子、带队伍,保持干部清正廉洁和行业风清气正;抓基层、强督查,防止惠农政策执行缩水走样。要不断强化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要在学习教育中增强党性,队伍建设中发扬党性,作风转变中彰显党性,农村实践中诠释党性。要坚持以“三严三实”为要求,进一步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干部要把群众当亲人,问需于民;把群众当参谋,问政于民;把群众当老师,问计于民;把群众当评委,问效于民。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倾听农民意见,体察农民疾苦,解决农民困难,以优良作风在“三农”工作一线奋力拼搏、建功立业。
同志们,推进“三农”发展,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倍加珍惜农业农村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地做好“三农”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五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今年全区农业、林业、水利及畜牧工作作以安排部署。
一、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大区建设。
2012年全区农业工作要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区”建设这一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菜、果、粮优势产业体系,推广落实现代农业主推技术,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今年,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因此,要围绕区上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以区农技中心、桑果站、农广校等技术单位为主体,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力度,年内培训农民13万人次以上,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次,不断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今年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投资1.5亿元,新建蔬菜日光温室1000亩、水泥骨架大棚2000亩,建成千头奶牛场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2个、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场1个、千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6个,完成2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一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区水利、交通、林业、供电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中心的大局观念,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优先向园区倾斜,积极包装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重点解决园区灌溉、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区财政要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投入、补贴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省级示范园2-3个二要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链接完整、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高新技术、新优品种及配套高效生产模式的引进、示范和集成推广应用加快先进生产设施和配套装备推广,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和新型农机、设施相结合,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市场格局,高标准定位,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加强园区整体宣传推介,推进园区农业品牌化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要创新园区发展机制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领办、创办农业园区鼓励支持种植业大户或农户以资金、技术、设备、土地入股,企业、合作社负责建设、管理,由农户联户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园区建设经营积极推广祥和、毅武、大明、国人菌业等“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园区”的运行模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按照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统一管理、技术服务等形式,提高园区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园区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发展。
三是切实抓好粮食、果业和蔬菜生产。
一要认真抓好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深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大力推广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年内建设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一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各一个积极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总产17万吨以上二要积极实施现代果业项目以西山七镇为重点,年内新建标准化果园1.7万亩大力推广优果栽培技术,抓好省级苹果生态示范村和示范园建设(凤阁岭、拓石镇),全区果品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达到10万吨三要积极抓好设施蔬菜生产以实施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为重点,加快设施蔬菜和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在东关太公庙、东高泉、西高泉等村发展蔬菜大棚1000亩,建设大棚蔬菜示范园,在阳平镇西枸、东枸、东港、大帐寺、六寨等村发展食用菌大棚500亩,建设食用菌示范园确保全区蔬菜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达到12万吨以上。
四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积极实施龙头企业提升工程,推进龙头企业集团化、农业产业集群化,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向上争资金、向外争项目、向内挖潜力,通过财政贴息、政策贷款、税收优惠、项目倾斜等多种措施,鼓励龙头企业横向联合、纵向开发、配套协作以增强合作社实力、提升合作社水平、探索联合社模式为重点,加强指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创建市级“十佳”社3个,省级“百强”社2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和农产品直销,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以绿色陈仓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
今年全区林业工作要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城乡绿化、林业产业、森林保护为重点,努力实现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由森林资源大区向林业建设强区跨越。
一是突出抓好绿色陈仓建设。
今年全区绿色陈仓建设的任务是完成绿化里程39.4公里,绿化面积2.8万亩,栽植绿化苗木168.6万株各镇、街及区级有关部门要按照“抓重点,提品位,做靓点,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以“绿色示范村、镇”创建为抓手,坚持城乡一体,稳步推进城区、台塬坡面、交通道路、水系、镇区、生态家园、旅游景区、经济林建设和公益林建设等九大工程,全力实现绿色陈仓建设再上新台阶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各负其责,切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突出抓好以西宝高速公路绿化为主的千里绿色长廊建设。
西宝高速公路绿化是全省千里绿色长廊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形象工程,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领导经常来我区督促检查,对我区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以来,我区西宝高速公路绿化在时间紧、任务重、租地难度大的情况下,阳平镇、东关、虢镇、千渭三个街道办及区林业局克难攻坚,紧密配合,较好地完成了绿化任务为了确保在今年春季完成高速公路林带全线贯通、节点绿化打造精品、沿线环境卫生得到综合整治的目标,阳平镇和三个街道办事处要抓紧落实公路两侧10米绿化用地,拆除影响绿化带贯通的建筑,确保在3月10日前完成区林业局要及时组织专业绿化施工队,抢时间,抓进度,确保在3月底前林带全线贯通。
三是突出抓好北坡森林公园建设。
北坡森林公园建设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九件大事之一,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也高度重视2月26日,上官市长和王拴虎副市长就带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我区北坡森林公园建设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提出要加快进度、突出特色,着力打造陈仓北坡绿色屏障区林业局要加快完善《北坡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认真编制塬顶及坡面绿化设计,3月15日前全面启动建设今年北坡森林公园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营造塬边景观防护林带亩156.3亩,涉及周原镇(太子沟村、张谢村)和虢镇街道办事处(北堡村、西堡村)共四个村,全长3302米此项工作已于2月28日下午做了专项安排,周原、虢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28日会议要求,抽调得力人员,积极做好塬顶绿化及广场建设等土地的落实工作,确保公园建设顺利进行二是硬化引渭渠主干道路4公里,修建引渭渠拱桥1座,修建上坡观景步道3公里,修建广场1处区林业局、交通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确保年内完成防护林营造、主题广场、道路、桥梁的建设工作按照市政府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化加快渭河北坡森林屏障建设的有关实施意见,从今年春季起,全市将在北坡建立83个义务植树基地,在我区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0处,完成绿化5688亩区林业局、区绿化办以及阳平镇和三个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协调,尽快落实地块,确保近期市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顺利开展要积极做好与市级包抓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沟通,按照“政府出规划、企业出资金、村组出土地”的“企地共建”模式,营造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社会氛围,搭建认建、认养、认管的公众参与平台,提高植树造林的基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四是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绿化及档次提升。
要在提高栽植数量和森林覆盖率的同时,着力提升造林绿化档次和水平,实现造林向造景转变一要全面改造提升虢凤路绿化景观区林业局要按照改造提升方案,在增加观赏类植物景观设置的同时,在虢凤路沿线主要节点、村口、路口建设一些彰显陈仓特色的脸谱雕塑文化元素,着力将虢凤路打造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绿化景观长廊二要继续陕西完善西大门绿化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建设靓点的原则,切实抓好西大门道路、水系、坡面和镇村等处绿化,要突出抓好坪头渭河大桥、坪头坡面、拓石镇、陕甘交界处、凤阁岭建河村坡面、孟家塬、胡店坡面和坪头镇等节点的查漏补缺,补植补造,完善提高三要全力做好渭河综合整治、西宝中线改扩建等绿化美化工作渭河综合整治绿化工程要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示范段路面绿化以及迎、背水坡面绿化,4月底前实现堤防绿化全线贯通区治渭办、水利局、林业局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大力度,努力做到全年任务一季贯通,多栽大苗一次成景西宝中线改扩建绿化涉及阳平镇、东关、虢镇、千渭3个街道办共19个村,全长14.7公里,两侧各10米宽,绿化面积440.7亩阳平镇、东关、虢镇、千渭3个街道办事处一定要按照时限要求,强化措施,确保在下周三之前将绿化用地落实到位。
五是突出抓好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建设。
今年,区林业局及西山各镇要全面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认真研究确定核桃产业发展重点镇、重点村,切实加快核桃产业规模化发展要在抓好县功、新街两镇四个示范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县功、新街、贾村、香泉等镇核桃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区新建核桃园10000亩,改造核桃低产园12000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六是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要突出抓好林权纠纷调处,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群众反映的焦点、工作的盲点、自查出的弱点,努力予以提高完善要加强林改档案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省、市、区三级联网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以发证到户率为主要内容的自查工作,落实和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性森林保险、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制度,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制度,切实落实管护主体,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要加强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帮助支持广大林农从事林业生产,加速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发展结合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引导、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以渭河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切实做好水利工作。
今年全区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建管并重、改革创新的原则,着力抓好渭河综合治理、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节水灌溉、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农资综合补贴、堤防加固、小水电站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十项重点项目建设,巩固和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和水保生态建设,全力打造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是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区水利局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及时修订完善区内河流、水库、城区及山洪区防汛预案,制定巡堤查险、物资储备、抢险队伍、技术服务等防、抢、撤措施要继续完善防汛抗旱信息系统,提高汛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指挥决策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要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服务组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水量调度,保障城乡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要因地制宜搞好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等抗旱应急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实用抗旱技术,全年完成抗旱灌溉面积8万亩,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
二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一要全力抓好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今年我区确定的九件实事之一,今年要完成投资1.16亿元,加宽阳平宝丰至六寨村段堤防7.24公里,修建巡堤查险道路7.24公里,修建护基坝62座,修建越堤路7条,并完成滩面清理、格宾网护基及25公里浆砌石砌筑等配套工程,区水利局要强化措施,迎难而上,高标准加快渭河堤防工程建设,争取竣工项目在今年汛期前投入运行同时,要继续加快渭河上游段堤防立项、评审等前期工作,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我区西山上游段20公里堤防加固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二要大力搞好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区水利局今年要完成落花沟、五味峡2座病险水库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要力争使贾村镇北湾、坪头镇陈家庄、县功镇张家什字等3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纳入国家计划盘子三要完成金陵河县功段堤防建设任务投资1542万元,在金陵河县功段、南关村段治理河堤4.2公里,保护耕地1.88万亩,保护人口1.21万人四要积极实施好节水灌溉工程今年要完成投资145万元,在县功镇先锋村实施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五要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今年要完成投资140万元,实施好坪头镇安坪沟流域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平方公里六要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全社会关注度极高,今年要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工程35处,新增供水量2000吨,解决3.22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全区农村群众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积极做好与石头河供水工程对接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实现对城区供水同时,区水利局要加快道北新区供水工程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争取道北新区供水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七要实施好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以中央农资综合补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水利项目为突破口,在周原、慕仪2镇新打配套机井7眼,衬砌渠道30.2公里,配套建筑物134座,新增灌溉面积2.68万亩八要搞好水源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投资915万元,配合冯管局完成张谢一级泵站改造后续建设任务抢抓国家实施大型泵站改造的历史机遇,强化措施,争取高里抽水站改造项目提前动工,不断增强灌区服务现代农业的保障功能九要加快水保生态项目建设以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为契机,在阳平、新街等镇新修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1.06万亩,全面完成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要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水利工作的长期任务来抓,加快水保生态和补偿机制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十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修田造地、治水改土、土地平整及灌区配套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年内新修“四田”0.2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十一要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项目建设强化水电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开发行为,抓好安全监管投资250万元,全面完成颜家河水电站各项建设任务,确保电站投产运行,力争使朱家滩水电站开工建设。
三是扎实搞好水利普查工作。
水利普查工作是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关于水利方面开展的第一次普查工作。今年是清查登记的关键一年。普查登记需要澄清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服务业等一年用水情况,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量重。为确保我区水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各镇、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普查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全面完成全区水利普查年度工作任务。
四、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切实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
今年全区畜牧工作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以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畜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促进全区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建设现代化生猪生产基地。
以周原、慕仪、阳平、贾村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加快建立集中连片、标准化、规模化、区域性的生猪生产优势产业基地年内新建万头生猪示范村1个、万头生猪示范场1个,千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场6个,全年生猪出栏达到50万头,带动全区出栏62万头以上,进一步加快百万头生猪大区建设步伐。
二是建立特色畜牧业生产基地。
一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以扩大基础母牛数量,提高群体质量为目标,年内在县功、新街、贾村建成百头基础母牛场3个,在坪头、赤沙新发展300头以上基础母牛村两个推行肉牛养殖“秦宝模式”,新发展模式户100个进一步加快规模化发展,年内建设5个百头肉牛场和千头肉牛村二要加快肉羊产业发展巩固提高县功镇龙渠村、新街镇东沟门村两个肉羊养殖示范村建设,新发展两个示范村和5个百只以上的肉羊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场;推行“闫怀杰”肉羊养殖模式,新发展存栏基础母羊10-20只养羊户100户三要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在新街镇官村建立万头中华野香猪养殖示范村,年末存栏基础母猪600头,出栏优质商品香猪1万头;全力发展西部山区土鸡养殖特色生产,做好品牌注册工作,拓宽销售渠道年末存栏土鸡50万只,出栏优质无公害土肉鸡50万只。
三是全面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司其职”,“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方针,层层落实责任,区镇两级包抓养殖场户的春秋两季的集中防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确保重大疫病强制免疫率、建档率和挂标率达到100%以上切实加强产地、市场和运输检疫,防止疫病传入及扩散,切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要加强监测,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评估风险,提出防控预案,确保全区动物疫病有效控制,生产健康发展。
四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切实加强饲料、兽药、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全面开展“瘦肉精”及其它违禁药物和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要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畜产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监管,严防染疫、患病和死亡畜禽进入流通环节。切实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规范化管理,实行检疫申报准宰制度,驻场开展机械化挤奶站的管理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引导和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规模畜禽养殖场开展无公害产品认定和绿色产品认证,新建无公害、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两个以上。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加快“六区”建设、推动率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六
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盘点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前,书面印发了2013年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和2014年全区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建设和饲用甜高梁、紫花苜蓿种植指导意见,分解下达了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分配的指标任务是区上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调研测算,并经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确定的,既分配了任务,又提出了保障措施。请大家认真看一看,对照今年各项工作在全区的排名,算算明年各项工作的任务指标,早谋划、早着手,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刚才,4个部门、9个乡镇做了发言,其中3个是随机抽查发言,但讲的都很好,说明对工作很熟悉,这也增加了我们完成明年任务的信心。洪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全面署了2014年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讲的很全面、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借此机会,我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关于今年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我概括的总结为三句话:一是成效很显著;二是干群很辛苦;三是压力还很大。
全区上下能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紧扣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坚定不移地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幅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大胆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讲结构调整上坚持做到了“两个全覆盖、一个‘零种植’”夏秋、粮经比例分别达到14:86、58:42井水灌区全部实现小麦“零种植”。主体生产模式推广上目前设施农牧业已完成墙体63134亩扣棚61640亩建设力度大、进度快;特色林果业完成12.72万亩占任务数的110%且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示范点45个17123户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农村改革方面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农权确权颁证和使用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日光温室、养殖暖棚、林木、农村房屋产权颁证已分别完成89%、91%、95%、43%;2591户农户利用产权证抵押贷款2.79亿元,有效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农民增收方面渠道更加多元今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以上。
广大农户和乡镇、村组基层干部能克服设施农牧业建设任务重、天气异常干旱缺水等困难扎实苦干无怨无悔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付出了很多心血。特别是面对设施农牧业建设任务从年初的4万亩先后调整为6万亩、8万亩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但广大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不折不扣落实任务;面对天气异常干旱、上游来水减少的情况广大农户顾全大局向民勤调水1.153亿立方米基本完成调水任务。这些成绩都凝聚了广大农户和基层干部的辛劳值得肯定。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理性分析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压力很大不容懈怠。从大的方面讲农民收入在高基数运行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压力很大;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不配套实现规模集约经营还需时间;农村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源上破解。从具体工作讲设施农牧业8万亩的任务还没有完全落实扣棚定植、补栏进畜任务很重;特色林果已进入越冬管护的关键时期管护成果直接关系种植效益和明年任务的落实;新型农村社区建好的多、入住的少;农村产权融资额度小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玉米秸杆青(黄)贮距离完成160万吨以上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和差距都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研究解决。
总的来说,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得益于全区下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思和首创精神,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定不移地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式;得益于多年工作奠定的良好群众基础,争得到了群众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基层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广大农户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得益于中央和省上各类惠农政策和项目的支撑;得益于我们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这些经验和启示,要继续坚持、完善和发扬。
刚才,洪区长对明年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既有任务指标,也有办法措施;既有全面部署,也有分类安排,我不再一一重复。结合xx实际,谈六个方面的重点,即:打基础,调结构,抓重点,促改革,盯政策,惠民生。
农业稳,天下安无论是提升传统农业还是发展现代农业,前提必须是打牢基础xx区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农业条件相对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明年,要统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长久发展的基础积极极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大对渠、路、林、电等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插花型”贫困乡镇和沙、沿山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侧重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在农业示范园区基础配套、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加大投入,以点带面,以示范园区带动片区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头绪很多,要突出抓主抓重,当前,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和重点,就是结构调整农业结构到底怎么调?调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根本方向是高效、节水、增收结合本乡镇、本地区实际,什么作物高效,什么作物能增加农民收入,就鼓励群众发展什么以前,xx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但是群众生活困难,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实现“农业转化”;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一开始我们鼓励群众发展日光温室,每座栅平均收入1.5万元以上,后来发展设施养殖、特色林果业,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通过增加产业链条和品种,实现了农民增收明年,区上下达了32万亩饲用型甜高梁和25万亩紫花苜蓿种植任务,通过测算,甜高粱每亩平均纯收入814元,单方水效益2.3元(山水灌区636元,单方水效益1.8元;井水灌区1097元;单方水效益3元),比春小麦和大田玉米分别多收入314元、50元这些都是实践中活生生的例子,对群众最有说服力各乡镇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两个全覆盖、一个‘零种植’”要求,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大幅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向节水高效方向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另外,要进一步规范制种市场,各乡镇、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制种农户的引导,坚决杜绝不具备制种资质的企业和个人非法制种,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制种纠纷的要严肃追究主管部门、相关乡镇主要领导责任。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关键是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一是抓好主体生产模式的效益提升要扩规模,不折不扣完成7万亩设施农牧业、15万亩特色林果业建设任务,不断扩大种养殖规模要增效益,探索推广日光温室立体栽培、品种改良等技术,力争日光温室棚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特别是中坝镇立体栽培模式,投入小、效益高,要大力总结推广;推行“规模化、多品种”设施养殖业发展路子,不断扩大牛、羊、猪养殖规模的同时,积极发展獭兔养殖;要抓好养殖暖棚的补栏进畜工作,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抓进畜,进畜工作抓好了就是现成的效益;要及早谋划明年进入挂果期的特色林果果品储藏、运销要创品牌,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推介、宣传力度,提升产品效益,发展品牌农业要注重迎合群众消费心理和市场导向,精心策划包装雨润生产的牛肉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牛肉,就是因为品牌的影响力皇冠梨要通过包装提升品质、提高效益,要积极发展有机品牌,打造xx特色这项工作请主管部门专门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支持品牌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们已建设了恒温库、气调库,对储藏加工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加大力度探索二是抓好甜高粱和紫花苜蓿种植这两样都是新事物,群众肯定有个接受的过程各乡镇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算好效益帐、节水账,积极宣传发动群众,确保完成任务,提高全区草食畜承载能力三是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新的示范点,设计要新颖美观、科学适用,明年新建10000户,累计建100个示范点;另一方面,要讲究营销策略,全力抓好已建成示范点的入住入住问题解决了,旧宅基地复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强调一点,要妥善处理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工程款拖欠等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确保和谐稳定四是抓好玉米秸杆膏(黄)贮工作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这既是解决养殖业发展饲料的重要措施,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渠道通过“双业”贷款等政策扶持,大力培育秸轩青(黄)贮加工大户、饲草公司,提高秸杆利用率,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要借鉴农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既可以修建青(黄)贮池,也可以平地打包贮,成本低、效果也不错明年力争建成示范点10个,青(黄)贮饲料180万吨以上五是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上周五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会议,省委王三运书记强调指出,全省开展以“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六大突破”为核心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扣持续增加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搬迁扶贫、金融资金支持、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这是对全省扶贫攻坚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我们的发展机遇xx区被列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要紧盯政策机遇,认真谋划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全力推进扶贫开发,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消除“短板”六是抓好生态建设要认真落实秋季压沙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市上下达的压沙任务;严格落实“四禁”规定,巩固生态治理成效。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全区农业条件大幅改善、现代农业雏形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业发展的基本面是平稳较好的现在,需要大家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解决一些影响和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我点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一是着力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以设施农牧业、林权、农村房屋产权和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确权颁证步伐,加大产权融资力度二是着力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农户是农业发展的投入主体,但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要探索农村产权融资贷款、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等政策,大胆创新,简化手续,破解农村融资难题要探索金融机构参与“三农”发展体制机制,区信用联社继续发挥好服务作用,兰州银行、甘肃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要创新举措,集中解决“基层短腿”的问题,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原则上,各金融机构要保持涉农贷款增量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努力扩大农业中长期贷款规模要探索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投融资机制,探索成立村镇银行,积极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形成政府支持一块、银行借贷一块、农民自筹一块、社会扶持一块的新格局三是着力加快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改革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大社区”服务管理是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要创新管理模式,在物业管理、综合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手段运作管理要强化社会管理,在户籍改革、社会治理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综合性服务方面,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四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在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水权水价改革等方面,切实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最佳突破口项目从哪里争取,关键是要盯住政策机遇、研究政策内涵、挖掘政策潜力,从政策中找项目、上项目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双联富民贷款等机遇,创新方式,破解难题,为促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新型农村社区等重点工作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要盯住国家和省上宏观政策中央和省上即将召开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肯定会出台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要善于捕捉信息,紧盯会议和文件精神,及早着手,做好准备,迅速谋划申报一批项目要盯住省直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各部门要结合职能,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的衔接汇报,盯住省上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涉及xx区的,全力以赴争取落实;没有涉及或者涉及范围不大,更要积极努力,打好“擦边球”,争取列入支持要盯住涉农各项政策只要是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的政策,大家都要想方设法、创新方式往上靠,尽量多争取一点这里强调一个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问题,农口部门有些资金和政策是相通的,大家要加强交流,互相通气,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我们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要惠及广大群众只有让大家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大家才能对你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认可xx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也关系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民生为先”理念,做工作、想问题多站在群众立场考虑,在群众上学、看病、行路、吃水等生活中最直接的事情着手,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群众满意同时,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习总书记批示精神,大力倡导“枫桥经验”,及时发现处理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工资拖欠以及一批涉诉涉法案件,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需要我们以更加创新的、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在深入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转变作风、在加强基层建设中推动工作。
历史是群众创造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必须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xx发展实践中,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初期单一发展日光温室到主体生产模式确定,从商品粮基地到实现小麦“零种植”等等,都是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取得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最近,区级领导要集中半个月时间深入所包乡镇,督促落实2014年各项任务人大、政协的老同志和调研员也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一些项目,指导帮助乡镇开展工作11月中旬,区上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区级领导包抓乡镇工作情况。
实践检验证明,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作落实的程度乡镇主要领导抓落实的力度不同、工作扎实程度不同,工作效果也就大不一样去年有几个乡镇工作滞后,通过调整领导班子,今年的工作就很有起色人民和组织信任你,大家就要珍惜岗位,不要虚度年华、浪费岗位
最后,强调一下信访工作。今年,全市赴省进京信访数量和批次在全省有所下降,但xx区信访问题却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一些终结的信访案件当事人继续缠访闹访。请政法部门、信访局以及相关责任单位,认真研究,因案施策,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做到案结事了。
同志们,农业兴,百业旺;农村稳,大局定;农民富,经济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努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七
同志们: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分析把握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今年省委会的第一次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守盛书记和家毫省长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全国农业、扶贫等会议的贯彻落实意见。今天家毫省长亲自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下午金龙副书记还要作总结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过去一年“三农”工作,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克服自然灾害频发和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单,为全省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0亿斤,增产15亿斤,占全国粮食增产量1/6。生猪出栏6220万头,同比增长5.4%。猪、牛肉类产品出口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出口达8.5万吨,创汇5.12亿美元,跃居全国第一位。油菜、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农产品产量均有增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7%,增加值增长4.6%,为近五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休闲农业、森林旅游等新型业态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实现经营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09.96亿元,增长3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60元,增长11.4%,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2、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加快。“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顺利实施。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全省累计流转耕地138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5%。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47.3亿元,增长9.8%。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亩产1026.7公斤,四期攻关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4.6%,粮食“危仓老库”改造超额完成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林业生态保护利用、气象预测预警等取得明显成效。
3、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增强。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00亿元,洞庭湖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战胜了多次暴雨山洪和沅水流域超标准洪水,实现了防汛抗灾工作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8320公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到99个县。完成营造林1347万亩。新增沼气用户5.8万户。长株潭地区17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稳步开展,湘江流域禁养区规模养殖退出工程进展顺利,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粮食、供销、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4、农村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3万家,114家合作社进入国家示范社行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新进展,沅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初见成效,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扩大。中部林权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行。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启动。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扶贫机制创新力度加大。
5、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205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274个村。解决了36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0万人。开展了新一轮农村民居改造、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灌渠修整、村庄绿化美化。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能有这么好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省人大、省政协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得益于省直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三农”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决不可忽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两道“紧箍咒”。我省“天花板”的情况和全国一样,“紧箍咒”比全国还要紧。具体表现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更紧。人均耕地少,只占全国的2/3,而且,污染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环境压力达到极限。二是生产和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棉花种植需调整优化。我省口粮生产没有问题,但饲料粮主要靠外调。三是农业要素成本快速增长。稻谷、生猪、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四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青壮劳动力已大量进城务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今后还有大量青壮劳力转移就业,“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增加。前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镉米舆情风波,给我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当然,我们在看到问题和严峻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农业发展基础比较好,增长潜力比较大;新型城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等等。面对这些机遇,因此新常态下湖南农业不能有任何闪失,发展不仅不能减速,而且还要稳中有增。农业上不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走低、物价走高的不利局面,改革发展就会失去支撑。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明确今年“三农”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跨越。
今年全省“三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三农”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出的“五新”要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用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合作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善农村环境,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体目标: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关系,真正从指导思想和发展的路径上,由过去的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物质投入为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上来,由生产导向型转到消费导向型上来,促进“两型”农业加快发展。
1、在稳定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能上下功夫。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是我省的优势。调结构、转方式,必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决不能把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调没了。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基础在地,关键在技,核心在人。要坚守5655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着力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要用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展种粮补贴改革试点,将新增补贴向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另一方面要调动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抓粮的积极性。中央已决定“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各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充分认识,抓粮食生产也是抓财政增收,抓转型发展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生猪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要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实现稳量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牛羊草食动物、水产、油料、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提高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2、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新常态下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拓宽视野,实行“四化”联动、城乡互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拉动,优化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加快发展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一产业。要在优化区域布局、产业、产品结构上做文章。进一步明确洞庭湖生态农业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湘南特色农业区、大湘西生态保护与休闲旅游农业区四大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各区域优先发展、重点发展、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产品及项目,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优势产业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打好特色牌,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业和产品。做强二产业。以两个“百千万”工程为平台,加速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水产、果蔬、林产、茶叶等千亿产业。关键是要把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抓上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要突出培育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三产业。着力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生物质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农业,传承农耕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完善粮食收储体系,推进“智慧粮仓”建设。加快培育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期货交易、农超对接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电商、物流、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
3、在加速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新常态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竞争是自主特色品牌的竞争,谁拥有了自主品牌,谁就把握了未来细分市场,也就把握了经济发展主动权。美国之所以能主导世界经济,主要是90%出口额来源于品牌经济。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是品牌小国,在全球100个有影响力品牌中,我国只有1个(华为),出口商品大多是贴牌和代工,赚的是血汗钱。我省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却是农产品创汇弱省,尽管肉类、茶叶外销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出口大多靠转口贸易,靠卖原料,在国内市场影响力也不大,关键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因此,各级特别是各县市区要下决心,加速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农产品品牌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制定和完善品牌培育保护政策,着力创建高知名度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品牌集聚各种生产要素,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县、“135”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有品牌特色的县域经济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县域加工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围绕品牌集群发展。要认识到,抓品牌建设,既是抓硬实力,也是抓软实力。今后看一个地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评价县域经济的影响力、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是否培育和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4、在科技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超级稻、优质稻、生猪、油菜、油茶、茶叶、竹木等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快水稻、油菜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巩固水稻育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继续加强农业配套组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机械研发,大力推广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新农机,加快水稻农机农艺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及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支持农林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行创新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科研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导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行动,开展精准式与多极化相结合的全方面配套服务,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5、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和技术管控保障体系。依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以粮食、蔬菜主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大畜禽屠宰监管力度,省里已将畜禽屠宰职能划转省农委,各地要抓紧抓好职能移交工作,做到无缝对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农村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治水。要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快构建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我省重点防护区整体防灾能力提高到二十年一遇以上,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涔天河灌区、莽山水库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国家规划内和洞庭湖区省级规划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治山。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由一般造林绿化转到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上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实施森林资源禁伐减伐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裸露山地”绿化攻坚力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切实加强“四水”源头水土流失重点防御,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激励机制。治地。实施农业生产环境治理“三同时”制度,着力强化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沃土工程”,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抓紧抓好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逐步扩大耕地修复治理规模;做好“四水”流域和洞庭湖区养殖区划定工作,稳步实施湘江流域禁养区生猪规模养殖退出计划。严格城镇和工业“三废”排放管控。开展农业环境容量评价,完善并严格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快发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清洁低碳进农家、有机生态进农业、绿色环保进农村步伐。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三)坚持“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两手发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要发展家庭经营促增收。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引导农民闯市场,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二要引导农民创新创业促增收。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稳定就业,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三要增加农民财产权能促增收。强化村级“三资管理”,落实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盘活现有农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发展多形式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能力。按照依法有据、封闭运行、风险可控原则,切实抓好浏阳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房、林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综合试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非经营性集体资产,探索建立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努力实现折股量化,让农村集体每个成员获益。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财务审计,有效防控农村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确保村级财务安全规范运行。四要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要及时足额落实到村到户;继续加强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发展农民合法权益。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1、坚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总的方向是,“三权”分置、稳定放活,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要守住“三条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动摇。当前要抓紧抓好三件事:第一,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下指标,不能搞一刀切。第二,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和服务业。“老板下乡”应该是带动老乡,而不是代替老乡。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明确上限控制,严格准入门槛,加强监管,防止“非粮化”,严禁“非农化”。第三,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工作,长株潭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的19个县市区,要整县启动;其他县市区分两年做出安排,确保20xx年基本完成确权任务。农村承包土地确权,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范围。各市州、县市区要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现在起,全省各地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时机,全面开展土地确权入户调查核实工作。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户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单位和形式,动摇了以农户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就动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基础。坚持农户家庭经营,要注重支持种田能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承包农户的升级版,是我们今后支持发展的一个方向,家庭农场搞多大的规模比较适度,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我省有种粮大户14万多户,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培育家庭农场要从这些规模种养大户中抓起。二是加快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农民合作联社。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多元主体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服务行业。
3、切实抓好水利、国有农林场、供销合作社改革。要继续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和精准补贴机制,简化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制度和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国有农场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明晰国有农场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抓好国有战略储备林建设;认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大力实施“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要用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建设统一规划、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要素平等互换、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实行城乡建设两驱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百城千镇万村”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今年重点整治4000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300个美丽乡村。现在财政、农业、住建、环保等部门均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专项经费,要统筹谋划,整合资金,分期分批,连片推进,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整体效益。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新农村要像新农村,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更加注重古村名镇的保护,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已为数不多的宝贵遗产,传承农村文明。真正做到,既重视生产发展,又重视文化发展;既重视村庄建设,又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实现“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使新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切实抓好扶贫攻坚。坚持以湘西自治州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今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把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精准帮扶、进退有序的工作机制,对8000个重点贫困村实行驻村帮扶全覆盖。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重点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实施好特色产业、安居、雨露计划等重点扶贫工程,创新扶贫金融服务方式,扩大扶贫信贷投入规模,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继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移民后扶政策,大力推进移民产业建设,改善特困移民居住条件,依法推进移民安置工作。
春节临近,当前要做的工作很多,有几件事我强调一下。一是尽早启动“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省直农口和涉农关部门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谋划一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重大项目,并及时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二是抓紧抓好“三冬”生产。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造林绿化,抓紧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森林防火,严格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不出大的问题。三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和农村维稳工作。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做好困难群众过冬和节日生活安排,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让全省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的春节。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大旗,凝心聚力,创新进取,苦干实干,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开创新常态下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八
刚才,同志传达了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特别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全面部署了“”和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我完全赞同;分别在会上作了很好的发言;会议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在此表示祝贺;等镇现场签订了减轻农民负担责任书会后,希望各镇、各部门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项一项抓出成效。“”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克服目际金融危机、多种自然灾害等重大挑战,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狠抓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圆满完成“”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期间,我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要初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就必须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我县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绿色产品和珠三角市场,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和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谈四点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连续8年出台关于强农惠农的1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关注农村的浓厚氛围。今年2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个重点,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陕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断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化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一减一缩进两市”(减少农业,缩小农村,抓农副产品进超市、抓劳动力进城市)的思路不动摇,以全局的意识服务农业,以科学的态度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吃透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意见》《关于贯彻中央一号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新时期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实施意见》等指导农村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上来,把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晰我县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构筑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二、要在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上务求更大进展。
(一)要紧抓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机遇,在推动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4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全省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四是以完善财政激励机制为保障,加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快推进这项改革工作,省政府实行财政激励措施,对在6月底前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得到省有关部门核准的,省财政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前天,县委召开了会议,传达学习了省的会议精神,决定成立改革工作机构,抓紧组织调查摸底,及时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力争在6月底前争取得到省有关部门的批复,率先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让全县上下都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镇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要结合“一个中心,两条经济带,三大主体功能区,四个经济增长极”的总体规划要求制订,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要做大特色产业基地,在发展优势产业上取得新突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41家,带动3.7万户农户实现增收。但是,这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我县贫困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不广。因此,要突出春甜桔、蓝塘土猪、茶叶、山楂、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推动连片发展、聚集发展。要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主动调优结构、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强力打造农产品生产“第一车间”,带动农户发展和基地建设。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机械化,尽快从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确保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要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在打造品牌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品牌是解决农业发展效益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力争在测土配方、高产栽培种植、生态健康养殖、资源循环利用等主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水果(春甜桔、荔枝、龙眼、三华李)、茶叶、油茶、蓝塘土猪、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使之成为具有特色品牌的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支持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挥现有农贸专业批发市场作用,拓展产品市场。加快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继续推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大中城市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配送经营,逐步把营销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要重视农业项目招商,在拓展农业功能和劳务富民上取得新突破。今年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农业项目关系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突破,也是各级各部门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以生态保护为重、不适合发展工业的镇,要增强机遇意识、项目意识和发展意识,把争取农业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的重头戏,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认真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县直相关涉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我县生态环境的优势,结合生态林业建设,加大在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方面的招商力度,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把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家乡,促使更多农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另一方面要抢抓省“双转移”机遇,继续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走得出去,从而实现“输出一人,搬出一户,致富一家”目标。此外,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继续抓好封山育林、森林围城(路)、树木园林业科技普及、珍稀树种致富、高山油茶产业发展等“五大绿色工程”建设,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务求更大突破。
今年是扶贫“双到”工作的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乡建设管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年”,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双到”、镇村改造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最核心的环节抓起,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重点是落实“三个坚持”。
(一)坚持整合资源,打造亮点。没有亮点,对外难以展示建设成果,对内则难以树立典型,形成不了经验,发挥不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示范点的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从根本上克服“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随意性,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盲目性,从根本上改变“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怪现象,确保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必须整合涉农资金。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不能“撒胡椒粉”,要按照市提出的每县选取2个镇,每个镇1个村作为改造试点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突出试点、示范点建设,集中攻坚,强力推进,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宜居镇村示范点,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镇村改造的新亮点。近期,计划组织镇委书记、镇长参观考察市内村级改造试点,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进我县镇村改造工作。
(二)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要抓住今年中央一号文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做好各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工作,加快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以及小山塘、小灌区、小水陂、小电排、小堤防等五小工程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效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短板”问题。要加快农村电网、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群众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巩固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三)坚持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重点难点在农民。只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才能确保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农村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居工作站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基层接访、大接访活动,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具体来说,村、镇、县直部门要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出来的问题汇总到信访局。特别是县直部门,不要总以为信访维稳工作是镇委书记、镇长的事,要对职能范围内可能引发矛盾、引发上访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这里再次提醒大家,虽然村级换届基本完成,但还要密切关注,尤其是对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好,要加大对新当选村“两委”干部的培训力度。此外,要重视网络舆情,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指定专人,专门跟进网络上涉及本部门的事件,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单位“一把手”要敢于面对,保证措施到位、责任到入,防止被人利用炒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农村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在领导分工、干部配备上做到服务于农业农村,在谋划思路、制定措施、工作摆布上做到城乡统筹。要把服务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各项任务落实。要继续开展“提高执行力,奋力抓落实”作风建设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二)要强化基层组织。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强化财力保障,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完善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设高效运转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切实抓好村“两委”新一届班子建设,做好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增强工作合力。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各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上多出点子,做好文章。其他部门要从自身部门职能和行业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参与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工作斗志、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十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我县“三农”工作的一次总结会、动员会和部署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一年的“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县委、副县长光明同志就去年全县农村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总结工作客观实在,部署工作具体全面,我完全赞同;会议还隆重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希望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全力推进我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业绩、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十个工作亮点精彩纷呈,五个农业重大项目推进顺利,三个关键问题要特别关注。
一是品牌建设有亮点。九岭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靖安白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都是我们三农工作的金字招牌。
二是农业三争有亮点。农口部门全年共到位上级项目资金达1.2亿元,比上年净增5200万元。
三是水利建设有亮点。启动了城北防洪堤、罗湾河堤、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全年投资近亿元,超过前五年的总和。
四是特色种养有亮点。先后涌现出泉水三文鱼、清水大闸蟹、三爪仑百花蜜、高湖皇菊、菊仙草等一批叫得响的靖安农业特色品牌,我们的椪柑茶、椪柑砂囊系列产品深受好评。
五是新农村建设有亮点。大力推进“靖安人家”装饰工程,环三爪仑百里休闲长廊沿线民居装饰一新,令人耳目一新。
六是森林资源保护有亮点。“亮剑行动”成效明显,销毁违法黑车40多辆,全年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七是农技服务体系有亮点。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中央各大主流媒体到靖安集中采访报道。
八是农业旅游有亮点。仁首镇北河园、宝峰镇毗炉村、和尚坪村、双溪镇泥涡村、高湖镇古楠村、水口乡青山村先后获得了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授牌命名。
九是农民增收有亮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92元,较上年增幅达20%,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
十是移民工作有亮点。罗湾生态移民小区主体工程全面竣工,靖安生态移民模式得到省、市领导肯定。
五个农业重大项目推进顺利:
一是高湖镇竹柳种植项目推进顺利,达到幼苗1000亩,大苗移栽20xx亩规模;二是乐丰有机农业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建设;三是北河园;四是1000亩白鹭果蔬基地项目;五是仁首红豆杉基地。
另外,农口各部门还相继获得了一批省、市荣誉称号,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回顾去年农业农村发展走过的历程,工作历尽艰辛,经验弥足珍贵,成绩来之不易,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县“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及辛勤战斗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历史经验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当看到,当前“三农”工作既面临着许多社会转型时期的深层次矛盾,也遇到了许多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有三个关键的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不可低估;二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农业生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不可低估;三是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忽视农业的倾向有所抬头,挤压、侵蚀农民利益的现象有所增多,维护农村稳定面临的难度不可抵估。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要在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业农村发展要在高要求下延续向好势头,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农村兴,天下安,民心稳。三农工作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围绕如何抓好三农,如何做到工业提升农业,城市统筹农村,致富带上农民,我一直在思考,围绕我们“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发展战略,“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就如何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我谈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兴业首在兴农业”。
“农业兴,天下定“。抓农业关键做精做专,着重在发展特色农业、强化产业化经营、加大基础投入三个方面,找准突破口,抓出靖安特色,唱响靖安品牌。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精农业。抓农业就要抓产业,抓产业主要抓特色。要按照把农业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规模的思路,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明晰我们的产业发展思路。当前,重点是要围绕椪柑、白茶、娃娃鱼三大靖安特色种养业,寻求扩规模、创效益,力求在特色上精益求精。一是椪柑产业要稳步发展。中国椪柑之乡牌子不能丢,要大力发展以椪柑为主的休闲农业,(在香田乡建设一个标志性的核心区,一个农业采摘导游图,一个高起点规划发展图,一支机制队伍建设,一批农宿文化点),巩固其作为我县山下片农民增收主导产业的地位,要力求在延伸产业链,扩大产品深度开发上下功夫,县果业部门要全力帮扶龙头企业理思路、扩销路,在已开发椪柑茶、椪柑砂囊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产业规模效益。二是白茶产业要坚持扩规模与提品质相结合,关键还是提升品质,规范市场,巩固靖安白茶在外美誉度,使靖安白茶真正成为靖安一张过得硬的生态品牌;同时,要按照靖安白茶发展五年规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新增3000亩,突破2万亩,使靖安白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成为山上片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娃娃鱼产业要力求突破,要在规模壮大和产业开发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娃娃鱼生态园的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分散养殖,力争养殖规模达到5万尾,把娃娃鱼产业打造成靖安农业标志性产业,真正撑起“中国娃娃鱼之乡”这张金字招牌。
(二)着力强化产业化经营,做活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瞄准市场抓农业。提升靖安农业产业化水平,就必须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抓好提形象与广营销两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品牌形象,要坚持用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比如,当前我们的白茶产业发展,就面临如何提升品质、规范市场的问题,不适合种植白茶的地区就不要鼓励种植,按有机标准建设的茶园就坚决不能施化肥、打农药,同时,要切实加强靖安白茶品牌的统一宣传、包装和保护,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管理,巩固提升靖安白茶的质量、信誉和美誉度。二是要抓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扶持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到大中城市兴办贸易公司,开设销售窗口,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配送经营等模式,要继续积极赴上海、广州、南昌等地参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营造声势,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全力加大基础投入,做实农业。这几年,国家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加大、工作不断加强,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在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把城北防洪堤、罗湾防洪堤、小农水重点县、种粮大户粮田工程、农村土地整治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作为今年要继续完善的重点工程抓紧实施,狠抓工程质量、狠抓工程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农业三争工作力度,把争取农业项目作为全县三争工作的重头戏,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走向,抓紧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做好对接和争取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农业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笼子,力争农口部门全年争资超过1.5亿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强县重在强农村”。
“农村强,天下稳”。我们国家三农问题的根源就在城乡二元分割造成的发展差异,破解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建设好农村。
(一)致力抓好新农村,建秀美农村。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要坚持整合投入、打造亮点,以“环三爪仑百里休闲度假长廊”为抓手,实施好三大工程,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一是全面完成“靖安人家”装饰工程,去年,各乡镇已基本完成了三年工程量的70%,今年,大家要一鼓作气,确保三年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使全县公路沿线村庄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整体提升靖安农村形象。二是完善公路沿线景观工程,要切实抓好公路沿线2万亩油菜观光带的田间管理,打造靖安农村特色,让“相约春天到靖安看油菜花”成为我们农业旅游响亮名片。三是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生态优势是靖安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巩固发展好造林绿化成果,重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完成全年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任务,建设秀美农村。
(二)合力统筹城乡发展,建幸福农村。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们明显感受到,农民进城的速度、县城扩容的速度、集镇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总体上,我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满足不了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的需求,在城乡统筹上还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空间可为,今年,重点是要抓好统筹城乡环卫保洁、统筹城乡公共交通、统筹城乡群众就业三个方面下功夫,办好三件事。一是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创建全省最洁净乡村是今年要实施的头号民生工程,是县委政府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按照推行县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需要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把这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推进生猪养殖业沼气池建设,走“猪—沼—菜”、“猪—沼—果”齐头并进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开通城乡公共交通,在县城、工业园区及周边乡镇开通城乡公交车,解决群众出行的问题。三是科学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明白人、流通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达到“培育一批人才、拓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发展一片经济”的人才效应,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幸福农村。
(三)强力发展农业旅游,建人气农村。发展农业旅游,不仅满足了都市人到农村休闲度假的需要,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农业旅游品牌一旦形成,将会大大吸引外来投资,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终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我们抓“靖安人家”工程建设,就要把农业旅游当作一个重要抓手。一是要把农村当景区来建设,科学编制农村规划,满足旅游发展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点考虑旅游的特殊需求,完善配套设施,县农业、旅游等部门要加强规范指导。二是要把农特产品当旅游商品来开发,依托旅游这个平台卖向全国,靖安的白茶、香菇、木耳、笋干、蜂蜜、竹雕等农特产品,都是我们良好的旅游商品开发资源,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促农民增收。三是要把村庄、民居当旅游景点来谋划,进一步放大项目建设效益,休闲农业不仅仅是去某个农家乐吃顿饭,我们倡导的农宿文化是体会、体验整个乡村的氛围和文化,我们靖安还有大量可做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发掘利用,要仔细琢磨。
三、“富民贵在富农民”。
“农民富,天下足”。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千方百计做到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民富。虽然我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新高,但还没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省是6892元,全市是6981元,我县是6592元),农民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外部的发展环境和压力还比较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我们今年确定的农民增收目标是增长12%,增长的绝对数接近800元,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难度,要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二是要拓展外部增收空间,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民自主创业,走以创业带就业的路子,着力为农民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使农民的“来钱渠道”多起来,这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三是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
(二)极力落实涉农民生工程,解民忧。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近年来,我们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一系列显著的成绩,每年都承诺并实现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比如,去年我们安排200多万元资金,在全市率先发放高龄老人长寿津贴,同时,在全省第一批实施新农保制度等。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环境整治等方面欠账较多,虽然我们现在的财力还不宽裕,但在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是要一件一件的办,好事办一件多一件,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要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有关政策,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
(三)竭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民安。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权益,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严厉打击伤农害农的行为,严肃处理违反政策的责任人,坚决做到落实政策不缩水、不流失、不走样。二是要关心农村弱势群体,切实保证农村“五保户”、留守儿童、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要重视维护农民权益,加强农村土地、林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这一块也是农村不稳因素的重要方面。四是要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胸中始终有大局、心里时刻有群众,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筹起来、把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联系起来、把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维护好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共
3
页,当前第。
3
页
1
2
3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二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每年召开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既是全省人大农委系统一直坚持的一个传统,也是出于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加强联动的工作需要。昨天,大家学习考察了xx市xx区的美丽乡村、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刚才,xx主任通报了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情况和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各市交流了各自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和务实举措,讲得很精要、很精彩,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其他市的书面交流材料,也都体现了特色、彰显了成绩,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五中***精神,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在***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贯彻***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部署要求,深刻把握党***和省委对于“三农”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各地工作亮点和特色经验,研究谋划今年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大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本届履职的最后一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不仅要总结好去年的工作,谋划好今年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要衔接好换届期间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统谋划立法、监督等工作重点。下面,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就做好全省人大农委系统工作,和大家交流三点意见。
一、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强调: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为人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政治要求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深刻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的时代判断,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对新思想、新理念要学深悟透;对新要求、新部署要狠抓落实,在人大工作中更多体现出责任、担当和使命。
(一)要学深悟透坚持党的领导新要求。
***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全。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面深刻地认识到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也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理解党***和省委对于“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精神,经常对标对表,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党组请示报告,确保方向不偏、靶向精准;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直面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坚持依法履责、依法尽责,确保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折不扣地抓好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抓好法律法规的全面有效实施。
(二)要学深悟透贯彻新发展理念新要求。
今年1月底,***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要立足人大法定职责,在贯彻落实中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抓住“三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推动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关键还是要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推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三)要学深悟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要求。
党的***五中***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共同富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把“农民富裕富足”作为议题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内容。
(四)要学深悟透坚持系统观念新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全面、辩证、系统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而作出的重要决策。“三农”工作也要深度融入到新发展格局中,坚持系统思维,既要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满足国内大循环的市场需求;既要立足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既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关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也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五)要学深悟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要求。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之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将贯穿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期任务。为此,要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战略定力,瞄准阶段目标,综合发挥高质量立法的保障作用、持续监督的促进作用、广大代表的参与作用,用实际行动将乡村振兴规划变成现实图景。
(六)要学深悟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要求。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xx书记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对标***赋予xx的新定位提升人大工作质效,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谋划人大工作的方向指引,始终坚持“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不懈追求,着力打造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xx样板。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紧扣“走在前列”来谋划、来推动,按照“走在前列”来衡量、来检验,深入思考和谋划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应该重点要做些什么,在各地人大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在同级人大中要有所作为,全力推动***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深入践行。
二、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去年底,党***召开了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等职责,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着重要职能作用。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学习贯彻好***法治思想,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立足法定职责,增强依法履职的行动自觉。
(一)发挥立法保障作用。
地方立法主要有三项功能,一是实施性功能:促进国家法律在本地区的贯彻实施;二是补充性功能:对解决好地区性问题作出补充规定;三是探索性功能:一些创制性立法可以为国家立法探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农委牵头三项立法任务:洪泽湖保护条例作为正式立法项目,长江岸线保护条例和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作为预备立法项目。其中,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对于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性意义。希望各地能够从地方立法的功能出发,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在“不抵触”的前提下,提出基层希望通过立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和具有实践性的意见建议,同时,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省级条例,加强政策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在创制性立法上有新的进展。立法保障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立法质量的高低,要以高质量立法为目标,强化人大对立法工作的主导,做到全程参与、全面调研,在法规条例中充分反映各方利益诉求,确保地方立法“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发挥监督促进作用。
监督权是五级人大的共有职权,在各级人大履职实践中运用最广泛、最经常。要统筹考虑,安排好监督项目,一是要围绕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开展监督,二是要围绕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开展监督,三是要围绕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监督。要通过正确有效的监督,推动***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涉农法律法规以及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落地落实。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上下联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评议,对渔业法和省渔业管理条例进行执法检查。在2018年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评议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对于“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各地能够准确把握联动的内涵,把此次评议作为全面检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情况的契机,不仅要客观地展现成绩和问题,便于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不断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还要创新办法,进一步拓展评议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代表和群众参与进来,把问题说深说透、把建议落细落实;准确把握监督的实质,提高站位、准确定位、工作到位,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目标,对于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不力的情况和一些“老大难”、“硬骨头”的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通过部门走访、重点建议督办等形式,持续跟踪监督,切实推动相关部门拿出务实举措,将监督延伸到工作落实环节。
(三)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涉农人大代表更是扎根基层的“三农”工作先进典型,发挥好代表的作用,对于做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始终牢记“代表机关”的定位,不断推进与代表的常态化联系,既要密切与专业代表小组代表的联系,经常通报情况、主动向他们请教,又要拓展联系面,不断扩充代表“联系群”,充分发挥代表在法规审议、监督检查中的专业所长和基层经验。要优化对代表的服务,结合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可以选择一些重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调研、学习优秀议案建议,并为代表提好议案建议提供必要的选题、调研、查阅资料等服务保障,引导代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议案建议,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要扩大代表的参与,不仅要更多地邀请涉农代表列席会议、交流座谈,对于常委会确定的一些重点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代表参与其中,同时要搭建平台、建立交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涉农代表更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四)发挥基层示范作用。
创新的活力来自基层,刚才大家介绍的各地人大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体现了基层首创精神。要在坚持制度自信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作出示范。一方面要坚持创新实践,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围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勇于多走几步、走深一层,不断探索人大履职新机制新方式。在内容上,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与基层的现实需要有效衔接起来;在方法上,要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发挥整体联动的优势,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增强立法和监督的实效性;在思路上,要做到“前后衔接”、“系统集成”,在总体谋划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抓好重点工作,持续推进解决一些重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总结基层经验,既要把基层人大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基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先进做法,基层代表深入实践、依法履职的务实精神总结好、推广好,还可以尝试做好“命题作文”,鼓励支持基层人大在一些课题上先行先试,做出样板。比如,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民生实事工作评议和基层人大探索的民生实事票决制,其中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吸收借鉴到推动农村民生实事工作落实中去。
三、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也是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不断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既要防止调研内容过于宽泛,从而导致顾此失彼,事事都做不好、件件都管不了;也要大兴务实之风,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调研,要在站位全局抓大事、立足职责抓实事的基础上,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调查出基层实情,研究出务实建议。
(一)紧扣***省委决策部署开展调查研究。
党的***五中***、省委十三届九次***,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把好方向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比如:如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如何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如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等;要把好内容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在本地落实的具体问题开展调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禁渔行动等重点工作,找准短板弱项,深入检视问题,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要把好认识关,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的普遍关注开展调研,“三农”工作根在基层,要科学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把***和省委决策部署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同时,利用执法检查、普法教育等机会,加强方针政策、法律规范等的宣传,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二)紧扣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开展调查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全省人大农委系统依法履职的重要原则。要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积极推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结合起来,把住房条件改善与公共服务优化结合起来,把城乡融合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解决好乡村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持续关注农民增收,围绕我省部署的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现状,推动探索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融合的有效路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切实让农民更多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切实让农民在产业提升中获得收益。要持续关注社会治理,在推进农村改革上要保持“稳慎”的态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始终不受侵害,同时要重视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进培养、村居合并重组等现实问题,发挥人大调研的参谋助手作用,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查研究。
过去的几年,各地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地人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组织了专题询问,开展了代表视察,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地和问题解决。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围绕“全面”开展调查研究。系统全面分析本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现状,厘清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弱项,广泛了解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于乡村振兴的新期待,着眼“四化同步”推进,瞄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开展相关立法、监督和调研工作。要围绕“落实”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有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聚焦农村土地、金融、集体产权、经营体系等重点领域,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用地难、贷款难等问题,在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农业农村等政策落地上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推动各地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活乡村发展的要素、主体和市场。
(四)紧扣基层代表议案建议开展调查研究。
今年省人代会上,涉农的代表建议有100多条,数量多、内容实,反映出代表对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普遍关注。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代表所提的意见建议,不仅要督办好重点建议,还要做好一般建议、日常意见的交办和反馈工作,认真回应代表诉求。要注重办理的过程,面对面了解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缘由,突出代表所提内容的关键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回复,共同探讨改进提高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让代表参与到办理过程中来。要注重办理的效果,对于重点建议要加大跟踪督办的力度,力求意见建议办出实际成效,防止用一般性工作回复代替建议答复、用协商满意代替建议落实,让代表履职成果能够得到重视、问题得到解决。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发挥好《代表之声》的直通车作用,对重要的代表意见建议加强调研论证,争取将其转化为政策文件的具体举措、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工作推进的重点环节,让代表履职更有责任感、成就感。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大变局下开启的新征程,必将是又一个伟大的奋斗过程,全省人大农委系统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题,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高质量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的使命和任务,不断开创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二十一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7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娶开拓创新,全力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一会儿,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客观估价2007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跨越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储提供了支撑、作出了贡献。回顾总结2007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二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新造林5.2万亩,补植84.31万亩,栽植苗木1.9亿株,四旁植树150万株;绿化井尝砖厂、石场840个,道路3560公里;实行合同育苗2500亩,防治森林病虫害7.6万亩,查处森林资源案件86起,处罚89人,罚款29.3万元。
三是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全县羊子存栏23万只,出栏18.3万只,改造羊子圈舍320个,发展养殖小区1个;生猪存栏6万头,出栏5.6万头;新种人工牧草6.7万亩,出售2.4万吨,完成饲草储备40万吨;抚育改造山杏山桃10万亩,新建示范果园2320亩,沙棘园2万亩。
四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修基本农田3.7万亩,新建续建淤地坝26座,打井建窖3109眼(孔),实施了15处集中供水工程,收回水保两费62万元;投资26.8万元对防汛设备进行了更换和维修,查处河道违法设障案件25起,清除障碍15万方。
五是农业生产基本平稳。完成农作物种植30.1万亩,实现粮食总产5.7万吨;新建日光温室大棚450座、弓棚310棚、沼气池3017座,推广节柴灶2300口;完成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4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较上年净增360元。
从总体上讲,2007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好做法,成效显著,硕果累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农业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着广泛而复杂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一是草畜业基数大,增幅校各乡镇普遍存在有草无羊、有羊无草的现象,林牧矛盾突出;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户的关联度不强、利益不紧密、辐射带动不明显,导致羊子产业发展不稳定、弹性大;部分乡镇存在松劲厌战情绪,思路不清、方法不活、措施不力、成效不显,思想上模糊认识、工作中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全县草畜产业化的进程。二是林果业品质差,见效慢。我县晚霜冻严重,林果业十年九灾,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面积杏(果)园还处在老品种的基础上,且管理粗放,农民缺乏必要的深层次的技术培训;林果业服务网络不健全,没有形成龙头带动、利益驱动的良好发展格局。三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任务重,难度大。我县退耕还林的许多地块林份结构单一、设计不合理,林业的潜在威胁很大;县、乡、村、组、户五级管护责任不实、监管不力,偷牧、散牧现象十分严重,加之,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基建项目的增多,植被破坏非常严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任重而道远。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进展不平衡。全县水资源污染严重,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没有保障;县城防洪工程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河道防洪设施不全、标准低,一些基建单位随意向河道倾倒废土石渣,挤占河道现象十分严重,水行政执法难度不断加大。五是新型民居工程建设融资渠道单一、规划滞后、前瞻性不够、资金短缺、管理不到位、绿化水平低、进展不平衡等,严重影响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整体进程。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我们要正确分析判断当前我县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有利条件也要看到不利因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全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力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构建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按照“稳牧兴菜、凸显林果”的思路,积极支持多元化经济,全面提升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退耕还林工作,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县牢固树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型民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篇二十二
鉴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工作对政府的依赖惯性,政府不抓是不行的,政府乱抓更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把该抓的事情抓住、抓准、抓好,多做有用功,少做无用功,不做瞎折腾之功。
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根据不同职责,各有侧重地抓好九件事。
第一件事: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不达标仍然是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之一。村级公路狭窄,农忙季节保不了畅通,建设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低,农业生产用电体制不顺,农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系数低;剅闸泵站、大沟大渠、田间末渠建设不配套、不达标,旱能灌、涝能排仍然只是农民美好的向往;农村安全饮水标准低,供水数量和质量均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这些问题,就是主要的表现。
农村的道路,至关重要,道路一通,精气神一振,其余万事皆通。当今时代,农村道路问题,既不是通不通的问题,也不是通的数量问题,而是通的质量问题。从20xx年左右开始启动“村村通”工程以来,基本上每村都通了水泥路,这两年又在提“组组通、户户通”的问题。但是,我们的通村公路通的等级很低,质量也差,一般的路面只有3.5米,一公里的补助资金只有10万元。所以,虽然村村通了,但通的质量很差,多数村级公路错不了车,很多村级公路刚刚修通,又开始损坏,修路时就是东拼西凑勉强筹到的资金,坏了就完全没有能力维修。通村公路,我们应该按照二级公路的标准去修,舍得花20xx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做成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时下提倡的“组组通、户户通”,我们应该持反对态度,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耕地和公共资源去满足几个住户并非很长久的通路要求?这种投资,如果不遵循规律,不尊重现状和趋势,必定是浪费资源式的无效投资。
农村电网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当年,政府给农民补贴资金用于买家用电器,却没有料到,空调、洗衣机买了,由于电网质量差,都用不了。可见,初衷再好的决策,也不一定符合实际。把电网质量建设好,是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把这个职责尽到了,农民买不买洗衣机,用不用空调,那是他自己的事。所以,政府不要总是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却又总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荒废了。农业生产用电,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些泵站的电线造成的电损,应该归谁承担,那些排灌设施的线路设施,应该归谁建设,这些问题,历史上一直是水利部门和电力部门在吵架,并将继续吵下去。然而,这两个部门吵归吵,那只是面上的热闹,真正的经济负担归谁?还是归了农民。不论这架怎么吵,吃亏的都是农民。农村电网,亟需提质升级,要舍得投大钱高标准建设到位,不要走过去那种翻烧饼式的反复、低投入、不解决问题的老路。
农田灌溉设施,大沟大渠与“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没有大沟大渠,“最后一公里”的水从哪里来?没有“最后一公里”,大沟大渠的水又怎么到得了农田?我们不能讲大沟大渠重要的时候,就忘了“最后一公里”,在讲“最后一公里”重要的时候又忘了大沟大渠。剅闸泵站、江河湖堤、大沟大渠和田间末渠都很重要,各级政府应该合理分工,各抓要点,建一片成一片,成体系配套一片,让每一分钱都投得有价值。中央政府要加大对大型水利设施的投入,省政府要负责中型和区域性水利设施的投入,县乡两级要承担小型和末级水利设施的投入。仍然是要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办一件成一件,管个几十年。
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问题在于,农民分散居住,供水范围太大,水质没有保障,水压低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解决饮水问题,只能将设施建设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不能够哪里有一户人家就铺一根水管、分一个龙头。如此广袤的农村,无论是什么设备,也无法保证正常的水压和水质。只对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供水,还可以变相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电力、电视、宽带等设施的投入。这个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第二件事:规模经营。
过去有人说,农业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现在,农民已经减少了,而且将继续减少。从我调研的8个村样本情况来看,农村基本没有70后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平均年龄是58岁,最高是72岁,最低是41岁,人均种田面积是10亩。从农民的年龄构成和人均种田面积的现状,就可以看明白,为什么冬季农村撂荒的田越来越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我们应该深刻地看到这个问题,更应该大胆地提出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就是探索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有效途径,使之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更相适应。
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业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而农民的大量转移则使农业规模经营变成必需。我们弄清楚了谁在种田这个问题,就一定会担忧谁来种田这个问题,也就一定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规模经营可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规模经营就必须要走机械化之路,就一定可以减少农业用工。同时规模经营,既可以继续解决留在农村人口的就业出路,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变农民为农工,让农民过上市民生活。规模经营可以在同样的版土上增加耕地面积。因为规模经营了,几十家农民的田统到一个组织去经营了,那些不必要的道路、田埂、沟渠就可以取消,恢复成耕地。这个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一般来说是20%左右,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规模经营增加20%左右的耕地。我们始终担忧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完全可以用规模经营盘活存量来保证的。
规模经营,不能靠行政手段来生拉硬合,但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那么,政府干什么呢?应该做好四件事:一是引导农民按照规范的程序把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转让的服务场所,比如各种交易所;三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按规模予以补贴、减税免费、建立农产品物流绿色通道等等;四是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规模经营,强调的是规模,而不是别的什么。不要一讲到规模,就延伸为要发展名特优,这两者不是一码事。讲规模经营,指的是种植面积,是一种耕地的集约经营方式,哪怕是种粮食,也是可以创造新的增值空间的。
规模经营,要鼓励公司化这一形式。合作社也好,家庭农场也好,均能够实现规模经营。但是,由于农民千百年来的现实利益第一的思想禁锢,现阶段合作社很难走出高水平之路。家庭农场虽然可以达到一定规模,但仍然属于规模不够的类型。而公司化经营,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让其成为有资本、有管理水平、有市场搏击经验和优势的经营模式。农村,真正缺的是资本和市场开拓能力,让工商资本以公司化的方式进入农村,正是几个方面优势的完美整合。这必将开创中国农村再次飞跃的精彩局面。不要动不动就担心工商资本剥削了农民。当年,关于姓资姓社的讨论,至今犹言在耳,那些振振有词地说资本会剥削工人的论断,有几条被实践证明了?当年的担忧,现在还是担忧吗?现在的担忧,以后会是担忧吗?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规模经营,重在引导。我们的方法是培育典型,引导扩大。既要顺其自然、不搞行政命令,又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因势利导地推动其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展望,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村万亩农场林立,什么时候就是农业现代化实现之日。
第三件事:特色产业。
你这一方水土,从来都不曾自己自由生长的东西,那不是你的东西,也不可能成为特色。比如苹果是山东的特色,湖北就不要去搞,你硬要搞,它也不是不长,也不是不能吃,它就是产量低、风味差、寿命短、生不逢季。你硬要搞,也是可以搞起来,但是,它的成本会高,它的市场会窄,它的效益会低,结果仍然是得不偿失。比如椰子是海南的特色,湖南就不要去搞,你搞也会得不偿失,你徒然浪费很多资源,最终,它不可能成为你的产业。
全国各地,你在搞我的特色产品,我在搞你的特色产品,而自己具有天然优势的东西,却又统统丢掉了,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一种农作物,只有在它最适宜的地区种植,它才不娇贵,它才具有最强的生命力,即使是“靠天收”式的最粗放的种植水平,它也仍然有足够的产量和优秀的品质。我们发展农业生产,就要有这个意识。这个意识,实质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讲人定胜天,谁要是胜天,谁就会受到天的处罚。
农民自己讲,吃的东西,要吃本地的、本季的、本来的。吃本地的就不会沾上因长途运输和保鲜需要投入的添加剂,本季的就不会承受因保证市场季节而采取保护性栽培措施带来的危害,本来的就不会受到因人为追求高产或早产而施用这激素那高效肥带来的残留毒害。
事实上,多年来,我们都把增产增收当做了农业生产的目的。当下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严重堪忧,就是这一错误指导思想产生的恶果。为了增产增收,就大量甚至全部施用化肥,为了增产增收,就毫无顾忌地投放激素农药,为了增产增收,就十分愚昧地引入转基因作物,为了增产增收,就不择手段。这种指导思想必须叫停。
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是产出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没有丝毫影响的合格产品,这才是第一位的,是不容践踏的伦理标准。回到特色产业上来,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顺自身的传统农业产业之势,借科技和组织方式变革之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哪怕是水稻、小麦、玉米、土豆这些大宗农产品,也是有区域分布的,也是可以做成特色产业的。之所以我们抱着个金饭碗,却在讨别人的饭吃,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心气浮躁,不愿静下心来耐心地培育自己经得起岁月检验的特色产业,却想着通过投机取巧能一夜成名,结果把精力、物力、财力、人力都投入到本不该去着手的东西上,弄了个场面热闹,这一届这样整,那一届又那样整,都在想着翻新花样,所以几十年下来,没有几个地方,按照科学规律,把自己的特色产品做成了特色产业。
所以,抓特色产业,想抓出成效,就得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研究、培育,不懈怠、不冒进、不异想天开、不逆规律而动。做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鸣惊人,它必须是几代人几十代人扎扎实实的积淀,最终才会修成正果。
特色产业需要形成规模。所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规模,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首要之途。再好的东西,如果只有500吨、1000吨,那又能带来什么效益呢?相反,有特色的产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够淘汰那些本不属于他们自身特色的同质产品,市场服务也会更好更全地配套,市场竞争优势就会越强。这个规模要以能够保持特色为限,如果扩张到失去特色优势的区域,特色也就丢失了,也就谈不上什么产业和优势了。
第四件事:培育品牌。
农业产业之所以利润低,特别是农民受益的利润低,没有品牌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水稻,农民卖1.35元一斤,就以为是好价钱了,经过一般的加工厂加工之后,大米能卖到2.5元一斤,就又算好价钱了。然而,通过具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加工企业加工成大米,还会只有2.5元一斤吗?米还是那个米,为什么价钱大不一样?又比如说野生鲫鱼,渔民捞上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一定是和别人池塘里人工养殖的卖个同等价钱,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品牌,谁都不知道你这个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两个事例,都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
品牌,它不是虚张声势的自我叫好,而是质量、信誉、影响力、认可度的代名词。品牌,在中国,最高的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现在还有个地理标识产品,但讲影响力,讲一下就把别人镇住,还是非中国驰名商标莫属。
品牌意识,农民应该有,农业企业应该有,地方政府领导更应该有。有的人一开口就喊,自己那个地方有什么什么,一口气可以数出七八上十个,这只能忽悠外行人。因为你有那个产品,不一定变成了商品,你即使变成了商品,也不一定卖出了它应该卖的好价钱。一个地方有若干个中国驰名商标,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表现。当今时代抓农业,如果没有培育出几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来,就相当于没有抓。
相比之下,农民的品牌意识最弱。不仅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品牌对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还因为我国的品牌申领体制,实际上,是把普通农民关在门外的,作为一个单独生产者个体,农民无法去申领自己的品牌。
眼下正在大力提倡的家庭农场,其品牌意识应该更强。如果一个家庭农场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仍然不能直接入市,还是交给市场中间商去完成产品的商品化过程,那么,这个家庭农场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他充其量是个种田能手,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产业经营者。家庭农场的品牌建设,我们要向日本学习。日本的酸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袋酸梅,上面都有家庭农场的名称、联系电话、品牌、质量检测标识。如果说学日本的基础工业比较难,那么学这个东西就容易得多。只要政府把申请品牌的门槛降低放开,把质量监管的工作做深做细,学起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农民和家庭农场,其实可以把自己的很多产品品牌化,让自己的农产品带着品牌和包装入市。比如,玉米棒子,有了品牌,就会论只卖;土鸡,有了品牌,价格就可以翻几倍;传统饲养的猪肉,有了品牌,价格也会有天壤之别。我们应该鼓励农民和家庭农场,都用最传统的方法去种植和养殖,都靠质量和品牌去提升单位产品的价值,这样一来,产量虽然降低了,但由于单价的大幅上升,农民和农场主仍然有高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激素的生产方法追求高产而带来的利润。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鼓励措施,可以说,靠增加产量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还想继续提高农民收入,倡导品牌化和无害化无疑是最有希望的出路。
而作为农业产业发展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则更是要有品牌意识。很多企业老板,对于自己的品牌建设问题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产品能销出去就是硬道理,有没有品牌,是不是驰名商标又有什么要紧。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也是小富即安的心态,他们缺乏对自己的企业长远的谋划和构思,只管当下赚不赚钱,没有想今后何去何从。很难想象,一个百年企业没有品牌,也很难想象,这个企业能冲破区域,走向全国,渗透全世界。我以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首要的是研究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产品在哪里生根?如果没有品牌,产品打入一个新区域的时候,是以何种面目出现?所以,农业企业家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政府,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和唤醒他们的重视。
品牌建设,归根结底,是商品生产者的责任,但是,政府的作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采取有效的方式,比如学习、培训、展览、展示等,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建设,让所有商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牢固树立起品牌意识,是政府的职责。帮助企业研究品牌、创建品牌,政企共同努力,实现人力、智力等资源共享,创建出一个又一个的知名品牌,是政府的职责。
出台鼓励政策,刺激和引导人们去设计、构思、创建、培育知名品牌,也是政府的责任。
从制度上研究解决人们在品牌创建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给社会松绑,让社会成员自由驰骋,更是政府的职责。
第五件事:提升流通。
农产品流通,是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问题。流通,不仅仅是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延伸农业产业的价值链条,大幅度增加农民农产品之外的收益。
农业产业的更高价值,在产品生产之外的环节,这是我们首先应当认识的问题。没有这个认识,抓流通就没有立足点和应当性。在通过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触顶之后,流通环节就是其新的增长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养猪和贩猪、卖猪肉这三个环节相比较,养一头猪好的年景赚80元左右,差的年景20至30元甚至亏本,贩一头猪,无论怎样也有三四十元利润,而卖一头猪肉则可以赚到200至300元左右。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越是在高端的流通环节,利润率越高。农民有些口头禅:养猪的不如贩猪的,种菜的不如卖菜的,搞生产的不如搞生产资料的,等等,表达的就是这个认识。
提升流通,重点是要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两个关键环节。
降低生产成本,要在生产资料的流通环节上下工夫。种子、农药、肥料,是主要的生产资料,这些物品,农民是从零售渠道购入,还是从批发渠道购入,是从一级批发商手中购入,还是从末级批发商手中购入,是独自一家购买还是多家联合购买,等等,均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成本。如果是从零售商手中购入或者是末级批发商手中购入,单价就比较高;如果是单独一户购买,运费就比较高。这就是成本,而且常常为很多人看不见或者是不在乎。也许一亩田的成本并无多大差异,但如果是1000亩、1万亩呢,这个成本节约就十分可观。所以越是规模化经营,就越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直接成本。对于公司化经营模式来讲,想办法实现这个成本节约就很容易,如果是单家独户、家庭农场或者是协会合作社,就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大家抱团购买,以降低成本。很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经济组织没有想到这一点,包括传统优势十分明显的供销社也没有抓住这一条财路。农民则是各自为政,没想到抱团,或者是想到了但做不到。农业生产者要组织起来,努力直接统一从厂家购买各种生产资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购买的直接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间接地提高农业的效益。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在农产品商品化环节上做文章。所谓商品化,就是从产品变成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农产品附加值增长幅度最大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做的功课是: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并将一些核心指标的检测结果明显标识于产品包装之上,使农产品经检测入市;给即将入市的农产品贴上创建的商标标识,让消费者从商标中了解该产品的质量、品牌、影响力、认可度等潜在信息,使农产品贴商标入市;对农产品进行适当的包装,改变以斤、以吨、以车卖的传统习惯,一袋一袋卖,一个一个卖,一两一两卖,使农产品有包装入市。
提升流通,还要在寻找农产品从生产基地直达消费者手中的直通销售渠道上实现突破,使农产品增值环节的利润能够为农产品生产者或者组织获得,实现农产品成规模入市。比如,引导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就是非常好的模式。销售渠道与商品化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商品化过程,直销入市的可能性就变成了零。这是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产品增值的又一重要领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有销售优势的企业,从农民手中以很低价格收购农产品,经他们稍一打理,其实就是商品化过程,就立马增了值,原本是一元两元一斤的,就变成了十元二十元一斤了。怎样让农民、家庭农场、农业产业组织等农产品生产者也有这种意识和能力,把农产品价值链的增值关键环节全部掌握在农业产业内部,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来讲,对于提升农业发展空间来讲,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很成熟的国家,这些本不是政府的职责,但在我国,还处于市场培育这个初级阶段,需要甚至是离不开政府对这个层面的引导、扶持和支持。县乡两级政府尤其要舍得花功夫来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地扶持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果一个地区,其农产品产前和产后的效益有80%至90%能够掌握在农业生产者内部,那么,那个地区的农业产业质量就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第六件事:深化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农产品加工,要立足于本区域的主导农产品来开展。因为农产品都是辎重货,只有在合理的运输半径以内,才能保证适当的利润。如果经济发展到自由竞争的时候,这一条就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不主张此地的企业去加工彼地的农产品,那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农产品加工,要走全产业链之路。就是说,围绕一个主导产业,通过若干家企业,把整个链条的各种资源吃干榨尽。虽然这有点理想化,但毕竟也是可以探寻的,这正是循环经济的思路。如果走出了这一条路,那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加工就真正形成了产业,而且其竞争力一定会超群、悠久。比如水稻加工,传统办法就是实现了从稻谷到大米的转变,附加值并没有增加多少,而谷壳、米糠等成了废弃物,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但有的企业走的就是吃干榨尽的路子,企业的效益和质量就截然不同,优质大米加工出来以后,谷壳就作为燃料,米糠就用于加工提炼米糠油,碎米就用于酿酒,一个工厂,若干条生产线,下一个环节以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为原料,不断延伸产生出新的产品。从本质上看,这样的企业就是运用免费的原材料,生产出了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其产业质量可想而知。当然,并非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走出这样的路子,这需要科研的支撑、创新的支撑、资金的支撑、人才的支撑。这从另一个方面又说明,农产品加工并非是低科技含量的代名词,恰恰相反,现今时代,更需要培育高技术水平的企业来从事农产品加工,才不至于因为装备和技术水平的低下而变宝为废,形成农产品资源的极大浪费。
农产品加工,要限制粗加工,支持深加工和精深加工。粗加工,规模越大,浪费越大,对整个产业的损害越大。因为粗加工不能从本质上提升产品附加值,无法提振生产者的信心,时间久了,一个主导产业可能因为效益过低而被淘汰。限制粗加工,要各种措施并举,最主要的是两手,一手是严控土地供应,越是粗加工,越不能供应土地,每个地方原则上都不能为粗加工提供新增建设用地;一手是从严征税,越是粗加工,越是不能减税免费,否则就是保护落后,保护落后就会扼杀创新。通过这样的政策杠杆,来迫使粗加工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出路。对于深加工和精深加工,则要大力扶持。如何判断是否是深加工或精深加工呢?通俗地讲,只要看产品就可以了,看产品是不是与原材料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稻谷变成大米就不是质的变化,稻谷变成了夹心饼干就是质的变化,是不是生产出了一系列各不相同的产品。另外,从剩余物的多少也可以判断,如果产品加剩余物就基本等于原材料的数量,那么就不用多想,一定是粗加工,相反,如果最终没有什么废弃物,而是全方位地吃干榨尽了,那也不用多想,一定是层次比较高的加工了。
比如,水产品中的鱼加工,如果鱼经过加工环节后,主要产品就是鱼糜,外加剩下了一大堆的鱼鳞、鱼翅、鱼骨等等,那么,这个加工只能算个粗加工。如果加工之后,产品有鱼片、鱼糜,有鱼丸、鱼肚,有风味鱼、即食鱼,有胶原蛋白的饮品、护肤品,那么,这个鱼加工就算是做到家了,其产业的质量绝不是只产出鱼糜的企业可以比肩的。
在加工这个问题上,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即优势资源一定要交给优质企业来经营,一定要交给有实力的企业来经营。如果我们把优势资源交给一些“土八路”去经营,其结果只能是暴殄天物,浪费资源,形不成优势产业。
从产品质量安全这个角度讲,农产品不经过加工是最好的。因为,每一次加工,都免不了要添加这种剂那种剂的,添加了东西,总是比没有添加要差。但是,由于运输、储存、消费爱好等等各种原因,农产品加工有其必然性和刚性需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合理控制那些添加品的数量和质量,在需要与质量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确保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不给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事实上,越是粗加工产生的生鲜产品,其添加保鲜防腐剂的需要就越强,其量的投放就越多,对人体的健康可能影响就越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也要主张深加工和精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我们追求的核心应该是质而不是量。如果单纯去看量,看加工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多少,其意义并不大,既容易导致粗加工泛滥,也容易产生水数字。而质,才更具有实质性意义。而且,重视了质,绝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走的精深加工之路,其价值的大幅度提升自然可以起到扩张量的作用。所以,在政府的引导问题上,要注重在质上做文章,这才是对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方向。
农产品加工,其排放物常常比较多,因此,要趋向于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将污水处理等设施高水平配套好,避免加工产生环境污染。
农业工业化,核心的环节是加工,农业产业增效,关键的环节也在加工,所以,政府要重视,要下功夫去抓。
第七件事:环境治理。
农村,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之中,是一尘不染之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油油的稻田,金灿灿的菜花。而今,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均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此种情形,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尤为突出。
看到农村环境如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揪心和担忧。别以为与我们自己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农村环境好坏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然而遗憾的是,高层、中层都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有工业污染,但更多的不是来源于工业污染,其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垃圾,二是生活污水,三是种养殖污染。
关于生活垃圾问题,不是清扫清运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经过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由于垃圾量小,农民种田肥料来源少,各家各户在堆烧农家肥时自行消化了。第二个时期,农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一次性用品大量涌入,而农民既没有精力也不愿意再把垃圾用作肥料了,同时也无法处置那些无法消化的垃圾,所以家家都往野外倒,形成了农村垃圾遍地的局面,是分散的污染。第三阶段,近年来,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农村建立了垃圾清扫清运系统,但由于多数村镇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到县城处置运距又太远,所以很多地方只采取了简单的填埋和堆放,农村垃圾污染从分散污染变成了集中污染。
关于生活污水问题,主要是农户家中的生活污水绝大多数都是直排到沟渠河湖里面,连最起码最简单的处置都没有,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污水横流的局面。尤其是农户居住密集的区域,河水深黑,河面污物汇集,村子里臭气熏天,目不忍睹。
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拯救农村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我们能不能下决心,集中五年的时间,解决农村环境的问题。虽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但是问题得有轻重缓急,问题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彻底予以解决,才会达到目的。
要通过大力的扶持,保证每个乡镇都建立起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以达到全域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镇以上污水全处理达标排放的目标。
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污水的污染。
要采取铁腕措施监管农业投入品,高残毒高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的投入品应该禁止生产、禁止流通、禁止使用。对于投肥投粪投激素开展养殖的行为必须全面禁止,并依法严厉追究责任。对于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进行限制,以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大量施用农家肥和推动秸秆还田。对于那些低水平规模化养殖,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做不到这一条的,要下决心关闭。凡是对环境带来破坏的发展都不足取,这个认识要成为全民共识。要逐步开展土壤休耕、湖泊休养试点,以全面恢复地力和保护水环境。
关于农村的工业污染,也要下狠心治理。严格地说,农村不应该办工厂,因为那里的基础设施配套不了,实现不了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对于办在农村的工厂,粗放低水平的,要下狠心关闭,恢复农业生产;有发展前景的,应该进入设施配套的园区,并以搬迁为契机实现转型升级。
总之,农村就应该是一片净土,是一片与污染沾不上边的净土。
第八件事:农旅一体。
所谓农旅一体,是指树立农业旅游化思维,实现农业和旅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中央提出,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一体化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传统抓农业的思维,暗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农业就是靠农产品自身产生价值。比如,种水稻,一年忙到头,只要把稻谷卖出去了,就算是价值实现了。比如,种葡萄,也是一年忙到头,只要把葡萄卖成了钱,也算是价值实现了。然而,这种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产出产品本身的价值外,还附着着可供人们欣赏、参与、消遣、娱乐等诸多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人口开始眷恋乡村气息,农业的这些附加值将会加快显现。
也就是说,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全新的思维:在抓农产品生产的同时,我们要想办法把农村的景观、空气、阳光、劳动、科普等卖成钱,而且还要卖个好价钱。
归根结底,就是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牵引人们到乡村来休闲、观光、体验、认知、怀旧、创作等,促使城市人口的第三产业消费向农村覆盖,给农民和农村带来农业生产外收入,实现农业和旅游同步发展。对于地处城市近郊的农村,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子。
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条件是建设农村景观。在规划布局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板块、民居风格、生态维护等功能时,按照全域景观化的思路,开展景观建设,使农村的各项建设项目,建成后都是可供欣赏和玩味的景观,把农村打造成一个集农业生产、农村景观、农业科普、农耕文明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新农村,成为人们倾心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建设生态景观新农村,我们需要做的功课是很多的。首先是要把农村的环境治理好,实现垃圾和污水全处理,让农村清洁起来,成为清洁农村。其次是构造景观,主要是花海、林海,在种植各种植物时需要精心策划,既要有大规模的主打品种,又要能四季各有不同,形成精巧的色块和季节搭配,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让人们今年来了明年还想来,最终年年都要来。有的产业,其生产环节中的某一个季节,本身就是景观。比如,桃、李、梨、杏、樱桃、油菜等,它们的花期都是景观,关键是要有卖景观的意识。第三是构思各种特色园区,供人们从事采摘、劳动、科普等参与式、体验式活动,把农耕生活、亲子教育、家庭享受融为一体,收获激情和幸福。第四是打造特色民居,做好保护旧居和建设新居两篇文章。那些具有特定时代烙印的旧居,可以说是农村的无价之宝,当下废弃的多,应该想办法把这些资源盘活,采用修旧如旧的思路,使之成为特色乡村旅馆,吸引人们前来短期居住。农民建设新房,也应当严格管控,必须做到在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建经过设计的房子,并且要紧密传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让它们一建起来就是景观,就能够勾起人们儿时的记忆和感伤,从而产生先天性的亲和力,吸引人们主动前来。
光有景观,显然是不够的。乡村旅游,终归不是名山大川的旅游,必须与之区别对待、形成差异化供给。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迷恋,主要不是来源于景观,而是来源于乡土文化。因此,一定要把文化的文章做足。文化常常是隐含在某种事物之中,处于潜伏状态,没有外力的呼唤,它可能会沉睡千年。但它又是一颗生命力极强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条件,就会破土而出,形成燎原之势。这个合适条件就要靠我们主动创造,就是要策划既符合乡土优势、又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活动。比如,借助乡村的优美环境,每年在某一个季节固定开展体育活动,如田园马拉松、田园篮球或其他趣味运动;比如,种田能手比赛、特色小吃烹饪比赛或其他怀旧性比赛活动;比如,摄影采风、文学采风等艺术创作活动;比如,开展各类创意碰撞、与乡村发展相关联的论坛讲坛等等。用固定活动吸引特定群体前往,长年累月之后形成品牌和口碑,文化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就充分发挥出来了,到了这个境界,乡村旅游就形成了气候。
景观建设也好,活动策划也好,并不是每个乡镇、村都要去把文章做满做足,做成个大而全、小而全,而是要立足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做出哪怕只有一项但却具有别人无可替代竞争力的品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仅如此,在一个县域内,最好是各个乡镇或村,要统一进行规划和构思,形成季节相错的旅游景区,保证全年都有火爆的乡村旅游市场。
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农民能从中得到什么?这可能是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农民的所得,除了农产品因为休闲、观光、体验等活动而增值外,还可以获得提供服务而带来的收益。如果农村的景观足够吸引人,那么农民的房子就可以成为家庭旅馆,农民通过卖农家小吃和家居房间,就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服务业与农业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利润率比后者高出好几倍,但其劳动强度却又大大小于后者。正是因为农旅一体化发展,可以给群众带来服务业收入,才更显其推动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强大动能,也更显其紧迫性和必然性。因此,抓紧行动乃第一要务。
第九件事:政策支持。
当前“三农”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支持,需要认真研究。
当前针对“三农”的政策是不少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研究的是,这些政策与“三农”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到底有多高。须知,好政策,不一定是正确的政策。只有能够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能够体现正面引导作用,能够推动产业持续发展进步,能够简便操作的政策,才能堪称正确的政策。
我们需要反思针对“三农”的系列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无疑是好政策,但要想被承认为正确的政策,我想需要过程。这些政策最大的缺陷就是只照顾了农民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农村的公共利益。这些政策实施了这么多年,钱花费了不少,但是,农村面貌却没有什么根本性改变。这实际上是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前的各项惠农补贴,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以县为单位统计,一般小县有1亿元左右,大县有2亿元以上的。这些钱,分散到千家万户,便成了每家几百元。农民高不高兴呢?的确高兴。但是农民满不满意呢?不一定满意。因为与他们生产生活更直接相关的运输、灌溉、排涝等大问题没有人去解决,几百元的补助抵不了因为基础设施条件差而增加的生产成本。
有的补贴没有达到引导农业发展的效果。比如粮食直补,也许真的种粮食的人并没有享受到这个补贴,而没有种田的人却在享受这个待遇,因为我们的补贴方式并没有把补贴与粮食直接挂起钩来。在一些地区,这个补贴成了土地规模流转的绊脚石。有的补贴带来了农村新的不平等。比如家电补贴,买空调买洗衣机的给予补贴,而能够买空调买洗衣机的,本来就是条件好的家庭,那些条件差的根本想都不敢想这个事情。有的补贴成了部门和不法商人谋利的工具,农民却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比如农机补贴,本是好事,但在操作中,要上了目录的品种才能补贴,在经销商处购买时通过扣除的方式兑现补贴款,结果导致了歪风邪气。有可能部门通过控制目录谋利,商人通过涨价谋利,而农民则只是背了个空名。一台农机具,在未进入补助目录时,可能卖价5000多元,在进入补助目录之后,卖价就成了6000多元,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如果不搞什么目录,只要农民购买了多大功率的农机具就可以凭票到财政领取补贴,这个事情就会大不一样。有的补贴实质上是损害农民利益的。比如说曾经风靡一时的能繁母猪补贴,一度成为笑谈。这个补助的实施,因为政策的刺激,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调节机能,导致了猪肉周期性的供大于求,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
支持“三农”,政策要对路。“三农”最重要的支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这是最迫切的,如交通、水利、土地等条件改善,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让农民因为生产条件配套问题的投入成本接近于零。二是加快改善农村环境,要下决心给予政策支持,抓紧改变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局面。三是要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决定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必须是公益性的、全天候的,过早地将这一职能推向市场,是对“三农”工作的削弱。四是加大村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提高村干部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能够安心于村干部岗位为民服务;大力提高村级组织解决村内小问题的能力,让村级组织在群众心目中有地位、有威信。那些惠及困难群众的所有资金都应该由村干部去落实到户,让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具体化为对村级组织的感恩。如果村级组织没有什么治力可言,如果对群众的好处都由上级或上几级越过村级直达农户,久而久之,我们的基层工作基础是十分令人堪忧的。
支持“三农”的政策,落实的方式也要对路。严格说来,中央、省两级政府,只需要把支持“三农”的资金按照一定的系数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安排到县,指明用途,加强监管和审计,即可。至于具体到哪一个项目,如何规划设计搞建设,交给县级政府去统筹安排。如果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评估、招标、建设、验收均由厅局直接操作,则必然既不能保证所实施项目的正确性,也不能保证管理这方面的领导和干部自身的安全性。有些项目,其前期费用就占去了项目总投资的40%至50%,有些项目,允许实施的内容是实际不需要的,而实际需要的内容又不允许实施,从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和设施闲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十分令人痛心。导致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上级一竿子插到底,管了自己管不了、管不好的微观事务。这种局面,如果不从顶层设计上去改变,更加痛心的后果还将继续出现。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整合项目和资金,办成农村真正需要的大事。
以上观点,供大家参考,目的是要把“三农”工作抓得更好。
共
3
页,当前第。
2
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