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热门15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心路历程,让自己的阅读更加深入和有意义。写读后感时可以多读一些相关的批评性文章或评论,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角度。下面是一些对经典著作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一
小说《一地鸡毛》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一对小夫妻日常生活的描述。作者刘震云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对人物进行太多的心理描写,而是以非常传统、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通过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小事,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写活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琐事下观念的转变。
小说的第一句话是“小林家的一斤豆腐馊了”,这个“豆腐”代表日常生活中最平常化的东西,作者从一个如此渺小的东西切入生活,展开故事:
自视有些清高的主人公小林和他妻子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京,慢慢有了孩子有了房子。随着生活烦恼的不断增加,使曾有过宏伟理想,对局长处长都不放在眼里的小林思想开始转变。为了调动工作,清高的小林和妻子也开始四处找关系,买贵的礼物不值得,买便宜的送不出手,最后买了一箱可乐,被拒绝后感到窝心也为花了钱感到心疼;对门为了使自己孩子有个伴,帮忙把小林的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感觉孩子成了“陪读”,“心里像吃了马粪一样感到龌龊”,也只能自我安慰一番;买大白菜可以报销,为了不吃亏,小林一下子买了五百斤;帮同学卖鸭子,被单位发现,小林本着“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quot;的想法,说谎逃过了领导的责备;从前帮人办事,小林”只要能帮忙,他会立即满口答应。“,后来发现”那是幼稚,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这才是成熟。“所以在帮查水表的老头办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说成不好办,得到一台微波炉作为报酬;过元旦要给幼儿园阿姨送礼,小林怕别人说自己抠门、寒酸,跑遍全城买到高价炭火送给阿姨。当天晚上小林梦见一地的鸡毛和蚂蚁般的人群。
我总觉得人应该有些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不应该最后空荡荡的只剩下两种东西--金钱和权力。作者刘震云也许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在琐碎的生活面前,主人公小林依然有种种感受:”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样的感叹正是理想主义还没有完全丧失的表现。我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在淡淡的感伤与无奈中突出了生存的执著与坚定。
《一地鸡毛》写得不是凡人小事。写得是凡人大事。这些小事放在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你可以问问走在街上的人,对他个人来说,是分房子,长工资这件事大?还是苏联解体的事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前者。凡人无小事。泛泛地说,苏联解体、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埃塞俄比亚的大饥慌、柏林墙的推倒,这些都是被公认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大事。而孩子的入托问题、长工资评职称的问题、分房子的问题,包括发生在“八部七局六处”里的琐琐碎碎的事情,则被公认是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放到个人身上,就变成了大事。所以大和小的关系是相对的,角度不同而已..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这七八个人摆不平,日子就不好过。这就需要拿出你的全部人生智慧来应付。态度当然得是积极的,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角度说,《一地鸡毛》是一部积极上进的作品。是生活的主旋律。有人说它很消极,我不同意。如果把它拍成了一部消极的作品,那我也认为可以不拍。《一地鸡毛》里的人物全是正面人物,没有反面人物。如果他们之中的某些人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事情,那也是出于自我保护不得已而采取的自卫行动。他们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对生活对人群都是充满善意的。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形中势不可挡。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二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和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从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内链变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变化。
小说叙写的是当代生活中一个小职员极其平庸琐碎且窘困的生存状态,主人公小林本是踌躇满怀、心比人高,有着高品味的追求的大学生,分配到国家某部委机关上班,接受社会大环境的磨砺。
小林为了买豆腐而耽误了单位的班车,又因赶公交车而忘了把豆腐放进冰箱,致使豆腐变馊,为此和老婆小李争吵起来,当争吵即将升级时,查水表的瘸老头来警告他们说有人举报他们晚上偷水,小林夫妻马上想到了对门自称长得像印度人的女人告的密。小李晚上又想到了最近调动工作的事,本来小林已经托人了,可由于心急,让人事处的头头知道了调动工作的事也搁置下来。
小林的老家在农村,家乡人来北京都到小林家,时候长了,引起了小李的不满。小林的孩子感冒了,由于小李在单位开的药还没有吃完,因此省了不少钱,为此一家人很高兴,晚上还商量九月份孩子入托后辞去保姆。九月份,小李的单位开通了班车,小李不用在调动单位了,但因为是头头的小姨子搬家才加开这线班车时,心里有些别扭,但想到不用调动工作,又高兴起来。但孩子入托又面临困难,好的幼儿园不能去,而这时保姆又辞职了,家里很乱,可在这时对门印度女人的丈夫却给了他们一个好幼儿园的名额,后来才知道是让自己的孩子当陪读。
小林在菜市场碰到了卖鸭子的大学同学“小李白”,“小李白”让小林帮他卖十天的鸭子,每天20元,开始小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可是每天能捏200块钱,又感觉好了些,当同学回来后,自己还有些恋恋不舍。元旦过后,由于没给幼儿园的老师送礼物,女儿闹着不肯去,于是小林跑遍全城高价买下了女儿指定的炭火。晚上,小林梦见自己盖着一堆鸡毛睡觉。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三
这部作品是刘震云的新写实小说,该书以世俗化的平易语言,以生活流式叙事结构描述了小林一家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这是一部非常耐人寻味的小说,虽说讲的只是些许生活琐事,但我看到的,是生活与理想相遇的时候我们又能不能坚守自己的内心呢。
主人公小林在初出社会的时候还是一个颇为稚嫩的青年,每天上班不修边幅,也不懂得官场上、社会上的“道理”,但三年之后,他发现别人都升职、有房子、有钱的时候,他却还在原地踏步,本来他还有理想有追求的,但最终也不得不因为经济条件差而帮着曾经是一个诗人的同学卖白板鸭。
他从有理想有追求变得世俗而堕落;从不愿送礼到最后自己也享受着查水表老头送来的微波炉,在《一地鸡毛》中,完成“蜕变”的不仅是小林,还有小林的妻子,短短几年由温柔婉约的女大学生变成偷水的家庭主妇,生活的琐碎和重压,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将他们那时的梦想磨得粉碎,生活中无非剩下好单位、与保姆的冲突、买菜、给女儿找好学校等等。
看到这,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有很多时候真的很难保证自己能不免俗地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候而不至于趴在那一地鸡毛上。年轻的我们仍会嫉恶如仇,看到一些黑暗的事,我们也会义愤填膺地想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些事,即使我们可能知道这些力量微不足道;看到一些人急于拙劣地展现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投向不屑的目光。可能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幼稚、天真,那同样地,他们在我们眼里也是投机取巧。我不敢说哪个高尚哪个卑鄙,因为我也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变成那一片黑压压的蚂蚁中的一员。
如果做不到“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那我宁愿变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不愿那世俗的外衣那么快地就遮蔽了我那些看起来无谓的精神追求。
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如同一个黑洞,精神上的匮乏使人陷入琐屑的洪流,宏图大志、事业理想在面包面前微不足道。
希望我们不会变成这样的人——整天在一地鸡毛里面挣扎、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
“既艳羡物欲横流的生活,又抛不下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终也不过就这样地淹没在世俗中,也变成了那千篇一律的黑压压中的一员。”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四
《鸡毛飞上天》是由余丁执导,张译、殷桃、陶泽如、张佳宁、高姝瑶、花昆、林伊婷等主演的都市商业剧。
该剧以陈江河和妻子骆玉珠的感情和创业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该剧于3月3日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搜狐视频、乐视视频、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五
《一地鸡毛》是一部充满诗意的作品。诗意隐藏在生活的一地鸡毛蒜皮中,在这样平凡得近乎绝望的生命中,在这样无聊得近乎无谓生命中,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副人性的真实的图景,它让我看到了另一种“诗意的栖居”。
有人用一句很有诗意的法语来概括读完这本书的感受——cestlavie(这就是生活)。这句话似乎透露出对生活和本书的双重无奈。的确,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本书并没能借助哪怕一丁点的想象力给读者开辟出一个陌生化的世界,也没有利用跌宕的情节使主人公置身于生命的重大抉择中以创造出一种宏大的悲剧美。更有人说,他用鸡毛蒜皮写出的这本书显得浮皮潦草缺乏深度和对生活的提纯,更像是流水账,只适合关进日记本,难登大雅之堂。我想这个作者是疯了,他一定不想红。
但在重重的批评背后,人们忽视了“cestlavie”的另一重含义——这本书呈现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人生如戏也不如戏,它的本尊就是让人近乎绝望的无聊,为吃喝拉撒、为一块豆腐一颗白菜而团团转。这本书真实到让人不忍回味,而不忍回味就外化成了对它的不屑。实际上,是人们无法面对这本书,这源于无法面对人生的无聊和无谓,人生是这样的毫不陌生毫不新奇,甚至连点自甘受虐的悲剧感都吝啬地不予施舍。我们看书,渴望地是脱离这种无聊而绝望的人生处境,而《一地鸡毛》却很不识相地将我们拉回现实生活,逼迫我们认真审视它,审视这种无谓人生对人性的摧残。
最后,解决豆腐争端的是老婆偷水被人告发的丢人行径。当初那个爱在睡前读书的男人,现在睡前只想着明天清早继续排队买豆腐,当初那个惹人怜爱的女人,现在爱唠叨、不梳头还在夜里滴水偷水,夫妻间的相处变成了一场拉锯战:男人庆幸女人偷水,使得自己馊掉豆腐的错误相形见绌,或许还能使男人在家庭中重新变得体面、地位提高,话语权也随之失而复得,水表老人的出现对男人来说宛然是个意外惊喜。或许我们还能揣摩到男人心底的变态窃喜。在这样一种微妙的夫妻关系中,维系家庭的爱情和亲情仿佛已经被一种更简单更原始的承包责任制所取代。夫妻在表面的契约关系(一纸结婚证)和内在的竞争、剥削中获得了初级资本主义的精髓。情感被契约所取代,人类最亲密的夫妻关系成了机械化的惩处与脱罪,就连三次“亲热”(第一次亲热的契机是在小林省了孩子的药钱给老婆买了一碗炒肝,老婆回敬了她当初的温柔,又合谋了对保姆的辞退计划,两人达到战略共识之时;第二次亲热的契机是老婆的单位开通了班车,福音散播给大家喝了啤酒之时;第三次亲热的契机是小林终于成功转型成为有能力收受贿赂的公务员,小林老婆不乏崇敬与献媚之嫌。)都带有奖赏与合谋后握手言欢的味道。
生活中的一切改变都来得悄无声息,小林与小林老婆正如同我们大多数一样,人性在毫无察觉间被生活侵蚀得体无完肤。他们最初完满的人性在生活中不断妥协,不断摧毁原始的自己,建立起以适应环境的扭曲的人性。这不仅仅存在于家庭中,也体现在他们一致对外的态度上。
在社会生活中,小林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被认作为“稚嫩”的原则、志气、人格。为妻子的工作而“上供”,为孩子的入托而屈身于自己厌恶的印度女人。生活的不公让小林与小林老婆妥协,不仅仅是妥协,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从排斥这种不公到向不公妥协到迎合生活的不公,直到将不公施与他人(接收水表老人的贿赂)。他们从这种体制内社会的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虽然这个过程是缓慢而几乎让人无法察觉的,但最终,小林与小林老婆切身地感受到了这种不公带给他们的利益。这也标志着两个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人性的转型。这种转型并不彻底,他们并没有变成像“小李白”一般十足的小市民。在知道开通班车是沾了单位领导的小姨子的光,小林和妻子在互相的劝说中彼此安慰,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找背叛原则和本性的阿q精神。他们最悲惨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转型毫不察觉,并且始终认为自己有着知识分子的傲骨,这就让他们显得更加可笑与可悲。
当小林在面对比自己地位低下的小保姆时,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这种在社会中的不公最终演变成了对小保姆(象征着比自己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的不公平待遇、剥削。此时的小林再一次从体制内社会的受害者变成施暴者。从小保姆没有把豆腐放进冰箱使得小林挨骂、到她不肯吃剩饭、到小林与老婆夜谈小保姆的劣行,再到小林看到小保姆吃挂面煮鸡蛋、让孩子玩冷水,总算被小林“抓奸在床”。这给予小林对他人劳动剥削的一个可说服自己的理由,这场剥削最终因为保姆的偷吃而变得合理。这种合理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小林对他所处的体制内社会的肯定。他和妻子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在妻子与小保姆丑态毕露的吵架和扔下工资(象征着用金钱衡量一切)时彻底实现转型。
在失去了爱情与原则之后,小林老师的死实际上是对他原始人性的召唤,给了他援救一息尚存的人性的一个机会,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小林放弃了情感对人性的最后一次救赎,用烧鸡和啤酒模糊了、麻痹了人性中的同情和爱。这就象征着最终人性中的真善美、正义与爱都被鄙俗的物质用一种极度荒诞而可笑的方式所摧毁。人生如梦,小林梦醒后最终剩下的不是有分量的人生回忆而仅仅是一地轻如鸡毛的废屑。
人性本来应该是自由的、艺术的、真诚的,正如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画家那样,原始、自由而狂烈,这些品质最接近于人性的本来面目。这中本来面目更接近于儿童,可以说,孩童时期是人类人性最健全的时期,是日复一日的生活慢慢摧毁了我们最本真的天性,使人性扭曲变质。这被生活扭曲变质的人性就是一首悲剧诗。它将低回吟唱,如幽灵般,在我们毫不察觉的生活常态中,诉说着正在发馊的,我们人性的悲歌。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六
忙里偷闲的间隙,读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小说总体情节很平缓,甚至没有出现大的冲突。全部内容只是九十年代一对在北京机关工作的年轻夫妇的琐碎日常:三餐、工作、保姆、孩子等等。简单流畅的情节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对生活的写实与丰富的细节,还有人物的真实的心理状态。
印象深刻的有主人公每天早上起来买豆腐,一块馊了的豆腐差点引发家庭战争。还有农村出生的主人公面对老家来人的心态,“谁知兴冲冲回家,老婆还没下班,家里却来了两个老家人。小林象被兜头浇了一桶凉水,一天的好兴致,立即跑的无影无踪。”
书里还有一段话,让人看的想流泪。“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不知道谁!”
读完小说后有一种莫名的悲凉。前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烦恼的问题也差不多。房子、车子、孩子,日复一日我们为这些工作、奋斗、与人事纠缠。沉迷于生活的琐碎,并开始从中找到乐趣。纠结于生活的不顺,与伴侣争吵又和好。只是某个瞬间,自己会恐惧逐渐变成一台机器,惧怕某一天早上醒来会变成一只甲壳虫,就像《变形计》格里高先生一样。深夜或者无人时会想到曾经的理想,也想为之努力。但是很快生活像潮水一般涌来将你淹没。
绝大部分人过的都是平凡的生活,这种生活并非一无是处。为什么小说给人一种荒芜的感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主人公的生活除了日常的琐碎已经没有其他的东西了。这让他的生活本身变成了人生目的。除了应付日常生活,主人公的心灵没有空间存放其他东西,比如理想,热情,和珍贵的情感。没有了这些东西,生活就只剩一地鸡毛。主人公是毕业几年的年轻人,却已经看不到年轻人的活力,为理想奋斗的渴望。
有一位作家说“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里的爱可能不止是单纯的男女之爱。人在世界上,如果没有对人或事物的热爱,没有对目标的向往,很容易变成精神麻木的人。虽然肉体在行动,但是没有人的活着的气息。
小说的最后,听闻曾经对自己多加照顾的老师的死讯主人公伤心了一天,然后继续担心他的大白菜去了。虽然主人公的生活还在继续,但是小说已经结尾了。因为这个人身上,已经没有值得书写的东西。小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滚滚洪流中人们的身影。而我们有时候也在这镜子里面。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七
图书馆借的书,拿到手后没想到这么薄,而且这么薄里面还有两故事,我吃饭前就看完了。唉,话说图书馆的路很远呐!
《一地鸡毛》,我老早前就知道的书,还模糊记得王志文演过同名的电影还是电视剧。我印象中老以为是描写普通家庭的鸡毛蒜皮鸡飞蛋打于是鸡毛乱飞一地鸡毛的故事,于是当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有了家庭,感叹也多了,心里想是时候把这本书找来看看了。
故事确实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故事,甚至还有些平淡,想想看现在的家庭伦理剧哪个不是死去活来,撕心裂肺的。但书的意思很明确。里面讲的故事大多为纠结所致,为什么纠结?因为一个事情有它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为一个时期有他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里面两个很典型的情节,一个是老婆做班车的事情:做班车上班舒服,不舒服的事这个班车是因为局长小姨子的关系才有的班车;另外一个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好点的幼儿园,不舒服的是之所以能够上幼儿园是因为局长孩子不想上学想找个伴。
但是何必在乎那么多?气节和面子有啥用?日子总是要过的,日子都是慢慢熬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淡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大家不都是这么过的么。于是与其反抗,还不如趟在这些鸡毛上面享受吧(所以鸡毛还有这个意思。这里作者的双关有点欠妥,因为鸡毛如果没有处理,睡上去跟鸭绒被的感觉是大不同的)!老人不是说过“嚼得菜根,百事可乐。”
一声叹息啊!
然后故事就没了,既没有写写平淡中见真意啥的,更没有离家出走疯疯癫癫跑到一个小岛上搞出绝世名画。悲剧啊!描写鸡毛可以,但是一定要高于鸡毛。人家小说中的一章或者一句话,刘震云就写了一个小说,冠以《一地鸡毛》。这个名字确有些新意,鸡毛还可以睡在上面......想想《一句话顶一万句话》,这老刘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标题党。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八
现实就这么被刘震云抽丝拨茧地呈现在我面前。
“你现在还写诗吗?”
“狗屁!那是年轻时不懂事!诗是什么,诗是搔首弄姿混扯淡!如果现在还写诗,不得饿死?混呗。你结婚了吗?”
“孩子都三岁了”“看,还说写诗,写姥姥!我可算看透了,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总想着出人头地,就在人堆里混,什么都不想,最舒服,你说呢?”
这是小林遇见那个爱写诗的大学同学时的对话。看到这真是湿了眼眶,还记得孙大剩中的歌词“从小你就想当一个盖世英雄,逢人便说长大要大闹天宫,可长大后却发现自己是那么平庸,你曾经做那个征服世界的梦,就像个玩笑深藏在你记忆之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活成了“小李白”活成了“孙大剩”,小李白的话就像给我敲响了丧钟:你的理想,你的梦想终有一天会随着岁月埋葬在黄土里。我能想象到我踏入工作之后,我的爱好我的梦想会随着工作的琐碎烟消云散,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没有时间看书,绘画,与朋友聚会。每每想到这我就忍不住的浑身战栗,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啊!可是.......也就只有可是,面对这种“必然趋势”无能为力。但是又自己安慰自己:我与其他俗人不一样,我不会成为“小李白”。或许这种自我安慰会使我活的轻松愚昧。短篇的后半部分,也有人给小林送礼了,三岁的女儿也会因为爸妈没有及时给老师送礼而闷闷不乐,送礼的社会。小林的老师去世之后小林脑袋里想着大白菜,想着老婆给他烤点鸡他就满足了。人啊,理想被消磨干净了之后就变成了这个鬼样子。人在年轻时看到这种文章多半是想着自己中年的时候一定不会变成这副鬼样子。可是现实嘛,总会一次一次的剜掉你的生气与朝气。这操蛋的世界!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九
在上班的公交车上把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看完了,对于故事本身来讲放在今天算不上什么,无非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对生活在北京的小家庭的小市民生活,无非就是家长里短。故事是由小林排队买的豆腐忘放冰箱展开了,一开始就说明这些都会是一些小如芝麻的事情,小林老婆调动工作,孩子上幼稚园入托,老家来人,小林帮以前的同事卖鸭子收钱,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中也穿插了些人情事故,如此而已,但生活无非就是由这些琐碎的事情组成。而小说中也暗指当时的收礼成风,以权谋私等不良社会风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一地鸡毛》可以看成是80年代初期成千上万个家庭不同生活的缩影。正应了莎士比亚那句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如今看他的小说《我叫刘跃进》虽然多了一些时尚的元素在里面,可是他的写作风格还是大抵如此,感觉几十年没有什么变化。而他现在的作品也经全然没有他有写《一地鸡毛》时的那种人文关怀,更多的对于低层人民的生活只停留在了表面。可能和现在刘震云身份的变迁也有关系吧,当年相信他写《一地鸡毛》的时候可能一如他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是刚刚从农村转为城市人的开始,所以写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一针见血。而现在的刘老师是知名作家,编剧。现在过的生活和所入社会地位已全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了。
读他的小说和读余华的小说感觉是不一样的。总之感觉《一地鸡毛》所要表现的东西更加直白些。所要表达的意图更为直白些。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
这部刘震云的写实作可谓是很鸡毛,大量的零碎片段把典型的小市民生活描写的深刻又平庸。故事结构虽没有“承起转挪”,但是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体现的是相当的“承起转落”,而这大多取决于人的矛盾性。
他们处于社会底层过着斤斤计较的生活,被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囿,前行不了,被迫留在原地生生抱怨,于是患上了得过且过,不甘于此又无力改变的矛盾病症。对一块豆腐上纲上线,处心积虑的偷水,精打细算的送礼…。文中小林与妻子的很多争吵,这一刻硝烟弥漫,下一秒就烟消云散,温情满怀。小林,有时觉得妻子是俗不可耐的妇女,他愤怒他反击;有时却突然觉得她是温婉可心,他弥补他沉默。人心就是这么矛盾善变,归根结底,不是因为环境,而是心态的产物,是惯性的作用:顺心则世间一切都是美好的妙不可言,不顺心则社会万物都黑暗的铿锵有力。小林老师前来投奔,这时作为妻子,小李发飙了:谁没老师,我孩子还顾不上,管你老师。每每遇到招待老家人的`时候小李脸色是不好的,事关破费,何况这次豆腐事件引起的连锁效应让她疲于应付。可是当老师把见面礼香油拿出的时候,小李态度总算转变了,没有让丈夫的面子过不去,晚饭甚至破例炒了虾仁。关于转调工作的期望落空后,她责备丈夫无能,争吵如斯,但事情一过境,她说找到解决方案了:不调了,留在以前单位。她甚至买了燕京啤酒,反过来安慰丈夫,二人少不了浓情一番。女儿入托不顺时,她哭泣,埋怨丈夫怯懦,得到对门夫妇的帮助顺利解决时,她又嫌弃孩子的“陪读”标签一如嫌弃自己“蹭车”的色彩,可转眼一想:沾别人的光总比没有那待遇好,二人就那么阿q的过下去。冬贮大白菜,他们是焦急又矛盾的,大白菜对他们的折磨使他们来年春天发誓再不买了,可看到政府有补贴时,他们倒又乐于被折磨了,马不停蹄的买了五百斤,比前两年都多。
“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给他用微波炉烤点鸡,喝瓶啤酒,他就没什么不满足的了。”结尾处,生活就这样继续的重复着,他所有的念想都可以被啤酒打发掉。其实让我感动的是:深夜,小林流泪了,他扇了自己一耳光,可是声音不大,怕吵醒老婆。作为男人痛恨自己无能,创造不了老婆孩子想要的生活,可是我相信,这些偶尔的自责很快便泯灭于卖豆腐,拉蜂窝煤,喝啤酒的琐碎里。
人性悲哀的不是向生活低头,而是向自己低头:甘愿被困在原地退让也不去试图反抗。其实,哪怕是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返璞归真,一点点正级,也是可以在鸡毛的世界里激起一片涟漪的吧!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一
读过刘震云先生的《一地鸡毛》后,总是觉得心里隐隐有些害怕又觉得很不是个滋味。这种感情的出发点,我想是与小说中所展现出的主人公的生活有关吧。最初上大学时的主人公小林夫妇便同现在还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一样,有着事业心,有着想奋斗的目标,有着对未来真切美好的期望。但后来的他们从上学时期的单纯蜕变成了以后的世故,圆滑。虽然我知道他们也并不喜欢蜕变成这样的自己,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的他们的变化一定会是一种不可避免。书中的那些真真切切平凡却一定会存在的小事都让人觉得真实。从那些事中一点点体现出来的他们的改变让我想到自己也一定也会经历这些事情,自己也许也会因此而改变心境,忽然那些本来知道却一直在逃避的真相就这样直白的展现在自己面前,不自觉的便对这未来害怕起来了。即使我知道,如果一件事情被叫做未来,那么它一定会到来。
刘震云先生是位很会讲故事的人。不记得是谁对他作出这样的评价,但我也这样觉得。令一直都喜欢读言情小说的我在读小说时将小说没有间断的酣畅的读至结尾最后一句,竟都没有冒出什么不想读的念头,而小说其实也只是简单的用流水账般的文字介绍出那些排队买豆腐,与老婆吵架,老婆调动工作,排队卖白菜,孩子入托,拉蜂窝煤,每天上下班等等的琐事小事,简单平实的文字却紧紧的让人想要关注这对夫妻生活的发展,想要知道他们的日常,我觉得这也是刘震云先生小说独特魅力的所在。
在小说中讲“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这是书中小林对自己的一番开导,生活过的即便不如意,日子也还是要照常过下去的。他讲他过去的宏伟理想是幼稚不成熟,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现在的他的蜕变是种成熟下的进化,于是像是忘记了他原有的精神世界般的又开始只想着明早买豆腐这样的琐事了。社会真的会将一个人的棱角和理想打磨成这样么?答案好像很简单,一旦进入社会的我们很容易便被这个社会弄得世俗化。就像小林大学时期的“小李白”,那样一个有才,有勤快的还带有一点洒脱豪放的人,最后还是卖起了板鸭,从前的诗意,每天写诗的附庸风雅,到后来也变成操着大嗓门的叫卖。同当年温文尔雅诗人的鲜明对比,这样社会环境下的理想,抱负便消失了踪迹,而变得实际。而社会和生活又怎么会不实际呢?小林说的“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即便说的很阿q,但也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心态。
印象最深的还是后来小说中小林半夜做的一个梦。梦中他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拥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有人说小林这样怀揣这梦想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打滚几年后梦想竟然全都变成一地鸡毛,这样实在太可怕了。我倒觉得,这其实就像是面包和自由的选择题一样,如果我们为了有面包的生活,便就要在柔软的鸡毛中找寻借口。
小说的结尾描述到曾救过小林的老师去世了,小林为此难过一整天,但坐上班车,想到的确是家里的大白菜,他想:“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的好。”读到这里我们能说小林是不好的吗?其实我倒觉得好不好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这是他生活迫使他的选择,他没有错,只是他的生活在给我们作出个提醒,提醒我们想要怎样度过你的生活。我想这也是刘震云先生塑造这样的一个角色的意义吧。想到这里,读本文最初时候的害怕也就消失了。因为我知道我会好好过好我要的生活,《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像是我的警钟一样,毕竟,生活有很多种,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要怎样活。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二
花了四五天,紧赶慢赶的看完了这本书,在午休后、在钓鱼时、在火车上或在临睡前。我以为这是一本有关哲学类的书,看完荐言时,便了解到这也许是贴近百姓生活和世间百态的一种人与人之间对话的一种思考。这书没有想象的沉重,也许是经历还不到,但确实有时候让人感慨叹息,有些话觉得甚是有理。
说话,是一门学问,这在蔡康永那倒真是一门考的不错的功课。这里面一些句子感觉也是跟心理学有关,不过心理学本来就是研究人心的,讲到人们的内心便也会和那门学问有关了。作者喜欢用一层层剥洋葱的方式,与你娓娓道来。下面是我摘抄的一些话和想法。
一、老李记他娘的仇,记仇不是记血窟窿的仇,而是他娘砸过血窟窿后,仍有说有笑,随人去县城听戏去了。老李长大之后,一个是慢性子,一个是急性子,对每件事的看法都不一样。早读里面有一句话,很多孩子不愿听从父母的,却把父母模仿的惟妙惟肖。这大概是两种选择吧,一种是恨的选择了相反的方式去生活,另一种恨着却也成为了那样的人。这是一种对抗的两种结果,前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后一种似乎更多是无意识的模仿。有些事,怪罪的不是那件事情本身,却是因那件事而起的衍生物或者说是做完那件事的心态和行为,这里便是。娘收拾了老李,他不怪她,却是怪他娘打了他还很快乐的去玩了,说明根本没当一回事,也并不心疼,这就让他生了气,也伤了心。
二、1)当面骂人不算欺负人,骂过第二天,老蔡又把老斐挨骂的情形,当做笑话,说给别人,就算欺负人了。2)原来杀老马并不是为了杀老马,而是为了杀给人看。3)正因为断的七零八落,延津大治。不到万不得已,不到杀人放火的程度,延津人不告状。不告状吃些小亏,案子被断的得七零八落,就要倾家荡产了。大家的是非大家自己解决,延津倒显得一片太平。文中也有许多让人看了哭笑不得的事情,逻辑怪又人性合理。在一个个村落,大部分人家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相互邻里也都认识,本可能是一派和睦之气,却也可能因为口耳相传的话变了样闹得鸡犬不宁,不得安生。而有些人的心理也是自私或太好强,喜欢把自家的丑事张扬出去,以为自己有面子,实则是丢人,丢自己家不和睦的丑。也为那一口气或者揪着理不放,非要让别人下不来台。也有那种市井小民心态,自己得利不算得利,要别人吃亏才是占了便宜,真是扭曲实质,以别人为参照物。
三、能因为一句话杀人吗?这话在文中出现过多次,当然,后面都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干傻事。人们不知是因为那令人憋气的话透不过气,还是心里本就一团浆糊。在一个不大的村庄里,似乎别人的话很重要,重要的可以杀死一个人。是啊,世代生存定居的地方,若是一直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而却也只能困在那个地方,确实让人气闷,会有时郁闷地想要杀人解气吧。在现代,我们因为交通便利和网络的普及,我们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多彩又多样,不再囿于那一个村子,视野可以打得更开了,也不会被唾沫和冷眼淹死了吧,尽管这又意味着面临新的挑战和世界,也许更为艰难。
四、原来一件事,中间拐着好几道弯呢,世上的事情都绕。这里面讲述的一些事情真实又让人唏嘘,因为中间的因因果果而造就的一种猝不及防,也让人觉得就是日常生可能会发生经历的事。就像现在的新闻,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的东西还未被还原就被一些人作出判断,而当事情慢慢浮出本来面目,也许是一样的结果,但看法却不一定和当初一样。有时候,我们也会忘了事情发展的过程和曲折,而只以结果去评价他人或自己乱生一通气。有时候,冷静下来,理理清楚,也许事情和想象会不太一样。也因这些绕来绕去,才有了一些缘分吧。
五、无论是吴摩西,牛爱国还是宋解放,或是这书中许许多多的角色,都想着能有个说的话上的人。作者说:“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其实,现在我还只能有点意会他的意思,并不能清楚地对自己解释清楚。但他们不论年龄、地域、身份而能够聊得来,确实不易,也是他们这看似枯燥的人生中的一抹光亮。很多人看似简单平凡,却也不知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事,不过,本也就是平凡人该经历的事吧,只是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些陪伴着的,能聊得来的伙伴,那也是一种幸福了。
看这本书时,能够感受到一些无奈和孤独,也会为他们有说的着的人舒出一口气。至少在于我,是幸福的,我能够与书里的人对话,可以与自己对话,也可以和家人朋友们对话,都是能够聊得来的人。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三
忘记太正常了,能记起已经很不错,记起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老师一把,这才算没忘——忘,心亡,即没心没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有出息了,老师也就老了。老了,就没有用了,没有用,谁还会记得呢?《虎妈猫爸》里胜男的父亲毕老师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要不是胜男,那些功成名就的学生有谁会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老师,在生命里出现过。不错,毕老师的确太严厉了,他的“必胜决”让学生觉得痛苦,可试问没有那段痛苦的时光,会有这些“学生”现在的光鲜亮眼吗?也许会有,但我想绝不会有那么多。
顶着国家干部的光环,无奈囊中羞涩呀。就像他说的“谁不想尊师重教?我也想让老师住最好的地方,逛整个北京,可得有这条件!”师恩难忘,“有条件回报,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回报”,这是良知。不要再把生活的残酷作为挡箭牌,给自己找寻借口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自己的生命,也不是每一个走进自己生命的人都能像老师一样牧养我们的身心。
师恩难忘,我信!感念师恩,我也信,这知恩报恩吧——我不敢肯定,因为不经历实践考验说出的话只是话。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四
《一地鸡毛》讲述的是生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的小林和小李夫妻家庭的故事。
生活中的琐事很多,从一块忘记放到冰箱里的豆腐开始,到工作离家的远近,到老家有人拜访,到孩子生病,到赚外卖再到最后,生活就是这一地鸡毛的琐事。这几天发生了一些事,我才突然觉得,有这样的琐碎是多么的幸福。能够拥有互相抱怨的人,已经足够了……珍惜吧!
“啤酒喝下,小林头有些发晕,满身变大。这时小林对老婆说,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老婆见他喝多了,瞪了他一眼,一把将啤酒瓶给夺了过来。啤酒虽然夺了过去,但小林脑袋已经发懵,这天夜里睡得很死。
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一觉醒来,已是天亮。小林摇头回忆梦境,梦境已是一片模糊。这时老婆醒来,见他在那里发傻,便催他去买豆腐。这时小林头脑清醒过来,不再管梦,赶忙爬起来去排队买豆腐。”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篇十五
内容梗概: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故事看似简单,但回味悠长。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延津县。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现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作品集《刘震云文集》(四卷)、《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等,并四百多万字。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农民日报》文化部主任。
主要人物:
杨百顺。
故事中的中心人物。杨百顺想上学却被父亲用假抓阄的把戏给阴了,所以有仇父情节。杨百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干过许多活计,开始跟他爹在家做豆腐,豆腐做了一个月,就跟老杨闹翻了,16岁离家出走,剃头、杀猪、种菜、挑水、扛活、蒸馍样样干过。杨百顺被动而又随意地改写着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坚守的东西。杨百顺可以因现实的利益而改变信仰———本来就没有信仰。信主后,老詹把杨百顺的名字改作杨摩西,倒插门后名字就变成了吴摩西,最后改为罗长礼,只有最后的一改,有一些怀念少年时代的梦想的因素。从杨百顺到罗长礼的姓名变化,杨百顺并没有一个非要达到的目标,也没有一个非要坚守的礼制,一切皆由现实的利益而取舍。
巧玲。
一个在坎坷中长大的苦难小女孩。巧玲的亲妈吴香香为了和妯娌斗气,“打巧玲给人看。”巧玲三岁生了个拉肚子的小病,爹妈不当回事。变成大病好不容易治好啦落下个胆小的毛病,她妈“嫌弃她是个夹尾巴狗不喜欢她”。后来有了一个疼她的后爹吴摩西,却在寻找跟人私奔的吴香香的路上把她弄丢了。巧玲一个五岁的孩子被三个人转手由河南转卖到山西,一路上巧玲对老尤百依百顺。但是无论表现得如何懂事也摆脱不了被买卖的命运,当巧玲结婚后即使敢于出走也摆脱不了成为老曹老婆第二的命运。也正因此,巧玲才努力寻找自己命运的病根(延津、老尤),巧玲深深地思念吴摩西,想象的新延津成了她心里的家。
牛爱国。
事业稳定,却因妻子的绯闻闹得满城风雨,不得不离乡另谋生路,身处异乡惹出麻烦又返乡避祸,妻子与人私奔后再次出走,颠来倒去总难如愿。
老汪。
一个教书先生,讲解《论语》因得不到知音而落泪,一生都没有遇到“说得着”的人,他只能在荒野暴走以抒解心情。老汪原以为自己不喜欢淘气的小女儿灯盏,故她掉到水缸里淹死的时候老汪也没有特别伤心,直到数日后看到灯盏留在没有吃完的月饼上那个小小的牙印,他才异常伤心,对着淹死女儿的水缸放声痛哭。一生都没有从生活环境和生活际遇里找到知音的老汪,在他女儿死后,也就是说从血缘这种命定的亲近关系里寻找知音的路被堵死了,他才彻底灰了心,所以他只能离开,一直向西,远走他乡,而且后半辈子一直捏哭泣的小媳妇面人。
创作背景:
刘震云除了在北京写作,回河南延津比较多。来往比较多的,是他村那些人。剃头的,杀猪的,卖豆腐的,当厨子的,在戏班子里敲梆子的,出门打工在建筑工地爬架子的,在洗澡堂子当服务生的……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有时他听舅舅表哥一席话,胜在北京读十年书。他们村叫“老庄村”,如果非有一个界,而且作者志愿加入,属“老庄界”。刘震云观察世界的角度和对人生的态度都是在老家形成的,这个“罗盘”至今还在起作用。他在外面迷失方向的时候,自然想到用老庄村的“罗盘”来纠正,觉得这更接近生活的本质。他的书有一半是以河南、延津为背景的。《一句顶一万句》是提到故乡最多的一本,不仅有故乡的方法论还有大量的河南地名。
刘震云表示,由于所处环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由于诚信缺失,人与人之间,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大多数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独中。他过去的作品,总觉得是自己有话要说,而在《一句顶一万句》中,“书中杀猪的老裴、剃头的老曾,还有杨百顺,他们的话都比我说得好,说得有智慧、有深度。”
作品鉴赏:
中心思想。
《一句顶一万句》中彰显出的不仅是追寻难与百事哀的平民生存权斗争,而是由此引发的以人为主体所显现出来的梦想追求,他们是求生存的底层化的认知世界,他们内心有自己的梦想。吴摩西有的时候会想起罗长理,那是他的梦。阿弗里德·马歇尔对追求讲了一句非常平淡无奇的话:“人类的欲望和希望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它们通常是有限的并能满足的。”对于社会整体来说,由于阶层、等级、地位、资源、权势等占有的多样性,形成了追求的多样性。多种社会追求之间以及它们与能进行的追求之间,存在着形式上、本质上的巨大差异,就形成一个个阶层内部空间极大、花样极多的整体追求结构。当下有很多类似的迷茫的人,他们也不停地寻找自己的梦想,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找不到出路,这其实是寻找自我的某个阶段或寻找未得的表现。老汪不停地走路,他做了很多的努力,追寻梦想,然而未能逃避命运!多少人,特别是草根阶层,竭尽全力想要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为了自由而艰难地寻找自己,为了突破重重的心灵壁垒找到一个心灵契合能交心的倾谈对象,在复杂冗长、缠绕纠结的生活道路上苦苦挣扎。
《一句顶一万句》这部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分,作者取的副标题是“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从深层含义考察,可以认为上半部分“出延津记”不仅指离开这片土地,也指去往更遥远的神的国度。作者把杨百顺所有可以从尘世生活寻找知音的路都切断了,就是为了使他走向一条皈依神、把自己交给神的路途,离开延津就是离开尘世,去往天国寻找知音,和神做知音。而老汪女儿灯盏的死和杨百顺继女巧心的走失可以说都是必然的,作者刻意削弱了在血缘和人生际遇里寻求知音的可能性,而把希望投诸遥远的天国。下半部分“回延津记”中,巧心的儿子又回到延津,祖先走过的路不经意被后代踏上,谁都逃不脱命运的驱使和轮回的力量。对应上半部分“出延津记”,下半部分“回延津记”绝不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不光是象征人生的轮回,更象征着由天国到尘世的回归。作者最后还是把寻找到生命里“一句顶一万句”的那个人的希望留给了人世。
“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看主要是在讲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与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是在讲“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的延续。
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塑造。
《一句顶一万句》值得肯定之处,正是对于若干人物形象成功的点染与塑造。对于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杨百顺和牛爱国,我们在之前的分析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有所涉及。作家对他们两位的塑造自然是成功的,能够给读者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主要人物之外,对于出现在自己笔端的若干次要人物,刘震云以不多的笔墨稍作点染,就能够使人物顿时活灵活现起来,留给读者的印象同样是难以磨灭的。比如章楚红,作家虽然用的笔墨很少,出现在他笔下的无非是她与牛爱国之间的相爱,以及通过他人之口转述的她跟丈夫李昆之间毅然决然的果断分手过程,但一个热情似火、敢爱敢恨、处事干脆利落的青年女性形象却已经跃然纸上了。再比如小说一开始就已经登场了的那位卖豆腐的老杨,虽然很早就退出了读者的阅读视野,但刘震云却通过他与几个儿子之间关系的描写,他与所谓的“老朋友”老马之间关系的描写,寥寥数笔,就把一个遇事总是优柔寡断、缺少主见而又患得患失、目光短浅的农民形象鲜明生动地塑造成功了。小说中其他的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老詹、吴香香、老高、庞丽娜、曹青娥等,也都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所充体现出的,一方面是刘震云对于乡村中复杂微妙人性世界的精到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作家一种深厚的艺术功力的具备。
叙事方式。
《一句话顶一万句》采用拟话本的叙事方式,从一条线索捋出另一条线索,每条线索都给你一一道来。比如,小说一开篇先讲杨百顺的爹与赶大车的老马之间的关系,扯出了镇上铁匠老李的故事,而这衍生出的故事里,又扯出老李与母亲之间的纠葛,那么长的篇幅,只是为了说清一句话——卖豆腐的老杨和赶大车的老马“不过心”,或者说,“老杨跟老马过心,老马跟老杨不过心”。一直这样缠绕下去,就会迎头撞上宿命。《一句顶一万句》就是宿命的,它的叙事也遵循着“因果循环”之说,凡事皆有其固,每个人物都有其来龙去脉。这是典型的中国世情小说的叙事模式。世间之事,“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
叙事的方法论:整部长篇一分为二,出走和回归,既是小说的结构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小说的内容也是围绕这一结构行走,话多和话少,有话和没话,虚虚实实。剃头的老裴在要杀娘哥的路上救了杨百顺,而杨百顺在杀赶车老马的路上则又救了来喜,杀人和拯救就这么走到一起来了。还有那具有颇多争议的“一句话”和“一万句话”更是作为彼此对立的东西遭遇了,它们相互揣度,彼此纠缠不休、摩擦不断,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可是“世界性的邂逅”。事物总是以一种悖逆的方式与我们谋面。坚持一方面又要依附另一方面,离开就意味着回归,记忆是为了忘却,只有相互折磨才能使我们想起我们所生活的一切。
表现手法。
《一句顶一万句》表现手法很独特,按照白烨所称的“言语流”小说来定义,刘震云用“喷空”的方式写作,这类似四川的摆龙门阵,像河流一样流到哪算哪。这又被李敬泽誉为“读《一句顶一万句》,常想到《水浒》,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如此奔走,这种眼光是中国小说的‘国风’”辊辑讹。应该说刘震云的这两种表达方式,其实都是找朋友必备的方式,一个是找话,一个是找人。说些闲言碎语可能会引发共鸣,结识一批、再结识一批或许可以觅到投缘之人。这样表达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而且紧扣中心,表达了在跨越了现实和历史,消融了城乡和地域之后,在这样一种局促的、混乱的流走交往之中中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上难以言表的寂寞。这是一种在工于心计的社交安排之下,看似重视亲情、友情乃至族群之情的文化下潜伏的却是心灵的寂寞,以及为解脱寂寞而进行的小心翼翼的知己找寻。
叙事语言与叙事逻辑。
小说在叙述语言上也在挑战着叙事的极限。小说的叙述语言也在不断地重复,最具重复意义的语言叙述模式是之所以出现这个人物(事件)不是因为单独的一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背后还有更多的牵扯,这样层层牵连……可以说整部小说的语言风格就是不断地在这种延宕的能指循环中向前延展,从而将人物沟通的困难和复杂用语言形式上的不断重复表征出来。人物的内心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细密,像中枢神经一样敏感,从一句繁衍成一万句,而即便是一万句也无法能够达到沟通,吊诡地是反而离沟通越来越远。人们不能够为沟通找到一句话,却可以为不沟通找到一万句话。与小说叙说语言不断地重复相应,小说的叙事逻辑也在不断地重复。这个不断重复的叙事逻辑就是,要不断地在内心中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寻找开脱之词。这可以说是鲁迅笔下阿q精神胜利法的一种异形。在不是这个人物(事件)而是其它的原因甚至原因背后的牵引中无限循环的语言滑动中,其滑动的逻辑是一致的,自己永远都是掌握了真理的人,而且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逻辑来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尽管有时候这种逻辑显得滑稽。当一种滑稽逻辑以真理的“假面”出现的时候,就将孤独的内面彰显出来,自己用一种滑稽逻辑树立起一个孤独的四面屏,将外界拦截在了外面,最后探出头来的竟是自己的“假面”,用这具假面来面对自己和人,和物,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但自己带着假面却不自知。
人性叙述。
这篇小说的人物数量有多么庞大,人物关系有多么驳杂,故事情节有多么热闹,人物在时光的洪流面前就有多么渺小,人物命运底色里的灰暗就有多么浓重,人物内心就有多么荒凉。庞大的人物数量集结成的不是温暖而是寂寞,因为庞大这个形容词只限于观者的视角,真正生活着的人是个体,他们因为无法打开彼此的心门或者因为缺少某种同一信仰而分外孤独,无法结成整体。无论是最后坐上火车去远方的杨百顺、牛爱国,还是一直留在原地安于天命的老杨、老鲁、老曾,他们都被命运驱使着,一辈子都在寻找“说得着”的人。
小说运用了类似于《水浒传》的传统叙事结构和本色的叙述语言,从市井细民到地方官员,将各色人等的人生轮流叙说、娓娓道来,对浮生百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多角度的展示,塑造了一组令人唏嘘不已的孤独者群像。尤其是上部“出延津记”,在主人公杨百顺的经历之外,大量笔墨用于书写各类次要人物的庸常人生。这些人物有的是颇具身份的父母官和东家,但更多的是出身卑微、从事着低等行当的草民,如卖醋的、卖豆腐的、打更的、打铁的、剃头的、教书的、杀猪的、染布的、算命的、喊丧的、劈竹的、弹棉花的、赶大车的、打银器的、烧锅炉的等等。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也颇具匠心,只有主人公和少数人物是既有名又有姓的,其余人物都是在姓氏前加以“老”字予以称呼,而且姓氏几乎不重复,如此一来,“孤独”的普遍存在性便被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作品以洗练的语句、简洁的情节很好地描述了中国社会底层群众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需求:他们处在一个众声喧哗、极少有个人空间的社会中,把众人的接受、社会的要求当做自己的行为标准,努力寻求社会的认可;他们对孤独的逃避和排遣方法是寻找另一个人说出那“顶一万句”的“那一句话”,这是他们所有人一直纠缠着的心灵问题;但在他们对梦想的寻找中,可以窥见他们也有各种的生命追求和对灵魂自由的价值渴望,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他们社会底层生活中极浅的一丝色彩而已。对当代中国社会底层群众的精神状态的主潮流我们要予以关注。
作品评价:
马云鹤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与外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同,中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是宗教而是语言。这部稍嫌琐碎的小说,用不断出场的人物来说明,在中国,语言是一个人气脉里最厚重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的顺畅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缘,不能靠爱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级划分,甚至连机缘也靠不上。所以,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语言削薄了身子,变成一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一句顶一万句》试图从以杨百顺为首的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而一个又一个不断出场的人物故事只是把这个寻找钥匙的机会围成了一个圆圈,真正的钥匙在圆圈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