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随笔大全(23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总结时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在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同领域的案例和写作技巧,值得借鉴。
细节的随笔篇一
摘自:《学前教育》2000年10月。
那时。我刚到管理岗位不久。一次,早晨开饭的时间到了,我准备到各班去巡视。路过小一班门口,一位回族大叔正从班里走出来。却假装没看见我就低头走了。带着疑惑,我走进小一班。一进门,我便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吃油盐卷,有个小朋友手里却多了半根火腿肠。我忽然想起。这是一个中途入园的汉族幼儿.家长没有参加过全体家长会,不知道民族幼儿园是回民伙食,无论教师还是幼儿都不能把非清真食品带人幼儿园。我即刻请老师去伙房取了一根牛肉肠,和那个小朋友做着游戏自然地换走了那半根火腿肠。晚上幼儿离园时,我特意在小一班门口等那位回族大叔,向他汇报了解决的办法,并表示一定尽快组织没有参加过家长会的汉族家长,向他们讲清楚。回族大叔非常高兴,一再向我道谢。“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半根火腿肠事件”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抹去,让我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更多地关注细节,受益匪浅。
关注细节,同时也体现着一个管理者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年前。由于人员紧张.我园自行聘用了几名临时工。他们有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老教师,有刚从幼师毕业的年轻教师。一个学期过去了,他们敬业爱岗的精神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扬。他们也为此而自豪。在全园教师会上,业务园长兴奋地表扬着他们。我注意到当业务园长提到“临时工”三个字时,他们的'表情不是很自然。会后第二天,我利用到各班巡视的机会,向业务园长和正式教职工提出了几项具体要求。比如,不在公开场合说“临时工”,从此再开会要执行点名开会,不能说临时工开会、正式教师开会。之后的几个月里,我惊喜地发现,那几位临时工每天都神彩飞扬,没有了自卑感,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在他们脸上流露出感动。
冬季,每天清晨当我看到教师们走进幼儿园时,一声“路上冷不冷”会让暖流传遍教师的全身;夏季,我会每天下班前提醒教师第二天上班前关好家里的窗户.因为我发现过下雨时一位教师焦急、无奈的表情;当我发现平时爱说爱笑的教师有少许沉默时,晚上我会拿起电话送去关爱;当我发现有教师因迟到一两分钟而低下头时,我会悄悄地转移我的视线。一声问候,一个叮咛,不仅传达的是一种关爱,而且还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对于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教师,关爱每一个孩子;不仅关注管理工作的细节,也要关注教育教学、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的小细节。这就是幼儿园的工作,琐碎、平凡而简单。有人这样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想,把每件小事做好,就是成就大事的基础;在关注这些细节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变得成熟、机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细节的随笔篇二
信仰不是口头的称谓,乃生活的体现、崇拜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从细小的动作中看出。譬如:聚会是否自带圣经或赞美诗;听道是否做笔记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却折射出一个人对信仰虔诚的态度。
随着年代的转变,不同版本的圣经、赞美诗已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包装标记,便捷于大家的查找翻阅,比起当年的简易版,那已是淘汰的不能再淘汰了。还有多少人能够手持旧版查阅呢?加之现在的“苹果”泛滥,纸质的圣经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随身携带了。
有一次,在青年的查经聚会中,让我看到很诧异的一幕。有位姐妹,年龄不过二十几,却手持近二十年的老本圣经在查阅,密集的版式足以让人眼睛迟钝,她却能翻阅的如此娴熟;还有一位弟兄,每每查经的同时,凡遇到有感动的经节或知识点的地方,他都会时不时的提笔在上面做记号。当然,这两个举动的前提是他们自带的圣经。这样的举止震撼到我,这般专研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信仰的深度。这不是守旧与涂鸦的观念,而是对真理的专研。持续的标记与习惯,延续生命的记忆,也见证了他们信仰的阅历。
记得小时候,有个玩伴,他对信仰不太感兴趣,纯粹家族信仰,平时也不怎么爱听道,也很散漫。有一次,心血来潮,喜欢收集中国台湾精装版的圣经、赞美诗,花了不少心思弄到手。刚开始聚会很积极,经常拿出来显摆,过了没多久就懒得带了,甚至都不怎么来聚会了。一时的火热,纯粹物质的炫耀。好版本乃是便于真理的专研,而不是用来显摆身份的象征。拥有其表,却不得其理,都是惘然。
细节的随笔篇三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代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我们在积极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强调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更要关注课堂的教学细节,如果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下面本人就自己的观察,粗谈一二。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一些看似与知识能力学习无关的教学细节常常容易被老师所忽视,因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面的效应,这不能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和反思。
1.正式上课不准时,延误教学的有效时间。
据本人的观察,老师上课不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形是,预备铃响老师还在办公室预备,正式上课铃声响起时,老师才准时从办公室起身出发,匆匆走向教室,等到正式开始上课,已经过了上课时间一两分钟。如果定量来考察,推迟短短的一两分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似乎影响不大。但定性来分析,这反映出老师的时间观念不强,哪怕只是一秒钟,也是标准的迟到行为。更为严重的是,一旦这种小小的迟到成为习惯,它不仅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严,还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示范效应,不利于学生惜时观念的形成与守时习惯的养成。另一种情况是,上课铃响时老师按时走进教室,喊完“上课”、“同学们好”,接下来不是开始上课,而是忙着打开电脑,启动多媒体设备,打开课件,等一切准备就绪,已经过了上课时间好几分钟,如果电脑或多媒体设备出现点问题,就会花费更长的时间,甚至整节课都无法正常进行。如果说第一种情况是显性迟到的话,那么第二种情况就是隐性迟到,同样反映出老师的时间观念不强,因为上课铃响后就应当正式上课,所以准时上课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细节,更关系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教师言传身教的信度。
2.上课仪式不认真,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
按照惯例,老师正式上课前有一个简短的问候仪式,老师宣布“上课”,学生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然后学生落座,正式上课。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一是振作精神,迅速进入上课状态;
二是稳定秩序,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看似无关紧要的教学小节,却常常关系到课堂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可以使教学秩序井然,学生精神振作;马虎应付就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状态散漫。但有些教师不注重上课仪式,结果老师喊完“上课”之后,学生起立反应迟缓,有的拖拖拉拉、有的嘻嘻哈哈、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做小动作,老师视而不见,学生问候“老师好……”参差不齐,老师回礼“同学们好”有气无力。开头没开好,整堂课就会显得很被动,学生难以入静,注意力难以集中,任凭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上课仪式不认真,还会滋长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关注教学细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机智,提高教学品质,更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关注细节是名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成就精彩课堂的关键。
1.优质高效课堂,重视细小环节。
优质高效的课堂,讲究每一个细节。如上课预备铃声响起时,教学活动就已经启动了。这时,如果教师早早地来到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带着微笑站立在讲台前,与孩子们一起等待正式上课的铃声。这虽然是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但这样的示范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多方面的养成。
2.精心预设细节,促进课堂互动。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课前准备指上课前为这节课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备课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学生,备教具、学具,备教学过程等。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前准备得充分,课就上得得心应手;课前准备得仓促,课就上得杂乱无章。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的确,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思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听优秀教师的课,都感觉到他们对教材的解读总是很独特、很深刻、与众不同。原因在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在于他们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为此,课前教师应先吃透教材,并对学生的学情作充分地了解和分析,找到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兴奋点,教学生不知道的,让学生学该掌握的,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以此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各个环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对话的艺术,既能指导学生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互动呈现积极的状态,延长学生思维的长度。
细节的随笔篇四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特姆,他是一个自私的男孩,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幸福。
一天早上,他起床后就觉得什么都不顺心,一会儿说早饭不好吃,一会儿又说书包不好看;他不是嫌铅笔盒太小,就是嫌床太硬了。妈妈没办法,只好赔上笑脸耐心地对特姆说:“特姆,要上学啦,等你放学回来,我一定给你换上新的书包、铅笔盒和床,好吗?”可是特姆不肯,坚持要马上换。妈妈也生气了,就不理特姆。于是,特姆一气之下,夺门而出。
特姆跑出了家,一直跑呀,跑呀,跑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路过一家面馆的时候,他看到别人在吃热气腾腾的面条,馋得直流口水。他一摸口袋,口袋里只有50元钱!特姆喜出望外,立马买了一碗面。可刚吃了几口,就把嘴里的面条全都吐了出来,一边吐一边嚷:“不好吃!不好吃!”特姆在外面闲逛了一天,一整天没吃东西,买的东西都不合他的胃口,他饿得头昏眼花。最后,他只好还是去了那家面馆,用口袋里仅有的钱买了一碗面,狼吞虎咽地把面吃完了,连面汤都喝了个精光。
那天晚上,他蜷缩在废弃的破房子里怎么也睡不著。外面北风呼啸,他想起了自己的房间,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如果在家里,这时候他应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妈妈会过来帮他把被子盖好。突然,他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这声音似乎远在天边,又似乎在耳边萦绕:“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幸福就是在你睡觉时,妈妈盖的被子;幸福是你饿的时候,妈妈烧的热气腾腾的饭菜,要是妈妈现在在身边该有多好啊......”
突然,远处地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是妈妈吗?她会来找我吗?她早上可是生气极了!人影越走越近,越来越熟悉,“啊,原来是妈妈!”特姆欣喜若狂。妈妈正顶着寒风四处寻找着他,虽然天气很冷,可妈妈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鞋子上沾满了泥巴。可妈妈顾不得这些,一把将特姆拉入怀里。特姆深深地埋进妈妈的怀里,抱着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现在知道了,幸福就是妈妈,幸福就是做妈妈的孩子!”
细节的随笔篇五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语文课堂也是由许多的教学细节组成的。
细节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智慧。重视教育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另一种展示。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细节的设计与落实。
下面我就撷取教学生涯中的几朵小小浪花,重温精彩,感受力量,从而不断鞭策自我。
一、表演体会助感受。
[教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在上篇案例中,课文所告诉给孩子们的道理,都是他们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的建构中所获得的。而老师所做的就是根据孩子爱玩的心理,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去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童话故事中的猴呀,狼呀,鸟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随即就热烈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欣喜若狂,争相表演。表演开始了,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和观众,一下子全部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这样,教材语言和眼前形象的沟通,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孩子们对课文中的角色和故事必然产生亲切感,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体验后,他们才能调动自己一切的想象、思维和情感来激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课堂中的精彩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阵阵涟漪。这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留下印象,在玩中增加体验,在玩中不断增加自己的感受,从而明白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画面展现助理解。
课文来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蚂蚁和蝈蝈》的第一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生1: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
生2:夏天的太阳红通通,照得大地非常炎热。
生3:夏天的太阳很毒辣,我们都不愿出来。
师顺势引导:是呀!夏天的太阳太毒辣了,像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我们小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电风扇,吹着空调,才不高兴出来呢!同学们,下面你们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夏天真热!”,学生面带表情投入地朗读)。
[教后反思]。
记得钱学森在阐述思维科学时就指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让学生观看图画、欣赏视频是展开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一定的画面再现出来了,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这样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体会,很快了解并融于课文所提供的一定的情境画面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打开自己想象的闸门,加深了对于课文内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因此,用一定的画面展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同时,还使孩子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引导并帮助学生通过形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细节的随笔篇六
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已被人们追寻很久,答案是因人而异的。记得曾有人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富翁的幸福是金钱、乞丐的幸福是一个馒头;追梦人的幸福是实现自己的梦、平凡人的幸福是享受平凡。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读学前班的'孩子为你带回小朋友送的唯一的一颗糖果;是初冬季节孩子放弃校车、顶风冒雪用自己仅有的一元零花钱为你买回的第一串冰糖葫芦;是劳累一天进门时孩子为你端来的一杯水;是闲暇时静静地聆听孩子为你认真演奏的一首首乐曲......
幸福是爱人那温暖的怀抱;是相互间信任依赖的那份情感;是病痛时爱怜的抚慰;是忙碌一天归来时爱人疼惜的一个眼神;是深情的一句今生你我彼此拥有......
幸福是回家时迎接你的那张慈祥脸庞;是两鬓斑白的老妈精心为你准备的菜肴;是工作之余能够牵着的、那双柔软荡然而温暖依旧的手;是那已被无情岁月洗刷皱了身躯还依然牵挂着你的那份爱......
幸福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能够为家人做你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是让家人因你的存在而快乐......
幸福是帮助弱势群体;是尽你所能使身边充满爱;是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幸福究竟是什么?是相互间的给予;是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是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够拥有的那份快乐!!!!!
细节的随笔篇七
细节可以决定一次比赛的输或赢,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是一帆风顺还是坎坷不定,我是一个追求细节的人,在我的身上发生过一件有关细节的事。
那是五年级的一个学期,那时候“塑料管高塔实验”在我们班级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一次比赛中,我和小毅,小奇一组,我是“总设计师”,负责全局的统筹规划,小毅是“资源部部长”,掌管所有的塑料管资源,小奇则是“实践部总管”,主要负责搭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搭建着属于自己小组的“高塔”,而我们这一小组却一点儿也没有动工,我们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注意好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搭出完美的作品。
首先由我画设计图,我画的设计图几乎把所有细节都画了进去。接着在“资源部部长”和“实践部总管”的帮助下,我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底层框架给造好了,接着我们一鼓作气地一层一层往上搭,塔越搭越高了,不多久一副完美的作品诞生了,看着耸立在我们面前的“高塔”,我们不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就在我们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座“高塔”正在慢慢地向右边倾斜,我眯着眼睛仔细找哪里出现了问题,猛然间发现第四层的最右边少了一根支撑管,一点点的失误使我们的“高塔”变得岌岌可危。当机立断,我立即叫小奇和小毅撑住上面部分,我在这座塔的旁边补上了一块框架。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使得“高塔”不但停止了倾斜,而且变得十分稳固和美观,甚至达到了“黄金比例”。我们的科学老师徐老师正好看见了我们刚刚的举动,给了我们小组一个优秀后,还夸我是一个注意细节的'同学,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听了徐老师的话,我感到心里甜滋滋的,同时也明白了细节的重要性。
汪洋大海离不开细水长流的汇聚,平地高楼离不开片片石块的铺筑,人的成功离不开点点细节的关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关注细节的有心人!
细节的随笔篇八
我的快乐,随着父亲下葬那天,一同埋在了黄土下。
那年我11岁,眼睁睁的看着和自己朝夕相处了11年的父亲被黄土淹没,自己却无能为力,从此我的生活坍塌了,我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郁郁寡欢,为了做我家人眼中的好孩子,放弃了自己太多的东西。
那时候总认为,等我长大了一切都会好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却变得越来越遭。我家本就不富裕,父亲生病那么多年,本来就不多的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可是母亲为了我们姐弟俩的前途,一定要让我们好好念书,可我却偏偏就不是那种爱读书的孩子,可是为了不看到母亲失望的眼神,我使劲的努力读书,但我真的过得一点都不快乐,生活于我而言,没有一点意义,感觉自己就是没有好好的为自己活过,每天想的都是家人,要怎样才能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可这些我不敢告诉母亲,因为我怕她知道我过得不好。
大学回家的时候,我已经很累了,在母亲面前我却要装得很快乐,要让母亲知道我是爱读书的,我会因为读书而快乐,可我自己真的好累好累。朋友说,放下一切你就会幸福了,我苦笑,这么多年来,生活没有让我明白什么是幸福,只让我知道了生活的'道路是举步维艰的,有充满太多的无可奈何。
细节的随笔篇九
头一天儿,阳光灿烂的像从山的那边泻了下来,满眼的暖意摇动着尘封在内心许久的冲动,愈摇愈烈。于是,寻着心的方向,我们去到那个有山的地方,只为了吸上一口久违的清新。
说实话,自从那年在山里迷路后,内心一直很抗拒爬山,也因此被家里大小两个男人嘲笑过数次。但今天终还是没禁得住内心一波波涌上来的.冲动,和对绿意的痴情。于是,背起行囊,在路上。等到稍觉疲倦,早已身在此山。一路走一路看,白云在山中游荡,清风在树间徘徊。深吸一口,鼻腔里满都是凉凉的清新,顷刻间豁然开朗,心纳天地。冬日的秦岭,虽已是枯黄满目,却自有一番苍劲之美,横于天际。偶尔一抹艳红从那片黄中跳跃出来,仔细看去,原是挂在树上的,晒的有如灯笼般的小柿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愈往上行,恍若走入两个世界。这清风,这阳光,这冰瀑,都来的那么欢欣,明快,完全尝不出冬的厚重。远山重叠在树影间,这条由数人踩成的小路便是去往远处的方向。小路两边不时冒出一颗荆棘绊住裤脚,想是它已习惯了与路人这般嬉戏。小溪自高处流下,带着远山的味道冲刷着我的思绪。心中不禁暗自后悔,这些年我究竟错过了多少山中无关风月的安然与重彩!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想了多少。收回远去的思绪,忽然迷惑:此下虽美好,却不得长久。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我曾以为它是拥有,拥有工作,拥有爱情,拥有家庭。可是此情此景此刻,我豁然想把幸福定义为珍惜:珍惜眼前的,珍惜以后的,珍惜每一道不经意间掠过你生命的风景。唯有珍惜,才懂知足与常乐;唯有珍惜,让我们懂得生命的难得与可贵;也唯有珍惜,才能让我们渐渐老去的华年填满美妙的回忆。篡改一句时下流行的话便是:你若珍惜,幸福自来!
细节的随笔篇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也就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点。目前,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改革,教学提倡“以人为本”。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细节,营造精彩课堂,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课堂上注重细节,营造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学细节;精彩课堂。
语文课堂是有许多个细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细节的成败都影响着一堂课的成效,同时也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教学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教学风格的表达,是教学理念的体现。这也正是新的教学理念所要求的。但是,由于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对课程改革后新要求的把握程度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某些重要教学细节被忽略的现象。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达到调节课堂上的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一、注重阅读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只为了阅读而阅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意境美的课文老师应该注重创造美好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其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对情感的把握。下面举一个教学的真实事例来说明这一点:
就拿语文课本中《桂林山水》中的片段来说,我们知道这是一篇语言和意境都很美的一篇文章。老师可以这样和学生展开对话:
师:大家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山的特点的?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下面请同学们告诉我在这些特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桂林的山真奇啊!”
师: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句呢?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桂林的山比作老人,比作骆驼,很形象。写出了山多并且形状各不相同的特点。
师:那你觉得这个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应该用新奇的,充满感情的`声音读出来。
师:那请喜欢这句的同学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把这句话读一遍。
师:喜欢山秀和山险的同学也分别说一下为什么,然后读一读。
师:文中说山像骆驼,像新生的竹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有什么作用。
生:形象生动,引发想象,容易理解。
我们可以看到,在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时,老师的辅导作用做的很好。读的很深入细致。特别是在读对桂林的山的描写的一段,阅读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又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老师再趁机让学生分析句子的特点和手法,既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又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
二、注意倾听细节,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表演需要观众,朗读和表达也需要听众来倾听,学生也不例外。现在很多老师都在抱怨学生的个人意识很强,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老师无法控制住课堂气氛,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些仅仅是孩子的原因吗?通过观察和反思,我们发现了一些老师需要注意和改正的问题。
在对新课文进行熟悉的阶段,老师往往会选择点名请学生朗读或者由学生主动举手朗读的方式。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有可能在翻看教案,准备着接下来的环节。没有逐字逐句认真倾听。导致学生在字词发音上有错误也没有发现。这个细节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没有给他足够的倾听和关注。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因为小学生有个心理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关注、鼓励和认同,这样他们才会表现出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兴趣。当他们觉得没有得到认可的时候心里会有挫败感。
不利于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同时,老师的习惯会影响学生,不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曾经有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语言和心灵的沟通顺畅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加入辅助工具和情境,优化细节。
在如今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情况下,学校也配备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作为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而怎样恰当而又充分的运用这些工具提高授课质量,提升课堂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许多教师为了营造课堂气氛,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或者是播放优美的音乐。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情境并且沉浸在其中。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一个环节的需要而播放,环节结束就迅速停止就会将学生立刻拉回现实,之前特意营造的情境就会立刻消失,适得其反。老师应该学会循序渐进,逐步退出场景,将学生的思维转换到其他地方而不是硬拉回来。在制造情境,营造气氛的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演绎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和活跃课堂气氛的双重效果。比如在文章《海底世界》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展开:
老师用课件展示海底情境的画面,把全体学生都当做船员,在船长的领导下观察海底世界。并且要求每位船员随时汇报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包括海底的生物,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问答环节: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在相互交谈。
师:哦?那能形容一下他们的声音吗?
生:……。
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描述这些声音的。
通过上面这种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自然地贯穿一些类似于“你听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指引学生自发的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自己形容海底世界的声音,然后与作者的语言和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四、关注学生情感,提倡合作互助。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照顾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情绪的好坏和积极性的高低是授课效果的直观反映。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老师可以判断当前的授课方式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是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如果反应良好,以后依然可以沿用和借鉴。相反,如果学生反应不好,老师也可以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质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可以改变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打开思路。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判断是学生课前预习工作做的不充分还是自身的方式方法有问题。面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他们自己想出答案永远都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的效果好。
另外,老师应该提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帮互助。提倡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可以集思广益,进行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相互配合和补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五、做好教学记录,剖析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细节。
教学是由许多个细节环环相扣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受细节的把握和处理的影响。教师应该实时记录每次授课的情况以及其中出现的细节方面的问题。好的方法可以作为下次的借鉴,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改正。
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教师应该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推敲,尽量设计一些精彩的环节,对细节进行优化。例如同样一堂课,采用相同的构思和设计,设置好场景,营造好氛围,逐步深入的效果一定会比开门见山,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好一些。这个问题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了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更为严格。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多方位多层面的开展教学工作。而其中对教学细节进行关注尤为重要。关注教育细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打造精彩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n]中国教育报,,(12)。
[3]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细节的随笔篇十一
学习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要目的明确,分解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也要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精彩的导语设计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而积极性和内驱力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俗话说“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我们来看这则导语:
讲《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内容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纷纷发言。师:是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进晏子,走进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这则导语语言干练而不失优美,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为新旧知识的学习搭建了平台,它是高效的。
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高效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提高。还以《晏子使楚》为例:《晏子使楚》分别由三个故事构成。老师在教学第一个故事时,学生在老师的巧妙的引领下,通过读、思、说、读初步感受到了晏子的从容与睿智。于是学完第一个故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总结学法,并运用此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两个故事。我觉得这一过程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样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语文学习框架,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变“学会”为“会学”的过程,显而易见它是省时而高效的。
在巩固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由,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个环节。
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充满智慧和创造。“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还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生成,这样才会在教学中左右逢源,达到“点石成金,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构建出语文高效课堂。
细节的随笔篇十二
《新人文读本》真是一本好书。今天女儿读的是《旧课本》。这篇课文讲的是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原来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按澳大利亚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即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那么这届届相传的课本面目如何呢?“除了封面上有着某些沧桑旧迹之外,整个课本的内页竟几乎是簇新的。”一方面,我感慨于澳大利亚这么一个富有、发达的国家竟是如此节俭,更佩服于澳大利亚人的精明:课本本就是知识的载体,而他们的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本身了,远比知识丰富、广泛得多……另一方面,我想到了我们的孩子,我正在教的一群一年级孩子。
开学至今不到两个月,讲台上笔筒里的东西日渐丰富,橡皮啦,尺子啦,铅笔啦,什么都有。常常问:这支笔是谁的?快来领回去!高呼数遍,就是不见小主人露面,小家伙们个个一脸茫然。他们往往不知道在自己的铅笔盒里检查一下,就算检查了,也还是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少笔。因为他们的书包一般是家长代劳整理的,铅笔是家长削好放进铅笔盒的,孩子的任务是用笔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致于笔掉在地上应当捡起也不知道了。如果说笔、橡皮之类过于微小,丢了可以再买,不能引起孩子们的重视,那么课本呢?应该宝贝些了吧?也不尽然。经常有家长打来电话,要求老师帮助孩子在教室里、同学之间寻找丢失的课本。也有家长亲自跑来学校帮助孩子寻找课本下落的。前几天,就有一个孩子丢了一本《品德与生活》的书,家长声称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未找到,课本肯定在教室里、同学之间。既然这样,我当然应该倾力协查了。我让全班学生把书包放在桌面上,先自查一遍有没有多书,再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遍。丢书同学周围的同学被列为重要嫌疑对象,由我亲自“搜查”。如此折腾了好久,也未发现目标。事情过去了两天,我正准备去教务处看看有没有多余的书,后面的一个男同学把一本《品德与生活》塞到我手上:“老师,我的书包里多了一本书!”一看,正是那本失踪的书!那么,这本书是怎么跑到隔了两个座位的同学的书包里的呢?我们大搜查时,这本书又在哪里呢?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邮箱:liqf1972@。
细节的随笔篇十三
朱自清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为人处世不可以忽略细节;学习生活中不可以轻视细节。
西方有这样一段民谣: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个铁蹄;坏了一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个士兵;伤了一个士兵,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钉子效应”提醒我们:千万别忽视身边的细节。
有一次英语期末测验中,有一道“判断题”,这道题的分数是10分的,题目的要求是让我们先阅读一篇英语小文章,然后判断一些句子是否与文章的内容相同,如果相同的就写t,不相同的则写f。但这种判断题在以往的测验中都是写a或b写的。所以我一看到这样的题就直接作答了,并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因此我这道题全错了,白白的扣了15分。这也让我从平时的第二名成绩跌到第十多名的成绩,也让我失去“三好学生”的名誉。从此以后,我暗下决心时刻都要注意细节上的小问题。
太平洋是由一滴一滴水汇集而成的,撒哈拉沙漠是由一粒一粒沙集结而成的,喜玛拉雅山是由一颗一颗石子组合而成的,而生活可能就是由一张纸片,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记录而成的。热爱生活就应该热爱细节。热爱生活的一点一滴。所以,忘记轰轰烈烈,忘记惊天动地,忘记扬名立世,然后记住平凡,记住简单,记住微小,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并不是一束白光,而是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甚至更多的颜色。
细节,生活之源;细节,成功之根;细节,成功之始。细节,不应该被忽略。
我在书上看到过许多真实的有关细节的事例,其中有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大学生到一家公司面试,当面试结束,起身准备离开时,凳子上凸起的钉子划破了他的手,他看到了那颗凸起的钉子,转身拿起桌子上放的石砚,把那颗凸起的钉子砸下去,然后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后来,他被那个公司录用了,原因就是那一个细节。
很多时候,我们去观赏风景,总是对花儿赞不绝口,我们会赞美花儿的艳丽和芬芳,但我们总会忽略那些花儿身边的绿叶和小草,如果没有它们的衬托,那些花儿或许和一些杂草没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通过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有些人疑惑的时候会皱眉;有的人生气的时候会青筋暴起;有的人思考的时候会扶头……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所表现出的细节也不同。
当然,这些细节有的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有的却会大大降低他人对你的评价。
我们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自身的细节,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细节改掉,多学习一些好的细节,把它变成习惯,让习惯变成自然,这样我们才能给别人留下更美好,更深刻的印象。
在生活中,有许多因不好的细节导致事业失败的事实。有些人眼看事之将成,他们不好的细节露了出来,导致中途出岔,最终半于九十,可谓功亏一篑,另人扼腕叹息。还有一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希望。因为他们身上就没有好的细节。
在现代的社会上,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多注意细节行为,扬长避短,才会增加成就事业的可能。
中学生本应是细心的,做事特认真的,但我们却与之相反。由于忽略了某些细节,而错失太多。
上某些课时,老师被我们问的不耐烦时,总说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而有的老师却对我们强调要在意那些细节。那么到底要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呢?当然要的。
现在中学生太不注意细节了,你看,写省略号时,本来有六个点,可有的同学要么多写一个点,要么少写一个点,看着着时不大协调。这些都是我们的粗心造成的。
我们有时写个字不会写时,也是随便写个偕音字就行了,特别是在qq上聊天,现在的我们一点都没有注意那些细节,中国汉字也随便改变。
走在大街上,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就可以看到店门的招牌上随意改变中国汉字,以此来吸引顾客。但是这些商店也会教坏我们写字,他们商店上、招牌上和广告上的广告语,都是用。
成语。
来修饰的,再对成语加以“张冠李戴”,就形成了读起来就朗朗顺口的广告语。
因为我们的粗心,因为我们不注意那些细节,我们失去了太多东西。例如:洗手时一直开着水笼头,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水,如果一直浪费下去,我们失去的可不只是水,水资源虽可再生,也不可再生,但如果我们过于浪费水,我们以后将没有水可再使用。虽然我说的可能有也不真实,但这就是事实,所以我们以后一定不能忽略这些小细节。
我们现在忽略的这些细节你可能不太在意,但是这些小细节也会积小成多,从小细节变成大问题。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略那些细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爸爸不爱看电视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爸爸不爱吃鸡蛋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流逝。我慢慢的长大了,爸爸却慢慢老了。自以为懂事、细心的我,现在才发现过去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这些细节为什么我到现在才发现呢?可是,爸爸很少对我说过什么,他总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不要为他担心,使我逐渐忽视了这些。而这些东西都包含着他对我的爱。似乎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我,可我竟忽略了。
爸对不起让你总为我操心。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更会好好照顾你。我会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不再忽略生活中的每一细节。
细节的随笔篇十四
又到了游戏时间,我组织孩子们玩“盲人和拐杖”的游戏,要求孩子两两组合,一个孩子用布蒙着眼睛做“盲人”,另一个孩子做“拐杖”带领“盲人”走过“高山”“天桥”“小河”等,到达终点后再互换角色,但“拐杖”不能用语言提示“盲人”。
游戏就要开始了,这时,淘淘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老师,我想跟你一起做裁判,小朋友没有人愿意跟我玩的。”这时我才意识到班上有35个孩子,这意味着有一个人将没有搭档,而淘淘平时非常淘气,经常在同伴活动时进行捣乱,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于是,我对他说:“我跟你一组吧,我也没有搭档呢。”他开心地笑了。
孩子们快乐地游戏着,很多小组的配合都很默契。最后轮到我们了,经过商量,我先做“拐杖”,在带领淘淘经过障碍物时,只见淘淘抬着一条腿,似乎在等待我的帮助,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好,我不知道该怎样用动作来带领他,看他一次次地遭遇“危险”,情急之下,我小声地提示着他“向左”“向右”“跨”“前进”,好不容易完成了一轮游戏。接下来轮到我做“盲人”了,淘淘对我说:“老师,要向前跨时我就拍一下你的手,要向左转时我就拉拉你的左手,要向右转时我就拉拉你的右手。”游戏开始了,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感觉很无助,完全依赖“拐杖”的照顾。淘淘耐心地搀扶着我,轻轻地拍着我的手,有时我没能领会他的意思,他就蹲下身子来搬我的脚。走上“天桥”时.他转过身子倒退着走,慢慢地带我向前移动……终于我们顺利地到达了终点。孩子们给了我们热烈的掌声,而此时的淘淘也笑成了一朵花。
这次游戏过程让我感慨万千:没想到平时不受同伴欢迎的淘淘在游戏中的`表现远比我出色,也许他平时的“淘气”“捣乱”只是源于没有表现的机会,周围的人对他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尊重。我想,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教师应该为孩子创设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潜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细节的随笔篇十五
去美国之前,在各种学习和分享中对于美国的教育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中美之间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对教育观念的影响也是心中有数。但是,为期五天的对芝加哥四所幼儿园的参观,仍然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尊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行为,此次埃里克森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看到了“尊重”是怎样体现在教育行为之中的。
门口的大沙发。
在教室里的活动,还随手做着记录。教师引导她为自己的女儿做一本关于孩子成长的册子,写下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据介绍,这个小角落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变成个性化教育以及小组活动的场地。
这让我们感慨不已。我们一直在探讨让家长与孩子感觉到更温暖、更舒心的接待方式,但如此尊重孩子和家长感受的方式,确实令人感叹和敬佩,并引发我们的思考。
穿反的鞋子。
在一所幼儿园参观时,遇到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在外出活动前,一位小女孩把鞋子穿反了,同行的教师善意地提示了班级老师。因为,在中国的幼儿园,老师会马上纠正,穿反鞋意味着孩子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外出活动中出现摔跤等安全问题。同时,引导幼儿正确的穿鞋是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一部分,我们的教师会非常重视。但是,美国教师的反应并不敏感,她以轻松的口吻征求了孩子的意见,问她不觉得难受吗?小女孩同样轻松地回答:“我很好。”然后就跑出去玩儿了。美国老师没有给予这个女孩特殊的关照,在外出活动中,小女孩儿也并没有因为穿反鞋而出现安全问题。
在随后的讨论中,当我们把这个现象作为两难问题提出时,美国教师的回答是:“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因为小女孩儿正处于学会自己穿鞋、自我认知发展的阶段,她需要更多成功的体验来建立自信。如果贸然指出她穿反鞋了,有可能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另外,这个年龄段(4~5岁)正是孩子们对于左右概念的认知阶段,出现这样的现象非常正常,如果她觉得不舒服自然就会调整了,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干预。当然也可以在户外活动中特别关注孩子。”
在美国教师那里,我们懂得了尊重需要建立在对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充分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这种信任和理解来自于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幼儿生理、心理在每一阶段的发展需要。
水龙头前的小毛巾。
这些不仅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在培养幼儿尊重别人的行为。尊重之中隐含着教育引领,隐含着规则的建立,隐含着责任感的培养。
细节的随笔篇十六
有些事情,真的是需要大家相互理解,互相尊重,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的,就比如前一段时间,我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情,若是当时我对孩子产生怀疑,双方家长有任何一方不通情达理,事情都没有办法得到解决。
一、现场事例。
周三下午第一个活动是早期阅读,也是乐乐最喜欢的,因为他识字能回答老师所有的问题,所以常常被老师表扬和作为内容讲述的带头榜样的。于是,那天的早期阅读时间,乐乐也是有了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
然而,在接下来的手工活动时,好动的乐乐一边剪着纸头一边转身看边上的小朋友,当老师都还没注意到什么时,事情发生了。
边上的晴晴一脸忍住的哭丧和紧张,走到我的身边:“俞老师,我的手上被乐乐剪破了。”
下了一跳的我惊讶地喊了一声:“什么?乐乐用剪刀剪你啦?”
晴晴忍着哭泣点了点头。
全班的好奇眼光都投向了这一边,边上的乐乐也是一脸茫然和惊恐的看着我。
我没有理睬乐乐,而是连忙查看晴晴手臂上的伤口,还好,是一点点的小伤口,我用手指轻轻一压,压出了一点点的血。于是,我马上用备用的创口贴给晴晴做了简易的包扎,并安慰晴晴:“没事的,只有一点点的血哦。”同时,我又在全班表扬了晴晴:“晴晴很勇敢,手臂受伤了能马上告诉老师,也不哭,老师很喜欢。”于是,已经粘上创口贴的晴晴轻松的坐了下来继续做手工。
这时,已经是缩着脖子、瞪着大眼睛的乐乐一直是无声又惊慌地看着我做的一切,二只手上也仍旧是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纸头。
我很是严厉地盯着乐乐:“说说看,为什么用剪刀剪晴晴?”
乐乐轻轻地嘀咕一声:“我没看见。”
“什么啊?什么叫你没看见啊?晴晴这么大一个人在你边上,你看不见啊?”
这时,班中出现了好事的叫喊声:“是呀,怎么会看不见啊?”“一个人这么大会看不见吗?”
乐乐还是低头抬眼的看着我:“我没看见。”
想着乐乐平时的一副好动、不专注、爱开小差的样,以及三年来教管相处后对他的了解,我也同意了乐乐的说法,因为班内基本没有发生过故意打闹的事情,我也确定乐乐不是那种爱打架和有暴力倾向的小孩。
于是,在把乐乐叫到办公室和张老师一起进行的教育中,我尊重了乐乐的说法:“老师相信你是真的没看见,也不是故意用剪刀去剪别人的对吧?”
松了一口气的乐乐睁大了眼睛点了点头。
“那你说说看,你怎么剪到晴晴的手臂上去的?”
乐乐更为轻松的说了起来:“我在剪纸头的时候就剪到了,我也没看见。”
于是,我也更加确信他不是故意的。
后面的教育也就更有针对性了:“老师知道你不会去剪小朋友的。但是,那也是因为你拿着剪刀不认真做手工才发生的,所以,老师平常都说你了要认认真真的做事,你说对不对?”
乐乐使劲地点着头。
“那你说以后应该怎么做啊?”
面对老师不善言辞的乐乐一下子说得口齿伶俐了:“我会专心的做事的,不会转来转去了。”
三、家长间的`理解与尊重。
离园时间,晴晴的外婆来接孩子了,我一边跟她沟通事情的发生,一边让她看了晴晴的手臂。外婆很是轻描淡写:“没事的,晴晴平常在家里也会用刀帮助大人切东西的。”
因为要上英语课,我也没直接与乐乐的家长进行沟通。但,没想到的是才回家一会儿的时间,乐乐爷爷的电话主动打来了。
爷爷:俞老师,真是不好意思啊,小家伙闯祸了是伐?
我:是呀,不小心把人家的手臂剪到了。不过只有一点点的伤口。
爷爷:俞老师,你们狠狠地批评好了哦,我的孙子你们一定要严厉的管教他的噢。
爷爷:是的是的,你们一定要严格哦。小姑娘多大啊?我要给她买件衣服赔给她的。
我:那倒不用的,穿得是短袖,衣服没剪破呢。而且她的外婆也很好说话的,都说不要紧,没关系的。
爷爷:那怎么行啊?总是我家乐乐的不好,就是不专心做事才惹的祸呀。这个你不用操心的,我会买东西给小姑娘的。
中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很多,但都是很是理解与尊重的。
第二天,乐乐的奶奶还是很积极地提着一箱牛奶来道歉,而晴晴的妈妈也是多次的推搡着表示不好意思收呢,也说着“小孩子之间的一点小事,没关系的。”
四、彼此的心动。
有了那句“老师相信你是真的没看见”,有了老师对孩子的那份鼓励性的尊重,才有了乐乐在诚惶诚恐中的心动和坦白,也给了他一次深刻的教训和感触。
也有了老师的坦诚和尊重,家长也给予了我们相应的理解与支持,于是,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都更愿意的推心置腹了,从而才能携手共进,才能彼此同成长、共进取。
细节的随笔篇十七
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很多小细节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注意,所以导致很多事件的发生,很多时候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会碰到幼儿不小心磕到、碰到的事件发生,最近很多网上暴露了很多幼儿教师不注重生活小细节被发到网上,如果你平时注重了一些小细节我想也不至于会导致发到网上的地步,毁了自己一生的`幼教事业。还真心不值。这些都是由于自己平时不注重生活当中的小细节而导致的后果。
记得有一天早晨晨练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叫恬恬的孩子,被另外一个孩子不小心推到了,当时也没什么事,可是当时我在一旁带其他孩子,没有及时安慰她,结果她一直哭,哭了好久都没停,最后我走过去安慰了她,她才停下来,才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当时哭得特别的伤心,这件事后我就有点自责,所以从那以后我都告诉自己那怕一点儿小事我也要注意,这就是因为我的疏忽让恬恬很伤心,最后让推到她的孩子给她道歉了,后来慢慢的她情绪就平复了下来。
其实在生生活中有很多类似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比如很多时候老师随口就说你画的画实在太丑了,一点也不好看,或者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些话其实很容易伤害到孩子,你这么说她会让他觉得自己特别没有自信。可能从此因为你的这几句话,她以后都不敢表现自己了,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再也不会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了,所以老师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真的得特别注意这些小细节,得考虑幼儿的一个感受,不能随便说出来。考虑到幼儿的自尊心,所以需要多注重一些小细节,我相信你将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合格的幼儿教师。
细节的随笔篇十八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有一句成语叫“于细微处见精神”,也适用于写作,对人、物、环境的细微之处的细致描写,往往能够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写细节一定要记住,好的细节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的到,不能为写细节而写细节或乱编。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作文细节描写的随笔》,欢迎阅读。
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事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概2008年吧,一同事和他的大学同学筹划设备加工项目,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似乎仅有满腔热情远远不够,最终以失败收场,输得很惨。印象中,年轻气盛的他们,摇摇头、挥挥手,依然一副舍我其谁、来日方长的潇洒样,约定磨炼几年,再找寻机会,豪迈得很。也记得,同事的大学同学带着他刚刚毕业的侄子,那是一位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小吴,有着同龄人特有的青涩、拘谨,但是勤快、上进,还烧得一手好菜,这让不会下厨的我很是欣赏。之后,他跟着叔叔另行谋职,从此不再见面。
我知道,他年幼丧母,有个护着他的姐姐,从小到大,他感受最多的还是来自于姐姐对弟弟的疼爱。这些年,姐姐就业、结婚,尤其是工作上遭遇了不顺,精力有所分散,他便常常跟我聊天,工作上的苦与乐,生活中的烦与忧,事业上的纠结,婚姻中的迷茫……该说的,不该说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赶紧说,没事没事,你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跟我聊聊,转换一下心情,如果我能帮到你,我也很高兴哦,这是实话并非客套。纷纭世界,灯红酒绿,外界诱惑多之又多,稍一不慎就容易迷失自己,而他,这几年来一直刻苦,始终勤奋,爱看书,学技术,学管理,跟着他的导师,或通过恩师推荐,去广州,到厦门,回江西,来杭州,辗转多地,全方位学本领。他的愿望是,当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后,能够寻找机会自己创业,实现事业梦想。
看多了现实中太多依赖父母,一事无成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公子哥、啃老族,真心觉得,这年轻人值得肯定。
那天,聊着聊着,微信中,他问,你知道吗阿姨,为什么这么些年我一直把你当亲人?
我不假思索,啊?有这事?我忘了呀。
他强调,我没忘,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其实叔叔根本不管我,人生地不熟的我也没有依靠,再加上母亲过世早,很多时候只能靠我自己,年纪小又孤单,你那100元让我觉得特别感激,很温暖!所以这几年,我一直记着你的好,一直联系你,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
原来如此!这年轻人,不足挂齿一小事,竟然心怀感恩,延续至今,弥足珍贵!
霎那间,有一份感动在心底荡漾。
这么一说,依稀记得,当年他鼻子好象是动过手术,钱的事真忘了,以我大大咧咧的性格,不足为怪。
忽然,又特别感慨,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一个人在失意、落魄时,特别会感激有意无意中提供帮助的人,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寒暄,即便小到无视,即便不值一提,但受惠者却因了当时的感恩,铭记着这份温暖。
人心向善,那是多么令人欣慰的美事。
区区100元,竟然被馈赠了精神层面的美好,无疑让人心情大好。
生活的点滴细节,只要仔细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温度。那一次,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这种温度。
还记得,前些日子,盛行流感。我的抵抗力差,在劫难逃。刚咳嗽的那几天,母亲十分敏感和焦虑。每咳一声,她都要问个不止。
渐渐地,我对她这一举动十分反感。于是只要望见她,就强忍着不咳,以免引起一连串的烦琐的操心。没过几天,我的病变得更为严重,我不得不吃些消炎药。可是,母亲顾虑的多,她早就听说“毒胶囊”的传闻。于是,她下定决心,打算为我熬蒜头汤,蒜头可以杀菌,效果强如各种消炎药。
我没能阻止她疯狂的行动。每天,晚自习回来,开门进来,扑鼻而来的先是大蒜浓烈的怪味。闻起来如此,喝起来更是恐怖。每次,我都闭上眼,左手捏住鼻子,右手举起碗,“咕噜”地直接往嘴里灌。可是,喝到一半,我总是会戛然而止,受不了这折磨。若是回味,心里都会呛。此刻我恨不得没有嗅觉,没有味蕾,好解决这莫名的味道。甚至还想着宁愿被毒胶囊毒死,也不喝这古怪的蒜头汤。
妈妈望见了我喝蒜汤时的难受,发现了我的痛苦。她焦虑地望着我,默默地哀叹着。最终,她决定在下一次熬汤时加点冰糖。
一次,周末在家,望见她在熬蒜头汤,她下意识地将蒜片切得更薄,更细。在一切准备好后,她从糖罐里取出两颗冰糖放在蒜头汤里一起熬。在熬好之后,她先试喝了一口,尝尝到底还苦不苦。然后,又从糖罐里取出一块冰糖,小心翼翼地放入汤中,用勺子均匀地搅拌着。
待我喝时,那冰糖早就融于这蒜汤中,不再那么刺鼻,而是甜了许多。我一勺一勺地喝着,虽然仍然有些蒜味,但是,那暖流掩盖了这个味道。回味时,我的心里暖暖的,甜甜的。我知道,那是细节的温度,这温度不冷不热,柔若肌肤。
接连着几天下来,我的咳嗽好了很多,喉咙不再那么痒那么痛,妈妈望着我露出那久违的笑容。这段时间,她一直精心为我熬着蒜头汤,她熬了那么久,却一直闻着那浓烈的味道。她没有一句抱怨,为了治好我的病,她默默忍受着这味道。毕竟良药苦口,而她却为了减轻我的痛苦,细心地加了些冰糖。那甜味,融成了妈妈细腻的爱。那爱温暖着我,给我幸福的温度。
再次回味着那蒜汤的甜,那浓烈的怪味抵挡不住浓烈的母爱。小啜一口,那淡淡的甜,是妈妈的味道。那味是如此细腻,又是如此温暖!
令人恐怖的大雨终于过去了!如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里,酝酿湿湿的热浪,让人感觉就像置身于蒸笼一般,难受!
一想到那场发了疯似的大雨,不声不响地倾泻在干旱了近两个月的饥渴的大地,时间竟然持续了十个小时!年轻后生们至今心有余悸,打出世以来,何曾见过如此狂暴的雨啊!一时间,山洪如脱缰的野马,挟卷着惊天动地的咆哮,冲到哪里就毁灭到哪里。山崩了,树断了,房毁了,路塌了……两天过去了,还有好几位乡亲下落不明!
没有知道他的名字,他依旧不知疲倦的忙碌着。骄阳如火,那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一篇好的文章总是让人记忆深刻。特别是作者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最为出彩,作者用详尽的描写总能展示出文章最生动的画面,我们在学习中,只要能抓住这些细节描写,就能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习作中,我们只要用我们的眼睛,去捕捉细节,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就能让学生的习作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感受到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如在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文中,“今天,可怜的卡罗纳来到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这段话作者抓住了卡罗纳的面容,眼睛,两腿的这些细节特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作者运用“面容灰白,屏息凝神”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少年的伤心和痛苦。这一段细节描写出了卡罗纳的神情,又写出了“我”的心里活动以及同学们的表现,作者描写极其细致,非常传神。
在写景的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可以让景物既丰满又细腻生动。如在《火烧云》一文中“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作者写出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火烧云像马……像狗……像狮子……”作者就运用了想象,把火烧云的形状想成了马,狮子,狗等活灵活现的动物,读起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在写人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细小的神态动作、装饰打扮、周围的相关景物等来表现人物的手法。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歌颂了深挚的母爱,最能表现母爱的诗句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特别是“密密缝”三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的普通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的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担忧、祝福、期盼等等都融入了一针一线中。儿行千里母担忧,一针一线总关情,笃深的母爱,就让这个动作细节给具体、形象的传达出来了,多么亲切感人!
有一句成语叫“于细微处见精神”,也适用于写作,对人、物、环境的细微之处的细致描写,往往能够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决,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那就是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象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可见,细节描写有多重要,一篇文章如果有了鲜活而独特的细节,也就有了亮点,文章会因细节而精彩。
细节描写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
第一、细节要真实。
好的细节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的到,不能为写细节而写细节或乱编。作家王星军写自己离开家乡母亲送别是有这样一段话:“我再一次仔细的看着妈妈:她那憔悴的脸上,挂着一丝微笑,布满银丝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前还沾着烙饼时蹭上的面粉。”这段文字用了一个很好的细节,母亲额前蹭上的那点面粉,这个细节一是表现了母亲匆忙,二是表现了母亲此时一心只在儿子身上,甚至忘了自己的形象。这个细节是多么的逼真传神!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能凭空想象呢?只有随时随地带着观察生活的“放大镜”,才能得到这样鲜活的细节。
第二、细节要典型。
典型,就是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来写,细节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就是细节描写必须为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深化主题服务的,并不是说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优秀作文《父亲》有这么一段细节:“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下起来了,河水也结冰了,父亲仍旧要送我上学。看着这天气,我迟疑了。我走出门,就惊呆了,天啊,父亲只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解放鞋,而且连袜子也没穿,那露出的脚趾不住地往里缩。再看看我脚上崭新的运动鞋,我流泪了。”这个片段以小见大,表现父亲供孩子上学的艰难,通过父亲的鞋和我的鞋的对比,表现了父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加之在这特殊的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更加反衬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第三、细节要独特。
所谓独特是指细节的与众不同。写父母的爱,如用自己生病发烧父母细心照顾,下雨父母来接为了顾孩子自己淋湿了等等这些大家都用的细节,就不能不使人感到一般化。同样写父爱,下面两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小时侯上幼儿园,有时赶上下雨,要是父亲来接我,就象现在这样,爷俩在一件雨衣里??这时候我觉得父亲的背好宽好厚,还散发着一阵阵的热?。是啊,我大了,而父亲却老了,虽然车子很平稳,但父亲却不停的喘着粗气,每蹬一下,他的背总要伏下,起来,再伏下?”
“今天,家里吃蟹,父亲见我吃得很香,便把他那只也给了我,我吃完了,放下碗出去玩了,跑回家要球拍时,我发现父亲正在吃他刚才给我并被我吃得精光的那只蟹壳,生怕漏掉了什么。最后,实在里头找不到什么,他又把饭填进蟹壳,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相同的父爱,不同的细节,这就是细节的独特性,演绎着相同主题文章的不同特色。
第四、细节要简洁。
文章中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能够抓住两三个写就可以不必十个、八个地写,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不要说认为细节就是要写得繁复,相反,很多细节性文字都是很简约的,寥寥数语,便具神韵。鲁迅的《祝福》里在最后对祥林嫂有这么一句细节描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个活物。”简单一句话写出了祥林嫂内心的巨大悲哀。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种姿态、都能真切的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让我们的文章因细节而精彩吧。
细节的随笔篇十九
没有规则的世界中,人们陷入巨大的黑洞中,不知道自己的眼珠中早已是没有瞳仁的了。规则是必要的重负,唯有这样,良心的天平才不会失衡,才不会致使人生陷入巨大的无物之阵。
尊重规则,在于对规则神圣感的敬畏。孟德斯鸠在《民法论》中说:“民法的.光辉将永世照耀着她的每一个子民。”在他眼中,民法是那亘古如新温暖热烈的太阳,是漆黑冬夜里洒下清浅月华的明月。他将心目中的民法神圣化,对之有真正的敬畏,他遵守民法的举动才具有了仪式感。有了这层敬畏,皇家才有胆量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诸葛亮斩失街亭之将帅时才不显冷漠,包拯大义灭亲之举才能流传今世。
相反地,剥去了那层敬畏的烫金,便鲜见人心内的那一杆秤。20xx年秋学期开学之际,徐玉玉一案传遍了大江南北,悲痛得让人不禁扼腕。待到诈骗嫌疑犯受审时,他们却纷纷表示不知有这么严重,不过想挣点钱,而且周围人家都是这样的。所谓无知者无畏,他们的心中本该为敬畏法律留的一寸之地,此时却被可见的私欲所占据,导致这样的犯罪是必然的。此一层,是最为低幻型的没有敬畏。然而再上一层,则为明知此事不可为而触犯了规则。三国时,曹操引兵经过麦地,庄严布告士兵不可践踏一柄穗谷,然而不久后自己的马便违了令,可想而知他此时的尴尬,还好有卫兵给他解围,便抛下一绺头发权当给自己的台阶下。史书中虽载“兵心肃立”,仍不免有后人嗤笑奸雄对规则那空缺的敬畏。
古人有云:“事极必反。”尊重原则,有时却成了某些人心安理得陷入在规制桎梏中的借口与温床。1992年,柏林墙倒塌的两年后,一名叫亨里奇的守墙卫兵因在倒塌前开枪射死一个企图翻越墙体的青年而获罪受审,其辩护律师辩称他不过是遵守身为士兵的规章。然而,主审法官奧兰多却义正辞严地驳斥:“在规则与良心起冲突时,你应该遵循良心的规则,此时你拥有将枪口上移一厘米的义务,开枪与否是你作为士兵的规制,击中与否则与你的良心相关。”这著名的“枪口上移一厘米”,成为使人类海阔天空的一厘米,成为个体超拔于体制之上的一厘米,更打碎了那些牵强无力的保护罩。
以敬畏为底色,以“上移一厘米”的良心准则为勾勒,尊重规则,本来就不是纸上的苍白。
细节的随笔篇二十
她是我的奶奶,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人。黝黑的皮肤,一双粗糙的手,一手好的厨艺。一口别扭的口音,极大的嗓门,组成了一个平凡的她。她在别人的眼中不懂得去关心别人,甚至还有一点五大三粗,可在我眼中,她并不是这样,她只是不大善于表达。
她送我去上学的路上,我们踏上了一辆自行车。我坐在了她的后面,望着她那厚实的后背。好久未好好关心过她的我,直至今日才猛然发现,她的背在岁月的磨砺下渐渐弯了下去,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她是什么时候被岁月改变的,作为她孙女的我,却为什么浑然不知。
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对于身边再好的景物也无心过目……太阳则是那么的炙热,火辣辣的照射在我的身上,我不禁感到浑身不舒服。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她。顺眼望去,汗水也完全浸透了她的衣服,再隐约往前看,一滴滴汗水从她的脸庞上不停的滑落。哎呀!我怎么以前就从来没有想到呢?她坐在我的前面,阳光第一次照到的应该是她啊,而我照到的部分,只是阳光透过她一小部分。
她应该获得的热量比我多许多啊!可她怎么……我想起我以前对她诉诸的不满,可她却一句没有向家里人提过……她是替我遮风挡雨呀!她是我温暖的港湾!她是我最依赖的人啊!我不但不感激,还对她提出不满,我是不是太过分了。风,陪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
很快,我就到了目的地。我很想叫她停下来休息一番,但因为胆怯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她很快就往回走,连停都没有停一下。我突然看到了她那一张脸,仍然是黑黝黝的,岁月的沧桑也爬满她的脸庞,一道皱纹肆虐地在她脸上横飞,可是笑容却洋溢在她的脸上。
老了,会带走一切吗?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真的值得她这样吗?辛苦了,这么长时间得到的只有责骂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细节的随笔篇二十一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当老师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都是十全十美,处处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标准进行才好,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就如我们班的李志远小朋友他平时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师很无奈。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时候他却插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飞机。当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炫耀的举起来来让我看:“老师,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飞机举起来:“小朋友志远插得小飞机漂亮吗?”“漂亮”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喊着。志远似乎有些害羞了低着头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居然都模仿起了志远插的小飞机,顿时教室里充满了“呜呜呜…”飞机起飞的声音志远的表现让我们刮目相看,也让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孩子来说是多不公平。每一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发展也不同,我们又怎么能用统一的目标要求他们呢?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过孩子的任何一个优点,是孩子的明天发展的更好。
细节的随笔篇二十二
和往常一样,课前我总是让孩子们做《拍手歌》游戏。当做完一遍时,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还没做好,就对孩子们说:“我们再做一遍,好吗?”孩子们大声说:“好。”只有高新说:“不好。”我立即瞪了他一眼,大声训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吗?”高新立刻把头一缩,脸涨得通红,不再支声。与此同时,我又和孩子们又做了一遍。
当我把视线再次停留在高新身上时,自责便涌上心头。高薪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却对他大发脾气,这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仔细想想,我真的是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孩子们整齐一致地回答:想、要、好,孩子们也习惯了这样的回答。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孩子并不体现在某一动作,一句话语,而是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理解、宽容、欣赏的态度去研究和处理日常教学,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让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发展。
细节的随笔篇二十三
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很容易就消耗掉的。你没觉得它们就离你而去。往往会叹息,可是无济于事。任何叹息都不能让那些时间重新回到你手中。当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事情就越糟。
无数的细节积累起来,就成为生活。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那么,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在哪里?是都在路上,还是相反,都停滞在某处?或者只是身体在路上,而灵魂却不知所归?抑或是灵魂走在那遥遥的路上,身体却沉沦了?我们的养分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书籍里?日常生活的意义与书籍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区别?谁是我们赖以存身的珍宝?谁是我们的敌人?你究竟仰仗什么度日……种种疑问并不能代表你就赢了。你光有这些思考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行动。在细节上有所行动。
某种意义上,遗忘是多么好的一桩事情。那些渐渐被岁月风尘掩埋的事物,那些让人感怀难忘的事物,不一定是一种善意。最好是遗忘,干脆彻底忘掉,心里不带任何羁绊,牵索,纠缠――当然,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本能的愿望与实际情形常常不同。更多的时候,你会张望着那些陈年往事,那些细节,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遇到某件你不曾预料的事情时,内心会发生一些改变。这改变别人看不见,不过你不会忘记。
心生好奇的我退回来,看到了并不愿意看到的东西。那是一个死婴。被布包裹的部分看不分明,露出来的部分便是婴孩的头颅。只是一眼,就足够叫我后悔退这一步。我“哎呀”叫一声奔逃而去。一路上,心里突突乱跳不停。自此之后,我再不从这条道来往,必须要过往村乡交界,我选择走另外一条道路。那是距离此路稍稍靠北的一条路,尽管得略微绕点远。
我以为时间长了会忘记。但是我错了。没有。不定什么时候,这一幕就突兀闪出来,吓我一跳。那个死去的婴孩,他(她?)沉默在那里,却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影响了别人。这个现象令人费解。
而我没想到,事隔多年,二十岁的我最初在工厂食堂时,再次与死亡不期而遇。其实常规意义上,那已经不能叫做死亡。因为它们只是一些没有了生命的鱼,就像是摆在案板上的猪肉羊肉一样。但是还是给以了我不小的惊骇。它们滑溜溜的身子在水池子里蹦着――当然它们已经不能再蹦,只是在人们洗涮它们时候不由自主的一种运动,但是向来未曾宰杀过什么活物的我不能正常看到这样的东西,它们光滑的身体让我心里发凉,打战,心里头起腻。我总是借故去做其他事情,哪怕多做几倍于淘洗鱼的事情,也心甘情愿。当某一天晚上忽然梦到自己走在上班途中,手往衣兜里一伸,却摸到了光滑的什么东西时,我惊叫着醒来,再无睡意。
很长时间以来,我把这样的情况归结为自己的胆小怯懦。再后来就感觉到,不是胆小怯懦这么简单的事。
面前是个粪坑。一脚踏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很明白。再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也明白。那个老头踏下去一只左脚,不,左腿,粪水沾挂了他半个左腿。然后那老头便乐滋滋到隔壁的那个地方领到了一沓子红钞。那是千真万确的红钞呀!为了这些红钞,人真的是什么也不顾了,什么也能做了。
但是,并不是谁都能踏下去那一脚的.。踏下去那一脚是要付出代价的。谁也不愿意裤腿上沾挂那么明显的粪水,脏是一方面,关键心理上就不能适应。这个梦是极其能反映现实中人的心理的。面对诱惑能免俗的不多。情愿付出代价获得利益的也是不乏其人的。当我们置身世俗的污泥浊水,必须低下你所谓的高贵的头颅时,这个梦就拥有了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总是睡不好。不踏实,多梦,入睡前烦躁。不像以前那样一沾枕头就着。想起二十多岁时站在机台跟前打盹的情景,尤其是夜班上,半夜两三点钟最难捱,拄着一根棍子――棍子是用来整理累积在机车上的布匹不倒的,就进入了梦乡。哪怕仅仅是几秒钟,也能做梦,五花八门的梦。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时候沉沉入睡的情景,电影管电影演着,人们管人们看着,我管我酣睡了。哎,像模像样的睡眠,早离我远了。
你是不知道,这些生活中的细节,经年累月,已经铭刻在心头,再不会消失了。
说到细节,我也会难堪。你知道,我无法回忆那天的细节。事情早已过去,成为历史,似乎已经没有再记起来的必要。而且极难避免鱼目混珠,张冠李戴。但是总有些东西能激发它,引起它,于是它就在那里喧哗成一片,叫人不能忽视。
那天是个比较好的天气。是的,有太阳,有微风,甚至还有鸟叫。这些在诗人眼里,该是何等有用的素材,一个有心的诗人会因此欢欣雀跃,灵感大发,笔下生辉。可是在我心里,却成为一个灰色的背景,它们一概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和鲜亮,把一个下午装饰成了具有深重意味的时间段。扼杀,自足,畏怯,懦弱……搜肠刮肚用遍词语,都无法准确形容。于是那天下午就成为一个灰溜溜的下午,小丑一样龟缩在记忆的一角。这是相对真实的细节。我有很长时间不敢面对。经过了太多的波折,见过了大风大浪,这些便不算什么了。而惊魂一瞥,则足够后怕了。
现在的我是相当从容了。面对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东西也能淡然处之了。而有些时候是这样的,那些陈年往事,可以帮助你恢复元气,走向明天。具体说就是,坐一壶水,慢慢喝,歪在沙发上,慢慢想。想想目前的状况,无论是自己精神层面还是家庭整体层面,做一个大略的打算。能解决的,就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该放手就先放手吧,毕竟年底了,新一年懒洋洋也好,喜洋洋也罢,是来了。不用怎么郑重其事,但也不要太沮丧失意,该走的路,还得走。然后呢,考虑到上班的快回来了,晚饭该准备了,明天某件事该去问一问了。噢,后天,可能母亲要来了……事无巨细,一一在心里安排一番,这日子就挺像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