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读后感(汇总16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或者看完一部电影、戏剧后对其内容与主题的反思和个人感受,它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且提升我们的审美和思考能力。我觉得最近看了一本好书,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读后感是表达自己对于所读作品的感受和思考,是对作者思想的一种回应和理解,我想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读后感作为一种对作品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读的书籍。如果我们想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思考书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其次,我们需要在读后感中表达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展开写作。此外,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同时避免夸张和空洞的评价,要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最后,不要忘记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格式和内容的调整,保持一定的学术性和规范性。阅读之后的感悟和思考是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思想,以下是一些读者朋友的读后感,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和思考。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一
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结合大量企业的现实案例和经营困境,给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经济低迷时期,提出了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六大突破口,包括:协同力、领导力、影响业绩和成本的关键数据、快速敏捷的战略制定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和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看书之前,我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你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你是否不可替代。任何商业,都是创造了一种价值,满足了某种需求。
看完杰克韦尔奇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他讲的,就是他上一本书的名字”赢”,以他的.理念,商业的本质就是“赢”。
"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强调"团队"两个字。同时,既然是运动,目的就是要去赢。杰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赢的态度,是通过抓住管理学和商业上最本质的东西走向赢的路径。"。
围绕着要"赢"这个目标,去构建你的系统,从领导力和协作力两大方面,不断的推进使命的达成。协作力,是重构你的使命,让你的行动把使命落地,并且跟进你的结果。
商业的本质,——就是给客户”想要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
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有个好创意。这个好创意要足够有潜力,有利可图,能带来增值,能让人兴奋,能改变固有的范式。与以往的创意相比,你的创意要有特点,要更好。
非常熟悉的感觉的一段话,前不久在一次创投论坛上,反复听到投资人也是如此的一段话,只是没那么啰嗦,就是三点内容:
1、给你的客户带来好处(利益,价值,利润)。
2、给自己带来好处(能赚钱的买卖)。
3、提高行业效率(改变固有的范式)。
经过这几年的洗礼,国内的投资界也清醒了很多,但仍然不排除继续在制造热点,追捧热点。因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清醒,是领跑者。大多数人都是追随者。
关于第六章的内容,我认为是有些干货的,其他团队篇和职业管理篇都是关于人事,第一部分是关于商事。虽然一些内容都是十几年前的内容,但终究逃不过商业的本质!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二
很久没看杰克·韦尔奇了,大学关于管理的书籍,看来不少德鲁克,但是论接地气,最佩服的还是杰克。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本商业的本质,原本以为会讲很多商业方法论,看了才发现,最终还是回到了人上面。如果说做事情的基本方法是术,上一个层面是道,道的终极应该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了。
商业世界,或者职场人士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人最大的痛苦是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明确的目标,日子过得稀里糊涂。在企业也是,如果你的下属不知道企业的使命与愿景,那么他们很难往同一个方向去用力,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需要达成比较大的协同力,那么就一定需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每天来公司干什么,以及我如何才能把手上的事情干得更好。领导者,要不断地解读公司要干什么,帮员工扫清障碍,同时在达成业绩的时候慷慨的给予报酬。
当公司遇到巨大挫败的时候咋办?直面创伤,调整心态,然后马上投入到如何尽快走出创伤的思考和实际行动中去。首先要留住优秀的人才,只有优秀的人才留下来,你的团队力量才是强大的,其次,其他人也会因为优秀人才的原因而显得镇定并且愿意留下来。第二,通过数据复盘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核心问题。第三,重新进行战略评估,梳理当前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己的现状等等,重新找到战略中心,与战略落脚点。第四,迅速调整你的组织架构,形成新的工作汇报链条,以便来落地这套新的战略体系。不要做无谓的担忧,如果实在担心,那么找到担心的点,尽快去验证它。
杰克在增长之道里面同样谈到了人的因素。如何实现增长,首先招到新人,最好是跨领域的那种,他们能够带来原本团队并不存在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新方法。第二,让最优秀的人去突破最重要的关于增长的事情。当然,你要给予集中的力量,让他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做艰难的突破。第四,对于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奖励,以引导其他员工向他们看齐。第五,让组织具有创新性,每个人都能够不断地迭代自己,提出新的创意与想法,不断尝试去帮助增长。最后,如果有人是增长计划的拦路虎,那么就要想办法清理路障。
财务的内容不多说,领导者不需要很专业,但是基本的短期经营情况数据和长期需要关注的数据要会解读,比如营业毛利利润,流动资金周转,投资回报率和市场份额。
市场营销不管外围环境如何变化,5p的核心框架永远不会变。最后一个p是团队,好的团队需要开放式的,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
最后团队的建设与领导力,做到底还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在组织里面,你需要真实与信任。足够真实别人才会信任你,领导者要实事求是,不要在下属之间私下讨论别人的不是,要平等对待每个下属,同时也不要在公司就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面前发表完全不一样的言论。团队要足够开放,要让每个人团队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尊重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在管理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当然,你自己必须能力担当,足够的智商或情商,明白团队的方向是什么,目标在哪里,以及如何去帮助团队成员制定对应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去实现或超越,达到个人的成长和团队业绩的达成。
好团队的背后,怎么招人,怎么留人,涉及到薪酬体系,培训,绩效管理多维度系统化整合,而归根到底管理者自己首先要过好自己这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把喜欢的领域和擅长的领域做一个交叉点,然后去匹配合适的行业或岗位,有些人很快就找到,有些人用几十年,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找到。不论何时,都要尝试去寻找这个点,以便能够让自己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每一个选择。
杰克韦尔奇在商业中绝对是一个足够理性的人,几乎讲的每一个道理都在我的点上,让人心服口服,但是即使再有道理,也不会累赘,不会夸大,总是恰到好处,这大概就是大师的水准吧。这样的理性背后却也不是冰冷的灵魂,反而是有温度的,有想法,有趣的,因为他知道有些做法是过于理性,很多人在做某些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是带有感性的压力的,出于各种情感。但不得不承认,在更加长远的角度上,杰克说的很多话,都是绝对正确的,只是你作为管理者,还没狠下心去做而已。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三
尽管眼下的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已让世界今非昔比,但在杰克·韦尔奇看来,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因为互联网和科技而改变,工业时代应该遵循的基本商业规则,在今天仍然应该被传承。《商业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着眼于具体实用,写得相当细致琐屑,堪称为用鲜活事例娓娓道来的商业读本。在书中,杰克·韦尔奇思考、总结了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新规则,针对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针对最真实的商业困难提出了最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韦尔奇自言,和苏茜在商界摸爬滚打的时间加起来有81年了。《商业的本质》中结合大量企业的现实案例和经营困境,给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经济低迷时期,提出了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六大突破口,包括协同力、领导力、影响业绩和成本的关键数据、快速敏捷的战略制定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和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对于人的管理来说,如何做好市场营销、克服财务恐慌、应对错综复杂的全球化、做好大数据时代的危机管理等问题皆属于细枝末节。有人说,管理企业就是管人。把人管好了,企业的事情就做成了;人管不好,事情也就做不成。企业的管理就应该抓住根本性的东西,而人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因素,因而韦尔奇十分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他直指中国企业的软肋,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中国企业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本书中文版序言中,他写道:“我们认为,‘人’在一个企业谋求成功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很多中国企业利用自上而下的模式来管理,领导者就是老板,领导者的话就是法律。《商业的本质》正试图说服管理者采取一种更加包容的、以团队为驱动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毕竟,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要想获胜,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团队,而强大的团队离不开强大的队员。
商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团队运动”,任何人都不应该单枪匹马去拼杀,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所以《商业的本质》特别强调协同力和领导力。如果你想摆脱工作中的痛苦,提升公司的协同力就是一条必由之路。协同力究竟要协同什么?就是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而实现协同力的一个大前提则是提升领导力。
记得有人这样总结当领导的责任,要么给员工创造晋升的空间,要么让员工多赚钱,倘若晋升、金钱你都办不到,那么至少要给员工创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然而,好多领导这三项要求一项也做不到。《商业的本质》就对企业领导者提出几项责任,分别是要体谅下属,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要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而对于90后具有超强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员工,领导者继续建立信任。的确,好的领导者,好的奖罚机制,会营造出一种让人愉悦的工作氛围。书中说的协同力一点也不空洞。韦尔奇还说,领导者有责任消除工作中的痛苦。“即便在困难时期,也要让下属喜欢工作,这是领导者应该做到的。”领导者能做到吗?韦尔奇的观点是:“这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实现的速度可能比你想象得还要快。”
假如员工能遇上这样的领导,有几个人不会开心地工作呢?概括地讲,领导者的职责就是让下属有幸福感,而幸福感要从薪酬开始着手。关于薪酬,韦尔奇说得相当实在,“要知道,薪酬对人很重要,非常重要。当然是这样,名誉是不能当饭吃的。你送孩子上大学,总不能让他以学校食堂或廉价饭店里的免费零食为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你作为一位领导者,无论在公司里面处于什么级别,都需要根据下属的业绩给予慷慨的薪酬。这是激励下属、留住下属——也就是说让下属产生幸福感的一个基本要求。”
因此,《商业的本质》的一大难能可贵之处,是以相当大的篇幅关照了人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的幸福感。在现实社会中,工作大都扮演着谋生手段的角色,多少人一辈子从事于毫不喜欢的工作。韦尔奇认为“太多的人之所以继续干着不开心的工作,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其他什么事情。他们只知道自己不想再干当前这份工作了。”韦尔奇建立了一个“命运之域”职业评估体系,把个体的生活想象成两条高速公路:一条路上代表着他擅长的事情,另一条代表着他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两条高速公路的交叉点,就是他构建职业生涯最理想的地方。
不过,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最难的或许还不是能否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而是如何走向理想职业。也许是人的惰性在作怪,抑或是社会还不够多元化,不能满足每个人的理想职业诉求。稍稍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对于创业,久经沙场的韦尔奇竟持保守态度,似乎不怎么建议大家都去创业。然而他的意见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有个好创意。”“有了好创意之后,你还要有无畏的精神??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极大的勇气、疯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范畴的决心,忍受反复出现的近乎死亡的体验。”可见,创业对于人的意志力要求极高,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不可盲从。他建议,在创业基础不成熟之前,欲创业者应先加入初创企业以磨练自己。
大多数人和商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在思考创新时往往思维过于狭隘,因此,与多重增长机遇失之交臂。”重大的发明创造固然重要,但是微小的改进更是发展的常态。重大的、颠覆性的突破,本来就少见,并且以这样的高标准来定义创新,还会把太多的人挡在了创新的门槛之外。因此,韦尔奇希望“在商业领域,最好将创新定义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渐进式改进’,只有这样,才最有可能实现创新。创新可以是,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不断的、正常的事情。创新可以是,而且应该是一种心态,每个员工,无论位于哪个级别,在每天早上踏进公司大门的那一刻都应思考如何创新,心想‘我今天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方法’。”不好高骛远,不因善小而不为,《商业的本质》为此建议把创新变成一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的“群众运动”。因为大凡“群众运动”,几乎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身处商业世界,无论是新型企业还是传统行业的组织,都要懂得集中资源,包括各方面的业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去实现中心任务,面面俱到毫无意义。书中提醒指出,集中资源往往也意味着冲击组织内部的利益关系,这种情况下领导者要懂得以恰当方式拉拢、分化那些抵制资源分配方案的人,化解其不满,促使其改弦更张。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团队,而企业的发展,最终也是为了惠及更多民众,服务于更多民众的生产生活。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企业都走不出这样的发展源泉与使命。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四
关于领导力,我们学习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也接受过不少的培训。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概况了领导力的两个内涵,分别是:
1、真实和信任。
2、不断地探求真实,不懈地建立信任。
探求真实和打造信任是领导者应该坚持的两个底线,只有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人才具有更强大的领导力。
在商业领域,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武器,它能够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提高公司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让公司成为一个令员工向往的工作场所,员工愿意为公司竭诚服务。
那我们公司目前是如何探求真实的呢?
为探求真实,潘总裁每年带领我们管理人员,认真地思考公司的长远战略及中、短期发展目标。
为探求真实,我们管理团队,勇敢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为探求真实,公司管理层做到信息通畅,坦诚地告诉团队成员我们所处的境地,并能不断提出激励目标。
为探求真实,我们开展全员改善活动,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落实改善措施,持续地改善现状。
追求真相会带来巨大的好处,能激发所有人取得更好的业绩,因此,无论你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初次担任团队领导者,我们都要探求真实。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建立信任,一是道德上的信任,二是能力上的信任,第三是行为上的信任。
建立信任,首先要建立道德上的信任,这是基础。道德上的信任涉及到一个领导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讲,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愿意成就他人;拥有包容之心;始终言行如一。学习领导力,也是一个立已立人的过程,每个人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格局及道德修养。
但仅仅道德上的信任还不够,还要建立下属对你能力上的信任,毕竟谁也不愿跟随一个能力低下的领导。领导能力,主要涉及到思维能力。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要有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变革思维,特别是遇到两难的问题时,如何拥抱两难,找到办法,让两个矛盾对立的事情同时发生,这是高管应该具备的能力。
行为上的信任则关乎领导要去实践的四个角色。团队的领导,他首先是团队的带领者,其次是沟通者、绩效管理者及培育者。建立下属的信任,就要充分实践好上述四个角色。领导者做好自身该做的,而且把这些工作做到极致,那你的影响力就会逐渐增大,你的领导力就会逐渐增强。
作者则列举了在你的公司建立互信,要做什么以及不要做什么。
首先要做的是“真正关心你的下属和他们的工作”,为下属前进道路扫除障碍,当员工创造了优异业绩之后,你为他们欢呼;当某个下属没有完成业绩指标,你可以表示同情并为他保留尊严。
其次你还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倾听”,倾听能展示你对下属的尊重,倾听有助于领导者做出更好、更明智的决策。
还有,你需要推进“榜样式管理”,领导者想办法让一个下属展现出某种具体的品质,并将这种品质保持下去,将其树立为榜样,让其他下属羡慕和效仿。顺便说下,这种管理模式是转变公司文化的有力工具。
另外,领导者要博得下属的信任,必须做到严格保守内心的.秘密。
至于不能做的事情,作者特别强调了,领导者不能抢下属的功劳。如果某位领导汇总了下属的想法、倡议之后,将其视为己有,然后呈报给自己的上司,那其实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是谁的功劳,就应该是谁的功劳,如果你这样做,你会赢得正直的良好声誉,而且下属也乐意把他们的想法讲给你听。
说到信任,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很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以及我对此问题解惑的一个过程。
这个疑问其实多年前就一直在我脑中,就是军队做的那些队列训练,向左转,向右转,正步走。这些动作和作战技巧没有什么关系啊,为什么士兵要反复操练呢?我们能得到的一般解释是这样的,军队通过这些队列动作,培养士兵的纪律性,让士兵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绝对服从,这样上了战场才不会惊慌失措,不会当逃兵。
延伸到我们熟悉的企业管理方式,就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它的精髓就是用一整套制度,让员工的行动整齐划一,指挥者灵活调度,令行禁止,把组织的效率提到最高。
所以很多的企业在组织管理团队培训时,会进行准军事化的训练,目的在于提升团队的纪律性,从而提升组织的执行力、效率等。
后来,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观点是士兵平时的严格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让士兵对战友的行动有高度的稳定预期,形成信任。也就是他能确定,当指挥官发出冲锋的命令时,战友会和他一起冲,不会出现他一个人冲上去,回头一看,其他人没有跟上来的情况。军队里平时的严格训练,就是在战场上形成这种预期和信任。
其实真正带来效率和战斗力的,不是纪律,而是纪律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互相信任。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有很多的创意型的组织,他们可能没有统一的上下班时间,甚至没有很细的明文管理规定,那他们是一盘散沙吗?其实不是啊,他们的战斗力还很强。这是为什么呢?背后的原因就是他们绕过了纪律,他们是直接经营同事之间的信任。
那他们是如何建立同事间的互信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小组作战,再比如鼓励同事对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发言、出主意,还有打乱原先的分工,一起攻克一个难题,等等,这些都能在同事之间形成信任。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在这样的组织里,当明确目标后,大家会分头用各自的能耐朝那个方向前进。
总之,不同类型的组织,对纪律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最底层的还是信任,就是如何在同事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最后总结一下,作者的观点,探求真实应该成为领导者坚定不移的目标,要发自内心地,用无比的热情去探求真实;而信任应该视作一种行为规则,在与上级、下属、部门间、客户、供应商等群体打交道的过程中,要通过一举一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将探求真实与建立互信结合起来,那么由此产生的合力将会打破那些陈旧的领导规则。
通过《商业的本质》,我学习到了领导力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探求真实,不懈地建立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要不断地践行,并在此基础上带领自己的团队。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五
应老同学之邀约,要我为他的公众号写一篇读书笔记,确实给了我一个难题。近些年也看了一些书,但是从来没有写过读书笔记,自认水平不够。转念一想,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赶鸭子上架头一回,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提升!
《商业的本质》20xx年就已经拜读过了,还组织公司的同事一起学习,感触很深。韦尔奇先生深入浅出的梳理了商业经营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有一种醍醐灌顶,顿悟的感觉。这次重新研读,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我是一名典型的工程男,没有受过任何的正规管理培训,始终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对商业的认识非常初浅,思维意识一直停留在唯产品论,唯销售论上。所以从创业以来,企业经营一直没有很大的起色。直到20xx年底,公司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危机,公司的一名股东因不满公司的现状要求退股,才让我开始有了积极的改变,公司的经营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结合我的朋友许振阳先生的读书分享和我个人的经历,我将《商业的本质》从五个维度:对内、对外、对下、对上、对市场,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一、对内――如何做好自己。
1、心若在,一切都在。
保持正直、善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无负能量。
2、命运之域。
将最擅长做的事与最喜欢做的事相结合。
3、工作与生活的选择。
让工作成为生活。
4、保持学习。
一定要跟上最新科技;一定要持续学习各种管理技能;向身边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找到自己的导师。
二、对外――如何做好自己。
1、爱人者,人恒爱之。
享受生活,关爱每一个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2、活力。
对生活有热情,对工作有激情。
3、真诚。
以诚恳和信誉建立信任。
4、帮助别人与寻求帮助。
乐于助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主动寻求帮助。
三、对下――如何做管理者。
1、以真实建立信任。
正直,乐观,充满信心;满怀坦诚,展示真实的自己,以透明和信誉建立信任。
2、以关爱和沟通凝聚团队。
利益时先人后己;困难时体谅下属;分享下属的成长与成功;消除工作中的痛苦;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涨薪,晋升,奖励,当众表扬,更多职责)。
3、以鼓动力和目标引领团队。
做首席解释官: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向下属解释团队的目标;确保众人生活在抱负中;让人焕发冲劲和乐观主义;用最尖锐的问题要求下属付诸行动;以身作则,启发员工的冒险精神。
4、以决断力和坚韧打造团队。
不屈不挠提升团队;坚决扫除团队或下属前进中的障碍;主动迎接困难;有勇气做出不讨好的.艰难决定;坚决力挽狂澜。
四、对上――如何做下属。
1、在成绩面前要低调。
时刻认识到业绩还不够好;自己的宽度和深度还不够。
2、在工作面前坚决执行。
说到做到,及时完成;为每件事找到更好的方式;重新界定任务,超额完成任务。
3、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主动请缨;有勇气坚决完成艰难的任务。
4、在同事面前不沉默。
事事有自己的观点,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脚踏实地,寻求支持者;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同事或同行中寻找学习的榜样和导师。
五、对市场――如何做企业。
1、增长是王道。
每个人都喜欢增长;每天都思考如何增长;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集中资源办大事;让每个人都参与创新;用最优秀的人实现增长计划;建立与时俱进的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拉拢或清除抵制增长计划的人。
2、三个关键指标。
员工敬业度:让所有员工围绕统一的使命和价值取向而(公司关心你吗?公司给予你发展机会吗?公司齐心协力吗?)。
3、产品与营销。
最好的营销始于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改进或发明让人无法抵抗、欲罢不能的产品);选择哪些渠道才能卖出最多的产品;在你想要的价格和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之间进行定价;为客户带来惊喜的营销方式;与客户建立深层次、合作性的长期关系,与客户高层建立亲密个人关系。
4、创业与思想。
任何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都是一个思想家;在没有规则的地方制定规则,有规则的地方改写规则;企业家不仅需要好创意,还需要无畏的精神;没有好创意时可先加入一个初创团队;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独特的产品、服务、渠道或服务。
韦尔奇先生通过这本书论述了商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对许多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举证,让我自己对如何经营企业、对商业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作者多次对人性进行了分析,无独有偶,另一位管理大师:日本的稻盛和夫先生也非常关注人性。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能看到他对人性的剖析和重视。韦尔奇先生说:商业是探求真实、建立互信的过程。我认为:商业的本质应该是人性光辉的释放和重塑的过程。这样,商业的行为应该就是人性的体现,商业的过程就是人性释放的过程,商业的输赢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输赢。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能保持单纯、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学习,尽情的释放自己的美好人性。这样的人生必将是成功和幸福的人生。谢谢大家。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六
看书之前,我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你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你是否不可替代。任何商业,都是创造了一种价值,满足了某种需求。
看完杰克韦尔奇这本书,我才发现,其实他讲的,就是他上一本书的名字「赢」,以他的理念,商业的本质就是「赢」。
"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强调"团队"两个字。同时,既然是运动,目的就是要去赢。杰克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赢的态度,是通过抓住管理学和商业上最本质的东西走向赢的路径。"。
围绕着要"赢"这个目标,去构建你的系统,从领导力和协作力两大方面,不断的推进使命的达成。关于领导力,晓松已经讲得很到位了,我说说我对协作力的看法。协作力,是重构你的使命,让你的行动把使命落地,并且跟进你的结果。学以致用,联系到书友会,我们尝试定义我们的方向。
我们使命:让读书与商业紧密结合,让读书分享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的行动:根据兴趣爱好分组,分读书组、文体组、财经组、创业者俱乐部等,大家在自己喜欢的小组提升自己。每天线上读书分享,每周二线下读书分享,现金流游戏、领导力沙盘游戏等践行一些商业规则和管理常识,未来还可能孵化一些商业项目,在创业者俱乐部发现团队一起去实践。
我们如何考核结果:不可量化的东西,说出来可能高高在上,没有落地和考核也没有效果。
我们最开始能够做的,就是读书,坚持独立思考,把思考放在书友会公众号上,让公众号,传承书友智慧。
结合一些商业的实践,我们会感受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读书无法改变自己,无法提升职场竞争力或者提升创业者公司业绩,那读书有什么用?所以我们提倡学以致用。
很多人没有时间读书的书友,可以参加读书分享会,获取读书的精华,"得到"app、"千锤百炼",包括书友"怡记"等人的书评,就在做这个事情,把书读薄。最终达到让读书改变自己,把读书分享形成一个习惯。
我本身也是喜欢读书,经常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希望我的坚持,让大家也爱上读书。
正如文中所说:"请记住,你的下属每周用于工作的时间有40个小时。这是他们的一种投资。如果你没有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些投资的价值,那么你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
我深深的表示认同。如果我们不能用良好的规则,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等建立良好的议事习惯,让大家平等的分享,限定时间,锤炼自己的思考,那我们也是在浪费书友们的时间和生命。我们一直在尝试用各种分组,防止信息过载,也主张大家努力用文字锤炼自己的思考。
也许,我们还不够完美,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谢谢大家支持!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教育的事实,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直至文字出现以后,我们才能够从史料中得以找寻,比如《学记》。而关于怎么做教育的讨论,前代人大多讨论的是"教什么(what)"和"怎么教(how)",把"为什么教(why)"这个问题忽略了,从而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
钦佩贾馥茗先生的《教育的本质》,书中所谈及的正是"教育的根本"。感谢丛滨校长赠予《教育的本质》这本难啃的教育名著,使我有机会穿越古今,细品慢读,渐渐认识、找寻、领悟教育的本质,以期获得些许粗浅的认识。
"成人之道"谓之"师道"或"教人之道"。而成人之道,不止于教,作为教者真正能称得上"道"的还需要做很多。
贾先生认为,"师者"就是已经由"修己"而成为"成人"的人,具有"成人"之德,秉持着"造物之诚",从事"成人"的工作。
德乃立教之本,师德建设极为重视。诚乃教者立身之根本,诚者"不自欺"、"不欺人",现实情况是,教者所缺的正是诚——"造物之诚"。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忽视学生感受而大量灌输,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只考虑进度不管效果,集体备课中的交流不畅、信息闭塞等等。可以理解为缺少真诚、坦诚、虔诚。对待学生要真诚,对待同事要坦诚,对待事业要虔诚,有此三"诚",方可"成人"。所以说,要提高质量还需学习成己之道,起码心诚则灵。
说白了,学习成己之道就是教者审视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就是欲"成人"先"成己"。
"成人之道"就是"教人之道",要想达到"道"的高度,还得借贾先生的讲述参悟其中道理。
1、恪守师之守则——教学相长。
起码明确"学学半"的道理。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把教与学相对立。
2、了解学生。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者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深入了解学生,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基于认识学生的愿望,基于对待学生的态度。眼里得有学生,心里得想学生。所以本校要求对待学生得有"三心二意","三心"为信心、关心、耐心,意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要有信心,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要付诸关心,对学生出现的若干不如意要有耐心帮助学生修正。"二意"是指诚意、情意,诚意如上所述要有"三诚",情意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以师生情意经营教与学。
所以说,悟成人之道,就是心系学生,琢磨学生。学生是水,教者是船,不知深浅,船很危险。
温总理讲过,要让每个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我们为何不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有尊严地学习着,如果学生的学习没了尊严,那么到最后我们的尊严也没了。
研学习之道,就是要研究学法,给学生真实、朴实、务实的学习过程,把学生请进学习过程里,让他们自然地学习,习惯自然养成,知识自然生成,思维自然形成。
成人之道,不止于教,而在于学。教者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研究学习之道,此处"道"为途径或方法。
贾先生论述了教学成功的四个原因,仍具指导意义: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2),当其可之谓时(3),不陵节而施之谓孙(4),相观而善之谓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意为: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跟着贾先生的论述,又去查了一下《学记》,找了教学失败的六个原因,其中颇具现实意义。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其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以看做是先哲对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前瞻,可以说先哲是现实课堂合作学习的鼻祖。
总之,读读《教育的本质》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找一些参考,议议《教育的本质》可以寻一些方法。读读可以拓宽视野,议议可以加深认识,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而提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师能,修师德,致师诚。品读经典,面对现实,足见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八
俗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於此。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九
初看《走进教育的本质》这类书名,总以为是纯理论的书,高深莫测,无法走近。业余随意翻翻,才发现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合上书本,细细品味,品出了好老师的一个基本特质:宽容。
当今竞争时代,教育的竞争是其他各种竞争的先决条件。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如果说老师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那么宽容无疑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是好老师的重要标志。
一个宽容的老师必须要有一颗慈母之心。母爱能产生一个奇迹,师爱能产生一片奇迹。著名的赏识教育创始人周虹所创造的周婷婷们,不正是用爱之溪水浇灌出的灿烂花朵吗?拥有了爱心就会有责任心、进取心、创造性。只有爱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因为教育中充满了爱,才没有“差生”;因为心中有了爱,才有了还是自己班级里的学生好;因为倾注了爱,师生才如朋友。老师的关爱,使孩子们觉得世界是那么的美丽;老师的慈爱,使孩子们感到寒冬如此的温暖;老师的严爱,使学生能够遨游知识的海洋。
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爱的阳光,会使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爱的教育更让一群群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
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在下一个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宽容孩子,可以避免好多悲剧;鼓励孩子,信心百倍;欣赏孩子,事半功倍;表扬孩子,积极进龋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也许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花朵,就是绽放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让我们学会欣赏学生,换来孩子们越来越多的灿烂笑容。
一个宽容的老师要有和学生相处的激情,要善于面对领导同事可能产生的误解,也要善于处理社会家长有时的责难。我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我们每天都要思考教学方法;有了激情,我们每日就要去学习;有了激情,我们每时都会去关爱学生。爱心和激情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催促老师勤奋前行。对生活洋溢激情的老师,一定有爱心。有爱心的老师,对工作一定充满激情。老师的爱心和激情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社会在发展,好老师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做一个好老师,肩负起教育这神圣使命。
走进这些教育的行家,多向教育名家取经,多吸收大师沃土中的养分。我相信,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面对教学大潮,一定会让宽容之花盛开。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
最近根据集团要求统一阅读了《学习的本质》,读的比较慢,边读边结合教学来思考,原来我们271集团研究的好多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和学习的本质有关,让我找到了继续追随271教育的理论依据呢。
由于边读边思考,所以阅读比较慢,基本上40页的时间大概6个小时左右。作者安德烈言简意赅地讨论了学习的许多方面,但是,作者的重点在于对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建议方案,下面我将自己的一点点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学习;书中提到“人是一台学习机器”那么什么是机器,什么是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说到机器,第一感觉就是冷冰冰,没有温度,单一的重复的操作,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做着既定的事。追本溯源,元学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学习”这一行为习惯。或许会给“学习”增加一些温度吧。我一直认为“目的论”是促进学习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且是源于学习者本身的“目的论”。那么如何促进他人的学习,学校教育以及教育模式什么样的才最为合适。271教育的教学模式是真正的让学生发现学习,指导为什么学习,学习会用到什么地方,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教育,我感到很骄傲。
其次,关于怎样学习,我大概总结出了几点:首先,学习还要以学习者的先有概念为出发点,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改变原有的心智结构,打破先有概念,改变头脑中的自命真理,才能真正的学习;接着提出了三种主流思想——传统学习,建立在训练的基础上,所谓的建构教学法。每种思想都有利弊,其实我觉得并不能用一种模型囊括学习的所有方面,每种模型只是针对某一方面,关注的点不同而已。另外,学习需要大脑的配合。学习时大脑皮层的各种神经元都处于兴奋状态,手脑并用,学习效果会更好;最后,我想说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动机。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把它比作一种力量,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我想,一个有动机的学生,他会具有一种维持计划目标进行到底的一种支持,有源源不断地精力去实现它。而一个没有动力的学生,他可能会感到学习吃力,看不到学习的价值,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可能会采取逃避的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于为什么学习,现实一点讲,现在的学生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找个好点的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这样说或许有些肤浅,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真的想去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大多数学生有这种比较现实的想法,所以有时候他们也会迷茫,我学这些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维持生活,一旦他们发现有些东西的学习与他们以后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自然就不愿意去学习了。其实,学习并不是像那些人想的那么表面,它是一个神秘的东西。首先,学习是一种寻找;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乐趣、一种热情、一种愿望、一种冒险、一种执着,又或许是他们的不同组合。寻找到学习本质的意义是一个巨大又益处无穷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时时刻刻在学习,拥有知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本来像山一样庞杂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那会使你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分——学校和文化机构的转变,未来的教师职业应该是怎样的?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适合的?显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散播知识,我们已经看到授递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必须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对知识意义获取。但是,正如之前所说,学习者只有依当自己才能进行学习,没有人能替另一个人完成学习,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赋予学习以意义。不过如果没有他当的参与,学习者也无法学习,即使自学当也是如定。人们必须借助他者或是因为他者——才能学习,有时则是为了反对他者而学习。这里的他者是各式各样的:可能是偶然選到的一个人,一个不经意间启发了你的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专业人上,给学习者造了一套促进其学习的机制。在上述情景中,教师都可以有一席之位。
在我们对学习的认识中,教师的职业性质改变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握者,根据事先计划好的进度传授知识的某些方面,而是变成了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这并不意末若教师的作用被贬低了。相反,“中间人”促进、丰富、创造者学习的条件。知识从来不是即使获得的,它是长期的文化炼制的产物,人们为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最棘手的任务是要成为学习的启动者,师要通过自己提出的问越、做出的反应或是棍议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惊计。老师讲了多少证不重要,他的倾听和在场激励、促进着学生的夜达,他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原因,教师是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操控者,他不应该只顾着把学生引向自己的教学计划、诠释教学进程,而是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然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和自主权。教师扮演着唤者的角色,不应等待学生达到了既定的水平之后再促进他们学习。教师可以确保提问、炼制、参与和意识觉的时间。他是可以确保学习者与环境、教育情境互动的空间,促进交流与对质。
比如我们刚刚完成的优秀案例评选,各校创新情境,让问题存在于情境,目标又高于情境。对于集团的要求找到理论依据,明确修改任务的重要性,特别是二中于老师修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为了教知识和赶进度,让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行进路线,但是又不能失去他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设计中更是准确地定位教师的作用,让真实的学习发生在271学子身上。
这本书越读越耐读,所以后边我将继续研读。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一
这本书是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两本著作,一本是写于1976年的《为了拥有一颗素直的心》,另一本是写于1980年的《经营要领价值千金》。篇幅不长,一共两百来页,内容也不难懂,可以较快看完。
乍看之下,这两本书的主题似乎互不相干,一个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个是介绍企业经营的要领。但看完之后,我隐隐明白,把它们俩编排在一起形成一本书其实是有精心安排的,因为企业经营跟为人处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在运作。这也是为什么把两个主题前后对照起来看时,隐隐会有种互相呼应的感觉。
《素直的心》中,松下幸之助强调的宽容、博爱、无私、正义、倾听、谦虚等特质,体现在企业经营中,就是能容纳各种不同的人才,能够集思广益,能够公平公正地进行判断;同时也能够脚踏实地进行努力,以极大的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坚定的决心引领大家为了共同的福利而奋斗;还有就是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一定要戒骄戒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进取,在经济繁荣景气时能居安思危,打造好企业的口碑,这样企业在经济衰退时才能受得起考验。
如此等等拉通来看,不就说的是企业经营者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么?看来“做事先做人”这句话没错,不过这里的做人,不能简单理解为“拉关系”,而应该理解为塑造自己的品德,本着为众人着想的真诚之心,以极大的热忱来感动他人并推动各种事情的进展。
另外,书中有不少语句,都能引起人深深的共鸣。多向这些世界级人物学习下,是不会错的。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二
“为什么叫它野风车?”二疤眼于问。父亲说:“旷野上,没遮拦,大风来了像野马,弄得风车疯转。这种车就叫野风车。”
——题记。
麻子爷爷是一个让村里的孩子们很不愉快、甚至感到可怕的老头。他从不让任何人碰他的独角牛。为什么这头牛只有一只角呢?因为它买回来不久,就被麻子爷爷锯掉了一只角。麻子爷爷性情古怪,一个人住在林子中,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他遗忘了。直到有一天,村里的一个孩子落水了,医生也不在,这时有人才想起了他,准确地说,是想起了他的独角牛。
麻子爷爷年纪大了,跑不快,踉踉跄跄的。但他顾不得这些,因为他明白,有一个孩子等着他去救!
不知为什么,这里的人都说,只要孩子有救,牛就会走动,要是没救了,就是用鞭子抽,牛也绝不肯跨前一步。牛终于走动了,渐渐地,越走越快。至于麻子爷爷怎么样了,可想而知。他牵着独角牛拼命地跑,脸色发灰,尖尖的下颏不停地滴着汗珠。终于,牛背上的亮仔活过来了!“拴根红布条吧!”一位大爷说。这里的风俗,凡是在牛救活孩子以后,这个孩子家都要在牛角上拴根红布条。人们都不吱声,庄重地看着这根红布条拴到了独角牛的那根长长的独角上。这时人们突然想起了麻子爷爷,有人便走过去,叫他:“麻子爷爷?”可是没有回应。是的,他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忽的许多人哭起来,悲痛里含着悔恨和歉疚。
再给他换衣服下葬时,从他怀里落下一个布包,里面有十根红布条,也就是说,加上亮仔,他用他的独角牛救活过是一条小生命!
一个不受人们喜欢,不受人们重视的老人,每当关键时刻,他总会牵着他的独角牛出现,带给大家一个又一个奇迹,最后,他离去了。在救完第十一条小生命后,躺在草垛上,安详的离去了。
这是一本感动人心,让人潸然泪下的书。我落泪了,不光是因为麻子爷爷,更是为了他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三
近期,认真读了教育专家林格著的《回归教育本质》,有句话让我很受震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当教育者把孩子的自觉唤醒后,他就完成了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人在自觉意识产生后,就获得了主动发展的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和热情。这句话使我想到了陶行知、苏霍莫林斯基、魏书生等,他们之所以成为成功的教育家,首先是他们做到了唤醒孩子们的自觉。读了《回归教育本质》,我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唤醒自觉,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知、自律、自爱,形成健全人格,成为一个好公民。
正如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所说,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的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和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让人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去爱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是独立而值得尊重的个体,孩子每一个令人不解的情绪和行为背后,必有合理的原因,在没有得到真实的答案前,不能随意指责、评价,而应该选择用爱与理解,打开心门,倾听心声,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尤其是当下的学情与时俱进,在变革的、多元化的、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化产品的诱惑,离异单亲家庭的增多,留守儿童的现实存在,孩子的情感体验更为错综复杂,教育也变得更为复杂,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孩子的内心,唤醒自觉,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知、自律、自爱,形成健全人格,成为一个好公民也更加重要。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实现自我升级、自我评价、自找办法的自我教育之中,实现阶梯式成长。
教育专家林格先生在《回归教育本质》一书中,不仅“育人”方面分析到位,在如何提高成绩方面,也提出了个性化教育的阶梯操作系统,如上课的阶梯,预习的阶梯,复习的阶梯,作业的阶梯,每个阶梯都有相应的参考表格,都能有章可循,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参考评价体系,从而替代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阶梯化学习,从而逐步提高成绩。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指出:只有阶梯,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教育者各得其所,避免了要求每个孩子和教育者一步到位到达所谓的“完美教育”的苛求完美的问题。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实现阶梯化学习,从而指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成绩,现实人人有进步,体验成功,乐学愿学主动发展。
三、培养创新意识,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的世界正迅速走向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创造性的活动正在逐步取代非创造性活动,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可以说,当今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
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已是迫在眉睫,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提出了从美育入手,培养人的创造性。因为审美能力对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才华有着重要作用,他结合著名美学家叶朗教授的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人的创造冲动正是来自与对美的感受和追求。(2)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同时又具备简洁、对称、和谐等形式美的特征。(3)一个人要有成就,要去大胆地开创新局面,就需要有宽广、平和的胸襟。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国家情怀、社会情怀、人类情怀,没有这种大德,一个人就不会有大智慧,一个人的情怀和境界,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学习,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学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唤醒学生内心自我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读了《回归教育本质》,我在反思,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成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情怀和境界,言传身教,感染和影响学生,不忘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质,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和理解去唤醒孩子内在的自尊感和责任感,进行有效、优质教学,同时教学相长,和孩子们一起过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享受幸福人生。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四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个重大转变便是:中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然而,我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也进行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体制、课程改革,但为何应试教育依旧根深蒂固呢?这可以从石中英、张夏青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中看出问题所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最终不利于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不利于教育、社会及人的和谐发展。
因此,站在30年教育改革一轮回的历史时刻,我们有必要深思: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应该回归到一种怎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早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便发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与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这其实给我们的教育指明了回归本质的方向。
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寻找智慧源点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
(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育首先必须肯定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本性虽然都是善的,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每个人的禀性和习性不同,如果不从小教育,就会随着种.种不同环境的熏习,养成了他的习性,进而影响一生。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其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次才是知识技能。所以,让学生保持本善之心,常存善念、常做善行,进而培育其诚意、正心、修身的大根大本,这才是真正教育化人的目的。
(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就是培育、长养学生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其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有宏伟的人生观、宇宙观,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教学慎于开始。
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教育应该从儿童着手,所谓“先入为主”。如果不予经典教育,他们一样会易受环境污染,尤其是不法的网络、不良的电视节目,染其心智更加严重。若空过这段黄金时光,待其长大,他们就很难接受这种经典教育了。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成长期间,家庭教育是根基;求学时候,学校教育是核心;步入社会,社会教育就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以上三种教育,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一个教育都是人生的关键。
三、如何在教学中回归与落实教育的本质。
教学之妙,存乎于心。愿我们以“爱心、信心、决心、用心、恒心”的教育之心来奠定孩子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一)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基本的要领,就是老师要带头示范。例如如何整理家务、物品的归类、书籍的排列、书包的整理、缝补纽扣、家电安全、时间如何安排等。如果老师能用心体验,就能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仪礼与规范。所以,用身教示范是老师达到教学成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二)帮助学生立下志向。
志不立,无以成事。欲其年少之时,就能立下远大的人生目标,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栽培。若能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圣贤之人,以他们奋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受到这样教导的学生,在学习的路程上,他们不但能勇于接受挑战,更能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三)熟练经典,读诵教材。
作为教导儿童读经的老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认为他是小孩,什么都不懂,就草率应付了事。尤其家长会注意观察老师的文化程度与敬业的精神。因此,自我充实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应尽的责任、义务。同时,在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相长的互动,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不是孤立的,如果家长与老师在理念上能达成共识,亲师经常地沟通,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双管齐下,对学生加强督导,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否则,老师一种要求,家长又另行一套,学生会不知所从,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现在家中的孩子很少,缺乏友爱的精神,自大意识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差。在班级中,尤要注意培养学生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团结友爱、无私互助的精神。待其长大之后,自能与人和睦共处。例如,可以用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或诚实、恭敬、谦虚、和睦等作为班训,让全班同学普遍地学习、实践。
(六)提倡老师教学交流与读书会。
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师间彼此切磋交流,有助于掌握更多因材施教的方法。中国圣贤的典籍非常多,透过读书会,可以开阔自身对古籍的了解,有助于充实自己,受用无穷。
中国的教育要想真正回归到本质上来,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是掌握道路的领航者,责任深重。唯有踏实地学习、真诚地落实、积极地奉献,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树人的事业。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五
今天听了本质这本书,是樊登读书作者光临栏目,樊登老师邀请了刘东华先生来讲解。刘东化先生,身上有很多的标签,他是中国企业家杂质创办人,也是正和岛和企业家俱乐部的创办人,他还投资组建学校、社会组织等干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本质这本书讲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40位优秀企业家的人生起伏历程,和他们40年的商业智慧浓缩。
在改革开放的40年发改历程中,中国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离不开这样一群企业家的支撑,他们刻苦又善于学习,他们用智慧捍卫原则追求梦想、成功与财富,他们代表中国经济的崛起,代表中国企业家精神。
书中讲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讲他们的思想讲他们的智慧。我对讲马云的那段印象深刻。最开始马云组建阿里巴巴,对外讲电子商务理念的时候,遭到那个时代重多成功人的排斥笑柄,认为马云是外星球来的,他的思维和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是绝无可能实现的。但现在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好多人都是从看不懂,到看不上,再到跟不上。大多数人都是看见了才相信,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
刘东华先生通过创办正和岛这个中国商界高端人脉深度社交平台,近距离与这些成功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不只是企业家这一个身份,还包括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有厉害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都是善于直击本质并驾驭本质。
商业的本质读后感篇十六
最近一个星期读了学习的本质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读的比较慢,边读边结合教学来思考,原来我们271集团研究的好多教学理论与实践都和学习的本质有关,让我找到了继续追随271教育的理论依据呢。
由于边读边思考,所以阅读比较慢,基本上40页的时间大概6个小时左右,下面我将自己的一点点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学习;书中提到“人是一台学习机器”那么什么是机器,什么是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说到机器,第一感觉就是冷冰冰,没有温度,单一的重复的操作,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做着既定的事。追本溯源,元学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学习”这一行为习惯。或许会给“学习”增加一些温度吧。我一直认为“目的论”是促进学习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且是源于学习者本身的“目的论”。那么如何促进他人的学习,学校教育以及教育模式什么样的才最为合适。271教育的教学模式是真正的让学生发现学习,指导为什么学习,学习会用到什么地方,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教育,我感到很骄傲。
其次,关于怎样学习,我大概总结出了几点:首先,学习还要以学习者的先有概念为出发点,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改变原有的心智结构,打破先有概念,改变头脑中的自命真理,才能真正的学习;接着提出了三种主流思想——传统学习,建立在训练的基础上,所谓的建构教学法。每种思想都有利弊,其实我觉得并不能用一种模型囊括学习的所有方面,每种模型只是针对某一方面,关注的点不同而已。另外,学习需要大脑的配合。学习时大脑皮层的各种神经元都处于兴奋状态,手脑并用,学习效果会更好;最后,我想说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动机。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把它比作一种力量,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我想,一个有动机的学生,他会具有一种维持计划目标进行到底的一种支持,有源源不断地精力去实现它。而一个没有动力的学生,他可能会感到学习吃力,看不到学习的价值,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可能会采取逃避的策略,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关于为什么学习,现实一点讲,现在的学生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找个好点的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这样说或许有些肤浅,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真的想去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大多数学生有这种比较现实的想法,所以有时候他们也会迷茫,我学这些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维持生活,一旦他们发现有些东西的学习与他们以后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自然就不愿意去学习了。其实,学习并不是像那些人想的那么表面,它是一个神秘的东西。首先,学习是一种寻找;对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乐趣、一种热情、一种愿望、一种冒险、一种执着,又或许是他们的不同组合。寻找到学习本质的意义是一个巨大又益处无穷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时时刻刻在学习,拥有知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本来像山一样庞杂的东西也会变得简单,那会使你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本书越读越耐读,所以后边我将继续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