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及点评(热门17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将梦想付诸行动,成为现实,需要我们总结之前的经验。总结要言之有物,表达清晰,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赏析及点评篇一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作者简介。
孟郊像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故友人时称“平昌孟东野”。生性孤直,一生潦倒,友人私谥贞曜先生。诗名甚籍,尤长五古,愤世嫉俗,但情绪低沉,语多苦涩,苏轼将其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有《孟东野诗集》。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子吟整体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赏析及点评篇二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赏析及点评篇三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从的炎炎盛夏到2022年的融融暖冬,北京奥运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体育事业和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
而改革开放以来,丰衣足食的人们有条件去实现新的追求,也越发意识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意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便水到渠成了。20全民健身的兴起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步跨越已然成功。2022年再次于北京燃起的奥运火炬,更是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再跨越——不提久负盛名的乒坛群星、跳水梦之队,就连一向小众的冰雪运动,也带动了三亿人积极参与。
综合国力的跨越来源于接力奋斗、创新进取。“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脱贫攻坚,民安物阜,基建完备,福利完善,离不开平凡岗位上中华儿女孜孜不倦、兀兀穷年的奋斗:“天宫”遨游,“北斗”寰宇,“祝融”探火,“嫦娥”揽月,背后是科研人员燃尽芳华、矢志创新的奋勉。奋斗与创新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是国强民富的阶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生机盎然,再到新时代的抢抓机遇、由富变强——中华儿女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助推祖国综合国力跨越,再跨越!
时光犁铧无声耕耘,自年至2022年,十四载风云见证变迁,也见证了我们从懵懂儿童到有为青年的成长。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回望来路,先辈曾废寝忘食、韦编三绝,亦曾闻鸡起舞、千锤百炼;展望征程,我们将披荆斩棘、百折不挠、接续奋斗,勇敢跨越,再跨越!朝气蓬勃的青年们,让我们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同频共振,让我们化作一束浪花融入时代的大潮,以个人的跨越,助力民族复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使命于前路召唤,大任如北斗高悬。青春之我,当以奋斗之姿,创新之思,担负时代使命,助力中华民族跨越,再跨越!
名师点评:
1.语言丰富,表现力强。文中运用了多个成语,引用了尼采、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名言,还运用了反问、排比等手法,足见生驾驭语言的功力。此外,文章长短句交替使用,错落有政,兼具节奏感和气势。
2.由果溯因,思维缜密。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了由果溯因的因果论证,分别从体育事业和综合国力跨越发展的推动力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之所以有所跨越的根源,彰显了思维的深刻性。
赏析及点评篇四
【大年】是我们小孩子一年当中最盼望的日子了。我们不只是为了穿新衣、放鞭炮,而是喜欢感受过年的气氛。
哦!过年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满载着祝福,满载着希望悄悄向我们走来,放飞我们的又一个梦想。
点评评语:本文记叙了过大年的一天。重点不是过年穿新衣、放鞭炮,而是感受过年的气息、长大的自豪、一家人一起过年的其乐融融。结尾意蕴深刻: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满是希望。
赏析及点评篇五
好段摘抄加赏析50字篇一1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优美段落摘抄加赏析_优美段落摘抄加赏析1花儿得到太阳的照耀,才娇艳欲滴,色彩斑斓小草得到大地的孕育,才葳蕤葱茏,生机盎然溪流得到雨水的。
最佳答案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最佳答案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张晓风魔季赏析这段话笔触细腻优美,选取典型的景物,写出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最佳答案他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泡”一天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的软,好像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出了不少,而心里还不畅快又坐了会儿,他再也坐。最佳答案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林黛玉外貌描写,不属于诗句范畴赏析1先写眉眼,再由面部写到全身,转而又回写目光气息,从细部局部到全部,又回到细。
最佳答案一种他发怒的时候可以踢开的东西别欺骗自己了,别以为你意味着更多赏析主仆关系,是哈桑心中认定的关系,他一直做好自己的本分为阿米尔服务为他。最佳答案好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以不同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揭示出大自然难能诉诸文字的深刻内涵那绯红,以牧歌般的轻快,写出青春的壮丽那乳白,则象征着爱情友谊。
最佳答案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好句好段摘抄加赏析1都市的繁华迷乱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乡依在纵使你在某个城市开心快乐的生活着,但在心灵深处,总有一条无形的东西牵引着你,一头在故乡那。
赏析及点评篇六
2008,流光溢彩殊未阑;2022,如诗如画谱新篇。十四载光阴,时代崭新,跨越不止。
两次奥运会,两次跨越,展现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中国以绝代风华惊艳世界。感慨于斯,吾辈青年当负起“再跨越”的历史重任,以自信自强之魄力,笃行不息之行动,以身许国之情怀,跨越千难万险。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实现再跨越,需自信自强。回望冬奧,冰雪凝芳华,自信增辉明。“但闻尘飞战鼓急,一踏冰雪意气生”,冬奥赛场上的运动健儿,带着豪侠般的浪漫和自信的光芒,自由驰骋。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赛场上,高亭宇获得中国男子速度滑冰首枚冬奥会奖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场上,他以打破冬奥会纪录的方式,为中国收获金牌。他以自信之姿,跨越永不停歇。“鲜衣怒马少年时”,当代青年当怀“欲揽天下人我怀”的自信豪情。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实现再跨越,需笃行不怠。你看,苏炳添“秉心自超越”,以9秒83谱写历史;你看,江梦南“无声玉满堂”,于默默赶路中听梦想花开有声;你看,航天团队选择“清寒枯苦飞天路”,焚膏继晷,让邀游星河的神话成可能……风浪高,闲庭信步;路再远,久久为功。青年欲再跨越,必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踔厉奋发,笃行不息”。
“吾以身许国,暂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实现再跨越,需为国奉献。历史上,多少次野火纷燃,狼烟四起,多少次危在旦夕,国危如累卵,可总有一些人放弃花前月下的浪漫,重拾以身许国的豪情,实现跨越之重举。史可法“壮明代三百年江山之色”,历史不忘;黄大年“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归国做贡献;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英勇捐躯。此皆时代楷模,熠熠生辉。萤火献微光,我们青年都怀“跨越,再跨越”的豪迈情怀,中国便可不断“跨越,再跨越”。
“我无比庆幸此刻年少,青春正燃烧。”欣逢盛世,更当奋斗其时,跨过雄关漫道,踏过岁月河山,吾辈必当扶摇直上,共襄盛世安澜!
名师点评:
1.取材丰富,论据充分。考生灵活运用奥运健儿、感动中国人物、历史名家等论据,信手拈来,恰如其分,有很强的说服力。语言精心锤炼,屡用排比,文采斐然,富有气势。
2.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融合“自信自强”“笃行不息”“为国奉献”三个分论点,共同回答“如何实现再跨越”的问题,逻辑清晰,思维缜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赏析及点评篇七
纳兰性德(1655 -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官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连起来就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进那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那些踌躇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但是若真的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流光容易把人抛,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能抵挡光阴的利箭?华年易逝,姹紫嫣红只付与了断井残垣,刻骨铭心只能归了风轻云淡。
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却变成了马嵬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初见时回眸一笑的百媚,已变成此恨绵绵的哀怨,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隔了江山;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却得知他是仇家之子,惊问:“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他们之间,隔了生死;《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和记者浪漫邂逅而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见时只能恪守身份默默无言,他们之间,隔了世俗;《半生缘》里,曼桢和世钧18年后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了流年。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只留下一个淡然的背影、完美的弧线,去诉说着对昨日的眷念。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与梦想,终于也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海誓山盟的诺言,也只剩下了一个依稀的背影。
幸福的人愿意沉醉在现实里,失意的人愿意沉醉在回忆里。在物是人非之后去感慨,总愿意把当时的明月想得如洗,杨柳尽是依依,花草均皆含情,投足举手都是柔情和蜜意。人总是容易在岁月中歪曲了真相,美好的东西愈加美好,平淡无奇也可以提炼出美丽的传奇。
总是要经历一些痛苦才学会珍惜,总是要经历一些心碎才学会放弃,总是要经历一些悲伤才懂得幸福,也总是要经历一些爱恨纠葛才会懂得相守的意义,才会碰到那个约定前世今生的你。
初见时的笑容那么美好,却注定只能成为回忆。
纳兰性德的词,现存348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时人皆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赏析及点评篇八
珍惜,一个永恒的话题,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我要珍惜拥有的爱。
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把我送到乡下的外婆家,我简直到了自由快乐的天堂。在田埂上与小伙伴们奔跑,在果园里与蝴蝶嬉戏,在院子里逗弄家禽。我很调皮,不是把花盆打碎了,就是把庄稼给踩坏了,但是外婆没有斥责我,对我总是温婉可亲的笑。无论早上、中午、晚上,外婆都用心给我做最可口、最营养的饭菜。早上,外婆给我挤鲜牛奶,或者给我做皮蛋瘦肉粥;中午和晚上,外婆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我总是吃得一脸满足与快乐,外婆见我那么快乐,也露出慈祥的微笑,在灯光下,格外温和。
外婆做的饭好吃,我也想学。可外婆总是笑着对我说:“宛霏还小,长大就会做出比外婆还要棒的饭菜。”可我总是缠着外婆,外婆无奈,只好让我看着她做,适当的时候,让我帮她拿点东西。
“宛霏,给外婆拿点盐。”
“好嘞!”我一溜烟跑到厨房的储物柜,翻箱倒柜找到了一小瓶白色粉末样的东西,嗯……盐就是这样的。我欢天喜地地拿给外婆看。
外婆看了看我手中装着白色粉末的小瓶子,左右看了看,然后打开闻了闻,随后笑了:“这是盐吗?”
“是。”我一本正经的回答。
随后,外婆笑得直不起腰来,我有些生气:“这就是盐嘛!”
“宛霏,这是你喝豆浆用的白砂糖啊!不是咱做饭用的盐!”外婆脸上带着宠溺的笑。
我撇撇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外婆空闲的时候喜欢到园子里,我也像跟屁虫般去凑热闹。外婆带一顶大草帽,我带着小草帽;外婆栽花,我也栽花,外婆拔草,我也拔草。当时我也不会载,乱插一气,苗不但没种好,反而给苗折断了,我害怕外婆斥责我,就把苗埋进土里,算是给它“安葬”。但我并不服输,还是一个劲儿地载,一个劲儿地插,苗也一个劲儿地断,我一个劲儿地把断了的苗埋到土里,外婆回头看见了我,笑道:“宛霏一点儿耐心也没有,怎能插好呢?”外婆苍老布满茧的手包裹着我的手,缓缓插入土壤,外婆的手明明冰冷,我却感觉十分温暖。苗完好无损,在土壤里傲然挺立,散发出勃勃生机。我欢呼起来,外婆也开心地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长大,外婆的皱纹越来越深。我习惯沉溺在外婆温和的笑,沉溺在外婆的温暖,沉溺在外婆的宠爱,对外婆的宠爱习以为常,我渐渐长大,不如小时可爱听话,很是贪玩,外婆常常教导我,我却至于不顾,和外婆顶嘴,大呼小叫,对外婆谆谆的教导和对我的爱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应该的。
直至有一天,外婆和我在餐厅里吃饭,我本是心不在焉的抬头看一下外婆,没想到我却呆了,外婆的呼吸越来越沉重、急促,脸色越来越苍白,最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嘴角勉强扯起一丝弧度,竟然昏倒在地上。我吓呆了,连忙给父母打电话。
医院寂静得可怕的走廊里,突然传来我阵阵的抽噎声,“手术中”的牌子突然亮起,我的心猛然跌落低谷,外婆为什么不笑了呢?她的脸为什么是苍白的呢?我看着父母阴沉的脸色,我明白了预示着什么,我的心如坠冰窟,在心里对外婆满是愧意。
“手术中”的灯突然灭了,我的眼睛猛的亮了,但看到医生和父母一样阴沉的脸色,我的心又碎成粉末。
洁白的病床上躺着脸色苍白的外婆,她缓慢地睁开双眼,她的第一句话是:“宛霏吃饭了吗?”
“嗯。”听到外婆这句话,我的心猛地抽痛了一下,心里顿时五味掺杂,忽然往事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一一闪现,想起饥饿时,外婆为我做的饭菜;无聊时,想起外婆陪我玩耍;犯错时,想起外婆对我的谆谆教导;想起外婆的一颦一笑,一切一切……还想到了,我对外婆大呼小叫,对她的爱,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外婆对我的是爱,而我呢?是否回报了她?是不是回报她的只有顶撞?我又回到儿时,我对外婆充满了深深的爱,还有……无尽的歉意和愧疚……一瞬间,只有一瞬,我早已满脸泪痕。
我走过去,拉住外婆苍老布满茧的手。“宛霏,今后外婆不在了,你一定不要伤心,人嘛,总要有生老病死的。你要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别再那么贪玩了……听你父母的`话,别再任性,顶嘴……知,知道吗?”外婆握紧我的手,我点头,突然,,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依旧温婉慈祥,温暖人心,我的心却在一点一点的凋零,直至冰点。
手缓缓松开,外婆闭上了眼睛,但脸上仍旧有着慈祥的笑意。
外婆啊,我想念你,想念你给我做的饭菜,想念你陪我玩耍,想念你那温暖的笑容,想念你的一切一切……外婆啊,我愧疚,我愧疚不应该与你大呼小叫,我愧疚不应该与你顶嘴,我愧疚不应该对你的爱视而不见!您活着时,我忽视了您的爱,等我真正失去时,我才追悔莫及,我才懂得珍惜您的爱,珍惜拥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文章开头直截了当的点出文章主题,珍惜拥有的爱;接下来以外婆对她的爱展开,第二段外貌描写,以为慈祥的外婆展现在读者面前;小作者以时间的顺序,从小的时候到长大的我,来描写外婆对你细心的照顾;之间穿插的语言描写,"我"与外婆的对话,恰到好处,小作者语言真实朴实,给读者以亲切感,能拉近读者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整篇文章行文流畅,内容真切,以外婆的爱,让自己明白应该懂得珍惜。
赏析及点评篇九
齐奄家里养了一只大花猫。这只猫体态圆滚丰满,皮毛油亮柔顺,头顶的花纹犹似老虎,所以老鼠见了早就吓得全身发软,没有力气逃跑,只能看着它慢悠悠地走过来取自己的性命。因为这只猫长得如此神武威猛,齐奄非常自豪,常常在人前炫耀自己的猫是全世界最威猛的猫。
可让齐奄烦恼的是,要给他的宝贝猫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才能配得上它的威猛呢?他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叫虎猫,因为老虎是世上最凶猛的动物,而他的'宝贝猫长得很像老虎。
有一个客人对他说:“老虎虽然威猛,却比不上神龙。神龙能够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所以叫虎猫不如叫龙猫好。”齐奄觉得这个人说得有道理,于是决定将他的宝贝猫改名为龙猫。
另一个客人对他说:“神龙虽然厉害,但它要升天,却也必须踏祥云而上。所以神龙没有云厉害,我看叫龙猫不如叫云猫好。”齐奄觉得这个人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又决定将他的宝贝猫改名为云猫。
又有个客人对他说:“云虽然厉害,能够托龙升天。但云被那风一吹,就散了。云没有风厉害,还是改名叫风猫吧。”齐奄点点头,决定叫风猫。
又一个客人对他说:“风虽然厉害,却也敌不过高墙的阻挡。我看风没有墙厉害,还是叫墙猫吧。”齐奄一想,确实如此,决定叫墙猫。
还有个客人说:“高墙虽然能够挡风,但却敌不过老鼠,老鼠在墙上打几个洞,墙就垮了。所以,还是叫鼠猫最合适。”
齐奄已经被这几个客人说糊涂了,不知道到底给自己的宝贝猫取个啥名字最威猛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成语——”名不副实“,它的意思是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这一成语也写作”名不符实“。
在这个故事里,本来是一只猫,为了显示它的威猛,名字改来改去,没想到最威猛的名字竟然是”鼠猫“。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所以对一件事物,我们不能过于虚饰和夸张,那样只能使它失去本来面目,名不副实。
赏析及点评篇十
忙碌了一整年的爸妈,从异乡赶回来过年了,我高兴的心情无法形容。穿着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玩着爸爸给我买的新玩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平时没有时间陪在我的身边,可是他们一样惦记着我,关心着我。
除夕夜,我们全家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在一起包着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房外不时传来一阵阵爆竹声,我兴奋得一点困意也没有。午夜十二点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去放鞭炮,鞭炮声非常响,各种各样,五彩十色的烟花爆竹点亮了整个夜空,原来,欢乐的人们都在用烟花和爆竹声传递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我喜欢过新年,因为每年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能陪伴在我身边,而且我又长大了一岁。
点评评语: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过年时的情景,表达了小作者开心和快乐的心情。文章语言虽然不怎么优美,但却真实朴素,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赏析及点评篇十一
陈伟农:《再别康桥》一个不可缺少的魅力在于它的音乐美!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识相恋后,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当他和张幼仪离婚后,林徽因却突然回国和梁思成结婚,一向有绅士风度的诗人,只能将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通过诗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诗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阳中的新娘”,这作为美好生活象征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寻梦中的“梦”,是指两人当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暗含了不浅的感情记忆,只能暗藏在心里,独自享受。
霍秀全:《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有,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表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赏析及点评篇十二
余光中曾说:“和《偶然》一样,这首《再别康桥》也是貌若洒脱而心实惆怅,只是《偶然》之惆怅乃因人而起,而《再别康桥》之惆怅乃因地而起。”此话中的“因地而起”便是指因为“康桥”的缘故。康桥即是著名大学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在剑桥大学学习,剑桥大学风景优美,思想开放,学术知识浓厚,这种氛围给徐志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他思想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诗人把康桥看作是“生命的源泉”,看作他的第二故乡——“精神依恋之乡”,在心理距离上他和康桥很亲很近,然而他却不能一直置身于康桥之中,此次与康桥再次身心相会,但别离即在眼前,回忆起曾经在康桥的美好时光,诗人更加依依不舍,思绪万千,所以诗人将内心所有的感情,都注入在了这首诗之中。云彩、金柳、青荇、浮藻、星辉等富有意义的自然物衬出傍晚康桥优美、安静、平和的自然特征以及诗人自己依恋康桥的离愁万绪。康桥的每一处风景都在诗人的眼里幻化成无比优美的意象,这些美好的意象透过诗人的眼睛直达心灵深处,化为一阵暖意,再由诗人吟唱出来,更显真挚深情。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诗应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的诗论,同样是新月派诗人的徐志摩对闻一多先生的这“三美”主张付诸了创作实践中,而《再别康桥》的三个层次的结构形式便是一种典型的“建筑的美”(上中下三层),结构形式之内的意味——诗人内心情感在诗的三个层次中的发展变化。第一小节是全诗的第一部分,离别在即,所以先写我要走了,这种离去不是哭天抢地的不舍,而是轻轻的,安静淡然,怀有一份崇敬。离去如同来时一样,都是轻轻的,然而来时必是放开怀抱去扑向康桥,离去的时候却只能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云彩是诗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仿佛让我们看到他在夕阳西斜之时轻轻的挥手与康桥渐行渐远,云彩这个意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宁静,伤感的感情基调。从第二小节到第六小节是诗人的记忆与现实交汇的产物,诗人把以往在康桥美好的时光与现实中的、康桥美好的景物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化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在离别的河边,亭亭的柳树沐浴着夕阳的金光,如同新娘一样与我恋恋不舍,而她美好的身姿也深深的留在我心里。这康桥一景一物都如此的美好,水草在清澈的河底招摇,诗人自己也想化作这水底的一丝水草,这是对康桥多么强烈的不舍和依恋!接下来的两小节则更具有浪漫主义的美好情结了,这彩色似的梦只能在康桥才能有,在康桥那潭里的水藻中,如同天上虹一样美好的清泉里。诗人想要追寻这彩色的梦,放弃一切羁绊,只留满心的兴致,撑船举蒿,向着那纯洁的青色飘去,辉映着满天的星光,享受这安宁的美好。
然而,面对着美好之景,诗人却不能轻歌,因为诗人马上要离开康桥啊,所以才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不叫了,似乎他们也知道今晚要离别。在这几小节中,诗人先是追忆康桥的美好时光,再描写康桥的美好景物,表明自己不愿离开康桥的心情,接下来又更深层次的将这种美好化作彩色的梦来追求,然后又用沉默来表明离别的愁绪,意境优美,情义感人。最后一小节更是点睛之笔,与第一小节呼应,轻轻的走如同轻轻的来,只是挥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
赏析及点评篇十三
有个人养着两只狗,他叫一只打猎,另一只看家。猎狗出去,捉到什么猎物,主人都分一份给看家狗,猎狗很生气,指责看家狗说,自己每次出去打猎,都很辛苦,而看家狗却什么事都不做,光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看家狗回答说:“你不要责备我,还是去责备主人吧!是他教我不劳动而坐享别人的劳动“果实的。”同样、孩子懒惰,不应责备他们,因为是父母把他们养成这样的。
猎狗辛苦打来的猎物还要分给什么都不做的`看家狗,确实挺不公平的,主人确实太过于纵容看家狗了,同样、孩子懒惰,不应责备他们,因为是父母把他们养成这样的。这句话不能完全绝对,但是大体算对,孩子们从小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大人引导的,所以要教自己的孩子学会勤劳,不让孩子养成偷懒的坏习惯,从小让小孩子独立做事,让孩子们学会自强自立。
赏析及点评篇十四
记得刚开学时,不知怎么样站的队,然后找了一个位子。再然后忽然发现同桌是一个胖胖的女生。短发,胖胖的脸蛋儿把眼睛挤成一条缝儿,两个大大的虎牙平添了几分蛮横。她很好。是的,我想在不是同桌的日子里,好是我对她的最多的描述.她会在我自言自语,或是胡言乱语时认真地听,然后因为那些值得或不值得的事开怀地笑.我想我们的个性中总是有一些是相同的,以至于到了后来我都分不清自己是挑剔她,还是挑剔自己.
同桌很爱吃.不论是零食还是主食.闭上眼睛,眼前的她好象仍然是紧紧地握着酸奶瓶,油亮亮的眼珠兴奋地滴溜溜转个不停,一口一口仔细地在上课时偷偷地喝...在即将到来的新日子里,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在寝室里守着一堆零食跟对床拼吃?不知道她是否还会在被发现偷吃东西时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捂住填的满满的嘴。
同桌的她真的很聪明,对于数学,物理等总让女生们头疼的课程似乎有着天生的聪慧.可是一谈起政治等就寥寥了.
作何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的同桌,一个让作者久久不能忘记的人。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作者用笔精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使得人物描写生动,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记忆中的她,就好象永远都带着一些固执与倔强,会在课间不停地抱怨气死了,气死了,问清原因,也不过是点点芝麻大的事,觉得太不值当的.可是事后再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已经是在麻木地荒度了好长日子而不见喜悲时,突然多么羡慕那样鲜活的生活,多么希望自己也在那些芝麻点的事中得到丁点儿的欢娱.
记忆中的她,有一些依赖.她的依赖从不表现出来,只是在事后感受到了时,为她心疼.记得那次月考之后,老师说针对一些不合适的座位调一下.记不清是为了赌气,还是真的为了学习,我向她提出换位.当时的她,听完后只是有点无所谓地说那我跟李建光同位,我也没了些愧疚:人家也是不想跟自己同位了.换位后,我们一如既往地一起吃饭,只是有点陌生.再后来,好长时间后,她突然轻轻地说,你知道吗?那天你说不跟我同桌了,我觉得天就突然塌了.我信.那一刻我的心里好酸好酸,整个脑海里猛然间只剩下了一句很久以前留下的歌词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同桌,真的,对不起.
写到这儿,回过头再读这刚刚写下的只言片语觉得好苍白,记忆里的她是那样的鲜活,就好象她马上就会回过头慎怪道:你怎么把我写成这个样子了?呵呵.
不管你评价如何,同桌,相信我的诚意.祝你永远快乐.
赏析及点评篇十五
19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成了婚姻。
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已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作为徐志摩诗歌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他实在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作为诗中的意象,如《再别康桥》出现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长蒿”、“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这些都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这些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通过情感化赋予客观物象以感情色彩,使这些意象由平入奇,因而全诗更显得飘逸而具有灵气。因此,《再别康桥》成为徐志摩发自性灵深处诗作的名篇。
再看看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思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一系列意象的构成,这一点上说明了当时的徐志摩已接受了英国浪漫派诗的影响,吸取了欧洲象征派、印象派诗的特点。另外,《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韵式上都严格遵守二、四押韵,且每行两顿或三顿,整首诗章句匀整,韵脚铿锵,但为了更贴切地表达情感,不拘泥于“句的均齐”。“寻梦?撑一只长篙”一句,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澜漪,使全诗生气盎然。整首诗的节律与诗人情感的起落相契合,全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罢余音缭绕,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这也体现出徐志摩一方面汲取了英国浪漫派诗人的神韵和音律的同时又根据汉语白话的特点逐渐把他笔下的诗发展成为一种新诗的雏形。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赏析及点评篇十六
一大早,台风便呼呼地刮着,窗户被吹得“当当”响,大风从窗缝中挤进来,发出刺耳的声音.
我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狂风把我一会往左推,一会吹向右,一会又把我往前推,好不容易到了学校门口,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洒落在校门口的落叶“哗啦”一下卷起,沙子漫天飞舞,吓得我连忙闭上眼睛,以防沙子进入眼睛;开着的校门“砰”的一声被风吹得关上了,同学们差点被门碰到.
这,就是大自然的风暴、大自然的威力、大自然的神气.
文章叙述具体,细节真实,有真情实感,特别是一系列的动词使用得准确得当,把台风的威力描写得入木三分.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和雨称为“公公”“婆婆”,使得文章更是锦上添花.
赏析及点评篇十七
我跳绳得了奖,全年级四等奖哟!但是我不会跳活绳,很多人会跳,这成了我的遗憾。
oh no!今天早操的大课间活动居然是……长绳!哎,我这一生最怕两样东西——1、写作业,2、跳长绳。今天居然,上帝为何要如此对待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尽让我挑战我的极限!
我静静地排着队,看着若无其事,其实心里紧张得很呢!我忐忑不安的想:“为什么大课间非要跳绳呢?以前跑步不挺好吗?既活动了我们的筋骨,又增加了团队意志,不挺好吗?”我排队时双手紧握,不注意看是不知道我很紧张的。
到我了,我双脚分开,双手与地面垂直,用心听着绳落地时的“啪啪”响声,心里默默数着“3、2、1”我闭着眼睛,不顾一切,“横冲直撞的”跑过去。咦,怎么没感觉,我睁开眼睛,原来我跳进去了!我这个从未跳过长绳的门外汉居然成功了,我心里豁然开朗,我往前跳,然后出去了!而且还是一个有“长绳恐惧症的人”!
大课间玩了,我回忆着课程表——体育!又可以跳长绳咯!我们开开心心的成四列横队集合,老师怎么拿了8条绳子。
很有趣的叙事作文。小作者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文章开头先交代了事情的结果,然后引出下文。正文部分通过对“我”动作以及心理的描写表现了“我”在长绳面前的紧张和跳过长绳后的激动与兴奋。尤其是对于自己跳过长绳时的描写十分生动具体,让人忍俊不禁。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结尾部分与上文关系不大,可改为通过跳长绳这一活动,“我”从中得到了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