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看救赎心得体会(大全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一
观看电影《救赎》是一次令人思考的体验。这部电影根据Thomas Keneally的历史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真实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德国纳粹乘坐一艘船到澳大利亚探亲,在途中被监禁在一个监狱营中,并成为了Bridge of Spies的交易对象。最终,这个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打猎过的德国纳粹最终被处以绞刑。这部电影使人们对于战争时期的种族隔离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人性的探究
这部电影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人类的多面性,尤其是在如战争等紧张的环境下。对于监狱管理人员,他们要在强制执行规章制度和人道主义之间进行协调,而狱友们面临的也是困境。他们需要在监狱长、狱友和乘船者这三个角色之间选择。而其中,监狱长和纳粹之间的互动,强烈地暗示了隐性的权利和不良用心。这种人性的描写深刻地表现在了观众面前,引导着人们思考战争和种族隔离这类问题带来的现实影响。
第三段:道德的思考
这个故事突出了道德的思考重要性,如何在捍卫正义和人道主义之间保持平衡。事实上,这种不同意见之间的斗争在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本片的情节紧张而诱人,使人思考战争背后的各种方面。我们需要想办法使目前的社会更加公正,从而避免相似的种族问题再度发生。
第四段:关于爱和宽容
第五段:总结
‘救赎’ 这部电影,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特别强调了在那样的时代中,人之间的多样性和尊重。通过剧情,刻画人类的道德,爱,和宽容,与此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当一个社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时候,它是多么的强大。 在过去的战乱和残酷事件的教导下,希望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和探究每个人该怎样做出公正与合理的抉择,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二
把信仰寄托给神,把贱命交给我。”
这是安迪走进监狱的情形,像任何一个有罪的人,被命运欺骗了。
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狱卒残暴、狱霸横行,磨蚀人的精神。在这绝望之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我,心中永远有期望。
有了期望,肖申克监狱可是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期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一张大海报,便能够救赎生命,能够救赎自由。有了期望安迪能够在救赎自我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期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安迪开始帮忙典狱长洗黑钱,并所以得到了更为宽厚的待遇,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zf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zf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在唱片中包括费加罗的婚礼。那声音飞扬,高远入云,超过任何在禁锢中的囚犯们所梦,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入这灰色的鸟笼,让那些围墙消失,令铁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哪怕只是刹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个飞掠而过的闪光,却似乎唤醒了囚犯心底里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是的,当老瑞德在夜里抚摸着昔日的口琴时心中所想的,自由。
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
期望是关不住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有了期望就有了一切,有了期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请你救赎你自我逃出“肖申克”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因妻子与其情人被杀而被冤枉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囚禁,在黑暗的肖申克监狱中过上了另一种生活。他在那里碰上了瑞德,只要你给他报酬,他就能帮你要到一切东西的人。
安迪用的时间凿出了需要6时间的逃生通道,我想,在他爬出下水道的那一刻,在他与暴风雨拥抱的那一个镜头中,他心中必须对自由怀着无限的敬意。
其中最可怜的是被囚禁了40年的布鲁克斯了吧,他待了半个世纪之久后最终被解释,但已经适应了监狱生活的他只能被“体制化”,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最终只能上吊自杀。我想,这是因为这位老人心中已经没有了期望,对自由也毫无感觉,他试着接纳被人管束的生活,而后成为习惯,便再也无法改去。而安迪却恰恰相反,他与所有人都不一样,他从来都不曾真正地屈服,心中不断描述着一个在墨西哥的地方。正式这种信念,一向沉淀下来,在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被谋杀,自我被典狱长威胁后爆发了出来,以至于他的逃狱了。
而瑞德,全影片中一向像一位哲人一样,讲述着整篇故事,他给我的映象最为深刻。若没有他,安迪也必须不可能成功出逃。他是安迪的挚友,影片最终两人在海滩边想用,什么话也没说,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友情早已用言语来表达的了。
看过这部接近两小时的影片,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一次洗涤,这是一部关于自由、友情、正义的电影!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三
初读鲁迅先生的散文籍《朝花夕拾》的时候,便见识了鲁迅先生的佳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透露出鲁迅先生心声的散文——批判旧封建社会的专制教育制度以及鲁迅先生心中的强烈不满。
散文讲述的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乐园——百草园,在这里,有恐怖有趣的美女蛇,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他自由的天地,有美丽的植物还有可亲的小动物,这里有鲁迅先生美好的回忆。但是后来,鲁迅先生被迫到三味书屋读书,百草园也就卖给了别的人,浓浓的书香弥漫了整个三味书屋,这里没有百草园的活泼,也没有百草园的乐趣,这里的是严肃,是认真,让鲁迅先生的心灵也随之改变。他恨封建的教育制度,但是他却很敬佩他的老师,在他的影象中,他的那位老师是个博学,和蔼可亲的忘年之交。
这片文章淋漓尽致的描绘了百草园生动美丽的景象以及三味书屋给鲁迅先生的压抑的感觉,生动而又形象地描写了饿鲁迅先生在快乐过后的苦恼,体会了鲁迅先生的对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强烈的反抗,这也是带领他走向文学道路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在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曾今请教过老先生关于”怪哉”的故事,但是被老先生一口拒绝了,并要求鲁迅再也不能对他提这么“无关紧要”的事情,只是让他一味的学习,仿佛认为他就是神一般地聪明,可以完成他不止的任何任务。他很苦恼,只好在课堂上画画,时不时地和那些同学溜出去,去玩耍。
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形容他的童年生活,说他快乐呢,他的快乐也没有延续多长的时间。他想念他的百草园,却不得不捧起那难懂枯燥的书。他这只风筝被一根长长的线给束缚着,不能高飞。
读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那想念快乐的心理,那活泼的眼神,在我的心里飘荡着,飘荡着。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四
近日,我观看了由徐静蕾执导,郭富城和巩俐主演的电影《救赎》。这部电影改编自大师张国荣经典歌曲《救赎》。影片讲述了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的交织与救赎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和感悟,下面就让我来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内心的救赎
电影以两个主角:曾见和程予光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救赎的过程。曾见是一个苦苦寻找自己归宿的人,他沉迷于忘记痛苦、逃避现实。程予光是一个固执的冰冷人,经历了许多的悲伤和失去,对世界充满了怀疑和抵触。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相互关联,两个人找到了彼此的依托,最终从内心的迷失中寻得了救赎。这使我明白,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伤痛与困顿,内心的救赎始终可能存在,我们只需要勇敢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并寻找到那个能够带给我们心灵温暖的人。
第二部分:生命中的救赎
《救赎》的影片故事里将强调了生命中许多不同类型的救赎。无论是曾见和予光之间的救赎,还是小男孩和阿婆之间的救赎,甚至是社会需要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救助,都体现了生命中的救赎。生命中的救赎不仅是为了帮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为了帮助他人的人生得以改变。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到救赎是一种关爱和奉献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对于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从痛苦中救赎自己
在影片中,曾见和予光都有过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曾见之前的伤痛让他选择了逃避,而予光则封闭了自己的心门。然而,通过他们彼此的交流和支持,他们渐渐找到了勇敢面对痛苦的勇气和力量。这让我明白到,痛苦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痛苦,从痛苦中救赎自己,而不是被痛苦所控制。只有勇敢地面对痛苦,才能够找到真正的救赎和释放自己。
第四部分:家庭的救赎
《救赎》的故事反映了家庭问题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家庭内部的救赎。在影片中,曾见曾经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年轻人,他在他的家庭关系中遭受了许多痛苦。当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找真正的救赎时,他开始理解和改变他与家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这一部分使我反思了我们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及选择如何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做出努力。
第五部分: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
《救赎》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曾见和予光在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上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挫折,但他们最终都找到了答案。这使我明白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和痛苦,只要我们保持希望,并坚持寻找自己的救赎之路,我们就能够找到解脱。每个人的救赎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通过观看《救赎》,我对救赎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电影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关于内心救赎、生命救赎、从痛苦中救赎自己、家庭救赎和寻找自己救赎之路的重要启示。我深信,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勇敢追求救赎,坚持努力,我们就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五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这个导演,用最直接的方式简单介绍一下,陈凯歌在哀悼词中说:吴天明导演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除本人拍摄过多部优秀作品外,还带领一代人创造辉煌,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个率真正直的好人。张艺谋在电影宣传中说:没有吴天明导演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为第五代导演的成长贡献巨大。李安力荐《百鸟朝凤》:希望大家能够来支持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部作品。吴导演,我觉得你可以安息,我们都非常感激你。
几乎整个电影圈都在为这部电影背书,但真正觉得刻不容缓的去看是在方励的下跪事件之后,我不想让一代大师的遗作如此悲壮,哪怕只能贡献一份力量。去了,不负所望。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纵使我这个外行人也看得出电影的精致,从故事节奏到情绪铺垫,从场景设置到背景音乐都无可挑剔。故事简单概括来说是以黄河边一方土地关于唢呐的兴衰,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消亡。
唢呐是唢呐匠的立身之本,唢呐离嘴不离手,但终究敌不过盛极必衰。电影对于情绪的引导太过高明。
徒弟与师父聊起唢呐已不复从前光景,本有些伤感,师父却以二十年珍藏的醇酒为媒吹奏了一段极其欢快的曲子,以一句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作结,随后倒地大睡,留白的十几秒悲凉之感更胜,心里说不出的酸涩。
电影高潮,垂死挣扎。唢呐最高礼遇百鸟朝凤给最有德行的人送行,唢呐班底支离破碎,老师父无奈年迈上阵,唢呐和血而吹,难以维持,交给徒弟,以鼓附和。深深地记得那一幕,老师父嘴角带着血,手边鼓点不变,看着年轻的徒弟吹百鸟朝凤,眼里欣慰的笑意。那一刻除了忧伤还有悲壮,败局已定,却苦苦支撑,在无边的黑暗中抓住一支稻草以为可以救命。
峰回路转,文化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原班底演奏,我心中也不由燃起一丝希望,想要找回原有班底,至少这份坚持能被好好安置。可知二师兄手指被电锯所伤,彻底告别唢呐;三师兄尘肺病重,无力支撑。能责怪谁呢?是家有重病老母的二师兄?还是要养家糊口的三师兄?就因为怪无可怪,格外沉重。
最后老师父坟头一曲百鸟朝凤,两代人南北分走,主人公脸上的那一滴泪到底是在哀悼死亡还是明天的自己?一个人的坚持到底是渺渺希望还是奄奄一息?所有的留白归自己。
就是这样,没让我流泪,却被绝望浸透每一个细胞,不经思索,久不散去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六
除了和卷子生活,我还要与人生活。在我的生活中,有完全凭感觉做事的人,也有完全不凭感觉做事的人,还有满嘴“报纸话”的人,整天拍马屁却拍到马腿上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遇到坏事就认为是意外的人和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我觉得,世上并没有多少意外,只不过是生活中的挫折多些而已。而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也许不知道,聪明与幸福的区别在于,自认为聪明的人并不聪明,而自以为幸福的人会很幸福。
怪不得有人说生活就是狗屁。以后谁在我面前谈生活,我就拔出手枪来。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七
近期,我观看了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救赎》,这是一部由弗朗克·德拉邦特执导的法国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深刻故事。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人性、救赎与希望的问题。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救赎》的观影心得与体会。
首先,影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在《救赎》中,德拉邦特以一种非线性的手法将故事展开,将时间前后交叉进行叙述。该叙事方式,不仅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角色们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们为何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刻画得非常真实,他们既有善良可爱又有邪恶的一面,深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其次,影片通过对于现代社会弊端的揭示,提醒我们反思个体对于社会道德的追求。在《救赎》中,主人公拉扎尔以及其他一些角色扮演的是经营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弱小者的关心与帮助,呼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社会责任。剧情中的种种不幸和不公正,使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关注并行动起来,去解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第三,影片通过展现对救赎的渴望与无奈,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希望的追求。 故事中,拉扎尔身处一个荒凉的社区,却依然怀有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他患有一种奇怪的疾病,只有通过爱情才能治愈。拉扎尔和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通过努力和勇气,找到了爱的契机,展现出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他们对于救赎和希望的追求,让我深感人性的伟大和坚韧。
第四,在观看《救赎》的过程中,我被电影中的意象和美学所震撼。影片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画面构图,呼应了故事的情感内核。例如,电影中的阳光和红色,无处不在地象征着希望与爱情。此外,导演运用了大量纯真、活泼而又温暖的奇幻元素,让观众们能够心怀喜悦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这种独特的电影美学给予了我对于电影的新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通过《救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影响力。影片中展示的人性善良和追求希望的力量,让我对于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电影不仅带给了我思考和感悟,也促使我对待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呵护。《救赎》让我明白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更是一扇可以进入人性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探索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总之,观看《救赎》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这部电影通过详实的角色塑造、复杂的情节和独特的美学风格,让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对于社会中的虚伪与真实、对于追求救赎与希望的追寻,产生了更深的思考与思绪。我相信,对于每一个观众来说,《救赎》都将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旅程,并引导我们思考我们自身的道德和人性,并以此为动力争取更美好的未来。
观看救赎心得体会篇八
“生命可以归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急着去死。”
此前看一本北欧神话的小传,我还怀着有些厌世嫉俗的立异心思,十分赞同了其中一句话。
“希望才是最可怕的情感。”
它会从茫茫黑暗中救你出来,或是毁了你。
其实并非一概反驳,只是要以不同的立场来斟酌。对于感性的人,也许的确如此。怀着希望可以很轻易的让人振作,但若是被打倒,也得承受千斤重的反作用力。即使如此,这也从来不是自暴自弃的借口。感性是调和生活与灵感的良剂,创作者用它来体会痛苦绝望,再同灿烂的明媚一起,塞在自己的作品里,相互碰撞,以放异彩。
希望是最可怕的情感,从来都是。懦弱的人被它折磨得一塌糊涂,强大的人在那惨淡之中涅槃重生。可怕二字无非是令人恐惧。令无能者因担忧而恐惧,也令蠢蠢欲动的恶性与鱼龙混杂的大千世界,被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不懈逼迫消散。
这部片子透过深深浅浅的无奈与感动之后,反复提起的,就是“希望”二字。两个轻声吐出的音节,从andy靠在布满青苔的高墙背后略显疲惫的嗓音里释出,从高大的橡木底下石块垒砌的缝隙之中,red四十年来耗尽青春的琢磨以后缓缓道出,我也跟着在光影面前轻声吐舌,“hope”。
观影一半,我几欲悲愤交加。主角被冤枉的无奈和被利用的无力反抗,都让我哑然。在高墙之内锁链仅仅缠绕起来的数千份灵魂,像表面堂堂社会中行走着的行尸走肉一般,都犯下罪孽,也都在枯燥的重复之中,看起来毫无希望可言的漫漫人生之中终于放下信念。
这时候你便做出了人生的选择。
“生命可以归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急着去死。”
的确很简单,也让许多人为之眦目疯狂。任何人生来都有面向光明和希望的本能,但在苦痛之中,大部分人转而选择了后者,他们开始着急着去死。
就像brooks,像不适于阔别多年社会观的许许多多个red,也像那个心口不一老典狱长,他们开始不屑于英勇善良,开始企盼着什么洪流将自己拉入漩涡,与恶魔为伍,也不用担心良心上会令人难耐的谴责。显而易见,在放弃希望那一刻,在疲于忙碌求生的那一刻,他们开始等待着死亡。等待着岁月把青春的锐气尽数带走,等待着皱纹爬上眼角和脸颊,等待着死亡像捏着一把沉甸甸的左轮手枪,从下颚扣动扳机,直至头顶。
生存从来很难,怀抱希望也很难。在困境中,随遇而安看起来是如此诱人的选择,也的确会让人过得更加舒适自在。可生命并不是为了简单而存在的,更加高尚的,被称作意义的那部分,也不是。你得去付出许多,时间、汗水、眼泪、血液、骨肉,乃至生命。也许这让人感到负担,感到艰难,感到度日如年,感到煎熬折磨,但相信我,很值得。
现在是时候以热酒而酹恣意,重整行囊从那乱七八糟的思绪当中,理顺一些好像样的信念出来了。
影片的名字叫做《肖申克的救赎》。救赎从来并非是那一条挖了二十年直通恶臭下水道的狭窄通道,并非投机好友的三言两语,并非在千篇一律制度明确生活中的逐渐适应,并非监狱四周悠扬中,过于耀眼的阳光。
是希望。芝华塔尼欧的沙畔,猎耳的咸涩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