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论语读后感800字左右 论语读后感高中生(4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二论语读后感800字左右 论语读后感高中生篇一
——《论语·卫灵公》
这段经文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意思是孔子说:“一个有德行的士君子应该矜持、庄重,而不会与别人争斗;会和谐的与人相处,而不会结党营私。”
这段经文中孔子讲了一个士君子应该何以处众的道理。矜,是矜持、庄重、严肃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境界。如果一个人能达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智慧高深,常人无法比拟的。这种人非常坦然,因其人正心正,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临一些重大事件时会显得很泰然。而正是这种时候,人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和选择。能够做到“矜”的人,无论天大的事,都会坦然面对,不会轻浮焦躁。故圣人云:“临大节而不可夺”。
相反,小人则不泰不矜,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喜好彰显表现,每当大事来临之际,却显得焦躁不安,无所适从,不堪一击。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此之谓也。
争,是争执、争斗的意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争,是博弈与争夺。不论过程手段,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会破坏社会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国正是这种情况,拜金主义严重,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和盈利,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原因便是近百年来,受到西方资主义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把竞争博弈作为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推动力,才导致这一后果。
西方资本主义强调竞争,西方国家也因此博得国际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但这仅仅是它的文化硬实力,在其硬实力背后有文化软实力支撑,那便是西方的信抑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西方清教徒认为经商是上帝给予他的使命,因此,经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无论从事政治事务还是经商,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为这样,西方才会出现比尔盖茨这种赚了一辈子的钱,最后全部奉献给了社会的伟大企业家。这都归结于一个文明的文化软实力,而我们只学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实力,没有学到他们的软实力。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负面结果。
当然,西方的软实力我们也学不来,因为软实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历史文化的合法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每个文明都会有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这种政治制度一旦更换历史文化背景便不能发挥原有的功效。就如同热带植物到了高原地带生存不了。所以我们才要制定出符合于华夏文明和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儒家讲“体用不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体西用”的不对之处。
群,是群体、群众。这里指与人相处得很好,很和谐和睦,很容易相处共事。孔子云:“君子易事而难悦也”,君子虽然很好共事相处,但却难以取悦。因为君子的德行远在常人之上,能辩是非,明善恶。通常,小人在行事时,为了能讨领导喜欢,给予他更好的机会与利益,便会对上司领导进行谄媚、拍马和贿赂。而很多领导上司也是小人德行,乐于接受。在利益面前,固然原形毕露。
曾有人举了一个例子来讽刺如今的中国人:一个百货大楼的电梯坏了,老板便要找人把它修好。中国人、印度人和德国人都想来接活。印度人报价3000;德国人说:“我们材料和技术好”,因此报价5000”;而中国人却以10000元的天价接下了这个活。原因是这个中国人找到了项目负责人说:“5000给你,2000给我,剩下3000交给那个印度人做”。
由此可看出,小人如果居于上位,政治便会腐败,国家便会不得而治。君子则刚好相反,不论多大的利益摆在他面前,只要不符合于义,不符合于道,都不会取一分一厘。故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亦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哪怕符合于道,取了,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苍生而不是自己。故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之谓也。所以,一个君子圣贤的人格德行和胸怀都可以从这方面体现出来。
由此观之,一个国家必须要君子与贤臣在位,方能和谐大同,长治久安。故孔子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又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天下无所措手足。”此乃治国之道,不可不知也。
党,就是党羽,这里指在政治中和社会上结为同党,谋利谋私。结党,便是奸诈的小人为了更好的谋得利益,集结起来,互相私助营利,作恶偏袒。为君者管理国家时,必定要注意朝中结党结派,互袒互利的情况发生。因为一旦这样,贪官污吏的势力便会强大,政治便会腐败至极。而在政治上,如果有小人之党,便应有君子之朋出现相与之抗衡。而为人君者,必当明是非善恶,分清小人之党和君子之朋,并把小人之党铲除于朝,天下方能大治。《朋党论》云:“故为人君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从这段可以看出,一个君子为人处事的智慧。只有矜而不争,才能时刻保持严谨,庄重坦然,才能临大节不夺,不怒而威;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往。只有群而不党,才能在互补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受不良之友的影响和误导,从而趋善远恶。如此,才是君子之为,圣贤之为。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能够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十分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透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超多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那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能够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理解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立刻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能够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能够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貌!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到达“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修改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期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期望透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主角,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透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
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处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够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到达,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但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到达,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为你明白此刻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到达,而你,连孔子还没有到达。那么儒家能够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必须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够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样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论语》是我们的根。
高二论语读后感800字左右 论语读后感高中生篇三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看完论语,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高二论语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快乐,去寻找真正的理想吧!
我读了《论语》后,我知道了很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让我来告诉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的意思是说:“学的知识要时常去复习的,不也很快乐吗?”单单这句话就不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还教会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前,老师教过的知识,我放学回家后从来都会自觉去复习,总以为自己脑子聪明,很轻松地在课堂上就能把这些知识全部记住。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到了即将段考的前几天,妈妈一检查我的作业和试卷,才发现我学的知识很多都没有巩固,有印象的东西并不多。在离段考的前几天里,为了能考出优秀的成绩,我被迫每天晚上“开夜车”很辛苦地补缺补漏到深夜 ,熬到眼睛变成“熊猫眼”。导致严重睡眠不够,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学迟到,耽误上课。即使是这样,加班加点还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记牢。后来在段考时我果然吃了大亏,虽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语文才80分。后来读了《论语》之后,我开始学会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学会了每天晚上对老师当天教的知识进行复习,知识不知不觉记得牢固了,学习变轻松了,期考成绩竟然提高到了90几分,我别提多高兴啦!《论语》教会了我一个绝好的学习方法,使我学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说:“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记得小时候,妈妈买来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来,不让姐姐知道,想一个人独占。上学时,我经常担心:“姐姐会不会找到我藏起来的牛奶呢?妈妈会不会发现呢?”当我读完《论语》之后,我主动地把牛奶拿出来和姐姐分享。妈妈也表扬我大方。《论语》教会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从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来越有君子之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能够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十分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透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超多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那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能够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理解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立刻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能够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能够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貌!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到达“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修改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动乱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期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期望透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主角,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透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
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处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够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到达,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但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到达,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为你明白此刻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到达,而你,连孔子还没有到达。那么儒家能够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必须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够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样样,我们不要把《论语》放在一个神的位置顶礼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脚下踩上两脚,这本书是中华民族承继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们不能轻易把他忘掉,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着《论语》的血,《论语》是我们的根。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这段经文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意思是孔子说:“一个有德行的士君子应该矜持、庄重,而不会与别人争斗;会和谐的与人相处,而不会结党营私。”
这段经文中孔子讲了一个士君子应该何以处众的道理。矜,是矜持、庄重、严肃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境界。如果一个人能达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智慧高深,常人无法比拟的。这种人非常坦然,因其人正心正,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临一些重大事件时会显得很泰然。而正是这种时候,人需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和选择。能够做到“矜”的人,无论天大的事,都会坦然面对,不会轻浮焦躁。故圣人云:“临大节而不可夺”。
相反,小人则不泰不矜,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喜好彰显表现,每当大事来临之际,却显得焦躁不安,无所适从,不堪一击。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此之谓也。
争,是争执、争斗的意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争,是博弈与争夺。不论过程手段,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会破坏社会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国正是这种情况,拜金主义严重,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和盈利,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原因便是近百年来,受到西方资主义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把竞争博弈作为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推动力,才导致这一后果。
西方资本主义强调竞争,西方国家也因此博得国际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但这仅仅是它的文化硬实力,在其硬实力背后有文化软实力支撑,那便是西方的信抑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西方清教徒认为经商是上帝给予他的使命,因此,经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无论从事政治事务还是经商,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为这样,西方才会出现比尔盖茨这种赚了一辈子的钱,最后全部奉献给了社会的伟大企业家。这都归结于一个文明的文化软实力,而我们只学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实力,没有学到他们的软实力。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负面结果。
当然,西方的软实力我们也学不来,因为软实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历史文化的合法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每个文明都会有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这种政治制度一旦更换历史文化背景便不能发挥原有的功效。就如同热带植物到了高原地带生存不了。所以我们才要制定出符合于华夏文明和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儒家讲“体用不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体西用”的不对之处。
群,是群体、群众。这里指与人相处得很好,很和谐和睦,很容易相处共事。孔子云:“君子易事而难悦也”,君子虽然很好共事相处,但却难以取悦。因为君子的德行远在常人之上,能辩是非,明善恶。通常,小人在行事时,为了能讨领导喜欢,给予他更好的机会与利益,便会对上司领导进行谄媚、拍马和贿赂。而很多领导上司也是小人德行,乐于接受。在利益面前,固然原形毕露。
曾有人举了一个例子来讽刺如今的中国人:一个百货大楼的电梯坏了,老板便要找人把它修好。中国人、印度人和德国人都想来接活。印度人报价3000;德国人说:“我们材料和技术好”,因此报价5000”;而中国人却以10000元的天价接下了这个活。原因是这个中国人找到了项目负责人说:“5000给你,2000给我,剩下3000交给那个印度人做”。
由此可看出,小人如果居于上位,政治便会腐败,国家便会不得而治。君子则刚好相反,不论多大的利益摆在他面前,只要不符合于义,不符合于道,都不会取一分一厘。故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亦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哪怕符合于道,取了,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苍生而不是自己。故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之谓也。所以,一个君子圣贤的人格德行和胸怀都可以从这方面体现出来。
由此观之,一个国家必须要君子与贤臣在位,方能和谐大同,长治久安。故孔子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又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天下无所措手足。”此乃治国之道,不可不知也。
党,就是党羽,这里指在政治中和社会上结为同党,谋利谋私。结党,便是奸诈的小人为了更好的谋得利益,集结起来,互相私助营利,作恶偏袒。为君者管理国家时,必定要注意朝中结党结派,互袒互利的情况发生。因为一旦这样,贪官污吏的势力便会强大,政治便会腐败至极。而在政治上,如果有小人之党,便应有君子之朋出现相与之抗衡。而为人君者,必当明是非善恶,分清小人之党和君子之朋,并把小人之党铲除于朝,天下方能大治。《朋党论》云:“故为人君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从这段可以看出,一个君子为人处事的智慧。只有矜而不争,才能时刻保持严谨,庄重坦然,才能临大节不夺,不怒而威;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别人才愿意和你交往。只有群而不党,才能在互补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受不良之友的影响和误导,从而趋善远恶。如此,才是君子之为,圣贤之为。
高二论语读后感800字左右 论语读后感高中生篇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