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茶与化学论文大全(20篇)
总结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表现的清晰概括,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并进行有效的改进。总结时要注意哪些写作技巧和提炼重点的方法?想要写好一篇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这些优秀的范文。
茶与化学论文篇一
进入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最突出的是人口剧增、能源日渐减少、资源濒临枯竭、生活废弃物和工农业污染物正迅速恶化生态环境,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
绿色化学的设想是在化学生产过程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相应的,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是通过改进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危害作用的化工产物,同时促进化学工业节能目标的实现。
我国传统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对有害污染物是滞后的被动治理,即不能根除污,并且成本很高,治标不治本。如利用烟气除尘、脱硫,虽然达到了净化气体的目的,但是污染物却转移为废渣、废水。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开发,则本着零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从化学反应的始端着手,进而有效防止和控制污染的产生。
原料的选择生产化学品的源头,同时,还决定着不同的化学生产流程和工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开发首要目标是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化学污染,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开发的原则是尽量选用可再生的自然物质作原料,如野生植物、农作物等生物质。将诸如芦苇、木屑、树枝等野生纤维植物以及诸如蔗渣、麦秸、稻草等农副产品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加工为糠醛以及醇、酮、酸类化学品,用生物质气化产生氢气等,都是绿色原料应用的典型例子。
烃类选择性氧化是一类具有强放热性的反应,石油化工中经常会有这种反应,其目的产物不稳定,容易进一步氧化成h2o和co2。在各类的催化反应中,此反应的选择性最低,有时有些产品还具有异构体形式,为了得到更多的终产物,需要使用那些选择性高的试剂。为了降低分离产品和纯化产品的难度,需要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不少的科研成果,比如开发载氧能力强、选择性好的新型催化剂,来应对不同的烃类氧化反应。
目前,约90%以上的化学反应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必须采用,催化剂提高其反应速率。开发新型高效、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是绿色化学工艺的方向之一。国内外都在研发新的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另外,分子筛催化剂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应用。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开始与使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化学工业节能的实现。具体来讲,目前在国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清洁生产技术也被称为无害、无毒、无废的绿色化技术,比如先进的脱硝和脱硫技术;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制沼气技术;高效清洁的煤气化技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发电技术等等,这些都利用了清洁生产的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这其中有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等;辐射加工技术,如离子束、射线和中子束等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引起一些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的反应;绿色催化技术,这里有多种催化剂,比如分子筛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等;超临界流体技术,这里有超临界h2o和超临界co2,都能阻燃并且无毒。清洁生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其产品清洁无毒,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生物技术领域包括有细胞、基因、微生物和酶等的技术范畴。它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化学仿生学和生物化工。生物酶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广泛参与到生物合成的各个过程。而在化学仿生学中主要是膜化学这一领域使用到生物技术。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部分采用了生物技术,使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早期的有机化合物原料多数直接来源于动植物,之后才发展到利用石油和煤炭作为原料。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催化剂一般用的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酶或者是工业酶。酶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性质优良等优点。比如制备丙烯酰胺,使用的是丙烯腈,换用酶催化后,能耗大幅度降低,反应完全且无副产物。
发展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其目的是生产出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活中有许多实例,比如寻找替代品来替代氟利昂,这样可以保护大气的臭氧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无磷洗衣粉、清洁汽油等等。因为传统汽油柴油给大气带来了严重污染,近年来国内外流行使用的新汽油、低硫柴油或者是其他无污染燃料,大大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又如在山东推行的用二甲醚来做汽车用的燃料,二甲醚既经济又环保,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巴西在生物能源的开发上取得一定成就,如使用乙醇汽油,利用甘蔗产酒精,酒精燃料已经取代了接近一半的汽油消费。另外还有h2和co2在太阳能和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乙醇这一新工艺,生产过程和产品均对环境友好。
茶与化学论文篇二
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图片、动画形式将生物化学概念和过程进行形象展示,较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显著的优势。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已然成为了教学中的主导教学方式,传统板书教学的利用已越来越少。例如,生物化学中关于分子生物学,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基因复制、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就十分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进行的研究,文字叙述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黑板板书也难以准确传达,这时适当使用图片和动画视频进行展示,能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观看分子结构,将基因表达调控的动态过程以生动逼真的动画模拟进行演示,辅以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觉得新鲜有趣,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除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实验之前观看实验教学录像,可以近距离观察实验操作细节,不仅能够复习已学技能,还能够清楚地学习实验新技术,减少了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不规范、不正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固然在形象和生动上具有优势,但如果教师一味关注生动趣味性,忽略教材结构及文字内容,就会使得学生在复习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觉得书本内容生疏、晦涩难懂,其实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这时,教师就要多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理清课本的思路和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用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搭建学习框架。例如,当讲解物质代谢过程时,在结束物质基本代谢反应的教学后,教师有必要将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将章节内容相互关联,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譬如糖代谢一章包括许多糖代谢途径,如糖的氧化分解,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糖转化为其它非糖物质等,各章节知识点多、散、杂,老师此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以血糖平衡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各途径和血糖恒定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和图线将血糖的来源去路标识,将各个代谢途径的意义和血糖平衡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将糖的所有代谢途径串联在一起,形成关于体内糖代谢的统一认识,这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和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总之,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将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板书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生物化学是一门和临床及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通过对日常生活和临床实例的结合,能够不断有效地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原理的热情,并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述绪论内容时,可以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应用生物化学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如通过介绍人们利用加酶来增强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酸奶、醋、酱油以及卤水点豆腐的食物制作等,来阐明生物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对于拉近学生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其他章节理论的教授时,也要密切联系实际和临床,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既听得明白,又能够有所提高和拓展,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变性问题时,学习到高温高压、强酸强碱、射线辐射以及重金属等都是蛋白质变性的`诱发因素,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和临床中可以怎样利用或防止蛋白质的变性来为人类服务。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解释为什么高温加压、紫外照射可以消毒灭菌,低温可以保存生物蛋白制品,可以利用蛋白为重金属中毒解毒等,不仅能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加深理解,还能扩展知识。
实验是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部分。生物化学实验种类繁多,不同专业实验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且由于高职高专学制短,实验课时都被大幅缩减,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认真考察实验条件,结合各自学校硬、软件设施条件的实际,从临床适用角度,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临床检验中的血清蛋白电泳、血糖测定、血清胆固醇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测定、血清尿素测定等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既是理论教学的重点,也是生物化学在临床中常见的检测应用;并且,对于一种临床指标,通常有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检测,教师应该重点选择和当前临床实践最贴近,并且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操作安全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发掘。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时适当引入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认真、客观、严肃的研究精神以及踏实、负责的医学态度。因此,相比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操作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客观的结论,进行实验结论分析则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完全清楚实验原理和操作,理清每一步实验步骤的操作和意义,在实验结束后,针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全面、客观的实验结论,达到实验教学的培养目的。
综上,生物化学教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科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教学实践改革和探索,建立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才能促进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帮助培养出理论扎实、踏实认真的优秀医学人才。
茶与化学论文篇三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中,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进行探讨。
实验是体现化学学科特色的关键活动,是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但是,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结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研究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就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阐述几点建议。
一、实验试剂的绿色化。
1.减少试剂用量和试剂浓度。通常情况下,学生都误认为,实验药品越多现象越明显,且对用量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往往超量使用药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实验时,老师一定要强调药品用量,如试管取用溶液时,一般一个手指到两个手指高的用量就可以了。减少试剂用量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用小规格的实验仪器,如用小试管代替大使管,用点滴板代替试管。这样试剂用量自然会大量减少。另外,教师需要对药品浓度尝试摸索,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药品浓度。如在离子检验时,离子浓度0.1%就已经足够了。
2.化学试剂回收和重复使用。化学试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是绿色化学理念下使用药品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如碘萃取实验后的萃取剂四氯化碳,有毒,不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应该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处理后再循环使用;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废弃物。有老师建议将半干的二氧化锰粉末沾在水泥球上,晾干后进行实验,不仅实验效果非常好,而且回收利用十分方便;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盐都应该回收起来再利用。通过重复利用化学试剂,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避免浪费。
3.用生活用品替代化学试剂。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用品,用生活用品替代化学试剂进行实验,有利于拉近学生和化学实验之间的距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关实验时,可以用食品加工中用的苏打和小苏打粉代替;用废旧电池中的锌皮制取氢气;用食用醋代替醋酸除去水垢等。
二、实验装置的绿色化。
1.实验装置的串联。化学实验的串联是指将多个实验系列化,组合在一起进行,不仅可以避免有害气体的溢出造成的环境污染,还会节约实验时间,使实验更加绿色化。如氯气的准备、除杂、干燥及其性质(漂白性、强氧化性)的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乙烯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均可以设计为串联实验。另外对于这些有毒气体的实验,我们应注意装置的密封性和尾气吸收。
2.实验装置微型化。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实验仪器和试剂微型化,是一种新的实验模式,是实现实验绿色化的重要途径。普通的中学化学实验都是在试管、烧杯中进行的,实验药品消耗量大,微型实验可以在滤纸上进行卤素元素的置换实验、可以在点滴板上进行离子反应和离子检验的实验、可以在w形管中进行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相比于传统实验,微型实验不仅可以取得比传统实验更好的实验效果,而且操作简便快捷、节约资源,减少了废弃物排放,有效弥补了很多学校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开展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3.用生活用品替代部分实验仪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是实验课堂重要的资源,如果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同样是重要的实验器具。用日常废弃物制作的小型化学实验仪器,具有简便、直观、药品用量少等优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创新意识。如用一次性注射器代替量筒、装药片的塑料穴膜板代替点滴板、用筷子或者吸管代替玻璃棒、用矿泉水瓶代替烧杯进行各种实验。每学期可以举办“废弃物在化学实验中的再利用”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实验废弃物处理的绿色化。
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实验“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教师在每次学生实验结束之后,都应该监督学生做好相关实验的收尾工作,并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实验废物处理的必要性和方法,师生共同努力建设绿色化实验室。
四、运用现代化手段,拓展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促进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仿真实验平台是一种化学试剂零投入、废弃物零排放的实验方式,为危险性大、重污染的实验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如锂钠钾铷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实验、氯气和氢气混合爆炸实验等,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教师一般不可能让学生做这些实验,在仿真实验室,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自主操作这些实验,而不需要死记硬背实验现象和结论。以锂钠钾铷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实验为例,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这五种金属和水反应的现象,方便对比,这是演示实验和教师播放视频的时候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当点击同时演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铯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发生了爆炸并能听到爆炸声,铷反应也非常剧烈,瞬间完成,其他几种金属反应剧烈程度相对较小。整个过程非常逼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碱金属元素性质规律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弥补教师嘴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不足。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绿色化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改下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传统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进,实现环境保护和实验效果的双赢,实现环境保护和学生实验技能提高的双赢,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输送高素质人才。
茶与化学论文篇四
研究性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有效教学方式。文章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过程、收获及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指出随着教学体制的完善,研究性教学将会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是大学本科阶段食品、园林、生物、医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生物化学实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因为通过实验一方面验证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0xx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某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不只是针对大学教育而言,也不是只局限于科学研究大项目或综合设计实验。作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顺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从以前的专科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是一个势在必行而又持久的问题,而研究性教学对一所大学而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发展得更好,就必须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适合不同就业层次的人才,而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的,因此,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而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商洛学院生物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还处于传统的传授知识、理论验证、实验技能培养阶段,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教师都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进行讲解,学生在规定学时内按要求操作,随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师处于传授知识主导地位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多数学生做实验的兴趣逐渐淡化,实验课的重要性在他们头脑中也随之消失,虽然选取的实验项目紧密联系理论实际,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而研究性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浙江万里学院研究性教学在全国高校走在前列,20xx年商洛学院曾邀请万里学院钱国英教授作了题为“研究性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践”和“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报告,该报告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为例,剖析了如何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科学设计,推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的探索性改革及其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学生在实践课中的主动性、创新性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该报告会,使我们认识到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20xx年学校派生物院部分教师到万里学院“研究性教学研讨班”进行学习,通过听讲座、深入课堂听课、和学生进行交流、座谈会以及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我们对研究性教学的构建、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社会反应等的认识更为深刻,为我们开展研究性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商洛学院生物学院师生而言,从未接触过系统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为了使学生逐步进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笔者对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初步渗透研究性教学的思想,让学生理解研究性教学也叫探究式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它是一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树立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对没有进行过研究性教学的师生而言,教师要对整个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策略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既易于接受又能激发其兴趣。
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化学实验大纲中编制的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规定预习报告必须手写,重点写出实验原理及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及每种试剂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预习实验过程中存在那些疑难问题。然后老师收集实验预习报告,汇总报告中的问题并归纳分类,之后再反馈给学生。学生按教师指导下的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尽力解决疑难问题。上课时,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先给出答案,使所有学生对即将要做的实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当然作为老师,更要做好有“一桶水”的准备,解决学生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次,针对实验过程中突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先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再给予翔实的指导。最后,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根据实验项目的类型分阶段让学生进行总结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本阶段学习的收获,实验过程的心得体会,对不同实验有什么改进建议和意见。对于设计性实验,老师给出题目,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制作ppt,不同小组选代表在全班对该组的方案进行汇报答辩,经确认实验材料适用、实验方案可行后,再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最终写出实验论文并进行汇报、讨论、交流,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措施。通过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总结,结合生化课程的知识体系,我们对生化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将生物科学专业的生化实验和生化大实验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制定出72学时的实验内容。新大纲增加了实验技术专题模块,加大基础实验项目所占比例,避免了和有机化学实验重复的内容。和以前的实验内容(36学时)相比较,在各个模块中均包含有讨论、总结及交流的课时,使实验安排更符合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在20xx级、20xx级生物科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正式执行。
生物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非常重要,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在两届学生生化实验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在这种新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和以前按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做实验相比,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他们会主动去思考,去查阅资料,进行问题分析及总结,加强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课本只说明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抑制剂,而学生却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积极探讨cu2+是可逆抑制剂还是不可逆抑制剂,na+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还是与酶的活性无关。第二,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加强。通过分组合作预习、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并进行答辩汇报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拼搏、永争第一的精神明显体现出来,再没有之前实验一人做多人看的现象发生,而是组长负责,组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实验。第三,学生获得的知识量大为增加。通过研究性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阅读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例如在“酵母rna提取”的实验中,教材用的是稀碱法,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酵母rna提取还有浓盐法、trizol法、异硫氰酸胍法等,进而明确那些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学活性,提取rna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第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证明自己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实验结果预测的正确性,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力求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实验仪器,选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比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问题能及时想办法处理。对于实验结果不明显或有明显错误的学生,他们主动和实验员沟通申请重新进行实验。第五,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分组讨论等由小组长负责,组长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才能使该组的任务有效完成;汇报阶段人人参与,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讲解思路清晰,而这些需要经过多次实践训练才能做到。在实践中,我们明显感觉到第一次汇报时学生的紧张情绪在以后的汇报中有所缓解,有些学生甚至表现得毫无紧张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显著提高。第六,学生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会有效阅读资料,初步掌握了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规范。对大二的学生而言,几乎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通过对设计性实验总结汇报及小论文的书写,论文雏形基本形成,这一过程对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及进一步深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七,教学效果显著。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的质量相对较差,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学生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生科专业10级之前学生考研率达不到10%,而11级、12级则达到22.8%左右。我院每年都举行一次考研学生座谈会,给下届学生交流经验,10级学生最大感触是由于实践能力太差、知识面狭窄而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而实施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以后,学生把这种教学思想也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考研率明显提高。
研究性教学对教师而言收获更为重要。其一,活跃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再是一个实验方案定全局,一种实验材料全班用,一个教材用到底。例如在“小麦种子中总氮量测定”的实验中,让不同小组分别以黑小麦和白小麦种子为材料,这样实验结果可进行对比,联系实际,为我院良繁中心育种也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其二,加速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生物学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作为高校教师如果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及动态,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可能无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在进行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我院实验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明显比以前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好过以前。其三,促使教学团队构建地更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进行研究性教学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教学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一个好的教学团队对才能使该学科建设不断得以巩固,教学效果愈发显著,我院生物化学课程已先后被评为院级及省级精品课程。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师生而言受益匪浅,但目前研究性教学在我校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进行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还存在诸多障碍,学生老师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4.1网络平台建设不到位。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网络学习的平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交流方式,具有省时、方便、节约资源等优势,能为研究性教学提供更为轻松与有效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设施各方面和其它重点大学相比差距很大,目前还没有师生网上互动平台,教师不能在网上与学生沟通互动,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交流必须面对面进行,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
4.2教学空间严重不足。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空间不足已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每次遇到实验汇报、小结讨论、以及方案答辩,需要的多媒体教室需到教务处申请,若该教室有课还不能预约,从而影响实验进程。另外教师给学生指导也无处可去,因为没有自己办公的场所及辅助设施。
4.3课表编排过于教条。特别是公共课排完才排其他课程,专业课基本上都是从开学初排到最后一周,而大二课程比较多,这样将很难给出实验课一个连续的时间段,有些实验周期比较长,只能移到周末进行,导致师生从心理上认为学校不重视实验课,继而产生惰性心理,甚至有学生旷课。
4.4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是建立在一种强有力的文化或者价值系统之上的,价值观念对其行为有着特殊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由此可见,客观公正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而言很有必要。而目前学校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生科专业生化课理论72学时,实验72学时,而成绩评定时实验只占20。而且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多任务都是在课外进行的,72学时只是课堂教学,这样付出和收获差距太大,打消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曾有学生就不要实验成绩,他认为理论成绩好一些就及格了,做实验浪费时间还不出成绩,不如花时间学习其他对就业有帮助的技能。
4.5对教师业绩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付出的心血不比学生少,可是仅仅按课堂教学的学时数算工作量,而且还按实验类型打折扣,对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很不利。以35人班级为例:一个4学时的基础实验,学生分两大组,总工作量为“4学时×(0.8+0.7)=6学时”。然而教师收集批阅全班实验预习报告,整理疑难问题分类反馈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配制试剂没有2学时是无法完成的。这样花费10学时,而实际只算6学时工作量。对于设计性实验虽然提高了系数,但与实际工作量差距依然甚大。长此以往,这种状况恐怕没有几个教师可以坚持下去。
4.6统购实验教材已不合时宜。高校一般在新生入学前一学期预定好大一教材,随后几年的教材一次订购,沿袭以往的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人手一本实验教材,可是联系实验实际课时数及实验项目数,教材中的大多实验项目学生根本用不到,而且网上实验资源也可供学生参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完全可以采用自编实验指导及网上资源供学生使用,为学生节约费用。
生物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在我院主要在生物科学专业实施,其优点显而易见。目前,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其他学科的推广,我院其他专业生化实验也已逐步开展研究性教学,主要是对设计实验进行的,随着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影响生化实验研究性教学的问题会逐步解决,相信研究性教学将会在各专业生化实验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会在生化理论课中加以使用。
[4]钱国英。研究性实验内容的设计与实践(续)―以“生化实验课程技术”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9(11):1-3.
[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8.
茶与化学论文篇五
绿色化学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和传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接受先进的化学学习理念,学习更科学、无污染或少危害的实验方法,力求在实践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建构起科学有效的绿色化学分析方法。这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表现和影响展开探讨。
1、绿色化学理念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资源的珍惜,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等等问题的出现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破坏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符合当期时代发展的要求,绿色化学理念正是一种环保、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当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这符合当前实际的需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绿色化学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推广环保行为的进行,自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的风尚。
2、利于化学的推广和进步。新课程教学中大量融入新化学理念,绿色化学是高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已经将绿色化学放在了教学的重要地位,化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播,培要学生的良好方法和操作,从实践中规范日常行为,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减少实验的危害性,增强了安全性,在改良传统实验课程的同时,探索了更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有助于化学课程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化学的推广和进步。
绿色额化学理念的推广在客观上刺激了现代化学的发展。有利于改良传统实验方法,改良制作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推广无污染、环保材料的使用。在客观上刺激了化学实验的改良升级,提倡更加科学、规范、环保的实验。绿色化学理念的传播,推动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和变革[1]。
学校条件有限,化学实验设施简陋,规范性差。部分学校的规范性建设上较差,为了开设实验课而开设,没有规范的实验设施条件,缺乏合格的化学老师,实验步骤不够规范等等,都容易导致实验过程发生意外。实验的不规范性、不科学性,不仅影响实验效果的呈现,也会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传统化学教学中对绿色化学认识不足。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对学生的意识、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引导。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绿色化学的概念。可见传统化学教学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讲学中,更没有将绿色化学融入教学环节,学生对此没有概念,绿色化学传播范围狭小。
化学实验中过程中,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传统化学实验,缺乏绿色化学观念,在实验中,对实验涉及的化学材料不够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不够规范,缺乏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约束。在实验中很容易造成受伤或危害环境的事情发生[2]。
1、重视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个层面,教师尤其要明确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对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减少污染、减少能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在传输知识的同时,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使用无害环保的物质,例如减少一次性方面袋,使用可降解包装袋等行为,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2、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生产物质和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严防环境污染。在实验过程中,难免有废弃物的产生,这些物质的处理必须科学、严谨的分类处理,可以分类回收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要科学、合理、规范的处理,严防环境的污染。
3、改良传统化学实验,降低实验的危险性。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规范进行实验操作,对传统实验中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地方进行改良。对实验步骤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化学生操作,对实验的场地空间、实验设施、教师配备进行严格要求和考量。对于危害性大和毒性较大的实验材料进行禁用和限用,能替换进行替换。尤其危险性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实验。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绿色理念。引导学生将绿色化学理念待入生活,在生活中也使用环保、无危害的产品。例如使用不含氟的牙膏,使用无磷的洗涤产品、不使用一次方面袋、垃圾分类回收等等。在学生意识中培养环保的理念,形成绿色化学的行为习惯,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5、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实际生活中,尽量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多次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尤其在教学实验中,规范操作,控制好化学材料的用量和比例,根据实验需求领取材料,将化学实验材料分种类合理放置,将剩余材料进行回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3]。
目前我国正出处于经济转型的战略时期,同时我国倡导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张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化学理念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播绿色化學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未来新人的需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传播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3]于湛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j].生物技术世界,20xx,(09):209.
茶与化学论文篇六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许多教育者只注重化学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背离我国资源友好型社会建立的理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果。而绿色化学则不同,作为我国化学专家与化学教育者关注的课题,将绿色化学融入日常的教育行为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化学理念,还助力于我国,甚至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更是提高未来国家化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1.优化高职化学教材。绿色化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所以,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高职化学教育的需要。而教育的质量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当以本校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教材的重新选择,使绿色化学教材得到优化与升级。化学教育者更应当定期对自己的绿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更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准。在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化学教材当中,绿色化学理念的体现点十分少见。所以为了建构学生正确的绿色化学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头脑知识含量跟上时代的步伐,各高职院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对教材进行创新与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将绿色化学的理念综合性地融入日常教学与化学应用当中去。
2.提高教育者素质。在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当中,教育者的个人素质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学校要注重教育者个人素质的提高,培养教育者的绿色化学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使其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化学学习过程当中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影响。另外,教师应改变实验方式,放弃粗放型的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学集约型实验。总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才能有希望。
3.规范教师实验行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演示的操作者是化学教育者,因此,其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时的行为规范对于学生未来的化学实验规范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之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中。只有教师的实验行为规范了,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的指引。
4.加强高职课外实践活动的“绿色性”。课外活动的实践性对于高职院校的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化学实践中的环保意识。比如说,引导学生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鼓励学生杜绝一次性用具。还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到化工厂进行参观,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重视绿色化学理念在未来化学道路上的作用。
综上所述,化学与环境污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化学教育与化学者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关系更为紧密。环境的保护需要每一位社会大众的努力。作为化学教育者,更应当认清自己的职责,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日常的化学教学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形象,使学生以教师为标准,进行自我提升,将绿色化学理念牢记于头脑当中。
茶与化学论文篇七
: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科学。它不仅研究生物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作用和变化(物质代谢),还要研究能量变化(能量代谢),乃至信息变化。旨在探索生长、发育、遗传、学习、记忆与思维等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以期改造自然、改善自己、增强生命力、造福于子孙万代。因此,新时期生物化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应该向着专业化、深入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必须提高他们的实际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实现理想。以生物化学专业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化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生物化学属于生命科目,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学习的基础课程。所以,其逻辑性和抽象性是非常强的,知识的应用性也是很强的。因此,教学的重点自然就要放在原理探索和问题探究上面,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教学中必须达到的效果。所以,要想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从兴趣激发、能力积累和经验总结三个方面入手,笔者围绕主题进行以下详细的介绍。
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自愿、自主的学习氛围下才能发挥自身潜力,提高自身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教学手段中也要注意凸显这一点。生物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门很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科目。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现象,给学生设置问题,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解决。如,在“维生素”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00多年前,远洋航海的很多船员都得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多数人牙龈经常出血,疲惫无力,有些人牙龈溃烂,出鼻血,严重者甚至出现发热、痢疾、水肿甚至肠坏疽而导致死亡。这种病的诱因是什么呢,船员们为什么会得这种怪病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听课,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好奇心,理解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更多类似的例子和问题。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积极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探究未知,更加有动力地学习和进步。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性的操作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兴趣激发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强调他们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粗中有细、细中有精,让学生大胆创新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秉着科学探究的态度,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不断前行。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达到高效性的探究学习,这是整个探究性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步骤中的关键一环。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只要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的。比如,鼓励“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然后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或者是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试讲”一遍,老师的.责任就是挑出学生的不足,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人多力量大,一个人不能够考虑全面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另外,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代表性的探究性教学方式,例如,关于“酶的概念”的讲解,老师除了让学生思考之外,更要用一些有意思的实验来证明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原理。淀粉遇碘变蓝是常见的实验,也是学生亲自动手做过的一个实验。在生物酶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人的唾液,然后,滴加碘液时就不呈蓝色了,这就是酶的分解作用,由此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学习和演练,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悟到更多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当然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全部精神投入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不可否认,生物化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实践经验较少的学生来讲,理解上具有一定难度。然而,生物化学又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只要教师充分发挥智慧去开启这扇大门,根据教学实情精心地设计,那么,就会使这门学科大放异彩。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生活性案例进行导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使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知识,最大化挖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胆色素代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个15岁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案例引入教学,结合病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以专业人士的身份融入病例的分析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以胆色素代谢的相关知识探究发病的原因以及病理机理,从而使单调乏味的生物化学课堂生动活跃起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学生的临床实践分析学习。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应该在生物化学教学上更为广泛的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陈旧观念,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问题探究结束之后,老师还要给学生总结的机会,具体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总结,一部分是思维总结。知识性总结不需要强调,思维总结部分需要说明一二。其内容必须包括本次探究过程的心得,自己在探究方面的思维优势以及思维劣势,在此次探究过程中自己哪些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有哪些有待提高。因此,对学生的课堂笔记的要求,除了在上课将内容整理完整之外,还要附加上课下的思考。从老师的思维方式中得到的收获,或者是从同学的交流中得到的启发,又或者是反思自己的分析过程和实验过程而得到的更深的理解。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学习财富,学生需要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上,或者是单独的笔记本。然后定期进行整理,每一周都要给自己提一个要求,周末时进行总结,哪里做到了,哪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师可以做一下评价,给学生的目标和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给学生更加中肯的意见。“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经过这样高质量的反思,才能让每次探究过程都为自己的探究能力提升助力。在兴趣激发的教学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过度教学,一旦学生出现思维疲劳就要及时休息,可以通过听音乐或者是生物化学小笑话等来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否则容易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造成学生的对生物化学的厌恶心理,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总之,渴望了解自然、了解生物化学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老师在教学时最本质的理由。因此要注意在教学中展示生物化学的魅力,通过生活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发现求知的美好,发现探究的快乐。在玩耍和休息中亦能学习,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有更多的启发。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要以探究为根本,从精神和内容方面给予学生帮助,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1:罗辉,周三牛,郭红英,等.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中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
3:高凤丽,罗辉,周三牛.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中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1(26):119-120.
4:郭红英,王毓平,刘文演.中专生物教学中环境和健康教育的研究:以金华商业学校为例j:.学科教学(生物),20xx,11(42):190-191.
茶与化学论文篇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化学化工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作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化学化工产业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逐步发展绿色化学化工生产。本文就绿色化学化工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分析,就其特点与原则及其发展展开研究。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作为环境污染的来源,化学化工企业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开始开展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包括产品的生产过程、绿色化学化工产品的包装设计、开发及其其他内容,下文就绿色化学化工的特点和原则展开分析,就其发展研究进行探讨。
1.1最大限度的利用无污染能源。
就传统的化学化工生产来说,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粗放型,而绿色的化学化工生产突破了自己的生产方式,在进行化学化工生产时,能够尽可能的选择利用无污染的能源,并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只有这样,才符合绿色化学化工生产,使得生产所需的材料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实现了绿色化学化工,从而实现了保护环境与提高效益的目标。
1.2明确保证化学产品的环保性。
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已经淘汰了以往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断的对自己的生产材料结构进行重组改造。一方面,化学化工行业对一些含有毒性、有害物质的材料进行修复,充分利用无害、绿色的清洁能源来生产产品,以保证产品的环保型。另一方面,对自身的生产技术进行改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浪费,也实现了材料的有效利用,并保障绿色化学化工产品的无毒无害。
1.3减轻对外界环境的破坏和废弃物的排放。
前面说到,传统的化学化工生产之所以不环保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到外界环境中,给周围生态和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而绿色化学化工的提出,首先就是要实现对材料结构的重组改造,修复其中的有害成分,使其再重新组合后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达到减轻对外界环境的破坏和废弃物的排放。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升,绿色化学化工生产逐渐成为人们推崇和应用的技术。绿色化学化工发展的主要有五点。第一,对于化学化工产品的设计应尽量、充分的使用生产资源,以提高产品的生产率,保证资源的利用率。第二,绿色化学化工生产要尽量避免使用溶剂或者析出剂等辅助性的试剂,如果一定要使用要尽量选择无毒无害的产品。第三,要对化学化工生产废弃物和排放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保证排放物无毒无害,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1不断创新绿色化学化工产品生产技术。
尽管我国一些化学化工产品的生产量较高,但就生产的深加工来说还不成熟,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这也是造成我国化学化工产品效益不高的直接因素。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化学化工生产技术来说差距较大,所以要进一步实现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还应不断进行产品生产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在实践生产中不断创新以积累实践经验,并不断进行。
总结。
和分析,以为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创新提供依据和经验支撑。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制定其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创新中来,以共同推动我国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发展。
3.2建立完善的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制度。
要实现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完善的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制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制度体系,为其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制定绿色化学化工知识产权机制,刺激相关领域内人才的积极性,营造出创新发展的氛围,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水平打下基础。最后,我们还必须不断完善绿色化学化工生产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绿色化学化工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3.3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及合作。
人才因素是发展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机制,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交流以及合作。在实际的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发展中,不断整合资源,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并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引进技术。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推动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发展是一个周期长的过程,我们应不断创新绿色化学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绿色化学化工生产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及合作,全面促进绿色化学化工的创新发展。
茶与化学论文篇九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影响医学教师的发展,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高校医学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学效果固然重要,但医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医学教师更要自觉地了解名人传记和模范事迹,自我鼓励。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辨明是非,才能辨别善恶,才能对照、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目前,我校新聘教师要先后通过教研室、学院及大学不同层面严格的考核,最终选择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革除忽视师德、只重学历的弊端。建议:第一,师德的表现应与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第二,建立监督制度,结合行政与社会监督力量,明察暗访,并设立“师德信箱”,通过各种手段鼓励教师严于律己,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大批年轻教师被引进。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的现象。例如,本人所在教研室共17名在岗人员,其中35岁以下教师高达70%,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格外重视。看法如下:第一,现有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会颁发一个证书,无关乎你培训表现、出勤等,纯属“走过场”。因此,建议加强培训制度法律化,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医学教师终身在职教育。第二,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带教,要从最基本的做起,如,针对实验课的“基本操作及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硫酸铜浓度”,不仅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还要“手把手”完成整个实验。课后,青年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如,写反思日记、观摩教学、讨论教学等,再与带教老师沟通,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第三,青年医学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专业知识积累,保持与专业前沿同步。
教师教学工作本身需要良好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去追求创新,“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意味着要在实践中探索,再反馈于理论,医学教师必然会科学地收集、分析并加工知识,最终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具体看法如下:第一,相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公正透明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项目申报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以便申报者及时改进。第二,大学应创造更多条件让中青年医学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加继续深造,尤其对学科带头人和突出人才,保持优秀骨干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第三,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速度,作为后备军,必须加大青年医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影响学生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医学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又是一个专业队伍,相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作为教师都不能妄自菲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真正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
国际上对绿色化学化工有比较统一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生产源头上防止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废弃物后再进行净化处理。其二,进行生产原料最大化利用的产品设计。其三,进行产品设计时,考虑生产效率,并减少生产原料和产品的毒性。其四,对于析出剂和溶剂等辅助产品,要尽量少用或不用,或尽量使用无害产品[2]。其五,尽量降低能量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和其对环境的影响。其六,在考虑经济和技术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可回收的加工材料作生产原料。其七,尽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需要的化学衍生物。其八,选择更符合化学计量的催化剂。其九,化学产品在使用结束后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为无毒无害的降解产物。其十,研究并发展化学化工的生产过程,做到在危险物形成前对其进行检测和控制。
2.1绿色化工产品设计提高绿色化工设计的积极性,在绿色化工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即:全生命周期设计、降低原料和能量消耗设计、再循环和再使用设计、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等。
2.2绿色化原料及新型原料平台基于本研究所述原材料选择的原则,一些新型的原料平台在化工生产中越来越受到瞩目,如以石油化学工业中的低碳烷烃、甲醇和合成气、废旧塑料以及生物质等作为原料平台。此外,对于传统原料合成中有毒、有害、有刺激的原料的绿色化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2.3新型反应技术开发传统有机合成反应中有毒试剂和溶剂的绿色替代物成为新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另外,反应与相关技术(如生物技术、分离技术、纳米技术等)的结合为开发新型反应路径提供了发展空间。
2.4催化剂制备的绿色化和新型催化技术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使用新型的催化剂改变原有的化学反应过程,而对催化剂制备时的绿化问题很少关注。因此,对可回收并能反复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的研究,即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构筑活性和选择性均能达到高水平的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此外,酶催化剂和仿生催化剂等的研究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5溶剂的绿色化及绿色溶剂利用无毒无害的溶剂来代替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是目前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此外,目前的研究还关注溶剂的闭环循环、以水做溶剂或无溶剂系统的开发等方面。
2.6新型分离技术对于新型的分离技术普遍关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生物分子和大分子的分离等方面,如何采用新型的分离技术同时又降低成本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结语。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各国都将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重点。绿色化学化工的出现缓解了化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由于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因此,本研究论述的并不全面,绿色化学化工工作者应积极投入到这一学科中,促进学科的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一
众所周知,工作涵盖了“备、讲、批、辅、考”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备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相对简单,教师要想达到高效的教学,就应该立足于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分析,并制订出周密的教学计划,指出教学重点及难点。
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利用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要求学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去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勇于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学习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鸡蛋放入白醋”中的实验,从而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里单独做,这样无疑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状况进行提问,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在醋中,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后又下沉,循环往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实验并了解其中的奥秘。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设计实验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出特定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以便调动学生的兴趣。
如:设计出精彩的引言、向学生讲述化学家的成长故事、化学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3.应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点。
一般而言,对于初中化学知识,往往会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如: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及变化,较为抽象,与宏观现象有着根本的区别。
由于多媒体有机地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内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且生动的画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以动态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果。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时候,倘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很好地向学生阐述出水分子分解的具体过程,从而学生对于书本中所讲述的“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
4.开展有效实验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从而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课堂中要保证实验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要注意的是,实验一定要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看到。
例如: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时候,在进行试剂添加的时候,一定要把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然后慢慢往下添加,在观察试剂逐渐有红色变化为无色的时候,提前准备好一张白纸,放在试管的后面,以便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的变化。
5.学生有所收获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和回报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学生的收获也是衡量课堂教习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深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教学的有效性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逐渐由不懂变为懂,懂得少变为懂得多,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喜欢上化学课了。
也就是说,高效教学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
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是很重要的。
笔者就从充分准备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有效实验以及学生有所收获阐述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要注意的是,实现“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二
[摘要]绿色化学是现代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高校是培养未来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在高校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育;意义。
绿色化学又称为清洁化学,是由美国化学会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绿色化学”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成为化学相关学科的一个重要思想,得到全世界广泛的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从反应的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学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变成“源头预防”,并且使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目标产物,因此绿色化学不仅是通过防止污染物的生成来保护环境的一种方法,也是增加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方法。如今绿色化学的理念已经被国际化学界所认同,并在实际的合成路线开发、生产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等方面按照绿色化学提出的12条原则对化工产品进行设计、研究、开发,这必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再是培养单纯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是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具有综合专业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2]。化学学科的改革必然要带动化学教育内容的改革,新的化学教育内容应该不断融入化学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而绿色化学就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新学科,绿色化学理念与传统化学生产中的只考虑生产效率而不考虑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后对环境的污染或者是先污染再治理的理念有本质上的不同,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绿色化学已变成了一种防止环境污染的生产实践,即在设计化学产品和过程中使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以说绿色化学是更无害、更便宜、更智慧的化学,将来必定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因此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学科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化学由传统化学转为绿色化学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绿色化学的原理、方法和合成技术,让绿色化学理念深入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高校化学类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之一[4]。
1995年底,清华大学化学系宋心琦等人在《大学化学》上发表文章,介绍“绿色化学工艺”,最早提出应加强绿色化学的教育[5],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绿色化学”,20xx年四川大学设立绿色化学专业博士点,开始了绿色化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此外,一些院校也纷纷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绿色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四川大学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等,但是,仍有不少院校并未完全意识到在高校对化学类学生开设绿色化学课程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化学教育工作者自身都没有绿色化学意识,因此要想更好的将绿色化学内容融入到高校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就必须首先加强对化学教育工作者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并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其次绿色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因此要加强化学教育工作者对相关绿色化学知识的学习,查阅相关绿色化学的文献、书籍,并通过网络平台掌握更前沿的绿色化学知识,了解最新的合成路线,化学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的提高、增加自身的化学知识素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绿色化学知识,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重要性的认识。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虽然高校的化学实验相对化工生产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小,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料、废液,还有对原材料的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化学类学生作为将来的化学工程师更应该提高绿色化学认识,所以作为化学实验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实验中,在实验课程中加入绿色化学元素,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体验,比如在实验前让学生去思考如何在实验中选择安全有效的反应途径;如何寻求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如何选择无毒无害或不使用溶剂;如何提高反应的效率,使原子利用率最大化;如何减少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料、废液;如何使反应条件安全有效等,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教育思想可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4、结语。
绿色化学由开始的思想萌芽到最后将其变成了生产实践,目前绿色化学正在为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绿色化学教育让绿色化学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让学生牢固的树立绿色化学意识,为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打下良好的绿色化学思想基础[6]。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发展为关乎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由此可见,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学内容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7],激发学生对绿色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绿色化学实验的创新能力。由于绿色化学反应具有产率更高,合成步骤更少,产品性能更好的优势,在高校加强绿色化学教育对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8]。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三
在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的掌握,所以其在化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实验课程的开设率就是对化学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一个因素,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实验课程的开设率还处在相对比较低的一个发展阶段,能看出这一问题对学生的综合成绩造成的影响。另外就是在中学的化学教师的学历结构上也呈现出不合理结构现状,教师的职称结构总体上是偏低的。
1.2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其中体现比较显著的就是化学的教材问题,多年来化学教材的编辑者试图对基本的要求进行降低,主要是考虑到为学生减负,但是具体怎样将负担降低,在教育系统过程中是比较抽象的。另外在教师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将责任感以及工作的激情得到充分的体现,缺乏对学生的耐心教育,而在实际的教学方法上也比较单一化,课堂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有的还是将黑板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仅仅依靠着提问来加强化学知识的了解。还有体现比较显著的就是中学化学教学在化学史教育层面相对比较缺乏,很多化学老师对化学史的内容都是一知半解,往往只注重高考和升学率,有的对化学史的教育都没有提及,从具体的表现上主要是缺乏专门化学史的课程设置,由于化学史是对化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呈现的,能够将化学的系统脉络理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但实际中没有这一内容的设置。再者是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在思想教育层面相对比较缺乏,同时也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上比较缺乏。
2.1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传统教育中对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知识的传递,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这一观念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不主动不积极。还有就是在评价机制的发展上比较固化,创新的方面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上就不充足,逐渐会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还有就是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当前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但应试教育依然是当前的主要教育教学的模式,所以这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有着严重阻碍。
第一,针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要能多方面进行实施措施,首先要对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形成社会的合力。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学生本身,都要能够重视起来,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提升,学生要从根本上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要能将绿色实验引入到化学课堂当中来,在通过化学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将环境保护的意识传输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中。这样就能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又能够将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第三,要和化学的教材紧密结合,将价值观的教学和情感态度教学有机的结合,充分的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的教学要求得以实现。通过兴趣教育以及意志教育等方式手段加强化学教学的策略实施。将情感态度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进行融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上进行引导,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利用能够造福社会,并要和实际相联系,进而增强化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第四,对教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加强完善,从而来提升工作的热情,对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问题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方法进行改善,对教师实施师德教育,进而来增强职业素质以及自身的责任感。将老师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采取奖惩措施对教师的不负责行为采取控制手段,以此来提升老师在教学上的质量保障和工作的积极性。
第五,要对化学的实验教学力度进行强化,同时也要保障经费的充足,为化学的实验教学提供经济的支持。实验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化学概念形成以及实际的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对实际中的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增强,故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实验教学结合实际加以有效调整。
3.结语。
生活中的化学与中学的化学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互照应的,将中学课程中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是最终的目的。所以针对中学的化学教学问题要能充分的进行分析探究,只有将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才能更有效的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四
化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化学教师,而化学教师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说,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化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化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新型的化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而且还要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化学教学这较强的综合素养需要整体性的成体系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支撑。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要始终以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为中心,将学科的知识性与实用性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的知识,更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价值。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即教育课程、专业知识、拓展性知识以及实习实践。
教学课程模块主要针对化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块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化学教学论,现代的教学课程模块新增了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估、化学文献检索等新型科目,意在增强化学师范生的知识建构,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化学人才。化学教育专业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有更加丰富的选修课,例如有效思维与学习的策略、教与学的评价、学习动机与心理学等,这些课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得学生看见更广阔的化学天地。此外系部还开设了诸如中学化学课程分析与解题研究、化学教学实践等限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重视学生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格外重视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其引领学生逐渐由化学师范生走向化学教师。
2.专业知识模块。
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环境下,时代为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学科性以及师范性。据调查显示,就目前而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化学教育专业都设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然而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内容偏难且实用性不大。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将化学专业课程进行精简,根据知识的实际利用效率适度降低难度,将值得深入思考的难题列入选修课程,供少数人进一步深造。
3.拓展型知识模块。
新课程理念弱化了传统的学科独立性思想,着重强调学科间动态的综合性联系,在学科间紧密联系中寻求学科内容发展的丰富性以及无限性。面对中学课程逐渐走向多元化、就业形式愈加严峻的趋势,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要提升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课程的内容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选修课程内容,从中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
4.实习实践模块。
化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与课堂学习同步进行,见习根据课程的进度穿插在各个学期中,见习的实际操作以中学化学课程分析、化学教学论以及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相关理论为支撑;一般而言,教育见习集中安排在大学学习的第七个学期,见习实践为八周,除了集体见习,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暑寒假以及周末进行自主性见习。教学实践环节除了见习外,还包括工业见习、社会调查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安排在各个学期中,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层次的体会课堂知识所学的深刻内涵。
1.课程设置综合化。
化学课程的设置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提升对化学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两种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的统一,共同服务于化学教师的培养。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增加化学专业相关领域选修课程的设置,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得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不仅能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有较强的化学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化学教师岗位能游刃有余。
2.高度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的培养。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实现基础性教育课程与深化拓展性教学课程的有机统一,强化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建构,加深了学生对中学化学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展开自主探索,同时,学生能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化学知识进行新领域的探究。这种紧密围绕中学化学内容及其认知规律、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等来建构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集中体现了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这为培养符合时代所需教师的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媒介促进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化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个人反思、积极进行集体探究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方式能促进理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也能提升学生课堂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春荧.关于普通高校化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亚太教育,(36)。
[2]袁江,袁欣.实现化学与公众对话———论化学公众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4)。
[3]谢年明.浅论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化学工程与装备,(08)。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五
高中化学在教学难度以及深度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这就意味着相关教育者应当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革。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根据相关实践表明,化学分层教学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化学分层法教学方式,不但促使教学难度得到降低,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高中化学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采取分层教学方式,不但需要突出教学的层次性,而且应当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一般来讲,分层教学本质上就是认识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差异性,并且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分层次、分步骤实施。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的素质差异,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比较难的内容进行分解,逐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本班级优生、差生以及中等生采取不同的深度以及广度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合适要求。分层教学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学应当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化学教师需要开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分层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重点班以及普通班教学存在差异,重点班和普通班一般采取考试选拔策略,分层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等,并且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划分若干层。
学生分层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或者智力因素等差异性,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并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等,促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升。一般来讲,分层教学中,分层的形式包括隐形分层、显性分层以及自主定层等,其中,显性分层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处理得当,容易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此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容易伤害学生的信心以及学习积极性。为了避免分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产生标签效应等,应当对学生的教学采取隐形分层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
学生经过特定阶段学习之后,在技能、情感、知识、技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学目标具有稳定、导向、激活等功能。教学目标应当具有适度性、阶段性以及层次性。换句话说,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当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并且学生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学目标定位过高,学生无法完成,以及影响学生积极性,从而打击学生自信心。一方面,定位过低,学生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应当对目标进行调整,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比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以及课时目标等,对于优等生应当增加其独立思考以及学习的机会,可以适当地提供其更多课外研究机会。对于中等学生,采取竞争策略,促使其不断超越。对于差生,应当加以关心以及鼓励,从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首先,分层摸底。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出几道学习题或者测试给学生们,要求学生们自主思考或者进行小组讨论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摸底。其次,导入课题,教师通实验或者游戏等方式设置相关情境,促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比如,学习《乙醇》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一瓶酒到课堂上,对学生提问等。再次,定向自学,导入课题之后没应当要求学生们自学,并且做测试题,一般来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选择不同的题目。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看,可以辅导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最后,讨论探讨,课堂智商进行小组探讨,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以及建议等给予鼓励以及肯定,促使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积极性得到激发以及提高。
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化学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需要设计课后习题。一般来讲,习题主要分为三种。首先,基础题,题目难度较低,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其次,提高题,稍微具有一定难度以及深度。最后,拓展题,难度很大,不但综合性强,而且具有技巧性,优等生也需要认真思考才能作答,主要在于培养优等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自己综合水平因材施教,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层教学方式,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化学教师应当在化学课堂上广泛以及深入应用分层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对分层教学的内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化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论述,应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分层教学方式。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以及作业分层等。
作者:黄朋寿单位: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六
摘要: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笔者结合本院的教学实际,对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生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因异而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物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作为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学、动物科学、兽医专业、兽药专业、饲料专业和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专业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畜牧兽医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动物生物化学的授课对象绝大多数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二年级大学生[1]。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抽象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随着学科的迅猛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2]。同时许多新技术也越来越尖端化,远离临床实践,导致学生学习出现畏难情绪,加之对于所学专业又不知道如何应用,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学科发展,开展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是生物化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前本院动物生物化学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
1.1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教研室不乏具有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但是多数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授课技巧;而对于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丰富的老教师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相关交流机会,信息相对闭塞,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触有限。因此,提升老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结构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1.2学生生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
本院生源有两大来源:一类是普高生源,化学基础扎实;另一类是对口生源(职业高中),这类生源的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本院在现在的专业分班当中有些班级将两种生源混合编制,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在授课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讲深了对口生听不懂,讲浅了普高生听着又简单,另外在考试中也会面临一些相类似的问题。
1.3课程授课内容与学科当前发展相比有些滞后。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理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实验课开设方面,目前开设的实验多数都是以基础生物化学为主,主要为一些定性、定量分析实验。而且实验课的开设不分专业特点,都是一样的内容,这样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实践的需求。因此,各专业实验设计亟待更新;然而增设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又会面临实验经费不足等问题,实验设计需要改革与新增实验成本较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矛盾。
1.4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单纯的教授,教学方法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七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具备高效性,构建高效课堂,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习愉快。这要求,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又要做好备课准备。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做好铺垫;课上,要以生为主,提高课堂效率,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测和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教师积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结合日常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我认为高效课堂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第一,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没有停下来走神的时间和机会;第二,每节课结束之后,课前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第三,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勤于思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笔者将结合在日常教学工作的所见、所为,谈谈自己在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认真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
(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前解决部分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习。课前预习包括整体预习、一周预习和每日预习三个方面。整体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假期内提前通读下学期的化学教材。这里的通读并不是说将化学课本从第一页一字不漏地读到最后一页,而是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了解其中的含义,找到重点的化学概念、原理,并做好记录。在对教材有一个整体把握之后,尝试着去做后面的相应练习题。一周预习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和巩固上星期所学的知识,而后认真阅读下星期将要学到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尝试借助工具书或者辅导资料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听讲。每日预习要更加得认真与细致,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完成当天的作业之后,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将自己在周预习中做出的重点标记重点阅读。
(二)认真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
在日常备课过程中,我通常通过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主备课。这种备课方式是以我们的高中化学教研组为单位,每一个教师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分配备课任务等一系列活动;第二,精备课。在经过集体备课之后,每一位化学教师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这个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第三,细备课。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各个环节中的细节问题,精心设计教案学案,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前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技能的主阵地,要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的.45分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我们要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努力打造学习型的化学课堂,向45分钟要效率。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讲解、学生的综合练习。按照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其余的时间应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学多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耳濡目染,学会合理运用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效益最大化。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良好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良好方法的神奇效果,激发起学生努力探索有效学习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帮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四、精心设计相关练习,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相应的练习题,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解题的能力。练习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当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相关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通过这些习题,学生能够对课堂所学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分层,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机会。课后作业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并且加强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发现共性问题班内集体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辅导,杜绝将学生遇到的问题积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学习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八
1.1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
职业院校的学习环境与本科院校的学习环境存在一定差距,职业院校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严重者还会放弃学习。
而学生一旦自身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习效果必然会变差,更别提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学习问题了。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是制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1.2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化学知识教育,使其掌握更加丰富、全面的化学知识。
1.3定式和功能固着。
这主要是指学生的思维存在定式,遇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只看得到问题的一种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所以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以外,学生的性格、情绪、认知方式等因素也会对其问题解决能力产生制约,导致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有效解决。
2、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2.1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能效感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就化学科目学习来说,每当学生解决了一个化学难题,其自身的满足感个自信感就会增加,自我能效感也会随之增强,这样更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化学。
为此,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时,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并将大而复杂的化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有一定梯度的、由浅入深的问题群,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2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
大学生拥有化学知识的储备,是化学学科问题解决的基础。
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发展与提高的。
我们在讲课时要让学生注意各个概念、规律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保障。
2.3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摆脱思维定式,拓宽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去考虑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时,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往往采取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推导的正向思维,而有些合成常常是采取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逆向思维推导比较容易。
这样就说明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思维,才会有突破。
2.4注重解题思路剖析,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更加重要。
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剖析,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
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同类型问题时,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利用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强化,使学生能自行解决化学问题,提升其自身的整体素质。
本篇文章以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背景,对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希望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能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帮助。
作者:陈茂红单位: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茶与化学论文篇十九
我国是人口超级大国,同时也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的高消耗,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人们所能占有的资源也是屈指可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摆在我国面前最大矛盾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牺牲”来换取经济的“腾飞”,还是更好的限制人均资源的消耗来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破坏。工业在我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其中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工业为其他行业持续不断的提供更多的科学服务和产品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整个大自然也受到了空前破坏的问题。生态失去平衡和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的日常生活、健康,不断加深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出现更多的问题。
面对这种现状就必须让我们通过改变研究模式来改变生产模式,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到化学工业中,将能从源头控制和防范污染。绿化化学无疑是“无害”为基础的环境化学,通过化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更大限度的消除或者降低有害于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原料、产物、副产品、催化剂、溶剂等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不要使用有害、有毒的物质,更加不能产生过量的废弃物,不合理的处理废弃物。这是一门从源头加强防范和控制污染的化学,或者说这是一个更有层次的化学理念。从绿色化学的定义上我们就能看出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产生的理念。绿色化学理念引导人们更加重视环境。早在1996年美国就以“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作为美国绿色化学挑战计划中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奖项的设立,其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敢于探索绿色化学,积极使用和推行绿色化学的科研成果。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主要力量还放在经济发展上,也在1996年举行过以“工业生产中绿色化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通过这个小小的研讨会也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绿色化学工业成果研究和开发。后来的一年,在香山会议上宣布了我国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的研讨工作机构。从这些资料来看我们在进行高校化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思想体现出来,做到更好的借鉴。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育中有助于培养辩证统一的良好思想绿色化学以全新的方式颠覆了“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需要从源头抓起,才能避免污染和破坏,是一门以源头为基础进行治理的无害化学。而且要特别强调了,对绿色化学全新理念的推出并不是要全部否定传统的化学,而是以客观为基础,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将传统化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将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有危害的因素消除,这才能更加突出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
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观念,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去。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对绿色化学原则进行体现,将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做到更好的渗透。让学生知道在发展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地球上的能源和物质都是有限的,要善于应用和珍惜。例如:学习“烯烃与溴的亲电加成”相关知识时,以往基的烯烃与溴的加成反应逐渐连结吸电子所取代,在麦克尔受体的作用下烯烃在阳光引发下与溴进行自由基的加成反应。而这里的能源绿色化就体现在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它为解决目前化学能源的污染性、有限性以及温室效应等能源问题开辟了更多的出路。通过以上绿色化学的实际例子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和关心生态环境、珍惜能源等问题,逐渐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绿色化学理念是对传统化学一次全新的改革。可以通过以化学理论课为基础,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并得到实践和强化。例如:在高中有机化学教材中,介绍浓硫作为酸催化剂的时候,只介绍了酯化反应。但是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对设备进行腐蚀、产生大量的无机盐废弃物、收率低等。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多个角度来提升产物收率的方法。学生进行资料手机和查阅提出了一些方案:
一是用高效催化剂替代,可以用杂多酸、固体超强酸、无机路易斯酸等;
二是建议使用绿色溶剂:
三是用微型实验进行替代。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敢于亲自动手操作进行验证,这样开拓了学生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原子经济性反应的研究、选用净化原料、采用无害无毒的溶剂和催化剂等。让企业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集中用于研发绿色新成品,抓源头,将污染扼杀在摇篮中,这样才能让企业和社会呈现“双赢”的居民啊。在高中有机化学中,有很多的这类的教学重点,例如对氧化进行选择性反映,教材中通常会介绍使用大剂量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但是在工业生产实际情况中采用的是催化氧化,如h2o2,o3也是氧化剂,用来进行催化反映是非常合适的,可以更好的进行清洁,而且产率极高,没有出现“三废”的现状。通过这些实际绿色教育实例,学生能明白,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化学是一门长盛不衰的科学,它始终走在各个学科的前沿。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化学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才能加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提升创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高校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茶与化学论文篇二十
绿色化学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化学与人类社会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科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绿色化学理念也主要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学习中形成环保习惯,学会绿色化学的真正理念及内涵。接下来就来研究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我们能够在课本中常见到关于绿色的词语,比如“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利用”“废物再循环”等。这都是在渗透绿色化学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化学课本中,这类词语更是能够显而易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有二:(1)为了增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通过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理念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验中遵循这一理念,以及在以后的生活实际中能够贯彻好这一理念。(2)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还不够明显,其作用也没有真正地显露出来,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理念的贯彻。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好自身绿色意识。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培养好自身的绿色化学意识,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现实教学中,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还保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真正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好传统与绿色理念之间的转化,培养好自身的绿色化学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相关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比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等。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引申到化学与实际生活,最后用案例来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化学理念是现代化学教学中的新课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这一理念。本文研究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旨在促使更好地进行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