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优质21篇)
读完这本书,我对主人公的遭遇深感震撼。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涉及传世名著,有的关注当代新作,有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有的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文,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够从中学习到写作技巧和思维方法。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范文的参考,写出自己独具一格、有思想深度的读后感,与他人一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一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一个人在世上行走,能让人敬佩,愿意交往,往往不是财富的多少,名声的大小,而是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品德,是否有深刻的教养。
《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德行不好,也是走不长远的。好的品德,就是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往往:遇事不责人,凡事会反思,事事懂感激。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一件事能否做成功,不仅在于人事,更在于天命。俗话说:“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人能够决定的部分是有限的。如果遇到事情不问清原因,先去责怪别人,把责任推给对方。往往会弄巧成拙。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顾客正在店里品茶,发现自己的茶里结了很多小块。很生气,就叫来了店主。店主温和有礼的说:“请问先生,有什么能帮到您吗?”顾客没好气的说:“你们的茶太差劲了,加点牛奶都结块了,还怎么喝。”店主轻言细语的说:“不好意思,先生,我立刻给您换一杯。”于是,端上了一杯新茶。
店主轻声的`说道:“先生,我能不能向您提个小建议,如果茶中加了柠檬,再加入牛奶的话,茶是会结块的哦。”顾客听后,很是惭愧,原来是自己不小心加了柠檬的原因。
古语有云:“责人先责己”。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错。总是把眼睛放在别人身上,就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故事中,顾客在茶出现结块的后,先想到的是责怪茶不好。但最后却发现是自己的问题。而店主在知道实情后,没有责怪客人无理取闹,而是用建议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也赢得了人心。
古人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喜欢责备别人的人,往往不愿意承担责任,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们懂得遇事不责备家人,才能家庭和睦;遇事不责备朋友,才能友谊长存;遇事不责备伴侣,才能相濡以沫。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只有在认识自己不足后,才能改进,才能有所收获。一个不懂反省的人,如同井蛙,坐井观天,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久而久之,身边的人就会远离,自身也会诸事不顺。曾国潘曾说过: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过错,然后承认并且改正,是最困难的事情。被誉为“千古一完人”的曾国潘,刚刚入朝为官时,不懂得反省自己,性格直来直去。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和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几次陷入绝境,都没有人愿意支援他。
后来,又因为认不清自己,想要挟皇帝给他督抚的大权。被打发回老家守丧去了。在守丧的三年间,曾国藩深刻反思了自己,发现是因为自己性格太过刚直,不会为人处世,最终悟出“刚柔并济”的道理。后来,他再回归朝廷,完全变了一个人。行事有度,做事有法。最终成为一代重臣,被同僚拥护。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学问渊博,每日反省自己,才能做到通达,为人处世不出错。平常的人,更应该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自在。
《增广贤文》中有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最好的品德,遇到好事,学会感恩,因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遇到坏事,学会感恩,因为教会了我们成长。生活中,遇到帮助我们的人,一定要学会感恩。每个人都不容易,能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帮助我们的人,是因为在乎,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韩信少年的时候,家里非常贫寒。经常饥肠辘辘,就每天去河边钓鱼,用钓来的鱼,去换别人的饭菜。有个老婆婆,经常在河边洗衣服。见他可怜,就每天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后,送给婆婆千金作为回报。
一个有感恩心的人,才能做成大事,才会得贵人相助。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只靠自己。人需要和身边的人来往。心怀感恩,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才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教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深刻的历练,才能显现出来的。
遇到事,不责怪别人,是一种为人着想的智慧;
看到事,先反思自己,是一种勇于担当的格局;
碰到事,学会去感恩,是一种看透世事的境界。
此生,愿你内心坦荡,知足常乐,遇事懂得反思自己,心怀感恩,如此,方能拥有幸福一生!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二
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没有伪装的待人诚恳,发自内心的为人善良。
曾有一位读者分享过他的故事。前些年,在他家小区门口,总有一些农村的老人家在摆摊卖菜。每次家里没菜了,父亲都会让他拿上现金去那里买,还嘱咐他不要讲价。
他很疑惑,明明去超市更近便,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拿零钱去买路边摊呢?父亲回答说,老人年纪大了不会用移动支付,这些现金能让他们方便一些。钱不算多,但菜卖完他们就可以早点回家。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善良,是行善而不扯起善良的旗帜,是积德不需要人见。”教养,是了无痕迹的温暖传递,不必总是向对方言明。我对你好,却不希望你难堪,你也不用觉得有负担。
人,活的就是一个人情味,做过的事情不用尽人皆知,但求问心无愧。一旦做一件事的目的性太强,雪中送炭也容易变成对他人的苦苦相逼。最高级的教养,就是刚刚好的留有余地,刚刚好的不动声色。
嫂子怀孕后,给宝宝买了一屋子的玩具。有一天,她的朋友带着女儿来串门,嫂子客气地说:“去房间里看看,有什么喜欢的都可以玩。”说实话,我当时有点担心,生怕这个8岁的小女孩把宝宝的房间弄乱了。然而小女孩却一直站在门口,我问她怎么不进去,她说:“这不是我的房间,不知道能不能进。”
我挑了几个玩具拿到客厅陪她玩,看得出来她都很喜欢。临走时,嫂子说可以让她带几个回去。小女孩想了一下说,这些都是给宝宝准备的,自己不要了。
真正的教养,无关年龄。真正有教养的人,不论人前人后,心里都有一杆秤,会时刻掂量自己的言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品性,可以观察他下意识的反应,越是微小的细节越能看出一个人教养的高低。
就像大家都排着长队时,不去插队;别人输入密码时,礼貌地看向别处;开车经过有积水的地方,减速让行人先走……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恰到好处的让人舒心,无需提醒的让人放心。
曾看过一幅漫画。掉进深坑里的人卖力求救,深坑外的人也伸出援手,两人却因为距离太远而遥遥相望。可是在坑外,明明就有一架可以救命的梯子。深坑里的人心怀感激、抱有希望,而深坑外的人却在卖力伪装。
有人说,生活中有些让我们觉得无能为力的瞬间,并不总是苦恼于事情有多难解决,而是发现对方缺乏真正的善意。
若你见过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就会发现,认识了这个人就能了解他的心,赤诚没有隐瞒,热烈而不掺杂虚假。我们当然都明白,人人有私心,但我们更懂得,做事不能没了良心。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没有伪装的待人诚恳,发自内心的为人善良。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用温柔和善意对待他人,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三
什么是教养?词典上说:“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这样的解释过于专业,让我不得要领。读了《教养的证据》这篇文章后,他平直的阐述让我豁然开朗。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便点出了自己对教养的理解:“因教育而养成的良好品质”。作者认为,教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出来的。这个教是广义的教,除了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还有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褒扬个人身价的标志。一个人的教养是不是由自己随意标榜的'吗。
作者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教养是要有证据的。
接着作者细述了教养的七个证据:有教养的人,要懂得与自然协调,要爱好动物,植物和自己的同类;有教养的人能够自如的运用公共语言表达内心和他人交流,并能够妥帖的付诸文字;有教养的人要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有教养的人会不由自主的拥有远大的目标;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的种种优秀品质要充满敬畏敬仰之心;有教养的人,能够明了自己的局限,知道世上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教养的人,要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永远保持尊重。
诵读之后,文中第四第五点阐述在我心中也很强的共鸣,那就是,人可以被暂时的困难打到,对结果失望,但有修养的人绝对不会绝望,短暂的失望不会冲淡心中的远大目标。有修养的人会坚信这样一句话:“试一试,可能我们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不去试,成功的希望则是零。”有修养的人不会停止努力。
对作者的第五证据,我也深有感悟,那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会知耻,对于自己尚未企及的高尚品质要心之向往,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也正因为对优秀品德的敬仰之心才会促使他成为令人敬仰的人。我们从报道中获悉,有一个登三轮的走进复旦校园成为文学博士,也有洗衣女工成为文学硕士。但我也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些身强力壮的后生混杂在老弱病残的乞丐堆中,嘤嘤切切的向路人乞讨。说不定他们乞讨的收入比施舍的人还多。他们缺少了人的知耻,不管后来如何富有了,他也成不了有修养的人。
就如作者所说,教养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潜移默化得来的,也是要自身个体努力才能得来的。
如果你还不是大自然的簇拥者,快试着感受身边的植物,动物吧,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天人合一的感觉吧。
如果你游离在人群之外,你也不妨敞开胸怀,尽情吐露吧,你会发现心胸中流通的真情实意会变成你口中的莲花。
假如你业已心满意足,去回顾一下你儿时的梦想,让远大的志向给你插上远行的翅膀。
去见贤思齐吧,说不定那一天你也成了心目中有修养之人。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四
一个情绪化的家长,很难养出情绪平和的孩子。我们观察那些爱发脾气、爱打架的孩子,背后一般都有经常情绪失控的家长;那些爱嚷嚷、没耐心的孩子,也常有脾气急躁的家长。你处理情绪的方式,首先会成为孩子学习的目标。想要孩子有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家长先学会控制情绪吧!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最初的几年就是模仿身边的人。比如学习说话的阶段,许多家长会感叹,一天的时间,孩子学会了好几句话,有时候自己随口说一句无心的话,孩子立刻就学会了。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家长的模样。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孩子去完成。你想要孩子拥有的特质,自己先拥有。
平等即尊重,既不需要胁迫也不需要宠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父母生了他就拥有对他的控制权。被胁迫长大的孩子,容易失去自我,丢掉自信,在人群中唯唯诺诺,成为经常被欺负的人。被宠溺长大的孩子,被剥夺了动手和思考的能力的同时,自视过高,以自己为中心,容易目中无人。父母爱孩子,首先从尊重做起,给孩子平等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自信指向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对自己的确信,是他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某些任务。自信心的建立需要许多事件的积累,一件事完成了,得到了内部肯定和外部认可,在类似事件上,他就有了信心。自信的孩子,更容易带给他人积极乐观的感受,给人信心。所以,孩子完成了一些事情,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但不要无原则地夸赞,避免过犹不及,失去了抗挫折能力,养成不允许失败的个性。
有教养的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界限,不侵犯他人。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许多孩子还无法知道自己和周围人的边界,需要家长协助建立。比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里的东西是有归属的,并不全都是他的,社会上的资源也是有区分的,需要他在一定的规则内努力争取才可以得到。另外,告诉孩子,当别人侵犯到他的边界时,要坚决拒绝。
承担责任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往往责任背后意味着付出,许多孩子成年后遇到问题就逃避,同样的问题和错误总是重蹈覆辙,多是由于习惯了回避问题的思维模式所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不要默许孩子逃避错误,也不要对其所犯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惩罚,只需要让他承担他应该承担的部分责任就可以。这样孩子会对事件有客观的认知,不至于成为“逃跑派”,也不会成为“救世主派”。比如,一个从小习惯为弟弟妹妹撑腰的男孩,长大后依然背负着成年弟弟妹妹的生活,已经习惯让哥哥担责的弟弟,甚至会把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怪罪到哥哥头上。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五
赫尔曼·黑塞认为获得教养较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读书,较好的地方就在于,好的书籍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催人思考,然后进步。有时候——觉得很奇妙——哪怕横跨很远的空间,或是很久的年月,一本好的书能够让人受益匪浅,一句话,一个道理,往往能够让你和几千年的作者产生极大的共鸣。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经典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经典作品会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们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较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读书还能使人穿越时空,返回远古,与李白苏轼举杯宏饮,看屈原傲骨清风,和禹锡陋室雅谈,与孔明纵谈天下;亦可让思绪超越时间的步履,飞翔到未来时空,让思想在未来的天空下驰骋,飘荡!这些,都会在消融了喧嚣的疲劳之后,为我们呈献一份平和空灵的喜悦,留下一段深入冷静的思索,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平添几分深刻。
读书能令人快乐,读书也能让人学习,学无止境,那么读书亦无止境,读书有趣,却也苦乐掺半,然而不管是晨曦初露的清晨,还是风清月白的夜晚,只要有书,便有我的忘情的遨游,有我幽静的享受。
作为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师的岗位上游刃有余。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那什么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人文化品德的修养,是一个人从小就习得的一种规矩,是待人接物处事的一种敬重态度。丰一吟在《回忆父亲丰子恺》中说:“生而养之,养而教之。教养,是一个家庭传承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教养,是教育和养成,是文化的传承和后天学习的规范。一个人的教养,不是先天就拥有的,而是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周身氛围所养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经过人生历练和修行所沉淀下的德性。当我们呱呱坠地,生而一张白纸,往后一生的精彩都由自己去涂鸦,而一个人的教养则以自身的学习和规范养成的。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因素,而父母的品行更是影响孩子的教养。
《三字经》中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人若没有教养,便是父母老师的不称职。“昔孟母,择邻处”只为孩子远离那些不良因素,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胡适先生曾回忆母亲时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可见,自身所处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的品行和行为举止,都会在生活中慢慢渗透于孩子的品行和教养中。
英国切斯特菲尔德说:“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要明辨是非就得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要学习,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更要学习,学习端正己身,立身处世,待人接物。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在《论教养》中说:“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前提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教养,是发自于内心,是以成长环境,教育基础,自身经历等所综合成一种内在素质。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不止是行为上彬彬有礼,更注重于其文化内涵和道德修养。其中,文化,不单单指文化学识,更是一种以行为习惯和精神价值结合成的意识。
作家梁晓声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自觉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有一次,列宁下楼中途偶遇一女工端盆水上楼,女工见是列宁,就赶忙要给列宁让路。列宁出声阻止,并且自己紧靠墙壁,让女工先过,同时说:“你不必这样,你手中端着水盆,而我两手空空,请你先过去吧!”列宁说话很温暖,并且“请”字说的很响亮。直至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是一件日常小事,却体现出他内心品质的伟大,他不以自己地位高贵而傲慢无礼,而是给予他人方便的善良。文化修养是一种由内散发的一种气质,是从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且沉淀到一定程度所散发出的一股无形力量。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在于其学历高低,而是是否具有这种无形中所沉淀下来的气质修养。有文化修养的人,总能发现事物中的美好和希望,更是对光明的未来充满着极大的向往。
教养,是发自于内心,是一种经过时间的磨练和规范后综合的内在品质素养,是待人处事上的行为习惯。礼貌,是外在的行为,是在模仿和刻意下也能假装出来的一种谦恭有礼的行为表现,它不一定发自于内心。有教养的人,总表现的很有礼貌。有礼貌的的人却未必是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内外兼修,这样的人不是有教养,只能称其“伪君子”。一个人牙尖嘴利,却背地里又做好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教养,只能说其有一副好心肠,刀子嘴豆腐心。
日常生活中,吵架后,我们总能听到劝架的人说:“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他人就那样,嘴巴坏但心地善良,你也别太介意。”等等之类的。但他忘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伤人往往也就在那一两句话中,伤过之后便是千疮百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教养的人不会口无遮拦,也不会以嘴毒心肠好为借口的;反之,有教养的人相处起来是舒服的。歌德说:“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养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菜根谭》:“有教养的人,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有教养的人不责难别人的小过错,不随便揭露别人的隐私,不念叨别人过去的坏处。教养,体现于细节。它不是看笑话,更不是让别人感到难堪或轻视。洛克说:“教养的本质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有教养的人,不会让别人觉着尴尬困窘,在冒犯了他人后,懂得及时反省自身以及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你在图书馆看书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去看,但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你的个人教养。当公共区域有人休息时,你不能总弄出动静,影响他人。不然这就是你素质低,没教养了。一个人是否拥有最高级的教养,就看他懂不懂顾忌别人的感受,懂不懂将心比心,会不会让与之交往的人感到亲切舒适和满足。
格里美尔斯豪森言道:“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内在的修养让人吸引着志同道合的人,外在的行为礼仪拉近彼此距离,而内外兼修的教养,是稳固所有关系的壁垒。教养是人生的一大课题,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都去研修。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七
前几天,有幸拜读了《教养就在回头扶门的一瞬间》这篇文章,触动很大。入门时,主动为后面的人扶一下门,在生活中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节,但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文明素养。培养孩子教养,礼貌从细节开始。
真正的有教养,除了见多识广,谦和懂礼,还会顾忌别人的尊严,尊重别人的选择。礼貌是指语言动作谦恭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懂礼貌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但有教养的人通常会懂得遵守所处环境的礼貌和礼节。
教养如何表现?我认为,这是一个教育人的问题。
1、包容。一个人的教养、素质以及家庭环境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心胸展现出来的。容纳的越多越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水平,在遇到别人的错误时,我都是在别人没道歉以前就已经原谅了他,因为我知道很多人犯错的原因并不是自己有多坏,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者意识到会造成伤害,但是没有意识到会造成如此重的伤害。
2、尊重。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尊重他,言语上行为上要一致。是人总有一些让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或喜好,请尊重、理解他们。
3、独立思考。大脑是自己的,别舍不得用。别对待思考就像对待家里的遥控器一样,带上保护套,就怕按坏了。
4、情绪控制。我们需要通过情绪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态度,但是,别太夸张。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给反制。
5、懂得放弃。已经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懂得放弃是可能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6、对人友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你想的。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周围的人。
7、换位思考。不理解别人的行为了,不知道该怎么与人交往了,不明白该怎么处理事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假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我会不会接受,我会不会相信……再去做自己该做的。
有教养的人,一定能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师长的期望,家人的用意和别人的关爱,以及自己做人的责任。能够学会与周围的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学会理解别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与自己对话,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把握自己。
有教养的人,一定对人类所表现的各种优秀品质如真诚善良、勇敢正义、勤奋节俭、尊老爱幼等充满敬重之情,他能用理智约束自己,他能在尊重自己的同时去尊重别人,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去完善社会。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八
我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感受到朱老师伟岸的身躯内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教育的细节》中有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引起我极大的共鸣。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学生的成长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它不仅愉悦着教师的心灵、推动着学生自己的发展,也带给家长们信心和希望。学生是成全和成就教师的贵人。所以我特别认同永通老师所说的:“好的教育,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情感教育。教育的人间情怀,胜过无数的教科书和僵硬的规章制度。它是教育者伴随自身的生存状态而来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是教育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
实上,在今天中国僵硬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谁,都只能在体制的隙缝间做一些细小的尝试和努力。如果你想跟游戏规则说‘不’,争取一点个人自由呼吸的空间,结果可想而知:你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因此,那些穿越俗世利益的拒绝声,自然多了些许悲壮美。”经典的教育范例值得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反复咀嚼和回味。知微见著,守正待时。本书中,作者精心选择的范例,无论从教育性、哲理性、典型性等方面来看都堪称经典,相信阅读此书的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书中得到启发,激起对教育现状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九
最近看到一句话:“比起更陌生的人来,对于那些我们最亲密也是最接近的人,我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
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伤害到的,是我们亲近的人。
而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正是看他如何对待亲近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对外人友善而礼貌,而对自己身边的人,如亲人、爱人、好友,则脾气暴躁。
他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别人,而把最坏的一面留给身边的人。
一次闲聊,听一个朋友说起他的父亲。
朋友小时候,他父亲工作特别忙,有很多应酬,在外面对谁都彬彬有礼,面对各种工作上的事,都有极大的耐心。即便是和邻里街坊发生了争执,也很少红脸,而是客客气气地讲道理,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好脾气。
但是回到家里,朋友的父亲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辅导孩子的作业,永远不过三句话便开始吼骂;心情不好的那天,对妻子孩子都是一副黑脸,稍不顺意,就开始争吵。
一天下午,朋友父亲下班回家,看到晚饭还没做好,瞬间脸拉得很长,没好气地问朋友母亲,怎么饭还没做好,做个饭要拖到现在。
朋友正在客厅看电视,他父亲走过来,把电视一关,对着他吼道,只知道看电视,作业写完了吗?看看你那成绩,我都觉得丢人!整个晚上他都是怒气冲冲的,仿佛一个炸药包,一点就会爆炸,殃及身边无辜的人。
ldquo;大家都说他脾气好”,朋友说,“但是我从小就没有感受到,他把好脾气给了别人,给我们的从来都是暴躁和不耐烦。”
不禁想到朋友每次心情不好时都会晚一点回家,他说要换换心情,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家人。大概是经历过父亲的暴躁和易怒,更加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坏情绪对家人的伤害吧。
对于一个人的判断,不仅要看他在众人面前的样子,更要看他对身边人的态度。
把笑脸给别人,用写满怒气、抱怨的脸面对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教养的。
有人说,和外人需要的是客套,而能够在一个人面前发脾气是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你看,因为和你足够亲密,所以才会卸下脸上的掩饰。
其实,这只是在以亲密为借口消耗两人的感情。
邻居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上周末和邻居说要回家,邻居激动得早早就买了许多菜,等着女儿回来那天给她做一顿大餐。
回家那天,女儿的车在路上被别人蹭到了,耽搁了很长时间,邻居和丈夫想和女儿一起吃顿团圆饭,便一直没有动筷子。
不好容易等到女儿回来,结果她一进门便开始抱怨在路上的事故,宣泄自己的不满。
在饭桌上,邻居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些女儿成长的趣事,大概是觉得心烦,女儿吃了几口,便说,你们自己吃吧,我没有心情,吃不下。便放下碗筷走了。邻居和丈夫面面相觑,心情低落,一桌的菜最后几乎都原封不动。
很快,女儿回去工作了,这件事却卡在了邻居心里。有时和人说起这件事时,总是掩不住满脸的失望:下次和孩子一起吃顿饭,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了。
你的一次不开心,却辜负了父母的浓浓爱意;你留给父母的情绪和脾气,像一根刺扎在父母的心里。
有时,对客户友好,是为了促进工作的需要;对同事友好,是为了维持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朋友邻居友好,是为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对于最亲密的家人、朋友,即使不那么和颜悦色,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相比为了某种目的而维持的关系,对身边人的态度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没有人天生有义务要成为某个人的出气筒。亲近的关系不应该成为丢掉教养的理由。
每一次向身边的人宣泄的不满、怨气,都像是一根尖锐的刺,即便是最亲密的关系,日复一日,也会变得千疮百孔。
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坏情绪,把好情绪留给身边的人,更容易收获幸福。
同学小李就是这样一个人。
小李在居委会工作,社区每天都有各种琐事需要处理,有时遇上不讲道理的住户,沟通总是不顺利,甚至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
一次同学聚会,说到工作,小李说自从在这居委会工作后,慢慢养成了每天下班后一定要去散散步才回家的习惯。
一开始,因为工作上总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他回家也总怨天怨地,看什么都不顺眼,家里太乱、丈夫回家太晚,什么都可以成为脾气的爆发点。
小李说:后来我就下班后出去走走,整理一下心情,再回家就不会把气撒在家人身上。自己轻松,家人也轻松。
的确,不让自己的情绪成为家人的负担,彼此都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我们要警惕本能,培养教养。
以尊重、包容、耐心对待亲近的人,是一个人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教养。
一个人的教养,不能只看看他在外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对身边人的态度。
一个会对父母、孩子乱发脾气的人,掩藏再好,也不过是个窝里横。
无论人前人后都能够保持尊重与礼貌,做到表里如一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教养”二字。
人生总要经历来往离别,有人会来,也有人会走,但是身边的亲近之人却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的人,别让自己的言行让爱心寒,别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他们。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
人生在世,其实就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而且绝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与自己无关。有教养的人,不需要对世界发表太多的意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教养:少言、识趣、自得。
话少说,事多做,做一个守得住口的人,你的生活也将因此而变得更简洁,会少却许多烦恼,懂你的人,无需多说;不懂的人,不如不说。做一个识趣的人很重要,既不会为难别人,也不会让自己难堪。活得识趣,心里就有一把尺子,会分得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怡得自然。这种自得,既愉悦自己,也成就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教养决定着人生的方向,指引着未来前行的路。教养犹如一杯清茶,淡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教养好似一阵清风,轻轻吹拂却和煦万里。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才能拥有璀璨的人生。
山花烂漫,任凭凌乱散落发前,沏一杯清茶放在桌前,细细品味人生的漫漫长路。人生定会遇到挫折困难,但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保持好的教养。
俗话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年轻气盛,往往表达欲强烈,抒发不完的感触,说不完的话。而且还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觉得这样,才能在交流中掌握主动权。可事实上,后来我们就会慢慢发现,多说话从不等于说得好。一味心直口快,只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经历的事情越多,才知道:与其多说,不如沉默。当一个人真正变得有教养,能够看清悟透一些事,表现在言语上,就会愈发深沉而克制。既然多说无益,那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少言以待,让自己在不动声色中慢慢沉淀,慢慢修炼自己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一个人的教养,与年龄无关,与心智有关。到了一定年龄,如果还没有分寸感,还习惯于把越界当亲近,把直接当直爽,其实是教养修炼得还不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想像中更复杂,也更微妙。你以为自己是在展示热情和关心,殊不知,他人感受到的却是不识趣,是厌烦与负担。“乍交之欢,不若久处不厌”。交情再好,都需要保持一定界限不逾矩。否则,注定难以走得长久。其实一个有教养的人,就是时刻摆得正位置,不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关系。这不是世故,也非冷漠,而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待人真诚没有错,但永远不要干涉评价别人的生活,更不要拿交情去绑架他人,成全自己。相处不累的关系中,都有两个成熟而识趣的人。平时过好各自的生活,关键时刻能伸手相助,到了该保持距离的时候,就给予充分的尊重。给别人留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懂得识趣,才能进退自如,从容人生。
大多数人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看法,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能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肯定。一旦得不到所想要的回应,就会为此陷入深深的失望中。可现实往往是,你越在意,只会变得越焦虑。因为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让所有人对你满意。其实,当我们跳出这个误区,回头去看,就会明白,是自己捆绑住了自己,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从来不是别人的眼光,而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看不开,想不透,放不下。一个有教养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处境,都能怡得自然,找到出路。这种自得,是自己愉悦自己,亦是自己成就自己。不必取悦任何人,让自己求仁得仁,就是最好的幸福。
一个人教养的高低并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各种因素造成的。让教养从小开始,从正道大爱开始,真真切切的流进一个人的心中,深到一个人的骨子里。伴随我们一生,也成就我们一生。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看了《没有围墙的花园》这篇文章,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米卡尔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筑起了围墙,孩子们想一探究竟,却破坏了花园。在朋友的劝说下,他拆掉了围墙,一次,大盗闯进来,大家都帮助了他,他从中懂得了一个道理。
合上书本,富翁听从朋友的建议,拆掉了围墙,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围墙倒下的那一刻,拆掉的不仅仅是他花园的围墙,更拆掉了他心灵的围墙。
富翁为了他人,拆掉了围墙,他的心中有他人,给大家带去了便利,带去了欢乐。他同时也把心灵的围墙拆掉了,不再自私,分享了自己的花园,自己也快乐了起来。是啊,帮助别人,就会快乐自己。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德国人养花的方式与我们中国不同,他们是把花朝外种,开出来的花是给大家看,给大家欣赏的,他们把美丽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自己也可以看见别人家的花,也可以欣赏美景,他们互相观赏,自己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可以看见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这也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小男孩,他已经饿的不行了,他来到一位妇女家,妇女很善良,给了他一点面包和一杯牛奶,小男孩十分感激。过了几十年后,妇女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周围的医院都治不好,只有市里的唯一一个医生治得好,妇女的丈夫就带着她去到了那里。医生果然治好了她的病,当他们去交费时,服务台说已经有人付过了,而付钱的这个人,就是那位医生,也就是当年的小男孩,我十分敬佩这位小男孩,虽然当年给他的只有一点面包、牛奶,但他却一直铭记在心,他帮助妇女把昂贵的医药费付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帮助,就换来了自己的生命,这就体现了一个道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也一定要学习妇女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要无私奉献,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充满爱心。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二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接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教养,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经验等等。这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成长,更是为了我们将来成为一个有益的社会成员。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可能会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教养体会,这些教养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将一直指引着我前进。
第二段:关于家庭教育。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我的父母十分重视我的教育。在他们的教育下,我学会了做人的基本道理,如诚实、努力、尊重他人等等。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全面性,它不仅仅指导我们的学习,更注重我们的品德、情感和生活素养的培养。这些教育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在我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为我保驾护航,使我能够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第三段:关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我们成长的另一重要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学习了知识和技能,拓展了眼界,开拓了视野。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体会到了学校教育的好处,它让我拥有了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知识面。在学校教育中,我也学会了坚持和努力。每一次考试、每一篇作业,都需要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这种精神也成为我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支持。
第四段:关于社会经验。
社会经验来源于我们在社会中的互动和交往。在我的社会经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沟通、合作、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曾经参与过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在这个项目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完成了任务,这个过程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却在经历中成长了许多。这些社会经验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让我明白了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五段:结语。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经验,它们对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们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学习知识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技巧。它们帮助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有信心、有勇气地前行。教养是生命的养料,健康的教育体系不仅能够塑造我们的性格、品德,更能够引导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珍视教育,将它们保留在自己身上并不断开拓进取。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三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点点虽然有脾气,但很爽直,我不喜欢孩子像个牛皮糖那样粘。她就是哭也不会很长时间,在她没完没了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转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儿哪儿玩耍,或者买什么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会突然说“哎呀,昨天爸爸买的那个玩具怎么不见了?”她就马上不闹而是去把那个玩具找不出,还说“你看呀,不是在这吗?”早上孩子往往会赖床,特别是冬天,闭着眼睛缩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就拿了一样东西,在她耳边说“看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吗,今天亲公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吗?”她马上就清醒过来,呵呵,还屡试不爽呢。但有时候也会很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边,全家人步调一致,她会哭到东哭到西,然后有个“好人”就站出来,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马上止住哭闹,还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们全家就马上会意的笑起来。孩子还小,我们的教育都是正面的,从来不恐吓她,说什么大灰狼来啦,妖魔鬼怪来吃宝宝啦,也从来不把孩子关到黑房子里。不能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四
学习了家庭心理学,掌握了一部分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初步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角色扮演、相互配合。认识了家庭是表现爱的地方,在家里唯有爱能够维持家庭的稳定。而后读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认识到沟通技巧是多么重要,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虽然理解不够全面,至少还是学会了一些沟通技巧。通过家庭会议来相互探讨,探讨问题,让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感,为家做贡献。在到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开始管教孩子,怎样管教才能教出你想要的孩子了?书中通过对情形的分析,通过管教的方法来克服问题。
在到读《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这本书帮助我们用学习新技能的方式解决问题。问题的出现是某项技能的缺失,或者说某项技能没有被唤醒。这四本书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让自己认清家庭教育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翟老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一步: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孩子不具备某项技能表现出的问题,当学会技能后问题就会消失。用技能消灭问题。技能的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哪项技能的缺失产生的问题。找到这个技能,当问题多时应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从生活的习惯开始,锻炼基本的生活技能。技能是要不断的做,是按照技能的要求去做。让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寻找我们要学习的技能,找到他,确定目标开始学习,直至拥有这项技能。
第二步:商定要学习的技能。
和你的支持者或者亲人商定要学习的技能,确定好技能后开始学习,按照书中说的四个技能区选择要开始学习的技能。第一个技能区:学校技能区;第二个:朋友技能区;第三个成年人技能区(学会和成年人沟通、听大人讲话的能力等)。第四个:勇敢技能区,有勇气表达自己。
第三步: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
孩子怎样认识拥有技能的好处了?什么样的好处是孩子想要的或者是理解的。想办法把一件简单的技能让孩子拥有,并详细说明这个技能给孩子、父母和其他人带来什么。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快乐、带来尊重。这个好处应该是可以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对别人有利的,当获得好处的时候应该给予肯定。
第四步:给技能起个名字。
当我们和孩子认真的研究了技能,确认了技能的重要。并能够看到技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时候,那个我们会给这个技能起一个很好的名字,是一个符合这个技能属性的名字。当这个名字在我们的耳旁响起时,我们就想到了这个技能。
第五步:选择一个魔法宝贝。
当孩子为技能起了名字,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为了更好的记忆这个技能,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魔法宝贝作为这个技能的守护者。当我们看到这个宝贝的时候,宝贝就会赋予我们技能。让魔法宝贝帮助自己克服困难,让魔法宝贝帮助我们倾诉。
第六步:招募支持者。
当孩子为自己要学习的技能确定了目标、认识完成后的好处,并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找了一个魔法宝贝,前面这些准备都是很有意思的,那么是不是把这些有意思的想法,名字,宝贝推荐给他人了,或者是告诉别人,让他们来支持自己,让他们帮助自己,让他们分享自己学习技能的快乐。
在邀请支持者的时候,你要确定哪些人是适合做支持者。通过自己的判断和了解,选择你的支持者,选定以后开始联系他们,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亲自把邀请交到孩子的手上。让邀请者和被邀请者都很开心。成为你的支持者后,你希望你的朋友怎样支持你了?获得哪些支持了?需要支持者说出来或做出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到你的支持者,从哪里获得帮助或信心。
第七步:建立信心。
孩子准备好一切,找到了一路同行的伙伴,开始了技能的学习,可是学习的过程有时候会很长,有时候又仿佛看不到成功的路。那我们需要建立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如何建立自己的信心,让信心满满,同时让你的信心具有可操作性。给孩子树立信心,通过支持者们的鼓励和帮助,不断获得学会技能的信心。
第八步:策划庆祝的方式。
当孩子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提前策划一个学会后如何庆祝。庆祝的意义在于对成功的暗示,对技能学习的信心。和孩子一起策划技能学会后怎样庆祝,邀请那些人来庆祝?这些人在哪里庆祝?庆祝的时候吃点什么?喝点什么等等。策划一个庆祝的`方案。
第九步:为技能下一个定义。
今天能表演、明天就能做到。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技能明确,信心的树立等,我们要用简单语言和动作展示我们的技能,让这个技能极具操作性。当我们学会这个技能是应该是怎样的表现,表现出不同的样子。
第十步: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的什么技能。
大家必须要清楚明白孩子在学习什么技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知道他在学习这个技能,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技能的学习,提醒他这个这个技能的好处。一起讨论这个技能,讨论这个技能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怎样去克服。广告的范围也是也要根据技能的特点而定。技能具有公开性,那就尽量多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反之,则只能有最为亲密的几个人知道和了解。
第十一步:练习技能。
在前面我们和孩子已经规划好了技能的学习的所有策划工作,也做了宣讲了,真正能够让技能学会,必须练习,花足够的时间练习。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练习,制定一个演练的计划,按照演练的步骤开始演练。
演练时需要足够频繁,通过不断练习把技能固化下来。三重赞美的方法比较不错。刚读的时候才知道如何去赞美一个人或事情。每一层都很重要,相互衔接。学会赞美别人,还要学会使用必要的手段来赞美别人,那样就更好了。
惊叹:用你的语言、表情告诉孩子做到这个技能真的很不容易,很厉害。
承认难度:让孩子知道做好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怎样克服困难的?
请求解释:让孩子告诉你是怎样做到的,通过孩子的语言来解释一下。
通过这三重赞美来鼓励我们的孩子。
称赞是一个团队活动,通过支持者称赞孩子、通过家人、孩子认识的人来称赞我们的孩子等等。
第十二步:提醒技能。
忘记或者退缩是技能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学习进入到重复阶段或者没有进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退缩,退到原有的状态,这时候需要我们的支持者来提醒我们,提醒孩子,让孩子能够想起他的技能,学习技能的好处等。同时要激励孩子学习技能的动力,从他们给你自己的激励开始、从他们想要的好处开始激励。让他们不断的进步,直到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当技能变成他学到的一部分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提醒了,就可以学习下一个技能了。
第十三步:庆祝成功。
当孩子学会了技能就用第八步的策划庆祝成功。如果孩子没有学会这项技能,那么可能是技能定位不准,要帮助孩子找到准确的定位,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学习这项技能。庆祝是为了展示自己学会的东西,也感谢那些支持学习技能的支持者,学会感谢他们,分享一下学习的过程,分享学会这项技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自己的信心。为学习下一个技能做好准备。
庆祝的意义很多,用这种仪式感超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后获得新技能感受。让自己获得让同感,也让哪些帮助过自己的让有让同感。
第十四步:把技能教给别人。
学会的技能能够教给别人是开心的一件事,让孩子学会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别人,也是对孩子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能够熟练的运用并交给其他孩子,这个过程应该是可以帮助孩子提升信心,觉得学习的知识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让孩子学习下个技能做好了准备,也让孩子有勇气和兴趣学习新的技能。
第十五步:学习下一个技能。
孩子在完成一个技能后,就可以准备学习她的下一个技能了。按照她学过的程序在来学习下个技能,应该是更为简单了,当每个简单的技能不断学习完成后,就可以学习更加困难的技能,就像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当她站在山峰的时候,应该可以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做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学会从简单的技能开始,一步一步的学习更多的技能,给予引导,或者求助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帮助孩子能够学会每项技能。
坏习惯、攻击行为这些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点,怎样克服这些坏的行为了,从书中的例子来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让后找到你一个技能来取代这些问题,让技能来帮助孩子。当孩子用这个技能的时候就解决了问题。
行为的问题可以用另一个行为技能来取代,另一个行为的开始是重要的,怎样开始?
强迫性行为。
书中的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一个阶段会出现强迫自己做一个事情或行为。克服强迫行为的方法培养孩子忘记这个行为,淡化这个行为,帮助他克服焦虑,建立新的爱好和兴趣。
耍脾气。
这个故事从分析问题的原因开始,帮助孩子确定明确的技能学习。选择魔法宝贝,建立鼓励的机制,建立孩子学好技能的信心,在得到老师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改变耍脾气的问题。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又出现了另外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前面做到工作,需要及时的处理这个问题,快速的制定了新技能的学习。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可以帮助孩子策划庆祝活动,对他的良好表现给予奖励。
利用这个工具来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技能学会了,问题解决了,技能选择就是正确的。在学习技能的开始阶段、过程等都要和孩子商讨。讨论需要学习的技能,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帮助克服困难,给予专业的指导等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很快的掌握自己选择的技能。我们作为孩子坚定的支持者,要用真诚的心对待孩子,要认真对待孩子学习技能面对的问题,困难。要做一个正面的支持者,不说负面的言语,不能打击我们的孩子。要充分的理解你孩子,你自己和情形。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五
秘密花园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写作家伯内特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姑娘玛丽在印度的一次霍乱中失去父母,经过父亲的旧部属的大力协助,玛丽被送到她的姨夫克拉文勋爵在英国的庄园。这座庄园中有一个神秘的花园,她的姨妈就是从花园的蔷薇藤上掉下来摔死的,为此,克拉文认为那个花园是不祥的,吩咐永远将花园门锁上,并把钥匙藏在妻子的卧室里,并一直不愿意见到儿子以免勾起伤心。后来,玛丽通过一只有灵性的知更鸟找到了花园门。并偶然获得钥匙。玛丽还在庄园里发现克拉文的儿子柯林,他应生病而自我幽禁在房间中,玛丽不能秘密的去看柯林。还认识了保姆玛莎的弟弟狄肯。后来,柯林在玛丽和狄肯的陪伴下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经过一个神奇的魔法克拉文与柯林重逢,玛丽也成为他们家的一员。
这本书是关于友谊、决心和毅力的一本好书,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对心灵和成长的的探索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的地步。展示的是人的态度如何决定人的生活,生活可以无比美好,也可以非常悲惨,完全取决于你对他的态度。秘密花园充满了生命力,阅读的过程像在呼吸新鲜的氧气。
她们三个小孩,用自己的力量,让一座即将要死的花园活了下来,这是需要多大决心和毅力啊!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六
今天是阅读的第一天,30页的阅读量,完成100字以上的读书感想。简单吗?应该说不是太难达成,难的是天天坚持。那么阅读时间怎么安排呢?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带着书去上班,如果有空,可以先看看。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在已经读过一遍,只是理解不够。不过我也不担心,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接受并吸收一种新知识需要时间是正常的。今天除了作者序和译者序之外,还看了30页内容,胜利!
现在今天的阅读已经完成,可是我觉得我应该把第1页到55页的内容重读一遍再来写读书心得会更好些。
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在儿童身上发现问题,我们不要认为孩子是有了问题,而是要认为他的某些技能需要学习,等他学会了那项技能,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实施分十五步,我已经读到介绍的前五步。
1.把问题变成孩子能够学习的技能。
2.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学习的技能。
3.帮助孩子看到所学技能给他和其他人带来的好处。
4.让孩子给技能起个名字。
5.请孩子选一个可以帮助他学习技能的魔法宝贝。现在所读到的内容理解不够,实施更谈不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读的深入,会带来变化的。
把孩子的问题转化为孩子能学习的技能,这样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抵触情绪会好的多,都更容易接受和积极参与配合。儿童技能教养法有十五个骤,今天阅读的是第6步:帮助孩子找到他的支持者;第7步:让支持者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们对他的学习充满信心;第8步:跟孩子一起设计策划如何庆祝,如果他们掌握了这个技能;第9步:让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时是怎样表现的;第10步:广而告之。
告诉大家孩子正在学习什么技能。这些步骤都是为了孩子们在制定好自己的学习技能计划后如何能很好的实现它,确保孩子能学会这个技能,已达到改掉坏习惯的目的。当然在每个具体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各自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第10个步骤,广而告之要有个恰当的范围,在家庭中才有的坏习惯所需要学习的技能,告知的范围只限于家庭成员,这样既给了孩子学习技能的动力,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为了让孩子学会技能,他们需要练习。练习的方法有“表现”、“展示”和“表演”,为了保障练习的持续性和效果。可以让孩子想出练习技能的方法,他们会有特别的创意。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为了确保孩子们能继续练习,他的支持者和身边的人可以给他以适时的赞美。
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会有倒退和反复,这个时候需要别人的提醒。如何提醒孩子他忘记了正在学习的技能呢?我们可以和孩子事先谈论这个提醒方式。在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小组里,孩子们可以互相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自己和其他人都同意说,这个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了,我们就可以为他举行庆祝活动了。这个活动像是一个奖赏,也是向其他人致谢,让孩子们有机会去体会感恩之情,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如果孩子没学会他们的技能怎么办呢?我们需要看看到底是为什么,再做出适当的调整,帮助孩子重新开始,学会技能。
要掌握某个技能,仅仅自己学会是不够的,要鼓励孩子把技能教给别人。把技能传授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益,对自己也是一种帮助。这么做可以帮助孩子巩固他的技能,降低“退步”或者忘记了所学的那个技能的风险。孩子们天生有求知的欲望,也天生有为人师的需求。在教授他人技能的时候,都会感到自己有用处和价值,能得到更多的赞美。
孩子学会了一个技能以后,下一个有待学习的技能就近在眼前了,对于孩子来说对于学习新技能的期待会让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眼下的技能。掌握了某个技能之后,他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被获准去学习下一个技能时会感到非常的自豪。
明晰了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以及实施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十五个步骤,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这个技能教养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一、抑郁、失落、悲伤。面对遭遇这些问题的孩子,试图去消除引发他们不快乐的根源,这种做法并不具有可行性。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找到他们需要学习的技能,以便能够找回曾经拥有的快乐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二、恐惧和噩梦。对于害怕某些“怪物”的孩子,你跟他解释这些怪物不存在是丝毫没有用的。为了克服恐惧,就必须要战胜它们。孩子们可以通过跟他们害怕的东西近距离接触,亲自得到不害怕的体验来征服恐惧的。要鼓励孩子去熟悉他们所害怕的东西,当孩子对他们所惧怕的事物变得熟悉起来的时候,就会从自身的体验中了解到,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好怕的。
三、强迫性行为。儿童出现最常见的强迫症问题之一就是过度焦虑,知道了问题的核心,多做针对性训练,就可以减轻甚至改掉强迫性行为。
四、随意便溺。通过利用儿童技能教养法,分步骤学习能够及时上厕所的技能,非常的有效。
读书的第七天,《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的内容也接近了尾声。孩子们(甚至是成人)身上有许多毛病和缺点,对于这些毛病和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批评教育,喋喋不休,好像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会让孩子自卑,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儿童技能教养法很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它把孩子的问题转变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技能,通过学习新的技能就可以克服存在的问题。
首先转变观念,孩子们有问题,只是某些方面的技能没有学会,等他学会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我可以试着和孩子以及家长商定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并鼓励孩子发现拥有了这个技能,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帮助孩子意识到拥有这个技能给他和别人带来的好处。接着按照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特别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帮助孩子练习这个技能,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并帮助和提醒他。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七
记得一个朋友和我说过,“你能走多远,那么你的孩子就能走多远”,这里的远,不单指路途的,也包括健康、信念、梦想、快乐以及对孩子深远教育。
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走多远,就如同我坚信的,只要愿意,你想让孩子多幸福,你就能让她多幸福,这不是你有多少的文化,多少的钱就能决定的。
我有一女,英文名rani,4岁8个月。就从带她这么多年谈点感想吧。
一、父母首先做好自已。
1、当个幸福的人,有自已的生活。
只有当爸爸妈妈的人自已幸福了,那么孩子才会幸福。孩子不应是我们的全部,当妈的经常会对着人唠叨说:我很烦恼,孩子不听话,处处跟我顶着干。我每天还要辛苦工作,回家还要侍候孩子,给他好吃,陪他玩,陪他做作业,等等。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困惑,是把自己的全部贡献给孩子,还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妈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除了陪伴孩子,还应该发展自己,并与成年朋友交流沟通,有自己的生活。
为此,妈妈应该为孩子安排好日程,给孩子确定的作息时间,比如每天几点就让孩子上床,养成习惯,睡前给孩子讲一两个故事,唱歌,亲吻他们,关灯。做这些事情时,父母应该是全心全意的,并且持之以恒。这样妈妈可以在孩子睡觉后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当妈的觉得忧虑,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做母亲的应该找时间发展自己,使自己从内心感到快乐,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微笑面对孩子。
父母照顾好自己,那么孩子就会很好的。
2、认清自已的问题。
认清自已,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自己的成长经历不要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我为什么会因为老公和小孩的事情生气,今天又为什么对着孩子发火,今天又为什么唠唠叨叨,今天又为什么打了孩子。
今天生气了,有可能是因为你今天工作上遇到麻烦了,今天你发火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你今天自已的身体不舒服了。
要知道自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情绪,这些情绪来自哪儿?这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可是,在我们亲子关系中,却经常是用生气来表达爱。
因为幸福来自健康的心理,不是说心理健康的人,就没有问题,而是她能有效地解决自已的问题。
我也对rani发过火,打过屁屁,她那小小的心灵也可能受过伤,但是我及时地为她疗伤了。所以她每天都能很开心的去学校,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开始就没有为上幼儿园哭过。
3、让父母的行为变得有模仿价值。
父母或家人是孩子模仿的第一环境。特别是妈妈,把全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老师认为,妈妈应该找时间和成年人相处,让自己的思维一直保持清醒,不要让自己的智力也降低。
比如,你对他大声叫,孩子可能也会大声叫。生活中这样的模仿很多。
rani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和她爸,包括月嫂,就一直很认真地和她对话,把她当着一个大孩子一样的对她诉说着身边的各种事情。记得在1岁半的时候,有一天她自已说着:“收购彩电、冰箱、洗衣机…..”,原来是楼下经常会有人在喊的'“回收曲”。现在rani有着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和模仿是有关的。
我要说的是,孩子的确会模仿他接触到的很多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我在家的时候,都是我做饭,所以rani也很喜欢模仿做饭。
这样的例子,每个家长都能例举很多。
二、爱的教育。
爱是没有条件的。那些打骂孩子的父母,可能更多的是爱自已的脸面。
专家说了,真定的爱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出孩子对自已的信心和对他人的热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以上的这么的事情,都是需要父母付出时间、金钱、爱心、智慧、耐心、坚持、细心去对待的。孩子从一出生就会有很多的事出现,那么是把带孩子当一种乐趣还是一负担,就看每个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多少。那么你付出的多少和收获的快乐是成正比的。
家庭教育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你爱他,就是最好的教育。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八
教养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一种类似教导、启发和修养的行为。它承传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怀,让孩子成功成长。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父母严格的教养下成长的,这种教养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成长,更是刻在我们的骨子里,随着我们成年而化为经验,让我们走得更加坚定。
第二段:教育孩子要体谅、尊重和关爱。
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体谅、尊重和关爱。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对孩子心怀敌意和怨气,而是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理解孩子的困惑,引导孩子预防和解决问题。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粗鲁无礼、暴力的方式。具体地说,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在社交、优先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些什么,变得强大。
第三段:父母需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修养。
父母要想让孩子受到教育,就需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因为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很容易形成与父母一样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假如以上线上赌博为乐,欺骗朋友为荣等不良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标准,那么孩子很容易滑向不良路线。因此,父母的修养也是教育的关键。
第四段:教育孩子要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观点。
教养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要倾听孩子的话,并对他们的观点给以理解。过于苛刻和压抑孩子的作为和行为,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形成一种难以修复的心理伤害。因此,帮助孩子发展健康方面的兴趣,鼓励他们自我探索、发展和创造,是很重要的。
第五段:总结。
教养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也是塑造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的根基。它根植在我们的骨子里,以影响着我们走向成熟。因此,父母的教育宜从体谅、关爱和自身修养入手,注重孩子的独立性、探索性和发展性,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并理解孩子的观点,帮助他们发展出带着个人特色的人生观,时刻引导他们的方向。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十九
“教养的本质是尊重”,在《论教养》原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学会做一个有教养和真正风度的人,只是建立在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包含关系上。普遍都认为教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基础之一,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
言,可理解为不去顶撞他人,说话前三思,不出口成脏。对他人说话时要有好的态度,有好的耐性,不说诋毁他人人格尊严的话。从“言”上做到尊重他人。
行,可理解为做事扯及到他人利益的时候,尽量以他人的利益为重较好,多为他人考虑考虑,做事情严谨些总不会有太坏的地方。从“行”上做到尊重他人。
举止,可理解为有姿态,风度。剖析一下就是态度和气度。也就是说他还要有好的态度以及一颗包容心,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呢,以好的态度去看待和做好每一件事,还要学会包容别人的短处。这是从“举止”上尊重他人。
不仅仅是言行举止这么简单,还有就是看待不同问题时所想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呢?
良好的思维可以使一个人想的事物更为全面更加缜密,也就是做一件事会考虑后果,换言之,这个人他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去对待他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及别人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在利哈乔夫的文章中有句话我认为对于我是有帮助的:“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追求的也是不同的,各种观念也更是不一样,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看法自然不同,无论是贫穷富贵还是安逸动荡,个人的体会和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去左右和随意评判别人的思想那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教养是一束阳光,闪耀着晴朗的光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个真真正正有教养的人。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二十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书,理性、客观、现实。淡淡的文字,浅浅的道理,暖暖的温度。
《教养的关系花园》这本书将与教育和教养有关的文章集合在一起,总称教养的花园。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一个既短小又真实的故事,作者以她心理咨询师的身份生动而深刻地向我们阐述了教养对人的影响,以及她对养育的看法。
本书语言朴实无华,故事深入浅出,蕴含哲理,有的地方会让人掩卷深思,有的地方会让人感动得流泪,内容涵盖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有的文章是写给成年人的,有的是写给孩子的,对拥有母亲、女儿双重身份的我,全部适用。
有几处令我感触很深,记录如下:
《生病也是生活》中指出:“作为人类的母亲,爱孩子,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孩子奔跑和翱翔的能力。”一句道出母爱的真谛,这也正是身为医生的毕淑敏,为什么在孩子生病时让孩子独自一人去看病。路要自己走,孩子需要自己去经历生活的磨炼,而我们,能做的仅是给孩子口授一张“路线图”而已。
《青虫之爱》中:“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足见母爱有多强大,母爱有多么的伟大与神圣!“见到虫子就晕厥”的女友为了不让孩子再怕虫子,“从容镇定”地把虫子放在手心抚摸观赏虫子,这巨大的转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当女人有了孩子,天性的母爱,常常让女人释放出意想不到的意志力。孩子,赐予了女人超能量。
《暴雨筛》中一位老人说:“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其实很多事都有筛子,贵在持之以恒。每个人能到达自己所谓的成功的彼岸,不可缺少的就是坚韧和勇敢。
《爱的回音壁》中谈到:“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会迅速迟钝麻痹。”告诉我们,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学会爱。天下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学会爱,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中:“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解释,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只有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和尊重。爱和尊重,是精神世界的总统。”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答应了小儿子莎拉当学校足球比赛嘉宾的要求,在时间和工作安排有冲突的情况下,把会见他国总统的时间向后延迟。把孩子的尊严和快乐放到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我们一些忙的顾不上孩子的父母汗流浃背。陪伴,永远是最长情的告白。
《莺鸟与铁星》中喙长11毫米的莺鸟,就能够嗑开铁星,而喙长10.5毫米的莺鸟,就望“星”兴叹,无论如何也叩不开生命森严的大门。0.5毫米之差,就决定了莺鸟的生死存亡。短喙的莺鸟,是天生的,它们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淘汰。“但人类的喙——我们思维的强度,历练的经验,广博的智慧,强健的体力,合作的风采,幽默的神韵……却是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渐渐地磨炼增长,成为我们渡过困厄的支柱。”
《重剑无锋》中谈到“重剑无锋”,大巧无工。真正的勇敢其实不在声音的大小和举动的决绝,而更在于坚守原则的执着。养育孩子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我们要做的就是温柔的坚持。
喜欢毕淑敏的书,有身为女性的细腻,也有身为母亲的温柔,更有身为医生的大智慧。喜欢毕淑敏的文字,轻柔优雅,细细品读,自有一股股温情流入心田。(翟俊霞)。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读后感篇二十一
感想:虽然这并不是一本学术专著之类的书,但是它告诉我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也是一大收获。从中学时我就开始看毕淑敏的文章,她是一位意志坚强,善良理智的女性,我很欣赏她,她的文章大多很温馨,很有爱。
比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她的每篇文章我读后都有收获。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要学会独自一人去看病,而不是总依靠爸爸妈妈的陪伴。作为一个女生,要学会自尊自爱,爱自己的性别,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如果遇到歧视,要不卑不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没有没有优点的人。作为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劳而获。人生不可在教育与旅行上过于苛刻。我们不要只是看到我们仇人对我们的批评,有时候这种批评也可以促进我们成长。面对乞丐,不要爱心泛滥,要知道我们的金钱也是辛勤劳动换来的,而不是随意践踏自己的尊严得来的。人生要不怕风雨,因为天气不好而耽误了工作与上课这种低级错误就不要发生了。作为父母要重视和孩子间的承诺,多争取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外表光鲜的东西不一定是有益的,可能有剧毒,一定要小心。女性是柔软的,温和的,所以女性需要更多的智慧,来化解生活中的压力,问题。
以上是我看了这本书得到的简单的收获。毕淑敏用她充满爱心的文字,让我看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其实这个世界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态度。
经典语录:好的书吸收了大地的营养,沐浴了太阳的光芒,凝结了中外哲人的智慧,积聚了幽默和沉思的精华。读者们读完,增加了力气,丰富了知识,心情变的愉快,脚步也会更加轻捷。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的远大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