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热门15篇)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与挑战的一面,也能发现机遇与希望的另一面。在写总结之前,要对所总结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定总结的重点和要点。以范文为参考,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总结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一
最近看小说有种疯掉的趋势,每日每夜的看,在马路上也看,上课也看,躲在被窝里也看,弹钢琴时还在看,看到动情处,就肆无忌惮的哭……哭着哭着就继续看,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有种说不出的矛盾,空虚又满足......
怎么回事?最近又多愁善感起来了,恩,我上淘宝买了件衣服,希望比我想象中质量好点,这天要降温了,希望必要太冷。我可是个怕冷的人啊……一冻起来,我可比老人还老人了,今天过年过的早,好像是1.26号,很多人都马上要面临考试了,貌似又要开始忙起来了,前天逛到礼品店,看见一本小本子,名字有劲:lovedaily嘿嘿,有种想笑的冲动,知识感觉自己好像离那个年代已经很远了,我们学校是出了名的阴气重,都说想找女朋友的来我们学校,但若是想找男朋友的,可千万别来………这有点可悲呢!
还是说说小说吧!看典心的小说,是春心荡漾的感觉,会让你看的心怦怦跳,同学还搞笑的说是典心给了她第二春呢!恩,也没错,少女怀春。匪我思存的小说太纠结,可就是喜欢看,从那本(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开始,就注定了一发不可收拾,匪应该是个理智的人,故事尽管复杂,可还是那么有条理,让人宁愿陷在里面,干纠结着……也许故事中的人物太好,搞的现实有点不堪的恐怖~人是活在现实中的,人的感情应该也可以寄托在故事中吧!
我也想写点故事,可是我知道我肯定写不好,我写不出那么撕心裂肺的感觉,让人哭得一塌糊涂还不醒悟的那种,我可做不到,所以只有乖乖的做一个读者,把认为好看的小说都读遍了,心里也就开心了!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二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最多,有4299954人,占全国苗族人口将近一半(48.1%).苗族的历史十分悠远,多数研究者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也有学者认为苗族族源只能上溯到三苗.
苗族自古能歌善舞,苗乡素有“诗海歌洋”之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苗族音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苗族的隆重节日,有苗年、吃新节、芦笙节、姊妹节、四月八、六月六、牯脏节等等.任何节日苗族青年男女都积极参与,因为节日不仅仅是祭祀祖先、联系生产,这种节日聚会也为他们提供了对歌的好机会、大舞台.节日时,人们几乎都可看到苗族青年男女成双结队唱情歌、谈情说爱的情景.苗族自古就有“歌场定终身”的习俗,即青年男女以歌言情,以歌择偶.《夜郎史传》的《夜郎君法规》第九条规定:“四方的民众,所有的臣民,男女婚姻事,不准硬逼,男女相慕爱,歌唱定终身.”在苗族,许多村寨都辟有专供青年对唱情歌的场地,即游方场,游方歌是苗族情歌的专称.
二、游方。
由于贵州苗族多聚族而居,同寨同姓,苗族有同姓同宗不婚的习俗,严禁在寨内求偶.因此未婚男青年,唱着游方歌,到邻寨或更远的地方寻偶,也就是俗称的“游方”,苗语的游即串,方即通婚的寨子.游方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进行,地点多在专为青年男女交际而设的“游方坪”(位于寨子附近的空地,有的设在山坡,又叫“游方坡”).由于各地文化习惯的差异,产生各种不同的称谓和方式,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叫“野外情歌”,黔中南一带叫“坐花坡”,贵州榕江、从江和广西大苗山一带叫“坐姑娘”,贵州西北部地区叫“走月亮”,还有的地方叫“情歌”或“玩表”与“采花”.
历史上有关于苗族游方的记载,如《苗俗纪文》:“男子壮而无室者,”“悉登山四望,吹树叶作呦呦声,未字之女群从之.”《永绥厅志·苗恫篇》记载:苗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男女邀约于野,以歌传意,父兄知而不禁”.《黄平州志》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吹笙间以山歌,木叶两相色引于深沟密菁,促膝私语,谓之“摇阿妹”,又谓“摇马郎”.“揺阿妹”、“揺马郎”即游方.
三、游方歌的内容。
游方以对歌贯穿始终,一对青年男女从认识到结合,一般要经过集体对唱和单独接触的两个阶段.从素不相识到相互熟悉,渐至情深,都是通过对歌形成的.这种歌的顺序一般为见面歌、青春歌、赞美歌、求爱歌、相爱歌、分别歌.后生们先唱《邀妹歌》;应邀前来的姑娘们则以询问后生的来意、住址、姓名起头,回唱《见面歌》;然后是男赞女谦的《赞美歌》;接下来双方便开始唱《初相会》、《热恋歌》等,进入实质性的情歌对唱.对歌经常是通宵达旦,直到“阵阵鸡叫催别离”才依依惜别.
1.初会歌:包括问答歌、见面歌、约会歌等.这是青年男女初次相会时所唱的歌.由于歌唱者双方都还陌生,歌词一般比较委婉,饶有风趣,显出了那种曲折、羞怯的思想感情.
2.赞美歌:是青年男女双方在品貌和性格方面产生好感而互相赞美的歌.如赞美对方长得美丽或英俊,唱歌唱得好,聪明灵巧等.如《你的歌声映进我心窝》、《你的衣服映在我眼里》.
3.求爱歌:男女双方在互相爱慕,心心相印,即将成对时唱的的歌.如《两人唱到月亮落》.
4.盟誓歌:到双方情谊更深的时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心中深情,难以言表,于是就要唱盟誓歌,以表心迹.如《两心相结,万年不离》.
5.送别歌:送别歌是歌唱男女聚会又分离时依依不舍之情的歌.这类歌情深意切,柔肠百转,催人泪下.如《清清的河水流走了》、《你的情意留在我心里》.
四、游方歌的音乐特点。
1.曲式结构。
游方歌中,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衬词唱的尾声收尾的曲式.如下例《晚上想的多》:
2.曲调特点。
游方歌的曲调低回婉转,深情动人,其音乐风格与本地区的飞歌有密切联系.尤其唱法上独具特点.在多数地区男女都用假声的细声唱法.演唱时音量由弱到强,歌词语调、声腔因以感情的需要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从而引起音律的浮动以及细微的装饰、连续的下滑音等等,形成了游方歌的特有的风格.
3.织体结构。
游方歌,大部分都是单声部的男女对唱形式,近年来在黔西北的纳雍、大方、黔西、织金,黔西南的普定和黔东南的台江都发现有多声重唱形式.这种多声形式一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男声或女声演唱的单声部分,即引子;第二部分是男女重唱部分,一般是由男女声起声不同步、自由模仿或是节奏对比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衬腔式的多声形态.如下例:
参考文献:
[1]李惟白.苗族音乐[m].贵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李黔滨,杨庭顺,唐文元.贵州民族民俗概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xx.
[3]兰水.苗族“游方”歌选[j].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7.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三
1.学校办学目标不明确、选拔机制不合理。
近年来艺考成为一股浪潮,各大综合院校也相继开始设立音乐专业学科,招收艺术类学生,虽然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有人文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但这些专业之间不免分的太过细致而极易导致专业的狭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再者有些学校开设音乐专业的办学目标并不明确,专业设置比较盲目。因此,它与以培养高端的音乐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音乐学院和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音乐院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另外,音乐的艺考选拔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并不高,导致部分学生或许对音乐专业并不感兴趣,迫于文化课成绩比较低,退而选择音乐这类的艺术专业,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高等院校中。这样一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就会面临种种问题,对毕业生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2.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
当前,各大综合类院校虽然开设了音乐专业,然而综合性大学涉及专业比较全面,不似音乐专业学院这种专业性很高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配套教学设施完备。近年来高校扩招行为屡见不鲜,生源数量比较庞大,但在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里,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那么高,高级职称师资力量不足,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也就无法实现。还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包括乐器、音响、音像设备等都明显不足,造成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比较差,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这是高校面临的又一大问题。总之,提高音乐系学生的质量是众多综合性大学改革音乐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就要从大学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推动教学体制改革。
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基本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各大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蔚然成风。目前,各高等院校将学分制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学分制即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在每学期的学习期间,可以跨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进行双学位学习或者把它作为公共课来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多专业、多学科的优势,更有利于应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瓶颈。同时为了扩大选择的范围,许多高校还开创了相近专业互选的模式,例如音乐系音乐表演、作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以和舞蹈系开设的专业课可以互选,这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渠道。另外,学校规定选修课学分制,也成为督促学生对其他专业的基础性认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通史教育课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教学计划都作了相应调整。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将基础课程放在关键位置,并增开选修课,让学生不仅仅能把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更有机会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作为音乐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在音乐系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和学分制定上都会有所增加,如此一来,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基础课的应有课时、节约教学资源,对学生来说,更能使音乐系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吸收,提高专业素养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在教学模式上为改善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现状,将增加原先的“一对一”专业课教学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演奏、演唱的专业技能。
3.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强化基础性课程的建设,而并非是简单的增加课程课时和学分。为实现音乐专业重点课程建设这一目标,首先要确定音乐专业的重点课程,即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把这两门重点课程作为音乐生学习的主体,并为每门课程投入专项经费进行立项建设。其次在重点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也必须要求是国家统编的优秀音乐教材,这类音乐教材无疑是质量和教学效果最佳的,老师也可自己编纂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音乐教材,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学习。高职称的骨干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组织开办音乐专业教学研讨会,开创适应现代学生高效学习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4.丰富音乐专业内涵。
我国综合性大学虽然在培养音乐专业性人才的教育上不如专业性的音乐学院,但综合性大学的教育也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比如说综合性大学的文化背景比较强大,多学科的开设也有利于音乐系学生的多方面选择与发展,这些优势若能够合理利用,那么高等音乐教育事业就会步入新的发展期。首先综合院校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推动音乐专业建设的同时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引进高水平的音乐教育人才,培训出一批专业的骨干级音乐教师,并对教师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进一步深入。另外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进行使用和研发。艺术教育不仅仅要立足于艺术家,还有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在音乐方面也会有天赋,开设选修课也是为了扩大音乐在其他专业学生中的学习和发展,这两者是共同促进的,也是丰富音乐专业内涵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由上可见,为适应新时期的高等院校教学培养目标,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使得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具有长足的发展,希望上文我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改革的简单探讨,能够给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四
摘要: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两者存在着许多关联之处,涉及到艺术家身份的关联、观念上的继承、理念上的认同等等。既然它们同属于艺术就一定存在着共同之处。
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时间艺术,还是动态艺术,它在一定的时间里,以乐音和噪音的持续运动来表现自己,它以音响在持续或间断的运动中体现着“以声表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形象。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艺术,它通过音响来表达感情或形象,使欣赏者的心灵产生或震撼、或愉悦、或平静、或心潮澎湃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并以引出欣赏者在情绪上的共鸣为己任。
绘画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也是静态艺术。画家将线条、色调及其他形式勾勒出一定的具象或抽象的图形,从视觉上给观赏者以强烈印象,并引起各种情绪的反映,产生审美刺激。
音乐与绘画各自通过不同的媒介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向人们传达着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音乐与绘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果论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得不先论及艺术家身份的关联。
一、艺术家身份的关联。
许多艺术家本身既是音乐家又是画家,如康定斯基、勋伯格、达芬奇等等。
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是俄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同时又是一位精通音乐的人,他与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勋伯格(a。schoenberg,1874—1951)交好,并特别喜爱听勋伯格的作品,在听其管弦乐时常会感到“眼前有如乱发一样的无数的线条在狂舞”。由于康定斯基本人也可说是音乐家,故而其绘画作品接近音乐的性格,他以暴风一样的激情的情感、火焰般的强烈色彩、表现内心的感动,并赋予色彩、画面以音乐性,如他的《浪漫的风景》,描绘了几匹从山坡奔驰而下的马,骑者被弹的很高,那激烈运动的色点、具有动感的大色块、以及横穿画面的斜线,如同被演奏着的一首奔放的交响曲;在其《连锁》中,二十多个相似而又独立的生命体,色彩鲜艳、整齐规律地排列在一齐,有如音乐作品的结构,其整个作品体现出被凝固着的又仿佛流淌着的动人旋律。
康定斯基的绘画接近音乐,用仿佛音乐般的线条与色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绘画作品赋予了音乐性的效果。他把色彩作为钢琴键盘、将线条作为弦乐、各种不同的构图当作铜管,制造出了动人心魄的“交响曲”。他对音乐的热爱,通过他的绘画作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康定斯基的好友作曲家勋伯格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在勋伯格的音乐作品中,如弦乐五重奏《升华之夜》、独唱剧《期待》、配乐说唱《月迷彼埃罗》等等,都以各种音乐手段(如无调性的旋律、十二音的构造、音乐的织体等)体现着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他常常将自己对绘画的热爱(自然,他也有许多绘画作品),用强烈的刺激的音乐音响表达出来,有意尝试将表现主义者在绘画方面的心得,转介入音乐之中。
众所周知,达芬奇((scuolaleonardodavinc,i1452—1519)也是位同时通晓绘画与音乐的艺术家,他认为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它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
一、音乐与绘画都有节奏;
二、音乐与绘画同样有比例关系;
三、音乐与绘画的美感完全建立在各自部分之间的的相互渗透。他的见解得到众多艺术家的认同。
正由于如此,使音乐与绘画着两种不同的艺术在许多地方体现出意念或概念上的趋同。就以印象主义为例,也证明着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观念上的继承。
二、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观念上的继承。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法国作曲家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然而音乐上的印象主义却是直接来自于绘画上的印象主义。19世纪末的画家马奈(edouardmanet,1832—1883)、莫奈(claudemo—ne,t1840—1926)、修拉(georgesseurat,1859—1891)等人的作品打破了古典的作画风格,避开了写实的画风,而创作出对一瞬间的光色、气氛的感觉与印象、以鲜明跳跃的色彩替代几百年以来深沉、灰暗的酱色调的画风。印象主义绘画直接触动以往既定的审美模式,而开启20世纪现代美术的先河。作为对一切新鲜事物一场感兴趣并热爱绘画艺术的德彪西,为这种新颖的画风所影响,以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创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继承了追求感官印象描绘的特征,用音乐来表现作曲家通过听觉、视觉、幻觉甚至是嗅觉所捕捉到的对自然现象、景物、人物等的感觉和印象,如同印象主义绘画那般,放弃传统音乐中那严密的组织和理性、逻辑性的结构形式,其音乐被作曲家以自由抒发的灵感式的倾诉变成了模糊、隐绰、松散的轮廓,音乐语言发展成虚无飘渺的意境。德彪西是位具有反叛精神的作曲家,他不固守传统,同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交往甚密,并继承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德彪西的音乐不以旋律为生命,而以片断、零碎的形态,偏离大小调的音乐体系,削弱和声的功能性而增加其色彩性的音乐特征,使印象主义音乐呈现出新颖、雅致、清新、灵巧、缺乏音乐发展所固有的内在动力的品质。他以这种音乐风格体现着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观念:在从透明而重感官的结构里激发起理想中的境界,自然景物或人不再是表现的重心,而强调光与色的效果;不着重表现具象与事物的本质,而注意自然界光色变化和瞬间运动感,体现着朦朦胧胧梦一般的印象。如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印象主义音乐常常在作品内容的选择上脱离现实世界的题材,专注于光影的游戏和愉悦的性格和能给人感官享受的事物,它把以音乐的丰富色彩呈献给大家,发展了音乐诗意的感情与气氛,并常常醉心于个人的艺术天地,甚至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
印象主义音乐是在观念上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继承,它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作曲方式,成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桥梁。印象主义音乐于绘画的关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在理念上的认同。
三、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在理念上的认同。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一词首先出现在19德国的《狂飚》杂志中,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在德国的一种艺术流派,表现主义针对印象主义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与再现,主张艺术要直接表现思想的本质、内在的灵魂,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作品中体现出机械文明压制人性的强烈不满。表现主义艺术流派首先出现在美术领域,再而影响到音乐。
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康定斯基。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家反对学院派自然主义的古典风范,主张不应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用以线条与色块体验人类思想的本质,并以个人对主观感情来取代视觉的感受。正是由于理念的趋同,使作曲家勋伯格深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勋伯格与其两位弟子贝尔格、威伯恩创立了音乐上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作曲家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满着丑恶和痛苦时,他们的音乐便以抽象、夸张、扭曲、怪诞的笔法对现实进行变形的描绘,用梦魇、幻觉来影射客观世界,用刺激、不协和的音响来揭示心灵的孤寂、恐惧、绝望乃至疯狂。
无论是表现主义的音乐或是绘画,其创作风格与技法,都突破了传统,并引起艺术界的强烈震荡。勋伯格在进行表现主义音乐实验的初期,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气氛之中,其作品受到如同表现主义绘画一样的待遇:让人一时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其作品的每次上演,都会引起听众的一片谴责,即使是晚期作品,也不是那种让听众为之愉悦,为之共鸣的音乐,因为,表现主义音乐突出的特点是无调性(atonality),其使用的作曲手法是前无古人的“十二音体系(twelve—notesystem)”,这种作曲体系掀起了“不协和音的解放运动”,使欧美音乐界(尤其使作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引起震荡。在他死后,其音乐也存在着争议的评价。
表现主义绘画在表现主义音乐之先面世,自然,同样是愤怒的反应,而后是漠然,直至得到宽容。康定斯基以一种病态的画面,发泄着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憎恨和因社会危机而引发的在情绪上的恐怖和苦闷。他对色彩“内在音响”的体验,以及色彩和音乐律动同一性的理解与高度敏感,使表现主义绘画具有一种音乐性般的艺术效果。
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的同一性在美学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共同体验着社会的动荡、不安,表现着对现实的不满、恐惧,表达出对印象主义音乐或绘画那追求光、色一瞬间的印象,及模模糊糊地反映被描绘的事物所散发的气氛,以及充斥在音乐与画面间的那迷离、朦胧、神秘意味,主张与传统彻底决裂,以几乎变态的理性来反映客观现实带给人们的强烈压抑的精神、思想、信念的本质。
表现主义音乐对表现主义理念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是印象主义音乐对印象主义绘画观念上的延续。因为,音乐与绘画的密切关联,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显现。音乐与绘画的关联不仅表现在同一类型的流派之中,甚至表现在不同艺术流派之间,某种流派的作曲家也会受另一种绘画风格的影响,诸如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
四、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
威伯恩(a。werbern,1883—1945)是勋伯格的学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追随勋伯格步入十二音技法领域,并发展了勋伯格的音乐风格,将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体系推向序列音乐,他提供了一种“方法”,加强对音高组织的控制,还对音色、时值等要素作出相应安排。他全部的31首音乐作品具有高度集中、浓缩、简练、主观、抽象、简洁的风格,将“纯音乐”推向颠峰。在他后期作品中,缺少传统音乐所特有的线条感,而以单音或是多音,以不同的色彩乍似毫无关系地连缀在一起,造成漫无章法、毫无表情的音响感,然而,他由十二音推向序列音乐的音乐作品,有极强的内部组织的严格次序,呈现出高度理智而客观的风格。这种音乐多以点对点、块对块音响连接的风格,与印象主义后期的“点彩派”绘画存在有许多相似的理念。
“点彩派”的代表画家是法国的修拉(georgesseurat,1859—1891),他的代表作油画《大碗岛上一个星期的下午》由无数个红、黄、蓝、白单色的小点构成,产生画面朦胧、迷离的意境。点彩派画风以法国化学家舍夫略里关于色彩协调理论《色彩对比论》为理论基础,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作不同组合,让观众眼睛自行调动而看感到流光异彩的画面。点彩派用这种所谓科学的、严格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以往印象派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比马奈、莫奈的画作更忽略作品的内容而单纯追求所谓科学的色彩与形式化。修拉的画风被称为“点彩法”,而威伯恩那缺乏旋律线条的作曲方法则被人称为“点描法”,它与“点彩派”绘画有类似的理念。音乐上的“点抽法”突出的特征是将完整的旋律纵向分配到多个乐器或乐器组来演奏,而以短小时值的音符相连接,形成浓缩的曲调线条,其跳动大的音程,表示旋律线的突凸,反之则柔和,以这种短小时值的点构成的组合,构成威伯恩音乐的主题,并由点对点的短音符在不同乐器或单一乐器不同音区的呈现,构成整部音乐。
“点描法”的音乐与“点彩”派的绘画在以点组成艺术的理念上,达到心有灵犀的艺术关联。威伯恩的“点描音乐”以各种不同音色,不同位置的音响的“点”的时疏时密的跳动来构成其旋律,它拒绝传统音乐那悠长的旋律线条,“点彩绘画”由一点一点纯色的“点”,构成复杂的画面;“点描音乐”拒绝传统音乐简单地抒发作曲家个人的主观情感,而以严格的序列控制作为新的作曲手段,“点彩绘画”同样追求色彩理论的原理,将理性的色彩组合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共同的理想都是要创作出不同于以往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创新意识上使两者都走在同一个更为注重形式感的艺术创造的道路上。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不属于同一名称的艺术流派,前者属“表现主义”的范畴,后者是印象主义的延续,然而,分析两种风格的两种艺术在理念及手法上的关联,使人产生了极大雷同的印象,拟或可说有“同工异曲”之妙的艺术效果。于是,我们说音乐同绘画存在有必然的关联。
五、音乐同绘画存在的必然的关联。
音乐与绘画不属于同一种艺术形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表现手段。然而,它们又同属于“艺术”这一范畴。既然同是艺术,那便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定斯基早在19就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黄色具有不断向上的“超越”,从而达到使眼睛和神经均无法承受的的功能,而当一只小号所发出的声音,变得越高越尖锐时,以至于刺痛耳朵和神经;而蓝色,则具有“超越”相反的力量,它把眼睛引向无限的深度,因而,发出类似长笛般的声音(当深蓝色时)、或低音提琴的声音(当深蓝色时);在弹奏管风琴低音键盘时,你能“看见”深深的蓝色;绿色非常接近大提琴纤弱的中音区的音色;而红色在使用得当时,它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的印象。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气和光的振动相成了声音和色彩之间的物理相似形,便造成我们所感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联。作曲家和画家都能运用不同的“音调”或“色调”,创造出同一种或温暖或凄凉或热情或呆滞的共同感受。
音乐与绘画的关联,具有审美功能,引发欣赏者的喜爱,并引起人们在情感或情绪上的共鸣、得到人们的赏识,是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目的。音乐与绘画有各自己的表现手段与媒介,但两者都不同程度上浸透了认识因素与教育因素,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白方式,给予欣赏者在心理上、感知上获得效果各异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只不过这些作用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和不同的形式之中罢了。所以,各门艺术存在着相互浸透、相互关联的现象,音乐与绘画也是如此。艺术就是这么神奇。各门艺术实际上存在有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因为它们同属于“艺术”的范畴。音乐与绘画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然而,它们又存在着那么多的必然的关联。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五
摘要:社会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其学习热情的不断高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分散化、个性化等特点,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和引导,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及其辅助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切实有效地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教育产业,对促进全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音乐教育;文化产业;音乐教育培训。
一、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向上,全民素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音乐教育在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同的同时,其机构在普及音乐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本世纪以来,河北省提出了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型的要求。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促进提高全民素质水平。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主要由政府机构和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两个层面构成,群众文化艺术馆、少年宫、妇女儿童和老年活动中心都是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的公益培训机构并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音乐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朝阳行业近几年一直高速发展,尤其是琴行作为社会音乐教育资源的一种发展迅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作用。据相关部门统计,仅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区由政府部门开展的有培训资质的音乐培训机构以及大大小小的社会培训机构就有几百家,加上石家庄周边县市能够达到一千多家,全省十一个地市的培训机构能达到上万家。而由于行业快速发展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矛盾,导致目前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现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音乐教育发展追求功利性。与学校音乐教育相比,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着开放性、自发性、功利性等特点,总体上不存在具体的限制和约束,其发展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改变,而接受教育的个体或群体也多以自发的方式参与其中,在实现了教育功能之外还会产生其他功利行为和结果。高考的指挥棒音乐仍在弱势地位,只是用于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客观上造成了“音乐可有可无”的事实,少数音乐特长生也基本上抱着“加分”的功利思想学习音乐,难以起到音乐教育的真正作用。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从根本上缺少教育理念的支持,所遵循的是社会市场运行规律,教育本身的质量、规律被市场的经济规律所取代,音乐考级现象便是如此。河北省音乐考级现象普遍,主办业余音乐考级的经济效益可观,多家单位机构争办,致使考级水平有所折扣。学生家长让孩子学习社会音乐教育的目的不纯,认为考级可以证明孩子的实力,成为炫耀的资本,从而失去了其本身学习的意义。
2.缺乏师资保障。社会音乐教育行业中缺乏本行业内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导致社会音乐教师的素质无法得到保障,整个社会音乐教育行业没有统一的聘用标准,使音乐教师的选择和录用成为了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个人行为,造成了社会音乐教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局面。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团队应该由专业音乐人才构成,据调查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大概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高校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社会音乐团体的演员,音乐专业在校本科生(因授课能力要求各音乐教育机构多招收三年级以上学生)、研究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者等等,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经验良莠不齐。因此当出现教学问题的时候,学员对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产生不满,甚至对音乐教育机构也产生质疑。
3.社会音乐教育的对象比例失衡。社会音乐教育面对全民、全年龄段的终身性教育,是基于学生兴趣或某种明确目的的自由选择的教育,也是形式具有较大灵活性、内容比较丰富多样化的教育,更注重实践过程,教学过程没有过多的强制性,具有短期、速成的特点。但由于市场化的催动,针对于学生的市场远远大于成人音乐教育,一些想要寻求专业音乐培训的成年人也因社会音乐教学机构课程设置年龄针对性较强而不得不放弃。据石家庄教育部门数据统计,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有社会大大小小培训机构603家,从事音乐培训的机构将近300多家,但是专门从事关于成人培训的微乎其微,从而导致市场中几乎是儿童、中小学生,要是培训也只是搭车培训,成年人在培训中所占比例数目最小。
4.市场秩序,经营方式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音乐文化生活的水平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而不断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追求的同时,也越来越需要音乐伴随。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已经不再满足于唱唱卡拉ok,而是有了更高的诉求。社会上各类“教唱歌”音乐培训机构的纷纷建立,中等收入阶层的不断扩大,高雅音乐消费群体随之增加的同时,音乐生活也出现了严重的泛娱乐化倾向。当然,造成“泛娱乐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人们音乐审美趣味和鉴赏水平的低下不能不说是“泛娱乐化”能够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像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的那样“低俗的艺术趣味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疾病。它将人的心灵禁锢起来,使之无法接触经典作品及其赋予生命的‘营养’。没有了‘营养’,精神就会萎缩或者阻碍发育,整个性格就会打上怪异的烙印”。近几年有人抓住我省成人音乐教育稀缺的市场契机办起了针对成人的音乐培训机构,具有专业师资,且能力强,本来可以填补整个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年龄断层的空白,但终因缺少规范的企业管理、政府引导和支持,致使企业经营不当而倒闭。
5.社会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完整。目前以音乐考级为例,这项业余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吸引了上百万的儿童、家长、老师,但目的性各不相同,有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的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有的为了考学加分,有的是盲目跟从等等。功利性如社会升学或择校压力会导致社会音乐教育中考级现象的攀升;社会就业压力有可能会导致社会音乐教育严重失衡;再如媒体打造的高收入明星,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的成长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些说明社会音乐教育与整个社会动态的趋势和人们对社会音乐教育现象所持有的某种心理倾向性直接相关,与人们对教育发展的观念和基本事实的判断有关。因此社会群体对社会音乐评价体系的判断是缺乏理性认识的。
三、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河北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音乐教育,规范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拓宽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层面,笔者提出几点促进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
社会音乐教育的社区化发展。社区是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社区音乐教育要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走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既要靠政府的支持也要靠社会力量积极筹办,无论从教育还是音乐活动都是提高和推动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由于人群结构复杂,加之群众歌咏运动的传统性,大多形式都是以合唱歌咏活动为主,面对青少年儿童、中青年群体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推进。一些现有的社区音乐教育可由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介入,提供专业的师资,并可增设器乐、舞蹈等技能培训课程,同时可进行音乐欣赏、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普及音乐教育的同时,也会吸引有专业学习意向的学员到该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和提高,既达到了普及的目的又能够对机构本身做宣传推广,达到吸引学员提高效益的目的。对于解决老龄社会问题、家长只陪孩子进行社会音乐教育培训的现象、残障人士以及边缘人群等弱势群体受教育平等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加强高校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我省社会音乐教育健康发展,需要有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为指导,需要规范科学的组织管理为依托,而高校积极进行教学转型能够输送既有音乐专业技能又熟知市场管理与运作的专业音乐管理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与社会音乐教育的互动是今后促进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应结合当前国家就业趋势,本着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音乐教育这个朝阳产业为拓宽就业面的一个方向,对学校进行教学转型改革。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中需要符合社会音乐教育水平并以此为职业的专业人才,高校可针对该市场要求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并积极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建立起实践实习基地,高校为社会音乐教育服务,社会音乐教育助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互利共赢。
3.规范社会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社会音乐教育在教育场所、教材使用、师资配备等方面相对灵活。教育场所多样,教材大多使用考级要求教材,教师配备从名家大师、演职人员再到兼职教师、音乐系高等专业学生等等。以政府行政管理者、专业音乐教育者与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为主体,根据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相关政策,遵循音乐教育规律,结合市场现状,共同研发针对社会音乐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的教学体系。尽量挖掘其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内涵。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不具备对整体社会音乐教育从业教师统一培训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对社会音乐教育的从教资格认证有所规范。以教育厅为主办单位,某高校为承办单位,进行社会音乐教育教师资格培训,让大学成为社教的指导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和研究中心。
4.利用互联网打造行业知名品牌。信息时代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推动我省社会音乐教育发展,已成为一种必要的方式。中国社区音乐教育网站已建立开通,并推出一系列优秀栏目,为全国社区音乐教育构建了广阔的平台。针对我省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应整合资源,共同建立起一个针对社会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推出社会音乐展演展播活动,音乐普及网络课程,各大社会音乐赛事组织活动等等,大大活跃社会音乐教育氛围,对音乐普及能够起到积极的效果。
5.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力度。社会音乐教育要获得纵深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投入。新时期加大政府支持及投入的力度,对于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政策制定、财政拨款、激励措施以及后续安置等方面应有明确导向。对以上几点建议中提到的部分,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可有所倾向,鼓励社会音乐教育社区化,在资金方面可适当给予补贴;教育部门可经过竞争选拔,选择出最有能力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合作的高校,进行师资培训;政府主导,集合权威专业音乐教育者与业内人士,根据国内外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发展的体系;整合资源,鼓励搭建社会音乐普及的网络平台。总之,以社会音乐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进步,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健全完善社会音乐教育的体系与机制,全面推进我省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终身教育的进程,提升我省综合实力,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2]郝孟荣.谈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j].山东社会科学,20xx,09:69.
[3]王起帆.河北省石家庄社会音乐教育研究——以秦川琴行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20xx硕士学位论文:6.
[4]陈颖.试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之存在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xx,02:133.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六
叮——”森林里传来一阵婉转动听如清泉般的歌声,原来是百灵鸟明星在练嗓呢!
是谁让百灵鸟妹妹如此卖力?原来是森林里要开一场音乐会呀!难怪最近森林里总是传来阵阵鸟语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毫不停歇,比赛的日子已经到临,所有选手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盛装出席,主持人也是著名的鹦鹉八哥。观众台上座无虚席,都翘首以待。
首先出场的是美丽的孔雀小姐,她随着音乐的旋律,悦耳的歌声从孔雀的口腔里发出,让观众们深深陶醉,也跟着孔雀小姐慢慢摇动。最后,孔雀小姐十分高兴,开出了自己精美的孔雀屏,让观众惊叹极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掌声,“啪啪——”掌声久久不息。
接着出场的是温顺的绵羊先生,小羊缓缓地走上台,那柔顺的羊毛让人忍不住想上前摸摸,小羊先生给观众带来的是比较低沉的曲子,只见他跟着音乐缓缓摆动,唱得栩栩如生,让观众深深融入与其中。不少观众都哭了。“滴滴——”点点眼泪投入了干涸的怀抱。歌曲末了,观众们还在刚刚那首歌曲中徘徊,久久不能平复。
然后就是大明星百灵鸟了,她的出场让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她站在话筒前,娇小的身姿并没有让观众小瞧,反而更加期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百灵鸟妹妹热情的`跟观众们打招呼,她那甜甜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接着,百灵鸟妹妹唱了一首拿手好戏,韵律中还带着点点温柔的声响让人心中十分的舒服、美滋滋的。
接着又有很多小动物表演,每个人都获得了很响亮的掌声,脸上表现着喜悦的表情。
最后每个人表演完,万众期待的时候到了,评委们正在激烈地讨论,冠军应该花落谁家?
正当评委犹豫不决时,一向机灵的小猴子发话了:“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表演的很出色,但是我觉得冠军更适合啄木鸟妹妹。”接着,小猴继续说:“因为啄木鸟妹妹的声音不仅婉转动听,而且还天天为树木治病,为人民除害,两全其美,冠军不是她又能是谁呢?”
评委们觉得言之有理,就把小猴子的建议跟大家商讨,观众们都觉得很有道理,所以评委们就微笑着把奖杯颁发给了啄木鸟妹妹,所有人都在为啄木鸟妹妹热烈的鼓掌,啄木鸟妹妹也很受宠若惊,惊喜的说:“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比赛就这样结束了,而森林里的歌声还在继续。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七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阶段,对于幼师来说不仅仅需要学会如何教育幼儿,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其中音乐内容的学习就非常重要,所以幼师院校对于这一教学理论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改革,只有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背景下,幼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也能够把更多的艺术、知识、品德传授给幼儿,因此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不容忽视。
关键词:幼师院校;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现阶段,对于幼师的教育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其中不仅仅是幼儿的培养方式以及德育教育,还包括艺术教育的内容,其中音乐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教学改革不容忽视。音乐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的学习对于幼师音乐理论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中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幼师院校中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一、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
现阶段,师范院校中对于幼师教育额改革,不仅仅需要关系到教学手法,还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了解,针对幼师师范校园中的音乐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音乐基础课的理论内容,有基本的阅历,还有视唱、练耳等;第二部分就是技术理论课程,和声、作曲等;第三个部分就是历史理论课,主要就是音乐的艺术概括,以及中外音乐历史等内容[1]。对于幼师的教育来说,音乐本身就是听觉上的一个艺术,所以什么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无法离开实际的音响。所以还需要在感受实际的音响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音乐中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幼师的教育也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内容,所以在音乐理论的教学中也开始增加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也知识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师为了把理论知识更好的使用,师范院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学生日常技能的训练,以此加深学生对音乐感知的能力,这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音乐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范校园对于幼师的教育过程中,想要保证幼师能够接收到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幼师的学习情况,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随着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所包括的有幼师的教育,同时也有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但是单单在这样的关系下观察,就已经能够看出,只有保证幼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向幼儿传递知识,幼儿的各方面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2]。在师范校园中,对于幼师的培养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幼师还需要具有更加广博的音乐基础,主要就是只有保证幼师的扎实功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能够在后期被幼儿教育行业所需要。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还需要把音乐教学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国外研究所结合,并且结合现实的知识内容,保证音乐理论课程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更加良好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保证幼师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能够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引进现代教育的理论。
现阶段学生是社会中各个信息加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动构建人员,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内容,能够在学生欣赏和演奏音乐的阶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得出最终结果,把教学理论内容进行同化和迁移[3]。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内容的不断加入,老师在对于师范院校幼师的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够仅仅使用教材的内容,还需要把知识进行多范围的拓展,所以老师还需要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把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多媒体方式的教学,把教材的内容总结和归纳最终做成ppt,这样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的理论内容,幼师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内容,以此良好的促进幼师的发展和进步。
四、加强音乐理论和其他教学的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提出,同时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也逐渐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所以能够看出,这两点内容的结合,导致现阶段幼师师范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出现众多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改革,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培养出与基本国情相符的幼师人才。同时针对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老师还需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和结合,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接受多种教育,并且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下达到多学科内容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音乐理论知识和其他教学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的幼师,音乐理论课程培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探讨和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果,目前来看,很多幼师在学习的阶段觉得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也完全不会和幼儿讲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也是很多师范院校放弃这一内容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能够看出,对幼师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工作作出良好的贡献。
[参考文献]。
[2]刘杨.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经营管理者,20xx,18:405.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八
回忆我十年来的成长过程,爸爸,我想对您说,感谢您把我带到音乐这条路上来,让我这么喜欢钢琴!这么喜欢音乐!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学钢琴的趣事。记得我学钢琴是在幼儿园,老师说到这件事,我回家立刻就和您们说了,并闹着要学。您和妈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要和我一起学。然后,我去上试学班,您和妈妈每次都一起陪我去,再加上您天天辅导我,我在试学班里的水平已经名列前茅了,老师经常让我上钢琴示范,这样我就已经开始接触钢琴了。
一学期过去了,中班的我要买琴了,老师带着我、您和妈妈,来到新百商场,帮我们挑了一架珠江钢琴。当时老师还叫我试一试能跨几度,我试了试,能跨七度,老师说还不错。妈妈付钱买了琴,第二天工人就把琴搬来了,我兴奋极了,立刻就弹起了试学班学的曲子。
第二天上钢琴课,老师布置了一些曲子,让我回家弹。晚上,您和妈妈一起辅导我弹,我一晚上就学会了好几首。就这样,您和妈妈一起辅导我弹琴终于使我三级考了优秀,但我知道,弹琴光靠您是不行的'。于是我在练琴上慢慢地就不再依赖您,但是很多感情上的理解和处理您还是耐心地启发我。大班,我考了五级,只考了合格。有一天妈妈带我去见了一位钢琴老师。这位老师水平很高,听了听我弹五级的曲子,说这曲子弹得还不够好,是不能得优秀的,老师也肯定了我在音乐上的天赋,同时也指出了我基本功不扎实。
在和这位老师学了一年后,我参加了江苏省青少年钢琴大赛获得了三等奖。学了两年后我在音协考级中获得八级优秀。八级得考乐理,我七月份连着上了两天乐理课,回家又背了许多东西,就考试了。恐怕您不知道,考试那天,我又紧张又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考乐理,还是比较紧张,幸好有个老同学坐在我旁边,我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考完了,我们上网查考的及格了没,结果真令我高兴,因为我及格了。那天晚上我激动的无法入睡,最后还是在您的怀抱中睡下的。我知道您对我付出的爱不止这些。生病时,是您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失败时,是您安抚我让我入睡;成功时,您只是在我的背后默默的祝福我希望我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然而,您得到的只是对于我的那份淡淡的骄傲。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九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版)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学生学习五线谱的时间不长,每个音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难唱不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口风琴、竖笛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练习。先认出唱名,然后用乐器帮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仅巩固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且能把音唱准、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器教学能辅助学生学习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低年级歌曲旋律简单,起伏变化小,乐句相对较少,因此乐器可辅助新歌教学。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一共四个乐句,旋律起伏不大,且节奏相似,便于学生演奏。首先我们借助柯达伊手势认识乐谱,找出相同旋律和节奏规律,并请学生拍一拍节奏,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谱(只出示歌谱),并用口风琴范奏。教师范奏是最直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学生分句唱歌普,同时进行“无声练习”,即嘴唱歌谱,手按唱指法。练习时不可以连贯完整地练习,而应当分乐句进行。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所以教学时要分乐句,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演奏第一句最难,而后会越来越容易。其实不是旋律变简单了,而是学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分乐句练习完成之后再轻声完整吹奏旋律。教学中我还采用师生对奏接龙的方法进行练习。即老师吹奏1、3句,学生吹奏2、4句,并交换,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旋律简单,节奏变化有规律,大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完整地演奏乐曲。通过口风琴的吹奏,学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歌曲教学做好了铺垫,这时再来学唱这首歌便十分简单了。教师在范唱时,同学们一下子便会发现这首歌曲,就是我们刚才演奏的旋律,孩子们看着歌词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口风琴、竖笛、长笛、小提琴等不同乐器演奏复杂的旋律,学生利用口风琴演奏简单重复的旋律,同样也能达到熟悉旋律辅助新歌教学的目的。
三、乐器教学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4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乐感很强听几遍歌曲就能跟着音乐歌唱,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歌曲,但也有的乐感较差,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难接受。要实现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的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这时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对全体学生来说,我们无法降低难度让学生演唱歌曲,如果编配简单二声部学生更难掌握,因为合唱比齐唱音准更难把握。但是乐器合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给以任务。感受力强的同学演奏主旋律或复杂的旋律,同时教师为那些音乐感受和表现力较弱的同学重新编排简单的旋律,他们只要指法和节奏正确,就可以与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乐合奏中他们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
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音乐鉴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这就是鉴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鉴赏——感觉(情感)鉴赏——理智的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鉴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对于歌曲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鉴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2、对器乐曲的鉴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鉴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鉴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鉴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一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感知力,也可以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当前的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通过教师运用多种情境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且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把音乐教材中各种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图片以更加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在视听结合的双重影响下深受启发与感染,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教材相关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课堂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应该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音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创设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传统民谣《乌苏里船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吹奏琴笛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旋律中所蕴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展开想象与联想,把听到的各种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奥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1]。在讲授《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物世界中的各种音乐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并通过对不同动物和植物的观察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观积极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门的音乐厅或音乐教室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鼓励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型“乐团”,指导学生完成乐团的日常练习和培训,最后通过举办音乐会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团队配合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教师设置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乐。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音乐作品别样的美感,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室的帮助与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乌龟和兔子各自所具备的特点,并对学生的个体思考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自己对比音乐的节奏快慢,并分析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乌龟来说速度很快,所以与之对应的音乐节奏也很快,而乌龟慢悠悠的,它的音乐也就应该是节奏舒缓的,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供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人类心灵的一座桥梁,其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无须过度的言语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体验,并能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音乐有让人回归自然、还原心灵本真、超脱世俗纷乱的功能。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最显著的特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坚韧自强的奋斗精神。例如,在讲解《我的祖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来创设一个爱国情怀的情感基调,用雄浑壮阔的曲调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然后选让学生学习《红旗颂》,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比学习[3]。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两首歌在前奏方面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红旗颂》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歌曲时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发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心态,用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和支持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四、结语。
如今,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情境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二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开始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20xx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大学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由此上升到一定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等课程,掀起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热潮。然而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阶段普遍设有律动、音乐等课程,到了高职阶段相关课程的开设几乎为零。
因此,要构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首先需要职业院校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才能让音乐舞蹈走进课堂,让残疾学生吸取其中的养分,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残疾学生类别、心理特点及所学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面向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通过歌唱、欣赏、律动、舞蹈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的残疾类别与心理特点等确定教学内容。比如听障生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学习过律动课程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开设“舞蹈鉴赏”课;根据盲生所学专业(如康复治疗、推拿)的特点,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把中国古典音乐融人到中医推拿中,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作品导入,将音乐欣赏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对古典文化及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授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音乐舞蹈类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各类别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如听觉缺陷导致听障生的动作不够灵敏、协调,缺乏节奏感,因此在听障生舞蹈训练中,除了节奏感训练,还应包括舞蹈姿态及情绪感觉的表达。教师应加大模仿训练、基本功练习以及舞蹈意识和气息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在情感。而盲生往往内心敏感、脆弱,遇到阻力时缺乏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校园文化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音乐在青年的道德观念和健全心理人格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教育就是以自然的、艺术的美感把音乐舞蹈教育渗透到残疾学生生活中去,引导残疾学生了解美、懂得美、珍爱美、爱真美。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舞蹈文化氛围,让残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利用校园广播向残疾学生传递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定期开设音乐欣赏等栏目,让残疾学生在茶余饭后听着广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通过音乐作品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为盲生和肢残学生开辟“我是歌手”栏目,让他们走进广播室,将美妙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排解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
2.利用宣传橱窗开设音乐舞蹈专栏,普及相关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在专栏的内容方面,可选择残疾学生感兴趣、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比如有关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演出,身边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同学及其相关作品的介绍。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残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3.利用校园走廊悬挂一些音乐舞蹈名家的图片,尤其是一些跟残疾学生有着同样经历与背景的残疾人名家,更能引起残疾学生的共鸣,比如贝多芬、阿炳、邰丽华等,让这些名人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4.结合学生残疾类别的不同,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开设不同的音乐舞蹈类讲座,比如对聋生开设以视觉效果为主的舞蹈作品欣赏等相关讲座,对盲生则开设以听觉效果为主的音乐欣赏等相关讲座。
5.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活动,选择适合残疾学生欣赏的音乐舞蹈类节目,让残疾学生感受音乐舞蹈的特殊魅力,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舞蹈实践平台,让残疾学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技能。
1.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让残疾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舞蹈才能。音乐是一种极具渗透性的力量,对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渐进的、长远的。残疾学生在积极投入排演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磨练与自我实现。
2.利用学校各类文艺社团,为残疾学生创设在课余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定期的合唱社训练、舞蹈社排练,各类音乐、舞蹈沙龙等。在长期的熏陶中,音乐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人到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和格调的同时,也促进了残疾大学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利用各类校外联谊的机会,让残疾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普通大学校园,融人社会,与健全学生交流与分享音乐舞蹈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技能,同时也让健全人感受特殊的艺术,弘扬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残疾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创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音乐舞蹈文化品牌。特殊教育院校中有音乐舞蹈才能的残疾学生很多,如聋生的模仿能力强、舞蹈表现力强,盲生音乐感受力强、听觉灵敏。成立校残疾人艺术团,不仅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才能让音乐舞蹈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适时调整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方向。其次,完善各类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等,规范校园文化中音乐舞蹈文化教育的有序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既能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也不失品位及艺术格调。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舞蹈教育实践形式,创造音乐舞蹈教育实践机会。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
作者:刘璐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四
1.1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时候是采用老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在音乐课堂上加入音乐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身体协调性的加强。正所谓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三四岁的幼儿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些肢体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衰退。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就什么事都有父母包办,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也不注重身体锻炼,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和电脑面前度过,这就造成了小孩子出现身体协调性差的现象。但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肢体配合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加强。
1.2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加强。
当小孩子在游戏时,是最容易形成合作意识与朋友关系的时候。在游戏中,小学生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会使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游戏的想法,并且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从而形成共同努力的局面。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达到合作要求。
1.3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音乐课堂和其他课程的课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需要向同学们讲解一些乐理知识,这些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讲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使得老师在上课时对于这些乐理知识无从下手,学生也很难接受并了解。所以,将音乐游戏带入音乐课堂后,可以将相关的乐理知识带入游戏中,使其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掌握。
2.1音乐游戏的设计要注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蹦蹦跳跳的年纪,也是他们身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内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个子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结实,大脑的思维系统也随之不断完善。并且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情感的表达逐渐清晰丰富,但低年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音乐老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况与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地加强不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在游戏中宣泄情感,在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加强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设计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其需要以音乐教材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在音乐游戏的编创上,还需考虑到这个音乐游戏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个音乐游戏来感受音乐的妙趣,加强自身听辨音乐的能力以及掌握好音乐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说,音乐游戏要注意服务于音乐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音乐作为音乐游戏中的基本要素,是设计音乐游戏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游戏的设计必须要有音乐元素的参与,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开展要围绕音乐中的各要素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掌握好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转变以及速度的变化统一,并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起伏作及时的反应,进而使得音乐课堂内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掌握。
音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音乐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音乐教学的环节放入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游戏会使得音乐课堂上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将音乐游戏放在教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因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使用合理有效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
3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有效的采用音乐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以及趣味性极浓的音乐游戏的采用,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还能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勇于展现自身的个性及特长,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五
人类的感情是丰富而敏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触发人类最初的情感和期待。所以有了音乐,音乐就成了我们最好的发泄方式。音乐中的每一拍都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生动。音乐可以说话,说话的人有听众。他们以一颗细腻柔美的心,聆听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内心世界,与音乐同甘共苦,与音乐背后的心同甘共苦,享受每一个跳动音符的起伏。
我想成为一个倾听者,一个表面上沉默但内心充满激情的倾听者。
和谐和美丽的下午,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享受一杯茶,放在一个精致的耳机,开始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飞翔进入或低悦耳的,或者是在充满激情的歌遗迹,打开了歌手的紧张的心,觉得他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音乐中,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它是模糊的,但它也让人感到温暖。也许我们不能像钟子期、于博雅那样,在高山流水中演绎出最高层次的友情,最终成为音乐上的知己。但至少,我的新生活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个短期的栖息地,有片刻的宁静,有灵魂的共鸣,得到灵魂的慰藉。音乐就像一首永远写不完的抒情诗。它总会留下悠长的回声和无限的遐想。回味悠长。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它不仅在我们心中萦绕,而且在我们心中回荡。它启发我们,使我们快乐和热情。
音乐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们想成为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抛开所有的烦恼和烦恼,快乐地成长。虽然音乐的世界是空灵的,但它充满了激情。虽然它很普通,但充满了香味。虽然它很遥远,但充满了感情。
让我们的心在音乐的世界里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在我们的心中变得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