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理解的论文(优秀19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估工作和学习的成果。怎样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工具和资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便利和帮助。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一
古人们所写的古诗词,都蕴含着音韵之美,只要配上曲子就可以许唱成歌了!你不信?那就跟我来体验一下吧!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过生日,请了班里的几个同学去参加她的生日派对。而且她还神秘兮兮地和我们说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会,绝对会让我们流连忘返!我们怀着满腔的好奇,终于迎来了这个生日派对。
到了陈芷昕的家,她先带我们进她的房间参观。我看见她的床上有一幅她自己绣的刺绣。我拿起来一看,发现刺绣上有一些云,云中朦朦胧胧绣有几座青山,山下一条蜿蜒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者几座青山向远方流去。小溪的旁边是一丛五彩缤纷的花。而山的另一边是一片森林,林中一棵茂盛的榕树上,一对雌雄金刚鹦鹉正在高声唱歌。
于是我提议道:“我们根据这副刺绣来想一首诗吧!看谁想得又好又快,陈芷昕来当裁判。”
我很快就想到了一首诗:王维的《画》,这首诗描写的场景与这幅刺绣的中景色十分相符。于是我便读了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我的话音刚落,林泽羽就说道:“空山不见鸟,但闻鸟语响。”没想到林泽羽为了让王维《鹿柴》这首诗更符合,还把诗中的“人”字改成了“鸟”字。他可真有才!就在我们玩得不亦乐乎之时,陈芷昕突然把我们大家召集起来说:“刚才大家想到了这么多诗歌,不如我们一起为这些诗歌加上节奏和曲子,一起开一场古诗音乐吧!”大家一听,纷纷说好,认为这比单纯的吃吃喝喝要有意义!
说干就干,我们大家迅速分好组,然后开始给这些古诗“作曲”!开始时,我们还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但很快在会乐器的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就作曲作得有模有样了。不过过程可真让人哭笑不得!有的`同学甚至极具想象力地想要给古诗配上摇滚乐,看来这是一位摇滚乐的忠实粉丝!
很快我们的作品就“出炉”了!在陈芷昕的钢琴伴奏下,我们把我们的作品一一唱了出来,没想到效果十分不错!虽然偶尔也有一些五音不全的同学在“和声”,但我们自己感觉我们的表演还是十分成功的,甚至大人们也被我们歌声吸引住了,纷纷为我们的演出喝彩鼓掌!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二
我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喜欢音符索绕身边的美妙感觉。我会为了一首想听却总是听不到的歌而怅然若失,会为了一张cd上的一首曲子跑遍城市所有的cd店,会为了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声音而激动得忘乎所以……音乐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几乎让全世界成为它的俘虏,成为它永远忠实的fans。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也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上个时代的校园民谣是当时音乐的`主宰,叫得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高晓松。高晓松的歌词是一条青春的河,轻而易举地将人浸润。老狼《同桌的你》听上去很是舒服,也很惬意,不知寄托了多少人青春时代的甜蜜梦想。
以前,音乐人在众人眼中必须是全能的,会作词、作曲和演唱。现在的音乐将过去颠覆,开创了我们特有的音乐新时代。我想首席代表必是jay——周杰伦,昨日双截棍舞得很漂亮的无名小卒,今日声名鹊起的实力歌手,明日万众瞩目的天皇巨星。他的迅速走红并未带来太多惊叹的目光,似乎在意料之中,他的专辑销量一直居高不下。有人批评说他咬字不清,我认为这也正是他的独特出众之处。他的大多数歌都是自己作曲的,一种modern的曲风,糅合了一种蒙眬感,让意韵与心境得以含蓄却又淋漓尽致的呈现,让曲韵的表现力和张力及其鉴赏性得到极致发挥。或是躁动不羁,或是温婉缠绵,百变风格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突出特点——张扬个性。周杰伦应该算是当今流行歌手中很成功的一位了。我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人以为jay的作曲及演唱方法是非常成功的,极少数持否定意见的人也只是不喜欢他曲子的风格和类型而已,可见周杰伦的音乐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遗憾的事是jay不会作词,不过会不会作词在当前似乎关系不大,很多歌手是连曲也不会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严格地将音乐人和歌手区别开来的原因。jay的歌被广为传唱理所应当,但我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模仿。jay对于他的字音清晰问题可以处理得很好,如果大家盲目模仿,一旦丧失了原来良好的发音能力,可就要抱憾终身了!
说完了周杰伦,我不知道该谈谁了,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娱乐圈里,想找到一位时代的代言人,也着实不是易事。每个人心中皆有杆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对时代音乐的认识,所有的都要留给你们自己来细细品味。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三
最近看小说有种疯掉的趋势,每日每夜的看,在马路上也看,上课也看,躲在被窝里也看,弹钢琴时还在看,看到动情处,就肆无忌惮的哭……哭着哭着就继续看,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有种说不出的矛盾,空虚又满足......
怎么回事?最近又多愁善感起来了,恩,我上淘宝买了件衣服,希望比我想象中质量好点,这天要降温了,希望必要太冷。我可是个怕冷的人啊……一冻起来,我可比老人还老人了,今天过年过的早,好像是1.26号,很多人都马上要面临考试了,貌似又要开始忙起来了,前天逛到礼品店,看见一本小本子,名字有劲:lovedaily嘿嘿,有种想笑的冲动,知识感觉自己好像离那个年代已经很远了,我们学校是出了名的阴气重,都说想找女朋友的来我们学校,但若是想找男朋友的,可千万别来………这有点可悲呢!
还是说说小说吧!看典心的小说,是春心荡漾的感觉,会让你看的心怦怦跳,同学还搞笑的说是典心给了她第二春呢!恩,也没错,少女怀春。匪我思存的小说太纠结,可就是喜欢看,从那本(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开始,就注定了一发不可收拾,匪应该是个理智的人,故事尽管复杂,可还是那么有条理,让人宁愿陷在里面,干纠结着……也许故事中的人物太好,搞的现实有点不堪的恐怖~人是活在现实中的,人的感情应该也可以寄托在故事中吧!
我也想写点故事,可是我知道我肯定写不好,我写不出那么撕心裂肺的感觉,让人哭得一塌糊涂还不醒悟的那种,我可做不到,所以只有乖乖的做一个读者,把认为好看的小说都读遍了,心里也就开心了!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四
回忆我十年来的成长过程,爸爸,我想对您说,感谢您把我带到音乐这条路上来,让我这么喜欢钢琴!这么喜欢音乐!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学钢琴的趣事。记得我学钢琴是在幼儿园,老师说到这件事,我回家立刻就和您们说了,并闹着要学。您和妈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要和我一起学。然后,我去上试学班,您和妈妈每次都一起陪我去,再加上您天天辅导我,我在试学班里的水平已经名列前茅了,老师经常让我上钢琴示范,这样我就已经开始接触钢琴了。
一学期过去了,中班的我要买琴了,老师带着我、您和妈妈,来到新百商场,帮我们挑了一架珠江钢琴。当时老师还叫我试一试能跨几度,我试了试,能跨七度,老师说还不错。妈妈付钱买了琴,第二天工人就把琴搬来了,我兴奋极了,立刻就弹起了试学班学的曲子。
第二天上钢琴课,老师布置了一些曲子,让我回家弹。晚上,您和妈妈一起辅导我弹,我一晚上就学会了好几首。就这样,您和妈妈一起辅导我弹琴终于使我三级考了优秀,但我知道,弹琴光靠您是不行的'。于是我在练琴上慢慢地就不再依赖您,但是很多感情上的理解和处理您还是耐心地启发我。大班,我考了五级,只考了合格。有一天妈妈带我去见了一位钢琴老师。这位老师水平很高,听了听我弹五级的曲子,说这曲子弹得还不够好,是不能得优秀的,老师也肯定了我在音乐上的天赋,同时也指出了我基本功不扎实。
在和这位老师学了一年后,我参加了江苏省青少年钢琴大赛获得了三等奖。学了两年后我在音协考级中获得八级优秀。八级得考乐理,我七月份连着上了两天乐理课,回家又背了许多东西,就考试了。恐怕您不知道,考试那天,我又紧张又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考乐理,还是比较紧张,幸好有个老同学坐在我旁边,我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考完了,我们上网查考的及格了没,结果真令我高兴,因为我及格了。那天晚上我激动的无法入睡,最后还是在您的怀抱中睡下的。我知道您对我付出的爱不止这些。生病时,是您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失败时,是您安抚我让我入睡;成功时,您只是在我的背后默默的祝福我希望我能获得更大的成功;然而,您得到的只是对于我的那份淡淡的骄傲。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五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下面是大学音乐教育论文,请参考!
摘要:声乐作为一种以人的歌声来抒发、交流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艺术方式,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普及性在整个音乐教育环节中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学习声乐,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声乐艺术教育对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声乐艺术;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启示。
1声乐艺术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具有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于在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多,而致力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方向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通过对国内音乐学术期刊的查询,主要论文有《歌唱教学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灵活运用》,在文中作者分析了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和专业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主要不同点,提出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要与音乐欣赏、艺术实践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尝试》,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在理工科大学中开设声乐选修课的问题,提出以声乐演唱技巧为辅、注重声乐欣赏,着力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的观点。《浅谈普通高师声乐选修课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则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声乐技巧训练、声乐教材的选用及考核办法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上述论文多是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阐述了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一些理论,并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出发,集中探讨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的重要性,从性质与特征、功能与意义、目的与任务、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课内外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力求为广大高校一线声乐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理论指导和可行性的教学建议,为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发展、推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作出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已具有庞大的规模,纳入教学计划的音乐类选修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要渠道,音乐学科的细分是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也从单一的理论课扩展到理论、实践、欣赏多种类型并存的课程,有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了基础类与提高类课程。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大力提倡教育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也融入了改革的大潮,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达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目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一专业涉及面非常广。其中,声乐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教育改革为音乐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所以当前的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声乐艺术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情感的音乐,它是音乐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艺术是人的本能创造,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的情感得到自由而畅快的抒发。人声的歌唱是最真实自然、最完美、最动听、最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这也是任何乐器演奏出的音乐都无法比拟的。难怪我国自古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人声的歌唱是音乐中最美的声音。中国汉代的音乐理论著述《乐记》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唱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激励人们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声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声乐艺术的学习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人们在对自身优美声音的追求中,在声乐艺术给人带来的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逐渐培养起自己健康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活泼的个性和审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声乐艺术的学习,可以使人直接感受和领悟到音乐艺术内在的美,使人的情感、心灵得到升华,塑造和培养一种超越实用功力的人生态度。从普通音乐教育的整体上看,声乐艺术是整个音乐教育中的自然基础,声乐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器乐、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的音乐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歌唱。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无须进行机械操作,技术负担最少,因而简便易行、易于收效。在学习歌唱的进程中同时指导学生音乐欣赏、锻炼听觉,运用乐谱,了解音乐知识,增进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正确的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技能训练中,包含音乐知识、歌唱技巧、识谱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歌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觉、感受能力,各种不同表演形式的歌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歌唱本身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歌唱教学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集体形式的歌唱还可以培养学生和谐一致、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3声乐鉴赏发展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学生审美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能力。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必须发挥声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中开设综合了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优越性的声乐作品鉴赏部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声乐文化传承能力,这是十分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雷默把对音乐(包括声乐)的鉴赏和文化理解放到了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地位,指出:教授艺术的内容和过程不仅来自许多重要的学科,而且从教育学角度来讲,“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价值是等同的……从美学上讲,艺术作品体验与艺术作品创作同样有意义”。梅里亚姆在《艺术与人类学》(1964)中也讨论了艺术(包括声乐)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问题。他认为艺术包含四重组织模式:观念、观念导致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声乐作品)、结果对观念的反馈。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对声乐作品这一结果做各种详细的研究,而忽视了作品源起的观念与对当代与未来社会的影响。然而,日常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人们认为西欧古典的音乐实践本质上是超过摇滚、流行音乐或先锋音乐的,是高雅的、经典的,而民间音乐的本质是自然的、简单的,说唱(rap)的本质是坏的。再如,把流行音乐做好和坏的简单区分等。事实上,每一种声乐文化都是对特定环境的一种特定适应,在声乐艺术的观念、社会组织、曲库、音乐物质文化等方面,各文化之间是不同的,而正确评价一种声乐艺术则要求具有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的某些知识。只有当声乐艺术置于社会的和民族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时,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
4结语。
民族声乐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各种问题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多元的文化发展趋势要求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也要以开放的姿态,在观念上和措施上都能够做到兼容并蓄,而不是故步自封。也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系)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人民音乐,(6).
[2]郭建民,赵世兰.三个“链接”——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音乐教育,(6).
[3]曹广壮.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访学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14(1).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六
摘要: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两者存在着许多关联之处,涉及到艺术家身份的关联、观念上的继承、理念上的认同等等。既然它们同属于艺术就一定存在着共同之处。
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时间艺术,还是动态艺术,它在一定的时间里,以乐音和噪音的持续运动来表现自己,它以音响在持续或间断的运动中体现着“以声表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形象。音乐可以说是心灵的艺术,它通过音响来表达感情或形象,使欣赏者的心灵产生或震撼、或愉悦、或平静、或心潮澎湃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并以引出欣赏者在情绪上的共鸣为己任。
绘画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也是静态艺术。画家将线条、色调及其他形式勾勒出一定的具象或抽象的图形,从视觉上给观赏者以强烈印象,并引起各种情绪的反映,产生审美刺激。
音乐与绘画各自通过不同的媒介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向人们传达着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音乐与绘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如果论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得不先论及艺术家身份的关联。
一、艺术家身份的关联。
许多艺术家本身既是音乐家又是画家,如康定斯基、勋伯格、达芬奇等等。
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是俄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同时又是一位精通音乐的人,他与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勋伯格(a。schoenberg,1874—1951)交好,并特别喜爱听勋伯格的作品,在听其管弦乐时常会感到“眼前有如乱发一样的无数的线条在狂舞”。由于康定斯基本人也可说是音乐家,故而其绘画作品接近音乐的性格,他以暴风一样的激情的情感、火焰般的强烈色彩、表现内心的感动,并赋予色彩、画面以音乐性,如他的《浪漫的风景》,描绘了几匹从山坡奔驰而下的马,骑者被弹的很高,那激烈运动的色点、具有动感的大色块、以及横穿画面的斜线,如同被演奏着的一首奔放的交响曲;在其《连锁》中,二十多个相似而又独立的生命体,色彩鲜艳、整齐规律地排列在一齐,有如音乐作品的结构,其整个作品体现出被凝固着的又仿佛流淌着的动人旋律。
康定斯基的绘画接近音乐,用仿佛音乐般的线条与色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绘画作品赋予了音乐性的效果。他把色彩作为钢琴键盘、将线条作为弦乐、各种不同的构图当作铜管,制造出了动人心魄的“交响曲”。他对音乐的热爱,通过他的绘画作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康定斯基的好友作曲家勋伯格同时也是一位画家,在勋伯格的音乐作品中,如弦乐五重奏《升华之夜》、独唱剧《期待》、配乐说唱《月迷彼埃罗》等等,都以各种音乐手段(如无调性的旋律、十二音的构造、音乐的织体等)体现着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他常常将自己对绘画的热爱(自然,他也有许多绘画作品),用强烈的刺激的音乐音响表达出来,有意尝试将表现主义者在绘画方面的心得,转介入音乐之中。
众所周知,达芬奇((scuolaleonardodavinc,i1452—1519)也是位同时通晓绘画与音乐的艺术家,他认为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它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
一、音乐与绘画都有节奏;
二、音乐与绘画同样有比例关系;
三、音乐与绘画的美感完全建立在各自部分之间的的相互渗透。他的见解得到众多艺术家的认同。
正由于如此,使音乐与绘画着两种不同的艺术在许多地方体现出意念或概念上的趋同。就以印象主义为例,也证明着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观念上的继承。
二、印象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观念上的继承。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法国作曲家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然而音乐上的印象主义却是直接来自于绘画上的印象主义。19世纪末的画家马奈(edouardmanet,1832—1883)、莫奈(claudemo—ne,t1840—1926)、修拉(georgesseurat,1859—1891)等人的作品打破了古典的作画风格,避开了写实的画风,而创作出对一瞬间的光色、气氛的感觉与印象、以鲜明跳跃的色彩替代几百年以来深沉、灰暗的酱色调的画风。印象主义绘画直接触动以往既定的审美模式,而开启20世纪现代美术的先河。作为对一切新鲜事物一场感兴趣并热爱绘画艺术的德彪西,为这种新颖的画风所影响,以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创立了印象主义音乐的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继承了追求感官印象描绘的特征,用音乐来表现作曲家通过听觉、视觉、幻觉甚至是嗅觉所捕捉到的对自然现象、景物、人物等的感觉和印象,如同印象主义绘画那般,放弃传统音乐中那严密的组织和理性、逻辑性的结构形式,其音乐被作曲家以自由抒发的灵感式的倾诉变成了模糊、隐绰、松散的轮廓,音乐语言发展成虚无飘渺的意境。德彪西是位具有反叛精神的作曲家,他不固守传统,同印象派画家和象征派诗人交往甚密,并继承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德彪西的音乐不以旋律为生命,而以片断、零碎的形态,偏离大小调的音乐体系,削弱和声的功能性而增加其色彩性的音乐特征,使印象主义音乐呈现出新颖、雅致、清新、灵巧、缺乏音乐发展所固有的内在动力的品质。他以这种音乐风格体现着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观念:在从透明而重感官的结构里激发起理想中的境界,自然景物或人不再是表现的重心,而强调光与色的效果;不着重表现具象与事物的本质,而注意自然界光色变化和瞬间运动感,体现着朦朦胧胧梦一般的印象。如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印象主义音乐常常在作品内容的选择上脱离现实世界的题材,专注于光影的游戏和愉悦的性格和能给人感官享受的事物,它把以音乐的丰富色彩呈献给大家,发展了音乐诗意的感情与气氛,并常常醉心于个人的艺术天地,甚至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
印象主义音乐是在观念上对印象主义绘画的继承,它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作曲方式,成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桥梁。印象主义音乐于绘画的关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在理念上的认同。
三、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在理念上的认同。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一词首先出现在19德国的《狂飚》杂志中,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在德国的一种艺术流派,表现主义针对印象主义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与再现,主张艺术要直接表现思想的本质、内在的灵魂,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作品中体现出机械文明压制人性的强烈不满。表现主义艺术流派首先出现在美术领域,再而影响到音乐。
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康定斯基。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家反对学院派自然主义的古典风范,主张不应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用以线条与色块体验人类思想的本质,并以个人对主观感情来取代视觉的感受。正是由于理念的趋同,使作曲家勋伯格深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勋伯格与其两位弟子贝尔格、威伯恩创立了音乐上的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的作曲家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满着丑恶和痛苦时,他们的音乐便以抽象、夸张、扭曲、怪诞的笔法对现实进行变形的描绘,用梦魇、幻觉来影射客观世界,用刺激、不协和的音响来揭示心灵的孤寂、恐惧、绝望乃至疯狂。
无论是表现主义的音乐或是绘画,其创作风格与技法,都突破了传统,并引起艺术界的强烈震荡。勋伯格在进行表现主义音乐实验的初期,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气氛之中,其作品受到如同表现主义绘画一样的待遇:让人一时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其作品的每次上演,都会引起听众的一片谴责,即使是晚期作品,也不是那种让听众为之愉悦,为之共鸣的音乐,因为,表现主义音乐突出的特点是无调性(atonality),其使用的作曲手法是前无古人的“十二音体系(twelve—notesystem)”,这种作曲体系掀起了“不协和音的解放运动”,使欧美音乐界(尤其使作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引起震荡。在他死后,其音乐也存在着争议的评价。
表现主义绘画在表现主义音乐之先面世,自然,同样是愤怒的反应,而后是漠然,直至得到宽容。康定斯基以一种病态的画面,发泄着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憎恨和因社会危机而引发的在情绪上的恐怖和苦闷。他对色彩“内在音响”的体验,以及色彩和音乐律动同一性的理解与高度敏感,使表现主义绘画具有一种音乐性般的艺术效果。
表现主义音乐与绘画的同一性在美学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共同体验着社会的动荡、不安,表现着对现实的不满、恐惧,表达出对印象主义音乐或绘画那追求光、色一瞬间的印象,及模模糊糊地反映被描绘的事物所散发的气氛,以及充斥在音乐与画面间的那迷离、朦胧、神秘意味,主张与传统彻底决裂,以几乎变态的理性来反映客观现实带给人们的强烈压抑的精神、思想、信念的本质。
表现主义音乐对表现主义理念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是印象主义音乐对印象主义绘画观念上的延续。因为,音乐与绘画的密切关联,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显现。音乐与绘画的关联不仅表现在同一类型的流派之中,甚至表现在不同艺术流派之间,某种流派的作曲家也会受另一种绘画风格的影响,诸如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
四、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
威伯恩(a。werbern,1883—1945)是勋伯格的学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追随勋伯格步入十二音技法领域,并发展了勋伯格的音乐风格,将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体系推向序列音乐,他提供了一种“方法”,加强对音高组织的控制,还对音色、时值等要素作出相应安排。他全部的31首音乐作品具有高度集中、浓缩、简练、主观、抽象、简洁的风格,将“纯音乐”推向颠峰。在他后期作品中,缺少传统音乐所特有的线条感,而以单音或是多音,以不同的色彩乍似毫无关系地连缀在一起,造成漫无章法、毫无表情的音响感,然而,他由十二音推向序列音乐的音乐作品,有极强的内部组织的严格次序,呈现出高度理智而客观的风格。这种音乐多以点对点、块对块音响连接的风格,与印象主义后期的“点彩派”绘画存在有许多相似的理念。
“点彩派”的代表画家是法国的修拉(georgesseurat,1859—1891),他的代表作油画《大碗岛上一个星期的下午》由无数个红、黄、蓝、白单色的小点构成,产生画面朦胧、迷离的意境。点彩派画风以法国化学家舍夫略里关于色彩协调理论《色彩对比论》为理论基础,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作不同组合,让观众眼睛自行调动而看感到流光异彩的画面。点彩派用这种所谓科学的、严格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以往印象派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比马奈、莫奈的画作更忽略作品的内容而单纯追求所谓科学的色彩与形式化。修拉的画风被称为“点彩法”,而威伯恩那缺乏旋律线条的作曲方法则被人称为“点描法”,它与“点彩派”绘画有类似的理念。音乐上的“点抽法”突出的特征是将完整的旋律纵向分配到多个乐器或乐器组来演奏,而以短小时值的音符相连接,形成浓缩的曲调线条,其跳动大的音程,表示旋律线的突凸,反之则柔和,以这种短小时值的点构成的组合,构成威伯恩音乐的主题,并由点对点的短音符在不同乐器或单一乐器不同音区的呈现,构成整部音乐。
“点描法”的音乐与“点彩”派的绘画在以点组成艺术的理念上,达到心有灵犀的艺术关联。威伯恩的“点描音乐”以各种不同音色,不同位置的音响的“点”的时疏时密的跳动来构成其旋律,它拒绝传统音乐那悠长的旋律线条,“点彩绘画”由一点一点纯色的“点”,构成复杂的画面;“点描音乐”拒绝传统音乐简单地抒发作曲家个人的主观情感,而以严格的序列控制作为新的作曲手段,“点彩绘画”同样追求色彩理论的原理,将理性的色彩组合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共同的理想都是要创作出不同于以往形式的艺术作品,在创新意识上使两者都走在同一个更为注重形式感的艺术创造的道路上。威伯恩的音乐与晚期印象主义绘画不属于同一名称的艺术流派,前者属“表现主义”的范畴,后者是印象主义的延续,然而,分析两种风格的两种艺术在理念及手法上的关联,使人产生了极大雷同的印象,拟或可说有“同工异曲”之妙的艺术效果。于是,我们说音乐同绘画存在有必然的关联。
五、音乐同绘画存在的必然的关联。
音乐与绘画不属于同一种艺术形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表现手段。然而,它们又同属于“艺术”这一范畴。既然同是艺术,那便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康定斯基早在19就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黄色具有不断向上的“超越”,从而达到使眼睛和神经均无法承受的的功能,而当一只小号所发出的声音,变得越高越尖锐时,以至于刺痛耳朵和神经;而蓝色,则具有“超越”相反的力量,它把眼睛引向无限的深度,因而,发出类似长笛般的声音(当深蓝色时)、或低音提琴的声音(当深蓝色时);在弹奏管风琴低音键盘时,你能“看见”深深的蓝色;绿色非常接近大提琴纤弱的中音区的音色;而红色在使用得当时,它给人以强有力的击鼓的印象。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气和光的振动相成了声音和色彩之间的物理相似形,便造成我们所感觉截然不同的“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关联。作曲家和画家都能运用不同的“音调”或“色调”,创造出同一种或温暖或凄凉或热情或呆滞的共同感受。
音乐与绘画的关联,具有审美功能,引发欣赏者的喜爱,并引起人们在情感或情绪上的共鸣、得到人们的赏识,是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目的。音乐与绘画有各自己的表现手段与媒介,但两者都不同程度上浸透了认识因素与教育因素,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白方式,给予欣赏者在心理上、感知上获得效果各异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只不过这些作用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和不同的形式之中罢了。所以,各门艺术存在着相互浸透、相互关联的现象,音乐与绘画也是如此。艺术就是这么神奇。各门艺术实际上存在有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因为它们同属于“艺术”的范畴。音乐与绘画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然而,它们又存在着那么多的必然的关联。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版)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学生学习五线谱的时间不长,每个音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难唱不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口风琴、竖笛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练习。先认出唱名,然后用乐器帮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仅巩固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且能把音唱准、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器教学能辅助学生学习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低年级歌曲旋律简单,起伏变化小,乐句相对较少,因此乐器可辅助新歌教学。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一共四个乐句,旋律起伏不大,且节奏相似,便于学生演奏。首先我们借助柯达伊手势认识乐谱,找出相同旋律和节奏规律,并请学生拍一拍节奏,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谱(只出示歌谱),并用口风琴范奏。教师范奏是最直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学生分句唱歌普,同时进行“无声练习”,即嘴唱歌谱,手按唱指法。练习时不可以连贯完整地练习,而应当分乐句进行。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所以教学时要分乐句,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演奏第一句最难,而后会越来越容易。其实不是旋律变简单了,而是学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分乐句练习完成之后再轻声完整吹奏旋律。教学中我还采用师生对奏接龙的方法进行练习。即老师吹奏1、3句,学生吹奏2、4句,并交换,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旋律简单,节奏变化有规律,大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完整地演奏乐曲。通过口风琴的吹奏,学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歌曲教学做好了铺垫,这时再来学唱这首歌便十分简单了。教师在范唱时,同学们一下子便会发现这首歌曲,就是我们刚才演奏的旋律,孩子们看着歌词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口风琴、竖笛、长笛、小提琴等不同乐器演奏复杂的旋律,学生利用口风琴演奏简单重复的旋律,同样也能达到熟悉旋律辅助新歌教学的目的。
三、乐器教学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4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乐感很强听几遍歌曲就能跟着音乐歌唱,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歌曲,但也有的乐感较差,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难接受。要实现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的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这时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对全体学生来说,我们无法降低难度让学生演唱歌曲,如果编配简单二声部学生更难掌握,因为合唱比齐唱音准更难把握。但是乐器合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给以任务。感受力强的同学演奏主旋律或复杂的旋律,同时教师为那些音乐感受和表现力较弱的同学重新编排简单的旋律,他们只要指法和节奏正确,就可以与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乐合奏中他们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八
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讲授地理、民俗等其他知识点时,总有学生怀着质疑的目光问“这是音乐课的内容吗?”好像脱离了音乐本体,脱离了和声曲式的音乐,那还是音乐吗?从世界音乐的许多教材和专著上都或多或少有关于自然环境、历史渊源的章节,然而对其与音乐的关系、渊源的讲解并不多见,其实每一个事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张网,互相制约与影响,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我建议应加强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讲授:
一、加强对自然地理、生存环境的了解。
有关世界音乐的绝大多数专著、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总是没由来地独成一章,与后面的民族音乐的章节略显脱节。然而事实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审美等,甚至是绘画、音乐等。尤其是在各民族传统的乐器中,常常可以看到其材质、音响效果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结构的密切关系。例如:在东南亚等气候湿润的适合竹子生长的环境中,当地人民往往就地取材,利用竹子制作出大量的生活用品,甚至是乐器,如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摇奏和击奏乐器——安格隆。所以,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除了对音乐本体的介绍之外,我们还应介绍当地自然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塑造,对文化的形成,以及对音乐种类产生的影响,甚至是对音乐审美追求的影响。自然环境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这样既脱离了世界音乐教学的主旨,学生也不容易在这个部分找到认同感,所以此章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其他音乐学科所匮乏的一面,将整个文化连接起来,让学生对文化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学生的世界音乐学习。
二、加强对建筑史、美术史的了解。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认识到美术、建筑等艺术文化对音乐的影响。音乐的风格往往不是跳脱于当地的美术、建筑等艺术特征,而是相互影响,如我们所熟知的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指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风格盛行后,被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而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最早用于建筑艺术中,批评建筑师把更适用于金盒子和餐具等小物品的装饰用到大型的建筑装饰中。建筑风格特点是规模宏大,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和大量精细甚至奢侈的装饰。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还影响很多其他的艺术领域,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期其他的艺术风格,也富有华丽、装饰、壮观等倾向。是来自于建筑,建筑中的雕刻等绘画又常常有乐器的身影,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作为一名引路人,带领学生去探索这条未知的且充满情趣的道路,而不是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走马观花,掠光浮影。世界音乐与各类艺术的丰富内容,应该被进一步地探索发现。
三、加强对历史、战争的了解。
为什么对于学音乐的同学,历史、战争等相关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呢,我认为,只有对此民族的前世今生有所认知,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的音乐呈现如此的样子。比如北美音乐中的爵士、蓝调,拉丁美洲的雷鬼音乐等,随着流行音乐的大兴旗鼓而被全世界的年轻人推崇,事实上,这些音乐的来源都离不开被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的非洲黑人,例如:蓝调(blues)就是由美国黑人创造逐渐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美国黑人的先人都是从非洲贩来的黑奴,从登上美洲大陆伊始,就一直用血和泪书写着黑人的苦难史,直到现在,黑人的饱受歧视、贫苦不堪的命运依然没有结束,一直以来,他们用歌声来倾诉心灵的创伤,听来非常忧愁哀怨,与英语中“blues”(蓝色)一词所带来的“忧郁”情感基调相符合。这样的历史是许多同学没有学习或了解到的内容,增加这个部分的了解后,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意义,体会不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四、加强对礼仪、风俗的了解。
各国的不同礼仪风俗除了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影响了对音乐、乐器的产生和使用。一如在东南亚的代表性音乐形式“甘美兰”,单看乐器种类不算丰富,材质也大多是铜质、竹质的打击乐,但其在东南亚最初的使用场合多用于宗教仪式和各种庆典,如巴厘岛的甘美兰乐队常用来作为进场曲和散场曲使用,乐曲亦被视为神圣的,能够赶走邪灵,所以这些乐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有神明附着在此,人们不可跨越乐器,如果不尊重乐器,也就意味着对神灵的亵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对东南亚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礼仪规范的了解,理解音乐本体之外,也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音乐类型的文化背景。才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与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王洲编著.世界民族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九
在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中音乐教学目标并非是将音乐课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到脑中,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应降低对于音乐专业技能的掌握,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情况。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音乐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形美,音乐教师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目的都不仅仅是单纯的讲授,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亲身去感受、体验音乐自身的魅力,这样他们自身才会感受到各种风格的音乐会给他们带来的不一样感受,这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
2。1提高音乐审美认识程度。
要在音乐课堂上体现出音乐审美的特征。从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随处都在,小到未出生婴儿的胎教音乐,大到老年人听得经典歌曲,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音乐审美关,就中学音乐教学来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进而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认知,从音乐中发现生活的另一种美。
2。2提高审美认识能力。
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兴趣。要加强学生审美认识的能力,就要让他们亲身去感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自己听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教或是受家人影响,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加强对音乐认识的能力。
3。音乐审美的研究对策。
3。1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
不同风格的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轻快的音乐给人带来放松的感觉,沉闷的音乐给人带来压抑的感觉,音乐节拍的快慢、节奏的强弱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感知能力。所谓的音乐感知能力,是人对于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试、音区、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听觉上能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人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即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也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先决条件。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离不开音乐语言的学习。多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而非听那些稍纵即逝肤浅的流行音乐,多去用心感知音乐,进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3。2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以及后天培养的。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会时,才会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喜爱;音乐审美的意义在于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有助于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音乐的学习和认识会有很大的帮助,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存在,加深对音乐的印象,音乐是有声语言,在学习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听唱体验不同旋律的音乐,了解音乐的背景和时代,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对音乐的认知和审美。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
1.1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促进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增强。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时候是采用老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在音乐课堂上加入音乐游戏的元素,可以使得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促进自己的身体协调性的加强。正所谓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三四岁的幼儿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些肢体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衰退。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由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就什么事都有父母包办,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也不注重身体锻炼,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电视机和电脑面前度过,这就造成了小孩子出现身体协调性差的现象。但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游戏来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肢体配合能力,促进实践能力的加强。
1.2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加强。
当小孩子在游戏时,是最容易形成合作意识与朋友关系的时候。在游戏中,小学生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会使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对游戏的想法,并且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从而形成共同努力的局面。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能够培养好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达到合作要求。
1.3音乐游戏的融入能够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音乐课堂和其他课程的课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需要向同学们讲解一些乐理知识,这些乐理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并且讲解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使得老师在上课时对于这些乐理知识无从下手,学生也很难接受并了解。所以,将音乐游戏带入音乐课堂后,可以将相关的乐理知识带入游戏中,使其学起来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掌握。
2.1音乐游戏的设计要注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蹦蹦跳跳的年纪,也是他们身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内部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个子越来越高,身体也越来越结实,大脑的思维系统也随之不断完善。并且从另一方面看,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不断加强,情感的表达逐渐清晰丰富,但低年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音乐老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况与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地加强不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在游戏中宣泄情感,在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加强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提高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设计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其需要以音乐教材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设计。因此,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同时,在音乐游戏的编创上,还需考虑到这个音乐游戏能否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个音乐游戏来感受音乐的妙趣,加强自身听辨音乐的能力以及掌握好音乐知识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说,音乐游戏要注意服务于音乐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音乐作为音乐游戏中的基本要素,是设计音乐游戏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音乐游戏的设计必须要有音乐元素的参与,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的开展要围绕音乐中的各要素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掌握好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转变以及速度的变化统一,并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起伏作及时的反应,进而使得音乐课堂内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更易于学生掌握。
音乐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音乐游戏也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音乐教学的环节放入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游戏会使得音乐课堂上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例如,将音乐游戏放在教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因此,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使用合理有效的音乐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加强。
3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有效的采用音乐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以及趣味性极浓的音乐游戏的采用,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还能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勇于展现自身的个性及特长,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一
当我开心或不开心、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当我感到孤单、想家的时候,音乐一直都在我的身边。
——题记。
音乐就像是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不同的咒语就有不同的变化。音乐可以像潺潺的流水一样悠远清脆,可以像燃烧着的柴堆一样热情似火,可以像杜鹃的啼叫声充满哀伤,也可以像春天的到来,到处都是乐的踪迹。无论你心情怎样,无论你面对的事情有多复杂、多困难,音乐都可以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所在。
音乐就像一本编写着人生的书,每段音符都诠释了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的纪念册》纪念着朋友间的永恒友谊,《祝你一路顺风》挥洒着友人相别的眼泪,《父亲》倾诉着儿子对父亲的爱,《遇见》期待不期而遇的爱情。虽然不是同一首歌,但每段音符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听着音乐,就像回味着、想象着我们的人生。
音乐就像一幅画,而音符是这幅画的线条和色彩。《天路》唱出了青藏高原的清新的空气与挺拔高山,《自由飞翔》绘画出西藏草原的辽阔、天空的万里无云,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图画映入眼帘。
《月光光》这首广府民谣,演绎着岭南文化,令人回忆起多少童年美好时光。巴西的音乐让我们看到那里热情奔放的人们在欢腾跳舞,西方的爵士乐则是一幅温柔而浪漫的舞蹈。其实不同地方的音乐,给人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视觉上的盛宴。
我喜欢汪峰的音乐,苍凉而又直指人心,震撼人的灵魂。他的音乐传达着热情与力量,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愤怒。他的音乐能让人在这个物欲横流、浑浑噩噩的年代能够有勇气再次去追求怒放的生命。我喜欢周杰伦的音乐,中国风的曲调,浓郁的情绪,曲美的心碎。我喜欢五月天的音乐,虽然他的`音乐没有《高山流水》的悠扬和典雅,也比不上贝多芬激昂、雄伟的交响曲,但他的质朴浅白而又真实的音乐唱出了80、90的心声,唱出了坚持、信仰和理想,唱出了友情的可贵。
音乐的魔力真的是不可小视。音乐可以千变万化,可以绘画出不同的图景,可以忧伤我们的忧伤、快乐我们的快乐,可以给人以力量、助我们前进。音乐魔力,非凡魅力。
情之所至,歌以咏之。一段时光,化成一首音乐,一首音乐,陪你一段时光。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渐渐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叛逆心理,音乐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更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可以充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音乐课成为有趣的、受欢迎的课程。
1提高课堂趣味,创造互动前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往往一股脑的把劲头都用在主科和自己较薄弱的学科上,而并不注重音乐课,课堂上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做其他学科的习题已经是普遍现象,但是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生们的重视,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很多事物是抱有质疑的态度,教师的许多千篇一律的互动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对于音乐课的兴趣,那么互动就显得更不可能,所以让课堂变得有趣,学生感兴趣了,这才是师生互动的前提。首先,从课堂导入开始就要精心设计,让导入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播放一些当前学生们爱看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者从一些有趣的音乐小视频开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和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如果简单的从和声的基础知识开始导入,不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先准备好一首要学习的和声的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和声的奇妙魅力,问学生觉得和声好不好听,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询问学生信不信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班上的同学也可以唱出这样的效果,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一定很想知道在学习之后大家能不能唱出那样的'效果,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会更加投入,教师的互动也就变得轻松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增强教学趣味,增强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还以上文的和声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一个组学习一个音,最后大家一起和声,这样的教学不免有些呆板,在互动时,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组之后是会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教师可以随机进行组配,比如在大家学习完自己的音之后,开始引导学生,可以第一组和第二组唱,第二组和第四组唱,第三组第四组在唱的时候要求第一组加进来,这样随机的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内心的紧迫感,在课堂生集中精神不懈怠,同时完成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有成就感,在互动中,教师的加入也可以让互动变得更为有层次,比如,教师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两个人,在每三个小组学生进行和声演唱的时候代替另外一个组的学生进行演唱,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这样充满变化的教学让学生更为感兴趣,自然也更能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营造愉悦氛围,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意识与课堂的气氛有很大程度的联系,如果在一个沉闷、毫无生气的课堂中,学生连话都不愿意说,更不用说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了,所以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欣赏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去欣赏音乐才是最终的标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课本,让学生有教科书式的感想,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感知能力,也让课堂变得局促狭小,并不能够容纳学生的感受,学生说着口不对心的感想,在课堂学习中也就更不会付出真正的思考,所以,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时,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是联想到了自己看过的某一本书或者是某部电影,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让课堂变得热烈,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学会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们明确音乐是具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曲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过音乐也是有自身的特点的,比如,大家看奥运会颁奖仪式时,看到中国国旗升起,听到中国国歌时,大家心里都会产生自豪感,这是由于大家爱国的心都是一样的,立场相同,感受自然也就一样,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们展现自我的天地,让学生的个性不被束缚,在快乐中成长。
3进行充分备课,调动学生情绪。
许多音乐教师的备课不乏程式化、模式化,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的体现是很模糊的,甚至有的音乐教师的备课直接从教参上照搬,缺乏创造性。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情感的投入,才能够把音乐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走进歌乐山》这一首曲子时,教师上课的情绪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走进歌乐山》的大背景是重庆歌乐山上为取得全中国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们,此时教师的情绪应该充满着激情,斗志昂扬,只有教师本身的情绪融入歌曲中才能把学生带动起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4.
作者:刘璐单位: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三
听着曲子《星空的旋律》,竟情不自禁地打起节拍来,优美的旋律、缓慢的节拍,体现了一种宁静的气氛。沉迷于网络的我,不由自主的按下“文件”中的.“另存为”,急切地想把它下载到3、5软盘(a:)中。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吗?
小时候,听过不少世界名曲,年幼的我,竟也听得如痴如醉,慢慢地爱上了听名曲。
能够使我静下心来的,也只有音乐了……。
不久前,又听到了一首《美少女战士》插曲,喜上眉梢,忙提着录音机把它录了下来,结果曲子到是录下来了,录音机却因为我的错误操作“报废”了,弄得我被父母一顿臭骂。
“录音机事件”闹得满城风风雨雨,爸妈索性把我录下来的东西统统送人,气得我一连三天脸上都是阴天。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大力改革,更加注重人们的思想情感,在音乐中需要把情感融入到旋律中,音乐论文的写作主要体现出了写作者对音乐的领悟和实践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和书面化的一个过程,所以,音乐论文的写作要求有一定的严格性。论文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了写作者对音乐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术的规范性和素养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在论文的写作特点,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注重旋律的同时也比较注重情感的投入,很多研究者和兴趣爱好者通过音乐论文写作来发表白身的观点和见解。规范的音乐论文要求体例和格式的绝对正确,并且应提高音乐论文的写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论文格式。我国很多音乐论文写作者在写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选题角度和写作技巧等,使内容和格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对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进一步推动音乐学术论文的规范化。
(一)创见性。
创见性对于音乐论文写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核心。创见性有两层含义,一个指的是观点的新颖和新方法的提出,另一个是指根据新观点来打破旧观念,用新的认识和方法来替代旧的认识和方法,也可以表述为对前人事物认识的一个补充和综合。在音乐论文写作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论文中存在大量的抄袭和剽窃现象,对他人的音乐论文作品进行复制,粘贴,成为自己的作品,真正有学术价值的少之又少,真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微乎其微,在此种情况下就失去了论文的创见性。
(二)学理性。
人类的各种活动最主要的是靠理性认识,它是人类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对一件事物本质的认识。人类对一件事情的理性认识最终的结果就是理论,这种理论必然有一定的事物高度和深度等特点,所以,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音乐论文写作的诉求,这种诉求的表达就需要写作者尊重科学、论点正确、推理符合一定的逻辑和论证严密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到判断的正确性,对自身音乐的研究结果持肯定的态度,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应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在论文中真正表达自己的诉求。
学理性有一定的成果和一定的理论高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成果和理论高度。学理性特点要求写作者对自身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不断的探讨,敢于假设推理,得出具有科学价值的结论;另一方面,写作者还需要对自身提出的见解进行系统的论述,做到原理阐述、权威论断和前人的引用,提高文章的说服力,达到一定的论文水平。
(三)规范性。
音乐论文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音乐理念的规范阐述和论文格式的规范书写,在进行论文的写作时,由于论文的文体有所不同,使写作格式,规范性和体例等也有一定的分明,呈现出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异。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其中各个不同的文体特征。
音乐论文的写作是论说文的一种形式,根据论文的结构来分析,很大程度上包含标题、署名、序言、本论和结论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构成了音乐形式的论文,它和学术论文的格式有很大的区别,学术论文主要包含了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几个部分构成,不管是哪种论文都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要求简练、通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等,与此同时,使用的表格和图片要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论文观点的要求。音乐学术论文在格式和规范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写作者在写作时,错误的地方比较普遍。
(一)选题问题。
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音乐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到文学,音乐论文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文学创作,所以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写,最让学生止步的是对论文的选题,没有一个明确的选题方向,使得论文无从下手。由于学生日常对文学知识积累不是很多,在选题中就出现了一些思想重复,内容空洞和宏观过度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对学生的音乐论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大多学生喜欢以浅谈为中心进行论文的学做,比如,《浅谈音乐与文学》、《浅谈中国民间歌曲》等方面进行选题。这些题目的选择内容不但空乏,并且讨论的范围比较大,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由于没有更多其他学科知识而出现力不从心,到最后就出现了东拼西凑的情况。
(二)写作技巧问题。
音乐论文的写作除了格式正确之外更多的是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因此,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不够,平时又不太喜欢阅读和写作,长此下去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下降,对一个问题不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因此,学生应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论述的描述在很大情况下只有感性的描述,理性的描述比较少,所以,很多时候会把论文写成总结或者报告。在对音乐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资料的使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对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者混为一谈,不能够对其进行恰当的运用,就出现了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抄袭的现象;2)在写作时,没有对参考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采用了很多的引用和转述语句,导致整篇文章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写作规范问题。
随着我国对学术历史的不断深入研究,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对学术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此同时,对论文内容各个部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如此,学生所写的音乐论文也必须保证论文格式的规范。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论文写作时,对写作内容格式的规范性不清楚,对论文最基本的格式都不知道,写出的音乐论文格式都不具有规范性,对此种情况有人提出建议说,对于格式问题由打印部进行统一的处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行得通。我国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严格的形式规范是使学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音乐论文在写作时如果能够对格式进行严格的规范,那么,音乐论文将能得到更好的进步。
(一)选题要注重与音乐基础课程的衔接。
学生在进行音乐课程时要培养其学术兴趣,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学生中有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术研究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师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要有多种知识的运用。音乐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程度有限,使得学生其他专业知识比较少,音乐论文的写作趋于综合,所以,教师在音乐课程讲授的同时,还应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音乐学习中了解论文内容并且进行系统的掌握,比如,在音乐专业的基础上,对文学和历史等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学习。
(二)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知识面。
由于专业课程的讲授只关注一个方面的知识,对其他知识涉及到的比较少,音乐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单一性,使学生在论文的写作和选题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此基础上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扩展知识面,对这种知识单一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改善。
对音乐系中的选修课内容进行必要的丰富,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课程进行选修,以此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种选修课程来弥补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实行论文辅导导师制。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加固,对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很多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和导师进行直接的对话和沟通,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指导。这种指导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音乐专业教师讲究的是技巧性,不能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关系,所以,导师在其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导师对音乐专业学生比较重要,如果导师能够做到以下两点就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论文水平得到提高:1)给学生介绍音乐界学术情况,提高学生兴趣;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对音乐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音乐专业不管是从内容结构安排还是性质上来讲,和其他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接触到最多的是音乐的技巧,并且每天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消耗了很多的时间,长此下去,使很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文学学习的兴趣,还有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音乐专业的学习只要把握好音乐方面的知识就行了,所以,学生对音乐论文的写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习文学时只是草草应付,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影响音乐专业课,使很多学生出现抄袭行为,蒙混过关。
由上文可以看出,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比较严格,不单单是格式的问题,还涉及到学术规范和研究等具体问题,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规范化使音乐论文得到更大的发展。实质上,音乐论文的写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在其中不但能够学习到各种研究技巧和写作技巧,而且对所学知识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巩固,使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为以后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音乐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五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开始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规程》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20xx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大学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由此上升到一定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等课程,掀起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热潮。然而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阶段普遍设有律动、音乐等课程,到了高职阶段相关课程的开设几乎为零。
因此,要构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文化,首先需要职业院校对此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音乐舞蹈教育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才能让音乐舞蹈走进课堂,让残疾学生吸取其中的养分,提高残疾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立足残疾学生类别、心理特点及所学专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面向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教育,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人群的教育需要,通过歌唱、欣赏、律动、舞蹈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的残疾类别与心理特点等确定教学内容。比如听障生在中小学阶段大多学习过律动课程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开设“舞蹈鉴赏”课;根据盲生所学专业(如康复治疗、推拿)的特点,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把中国古典音乐融人到中医推拿中,课堂上从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作品导入,将音乐欣赏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对古典文化及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三)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授课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提高音乐舞蹈类课程授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音乐舞蹈类课程的教师应了解各类别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特殊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如听觉缺陷导致听障生的动作不够灵敏、协调,缺乏节奏感,因此在听障生舞蹈训练中,除了节奏感训练,还应包括舞蹈姿态及情绪感觉的表达。教师应加大模仿训练、基本功练习以及舞蹈意识和气息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在情感。而盲生往往内心敏感、脆弱,遇到阻力时缺乏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校园文化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音乐在青年的道德观念和健全心理人格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教育就是以自然的、艺术的美感把音乐舞蹈教育渗透到残疾学生生活中去,引导残疾学生了解美、懂得美、珍爱美、爱真美。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舞蹈文化氛围,让残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1.利用校园广播向残疾学生传递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定期开设音乐欣赏等栏目,让残疾学生在茶余饭后听着广播学会欣赏美、发现美,通过音乐作品培养残疾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同时为盲生和肢残学生开辟“我是歌手”栏目,让他们走进广播室,将美妙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排解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
2.利用宣传橱窗开设音乐舞蹈专栏,普及相关的音乐舞蹈文化知识。在专栏的内容方面,可选择残疾学生感兴趣、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比如有关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演出,身边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同学及其相关作品的介绍。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残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3.利用校园走廊悬挂一些音乐舞蹈名家的图片,尤其是一些跟残疾学生有着同样经历与背景的残疾人名家,更能引起残疾学生的共鸣,比如贝多芬、阿炳、邰丽华等,让这些名人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4.结合学生残疾类别的不同,定期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开设不同的音乐舞蹈类讲座,比如对聋生开设以视觉效果为主的舞蹈作品欣赏等相关讲座,对盲生则开设以听觉效果为主的音乐欣赏等相关讲座。
5.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活动,选择适合残疾学生欣赏的音乐舞蹈类节目,让残疾学生感受音乐舞蹈的特殊魅力,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愉悦身心、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舞蹈实践平台,让残疾学生在载歌载舞中获得技能。
1.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让残疾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舞蹈才能。音乐是一种极具渗透性的力量,对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是渐进的、长远的。残疾学生在积极投入排演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自我磨练与自我实现。
2.利用学校各类文艺社团,为残疾学生创设在课余与同龄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定期的合唱社训练、舞蹈社排练,各类音乐、舞蹈沙龙等。在长期的熏陶中,音乐舞蹈教育自然而然地融人到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和格调的同时,也促进了残疾大学生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利用各类校外联谊的机会,让残疾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普通大学校园,融人社会,与健全学生交流与分享音乐舞蹈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残疾学生的音乐舞蹈技能,同时也让健全人感受特殊的艺术,弘扬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残疾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4.成立残疾人艺术团,创建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音乐舞蹈文化品牌。特殊教育院校中有音乐舞蹈才能的残疾学生很多,如聋生的模仿能力强、舞蹈表现力强,盲生音乐感受力强、听觉灵敏。成立校残疾人艺术团,不仅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展现才艺的舞台,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
(三)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才能让音乐舞蹈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适时调整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和方向。其次,完善各类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学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等,规范校园文化中音乐舞蹈文化教育的有序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既能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同时也不失品位及艺术格调。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在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舞蹈教育实践形式,创造音乐舞蹈教育实践机会。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六
每样东西都有不同的优点。每一件事都令人陶醉。音乐,让我陶醉,问我为什么?正因为音乐有它独特的魅力,使我陶醉,使我坚强和勇敢,这使人做白日梦,就像美丽的月光,音乐使我。
当我和同学吵架,互相吵架的时候,我陶醉在那首美丽的歌谣“友谊地久天长”中。音乐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与朋友相处融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每当我想念它,担心它,“担心”这首歌也会在我的耳朵里响。我喝醉了,我的眼泪会掉下来。这首歌里的每一个字都让我感触很深。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每当我委屈,难过。当我悲伤的时候,“夜晚当星星哭泣”这首歌不断地在我的耳朵里回响。我将仰望群星,告诉自己不要再哭泣,要向群星学习,努力闪耀,不要悲伤。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听到“放开自己”这首歌,我也会学会放开自己,努力冲刺,战胜困难,勇敢前行。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七
[3]陈志圣.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
[4]张云鹏.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措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
[5]王莹.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綦琳娜.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
[7]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卫生学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9]罗杰.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10]何芳.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1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14)。
[1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13]范子泉.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4]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5]韩晓娜.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6]朱亚楠.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8]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扎西娜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20]程红红.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30)。
[21]李向峰.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黄河之声.2011(02)。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八
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音乐鉴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这就是鉴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鉴赏——感觉(情感)鉴赏——理智的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鉴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对于歌曲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鉴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2、对器乐曲的鉴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鉴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鉴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鉴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对音乐理解的论文篇十九
人类的感情是丰富而敏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触发人类最初的情感和期待。所以有了音乐,音乐就成了我们最好的发泄方式。音乐中的每一拍都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生动。音乐可以说话,说话的人有听众。他们以一颗细腻柔美的心,聆听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内心世界,与音乐同甘共苦,与音乐背后的心同甘共苦,享受每一个跳动音符的起伏。
我想成为一个倾听者,一个表面上沉默但内心充满激情的倾听者。
和谐和美丽的下午,一个人独自坐在窗前,享受一杯茶,放在一个精致的耳机,开始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飞翔进入或低悦耳的,或者是在充满激情的歌遗迹,打开了歌手的紧张的心,觉得他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音乐中,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它是模糊的,但它也让人感到温暖。也许我们不能像钟子期、于博雅那样,在高山流水中演绎出最高层次的友情,最终成为音乐上的知己。但至少,我的新生活可以在那里找到一个短期的栖息地,有片刻的宁静,有灵魂的共鸣,得到灵魂的慰藉。音乐就像一首永远写不完的抒情诗。它总会留下悠长的回声和无限的遐想。回味悠长。
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它不仅在我们心中萦绕,而且在我们心中回荡。它启发我们,使我们快乐和热情。
音乐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们想成为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抛开所有的烦恼和烦恼,快乐地成长。虽然音乐的世界是空灵的,但它充满了激情。虽然它很普通,但充满了香味。虽然它很遥远,但充满了感情。
让我们的心在音乐的世界里碰撞,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在我们的心中变得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