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美二年级教案(通用21篇)
教案是教学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教案范文能够启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一
1
1、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3、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具:课件、蜻蜓标本、图片。
学具:作业纸、各种材质的彩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情绪
1、师:二年级五班的同学很聪明,都很善于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
2、猜猜我是谁。
(1)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2)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生:蜻蜓。
3、师:大家是从那些地方猜出是蜻蜓的。
生回答。板书:身体、翅膀、眼睛
4、师:大家真的很聪明,说的很好,谜语抓住了蜻蜓的外形特征描写了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板书课题。
1、刚才大家猜了谜语,现在老师有2个问题,出示课件。
(1)你都知道有关蜻蜓的那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性、环境等)
(2)蜻蜓姑娘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那?
2、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生:我知道蜻蜓在水中产卵;我知道蜻蜓有一双复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蜻蜓下雨以前飞的很低,晴天飞的很高;我还知道“蜻蜓点水”的成语…….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4、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说的真棒,想知道老师收集的资料和看法吗?出示课件。
我知道:(1)蜻蜓:是目差翅亚目昆虫。翅大,膜质,多翅脉。翅展开时可达16厘米。翅平展,与体纵轴成直角。复眼大,占据头的大部。是飞行最快和最善捕食的昆虫之一。幼体水生,叫水虿(chai)。
(2)我觉的蜻蜓这些地方漂亮,如: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3)刚才同学说“蜻蜓点水”,它本身的意思是蜻蜓在水里产卵,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扎实、肤浅的意思。希望大家这节课对学习可不要象“蜻蜓点水”。
1、刚才我们用语言来描绘了蜻蜓,我还给大家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同时,认真观察蜻蜓,是不是向我们说的那样美丽。
2、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翅膀的纹理;肚子的图案;身体是对称的。
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书中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小结。小朋友用线条表现了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画的很详细,表现了蜻蜓的动态。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表现蜻蜓。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2、用剪刀剪下蜻蜓的身体,并粘贴到背景画面合适的位置上。3、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做的蜻蜓有快又好。
学生回答:将作业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半上画上蜻蜓的一半,剪下,再用彩笔画出蜻蜓的细部即可。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做的?
生:因为蜻蜓身体是对称的。
师:你真棒。
4、学生练习。
这节课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了一幅长卷,每个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有重点的观察和表现美丽的蜻蜓,那你能不能评一下。
1、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2、这节课你除了学会制作蜻蜓,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学生回答。大家表现的很优秀,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二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故事的表现。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具学具:谚语故事、故事画、绘画工具等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老师: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出课题)故事画
2、发展阶段
(1)动画片段欣赏:
(2)教学示范: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三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全文文字清新、优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直至读美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走近过大自然吗?都看到过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听,这是谁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是谁在弹琴呢?引读——“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让我们跟着泉水的步伐,和泉水作一次旅行吧。
二、整体朗读,认读生字。
1.这篇课文中,又出现了好几个陌生的生字朋友,读读课文,找出它们来。
2.学生自读。
3.你找到了哪些新朋友呢?(学生交流)。
4.利用多媒体出示“哦”、“股”、“缝”、“罐”、“塔”、“社”、“杜鹃”、“脆”等生字。
5.哪个小老师愿意上来教大家认一认这些生字?(学生指导认识生字。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生字时,出现该生字的读音,全班同学一起朗读)。
6.比一比谁认得快。(利用生字卡片比赛朗读)。
7.利用多媒体出示“瓦”、“泉”、“然”、“结”、“股”、“脆”、“塔”、“杜鹃”。
(抽学生朗读)。
8.你是怎样记这些生字的,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小老师上台交流,教师相机作一些讲解,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瓦”、“鹃”、“股”、“脆”4个生字,让学生会写生字)。
9.这些陌生的朋友都在哪儿呢?大家勾一勾有它们的句子。自己再读一读。
三、熟悉生字,粗读课文。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抽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同桌互相读句子,并评价。
四、再读文章,读通课文。
1.4人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朗读课文的情况。
五、小结。
丁冬的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它要到哪儿去,它去那里干什么呢?请大家课后思考思考。
六、作业。
按下列格式,为每个会写的生字组四个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示范讲授,归纳学法。
1.轻声读一读课文,在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勾画。
2.利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请学生朗读。
4.你觉得泉水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用句子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很多很多)。
5.什么是“天然水塔”?(指导学生理解泉水是由地下水从岩石裂隙中流出,就成为泉水)。
6.姐姐打水后会用来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泉水对人类的好处。教师可相机拓展,泉水供给人们饮用,有些泉水煮熟后还可提制食盐,还有的泉水具有保健作用)。
7.谁来读一读泉水对姐姐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8.如果你是这位姐姐,会对泉水说点什么呢?
9.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11.归纳学法,用多媒体显示。
(1)找出泉水的特点。
(2)泉水帮助了谁。
(3)得到泉水帮助的会怎样对泉水说。
(4)读美那一部分。
三、自学3—5自然段。
1.读一读3—5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小组内按照学法进行学习。
2.交流学习成果。(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泉水“清”、“甜”、“美”的特点;读好“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等词语;指导感受泉水会让花儿开得更艳;会让果园的果实更甜;会让画眉鸟的歌声更加的悦耳动听。体会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
3.比一比谁读得最美。(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比赛,优胜者发给金色的小五角星)。
4.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四、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1.出示句子“丁冬,丁冬……”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你能体会到什么。(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很多的地方)。
2.请你想一想泉水还会流向哪些地方,又会看到些什么,还会为大家做些什么?
投影展示:泉水流到_______,他看见了_______,泉水说:“_______。”
请大家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泉水。
(纯)(洁)(无)(私)好泉水,
一心一意为(大)(家)。
送给世界(清)、(甜)、(美),
万物一齐(谢)(谢)(他)。
五、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2.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3.向泉水学习做一件为别人着想的事。
《泉水》这篇课文的文字、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导情,以读悟情,以读练习,以读促学,以读贯穿整课,以读来帮助学生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洋溢着对泉水的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情感熏陶的好材料。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体味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一遍一遍地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初读了课文,你都有什么体会?”“同学们喜欢泉水吗?”“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股什么样的泉水?”在学生互动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点拨,使学生的阅读感受由表层趋向内部,感悟泉水的奉献之美。对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教学本课的时候,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学定教,因势利导,采用师生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初读课文后,我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能在下面括号里填上一个词吗?通过这样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快乐的泉水,我接着问你是从读出来的?能读出快乐的语气吗?有的学生说这是一股甜美的泉水;有的说是富有爱心的泉水,我继而让学生谈谈从哪里感受到泉水的富有爱心,并把这份爱读出来??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又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等词语。在此基础上还通过说话、写话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里的语言,在运用中积累语言。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如在课的结束阶段,让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说说写写“泉水流到(什么地方),(遇到了谁)”促使学生学习的迁移,为学生思维、语言的发展提供机会。
总之,这节语文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代教,读中有恰,读中有想的教学理念,既上得扎扎实实,又有新意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学会生字4个,并能够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准备:投影,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那么古代人是怎么造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古代人,看看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出示投影片:“亭子”
(1)、图上画的是一座什么?(亭子)亭子什么样?(亭子上面有顶,有屋檐,下面有柱子)。
(2)、出示生字卡片“亭”指名拼读生字卡片。注意纠正后鼻音。
(3)、“亭”这个字的样子和亭子的样子很像,古代人真有本事。
2、活动演示投影片:将“人”拉至“亭子”旁。
(1)、现在图上画的是什么?在这个亭子的边上加了一个人,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来到了亭子边)人到亭子边干吗?(看到亭子想进去坐坐,休息休息)。
说的真好,人看到亭子就停下来(出示“停”)看看这亭子造得真漂亮。
(2)、出示“停”,指名读,注意纠正后鼻音。
“停”和“亭”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3)、再次指名读“亭”和“停”,并分别组词。
(4)、象“停”这样看字就能知道意思了。古代人真是聪明啊!
3、出示投影片:人在门中听。
(1)、那么这幅图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一个人在听)。
他在哪里听?(在门里听)。
你觉得他在听什么?(在听鸟叫声,在听人说话,在听歌声……在听声音)。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尽量照顾全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出示生字卡片“闻”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门里听声音)。
指名拼读生字卡片。“闻”是前鼻音,注意纠正。
齐读生字卡片,抽读。
(3)指名用“闻”组词。
4、出示投影片:鸟鸣图。
(1)、这是什么?(鸟)一只什么样的鸟?(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
(2)、出示生字卡片“鸟”和“鸣”。
把这两个字和图对应起来,我请同学来连线。
指名学生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连?(“鸟”字和鸟站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
(“鸣”字就是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
“鸣”字也是表示叫的意思,出示“鸣”。
(4)、指名学生分别拼读“鸟”和“鸣”齐读,抽读,分组读。
指名分别组词。
三、
我们古代的人真聪明,想出那么多办法来造字,有些字的样子和东西的'样子很像,我们就叫它们“象形字”(学生齐读3遍),像“亭”和“鸟”。有的字一看到字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就叫它们“会意字”(学生齐读3遍),像“停”、“闻”、“鸣”。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连古代人的心思都能猜到,真了不起。
读卡片后词语,并造句。
四、指导书写。
1、我们除了要知道古代人的心思外,还要向古代人学习一样本领,那就是学写字。
2、分析结构,指导书写。
亭:上中下结构,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上小,下大。
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亭”中间的秃宝盖同样写在横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中间“耳”的笔顺要注意。
鸣:左右结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方。“鸟”注意笔顺。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描红。
4、学生临写田字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及姿势。
5、展出写得好的字,并予以鼓励,师生共同评议。
指出写得不好的地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五、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五
艺术课程着力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形成艺术能力和艺术经验,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启蒙每个人的真实情感,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在课的一开始,我设置让学生感受春天大自然发生的变化,享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安宁,引出这美好的一切是因为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查是这些对于盲童来说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引发学生对盲童的关注。这样的导入环节,目的是充分挖掘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友善、关爱的人文素养。
想象和自由创造是游戏和童话故事的优势,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充满想像的童话故事,可以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更能使他们纯朴、率直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在律动、感受盲人生活、听七色花的故事等环节中,启发学生热爱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感受生活中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师:小朋友们,春天已经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许多让人惊喜的变化,都有哪些呢?
师:你们真是思想丰富的人,那我们一起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吧。
音乐,师旁白,学生律动: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温暖的春风吹得柳枝轻轻地摇荡。小河里,鸭子们欢快地戏水;花丛中,小蜜蜂辛勤地飞舞着;草地上,小朋友们唱着春天的歌,愉快地唱啊,跳啊,笑啊,放风筝,捉迷藏,做游戏,一个个高兴极了。啊,春姑娘真的来了!
师:春天的到来带给了你们什么?(快乐、清新)
师: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生命,你希望自己是什么?
小草:象征生命
花:鲜艳、漂亮
天空:广阔等等
金黄:收获
白:纯洁
师:你们知道老师的希望是什么吗?我希望自己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它金黄的颜色代表着光明、收获,我还希望自己是一只小白鸽,它是那么纯洁、自由,我甚至还希望自己是一株小草,因为它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我希望自己是任何一个生命,因为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多的快乐,世界的五彩斑斓都在我们的眼里,因为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师:可是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在我们周围,竟然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却不能享受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快乐,他们看不见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儿,绿绿地草地,甚至不知道爸爸妈妈长什么样,更没有选择颜色的权利。因为他们是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盲童。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有谁愿意来体验一下盲童的生活。
让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让他在教室里走一走
说说感受:有哪些困难?心情怎样?
黑黑地,好像前面有堵墙,很害怕;感觉要摔倒、孤独、无助等
师: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你会怎么样?
再走一走,盲童再说说感受:温暖、信心
帮助他的学生说说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生活中、学习中他们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入他们的生活。
情境:
1、人流拥挤的十字路口,汽车喇叭嘀嘀地叫个不停,一个盲童想要过马路(请些小朋友来制造出马路上吵闹的声音:凳子、桌子、嘴巴等)
2、盲人小朋友也向往你们有这么多的'玩具,今天老师准备了积木,看看他是怎样搭起来的。
3、我们来模仿盲人穿衣服、系鞋带,每组一个人参加比赛。
师引导学生之间参与对话:
学生讨论:谁来帮助他们?(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你会怎样帮助他!师:你的行为可以帮助他,有时你还可以用话语来激励他。
师: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如:我想把满天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那些失明的人。
我要告诉他,你不要灰心,有很多的人都会帮助你!
我来帮助他,我的眼睛就是他的眼睛!
我要告诉他,世界上有和你一样不幸的人,可他们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自强不息,最终获得了成功。
师随机评价: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你这么善良,大家都会喜欢你!
师:那么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他们,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告诉他:我就是你的眼睛!(多媒体出示)
师:盲童小朋友听到了小朋友的话,非常感动,送给我们一首诗:(音乐背景)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 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
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 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
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 我不寂寞,
心中却盛开着芬芳的鲜花。 我不忧伤,
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
师边讲故事,边撕下花瓣用动作表示故事
师:你想拥有这样神奇的花瓣吗?
小组合作制作七色花
师:如果你们的七色花真有传说中奇妙的功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其实你们已经拥有了美丽的七色花,不是吗?它就开在每个小朋友善良的心灵里。
刚才还有许多小朋友没有来得及表述自己的愿望,就请你们把美好的祝愿写在花瓣上,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你、我、他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的明天!
说说每个人的愿望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六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重难点】
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教学过程】
1、同桌交谈: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
2、交换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说说作品中有意思的故事。
1、小小展示会: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请同学将自己暑假中的作品按照暑假作业、小制作、照片、数学日记等分类放在讲台上。
2、小组活动:把每件作品中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小组评一评谁讲得最有趣、最有价值,推选他为小组代表。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4、评选优秀小制作。
组织学生评选优秀小制作,送交学校展览。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有很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请学生感受并交流自己的心愿。
2、心愿果。
每人画一个苹果(简笔画,空心),把自己的心愿写或画在上面,并在小组里交流。
3、心愿树。
出示一棵“我们的心愿树”。
请同学把自己的心愿苹果挂在树上。然后把这棵树放在班里适当处,经常激励每个同学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1、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讲讲自己打算如何实现心愿,请同桌见证。
2、全班交流自己实现心愿的方法,学习别人的好方法,请其他同学一起出谋划策。
教学反思: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七
1、使同学明白校内平安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使同学明白在学校我里参与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平安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平安事故。
2、选好和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1.给同学讲述最近在学校内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引起同学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让同学对照自身是还有上述行为。
3、交流:自身以后该怎样做。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上体育课时;
同学之间相处时;
参与运动会时。
这些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模拟练习:
(1)去厕所的路上。
(2)去食堂的路上。
(3)上学、放学路上。
(4)乘车时。
(5)课间休息时。
这些时候我们该怎样做?
5.总结:
校内平安不容忽视,希望每个同学今后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保自身和他人平安。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八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单,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法的积。
3.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
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2+2+2=6(只)]。
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玩具娃娃)。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聪明娃娃?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5,3+3+3+3+3=153个5相加,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小朋友,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指名口答“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九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具制作有天安门图片和北京风光短片的课件。电脑、实物投影仪。展板一块、生字及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图片。
1、提问: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个城市举行?
2、说说自己在电视里看到的北京,或者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北京。
3、展示自己与父母一起收集的资料。
4、引入: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美丽的北京的。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己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自然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文,自己体会。
2、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a.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特写,领会天安门的美。
b.放映北京风光短片,感知北京的柏油马路及立交桥的美。再读课文,请学生自己说说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看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们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读出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展示读。选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
1、观看北京风光短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学生欣赏。
3、学生朗读,教师欣赏。
1、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1、用不带拼音的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写的字,并用这十个字分别组词语。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英)、旁(膀)、交(校)。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天(图)。
形近字,巾一市。
找相同点:坛和城都有提土旁;国和图都有方框。
4、练习书写。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
(2)老师在小黑板上范写“央”字,学生说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请学生当小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写“交”字。学生评议。、
(4)余下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一块展板,放在教室里展示、交流。
2、交流北京有哪些新变化。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
1、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助字典独立读文。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关爱他人。
一、导入新课
2、出示课题9《珍妮的帽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
3、学生读勾画的生字生词。
4、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生字生词。
5、教师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
6、逐段检查读文。指名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习一段
1、疾病使珍妮发生了哪些变化?
比以前更瘦小,不如往常活泼,美丽的金发也快掉光了。
2、指导朗读:多么可怜,多么让人同情的小姑娘啊!让我们带着对她的`同情
读这一段吧!
(1)自由读
(2)指名读
(二)学习二段
1、当珍妮快来上课时,海轮老师郑重地宣布了一个什么决定?
从下星期开始,学习认识各式各样的帽子。每位同学都要戴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理解“郑重”的意思,根据生活实际理解“宣布”的意思。
2、指导朗读:海伦老师郑重宣布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1)自由试读
(2)指名读
(三)学习三段
1、珍妮来上学时,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借助字典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
2、珍妮为什么戴帽子来上学?
她的头发快掉光了,不戴帽子会很难看。
3、她戴了帽子后的心情为什么忐忑不安?
怕同学们看到她戴帽子感到奇怪,会看她的帽子,更怕别人发现她帽子下的秘密。
4、中是怎样描写她当时的样子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她站在教室门口,摸了摸头上的帽子,迟迟没有进去。”
5、这些描写说明什么?
她非常担心别人注意她的帽子,发现帽子下的秘密。她压力很大,她又想进教室又
敢进教室。
6、指导朗读:同学们太了解珍妮了,怀着珍妮那样的心情读读这段。
指名读
(四)学习四段
1、当她进到教室时看到什么情景?
班里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他们的帽子五花八门。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理解“五花八门”的意思。
联系上文珍妮担心别人注意她的帽子理解“意外”的意思。
2、珍妮的帽子和其他同学的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呢?
其他同学的帽子五花八门,新奇古怪。珍妮的帽子平平常常,很普通。
她的心情变得轻松了,没有压力了。由不活泼变得又像以前那样活泼了。
4、联系上文理解理解“妨碍”“自如”的意思
5、指导朗读:我们真为珍妮高兴阿!快读读这一段吧!
(1)自由读
(2)齐读
(五)同学们想一想,海伦老师为什么让同学们都戴帽子,你明白了吗?
海伦老师不是真的让同学们学习认识各种帽子,而是让生病的珍妮能够心情愉快
来上学。
珍妮上学的第一天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后来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六)学习5段
指名读五段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珍妮完全忘记了戴帽子的烦恼,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了。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珍妮又像以前一样快乐了,这都是海伦老师精新安排的结果,海伦老师想的多周到哪!
自由读文体会海伦老师的良苦用心。
五、拓展延伸
你想对可敬的海伦老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说吧!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一
1、认识课文中的十四个生字,会写其中十个字、认识反文旁。
2、注意正确书写“杂、齿、省”三个字的笔顺、
3、会组词、造句。
重难点。
区分字形,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乐学善思办法。
采用各种赛读形式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检查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字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老师利用卡片抽查识字情况。
5、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二、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指导书写“班、造、杂、齿、省”等五个字。重点强调“杂”下面是“”。
2、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在写字书中描红、临写。
3、展示学生所写的字,进行评议。
4、练习利用所组词语造句。
三、运用所学积累内化。
1、比一比,组词。
班棵()杂()。
斑()颗()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宫殿一()小草一()叶子。
一()口子一()工具一()小河。
3、多音字。
划传。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二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感情。
投影片、照片、录音机。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课前交流:录音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师:今天吕老师很高兴,都说咱们是好朋友,猜猜吕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生:因为我们家又来客人老师听课了,这回的客人可不一般,他们是吕老师的领导。
生:因为我们家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他们看起来和蔼可亲,给我们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快乐,温馨的气氛。
生:今天不仅吕老师高兴,我们也非常高兴,因为我能感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关爱。
师 :是啊,爱我们的人今天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好好表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朋友,好吗?上课!
导入课文:
师:伴着这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一起走上一段难忘的友谊的航程(齐读课题)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生: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出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师随即板书:赢得友谊,倍感振奋、自豪)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写了“华侨倍感振奋与自豪”的表现。
生:我发现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个过渡段,它把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都概括了。
(打出第三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了不起,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同学们再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它的作用。
(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这一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次考试中我们遇到的,中国海军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是总结上文也就是承上了,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是总结了下边的内容,也就是启下,引起下文。
师:说得多好啊 !确实如此,它就像一座桥梁,把这两部分内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尽可能地使用过渡段,使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让文章更加具体、完整!
1、读议第2自然段:批注课文,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师 :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次出访确实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的字里行间,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琢磨,品味。如果你有想法就随手写在课文 的空白处,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学生边阅读,边动笔批注课文,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师生对话:
生:我从“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赶来争睹中国军舰的风采。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这两句话看出,这次出访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
生:我从“纷纷争睹”一词体会出 人很多,人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来看中国军舰的风采。
生:我补充,还能从这段的“奔走相告”体会到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
生:我还要补充兰兰的意见,从“奔走相告”还能看出这些外国人是多么热情,多么好奇呀!因为这是中国军舰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啊!
生:中国海军舰容整洁,士气高昂;水兵们举止文明,充满自信。
(出示照片:中国海军舰容军姿)
师:你觉得中国海军舰容军姿怎么样?
生 :很精神(帅)、(士气高昂)、(有气质)、(威武)
师 :你们能把我军的这种帅气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后齐读。)
师:确实很帅,所以不仅使普通老百姓前来纷纷争睹,也博得了美国军官的称赞。
(打出军官称赞的话语投影)(指名读)
生评价:我觉得他没有读出称赞的语气,没有发自内心的赞扬,我想来读一读。(该生读)
师:给你们大家一次当美国军官的机会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夸夸咱们中国的海军吧!
(激情齐读)
生:我从“在美丽的圣迭戈海滩,两国官兵,一起野餐。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三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画井)在井里抓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鸟图片)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去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1、请打开课文6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词语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画出来。
3、全班交流:无边无际井沿一百多里大话。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提出了这么多词语,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谁能让小鸟飞落在井沿上?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答案。
2、无边无际。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那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读。
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无边无际?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看见了什么呢?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你还从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为是的呢?请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请小朋友读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小青蛙自以为是的样子。
7、分角色朗读。
青蛙还是不相信小鸟的话,他们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学着他们争论争论好不好?
(1)戴上头饰同桌对读。
(2)师生共读: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读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小鸟(图)。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小鸟:大无边无际。
青蛙(图)。
青蛙:小只有井口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四
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探究生活中有关力的科学现象。
3、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通过橡皮筋的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
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
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5到6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形状改变了。
5、板书课题:8、形状改变了
6、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
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
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尽量使同一种东西的形状发生不同的变化。
4、全班交流,指生上讲台演示自己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操作方法。
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是的,这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这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三、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大小的关系。
2、学生预测结果:有关系,没有关系
3、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橡皮筋的小实验,探究一下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
4、出示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钩码3到5个、挂钩、一块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
5、实验的方法:出示课本第26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的方法。
6、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1)注意黑板上挂钩的高度要一样,便于我们记录。
(2)橡皮筋要用新的,这样弹力差不多,便于我们统计实验的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7、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8、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论。
9、教师表扬学生在实验中认真严谨的态度并小结:正如同学们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小。力的大小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四、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
1、同学们,用力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用力不同,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传统用力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的物体形状的方法产生的结果。
学生观察观察图片,仔细比较,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气,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小。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变得更容易,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可见,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4、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
5、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五、课堂总结
刚刚大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是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就比较小。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五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
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金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
(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六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七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三、诗文赏析:
1、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2、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指纷纷飘落的干枯的树叶)和长江。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3、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
4、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7、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四、检测: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尾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尾联艰难对潦倒,形容词相对,苦恨对新停,偏正式动词相对,繁对浊,又是单音节形容词相对,霜鬓对酒杯,偏正式名词相对。可见,尾联也对仗工整。加之颔联、颈联本身要求对仗,所以,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这也是该诗被誉为“七律之冠”的原因之一。
4、填空: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八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那是他生命里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终抛弃自杀的念头
(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作者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
(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
文章的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
明确:度日
分别探讨了哪几类人他们是怎样度日的
坏日子消磨光阴
好日子细细品尝
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
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
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
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
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
抓紧时间
有效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二)个性阅读
1、从文中找出你感触深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有可能出现的哲理性句子: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b、“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消极悲观地对待生活,留下太多遗憾,临终必然苦恼。从哲学意义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饮鸩身亡的苏格拉底、引颈就刀的阿基米德、服毒自杀的杰克伦敦、自沉汩罗的屈原、进退皆忧的范仲淹、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鞠躬尽瘁的周恩来等的人物都是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2、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去预测,就像这次在日本大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此刻,他们却提早的告别了这个世界。既然生命的长度不可以把握,那生命的分量可以增加吗我们如何增加自己生命的分量(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刚才的的讨论、解答,我们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之所以那么从容,是因为他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到生命的大价值。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可是我们能够决定它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活出精彩的自我,不要辜负我们所拥有的时光。
五、比较阅读
食指《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上述文字片段,感受不同作者对生命的共同热爱与歌颂,并谈谈自己比较喜欢哪个语段,为什么。
蒙田的《热爱生命》思路清晰,严密。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探讨了生与死以及怎样去对待生死的问题,发人深思。
食指的《热爱生命》以异乎寻常的刚强与坚毅,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管命运多么坎坷,我们都必须愈挫愈强,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学生活动二:练习运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
提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故事,格言警句均可。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在两位睿智作家精妙文字的启迪下,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明白了热爱生命的重要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过好每一天,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后,让我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七、布置作业
以“生命”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300左右的短文。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十九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2、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与同桌练习说一说。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附:板书设计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二十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浙美二年级教案篇二十一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
2、能准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味方式,激发学生观看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放大的教学挂图,蒲公英、苍耳、豌豆等实物。
两课时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认读18个带拼音的字和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1节,并能背诵。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植物妈妈”是什么?它干什么有方法?它有哪些方法?)理解:“植物妈妈”。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诗有几节,讲了些什么?有哪些问题不懂?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分节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旅、落、洼、乘、刺、信)
5 2、提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四、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课文讲了植物妈妈干什么的方法?
3、学习课文第1节。
(1)指读课文第1节,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理解:“孩子”、“已经长大”、“离别”、“旅行”等词语。
(3)“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四海”指到处,“为家”指作为生活、住的地方,“四海为家”是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齐读第1节。
5、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7、试背。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它的结构可分为几类?
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讲读第2~5节,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激发学生观看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背诵第1节。
二、引导:植物要旅行到底靠啥方法呢?读下面的课文就知道了。
三、学习第2~5节。
1、学习第2节。
(1)指名朗读第2节。
(2)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3)“预备”是什么意思,“怎么预备”的?
(4)这里的“落落伞”是指什么?
(5)出示蒲公英实物,说说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6)“落落伞”是干什么用的?
(7)“只要……就’说明了什么?
(8)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需要什么条件?
(植物传播种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条件:蒲公英的种子有毛茸茸的球,像落落伞;一是外部条件:风吹。)
(9)读第2节。
(10)小结这一节的学法。这一节讲什么植物?植物妈妈给孩子预备了什么?它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指导背诵。
2、自学第3、4节。
(1)交流自学情况。
(2)结合插图或幻灯片说说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观看实物苍耳子和干豆荚理解“带刺的铠甲”、“炸开”的意思。
(4)指导朗读第3、4节。
(5)指导背诵。
(6)说说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需要什么条件?
3、学习第5节。
(1)这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植物妈妈的方法许多许多”是指哪方面的方法?
(3)“那里”是指哪里?
(4)“粗心的小朋友”是指什么样的小朋友?
(5)除了课文中讲的以外,你还观看到哪些关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6)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7)指导朗读。
(8)指导背诵第5节。
四、朗读全文。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背诵全文。
1、按照每节诗的意思,先一节一节地背,然后背全文。
2、同桌互背,自由背。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
六、扩展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信息资料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学贵有疑,从课题处着眼,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投入到学习中来。)
2、课件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王宁自我介绍)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来了解。(板书课题)
(课件的展示创设了问题情境,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
(自主读书要有所收获,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必会增强读书的效果。)
识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3、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4、齐读生字词。
(识字过程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用结合,促进识字能力的提升。)
朗读
1、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得流利。
2、分段朗读展示,读后点评。
3、通读全篇。
(读书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情趣。学生的朗读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个性体验,从中获得享受。)
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看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识字环节教师面向全体的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巡视过程必不可少,关注学生写字姿势,引导学生提升写字质量,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1、通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2、复习生字,选择喜爱的生字说一句话。
(知识的复现,在练习中增强巩固,促进积累与运用。)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练读。抽读,师生点评,加以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
3、表演。小组内进行后,选出代表汇报展示。
(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味的朗读形式,使学生读熟课文,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的优美。)
品读
2、齐读最后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导学生可通过多方式的朗读或看插图、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体会。)
(交流体会,拓宽思维,强化理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限形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的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2、提问: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样子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