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大全(22篇)
教案的编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一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六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
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
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的表现光与影。
第一课时
(学生)自选画笔。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
(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
方法:在拉上窗帘的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变化。同时配音乐:可将阿牛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一束光线照过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种光影都不一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影子随着光在变化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称这些光源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逆光、顶光、正面光源等等。教师鼓励:我们也来表现在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好吗?教师示范:用各种形式的画笔表现规则几何形体的黑白光源。学生练习。
2、继续了解——光影的黑白灰。
拍一段视频,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操作如下:选取一个很暗的房间,突然照进一束手电筒的光,问学生,这个时候有什么样的对比光线,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手电筒强烈的亮光和房间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总结,只有黑和亮两种光影。这时微弱的电灯光亮起,黑暗的房间里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色彩光影效果,但那束手电筒的光依然强烈。教师提问:这时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回答。
3、深入探究——有趣的色彩光影。
(1)教师提问:对光与影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光与影?你打算怎样来表现?学生回忆、表述。
(2)展示光与影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还要发现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形成互补色,了解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为补色的关系。
4、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选择你认为适合的笔在色卡纸上,画你心中的光与影。尝试用《光怪陆离》、《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等等与光有关的词句为主题,表现你心目中花(也可选用其他简单且易表现的题材,比如:树与天空,房子与云朵)的光影效果。
(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注意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注意点线面上下聚散的排列变化,可以表现具象的,也可以表现抽象和意象的,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心灵的体验。
(3)学生进行作业。
5、评量。
(1)能否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
(2)能否表现色彩形式的黑白灰光影效果。
(3)能否感知并欣赏作品的美感。
6、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
(1)课外可以和同伴或父母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光与影。
(2)可以用相机把生活中所见的光影拍下来。
(3)也可以把你对光影的审美感受写下来。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二
城市灵光从秦长城、明清故宫到现代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城市灵光由古至今,建筑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筑艺术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城市灵光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城市灵光同时,建筑的风格特点、外形结构也随着人类政治、经济的变迁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呈现出更多的变化。建筑是综合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建筑的艺术美不仅表现为单纯的视觉意义上的形式美,同时也蕴涵着精神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功能美。在矗立着一座座钢筋森林的现代城市之中,优秀的建筑更是成为其标志甚至象征。本课以“城市灵光”为题,围绕城市标志性建筑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画自己喜欢的建筑以及制作和设计建筑模型,在让学生了解身边建筑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材城市灵光以建筑图片欣赏入手,主图为香港繁华的夜景,其中高高矗立的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
主图下方的另一图片为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提到东方明珠,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上海,它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本课通过这两张图片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艺术情境,充分感受到城市标志性建筑中所蕴涵的视觉审美特点和特有的魅力,初步了解其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建筑的真正原因。
本单元城市灵光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活动一”让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了解身边城市的哪些建筑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及时记录自己喜爱的建筑的造型特点,并结合课外调查,画一画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活动二”是让学生选择身边合适的纸材,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活动安排体现了“看看——画画——做做”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身边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在活动的同时感受城市建设的意义,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作为一个新时代接班人建设祖国、美化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之上,重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课外调查实践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大胆地进行创作表现,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动一”:课前准备——欣赏感受——绘画体验——交流感悟。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课外调查实践活动,了解本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并做好相应的调查记录。
教学时可从欣赏繁华的香港夜景和雾色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导入,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文明气息,以及体验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的微妙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银行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做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并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所调查了解到的知识,从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分小组交流、分析这两座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也可安排学生直接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到的或自己喜爱的建筑,交流调查实践心得。
在对城市标志性建筑有了一定见解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所画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构想,同时,教师可进行简略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
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活动二”:课前准备——欣赏激趣——自主制作——拓展延伸。
课前可让学生寻找合适的纸材,一般质地较硬但又易于折压的纸是最佳的选择,如:皮纹纸、厚的牛皮纸等等。另还应准备好相应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一类。
教学活动可由欣赏已经完成好的建筑模型导入,分析建筑有哪些基本型以及作品是如何来体现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的,思考制作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步骤,为学生的创作环节做好充分的思维引导和技术指导。
学生的制作活动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选择合适的纸张,兼顾色彩的搭配,尝试分工合作。完成后可安排将各组的作品集中起来组合成建筑群或者微观城市模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长久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环节可从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来展开讨论,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课将欣赏和创作融为一体,并结合了一定的课后调查实践艏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并成立本地标志性建筑调查活动小组,课后还可以举办“展望未来城市”、“我是小小建筑设计师”等小型的建筑模型展示活动,邀请其他班的同学一起来观看展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立志肩负起作为一个新时代接班人建设祖国、美化家园的历史重任。
1、“活动一”的欣赏感受环节,教师可课前将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集中制作成多媒体或投影片,在教学中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对建筑的设计思想、风格特点、外形结构做简单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活动二”可以从制作材料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来进行创作,渗透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制作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不浪费、不毛躁的好习惯,使用剪刀、刀片等利器时注意安全,工具和材料应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三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为了能顺利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建议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种类,比如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二)通过欣赏评述,利用“简介强化法”,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充分认识到线在美术造型中的运用,积累丰富的视觉和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运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头发。
结束时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1.播放课件《球的运动轨迹》。
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最终能形成什么?
2.教师归纳小结: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
3.出示中国画线描图片。
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教师出示课题——《线与造型》)。
1.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
2.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
3.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
线的特点: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波浪线折线。
4.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
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
5.教师小结:
线的组合:
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
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
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根据物象的特性,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最明显的就要属头发啦。
6.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用头发作比喻,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鬈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
7.教师找学生作模特,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并板书绘画步骤。
8.学生看教材第11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创作思维。
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请同学们给老师设计一款发型,看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画时重点表现人物的头发。)。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头发画得怎么样,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
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
1.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
2.能否感受到线与造型是分不开的,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
3.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一课时。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
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四
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设计: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五
第三周人物速写。
第四周劳动中的人物动态。
第五周我熟悉的人。
第六周单元学习小结、机动。
第七周桌子、椅子设计。
第八周*泥塑彩罐(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人物速写)。
第九周*彩塑——鸟(本课作机动,视情况用于我熟悉的人)。
第十周彩色纸筒人。
第十一周邮票设计(一)。
第十二周*邮票设计(二)。
第十三周古诗配画。
第十四周美好的童年(记忆、创作)。
第十五周版报设计(一)。
第十六周*版报设计(二)。
第十七周电脑美术设计、实用美术作品欣赏。
第十八周中国、外国雕塑作品欣赏。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测评、总结。
美术第十二册备课。
准备课:
1、分析介绍第十二册美术课本,布置学习用品的准备:
水粉颜料、上色用品、2b铅笔、铅画纸、彩泥等。
2、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规范和要求提示。
3、课本重点内容和要点提示。
一、画画自己的手(一教时)投影叫上男女几个同学做手的投影。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手,指导学生用写生的方法画出自己左手的一个造型。
2、从写生手的结构、手的不同造型,提高学生写真、造型能力,理解手在表现不同人物的气质与神态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启发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双手,用灵巧的双手将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l重点:研究、了解手的特证、结构,级用写生的方法描绘自己的手,提高写生、造型的能力。
l难点:真实地描绘出手的结构与形态;从所描绘的手表现人的神态和气质、年龄。l教学过程:
1、欣赏、分析课中不同形态的手,结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的手,讲讲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的人的手。
2、板书:握、抓、推、举、挡、托。
胜利、欢迎、拒绝、友好、称赞、反对、抗议。
(1)让学生用手把板书的字义正确地表现出来。
(2)让学生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仔细观察手的形态及皱纹、细节(少年、儿童的手表现不清晰)。
3、示范手的写生方法,步骤。学生跟画。
4、学生用自己的左手造型、写生、巡视指导学生作业。提醒手指长短、粗细的刻划、表现。
5、学生作业抽样评析,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6、优秀作业欣赏、讲评。
二、人物速写(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速写的方法,能用简洁的线条迅速表现出人手的动态特征及神态,画出人物速写。
2、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瞬间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绘画能力。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对象的能力和用简单的线条迅速勾勒出对象主要特征的能力;形象记忆能力、绘画能力的培养。
难点:速写方法的掌握(坚持课后多练)。
准备:人物动态线条图(范画或黑板演示)。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范画,出示范画(人物动态线条图),讲解人物的动态、比例。
2、讲讲速写的特点,画种比较。
画种艺术特色作画时间。
油画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可长数月,数年。
素描形象逼真,明暗丰富数天~数周。
速写形象概括,线条简洁流畅几分钟。
3、示范、指导速写的方法(把握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请一个学生摆一个姿势,先引导观察,再示范速写方法、步骤。
4、指导学生速写练习——观察、瞬态记忆、默画(多练几次)。
5、指导学生自己如何动手做一本速写本,进行速写练习(一学期内完成8—10幅速写作品)。
6、学生完成速写作业一幅或二幅,进行作品评析。布置课后观察劳动中的人物动态并试速写一幅人物劳动动态图。
四、我熟悉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回忆,抓住自己熟悉的人的面貌、体型、服装等特征,提高人物动态的表现力。
2.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描绘出自己最熟悉的人,以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敬爱或友情。重点:刻画人物容貌、性格、体型等特征,反应出人物个性,从中表达出与画中人的关系。难点: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描绘出有自己风格的人物画。
准备:写生草稿(上节课布置)。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内范画,讲解人物所表现出的容貌,体形、服装、动作及个性特征。
2、让学生对照自己所写生的人物,是否在容貌,体型、服装、动作、个性特征等各方面有所刻画。
3、选区择几幅学生草画,进行启发性评析,提出修改意见。
4、提请学生注意所画人物要与年龄、性别、发型、穿着及动作(造型)相适应,从中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5、学生修改、定稿,巡视指导、讲评(典型画稿)。
6、着色指导:突出人物环境衬托,主次分明。
7、学生着色,完成作品。巡视指导细节的处理。
8、作品(在完成的同学中选)评折(投影展示)。
五桌子、椅子设计(一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在常见的桌、椅造型中,发现它们结构的合理性,共同性及造型个性,并从美和实用的角度出发,想象、设计出新颖的桌子、椅子。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动手设计能力。
重点:让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桌、椅造型及功能,了解制作桌、椅制作所用的各种材料,桌、椅的各种造型及功能,以构想、设计新颖的桌椅。
难点:主要是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主要是设计)。
准备: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记录(或画草图)各种桌、椅的形,色。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内范例。并让学生说说并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桌、椅形状,特征、功能、色彩等。(椅子1234)。
2、引导学生归纳桌、椅的实用功能,及制作所用的材料,桌、椅的共性(板书列出)。
3、启发性设计示范,引发学生设计院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构思设计(草稿),桌、椅名称板书列出(让学生课后归纳)。
提示:桌、椅的设计要面向未来,更符合人体曲线,更舒适。
4、学生构思,作草图,巡视指导、启发。
学生修改、定稿。
学生着色、画出效果图。
5、学生优秀设计作品评析。(投影展示评讲)。
*本课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用2课时多动手设计一些比较好。
六、泥塑------彩罐、鸟(一教时)(鸟纹彩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各种彩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大量出土的坛坛罐罐更是珍贵的文物,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彩罐的设计、制作,鸟纹等的装饰衬托,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感受劳动创造美的含义,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爱劳动的高尚情操。
*本课把两个课内容综合起来,使设计、制作具有专题性。
学生准备:橡皮泥或彩泥及相应工具。
教师准备:范作数个。
重点: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爱劳动的品质。
难点;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投影欣赏。
欣赏《泥塑彩罐》、《彩塑鸟》课本范例,引导学生谈谈看到过的彩罐和鸟类。
1、出示范作“鸟纹彩罐”,讲解制作过程引入课题《鸟纹彩罐》(板书),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2、板书制作步骤,启发学生想象(构思)罐的造型及鸟纹、花纹的色彩搭配,并让学生讲讲自己的设计思路。
3、举例画出几各罐的外型、鸟的造型,花纹的点缀,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设计。
4、学生动手动脚按步骤设计、制作。
5、巡视启发、指导。
6、典型作品(较新颖)评讲,进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7、学生作品展示、欣赏。
*本课如时间(课节)充分,可再进行一节。
七、彩色纸筒人(一教时)。
教学目标:
在制作彩色纸人筒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从制作中获得美的感受,丰富学习生活。
重点:制作成形象生动的纸筒人。
难点:对学生概括能力、夸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耐心细致的制作态度。
准备:1、预习课本内容。2、材料及用品准备。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制作范例,展示师范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2、分析纸筒人的造型特点:形象可爱、造型简炼、色彩鲜艳。
3、剖析纸筒人的制作方法、步骤(师范演示)。
4、材料提示;除了用卡纸、铅画纸以外,各种塑料瓶、罐、饮料罐易拉罐等均可作为材料。
5、制作前启发;确定制作对象,绘制草图、制作步骤考虑、装饰等。
6、学生设计制作,巡视启发、建议、指导。
7、粘接注意事项及方法强调。
8、学生作品展示、赏析。
*下节课准备:各种邮票、图案资料。
*邮票设计选题:国庆等节庆、迎21世纪、花卉、鱼虫、科幻、幸福童年、爱家乡(风光)国宝、人物。。。
*让学生在网络上找一下有关资料(网络实名:邮票设计)。
八、邮票设计(一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邮票特有的模式,设计一枚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
2、在设计与描绘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人民邮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重点: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美丽、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引导集邮兴趣。难点:学生创造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欣赏(传阅)各自带来的邮票,欣赏课本邮票范例,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热情。
2、介绍邮票的由来(驿站传递)。
概括现代邮票的模式:中国邮政、面值图案、齿边(讲讲作用及其它:如出版年份、代号纪念字样等。
用投影、电脑模板演示、欣赏等手法,提高教学效果。
3、提出邮票设计、绘制要求,学生开始设计。
4、巡视、启发,指导定稿。
5、提示上色要求:细心、色彩鲜明、字体工整。
6、作品赏析、评讲。
九、古诗配画(一教时)。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抓住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的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再现)。
2、通过创作,使文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重点:使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用绘画的方法再现诗意,诗画结合相映成趣,画龙点睛,使古诗更易让人理解更具生命力。
难点:领会、吃透诗意,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面,在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准备:1、学生寻找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熟悉的古诗。
2、教师挑选五、六年级已学过的古诗备用(并作设计草稿)。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中古诗配画范例,分析诗情画意的密切联系,导入课题。
2.设问:课本的古诗配画范例,如果让你来配画,你会如何处理画面?
3.学生朗读自己选择的古诗,并讲讲自己配画的设想,加以鼓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建议(多让几个学生读、讲)以启发大多数同学的想象、思维。
4.讲解学生已学过的古诗意境,启发性提出自己配画设想,进一步启发学生。
5.提出古诗配画的要求:理解古诗、发挥想象,先构草图,逐步完善、构图主次分明。
6.巡视指导,学生定稿。运用投影、欣赏。
7.上色指导,学生优秀作品赏析。
*穿插(3)之前,介绍赵佶掌管翰林院(画院)命题“深山藏古寺”考画师的画坛趣事。*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入代皇帝(1082---1135),政事昏庸腐败,却多才多艺,是杰出的书画家。
十、美好的童年(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创作的意图,展开回忆,把在小学阶段最美好的情景描绘出来,亦作为留给母校的一份纪念。
2、学习选材、取材、提炼及表现主题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想象、灵感,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通过《美好的童年》创作,激励学生更加热爱、珍惜美好的生活,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难点:主题的确定,想象并描绘(构图),把美好的记忆表现在画面上。
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回忆美好童年中的点滴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1、欣赏、分析书中范画(儿童画),并让学生讲讲范画中的情景和自己童年生活中有趣的往事。
2、启发,引导学生构图的方法;
a、选择自己要画的内容,写出一个好的命题。
b、确定主题后,考虑选择哪些形象、什么方法去表现、突出主题。
c、画面构图、布局、环境衬托。
d、先将构思画成草图,逐步完善。
e、修整后定稿,上色完成。
3、学生(选几个)讲讲自己的美好回忆,构图的打算。学生画草图。
巡视、启发、建议、指导学生作画。
讲评学生典型草稿,启发大多数。
4、学生修改、定稿、上色。巡视指导。
5、学生优秀作品展示、评析(投影展示、评讲)。
*上色,可另安排一节课,以求创作高质量。
十一、版报设计(一教时)结合电脑小报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版板的设计知识,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出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等能力。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多观察、借鉴、设计一张版面或手抄报。
重点:学习版报设计方法,能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出图文并茂、布局协调、相得盖彰的版面。难点;设计的版面美观大方,主题突出,文字工整规范,整体效果好,生动活泼,引人注目。课前准备;版报设计、题头题花等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范例及资料,分析设计思想、引发学生学习、创作兴趣。
2、设问:
a、报头图案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图案简洁,与主题内容相统一。
b、版面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力求主次分明、美观醒目、活泼生动、色彩协调。
c、版面设计如何安排?
刊头图案、刊名;各栏的小标题和文字所占位置(面积)安排计算;配上与各题材相配的插图、花边使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d、版面设计采用哪些版式?
(1)对称式(2)均衡式。
e、版面的文字要求是什么?
标题----字略大、采用美术字。
正文-----书写工整、大小统一(整版正文部分)。
3、通过学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体会-----对照班级黑。
板报,校内外各种版报。
4、小结,提出设计作业------设计一张手抄报。学生开始在作业本上作版面设计小样,巡视指导。
5、评析学生设计稿。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六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题1、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课件、图片、资料。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七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使学生用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制作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送给母校作纪念。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工艺知识和技能。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
范画、制作材料、幻灯片等。
导入:出示两幅作品(课件)。
1、齐白石油画像。
2、齐白石漫画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齐白石)这两幅画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写实、漫画)。
探究活动:
展示齐白石漫画像,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这幅画仅是寥寥几笔,就把齐白石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你们能说说漫画有什么特点么?小组讨论。(夸张、变形,想象丰富)课件。
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老师画的是谁?用了刚才说到的哪些方法?(是老师本人)。
尝试体验:
请同学们拿出镜子认真观察,说出自己相貌的主要特征。
把自己画下来(全体在长轴上画)放音乐。
展示作品。
小结:
同学们今天用漫画的形式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我建议把这幅作品当作我们留给母校的纪念,10年后的今天我们母校再相聚,最后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一路顺风》来结束本节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毕业,在告别母校,带着母校的希望走向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之时,每位学生都会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本课的设置,旨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激发学生尊师爱校之情。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们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本课在学习内容安排上比较宽松,没有统一的要求,以集体进行艺术创作,以漫画的形式畅想自己的未来,集体创作一幅画,并约定10年后相聚母校,看看母校的变化。另外,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带领学生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八
造型表现。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范画两幅。
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
(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九
造型表现。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揭示“浮雕”的概念。
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二)新授: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一
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种。刺绣又称针绣、扎花、绣花,是以针穿引彩线在织物上运针刺缀,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古代称刺绣为“黹”、“针黹”,由于多为妇女所作又称“女红”。“绣”与“锦”都用以代表美好,但二者又有不同,锦纹为平凹凸感,绣为高花,以覆盖面料形成花纹为特点。中国的刺绣,先是刺绣衣裳,逐渐扩展到刺绣起居用品;后来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刺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明朝时产生了享誉世界的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工艺已相当精湛,各民族都有异彩纷呈的刺绣工艺。
本课选材民间传统手工艺--缝绣,不仅要学生了解刺绣作品,掌握缝绣的基本知识,还要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情,使学生形成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意识,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教科书上还展示了一些民间刺绣作品,这些作品造型有趣,做工精美,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另外教科书为学生出示了缝绣基本针法和制作过程的示意图,教师可利用示意图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缝绣的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缝、绣物品的基本手法和步骤,能够完成简单的'缝绣作品。
3.愿意体验用针线缝绣,养成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一、导入:
1、介绍四大名绣(四大名绣好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
2、欣赏、讨论绣品的图案、颜色搭配、针法。
3、说说绣品上的图案与生活中的真实图案有什么不同之处,颜色又如何?
三、演示绣品制作工序(课件),学生观察。
1、制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2、用了哪些针法。
四、学生制作。
1、自由想象,为自己的小手帕设计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图案。
2、整体考虑布的运用,把图案绣在恰当的位置上。
五、作品交流。
1、选出自己喜欢的绣品,并说出理由。
2、介绍自己的绣品和自己的收获。
3、说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特别是缝绣工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二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四、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两。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六)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展评拓展。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三
【教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拟人卡通形象的设计及表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及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在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其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突破方法及模式】。
【媒体使用】。
师:教材、准备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课件。生:教材、相关资料、绘画工具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信息交流:
1、你知道什么是卡通吗?
2、在许多卡通形象中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展示搜集的资料。将自己对卡通的了解讲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兴趣导入,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学生对卡通形象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激发对卡通形象的喜爱之情。导入新课:
在你的生活中,哪里可以发现卡通造型?
教师通过制作的网页,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出现的卡通形象。
你能说说卡通形象的特点是什么吗?欣赏并回答:夸张、简洁、有趣。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提高创作激情。
二、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教师提供设计卡通用品的相关网站(网站中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设计卡片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的作业)。
向学生介绍经典的卡通造型的实用设计——书包。
辅导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网站及几个设计软件,自主探究卡通造型书包的设计要点。
问:卡通形象与书包造型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设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成果。
请学生结合一个选中的卡通造型,通过绘画进行简单的书包造型设计。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学生的部分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成果讲解并示范改进方法。
1、教师结合学生的设想,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演示讲解,并在演示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学生认真观察、学习,对不懂的部分可在教师演示、讲解后提出。
【设计意图】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的创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学生初步探讨设计内容。
1、结合卡通的设计要点提问,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学生发表自己的设想,相互交流借鉴。
2、布置作业要求:运用软件,可借助外部资源,创作一个卡通造型的书包或者铅笔盒。注意卡通造型在设计中合理的应用,并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3、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为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展示典型的作品以提示学生。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创作要求。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与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2、教师对学生作品给予客观、激励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善于学习他人的品质。
六、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各小组相互欣赏、评价,选出最代表实力的作品。被选中作品的.小组进行自评,其他组的学生发表见解。课后了解中国卡通的历史及现状,并为其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通过网络延续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审美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使命感。
七、板书设计:拟人化的动漫形象课件。
八、课堂反馈:
示范展评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在学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其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九、分层作业:
全体学生:运用软件,可借助外部资源,创作一个卡通造型的书包或者铅笔盒。
注意卡通造型在设计中合理的应用,并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十、教学反思:
本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表现手法,为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出富有美感及个性的作品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多运用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联想等思维方式开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设计出美观、个性化的卡通作品。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四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理解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
灵活自如的表现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1、同学们,今天是植树节,这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了,
3月是登山赏花的好季节,同学们登过泰山吗?谁来说一说泰山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些风景图片从视觉角度来说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平视、仰视、俯视。课件展示各自定义。
3、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下俯视,让我们用这。
种独特的视角一起来《俯瞰山川》。出示课题。
(1)欣赏俯视图片,初步感受俯视视角带给我们的崭新体验。
课件:比较西北两处自然地貌与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自然地貌给人以自然、、荒凉之感,线条随意、夸张,完全随心所欲;而人文地貌——农用网络,则给人以清新、整齐之感,让人觉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但人类也要警惕再造过头造成的危害!
2、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俯视角度下的景物及画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
a.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b.整个画面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2)对比分析平视与俯视的区别。
2、它们分别展现的物体的哪一个面呢?(平视角度展现的以侧面为主,而俯视角度展现的以物体的顶部为主。)。
3、从画面来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平视角度会呈现前后遮挡的关系,而俯视角度。
视野更加广阔一些,呈现的是景物的整体布局。)。
(3)示范引导。
1、今天我们用俯视的角度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们如何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转换的画纸上呢?首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创作。边创作边讲解。
2、谁能把老师刚才绘画的步骤总结一下?教师板书。
a.构图b.景物的摆放。c.细节的刻画。
3.欣赏线描风景作品。
1、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俯视角度的风景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图片或者老师的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风景画。
出示作业要求:
a.根据图片画一幅俯视角度下的景物。
b.注意线条要疏密得当,画面要有层次。
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俯视视角重新认识了世界,这个角度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一样,有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五
教学。
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国内外古今建筑;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2、能力目标: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建筑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教学难点: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
欣赏《宏村月沼》《故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
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回答。
2、介绍美术各中门类,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师:其中我们的中国古代建筑,大家肯定不陌生。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建筑艺术的美。
二、讲授新课。
教师: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一)、课件出示:欣赏课本扉页《宏村月沼》。
1、了解宏村历史,村落形态;
2、宏村民居特征:多为两层,白墙灰瓦;
3、介绍宏村“承志堂”:宏大精美、题材丰富、技艺高超,被誉为“民间故宫”。
(二)欣赏课本《故宫》乾清宫、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提问: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九条游龙;五座浮山——九五之尊)。
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目前学界没有同意说法,大概得有两种:固定门板的(因为古代的门是两个门板拼在一起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主要是装饰和显示地位的(因为古代以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单数里最大的是九,所以像在故宫——皇帝的居所,门钉都是9×9——81个。)。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仙人走兽”——檐角小兽: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犼、行什。)。
三、
小组讨论、交流:
课本扉页《宏村月沼》与《故宫》的建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
(一)、欣赏《泰姬陵》《凡尔赛宫》《科隆大教堂》《古罗马大斗兽场》等古建筑。
(二)、欣赏《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里昂国际机场》《悉尼歌剧院》《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
二、小组讨论、交流。
生:“美、颜色好、高级、漂亮。”
(学生着重表达的是对色彩的感受,这说明色彩对于凡是具有分辨色彩能力的眼。
睛来说,都能引起反应,它是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美感。学生对抽象的线条和体积没有明确的表达。)。
师:“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1、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三、学生作业:
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四、教师点评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
五、布置课外作业:
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六
思想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习领域。
全册教学。
目标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措施1、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和“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习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两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内容课时
13.1-3.7流动的风景线2。
23.8-3.14公共汽车站2。
33.15-3.21手绘校园招贴2。
43.22-3.28请柬2。
53.29-4.4我的小学生活2。
64.5-4.11画展设计2。
74.12-4.18画家故居2。
84.19-4.25墙2。
94.26-5.2祖国美景知多少2。
105.3-5.9美无处不在2。
115.10-5.16竹2。
125.17-5.23奇思妙想2。
135.24-5.30纸雕塑2。
145.31-6.6包装盒设计2。
156.7-6.13中国的世界遗产2。
166.14-6.20复习2。
176.21-6.27期未检测2。
1
1、流动的风景线。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车身的装饰设计在近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密不可分。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城市公交车车身,大多做了商业广告,这种流动的广告载体宣传效果很好。车身装饰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举行重大活动的宣传、公益广告等。北京为迎接奥运会,专请设计师为奥运车的车身装饰进行专业设计,让游客从车身装饰上了解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
本课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了解车身装饰的方法、类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分析、归纳设计的方法和元素,懂得“设计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制作方法的指导,制作的步骤,不同类型的车子车身装饰有不同的特点,以此来拓展和丰富学生思维。
本课选择观光车、出租车、校车、公交车和学生作业的照片,使学生对车身的装饰设计有直观的了解,提供装饰形式与方法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七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感受各类蔬果的外形、色彩、纹理、质感等,展开丰富联想,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组创作一组具有情节性的蔬果立体造型。
情感态度目标:
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养成观察联想的好习惯,学会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用各种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造型,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蔬果、牙签、水果刀、垫板等。
学生用具:蔬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你们看看这些蔬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
2、你喜欢吃什么蔬菜瓜果?为什么?
3、为了让吃也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把蔬果拼成了漂亮的图形,雕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今天我们也要来为生活创造一份美。
二、小组交流——归结方法及步骤。
1、你喜欢它的原因?(这件作品哪里吸引你了?)。
2、在制作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板书)生汇报。
小结:除了插、切、削、挖、接几种常见的方法,还有很多的方法,同学们在做的时候可以去尝试。
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材料还能做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不仅通过蔬果的形状、颜色来联想蔬果造型,还关注到了蔬果的纹理和质感。
三、大胆创新——制作造型。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蔬果立体造型,明白的同学已经开始了。
四、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你喜欢哪组作品,给它取个名字吧。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具准备: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
教学方法:提问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新授。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熟悉的各种文化遗产。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教师介绍一些其它的文化遗产。
三、课外拓展。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播放的图片有有哪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进行探索。
四、教师总结。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十九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教师: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
教学随笔: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本课对学生进行构图的基本练习,作业大部分不错。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二十
一、教材请到绿色商店来分析。
本课请到绿色商店来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设计师进行包装、广告设计,并开展模拟商品交易活动,渗透包装和广告的知识。请到绿色商店来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请到绿色商店来商品包装、广告设计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美术设计,优秀的包装和广告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为自己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包装示意图。该课时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掌握商品包装的功能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进而说明商品,美化商品,起到推销商品的作用。在构思包装设计时,要先从包装对象的特点出发,然后确定包装的结构和造型,最后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对包装的图形、色彩、文字进行排列、组合,使包装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课所指的包装设计是一种模拟的包装设计,实际上还只是装饰设计,即尝试装饰现有的包装物。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如下:1.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包装盒或瓶、罐等,注意避开异型的瓶类包装。2.选择装饰部位,并进行细致的测量。3.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纸张。纸张大小应大干实际使用面积。4.在纸上用铅笔设计图形并着色。5.待干后有选择地裁剪纸张,留出黏结部位。6.细心粘贴于包装盒或瓶罐上,也可以根据书上示意图进行折卷。这个制作步骤在实际作业中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图形必须要新奇、典型,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艺术性,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包装的装饰配色应将色相、明度、纯度有机地整合处理,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总之,应尽量简洁、流畅、精美、协调,体现“绿色”二字。
“活动二”:为绿色物品做一张广告招贴设计。本课学习应让学生了解商品广告画的设计方法,并能制作出构思新颖、做工精美的广告画。富有情趣的图形,精确、优雅、新奇、含义深刻的广告语和协调、统一的色彩是现代商品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广告招贴具有远视感强、引人注目、艺术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它有助于商品信息准确、迅速地传播,能起到完美的促销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熏陶,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教材编排上根据每一幅范作都绘出了版式结构图,便于学生参考和学习;由相似图形、相关内容引发联想这一环节,可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成为一个训练发散性思维、拓展设计思路的有力环节,暗示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用的产品制作一个广告设计,设计内容为孩子们所熟悉的绿色物品。在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整体构思和图形、文字表现。强调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协调,形式均衡。
励、可概括、可提炼学生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
2、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三、教学思路。
“活动一”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欣赏导入——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创造表现——评价迁移。这一活动的教学以绿色物品设计包装为主,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师生共同欣赏物体有包装和无包装的视觉效果,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表现的欲望;再进一步观察分析,了解绿色包装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然后讲述包装的设计与制作,课件演示步骤,深化感知;最后由学生创作表现。
“活动二”的教学安排可考虑:谈话导入——深入感知——尝试作业——反馈指导——创造表现——评析迁移。教师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导入课题,并出示做工精美、创意奇特的设计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广告设计”的美妙世界;再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广告设计作用、基本要素、制作过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学生尝试作业,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然后让学生自主表现,相互评价。
“活动三”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情境激趣——策划方案——发表方案——分工布置——分组评述。该课时以设计布置方案为基础,商品的归类、整理、宣传、评价为目标结果。本课教学宜采用各种涂色工具,通过设计、描绘、制作、布置等手法,进行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的作业展评可采用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将教学评价渗透在“活动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时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确定相应策略。教学设计:
第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1、课件导入,欣赏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课件展示: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
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课件展示: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课件展示:六到八种绿色食品和物品。
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
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课件展示:呈现绿色食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
课件展示: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
创造表现。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课件展示:各种包装设计。
昌乐县营丘镇大宅科小学。
田恒忠。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二十一
2、能够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果壳箱,并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
3、通过果壳箱的设计与制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重点: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果壳箱;
难点: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果壳箱模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2【导入】欣赏比较,启发想象。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如何设计制作小小的果壳箱好吗?
学生:有方的,有圆的。有金属的,有塑料的,有木质的……(教师小结:出示课件图片,学生欣赏)。
问:那么果壳箱具有什么作用呢?所属的环境有那些呢?
生:……。
生作答。师总结箱盖,开口,箱体,标示,基座等基本结构。
学习果壳箱上常见的几种标识。(课件展示)。
(3)简易示范。
通过多媒体课件简易示范果壳箱的制作步骤:
活动3【导入】范作欣赏。
课件出示,让学生们看看学生的作品,说说这些果壳箱的优缺点。学生讨论回答。
师:通过刚才对各种果壳箱的欣赏,你们都对果壳箱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想法。现在就动手做一只果壳箱吧!
活动4【导入】布置作业及学生制作。
(1)个人或合作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功能独特、装饰美观的果壳箱。
(2)提醒学生果壳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4)学生动手制作(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学生制作,适当指导并鼓励学生创新)。
活动5【导入】作业展示。
(1)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介绍作品最得意或不足之处。学生之间相互参观交流,选出最喜欢的作业,并说说理由。
(2)教师评价。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篇二十二
【教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评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设计制作,体验定格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制作动画片的快乐与艰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教学难点】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突破方法及模式】。
【媒体使用】师:教材、课件。生:教材。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
问: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学生闭上眼睛听主题歌,说出动画片的名字。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变化:
人物对比分析:出示两个孙悟空人物形象图片。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比较分析两个孙悟空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两部不同创作时间、相同题材的动画片中人物造型的变化,感受动画片的发展。
三、进一步了解动画片的演变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做脸部活动游戏。
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就是以一个人物表情为题材创作的。教师出示《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威利号汽船》和《白雪公主》两部动画片的不同。学生回答:一部是黑白动画片,一部是彩色动画片。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动画片带来的快乐。学生直观感受动画片的逐步变迁与完善。
四、分析动画片中的民族特色。
分析动画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特色(从人物造型、服饰等方面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分析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仔细观察:
(1)从绘画的角度看这部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是哪位画家的花鸟作品?
(3)如果你是一位动画片的设计者,你还能用什么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感受动画片中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五、了解动画片的高新技术发展。
(1)像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这样造型夸张的动画片还有哪些?
(2)像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这样具有高新技术的动画片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实践:(1)小组看书,研究动画片中的景物是如何动起来的。(2)尝试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制作之后玩一玩。
【设计意图】玩中体会动画的乐趣。
六、知识拓展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最新动画片,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板书设计:动画片的今昔展评课件、示范。
八、课堂反馈: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从中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并体会制作动画片的快乐与艰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九、分层作业:
全体学生: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画的'审美、技术等知识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十、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六年级学生接触和喜欢的大多是日美动漫片,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一是太少,另外就是略显传统简单,难以吸引现代的孩子。我因势利导,针对怎样让今天的国产动画片既现代又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提出方案,尝试怎样从过去优秀的传统动画片中汲取好的元素,补充到今天的动画片中。学生小组探讨,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有益的建议。由于本课信息量大,时间紧张,未能让学生多了解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动画片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喜爱。略显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