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读后感(汇总16篇)
读后感是与书中内容对话的机会,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和人性。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尝试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给出对作品的个人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涵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精选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江城子读后感篇一
在读完这篇宋词后,感慨万千,眼泪竟从心里流了出来。这人世间多少生离死别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怆的声音向我们倾诉着千古哀思。
本人最爱苏轼诗词,还幻想过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这种念头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乱想当作每日必修课,却恍惚的在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曾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跟别人分享。我连自己把什么目标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别谈怎样让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价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纠缠,回头已不见深爱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从此化作一缕星光,只能远远观望。我们都有不甘心的时候,那纠结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来。我们会在最失意的时候想起那些曾给过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许是给自己的伤痛用的一剂良药。苏东坡和爱妻离别时的痛楚世人都可体会,那是永别,而十年中那空荡荡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处,吟一曲千古离歌,饮一壶愁绪任往事纷飞。谁没有此生最难割舍的相思,也枉在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总能给世人留下千古绝句,让后人去体会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难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是否会觉得狂躁不安,或是满腹情愁却不能倾倒在这虚伪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们在挣扎着,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静下来坦然接受这可恶的一切。人类存在于这世界有多久悲欢离愁就有多长,鬓如霜又怎样,梦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泪眼朦胧中是那么清晰。有时会想放任自己尽管让脑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却又没法控制思想仍旧挂念他,想必会有许多人和我有同样感觉。
苏轼纵然才华盖世为官清廉也难逃奸臣迫害,两度被贬饱受离乡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着灵魂,仍然以苦为乐坦然面对一切。很难想象这位以豪放著称而感情细腻的大才子是怎样承受的,而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却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抵抗灾难的本能的退化。我们在坠入低谷时会想去做什么,任命运的摆布还是顽强的对抗,不畏惧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风一样,就随它去吧,没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赏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钢一般的气节,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严寒中还能从容绽放的梅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层层覆盖。
江城子读后感篇二
《江城》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这本书目前在豆瓣评分9分。
1、这表明中国人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与外国人截然不同。当我看到那些呈梯状的小山包,注意的是人如何改变土地,把它变成了缀满令人炫目的石阶的水稻梯田:而中国人看到的是人,关注的是土地怎样改变了人。
2、但中国的语言,就跟中国的人民一样,早就学会了跟着政治随风倒。
3、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悲欢。对年轻的一代人来说,重要的是去理解而不是批评责备。
4、将专业学习放在第三位,这绝非偶然。政治才是首要的:这些学生正在被培养成为教师,之后,他们又将培养中国的下一代,而这种培养必须限定在一定框架内。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如果有什么跟基本理论背道而驰,宁愿不教。
5、而同时乌江对岸的城市里私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则纷纷倒闭。说到底,这才是最令人不解的地方,学生们学习并信奉正统理论,而自由市场却在校园里欣欣向荣。同时,他们的确信奉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学生们正像他们被教育的那样,大都爱国而忠诚。他们认真地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集会,并渴望得到入党的机会。
6、不过,我最为烦心的却是文学在西方的政治化倾向:人们阅读文学的时候,把它当成了一种社会评论,而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书本被强迫用作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理论的服务工具。很少有文学批评针对文本本身做出反应,反而是文本被扭曲了,只有对评论家供奉的理论做出反应。有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女权主义评论家、后殖民主义评论家。无一例外,他们把手中挥舞的理论作为模子,把文本填充进去,挤出一个个形状均匀的产品来。马克思主义评论家生产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评论家生产出来的是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评论家生产出来的是后现代主义。真像是把毫无意义的同一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7、我一直认为,就文学而言,确立并尊重一种文化基础是很有价值的事情,而我在中国却见到了这样的基础被连根拔起时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多年来,中国人为了社会价值而恣意摧残文学,在“_”期间尤其如此,所有戏剧一律禁演,仅有少数政治作品如《红色娘子军》能够幸免。即便到了今天,很多东西也早已不复存在。我所有的学生都知道马克思,但没有一个人了解孔夫子。
8、一个四川农民的女儿够读懂《贝奥武甫》,并把它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满教室的中国学生能听懂莎土比亚的十四行诗,也能够发现唐代美人的完美无瑕。不过,跟这种力量相伴而生的则是脆弱,因为它总要试图滥用伟大作家的这种力量。想把莎土比亚拉到自己这一边来,这非常自然一如果不太适合自己的需要,你可以曲解他的话,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或者,如果完全不听你的摆弄,你还可以把他从篇目中剔除出去。
9、一场好的宴会恰似一个好的短篇故事:要点就前藏其中,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明白。
10、正如历史上无数次发生的那样,专家的话可以忽略不听。有些时候,你需要的是定论,而不是争论。没有必要因噎废食。
11、近代以来的历史教导人们,要尽量少掺和公共事务,同时,也伴随着对于公共事务缺乏了解意识。对于当地的重大事务,涪陵的人们没有渠道获取可靠的信息,再加上对公开抗议活动的严格限制,使得人们无法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期望、也不主动要求得到这样的信息。
12、在我看来,这种对公共事务的疏离是如此彻底,恐怕无法把它简单地归咎为“后解放时代”的社会模式。过去的五十年教导人们不要参与公共事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共产主义建立的基础却是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形成的社会模式维持了几百年的时间。这样的特征很难描述,尤其难以说清楚它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的学生们经常写道,中国人是多么具有集体意识,这鼓舞了人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互相帮助,而个人主义的美国人则走上了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道路。
13、若说到包含了家庭和朋友的紧密社会网络时,这样的陈词滥调可能会更准确些。在涪陵,我所了解的家庭毫无疑问要比美国的实庭关系更为紧密,因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没有那么的自我中心。他们彼此之间十分惊慨,而这种大度常常会延伸到好友身上,从而把他带人到十分紧密的社交圈子中。集体主义思想对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比美国好得多的关怀照料。在涪陵,我从未看见过老年人被抛弃在“退休人员之家”,他们基本上跟子女起生活,照料孙辈,或是帮着耕种田地、打理生意操持家务。毫无疑问,跟我在美国老家看到的相比,他们的生活更有目的,更有规律。
14、不过,这样的集体主义仅限于一些小团体、家庭、朋友和单位之内,这些紧密的社交圈也起到了一定的边界作用:它们既包容,又排他。对于自己熟知的圈子外的人,一般的涪陵人几乎很少表现出认同感。
15、他们一边在支离破碎的崖壁上辨认各种形状,一边兴奋地大喊大叫。这在中国的每一个自然景点已经成了俗套,自然界如果不跟人找到某种结合点就一无是处。一座山要么长得像什么,要么某人写过一首什么诗词,要么有过一个远古的传说,这一切都让岩石具有了生命。
16、长江被人化了——被开辟了航道、留下凿痕,被截流改道、筑起了大坝;浅水区设了信号浮标,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污浊的浪尖涌动。它去往上海。乌江——清澈、碧绿、人迹罕至一来自崇山峻岭。一条江讲述源流,另一条展望归途:这正显示了它们在个性上的巨大差异。气势雄伟的长江仿佛去向某个要地,而乌江窄窄的激流则来自某个神秘的荒野之地,那些若隐若现的群山好像在说,它将坚守所有的秘密。
17、我掌握了这条河的语言,就像熟悉字母表一样逐渐熟悉了岸边的每一处细节,有了真正的收获。但我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我所失去的,此生难以挽回。在这条壮丽的大河上,所有的雅致、美丽、诗意全都不复存在!
18、她说这话的时候笑了笑,但这是一种中国式的微笑,它仿佛是一个面具,掩藏了更深沉的情感。那些微笑可以掩藏很多情感——尴尬、愤怒、悲伤。当人们这样微笑时,仿佛有一种情感正在被紧紧地扭曲着、转移着。有时候,只需要瞥一下他们的眼睛、嘴角,甚或是额头上一丝凄惨的皱纹,你就能发现这一点。
19、据说政府有一条规定,如果气温上升到三十七度,所有人都不用上班。因此,官方报告的气温总是三十五度。……中国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政府控制温度的国家,尽管北京的气象预报台在两年之后开始如实播报温度。当地的报纸对此大加颂扬,说这是一种进步,是在向公众报告真相方面万出的一大步。不过,政府说得很清楚,高温放假的说法仍旧只是神话,所以新的气温预报方式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休假了。那只是说明,大家知道到底有多热了。
20、在他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汉人很明显对于开疆拓土没有多大的兴趣。时至今日,这样的性格特点极大地限制着他们,哪怕就在自己的疆界之内。在他们看来,做一个中国人是一件极尽满足的事情。他们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觉得。
21、在中国,若你花钱请来为你服务的人有了坏脾气,你只能忍受,就像你只能忍受以大欺小和其他种.种烦心事一样。或者,你可以离开。
22、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笑容,有些令人不安,跟幽默毫不相干。这样的笑容取代的是纯粹没有说出来的话语。
江城子读后感篇三
亲爱的妈妈:
您好!
上次快要期末考了,您每天给我做营养早餐,晚上还陪我复习——看书、听写、背书、抄写……“妈妈,您休息一会儿吧!您已经有3天没好好睡觉了!”我说。“没什么,”您笑笑说:“考试要紧!”还有,您记得吗……?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多少?而我却不懂得珍惜。妈妈!谢谢您这几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天天开心。
爱您的女儿:彭念颖。
六年级:彭念颖。
江城子读后感篇四
秋日午后,披一肩长发,慵坐窗前。在一米阳光的爱抚中,握一杯香茗,在茶香悠长的飘逸中,品一首宋词,隔时空,聆听先贤的心声。捧一颗善感的心,欣赏大师灵魂深处的舞蹈,任那温情的文字之石在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打湿了自己的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大文豪苏轼的被世人誉为悼亡诗之首的有名的词作江城子,悼念的是自己的亡妻王弗。既然怀念的是自己的亡妻,那么可以从爱情和亲情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
爱情的角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是深受苏轼的敬爱的,她秀外慧中,老成持重,陪自己的丈夫读书,在那段红袖添香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是最为甜蜜的。王弗是苏轼事业上的好伴侣,她对苏轼的仕途极为看重,鼎力相助,不惜躲在帘子后面倾听苏轼与朋友们的对话,为他的人际交往严格把关,并且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直觉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告诉自己的丈夫应该小心提防的小人。所以,她凭借自己在苏轼事业上的支持赢得了他的敬爱,在她的“千里孤坟”旁,苏轼亲手为她栽下三万棵雪松,作为自己对亡妻的爱情表白。同时,她还赢得了德高望重的大学究公公苏洵的认可,苏轼最终才会按父亲说的在王弗离世一年之后,又将王弗的棺椁运回四川葬在自己母亲的墓旁。“多情自古伤离别”,大文豪苏轼心胸豁达,却是性情中人,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然娶了第二位妻子王闰之和自己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所以更加显示出诗人对亡妻难能可贵的情深深意绵绵,和牵挂之真切。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正值苏轼政治上的不如意,被贬官流放,与第二位妻子王闰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像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她和苏轼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虽然,王闰之那么温柔体贴,任劳任怨视前房的孩子如己出,关怀备至,令苏轼感动不已,但是,王弗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最爱的、最需要的人,就是在平静的幸福的日子里会被淡忘,而在人最寂寞、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被想起的人,而王弗的名字就在那个夜晚,被苏轼在睡梦中呼之而出。感谢那个夜晚的星星格外明亮,是它们不知疲倦的闪烁才有了这首词的熠熠生辉!
上阙写的是苏轼的政治浮沉,是在与结发妻子诉说自己在与之阴阳两隔之后的宦海沉浮人生失意;下阙写的是自己与妻子相遇的梦境。最稀松平常的细节往往最令人动容,“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正梳妆”,年轻秀美的妻子在对镜贴花黄,“女为悦己者容”,在古代更为如此,此句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琴瑟合乐,和苏轼对当时政治如意生活的怀念之情。再次见面的他们,纵有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相思泪翻飞,在彼岸花的鲜艳怒放中,令人唏嘘叹惋。
苏轼对在最苦最难的日子里陪伴自己的第二位妻子王润之充满感激之情,所以在死后与之合葬,长相厮守。对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是一种对知己的爱,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愉悦。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为拥有这样的红颜而欣慰!
苏轼,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生拥有着三个优秀女人的爱,和众人的仰慕;而林徽因,作为一个优秀的女人,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她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她让金岳霖默默牵挂了一生。爱情故事丰富了他们的生命,滋养了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亲情的角度。夫妻百年,都是从最初的浪漫爱情,转变到最后的温馨亲情,而后者才是婚姻幸福长久的保鲜膜。所以,这首词打动人心的地方还在于他是悼念亲人的佳作。“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佛教教人参透生死,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拈花微笑之间。道理都明白,但是,但凡是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那份痛彻心扉,那份寒凉刺骨,个中滋味,终生难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的,难忘,难忘母亲弥留时刻的牵挂与不舍;难忘母亲去世后那由温热、柔软变得逐渐冰凉、僵硬的手臂;难忘母亲被火化车拉走时,那忽被一阵风吹起盖在脸上的盖布,露出来的那蜡黄但安宁的仿佛睡着了的脸,你走么?你真的不再管我们了吗?我在心底绝望呐喊,我清楚的知道,再回来之后那个小盒子里的温热的骨灰已经不再具备母亲的温暖,从此,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少了一样最为宝贵的东西。我听见,我的心,“哗啦”一声破碎了。
思想的小溪在经典的沃野奔流,敲击下这些文字。这时,楼下悠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响起,把我的思想拉回到现实中。一杯香茗已经变凉,从窗外望去,小区里的几个孩子追赶着一个不知从那捡来的破风筝,开心地叫着;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用很大的声音在说话;一直不读后感知从哪里来的流浪猫在喵喵叫着,寻寻觅觅。忽然记起,幸福,就是活在当下。
江城子读后感篇五
开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为十点读书会。我喜欢海斯勒平静的叙述方式,喜欢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国人都未曾“看到”过的中国。
在《大坝》这一章里,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学生写作时碰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学到经典的句式时,大部分同学都会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这一句式,这令海斯勒很是无奈。
原文中这样写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变成积习难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学生得到的教诲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写写,不加质疑地接受。”
身为中国式教育下的产物的我们对此也是深有体会。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经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完成背诵任务的标志就是我们能一字不差地默写出需要背诵的段落。上到作文课,如果有同学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句式或描写,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更多的同学就会依样画葫芦。我难以去评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坏,因为我们大多是从这样的教育里一步步走过来的。我觉得,有时候背诵优秀经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会培养我们写作的方法与灵感。但任何学习都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不加质疑地接受,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分析、灵活运用,学习更多的应该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书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国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一个观察者,另一些时候又深深融入当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观着人们对三峡大坝的壮观兴奋不已,却对以后即将被淹没的城镇(自己生长居住的地方)、历史古迹无动于衷。假期的时候,他乘船顺流而下或者徒步沿着乌江去到远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长江沿岸丰富的历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这座小城生活、工作、学习。为了学习汉语,他每周在同一个时间去同一个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对他熟悉起来,常常同他聊天。出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许多人会主动接近海斯勒,就这样,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说汉语。乘公交车遭遇小偷时,他对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感到懊恼和无奈。而参加比赛时,他又对中国人把纯粹的体育竞技变成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场”感到无比苦恼。
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得失无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们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项工程几乎漠不关心。对公共事务的疏离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农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几乎无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时候,住户们集资让村里给修水泥路、修桥,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没有修好,前段时间正值农忙,家家户户忙着收割小麦,村里用挖土机把路挖开,铺上了碎石砖,可是依然没有开始修。农民们抱怨不已,但也没有人去向村里抗议。我想,过去人们不关心公共事务或许是因为不明白那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少大的变化,在只能管好温饱的生活里,大家关心的只是这些变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切身利益。况且在中国,我们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大家“枪打出头鸟”,于是几乎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大家习惯了观望。
很多事情对错我觉得无法衡量,从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学会独立去思考一些事情,与我们有关的、无关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有了网络了之后,信息更是泛滥。不思考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退化,终将无法分辨是非。
江城子读后感篇六
踏着流浪的步履。
峰迴追寻千万里。
江城,再次与你相聚。
多少熟悉与陌生。
谁为我设下洗尽迁尘的宴席。
倾吐恍如隔世的悲喜。
如何捡拾那落定尘埃的往昔。
寻找失落时光中的你。
站在黄昏的'街头。
数落青春的雨滴。
随着叹息的行踪。
飞回岁月的思绪。
也许你难于面对遥遥的归期。
也许你无法接受守望的凄迷。
虽然与你别了很久,很久。
但不堪怎会随风而去。
也去你不在为我哭泣。
也许你已冷却了情感的天地。
但我要用真诚的爱。
来赎回你的情和义。
也许你不愿在回忆过去。
也许畅快的把我忘记。
但在我人生的驿站里。
永驻你的温馨和甜蜜。
当我再次投入你的怀里。
流浪的心啊。
盼你能再次为我遮风挡雨。
江城子读后感篇七
今天看到了关于苏轼的文章,心中一动,因为他的《江城子》,喜欢他的痴情已久!看后才知道苏轼不仅有值得悼念的.“敏而静”的王弗,更有与他相偎相伴祸福相依的王闰之(王弗之堂妹),理解包容苏轼,结婚六年时苏轼写下的悼念王弗,王闰之想必是知道的,也没有嫉妒和埋怨的心。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守,是在心里守着他的位置,凭谁也取代不了,后来人的影像也不要与先人重叠,各有位置才好!因其理解,苏轼死后和王闰之埋于一处,实现了他“死则同墓”的誓言!
其实还有一个人王氏女,名朝云的,十二岁邂逅苏轼于西湖之上,入苏府后于苏轼相伴几十年,王闰之去世后,她更是和苏轼不离不弃,随侍终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一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即是初见王朝云而作!朝云死后,苏轼葬她于惠州西湖,墓边筑“六如亭”常伴红颜,他与她既是生死相知相重的夫妻,更是比爱人还要难觅的知己!
现在不在执拗的认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是值得称许的,童话里王子只爱公主一个人,那是童话,要保留纯净。现实中,城堡已经凋敝,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缠夹牵扯,这爱就如舍利,金贵完满。!
江城子读后感篇八
初次听说《江城》这本书,是在高二的地理上。已经忘了是什么话题让老师提起它,只记得老师形容这是一本好书。既然是本好书,不妨买来一读。抱着这样随意的心态,翻开了《江城》这本书,谁知道一打开便无法放下了。第一次读完它,恋恋不舍,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英文单词“fasinating”,龙飞凤舞地写在书的最后一页;此后就一直把它带在身边,闲来无事翻一翻。直到大一,我再一次从头到尾地把它读了一遍。毫不意外地,我依旧被作者那温和宽容的笔调,细腻生动的描绘,远近适中的视角,还有恰到好处的幽默调侃深深吸引。不知怎的,我对这个素未谋面的,祖国西南方的小城产生了难以言说的情愫。
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某种温柔的情感。作者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细致敏锐的观察体会,明察秋毫地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带来的是阵阵振聋发聩的思考。有人说,作者彼得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得比局里人更清楚并不奇怪,这不过是大多数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再熟悉不过的道理罢了:你能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恕我直言,并非每一个处在这样环境的人都能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毕竟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热情和适应陌生环境的勇气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美好品质。
彼得认为这说明了中国人缺乏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社区感――大多数人不怎么关心他人的死活,只要不杀到自己或与自己亲近的人床上来,宁可闭着眼睛假寐。所以在事故面前,他们都选择舒舒服服地当一个围观者,而极少因为道义而有所行动。当然,这种仅限于小团体、家庭、朋友之内的集体主义也并非有弊无利,这种紧密的社交圈子对需要得到关怀照顾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反观日常生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展示的集体主义的范围的确是有限的很。小悦悦事中那路过的18位路人是怎么想的?排队购物的时候插队的人是怎么想的?就我个人而言,从长辈处接收到的思想也常常是凡事做好自己就行,切勿多管闲事。要想把这种根深蒂固的将“我们”与“别人”或是“他们”区别开来的思想彻底清除,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可以搞定的。
江城子读后感篇九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不是佳人,但我生活的城市吉林江城绝对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
轻轻掀起佳人的薄纱,你会发现与大多数北方城市相比,她多了几分江南的灵秀;而与大多数南方城市相比,她又平添了几分塞北的豪犷。吉林之美,美在山水的冲灵,美在物阜民丰。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当年,康熙皇帝东巡于此,被眼前的'美景所动,于是着下了《松花江放船歌》。诗中所云“连樯接舰屯江城”,于是这座传奇的城市又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江城。
择闲暇之日环游全城,漫步城东“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驻足城西“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移步城南“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凝神城北“后玄武”——遐尔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登上市中心的世纪之舟俯看全城,松花江似玉带穿城而过。“s”形的江身镶嵌在青山翠坪之间,奔流不息。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的转译,就是“天河”的意思。在漫长岁月里,正是这天河般的“圣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江城人。据记载,清朝时期,地方官吏曾以松花江中的黄鱼进献乾隆帝,乾隆帝龙颜大悦,挥毫提诗——“铜帮铁底松花江,人人喜爱黄鱼香。”好一幅“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的山水画卷。
倘若你想在冬季一睹这位绝色佳人的风姿,那鬼雕神琢的雾凇定是她最美的容颜。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却又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因为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可遇而不可求,这就更增添了她的几分灵气。乘上摆渡船踏上雾凇岛,远望十里江堤一片白茫茫,处处玉枝垂挂、银菊怒放。天空是湛蓝的,大地是洁白的,再加上绵延数十里的玉树琼枝,仿佛到了仙境一般。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你运气好,在这幅雾凇画卷里还会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羽毛鲜亮的绿头鸭、赤麻鸭等珍稀的小精灵。冬季的佳人是如此的冰清玉洁,美艳不可方物!
走进江城好似走进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生在吉林宛如生活在一个纯真的梦里。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
何伟于~间,作为“和平队”的自愿者,来到当时还属于四川的涪陵师范学院教授英国文学。涪陵,地处长江和乌江交汇处,那当时,三峡工程正如火如荼,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是深入人心,社会正逐步开放,期间经历了香港回归,小平逝世这些大事件。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老外,地处一个封闭的内陆小城,他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学好中文,为自己的写作积攒素材。所以,工作之余,除了用心去学习,他会把自己尽力融入当地社会,会和最底层的民众去接触、交流。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何伟,也是为了忘记自己的美国身份,只有回到宿舍,坐在电脑前,他才以彼得海斯勒的身份去记录何伟身上发生的一切。作为一个外来者,中国无处不在的政治,中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尚未开化的民众,无不对他造成困扰。从他到校的第一天,就被请上迎接重走长征路的庆祝大会主席台,穿着拖鞋短裤端坐于市长身边,到参加校内篮球赛比刻意打压分而退赛,以及他和中文老师之间的种种冲突尴尬不快。
他除了努力学好中文,以便能真正融入当地,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在涪陵山上跑步,去乌江边的白鹤梁看双子鱼石刻,漫无目的在郊外山野之间行走、露营。
他一直以积极的心态去融入中国,和江边的钓鱼人,和小餐馆的老板聊天,去茶馆看报纸,不拒绝每一个主动找他交流的人,除了那个来路不明的对美国很向往的追求者。在假期中,坐上几天的火车,去西安,去新疆旅游,和当地的普通人做朋友,他很快的学会了中国式思维。为了住小旅店,他会拿出他的教师证,打着人大的旗号,为了在拥挤的火车上蹭到一个座位,他会对一群学生暗示自己是老师,在涪陵,为了让别人放下戒备,他会自嘲是洋鬼子。
他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和普通人的接触,于平淡无奇中观察,又充满对人性的思考,也许作为一个外来者,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社会制度、人生百态更感受对比强烈,能直击问题要害。如他对一次同事酒局的描写,对于其中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对于中国领导人毛、周、邓的评价,让我深以为然,他说他不喜欢毛,他认为毛空洞无知,沙文主义,他困惑于周在中国所受的尊敬,他觉得周是滑头,善于明哲保身,而他对邓的务实、真性情无疑很认同。
是以何伟的书,真诚、质朴、简练,那些悲悯或诙谐,都不事张扬的隐藏在字里行间,看完会有倾述的欲望,为人性中那些最闪亮的部分。
有些感动因为深刻,有些感动因为伟大,而有些,看似很平凡,只是因为道出了我们心中的话。
看完江城了,就像何伟告别江城一样,恋恋不舍的,我也告别了这本书,感受他的那种离愁别绪,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很多次,不同的是,我知道我的很多离别还有重逢,书,也可以重读。而他,于这座城市,也许就是永别。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一
在传统思想还未褪去的时刻,改革开放带来的新世界和新思潮与传统激烈碰撞。
在这里。女性们可以把名分看的很重。也可以在欺瞒家人的情况下出轨。城市里的男人总是以压力大为借口而抛弃自己的家人。而在乡村里的男人,仿佛从来不会抱怨。
还有我们的政治生态。老一辈的干部们思想虽然很保守。但他们是真的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不会首鼠两端。而,年轻的干部们。仿佛是在裂缝当中生存。他们总是限制年轻人们。限制一些行为,限制一些思想,哪怕明知这样做是不合理。
但中国就是中国。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蛮夷就是蛮夷,外邦就是外邦。除华夏九州以外的地方皆是一片荒芜。我们从来就不需要蛮夷的思想,我们只需要他们的工具。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二
十年一梦,千里孤坟,阴阳两隔。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凄凉,沧桑见证的是两鬓如霜。数得尽的是三千烦恼丝,道不出的是十年的相思情,情也芊芊,意也绵绵。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回忆是无声的叹息,叹息是永远的别离。
昨夜幽梦,重归故乡。小轩窗前,梳妆台边,仍是你生前最美丽的容颜,一颦一笑,宛若生前。四目相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热泪,诉说十年的思念。
为情所伤,纵使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一个豪放派的始祖性诗人也在劫难逃。也许他心中该有一处最柔软的角落吧,“带泪,并且不可触摸。”
十年的光阴,从相遇到相知。又十年的岁月,从相别到相念。
十年,苏轼以十年时光为弦,和着血泪,伴着心痛,独品一杯清酒,自赏一轮冷月,在月光之下,在天地之间,谱就一首断肠曲,弹与天下有情人!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三
秋日午后,披一肩长发,慵坐窗前。在一米阳光的爱抚中,握一杯香茗,在茶香悠长的飘逸中,品一首宋词,隔时空,聆听先贤的心声。捧一颗善感的心,欣赏大师灵魂深处的舞蹈,任那温情的文字之石在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打湿了自己的心: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大文豪苏轼的被世人誉为悼亡诗之首的有名的词作江城子,悼念的是自己的亡妻王弗。既然怀念的是自己的亡妻,那么可以从爱情和亲情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
爱情的角度。“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是深受苏轼的敬爱的,她秀外慧中,老成持重,陪自己的丈夫读书,在那段红袖添香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是最为甜蜜的。王弗是苏轼事业上的好伴侣,她对苏轼的仕途极为看重,鼎力相助,不惜躲在帘子后面倾听苏轼与朋友们的对话,为他的人际交往严格把关,并且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直觉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告诉自己的丈夫应该小心提防的小人。所以,她凭借自己在苏轼事业上的支持赢得了他的敬爱,在她的“千里孤坟”旁,苏轼亲手为她栽下三万棵雪松,作为自己对亡妻的爱情表白。同时,她还赢得了德高望重的大学究公公苏洵的认可,苏轼最终才会按父亲说的在王弗离世一年之后,又将王弗的棺椁运回四川葬在自己母亲的墓旁。“多情自古伤离别”,大文豪苏轼心胸豁达,却是性情中人,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然娶了第二位妻子王闰之和自己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所以更加显示出诗人对亡妻难能可贵的情深深意绵绵,和牵挂之真切。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正值苏轼政治上的不如意,被贬官流放,与第二位妻子王闰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像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时候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她和苏轼应该是一对最纯真质朴的“贫贱夫妻”。虽然,王闰之那么温柔体贴,任劳任怨视前房的孩子如己出,关怀备至,令苏轼感动不已,但是,王弗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最爱的、最需要的人,就是在平静的幸福的日子里会被淡忘,而在人最寂寞、最孤独的时候才会被想起的人,而王弗的名字就在那个夜晚,被苏轼在睡梦中呼之而出。感谢那个夜晚的星星格外明亮,是它们不知疲倦的闪烁才有了这首词的熠熠生辉!
上阙写的是苏轼的政治浮沉,是在与结发妻子诉说自己在与之阴阳两隔之后的宦海沉浮人生失意;下阙写的是自己与妻子相遇的梦境。最稀松平常的细节往往最令人动容,“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正梳妆”,年轻秀美的妻子在对镜贴花黄,“女为悦己者容”,在古代更为如此,此句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琴瑟合乐,和苏轼对当时政治如意生活的怀念之情。再次见面的他们,纵有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相思泪翻飞,在彼岸花的鲜艳怒放中,令人唏嘘叹惋。
苏轼对在最苦最难的日子里陪伴自己的第二位妻子王润之充满感激之情,所以在死后与之合葬,长相厮守。对最钟爱的小妾朝云是一种对知己的.爱,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愉悦。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为拥有这样的红颜而欣慰!
苏轼,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生拥有着三个优秀女人的爱,和众人的仰慕;而林徽因,作为一个优秀的女人,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她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她让金岳霖默默牵挂了一生。爱情故事丰富了他们的生命,滋养了他们的事业和人生。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四
在今年这样特殊的大环境下读感受还蛮特别的,最初被安利只是因为有人说我们要尝试着去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中国,现在看也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原来我们国家在建三峡大坝时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甚至全球的专家都在研究建大坝的利与弊,可是在历史书上似乎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情,当然还有作者提到过很多次的八九学潮,大概是因为政治敏感也未曾出现在历史书上。
书中在对比中国的民主和美国的民主时提到,美国的民主是你想要不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你想要不参加总统选举投票就可以不参加,当你觉得有必要参加你随时有参加的权利,而中国的民主是永远有人在代表你的自愿,你没有不被代表的权利。
其实整本书读完我都很少觉得作者在这个地方的描写有些主观,是作为外国人在故意批判我们,相反我觉得他在看待上个世纪贫穷落后的我们国家时仍然是客观的,带着悲悯之心,知识分子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甚至是大局观我都有在他的文字里读到,所以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本书是愤青必读。也许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客观和理性的看待一下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政策。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五
看见1996年到1998年的中国,倍感亲切,二十多年后看见过往不曾留意的时空他处的模样,看见三峡留在书里从无到有的变化。文字是有力量的,就算这世间翻天覆地地变化着,翻开书本,看那一天那些人的悲欢喜乐,依旧鲜活,时空在眼前的文字上交汇,看见过去,又活在他们的未来里。当真是一切都值得去记录。
一千多年后的长江水位只高了五厘米多,而世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壮志未酬的憾事,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流水带走的光阴,其实对于河与岸来说,不过是日常罢了。而三峡水坝修建后,10年就可以冲刷掉这一千多年来留下的历史痕迹。
站在1995年的人们的立场上看三峡大坝的修建,历史尘埃落定之前也曾波澜壮阔过。他们对于未来的担忧在现在看来还如此鲜活。他们担心的白鹤梁的保护,在注释里提到2009年已经完成,虽然网上搜不到什么资料,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看上面那“中流砥柱”四个字是如何的苍劲有力、力透纸背的。
群众和乌合之众只有一线之差,那是道德底线。1975年板桥水库与20年后的三峡大坝,足以见得人的力量有多大。“民主即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容忍”。体现为容忍的民主感觉就像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军训的由来也很有历史。历史由当下的人抒写,有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才刚刚开始没多久。
为什么我们听过那么多结局是圆满的、胜利的英雄故事,不是因为成功的人占大多数,而是很多很多失败者的经历没有被编成传奇故事。
用小手指留长指甲的方式证明自己从事的不是体力活,真是细节处暴露傲慢和偏见。永远不要丧失幽默感,一旦没有了笑声,这里会变成一个阴森凄冷的地方。
祖先们沿河而居,是为了肥沃的土地和生存。而江河浩荡,不管岁月静好还是沧桑,都和时间一起奔流向前,永不回头,带走了记忆里故土的模样,穿过人群城市,和她两岸的人们一起去往令人担忧又向往的未来。只希望过往有人记得,未来一切都好。
江城子读后感篇十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四年的情谊浓厚,时时萦绕在心头。心里想着别处,却无端想起心上人的身影。对于孤身一人的苏轼来说,这是一种煎熬。
纵使相逢应不识纵使是一个假设,此人已不相信他们能够破镜重圆,但苏轼明知如此却还是如此幻想,表明了他对妻子思念之入骨。而这之后还接着一个应不识,再特别思念一个人时,肯定希望她来到自己的身边,希望他认得自己,但苏轼却没有如此。透露出他的凄凉萧瑟和无尽苦楚。
这首词,上阙写此人对妻子的怀念,写实。下阙写此人在梦中所梦到的情景,写虚,虚实结合,表达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