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一
《这个奇妙的世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的一篇写景文章。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极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的美丽。看来,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通过具体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篇幅不长,但文字兼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描写细致、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本课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了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发现的奇妙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校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
在教学中进行写作的指导和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很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多种修辞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而且引导学生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课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们把你眼中的奇妙世界画下来,再动笔写一写这个奇妙的世界。
但是上这节课时,由于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没有真正读出作者所写的美,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足:朗读时体验感情不足:所显示的美图与学生朗读配合不上。学生探索自然、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说、听的能力。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二
课堂上先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填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神奇。
无论是“天空”一段,还是“大地”一段,都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教学时,我教学生用圈画的方法,找到“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内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厘清作者的表达顺序。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里写了哪些事物,每一个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在“天空”部分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感受到文中“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事物有什么奇妙之处。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都是作者从“我们看见”这个角度写的。作者看到同一个事物在一天里有什么变化呢?比如,“太阳升起”和“落日”,“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正是太阳、云彩、雨点这些魔术师不断地变着戏法,才让“天空”这个无边无际的舞台充满了奇妙,课文就是通过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写天空的。
在“大地”部分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在找到所写的事物后,从“我们能看到”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入手,概括出植物在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平常所见,为什么能称其为“奇妙”。联系之前“天空”那一部分去想一想,还是妙在变化一四季的轮回。课文择取了众多的事物,通过春、夏、秋、冬4个季节来写大地,展现了大地的奇妙与生命力。
本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在学习了文章之后更加觉得世界是奇妙的。
在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再写一写。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三
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触颇多。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达的愿望也很强烈,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对如何适度把握口语课堂教学,我还感到很迷茫。现对这堂课做以下反思:
《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里面的一则口语交际课,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听动物的叫声猜动物的名称这一个游戏导入新课。这节课我通过看、说、写三大步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参中对于这篇口语交际的理解有这样一句华“说写结合”,所以本次口语交际是说和写两项内容,说和写的内容相同,要求相近,目的是体现说写结合的思想。通过师生的交流,使说的内容具体、准确、丰富。在本节课上我出示了很多的图片,在图片的选取上,我选取了一些生活常见的动物,如“鸡、狗、猪、羊”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班级里大部分学生能结合图片很容易地写出它的外形。在图片选取上我还选取了几幅比较常见的动物,目的是给那些聪明的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图片是选取了不少,但利用得的确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
1、本相在学生说话这一个环节上,充分利用课件,如果学生说话的内容图片上有的,学生在说话时结合图片来说,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动物的外形,比如耳、嘴、眼等,而不是简单的轮廓形的概述,顺便也教给孩子观察、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即:头——身——尾,或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
2、想利用不常见的动物图给聪明的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因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图片没能展示出来,由于不成熟的教学经验,不灵活的教学机智而被我无形的取消。
另外,在教学生说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时候,我虽然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但是,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按一定顺序说动物习性的方法,学生说得比较乱,如果我在学生互相介绍了动物的习性并补充得较完整之后,再让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贯地说出来,然后出示几张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说,说清楚,说具体,学生一定会说得更好。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四
我所教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是: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在教学本文时,我的设计思路是:在回顾课文整体结构,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二部分——天空和大地的珍藏。方法是:
一、先找天空和大地的珍藏,再收集动词,组成四字短语,让学生初步感知,给事物加上一个动词就使得事物有了生命力,变得鲜活起来。
二、让学生通过比较,从而发现书上的句子比短语表达效果更好,激发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和动力。
三、通过细品课文句子,学生会发现作者通过对事物颜色、形状、动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并且加上了自己大胆的想象,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各种事物变得鲜活有生命力。四、探究作者会把普通事物写的生动有趣形象的原因,得出源于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寻找,自然地总结了全文。
五、在学习了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模仿写法加以运用,对身边的普通事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六、课外延伸小诗——《大自然的语言》,使学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不光可以用眼睛去看,而且还可以用耳朵去听。只要你用心观察,就可以发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能遵循以上思路,并且实现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学生能做到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模仿其写法对自己熟悉的普通事物抓住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展开想象去描写。不足之处是,感觉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太到位,次数有点少,也缺乏润物细无声式的指导;设计的读书方式不够多样化,应减少齐读,尽量凸显个体读,增加学生之间的对抗竞争;对学生关注的面不够广,应针对大部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表扬学生的语言比较简单单一,应学会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总之,每节课我们都在力求完美,追求更好!相信自己,今后我会更努力!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五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彼得·西摩。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的'奇妙。随后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清晰的感知和概括。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各个学习活动的推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些设计都完全针对学生的疑问之处,毫无疑问,这是本堂课最成功的地方。
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因为课程时间有限,学生还未能充分朗读出世界的奇妙。在学生入情入境配乐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方面的教学还是有待提高的。
《我们奇妙的世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六
这是本课是英国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通过具体描写天空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篇幅不长,但文质兼美,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描写的细致生动,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2.本课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了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发现的奇妙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校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观看大自然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意境,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再采用学生自读添空,教师引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的同时指导背诵积累词汇,进行语言积累。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配乐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上这节课时,由于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没有真正读出作者所写的美,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足:朗读时体验感情不足:所显示的美图与学生朗读配合不上。学生探索自然、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说、听的能力。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1)让学生提前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并且和家长进行交流观察体会。
(2)提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搜集一些世界奇妙的图片和相关文字。
2.谈话导入,展示成果。首先和同学平等对话,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表示信任和期待,请他们谈谈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结合展示资料加以说明。
3.指导朗读、初步感知和学生探讨以怎样的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有不同的语气,这一环节,教师须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放而有度,有层次的读,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合作探究、了解写法。学生经认真听——自读——自悟——讨论,完全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从两个方面天空和大地分别展示了哪些财富,是怎样抓住事物或景色特点来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通过给课文中的“……”补白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
5.练习巩固课外延伸。关于作业设计,立足以读到写,以写到用,首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默读到背诵最后到积累下来,引导学生继续探寻生活中的发现。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七
课堂上先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填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神奇。
无论是“天空”一段,还是“大地”一段,都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教学时,我教学生用圈画的方法,找到“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内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厘清作者的表达顺序。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里写了哪些事物,每一个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在“天空”部分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感受到文中“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事物有什么奇妙之处。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都是作者从“我们看见”这个角度写的。作者看到同一个事物在一天里有什么变化呢?比如,“太阳升起”和“落日”,“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正是太阳、云彩、雨点这些魔术师不断地变着戏法,才让“天空”这个无边无际的舞台充满了奇妙,课文就是通过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写天空的。
在“大地”部分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在找到所写的事物后,从“我们能看到”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入手,概括出植物在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平常所见,为什么能称其为“奇妙”。联系之前“天空”那一部分去想一想,还是妙在变化一四季的轮回。课文择取了众多的事物,通过春、夏、秋、冬4个季节来写大地,展现了大地的奇妙与生命力。
本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在学习了文章之后更加觉得世界是奇妙的。
在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再写一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指导怎么写,利用例句从两个角度指导,水洼“像有趣的镜子”,群星“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些比喻瞬间便让极普通的事物美了起来;大树看起来不起眼,却给我们带来“绿荫”,让我们清凉,从给人带来的好处来看,大树是“美”的。
课堂总结,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激发学生热爱世界、观察世界。
不足:学生缺乏积累,仿写时语句不够优美,尽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普通的事物,但是学生写得不够好,在仿写上下功夫。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八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彼得·西摩。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中长见的事物,学生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因而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向我们描述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财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云彩形状展开想象,描述还有那些形状,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气氛很活跃,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有的说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象羊在低头吃草………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也比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首先展示图片,引导解题。再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本的奇妙。随后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清晰的感知和概括。所以这些都是为了扫清文章的阅读障碍,打好字词基础。设计扎实有效,充分放手给学生自主解决字词,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各个学习活动的推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些设计都完全针对学生的疑问之处,毫无疑问,这是本堂课最成功的地方。
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想象体会,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因为课程时间有限,学生还未能充分朗读出世界的奇妙。在学生入情入境配乐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方面的教学还是有待提高的。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九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的一篇写景文章。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极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的美丽。看来,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通过具体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课文篇幅不长,但文字兼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描写细致、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搜集自然界的图片,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
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的云彩形状展开相像,学生说的很多,而且想像丰富,有的说像凶恶的老虎,有的说像一对深情相拥的母子......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了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发现的奇妙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校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在教学中进行写作的指导和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很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多种修辞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而且引导学生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课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们把你眼中的奇妙世界画下来,再动笔写一写这个奇妙的世界。但是上这节课时,由于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没有真正读出作者所写的美,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足:朗读时体验感情不足:所显示的美图与学生朗读配合不上。学生探索自然、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说、听的能力。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十
课堂上先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填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神奇。
无论是“天空”一段,还是“大地”一段,都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教学时,我教学生用圈画的方法,找到“天空”和“大地”两部分内容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厘清作者的表达顺序。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里写了哪些事物,每一个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在“天空”部分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感受到文中“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事物有什么奇妙之处。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都是作者从“我们看见”这个角度写的。作者看到同一个事物在一天里有什么变化呢?比如,“太阳升起”和“落日”,“晴空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正是太阳、云彩、雨点这些魔术师不断地变着戏法,才让“天空”这个无边无际的舞台充满了奇妙,课文就是通过这些事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写天空的。
在“大地”部分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在找到所写的事物后,从“我们能看到”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入手,概括出植物在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平常所见,为什么能称其为“奇妙”。联系之前“天空”那一部分去想一想,还是妙在变化一四季的轮回。课文择取了众多的事物,通过春、夏、秋、冬4个季节来写大地,展现了大地的奇妙与生命力。
本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在学习了文章之后更加觉得世界是奇妙的。
在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从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的发现,再写一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指导怎么写,利用例句从两个角度指导,水洼“像有趣的镜子”,群星“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这些比喻瞬间便让极普通的事物美了起来;大树看起来不起眼,却给我们带来“绿荫”,让我们清凉,从给人带来的好处来看,大树是“美”的。
课堂总结,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激发学生热爱世界、观察世界。
不足:学生缺乏积累,仿写时语句不够优美,尽管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普通的事物,但是学生写得不够好,在仿写上下工夫。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反思篇十一
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既强调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了道德情操的陶冶,是一节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精神的能够给人以启示的口语交际课。有以下几个特点特明显:
1、注重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在这一节课里,我利用孩子喜爱童话,愿做童话人物的特点,利用简单的头饰,巧妙地将孩子带入童话世界。第二个情境是“介绍我自己”,让孩子们也成为了小动物,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交朋友,然后互相介绍自己。第三个情境是“我的本领大”,引导孩子描述动物的可爱,动物的特有本领,以及动物的一些非凡“智慧”,这后两个童话情境中,一个情境教师先示范说话,让学生可以模仿着说,而第二个情境我只是提了要求,让学生主动地说,创造性地说,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自由交流的碰撞中激活思维。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这两个关键词,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话题逐层展开,基本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主题比较集中,选村注意贴近生活,对口语交际内容的剪裁比较精当。不散、不漫、不假,学生有话可说,且能够交流起来。
2、注重双向互动,快乐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口语交际要求提出让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而“奇妙的动物世界”也正是学生极感兴趣的话题,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相吻合,只要老师立足于教材,稍加激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这一节课上,第一个情境“猜猜我是谁”,我首先利用动物的声音唤起学生对动物的感觉,又用《动物世界》的录相使学生对动物产生亲切感。最后,当学生戴上头饰,老师也成了一只“燕子”的时候,学生已感受到了课堂上的快乐,再没有过份的拘谨存在。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自己介绍给别人,也听别人介绍自己,互相做朋友,然后更进一步,让学生争着说“自己”的能耐,比比谁的能耐大,其实也就在比谁说得好。就在这种人人积极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场景中,让学生说得自如,说得快乐。
3、注重生活实践,立体开放
就像我在“设计教学理念”中所提到的那样,这节课既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生活,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构思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言,发展交际本领,锻炼学生的即兴交际能力和胆量。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学生比上眼睛听枪声和鸟叫声,发挥想象编故事,劝说猎人,将保护“奇妙的动物世界”这一思想深深种在了幼小的心田里。同时,教师在语言设计上注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简洁而生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意了导向性和激励性,这对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发现吧。”教学语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通过这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无穷魅力。让童心在交流中飞翔吧,那将使我们感受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将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