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生为本高效课堂(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篇一
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冯宇
【摘 要】思品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那么思品课堂如何由“师本”走向“生本”,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本文做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思品教学 师本 生本 生成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广和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郭思乐教授也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它是针对旧的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体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依靠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并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充分保持儿童天性的新颖课堂模式。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更适合我们现代教育的需要,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那么如何让思品课堂尽快的由“师本”走向“生本”,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本人在课改的学习中有这样的体会:
一、“师本课堂”低效的思考:
1、传统思品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思品课教学,事倍功半,新课
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传统思品课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思品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的内容和含义,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3、“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思品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思品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思品课教学的质量。如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高效课堂策略:
4、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现行思品课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加工厂”般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现行思品
课堂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的产生。
二、“生本课堂”高效的探索:
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它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依靠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并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充分保持儿童天性的新颖课堂模式。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理念,使思品课堂和谐、高效产生内在美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要用好课堂上的一切资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我以为,讲究一些有效课堂策略,是一种见效快、费时少的好办法。以下就策略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和体会。
1、好开头——“课前3分钟”。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良好的气氛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是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开设了“课前3分钟”,按小组顺序,派1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听说的新鲜资讯,并请同学评论。准备的内容既可以是政治色彩很强的中美外交,也可以是国外有趣的西红柿大战。短暂的3分钟,却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从而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吐露真言,发表见解。在此活动中,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责任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等也不断增强。
2、好问题——设置根部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教和学信息,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发现教和学的成功与否,从而调整教和学的方法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通过提问,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兴趣;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乐群态度和合群性格;通过提问,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利用率,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矛盾中处理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新的理论知识体
系发生激烈碰撞。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提问更有效呢?“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提问也是如此。问题不求多,但要抓住目标中的根本,争取只用一两个问题的探究就达到整节课的教学目的。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那么究竟什么是思品课堂的根部问题呢?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做”。
如在讲《男生女生》一课时,涉及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很多,于是我就设计了两个根部问题。一是赞美男生、赞美女生。(男女生分别赞美对方,如女生说我赞美男生坚强。)二是根据刚才大家的赞美,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并用生活的事例证明,以组为单位展示。一节课就两个问题,没有了以往的灌输,但是学生激情澎湃,他们在互相赞美中快乐,体验、发现、收获,顺理成章的感悟到男女生各自的优点以及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必要性。设置好课堂的根部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在感知中辨别,在辨别中提升,在提升中成功,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
3、好情景——生活中的情景。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发生活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即生活”、“课堂即生活”、“考试即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能力孕育和培养的沃土就是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以未来的视角引领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自我否定中追求超越,从而走出抽象、虚拟的理论界域,回归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
如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这一课时,我就结合当天的实际情况(下雪、数学测试),创设了下列情景:
1、请你表演,看到下雪了,你会出现什么情绪反应?今天要进行数学测试,你又是怎样的情绪状态?
2、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续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3、通过前两个环节,你们组有哪些收获和发现。由于就是学生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情景,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在欢声笑语中学生知道了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也由衷的认识到不同的情绪对我们产生的不同影响,要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的道德认识深
深印在了同学的脑子里。
4、好开放——注重课堂的生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课程本身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完全预设的、不能变更的教育要素,而是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运用教学机智,动态地生成课程价值。一堂优秀的思想品德课必然是将高水平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融为一体的课,必然是灵感火花闪现、不同观点涌流、多种声音争鸣、智慧潜能结晶的课。
如在讲《自立》的内容是,我设计的环节是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体现自立品质的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无意间提到了“虎父无犬子”,下面有些同学开始窃窃私语,颇有微词。我没有大吼下面的同学注意纪律,而是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现场设置了“虎父究竟有无犬子”的辩论,大家畅所欲言、旁征博引,最后得出结论,有无犬子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迎刃而解,学生的无意成就了本节
课的精彩。
生成体现教育智慧,生成彰显生命活力。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生成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不断修炼内功,提升素质,丰富经验,把握机会。
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努力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留出学生道德践行的空间,我们的学生就能实现新的自我超越,我们的思品课堂就会由“师本”走向“生本”,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也必会大大提高。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篇二
生本高效课堂体会
近期通过学习立标课和获奖课,感受颇深。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中,基本生本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上是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在生本高效课堂中,更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与主导课堂变化的能力。其次,要做好激励工作,由于现在的课堂主要是由学生来讲,所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对于好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学生的信心。我们要相信学生,这可能也是我们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学生是否讲得好,讲得对。通过这几天的观摩学习,我发现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在王莎老师的《桥》一课上面,有的学生就表现的很好,他在展示过程中反复朗读,使得感情与主人公共鸣。再比如说,在陈老师的课上,学生自制的孔雀非常美观。展示环节学生自信、沉稳的介绍引人注目。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再次,要做好引领工作。生本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所以在课堂上面,我们要适当的引领。对于展示的好的地方要给予鼓励,对于展示不到位的要及时给予提示,尽量使得环节完整。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点拨,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点拨尽量做到语言精简、方法恰当、并列举恰当的实例进行补充。这样便于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展示过程中
抓住重难点。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归纳的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展示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第二,学生角色的转变。和传统教学相比,生本高效课堂的模式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也和新课改理念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不谋而合。新教材知识和旧教材相比,更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又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同学们在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提高了能力。在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这些为以后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总之,我认为如果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开展生本高效课堂,学生就一定能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生本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相关文章: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学习《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心得体会永威教学模式学习心得体会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心得体会《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学习心得学习《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心得体会烟草行业干部职工“四要”学习心得体会学习《教师与法》心得体会查看更多>> 学习心得体会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篇三
让高效课堂走向生本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师本教育而言,简言之,就是为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学生怎样学起来容易就怎样设计教学,课堂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它从探索人、揭示人学习本质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好学的重要性,重修了学生的学习地位。
“简单就是极致”,生本教育用最简单的方式为教育做了恰当中肯的诠释。简单的课堂教学环节——“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交流”三步曲;简单的各科教学要点——语文抓阅读,数学抓思维,英语抓口语。简单的课堂组织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与我们纷繁复杂、过分注重分析理解的语文课相比,这样的课堂也许少了些什么。可是课堂上孩子们争相发言、侃侃而谈,课下写的一篇篇在我们看来已经远超同年级孩子水平的习作,不正在证明着生本教育的不简单吗?
通过学习考察,我的思想接受了生本教育的涤荡,也让我由此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在我校教师积极探索“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巧妙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更优化及课外阅读课内化,有效推动高效教育综合改革纵深发展,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将生本理念带进高效课堂,让高效课堂因尊重、信任焕发勃勃生机。
细观高效课改,再回顾生本教育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就会发现两种思想其实是相通的,都有学生课前先学、课上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的主要学习形式。它们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即:学习活动一定是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策略,更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殊途同归,那么到底哪种理念支持下的教育形式最深得孩子们的心呢?唯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为学生发展奠基。我们决定组织老师们系统学习生本教育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观摩课例帮助教师进一步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通过学习使老师们建立对生本的认识;开展教研组的研讨、交流活动,寻找生本与高效课堂整合的最佳切入点,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尝试;依据各学科的不同,分学科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重点解决语文课上的阅读拓展、数学课上寻根溯源、英语课上的活动组织问题;导学案是开展高效课改的抓手,从导学案入手,用生本理念指导导学案的编制工作。即:为好学而设计,也就是学生喜欢怎么学我们就怎么设计导学案,用这个理念优化导学案,优化探究点,优化系统训练设置,减少无效内容的简单累积,使其的作用趋向于生本模式中的前置性作业;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少即成的、机械的、无效环节,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在核心处做文章,使高效课堂线条清晰,环节简单,效能增强。
二、在教材整合中寻找语文教学发展的新路子。
何谓教材?朱绍禹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辞典》中对语文教材是这样鉴定的:教材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随着新课标理念不断深人,我们不难发现,现行教材有以下特点:教材内容注意体现时代精神、重视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以培养语文能力为线索,注意渗透教法,指导学法,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注意引进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和实践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走进我们的语文教材,“因材施教”,用足教材、拓展教材、建设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我们对“课标”理念的正确理解与付诸教学实践。那么如何有效整合教材,提高单元时间里的教学质量呢?我觉得生本教育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范例。生本教育提出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所谓小立课程,指教师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的精简,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相关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借鉴生本教育的做法,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教材整合: 1.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主题单元教学为突破口,依据学生的兴趣点在每单元选择一至两篇主体课文进行精细化学习,其他课文在保证基础知识不放松、基本内容都了解的基础上略读即可。省出的时间可以就本单元主题适当引入教材外的其他优秀篇目进行课内学习,即:大作功夫。
2.课内外学习的整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3.进行各科教材的整合,突出各科教材的本质化、综合化和活动化,实现大课程整合。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各科教材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成为加法,而是做乘法,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具有的活动性和研究性进一步凸显,通过活动把相同主题的各部分、各科活动整合到一起,进一步体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4.课外阅读课内化
一是以瘦身后的导学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路线图,简化课堂学习环节,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提升,实现以读引读、以读引说的目的。
二是建立完善健全的活动机制。如:营造“晨读”风景线、坚持上好每周的语文阅读赏析课,利用午间校本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时间开放学校阅览室;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有机组合,组织“伙伴阅读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
三是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低年级鼓励家长每天“亲子阅读”十五分钟,中高年级鼓励家长每天“聆听阅读”五分钟;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制定学校阅读课程标准,分年级设立阅读目标;分年级编写《推荐书目》,分年级建立阅读札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活动等。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篇四
浅谈对生本高效课堂的认识
徐聪聪
通过这次远程研修,我对生本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学习生本、高效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而通过专家老师的报告与点评,我们更加体会到我们要学习的太多了。
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在博兴三小举行的省教研室送课助教活动。聆听了毕研艳老师执教的《穷人》一课。在这堂课上,毕老师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卡,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用简短的时间解决了字词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充分运用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正如刘家栋老师的点评:“课堂上为什么能充分感受到学生的这些发展与进步呢?得益于以学定教,得益于对学生的真正尊重。”确实是这样,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习的情况以及他们想要学习的地方,才能整体把握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达成生本高效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学习课标、研读教材、及时反思。新课标指出: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发展角度来审视研究学科教学,构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学习了新课标,按照课表的要求来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把握好课堂整体。在每堂课之后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可以防止课堂的低效。
第二、备课要充分。备课不能只备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学生表现也要进行准备,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做好课堂预设。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不会预算到学生可能提的问题,这样何谈高效课堂?设计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有价值的,更要有启发性。启发式教学才可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第三,把握好课堂节奏,运用好教学资源。有时一堂好课不需要很多精美课件、华丽道具,教学资源运用得当也可以创设出好的情境。充分利用好自主学习卡,可以在构建师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一定会继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也让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