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粽子的教案范文(13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教师编写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范文进行改编,使教案更符合教学需要。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
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二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三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1、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六
1、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为粽子设计广告,巩固对粽子的认识。
2、能大胆创意设计广告,增强美感的体验。
3、在设计粽子广告的过程中,激发对广告设计的兴趣,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几张有代表性的广告设计。
2、各种纸盒、旧挂历、碎布、废旧盆、颜料等多种材料。
1、导题。
1)端午节马上要到了,超市里进了一批新鲜的粽子,可是没人买,怎么办?
2)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引出设计广告)。
2、入题。
1)你看过广告吗?看过什么广告?
3)(师小结广告的特点)噢,广告上面的东西就是要让别人买的东西,广告的颜色很鲜艳,广告设计的方法也不一样。
4)那么你们准备如何来设计这张粽子的广告,请小朋友与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就可以请小朋友动手操作了。(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5)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进行分工。
3、结束。
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广告。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主线有点偏离,可以将广告纸直接呈现让孩子们能看到广告的内容,直接在将广告的类型和作用引导出来,在广告的类型上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这样可以让幼儿更了解。在指导时没有及时观察到幼儿设计广告的位置比较单一。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出现“教学冷藏”,老师不可以只是巡视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说,要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应巡视中教师引导幼儿画面中的不足。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八
1、在观察中,发现小兔子的可爱,产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2、学习用各种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可爱的兔子。
2、实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萝卜、白菜、青草各少许,竹笼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将兔子抱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2、请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谁也到我们教室来了?(兔子),小兔子可爱吗?(可爱)。
它有两只什么样的耳朵?(长长的耳朵),我们把它起名叫《长耳朵兔子》好听吗?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长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展开。
1、运用各种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指导语:
(1)看一看,兔子长什么样?你最喜欢兔子的哪个部位。
(逐一观察兔子的每一个部位,突出兔子的观察与认识)。
(2)摸一摸,大胆说出你的感觉。
(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学一学兔子是怎样走路的。
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兔子跳的动作。
然后问大家:兔子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欢吃什么?(胡萝卜、白菜、青草)请一幼儿喂兔子。
2、编儿歌:小兔子。
(1)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把兔子长什么样说清楚,编成儿歌好吗?
综合小结:
耳朵长,尾巴短,一张嘴巴分三瓣。
后腿长,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爱。
(2)幼儿学儿歌。
3、小实验: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
(1)将小兔放入竹笼子里,教师提醒幼儿要注意观察兔子的耳朵会不会转动。教师猛然击掌。
然后请幼儿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没有转动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样转动的?问什么地方转动?(向上、向后)。
(2)请幼儿击掌,再实验一次。
4、带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教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小兔子的动作,不要惊吓小兔子。
三、活动结束。
德育教育。
小兔子很可爱,也很逗人喜欢,如果小朋友家里饲养有小兔子,注意观察吃东西的神态,有人经过时的表现等等。
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学习讲卫生、爱清洁,做个乖孩子好吗?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九
1、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2、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3、有些感情,明明知道不会再继续;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值得珍惜;就算嘴里说着无所谓,而面对曾经深爱的人,我也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4、粽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个人比较偏爱豆沙的。
5、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鲜活记忆,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6、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7、粽子里聚满了,滚滚而来的天地人的合音。继承屈原的无畏勇气,发扬屈原众人皆醉他独醒、刚正不阿的精神。
8、采粽叶,过端午,吃粽子,已经是我儿时发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亲切。
9、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
10、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11、菱形的大粽子味道更香浓,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够重。
12、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3、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这样想的,或许是因为草长莺飞,或许是因为艾叶飘荡着清香,也或许是粽子的香气和美味,或许更是因为诗人的气节流传千古的浩然正气。
14、母亲包的粽子总是又大又好看,尖尖的小脚上,妈妈总会放一颗赤豆或豇豆。在吃粽子的时候,我总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中间,蘸一点糖,然后第一个就把小脚上的豆子吃掉。
15、伤透的心,还能经受多深的痛;那伤了又伤的心,还能得了多久。
16、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
17、我们边吃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呢!
1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9、到了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不管是熟练的不熟练的,还是手拙手巧的,都会一齐动手包起粽子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
20、粽子的外形来自于对动物的模仿。动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灵物,并被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
21、两千多年来,涛涛江水千古诉忠魂。幽怨刚强的乐音,在芦苇叶中奏鸣。
22、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23、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4、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25、“吃粽子,洒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
26、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28、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29、看着那卑微的爱,隔着一道玻璃门,是永远也触碰不了的情。
30、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31、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32、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33、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3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35、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
36、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
37、忍不住轻轻咬上一口馅,真是甜而不腻,黏而爽口,好吃极了。
38、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39、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40、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41、每当一个节日来临,我总是第一个想起你,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遥望着远方,思念自己牵挂的人。端午节到了,让我为你送上一份祝福!
42、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就非常满足了。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等)。
2、幼儿已有刺绣经验。
3、民间音乐。
活动过程: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
(2)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十一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课件、磁带、录音机。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十二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和中秋节、春节并列为最重要的三个节庆。端午节时值夏季,正是疾病开始流行的季节,在这初夏虫疫滋生之际,以端午节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另外再加上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更增添了端午节的重要性。将端午节融入学校课程,使小朋友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相关习俗,并提醒小朋友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方法,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品尝)。
活动准备:
粽子(每班选家长代表参与包粽子)。
活动过程:
1、全园开展端午节相关知识教育。
2、幼儿代表发放粽子。(本班幼儿发放本班)。
3、各自带回家品尝。
活动二(在家制作)。
活动准备:
糯米、粽叶、粽绳、塑料袋(粽子原材料放置塑料袋中,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全园开展端午节相关知识教育。
2、发放粽子制作材料包。
3、请幼儿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
活动三(来园制作)。
活动准备:
制作材料:糯米、粽叶、粽绳。
活动过程:
1、全园集体念儿歌——《端午习俗》。
2、全园集体玩音乐游戏——《端午节》。
3、手工制作——包粽子。
4、各自带回家煮熟食用。
幼儿园粽子的教案篇十三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等等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此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