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的说课稿(汇总16篇)
哲学是人类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科,它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总结需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句子的连贯,使读者更易理解。快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样例,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吧!
古诗的说课稿篇一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感悟。”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出感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的目的。
1.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了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采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通过音乐的渲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离别忧伤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从而导入课题,理解题目的意思。介绍作者,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
2.理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而是让学生对照注释,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古诗的主要内容。为下面感悟送别情怀奠定了基础。
3.感悟诗情。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感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感悟渭城美景,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景,指导学生读出景色的美。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告诉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我又采取层进式的引读,读出这种淡淡的忧伤。为指导学生感悟诗的后两句离别情怀奠定基础。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让学生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出示唐朝地图,让学生明白渭城与安西的具体地点,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我先让学生想象,然后出示课件,当学生明白安西哪儿黄沙满天,满目荒凉!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全都在酒里。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与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元二呀,你这一去。通过说话训练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4.品味诗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播放古曲《阳关三叠》,使学生再一次领悟诗情,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5.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让学生诵读其他的送别诗,进行比较。感悟我国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说板书设计
除了课题和作者之外,我为本诗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安西
阳关 渭城(客舍)
长安
依依惜别------------------------ --景色优美
这样,我边介绍诗中的地点边板书。让学生明白地理位置。根据诗句内容点明渭城景色的优美和诗中的依依惜别之情,点明本诗的中心。
古诗的说课稿篇二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
第一教时:
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
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共享知识,在交流中得到知识。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
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古诗的说课稿篇三
1、会认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方好、毕竟、淡妆浓抹”等词语。
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与美感。
3、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
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之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导入:西湖,是一首精致的诗,一幅天然的画,是一首悠悠的歌。古往今来,人们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播放西湖图片)今天,让我们走近宋朝两位诗人苏轼和杨万里,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苏轼的。
(一)配乐朗读。(播放《饮湖上初晴后雨》视频朗读)。
(二)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三)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
(四)齐读。
三、提示方法,学习古诗。
(一)提示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二)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同学按照提示的方法进行了自学,现在整理一下你自学的成果,准备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三)小组合作,交流所得。
如果有争议或者疑惑,等会儿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四)全班交流,共同探讨。
1、知诗人,解诗题。
知诗人:作者苏轼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先后两次在杭州为官,“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均因他而得名。苏轼创作了众多关于西湖景物的诗,西湖也因此平添了许多人文气息与奇丽的色彩。《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文中选的是第二首,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出示)。
解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序可以调整一下——“初晴后雨”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2、抓字眼,明诗意。
抓住“潋滟”、“空濛”、“奇”、“西子”引导学生理解。
前两句:“水光潋滟”“山色空濛”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色?(出示)。
诗人用凝练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晴一雨的西湖,正应和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初晴后雨)。
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3、想意境,悟诗情。
(1)自己想象着诗中描写的景色,有感情的读一读古诗。(播放音乐)。
(2)找同学来读,其他人闭眼想象。
(3)交流感受: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品读诗文,体验情感。
(二)带着这种心情诵读古诗。
(三)小结:西湖景致宜人,真是美不胜收。才情横溢的诗人苏轼有感而发,挥笔写下。
2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随即跃然纸上,鲜活传神。
(四)请把自己当成作者置身于西湖,再来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吧!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一)请同学自由地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苏轼笔下西湖美景晴雨皆宜,脍炙人口;杨万里的这首赞美西湖的诗也同样流传千古,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不同诗人的眼中西湖又该是怎样不同的美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教师范读。(出示)。
(二)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三)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
(四)齐读古诗。
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
(一)出示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
(二)推选同学或自荐按学习步骤组织全班共同进行交流、探讨,读懂古诗。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1)能说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2)美在那儿?用你的话说说好吗?(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接天无穷碧)。
“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此诗除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阳光下的荷花,格外红艳!)。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映日、别样红)。
“映日”是什么时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
3(4)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5)同学们对这两句话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们也能读好!邻桌之间相互诵读。指名读。
(6)出示配乐荷花景图组。
(7)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好吗?(出示:莲叶、荷花、淡景为背景的古诗)。
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美丽清新画面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两句。
(8)赞西湖。(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的情感。)相机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
3、想意境,悟诗情。(出示)。
(1)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畅谈一夜后,从寺中走出,一幅清秀幽雅的荷花图跃入眼帘,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荷香迎面飘来、沁入心脾,你会不由自主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当你和友人荡舟湖中,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梭而过依依话别时,忽见阳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莹剔透,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
(2)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3)让我们继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绘制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画。想象着这么多美丽可爱的荷花荷叶就在你的眼前,清风徐来、荷香阵阵,同学们,你们瞧见了吗,那满塘的荷叶(挨挨挤挤、错落有致、随风摇曳)再看那星星点点的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娇艳动人)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枚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
(4)配乐背诵。
古诗的说课稿篇四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1)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1)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志)。
古诗的说课稿篇五
《鹿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组诗《辋川集》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他晚年所作,当时他已厌倦官场生活,在蓝田(今陕西西安东南)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鹿柴是辋川的一处小地名。
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诗人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整首诗写得自然流畅,毫不做作,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前两句写“不见”,不见的是人;后两句写“见”,见的是影。在见与不见之中,诗人给我们传递出的是一种以落寞为美的信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边读边想,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课的难点是展开想象,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三年级学生做到: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根据以上原则,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的“鹿、返、复”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看图和诵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觉。
5、拓展阅读古诗《竹里馆》,激发学生自读古诗的兴趣。
由于古诗词句凝炼、意境深远,今天的儿童理解时有一定难度。为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读。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学习古诗会读、读好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兴趣点也易转移,单一的诵读形式,会让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采取了丰富多样的诵读形式。如初读时的听读、自由读、跟读、范读;理解中的个别读、轻声读、看图读、齐读;巩固提高时的有感情地读、配乐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自然使学生保持着盎然的诵读兴趣,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的目的。
讲。在研究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后,我设计了请学生做“小老师”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自由质疑,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也为稍后的“排障”与交流设置方向。接着鼓励学生:“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自已解决,老师想请你们来做小老师,自己教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小组内或查字典、或看插图、或揣摩诗句、或联系已知,个个主动投入了“做小老师”的准备活动中。继而,“小老师”们纷纷登台讲述自己的“发现”,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更具价值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蓄积起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态势。
画。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进而加深对诗的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又是怎样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段将观察到的景物浓缩成凝炼的语句表达出来的,使同学们受到美的熏陶、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升华。
写。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并写下来。目的有三点:1检查同学们对原诗理解的程度;2开拓同学们的思路、激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使学生从中悟出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今后应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展。展一片天地。小学语文课本每册选入古诗不多,我采用了“以诗引诗”的办法,教学生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或相类似的诗篇,为学生拓展一片阅读的天地。
在班级板报“每日一诗”中连续一周都准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
(2)板书课题,析题,简介作者,吸引学生喜欢这首诗。
(3)初读古诗,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4)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读古诗。
(5)集体交流,鼓励学生以当“小老师”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小组内或看注释、或查字典、或看插图、或揣摩诗句、或联系已知,纷纷用自己的话说出了对诗句的理解。
(6)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诗边看图边说出对整首诗的理解。
(7)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8)师读诗,问:你想到了什么?这时,从学生的口述中便有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
(9)教师激发情趣: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啊!你们能把它画出来吗?试试看。同学们迅速摊开纸,握笔构思。虽然学生的画笔略显稚嫩,但也正说明了这是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这一环节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避免了空洞的重复说教,学生借助画面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又使书本知识得到延伸;能够感知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又是怎样通过动静交错的描绘将观察到的景物经过筛选浓缩成字字珠玑的文章;还从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思想境界得到一次升华。
(10)学生自由诵读,诵读形式多样(独诵、合诵、配乐诵读等),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然、舒缓的语调,在读中感悟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1)学习生字的书写,重点指导“鹿”。
(12)出示王维的《竹里馆》,让学生朗读欣赏,激发自主阅读古诗的兴趣。
(13)本课的作业布置中,我让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现诗歌:
1、画,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
2、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诗歌;
3、编,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写下来;
4、找,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总之,我在这一节课中,围绕教学目标,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古诗的说课稿篇六
《古诗二首》中选编的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均为描写西湖美景的佳作,集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为一体,但风景、意境又各不相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对西湖疏导治理有方,留下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由此而得名的景观。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的同时,苏轼也创作了众多关于西湖的诗作。本诗便是其中的一首,乃是用凝练的笔触从天气的对比入手,将西湖喻为西子,把西湖婀娜多姿的阴柔美描写得生动传神,尽显苏轼才气之不同凡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杨万里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从6月与其它季节对比入手,描绘出清晨西湖上荷花在初升太阳的映照下,娇艳含露,莲叶无穷无际,一碧千里的宏大绚烂的画面。两诗选编在一起可谓独具匠心,展示出了不同的“西子”之美。
本单元文化主题是情越山水间,而本课又处于这一单元的开篇位置。一进入这个单元便以古诗意境优美、耐人回味的文体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这一单元主题的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向往自然景观的好教材。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两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诵出诗的韵味与美感。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心品读诗文,小组合作学习,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接天莲叶”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
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风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西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向往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感悟诗句的画面与意境之美。
我所教的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灵活,敢于质疑,且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批注等。他们乐于和同伴们一起讨论交流。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深入文本。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基于以上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采用自读自悟法,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在反复、形式多样的读中,感悟西湖之美。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这里就第一课时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一说明。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对编者意图的揣摩,为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激发兴趣,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精读品味——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一组西湖的风景图片,配以优美恰当的音乐边作讲述:西湖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如果说这些生动的图片是有形地记录下了西湖的绰约风姿,那么古诗就是以简洁却意境深远的文字展示出西湖的迷人风韵。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我这样处理,有声有色,直观形象的画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交流苏轼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与西湖的不解之缘。文如其人,诗由心生,了解这些背景资料,就为学生感受作者对西湖观察之细,用心用情之恳切,打下认知基础。
在将两首诗读正确、流利后,我再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将诗句中写景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工具书及资料理解诗意。这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探寻新知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留足自读的时间,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读书方法继续得到锻炼。
(二)合作探究,精读品味。
根据学生乐于和同伴进行讨论、交流的情况,我再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自读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集体交流,并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西湖画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然而,只有有了开放性的问题作定向,鸟才能在茫茫天空中找到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大海中寻到跃的目标。因此,这样处理,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和交流有路可循,有章可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感悟“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不同画面,并且通过追问“浓妆时的西湖是什么样?”“淡抹时的西湖又会是如何景致?”使学生感受到:哦,原来空濛山色是其淡雅的妆饰,潋滟的水沟是它浓艳的粉脂,进而体会作者把晴雨皆宜的西湖比作西子之精妙。在此理解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所感,读出诗之韵味。以上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贯彻始终,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诗句的意境后,语言文字已经变得形象立体了。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初所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来品味作者此时的心情,并带着这样的感受再去吟诵,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充分感受古诗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在学习本诗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西湖的另一番景象,激发学生对西湖景观的向往、热爱之情。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的诗样的教育,我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激情,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享受情感的熏陶,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古诗的说课稿篇七
《xx》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册第单元的课文,文章讲述/描绘/讴歌/赞美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课文按的顺序/结构分为个自然段。第1部分。第2部分,第3部分。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是学生学习技巧/方法的范文。
二、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课文围绕“xx”这一主题展开。该单元的重点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等生字,理解个词语;
2、学会运用方法/技巧。
过程与方法:使用过朗读体会法,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的优美及其含义,感受作者的感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重点:学会技巧/方法;学会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略读/跳读/精读等朗读技巧。
难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根据本课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通过朗读体会法等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运用方法分析文章。形成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阅读方法的学习体会文章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学会自学方法:初读,学字词;再读,知结构;细读,明中心;精读,表情感。
四、说教法过程。
1、创意境,导新课:
通过相关视频、音乐、图片及文字资料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初读,学字词(略读法)。
请同学们运用自学方法来学习课文,自由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如:等字词。
(略读课文: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
3、再读,知结构;(跳读)。
跳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1、文章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即大结构是什么?)。
2、各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3、前后部分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联系?
(通过跳读,明确了文章的大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文章主旨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学习文章中所用的表达方式或技巧起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4、细读,明中心;(小组读)。
分析各部分中的重点语句及重点词,结合这些进行提问并反复读重点句、字词,体会文章感情。
(抓住语句体会,采用讨论方法,是阅读课文教学让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方法。现代教学论认为:集体自学优于个人自学,集体讨论优于个人独立思考。强调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必须辅之以讨论。)。
5、精读,表情感。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总结课堂收获,升华感情。
五、写板书。
六、布置作业:请大家下课后搜集更多的这样的故事。积累下来。
联系自己,写一篇读后感。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搜集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写读后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1、抓住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一目了然。
2、更容易理解课文重点。
古诗的说课稿篇八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寒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首先写春天京城的景色,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写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赐蜡烛。诗人描绘寒食节的景象,从白天写到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这首诗,整体来看是从织女的角度,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写出距离之远;第二句既写织女,也写银河的清亮。接下来两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织女的姿态美和勤劳形象,五六句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明写织女,却暗连牛郎,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后两句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与前面的“迢迢”相照应,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最后两句中“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的缠绵情意。这首诗一韵到底,十句诗中有六句用了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一首古诗。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本课由这三首诗组成。《寒食》描绘了古代人们过寒食节的情景,《迢迢牵牛星》借七夕节牛郎织女的传说,想象了织女与牛郎分离后的离愁别绪,抒发了分离的悲苦。《十五夜望月》通过写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望月所感,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会写“侯、章”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感知诗的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课题导入
以古诗中的节日记忆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疏通字词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学习《寒食》
1.简介作者韩翃和寒食节。
2.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
3.结合课文注释,尝试自己翻译诗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得是否准确。
4.教师逐句翻译诗句,讲解诗歌大意。
大意: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傍晚皇宫传赐蜡烛,袅袅的轻烟飘散到权贵豪门的家中。
5.引导学习第一、二句。从“无处不飞花”中感受春天京城里花开烂漫的生机勃勃景象。“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6.学习第三、四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7.讲解诗歌中蕴含的讽刺情感。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可是权贵豪门却能够破例点蜡烛,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委婉的讽刺。
8.归纳主旨:《寒食》前两句运用高度凝练而华美的语言,描绘了春意浓郁、笼罩全城的画面,后两句借古讽今,委婉表达了对权臣乱象的不满和讽刺。
(四)学习《迢迢牵牛星》
1.简介《古诗十九首》。
2.齐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先理解诗句大意。
3.教师逐句翻译诗句,讲解诗歌大意。
4.让学生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一说诗歌表达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来?
5.学习诗歌的前四句。诗的前两句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后两句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6.读“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想一想,为什么织女会“泣涕零如雨”呢?
7.引导感悟诗中表现出分离的悲苦。结尾的“脉脉不得语”,将这种悲苦表现得更浓郁更真切动人。
(五)学习《十五夜望月》
1.简介作者王建。
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提示:“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4.诗的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一下。
提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结合所学《寒食》,说一说这两首诗蕴含了哪些传统习俗,查找资料,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歌写到了传统习俗。
6.归纳主旨:诗人运用形象凝练的语言,渲染了中秋时清寂月明的氛围,结尾运用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将思亲之情表现得委婉动人,也给全诗留下了思深情长的意境和结尾。
在一堂课中,板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设计优美、形象生动的板书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本次板书紧扣教学内容,抓住古诗主线,表现古诗内容,概括诗人情感,简单明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古诗的说课稿篇九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精练、感情真挚、节奏感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于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它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而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身边的孩子记得最多,背的最多的是电视广告,唱的最多的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用经典的古诗词取而代之,既丰富了孩子的学习内容又让孩子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散发浓郁的芬芳,我之所以选择这篇诗,是因为它篇幅押韵、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比较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后四句的铺排渲染更给人以美的感受。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大部分是4—5岁之间,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了飞速的发展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也有了丰富的发展,不但掌握了一些低级的词,而且也逐步掌握了一些高级的词,即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较大的词。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从死记硬背过渡到理解性记忆。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古诗,幼儿会带着游戏的兴致乐于学习。
1、情景教学法:中班幼儿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孩子有更直观的感受,激发孩子的兴趣,我设计了以图配文,以古筝演奏为背景的ppt引导孩子欣赏理解古诗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讲解法:针对古诗中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或者是重点词语给予提问、讲解,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1、观察法:先让孩子自由的观察江南图,看一看说一说画中的内容。
2、游戏法:孩子天生爱玩,在孩子初步理解诗词内容后让孩子们扮演诗中的角色,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再次感受诗的意境美。
1、尝试用看、说、演、画等多种方式欣赏故事。
2、初步感受古诗意境美,体验小鱼戏莲的快乐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古诗的意境美,理解“戏”的含义。
活动过程:一、出示江南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给孩子出示荷花小鱼小船等一个个的具体形象,通过孩子的看说让孩子初步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事物)。
教师小结:这是一幅描写江南水乡的图画,江南水乡真是一个采莲的好地方,小船穿行在美丽的莲叶间,鱼儿也是那么的快乐,在莲叶间自由自在的嬉戏玩耍,一会东一会西,一会南,一会北。
1、教师出示ppt《江南》并配乐朗诵。我设计的ppt是以水墨画为主体,古筝配乐为背景。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演绎这首古诗,是为了突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重点是让孩子理解鱼戏莲叶间的“戏”,体验小鱼戏莲的欢快情绪,教师可以让孩子用动作来学一学小鱼在莲叶间是怎么嬉戏的例如:亲吻莲叶,围着莲叶游水等)。
3、师幼一起朗诵古诗。
1、请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现荷花荷叶随风飘舞的姿态和小鱼戏水的动作。
2、在乐曲《江南》的伴奏下师幼共同表演。
1、教师引导孩子说一说在美丽的莲叶间还会有谁在嬉戏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2、提供长卷画荷田,让幼儿进行添画,共同完成水墨画《江南图》。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
一、说教材: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二、说方法:
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教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了解古诗词有关知识,
(3)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4)学会诵读古诗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重点、难点: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
五、教学理念。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六、设计意图:
1、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2、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一
《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云雾蒙蒙,杜鹃欢唱,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突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依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
2、背诵、默写古诗。
3、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抓住诗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诵读古诗并默写。
2、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想象画面,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读诗的方法,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设计教学时我着重考虑如何激趣、激情。
(三)、说理念。
《乡村四月》是一首古诗,依据课标,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带着表情的朗读。在本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主题,“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指导下,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验诗人的情感。这里的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表达自己的情和感,促进感悟的内化与升华。读出个情味,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与时间,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体悟,在互动评价中掌握情感的基调,最后进入意境,身心融入而忘情地读。诗歌与记叙文不同,除了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更要把握朗读的节奏及其轻重音。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生活经验是最感受性的学习材料。《乡村四月》写的是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而现在正好是春季,因此课堂中在课前3分钟与学生轻松谈话聊聊自己眼里的春天。引出古人眼中的春天。
2、知识迁移法。四年级的孩子已学过一些诗,也懂得古诗学习的一般方法“读通——读懂——感悟——背诵默写”,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回忆学诗方法,起到复习巩固作用,同时也可利用这一方法来学习本首诗。
3、品读感悟法。课标中提出二段诗词教学目标是“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语文教学,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品出诗歌的韵味,必须扣住重点词句,在比较、玩味、体悟中咬文嚼字,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逐渐走进诗文意境场景,走进角色,与人物共鸣,与作者交心,享受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4、引导想象法。利用插图引导想象景美、人勤景象。
1、收集资料法。课前让孩子收集诗人翁卷的资料,培养孩子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朗读教学法。朗读有助于感知语言,感悟者作者抒发的情感。课堂中通过个别读、齐读来正音,看图引导学生想象,熟读成诵等方法让学生把诗读通、读懂。
3、想象悟情法。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山原的欣欣向荣,乡村人的勤劳忙碌,感悟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四、师生互动,说程序。
(一)、谈话导入析课题。
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愿望。因此,利用课前3分钟与学生聊天,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眼中的春天后,再让学生背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如《咏柳》《早春》《春晓》……导入新课教学。这样既联系生活,又复习了旧知,为学生理解诗的含义垫定感情基础。
(二)、回忆学法,指导自学。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诗方法,让学生回忆学诗的方法——先读通,后悟诗意和诗情,再背诗。通过这一方法来指导学生自学。
(三)、读通诗文。
在这里我紧扣“读通”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读后检查指导学习生字“蚕”“桑”。
1、了解翁卷的资料和诗题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
3、通过个别读、范读、齐读等方式读通诗文,相机学习生字“蚕”“桑”,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指导。
(四)、读懂诗文,感悟诗情。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依据课标和诗词教学的特点,这环节我采取自读自悟,想象感悟,教师引导,品出诗味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而教师的“导”,就是教学的预设,而“味”,就是咀嚼语言,品味出情感。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征有别于成人,他们处在启蒙阶段,于是,课堂教学必须高度关注童心、童趣,深入浅出为他们的喜闻乐见。一般而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知识能力点,设计整体感知要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领悟情感的方式,从而悟出诗歌味儿来。“导味”,教学过程必须简单,只能是个粗线条,感悟的方式与方法应明了易于感悟,并且能运用操作,这样,教师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放飞学生个性,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具体做法是:
1、师生回忆小结了解诗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诗意。
(1)我是这样处理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两句写景的诗句领悟诗意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看图引导想象,体会山原的“绿”引读感悟。结合学生的自悟让学生看图和注解感悟“白满川”是天色倒映在稻田里的水中和水色交相辉映,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白茫茫的很耀眼)因此诗人说“白满川”。春天的雨又轻又小像雾又像烟,这样的雨又可以说是(烟雨蒙蒙)这时我抓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想象:四月的乡村,原野是绿的,山陵是绿的,还有绿的———绿的———绿的———。学生通过看、说明白诗人眼里是个绿色主宰的世界,此时我引用《咏柳》中的两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和《泊船瓜舟》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让学生感悟绿给人感觉是——生机勃勃,顺势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绿。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两句写乡村的人勤劳的诗句比前两句更好理解,我让学生先说然后点拔。采集桑叶养蚕,耕田插秧这是乡村四月繁忙的劳动生活,从哪里可以看出劳动繁忙、紧张?引出:才了蚕桑又插田。引导学生想象:读着这句我仿佛看到乡亲们————,听到乡亲们在田间说————。接着我引用诗句“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学生感受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累并快乐着但对末来充满希望。诗人就是这样饱含赞美之情写下了这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诗意。
(五)、熟读成诵。
(六)、默写古诗。
(七)、课后延伸。
1、自读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第二首诗的整体印象。学生肯定能说出第二首诗主要写人们很忙,教师再相机说“其实第二首诗的主要意思在第一首诗中就有体现了”,学生再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从而对课进行小结。
2、背诵默写《乡村四月》。
3、课后收集并积累其它田园风光的诗词。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代诗歌更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历尽千百年岁月的淘洗而仍光彩夺目。《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套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要求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乘马,赏花观鸟,咏春吟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学习诗歌,一是要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的诗句。
2.在诵读中熟悉作品,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联系作者的处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比较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诗歌作品的风格异同,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沿用“朗读——讲解——翻译——背诵”这样比较固定的模式,因而对古诗词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读过而缺乏情感共鸣、能背但不懂鉴赏的层面上。还有的教师又容易过多分析解释字句,而忽略了作品的整体价值,肢解式的分析使诗歌阅读走进死胡同。新课改强调“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新的课程标准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认为落实到古诗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对古诗要愿意读、会读、能读懂;在新的学习方式下通过学习诗歌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至于本课诗歌,字词知识不多,诗句表层意思易懂,但这些诗句生动凝练,寓情于景,值得品味和比较探究。所以我计划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情感基调,体会作者情感,品味寓情于景的诗句韵味。师生在合作中了解写作技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每个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学生的自读体验、合作交流、比较迁移来完成学习的目标。
(一)导入。
板书下列两组词语: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b.秋风、夕阳、流水、乌鸦、老树、枯藤、道路、房屋、小桥。
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一组,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语组合之后描绘成一幅画面,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这个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诗性思维,激发兴趣,使学生比较容易进入读诗、学诗的思维状态。
(二)初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读《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要求在初读过程中通过合作读准字音,基本读通语意。
在初读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积累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文不是让学生成为背诵、翻译和默写的工具,学习者本身应该有一定的方法,所以先确立了“读准”“读通”两个标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
(三)赏读。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默读、朗读、吟读,学生逐步探究这两首作品都是以描写秋季的景物为主,其流露的作者情感上有何不同。小组通过了解作品内容、作者处境等,逐渐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怀,感知作品风格的差异。尝试描述两首作品中不同的主人公形象,进而带着感情分别进行吟诵或朗诵这两首诗歌。
(四)品读。
通过与导入环节中学生的发言进行类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同样是描写秋季的景物,在不同人的思维中,所展露的情感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差别?进而总结前人的写作手法,完成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五)运用。
课程标准提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运用学习经验,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学生进行朗读、交流、探究,学习《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感知、比较《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鉴赏和学习这两首描写春天到来的作品中巧妙的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六)交流。
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诗进行朗诵展示,要求在朗诵中展现自己所理解的作品情感。
(七)作业。
1.熟练背诵这四首诗歌。
2.把这节课开始时同学们选的一组词语,进行扩展描写,要求能够寓情于景。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b.秋风、夕阳、流水、乌鸦、老树、枯藤、道路、房屋、小桥。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三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诈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1.依据。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至于本课,语文通俗,所以计划以“熟读”、“背诵”为重点。学生分析。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
2.教学目标。
1、美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掌握对偶、排比、顶针、互文等常用的修辞格。
3、通过木兰形象分析,体会木兰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
1.背诵古诗。2.研读刻画木兰定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依据“三有利”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教法:诵读法复述法鉴赏法讨论探究法竞赛法。
2.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四
该单元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而《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是借助寄家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本节课旨在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了古诗教学的基本规律,即:让学生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力求让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
按照新课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内容:
知识与能力: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引导学生体会“叙事抒情”,学习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学古诗的三步——读正确,流畅;读出韵律;读出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内心,理解诗意,自然释放自己的情感、想象,熟读成诵。
其中,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为了突破上述的重点难点,我将主要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读思结合法。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课采用以读为主,读思结合教学方法,力求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多次朗读课文的方法,帮助他们领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法。
由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交流看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分享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情境教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读中感悟诗句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教师运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范读、引读,营造以情动情,以声传情,浓厚的情感氛围。
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主要有下面五个教学环节:
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与乡愁有关的成语,学生背诵,师简单解释难理解的词语。本环节意在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并且为本诗的理解及拓展部分做准备。
启发背诵《静夜思》,点拨:这首诗是借景抒情。并由李白诗中的月亮引出问题:“张籍眼中的乡愁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由通俗易懂的古诗引入,可直接将学生带入思乡的情景中来。
在这个环节,主要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来理解本诗。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然后师生解题,通过解题加深对诗情理解。这时教师泛读,学生体会自己与教师读的不同之处,并想一想原因,并试着再次读诗,并读出诗的节奏。
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了几遍之后,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学生集中理解诗意的阶段,通过上节课《泊船瓜洲》的学习,本首诗作者的思乡之情,学生不难理解,有了整体感知奠定的基础,趁热打铁地进行相关句子的理解和品悟就显得更加必要。
在经历了这样的品读之后,相信学生对于诗中作者表达的感情理解的更加深入,此时,让他们带着对诗的深层理解再次朗读古诗,并试着背诵。
本环节,会以“在张籍心中乡愁是什么?在你心中乡愁是什么?”为中心点,师生交流。可以用上第一个环节中出示的那些词语。这样既让对本首诗的理解得到了感情升华,又能及时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搜集思乡诗,把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拓展相应的内容,将此内容布置为课后作业。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大语文的课程要求。
秋思。
见秋风家乡。
意万重。
说不尽书愁。
又开封。
叙事抒情。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五
古诗《咏梅》是省编教材中班上学期语言领域中的活动之一,古诗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载体,是我们祖先运用了最灵动、最睿智、最精辟的诗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语言角度来看,古诗在遣词造句中力求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讲究平仄、对仗、韵律、节奏,富有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但是,有些古诗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有些深奥,而幼儿的理解能力也有限。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然而《咏梅》这首古诗,幼儿在欣赏、理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梅花的美,而且还可以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品格,养成不怕困难、坚强的良好品质。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并朗诵出诗句的韵律美。
2、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凌寒傲雪的品格,感受梅花的美。
四、说教学准备。
《咏梅》ppt课件、古筝曲、幼儿画册《语言》上p25。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并朗诵出诗句的韵律美。
活动的难点是: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凌寒傲雪的品格。
《纲要》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熟悉、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课件展示法、谈活法、观察指导法、提问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表演法、游戏法。
根据学情,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成为幼儿园古诗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经验,我尝试了古诗“五步”教学法,即:
一、图画展示。
教师展示ppt课件图片,欣赏梅花,让幼儿说说梅花的颜色和生长特点。
师:孩子们,在冬天这样寒冷的季节,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在暖暖的屋子里取暖,然而梅花依然不怕寒冷,静静的开放,说明梅花它遇到困难怎么样?对,我们小朋友们也要学习它,不怕困难、坚强的品质。
二、故事讲述。
教师将《咏梅》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把故事减缩成成语,朗诵给孩子们。
三、动作表演。
鼓励幼儿将成语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
四、复习巩固。
进行游戏“幼儿古诗朗诵大比拼”
五、精彩绘画。
指导幼儿用手指着色点画梅花。
活动结束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古诗的说课稿篇十六
1、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
2、把握鉴赏的思路、方向、模式、方法等。
3、学会感悟,学会审美。
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水平能达到一定的层次,对诗词有浓厚的兴趣。
1、把握鉴赏的思路、方向、模式、方法等。
2、学会感悟,学会审美。
一、导入。
由“什么是诗歌”,“什么是鉴赏”引入。
二、鉴赏思路。
由诗歌《樱花树下》引入。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品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教师点评。
4、总结思路:题目、诗人、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思路决定一切)。
三、鉴赏方向。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1、教师引导按鉴赏思路品析。
2、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并展示。
3、教师点评、总结,得出方向:
内容+形式。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四、鉴赏模式。
以《春雪》为例。
1、学生完成题目,并展示。
2、教师点评,总结出:答题模式。
炼字题:
品句题:
3、结合考试,介绍另外两种题型。
五、知识储备。
形式:归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六、行胜于言。
(举一而反三)。
1、《绝句两首》其二。
2、《春光好》。
3、《独坐敬亭山》。
七、总结。
诗歌之美,美在其形,更在其神,鉴赏人生。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一、导入。
由“什么是诗歌”,“什么是鉴赏”引入。
二、鉴赏思路。
由诗歌《樱花树下》引入。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品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教师点评。
4、总结思路:题目、诗人、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思路决定一切)。
三、鉴赏方向。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1、教师引导按鉴赏思路品析。
2、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并展示。
3、教师点评、总结,得出方向:
内容+形式。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四、鉴赏模式。
以《春雪》为例。
1、学生完成题目,并展示。
2、教师点评,总结出:答题模式。
炼字题:
品句题:
3、结合考试,介绍另外两种题型。
五、知识储备。
形式:归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六、行胜于言。
(举一而反三)。
1、《绝句两首》其二。
2、《春光好》。
3、《独坐敬亭山》。
七、总结。
诗歌之美,美在其形,更在其神,鉴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