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神农山导游词(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神农山导游词篇一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总占地面积约171.3万平方米,投资约4.4亿元,主要包括“寻根谒祖朝圣区”“圣迹观光体验区”“农耕文化展览区”和“自然生态景观区”。20xx年起,以炎黄子孙寻根谒祖为核心,以体验炎帝神农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贸易文化、原始艺术文化为根本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在此举行,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风景区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炎帝神农故里现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湖北省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所处位置为景区人口。我们眼前的文化雕塑壁是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大家看照壁正面“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国书法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
各位请看,这是九拱桥,全长117米,横跨烈山湖,将景区入口和神农大殿相衔接。以九为模数进行设计,桥身由九个券洞组成,桥上栏杆间跨度和引桥长度也采用九的倍数。跨国九拱桥,穿过华夏始祖门,经过圣火台,我们来到谒祖广场。谒祖广场长117米,宽117米,为正方形。面积13689平方米,9的倍数。采用福建产上等花岗岩铺装,可同时容纳2万人参加拜祖活动。旭日园、弯月湖分别位于谒祖广场的东西两侧,共同构建了一个“天圆地方、日月同辉”的景观。
各位请看,这是八大功绩柱,采用产自福建的编号606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径1.27米,九九之数,示意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八大功绩柱以图腾柱的形式分布组成一组雕塑,用写实的手法,生动的画面,通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充分体现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丰功伟绩。在此设立八大功绩柱雕塑,意在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对重拾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必将激励我们承先启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炎帝神农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髙台圆柱直檐,秦汉风格,古朴庄重。它位于烈山腹地,向前延伸至对面的九龙山,形成一条中轴线。大殿采用庑殿顶,三重檐,高台基的建筑形制,是对早期楚汉高台建筑大尺度的空间技术方法和早期大空间的建筑空间组合的运用和提炼。神农大殿建筑平面柱网采用面阔九间,以反映历史上荆楚以九为尊地方文化,同时也隐喻炎帝神农故里九龙山的含意。在平面布局上由内外两圈石柱围合而成,外圏柱36根,象征36天罡,在人口处四棵方形石墩柱上分别雕有炎帝神农画像及图腾,一方面隐喻着四个季节及炎帝恩泽华夏大地,另一方面是对楚汉建筑特有建筑形式的抽象再现。大殿内墙裙将布置展现神农功绩的石材浮雕,大殿顶部为长方形,刻有祥云浮雕。神农塑像高4.4米,神农凝视前方,双目有神,慈祥中不失威严。
各位请看,这是万法寺位于烈山的耕耘山山巅,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随州古代名刹、佛教圣地之一,有“百川汇海,万法朝宗”之誉。
各位请看,这师德殿古建筑群,是由清华大学徐伯安教授主持专家组设计的一组秦汉风格建筑群,高大雄伟,外观威严、庄重。整体占地面积10320平方米,建设面积2466平方米,由日月门、天门、碑苑和功德殿组成,它是景区重要景点之一。用于集中展示炎帝神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神农井位于功德殿中心广场,为烈山九井之一。
各位请看,这是神农碑,是明代万年间随州知州阳存愚所立,高2米,宽1米,重数吨,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神农洞相传为炎帝神农诞生之地。
各位请看,这是神农泉位于炎帝神农大殿西南侧。传说炎帝神农诞生时,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连,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而来。随着时间流逝,九井现存一井,即为神农泉的所在。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神农纪念馆。神农纪念馆由门厅、神农生平展厅、祭祀活动展厅、五姓宗亲会馆、书法展厅、神农坐像联合组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
神农山导游词篇二
在宝鸡渭水流域,有寄居、生活着一支以农耕生产为主的氏族——姜炎族。其首领炎帝,号神农氏,为开创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统一奠定了基础。虽然岁月的风蚀使遗留在这里的炎帝踪迹一部分已经消失了,但是,还有一些历史足迹和传说至今留存。
一湾姜水千古炎帝
姜水今“清姜河”。《国语·晋语四》载 :“炎帝以姜水成。”这是最早记载炎帝的史料,说明炎帝是从宝鸡渭水流域起源的。“姜水”,在历史文献中有两处记载:一是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里所说:“吱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即姜水在今岐山、扶风境内,为今渭河北边的湋水。
而第二种说法出现在明嘉靖《陕西通志》、清顺治年间到民国十一年所修的《宝鸡县志》上:“姜水”和“姜氏城”在今宝鸡市区渭河南边。“姜水”即今“清姜河”,“姜氏城”即今“姜城堡”。明嘉靖《陕西通志》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母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龙首而生炎帝,长于姜水。”
姜炎部落 昌于“宝”地
民国《宝鸡县志》引《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五里,有姜氏城,城南有姜水,炎帝长于姜水,即此。”这两处地方,均有渊源,都曾是姜炎族定居、生活的地方。
考古学界研究,姜炎族最早是以宝鸡市区为中心而活动的。随后,姜炎族从宝鸡一带向东推进,因而,岐山、扶风境内亦出现了姜炎文化(刘家文化)的遗址。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说:“姜城堡附近都有很好的彩陶遗址,在我国历史的黎明时期就有人居住,毫无疑问,姜城堡和清姜河的名字以及很特别的神农庙,全是渊源有自,并非后人的臆造。虽说《宝鸡县志》牵强附会的说法靠不住,可是两地相距并不太远,全像是姜姓所居旧地,可能性也很大。”徐先生所说的“全是姜姓所居旧地”是以考古学文化为依据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渭水河畔 耕医琴织
在宝鸡这块古老而肥沃的黄土地上,自五六千年以来,就一直就传颂着人文始祖炎帝的千秋功德。炎帝修火之利、以火德王,教民稼耕,遍尝百草、始作衣裳,融合华夏、凝聚四方。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开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统一奠定了基础。炎帝的发明和创造,表现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造福于民、自强不息的创业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开拓奋发。
神农山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 。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xx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师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 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 。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 。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神农山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神农故里,游玩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在可能又合理的情况下,我会尽全力满足大家,同时预祝各位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炎帝神农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随州城北18公里,乘3路公汽18分钟即到,是连接316国道和汉丹铁路的一条纽带,交通十分便利,区内设施齐全,我们伟大的民族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烈山石室里。炎帝神农是中国上古时期一个强大、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有他开创的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是人类有游猎走向农业,有蒙昧走向文明。因此,他和另一个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皇帝轩辕氏先后创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炎帝神农牌坊,它是炎帝神农故里的大门,牌坊高8米,宽10米,四柱三间四楼式,雕梁画栋,盘龙绕凤,横匾上雕刻着“炎帝神农故里”六个金色大字。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就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广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巍然屹立着高9米的汉白玉帝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象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在广场四周的文化长廊里布展着中央领导和海内外名人名家到此参观时留下的墨宝。
穿过文化长廊,就到了神农纪念馆,纪念馆有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悬挂着炎帝神农的巨幅油画像,两旁配着“华裔仰始祖,天晴赖奇功”的对联,在大厅左面悬挂着神农祭文,展厅中央陈列着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方案模型。大家请看:这是神农大道也就是316国道,在国道旁边的是神农牌坊,我们穿过神农桥,就到了神农文化广场,这里是我们所在的位置——神农纪念馆。
现在我们来到文史展厅,也就是纪念馆的第二个展厅,从历山历史沿革表中可以了解到:历山旧时期称烈山,排列的“列”,因从随州至枣阳之间有九十九重山岗,依次排列非常整齐,故为排列的“列”,称“烈山”,西周以后称历山,它们在读音上一字一声之转变,作为通假字之通用,一直沿用至今。大家请看这边,这是神农功绩的图片,在远古时代,古代的先民认为走禽是难以久养的,不知道耕种。于是,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制造生产工具,发明了犁和耙,那时的青年到丁壮时,还不知道耕种,而神农自耕以教天下。神农在烈山驱兽,放火烧山,刀耕火种,而天下食之,男耕女织也分得非常清楚,故天下有受寒者,而神农自织,以道民也。
接下来,我们来到谒组堂,里面悬挂着神农画像,两边对联是“华裔仰始祖,天下共烈山”。四周布展烈山五姓宗亲会的会旗和会徽,这是我们专门供游客朝拜炎帝神农的地方,各位可以去祭拜一下我们的祖先,让神农的灵气保佑我们,从纪念馆出来,顺着九龙山蜿蜒的大路,前去拜谒神农的出生洞,神农洞座落在九龙山的第七座山的东麓,现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庙堂。首先看到的是庙中大门两旁“古洞载日月,神农传九州”的对联,表明了炎帝生于此地,并在此传扬古代文明之意。大家请随我前行到神农洞的院内,大家第一眼所见的就是院中央的这个香鼎,这儿每天烟雾缭绕,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炎帝生辰祭日,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凭吊,感谢其植五谷,尝百草的功德,都来朝拜,祈求祖宗保佑。香鼎左边的这个洞府就是我们的祖先,炎帝出生的地方——神农洞,洞门半天,可以看见古洞的幽深,由于历史的久远,岁月的沧桑,这个洞现在只有几米深,说到神农洞,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天上,蟒则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条蟒,经过七七四十九万年的修炼,想升天为龙,但龙总归是龙,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条蟒,因此就在人间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降搬来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条蟒镇压在山下,一字排开,就成了现在的随州至枣阳之间九十九重山岗,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把他的九个儿子派出镇守这九十九条蟒,九个龙子遵从父命,来到镇压九十九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或九烈山,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九龙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龙子所住的山脉。
又过了七七四十九百年,九龙山下住着一个氏族部落,这个氏族的首领叫少典,少典的妻子是娇氏的女儿,叫安登,安登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天天上山放养和采集食物,一天,她赶着羊群,提着篮子上山了,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安登来到山上,顿时觉得心旷神怡,看着红的花,绿的草,不一会,篮子就被装满了,此时,太阳还没有当顶,安登就想:找一个地方歇一会吧,她顺着弯弯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很宽敞,洞口边盛开着艳丽的映山红,好奇心驱使她进入山洞,洞里清爽怡人,安登放下篮子,依着洞壁休息,不一会就睡着了,这洞原来是七龙子住的地方。因为九个龙子镇蟒有功,王母娘娘把他们请到瑶池参加蟠桃宴会,七龙子多喝了点酒,回来后把洞门打开透气,自己却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洞口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弯弯的柳叶眉,挺直的鼻梁,红红的小嘴……看着看着,七龙子顿生爱意,抱起安登就和她亲热起来……,事后,七龙子深感后悔,回龙宫向父亲请罪,再也没有回来,而自此以后,安登就感到肚子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跳动,九龙子和她亲热的场景也屡屡出现梦中,每天她都去洞口坐一坐,一天,她走向洞里,发现里面很宽很亮,有石床、石凳、石桌石碗,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于是她住进了山洞。第二年,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日子,安登在洞中生下了一个七斤重的肉球,这时只听“砰”的一声,肉球炸开了,从中跳出一个胖小子,安登给他取名叫“石年”,这个石年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神农了,这个洞后来叫“神农洞”。
好了,各位朋友,参观游览了炎帝神农故里,使我们了解到我们伟大的始祖炎帝神农用自己的双手和简陋的原始工具,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为人类文明大厦奠定了基石。那么我的讲解也就先到这儿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指出来,你们的提议是我工作的财富,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20分钟后我们在炎帝神农像前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谢谢!
神农山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 。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xx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 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 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 。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 。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神农山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神农故里,游玩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在可能又合理的情况下,我会尽全力满足大家,同时预祝各位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炎帝神农景区竖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随州城北18公里,乘3路公汽18分钟即到,是连接316国道和汉丹铁路的一条纽带,交通十分便利,区内设施齐全,我们伟大的民族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烈山石室里。炎帝神农是中国上古时期一个强大、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有他开创的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是人类有游猎走向农业,有蒙昧走向文明。因此,他和另一个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皇帝轩辕氏先后创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炎帝神农牌坊,它是炎帝神农故里的大门,牌坊高8米,宽10米,四柱三间四楼式,雕梁画栋,盘龙绕凤,横匾上雕刻着“炎帝神农故里”六个金色大字。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就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广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巍然屹立着高9米的汉白玉帝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象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在广场四周的文化长廊里布展着中央领导和海内外名人名家到此参观时留下的墨宝。
穿过文化长廊,就到了神农纪念馆,纪念馆有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悬挂着炎帝神农的巨幅油画像,两旁配着“华裔仰始祖,天晴赖奇功”的对联,在大厅左面悬挂着神农祭文,展厅中央陈列着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方案模型。大家请看:这是神农大道也就是316国道,在国道旁边的是神农牌坊,我们穿过神农桥,就到了神农文化广场,这里是我们所在的位置——神农纪念馆。
现在我们来到文史展厅,也就是纪念馆的第二个展厅,从历山历史沿革表中可以了解到:历山旧时期称烈山,排列的“列”,因从随州至枣阳之间有九十九重山岗,依次排列非常整齐,故为排列的“列”,称“烈山”,西周以后称历山,它们在读音上一字一声之转变,作为通假字之通用,一直沿用至今。大家请看这边,这是神农功绩的图片,在远古时代,古代的先民认为走禽是难以久养的,不知道耕种。于是,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制造生产工具,发明了犁和耙,那时的青年到丁壮时,还不知道耕种,而神农自耕以教天下。神农在烈山驱兽,放火烧山,刀耕火种,而天下食之,男耕女织也分得非常清楚,故天下有受寒者,而神农自织,以道民也。
接下来,我们来到谒组堂,里面悬挂着神农画像,两边对联是“华裔仰始祖,天下共烈山”。四周布展烈山五姓宗亲会的会旗和会徽,这是我们专门供游客朝拜炎帝神农的地方,各位可以去祭拜一下我们的祖先,让神农的灵气保佑我们,从纪念馆出来,顺着九龙山蜿蜒的大路,前去拜谒神农的出生洞,神农洞座落在九龙山的第七座山的东麓,现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庙堂。首先看到的是庙中大门两旁“古洞载日月,神农传九州”的对联,表明了炎帝生于此地,并在此传扬古代文明之意。大家请随我前行到神农洞的院内,大家第一眼所见的就是院中央的这个香鼎,这儿每天烟雾缭绕,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炎帝生辰祭日,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凭吊,感谢其植五谷,尝百草的功德,都来朝拜,祈求祖宗保佑。香鼎左边的这个洞府就是我们的祖先,炎帝出生的地方——神农洞,洞门半天,可以看见古洞的幽深,由于历史的久远,岁月的沧桑,这个洞现在只有几米深,说到神农洞,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天上,蟒则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条蟒,经过七七四十九万年的修炼,想升天为龙,但龙总归是龙,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条蟒,因此就在人间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降搬来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条蟒镇压在山下,一字排开,就成了现在的随州至枣阳之间九十九重山岗,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把他的九个儿子派出镇守这九十九条蟒,九个龙子遵从父命,来到镇压九十九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或九烈山,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九龙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龙子所住的山脉。
又过了七七四十九百年,九龙山下住着一个氏族部落,这个氏族的首领叫少典,少典的妻子是娇氏的女儿,叫安登,安登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她天天上山放养和采集食物,一天,她赶着羊群,提着篮子上山了,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安登来到山上,顿时觉得心旷神怡,看着红的花,绿的草,不一会,篮子就被装满了,此时,太阳还没有当顶,安登就想:找一个地方歇一会吧,她顺着弯弯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很宽敞,洞口边盛开着艳丽的映山红,好奇心驱使她进入山洞,洞里清爽怡人,安登放下篮子,依着洞壁休息,不一会就睡着了,这洞原来是七龙子住的地方。因为九个龙子镇蟒有功,王母娘娘把他们请到瑶池参加蟠桃宴会,七龙子多喝了点酒,回来后把洞门打开透气,自己却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洞口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弯弯的柳叶眉,挺直的鼻梁,红红的小嘴……看着看着,七龙子顿生爱意,抱起安登就和她亲热起来……,事后,七龙子深感后悔,回龙宫向父亲请罪,再也没有回来,而自此以后,安登就感到肚子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跳动,九龙子和她亲热的场景也屡屡出现梦中,每天她都去洞口坐一坐,一天,她走向洞里,发现里面很宽很亮,有石床、石凳、石桌石碗,是一个居住的地方,于是她住进了山洞。第二年,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日子,安登在洞中生下了一个七斤重的肉球,这时只听“砰”的一声,肉球炸开了,从中跳出一个胖小子,安登给他取名叫“石年”,这个石年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神农了,这个洞后来叫“神农洞”。
好了,各位朋友,参观游览了炎帝神农故里,使我们了解到我们伟大的始祖炎帝神农用自己的双手和简陋的原始工具,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为人类文明大厦奠定了基石。那么我的讲解也就先到这儿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大家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指出来,你们的提议是我工作的财富,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20分钟后我们在炎帝神农像前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