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总结出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把握好篇幅和重点,突出自己的核心观点和体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你写作有所帮助。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一
7月11日——10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泉州市第十五期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师德修养;(2)、学科教学技能;(3)、学科专业知识;(4)、教学研究能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说课评课、校本研修和跟踪指导等。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1)7月11日—24日为集中学习阶段(14天,100学时,其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7天50学时),主要完成专题讲座、案例研究、问题讨论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学习任务;(2)207月25日—10月28日(3个月,折合60学时)为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阶段。这阶段在学校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完成有关校本研修任务:开设1次由指导教师点评的公开教学课(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本校教学研讨课),撰写2篇教学设计、3篇教学反思、1篇学科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1份自选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3)年10月29日--10月30日为总结提高阶段。对学员培训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检查、总结。(验收、缴交作业,论文交流、大会交流,颁发证书)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二
这个学年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反观这个学期我走过的路,有许多的收获,也有不少的遗憾。由于处在学生走入真正教育的初始阶段,又是新教材改革,深怕的自己的言谈举止,教育方法不当会影响学生对今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态度取向,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向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现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而加强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1)备教法——所谓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运用灵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所以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求创设童话、游戏、故事、动画等等,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讲授《0的加减法》时,我讲述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入加减法的新知,又通过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巩固新知,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发现语文知识。
(2)备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例子,有助于他们将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将知识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1)多方面充实充电,加大知识的存储量。现在教材内容很丰富,涉猎的知识面很广。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必须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天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等知识都要掌握一些,这样备起课来才能更加的得心应手。
(2)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语文家陈建功有个精辟的比喻:理论好比老鹰,实践好比小鸡,一旦掌握了理论就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由此可见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不足。
1、自己教完课,教学后记记录有些不及时,阶段性总结不到位。虽然我也深知教学后记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捷径,但有时太忙太累,未能及时记,事后也未能及时追记,致使教学实践中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如电光火石般失而难复得。今后一定要克服惰性,挤时间及时记录。
2、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不到位,没能寻找到真正的更适合的小组学习方式。这也是一年的教学中比较遗憾的事。
3、总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题做的很快,但出错率很高,出现丢题,漏做,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带领学生读题目,要求每个人至少将题目读上两遍再做题,做题前先看看一个大题里面有几道小题,逐题做。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信耕耘总会有收获,风雨之后是彩虹!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三
杂担任农村语文教师期间,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认真写好。
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在此分享。
11月x日17日两天我参加了大足区教科所组织的语文教师全员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己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聆听了刘校长的讲课后,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培训会,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非常的好,对我这个小学语文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小学语文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能力是事关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和修炼,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我们要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自己不再浅薄,其次,要拓宽我们自身的知识视野,让自己不再闭塞;最后,要陶冶我们自身的道德情感,让我们不再简单粗暴。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自主发展;有学者说过:“语文是字词句篇,是听说读写;是生活中的艺术,是艺术中的生活;热爱语文教学的我们,更应徜徉于语文这条博大的河流中,汲取营养,收获快乐!
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在一切场合都为人师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讲精练,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来,我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
规章制度。
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工作以身作责兢兢业业有计划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具体的谈谈我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政策,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新时期,我牢牢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责任大而烦琐的工作.对农村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都比较吃力,我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树立班级良好的学风.部分同学品行有缺失,遵守纪律不够,我多次找他们谈心,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纪律观观念,形成好的班风.在平时,我从生活上和学习上等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份最崇高的爱是去爱别人,一个教师最伟大的爱是爱每一个学生。像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关怀、相信是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因此,我平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各种手段,排除学生思想上的顾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以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经常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的题目或根据实际自己出题目.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在上课时作出分析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远大的志向。对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将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家访制度,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取得的成绩.
三年来,我所任的语文科,在市县级统考中,都名列前茅。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学参考书”,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作了如下归纳。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课堂学习为核心,主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四
本次城阳区新教师培训从职业价值观建立到专业素养引领,全面而具体,作为新教师真是受益匪浅。从教育讲座到学科专业指导,再到学科公开课课堂,每一处安排都有效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每一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培训,都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细细揣摩,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多读书勤读书,丰富知识储备。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在专业方面,还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穿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更懂得只要做一个快乐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
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在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五
在担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期间,抓好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和。
作文。
教学,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此谈谈。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感想20xx年8月2日至4日,我县组织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我幸运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从县教研室x老师的《如何搞好网络大集体备课》到x老师的《依托集体备课》;从x老师的《小学语文课标的目的和认识》到x老师的外出学习汇报《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优质课堂观摩《给予树》到《揠苗助长》、《“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不但开阔了眼界,真是受益匪浅。虽然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在朱建淑老师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我们每位教师都感觉收获不少,下面将我这几天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系统学习网络大集体备课,促进教研网络化、现代代。
县教研室朱老师教我们如何加入网络教研平台,协作组等,让我们学到了一手好活,并对集体备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必然要与网络进行亲密接触。而教师要想在专业方面有所提高,必然要参加教研活动。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网络能给予我们无穷的信息和资源,网络能使我们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障是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是否有效。网络大集体备课是把备课的方式由机械重复备课向积累优化式备课转变,个人封闭式备课向合作开放式备课转变,文本式向电子式备课转变,为教师减负增效。
二、学会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在培训期间,我们观摩了优质课堂《给予树》、《揠苗助长》和蒋军晶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使我们能够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蒋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蒋老师对于《红楼梦》的深刻解读,对人物王熙凤的性格把握是那样准确。教学中,他耐心引导学生通过凤辣子的衣着、言行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他适时点拨,语言风趣,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在愉快的学习中,学生最终明白了凤辣子的真正目的不是关心林黛玉,而是讨好贾母、炫耀自己的地位。从中可见蒋老师的教学功底之深厚,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ji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作为一名执教于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文昌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半年的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我们的教学和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网上的一场场不同风格名师的精彩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训也较多,对新课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特别是韩立福教授的《有效课堂教学及评价》、陶继新老师的《终身学习—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肖川教授的《教师的职业幸福》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今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深感受益匪浅。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发展变化,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而此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帮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在此次小学语文专题培训中,教师认真详细地给全体语文教师分年段解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来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具体地阐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要把课标理念与具体课例以及自己丰富的从教经历相结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阅读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出发进行教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日常教学中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阅读教学如何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标。具体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标,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识字能力,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把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等等。
强调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多阅读经典书籍。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抓好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教学,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也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培训,也让我们意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才能浇灌祖国未来鲜艳的花朵。我将用我的所学指导我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开出美丽之花。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六
学无止境。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我校在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通过开展学习模仿、定课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深化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着力,使大家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和飞跃。
一、开展学习模仿活动。
学习模仿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扎实基础,开阔视野,最终目标是能够学为所用,有所创新。
1、模仿老教师的课。我们有很多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坛上任教多年,亲身经历了历次语文教改的前前后后。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我们组织骨干教师、老教师、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之间都分层次结成教学帮扶对子,学校要求他们在一起多讨论,多听课,多评课,每月要听结对老师一节课,一学期要指导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论文,指导情况纳入学校骨干教师考核和评聘的重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学校要求校内13名省、市、县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还要求他们分别举办讲座,介绍各自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与科研方向,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已先后安排了“镇小办学理念”、“网络基础知识”、“镇小教育科研”、“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等讲座专题。学校要求每次讲座的主讲人既要有纸质和电子文稿,还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发挥引领作用。
2、模仿县、镇公开课。主要是了解上级教育业务部门推介的新教学理念,实践他们倡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要先学好一定之规。如谷城县教研室在运用新教材之初,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引导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文课能够较普遍运用的“四步八环”课堂教学结构,对语文老师们使用新教材很有帮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多次听课、试教、评课的基础上,大家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运用“四步八环”的模式方面有了不少变异,逐步达到了有所创新。
3、模仿名师的课。
鉴于农村学校培训资料匮乏的现状,学校因地制宜挖掘培训资源。学校接通了互联网,教师办公室的所有微机均可上网,方便学校和老师查阅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华教育资源网、中小学课件网、“老百晓”网站、谷城县教研网……都是老师经常浏览、点击的网站。学校还搜集网上资源建立了“名师教学”文件包,由各科教研组长和远教管理员共同负责不断更新内容,里面有霍懋征、王崧舟、支玉恒等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除学校专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也可学习借鉴。
观看诸多名师精彩的录像课,仔细拜读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认真研读他们的教学反思和众多的评论文章,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最终是要达到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开展定课研究。
1、一学期深入研究一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分工合作。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通过定教材、共同备课、定教案、定上课人选、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课后,再通过组织评议、集体反思、写课例反思等形式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语文教研组推选兰老师执教《给予树》等,采取集体备课——一人讲课——主讲人说课——众人评课——主讲人到另一班再上课,从而收到了一人讲课、众人备课、共同提高的效果。
2、连续深入研究一课。通过分教研组定教材——选拔上课人员——多次集体听课——多次人人“对话”——总结评价等过程,使老师们所要上的“课”更能符合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原则等。在磨课过程中(即人人对话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在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时,不仅要对某一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而且还要努力从理论视角或从实践层面表明自己的思考依据。如我校扈老师曾经连续三年代六年级语文课,我们让她连续三年都讲同一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年年都有新感悟,每次都有新提高。又如周老师执教《回声》时,先在校内两度讲课,评课。然后把她的课堂教学录下来,边回放边组织骨干教师评议研究,40分钟的一节课,大家在一起反复琢磨了3个多小时。然后又到街道中心小学、黄畈中心小学上课,虚心听取兄弟学校评课意见,使上课者、听课者等所有参与者都有了感悟和提高。
3、多人深入研究一课。就是在语文教研组内,指定同一内容教材,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进行集中展示。在观摩后的研讨中,淡化教师观摩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行为的分析、研究上,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通过研讨,引发教师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而且充分发挥了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撰写教学反思活动。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学校提倡并要求所有老师课后写教学随笔或反思日记,每学期写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我们建议老师们在撰写教学反思时主要写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学校将老师们撰写教学反思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常规教学检查的一项内容,并将优秀的教学反思择优刊登在学校自己创办的《学习与研究》期刊上。
四、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评价。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学校在运用《谷城县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实践时,还注重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要从关注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要贯彻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的精神,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
其次,评价要适当注意灵活性。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的新要求,又要考虑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避免操之过急。同时,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能过于繁琐。评价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如对较差的课,要多从教学常规方面挖掘一些优点,建议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对较好的课,则重点抓住教改方面的优点予以肯定,提建议时要求可高一些,促使教师精益求精。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牵涉的问题较多,且许多问题难以量化,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以抓住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为主。但如果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结合定量分析,则更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比如师生活动时间的统计、学生发言、质疑次数的统计,学生朗读、默读次数、时间的统计等,对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对学科教学特点的把握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外部机构、组织对学校的教学评价,重视领导、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却比较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各项功能中,最能体现评价目的的是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即通过教学评价,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师生不断调节教和学的活动: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更合理,教学效果更好。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自我评价,才能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做出主动的努力,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并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近两年来,学校先后有近百人次的教研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县获奖,涌现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1人。20xx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县“校本培训先进学校”、“全国语文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全县“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和“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执教于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文昌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半年的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感觉真是受益匪浅的。
心得体会。
8月5日、6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曹化根副区长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
口号。
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所以我对毛运方老师的讲座深有同感。
此外,孙友红老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是一句空谈。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避免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表面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今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深感受益匪浅。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发展变化,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而此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帮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在此次小学语文专题培训中,教师认真详细地给全体语文教师分年段解读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来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具体地阐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要把课标理念与具体课例以及自己丰富的从教经历相结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阅读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出发进行教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日常教学中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的阶段性;阅读教学如何根据各年段的学生特点找准起点,抓住重点,更深刻把握年段目标。具体全面的解析了各年段目标,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识字能力,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把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
作文。
想象作文应用文等等。
强调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多阅读经典书籍。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抓好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教学,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也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培训,也让我们意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才能浇灌祖国未来鲜艳的花朵。我将用我的所学指导我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开出美丽之花。
作为一名执教于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文昌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半年的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我们的教学和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网上的一场场不同风格名师的精彩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训也较多,对新课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特别是韩立福教授的《有效课堂教学及评价》、陶继新老师的《终身学习—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肖川教授的《教师的职业幸福》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八
七月流火时节,我从神农架林区下谷中心学校兴致勃勃地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带着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前往“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参加了短暂、紧张、为期十天丰富的专业培训。
酷日炎炎,暑气逼人,武汉38度的高温,是令人窒息的燥热。然而各位教育专家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却春风化雨,荡涤了所有的炎热,也滋润着我焦渴的心灵,我干瘪的行囊,渐渐变得充盈丰满。
从宁静的乡镇到了繁华的城市,炎热的夏天看到了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和服务,学校优雅的环境中,享受了大学生的生活。来自各个地方的名师、专家、教授的讲座,从他们的身上透捉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教学成果交流多,学员们在课后交流的一个焦点便是互相询问教学最新成果,课程资源开发等等,教师们如数家珍般一一详述。学员们在交流中一方面可以展示多年来的成果,赢得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可以在交流当中博采百家之长,吸取他人经验,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成果。
田兰老师的《教师职业形象与职业语言》的讲座,带给我阵阵清凉,她以身垂范,我被她那感染力极强的语言魅力所惊叹,被她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所折服,被她那优雅大方的体态语所吸引,更被她那入情入境的朗诵技巧所震撼。而且告诉我们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师职业形象,如何打造标准规范的教师语言,让我领悟到了教师职业的魅力。
朱幼菊老师主讲的《课堂教学观摩及反思》,她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在她幽默机智的谈吐中,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在她的引导下,我们明白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最让我难忘的是蒋卉老师。她为人和蔼可亲,言谈里闪烁着灵光。她语言朴实,却字字精当,句句中肯,鲜活生动的课例展示。为我打开了一扇紧闭的门窗,展示了一幅幅隽美的画面。她把既折磨人又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赏心悦目的数字。更让我倍感耳目一新:原来教学是一门相当“活”的学问,教学是真真切切的艺术,是扎扎实实的艺术。
在这极其短暂、令人留恋的10天里,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蒋卉老师在语文教学课堂评价中,教给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蒋卉老师说:“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无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这十天的学习,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教育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教育教学的实况,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这十天的学习,对于我而言,是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金钥匙!
总之,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陶冶身心。我相信在这短暂的学习之中,将真正让我们学着重新认识自己,学着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现在起,把我学到的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竭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做一个教育的先行者。用我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营造为农村基础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九
语文教学要现代化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优化是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农村语文教师。
希望大家喜欢!
7月11日——10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泉州市第十五期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师德修养;(2)、学科教学技能;(3)、学科专业知识;(4)、教学研究能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学习、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专题讲座、案例研究、课堂观摩、问题讨论、说课评课、校本研修和跟踪指导等。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1)20xx年7月11日—24日为集中学习阶段(14天,100学时,其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7天50学时),主要完成专题讲座、案例研究、问题讨论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学习任务;(2)20xx年7月25日—10月28日(3个月,折合60学时)为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阶段。这阶段在学校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完成有关校本研修任务:开设1次由指导教师点评的公开教学课(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本校教学研讨课),撰写2篇教学设计、3篇教学反思、1篇学科教学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1份自选课题研究方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3)20xx年10月29日--10月30日为总结提高阶段。对学员培训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检查、总结。(验收、缴交作业,论文交流、大会交流,颁发证书)。
学无止境。加强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我校在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方面,通过开展学习模仿、定课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深化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着力,使大家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和飞跃。
一、开展学习模仿活动。
学习模仿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扎实基础,开阔视野,最终目标是能够学为所用,有所创新。
1、模仿老教师的课。我们有很多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坛上任教多年,亲身经历了历次语文教改的前前后后。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我们组织骨干教师、老教师、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之间都分层次结成教学帮扶对子,学校要求他们在一起多讨论,多听课,多评课,每月要听结对老师一节课,一学期要指导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论文,指导情况纳入学校骨干教师考核和评聘的重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学校要求校内13名省、市、县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还要求他们分别举办讲座,介绍各自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与科研方向,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学校已先后安排了“镇小办学理念”、“网络基础知识”、“镇小教育科研”、“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等讲座专题。学校要求每次讲座的主讲人既要有纸质和电子文稿,还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促进骨干教师全方位发挥引领作用。
2、模仿县、镇公开课。主要是了解上级教育业务部门推介的新教学理念,实践他们倡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要先学好一定之规。如谷城县教研室在运用新教材之初,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了“引导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文课能够较普遍运用的“四步八环”课堂教学结构,对语文老师们使用新教材很有帮助。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多次听课、试教、评课的基础上,大家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运用“四步八环”的模式方面有了不少变异,逐步达到了有所创新。
3、模仿名师的课。
鉴于农村学校培训资料匮乏的现状,学校因地制宜挖掘培训资源。学校接通了互联网,教师办公室的所有微机均可上网,方便学校和老师查阅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华教育资源网、中小学课件网、“老百晓”网站、谷城县教研网……都是老师经常浏览、点击的网站。学校还搜集网上资源建立了“名师教学”文件包,由各科教研组长和远教管理员共同负责不断更新内容,里面有霍懋征、王崧舟、支玉恒等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除学校专门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也可学习借鉴。
观看诸多名师精彩的录像课,仔细拜读名师经典的课堂实录,认真研读他们的教学反思和众多的评论文章,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最终是要达到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开展定课研究。
1、一学期深入研究一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分工合作。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通过定教材、共同备课、定。
教案。
定上课人选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课后,再通过组织评议集体反思写课例反思等形式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语文教研组推选兰老师执教《给予树》等,采取集体备课——一人讲课——主讲人说课——众人评课——主讲人到另一班再上课,从而收到了一人讲课众人备课共同提高的效果。
2、连续深入研究一课。通过分教研组定教材——选拔上课人员——多次集体听课——多次人人“对话”——总结评价等过程,使老师们所要上的“课”更能符合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原则等。在磨课过程中(即人人对话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在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时,不仅要对某一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而且还要努力从理论视角或从实践层面表明自己的思考依据。如我校扈老师曾经连续三年代六年级语文课,我们让她连续三年都讲同一课《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年年都有新感悟,每次都有新提高。又如周老师执教《回声》时,先在校内两度讲课,评课。然后把她的课堂教学录下来,边回放边组织骨干教师评议研究,40分钟的一节课,大家在一起反复琢磨了3个多小时。然后又到街道中心小学、黄畈中心小学上课,虚心听取兄弟学校评课意见,使上课者、听课者等所有参与者都有了感悟和提高。
3、多人深入研究一课。就是在语文教研组内,指定同一内容教材,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进行集中展示。在观摩后的研讨中,淡化教师观摩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将教师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教育行为的分析、研究上,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通过研讨,引发教师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教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而且充分发挥了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撰写教学反思活动。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学校提倡并要求所有老师课后写教学随笔或反思。
日记。
每学期写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我们建议老师们在撰写教学反思时主要写以下几个方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师生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更高层次。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学校将老师们撰写教学反思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常规教学检查的一项内容,并将优秀的教学反思择优刊登在学校自己创办的《学习与研究》期刊上。
四、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评价。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学校在运用《谷城县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实践时,还注重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要从关注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要贯彻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的精神,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
其次,评价要适当注意灵活性。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的新要求,又要考虑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避免操之过急。同时,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能过于繁琐。评价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如对较差的课,要多从教学常规方面挖掘一些优点,建议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对较好的课,则重点抓住教改方面的优点予以肯定,提建议时要求可高一些,促使教师精益求精。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牵涉的问题较多,且许多问题难以量化,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以抓住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为主。但如果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结合定量分析,则更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比如师生活动时间的统计、学生发言、质疑次数的统计,学生朗读、默读次数、时间的统计等,对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对学科教学特点的把握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自我评价。
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外部机构、组织对学校的教学评价,重视领导、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却比较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各项功能中,最能体现评价目的的是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即通过教学评价,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师生不断调节教和学的活动: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更合理,教学效果更好。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自我评价,才能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做出主动的努力,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并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近两年来,学校先后有近百人次的教研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县获奖,涌现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1人。20xx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县“校本培训先进学校”、“全国语文启发式教学先进单位”、全县“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和“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这是个不必做的课题,这又是个不得不做的课题。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回来,相比之下,感触良多,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又怕说不好。面对电脑,手痒痒的,就打下这些不成文字的文字。农村中学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他们还有不少人怀有完成“义务教育”、读个初中毕业即可的心态;更有甚者任孩子爱读不读,如家访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家长(为了养家,外出谋生者较多),即使找到,冷漠者还不少……政策上,“义务教育”阶段好像不敢提这个问题,其实,自古及今都有这样的提法和做法。
这是个不必做的课题,这又是个不得不做的课题。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回来,相比之下,感触良多,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又怕说不好。面对电脑,手痒痒的,就打下了这些个不成文字的文字。
从农村中学出去,又回到农村中学来,我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农村中学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这本就是两篇文章,两个课题,反思、探究、实践,我还是做不好它。为交差,谈点儿不成熟不系统不深入的感想,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起。
先说何为“教师”?有时觉得不好给出一个满意的定义,有时也觉得这是个老话题不必罗嗦。可面对这个“小问题”,我却也常感困惑不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是一说;“德厚为师,才高为范”也是一说。
再后来,教师的涵义可是更宽更广更全面了,一时半会儿是不好说清说准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琪主任讲课时提及的“教师说”是值得一提的,即教学技能特别娴熟者是优秀教师;教学技能十分娴熟者,且学养又高者是特级教师;教学技能特别娴熟,思想水平高,且业务修养特别好者是教育家。笔者认为事易时移,教改呼声正烈的此时此刻,这样的说法是很正确的。它说的虽是出色的教师,但启智、培能、育人、德高的要求是不变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现在教师的角色应该而且必须是这样的:a)由传输型向指导型转变;b)由权威、长者型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c)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d)由单一型向全能型转变。这种提法无疑还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满堂灌、填鸭式、师道尊严、教师为主等理念已经受到明白的挑战!请注意一些有形无形的事实:1)讲台位置的变动就是个证明,2)学生选择教师更是一种挑战,3)源头活水、博采众长、厚积长发是又一个要求,4)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更不容忽视!
那么,当今的语文教师又该如何给个定义(或定位)呢?
有人如是说“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见《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教师。由此看来,由于教材、目的、方式等诸多不同,语文教师的三情(即情感、情趣、情操)就要更突出,他们必需有浓厚的感情、较高的审美能力、深厚的综合功力(包括创新能力)……要求人人达到如此境界不易,农村语文教师可能更难。
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教师学历层次整体素质相对比较低,甚至有代课教师的存在;还有一种现实情况不可忽视——具备相当学历者,开始时可能与其他的人(如同学)相近,如学识、能力、手段、思想、学习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又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也就可能显得差人一截。农村语文教师也不能例外。为此,他们就必须正视现实,跳出旧圈,克服困难,勤奋学习,更新理念,自觉远望,练好基本功,跟上时代,努力争出名师。
(二)努力:1、努力创造条件,开拓视野,要有勇于进取的心;2、利用已有的资料,并广泛收集,大担试验,不断总结,不断发现;3、利用农村校备课、上课比较自由、自立的优势,即遵循常规,又大胆实践与创新,认真思考、勤于总结,闯出新路子。4、扶优转差,以“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作为动力和压力,普遍培养,个别扶持,做到无论是尖子生、特长生还是几近零分的“义务教育生”一个也不能少;5、因陋就简,就近开展,想办法多搞些活动,丰富师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四“学会”的能力;6、营造气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带领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7、密切家校。要有不怕困难、翻山越岭、常备不懈的干劲,要有放下架子、甘当学生、耐心加苦心的精神。8、不自悲,时刻记住逆境成才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名训,并以此自勉;做到脱俗一点,勤奋一点,一刻不放松。
作为相对困境中的教育工作者,头脑一定要清醒:高速公路的时代,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一落千丈;当年那种“换下劳作服穿上工作装”、“放下犁耙夹起教本”的农村教师形像早已行不通了!为此,我们就要常教研,知识常新,教法常变,并记住从事科研是教师成才与素质提高的保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要学会感动,学会为自己喝彩,努力做到童心永存、爱心常在,有收获、有成绩是值得感动的,它能催人奋进!相信自己,别人能行我也能行;要敢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三、面对“义务教育”的初中生和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生。
一种事实要正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和未达标学校高中生,情况不同,水平参差,还有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上边已提及,不再赘述。受到城区所谓重点或达标学校的威胁,自然被截取的多多,中等生要是经济尚可者,也多数被买或借到城区,剩下的才是农村中学的生员!
一种爱心要施与。虽然有时农村学校的老师也会在中、高考后感到自慰,理由是“我们只要考上几个就比重点校、达标校好,因为重点校、达标校不能够人人考上大学,而我们是在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往往却是在把神奇变成腐朽”。但是,认不全拼音、造不好句子、写不好作文、没有多少语文根底……仍然是农村语文教师的口头叹。爱心、耐心、多鼓励、少泼水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要做到这一步,“媳妇免学,婆婆得学”就很在理、很自然了。
这一点很值得农村中学教师(语文教师)的注意了。
四、尽了力还不行!
以前都说尽了力就行,现在不行了,现在提倡的是尽了力还不行:还得加上高水准、新观念、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就像提干那样,想干而不会干的不行,能干而不想干的也不行,只有那些想干而又能干能够干好的才行;教师资格认定和岗位聘任制的实施是种压力,是个警醒;报刊杂志上对教育、教师的关注和批评是一种信号。只有自尊、自强、自爱、自立,我们常说的“爱,就意味着去做”才不至于成为一句挂在嘴上的。
口号。
这里有一个资料,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目前的调查表明:骨干教师的实际状况是“教育观念陈旧,学科水平低,已有知识遗忘,基础薄弱;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了解学科前沿;教育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意识较淡薄,缺乏理论升华;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机盲或初级以下占4/5;特别值的注意的是,初中教师相当部分未接受正规高等教育,小学教师进修的高学历与所学无关……”这里所提及的是“骨干教师”的情况,而且还是指10000名所谓国家级骨干教师的情况!而一般教师(或普通教师)、农村教师呢?就可见一斑了。面对如此的现实,存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是不行的,只为了那一月又一月的薪金也是不行的。我并不是为了制造什么危机感,更不是无缘无故地说些耸人听闻的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还是挺在理的。最近省府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调整出教师队伍”!
著名学者钱理群曾说过,“教师至少应该了解与自己教学有关的学术界的新成果,并且从语文教学自身规律出发,创造性地消化、吸收这些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语文学科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一定的宽松环境里具有这种自觉的意识和足够的能力。
一边是如此的事实,一边又是这般的要求。的确,当教师难哪!当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更难哪,特别是农村的教师(含语文教师)!因此,要立足社会,立足教育,你只有知难而上!
参加国家级培训,面对那一位位德高望重的名师,面对那一门门既熟悉又遥远的课程,面对那一次次生动而充满新意的讲座,面对那一堂堂感人的经验介绍,感想颇多,想说的话确实很多,真不知说什么好。我深深体会到“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当年报考大学时的志愿,应该做到为师一天,学习一天,奉献一天。无论你身处何种环境,无论社会如何变革,学校内部进行如何改革,教师队伍又是如何的缩编,能够主宰命运的是教师自己,尤其是身处相对困境的农村的教师(含我们的农村语文教师)。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
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以来,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在此分享。
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已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简约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
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讲座,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会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培训会,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这次的培训开得非常的好,对我这个小学语文的老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使得我在以后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好的教学方法,更新颖的教学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作为一名执教于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文昌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半年的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我们的教学和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网上的一场场不同风格名师的精彩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训也较多,对新课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特别是韩立福教授的《有效课堂教学及评价》、陶继新老师的《终身学习—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肖川教授的《教师的职业幸福》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8月5日、6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曹化根副区长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
口号。
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所以我对毛运方老师的讲座深有同感。
此外,孙友红老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是一句空谈。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避免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表面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一
参加骨干教师国培初中语文的学习研修,这既是教育发展形势的新要求,更是对教师提升教学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后劲的关爱和期待。20__年4月,我结束了国培初中语文培训研修第一阶段的培训学习后,又投入到紧张的为期三个月的在职研修阶段,在这阶时间的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就自己在岗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计划贯彻情况。
网上培训学习后,就和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国培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在岗学习研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详尽的在岗学习研修计划。学习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在岗学习研修要求,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在岗学习研修工作。
二、把国培精神贯彻到在岗学习工作中。
在岗学习研修工作中,我认真地把国培精神和具体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语文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发扬我们现阶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在国培中所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张旗鼓的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教学中体现了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的知识讲授和学科的趣昧性教学。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文学情趣、初步的文学能力和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认真完成了在职期间的研修任务。
培训研修后,我分别于20__年4月30日和5月13日向全校教师汇报了国培学习研修的成果,一次是学习情况汇报,介绍了国培学习研修的具体学习任务、内容和要求。一次是学习成果情况汇报,让老师们了解我在国培中的作品和培训期间完成的作业。其次,我根据国培要求和学校安排,主办了公开教学三次,独立设计了5个教学案例,坚持每周写2篇教学反思,每月读一部教育名著,并撰写读后感。并在今年的5月份完成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设计教学研究方案》的艰巨任务。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二
农村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特别的经历,使我对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体会。在农村,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深刻领悟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看到了农村面临的一些困境和问题。对于这一切,我有着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农民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日夜辛勤地劳作在田地里,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粮食供应。他们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努力,但他们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每次与农民们交流,我都被他们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其次,我对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农村文化不同于城市,它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和传统。在乡村,我看到了许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这些活动凝聚了人们的情感和乡愁,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家之重要。此外,乡村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如竹编、刻纸等,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展现了农村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农村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于城市。缺乏良好的道路、水电和教育资源等,使得农村的发展受到限制。此外,农民工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许多农民只能离家外出务工,他们在城市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工作,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权益保障。
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着重解决。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包括加大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村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其次,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农民工制度。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落实城乡间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让农民工在城市获得更好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
最后,我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农村发展。农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农村的繁荣,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农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农村生活让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我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刻领悟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农村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关注农村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投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三
农村,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是乡土人情的聚集地,也是丰收快乐的源泉。在我踏足农村的这段时间里,我有了许多感悟和体会,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片土地。
第一段:乡村的宁静与品质。
农村与城市相比,显得宁静而质朴。在农村的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土地上,早起的农民或蹲着捡拾土地上的杂草,或驾驭犁头耕地,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河边,老人们捆起裤腿垂钓,渔网飘摆。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淳朴和宁静。
乡村的品质也显得特别纯粹。在农村,人们的生活节奏较慢,他们更多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以自己种植的蔬菜为主食,以养殖的动物为食品来源,促使人们的饮食更健康、更纯净。同时,乡村也教会了我珍惜时光,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收获的喜悦。
第二段:乡土人情的热情与真诚。
在农村,乡土人情深入人心。每当我去拜访农村的亲戚朋友,他们总是非常热情地招待我。我尝到了他们亲手制作的美味农家饭菜,拉下了舌头,流下了口水。与他们聊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份亲情和友情。他们或讲述自己的农活经历,或闲谈村里的八卦,让我对农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农村的小路,路旁伫立着乡亲们的房屋,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透着家庭的温暖。路过这些小房子,经过的人们都会给你热情的微笑和问候。在我拜访乡亲的过程中,他们的乐于助人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寻找某个地方,还是需要帮助时,总能遇到热心的乡亲伸出援助之手。
第三段:广阔的农田与劳动精神。
农村的田野经济发达,一望无际的农田让我深感农民的辛勤劳动。在一些田地里,我看到农民们正在为丰收辛勤劳作。他们身穿劳动服,手握锄头,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看到这些场景,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佩和感激之情。
农村的田野也是付出换来果实的地方。每次走在农田中,感受到田野的广阔和富饶,我都会产生莫名的欢愉。农民们苦干了一年,通过他们的努力,农田最终会迎来丰收的季节。每一次的收割都是他们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晶,每一次的丰收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喜悦和满足。
第四段:农村教育的特殊性与发展。
在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校和教育资源不如城市丰富,但农村教育也有它的特殊之处。农村教育更加注重实践,通过实际工作和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加独立自主,更加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工作。
农村的教育也让我反思了城市教育过于功利和功利化的问题。农村的孩子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运用,他们更重视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让我意识到教育应当趋向全面发展,不能只强调一味的知识灌输。
第五段:农村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乡村环境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农村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农村的村民喜欢美化自己的家园,村庄的整洁和绿化程度令人称赞。他们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很少浪费。同时,农村也在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让更多人了解农村的美丽与特色。
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思考城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借鉴农村的经验,改善城市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农村,是自然的抚养,是城市的陪伴。乡村给了我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感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传承乡土文化,让农村的心声传递给更多的人。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曾有幸到一些农村地区实地考察,并与农民朋友们深入交流,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农村的自然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及农民的期望等方面,谈一谈我对农村的见解和感悟。
首先,农村的自然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大自然环境更加原生态。农田、山丘、溪流、草木,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广阔的田野,人们仿佛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在这纯净的环境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平和,也更加珍惜自然的恩赐。
其次,农民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一种深刻的触动。农民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精神却让我深深敬佩。他们勤劳朴实,乐于助人,对待工作负责和真诚。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农民一早起来就到地里干活,中午烈日当空都没有歇口气;我也曾在饭馆里听一个农民与饭馆老板侃侃而谈,他分享着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农民不只是耕种土地的劳动者,更是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三,农村经济的发展给我带来了希望和启示。以往,农村的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发展空间有限。但是现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为农民提供了新的致富途径,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我相信,在农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经济一定会继续蓬勃发展。
另外,农村社会文化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农村人们重视家族,强调家庭的团结和温暖。农村农事文化、乡村民歌舞、村级组织等都代表着农村独有的精神和价值观。尽管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变化不可避免,但我希望农村的这些优秀传统能够被继续弘扬和传承,成为一种柔软的力量,支撑起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最后,我觉得了解和满足农民的期望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与农民朋友交流时,了解到他们的期望与愿望非常简单,他们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因此,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应当积极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农民朋友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技术和非技术支持,使农民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总而言之,农村作为中国整体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革也备受关注。通过我的深入观察和交流,我对农村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农村的自然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和农民的期望,这些方面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现代农村的完整画面。我相信,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也将给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带来更大的希望。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五
农村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首先,农村的传统文化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使我感受到了淳朴、真诚和团结的力量。其次,农村的艰辛劳动教会了我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农村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让我从小就注意到环保的重要性,保护和维护环境成为我责无旁贷的使命。最后,农村人的亲情观念和彼此之间的互助精神使我明白了珍惜家人、朋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并懂得了感恩和乐于助人的情怀。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时常沉浸在祖国大地的传统文化中。在农村,耕作、捕鱼、织染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这一切都将我深深烙印在心。在这里,我学会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在这里,我明白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感受到了邻里之间亲密友好的相处。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内心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世原则。
农村生活让我在艰辛中求生存,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长期的农活曾经让我觉得劳累不堪,心力交瘁。但是,我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从一开始的嫌弃到现在的喜爱,我逐渐发现劳动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快乐和成长的方式。透过辛勤的农活,我学会了努力奋斗和坚持到底,这些无疑会成为我走向未来的强大备战力量。
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让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干净的空气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宝贵。为了保护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我主动参与了环境保护活动。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以及水源保护等活动,希望自己能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发挥一点微薄之力。农村的环保意识无疑会丰富我的人生体验,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农村人的亲情观念和互助精神让我明白了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角色,积极互助,共同承担家庭的重担。在这里,我从小就明白了家庭的温暖,懂得了感恩和珍惜。同时,农村人之间的互助精神也让我懂得了助人为乐和乐于奉献,我愿意扩大帮助他人的范围,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通过生活在农村这些年,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会了劳动和坚持,关注环保并乐于助人。这一切都使我成为一个更加有责任心、勇敢向前的人。农村,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心灵的家园。在农村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这将会伴随我一生,为我走向未来的道路指引方向。我深信,我所获得的这些经验将成为我生活的力量和动力,推动我不断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六
农村是中国的基本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我在去年暑假有机会到农村地区实习。一开始,我对农村的了解仅限于传统观念,认为农村荒凉落后,生活贫困而艰难。然而,实际的农村却远比我想象中的繁忙和生机勃勃。通过在农村的体验,我开始重新认识农村,改变了我的观念。
第二段:与农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与一些农民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我发现农民有着非常紧凑和规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农田中劳作,用尽全力来耕种,耐心地照料庄稼。我深刻地意识到,农民为了自己和全社会的温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
第三段:重视农村的美丽宜居。
许多人认为农村是一个贫瘠的地方,但在实际的农村之行中,我经历了令人惊喜的时刻。农村的大自然风景是如此美丽宜人,有绵延起伏的青山,清澈见底的小河和各种各样的植物。由于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我感受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这使我更加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四段:农村文化与传统的重要性。
农村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农村的古老房屋、传统农具和民俗活动都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农村的文化传承是我们应当尊重并重视的,它代表了我们独特的历史和价值观。在农村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一些传统活动,如庙会和农村舞龙表演,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第五段: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对农村的亲身体验,我深感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但是农村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农村电商的发展,并积极推进文化和教育建设。加强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
总结:通过实习体验,我重新认识了农村,改变了对农村的观念。农村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了美丽和希望。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为农户提供合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农村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七
作为一名城市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我曾有机会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丰富多彩。以下是我关于农村大心得的体会。
第一段:农村大给我带来的视野拓宽。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农村所呈现的一切都显得十分陌生。那里的土地,气息以及一切生活和生产的方式方式与市区大相径庭。这次农村大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庞大,尤其是农村科技和农业种植等方面的进步让我彻底刷新了以往对农村的印象,从而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第二段:农村大体验磨炼了我的自我修养。
在农村大的两周中,我发现那里的生活习惯很不同,虽然条件有时不尽如人意,但那里的居民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认真和愉悦。这次农村大体验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事物的想象不一定就是现实,而有时需要以一颗虚心的心去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磨炼更好的自我修养。
第三段:农村大让我领悟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在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组成团队去体验和学习。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专长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项目的成功。这次的团队合作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我们在团队合作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和集体的意义。
第四段:农村大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实际化和全面性。
在农村大的实践中,我在现地体验了当地全面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了解到了人民生活的发展和改善。通过实践活动,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对于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坚定信念。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良心所在。从而了解到了人民生活的全面性。
第五段:农村大在提升我个人素质和责任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次的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意识到了个人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不仅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攸关着当地的农村生产生活,也是积极地搭建起了和当地农村居民的良好交流平台。这次实践让我感受到,学校培养我方未来的同时,也尽可能地让我去关注社会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等个人素质。
农村大的实践使我真正了解了农村生活的漫长弯路和艰辛,从而更好地感悟到了人类和社会的多样性。在社会上,我们不仅需要学会独立思考,更需要善于去倾听,体验和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创造人类的良好社会。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八
进入农村,仿佛进入了一个与城市迥然不同的世界。简朴的农舍,青山绿水,无边无际的田野……一切都让我陶醉其中。农村的生活节奏不像城市那般紧张,人们更注重的是生活质量而不是物质财富。以前,我对农村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上,而现在,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的美好与独特。
第二段:农村生活的艰辛。
尽管农村生活美好,但也有自己的艰辛。农民朋友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动。他们每天早早起床,冒着严寒或酷暑劳作,为了我们城市人的生活供应了大量的农产品。他们的付出让我明白,我们享受的一切离不开农村的辛勤努力。在农村,我还看到了许多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是农村留给城市的一份祝福,同时也是农民们的担忧。他们的艰辛生活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第三段:农村文化的魅力。
农村虽然相对于城市来说文化氛围较弱,但农村的文化魅力却是独一无二的。我喜欢走进乡村的文化广场,欣赏舞蹈、歌唱、戏曲等各种丰富多样的艺术表演。农村的传统文化更具原味,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农村,我还看到了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如打年糕、包饺子等,这些活动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节日气氛。这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文化的魅力和人情味。
第四段:乡村旅游的兴起。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涌入了农村,寻找一份清静和乡愁。乡村旅游让大家可以亲身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这不仅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农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第五段:我对农村的期望。
在与农村的接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与农民朋友之间的差距。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民上下求索的精神和对未来的渴望。作为城市的一员,我希望能够为农民朋友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期望农村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农民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我期望农民朋友们的收入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我期望农村的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好,给农村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农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篇文章通过五个连贯的段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农村的美好与独特。文章以自己进入农村的感受作为开头,然后从农村生活的艰辛、农村文化的魅力、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对农村未来的期望等方面进行展开。整篇文章立意积极向上,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和关心农村,以及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
农村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九
农村生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作为一个城市居民,有幸在近期能够深入农村,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与挑战。在农村,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稻田的水汽,洒在田野上,远离城市紧张的节奏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然而,农村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匮乏等问题。但我发现,农村人民凭借着坚毅的精神和勤劳的双手克服了诸多困难,展现了惊人的生活智慧。
第二段:农民的艰辛与勤劳。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非常繁重且需要长时间投入。他们清早起床,迎着朝霞开始一天的农活,兢兢业业地犁地种植,辛勤劳作着。不论是盛夏的酷暑还是严冬的刺骨寒风都无法阻挡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勤劳不仅是为了生计,更传递给了我们伟大的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拼搏精神的真谛。
第三段: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农村不仅仅是农田,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农村的文化传统丰富,例如农民们的歌咏、舞蹈和民俗表演。这些传统艺术不仅富有情感,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农村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无处不在,贯穿于农村的方方面面。例如,乡村宴席上的热闹场景,诸多的农民合唱团体的丰富多样,乡土戏剧的曲艺传说等,都展现了农民智慧和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第四段:农村生活的困难与改善。
农村生活不仅仅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许多困难。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是一个如今各省市关注的问题。例如,不少农村地区缺乏电力供应,交通不便等。这些困难使得农民在生活中面临额外的困扰。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善和扶贫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五段:农村发展与我国未来。
农村发展是我国未来长期稳定的关键。我国农村地区占据了庞大的土地面积,有着丰富的资源潜力。因此,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不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更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繁荣。在未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公众关注,鼓励人们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农村的要素和城市相比具备更多的潜力发展,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会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总结:
农村生活的美好与挑战,体现了农民的艰辛与勤劳,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农村生活的困难与改善以及农村发展与我国未来。通过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我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农村发展的潜力。农村的挑战是存在的,但是农民的努力和智慧正在改变着农村。期待未来,农村地区会有更大的变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