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专业17篇)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知识整理与归纳方式。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我们可以从这些总结范文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总结写作。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一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缺乏实践性。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二
在整个2012年的11月分里,我和我的小组成员,制作了法律调查表,针对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扫楼、网上填写等调查方式进行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的调查行动,并人工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缺乏实践性。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
1、教学内容的选择: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课加上教师生板的教学方式更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社会著名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增强:
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
4、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所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三
摘要: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应提高对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的重视力度。文章强调了创建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并对具体创建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策略;。
就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整体情况来看,存在边缘化、形式化等问题,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法制教育实际需求。如何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构建长效教育机制,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阵地,通过开展法制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强化其法律意识,而且还是坚持依法治国,践行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及推进国家法治化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1]。在互联网迅速发展背景下,复杂的网络环境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是网络平台也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工作路径,对此,必须从网络背景下出发,构建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策略。
大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的创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才能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1.强化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
我国从1987年开始便相继颁布实施了网络法律法规,但是因为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缺乏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深刻认识[2]。对此,应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力度,在原有法制教育体系中增加网络发展教育内容,通过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其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律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道德教育的预防作用,使伦理道德成为网络时代最深层的支持和依托,实现更加理想的法制教育效果。
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
课堂授课和法制宣传是最为传统的两种形式,但是存在单一化和形式化缺点,难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对此,应以网络渠道为基础支撑,创新教育形式。第一,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上;第二,可以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定时推送法律法规知识,加大网上法制教育宣传力度;第三,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旁听庭审、参观司法机关或机构等,都能够强化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
3.组建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
教育队伍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组织实施者,在创建长效教育机制时,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队伍。教育队伍应由校园领导、骨干教师、专家教授等人员组成,既能够及时宣传网络法律法规,进行正确舆论引导,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行在线答疑解惑。与此同时,高校应重视对网络法制宣传员的培养和培训,既要对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有着深刻的认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网络技术,为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3]。
4.推动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
在构建大学生法制教育观念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技术优势,加快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及时转变传统工作观念,以网络技术手段为支持创新工作模式,既要充分利用法制课堂传授学生法律法规知识,又要借助网络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在线教育,为传统法制教育注入新的内涵。其次,可以利用网络通过在线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纠正其不正确道德观念及错误的法律认知,确保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结语。
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会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造成影响,而且还与和谐、稳定校园的构建存在紧密联系,对此,在网络背景下应提高对长效法制教育机制创建的重视力度。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策略,对原有教育机制加以优化和改进,进而才能满足网络时代法制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权利未能从应然转为实然是因为合理的权利主张未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同、人们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及大学自治的规律认识不透彻以及高校在硬件建设和办学的机制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们依维权的阻力不仅仅是规章越位和程序缺失,更深层更难突破的还是办学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应然的大学生权利转向实然的大学生权利还有不少阻力和障碍,需要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学生权利的应然与实然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极易侵害大学生的权益从而引发纠纷;另一方面,大学生主体的权利意识也在渐渐地提升,他们观察处理问题更多地采用法律法规的标准而非校规校纪的标准,其个性张扬也常常触动原有的规则。分析大学生权利的应然与实然及其转化关系,不仅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的依法治校和自主办学,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更有效地维护其正当合法的权益。
一、权利的应然与实然。
应然与实然是古老的法学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看来,法的应然是指制定法所应当反映的客观现实社会关系的性质、状况、规律以及应当体现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法的实然是指已经制定出来并发生效力的实在法及其实施状态。只有当法的应然与实然完全相符或最大程度相符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各种价值和功能。这就要求制定法必须正确反映“事物的法的本质”,要求立法者努力探寻应当成为法律内容的客观现实社会关系的性质、状况、规律以及应当体现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即“发现法律”而不是“发明法律”。…可是,由于立法者亦同常人,不可能洞察一切,也会出现判断失误。纵观法律的生成过程,立法者往往会出现三类情况:第一,未作表达;第二,表达不明;第三,表达不当。未作表达也就是没有立法,表达不明就是用语含糊或过于概括,缺乏可操作性,表达不当则是对法律内容的规定与客观现实社会关系的性质、状况、规律以及应当体现的道德准则或价值取向相背离。这三种情况都不能使法的应然成为实然,由此导致法律调控不力,社会纠纷不断,弱势群体的权利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权利是个诱人的字眼,因为它与自由相连,与资格、条件、利益相关。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指主体有自主行为的自由和享受利益的资格,通常表现为权利主体自由的作为与不作为以及有资格获享某种利益。由于法律权利(和义务)就是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因而权利的应然与实然和法的应然与实然具有一致性。权利的应然是指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通常是一些自然权利和习惯权利;权利的实然是主体实际享有的权利,主要是指法律确认并有强力保障的权利。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渐渐觉醒并日益高涨,主张权利的个案纷争不绝于耳。人们为权利而斗争首先就是要争取权利的法律表达,并且是明确正当的表达。表达法律主要是立法者的职能,但要使权利获得明确正当的表达,仅仅希望立法者有所作为、加强与完善立法、明确各类主体权利义务是不够的,“当立法者未作表达或者表达不明时,主张权利的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在设计良好的市场过程、社会自治过程、行政过程、司法过程、公共舆论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相互交织中,寻求权利边界同题的解决方案。”反思权利的应然与实然,就是帮助立法者“发现法律”,界定权利,促进法律对权利的切实保护的过程。
“大学生为什么不能结婚?”、“恋爱的男女同学在校园为什么不能拥抱、接吻?”“英语计算机不过级就不能获取学位吗?”“大学生有无同居权?”“学校究竟有无处罚权?”诸如此类的问题令越来越多的大学师生甚至法律人士感到困惑不解。针对日益增多的校园伤害事故和侵权纠纷,有人出于对学生权益的关心,列出了洋洋洒洒的“校园权利榜”,罗列了包括休息和娱乐权、内心自由权、生活获得照顾权以及获得良好的校园环境权在内的20项受教育者的权利;有的人则从大学生特定身份去界定,主张大学生具有使用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奖贷权、就业权。还有的人将大学生的权利分成四类:受教育权、人身物质保障权、民主权、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等。学子们之所以发出种种疑问,学者们之所以作出上述分类和列举,一方面是居于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维权的启示,另一方面显然是忽略了区分合理与合法也即应然与实然的界限,认为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合法的,合理要求与合法规定都是法的内容。其实,合理性要求并不等于法的内容,合理性只是法的应然状态,合理的内容当然应当被法所吸纳,那些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的的确确是立法必须表达的内容。然而“合理不合法”以及“合法不合理”的现象却在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大学生权利保护和维护的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局面。在大学生权利问题上存在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合理的权利主张未被主流价值观所认同。
主流价值观是指控制着社会话语权的思想言论,往往代表着多数人的看法和主张,是立法者“发现法律”的一条路径。在立法民主化的时代,一种权利主张被主流价值观认同之前,是不可能成为法律原则或具体规则的,只有当其获得普遍认同之后,才易于被法律所吸纳。比如关于大学生的性权利问题,主流价值观就经历了从争取恋爱权到结婚权到同居权及校园拥吻权的.嬗变,那么,相应的高校校规也经历了对大学生恋爱从反对到默认,对大学生结婚从禁止到允许的过程,目前,校规对大学生的同居虽然还没有解禁,但在社会舆论中好像已经不是一个贬义词了。部分高校限制大学生在校园拥吻的做法,则引发了大学生们广泛热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们大胆地宣示自已的权利,以期获得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对大学生同居包括发生性行为而引发的权力与权利冲突案,社会舆论已显示中立、宽容甚至同情学生的趋势。但可以肯定,只有当人们普遍认同同居的“正当性”时,大学生的同居才可解禁,当然其前提是同居者不侵犯任何他人或集体的合法权益,也不损害社会公德。
(二)人们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及大学自治的规律认识不透彻。
(三)高校的硬件建设和办学的机制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校舍、图书馆、教学仪器设备、校园规划和绿化以及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等建设却明显滞后,无论名牌老校还是新办高校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而解决教育资源缺乏与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矛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办学机制上,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和计划经济体制办学模式下遗留下来的沉重包袱,高校曾一度被喻为“改革的最后堡垒”,在高等教育软环境建设上步伐不够快,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以及教师评聘制度的改革均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上述背景下,尽管大学生对良好的教育设施、对“好的”教师及“好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形式的要求正当合理,但缺乏现实基础,即便立法保护,也多半不容易兑现。因此,尽管获得良好教育条件、选择学校、教师、专业的“学习权”对大学生很重要,法律也无法“确保”,在《教育法》中仅作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权使用教育教学设施、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表达,这是符合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可分性原理的。
很显然,大学生的应然权利是广泛的,但应然的大学生权利只有在克服上述障碍之后,才能走向实然。
然而,大学生的权利归位后,“高校无讼”的历史即被改写,大学生因其合法权益受损害而将学校推上被告席的现象不断出现,起诉高校侵权的纠纷络绎不绝。无论胜诉败诉或被驳回起诉,大学生状告学校的过程都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大学生在特定的校园里处于弱势,若非迫不得已是不愿意与学校发生正面冲突的。许多师生对簿公堂的案例表明,大学生们对其权利的状况是不满意的。而诉讼的结果也确实说明了高校及其他主体侵犯大学生权利的事实存在着,法定的大学生权利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实现。与此同时,还给司法审查带来了困惑。因为在许多学生起诉高校案中,一方是“依法管理”,一方是“”,双方都理直气壮。法院如以民事纠纷定性,校方会辩解己方没有过错,错在学生;如以行政纠纷定性,校方也能够出示“法律依据”,认为自己是按规章办事,并无不妥。
透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起诉高校的个案我们看到,争议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主张权利与权力的依据不同,大学生们依的是宪法和法律,他们向校规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发出了种种质疑,在无法可依时,则以人权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相抗衡,发出了“开除能约束性冲动吗?”“学校为什么要赚我们的钱?”“同居不是错”“有冤无处申”的呐喊。他们将权利的主张通过司法程序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相比之下,某些被诉高校的应对却不免令人担忧。如郑文滔诉广东某职院分教点对其作出的勒令退学处分案,法院一审判郑文滔胜诉,判决撤销该学院以分教点名义对其作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但很快,该学院又以总校的名义重新对他发出了勒令退学通知书。被法院判决败诉后,校方不是认真审视自身的问题,重整章法制度,改善管理,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而是变相不执行法院判决,与学生势同水火。试问,如此与学生对抗到底,学生还敢再上法庭吗?由此可见,大学生依维权的阻力并不仅仅是规章越位和程序缺失,更深层更难突破的还是办学主体的“长官意志”、“家长意志”、“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风。法定的大学生权利的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四、从应然走向实然。
从法的应然到法的实然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广大学生的强烈愿望,但这种趋势和愿望的实现要人们去推动。从应然的大学生权利走向实然的大学生权利过程中,还有不少阻力和障碍,需要各相关主体的共同努力。
作为大学生应加深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既要懂法,也要敢于并善于用法,从观念层面到个案监督,力促我国依法治教的贯彻落实。法律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启动的被动性特点要求权利主体主动出击而不是等候和观望。大学生主体对法的认识越深刻,就越有利于其应然权利向实然权利的转化,因此大学生学法用法应比普通公民的学法用法更加深入,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熟悉与大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要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不仅要依维权,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所争取权利的明确正当的法律表达,使我国的法律对大学生权利的保护更加合理和完善。
作为高校也应尽转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和教育法制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依法治校意识,自觉理顺相关的法律关系,真正学会依法自主办学。要尽快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管理体制,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在实体上,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校规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在程序上,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原则,依程序合法合理地行使,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在制度上,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以及启动教育行政诉讼制度。国家和社会则应大力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帮助大学加强软硬件教育环境的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和改革的办法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的大学制度和民主的大学管理模式。
观念先行是一切改革成功的要素,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是实施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的先行条件。现代大学理念是对大学规律和使命的高度概括,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主导的办学理念。笔者坚信,运用现代大学理念发展高等教育,必然对大学生权利的实现有最大的促进。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五
曾作了一次社会调查,一来是我第一次深入社会中,二来也锻炼了自己得社会实践能力,增长了语言以及判断能力。我寒假去了温州,义乌,那两个地方的经济近年来迅猛发展,我感触很深。的确,既有长三角之优越发展环境,又有发达的交通,丰富的人文资源等优势,经济发达似乎成为必然,但这并非其根本原因,究其根本,是因为人是创业的主体,主体的卓越及其创业意识使得人有一种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精神;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务实求实、乐业敬业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这才是最大的财富和使那里迅速发展的原因。下面,我根据寒假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来谈一谈“创业意识和创造财富”.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基础建设,有了基础的建设,才能有城市的发展。创业也是这样,它需要一个无形的“基础架构”,这个“基础架构”就是一个创业文化动力体系,这个动力体系能有效地帮助创业者走向成功。创业文化是成功创业的灵魂。创业文化最深层的要素是心理文化,也是创业者创业过程中蕴含的最深厚的底蕴。
一、不等不靠的自主创业理念。
创业的冲动来自于强烈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原动力。广大的创业者们正是在创业意识的驱动下,调动一切潜在的能力,焕发旺盛的生命活力,通过不懈地筹划和操劳,去开拓生存的发展空间,去展示生命价值的。
但是,创业意识并不是自然地产生的,创业意识来自于一种理念。理念体现为人的认识倾向和行为导向,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文化要素。有人曾问,浙江人创业奇迹的“根”究竟在哪里?我认为,这种根就在于“求人不如求己”的不等不靠、自觉创业、自主创业的理念。
熟悉硅谷的人都知道,硅谷有一批人,有人开玩笑叫它职业的创业者。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创业过程,就是创立一个公司,然后卖掉或者上市,然后再创立一个公司,再上市或卖掉。有的人能在一生中搞出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公司。对这批创业者来说,创业既难又不难,关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那种主动出击的创业理念。自主创业的理念会激发出一股创业的激情,而创业的激情往往又是创业者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只要血液里有了这种激情,就有了创业的冲动,有了破解难题、渡过创业难关的智慧和勇气。浙江全民创业的成功所依赖的正是这种在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理念激发下所产生的创业冲动与激情。
工。目前浙江就是老板省,浙江的许多市都是老板市。以慈溪市为例,一个100万人口的县级市,约有25000多家企业。如果一家企业两个老板(夫妻俩),由慈溪市共有50000个老板,老板数量占人口数量的5%。事实上,在浙江,几乎全省的人都在经商,都在办厂,很多村庄的人要么在家做买卖,要么出去闯世界。他们“宁为鸡首,不为牛尾”,人人都想当老板。正是这种想当老板的欲望,激发出他们创业的冲动,使得“办厂子”成为浙江人日常生活中想得最多、讲得最多的话题。在浙江人眼里,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当,关键在你想不想淘金,想不想创业。在改革开放之初,有点钱的当倒爷,开作坊,办工厂,没有钱的外出擦皮鞋,弹棉花,卖眼镜,挑糖担。抓住机会埋头原始积累,稍有实力后,就当起小老板。企业有了发展之后,就接着二次创业,争当大老板。在这种一个比着一个干的浓烈氛围下,闲的人心里慌,懒的人不自在,穷的人不开心。
从浙江人的创业经历我们不难看出,自主创业理念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先进的心理文化,也是创业的内部源动力,我们要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首先必须从依赖、等待、得过且过的闲适文化中走出来,确立一种崭新的自主创业理念。
二、自强不息的创业毅力。
创业是艰辛的,创业者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失败,有挫折,有痛苦,然而所有成功的创业者是从不言败的,是永远不会在挫折面前低头的。
老太太500元,让她捎来一本香港电话本,然后逐个打电话联系代销商,逐步打开销路。他开始只是修皮鞋,后来造出了缝纫机。在他坚定的目标支持下,他把高新技术用在缝纫机上,他的产品销往日本、欧美等国,还雇用了200名外国人为他推销缝纫机。再如杭州的传化集团从一口水缸起家,用时间发展成集精细化工、日用化工、高科技农业和物流商贸四大核心产业的现代企业集团。还有如万向集团以“奋斗十年添个零”为目标实现日创利润每增长10倍。他们的成功,凭的就是这样一股对远大目标不懈的追求。
创业毅力还体现为一种韧劲,它需要创业者能够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对于。
创业的艰辛,浙江民营经济“黑马”、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亲自作词的厂歌《我清楚》体现得最为生动:“人在旅途/谁知道前方有多少路/酸甜苦辣早已留在记忆深处/不低头不认输/擦干眼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浙江人经商致富靠的就是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韧劲拼搏精神。他们“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眼的钱”,浙江的第一代商人就是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一双空手下开始创业的,就是靠着吃苦节俭打拼出来的。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人发扬“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人自为战、户自为战、村自为战,一些原本是修鞋打铁、缝衣摆摊的普通劳动者,成长为著名的企业家;一些原本是以小取胜、以量取胜、以薄利多销取胜的小商品和小市场,成了国内名牌、世界知名。打败日韩打火机厂家的温州大虎打火机厂厂长周大虎,1992年用爱人下岗买断金5000元,从家庭作坊干起,在租来的无窗户、无烟囱、无厕所、无洗澡间的小阁楼里苦干5年,成就了世界品牌,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占全球的80%。温州的老板们也大多从事第一线生产。为了创业的成功他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肯干。
总之,创业的成就都是与坚定的信念、惊人的胆略、艰辛的拼打分不开的。要创业就必须多吃苦,多流汗,多冒风险。只有像浙江人那样敢追求、敢冒险、肯吃苦,永不言败、永不满足、百折不挠,才能获得创业成功的喜悦。
三、冒险拼搏的无畏精神。
黑格尔认为,人们往往需要生命的冒险和拼搏才能确立自我意识的真实性。创业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敢冒风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敢冒风险、勇于拼搏需要那种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不过是“从头再来”
他就会投资。他们有10万元,绝不会只用5万,留5万备急,他不仅把10万全投进去而且还借款。温州人在投资上的大胆“冲动”便是一种创业的胆略。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胆略,所以他们在市场上获得了竞争优势,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今我们学浙江,搞创业,就不能没有这种胆略。
沿海,但经济发展条件并不优越,全省“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耕地面积0?55亩,温州、宁波地区只有0?3亩,自然资源贫乏。他们为了生存,为了维持生活,勇敢地走出家园到外地去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改革开放之初,他们“跑单帮”似地背着大包走南闯北上门推销,说得难听一点,不啻于“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忍受多少白眼揶揄不说,光说在举目无亲的环境下起早贪黑、赶车问路之苦就非常人难以承受。而浙江人正是藉以这股走遍天下的闯荡精神,先人一拍完成了原始积累,闯出了天下,闯出了名闻全国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宁波服装城、绍兴轻纺城、永嘉电器城、温州小商品市场等等。记得若干年前民间就流传一句话,说“全国各地3个上门推销商中,必定有一个是浙江人”。在上海,在沪浙军达50多万人,浙籍企业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和资产总额,均居全国兄弟省市之首。不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甚至在欧陆各国城市,到处都有操浙江口音的投资者和生意人。在各地的“浙江村”、“温州路”、“义乌街”,很难听懂的“浙江话”成了各地的本土语言。仅在西部省份,就有300万浙商在做着“你发展,我发财”的生意。据温州市统计局统计,目前,温州的总人口为750万,在温州外经营的温州人约达200万人,其中跨出国门的有50多万人。也就是说,4个温州人中就有1个在外经商办企业当老板。外出商人创办企业3?5万家,创造的gdp高达600多亿元。在外温州经济已形成了2个超千亿、2个超800亿、2个温州市场规模的经济流量。
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一日千里的今天,创业者们应向浙江人学习,不保守自封,不画地为牢,大胆投资、大胆创业,并勇敢地走出去“闯荡世界”,在“闯荡”中开辟一片新天地,这也是对我们21世纪的人才最大的忠告。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六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一)调查形式和结果。
经过对某医科大学汾阳分校09,10,11三个年级多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100%。其结果显示:
1、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34.23%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4.34%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21.43%。自己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占22.5%,77.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77.6%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或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3.8%的人认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约1/3的学生认为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为法律教育活动的局限性,1/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及贫富悬殊是主要原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2、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参加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1%,无意向的人占39%;被骗或被盗、被抢时选择向公安机关或学校保卫处报案的占87%,不报告的占13%;认为报案没用或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为时,男生选择漠不关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对法律保持信任的学生占35%,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的学生占31.2%,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的占33.8%。对“法院做出公正判决有信心”者占26.4%,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69.8%。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1.大学。
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现代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
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政的高度加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的表现。
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三)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材内容未突出重点,只注重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书中几乎无任何案例对相应法理进行释疑,而法律条文中大量引进的专业术语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不适应学生自学和阅读的需求。大学“法律基础”课应改为法理学课,或者至少从内容上突出对法治的基本理论、现代法的基本观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绍。
同时,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七
在整个的11月分里,我和我的小组成员,制作了法律调查表,针对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扫楼、网上填写等调查方式进行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的调查行动,并人工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
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备注:本次调查问卷共200份,有效填写人次为195。
三、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2)传统的妥协性与劣根性。调查表明,占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观点,得过且过,不采取任何法律措施;(这将助长了违法分子的气焰)。
(3)缺乏实践性。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的学生仅占调差人数的7.18%,微乎其微。且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大学生极少参加法律实践,是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活的密切性。
四、调查总结及应对措施。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维权及守法自觉性不高。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此,我建议学校可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入手。
(一)进行普法教育。
1、教学内容的选择: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原本枯燥的法律课加上教师生板的教学方式更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社会著名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增强:
多组织学生进行与法律有关的活动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
4、请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也能使学生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
目前,公民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障碍,所以,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前提,更是我们大学生的义务。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八
摘要:家长和社会的价值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社会、学校、培训机构对美术教育的引导方向和引导形式。鼓励和保护儿童在绘画中阐述自我的勇气,尊重规律,学会等待,才能够达到顺应儿童自然生发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精神活动;绘画自然状态;异想天开。
一、当下美术教育的误区。
随着社会和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日益重视,各种美术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各种名目繁多的级别不一的冠名美术大赛和评奖目不暇接。作为研究儿童美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一味地站在专家的角度来要求全体家长和教师与我们的研究方向保持相对应的水准,也不能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指责培训机构不完善的培训目标,而是顺应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升美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普及社会对美术初级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更科学理性地看待儿童成长的各个时期的各种能力和学习的渐进顺序。
(一)不能主动了解儿童绘画作品的“小世界”中蕴涵的儿童精神的“大世界”
儿童发散性思维与成人艺术创作灵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艺术创作方法的辅助下,逐渐生成一种作品的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
儿童的异想天开则是“不需要记录和呈现”的纯思维形式,是一种无关后果和结果的创意思维,无拘无束成为它的特质。这种无边界限制的思维才真正体现儿童发散思维的可贵性。儿童这种有稚趣的世界是奇异的,是儿童内心自发的,精心构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括对形状、声音、可见的、无形的都与成人社会现实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格格不入。而这些格格不入并不是脱离了他的生活和经历,这种思维自由地行走在成人与儿童交流之间的一个“真空”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小孩子的大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景象和发生的事情都会从一个小小的“精灵”的头脑中散发出来,看似漫无边界的无序世界,却由着一个小孩子自主地掌控着。因此,我们会看见儿童蹲在树底下,面对地上的蚂蚁或其他事物时的喃喃自语,或者一个人在空旷的场地上转圈、疯跑或者用粉笔在墙面地面或者纸上肆意图画,这些过程无法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但又是每个成人都曾经历过的阶段,显然这些过程都是无形的,随意的,快逝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形成也没有必要形成有形的创造结果。在儿童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出现的非理性构成画面以及非专业性的色彩构成,还有没有顾及到的人物与环境关系的画面,彰显的一定不是作为“作品”的结果,其实更像一个诉说的过程:虽无思想,但充满意识,让每个儿童解读自己看似任意的作品时,儿童的思路一定是清晰的,在所有无序无形的形象下都隐藏着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情节,看似那么不可思议,看似那么不确切、不成熟,但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儿童的异想天开的思维中。儿童正是通过绘画或者其他散发形式来表达自己,传达人类发自天性中的诗意。
(二)不能区分儿童美术作品与艺术创作。
在以绘画表现自我情感的过程中,儿童也渐渐养成了视觉的读写能力和视觉思考能力,文字和数字以及外在的成人评判标准和成人解读方式是不能够也无法替代儿童阅读自身作品的能力和自由的。
与此相比,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主题是永恒的。艺术家的作品终会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家的创作更多的表现了社会生活、历史生活、自然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家的精神活动与自身生活的社会不可分割。儿童的主题则是即兴的、直观的、随时变化的。大部分儿童的自主绘画作品在离开一段时间后伴随着他精神活动的告一段落,作品的内涵也就不再延续甚至随之而消失了。应该理性地认识到儿童“异想天开”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成熟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艺术创作活动,在儿童时期取得的关于绘画的“艺术成就”也不能代表儿童成年后的艺术经历,毕竟儿童的精神世界与成年人的精神活动不是同一范畴。儿童伴随着自身的成长,异想天开的思维会越来越少,由这种思维影响下的精神活动带来的绘画活动也随之锐减。保护儿童的精神活动与童真的各种活动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但我们不能拒绝儿童长大的自然规律。儿童时期热衷绘画的很多儿童在少年时代或青少年时代则不再或者很少进行主动绘画活动,那些“异想天开”的思维形式也渐渐退出了他们的精神活动。所以,我们很难听到一个人在看到自己儿童时期的作品时能如数地描绘出画面的内涵,也很难在世界范围中列举出各时代著名的儿童画家名称及其代表作品。由此看出,儿童时期的主动绘画活动大部分实际是儿童精神活动表现的一种外化模式,不宜将儿童绘画活动和绘画作品过早地或主观地定性为艺术创作活动。
二、美术教育误区的疏解策略。
(一)鼓励和保护儿童在绘画中阐述自我的勇气。
教师的角色到底是倾听还是主导灌输?在儿童美术教育中会出现“不听话”的自主创意的作品,往往其结果是不被重视或推崇,儿童富有诗意或者极具创意的”不合常规”的想法,在作品中的体现因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而被忽视了、否定了,久而久之,具有创造性的孩子逐渐被引导向整齐划一的完美画面和共同主题范围,而那可贵的一点点火星在成人的教育参与下终于被熄灭了。
不知从何时起,整齐划一成了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追求:儿童自上幼儿园起就进入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标准环境,课堂上的认真听讲成为教与学的主要方式,只要安静地听讲就可以了,在教师需要的时候回答一些“令人满意的”问题即可是教师最乐意看到的教学秩序。美术教育与其他儿童教育一样是否也存在着单向的'输送和被动的接受?是否也受到评判团体整齐划一的影响?儿童绘画的内容、形式和表现主题都必须经由辅导教师的认定或许可,至少在各类儿童绘画比赛活动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远不止教师的输送,就像我们去自助餐厅吃饭一样,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自己选择,而我们当下儿童美术教育中作为受教育者,自我选择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整齐划一了。教育者和儿童家长都希望儿童尽可能快速地成长起来,在当下快餐文化的“积极”影响下,教育者和家长很容易在竞争与成功因素的引导下,有时会借助各种外在的因素帮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教育者和家长认可的教育直观效果,由此催生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追求尽快成才可能导致的结果有时会与家长的期望相背,皮亚杰曾就此提出过批评加速儿童早期发展的现象,他认为人为地推动儿童超越自然的水平,无异于训练动物在马戏团中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导致长期发展的阻碍。
(二)尊重规律,学会等待。
美术教育过程中儿童有受动的一面,同时更有积极主动的一面,对儿童能动性的掌握和理解并及时给与其相应的教育引导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教师在引导儿童时是否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儿童在本年龄段的发展是由内而外还是由外向内的需求,以便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保证与儿童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引导儿童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各自与众不同的绘画思想和表现自然真我的绘画作品。儿童越年幼越是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成长痕迹,就绘画表现来看,自娱自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往往不会被这一阶段儿童所关注,就如这一阶段的游戏、动手制作、奔跑、语言表述、自由舞蹈等等都是由内向外的散发,也是自然生长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是应备受尊重和客观理解并加以保护的。儿童这段生长期能否自然地表现儿童本性,往往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理性关注和“热心辅导”。“其置也若弃”的看似放任不管不问不作为的教育态度,也许是达到“顺天至性”的方法之一。因而,面对各种快速成功的社会诱惑因素,教师与家长应该清醒理性地对待之,儿童的生长需要等待,教育也应当学会等待。美术教育是成长发展的过程而非结果,因而是一个更漫长的生长。早期美术教育中过早的技能技术技巧训练,无异于剥夺孩子更多自由的思维空间和自然生发的、原始的、对于绘画表现的热情。亚里士多德说:早期的过渡训练所遗留的恶劣影响是很深刻的。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文化的发展显然没有适应过度超速的时代需求,于是快餐文化、碎片文化现象的干扰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人对文化教育的判断。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等待美术教育稍迟来的成就去关注儿童终生的成长。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九
摘要:法律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必备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同时,也对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法律知识较为匮乏,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逐渐增多,因此,高校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社会意识,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们对现有法律的看法以及对自身权利义务的认识程度,并影响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日常行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更需要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要求高校能够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创新,增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规范其日常行为。
法律的学理性较强,没有一定的法律理论功底,难以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1]。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主要是依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获得,但是很多高校在这一课程的安排上,课时相对较少,教授的知识内容也较为浅显,再加上学生过于注重学分,对课程学习的要求不高,能够通过考试即可,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仅是一知半解,甚至存在错误理解的情况。例如硫酸烧熊事件中的当事人曾表明,自己学过这一课程,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是并不知道用硫酸烧伤动物也算违法。由此可见,现今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严重不足,其法律知识水平已经难以支撑起自身法律意识。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法律意识单薄的情况,还需要学校能够加强教育,创新课程,是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加快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二、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为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方法。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高校必须意识到法律教育不是德育教育的从属,应有自己的独立地位[2]。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并要求授课教师能够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实现自身观念的创新,明确认识到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其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的过程,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从以往教学中单纯理论知识的培养,拓展到知识运用等方面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增强对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效果。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单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教学。例如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较为关注,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利用案例对学生实施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实现法律意识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法律讲堂》、《社会与法》或者《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节目获取更多的法律知识,以支撑其法律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设计课程相关的法律课题,为学生创设辩论、法庭等情景,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切身体会法律的作用,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法律意识的提升。另外,还要求教师能够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旁听法庭审案、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等,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意识熏陶,引起其对法律的深思,实现其法律意识的有效提升。
(三)考核制度的创新。
为有效解决学生过于重视学分的问题,实现法律意识培养有效性,高校应加强对考核制度的创新,采用多种考核方法,例如写论文、开卷考试等,并充分结合学生的考勤、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对学生进行综合、公平的评价。
三、结论。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要求高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培养途径,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以实现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
就业指导是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一部分,要将生涯发展规划的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赋予其新的内涵。笔者认为,在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应实现如下转变。
一、从简单的人职匹配转向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择业指导与择业咨询中,究竟把哪个因素放在第一位,是择业信息的介绍、择业技巧的训练,还是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对此问题我国的许多高校往往偏重于前两项,忽视了自我概念这个重要问题。舒伯的自我概念理念对于我们认识上述问题、深化就业指导具有很大启发。职业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舒伯认为“就业指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整的自我概念,同时,发展适合的职业角色形象,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经受考验,并整合为实际的事实,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造福社会”。他以个人发展为着眼点,把自我和职业融为一体,指出职业应该使个体得到发展,同时又能使个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将依循的生涯形态的驱动力。有无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健康择业的基础和核心。拥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就可以在选择职业中,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自己的个性品质及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在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较为多数的人存在着功利心理。这种盲目追求时尚,满足个人一时的物质欲望的选择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倘如与自己的自我概念不适合,就有可能在从业之后产生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有些人由于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将会产生极度的自卑和失落感,以致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大学生的择业指导中,我们首先应当进行自我概念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澄清个人的价值需要。舒伯的自我概念理论为我国的就业指导提供了较为清楚的方向和内容。第一,开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特质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第二,不断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各种职业的发展状况资料,提供各种职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需要状况的资料,使大学生对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在上述基础上,协助人们不断总结个人在职业实践中的职业认知与职业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导人们形成较成熟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职业自我概念非常重要,这是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基础。
二、从求职技能训练转向人的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的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就业指导是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推进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现实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仅仅用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该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就业指导应该在承认每个人的才能有差别的前提下,在职业指导的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发掘个人的潜能,使大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去发展及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潜能的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职业生涯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条件。二是人格潜能的开发。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问题,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具备优良的人格素质。
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就业指导的目标就是培养职业人。所谓职业人,是作为职业的主体因素和基本单位而存在的人。职业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即能勤奋工作、业务熟练,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2)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即乐观、向上、自信,勇于开拓、创新,有职业责任感,能较好地把工作热情和务实作风相结合。(3)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即善于与他人沟通,能知晓并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自律,善于推销自我和人际交往,懂得换位思维和赞扬他人,善于收集信息,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断提升自己,并能把所受的教育培训和职业经验恰如其分地发挥在职业过程中。(4)具备现代职业素质,能够进行自我开发。自我开发的前提则是具备现代职业素质,也就是说就业指导所培养的人是具备做人做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从一次性职业选择指导转向整个生涯的选择指导。
人的特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人的生命历程中还有其它因素对个人职业选择发生影响,因此,完全的人职匹配都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的谋生职能在逐步弱化,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强调个性展示、个人才能发挥,实现人生价值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
职业选择不是限于短期的事情,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职业选择并不是不可逆的,是可以改变的,个体最后决策是基于自己喜爱的职业与可获得的机会之间的最佳结合。人的职业选择并不仅仅限于人职匹配上,而是受到现实因素、教育因素、人格因素、价值因素等的影响。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职业生涯发展不只是包含职业生涯,还包括人的家庭生活,是人的一生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的总和。他的理论把就业指导指向对人的终极关怀,追求人生完美和个性化的生活理念。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大学生在个性化生活中学会设计人生,统筹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扮演好人生中的各种角色,积极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
[2]汪翠琴,寇国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3]李学强,孙祥林.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个性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0).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一
【提要】戏剧教学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笔者在近年来的探索中,亲身体验了幼儿戏剧教学对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作用,深刻认识到幼儿戏剧以其独特的特点,为幼儿们所喜爱。幼儿在戏剧学习和表演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为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戏剧教学是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很重视的学前教育手段之一,西方的幼儿戏剧教学是通过幼儿表演戏剧,不断提升幼儿们的各种综合能力。目前,我国的幼儿戏剧教学还处于起始阶段,如要大力普及推广还需努力探索。正是鉴于此,我希望通过此文的探析,唤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同行们的认可。
一、幼儿戏剧教学的特点。
1.表现真善美。幼儿对善恶的判断能力还很低,他们对善恶的判断源于他们的模仿和学习。我们指导幼儿戏剧,主要是塑造单纯、善良的人物或故事。剧情中的人物或故事,都具有真善美的特征。幼儿们习惯于模仿戏剧中的人物,剧中人物的行为也就渐渐为幼儿们所接受,并以此来区分真善美,幼儿们的价值观也因此而略具雏形。
2.情节单一。幼儿戏剧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构成,序幕和尾声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幼儿戏剧一般具有情节单一,快速展开的特点,削减了成人戏剧中的繁杂铺垫,对于注意力易于分散的幼儿们来说,这种快节奏、紧剧情的戏剧,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去完成演出或看完戏剧。
3.故事情节强。幼儿戏剧的故事情节很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幼儿们对那些新颖独特的人物或事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吸引幼儿通过戏剧表演来认知外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加上幼儿戏剧故事情节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立足于幼儿是非分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定性格,因此,幼儿戏剧很容易引导幼儿融入表演之中,实现自我突破,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4.偏重动作,更具童趣。儿童戏剧都注重效果和意境的构建,并借助幼儿们的表演来实现。因此,对舞台动作的要求特别高,突出体现了戏剧艺术的'基本要求。幼儿们借助舞台动作惟妙惟肖地表演,凸显人物的内心,不仅让故事更为真实,同时也更具童趣。因为符合幼儿多动的性格,幼儿当然也就很喜欢参与戏剧表演。这不但加深了幼儿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对表演的热衷,更重要的是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影响,从而获取更多的启发和领悟。
幼儿戏剧内容丰富多彩,对幼儿教育意义同样是多方面的。舞台对话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舞台动作能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戏剧表演培养了幼儿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故事情节涵养了幼儿真善美的品质;综合表演培养了幼儿们的艺术气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1.是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幼儿戏剧教学引领幼儿更直接地认识世界。如,幼儿看到盲人,他们只知道盲人就是眼睛失明的人,只有通过表演盲人,幼儿才会深刻体验眼睛失明在生活中是多么的可怕。这正是幼儿戏剧教学的目的之一,幼儿戏剧就是帮助幼儿借助精彩的表演,在和谐愉悦的戏剧氛围中,更深刻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生活。
2.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语言是戏剧表演中的重头戏,戏剧中的语言除了必须经过策划者的认真揣摩之外,还必须经过表演者的细心研究,这样才能表演地活灵活现。因此,舞台表演,为幼儿们体验语言情境,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搭建了平台。
3.是培养幼儿完美人格的基地。其一,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舞台表演分工明确,幼儿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成功表演,为此,幼儿们为了表演成功,就必须学会合作。其二,拓展了幼儿的胸襟。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体验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体验,为幼儿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人生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胸怀。其三,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价值取向。幼儿戏剧中不乏正义战胜邪恶的剧情,这就培养了幼儿的正义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4.是幼儿良好审美情趣的源头活水。戏剧表演时,舞台上必须配以相关的图片、色彩、光线等美术布景,以便取得最佳的舞台演出效果,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引领幼儿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世界,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5.是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源起。幼儿戏剧演出时,通常都会有音乐相伴,不同的音乐渲染不同的氛围,烘托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幼儿只有在音乐的引领下,才能更好地融入剧情之中,体验剧中人物的感受。直接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时间长了,幼儿听到一首乐曲,就会根据音乐的旋律感受这首曲子所承载的情感。总之,幼儿戏剧教学,在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学前教育,需要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尽快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舒曾、马利文《教育戏剧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发展的习式与效果分析》,《学前教育研究》第2期。
2.马磊2017《教育戏剧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科教文汇》第2期。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二
摘要:
深入调查、正确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后,在国家原有的对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正式资助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借鉴美国对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模式,初步提出了一条非正式的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模式。在充分考虑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下,我们希望探索一种新模式以保证贫困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贫困大学生;非正式支持体系;华西大学模式。
马克思曾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入到高校就读。而作为贫困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必然会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工作者的深切关怀。目前,尽管当今高校中已基本形成了以“奖、贷、勤、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在国家正式资助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项由国家、社会、学校和贫困生个人共同努力的非正式支持模式;并作了可行性分析。
1、对贫困大学生的确定标准不明确。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的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可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写。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贫困证明水分很大。另外,一些家处偏远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农民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错。同时,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的特殊因素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但这些依据往往也是由请学生提供,很难一一核查,达到准确无误就更难。并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8%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在班级的贫困生的名单是班干部们商量的结果,严重缺乏公正性和合理性;而仅有20%的学生表示赞同;还有23%的学生认为贫困生的名额太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1)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缺口。
在我国,很多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综合多位研究者对于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达到4.5%,财政性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的目标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他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偏低,经费不足,我们的教育还有巨大的债务。而且,我国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应当成为当前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途径,应尽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早就确定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的目标。虽然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已经足够的重视了,也已经形成了以“奖(奖学金)、贷(贷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补(特殊困难补助)、免(学费减免)”(简“奖、勤、助、贷、补、免”)为主体的,国家、学校、社会三方参与的'多元化的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但是与我国每年进入高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相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偏重经济援助,缺乏精神关怀。
目前,各级政府、高校、家庭或其他组织,都把对贫困生援助的重点放在经济支持上,存在明显的“重经济资助、轻精神援助”的倾向,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援助。很多的贫困大学生自卑,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贫穷的样子,仔细分析发现这不仅仅是虚荣心在作怪,而是自尊心的表现。由于贫困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是依靠打工或者勤工俭学才能维持生存,所以他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交朋友或是培养一种或几种业余爱好。和其他大学生相比,他们比较自闭或者内向,长时间的压抑会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
2、提倡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和贫困生个人共同努力的非正式的资助模式。
目前,在我们国内已经有这样的先例,西安华西大学宣布:去年在级新生中推出万名学子“零学费”入学计划,新生只要申请“零学费”入学计划,家里无须供分文学费。据介绍,“零学费”是指学生入学时无需缴纳学费,也无需再像以往一样靠信贷助学。入学之后的每个寒暑假,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赚取一定的工资,一半收入用来冲抵学费,一半收入学生个人留作生活费。除打工冲抵部分,学校采取减免政策,不再收取其余学费,因此上学无须贷款,毕业后也就不必还贷。
我国目前公办大学对困难学生上学的政策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具体实施中主要的举措是:奖(提供奖学金)、贷(提供无息贷款)、助(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减(减少困难大学生学费)、免(免除困难大学生学费)。但在实践中,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奖学金的面较少;贷款要求毕业六年内还清,不少毕业生压力较大;助学金越来越少;减少(免除)困难大学生学费的享受面较少。总之,现行的国家对困难大学生的救济办法基本上是输血模式。而华西大学的“零学费”入学计划,则是一个为困难大学生创设造血平台的模式。
华西大学的模式有以下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强意识、责任意识。“零学费”计划不是施舍,也是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学费。西安华西大学困难家庭的学生,只要高考成绩达到各地高考提档水平,有自强意识、自立精神,就都有资格申请“零学费”。程序也十分简单,学生只须与学校签订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协议。然后由学校在假期把学生介绍到相关企业打工赚学费、生活费。按照华西大学的目标,每位学生可能通过半年的打工赚到10000元,除去学费外,还剩余5000元作为生活费。(2)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化能力。现在大学生特别是民办大学的大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不易。华西大学通过赚学费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一种寻找工作、胜任工作、守住工作的能力。华西学生在打工撑学费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职能能力。很多华西大学的学生因之与其打工的企业签订了工作协议。
(3)创新资助困难学生的模式,为国分忧。
(4)增强了贫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
在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赚取学费及生活费,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不仅没有因为贫困而影响自己的学业,而且学会正确处理关系,以乐观的人生态度战胜贫困,实现自我,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相信他们经过一番锻炼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去勇敢的面对。
(1)华西大学模式可以推行到公办大学之中所需要的条件。
我认为此模式完全推行到公办大学之中。因为,公办大学有着比民办大学更强的实力、更好的信誉、更多的社会关系。只要学校能认真去落实这件事,这种新模式一定会在公办大学中得以推行。
分析这项举措其实就是学校发挥了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政策的拓展功能,从无偿式资助(爱心捐赠和一些慈善基金)向回报式资助拓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正式支持体系必然要实现资助方式的拓展及资助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有有偿式资助不仅提高了高效贫困生的生存技能,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能调动企业、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贫困生自主的积极性。在这种资助方式中,双方各取所需,实现了资助单位和贫困生双方共赢。
(2)探索一条以人为本的资助模式,使贫困大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实现对知识的追求。
欧美国家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教育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学生掌握了实际知识和技能后,就可以解决学习,生活费用问题。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建立中国特色的合作教育体系应该从国家、学校、社会、和贫困生个人四个方面齐心努力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首先,政府要在政策上对合作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专项基金,推行合作教育试点,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合作教育,提高高校在合作教育招生、学制就业等方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次,高校要全方位开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主动和社会团体,工矿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中外社会团体、大型企业和个人在校内设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企业培养人才。最后,组织贫困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他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另外,学校还要针对贫困生开展一些技能培训和一些相对缺乏的爱好的培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高校应建立贫困生的资助档案,跟踪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特别是要关注贫困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学校可以成立贫困生社团,大力支持贫困生之间的交流,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帮助他们改变对贫困的认知,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重重困难,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其次,大众传媒应该做好宣传舆论作用,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爱护高校贫困生的成长,不要让人们有一双有色眼镜来看待贫困生,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最后,对于贫困生本身来讲,要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要把贫困看做是一种精神的财富,应从“思想―心理”“经济―心理”“学业―心理”三个自救模式组成的贫困生自救体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贫困生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自暴自弃不能面对现实。要以现实生活中的自立自强的模范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强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其次,贫困生要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利用国家、社会和学校为我们贫困生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机会来锻炼自己。最后,学业的自救是实现贫困生脱贫的最重要的途径。学习是学生的天职,高校贫困生要努力学习,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我相信在国家、社会、学校及个人多方努力下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另外一方面能够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构建稳定的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对生态文明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合生态文明理论教学资源,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强制作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开发。
(2)推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父母为子女生态文明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通过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子女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带来子女经常参与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与大自然接近,实现了子女真正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得子女的生态环境责任感得到培养;父母以身作则,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女树立保护生态的榜样。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引导,使得子女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3)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的丰富深刻。社会舆论导向机制要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生态氛围的构建创造条件。通过传统媒体,在公益广告、电视节目等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政府对生态文明给予足够重视,使得政府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价值感与情感体验进行引导。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给予丰富与深入,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进行激发。同时,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给予重视,使得大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1]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1).
[2]张博强.略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6).
[3]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四
[论文摘要]本文对终身体育的内容、形式及其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并从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入手,对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身体素质则是劳动者全面素质的基础,坚持终身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体质,增强劳动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能预防多种常见病和职业病。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受益者在有生之年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终身体育教育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体育教育思想,并渗透到国家、社会、经济、和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
二、终身体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学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学生们有许多的体育爱好,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网球。培养高校学生从事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宗旨。由于学生对某一项目的特殊爱好,就会促使其不断地关注和参与某些项目的活动,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坚持锻炼身体。
体育运动是现代人们余暇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在学校中体育课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时候,就会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与同伴默契配合和对手顽强拼搏,从中得到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同时,能在实践中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跑步可以锻炼人的耐力,使人有条不紊,勇往直前;健身操能锻炼人的气质,悠然自得;打球能锻炼人的灵敏素质,使人机智灵活,豁达合群。
多年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不但掌握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识、锻炼身体的理论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其进入社会后保持健康的身体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持下基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有目的把教学重点从竞技体育转向以健身、娱乐、保健体育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锻炼方法,激发对体育的爱好。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还应有针对性,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还要根据学生集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有所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终身体育”,也就是指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同志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还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首先,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其次,要转变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真正转变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上来。再次,要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非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体系,而是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合理内容,使学校体育能更好地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在高校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首先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因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爱好在鼓励和支持,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要改变高校过去以技术教学为主,缺乏趣味性,教学手段也带有一定强制性等弱点。由于教学指导思想较为僵化,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有逆反心理,对体育课出现消极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教学任务与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满足,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再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与自愿地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3.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快感,并且得到满足。同时还应当使学生意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国家、对民族和对自己都有很大的益处。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文明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总之,为使大学生在校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终身体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其重要性,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终身体育的好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坚实基础,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点,因而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正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寿伟涛.学校体育当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j].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函授通讯,,(2)。
[3]郝玉业.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0。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五
1.1体育行为效益体育行为。
效益是体育行为本身能够为行为人带来的利益。如,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生理健康和身体体适能,改善外表体型,促进心理和情绪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1]。它是体育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对行为主体能否持续、自觉地参与体育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1.2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
习惯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刺激和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参与经常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固定练习[2]。国内相关研究多数以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min,且达到中等以上负荷为标准[3]。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7所高校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89份,回收率为94.5%,有效率为91.8%;使用spss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体育行为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为体现学生群体的特征,该研究从健康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率以及身体素质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获益情况进行调查(见表1)。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体育锻炼更有效地提高了男生各项素质,而女性机体的结构、功能及心理诸方面与男性有区别。生理方面,女性心脏体积、质量和容积均小于男性,大部分女生对体育保健知识了解过于片面,认为生理期应尽量减少活动,这将导致锻炼次数少、效果不理想。心理方面,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型造成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较大差别,男生一般表现为活泼好动,而女生大多喜静,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投入程度低于男生。
通过图1可以看出,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中高级阶段。由于7~8岁儿童神经系统的脑重接近成人,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占优势且容易扩散,灵活性高,表现为活泼好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学习所带来的压力,提高效率;在大学阶段,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增多、锻炼意识的提高,促使其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该文从周体育活动次数、次锻炼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无体育活动及每周进行1~2次体育活动的男女生分别为40.5%和52.2%;进行3次及以上活动的男女生为59.5%和47.8%。在次锻炼时间这一问题上,男女生选择锻炼30~40min的人数最多。可以看出,女生锻炼次数少、时间短,说发展的需要,可以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将时间让给学生,将空间留给学生,将自由还给学生。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受、人人成功的目的。效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能,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3.3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培训。
(1)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首先,将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纳入申报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增强教师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由领导小组对全体教师学历结构进行核实,在不影响正常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最后,对于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提升的教师,学校将按有关政策予以鼓励。(2)补充新生力量。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对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在发生变化。在教师的聘用过程中要增加高学位中青年教师数量,确保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能够与时俱进,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摒弃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教师应该继续注重教育实践,并强化从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因为教育实践及其由此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它与教育科学理论构成了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4结语。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健康的体质基础上。体育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另外一方面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总体来说,体育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及品德培养有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当前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系统。而要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完成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达到增强教学的目的。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帮助学生把体育的学习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高校的体育教学要坚持尝试,大胆创新,争取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更多深层次、前沿性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3]林克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1998(3):64.
[4]王宗平.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c]//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1994.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六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访谈前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谈,采用方便立意抽样专题小组讨论法把32名调查对象按年级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访谈,访谈小组成员按分工完成相对应的主持、记录、观察与摄影工作,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
从整体调查情况来看,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剩余的同学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
大多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体质,部分人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减肥健身以及缓解生活学习上的压力。还有个别人的目的是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主观因素方面:一是大部分学生有锻炼的想法,但是毅力不足,易受惰性影响。一部分学生锻炼的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二是,新型娱乐项目如手机、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传统的体育锻炼。客观因素方面:一是本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及气温等因素,降低了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二是运动设施的缺乏、场地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锻炼的多样性;三是缺乏体育锻炼方面专业指导的老师,加之有的体育老师责任心不够,课程安排不合理,体育活动安排较少,学生缺乏进行体育锻炼时间与机会;四是锻炼氛围不浓厚,如有影响力的集体活动较少并且缺乏号召力以及没有一起锻炼的伙伴,影响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三、讨论。
个人的体育锻炼易受惰性影响,没有足够的毅力是影响学生锻炼的主要因素,提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部门及学校应多加宣传,加强对学生认知上的引导。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场地不足、体育方面师资不够、体育课程安排不合理等是影响学生锻炼的重要因素,表明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女生更偏爱慢跑、健美操、羽毛球等相对强度小的锻炼,而男生最常见的体育活动是篮球和足球等比较剧烈的体育锻炼。这可能和女生天性爱美,更注重身体形象有关,而男生则可能是和他们竞争意识强烈,勇于挑战,体能强等身心方面的特点有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更喜欢参加群体性活动或是有伙伴陪同的活动,较少有人愿意单独行动,这与吴泽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和活动的氛围有关,多人一起锻炼可以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从而起到促进作用。锻炼人数与年级增长呈负相关,与章玮、程小虎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高年级学生体育课取消,专业课密度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减少所致。体育锻炼目的在年级之间差异很大,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锻炼目的是因为兴趣爱好,高年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原因可能也是高年级学业压力大,想通过体育锻炼确保健康有关。
四、建议。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并不乐观,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各高校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以下是笔者给高校提出的几条建议:
1.群体带动个人,个人激励群体充分利用学生组织,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和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等方式来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爱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锻炼观。
2.优化本校文体课程的设置劳逸结合,并且结合学生需求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运动课程。同时加大对体育锻炼的指导力度,指派专业教师对不同体育锻炼进行指导,以方便学生安全、顺利的进行体育锻炼。
3.加强学校室内外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增添锻炼设施,对存在问题的设施进行改造和修缮,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满足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
4.完善体育锻炼的奖励制度,做到参与即有奖联合各大高校举办更多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为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大学生法治意识论文篇十七
近年来,网络传媒发展势头迅猛。在短短的几年过程当中,网络媒体便获得了大量的受众,大学生属于广大受众中的特殊群体,其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他们的价值判断容易受到外在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其信息获取方式基本由传统的电视媒体转向了新兴的网络媒体。
可见,电视媒体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因网络媒体的冲击而逐渐弱化。
1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媒介的心理机制。
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由高中的家庭生活转向了大学校园集体宿舍的生活。生活环境的改变必将带来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网络媒介成为了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最为主要的渠道,而传统的电视媒介的作用效果逐渐弱化。这将直接决定着两种信息媒介在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中的走向问题。
在《大学生群体对电视、网络两种媒介的心理机制研究》一文中,以东北师范大学部分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电视和网络这两种媒介的心理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网络媒介,大学生对于电视媒介缺乏行为归属感,却有更强的心理依赖。网络媒体以其庞大的信息提供量、多样的信息提供形式获得了大学生的行为归属感。虽然网络中提供的信息量庞大,但其可靠性、安全性仍无法抗衡电视媒体。电视媒体的规范性、严肃性使大学生受众群体获得了安全感。大学生对于网络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却缺乏信任和心理安全感;对于电视没有归属感,却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
2电视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的优势。
虽然网络媒介以其高覆盖率、快捷广泛的特点而获得了众多大学生的青睐。但是电视媒介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相比于网络媒介,其拥有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主要列举以下三点:
2.1电视媒介呈现信息的形式可观性强。笔记本电脑为了满足使用者使用的便捷,不断向小屏幕发展。而电视为了满足观众对画面的真实客观性要求,不断向大屏幕高清画面发展。大屏幕的电视媒介呈现信息的形式动态性更强,可以同时结合画面、声音、文字,使受众对于电视所呈现的信息的接受能力更强。而小屏幕的网络画面,则更局限于网页文字的信息呈现形式。虽然方便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数量,但是信息接受效果则不明显,更多的是信息的罗列。
2.2电视媒介呈现信息的直播性强。电视媒体拥有高质量的同步直播技术,而网络媒体虽然部分网站可以满足同步直播能力,但其画面的清晰度、稳定性、声画匹配性等多方面技术仍然无法抗衡电视媒体。也正是这一技术上的差距,使得在对重大事件的信息呈现效果上,电视媒体占有了更强的受众感染力和宣传力。
2.3电视节目形式的规范性、严肃性强。电视形态的发展历史较网络形态更为悠久,其电视节目体制更为完善。对于信息内容的审查、信息呈现形式的编排等各个方面都有完善的体制作为依托。相比于缺乏管理、信息爆炸、内容泛滥的网络信息而言,电视节目形式以其高度的规范性、严肃性减少了受众甄别信息所耗费的代价。尤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提高高校电视媒介作用效果的途径。
传统的.电视媒介和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介是现今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信息获得渠道,二者缺一不可。后者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高效获得信息的便捷途径。而前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提高信息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径。导致大学生对于电视媒介缺乏心理归属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大学校园对电视硬件条件的供给不足和利用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电视利用率低、作用效果不佳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3.1在高校人流密集区设置一大屏幕式电视。对于诸如60年国庆阅兵、抗险救灾、奥运赛事等重大事件的直播,电视媒介的效果无论是直播性、清晰性都是网络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在高校人流密集区设置一个大屏幕式电视可以加强画面的真实感,增强信息对受众的作用效果,容易引起大学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对于大学生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起到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2食堂用餐时段播放新闻联播等重要节目的录播视频。
由于大学食堂用餐时段多集中在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刚好错过了新闻联播的直播时间。也正是时间上的不同步,导致了多数高校食堂中的电视成为了休闲娱乐的摆设。因此,如果能在食堂用餐时段播放新闻联播等重要节目的录播视频,则可以避免因时间无法同步而导致的电视闲置现象发生,实现对电视媒介的充分利用。通过客观条件的改善,在无形中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养成关心国家要事、社会要闻的习惯。
3.3实现一宿舍一电视的普及率。实现一宿舍一电视的普及率,对大学生形成持续、连贯的电视收看习惯提供了客观的设备条件。当然,对于电视普及宿舍可能带来的沉迷电视剧或娱乐节目的负面情况仍然需要高校管理者考虑。可以采取频道限制、时间限制等措施来控制相关问题的发生。当然,实现宿舍普及电视的举措需要高校管理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衡量利弊影响来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高校应加强大学校园对于电视媒介的利用率,避免电视成为校园悬挂的摆设,充分发挥电视对大学生的指导性作用。网络信息的广阔性加上电视信息的安全性,二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形成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不仅对于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