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贫监测报告(优质13篇)
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在报告的结尾部分,我们可以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查阅以下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报告写作风格和结构。
返贫监测报告篇一
两类人员动态管理工作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党委政府公信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盈江县高度重视两类人员动态管理工作,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原则,严格把握政策标准,严格执行程序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迅速行动,实现盈江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精准识别的目标。
(一)落实攻坚责任,组织保障有力。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筹,根据《德宏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防止返贫及时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德开组办〔2020〕15号)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和标准要求,确保环节不少、程序不减,工作不走样、不走偏。县乡村组层层落实动态管理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责任。
(二)精心谋划组织,严格动态程序。为确保动态管理工作开展不走样、不走偏,信息数据采集真实、准确,做到有痕迹、可查询、可追溯,及时召开防止返贫及时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全面提升政策、标准把握能力和水平。县、乡、村三级层层学习培训,严把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环节、工作程序,做到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领导负责牵头组织对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及时研究、及时破解。一是贫情分析阶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村小组人员开展贫情分析,对1153个村民小组情况全面分析。二是实地调查阶段。组织乡镇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各挂钩单位帮扶责任人参加入户调查,数据比对、复核,确保数据精准、真实。三是逐级审定阶段。村审核小组上报数,乡审核村上报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审定,严把数据上报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动态管理总体情况。
2020年4月26日盈江县启动防止返贫及时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盈江县共新识别脱贫监测户17户57人,边缘户8户27人;存量边缘员消除致贫风险192户702人,脱贫监测户消除返贫风险582户2209人,动态后剩余边缘员125户440人,脱贫监测户剩余245户894人,占2013年末建档立卡人口3.91%。脱贫监测户家庭人员自然增加42人,自然减少67人。边缘户自然增加13人,自然减少42人,整户消亡4户,动态后总边缘户变为317户1142人(含已消除风险边缘户)。
(二)精准识别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
2020年度新识边缘户8户27人,其中因病6户22人,因突发变故1户2人,其他(缺劳力)1户3人。新识别脱贫监测户17户57人,其中:因病7户26人,因学2户4人,因突发变故5户19人,因就业不稳定2户7人,其他1户1人(产业弱)。
(三)精准帮扶消除边缘户致贫风险。
标注边缘户扶消致贫风险192户702人,其中:产业帮扶95户377人,就业帮扶135户473人,危房改造6户26人,教育帮扶32户135人,健康帮扶38户155人,社会保障兜底58户197人,扶智扶志109户410人,其他帮扶24户71人。
(四)精准帮扶消除脱贫监测户返贫风险。
标注脱贫监测户扶消返贫风险582户2209人,其中:产业帮扶308户1263人,就业帮扶368户1206人(其中含公益岗位149户515人),危房改造61户242人,教育帮扶207户781人,金融帮扶(扶贫小额信贷)35户165人,健康帮扶230户826人,社会保障兜底114户390人,扶智扶志319户1217人,其他帮扶42户88人。
(五)精准边缘户家庭成员。2020年一季度边缘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13人,其中:新生儿2人,婚入2人,户籍迁入3人,判刑释放3人,补办户籍1人,其他自然增加(收养、失联人员回归)2人。2020年一季度边缘户家庭成员自然减少42人,其中:死亡24人,婚出2人,判刑收监14人,户籍迁出2人。
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是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颗扣子。通过开展两类人员动态管理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进一步提升了党委政府公信力。盈江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工作要求,以严、实、细的工作标准全面压实各乡镇、县直部门、挂钩单位、驻村工作队员责任,深入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委政府公信力。二是进一步摸清了贫困家底,理清了“帮扶账”“退出账”。经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公开评议、逐级审定等环节,实现了贫困对象应识尽识、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进一步理清了“贫困账”“帮扶账”“退出账”。三是进一步助推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盈江县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有机融合,有效实现了党的建设和扶贫开发“无缝对接”。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选派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行政村党总支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担任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队长、副队长,让党组织真正站到扶贫开发“前沿”,真正居于扶贫开发第一线。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评、议,动员群众参与整个过程监督的作用,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进一步锤炼了干部。各级各部门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行动自觉和严谨的态度、严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全力推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在思想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战略思想,深刻领会把握省、州关于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求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事关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意识。
(一)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心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动态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扶真贫、脱真贫”。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精准扶贫责任链条,完善扶贫动态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动态管理工作成效作为各级各部门及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二)继续深化完善工作体系。一是坚持标准程序,严把数据质量。始终坚持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严把两类人口的识别和风险消除标准,既不提高也不降低,识别程序,坚持和完善数据比对制度,加强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和录入的数据质量审核把关,认真组织对系统数据进行同步核准和校正,进一步提高全县扶贫开发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二是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三是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以及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切实加强扶贫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行业部门大数据信息数据共享,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原则,扎实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
(三)继续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员配置,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信息员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保障信息员相对稳定,确保数据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继续组织数据管理员开展信息数据业务培训工作,做到参与人员政策清楚、工作规范、信息采集准确,结果公平公正。
(四)继续提高数据质量。严格按照《云南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规范精准扶贫档案资料,完善贫困人口退出、贫困村退出支撑材料,确保退出程序合规、材料之间内容不冲突、数字不打架,与大数据平台信息以及贫困户实际情况一致,确保从贫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复核、初步方案提出、公开评议到逐级审定各个环节都做到程序到位、过程完整、信息资料真实可靠、可追溯可查询。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盈江县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扫尾工作,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返贫监测报告篇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不断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实现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成效,我市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为了全面摸清返贫底数,市脱办以乡镇为主体,实行县、乡、村多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七步工作法”,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开展入户走访和评定,排查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情况总体较好,2020年新增6户12人脱贫脱贫不稳定户,无新增边缘易致贫户,经过2020年3次动态调整后,全市现有脱贫脱贫不稳定户77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通过排查发现返贫风险点主要是农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残、因大病、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无务工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或者今年因疫情影响到务工收入不稳定造成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在大数据平台上完成了预警标注、镇(街道)初审、市脱办复审并反馈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限时完成补短帮扶、市脱办核实销号预警。截止12月初,我市完成脱贫脱贫不稳定户预警监测77户,边缘易致贫户预警监测1户。
一是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及时精准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响应,确保不因疫返贫,根据《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开展了2020年多轮脱贫质量预警监测工作,根据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收入和现有产业、就业、住房、家庭收支及致贫原因等情况以及结对帮扶干部日常帮扶了解情况,依据预警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二是强化保障扶贫防返贫。对因疫情影响较大的兜底户,无法就业的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提高低保金、增加低保指标,发放临时救助。共纳入低保兜底脱贫不稳定14户,边缘易致贫户1户,纳入散居特困供养户2户,1户低保金进行调标,防止返贫致贫。三是助力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抓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我市成立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专班,市人社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结合对标排查工作和脱贫攻坚调查工作,摸清贫困人口就业情况,有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进行帮助,并在稳定原有贫困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基础上,大量增加村镇公益性岗位贫困人口就业岗位,其中脱贫不稳定户增加公益性岗位32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致贫。四是结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轮问题整改机会,对标脱贫退出标准,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脱贫攻坚以来中央、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调研、审计、媒体暗访等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情况,市镇(街道)村近期(2020年以来)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影响收官之战全面交账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所有问题均在6月3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五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同扶勤扶德并举,继续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机制,补齐“精神脱贫”的短板,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主动性、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自立自强。
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更主动、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二是强化“造血”能力,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于确实缺乏社会资本和生活技能以及家庭遭遇严重变故的贫困群众要及时予以“输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利益的合理分配,带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造血”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扶贫扶志机制。要侧重于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四是建立精准有力的帮扶机制。要在帮扶措施上精准用力,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从不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教育救助、医疗保障、危房改造等措施,切实做到帮其所需、有力有效,推进防贫机制与扶贫政策、社保政策、防贫保险、社会救助等有机衔接,全社会参与,全覆盖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返贫监测报告篇三
根据中、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现将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三)因户施策对标落实措施补短。对照监测对象“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收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健全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着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民生政策、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返贫监测报告篇四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x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x户x人、因残x户x人、因就业不稳x户x人、因产业失败x户x人、因突发事件x户x人、因学x户x人、因疫情x户x人、因灾x户x人、其他x户x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x户x人、因残x户x人、因就业不稳x户x人、因产业失败x户x人、因突发事件x户x人、因学x户x人、因疫情x户x人、因灾x户x人、其他x户x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返贫监测报告篇五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不断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贫困群众都不能少”目标。我县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并积极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摸清返贫、新致贫底数。为把贫困户、边缘户情况搞清楚,今年3月份以来,县扶贫办组织各乡镇扶贫干部、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饮水安全、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产品滞销、外出务工就业难等重点内容对全县贫困人口2313户6800人、边缘户37户109人及五类对象重点人员开展了全面大排查。截止目前发现,排查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情况总体较好,未发现新致贫户、新增脱贫监测户,有新增1户4人边缘户;全县现有脱贫监测户6户18人,边缘户37户111人。通过排查发现返贫、新致贫的风险点主要是农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突然患大病,无务工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或者今年因疫情影响到务工收入不稳定造成的。
二、多措并举防返贫、新致贫。为坚决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建立防贫机制,出台多项举措。
二是强化保障扶贫防返贫。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南城县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城民发【2020】18号,县民政局印发《南城县民政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救助工作方案》城民发〔2020〕6号;对因疫情影响较大的兜底户,无法就业的贫困户、边缘户,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提高低保金、增加低保指标,发放临时救助。
三是针对疫情影响到产业、就业,出台了《关于“稳就业、促产业、扩消费”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城脱贫字【2020】2号,制定了15条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止贫困群众返贫致贫。
四是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出台了《南城县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强化调研指导工作方案》城脱贫办字【2020】4号;对全县剩余贫困人口较多的乡镇、村实施挂牌督查,按照差什么补什么,增加产业、就业扶持,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五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同扶勤扶德并举,继续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机制,补齐“精神脱贫”的短板,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主动性、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自立自强和自主脱贫。
六是抓问题整改,对排查到问题,实施台账消号管理,推动问题真的改、改到位、改彻底;形成抓问题整改助推脱贫成效提高、防返贫。
七是充分发挥保险扶贫作用,2020年2月20日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易致贫的农村人口总共22600人,按照每人55元等级,购买了防贫险,确保不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致贫现象。
三、工作建议。
一是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更主动、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二是要强化“造血”能力,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于确实缺乏社会资本和生活技能以及家庭遭遇严重变故的贫困群众要及时予以“输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利益的合理分配,带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造血”能力。
三是要建立健全扶贫扶志机制。要侧重于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
返贫监测报告篇六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政府办公室支部按照县委和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突出办公室工作的实践特色,着力在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上用心思,在落实整改责任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建立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做文章,圆满完成了整改落实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整改落实阶段活动开展情况。
在整改落实阶段,我们严格按照县委的规定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学习补课活动。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在安排好自学的基础上,认真抓好集中学习和交流,重点组织学习中央、自治区、地委重要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讨论发言,引导党员干部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鼓舞大家的工作干劲,明确今后的工作思路,坚定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我办领导班子把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作为整改问题的关键环节,给予了高度重视。第三阶段一开始,就组织力量提前动手,以学习调研中查找到的问题、分析评议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思路和措施为依据,对制约办公室科学发展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为使整改落实方案符合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支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和反复修改,支部书记靠上指导整改落实方案的起草工作,还将讨论稿印发到各单位征求意见,保证了整改落实方案的质量。领导班子的整改落实方案形成后,按要求及时公布印发给了全体干部职工,方便接受群众监督,并上报了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学习调研是基储分析检查是关键、整改落实是目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了改进政府办公室后勤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规范政府办公室车辆管理,加强车辆行驶安全,维护政府大院通行安全;政府办公室学习期间学习培训、下乡调研、出差出车人员补课问题;加强政府办公室文秘人员的保密工作力度,保护国家秘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地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了已经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近期解决的突出问题、需长期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本台帐”,对活动期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要求,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五)抓好办实事和送温暖活动。我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极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抓好送温暖活动,到帮扶点走访慰问贫困党员,送去了慰问品,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为贫困零时工发放部分生活物资,解决了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六)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从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县委的要求,结合我办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五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七)搞好材料和信息报送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了《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每周简报等。本阶段上报活动简报6篇,累计25篇;各类材料4篇;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征求意见稿35份。
二、整改落实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我办支部领导班子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极为重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为部署第三阶段工作任务,7月23日,召开了支部会议,学习传达了县委转段会议精神,对第三阶段工作做了研究部署,活动期间还多次召开支部会议,研究有关问题,部署活动措施;为深入开展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参加集中学习交流,带头谈体会,讲认识;为研究起草好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支部先后召开了2次会议,对整改落实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反复修改,保证了整改落实方案的起草质量;为抓好问题的集中整改,班子成员按照整改责任制的分工和要求,积极组织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能解决的问题马上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按照规定时限进行整改,争取早日解决。为搞好体制机制建设,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逐条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该修订的马上修订,该新建的立即研究制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健全完善了各项体制机制,为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今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矗为搞好送温暖活动,领导班子赶赴帮扶点走访慰问贫苦党员和困难群众,受到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措施到位。为使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我办严格按照县委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办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阶段实施方案》和《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以突出实践特色为重点,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了周密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使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切合实际并符合干部职工的意愿,对整改落实方案做了反复研究,就整改落实方案的起草原则、整改重点、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吸收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各个层面反映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个人的整改措施,以及分析检查报告的精髓,还及时印发给全体干部职工征求意见,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进一步统一了意见,形成了共识,完善了领导班子的整改落实方案。为切实抓好整改事项的落实,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的监督保障机制和整改落实责任制,明确了整改要求、完成时限和责任分工。为搞好制度建设,制定了体制机制建设计划,对每一项制度的建设作了分工,提出了进度要求。周密的措施和安排,有序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保证了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工作主动超前。在第三阶段活动中,我办始终注重发挥工作的主动性,超前运作并按时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按照《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主动提前安排每个环节的工作,在做好当前环节工作的同时,提前安排好下一环节的工作,搞好上下环节的衔接,超前运作,争取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主动检查活动开展情况,查漏补缺,及时纠正活动中的不足。
三、存在问题。
我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学矛盾突出。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学习实践活动在某些具体细节上还有不到位之处;二是有些涉及推动科学发展的整改措施周期长,一时难以见效,需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见效;三是由于行政职能少、服务职能多,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内部规章制度多,推动办公室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少。四是由于整改落实阶段时间短、内容多,忙于起草大量的文字材料,在联系实际求实效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下步打算和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收尾工作,并及时搞好“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补课,切实巩固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一是搞好满意度测评。并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是继续抓好学习,把学习作为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
三是继续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切实把存在的问题一项项整改好、落实好,抓出成效。
四是搞好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巩固活动成果的措施。
五是继续抓好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六是搞好“回头看”,巩固活动成果。
返贫监测报告篇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打好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不断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实现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成效,我市把防止返贫、致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为了全面摸清返贫底数,市脱办以乡镇为主体,实行县、乡、村多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靶向预警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七步工作法”,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对监测对象的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收入、就业、生活状态等变化情况开展入户走访和评定,排查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情况总体较好,2020年新增6户12人脱贫脱贫不稳定户,无新增边缘易致贫户,经过2020年3次动态调整后,全市现有脱贫脱贫不稳定户77户132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通过排查发现返贫风险点主要是农户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因残、因大病、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无务工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或者今年因疫情影响到务工收入不稳定造成的。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动态监测,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了解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出现缺项的,在大数据平台上完成了预警标注、镇(街道)初审、市脱办复审并反馈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限时完成补短帮扶、市脱办核实销号预警。截止12月初,我市完成脱贫脱贫不稳定户预警监测77户,边缘易致贫户预警监测1户。
一是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及时精准掌握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响应,确保不因疫返贫,根据《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开展了2020年多轮脱贫质量预警监测工作,根据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收入和现有产业、就业、住房、家庭收支及致贫原因等情况以及结对帮扶干部日常帮扶了解情况,依据预警落实相关帮扶机制,分类管理,精准帮扶,对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帮扶效果定期跟踪监测,台账管理,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二是强化保障扶贫防返贫。对因疫情影响较大的兜底户,无法就业的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大社会救助帮扶力度,提高低保金、增加低保指标,发放临时救助。共纳入低保兜底脱贫不稳定14户,边缘易致贫户1户,纳入散居特困供养户2户,1户低保金进行调标,防止返贫致贫。三是助力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按照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抓好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受疫情影响贫困人口就业问题,我市成立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专班,市人社局牵头各成员单位,结合对标排查工作和脱贫攻坚调查工作,摸清贫困人口就业情况,有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进行帮助,并在稳定原有贫困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基础上,大量增加村镇公益性岗位贫困人口就业岗位,其中脱贫不稳定户增加公益性岗位32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致贫。四是结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工作,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期内最后一轮问题整改机会,对标脱贫退出标准,对标“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工作要求,全面梳理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脱贫攻坚以来中央、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巡视巡查、督查调研、审计、媒体暗访等发现的各类问题整改情况,市镇(街道)村近期(2020年以来)自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影响收官之战全面交账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所有问题均在6月3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五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同扶勤扶德并举,继续实施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机制,补齐“精神脱贫”的短板,努力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目标,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主动性、参与度和认同感,促进自立自强。
一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提前干预,及时纳入帮扶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更主动、有效地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二是强化“造血”能力,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于确实缺乏社会资本和生活技能以及家庭遭遇严重变故的贫困群众要及时予以“输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利益的合理分配,带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造血”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扶贫扶志机制。要侧重于人的观念和素质的提升,加强对精神贫困的治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四是建立精准有力的帮扶机制。要在帮扶措施上精准用力,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从不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采取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教育救助、医疗保障、危房改造等措施,切实做到帮其所需、有力有效,推进防贫机制与扶贫政策、社保政策、防贫保险、社会救助等有机衔接,全社会参与,全覆盖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返贫监测报告篇八
细巷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县文件精神,细巷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转发的《关于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持续开展防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甘脱贫领办传发[2021]2号文的要求,现就我镇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的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上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我镇于2019年落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动态排查,深入到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众中,如实摸排贫困户中已脱贫但有返贫风险的户和一般群众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人均收入低下的特殊困难户;经过各村入户调查和收支核算后,各村共上报贫困监测户45户225人,边缘户139户620人。截止2020年10月,我镇在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经过数次动态管理后,共有贫困监测户47户232人,边缘户138户612人,2021年1月,经排查后,均无新增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上报。
我镇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现有指标数据,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监测方式和渠道,不断完善数据,提升相关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合日常入户排查工作,及时排查户内问题、及时帮扶、持续强化户内帮扶工作效果。结合前期疫情防控工作,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户内生产生活受情影响实施全覆盖核查,涉及内容包括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归乡情况、务工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问题排查。
在此次排摸调查中,部分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表示,由于今年冬季较往年寒冷,担心自来水管冻裂,希望有相关人员能对水管进行再次检测,确保春节期间自来水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由于近期新一波新冠疫情的来袭,且春节将近,大学生寒假回家、在外务工人员返乡,使许多人担心感染的风险将会上升,希望相关医疗措施能跟上。
按照省、市、县决策部署,细巷镇深入贯彻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落实防止返贫致贫,切实加强动态帮扶。坚持以科学精准帮扶、攻坚克难,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决胜战。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讲话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中央、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基本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
返贫监测报告篇九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各级会议关于“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的要求,现就我镇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制定如下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脱贫人口分类管理和精准帮扶,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强化边缘人口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
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数据信息共享,组织扶贫工作队、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走访,进一步排查核实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家庭收入及来源、生产生活现状等基本情况,分析脱贫稳定性,了解后续发展需求,全面摸清不稳定脱贫户底数和返贫风险点,逐户逐项制定帮扶措施。
(二)开展边缘人口核查。
对照2019年底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边缘户名单,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具有致贫风险的标准,参照相关部门数据比对结果,开展入户核实,经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报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再次予以确认,并由镇扶贫工作站上报市级备案统一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进行修正和补充。
(三)开展动态跟踪走访。
驻村工作队、村居包片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要加强跟踪走访,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
及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出现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利用2019年一般农户分类定级成果,对一般农户进行再排查,发现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出现致贫风险的农户,按照程序纳入边缘户管理,积极开展救助帮扶。对各级督查暗访调研反馈的返贫致贫风险情况,要及时核查核实,符合条件的纳入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范围。
(一)。
建立监测管理系统。依托安徽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脱贫人口分类管理系统、返贫预警监测系统、边缘人口监测管理系统。各村(社区)要按照系统设置的其他指标,客观真实地收集相关数据并及时汇报给镇扶贫工作站。
(二)开展监测预警。
对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基本信息变化、救助帮扶措施落实、农户反映并经核查属实的相关情况,及时收集并上报镇扶贫工作站在系统中予以更新或修改。各部门根据市扶贫办反馈的预警情况,加大救助帮扶力度,限期消除风险点,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
(三)强化过程管控。
坚持系统管理和实地督导相结合,对排查核查、制定和落实救助帮扶措施、审核销号进行全过程精准管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救助帮扶取得实效。加强审核销号,对通过帮扶消除返贫风险的脱贫户,按照村级填报、镇审查、市县审核、省级备案的程序,申请在省办返贫预警监测系统中予以销号标注;对通过救助帮扶消除致贫风险的边缘户,经镇审查并汇总填报、市县审核后,申请在省办边缘人口监测管理系统中予以销号标注。
(―)强化脱贫人口帮扶。
1.加强分类管理。对历年脱贫户按照不享受政策的脱贫户、享受政策的脱贫户、脱贫监测户三类进行管理。不享受政策的脱贫户是指年人均纯收入接近或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较强的脱贫户;享受政策的脱贫户是指年人均纯收入较高但未达到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正常情况下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脱贫监测户是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具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各村(社区)要进一步核查核实并上报,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三类人员标注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2.实行差异化政策。不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原则上不再享受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补贴补助类政策,但因重大自然灾害、家庭重大变故等出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且无力承担的,要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享受政策的脱贫户要坚持“应享尽享、应扶尽扶”,根据实际需求,落实相关脱贫攻坚政策。脱贫监测户要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安排各类帮扶措施等方面予以优先和倾斜。
3.压实帮扶责任。贫困人口脱贫后,原则上脱贫攻坚期内原有帮扶责任人不脱钩;帮扶责任人因工作变动或帮扶不力的,及时予以调整或重新安排,确保所有脱贫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强化边缘人口救助帮扶。
1.实行分级负责。建立镇落实、村建台账的责任体系,利用好政策补丁和镇慈善关爱基金库加强对边缘人口的救助帮扶。镇扶贫工作站加强审查审核,各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救助帮扶;村级开展排查核查,建立边缘户台账,落实救助帮扶措施。
2.建立联系人制度。落实村居包片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边缘户的联系人,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定期走访,充分发挥联系人作用。联系人每月要开展入户走访,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与边缘户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生产生活现状、致贫风险和发展需求,帮助落实救助帮扶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开展救助帮扶。一是根据边缘户的致贫风险,优先落实社保兜底等政策。结合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边缘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按照上级要求帮助落实保障边缘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三是探索利用社会帮扶资金和镇村救急难基金,加大救助力度。
(一)。
压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及时部署,迅速推进。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
加强工作指导。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暗访等方式,加强工作推进。指导各村居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因救助帮扶不力、工作不实、弄虚作假导致返贫和新的致贫,将严肃问责。
(三)改进工作作风。
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
注重工作实效;要加强统筹安排,充分运用系统数据防止重复入户采集信息。
返贫监测报告篇十
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镇村干部,协调帮扶单位工作力量,认真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确保集中排查工作出实效。现将排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我的城镇是对的。
排查内容,认真研究部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一是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提名人选任组长,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进一步细化排查工作的方法步骤。三是组织召开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对排查工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和安排,确保排查工作成效。四是采用联村领导负责制,各联村领导负责安排部署各自联系村的排查工作,把握监测对象认定的标准,确保排查工作全面落实到位。五是落实专人负责,边查边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排查整改全面不留死角。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扩大监测帮扶成果。七是镇纪委组织对各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促进工作落实。
(一)集中排查。
1.排查前准备工作。
一是收集部门信息。收集残联、卫健、妇联等相关行业部门反馈的可能导致农户返贫致贫的风险信息,6月10日前转给村(社区)“两委”。
二是收集其他风险信息。梳理自主向村(社区)“两委”申报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基层干部日常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线或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信息,以及新闻媒体、政务信箱、公共网络等渠道反映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信息。
风险信息、其他风险信息进行集中会商,对所有农户进行一户一户的分析研判,锁定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
3.入户排查。由镇、村各级干部和帮扶部门工作力量组成排查小组,全覆盖走访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监测对象和稳定消除风险的农户,排查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等指标的帮扶成效或持续巩固情况。
(一)强化问题整改。对各村(社区)发现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新发生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落实整改措施,逐项核实销号。
(二)落实监测帮扶。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监测对象,根据各户的返贫风险和具体困难制定相应帮扶措施,落实低保、残疾人补助等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防止发生返贫。实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及时开展排查工作,对“回头看”排查发现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要及时按程序认定,纳入监测帮扶。
(三)做好资料收集。防止返贫动态集中排查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排查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和影像图片收集归档,形成专卷备查。
返贫监测报告篇十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返贫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提高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我参加了一次关于返贫监测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返贫监测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段:返贫监测的背景和意义。
返贫是指原本已经脱贫的人口由于各种原因再次陷入贫困状态。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大量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但返贫问题开始逐渐浮现。返贫不仅带来了个人的生活困境,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因此,返贫监测成为确保扶贫成果可持续的一项关键工作。通过对返贫人口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返贫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返贫人口重新融入社会,摆脱贫困的困扰。
第二段:培训内容和收获。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返贫监测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我们学习了返贫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论。只有明确衡量标准,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发生了返贫。另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和评估返贫信息。这些培训内容对我们具体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大。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返贫监测的实践经验和技巧。例如,我们需要注意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各方面资源在返贫监测工作中的共享和整合。此外,要注意注重细节,比如确保受访者的隐私和数据的精确性,以提高返贫监测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第三段:启示与感悟。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扶持下,才能让贫困人口真正摆脱贫困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明白了返贫监测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普通公众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返贫监测工作,为防止返贫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只有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返贫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并最终消灭。
第四段:返贫监测工作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虽然返贫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由于返贫现象本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很难准确判断返贫的原因和范围。其次,监测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经济领域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面临更多的困境。此外,由于贫困人口的特殊性,受访者的合作度和真实性也是一个障碍。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首先,加强返贫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返贫监测的职责和权力。此外,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受访者的合作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五段:展望未来。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到的返贫监测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返贫问题,加入到返贫监测工作中来。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助力扶贫事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对返贫监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扶贫工作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返贫监测是确保扶贫成果可持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向贫困人口提供更好帮助的基础。希望在返贫监测工作中,各方能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实现一方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贫监测报告篇十二
近年来,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摆脱贫困并不意味着终身不再贫困。对于已经脱贫的人群,返贫风险依然存在,返贫监测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返贫监测培训,这使我对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避免返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返贫监测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返贫监测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返贫监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看一个人是不是重新陷入贫困,而是要对其经济、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返贫监测中,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如家庭收入情况、就业稳定性、教育健康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洞察其脱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了解返贫现象的多层因素,我们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确保脱贫之路更加长久。
其次,返贫监测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在返贫监测中,数据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是追踪返贫现象的基础,也是制定政策和方案的依据。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隐患。只有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返贫现象的变化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
再次,返贫监测需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返贫监测需要一支专业、高素质的队伍去进行,这些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返贫监测的培训中,我们学到了如何科学地分析数据、制定评估指标和综合评估结果。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返贫监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岗位的人员密切合作。因此,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共同推进返贫监测事业的发展。
此外,返贫监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返贫监测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监测和预防返贫现象。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企业界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公众和志愿者应积极参与,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我们才能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返贫监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贫困人口。返贫监测不是一种单纯的统计数字,而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更好地重现脱贫之路。我们要重视贫困人口的个体需求和特定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政府应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政策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帮助和支持。只有将返贫监测与服务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实现获得更好生活的梦想。
在参加返贫监测培训后,我对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避免返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返贫监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且要以更好地服务贫困人口为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为更多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发展。
返贫监测报告篇十三
按照_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道德感召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