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梦大班教案(模板17篇)
教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总结并改进教学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融合目标:有兴趣说说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能与普班幼儿初步合作,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活动课时:
1课时。
设计思路: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这个活动的融合目标从融合在我们班的两位特教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制定的。对于常见的动物,黄一凡和毛心怡能认识并说出名称。在我们的融合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本领的情景,所以此次的融合目标具有可行性。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小结:狮子应该站和长颈鹿一个方向,是为了站的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
(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
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两合作。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幼儿和特教幼儿一起合作。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小结:原来叠高有很多好办法,但是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大家一起搭建时还要互相配合。
四、经验拓展,留疑引疑。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小老鼠一起玩了“叠罗汉摘月亮”的游戏,也找到了叠罗汉的关键秘密就是要注意平衡,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二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出示“乌云”图片)(2)谁来了?乌云遮住了月亮妈妈的脸,你们想对它说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说出绘本中的语言对话)不行,不行,乌云,你别过来,别过来,月亮会哭的!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我和月亮说了一句话,现在我要走了,再见!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设计思路:
一天之中有白天和黑夜,本次活动是一个绘本阅读,看了绘本以后,我发现文字较少,图片简单易懂,比较适合低年龄的孩子们阅读,结合本月主题“白天和黑夜”,我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将绘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让这本绘本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在主题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情感的发展上比较欠缺,希望通过绘本主人公“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孩子们内心的情绪变化,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夜晚景色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大绘本2.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我根据一本绘本进行创编的,刚拿到绘本的时候我就被简单的图画所吸引,因为它特别适合低年龄的幼儿阅读,之后我又到网上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绘本是给0―3岁的幼儿阅读的,因此在教学难点上我进行了提升,不仅有说的,想象的,还有情感上的培养。
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将目标的重点落在了情感表达上,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将目标牢记于心,无论是舒缓的音乐,还是简单的绘本,到最后的哄宝宝睡觉,都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让幼儿沉浸在夜晚的美景中。另外通过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幼儿内心的情绪变化,体验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转变。
活动中孩子们令人意外的表达让我感觉很惊喜,因此我也用简洁巧妙的语言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经验,我始终告诉自己,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尽量让他们表达,让他们找出答案,而我则是倾听者和引导者,到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对着绘本上的月亮妈妈说再见,这时我终于体会到了这节课的成功点,孩子们已经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月亮妈妈”,在回教室的路上他们还在高兴的说着月亮妈妈。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三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3、有兴趣说说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能与普班幼儿初步合作,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1课时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这个活动的融合目标从融合在我们班的两位特教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制定的。对于常见的动物,黄一凡和毛心怡能认识并说出名称。在我们的融合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本领的情景,所以此次的融合目标具有可行性。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小结:狮子应该站和长颈鹿一个方向,是为了站的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
(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
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两合作。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幼儿和特教幼儿一起合作。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小结:原来叠高有很多好办法,但是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大家一起搭建时还要互相配合。
四、经验拓展,留疑引疑。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小老鼠一起玩了"叠罗汉摘月亮"的游戏,也找到了叠罗汉的关键秘密就是要注意平衡,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要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从让孩子观察现实中月亮图片开始,引出孩子对月亮味道的思考,把孩子从现实带人到想象的天地中。“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很让人惊喜“是月饼味道的。”而面对接二连三“草莓月饼味道”“柠檬月饼味道”,我给予肯定的同时没有及时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导致对月亮味道的想象由惊喜变成了单调。在对水里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想象过程中,孩子的回答都显得那么理性,“水里的月亮是没有味道的。”“它是月亮的影子,是假的。”“水里的月亮是白开水味道的。”“是冰冰的、凉凉的。”我提问了很多学生,试图从他们中间找到富有童趣的声音,但一个个的回答都是那么的现实。这又一次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普遍都缺乏童趣和想象力,在这个充斥着电视、电脑等画面感十足的信息时代,孩子见得多了,想得少了,过早的成人化了,童年都缺少了童趣。而课堂上,面对孩子们没有童趣的回答,我应该要抓住这次的机会去激发、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但可惜不是很成功。
二、要注重想象,为孩子创设想象的空间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缺乏想象力,面对这个问题老师要做的就是尽量为孩子创设想象的空间和机会。每一本图画书都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好素材,《月亮的味道》中“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封面上的圆月怎么变成了封底上的弯月?”“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故事的最后,在小鱼和月亮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间。在设计教学时,整节课我为孩子创设的最大的想象空间是水里的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小鱼和月亮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我考虑到了故事的延续性,觉得这样顺着故事的发展继续往下想象是比较合理的,但忽视了在这样的空间里学生想象的余地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思维受水的局限,在他们的认知里水就是没有味道的,水里的月亮是月亮的影子,小鱼是吃不到月亮的,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孩子的想象空间就变小了。如果改成你如何到月亮上去,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可能面对这样的情境,学生想象的空间会更大。
三、要注重语言训练,培养孩子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时,我就重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表达完整,要注意观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月亮的味道》和大多数图画书一样,故事的发展中情节都是相似的,文字表达上只存在个别差异,这就成为了训练学生语言的好素材。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语言表达适合从模仿开始,因此在教学《月亮的味道》时,我引导学生边观察图画边听我缓缓讲述故事中小海龟和大象的情节,学生在两次听到小动物相似的话和月亮相同的反应后,就能自发的模仿图画书中的语言,然后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就渐渐变成了学生和老师一起学用图画书语言进行讲述。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小老鼠自己吃到月亮后是怎样做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把“分享”的美好播种到了大家的心里,分享会让人感到快乐、幸福,心里会甜甜的。体会到了分享的美好,我又让学生思考小动物们是怎样吃到月亮的?有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的团结,团结合作、坚持不放弃,努力过后品尝到了最美味的月亮,才有了挤在一起美美睡觉的温馨一幕。希望这次的图画书课能将“分享”和“团结”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里,在今后的行动中发芽开花。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四
1、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尝试与同伴一起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探索活动中合作的快乐和重要。
有兴趣说说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能与普班幼儿初步合作,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在小动物摘月亮的文学情景中,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1、故事ppt、建筑场馆ppt。
2、纸杯、瓶罐、纸板、小盒子等废旧材料用语叠高,悬挂的"月亮"。
1课时。
1、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1)故事《月亮的味道》是一本情节有趣、意境优美的绘本。开头一页的大画面上就有许多眼睛在黑夜里觊觎着月亮,为了够到月亮,动物们一个叠一个,搭起了天梯,最后天梯不但没有倒,反而愈搭愈高了!饶有趣味的作品内容,牢牢地吸引了幼儿。针对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显着提高这一年龄特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重点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
(2)这个活动将文学作品与科学探索相整合,作品的情节能让幼儿充满好奇,充满快乐,产生游戏的冲动,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探究"叠高"的秘密,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重要,进一步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活动主要采用了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和操作法。前半部分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讨论并发现叠高的方法。后半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将幼儿习得的外化的知识进行内化理解,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经验拓展,体现了学习生活化。延续活动也可以引起幼儿再探索的兴趣,其实这也是本活动的最大价值。
2、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分析:
(1)对于叠高的方法,大班幼儿已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对叠高中蕴含的"奥秘"却不甚清楚。同时,大班幼儿对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极感兴趣,愿意参加探究、操作、实验等活动,能积极尝试发现问题。本活动依循了大班幼儿的兴趣,对其认知和能力上均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班幼儿喜欢对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一些推测,思维也比较自如地从"发散"到"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大班幼儿在有意倾听、问题讨论、模仿操作、小组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中,感受并理解作品内容,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种体验,积累一些经验,成为"快乐的、主动的建构者"。
(3)这个活动的融合目标从融合在我们班的两位特教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制定的。对于常见的动物,黄一凡和毛心怡能认识并说出名称。在我们的`融合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他们学本领的情景,所以此次的融合目标具有可行性。
一、课件导入,引发好奇。
1、这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说。
2、这里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的故事,一起看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注:请特教幼儿复述。
二、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1、分段看看讲讲ppt。
关键性提问:
(1)海龟这么小,大象这么大,大象该怎么站才能够稳稳地站到海龟的背上,小海龟在下面又不受伤呢?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关注特教幼儿,学一学动作。
(2)长颈鹿怎样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他是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
(3)你们觉得狮子过来,它的头往哪边站才会比较稳呢?为什么?
小结:狮子应该站和长颈鹿一个方向,是为了站的更稳。
2、想想议议。
(1)小老鼠能够成功地掰到月亮,尝到月亮的味道,是它一个人的本领还是什么原因?(引导幼儿说出互相合作)。
(2)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够到月亮的?(慢慢地叠起来,站的稳稳的,互相配合,合作很重要)。
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最后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月亮的味道。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两两合作。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请能力强的幼儿和特教幼儿一起合作。
3、经验交流。(突出叠高中"平衡、合作"重要性以及要达到成功的一些小窍门,如:坚持性、认真细致等。)预设问题:
(1)叠罗汉能叠那么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是不是一下子成功的?有没有失败过?最后是放弃还是继续下去的?
(3)过程中是怎么进行合作的?有没有商量过?
小结:原来叠高有很多好办法,但是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保持平衡。大家一起搭建时还要互相配合。
四、经验拓展,留疑引疑。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小老鼠一起玩了"叠罗汉摘月亮"的游戏,也找到了叠罗汉的关键秘密就是要注意平衡,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五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ppt课件、动画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图。
1、重点:通过学习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难点:如何让幼儿了解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2、观看故事动画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
(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
小结: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不断变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
(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3、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谁知道,接着往下月亮会再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谁来说?(会变成,像小船的,会变成像镰刀的)。
(3)求证。观看ppt,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小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开始的时候月亮是由瘦慢慢变胖了,变成了满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变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随便变化的?(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4、认识新月、月亮变化周期。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吗?为什么老师没把新月请出来,让米奇告诉你吧。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
师:新月过后?(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形如弯弯的眉毛,所以这时的月相叫“饿眉月”。)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叫他峨眉月。
小结:原来在峨眉月出来之前,新月是最先出来的。
(2)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
月亮就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时间为29.53天,也就是中国农历一个月长度。
(3)老师这有一张图片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月相图”
5、操作实验。
请你也做一个“月相图”,7个人一组一起来做吧。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学生观月相、画月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月相的“距离”,为上课做好铺垫。课上,我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月相图,观察之后,大家发现几乎每个同学记录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个用flash做的月相变化图,对比之下,大家总结出了一个月中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对月相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到较抽象的认识,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讨论。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课上,我和学生在总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并不时地用手在那比划,其实是在用手做模拟。接下来的交流,也证实了我的想法,学生确实拿着书、手等上来边说边演,甚至还画了草图,乖乖,和我想给他们看的动画演示基本一致,这讨论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
再而,不可轻视学生的观察。当学生看完我准备的月相形成的动画演示后,就有学生对我的这幅图提出了疑问:当月亮转到满月这个位置时,我们怎么看得见月亮呢?地球不是把太阳照上来的光挡住了,地球比月亮大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还真把我问住了,幸亏是在课后问的,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面对全班解释。课后,我赶紧上网充电,才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上,称为白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称为黄道。白道和黄道之间有5°9′的一个夹角,所以月球运行到满月的位置时,看似被地球挡住了,其实由于太阳和月球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不会出现月球每运转到满月位置时,就看不见月亮。只有当月球与太阳同时位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才可能发生月食,即学生说的看不见月亮了。第二班教学时,也碰到了这样的学生,由于前面做了“功课”,所以当场就做了一番解释,听得学生是无比佩服。其实,我还真得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他们的“刁难”,我也不会去学,去看,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的想象,并学说句子“***,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的线索以及规律;通过操作,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重点:
感受故事的有趣发展,尝试想象并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活动过程:
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猜想和阅读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味道吗?
(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迁移到绘本的阅读线索,激发幼儿说的欲望,从而让幼儿带着一丝悬念、一丝疑惑进入绘本的阅读。)。
2、出示封面和封底,通过月亮形状上的变化让幼儿猜想故事的内容。
(对于绘本类图书而言,封面和封底很重要,因为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隐藏绘本内容的重要线索,引发幼儿想象并尝试表达,所以阅读从封面开始。)。
二、幼儿自主阅读,大胆想象与表述。
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知道吗?它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能吃到吗?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绘本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在阅读时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并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图书中的信息,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给予幼儿一个猜想的空间,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诱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中体验故事的有趣及小动物们合作分享的快乐。
(一)、播放课件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
1、黑暗中是什么在偷看着月亮?有几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
2、为什么小动物都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有效完成目标)。
(二)播放课件2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谁第一个想去摘月亮?它是怎样去的?表演小海龟爬山的样子。
2、是呀小海龟的办法真不错。可是它摸到月亮了吗?
(三)播放课件3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2、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海龟请来谁。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讲述绘本片段,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动物与月亮的不同心理,同时,也是为孩子的自主讲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来帮助的小动物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月亮与动物玩游戏的乐趣,更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四)播放课件4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2、幼儿观察说出请来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说”是幼儿绘本阅读的基本能力。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句子结构完整,有益于出现大量的复句。在《月亮的味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句式就是“***,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幼儿在这个句式出现两次后,就能够结合画面尝试说出完整的句型。)。
(五)课件播放5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请来了谁?它会怎么喊呢?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喊长颈鹿。
(六)课件播放第6页。
1、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吗?
2、这么多的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做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七)课件播放第7页。
1、小猴子还是够不到月亮,它请谁来了?
2、老鼠是怎样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
(有了前面的讲述经验,孩子对讲述的内容、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逐步地退出,给予孩子自主讲述的机会。在讲述过程中,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叠罗汉”的趣味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变化,跟随动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充分感受故事中蕴涵的互爱、快乐、分享的喜悦与满足。)。
(八)课件播放第8页。
1、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这么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2、现在月亮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九)课件播放第9页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个动物,引出小鱼。
2、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引出小鱼的出场,小鱼的疑惑也同时是孩子的童趣疑惑,’小鱼为什么要这么想?水里的月亮能吃吗?)。
四、幼儿阅读绘本,懂得团结力量大,体验分享乐趣多。
(一)教师完整读绘本。
“小朋友安静翻书,跟着老师一起完整的阅读绘本。”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读绘本,使孩子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故事意义。)。
(二)、再次出示封面和封底的月亮,引导发现月亮表情的变化。
“谁来说说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做成梯子,它们为了同一个心愿一起努力,一起合作。终于让老鼠够到了月亮,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小老鼠没有忘记它们的好朋友,和它们一起分享了月亮。所以动物们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
(首尾呼应,绘本主题的升华,让孩子通过细微的观察,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五、延伸活动,想象迁移,继续探索思考与月亮相关的问题。
“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你会邀请哪些朋友和你一起合作分享呢?”
活动反思: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绘本。书名“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把握故事的主旨,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图书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次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讲述到第二次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做到前后呼应,从阅读封面封底开始到结尾从仔细观察封底封面月亮表情的变化结束,是孩子从猜想到反思的过程。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的想象,并学说句子 “***,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3、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ppt、音乐舒伯特的《小夜曲》、每人各一本图书《月亮的味道》
(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的线索以及规律;通过操作,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感受故事的有趣发展,尝试想象并讲述故事小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猜想和阅读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味道吗?
(通过孩子的生活经验迁移到绘本的阅读线索,激发幼儿说的欲望,从而让幼儿带着一丝悬念、一丝疑惑进入绘本的阅读。)
2、出示封面和封底,通过月亮形状上的变化让幼儿猜想故事的内容。
(对于绘本类图书而言,封面和封底很重要,因为它承载着重要的信息,隐藏绘本内容的重要线索,引发幼儿想象并尝试表达,所以阅读从封面开始。)
二、幼儿自主阅读,大胆想象与表述。
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你们想知道吗?它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能吃到吗?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绘本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在阅读时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并用自己的经验解释图书中的信息,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阅读前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需要,有意识地阅读图书,给予幼儿一个猜想的空间,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诱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三、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从中体验故事的有趣及小动物们合作分享的快乐。
(一)、播放课件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
1、黑暗中是什么在偷看着月亮?有几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
2、为什么小动物都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
(教师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有效完成目标)
(二)播放课件2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谁第一个想去摘月亮?它是怎样去的?表演小海龟爬山的样子。
2、是呀小海龟的办法真不错。可是它摸到月亮了吗?
(三)播放课件3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2、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海龟请来谁。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教师讲述绘本片段,一方面是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动物与月亮的不同心理,同时,也是为孩子的自主讲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来帮助的小动物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月亮与动物玩游戏的乐趣,更形象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四)播放课件4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有没有够到月亮呢,为什么?它会怎么办呢?
2、幼儿观察说出请来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说句型“***,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说”是幼儿绘本阅读的基本能力。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句子结构完整,有益于出现大量的复句。在《月亮的味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句式就是“***,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幼儿在这个句式出现两次后,就能够结合画面尝试说出完整的句型。)
(五)课件播放5页,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大象请来了谁?它会怎么喊呢?我们一起来学大象喊长颈鹿。
(六)课件播放第6页。
1、你们猜猜月亮是怎样做的呢?小动物们会放弃吗?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吗?
2、这么多的小动物一个叠一个做成了梯子,它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七)课件播放第7页。
1、小猴子还是够不到月亮,它请谁来了?
2、老鼠是怎样爬上猴子的背?有没有吃到月亮呢?
(有了前面的讲述经验,孩子对讲述的内容、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逐步地退出,给予孩子自主讲述的机会。在讲述过程中,孩子充分感受到了 “叠罗汉”的趣味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变化,跟随动物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充分感受故事中蕴涵的互爱、快乐、分享的喜悦与满足。)
(八)课件播放第8页。
1、小老鼠吃到月亮了吗?“为什么这么小的老鼠也能吃到月亮呢?”
2、现在月亮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九)课件播放第9页引导幼儿发现少了一个动物,引出小鱼。
2、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为什么?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引出小鱼的出场,小鱼的疑惑也同时是孩子的童趣疑惑,’小鱼为什么要这么想?水里的月亮能吃吗?)
四、幼儿阅读绘本,懂得团结力量大,体验分享乐趣多。
(一)教师完整读绘本。
“小朋友安静翻书,跟着老师一起完整的阅读绘本。”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读绘本,使孩子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故事意义。)
(二)、再次出示封面和封底的月亮,引导发现月亮表情的变化。
“谁来说说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一个叠一个做成梯子,它们为了同一个心愿一起努力,一起合作。终于让老鼠够到了月亮,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小老鼠没有忘记它们的好朋友,和它们一起分享了月亮。所以动物们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东西。
(首尾呼应,绘本主题的升华,让孩子通过细微的观察,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五、延伸活动,想象迁移,继续探索思考与月亮相关的问题。
“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你会邀请哪些朋友和你一起合作分享呢?”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绘本。书名 “月亮的味道”就足以使孩子们的小脑袋中产生无数的小问号,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们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确确实实吃到了月亮,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带给孩子的无限乐趣。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把握故事的主旨,力求让孩子体验故事的情趣。《指南》在对幼儿阅读图书的教育建议中提出“保证幼儿自主阅读”“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就是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图书用自己的速度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次让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讲述到第二次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更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并进而体会小动物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设计活动环节时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做到前后呼应,从阅读封面封底开始到结尾从仔细观察封底封面月亮表情的变化结束,是孩子从猜想到反思的过程。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 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验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2. 喜欢阅读,能对故事内容展开想象。
活动准备:
ppt、绘本《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每年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怎样的?
3. 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二 、看ppt,听讲故事,理解作品
(老师边讲述故事边插问)
1. 请大家数一数画面上有几双眼睛?有几只小动物?
2.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请你们帮帮它们,怎样才能够够到月亮?
3. 小鱼在想什么?你们认为它说得对吗?
4.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5. 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三、完整欣赏,想象迁移
1、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欣赏这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
2、如果让你们也来摘月亮,你们会想什么办法?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九
1、通过自主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丰富造型经验。
2、在看看、摆摆、说说中感受叠罗汉造型的多样与有趣。
《月亮的味道》、操作材料(有月亮画面的底板、动物角色)。
能通过摆放图片,进行叠罗汉组合造型。
情景教学法、讲解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使幼儿产生兴趣。
1、播放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
2、师:想尝一尝吗?你们想,我也想,有一群动物更想。
3、师:有哪些动物呢?(播放课件)
师:找到它们了吗?看一看,这么多动物会是谁呢?
观看月亮图片,看画面一,看一看有几双眼睛,并猜猜它们是谁。 通过提问“你尝过月亮的味道吗?”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将幼儿带入故事的情境。
二、引入情境,交流经验。
1、播放课件(画面三)“月亮和动物们”,教师讲述情境。
提问:够不着月亮,这可怎么办呢?
2、播放画面四“动物叠罗汉”,引导幼儿交流“叠罗汉”的经验。
师:看,动物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它们是怎么做的?
师:它们叠上去的样子看起来像什么?像不像梯子?
3、观看典型造型的ppt,了解叠罗汉的式样、方法、重点等。
三角形——从下面往上一层层叠起来的,下层最重要,下面多上面少,看上去稳稳的。
倾听故事情境,思考老师的问题,讲述自己的想法。
观察画面四“动物叠罗汉”,描述像什么。
太阳形——围着中间的一个叠,样子很美,中间的最重要,周围的都围绕着他叠。
示范造型并小结:原来叠罗汉的方法有许多种,可以高高的、可以稳稳的,还可以美美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叠罗汉”。
1、提出要求:现在请你们帮助动物们。要求是:八个动物都参加;根据你们底板上月亮的位置,给动物们摆不同的叠罗汉造型;最后要能吃到月亮。
2、指导幼儿操作:板要竖着放,力气大的,个子高的要放在下面,月亮高高的你要把小动物也搭得高高的。
3、展示作品。
了解叠罗汉的要求。
根据现有画面摆放动物卡片,进行叠罗汉造型。
观看、感受不同的造型。说说叠出了什么造型,谁最重要。
借助“吃到月亮”这个情境,引发幼儿对摆放造型的兴趣;通过提供不同高度的月亮底板和相同数量的动物,增加造型的可变性与难度。
四、在故事情景中结束活动。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
1、认读生字。
2、出示卡片上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开火车的形式,小组比赛。)。
3、扩词比赛。(扩词后,要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伙伴理解。如:动作、实物演示等。)。
1、静态观察:读字。
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如:我发现女字写好第一笔很关键。)。
2、动态观察:看范写(观察教师范写,注意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
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
语文园地二。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
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一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出示"乌云"图片)(2)谁来了?乌云遮住了月亮妈妈的脸,你们想对它说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说出绘本中的语言对话)不行,不行,乌云,你别过来,别过来,月亮会哭的!对不起,对不起,刚才我和月亮说了一句话,现在我要走了,再见!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一天之中有白天和黑夜,本次活动是一个绘本阅读,看了绘本以后,我发现文字较少,图片简单易懂,比较适合低年龄的孩子们阅读,结合本月主题"白天和黑夜",我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将绘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让这本绘本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在主题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情感的发展上比较欠缺,希望通过绘本主人公"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孩子们内心的情绪变化,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夜晚景色的美好。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大绘本2.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本次教学活动是我根据一本绘本进行创编的,刚拿到绘本的时候我就被简单的图画所吸引,因为它特别适合低年龄的幼儿阅读,之后我又到网上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绘本是给0—3岁的幼儿阅读的,因此在教学难点上我进行了提升,不仅有说的,想象的,还有情感上的培养。
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将目标的重点落在了情感表达上,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将目标牢记于心,无论是舒缓的音乐,还是简单的绘本,到最后的哄宝宝睡觉,都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让幼儿沉浸在夜晚的美景中。另外通过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幼儿内心的情绪变化,体验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转变。
活动中孩子们令人意外的表达让我感觉很惊喜,因此我也用简洁巧妙的语言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经验,我始终告诉自己,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尽量让他们表达,让他们找出答案,而我则是倾听者和引导者,到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对着绘本上的月亮妈妈说再见,这时我终于体会到了这节课的成功点,孩子们已经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月亮妈妈",在回教室的路上他们还在高兴的说着月亮妈妈。
当然整节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语过于冗长,为了让幼儿理解也经常重复语言,我应该给孩子们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以便于他们能够更清楚的理解和表达。语言活动中还是要注重幼儿语言的表达,因此我将考虑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多说,多方位感受。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二
知道水会倒映影像。
理解故事并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天上的月亮。
课件准备:《猴子捞月亮》故事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水盆。
活动过程
猜谜激趣,引出主题。
——有时挂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猜猜这是什么?(月亮)
——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月亮呢?(天上)
——可是一群小猴子却发现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引导幼儿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播放故事音频《猴子捞月亮》第一、二段,鼓励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小猴子用什么办法来捞月亮?
——你觉得它们的方法能捞到月亮吗?
——小猴子到底有没有成功捞到月亮呢?一起继续听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猴子捞月亮》第三、四段,引导幼儿了解水会倒映影像。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捞月亮,结果月亮变成什么样了?
——小猴子又努力去捞月亮,结果只捞到什么?
——为什么小猴子捞不到月亮?
小结:无论小猴子怎么努力都没能把月亮捞起来,这是因为月亮根本没有掉到井水里去,它一直在天上好好地挂着呢。水里的月亮只是天上月亮的倒影。
出示水盆,幼儿每组一个,引导幼儿观察水中倒影,进一步理解水会倒映影像。
1、将幼儿分组,讲解观察注意事项,告知幼儿观察时请小心用水,给小组分发水盆。
2、请幼儿朝水盆里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观察水中倒影。
——水中出现了什么?
——水中倒影的表情、动作和你的表情、动作一样吗?
小结:水面就像镜子,能倒映影像,我们做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倒映在水里。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三
1、独立阅读图画书,寻找感兴趣的画面,比较连贯地表述图画信息。
2、随同伴介绍关注相应画面,并倾听他人讲述图片的内容,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关注故事线索发展,体验月亮与小鸟相互关爱的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能简单复述故事。
绘本《晚安,小月亮》幼儿人手一本。
1、出示图画书,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看图画书的兴趣。
——今天老师为每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图画书,瞧!图画书封面上画着谁?月亮和小鸟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引导幼儿猜测)。
2、小结看图画书要求,指导幼儿看图画书。
——把这样的一本好书与同伴一起分享着看是应该注意些什么?
(引导幼儿说说看图画书的要求)。
——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看图画书。(幼儿看图画书,教师指导)。
3、集中幼儿,大胆表述图画信息。
——你最喜欢图画书那一页?你能用一段话来说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些什么?(引导全体幼儿翻到这一页一起倾听。)。
——谁也喜欢这一页图画书?谁愿意来补充说说?(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还有那一页你也很喜欢?你能用一段话来说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些什么?(依次引导幼儿大胆表述不同画面内容)。
4、教师连贯讲述图画书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月亮与小鸟相互关爱的情感。
第一次接触到绘本,不知道以怎样的形式来上,所以大致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参考了骨干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我的奶奶真麻烦》,但个别教学环节我也稍微做了调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着两点不足。其一:对班中幼儿已有的绘本阅读基础了解不足,对班中孩子边翻书边倾听的学习常规把握不够到位,使整个活动欠缺了良好的活动常规的保障。其二:我在引导幼儿着重欣赏或讲述绘本中个别图片内容时缺乏指导语的引导,教师的课堂组织应变灵活性不足。至于以这样的形式展示绘本教学是否合适,也是在这次研讨活动中有待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商榷的。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四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认记生字。
理解“月亮的心愿”和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练习朗读。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月亮的心愿:范读》,动画《月亮的心愿:生字学习》。
3课时。
第一课时。
同时质疑:“心愿”是什么意思?
(生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听后自读课文,评价,激起读书兴趣。
(1)个人自由读课文,自己评价。
(2)同位互相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4)教师总结。
1.同桌合作读读课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议议:“月亮刚开始说得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月亮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
3.读1、2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观察课文插图一)从图中能看出这些吗?说一说月亮笑什么呢?
5.(观察课文插图二)看看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中有什么不一样呢?月亮愁什么呢?
课结束前,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思考:读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1、学生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生字读。
(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
(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
(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记生字。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学生找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的?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偏旁的字。
(2)其它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进行识记。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或投影片:将结构相同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学时依次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读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读过生字,同座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让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以上教学过程可利用动画课件《月亮的心愿:生字学习》辅助完成。
朗读全文,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第三课时。
1、按序读卡片。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教师读出一字,学生快速拿出卡片,并读出生字和反面的词语。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
(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1、乌鸦反哺。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从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2、听故事,念童谣。
故事:《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
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有一天,森林发生大火,鸟类纷纷逃离。大乌鸦想带着乌鸦妈妈飞离灾区。妈妈飞不起来,大乌鸦非常紧张,绕着大树飞来飞去。
“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想办法救妈妈。”大乌鸦说。其他鸟类也都劝大乌鸦不要管妈妈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妈妈。我爱妈妈。”大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烈,大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大乌鸦并没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
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大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救了乌鸦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大乌鸦飞回鸟窝,乌鸦妈妈张开双翅,紧紧抱着它:“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谣:《大乌鸦》。
大乌鸦,抓只虫虫喂妈妈。我要学习大乌鸦,爱爸爸,爱妈妈,做个孝顺的好娃娃。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五
1、学习看图猜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3、重点认读字词:味道、动物、伸、够不着、袋鼠、肯定。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大图书、大字卡、大头饰
一、引题
师:很多小动物也非常喜欢月亮,你们猜猜它们是为什么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二、出示大图书阅读观察理解
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称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讲述故事) 观看图书p1—p3。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动物”)是谁想要去尝一尝月亮?(出示大头饰“乌龟)小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出示字卡“够不着”) 乌龟叫来了谁?(出示头饰“大象”,并按顺序摆好)教师翻阅图书,适时出示大字卡“袋鼠”
师:最后谁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这一次为什么不轻轻往上一条呢?(出示字卡“肯定”)
师:有哪些动物尝到了月亮? 它们有什么感觉?
你们吃到最好的东西时会怎么说?
小鱼看到大家费那么大的;力气摸到月亮。它是怎么想的?
你们同意小鱼的想法么?
三、 看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结束。
师:故事听完了,小动物们品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
师小结:叠在一起就够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著名图画书。这是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大概。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图画书。
《月亮的味道》这个语言活动,非常富有趣味性,故事轻快幽默,富有想象力。《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要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
月亮挂的高高的,小动物们怎样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他们会怎么做呢?在集体活动前,我通过问题“ 你们知道月亮的味道吗?”让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孩子们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争着发表自己想法 ,大家的想法意见都不相同。有的小朋友说月亮的`味道是甜的,有的小朋友说是咸的,有的说是酸的。我以讲故事内容,让幼儿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和奇妙为突破口,边根据幼儿的回答灵活的调整动物图像的叠加顺序与月亮图像的变化,体会小动物们一起分享月亮味道的愉悦,最后根据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孩子的已有经验也了解不够。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的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百科: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月亮。
2、童易软件。
3、月亮变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以猜谜形式引出月亮。
师: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弯弯的”“圆圆的”等词语。
2、有一天,天气冷了,月亮姑娘想做件衣裳,不过,月亮姑娘做衣服时,发生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作《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提问:
1、月亮姑娘做衣裳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幼儿根据所听的故事内容,自由回答)
2、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合身的衣服呀?(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回答。教师总结:因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
三、结合月亮变化图,分段欣赏flash故事
t:月亮姑娘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看一遍、听一遍故事。
1、刚开始的时候,月亮姑娘是什么样的呀?(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出示图片)
t:为什么要做衣裳?(夜晚,凉风吹的她有点冷)
2、t: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裁缝师傅那里取衣服,它取到的衣服能穿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她胖了一点,像弯弯的镰刀,出示图片)
t:看来裁缝师傅得给她重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
3、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又去拿衣服,这次她的衣服好穿了吗?为什么?(不能,月亮姑娘又胖了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出示图片)
t: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去拿衣服,这次她穿到合身的衣服了吗?(没有)
t: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月亮姑娘穿上合身的衣服呢?(幼儿自由回答,用完整句表达)
四、结合软件,引导幼儿了解月亮的整个变化过程
t:小朋友帮月亮姑娘想了好多好办法,到晚上,你们去告诉月亮姑娘,好吗?不过,老师告诉你们,月亮姑娘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幼儿一起参与,了解月亮由弯到圆,再由圆到弯的变化过程。(利用软件,使幼儿建立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话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如:月亮弯弯像眉毛等等)
五、完整欣赏故事,加深理解
t:你们知道月亮姑娘的秘密了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这个故事吧!
(幼儿最后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月亮的梦大班教案篇十七
1.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探索,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2.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3.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
课件准备:“月亮”组图;“变化的月亮”图片。
纸面教具:《月亮的变化》记录单。
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变化的月亮”;颜料、水粉刷、颜料盘、白纸、蜡笔。
一,出示组图联系幼儿已有经验讨论月亮的形状
——天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挂在天上,月亮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你看到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发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月亮变化的规律
——慢慢地拉动细绳,看看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有什么规律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
——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左边的小月牙和右边的小月牙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四,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月亮形状变化规律
1.教师介绍绘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