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的认识论文(优秀15篇)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乎着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好的总结应该具备简明扼要的特点,避免过于冗长和废话。写总结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总结方式和表达方式。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叙述和研究,其次分析现代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建筑贡献重要力量。
中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理念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当前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内容包含了建筑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性的融入到其中,通过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科学性的运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地位,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获得更高的成就。
当前建筑行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占据了主要原因。当前在建筑企业中,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企业快速、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理念分析建筑企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有效实现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其管理模式需要有效运用现代理念进行科学性的改革和创新,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给予当前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充分的重视,让管理焕发新生机;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强硬的施工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第三,提高基础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理念并有效规范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推进当前建筑企业完善管理漏洞,为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飞速发展[2]。
(1)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效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1]。
其次,设立独立的部门,使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并充分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基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硬件配备的标准,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现现代化标准提供重要的支持,推进当代的建筑企业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2)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完善监管体系。在现代化标准下,建筑企业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3]。
当前的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前监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的制度,并且需要对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性的监督和检查,针对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高监管的力度,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在不定期的检查中,一旦出现质量工程质量低劣的建筑,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4]。在时代的发展中,良好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相关部门要对其提高监督的力度,在监管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进步。
(3)应用现代化的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和运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现代化的思想下,要求建筑行业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并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其环保的理念。在当前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科学技术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提倡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这样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较强的环境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提升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中,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非常多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都具备了单一性的特点,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和技术处理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实际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现场中有问题的操作以及施工管理进行指导,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升中国建筑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的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对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且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建筑企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化理念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这是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进行转变的重要基础。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二
认识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也让你知道了大学是为你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
而我本次选择实习的地方时离家比较近的兰州和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七月十六号实习到八月六号,近二十天的时间。在实习期间,我在公司几乎是在每个部门都带上一两天,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制度。
本次我待的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全球五百强,但是这也是一家中小型公司,这家公司面积占地虽然不是很大,可是一个公司该有的结构都成立。人员虽然不是那么多,但是每个员工都有很好的经验以及很强的知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很多现在社会上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人际交往,接人待物等等。我很感谢这次的社会实践帮助我的老师,我会记得他们教给我的东西,我也会好好努力的在学校。谢谢他们。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三
2.会计国际化的背后。
2.1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1)有利于处理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制定出的符合本国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会计准则,能通过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来扩大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以此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2)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活动也日渐频繁,反倾销等贸易争端问题也逐渐增加。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针对此类国际贸易争端,最有利的就是从财务会计角度出发,证实我国企业没有低于成本来销售,其次是制定策略以降低成本,这样才会有竞争优势。
2.2会计国际化的推动力。
(1)发展国际经济合作,实现跨国经营的必然要求。国际经济合作已不仅限于通讯、市场、资金等条件,还涉及各国不同的投资类、折算类以及进出口类会计。因此,要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企业必须了解相关国家的会计政策,向别国的债权人及投资者提供具有公允性和真实性的会计信息,以便于节省编写报告的人力、财力、物力,同时也便于公司内部的整体评价,提高其国际可比性及有效性。
(2)会计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是伴随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必须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拓宽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从业范围,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会计准则、核算方法,都要求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3)增强会计的监督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金融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会计国际化能使中国借鉴国际上有关会计的先进核算和监督手段,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以此增强我国会计的监管水平,提升防范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提高中国会计信息的`服务质量。
(4)降低会计成本的必然要求。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时候,由于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导致会计人员需编制多种财务报表,以满足相关国家的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若各国在对会计资料报告上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会计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
3.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3.1我国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化。
在中国,会计核算方法和监督手段是会计标准的特殊形式,实际上起到了会计准则的作用。即使部分内容还没有形成具体的会计准则,如所得税会计、财务报表的列报、资产减值和合并会计报表等,但这些内容在制度和办法中都有规定,即上述已经做出规定的制度和方法,已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3.2我国的国际化会计实务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初步达到国际化水平,但会计实务还未达到这个高度,意味着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的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当实务与理论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3.3我国市场环境不够成熟。
我国会计准则赖以存在的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资源配置还没有完全脱去计划经济的痕迹,将国际会计准则融入中国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中,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但要国际会计惯例与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的会计规范和实务结合起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3.4我国企业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则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更强调利润,导致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侧重于利润表。
4.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步伐的设想和策略。
4.1健全会计体系,并建立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
(1)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国际会计体系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国家的会计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努力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话语权,进而向其他国家展示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实务做法,扩大我国会计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2)落实国际会计研究机构的建立。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国际会计研究机构,交流学习并相互影响,以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在努力提升我国会计界的学术研究水平,培养更多的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的同时,相关机构还应及时总结会计实务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取的经验。
(3)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环境,稳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国有股权在国有企业中所占比重大都超过51%,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影响了公司的内部治理,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鉴于会计市场的现状,我国不能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开展合作并进行协调,即在借鉴国际上较先进的会计理论的同时,还应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以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
4.2完善会计法制监管,夯实会计国际化基础。
我国应该对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及责任、执行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并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以此保证会计工作不流于形式,并加强报告审计员的独立性和审计的监管作用,减少舞弊现象,从而完善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
4.3开放国际会计服务市场,扩大我国会计影响力。
我国应继续开放会计服务市场,使其他合伙国家的债权人和投资者更有安全感,如在促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和国际会计公司合作的同时,使注册会计师能突破国界的限制,在国际间自由活动;建立并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改善cpa的监管体制,增强cpa的风险意识与法律责任意识。
4.4推进会计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间的会计交流。
加快会计教育和继续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可以在高校的经管院系中开设与国际会计相关的课程,使每位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掌握基本的国际会计知识,以便进行更深层次的协调。同时,政府等相关组织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高素质、多层次的会计实用人才的培养,并促进会计信息使用者形成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
5.结语。
我们应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目标均是为了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都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会计国际化的实现还需要除会计以外的其他相关领域的力量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形成发展的统一步伐。因此应该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环境,学会利用国际上的各类资源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比性,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融资成本,增加其协调性和可理解性,进而进入一个更加良好且稳健的发展状态——会计国际化,并为国际会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等.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3).
[2]刘玉廷.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j].事业财会,(1).
[3]居尔宁.国际会计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4]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四
一、当前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纳税服务观念亟需转变。一是纳税服务观念还不够强。多年来,税务机关和干部偏重于管理和执法,忽视纳税服务,没有将其提升到法制化的层面。二是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三是税务机关管理理念存在过错推定。把纳税人设想为偷税逃税犯,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
纳税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没有建立专门纳税服务机构。二是尚未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没有形成一套从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
纳税服务的层次较低。近年来推行的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和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款、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等等,这些项目尚不系统,与真正意义的纳税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形式不统一。二是个性不鲜明,没有特色,不能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三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纳税服务偏重于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流于形式,缺少长效发展机制。四是纳税服务的手段滞后,纳税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优化纳税服务的对策思考
优化纳税服务,应以税法为基础,以征税人主动服务为特征,征纳双方责权利相对称,为纳税人提供税前、税中、税后的'全方位的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要紧密联系实际,以创新为灵魂,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创新税收征管手段,拓展税务服务职能,真正能够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形势的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面更新服务观念。必须牢固树立税收服务是税务部门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的意识,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把税收服务贯穿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一是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增强寓执法于服务中的意识。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努力做到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二是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增强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辩证统一的意识。三是正确处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关系,不断增强质量、效率双赢的意识。四是正确处理效益和成本的关系,增强成本效益意识。五是正确处理税务机关无偿服务与社会中介机构有偿代理的关系。
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在制定税收制度、设置管理流程和纳税申报方式等方面,都要设身处地地为纳税人着想,各项工作既要有利于管理,又要尽可能地方便纳税人,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规范纳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一是明确服务内容。二是开放服务方式,应用传统方式和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三是制定工作规程。制定纳税服务的前、后台的受理、转办、处理、审定、回复流程和具体要求,落实相关的绩效考评制度等等。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纳税服务,重点是在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要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纳税手段的新突破。充分运用电子、通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税收管理,使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从繁杂的办税事务中解脱出来,为纳税人提供从税务登记、发票发售、咨询服务、申报缴纳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经济、高效服务。二是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及时解决纳税人的合理要求,把纳税服务渗透到日常管理和依法行政中。同时积极开展征纳双向互动服务,建立固定的收集纳税人意见和进行反馈的渠道,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征纳双方的了解沟通和双向互动。三是拓宽服务的内涵,实现纳税服务内容的新突破。积极构建以职能性服务为根本、权益性服务为重点、程序性服务为基础的税收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所谓职能性服务是指税务部门在职能范围内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执法服务、主动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发展的信息服务;权益性服务核心是指税务部门通过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程序,维护和保障纳税人的权益,既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减免退税请求权和行政诉讼权;程序性服务重点在于简化办税流程、办税环节、审批程序,办税手续,积极推行一个办税厅办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办税服务新格局,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税务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作风、能力状况和行风建设的好坏,决定着纳税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按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配置好岗位,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模式;另一面方要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干部政治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加强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训上,实现从一般性知识培训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转变,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五
2.1提高会计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知识,这是胜任会计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学科前沿的新知识,要成为即专又博的“通才”老师,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会计学科提出的新问题,用所获取的新科研成果去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要勇于淘汰已经被社会实践证明是过时的陈旧观念和知识,从不同学科发展的交叉点去发掘新的知识,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成为会计学科的新成果。为了培养一支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现代型教师,必须通过培训,以提高会计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
2.1.1择优选派骨干老师脱产到全国重点大学深造,加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这种方式对优化师资,调整结构,防止“近亲繁殖”,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缩短师资培训周期,使之早日成为会计学科的后备带头人起到巨大作用。
2.1.2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根据会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弥补青年教师从一个学校门到另一个学校门,缺少实践经验,实务操作底气不足的弱点,应及时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实际,到各企事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亲自实践,收集第一手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缩短理论与时间的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和方法,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初级财会人才。因此,中职会计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出具备应用能力素质、专业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的合格会计人才。
2.3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
2.3.1探究新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初中的分流生和中考落榜生。因此,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较慢。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所以课堂教学中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实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某些抽象的经济业务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得见,摸得着,使教学过程新颖活泼,形象生动。积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为目标,以行为为导向,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任务完成等形式全面参与教学,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2.3.2重视会计实践操作课,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不经过良好全面地实习,中职学生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上岗需要,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缺乏或上岗适应期较长就会被社会弃之不用,这个问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来解决。搞好实践教学必须要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沙盘”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让学生在实训室内的计算机上模拟练习会计实务,让学生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置,帮助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实际能力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会计工作能力。
2.3.3深入社会实际,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见习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安排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到知名企业去见习,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实际操作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工厂、商场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知识经济逐步渗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教育必须对传统的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而二十一世纪的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通过改革与创新,一定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齐兴利,张立红,刘晓宇.《绿色财会》2001第二期。
[2]张珈华《chinaeconomic&tradeherald》201011期。
[3]蔡文楠《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月36期。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因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工程施工造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土木工程中的造价控制。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控制方法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管理控制。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土木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这三方面。关于土木施工造价的概念,它就是指某项工程建设在进行决策时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审计变更阶段等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
1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施工单位对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较频繁,影响建设工程施工造价。
在对建设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影响的因素中,工程设计最为突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在这三个方面中,技术设计阶段对其影响程度最大。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都不注重技术设计这个影响因素。因而导致施工单位不仅没能做好设计工作,而且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边施工便改变方案的现象。
1.2建设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想能够长期发展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根据这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在增长的同时,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还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业务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就要根据建筑工程设计的图纸来制定解决方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和土木建造过程是与设计图纸理包含的内容相一致的。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时,要想能够降低它的预算以及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就要对影响施工造价的一些因素做好控制,从而加强项目管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企业只注重对成本的缩减而却忽略成本维护。
1.4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
目前,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主要是跟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已经取消的造价项目没有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从而导致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增加。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而快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按照产地、材料质量来进行分类,并且将建筑材料换不同的地方和产地,从而造成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升。
1.5施工单位虚假报价。
在现阶段,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通过有关部门招标选定的方式来确定施工单位,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报价时采用瑜伽的报价方式,而达到获取高利益的目的。对于这种虚假报价的形式不仅严重威胁土木工程管理成本,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难度。
2.1加强对土木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造价控制。
建筑企业要对土木工程中的设计阶段进行重点的造价控制,通过主动控制来完善设计,从而避免频繁出现设计变更。企业还有注重土木工程项目竣工后的造价审核,并且要将所支出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要能够确保工程结算的真实,从而能够实现各部门利益的维护。
2.2保障市场监督体系的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建立完善的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市场规律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还使得各个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能够遵纪守法。对于如何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则需要政府发挥它自身的监督职能。其在对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宏观上的操控。
2.3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完善的土木工程管理体系与监督系统是对控制建筑工程预算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成本超过预算也与管理人员素质有关系。因而造成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标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不到位。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例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获取最新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方法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另外企业要加强员工的业务考核,促使管理人员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满足工作上的需求。
2.4使用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
现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就能够运用到科技,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对工程施工时,其要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防止对施工造价带来不利的影响。
2.5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主要就是对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审核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利用招投标的形式对工程造价进行虚假报价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健全投标市场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这些虚假的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惩。
3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经常会面临很多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对于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对于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改变对其自身的管理模式,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煊.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5(30):120,12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七
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尽管党课并未完结,但经过四节党课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是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在第一节课我们观看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北京申报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中国神舟七号出舱成功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中国成为了世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不仅如此,一九九八年的洪水、非典、禽流感、汶川大地震······一样又一样的灾难考验着我们,可是党员们身先士卒,用最崇高的行动领导我们与灾难抗争。这样的一节课,让我将这样辉煌的画面连接起来,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人民的政党,让我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党课第二讲的内容是讲党的宗旨,了解党的宗旨是申请入党的必修课,是端正入党动机的前提条件,是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必须前提,努力做合格共产党员就从这里开始。我们大学生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节课让我了解到我们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努力把我们党建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第三讲的内容是党的性质。党的十二大以来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导核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执行;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不断的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做到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仍然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代表,是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第四讲是讲党的纲领。党的纲领就是党的旗帜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党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而我们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就必须以党的纲领作为我们的行动纲领。只有依照这样的纲领,我们才能正确的行动,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党的宗旨,实现党的目标。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在为公产主义奋斗的道路上决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许将面临着可以和不可以预料的种种困难。但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经得起各种困难,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学生就必须在理论学习中坚实的锻炼自己,磨练意志。
通过这几节党课的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是人民的代表,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决心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加紧学习。因为,要做到“三个代表”之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牢牢的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才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真正起到代表的作用。我也深知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定对马列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工作和学习中,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积极从思想上争取入党,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空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工农业的伟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新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防力量;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dxp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的建设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以发展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党吸纳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领导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上,不断的解放、发展和完善自我的。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
的开展,让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充满活力的政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靠中国共产党。
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热情更加强烈,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标准。作为一名普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理念上、作风上和行动上都受到党组织的直接教育与培养。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在思想上更加自觉、紧密地把自己的成长、事业、人生与党的要求、使命和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怀着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平凡的工作也有不平凡的意文,立足本职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基层、为职工服好务。用全部的热情投身到交通建设事业中,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党校学习,个人对于党性的知识了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什么是党,什么是党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都有较为深入的学习。从总体上,党课对于入党积极份子的培训是必需的,老师们可以从各个方面为我们介绍党,让我们了解党,深入党,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解,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入党。我认为在党校的学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什么是党,怎样发展建设党;二是什么是党员,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党员。
关于第一部分,在介绍基本的党性知识,例如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党的光辉历程等,同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什么是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对于党性知识是尤关重要的。
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必须始终保证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才能有效地领导社会各阶层的发展。
对于党风建设问题上,我们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争取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应把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效果当成是共产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在思想上理论上武装自身党性的头脑意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好对于时事的学习,努力落实好“”的规划纲要,齐手为共建幸福美好生活贡献自身的力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做到底,努力推动党的正义之风建设。
关于第二部分,充分了解入党要求与程序,认识党员权利与义务,坚定共产主义思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创先争优,积极追求入党。在党的光辉历程下,切实牢记并落实公安民警的光荣使命。
在坚持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先进性学习,保证入党积极份子从思想上行动上认可党,相信党。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思想信念,并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终身。
党是一个神圣的组织,只有怀着无比崇敬的态度,谦和地加入为人民服务的行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党员。
一是相信党,了解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二是深入学习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优秀的党员先锋刘少奇先生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可见,党员的党性对于党员自身和对于党的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维持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如何让共产党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这都取决于一个党员的党性。加强党性修养,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基础工程。只有保持共产党党员的三个党性特征,先进性,实践性,时代性,党员自身才能有所发展,对于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争先创优。
三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宏伟的共产主义理想。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学懂,学精,利用先进性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为实践中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党章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之所以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社会形态。以宏伟的共产主义作为党员的最高理想,除了理想的导向驱动作用外,还更为共产党员前进的方向指明了一条道路,为共产党员在处理利益关系时提供了一种方向导航,让党员们在作出判断时有了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八
这项工作的推广应用是推动财会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准确、及时地做好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作用。笔者就会计电算化以后的财会工作特点谈谈粗浅认识。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
首先,要结合企业实际,根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要求,从总体规划和组织t.作着手,做好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方案,设定达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保证电算化过程中会计工作秩序健康运行。
其次,要结合实际配置硬件,选择软件,避免电算化工作的肓冃性,降低系统开发和使用成本。根据内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选择硬件机型,软件开发,还是采用商品化软件。
再次,会计电算化以后,要及时补充有关的管理制度,如上机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将电算化管理的有关制度与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融为一体。这些工作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
1.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实施电算化以后,首先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i: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核算手段和财务管押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会计倍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了会计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3.会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巾于采用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手工操作方式,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手段,去利用计算机对经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发挥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单纯的记帐、算帐、编表成为会计的基础工作,利用各种信息及时改进内部管理,参于企业经营决策成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4.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时效。会计电算化以后,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在数最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优于处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和实时处理,大大提高了各种会计佶息的及时性,缩短了会计结算周期,及时提供月报年报;同时,会计数据集中管理可以实现一数多用、充分共享、联机快速查询、倍息交换等,也为会计倍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5.会计信息安全方面的改变。实施电算化前,会计资料专人保管,并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查阅资料需经审批。而电算化后,会计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上,如无专门的安全系统,一且资料外泄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冋的损失。因此,将有关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条例、规章、准则加以补充和修订,将手工工作规范和电算化i:作规范融为一体,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企业会汁佶息的安全。
三、电算化对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的会计数据,对其进行再加工处理和分析,使单纯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总结经营成果、财务控制和管理决策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莘握会计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原理。为此,加强对财务人员计算机应用知i只培训,是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2.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要规范。按照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体系,在考虑账薄体系要求,报表取数方便,满足外部报表和内部管理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优势,把科目体系设置得尽可能咩尽,以便给内部管理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景大等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运用,彻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滞后,手段落后,效果不佳的被动状态,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的需要。
其次,必须加强复核i:作。实行电算化后,各岗位的核算t.作都由计算机统一完成,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自然消失,只有凭证录入正确,才能保证存储的数据正确。因此,保证机制凭证的正确性尤为重要,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审查、复核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会计科目是否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填列,是否有“串户”现象;凭证的金额是否正确,签章是否齐全,对现金、银行的收支凭证实行即时复核,对各种支出是否经过审批进行督查。
3.对内控制度的新要求。
为查错防弊,加强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对内控制度提出新的要求。由于计算机会计系统实行集中化,程序化处理,能不留痕迹的进行修改和删除,必须建、更为严格的内控制度,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这是加强内部管理,治理会计秩序混乱,建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上述对建立电算化系统的要求,以及实行电算化给财会工作带来的变革和提出的要求,都是对财务管理工作适应当前企业改革及其会计自身改革需要的极大促进,是提高企业业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巨大推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促进财务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文章从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目标定位;素质;教学方法。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及信息的高速传递需要大批会计人员,这不仅向世界各国的会计教育敲响了警钟,更是使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会计教育的研究是现代会计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正在着后于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会计教育改革要有成效,首先必须结合时间、特点并立足中国实际,确立实力的教育目标,才能成为会计教育改革指明基本方向。21世纪商务经济将是高薪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含量比重高,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迅速转化的新经济。它给人们生产、生活、教育与学习,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也是对会计工作及教育的巨大挑战。现代会计对人才的需要由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建立一个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复合型、通用型和应用型的学科体系。而我国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得落后,与会计职业化的快速发展不成正比。比如教学内容多年不变,偏重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降低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也缺乏趣味性,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上教师普遍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真实的情境中如何灵活地运用知识和运用技巧,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也无法适应会计实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
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我们理解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各种财政资金及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财政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五是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因此,我们理解的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是:由独立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公共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从决策、计划、执行到管理等所有阶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
在效益审计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我国的效益审计与国外效益审计相比,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结合。国外审计建立在比较真实、合规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已明确地将审计划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效益审计专指财务审计以外的所有审计,而我国在不真实、不合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还不能完全脱离财务审计、独立的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还必须建立在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二是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全面开展了效益审计,而我国效益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要抓住数量大、影响大、政府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从中取得和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审计面,做到循序渐进。
三是可以实行多个项目的对比审计。受管辖体制的限制,国外效益审计是就某一个项目审某个项目,就某个部门审某个部门。而我国《审计法》规定下级审计机关接受双重领导。这就使上级审计机关能够在管辖的不同地区选择相同的资金、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和职能相同的部门,组织下级审计机关进行效益审计,并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地评价某个项目和行业的效益情况。
四是可以实行上审下.我国《审计法》还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审计。这样对于政府决策失误、错误等同级审计部门不便审计和评价的事项,上级审计机关也能够采取上审下的审计方法,超脱地进行审计和评价,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达到效益审计的目的。
五是在开展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中,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抽调本系统知识面广、审计技能高、职业判断能力强的审计人员集中开展审计,从而使审计资源组织的更加合理和优化。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领域与方法探讨。
当前,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就目前来讲,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另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效益审计问题,从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因现实的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现而带来的效益审计的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应根据审计机关的职责既监督对象和范围,科学合理地确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我们将经济效益审计从对象上作出以下分类: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根据各种审计对象类型,我们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探讨。
(一)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首要内容。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主要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从财政分配入手,审查预算编制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上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公共支出安排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重视总量控制,分配中是否注重财政公共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二是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效果性。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有效地执行。三是财政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益性。财政部门是实施财政监督管理的具体部门,对其进行审计,是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审计中,既要对财政部门自身的经费收支进行审计,看其有无挤占挪用公共财政资金的问题;又要看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划拨、分配中是否认真执行计划和相关规定,各项监督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有无只拨不管、监督乏力、支出失控的问题,在审计评价上,主要以实际支出占计划支出的比重、各项支出占实际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为指标,对支出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各项财政政策执行后的增收节支率为指标,对财政政策(制度)执行的效率性进行分析;以财政部门挪用公共财政资金占其经费支出的比重、超预算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率、财政收入入库率、违纪违规资金的降低率等为指标,对财政部门履行监管理职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按照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效益审计。突出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有无编制虚假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搞人情预算的问题;二是对部门收入的.合法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其有无收入不纳入预算、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收入不合法,以及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对部门经费支出的合法性、效率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分析各项支出是否适当,有无铺张浪费、扩大行政成本、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四是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资金进行效益审计。审计中,主要依据部门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各项收入占部门收入的比重、收入增长率,各种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部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中各项费用占公用经费的比重、经费支出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综向、横向地对比分析,评价部门对预算的遵循情况,以及部门收支的质量;通过部门经费支出与业务工作量(如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审计机关的项目完成数、公安机关的破案件数)进行比较,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率。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促使提高部门经费的使用效益。
同时,由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具有单位多、资金量大等特点。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力量安排上,要打破行业分工,整合审计资源,以财政专业审计人员为主,抽调审计技术水平较高、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的专业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合,聘请相关专家参与,使审计组知识结构最大可能的优化。审计中统一行动,适当调配,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审计结束后,财政审计机构出具预算执行效益审计报告,专业审计机构将审计资料运用到本行业审计之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相对单一,审计中,在项目立项为龙头,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对照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标准、考核方案等为基本指标,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项目完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五)关注领导班干部和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反映的评价的必然要求,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的内容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要相对广泛。它包括:预算外内(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运用财政资金履行部门职责的效率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行政成本的节约情况等,在审计方法上,要运用方案比较法、投资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对决策情况进行审计,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分进行预测审计,运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等。剖析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损失浪费的原因,并分清领导干部应负有的效益性责任,达到既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双重目标。
三、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困难和难点。
尽管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我们对效益审计进行了探索,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计种类和形式,目前效益审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观念根深蒂固,效益审计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不少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上,对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大都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仅仅着眼于微观,立足于宏观的不多;审计的目的更多地局限于纠错防弊,缺乏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标准高的要求,开展效益审计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采取多种审计手段。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不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需要。
三是审计力量不足,制约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作为地方审计机关,除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项目外,还必须完成本级安排的审计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临时安排的各项审计任务,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没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来实施效益审计。
四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审计计划,难以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近年来无论是上级审计机关还是地方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往往只是对审计项目及其所涉及的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侧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而没有突出地强调效益审计,在审计力量的调配和审计实施的全过程中没有依照效益性的要求统一行动,侧重点没有放在效益审计上,尚未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
五是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加大了效益审计的风险,由于效益审计涉及的对象千差万别,审计部门很难采取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如对高速公路系统效益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可以用实地检查的办法,确定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和维护系统是否有效;而对医疗、福利、教育、公共安全等部门的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更多地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审计人员要更多地关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但由于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无法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可能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乃至造成不良后果,使效益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
六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了效益审计的推广,目前效益审计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明确的、广为认可的专业指南。因为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别。总体来看,我们目前已开展的效益审计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类资金的效益性的审计分析与评价,不够系统。制订和完善一整套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是当前影响效益审计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之一。
四、对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与建议。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为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地方审计机关,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实际,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推进整个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我们提出如下工作意见和建议:
1、牢固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目标,我们将加强对绩效审计知识的宣传学习、理论研讨和业务实践,使审计人员都认识到效益审计是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内外审计发展形势的要求,是审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效益审计意识和理念。努力形成一个积极研究效益审计、深入探索效益审计、努力实践效益审计的好环境。
2、突出工作重点,选准效益审计的突破口,效益审计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在大规模地开展效益审计的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作为试点,整合审计力量进行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大规模的向效益审计转移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效果性为重点,以财政资金成本效益为突破口,以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中心环节的效益审计的新模式。
3、坚持常规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在计划安排审计项目时,要加大效益审计的内容,将效益审计贯穿于每一个审计项目。特别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效益审计内容,注重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对财政资金运用效益情况的评价和衡量。
4、建立符合各行各业实际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在上级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制定和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作必要的效益审计理论探索,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对财政部门预算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重大投资和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类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项债务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等,以指导和推动效益审计的开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5、着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效益审计的队伍。因此,我们将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地培训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理论上准备,实际上探索,增强审计人员的效益审计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以迎接日益临近的效益审计。
为推动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将效益审计纳入年度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相似的行业、相邻的地区、相同的项目、相同的单位,开展效益审计。不仅评价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项目、一个单位的效益。还可对行业之间、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为各级领导决策、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2、在安排常规性审计项目的同时,要明确要求审计人员更多地关注项目中的效益问题,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上报的报告中充分反映效益审计事项。
3、要针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研究,制定效益审计标准及操作指南,以指导各级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
4、对于同级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事项的,特别是涉及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事项,应采取上审下的方式进行,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5、要组织效益审计试点,培育一批效益审计骨干力量。同时举办效益审计实务培训班。大力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水平。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一
程度高低不同的书院,通过某种机制组成联合体,在相互比较中可以看出其等级差异。宋代最典型的例证是见于《宋史·尹谷传》的“潭州三学”,即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学学生月试积分高等而递升,三学为三个层次,此为论者所熟知,不必赘言。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情况在清代也出现过。乾隆年间,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隔江相望,虽同属省会书院,但岳麓在全省招生,城南在全长沙府招生,程度有别。湖南巡抚陈宏谋规定,每年年底“将两书院生童传齐汇考一次,核其有无精进,以定次年去留。城南书院生员中有佳者,送岳麓书院。”(注:清·陈宏谋:《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585页。)可见,岳麓书院由潭州三学而确立的湖南最高学府的地位,到清代仍然保持未变,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宋代的另一例在今江西,由江东提举袁甫实施,事见其《番江书堂记》,其称:
或问余曰:“子创象山书院于贵溪,兴白鹿书院于庐阜,而又建番江书堂,何也?”余曰“子岂知余尽哉!……两书院盖士友所宗之地,振而起之,责实在余。故凡士愿处象山若白鹿者,名随其行辈与其望实,或畀领袖之职,或在宾讲之选,衿佩咸集,彬彬可观矣。而余之所深虑者,已成之材虽易于振拔,而后来之秀未保其嗣续。况士友之纷至,非按其语言参诸履行,则未可得其为士之实。于是,选通经学古之士,率生徒而课之,余暇日亦数加考察。俟其立也,乃分两书院而肆业焉。此番江书堂之所以建也。”(注:宋·袁甫:《番江书堂记》,《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版,第145-146页。)。
非常明显,作为一种预备学校,番江的书堂程度要大大低于“士友所宗之地”的象山、白鹿二书院。按番江书堂在饶州鄱阳县,位于贵溪、庐山两地之间,有达源、止善、存诚、养正四斋,规模不小。可知,袁甫在三地远距离构建书院教育体系,比起潭州三学同城隔江组成的教学体更有创意,此则或可视作今日远程教育之开端。
与以上不同书院间通过某种机制联合组成一个等级差异有别的共同体不同,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地几所不同教学层次的书院共存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形。如福建省会福州,康熙年间由巡抚创建鳌峰书院,雍正十一年(1737)定为省会书院,专课生童。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督汪志伊等创建圣功书院,专课童生。同治三年(1864),总督左宗棠又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注:民国《闽侯县志》卷三十三。)又如天津,有辅仁、问津、三取三书院“鼎峙为三”,“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至同治十三年(1874),官绅创建会文书院,“专课举人”。(注:光绪《天津府志》卷三十五,马绳武《建立会文书院记》。)童生、生员、举人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各书院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院的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变化。如苏州府平江书院,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凡吴、长、元三县童生,邑选十人入院肄业,诸生亦与焉。其后诸生尽入紫阳、正谊两书院,而平江书院专课童生。”(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十分明显,苏州府属的平江书院,由生童并课到专课童生,其地位由高而低,出现了变化。
同一所书院内部也有高低层次的不同。如山西夏县涑水书院,由元至治年间邑令贴木儿不花创建,祀宋儒司马光,有“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像,颜曰粹德堂,左延宾,右延师,辟斋五,聚造士之俊选与幼学者分授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堂,庖廪井厩靡不俱备,复入田亩若干,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注: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可见,涑水书院是成人与幼年分班授课。又如清代湖南平江县爽溪书院,为同治七年(1868)邑人李元度创建于李氏家庙之西的家塾,它延请“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注: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六,《爽溪书院记》。)经师、蒙师所授内容不同,知识深浅有别,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处一院而“分授”、“分教”,和有些书院的“分班回讲”一样,是分级分班上课的表征,它是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比之近代西方学校的分班授课,其依照程度而组织教学的原则相通,所不同的是,对这种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与实践,书院要比西方学校早几个世纪罢了。
书院教学程度的不同,可以用大学、小学这样的传统方式表述。如元代建康府明道书院,就将自己的生徒明确分成“大学生员”、“小学生员”两类。“大学生员”十四人,又分“治经”、“治赋”两个专业,各七人肄业。其“课试”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冒议,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院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无名额记载,其“课试”规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受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注:《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年版,第425页。)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其程度的不同明显而具体。
与明道书院一院同招大学、小学生员肄业不同,明代山东临朐县朐山书院“以小学为教”,所招全是小学生员。朐山乃嘉靖十年(1531)知县褚宝创建,其创建缘由、内部规制及运作情况,详见于当年的山东提学副使所作的《朐山书院记》,其称:
又以储材在学校,而蒙养必先小学,乃仿古社塾遗意,创书院于邑城中,前为养正堂三楹,后为景贤堂五楹,翼以书舍十六楹,环以左右塾八楹。于是选民间之秀彦,立塾师以教之。朝钟暮鼓,聚散惟时,辩方书,正句读,吟诗习礼,考论名物器数,居处慎其(与)长幼,明其(节)勤惰,示其惩劝。令虽日事案牍不暇给。稍间,辄与诸生督课,时校艺,而进之右塾,升之左塾,升之堂。升之堂者,以需进于庠校。于是,邑之士咸观而向化。……嗟乎,今书院之设遍山左,然未闻以小学为教者。(注:嘉靖《临朐县志》卷四。)。
这条材料十分典型,不仅可以说明临山书院是小学,它可以与遍设山左的其他大学程度的书院并行特立,而且又以堂塾分成高低程度不同的三级,由右塾而左塾而升于堂,内部实行等级管理,便于激赏以提高生徒的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它又可将升之堂者进于庠校,使小学层次的书院可以回归社会,不致因缺失生存环境而出现无以为继的困难,可谓规划周详。事实上,清代虽行政区变化,临朐县附廓于海州州城,朐山曾一度升格为州级招收生童肄业的大学层次的书院,但到嘉庆七年(1802)知州唐仲冕率一州两邑士民创建石室书院之后,朐山书院又“改为小学,延诸生之勤笃者为童子师,属学官董之。”(注:嘉庆《海州志·书院》。)。
和小学层次的`书院再分高下等级一样,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也存在着诸多等级差异。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类书院教学与学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两种表现形式。另一种则是区域性差异。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各不相同。虽同属县级、州级、府级书院,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比,其教学程度却不能相提并论。兹举陕西略阳县嘉陵书院为例,它位居县城,属县级书院,设山长掌教,有斋长经管院务,设院书、院舍宽敞,经费充足,规制谨严,在全县招数十名生童肄业。但其地接青海,距省城一千余里,属落后地区,其教学要求,仅为熟读六经而已。有关情况,见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为其制订的“成规”第一条《定膏火》,其称:
前以读经书定膏火,读经者给膏火,不读经者不给,期于士皆通经。然亦有勤于用功而读经不能如数者,自宜略为变通。今定膏火五十分,读经膏火三十分,不读经膏火二十分。读经以《易》、《书》、《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六经为定。六经尤以《春秋左传》、《礼记》、《周礼》为主。《春秋左传》十二本,《礼记》十本,《周礼精义》六本,诸生童于是三经,能二十日读一本者准膏火。……《易》、《书》、《诗》,每部均限八十日,能读熟者准膏火。然必《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读完再读此三经者方准膏火,但能读此三经者不准。……其不专予读经,或读经不能如数者,生员膏火十分,童生膏火十分。(注: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周礼》等三经共28本,以20天读熟一本计算,需要560天,《易》、《书》、《诗》三经,以80天读熟一本计算,要240天,六经共计800天才能读完。书院一般每年放假两个月,按照规定的进度,满打演算,每个生童必须在书院肄业三年方能读完六经。这样的教学水平太低,显然是不能和东南地区的县级书院相比的。
大学类书院的程度差别更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官办书院系列的行政级差而表现为县级、州级、府级、道级、省级这样一个由下而上的宝塔型书院结构体系。(注:《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55-103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府的级别越高,其权力就越大,就能支配更多的经费,聘请更好的山长主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区越大,读书人就越多,书院招生时选择的余地也越多,能够做到优中选优。二者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会造成书院教学水平随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提高的局势,由州县而府道,由府道而省级,节节上升,构成一个由低而高的结构模式。上述湖南省城岳麓、城南二书院,之所以出现年终汇考,城南优秀生可以次年送入岳麓的情况,就是因为岳麓由湖南巡抚主持,在全省招生,而城南由长沙府知府主持,只在长沙府属各县招生而造成的。
总之,书院的教学程度具有多层次,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既有大学一级的,也有小学一级的,而且大学、小学又各有高下之别。这种层次的丰富性,历代皆然。到明清时期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清代,由家庭、乡村、州县、府道、省会乃至联省,书院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完整的等级之塔,自成体系,差不多承担起国家的全部教育任务。(注:清·程廷祚:《与陈东皋论书院书》,《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页。)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并在这种满足中赢得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这正是书院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官私二学相比而特立独行的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用了“书院非大学”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字眼,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承认有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存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书院教育的层次性。书院既有大学一级,也有小学一级,不能只讲大学而不讲小学。在清末,书院教育的层次,被光绪皇帝等一代君臣所洞察,诏令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使古代书院通过改制,而与近现代学制血脉相通。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二
我市自秋季开始,一年级数学就全部起动进入了新课程的实验之中,在这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做了大量培训、调研工作,了解了全市各小学的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课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把这一年来围绕小学数学课改所做的工作、课改实验的基本情况及有关建议作简单的介绍。
1、通识培训活动。主要是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其中有以市级形式组织的讲座和研讨、有以片级形式组织的讲座、也有要求以学校形式组织的自学和研讨等活动。
2、教材培训活动。在这一年中,我们组织了多次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有全体新课程实验教师参与的大规模的活动(其中我们还特地请来新课程的副主审特级教师沈重予老师来溧阳讲学),有各乡镇课改骨干老师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有课改中心组成员送教上门的小型培训研讨活动。
3、学术沙龙活动。我们还组织课改中心组成员进行学术沙龙活动。以及时发现和收集课改过程中来自第一线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困惑。一方面及时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讲座、信息网站和《溧阳教研》等途径及时反馈给全市实验教师。
4、课改调研活动。为了能及时地发现有价值的课改实践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及时地对部分学校课改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找了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途径与方法并通过课改研讨会等活动及时地进行推广,从而促使我市课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5、案例评比和优秀课评比活动。为了调动广大课改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还组织了新课程的案例评比活动,并从中评选出一批优秀案例获奖者参加了全市优秀课评比活动,从而中我们又推荐出实验小学吴红琴和平陵小学马柯两老师拍摄了录像课,并参加常州市级和省级评比活动,其中吴红琴获得了常州市一等奖和省二奖的好成绩,马柯老师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6、做好省课改评估工作。每学期省里都会下发一些针对课改年级的样本试卷和有关课改实践的征求意见稿,我们都能及时地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使省教材编辑部能及时了解课改情况并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实验教材。
二、成功的经验:
1、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课改老师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有位老师在上《厘米的认识》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观察直尺导入,而是让在引导学生用肉眼不易直接比较物体长短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可以用测量的方法进行比较,进而再让学生用各自选用的不同测量工具(铅笔、文具盒、信封等)测量课桌的长度,在交流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同样长的物体为什么测出的结果不相同呢?这样就产生统一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需要,从中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厘米,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厘米,最后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2、教师能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在与教师们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大多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对于他考试、进大学有许多帮助,但同时在他们的头脑中也必然形成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会带给他未来生活很多负面影响,如:有些高分低能的研究生,一旦让他搞一些研究工作,就会感到不安、感到着急,主要是因为需要走的路与他过去的学习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他走,而新的学习是要人他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因为知识是会遗忘的,而学习的能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如:实验小学史栋萍老师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的应用题》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组织学生进行抓一抓、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因为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才能使大家一眼就看出谁比谁多几个或少几个。很多学生就会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摆成一一对应的情况,并且知道没有对应到的那部分棋子就是多出来的,即从大数里面去掉小数就是谁比谁多的或少的,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象,感悟出用减法算的道理,而且也发展了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
3、教师能呈现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信息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就是指学生主动收集和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即学生对信息的“择取”、“储存”、“运用”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习惯于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缺少现实性的信息,出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些“人为加工”的应用题,如:呈现的信息量不多不少正好,有的教师甚至还强调凡是应用题,每个条件都必须用上,如果没用上,那么肯定错了。正因为如此,才会造成很多学生能熟练地解答数学题,却往往不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才会出现学生不会求课桌面的面积(因为长、宽未知)的状况;也才会出现一个老爷爷养了30只白羊、40只黑羊,老爷爷就是30+40=70岁的笑话。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市大多数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信息处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呈现开放问题情境是发展学生信息处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应用教学中,老师们不但能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而且能呈现多样化、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如:有条件和问题都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有条件以图呈现,而问题以文字呈现的;有条件问题齐全的;也有呈现条件,而缺少问题的;有具备问题,缺少条件的等等。在解决这些灵活多样的现实问题过程中,不仅有效地防止学生思维出现僵化的现象,提升学生思维水平,而且发展了学生判断、选择信息,收集、处理信息以及综合运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
教师能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老师们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富有挑性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又能巧妙地运用了“卖关子”、“装糊涂”、“精包装”等教学艺术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化的评价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方法。如:实验小学史栋萍老师在安排了学生同桌“抓棋子比相差多少”的反馈活动中,当发现快的组比慢的组抓的次数明显多时,老师及时地让学生思考并总结了“游戏的过程中也是要讲究方法”。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目前,我们的教师已经有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意识和行为,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对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给人以一种为让学生活动而活动的感觉。如:有的课堂会呈现出:教师和学生都在忙,可忙了半天都看不到数学的影子。这是因为教师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时,只考虑到要让学生动起来,而没充分考虑动什么、为什么动以及动的效果怎么样等问题。总之,他们只关注学生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最终为学习数学新知识服务这一本质。
(2)弯曲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标中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对传统讲授法的全盘否定,就得不管什么内容都得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去讨论。岂不知:讲授法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无意义的学习,也可能有意义的学习,而探索法也是如此。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与意义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与发现的内容,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我们仍然应考虑用讲授法。
(3)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教师提供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充分,“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在组织活动时,往往出现“放得开收不起”和“为收得起却又放不开”的现象。
2、在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上还需加强。
目前,我们的教师大多已能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即日常数学)。但在处理日常数学(它附属于具体情景上,迁移性差)与学校数学(一种模式的科学,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强)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老师在教学“前、后、左、右”这一内容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辨认方向性非常明确的内容,但最终却没能引导学生上升到类似于”前3小时”这些方向性是虚的内容,这样,学生虽然学了“前、后、左、右”,但对日后数学中遇到的前3小时、后3小时等问题却不能理解。为此,我们在承认、挖掘学生丰富数学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学校数学的一面,力争把日常数学上升为学校数学。只有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才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3、在处理多元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方面还需加强。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知道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广大数学教师已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种培训具有了以上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追求创新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缺乏最优化的环节,课堂中往往会呈现过分追求标新立异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将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45+30”时,教师大多能让学生去探索得出多种算法:有通过摆小棒的算的,有通过拨算珠算的,有从45开始十个十个往后数的,也有用40+30=70、70+5=75这样求的等等。从而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应该说老师们在这里“放”得很好的,但有些教师在此时往往缺少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优化算法的环节,即:不管哪一种算法,其本质都是先把十位数相加,再与个位数相加,都可用40+30=70、70+5=75这种算法。甚至还有些老师对比较麻烦的算法倒是大张旗鼓地表扬某某学生会“创新”,结果不但导致受到表扬的学生而不愿接受别人优化的想法,而且还给其他同学带来效仿的可能,这样,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过分依赖小棒和算珠,导致他们不但计算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低。因此,我们在学生探索产生多种方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意少数学生的标新立异,(因为这样会对大多数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而应通过比较给出最优化的策略,让学生掌握优化方法,并且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接受优化方法,而不应教师强制学生接受。当然每个学生在接受优化策略或方法的过程中肯定有快慢之分,对于慢的学生教师可以等待,但一定要帮助其及早达成优化。
4、关注弱势群体不够。
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自主探索之中,他们是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是课堂舞台的主角,他们敏捷的思维与精彩的发言能博得老师的欢心,能让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o下心来思考一下,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更有甚者连观众与听众都称不上,他们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人”,可以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5、错误地把“活”与“乱”等同起来。
师的交流我们才得知:原来他们把自主学习错误地理解为给学生完全绝对的自由,即学生想干什么就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一点课堂规则意识,甚至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讲学生的,你发你的言、我做我的事这种糟糕的局面。呈现出学生无心倾听、无心思考、不会合作和交流。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又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组织,久而久之必然形成浮澡和放纵的心理和习惯,教学效果怎么样也就不言而喻了。
6、“死扣教案”、“强牵不放”的线课堂。
在深入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不能随学生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控。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教师本身没有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是把其看成是一层不变的静态过程,头脑中装的只是教案,而不是学生,对待学生中出现的任何情况,他们都不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去考虑对策,而是以不变的教案去应对千变万化的教学过程。二是教师本身也知道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但在课堂上一旦出现教案中没有备到的情况就不知怎样去调控,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置学生的'现实情况于不顾,按原先设定的教案去处理。
四、引发的思考。
从上面存在的问题看,有好多是由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理解不透所致。如:有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理解为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把无法探索的内容也让学生去探索,把没有任何合作价值和必要的内容也让学生去合作,以致学生一无所获;有把“提倡算法多样化”理解为只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不需要思考和掌握最优化的方法,以致有些学生一直停留于用烦琐方法计算和解决问题的低思维之上,以致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有把“乱课”误认为是开放而又活跃的课堂;有把“自主学习”理解学生想干什么就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一点点纪律约束和课堂规则意识,甚至出现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的状况等等。因此,大家要不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各校年级组要进行集体备课与研讨,不仅备课时要进行讨论研究,而且在上课后更要进行反思、研讨与总结,不仅要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要寻找到改进的措施与理论依据,使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得到同步的发展。
2、有效发挥和利用集体的力量。
(1)加强集体备课。拿实验年级的新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许多创新之处,在无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发挥群体效应,作好课前调查,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不失为一条捷径。学校要求实验教师不受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的限制,时时集备,天天教研,只要有问题,就提出来研讨。老师间的合作、交流能集众人智慧于一体,使教学方式取得个性和共性的最佳统一。
(2)开展研讨活动。开展教研活动是促进新课程理念逐步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之一,除了参加市级、片级教研活动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开展校级教研活动,因为校级教研活动的灵活性最大,它随时随地可以组织进行;也最易形成轻松平等有效的研讨氛围。开展研讨活动,可以选择一个内容,先个人备课,再集体讨论并修改,在此基础上进行上课,课后,可以先让上课教师谈得失感受,再让其他教师轮流或随意发言,最后形成反思修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让下一位老师用修订后的教案来上,再研讨与总结。当然,开展研讨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选同一内容外,也可选择或自定不同上课内容,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数学老师参加的,也可以是小型的――年级组老师参加的。
3、设计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的包容性要大一点。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以只有少数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来作为普遍要求,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想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
(1)教学的内容要少一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新知识的尝试与探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交流学习方法与过程,但这里应注意:要想使小组合作与交流更有效,一定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要想使学生在全班交流评价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就应尽量采用延时评价。
(2)切实练好教学基本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并不是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而是缺少先进理念之下的高要求的教学基本功,即具有更强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水平。在备课过程中要想设计出良好的学习活动,教师不但要具有较强的钻研教材的能力(如:怎样使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又怎样把这些“日常数学”上升为“学校数学”等等),而且必须具有较强地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情况,若要都能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灵活巧妙地处理好,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课堂教学机制和动态调控能力。如何提高教师的基本功呢?在课堂教学之后,坚持写“课后反思”是不失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作为教师若能每节课后都能认真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及改进的措施,就能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他们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真正炼好教学基本功。教师一旦具有了很强的教学基本功,面对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未测情况的调控就能做游刃有余,也就不会再用教案牵着学生鼻子走了。
4、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环境、知识基础、认知水平、个性气质……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把学生看成是“千人一面”的模式人,必然会出现这样的课堂:以少数学生的思维来替代全体学生的思维,以少数学生的需求来替代全班学生的需要,以尖子学生的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呈现出少数学生积极投入、多数学生成为听众、观众或“自由人”的“绿叶衬红花”的状况,更不可能关注到弱势群体。为此,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必须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是说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应确定差异性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使“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2)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量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获取新知,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感受知识的内在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一些帮助、指导和鼓励,使他们也能了解知识蝗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更多的成功,建立学习自信心。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叙述和研究,其次分析现代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建筑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弊端;现代化的理念。
中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理念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当前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内容包含了建筑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性的融入到其中,通过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科学性的运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地位,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获得更高的成就。
当前建筑行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占据了主要原因。当前在建筑企业中,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企业快速、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理念分析建筑企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有效实现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其管理模式需要有效运用现代理念进行科学性的改革和创新,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给予当前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充分的重视,让管理焕发新生机;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强硬的施工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第三,提高基础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理念并有效规范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推进当前建筑企业完善管理漏洞,为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飞速发展[2]。
3现代理念下,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径。
(1)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效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1]。
其次,设立独立的部门,使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并充分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基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硬件配备的标准,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现现代化标准提供重要的支持,推进当代的建筑企业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2)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完善监管体系。在现代化标准下,建筑企业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3]。
当前的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前监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的制度,并且需要对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性的监督和检查,针对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高监管的力度,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在不定期的检查中,一旦出现质量工程质量低劣的建筑,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4]。在时代的发展中,良好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相关部门要对其提高监督的力度,在监管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进步。
(3)应用现代化的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和运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现代化的思想下,要求建筑行业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并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其环保的理念。在当前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科学技术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提倡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这样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较强的环境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提升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中,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非常多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都具备了单一性的特点,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和技术处理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实际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现场中有问题的操作以及施工管理进行指导,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升中国建筑的水平和质量。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的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对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且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建筑企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化理念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这是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进行转变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四
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已经被社会的各个行业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生产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是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机械工程行业是对技术相当依赖的行业之一,因此机械工程行业应当需要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術,从而提高机械工程行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了,但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1.1较低的发展水平。
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旧不能和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非常的广泛,换而言之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尚未满足机械工程行业对其的要求。目前,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刚性自动化技术,这种自动化技术并不能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能力。我国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而且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落后的管理模式。
想要让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高水平的管理模式辅助。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在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比较的落后的,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难以发挥出它应用的作用。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的国家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信息化的管理模,这种管理模式是契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是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的,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应当加以借鉴。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发挥出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和引进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是相当的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中是缺乏大量的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这些人才包括拥有超强自动化技术设计好开发的技术人员,这是导致目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难以适应机械工程行业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我国还缺乏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自动化技术人才,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作用难以被充分的发挥。
自动化技术是拥有着一定的应用广泛性的,因此自动化技术是能够适用于社会中的各个行业的,是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机械工程行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比例也逐步的提高。虽然我国目前的自动化技术还不能和国际上发达的国家相比,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也会逐渐的成熟,下面列举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行业中的应用方式。
柔性自动化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新型技术之一,这种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不断能够实现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的效果,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的能力。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柔性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也开始投入财力去购买能够帮助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计算机设备了。在未来,柔性自动化技术将会逐渐的发展成熟,将会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生产水平。
集成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自动化技术,其特点就是将繁杂和毫无关联的生产制造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改造,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使他们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富有竞争力。集成自动化技术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方便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是为了充分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提高和进步,集成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的发展成熟。机械工程行业中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运用集成自动化技术了。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型的技术,它充分的融合了集成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自动化技术的优点。所谓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从而使自动化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变强。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是能够充分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工作能力的。
众所周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的。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必也将会飞速的进步。在未来自动化技术必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技术将会向高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全面的替代人工,从而被充分的运用的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去。机械工程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必将会在未来大规模的使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的能力。总而言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在机械工程中的使用前景是光明的。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现今的自动化技术逐渐的发展成熟,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也开始被充分的应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机械工程行业的生产水平。虽然现今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自动化技术依旧有着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大幅度的提高机械工程的发展水平。
对会计的认识论文篇十五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工作汇报的内容?若想,请随时关注工作汇报栏目!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
计划。
a、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b、试分析柱、梁、楼板、墙等的模板受力状况、荷载及传递路线。
c、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结构构件应如何留设。如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d、观察在工地现场中看到哪些建筑及装饰材料。
e、砖墙临时间断处的接槎方式有哪几种?有何要求?
要求。
a、服从带队教师的领导,遵守实习纪律。
b、遵守建筑工地的各种规章制度。
c、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在工地现场时要注意安全。
d、尊重工地工程技术人员及职工,虚心向他们学习。
e、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三、实习内容及体会:
1、地基基础。
2、结构形式。
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多种形式。有砖混结构,有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异型柱,框架与砖混结合。框架结构的跨度比较大,适用于公共建筑,在财富名门花园主要是用于商场,酒店等。框架——异型柱主要用于住宅,异形柱与墙体相同的厚度,在保证了承重与抗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空间利用率,因此,在高层住宅中这种形式被广泛采用。砖混结构一般用于多层住宅,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没有框架结构的好,因此对房屋高度有限制。像一些建筑下面几层是商场上面几层是住宅,如果住宅层数不高,就可采用框架与砖混的复合形式。如果上部住宅层数多,则适合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具体是:
a、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b、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c、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一点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接触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实践中对我们专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所有人都做到了:
(1)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工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2)严格遵守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
(3)记录参观施工情况、
心得体会:
这一个星期里,我们接触了有关土木工程的很多知识:
1、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5、了解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7、了解水泥、砖、砂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8、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9、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和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