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和成长的一种总结和反思。那么,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经历,有意识地梳理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其次,在总结中要注意客观真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表现,不虚伪夸大,也不过度贬低。再次,在总结中要注重分析和归纳,通过总结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以便下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同时,在总结中要注意言之有物,突出重点,避免啰嗦和冗长。最后,在总结中要重点强调自己的成长和提升,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展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每个人的经历和感悟都不相同,这些范文只是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有一些收获。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一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感染可能给新生儿的生命带来威胁。作为一名护士,我曾经多次参与新生儿感染的护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如何有效地护理感染的新生儿。
第一段:了解感染的类型和病因。
在护理感染的新生儿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感染和病因。新生儿感染可以分为垂直感染和交叉感染两种类型。垂直感染指的是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感染传给婴儿,而交叉感染则是指新生儿在医院内感染了细菌或病毒。常见的感染病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等。了解感染的类型和病因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第二段:加强洗手和消毒措施。
洗手和消毒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基本措施。清洁的双手和消毒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前,我们必须彻底洗手,使用洗手液和温水进行至少20秒的洗手。消毒仪器和用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消毒剂对器材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此外,我们还需要做好常规的环境清洁工作,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卫生。
第三段:注意感染的早期征兆。
及早发现感染的征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新生儿感染的早期征兆可能包括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异常、食欲不振、溢奶等。当发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规的体温监测和观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第四段:细心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新生儿感染中的一大风险因素。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我们需要做到细心护理。首先,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手卫生规范,在接触婴儿前后进行洗手。其次,避免在同一婴儿之间使用同一护理用具,特别是针对有感染风险的婴儿。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病床和附属设施,保持婴儿的周围环境整洁。
第五段:加强家属教育和心理护理。
除了提供针对感染的护理,我们还需要加强家属教育和心理护理。感染的新生儿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向家属们详细解释感染的风险、防护措施和护理要领。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家属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通过与家属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新生儿的康复。
总结:
新生儿感染的护理工作是一项细致且重要的任务。通过了解感染类型和病因,加强洗手和消毒措施,注意感染的早期征兆,细心护理以及加强家属教育和心理护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并尽我们所能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二
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别挑太低,一般以26℃~28℃为宜,天气再热空调温度也不能在24℃以下;同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最好别超过5℃;空调冷风不要对着孩子身体吹,儿童床不能放在空调风口上。
封闭空间更容易滋生病菌,因此空调房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可利用早晚开窗通风,开窗时还可打开电扇帮助室内空气流通。婴儿房更应隔几个小时就开窗通风一次。
建议每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就把空调上的空气过滤网拆下来清洗洗,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家长们也可以从超市购买空调清洁剂,自己动手清洁空调,这样既省钱又方便。
在空调房里,人体更容易流失水分,而孩子的皮肤水分调节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因此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同时注意增加房间的空气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也可以直接在房间放一盆水。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三
新生儿的到来令每个家庭都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但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如何正确照顾新生儿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宝宝的护理方面,每个家庭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些基本原则和经验可供参考。本文就介绍一些新生儿如何护理的心得体会。
一、控制宝宝的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体温,因此,要时刻检查宝宝的体温是否正常。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宝宝的体温会有所升高,要及时给宝宝喂水并减少多穿衣物;冬天则要注意保暖,并保证婴儿床等睡觉的地方的温度适宜。此外,一些新生儿出生后体温较低,需及时就诊。
二、保持宝宝的身体清洁。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需注意给宝宝保持良好的身体卫生。在洗澡时,家长可以用温水轻轻地给宝宝擦洗,注意不要让水流进宝宝的耳朵和眼睛内部。宝宝的脐带需要特别注意,每天使用酒精擦拭脐带处,以防感染。另外,每天要将宝宝的衣物、床单等衣物更换,以保持室内干净卫生。
三、合理喂养宝宝。
新生儿的腹部相对较小,消化系统也未完全发育完全,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以免影响宝宝的发育。宝宝在出生后的一两个月里,一般按照要求吃奶即可,每次喂奶间隔一般为2-3小时,喂养时手要干净,环境要安静。如果宝宝吃不饱却不想再吃,可以换个姿势或者按摩肚子。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可以将孩子抱起来让孩子竖直喂奶,防止乳汁回流。当然,还要每天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及时给宝宝更换纸尿裤。
四、做好宝宝的睡眠。
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家庭,往往会过多地关注宝宝的饮食和身体卫生,而忽视了宝宝的睡眠。但是,新生儿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合理的汽车座椅选购和睡眠姿势对宝宝的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床铺要平稳,宝宝睡觉的时候要在家长的陪伴下,最好有记录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及便于观察宝宝的睡眠状况。
五、应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问题。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条件及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例如宝宝长期不进食或长时间哭闹,需要及时检查宝宝的健康状况。还要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他年龄段的发展玩具等等,帮助宝宝成长。
总之,如何正确照顾和护理宝宝是初为人父母的头等大事。家长要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宝宝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护理方式,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四
新生儿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关注和护理新生儿感染至关重要。在我工作的医院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新生儿感染病例,并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护理新生儿感染方面,以下是我所得出的五个重要心得。
首先,早期预防是关键。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因此,我们护士团队必须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具体而言,我们要确保医疗设施的清洁和卫生,洗手是首要环节。另外,在孕妇产前检查中,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新生儿出生后,我们还要确保他们与潜在传染源的距离,比如病患的接触要控制在最低限度。
其次,严密监测新生儿的体温是必要的。感染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或降低,这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指示。因此,护士必须经常监测新生儿的体温,并尽快采取行动以控制温度。例如,必要时给予退热药物或进行物理降温。特别是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密切监测其体温,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第三,保持新生儿外周静脉通畅非常重要。新生儿感染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而这些药物通常需要通过外周静脉输送。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新生儿的外周静脉畅通,以保证药物的输注。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防止骨髓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在输液过程中,我们还要定期更换输液管,并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第四,早期识别感染症状至关重要。新生儿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因此早期识别和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护士,我们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和身体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常见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嗜睡、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我们要立即报告给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在这一过程中,与家属的良好沟通也非常重要,他们是最容易察觉到新生儿身体异常的人。
最后,持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新生儿感染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持续接受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这包括对感染的认识、感染控制措施的学习以及新生儿护理技巧的提升等方面。通过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护理新生儿感染病例,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新生儿感染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通过早期预防、体温监测、外周静脉通畅、早期识别和持续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护理新生儿感染病例,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也需要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新生儿感染提供更好的护理。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五
护理重症患者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要求护士和医护团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忍耐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对于如何护理重症患者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重视患者家属的参与、合理的沟通和适当的心理护理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护理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关怀与陪伴,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最基础的。首先,我们应该尊重每位患者的独特性,尽量满足其基本需求。其次,我们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和困难,给予鼓励和安慰。此外,我们还应保持温暖而真诚的微笑,使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第三段: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在处理重症患者时,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管路的畅通与管理,以及医疗设备的运用。同时,我们也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四段:重视患者家属的参与。
患者的家属在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与家属沟通,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应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如帮助翻身、按摩等。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还有助于加强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五段:合理的沟通和适当的心理护理。
在与患者沟通时,我们要用简单、清晰而温和的语言,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同时,我们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和情感表达,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在日常护理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进行心理疏导,如通过音乐、绘画和聊天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增强治疗效果。
结尾段:总结。
护理重症患者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重视患者家属的参与、合理的沟通和适当的心理护理,我们能够给予患者更全面、有效的护理。同时,我们也应注重自身的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面对重症患者护理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将专业知识与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心相结合,才能给予患者最优质的照顾。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六
护理是一门充满人性关怀、科学技术和人际交往的学科,其作用至关重要。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们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如何调整护理理念,使之更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是每个护士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二段:认识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护理理念是指护士对患者的关注、认识和行动的总体核心思想。它不仅体现了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还是护理实践的重要指南和衡量标准。护理理念的正确与否,关系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是评估护士整体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和认识正确的护理理念,对于护士来说非常重要。
改变护理理念需要护士们耐心和恒心。首先,护士应该积极向上,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护理素养。其次,护士应该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患者的需求和诉求,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护士还应该维护患者的权益,遵守职业道德,切实履行护理职责,撑起护理工作的社会形象。最后,护士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及时总结护理经验和不足,并寻求同事和专家的建议和帮助。
护理理念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演化的概念,也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抗疫行动中,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护理理念和实践方法。例如,在硬件设施的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的医院不断引进尖端技术,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在软件服务的提供方面,则通过“互联网+”模式,建立在线预约、诊疗、咨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护理保障。此外,一些表现突出的护理团队和个人,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护理方法,提升了公众对护理行业的认同度。
第五段:结论。
护理理念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它需要护士们不断去追求和实践。在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不同的今天,护理理念的改变和升级也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提升护士职业素养,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创新护理方法,为护理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七
孩子出生以后,宝妈又要小心的照顾自己,还要时刻担心着孩子,无论是孩子还是宝妈,在产后的第一个月里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在月子期间照顾好宝宝,是一件令宝妈们极为头疼的事情,稍微的护理不当,就可能出现大问题。
新生婴儿的脐带被剪断以后,夏天护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感染。妈妈们应该经常检查脐带的恢复情况,注意在宝宝撒尿的时候不要尿到脐带上面,特别是男宝宝,要保持肚脐的干爽。
夏季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穿衣不要太多,可以穿一些宽松柔软布料的小背心或者是肚兜都可以,但是不要让宝宝不穿衣服,宝宝刚出生皮肤还是需要保护的。
夏天很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新生儿在夏天要注意勤洗澡。宝宝出汗以后如果不经常洗澡会容易生痱子,有的还会有湿疹、皮疹的出现。妈妈们要注意,特别是宝宝的脖子,大腿和手臂肉多地方,要经常检查擦洗。
在夏季新生儿一定不要吹风扇,宝宝睡觉可以盖上单被。新生宝宝的睡姿最好每隔几个小时就调整一次,以免睡成偏头。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八
新生儿护理是每个新手妈妈必须经过的一道试炼。对于初为人母的我来说,刚开始时完全没有头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经验积累,我逐渐懂得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宝宝。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护理新生儿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了解新生儿的基本生理特征。
首先,关于新生儿护理,我们需要了解宝宝的基本生理特征。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脆弱,需要注意保湿和防晒,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新生儿的眼睛和耳朵对干净的刺激非常敏感,因此我们也要注意保持干净卫生。此外,新生儿的消化系统还不完全发育,需要特别的照顾。如果母乳不足,可以补充奶粉,但是需要仔细选择。
第三段:建立良好的喂养和作息习惯。
新生儿的作息规律还不太稳定,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和调整来建立合适的喂养和作息习惯。对于喂养,母乳最好,如果有需要,可以适当地进行配方奶粉辅助喂养。要坚持按照宝宝的需要喂养,不要过度喂养或忽略了宝宝的需求。在作息方面,我们可以给宝宝制定一个简单的日程表,帮助宝宝逐渐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第四段:维护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宝宝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来照顾宝宝。在帮助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的温度、尽可能地减少时间,避免宝宝着凉或者疲劳。饮用水和食物也要严格卫生,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照顾,选择安全的睡眠方式和睡眠环境,避免可能的危险。
第五段: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宝宝和父母之间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在看护宝宝的同时,我们也要不忘与宝宝互动。可以和宝宝说话、唱歌、摸索玩具等等,促进宝宝的感官发展和社交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宝宝的表情和动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需求和兴趣,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
结论:
总的来说,新生儿护理需要我们用心、细致地照顾宝宝,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建立起与宝宝深刻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九
1、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全科护士与科主任签订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确保护理安全。
2、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满意服务。
3、做好新生儿科搬迁工作,确保病人、仪器安全搬运。
4、搬至老大楼5、6楼分成新生儿内一、内二科,做好搬迁后的病房消毒,床位摆放,物品整理,仪器准备工作。
5、要增加护士8—10名,增加护理队伍。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重点今年新聘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由护士长负责,操作由带教骨干负责,课后考核,严格带教,每周晨间提问,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定期开护办会,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7、成立新生儿护理专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两期,每期半年,每期接受5—10名进修护士,加强对进修护士的带教培训工作。
9、争取申报护理科研课题。
10、鼓励护士开动脑筋,开展护理新技术1—2项。
1、20xx年初全科护士每人与科主任签订20xx年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2、20xx年1月17日新生儿科搬迁至新装修的内科大楼5、6楼,5楼nicu,6楼新生儿普通病区,病房扩展,布局更合理,安全,环境更加美观、整洁、舒适,能够提供更加优质护理环境。
3、增加新护士12名,使护士达到53名,能够优质护理工作更加细化,人员更加充足。
4、继续实行apn排班,增加护理二线班,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5、加强基础和危重患儿护理,每周组长及护士长检查督促工作,将存在问题记录、分析及改进措施。基础护理、危重患儿护理合格率达到100%。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n1-n5分层制定培训计划、目标、落实及考核评价。重点年轻护士三基训练,坚持每周晨间提问,每周护理小讲座,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7、每月召开护办会,听取护士的心声,讨论分析如何改进护理工作,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8、每月认真做好满意度调查分析改进工作,包括患者、医生、护士三者分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在96%以上。
9、每月认真做好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结合新生儿科具体护士岗位情况,从班次、岗位、职称、考核、奖惩方面细化了护士绩效考核表,考核公平、公正、公开,推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10、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全科护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用爱心呵护着新生儿科的住院宝宝,同时取得可喜成绩:卢林阳获“优秀护士长”,赵友谊获“十佳护士”,张存、胡双凤分别获“一针见血技术能手”二等奖、三等奖,简朴、胡美君获夜班最多奖,胡双凤、杨家欢获“优质护理服务之星”,汪静静、张存分别荣获20xx年健康安徽第三届魅力护士评选中的“最佳气质护士”、“最具亲和力护士”。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
新生儿感染是指在出生后的28天内发生的感染,对于刚刚成为母亲的新手来说,面对新生儿感染是一种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努力。而新生儿感染护理不仅需要专业的医护团队的配合与指导,还需要父母亲自的经验积累。在我作为一名护士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对新生儿感染的护理有着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密切注意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必须时刻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呼吸、皮肤颜色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就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治疗,防止感染的扩散和加重。
其次,保持洁净环境是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容易受到外界致病菌的感染。在日常护理中,我们要注重室内环境的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婴儿的寝具、玩具等物品,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防止细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并且,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要勤洗手、穿戴手套等,并严格控制访客,减少外界致病菌的带入。
此外,科学喂养和饮食调理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新生儿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免疫力的提高,因此科学喂养是新生儿感染护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母乳喂养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的最佳方式,母亲应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同时,要保证母乳的质量和卫生,母亲在喂奶前应勤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致病菌通过乳汁传给宝宝。
另外,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是关键。如果新生儿确诊感染,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每天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并记录病情的变化。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静脉输液等操作进行规范和细致的护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最后,重视家庭护理和后期康复也是关键。新生儿感染的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家庭护理包括对新生儿的饮食、睡眠、活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和绝对隔离。而后期康复则需要家庭成员对新生儿的更加关注,了解宝宝的身体变化和发育情况,并配合医生的指导和康复训练。
总之,新生儿感染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医护团队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密切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保持洁净环境、科学喂养和饮食调理、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重视家庭护理和后期康复,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父母也要加强自我管理和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一
对于每一位新生儿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个好的护理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或者是细菌的入侵。那怎样护理新生儿呢?新生儿护理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新妈妈不知道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因此而带来不必要的问题。因此,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相信大家都知道,新生儿的皮肤的非常娇嫩的,所以必须要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燥以及清洁度。
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对于很多新妈妈来说,新生儿的护理的非常困难的。而且也不知道怎么护理。因此,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护理小技巧。
新生儿洗澡不可用肥皂,肥皂可以洗去油渍,同样也会洗去新生儿体表油脂。一般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只需用清水清洗即可。
清洗新生儿眼部的时候,可以先将棉球浸在干净的.水里,接着取出挤干,再用来擦拭新生儿双眼。
人体耳朵和鼻子是具有自净功能的器官,更多的时候并不需额外清理。如耳朵的分泌物是具有抗菌作用的,为新生儿掏耳朵,会使分泌物越来越多。除非有医生指导,否则绝不要随意清理。
脐带在被剪断之后几天里会逐渐干枯,掉落。掉落后用消毒纱布盖住宝宝的肚子,保持通风,一旦发现炎症要及时消炎。
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需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清理眼睛。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新生儿应在温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应该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要保持在36.5度。
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他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新生儿应在通风且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爽,无噪音让新生儿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新生儿长“马牙”、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性黄疸等都是正常现象,但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则需立即就医。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新生儿出生之后,他们需要特别的护理。新手父母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护理新生儿需要在许多方面小心谨慎。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关于如何护理新生儿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保持新生儿清洁。经常洗澡可以帮助防止皮肤疾病的产生。但是,新生儿的皮肤非常敏感,所以在洗澡时要小心谨慎,用温水和温和的洗涤液。同时,要确保干净的毛巾和衣物可供使用。保持新生儿衣服和床铺的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新生儿特别容易被感染,所以要确保他们的衣物和周围环境始终保持清洁。
其次,我们要关注新生儿的喂养。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营养成分,可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育。如果母乳喂养无法实现,人工喂养也是一种选择。在喂养新生儿时,我们应该保持定时,避免喂养过多或过少,同时也应该注意新生儿是否吸食到空气,避免引起腹胀。
第三,保持新生儿的足够睡眠。新生儿需要每天睡12到15个小时,而且他们的睡眠经常是分段的。为了确保新生儿有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我们应该保持房间安静,让新生儿在柔和的灯光下入睡。对于焦虑的新手父母来说,安装一定的婴儿监控设备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随时监控新生儿的睡眠情况,从而让父母们放心。
第四,保持新生儿的健康。我们需要经常给新生儿洗手,避免孩子受到细菌的侵袭。如果新生儿有任何疑似疾病的症状,比如烧烤,呕吐等等,一定要及时就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婴儿的成长,包括身高,体重和头围等,以确保他们的成长与正常婴儿相差不大。
最后,我们要保持对新生儿的耐心与爱心。新生儿是需要无时无刻的照顾,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父母们要确保尽可能多的时间被用来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的成长所必需的。只有在持续的关注和爱护下,新生儿才能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快地成长和健康成长。
总之,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来说,关键是保持耐心和关注,同时注意卫生和健康。尽管新生儿的护理可能是一项繁琐而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父母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每个婴儿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护理和照顾。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三
新生儿脓疱疹,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受到了一些细菌的感染,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是细菌传播的主要季节,所以在这个季节,也是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脓疱疹的病原多来自母亲,家属或医务人员不洁净的手,或者婴儿使用了被细菌感染的衣服,尿布和包被等。在与有皮肤病肿、化脓性皮肤感染的成年人接触后,或母亲患有乳腺炎时婴儿发病也增多。
新生儿脓疱疹通常发生后第一个星期。一般病好发在头面部、尿布包裹区和皮肤的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也可波及到全身。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包裹太多以及皮肤出汗多时更容易发生。脓疱表皮薄,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较周围皮肤稍隆起,疱液开始呈现黄色不久浑,大疱破裂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的基底面,此后可结一层黄色的薄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痕迹。轻症患儿没有全身症状,重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吃奶不好,黄疸加重等症状。
新生儿脓疱疹若能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否则容易迁延不愈,甚至出现大脓疱造成大片表皮剥脱。
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采取以下方法:症状较轻,只有散在脓疱时可用75%酒精消毒小脓疱和周围的皮肤,然后用酒精棉签将脓疱擦破或用消毒针头挑破,使脓液排出,创面可以曝露、干燥或涂以抗生素软膏。脓疱特别多时,还应加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如果发现婴儿的精神不好等症状时,应该请医生诊治。
以上就是新生儿脓疱疹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在这里建议大家不仅仅要接受治疗,还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你要给宝宝一个好的卫生习惯。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四
我们知道,新生儿是没有牙齿的,要在几个月过后才能长出,所以在新生儿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情况下,他们自身的口水是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爸爸妈妈们最好能谨记以下护理常识,让你的宝宝远离疾病,有个好胃口。
孩子无论是母乳喂养的还是人工喂养的,在给孩子喂奶后,或喂奶过程中,均应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当宝宝生病发烧、感染时,更应勤喂温开水,这样不仅可去除口内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细菌的发酵产生异味,也有利于体内循环,防止便秘的发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妈妈在喂哺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测奶液温度时,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细菌传播。
父母们还要知道一点,不要过分的亲吻宝宝的嘴,否则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宝宝。宝宝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疾病。
3.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
宝宝有很强的依赖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含着奶嘴入睡,而父母也为了安抚宝宝,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种错误方式是造成宝宝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让宝宝含空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首先说说什么是“马牙”。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锁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当宝宝出“马牙”时,最好咨询医生,家长不要擅自处理。
有些父母采用不洁的针去挑刺“马牙”,结果常引起口腔感染,甚至并发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全身疾病,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
由于新生儿口腔黏膜柔嫩,如果用不洁之物擦拭口腔,易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增生。
孩子不会说话,如果不舒服只能用哭来表达,而做父母的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哭声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孩子有应该喝奶但不喝的情况,只是一味的哭,父母就要看孩子是否有了口腔疾病的发生,自己不能分辨就一定找儿科医生给予诊断,找出原因,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五
数据显示,超过30%以上的新生婴儿,在脐带愈合的过程中出现过炎症,可见,出生后第一次“小伤口的愈合也成为了新手爸妈的棘手事呢!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湿,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5、擦爽身粉
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6、涂抹护肤品
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新生儿的脐带一般过了多久才脱落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脐带在24—48小时里就自然干瘪,3—4天就掉了,并且会在10天到半个月里愈合。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新生儿有差异,脐带残留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只要宝宝的脐部保持干燥,粑粑麻麻就不要着急,可耐心等待宝宝的脐带自行脱落。
如何可以让新生儿脐带加速脱落呢
假如新生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宝宝擦脐窝护理,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新生儿肚脐异常,周围发红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脐带残端脱落护理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就得立即去医院了。
新生儿的脐带流出淡黄色液体正常吗
一般情况下,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保持脐带部位干燥即可。如果流出的液体呈脓液或者有恶臭气味,说明脐带可能受感染,应立即到医院治疗。此外,当给新生男宝包尿布时,应将朝下,以防解尿时脐带碰到尿液,造成脐带发炎。
每次消毒脐带的时候宝宝都大哭,要怎么办
一般宝宝会在消毒的时候哭闹,因为药水是冷的,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心疼宝宝而给消毒打折扣。一旦消毒不好,脐带出现化脓等情况,可能要住院什么的,到时候宝宝会吃更多的苦。可以在住院期间多观察护士如何给宝宝消毒脐带。
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妈妈在宝宝的成长发育期间充当着重要的引领角色。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口腔粘膜出现点片状的白膜,可轻轻涂擦制霉菌素药水。
初生后即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滴眼,以防新生儿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棉球拭净后再滴眼药。
除妈妈抱起喂奶外,新生儿整日卧床休息。应保证有足够睡眠时间,每日在20小时以上。最好采取侧卧位,尤其喂奶后应向右侧卧,平时采取左侧卧。经常变换体位,可防止睡偏头。仰卧不安全,此种体位,如漾奶时,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头,如枕时枕头的高度应大致同肩宽,更不能用硬枕头来矫正头形。注意居住环境。
新生儿的环境要求
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将其全身轻轻擦干,用洁净温暖的棉毯包裹。室温不能低于23℃。生后第一天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稳定在36.5℃左右时,以后可改为每6~12小时测一次。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处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在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六
足月婴儿在第一周时约50%有黄疸,早产儿出现黄疸的比例高达80%,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接受治疗自然就会好。少部分为"病理性黄疸",这时父母需提高警惕,并注意是否为胆汁滞留症、胆道闭塞等问题引起,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3、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4、注意清洁: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保持清洁,防止破损感染。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七
新生儿各系统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小编从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如何科学合理的护理。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室内温度适宜保持在25~28摄氏度。
盛夏要适当降温。室内的光线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该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婴儿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常能反映其胃肠道的健康和病理状态,故观察或检查婴儿粪便极其重要。
胎便:新生儿出生3日内排的.胎便粘稠,色黑绿或深绿,无臭,若喂养充分,2~3日即转为正常的婴儿大便。
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母乳喂养儿的粪便呈黄,黄绿色或金黄色,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脂肪小块),有酸味不臭,排便次数较多。
人工喂养儿的粪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臭味明显。每日1~2次。如果大便呈水样,也许是病理状况。如果臭味较浓说明蛋白质多孩子消化不好,如果粪便泡沫较多说明婴儿对糖消化不良或是奶中糖含量较多,发酵比较旺盛的缘故。
混合喂养儿的粪便:用母乳或奶粉喂养的婴儿若同时加淀粉类食物,大便可能增多,稠度稍减,呈暗绿色,臭味加重;若加食蔬菜水果等,大便外观近似成人粪便。
粪便颜色异常:粪便排出绿色粪便且次数增加说明肠蠕动增加了,也许奶量不够、着凉,也可能是婴儿体内有轻度炎症,要进一步观察或看医生。如果排出白色粪便,常常提示婴儿胆道不通,胆汁排不到肠内,如伴有皮肤发黄应及时就医。
晚喂奶的新生儿黄疸较重,有的发生低血糖,使脑部受到损伤,有的发生脱水热。而且许多中外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是个敏感期,且在出生后20—30分钟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专家们还认为,新生儿出生后母子接触时间越早、越长,母子间的感情越深,婴儿的心理发育越好。
因此主张应让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就开始伏在母亲的胸前吸吮乳头。所以孩子应在出生后尽早吃到母乳。
不要随便打开脐带的包扎绷带,保持绷带干燥、清洁,若发现有血液渗出现象,应立即请医护人员重新包扎。
新生儿皮肤表面有一层胎脂,有抵抗风寒和润滑皮肤的作用,不要急于洗去,1~2天后,胎脂就会被吸收。给新生儿擦身时宜自上而下地擦,洗完后在腋窝、皮肤褶皱处抹上熟的食用油脂。给婴儿洗澡时,水温不宜太热。应尽量在喂奶前1~2个小时洗澡,并防止水滴进入耳道内。婴儿的衣物和尿布要柔软卫生,并勤洗勤换,不要用碱性太强的洗衣粉、肥皂等洗衣物。
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家庭成员,其身体健康与否,对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患有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者,不可接触婴儿,以免传染。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八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生时常见的生理现象,有人说喂食葡萄糖水可以改善黄疸症状,还有人说黄疸症状严重,就必须停喂母乳……这些说法到底有无根据?让我们听听医师怎么说。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发展成一种叫做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的疾病,这种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一种脑性瘫痪。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2.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3.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5.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大多数生理性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治疗了,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需要遮蔽)放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你的宝宝用光纤毯(毯式黄疸治疗仪)包裹起来。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后即消失。照光时注意保护眼睛。
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准妈妈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
黄疸是因为母乳喂养引起的吗?
如果你的宝宝是母乳喂养的,在出生头几天里要是宝宝吃到的母乳量不够,有可能造成黄疸。因为如果你的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他可能就无法通过大便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你应该找医生咨询一下哺乳问题。你也可以向母乳喂养专家咨询母乳喂养的方法。一旦你通过改善哺乳技巧、增加哺乳次数,或者添加配方奶补充等方法,让你的宝宝摄入足够乳汁,黄疸就多半会消退。目前普遍建议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里每天至少要哺乳8~12次。
一些宝宝会在他们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内出现“母乳性黄疸”。这种现象通常在出生后7~11天左右出现。尽管你的宝宝喂养没问题且体重增长正常,但母乳里的一些物质影响了宝宝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这种情况通常与生理性黄疸一起出现,而且可能会持续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这种情况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中很常见,而且通常认为没有危害。不过,如果你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暂停哺乳3~5天,使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这段时间, 你可以用吸乳器吸出乳汁,以保持乳汁的分泌量。等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降下来后,你就可以重新给宝宝喂奶了。
新生儿黄疸延迟消退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1.母亲产前用药:如给母亲产前应用了大量催产素或维生素k等。
3.分娩时损伤出血,使胆红素产生增加;
4.产后受冻、饥饿:此时体内游离脂肪酸等有机阴离子增多,与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而使胆红素游离血中,延迟喂养,胎粪排出延迟,可增加肠一肝循环,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减轻生理性黄疸,父母要注意: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 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十九
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只要遵循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您就可以轻松照顾宝宝了。
第一,要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第二,要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第三,要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脐带护理五个细节。
第一,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脐部。
第二,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第三,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第四,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第五,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酒精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这时候要注意,如果棉签脏了,就要及时换掉,不要用脏的棉签反复擦拭,这样会感染和发炎的。
宝宝初到人世,身体还很娇弱,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所以,多点关心,多点爱,才能健康地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生儿如何护理心得体会篇二十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应知道皮肤有什么作用。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它的主要作用一是使机体与外界隔离,保护机体不受外界的侵害;二是防止身体内的液体外流和外界物质侵入;三是通过汗毛孔(汗腺、皮脂腺)排泄汗液以调节体温。
再就是新生儿的皮肤与成年人的不同,成年人的'皮肤坚实,其保护作用、体温调节作用以及再生修复能力都很强,而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防止外界侵扰,调节体温和自身再生能力都很差,伤口处即成为细菌大量繁殖的场所,造成皮肤化脓感染。由于新生儿抗病能力低,细菌从破损的皮肤侵入血液,很容易发展成为败血症。若不及时治疗,细菌随血液可到身体的各处,引发其他疾病。例如,细菌进入脑膜将引起脑膜炎;流入肺部,会引起肺炎、肺脓疡;进入肝脏,可引起肝脓疡。
也可以同时出现多处化脓性感染,使病情加重。因此,护理好新生儿的皮肤非常重要。要勤洗澡,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清洗臀部,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下、腋下和臀部更要精心护理,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完好。
万一擦破了,要及时消毒处理,千万不要造成感染。护理新生儿的皮肤要慎之又慎,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