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读后感(专业12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简单概括和评价,更是对自己思想和态度的反思和表达。那么,如何写一篇具有个人特色和观点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把握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包括内容的选择、分析和表达。其次,要对所读书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理解,通过思考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展开深入的阐述。另外,要注意读后感的观点独立性和创新性,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思考和感受,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自由发挥和拓展,展示个人的独特思维和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早晨的读后感篇一
袁老师在成都友谊小学所上的《下雪的早晨》再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许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开课新颖,引人入胜。
袁老师一开课出示雪花纷飞的图片,配上轻音乐,并用诗话的语言进行解说,同时让学生说说下雪时想到或想要干什么,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的情境之中。
二、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无论是听袁老师范读后谈感受,还是学生初读感悟,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初读后,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诗歌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以读为本,读中揣摩体会。
新修订的小学教学大纲认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读是发展语言的最经常的一种重要手段。袁老师在这堂课中借助多种形式,如:默读、个别读、分小组读、齐读……有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初读,有深入领会诗歌意境的细读,也有体会情感后的美读……请学生以多种方式用心地去读,去品,读中感受了语言美和韵律美,读中感悟了诗情,加深了对诗歌的意境和形象理解和体验。
四、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在第1小节中,袁老师启发学生想像飘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引生入境。读第2小节时想像孩子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可爱。并想象自己进入夏天的树林会怎么玩耍?激起感情的共鸣,体会孩子的快乐。读第3小节时,请他们想像这个孩子是谁?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袁老师尽量激发学生大胆想像,力求他们通过丰富的想像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
此外,我认为这堂课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教师的过渡语言设计精妙,让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课件制作精美,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尊重个体体验。
当然,这堂课在宁静中还有一份激情,整节课流淌着诗意,真的是很美很美!
早晨的读后感篇二
首先来说,这是一本随笔,内容主要是描写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一些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在书的最后还就读者和新闻媒体关心的一些话题他本人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这本书是我向我的上级领导借阅的,此前我对这本书还不了解,在读完《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后,从网上对路遥的作品和人物简历进行了查阅,才对《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有所了解。这本书是路遥去世前所著,50个小节共5万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在他的创作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早晨,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一点我比较认同,算起来我也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很多时候写东西真的是随心所欲,有时候脑子里有灵感了便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写写画画,时间久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写作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有牢固的基础和清晰的构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实际写作用了三年,另外三年则用来收集整理资料,具体构思。我写东西喜欢自由地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不下去就突然画句号,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创作源于生活,实际上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了解、体验、思考,然后才能进入表现。想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就应该放下身子深入到农村中去,和庄稼人同吃同住,了解农村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你还得熟悉城里人的生活,这样才能在作品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让文章达到高潮。很多同事说,我们想写点东西,但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处着笔,这就是对生活工作的不了解,因为你没有到群众中去,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所以你没有写作的素材和落笔的思想。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铁路工人,我所学的专业和写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长期生活工作在生产一线,让我对基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一线的铁路工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对他们的内心想法、工作环节不能说特别懂,也算的上了解。在我看来,写作真的是生活的积淀和思想的凝聚,我从事宣传工作4年多,发表过的稿件可能已经超过一千多篇,每一篇稿件都源于生活、源于工作。长期的写作让我学会了捕捉新闻的素材,学会了总结和思考,甚至对我的性格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我感谢我所从事的工作,感谢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中,路遥在煤矿一待就是一个冬天,三四个月不出山。一个人待在房子里创作,别人也不来打搅,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有时候在完成一些写作任务时,一个人待在办公室就是一天,甚至是半个晚上,这种情况是经常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很少来打搅我,有时候感觉寂寞、孤独、有时候真想换一份工作,但是敲惯了键盘,听惯了打字的声音,还是不能放下,也许这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我,键盘换了一个又一个。
一个冬天过去了,当他坐着吉普车出山的时候,手里已经拿着21万字的稿子,这就是唯一的收获,坐在车里,什么都说不出来,就是一个劲流眼泪。我们能够想象的到,路遥此刻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激动和不平常。
早晨的读后感篇三
提到周而复先生的成名小说《上海的早晨》,如今的80后、90后们估计知之甚少,读过小说原著的则恐怕更是凤毛麟角。这也难怪,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得是解放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小说场面恢宏博大,人物众多,情节错杂。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的曲折过程。小说对人物刻画也比较细致到位,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印象深刻。但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毕竟离得太远太远。
我是在读了《白鹿原》之后,觉得对地主白嘉轩印象深刻,于是想找其他有关描写地主的小说来看看。就想到了《上海的早晨》。很可惜,周先生对地主朱幕堂的描写比较简单,写成一个无恶不作、令人咬牙切齿地狠的人物,当然,不排除有这种地主,否则,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改革不会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但也为小说人物来描写,就让人感到类同、脸谱化。
然而,对作为小说最主要角色的资本家徐义德的刻画却是相当成功的。徐是沪江纱厂的总经理。在解放之前,他对上海解放后,共产党对民族资本家的政策不了解,心存担忧,就将部分纱锭转移到了香港,并委托自己的弟弟负责管理,自己则留守上海坐观其变。
在随后,他又不甘心于失去对沪江纱厂的控制权,老谋深算地与厂长梅佐贤一起收买工人陶阿毛(实为国民党特务,此类角色身份安排也有着时代的烙印)打进工会,以最终掌握和控制工会。同时,又通过梅佐贤贿赂税局驻厂干部方宇,在政府决定提高税率之前,打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招牌,不顾工人生命安全,要求工人加班加点,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且在生产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大发不法之财。这些充分暴露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和资本的逐利本能。
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徐义德捐献六十亿元之巨款购买三架飞机支援抗美援朝。在事后,徐义德私下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捐献的无奈,完全是为了应付局面、为了他的沪江纱厂的生存。我们不用去猜疑徐义德的动机是什么,在当时,能够捐献巨款就是说明我们党的胜利,所以也不应该再苛求徐义德在捐献巨款时的意愿。小说对此细节的描写,就更让徐义德这个人物性格丰满,也惟有如此,才显得真实可信。
小说撰写之中,由于经历文-化-大-革-命,使小说的发表一波三折,第一部于一九五八年在《收获》发表,第二部部分章节于发珍于一九六一年前后,文-革后,一九七九年春,第三部才在复刊后《收获》第一期和第二期刊载,第四部于一九七九年冬发表。从中也不难看出这部小说可谓命运多舛。文-革中,小说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被说成是“为刘少奇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大毒草”。
我读了周而复先生在小说前言所写的那篇代序,其中提到,“丁学雷指责小说里描写了徐义德是‘养活了’工人的‘实业家’”。为此,周先生作了充分辩解,他说“五反运动中,在工人内部讨论过谁养活谁的问题,个别工人一度有过模糊不清的认识,当时经过讨论,统一认识清楚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资本家剥削工人而自肥。在小说第三部里还有专门章节描写徐义德剥削工人起家的发展史,白纸黑字,有目共睹。
说徐义德是‘养活了’工人的‘实业家’,不是小说和作者,而是丁学雷的发明和创造,强加在小说和作者头上,不敢掠美,理应奉璧。”现在回顾头来看这些,显得多么幼稚和可笑。我们再也没有必要去争论谁养活谁的话题。最基本的一条,我们终于摆脱了意识形态的东西,承认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承认资本通过生产经营运作应该产生盈利。对于资本盈利性的肯定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保障,是社会得以进步的最大动力。
在看完小说后,按计划应写一篇读后感。但我突然想看看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于是,从网上找来。想不到,当初的演员阵容还是相当不错的。李婉芝由李媛媛出演,徐义德由严翔演,梅佐贤由奇梦石演,朱延年由吕凉演。奇梦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上海滩绑票案》的精彩演出,现在的人了解得可能也不多。
电视剧只看了几集而已,演员表演相当不错,获得了第八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和男女配角奖,也是名至实归。但看过小说,再看电视剧会多少有些索然寡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小说对人物特性和结局安排都有强烈时代烙印,人物的好坏纬经分明。也没办法,那时提倡的就是这样,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时代的束缚,否则,小说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流行。而真正好的小说也许真的会以手抄本的方式来体现生命力,比如《红楼梦》,在那个时代不也是禁-书吗?当然手抄本也不都是好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清浊自辨,靠得唯一办法就是等待时间的检验。
早晨的读后感篇四
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很久了,很多遍了。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洋洋洒洒的百万巨著,尤其佩服先生的创作热情和精彩构思。随后,了解到《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是《平凡的世界》创作的真实写照,于是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介绍了先生《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背景,创作条件,创作过程中经历的困难、诱惑和矛盾等等,文中表现出来的几种精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一种精神是踏实。先生是个踏实治学的楷模,能够放弃家庭舒适、安逸的生活和创作中篇小说《人生》带来的巨大的荣誉,一个人独自深入黄土高坡,在艰苦的条件下创作。每天屈指可数的几项奢侈的嗜好是:抽烟,喝咖啡,看报和散步。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黄土高坡,有几个人能够保持这么恬静的心情,有计划、踏踏实实地从事自己的文学创作呢?可是先生做到了,并且用他随后的作品向世人表明他完成的很好,很出色。当然,后来的《平凡的世界》一文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一段平凡人各种人生路,更是向文学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踏实的治学精神。并且,这种精神甚至超出了他的文学作品本身,成为其人生光辉的标志。
工作只有踏实才不会莫名其妙的跌倒,才能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迎刃而解;只有踏实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不会因为点点的成绩沾沾自喜;只有踏实才不会失去自我,才不会虚度此生。
第二种精神是坚定。先生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而事实上先生确实是意志坚定的铮铮铁汉。这种坚定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待外界的干扰,能够视而不见。文中讲到“小说《人生》发表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一些熟人也免不了乱中添忙。刊物约稿,许多剧团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要改编作品,电报电话接连不断,常常半夜三更把我从被窝晨惊醒。一年后,电影上映,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没了。另外,我已经成了‘名人’,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我说情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似乎我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有权有势,无所不能。更有甚者,一些当时分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衣衫褴褛,却带着一脸破败的傲气庄严地上门来让我为他们开路费,以资助他们神圣的嗜好,这无异于趁火打劫。”二是面对艰苦的创作过程,锲而不舍。先生在创作初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阅读。但是这个过程相当熬人,用先生的话说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溺没的感觉。先生说“书读得越多,你就越感到眼前是数不清的崇山峻岭。在这些人类已建立起的精神大厦面前,你只能‘侧身西望长咨嗟’!”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太巨大,中间几乎成了一种奴隶般的机械性劳动。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靡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翻阅。这简直就是一种奴性劳动,但是先生坚持下来了,并且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治学要一种坚定,生活要一种坚定,工作更要一种坚定。这种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有“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之风范。只有这种坚定,才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只有这种坚定,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糖衣炮弹所击退。只有这种坚定,才能在工作中按照自己的设想、计划,出色地完成,从而最终实现工作的价值,个人的人生价值。
第三种精神是严谨。这是一种崇高的治学态度。在谈到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前期准备工作,先生进行了疯狂的阅读和大量的了解,为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他的严谨表现在阅读面广,量大。这种阅读包括古今中外各种小说,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着作,农业、商业、工业、科技以及大量搜罗许多知识性小册子;还有近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计本。在对现实的了解方面,他的严谨在于深入生活。自己提着一个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穿梭于乡村城填、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接触的人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这种近乎完美的严谨治学态度,人生态度,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只有胸怀这种严谨,才能把日常的工作做得完美,让群众放心。
离开学校快半年了,工作刚刚开始,有时候很着急,有时候很无奈。再一次阅读先生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我豁然开朗。要脚踏实地、坚定地走好每一步,前进的过程中才不会有更多的跌倒;要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要踏实地面对每一天,才能让青春绽放出无限的光彩。我要跟随先生踏实、坚定、严谨的步伐,认真工作,不虚此生。
早晨的读后感篇五
我把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读完,掩卷沉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寒假虽是过大年,但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莫过于读完此书,正因为过年诸事多,都是腾点时间来读,感觉给这个春节锦上添花。
全书共50个小节,有5万字,我知道它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平凡的世界》是迄今为止我看过次数最多的一部小说,百万巨著里的大人物小人物,大地方小地方,大事件小事件等等我如数家珍。我喜欢文章里面散发的朴实、勤恳、奉献、尊严。众所周知,路遥是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同时我也知道这部小说是路遥用六年,甚至差点付出生命创作出的作品。出于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难以言表的喜爱,我打开《早晨从中午开始》一书读起来,仅仅看了前面几段文字,就让我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只要一有空我就读,到北京旅行我也背上这本书,在火车上看,睡觉前看,然而,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我的心情也随着路遥的描述一起波动。仿佛亲身体会到了他如何下定决心写一部长篇巨著,如何用三年的时间准备素材和体验生活,以及他为何执意要在简陋得甚至有些艰难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真正热爱工作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和所作所为,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下,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虽然路遥的早逝与他的过度劳累有关并令人叹息,但我想,会有不少人佩服他在此文中表现出来的出色文笔、远见达识和卓绝的毅力。我相信,中国正有不少人正如作家对社会揭示的那样浮躁,我也并无半点苛责之意,这本是人之常情,自己有时也未免。但却觉得社会中也许正有不少人同作家路遥一样,具有某种才华和成绩,一部分人并未得到社会真正的关心,生活境遇仍然很差,另一部分人又因为过多的采访、鲜花和掌声,为荣誉所诱惑,追求,而牺牲了自己的才华和进一步的努力而令人惋惜。而知道这两方面后,个人和社会分别应作怎样的反应,令人深思。
当他写到他和老鼠同处一室,他到最后还一直记得有一只老鼠曾经用一双明亮的小眼睛盯着看他工作的神态,他创作时内心的孤独也表露得淋漓尽致。在《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创作完成时,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明显的感到了死亡的威胁和临近。那种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曾经一度呼吸困难,为吸入每一口气而挣扎,动不动就睡的人事不知,嘴角上像老年人一样吊着肮脏的涎水,有些熟人用好笑的目光打量他,有些生人知道他是路遥,不免为这副不惑不解:作家都是这个样子?据说故乡榆林的中医不错,几年来第一次卸掉包袱只身赤手空拳地走近母亲,得到众多热心乡亲为他的重病四处奔跑,当时的地委书记霍世仁和行署专员李焕政亲自出面周到安排,立刻被带到著名老中医张鹏举面前,喝了一百多副汤药和一百多副丸药,身体开始渐渐有所复元。但是当身体稍微恢复了一点的时候,他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继续休息,还是接着完成第三部?在路遥的思想中,一个“坚持工作的我”最终说服了“犹豫不决的我”。他到了陕北榆林,继续《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写作。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路遥在这篇随笔中,三次提到了《平凡的世界》中王满银,可见他对于王满银这个角色还是颇为满意的。
当我看到路遥的小房间里面,成沓成沓的堆放着写好的没写好的纸张,墙壁上贴着每日的工作量,月度计划年度计划。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睡醒之后吃点馒头,喝杯咖啡,点一支烟,看看窗外刺眼的阳光,戴着厚厚的眼镜,然后伏案开始一天的工作,截止深夜一动不动。
偶尔思绪打乱的时候,会想念女儿,有时想念女儿到心痛的地步,他挑选了女儿两张最喜欢的照片放在他随时可以看见的位置,也许这是他最最开心的一件事儿,他从黄土高原赶回西安陪女儿过春节的情景描写,是那么的轻松愉快。他借着月光看着女儿可爱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着女儿的小脚丫子等等细节,句句扎心。有时孤独蔓延,怀疑自己在做什么。实在是代入不到小说里面去的时候会去矿区的山上走走夜路,切身体会一下主人翁的感受,以找到一种共鸣。
他苛刻的要求自己完成每日进度,就算故事设计情节全部推翻,也得按照每天的工作量完成,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朴实,他信奉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获得更多的尊严。
路遥花了三年的时间广泛阅读,搜集素材,实地考察,搭建大纲,所有准备好了,第四年开始长达三年的创作。在书中几次出现过她的女儿相关的描述,弟弟王天乐给他工作上的帮助,但从没有出现过妻子的任何相关信息,而且我也很期盼后面的文字会出现妻子的芳名或是妻子对他的关心,更或是他特别想念他的妻子等等字眼,直到我今下午读完此书也没有出现过。他为了作品远赴黄土地,与世隔绝的生活几年,不接受采访,鲜花和掌声置之脑后,这种放弃家庭放弃健康的热情,苦行僧般的劳作,是何等勇气。
一部作品的诞生需要作者投入多年的青春,反复推敲。他不仅仅想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平凡的人物,结合社会背景世界背景,从简单的事件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社会性问题层面,甚至更高层面。
记得当他完成巨著时,把圆珠笔潇洒地仍向窗外,然后点上一支烟平复自己的心情,在这一刻,他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了杰出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就是好的。”
看完这5万多字的创作随笔后,禁不住怀着对路遥的崇敬,写下了这篇读后感,其实我们怀念的并不仅仅是路遥本人,更多的是怀念他通过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信念和信仰!使我重新认识、更加细致地懂得《平凡的世界》的沉重与厚重!
早晨的读后感篇六
这周阅读了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里面有关《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的部分。讲述了路遥先生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伟大作品的缘由、过程和结果。
倘若不带有任何情绪来看,这篇散文也可以说成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写作教程。路遥先生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方法都详细地写了下来,这些内容我以后会再次阅读并且做好笔记的。
这篇散文并不是一篇冰冷的教材,它所包含的情感极其浓郁。可以说,看完以后,我真心为路遥先生燃烧生命式的写作方式感到震惊和惋惜,震惊于他的意志力和苦牢般的创作生活,惋惜他因为疾病英年早逝(1988年完成《平凡的世界》创作,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因病去世)。
我下个礼拜还要再细读一遍这篇随笔,把里面让我感到心绪起伏的地方都记录下来。
另外我也知道了为什么路遥先生能够创作出《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反映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下的生活剧变的作品并且能够给无数人带去无穷的精神力量。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无数普通人的一员,他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和农民在土地里劳作是一样的。这些浓厚的情感通过朴素的文字表现出来,让我感到敬佩,也让我感觉他的精神始终和我们普通民众在一起,他并不是一个各种荣誉加身遥不可及的历史名人。
这又让我想起来在《忽有山河大地》里看到的赵佶和米芾,这两位剥削和压迫普通百姓的所谓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艺术作品,无法让我共情。比起他们,路遥先生让我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
早晨的读后感篇七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包围了上海,盘踞在上海的国民党30万军队成了瓮中之鳖。但他们不甘心灭亡,蒋介石命令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固守顽抗,准备与共产党解放军对抗到底。我军某部挺进到上海外围之后,根据上级的指示命令,制订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战计划。我军利用蒋介石军队分崩离析的派系矛盾,采取先将蒋介石嫡系部队引诱出城,将其一股歼灭在城市外围的作战方针。骄横自大的国民党邵壮所部军队果然中了计,我军迅速围而歼之,将其消灭在上海市郊外围。接着,我军在上海地下党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领路,攻进市区,解放了上海市苏州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军撤守苏州河北岸,凭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锁了我军的前进通道,控制了苏州河上的交通要道。我军勇猛作战,对敌人展开了连续的冲击,终于粉碎了敌人的顽抗,撕开了他们坚固的防线,胜利攻下苏州河北岸。残存的国民党杂牌军刘义部只得龟缩在市中心,无可奈何地等待最终的结局。我军一面对敌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一面展开政治攻势,刘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终于同意率部投降。至此,上海得到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该片是王冰在与人合导了《激战前夜》、《长空比翼》之后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影片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势如破竹,攻占上海的辉煌战史,以及蒋家王朝最终溃败的历史场景。编导者严格遵循历史真实,构建了恢宏的战争场景,其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都是同类战争片中少有的。它不仅描写了我方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的众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感人形象,而且将蒋军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分崩离折的困境予以深刻的展示。导演以自己对战争生活的真切感受,把影片处理得简洁明快且富有气势,使之具有史诗般的特点。
早晨的读后感篇八
太阳将生而未生之时,一群人从黑暗中爬起来,操一把锨便下地干活了。昏暗的天色笼罩着他们,脚下是与黑土相融的影子。他们凭着记忆去田地劳作。“人往手心里吐一口唾沫,这个身影便动作起来,一下一下,那样卖着劲,那样认真持久,像是在练一个姿势、一个规定好了一百年不变的动作。”一下一下,精准到位,像极致却空洞的艺术。
累了便休息,休息好了便干,干完了一天便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的荷锄者,激烈而拉长的影子,在这片土地上、时光的洪流中,平稳地起伏,仿佛只是习惯使然。
习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词语。它像一匹不甘被驯服的野马,一旦你放松了缰绳,它便会载着你走向麻木、走向漠然。驯象师会用粗铁链拴住小象,而用细铁链去拴大象。小象倔强,始终反抗,无果,终于妥协。当成为大象,纵有能力反抗,却不愿尝试,这便是习惯的力量。
那些日复一日的荷锄者,他们终其一生于这生存的土地,面对无尽的劳动,或许起初存有希望,却在整日的劳苦之中消磨。他们凭着习惯去劳作,顺着季节去播种、收获,他们依着时间的步子一点一点地迈向终点。反正,总会死的,不如接受。他们的日子如一潭死水,没有生气,没有波澜。他们不是所谓的`乐观,而是消极地逆来顺受。他们的眼中没有憧憬,他们不能在普通生活中寻找激情。
季羡林的散文中也有这样一群人:“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他们把黄昏关在门外,倘若有人问:‘你看到黄昏了没有?黄昏真美呵。’他们却茫然了。”
怎能不茫然?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习惯了麻木,习惯了漠然。但他们不习惯欣赏沿途的风景,他们不习惯以期待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于是他们只有茫然,或许偶尔会抬头看一眼那黄昏,然后继续单调的生活。
“我不敢相信他们是人。他们是影子,把更长的影子投在大地上。他们是从人那里回来的一个个肉身,是回来干活的。他们没有苏醒。”
他们是影子,处于现实与梦境间,处于光明与黑暗间。帕斯卡说:“人生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们只是芦苇,没有思想。
悲哉,是什么使我们的心失去弹性?我问无边天空。天空无语,唯有风声在耳畔回荡。
早晨的读后感篇九
近日读了《战上海》这本书籍,让我知道了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是怎样战胜国民党、解放“冒险家的乐园上海”,给予自身定力。
不论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政党,它的诞生就意味着他的使命的到来,弄清楚它的昨天,知悉它的今天,预测它的明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漫长而坚定的70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历史,就是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历史。不管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矛盾多么复杂,一如既往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如果没有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英、先烈和无私奉献者,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发展和成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没有模范,不弘扬英雄,这个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能忘记过去,否则就是一种背叛。
上海解放时、千疮百孔、我党接受城市没有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经验,共产党人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安定上海,将毛泽东的预言“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变成现实。这就是理念信念的力量,没有理念信念,没有毅力,就没有精神,没有坚定信念就不会有战胜敌人和困难的勇气,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解放上海,发展上海,如今上海成为国际大城市,可告慰先辈们。(陈磊)。
早晨的读后感篇十
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整部《战上海》始终在回应一个问题:缺少城市管理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稳定局面,恢复上海生机、保卫上海安全?作者给出的回答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始终不忘初心,心怀群众、依靠群众,因而很快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解放军是人民的队伍,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因为此,陈毅在解放上海第一天就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许解放军进民宅休息,而是露宿街头,为人民站岗放哨,展现出了与国民党军队截然相反的亲民、爱民作风。其后,面对全市存煤5000吨、粮食储备4000万斤,只够500万市民使用半个月的危机,纵使解放军手中的物资也很匮乏,还是急人民之所急,迅速报请中央从东北、华北等解放区,尽可能调运群众所急需的大米、白面和煤炭,用火车源源不断运送到上海,并采取平价救济方式,确保人人有饭吃、生活有着落。正是这些一心为民的善举,一步步征服了上海民众的心。诚如刘统教授在书中所坦言的:“共产党的本质是为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投身革命的共产党员都抱定了这个宗旨,忠于这个信仰。他们能够流血牺牲打天下,为了上海的解放和新生,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人民利益,受人民拥护的……时刻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才能具有威望和号召力,才能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二是勇于创新的变革精神。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振聋发聩地表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c.com个新世界”。解放后的上海,就是中国共产党接管后面临的第一个建设难题。当时,共产党人在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又不能一味照搬外国租界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管理办法,一切都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前行,这就对接管大上海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极高要求:既要意志坚定,又必须勇于创新。在《战上海》中,无论是“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还是扫荡盗匪、改造旧人,大刀阔斧的破旧立新无不贯穿始终。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就是解放初期上海匪盗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旧向新过渡期的户籍管理混乱。鉴于旧上海的居民和户口管理,依靠的是区公所到保甲的体系,已不适用于解放后的上海,接管上海的共产党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并参考战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尝试重建上海市区基层管理组织,每个区下设办事处,办事处下设居民小组,其下又设家属委员会或里弄小组,以此迅速建立起了新的户口管理体系。这套新体系,确保了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全国管理最严密、最规范的地区,它使犯罪分子彻底失去了存活空间,作案率大幅下降,真正实现了上海的社会稳定,并作为新中国城市管理的重要创新成果,迅速推广至全国,沿用至今。《战上海》中再现的这种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的变革精神,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十分切合时代的迫切需要,很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和弘扬。
三是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共产党人在“战上海”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比如,书中提到解放初期,中央财政面临严峻考验,发布了《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尽管当时上海财政也很困难,但毅然决然积极响应,带头承担最多的公债认购,并采取种种举措鼓励市民踊跃购买,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这种大局意识无疑也是今天的上海需要很好加以传承的,因为现在的上海也处在服务全国的新大局之中。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对上海提出了五方面工作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并特别强调“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事实上,多年的实践经验也表明,上海的建设与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在积极服务全国、服务大局中,才能获得自身更好的发展机遇,培育和构筑出新的战略优势,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早晨的读后感篇十一
最近我读了《上海的早晨》,这部小说主要描写得是解放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小说场面恢宏博大,人物众多,情节错杂。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的曲折过程。小说对人物刻画也比较细致到位,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印象深刻。但对于现在的年青人,毕竟离得太远太远。
我是在读了《白鹿原》之后,觉得对地主白嘉轩印象深刻,于是想找其他有关描写地主的小说来看看。就想到了《上海的早晨》。很可惜,周先生对地主朱幕堂的描写比较简单,写成一个无恶不作、令人咬牙切齿地狠的人物,当然,不排除有这种地主,否则,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改革不会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但也为小说人物来描写,就让人感到类同、脸谱化。
然而,对作为小说最主要角色的资本家徐义德的刻画却是相当成功的。徐是沪江纱厂的总经理。在解放之前,他对上海解放后,共产党对民族资本家的政策不了解,心存担忧,就将部分纱锭转移到了香港,并委托自己的弟弟负责管理,自己则留守上海坐观其变。在随后,他又不甘心于失去对沪江纱厂的控制权,老谋深算地与厂长梅佐贤一起收买工人陶阿毛(实为国民党特务,此类角色身份安排也有着时代的烙印)打进工会,以最终掌握和控制工会。同时,又通过梅佐贤贿赂税局驻厂干部方宇,在政府决定提高税率之前,打着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招牌,不顾工人生命安全,要求工人加班加点,为自己谋取私利,并且在生产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大发不法之财。
这些充分暴露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和资本的逐利本能。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徐义德捐献六十亿元之巨款购买三架飞机支援抗美援朝。在事后,徐义德私下十分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捐献的无奈,完全是为了应付局面、为了他的沪江纱厂的生存。我们不用去猜疑徐义德的动机是什么,在当时,能够捐献巨款就是说明我们党的胜利,所以也不应该再苛求徐义德在捐献巨款时的意愿。小说对此细节的描写,就更让徐义德这个人物性格丰满,也惟有如此,才显得真实可信。
早晨的读后感篇十二
上海解放,被称为“瓷器店里打老鼠”,这是一场非常特殊的战役,解放军不辱使命,保留了一座完整的大上海。《战上海》这本书讲述了1949年-1950年大上海解放第一年惊心动魄的历史细节。
在上海短短一年间,共产党人是如何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最终解放了上海、安定了上海。正如本书作者刘统教授告诉我们的:
一是共产党赢得了民心,600万上海人民都愿意跟着共产党,共产党解放军和600万上海人民组合在一起才能无往不胜;二是共产党非常善于学习,在进入上海没有军舰的情况下迅速地接管城市进行管理,并且在斗争中创新出很多管理城市的经验和政策,实现了巨大的转型;三是共产党纪律严明,有错必改,光明正大。当时所有的政府法令、首长的讲话及情况的反馈、批评和自我批评,全都公开在报纸上。正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善于学习和创新、纪律严明的共产党,才能顺利接管旧上海,改造旧上海,把旧上海变成了新上海。
70年前上海的解放,对新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共产党人经受住这次考验,在军事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民生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依靠广大群众解放上海、安定上海,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领导力。
70年沧桑巨变,上海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让我们缅怀历史,不忘初心。(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