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化对乡村的作用(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文化对乡村的作用篇一
【关键词】送文化下乡;农村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248-01
城乡经济上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然而文化产业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城市里面各种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然而在乡村无论是话剧团,还是图书馆都非常罕见。因此在农村许多封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处理事情的手段也非常极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排解自己的苦闷,对于一些现象如何做出科学的解释。送文化下乡活动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让乡村人精神得到了洗礼。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去选择适合农村群众的文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西方文化冲击我们国家文化市场,导致我们国家传统文化逐渐消失。[1]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传统文化保留还是比较完整,因此对于农村开展传统节日保留的文化建设是必要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农村群众对于文化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如何去选择适合农村群众的文化这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不同农村地区文化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离市中心近的地区人们文化活动丰富而充实,然而偏远的山区人们文化活动单调而枯燥。偏远山区文化活动开展比较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山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比较小;另一方面是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整,对于一些热爱传统文化的民间艺人可以利用的资源比较少。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有着极大不同,也有着属于他们的方言。对于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去保留每个地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管理层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党的十九大号召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强调了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然而在一层一层任务分配下来,工作的效率极其低下。许多乡村干部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文化建设工作只是做做样子完成任务,完全没有用心去思考怎样提高农村文化建设。[2]对于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农村文化活动工作室只是一个空壳,里面缺乏相关专业指导人员,以及文化活动所需要的具体设备。广场上运动器材出现问题几年都没有相关工作人员去维修,给前去运动的群众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许多有才能的民间艺人为了生存会放弃自己的手艺进城打工,这就造成民间手艺逐渐流失。比如传统皮影,随着科技逐渐发展,电影无论是从画面还是情节都比皮影具有观赏性,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欢,皮影戏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消失。在以前逢年过节全家人都欢聚一堂,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但是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都去想着如何去提升经济水平,对于传统的习俗也不重视,因此春节的年味也淡了许多。
二、送文化下乡活动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一)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到2020年我们国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物质需求会得到极大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会增加。如果没有国家的正确引导,农村群众会被一些传播黄赌毒的不法分子带入歧途,不仅导致自己家破人亡,而且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送文化下乡活动让乡村生活不仅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还有诗词歌赋。
送文化下乡活动,国家不仅为农村送来书籍,还开展了许多文艺演出活动,让邻里乡亲在劳作之余,还可以谈古论今,强身健体,促进乡亲和睦相处。每逢佳节会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不仅纪念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也传承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
(二)送文化下乡活动向我们建设文化强国迈出了重要一步。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逐渐渗透,一些人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完全摒弃,全盘都模仿西方的模式。但是我们中国本土第一位科学叫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后,许多人才认识到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原来是一座未被开采的宝库。屠呦呦在我们传统的中医书籍中找到了一味药方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疟疾患者,让国人都为之一振。
我们有自信的资本,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送文化下乡活动,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培养了群众基础。
三、结语
送文化下乡活动对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送文化下乡活动重视起来。不仅要为送文化下乡活动投入足够的资金,也要用心去发掘民间具有特殊才能的艺人,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文化才能源远流长,中国才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文化对乡村的作用篇二
摘 要: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文化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精准扶贫政策,各地充分利用“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了发展平台,将党的政策以文艺活动的方式进行了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送文化下乡的状况,分析了“送文化下鄉”的重要意义,并对“送文化下乡”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探讨,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参考,从而为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送文化下乡;农村群众文化;地位;作用
前言
“送文化下乡”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不仅可以使农村群众对国家政策更好地了解,还可以加快农村事业发展的速度。从而激发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更好地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1.送文化下乡的近况
“送文化下乡”通常是利用各种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进行丰富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创建,陶冶农民情操,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其表现形式通常表现在:为农民群众宋报刊以及图书下乡;创建农家书院;送戏曲下乡;送电影等影视下乡;送春联下乡等各种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为社会注意新农村文化创建与精神文明带来重要贡献。“送文化下乡”属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相关文化政策下发挥着悠久的历史。其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村需要高质高档的文化享受。1963-1964年的一项“送社会主义新文化下乡”的任务中表明,“送文化下乡”不但可以为农民的政治与劳动热情产生激励,还能为农村的农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提供支持,并为艺术工作人员对农村进行深入了解提供帮助以及思想源泉。“送文化下乡”在现阶段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单位中最重要工作内容,并当做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被沿袭,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开始,其已被作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
2.“送文化下乡”的重要意义
文化属于民族发展的血脉,更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现已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持。而满足农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已成了人民大众的殷切盼望。为此,我们有必要从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深入进行,从而对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行丰富,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自改革开放开始,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得以迅猛发展,而中央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从而也非常重视农村文化生活。近些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已获得较大的进步,当对比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依旧处在较为薄弱的时期,还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所以,相关文化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努力,确保农村文化的良好建设,使我国全面迈进小康社会。
3.“送文化下乡”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发挥的重要作用
3.1有效提高乡村生活品味
文化属于文学、艺术、语言以及其他意识形式方面的精神产品。这些艺术以及文学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太不断的提高,因此,农民群众逐渐加强了对精神文化的重视,提高生活品味,而“送文化下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的此类需求。譬如:春节期间某市硬笔书协分会开展“送福进万家”活动,分别在各镇的多个村现场书写喜庆对联、福字等并送给老百姓做新春祝福;开展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各村镇中学等多个学校教授中学生书法艺术、培养书法爱好。协助市妇联举办“美在我家巾帼红”广场舞活动,为每个乡镇培养一支广场舞队伍,由市文化馆优秀员工担任辅导老师,并先后在各个乡镇进行广场舞辅导。在进行“送文化下乡”的活动中,不但可以激发农民群众对文化的热情享受,提高农民群众对歌舞的欣赏与鉴赏能力,还推动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从而让农民群众在欣赏时潜移默化的提高艺术创造力,提升乡村生活的品味。
3.2推动城乡文化的有效融合
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取得很大的改善,部分能够与城市相媲美。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意识显著低于城市,农村群众的文化建设环境困难,导致城乡文化存在的明显差距。“送文化下乡”利用多元化的活动模式将城市的先进理念传播到农村,推动城乡文化的有效融合,譬如:送去的精彩节目能够改变农村乏味的田间生活;送去的高质量图书能够引领农民的科学养殖等。“送文化下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农民群众“送下去”,将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精神传播到薄弱的乡村,将大中城市内的文化用公益活动的模式送到群众的家中。除此之外,此类艺术表演团体利用演出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接触,在节目中引入这些传统的文化提高节目表演的内涵,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所以,应该注重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共同体的文化信心与独立品质,创建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融合的文化圈。
3.3带来文化活动平台
虽然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村生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我国农村的发展,可一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比城市还较为落后,不良的赌博嗜好以及迷信思想遍地都是。因此,亟需提升群众的审美情操,与此同时,还应该激发群众的情感活动平台尽可能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的修养。政府近些年来创建的“农家书院”较为符合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其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好的活动平台。作为“送文化下乡”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送戏下乡”利用戏曲、音乐以及歌舞等形式为农民群众传播相关的文化教育,从而让农民群众体会到政府的用心与关心。
结束语
“送文化下乡”属于现阶段政府工程的一个惠民利民政策,利用多元化的活动模式在农民群众中进行,不仅推进了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还创建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不断发展与传播过程中,作为新农村文化创建的建设者以及组织者,还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引导与辅助,从而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文化对乡村的作用篇三
一、文化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
文化下乡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层面。
1.战略意义
文化下乡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下乡,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乃是国家振兴、经济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2.“三农”意义
文化下乡活动,对“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与可靠保证;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型、粗放型、落后型面貌,走农业科学发展道路的必要措施与可靠保证;文化下乡活动是提高广大农民思想文化素质与科技水平的必要措施与可靠保证。
3.文化意义
文化下乡活动,充分体现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文化“二为”方向的具体践行,也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许多文化艺术品种,都产生于农村,被誉为“农民的艺术”,例如东北二人转,就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把它视作是自己的艺术,并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又如东北大秧歌、东北皮影戏等,也都源于东北农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下乡活动实质上就是文化“回”乡活动,是“归根”,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二、文化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
文化下乡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因为“文化”本身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大概念。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①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所言:“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②
不过,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状况与实际所需,以及广大文化工作者近年来文化下乡活动的具体实践而言,文化下乡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下乡”活动中,即:送图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
其一是送图书下乡。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磁盘、光盘)、期刊杂志、报纸等。其中以农村读物为主。
其二是送戏下乡。包括话剧、戏剧小品、歌剧、舞剧、戏曲、皮影戏、木偶剧、杂技、魔术、曲艺(二人转、相声、东北大鼓、评书、山东快书等)、舞蹈(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等)、音乐(中乐、西乐、声乐、器乐等)。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心连心”艺术团下乡演出,就以音乐为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三是送科技下乡。包括科学养殖、科学种植、科学普及、科技咨询、科技指导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下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总的指导原则以实用为主。
三、文化下乡活动的必要举措
文化下乡活动本身,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常抓不懈,又要抓实抓细,一丝不苟。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
其一是领导部门落实组织系统。党的宣传领导部门与政府的文化领导部门,要落实文化下乡的组织系统,指派专门领导干部具体主管此项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计划。实行岗位责任制与跟踪问效制。
其二是职能部门落实工作系统。文化下乡的职能部门很多,其中主要有群众艺术馆、群众文化馆、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科学技术单位、各高等院校等等。一方面,这些单位或部门应有自己的活动方案、活动计划、活动要求;另一方面,这些部门应当成立一个联络、联合的机构,具体负责协调、统筹工作。
其三是落实资金投入。文化下乡活动大多是无偿服务活动,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长期坚持文化下乡活动,缺失资金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党的宣传领导部门与政府文化领导部门,应当合同政府财政部门,专门划拨一笔文化下乡的专用资金,以确保文化下乡活动长期有序地进行。
其四是实行激励机制。有关领导部门应定期举办文化下乡的评奖活动,以激励机制促文化下乡活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