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文荷塘月色(实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荷塘月色篇一
冬日塘前赞美多,谁思孤影命蹉跎。花蓬子藕随莲去,残叶枯枝尚姓荷。这首新近写的七绝,寄托着他对故乡荷塘那默默的思念、深深的怜爱和隐隐的伤感。在今天的他看来,荷塘那每年四季的一个轮回,就像父亲的命运,村庄的命运,或许也像自己的命运。
一、春
出生于农村的他从记事起就知道,村后有个很大的池塘,塘水半边深,半边浅。深的半边是纯粹的水塘,是村里女人们洗衣服的理想场所,也是孩子们洗澡玩水的极好地方。浅的半边,则是一大片藕田,也就是荷塘。
小时候每年春天,父亲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带着他去荷塘看荷叶出水。他对此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不知道父亲的目的何在。但他从不拒绝父亲,不是惧怕,而是从小他就知道,父亲一生喜欢与荷、藕打交道,酷爱那个村里唯一、方圆十几里也仅有的荷塘,尽管这个荷塘并不属于父亲,而是全村所有。
父亲会在塘边找个突起的土包坐下,然后拿出烟袋,悠闲地抽着烟,目光则如探照灯般在水面上扫来扫去,好像唯恐错过什么。年少好动的他自然坐不住,便在塘边转来转去,不时捡起石子往水里投,圆一点的用力投远,扁一点的就打水漂,消磨这在他看来百无聊赖的时间。此时,塘边的柳树已由鹅黄变得翠绿,荷塘堤岸绿草萌发,春风阵阵暖人心扉,只有荷塘水面仍然静悄悄的,仿佛与春天无关。然而总是在他感到没有希望将失去耐心时,父亲会把他喊到身边,然后把手指向水面一个地方。父亲那本来非常平静的脸,顷刻之间会布满惊讶、兴奋、激动等各种表情,如同发现了什么宝贝一般。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他会看到,不远处的荷塘水面上,一个翠绿的小角从水面悄然钻出,显得那么弱小,那么毫不起眼,那么微不足道。但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绿角,顿时让那大片塘水不再平静,不再冷清,透出缕缕暖意和丝丝生机。他知道,随后的几天,这样一个个的小角便会如约好似的,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钻出水面,并变成一张张小伞,很快将荷塘装扮得翠绿一片,春意盎然。小时候的他喜欢荷那凉棚似的叶子,喜欢看风吹荷叶时露水像珍珠般滚落的神奇景象。
从小他就明白,春天或许不是荷塘最美的季节,却是荷塘最能显示生命力和活力的时候。
对于小时候的他来说,荷塘边的那几棵大柳树,才是他的最爱。他很小就懂得,柳枝的嫩芽似冒未冒时,柳皮会“离骨”,用手轻轻扭动,树皮便与枝芯脱离;从中间抽出枝芯,外面的柳枝皮便可以做成笛哨。每年春天柳树发芽的那几天,他和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一样,放学后便争先恐后来到塘岸,忙着攀树折枝,扭枝脱皮,然后比谁做的哨子长、哨子粗,谁吹得声音大、声音尖,柳哨声、呼喊声、欢笑声此起彼落,洋溢荷塘。到十岁时,他已经可以做出多种音调的柳哨,并能把几个粗细不一的哨笛同时放进口中来吹,发出高低、粗细不同的声音,让小伙伴们崇拜不已。
在他的记忆中,春天里的荷塘,因为有了小荷的尖角,也因为有了孩子们的笑声,显得是那样生机勃勃。那时的村里村外,到处是孩子的笑脸和年青人的面孔,大街上人声不断,院落里人气冲天,同春天的荷塘一样,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二、夏
他读初中的时候,学校设在另一个村庄。每天上学放学,他都必定经过那片荷塘。
不知是否受了父亲的影响,读中学后他对荷塘越来越喜欢,尤其是夏天的荷塘,荷叶翠绿,莲蓬摇曳,当然还有那美丽的荷苞与荷花。满池的荷苞未开时,外表都呈淡淡的粉色,绽放后却全是白色的,这让他先是惊奇,继而释然,赞叹荷花的天生丽质与不施粉黛。在他眼里,荷花的大气、亮丽、清新,还有那亭亭玉立、不折不弯的高贵气质,是任何花卉所无法比拟的。有时,看到荷苞上落着蜻蜓,或莲蓬上站着小鸟,他都会停下来静静地看一会儿,羡慕它们会找地方。他从不会用动作或声音惊飞它们,更不会向它们扔石头,因为他知道荷塘也是它们的家园。
几个老师的回答都是:一样东西,两个名称,为此还给他举了许许多多植物的例子。但一向崇拜、折服老师的他,对这一答案并未完全信服。他想,老师的说法,只回答了荷花又叫莲花的问题,并没有说明莲藕、莲蓬、莲子为什么不能叫荷藕、荷蓬、荷子;也没有说明荷叶为什么不能叫莲叶。当然他没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老师,因为他知道老师的答案是不容学生置疑的,他不愿意学习成绩优秀的自己,因为此事让老师批评钻“牛角尖”。
一次吃饭时,他无意中讲到了自己的困惑,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却给了他另外一个答案,他觉得颇有道理。父亲说,荷是乳名,也就是小名,而乳名只能在家里叫,荷的家便是荷塘。对于荷的家族来说,凡是将来要出家门的孩子,不管是蓬、子、藕,都起了大名来叫,便是“莲”。这就如同你读书将来出息了,到城里或镇上工作,别人都只能叫你的大名,没人再叫你的乳名了;对于荷花来说,大名、乳名都用得着,出门称莲花,在塘叫荷花;至于荷叶,因为一辈子留守荷塘,就只用乳名,一辈子都称荷叶了。
他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虽然人微言轻,说法肯定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但却解除了他先前的所有疑问,这让当时的他对父亲刮目相看,觉得父亲不枉为一辈子与荷塘打交道,知道荷的心思与愿望。他顺着父亲的思维展开去,觉得荷本来就姓“荷”,尽管有时被称为“莲”,但“莲”这个姓原本并不属于荷。因为姓荷,所以荷的家才叫荷塘;所以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所以才有荷花、荷叶之称。然而荷为了子女的未来,却让它们改姓“莲”,以抖落那身泥土,防止被人低看。于是,荷的根称为莲藕,莲房称为莲蓬,子称为莲子,甚至离开荷塘的荷花也有莲花之名可称。对于一辈子都难以离开荷塘的荷叶,有本姓已经够了。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荷塘边长大的缘故,无论“莲”字如何名声显赫、圣洁美丽,那时的他还是更喜欢“荷”的名称,觉得“荷”字充满了本真,就像农村人的纯朴性格,不需要刻意的装饰和虚幻的光环。他觉得在乡村中长大的自己就是荷,浑身散发着挥之不去、洗刷不掉的泥土味,即使将来能够离开荷塘,走出农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莲”。他那时不只一次地想过,自己将来无论到了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乳名,不会忘记自己的姓氏,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世,不会忘记自己的故土。
三、秋
高二那年秋末,他来到荷塘看父亲“踩藕”,这也是最后一次。
深秋的塘水已经冰冷,父亲穿着那种特制的皮裤,时而晃动着身体在水里走来走去,时而弯腰把手伸进水里,将一根根藕捞出来,草草洗去上面的淤泥,递给塘边的人们。刚出水的藕都是一整条连在一起的,他觉得就像年画中小孩的胳膊,细白而圆润,美不胜收,很难想象竟出自那乌黑的淤泥。藕田是全村的,父亲一天的辛苦,让全村每家都可以分到几斤藕吃,自己赚的工钱则是一瓶六十二度的地瓜烧酒,而这瓶烧酒当场就要喝掉大半瓶,以抵御塘水的寒冷。这时的他已经知道,那种“踩藕”专用的皮裤虽然可以保护衣服不被塘水浸湿,但其实隔水不隔寒,水中的父亲不仅当时寒冷刺骨,而且身体还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容易落下腰痛腿酸的后遗症。“踩藕”是父亲每年秋天必做的活,他知道父亲无法推托也不会推托,因为全村只有父亲一人会干、爱干这活儿。此时,他望着身体比自己矮了大半个头的父亲,只恨自己没有本领代替他。
记得有一年春天跟父亲去荷塘时,他看到那一片片从水中钻出的荷叶,不解地问父亲:不是上年秋天已经把藕都踩干净了吗,这些荷叶是哪里来的?父亲告诉他,踩藕时无论多么细心,总会留下一些,这就足够第二年繁衍用了,因此荷塘每年都是不用另外种植的。
他读高中之时,高考已经恢复了几年,改革开放也已经开始,村里不少年轻人开始想方设法走出农村求变化,走向城填找未来,有人甚至还做起了“城市梦”。但他觉得,农村人能到城市生活无疑诱人,但真正能实现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命运还是离不开乡村。他觉得村庄就像荷塘一样,无论走出多少莲藕、莲子、莲花,都不会伤及荷塘的根基,荷塘依然保持兴盛。
他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城市梦”并不难实现,尤其是在自己身上。
他考上大学便离开了村庄,毕业后在城里扎了根,这个过程只用了五、六年,短得出乎他自己意料。在父老乡亲看来,离开老家的他,就像荷塘中的一枝荷花变成了莲花;而他却觉得,自己仍是一朵连着淤泥的荷花,只是距离水面稍高一点儿而已。他所在单位大院中间有一个喷水池,水面布满了睡莲,夏秋时节花开不断。同事们上下班经过时都赞不绝口,夸奖莲花美丽,只有他不以为然。在他的心目中,能配得上“莲花”之名的只有荷花,而睡莲之形、色、香都与荷相去甚远,花品更是与荷大相径庭,不配称莲。他决心像家乡的荷那样,默默努力奋发向上,扎根泥土开花结果,而不屑像睡莲那样昼开夜合,趋炎附势;不愿像睡莲那样华而不实,以艳示人;不想像睡莲那样置身庭院,养尊处优。他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工作努力奋斗,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如出水荷叶一般节节拔高,天天向上,前途一帆风顺,赢得别人的羡慕和赞誉。
随着对城市生活的融入,他虽然还是那枝荷花,却不再留恋那种与生俱来的泥土气息,而是修身养性,脱胎换骨,追求莲花的纯净与高洁。尤其是随着成家、孩子上学、个人升职等情况的出现,他对出身农村由自豪变为自卑,由引以为荣变为讳莫如深。他甚至置疑“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赞美莲花的名句,是在赞美莲花的高洁,还是在贬低莲花的身世?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有了一官半职,也有了幸福家庭,便时常利用节假日会同朋友去赏荷花。他宁愿舍近求远,也从不与人一起回到老家的那片荷塘。直到有一次,他带领两个下属开会路过村庄,才应下属请求来到了村里的荷塘前,但却没有把下属带到自己家里。这时的父亲,多年前已承包了那个荷塘,以种藕为业,天天在荷塘忙活。出于对他同事的礼貌,父亲一再请他们到家里吃饭,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老家实在太破太土,那些饭菜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怕因此跌了身份,被下属看不起。在父亲面前,下属主任、主任地称他,他没有感到半点不自在,倒有几分光宗耀祖的感觉;倒是有几次,父亲想喊他的乳名,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才让他如释重负。
这时的他觉得,那个土得掉渣的乳名已经随时光远去,不再属于自己。
四、冬
又是一年冬季,他独自一人来到老家荷塘,欣赏“残荷”。
此时,家庭经济无忧、工作轻松熟练、职务再无企图的他,多了闲暇时间,也多了闲情逸致,写诗、书法、摄影皆有涉猎,还渐渐小有名气。
眼中老家荷塘的景象完全出乎他的想象,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密密麻麻布满荷叶的池塘。塘中枯叶不仅残破,而且零零落落没有几根,完全不像荷塘,倒像一个杂草丛生的废水坑。而这时的父亲,身子骨已大不如前,不能陪他到荷塘了。
家里那三间自己曾经异常熟悉的房屋,如今他感到是那样陌生和疏远。在父亲房间的墙壁上,他又看到了那件踩藕用的皮裤,厚厚的灰尘下面,几个补丁清晰可见,他知道那是父亲用自行车内胎和胶水自己粘补的。说到荷塘的现状,父亲告诉他,去年秋天,因为自己无力踩藕,便将荷塘中的莲藕整个打包作价卖给了别人,请人家自己来踩。谁料想,买主把塘水抽干,把藕田翻了个底朝天,连不能吃的小小藕尖也没有留下。今年春天,那个数十年来一直朝气蓬勃的荷塘,第一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已经没有几片荷叶钻出水面了。为此,今年秋天父亲破天荒地没有踩藕,想以休养生息的方式让荷塘重现生机。当他提出为父亲植藕时,父亲告诉他,村里已经规划,荷塘的位置很快将建起一座“农家乐”饭庄,这个荷塘将成为历史。
临走前他又一次来到荷塘。望着水面上那几枝枯叶,他越看越觉得沉重。他忽然觉得,“荷”被称“莲”,看似荣耀,但是荣是辱,是喜是悲,恐怕只有荷自己知道。在“莲”的名义和光环下,莲花、莲蓬、莲藕、莲子一个个远离故乡,只有没有多少用处的叶子得以幸存,能够继续坚守荷塘。他继而明白,当荷青春褪尽,花萎叶枯,“莲”的名字已不再属于荷;它只能还叫荷,并且前面还加了一个“残”字。这个“残”字指的不仅是肢体的残破,也是环境的残酷、他心的残忍。从无名之荷到有名之莲再到无名之荷,从无用之荷到有用之莲再到无用之荷,从荷到莲再到残荷,也许“莲”字本来就是一个艺名,原本就不属于荷。属于荷的,只有淤泥,只有荷水,只有月色,因为那才是荷原本应有的家园和天空。在从春到冬的四季轮转中,只有荷叶,无论如何寂寞,如何残破,都甘愿默默固守荷塘,相伴月色和清风细雨。
他忽然醒悟,那固守荷塘的残叶,不正是父亲、父辈吗?那日益萎靡的荷塘,不正是家舍、村庄吗?!
这些年来怀着对荷的那份情感,他曾读过许多有关“残荷”的诗赋,既有同感,也有保留。如今想来,觉得多是溢美赞叹之辞,少有慈悲怜悯之心,更无扶持帮助之意,而仅有的赞美事实上也是残忍的,至少是麻木不仁的。他觉得,对于酷似残荷的农村留守老人,对于酷似荷塘的农村破败家园,隔山观景和长吁短叹都无济于事,隔靴搔痒和冷漠嘲讽更不能容忍,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关怀与帮助。
于是他毅然决定,尽自己所能,为老家的乡亲做点实事,哪怕微不足道;于是他幡然醒悟,多回家走走,陪陪父亲,守守家园,不论时间长短。
散文荷塘月色篇二
我极喜欢窗外的那一片荷塘。不偏不倚,它就长在我家厨房的窗前,长在我视线能及的地方。
以前,我从没注意过它。我的目光总是穿过窗口,飞向远方,落在翠屏似的真君山上,然后在山上那一角灰白或浅蓝色的天空上略做停留,便倏地转身,蜻蜓点水般地掠过水平如镜的北门河,便折回自己的屋子。
我想,我的眼角或余光一定曾经看到过它,却因为无意识而视而不见。或许,春天的时候,它还没有蓬勃和茂盛到能够引起我注意。再或许,它真的离我太近了, 以至于竟成了我目光的盲点。总之,虽然我常为了一日三餐,无数次在这个窗口忙碌,或踌躇。但我竟没有真正看见过它。
但当我真正看到它时,就立刻被它征服了。
那时我正在准备早饭。河岸在修路,我被那个挖土机器的声音所吸引,于是透过窗口去看那些机器工作,遥想过不多久,便可以,享受浩荡的河风,和家人在这条新修的河边小路上散步了,心里是美美的喜悦。在此之间,我的目光不小心开了下小差,于是我惊诧地看到了那片荷塘。
仿佛发现新大陆似的。我感到一种新奇,更多的是内心的震撼和臣服。
并不是它有多美,不是的。相对于许多荷塘来说,它没有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逼仄气势,也不像“ 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样夺人眼球。它只是静静地呆在那里,守着自己半亩方塘。是的,只有半亩方塘,其实那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荷塘,只是隶属于北门河的方寸之地。我猜想在北门河改造和拓宽之前,它是属于哪位农家的孩子,也曾被精心圈养过,为农家奉献过许多又白又肥的藕。如今,北门河的水涌进它的身体,它和北门河融为一体,同时,它也被主人遗弃了。
但是,它没有。
当我试图用悲悯的目光来安慰它的时候,发现它的'神态是如此娴静,透着清凉的绿意 。仿佛一个低眉的女子,安静地在织一幅荷叶图,将开未开的花苞上,悄悄地立着一只蜻蜓。她并没有注意到我,还有我脸上的羞愧。只是静静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又仿佛是一个着青衫的中年男子,就那么端然地坐着,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因为他脸上永远是不动声色的沉静。
我喜欢这样的波澜不惊和不动声色。就好比诗中写道:“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那个自导自演,东奔西跑的游戏者始终是鱼啊,和莲叶有什么关系呢?莲在水中自由地生长着,其实她和鱼一样的自由。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叶,什么时候开花,或者不开花,都由自己决定!
每次看到那片荷塘时,那些层层叠叠的浓绿,带着些许清凉,总是一下子就击中了我。我常会呆呆地站在窗口看那些荷,或者故意跑到窗口看一眼它们。有时,甚至会生出要走近河边看一看的想法。但我没有走近,也许远远地看一眼就好了,因为我去与不去,看或不看,它们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微风吹来,绿波荡漾,荷叶翩翩起舞,整个荷塘充满了夏天的蓬勃的生机。远远望去,荷塘里的花还没有盛开,但我的心里,早已开出了大朵的莲花,那么静,那么美。
散文荷塘月色篇三
就像雨点一样,经历了几百万年才从云里降落人间,每一滴雨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会有一段不寻常的旅途。我们应该学会的就是平淡的面对,慢慢的追逐。
雨中漫步,感伤与烦恼被冷风不经意一扫,只那一个细仔的动作,留下一阵颤抖的影子,慢慢消散开来。这点点滴滴坠落的湿沁,曾经梦幻的色调渐渐变得恍惚起来,渲染成难以查询的印记。漫天飞舞的雨丝,从洁白的云跌落尘世凡间,是季节的心碎吗?仿佛感觉到一种雨花溅起的遗憾,细细咂摸然间,似乎又隐约间聆听到别样的欢乐。
暮然回首,许多的痴迷,许多的心思,被侵蚀消融,梳理成一段段回忆,留给我、留给你,停泊在往事如风的封印里。就像这雨,给你我的'只是个匆匆的过程,结局只能那云烟深处找寻觅。
轻轻撩起已经沾满雨痕的外衣,一股清凉的湿润钻进皮肤深处,随着血液的流动,遍布全身的每一段神经,占领了我的心神。收拢一下思绪,我回到实现中。
许是渴望弥漫了太久,心事也被涂鸦成凝重的颜色。等待给人短暂的幸福,更多却是会让人轻易忘记初心。我们都太世俗了,超脱不了神圣与崇高,所以我们注定了平凡,而成就不了伟大。然而我们可以学会变得伟岸,那是一种胸襟,一种宽容,一种执着彼岸的境界,敞开心扉,勇敢的接受迎面而来的漂泊与狂烈,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不灭的勇气。
年轻又不需要迷惑,谁也无法恪守的誓言,于是我们紧握着原始的信念,向前,向前,向前。在真实与虚幻中体验命运的沉浮。从此简单的心海也会有悸动的瞬间,苦涩的思念也会流淌着缠绵的山泉,每一次的感动,每一次的错过,都将被塑造成永远的雨花点点。
不要妄想着改变一切,因为我们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生活就像每天的日出夕落一样,重复着无常的定律,而我们也只能平静第凝视着生活的另一个目标,从人生的这条路踏上,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我仿佛又一次走向远方的潮汐,去领略那海上生明月的古韵。
探索,牵绊,经历了情节的曲折,才能演奏出曼妙的节韵。我们不是故作洒脱,用一种冷漠的眼光看待遭遇到的缘分,它是何等神秘奥秘的东西呀。所以我体验着每一个激动的时刻,每一分用涌动的情怀,也许某一天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才会明白这个世界上到底是怎样的安排。
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也许只做一件不算是伟大却能抛开命运的轨迹,无论是拥有还是失去都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就像雨点一样,经历了几百万年才从云里降落人间,每一滴雨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会有一段不寻常的旅途。我们应该学会的就是平淡的面对,慢慢的追逐。
当我再次抬起头时,孤单的街角里一只折了翅的风筝摇摆在积满雨滴的线上,是谁回首将这个飞天的梦想丢弃在着寂寞的空间呢?一阵凤夹杂着丝丝冷意再次渗进我的身体,难道这个就是为无常而等待的答案吗?我微微一笑,收紧目光,迎着更加猛烈的风雨匆匆走向远方。
散文荷塘月色篇四
走近小径湖堤,试图用手中的相机,将你的身影摄入我的相册,却怎么也找不到,转身刹的温情。荷塘丽影,摇曳心扉。柳影柔意,诱动爱意。莲荷羞涩,让我流连忘返。
那静谧绽放莲花,娉婷芳雅,玉润娇媚。在我眼中的世界,含情浅笑的神态,悠然俏魅的身影,风情万种的姿色。久违心动的我,醉痴莲荷。
那种纤尘不染的心性,那种荣辱不惊的心境,那种持之以恒的心香,把我带入曾经的梦境,那些笑意,那些泪语,那些心事,一幕幕在眼前闪过。虽然在我的韶华光景中已淡散去,却依旧袭扰心灵。
每个人心中,都赞美莲荷的意境。静婉清丽,出泥不染的圣洁。不喜不悲,随性率真的高雅。文人墨客,吟咏不绝。那怕萼残香散,莲子依旧有着坚韧的心。
看一场烟花,思念无痕;赏一次莲荷,爱意情深。无声的恋意,迷失了我的心性,凝聚我的眉间。不知此刻,远在它乡的你,是否留存留着昨天的温柔。云笺寄情,诉不尽我的.眷恋。
如果真的有来世,还愿遇见今日花事;如果可以,我只欣赏荷塘月色,在柳絮飞花的时,走过春,挨过夏,静候你的芬芳。独赏你的魅力,看你风情万种的微笑;独享你的芳姿,看你玉润娇媚的羞涩。
泛舟近莲荷,将心事低语,将思念研磨,把爱写在心湖丹青,锁进只有好友的空间。细细咀嚼清.石涛那首荷花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久远的诗香沁着荷的情味。只是画意犹在,诗情已千年。
荷塘静谧处,颔首微笑,依旧是初遇的芬芳。看过多少花开花落,走过多少月缺月圆。在我的心中,你还是浅笑嫣然。
散文荷塘月色篇五
季节的风铃,再一次悄然摇响,摇醒了初夏的青荷之梦,曾经破败的荷塘,现已披上一层幽幽的绿,一片片巴掌大小的荷叶,悠然地浮在水面上,那叶上晃动着的水珠,在晨光的折射下,闪着一缕很是别致的光,说其别致是因为,这光给人的感觉不是一种直接的,而是一种隐隐约约,似有若无的,只有很精心去看,才会看到它的妙处。它与那些无序的荷叶相应照,就会给人一种,这初夏所独有的闲闲散散的感觉。
天际的那一抹朝红,爬上了初夏的容颜,牵着青荷的衣角,挽着云的彩带,缓缓地展开了夏的画卷,恣意地把行将到来的夏色,渲染的让人无比向往。
清塘如碧起涟漪,小荷尖角话别春,凝望红尘云烟起,白云绿叶两悠悠。这就是初夏荷塘的魅力,这就是季节在水面上写下的诗笺。看那刚出水面的那份娇羞,不就是用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最美诗意,看那零零落落的那份闲静,不就是用文字都不能描述的最佳平仄。在这初夏晨曦里,这清塘绿荷,画出了这一季节所独有的静美与恬淡。
望着这一塘幽幽的碧绿,你很难不铺下这一纸的笔墨,去打捞曾经的记忆,你很难不用最清雅飘逸的语言,去编织一缕悠长的情思。在这柔和的笔触里,将情感婉约成一缕馨香,用如水的缠绵,将这素笺上的小字一一点燃。
飞逝的岁月,变幻的红尘,既是重病在身,也更改不了对青荷的独钟,这片片在水面上浮动着的荷叶,就是一个个多情的妙人儿,它总是那样舒缓、轻柔地扰乱着我的思绪,触动着我的心弦。那一圈圈飘荡开去的涟漪,记述着多少的曾经,那一片片悠然摇动的荷叶,承载着多少的情愫。其实无需细述,将所有的情感,都溶解到心头的血脉之中,曾经向往的抒情音韵,就会扩展到所有的角落。无需重彩浓墨,只要守住这口荷塘,无论人生怎样轮回,都能从不同的季节里,收获那份只属于自己的温馨、多情、静谧与梦幻。
我眼眸定格在一处荷尖上,那只我想也是刚出生不久的小红蜻蜓,就那样静立在那刚露头的荷尖上,收着翅膀,垂着长尾,不时地转动一下那双大大的眼珠。隐约间,这静静的荷塘,瞬间就升起了一股生命的灵光,原本那幅近乎静态的荷塘秀色,一下子就变的活了起来。荷的纤秀与羞涩,蜓的剪影与憨态,这种温婉与情趣有机融合,将这初夏的荷塘,点缀的清婉绵长、素幽雅致,一种清丽的空灵就会悄然回落在了心间。在这依稀仿佛的景致里,我渐渐明了,那梦莲,定然也就是醉在这荷韵里的那只红蜓之上了。
暮然,我看见荷塘那阑珊处,一条红色发亮的飘带,在水里如游蛇般缓缓地向这方飘来,它不断的变化形状,时而纤细平直,时而卷阔皱曲,渐渐地我看清了它们的模样,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红鱼苗,它们摇动着尾巴,和着节律,翩翩地在这青波里飘行。它们就这样轻轻地摇动着这初夏的韵意,它们不断变幻着的队形,与这清荷、红蜓、构成了一幅隽永空灵的精美画卷。
散文荷塘月色篇六
拍照,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科技时代,只要随手而动,便可保留下美好的瞬间,我们都为此而欣喜,为此而兴趣盎然。相信生活中的你,一定也有过拍拍而乐的时候,你又有过哪些难忘的瞬间呢?或许是快乐,或许是感动……只要你的图文优秀,那就投稿给我们吧,与全国的小读者一起分享这个美好的瞬间!
周末一早,詹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交大的闵行校区采风。
“哇,好美啊!”刚一转弯,同学们就惊呼起来。满池的荷花,昨日被雨水洗礼过后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我避开了大家集中的地方,找到了一枝纯洁完整的荷花,正在觀察角度时,突然一只蜻蜓闯进了我的镜头。荷花,蜻蜓,如此画面,可谓自然美景,怎能放过呢!我以自己能反应过来的最快速度按下了快门。只是当仔细观看自己的摄影图像时,却是满满的.无奈:照片里的蜻蜓只是一个模糊的小点点,根本看不清楚它的模样!
詹老师来到了我身边,拿过相机一看,便找到了原因。告诉我说,是相机的快门速度太慢,至少要两千分之一秒才行。也只能这样,才能记录下“飞行物”经过的那一瞬间。我半信半疑,等待着时机再次到来。
大约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又飞来了一只蜻蜓。但我这次没有急于拍摄,而是等待着心中的一幅画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大约三十秒的时间,蜻蜓似乎也累了,真的慢慢落在了荷包尖上。我举起相机,构图,对焦,再次按下快门。手虽然慢了些,但快门速度调节很快,我成功了!
我激动地把照片拿给詹老师看,他赞许地点着头,拍了拍我的肩膀。而此刻我的视线却聚焦在了他的额头上,正渗出细密的汗珠。虽然是雨后清凉的荷塘,但詹老师一会儿蹲下,一会儿俯身,一会儿讲解,一会儿示范……任谁也会感到疲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散文荷塘月色篇七
经常读教育教学论文、哲学等理性文章象是在寻找人生之路,寻找自然界的奥秘。感觉生活在社会和自然界,找不到路在何方?看看仙人和大师都怎么说。渐渐的感觉眼前有一点点蒙蒙亮。但百家之说各有各的观点。反过来又给弄糊涂了,例如佛学讲的是彼岸的.观点,人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来世成佛,其实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佛。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无为,也就是顺应自然而为,不要逆道而为。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非常赞赏道家的观点。在思考问题和做事时,常用之。儒家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父子之间、君臣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等等,这门学派的根在周礼。是我国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石,所以被历代统治阶级所倡导。
这个暑假偶尔想换换口味,看看散文,在脑海中快速搜寻着,忽然想到生于江苏海安,长在扬州的朱自清。我详细阅读了他的散文集《荷塘月色》,读后回味无穷,象赏花,又象沐浴在春风里。从思想上看,朱自清追求“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从形式上看有“美”之感。他笔法细腻,语言清丽。大体可分为三类:1.自然类有《春》、《荷塘月色》、《春晖的一月》、2.个人和家庭生活类有《背影》、《航船中的文明》等。3.以写社会生活评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有《白种人—上帝的娇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读这些文章就感觉我又回到那左牵黄右擎苍,气吞万里如虎的青少年时代,人老心不老,就读散文好!不信你读试试!大家果然茗不虚传,他那种观察的独到,描写的准确细致,入木三分。让人如临其境。
散文荷塘月色篇八
夏天的早晨是宁静的,热浪一点儿一点儿地袭过我的心头,使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啊!夏天,你来了!真的来了!看来能战胜夏天那无穷无尽的闷热就只有荷花了,是真的!荷花,荷花,它真的开了!寻着一阵浓浓的、甜美的清香,我不知不觉地来到那让我早已期待已久的、夏天的荷塘啊。
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那荷花显得格外亮眼。看来“鲜花要在绿叶的衬托下才会美丽。”眼前的景色似乎进入了梦境。瞧,只见荷花们有的含苞欲放,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有的只展开了半片花瓣,似乎不愿让我们看到她美丽的容貌一样,还有的全部绽放,骄傲地扬着头。微风一吹,她们便像美丽的公主似的,在舞厅跳舞。荷花那美丽的舞裙可真是多变,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的,还有的是粉的。一走近,便会扑鼻的香气迎面扑来,钻入你的心。
啊!夏日的荷塘!我被你那无穷无尽的魅力给迷惑了!身子轻飘飘的,好似走在彩云间般的迷茫。
散文荷塘月色篇九
炎炎夏日,虽没有春天的风和日丽,也没有秋日的凉风习习,却也有着它独有的绚烂和美丽。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今天,我和我的家人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去花石的路程。
想到能在那个美丽的乡村,见到那些亭亭玉立,飘逸隽永的荷花,我就兴奋不已。
经过一段段高速公路和大街小巷,我们终于来到了乡下。刚进村口,就看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它们宛如一位位身着绿衣的舞女,在这广阔的田野间,随风舞动着她们窈窕的身姿,好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边,还盛开着各色各样的野花,引来了蝴蝶蜜蜂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下车以后,荷塘的主人谭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一阵小憩后,我们便在她的的引领下,来到了她家的荷花池。
这里是乡下,不像在城市里,荷花只能看到一小片。也许是这里刚下过雨的原因,地下还是一片湿湿的,草丛间还挂着晶莹的雨珠。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田园气息。那田间的堤坝下长满了一片片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着大大小小的雨滴,它们如同一粒粒透明的珍珠,在这些碧绿的荷叶上面滚来滚去。此情此景,让我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一句名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虽未听闻那雨中的“嘈嘈切切”,却得见这些个大珠小珠落玉盘后的美景,也不枉此行了。
一朵朵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了。每一朵都是那么的清新脱俗,婀娜多姿,因为现在才七月份,很多荷花还未开放,有的荷花还是白色的。听谭姨说,荷花最美是在8月份。但我却觉得,此时的荷花也别有一番韵味。
雨后的荷花,如同一位位刚出浴的美人,挺立在水中,盛开的荷花花瓣上还留着一颗颗小小的雨珠,在这些碧绿的大荷叶中,各色的荷花形态各异。有的还只是一个花苞,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似的花瓣里。有的已呈半开状态,如同一位害羞的姑娘,微微露出她它那美丽的面庞。还有的则已经完全绽放了,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和嫩黄色的莲蓬,就像一位位身穿粉色衣裙的仙女,好像在仰头微笑,散发出阵阵芳香,令人陶醉不已。
看到如此美景,我们不禁脱下鞋袜,想去荷塘的中心与荷花“留影”。刚踏入水中,只感觉那水清凉而舒适,顿时让身上的炎热慢慢褪去,当迈向荷塘中心时,我们摆开姿势,整个人就犹如走进了一片碧绿的花海,而我们就是那万花丛中的仙子一样。绿绿的叶,红红的花,再加上我们这群身穿不同颜色的人,为这山里的风景又添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这深深的荷塘里,除了这些荷叶与荷花外,更多的是那些青青的莲蓬。有些莲蓬还很嫩很小,谭姨说,那种可以和莲心一起吃。还有的莲蓬很大了,可以摘下来,把莲心一个个地去了,然后烘干用来煮粥特别好。
这时,乌云渐渐散开了,一线阳光照在荷叶上,气温也开始变得炎热起来了。使得这些粉色的美人更加地光彩夺目。这正印证了杨万里的那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吧,那粉嫩的荷花,张开它那娇美的面庞,向着熊熊的烈日,吮吸着夏日天地间的精华,那一团团荷叶,宛如一只只碧绿的玉盘,衬托着荷花,看着这红红绿绿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赏完荷花后,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吃中饭。临行时,谭姨摘了很多的莲蓬给我们,还特意摘了两个嫩莲给我。我剥下一粒,尝了一口,味道甘甜,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是新鲜的嫩莲,可煮粥,煲汤,也可生吃,可健脾益肾,莲心可去火排毒。
除此之外,荷花浑身是宝,有很多的用处。荷花自是不用说,可用于观赏。荷叶可用于泡茶,煮粥,有着清热解暑,降压之功效。藕节可用于做菜,藕粉可用于妇女,老人的滋补营养品。
古人有云: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常常被人们 用来赞扬荷花圣洁、干净的高贵品质。 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君子荷花一直都被人们所喜爱,它不仅仅高雅,干净,有诸多的功效和作用。它的存在也时常提醒着世人,做人也当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时刻都要保持着一颗纯洁,干净的心去面对社会,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被尘世的污秽所感染。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散文荷塘月色篇十
世俗贯以名利当头,甘若醴酒,大凡厌烦了这些噪杂纷乱的人,难免要耐得住寂寞孤独的鉴验,否则,又何以清净淡泊为怀呢?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自然的也就是如是之说了。走自己的路,于心不染;赏自己的景,无秽天地。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人生姿态呢?大概这就是独处的妙处了。
近日安闲,天公作美,我不禁又想起了远郊的那处幽僻的荷塘。宽儿幼儿时,这里曾是我们周末休闲赏景的常往之处,但是,现在屈指算来,已经阻隔了足有五六年的时光。久别的思念里,映衬着一缕如清风般平淡的心绪,我又一次轻松释怀地迈开了赏寻的步伐。
这是远郊里的一处幽婉的园林荷塘,只有在假日里才会多有游客,而我却恰恰得意于这样一处游客们少有往来的景况。隔着一片迎风飘舞的垂柳,可以远远望见荷塘里微微泛起光晕的水波,渐渐广阔的视野里,弥漫着一股怡人的清新舒爽。愈是走进荷塘,愈是自觉地感受到一份清涟涤荡的洁净。远处荷塘的上空,轻灵地翻飞着几只燕子,它们一边上下捉食,一边啾啾啼鸣。水面上常有鱼儿们跃出时留下的波痕,时而也会有几叶轻便的小舟翩翩划过。此时,盛夏的蓝天里并没有一丝的云彩,太阳一直朗照着,有些灼人。夏日的风舞动起岸边的`柳枝,犹如姑娘们轻甩的长发,又轻轻拂过我的脸庞,散发出清冽的草木甘香。四周里是少有人来的,我真的很有幸,可以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人生一景了。
沿着荷塘转身漫步开来,可以远望一座拱形的石桥,造型幽雅质朴,颇有些古风古韵。石桥的四周布满了蓊蓊郁郁的林木,而桥边不远处的水塘里,才是真正的那一片落落大方的青莲,所能够一眼弥望的,陡然平添了许多山水桃源的风光意味。这些可人的莲叶与莲朵,亭亭玉立,风姿淡雅,她们沐浴在阳光下轻摇曼舞,伴随在清风中示意微笑,于这世外田园般的景韵里格外地飘逸动人。阵阵微风吹过,婆娑沙沙,又宛若天宫仙子们的悠悠轻唱。莲下的塘水脉脉地流动着,洗濯着,不时伴有小鱼儿的欢腾轻跃。远望若隐若现的朵朵红莲,可是那诗情画意中的江南女子?莫非这身边的一叶擎翠,就是你手中的天堂之伞?真是可谓:如若讲着吴越语,必定赛过百花鲜。
走过石桥,那一塘的碧叶红花就是近在眼前了。此时,明晃晃的日光虽然炙热,但却朗快,耀在水面上,流泻出鳞波闪闪,折射出刺眼的金光。这不免让我忆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处在这样一个独我陶醉的景致里,也不必奢求碧叶接天,单是这半塘的映日荷花就足以浸染心扉,安然不已了。荷塘上的日空很是可爱,高远的天空里是明丽的蔚蓝色,我极少也很久不再见过这么美丽的景色。四周的景物也是清晰明了,高高低低的是些繁茂的花木,远处的一座别致的多角亭,更是平添了山水诗画的意境,或许也另有了一番禅的趣味。
丛林深处,仍有另一处曲折相通的小荷塘,塘边的四周同样是些垂柳,还有核桃和一些不知名的树。低矮的灌木丛里正开放着许多惹人爱怜的小花朵,各色各样的,一片又一片。此处的荷塘里还有许多的蒲草,一排排,一簇簇,与青莲混杂在一起,一样高高地挑着。一只红蜻蜓蹑手蹑脚地停落在了不远处的蒲叶上,我正意欲悄悄地靠近它,准备拍照,猛然,扑棱的一声惊起,一只野鸭却从蒲丛间飞跃而出,径直奔向林木间的深处去了。这里的树丛中还栖息着很多的鸟儿,叫不上名字,有的小巧,有的硕大,最喜爱的却是一种头戴冠羽,尾拖长翎的,漂亮,神气,颇有些吉瑞之风。没想到离别日久,这些景象仍旧静候在此与我为伴,我的心情不自禁地释然畅快起来!
忽然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词,正是《永遇乐》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思悟: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只是先贤是在夜里惊梦游园,而我却是在昼中托物言志。也不必管它如何的似是而非了,我却乐在此中,无梦可做。
这样沿着塘边踱着步子,我不禁又想起了故乡的大明湖,不曾遗忘的记忆里,同样也是垂柳轻抚,荷花掩映,却也是更负盛名。塘边的树荫里有几把摇椅,我随意懒懒地躺了下来,轻合双臂,闭目养神,不再想着其它无关当下风景的事,也不去管那日头已渐渐西落。摒除了一切讨扰的我,且独自享用这无边的荷香夏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