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汇总23篇)
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触及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考。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所经历的事件、项目或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接着,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分析成绩、困难和收获。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真实性和思考性,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经历,更要反思其中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个人见解和实际应用,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建议。最后,在语言表达上要清晰明了、准确流畅,注意篇章结构和段落衔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我们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吴蓉瑾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她的为人处事以及她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却让人深感敬佩。作为一名幼儿,我们从她的事迹中不仅能够学到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道理,也能够感受到爱与关怀的力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围绕吴蓉瑾的事迹,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探讨与感悟。
首先,吴蓉瑾的事迹给予我最深的触动是她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吴蓉瑾在社区担任义工,经常去老人院和孤儿院探望孤独的老人和无助的孩子。她带给他们温暖和笑容,不仅给他们带去了快乐,也给他们带来了信任和希望。正是因为她的爱心付出,让这些弱势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作为幼儿,我们要向吴蓉瑾学习,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分享,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温暖与关怀。
其次,吴蓉瑾的勇敢与坚持也给了我深深的启示。作为一名护士,她在一次事故中受伤,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她的工作,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救人的事业中。她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坚持不仅是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负担,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奉献。作为幼儿,我们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
再次,吴蓉瑾的事迹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吴蓉瑾在参与社区义工工作的过程中,与其他志愿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许多的项目。通过团队的合作,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作为幼儿,我们要善于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并懂得与他人共享成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吴蓉瑾的事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吴蓉瑾作为一名护士,她时刻保持着对病人的关怀和责任心,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她不仅尽心尽力地工作,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吴蓉瑾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我很敬佩,也让我明白到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奉献给社会。
吴蓉瑾的事迹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我明白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了勇敢和坚持;我懂得了合作与分享的价值,也理解了责任和奉献的意义。作为一名幼儿,我要向吴蓉瑾学习,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去帮助他人,尽自己的力量去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吴蓉瑾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精神,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通过阅读她的事迹,我深受启发,也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新的思考。以下是我对吴蓉瑾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吴蓉瑾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个人的成就和荣誉,而在于对他人的帮助和贡献。吴蓉瑾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微博筹集资金为贫困地区的学生购买教材和文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她没有问及回报和报酬,只是默默地为别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这让我明白到,真正大的意义不是追逐物质的利益,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其次,吴蓉瑾的事迹使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影响力,只要我们敢于行动。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丰厚的财富和强大的背景支撑,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帮助他人的决心。她通过自己的微博号,发起募捐活动,扩大了她的影响力,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公益行动中来。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即使是微小的行动,也有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只要我们立下目标,鼓起勇气,我们都可以像吴蓉瑾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同时,吴蓉瑾的事迹也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在她发起募捐活动的时候,很多人都积极响应,并伸出援手。不仅有陌生人的捐款,还有微博上的好友,甚至是她在人生中的老师、同学,都纷纷加入到这个公益行动中来。这让我深感身边的人是多么宝贵,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都扶持着我们前进。我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也需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助,我们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
另外,吴蓉瑾的事迹也引发了我对公益行动的思考。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吴蓉瑾的行动让我明白到,公益行动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精神满足的需求。从她的微博上可以看到,很多人通过捐款和参与公益活动,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我认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投身于公益行动,为他人带去快乐,也会让自己拥有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通过阅读吴蓉瑾的事迹,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无论我们的能力有多么有限,只要我们用心去奉献,用行动去改变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吴蓉瑾用微博的力量点燃了希望的火花,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我相信,在她的榜样引领下,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社会的向阳花,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阅读吴蓉瑾的事迹,我对人生的意义、自己的影响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以及公益行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决心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微薄的力量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希望吴蓉瑾的事迹能够继续激励更多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教师工作神圣而高尚,所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也比较高。每个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都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做个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四有”教师。那么如何早日实现呢?我想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教育是教师核心性的工作,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性格、品行、相貌、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对所谓的好学生,自不必多言。但在对学习或品行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教育上,教师就感到太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难以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欲生“亲”之情,必付“爱”之辛。爱,是走通师生心与心的桥梁。师爱,是大爱,不仅包括亲情样的爱,还有理智性的爱。只要教师能将这种爱,理智的坚守下去,那么他看到的学生,就不再是满身一无是处,他会为学生的每一次细微的进步而欣喜不已。学生,就会在这爱的涓涓细流中,不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直到登上理想的彼岸。
老师是播种梦想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用自己的梦想,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带领学生一起永远憧憬美好的明天。想不想当名师,想不想有所作为,有没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如果在我们的老师心中都有了“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信心,那么,我们已经踏上了名师之路了。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近期,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广泛传播的吴蓉瑾事迹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共鸣。吴蓉瑾是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通过勤奋努力,成功考上了中国一流的大学。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吴蓉瑾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吴蓉瑾的坚持与努力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她从小就面临着种种困难和不公平的待遇。然而,她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她更加坚定地追求梦想。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学习班和竞赛,在学习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正是因为她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她克服了生活的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其次,吴蓉瑾的故事再次证明了勤奋和智慧的力量。在面对困境时,很多人会选择逃避或放弃,但吴蓉瑾却选择了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去战胜困难。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通过自学和参加各种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她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令人佩服,更是鼓舞了更多人追求卓越的信念。
第三,吴蓉瑾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贫困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虽然吴蓉瑾出生在贫困家庭,但她并没有被这个事实所限制,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能够改变未来。她的故事给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希望和勇气,激励他们不再被环境所束缚,而是要积极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此外,吴蓉瑾的事迹也呼吁社会要给予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贫困并不是一个人的错,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出身而对他们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相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吴蓉瑾一样,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拥有巨大的潜力,只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一个发展的平台,他们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吴蓉瑾的事迹给了我很多启发。无论在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我们要相信自己,不畏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吴蓉瑾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她的坚持、努力和智慧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希望我们能够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追求梦想,并向她学习,成为像她一样的优秀人物。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吴蓉瑾是一位中国的公益先锋,她在大学期间创立了一个帮助贫困山区儿童的教育助学项目,并且担任这个项目的志愿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无数贫困孩子重拾了对教育的希望。她的事迹激励着许多年轻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
二、她的故事。
吴蓉瑾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教育有着深深的热爱。大学期间,她选择报考了教育学专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她在大学期间发现了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她决定创建一个教育助学项目,为这些孩子提供教育资源和帮助。
三、她所做的。
吴蓉瑾辞去了一切暑假工,投入到这个教育助学项目中。她亲自前往贫困山区,通过走访家庭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并且通过筹款和募捐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和资金支持。她还组织了一些志愿者团队,帮助孩子们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她的努力带来的变化。
吴蓉瑾的努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得到了帮助,他们开始拥有了学习的机会和资源,重拾了对教育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吴蓉瑾的事迹激发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他们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提供帮助,共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五、对幼儿的启示。
吴蓉瑾的事迹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首先,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我们这样的条件,他们渴望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其次,我们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吴蓉瑾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但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他人提供帮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和温暖。
最后,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吴蓉瑾热爱教育,并且选择了教育学专业,最终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为之努力奋斗,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通过学习吴蓉瑾的事迹,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些启示付诸实践,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带来快乐与希望。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想起四年前,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大门时我惴惴不安的情景。当时新校园刚刚启用,还有一群来自于五湖四海、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而自己的女儿又是完全零基础入学,女儿会不会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会怎样,让我感到非常迷茫与担忧。今天的她,尊敬师长、成绩优异、自信、乐观、勇敢,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成为我心目中理想的模样。为女儿高兴的同时,心中更多的是感恩。太多像我一样的学生家长感谢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感谢吴校长兢兢业业对学校改革发展倾注了大量心力……”隽先生的孩子就读于嘉定区与黄浦区合作开办的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
作为特级校长,吴蓉瑾受组织委派流动兼任这所学校校长三年。学校刚开办时,家长都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全校只有六个教学班,整个校园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而现在它已经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她还多次到青海、贵州贫困地区开展教学、培训。只要学生需要,尽己所能。
不过,出差再远,吴蓉瑾都有个原则:尽量将外出课程安排在下午。因为这样来得及当晚赶回,第二天一大早站在校门前。记忆犹新的一次,吴蓉瑾出差时间长了点,到校那天早上,好几个小朋友问她,“你怎么没有在校门口等我们?”“我没有看到你,云朵妈妈我很想你!”听到这样的话,吴蓉瑾心底甜甜的,也软软的。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扎根基础教育27年,她组建了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来培养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的历史与故事;她倡导情感教育,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坚持推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担任市郊乡村学校校长3年,将其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她就是时代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十六载寒来暑往走出课堂寻访红色印记
“黄浦江浪奔腾,红色基因永传承,兴业路兴伟业……”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黄业凯正在用快板说唱的形式,为前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的观众进行讲解。
16年前,吴蓉瑾发起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小学生组建的红领巾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小讲解员服务队,用孩子们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杨宇对记者说,什么样的红色教育让孩子可以理解和认同?吴蓉瑾校长当时就提议,让小朋友也自己来写一份讲解稿。“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想将红色教育做好、做深、做实。我们没想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之举,变成了一个红色文化传播的探索之旅,就这样坚持了十六年。”
历经16年,这些平均年龄10岁的孩子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传承路上的小不点”。场馆里,他们精神抖擞、声情并茂,常常吸引很多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一场讲解结束,掌声不断,尤其是受到同龄小观众的认可,成为了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16年来,小讲解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讲解方式也从普通话讲解,拓展了沪语、英语讲解,还创新了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经成为了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全校1330名学生均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
“因为我觉得教育是根魂的工程。小小讲解员做了十几年,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孩子我是一个中国人,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创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根魂意识这颗红色的种子一定要在童年就播撒进他们的心里。”吴蓉瑾说。
“云朵妈妈”用情育人和孩子一起学会去爱
吴蓉瑾刚担任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时,发现有一些孩子情感淡漠,缺乏热情,自我意识浓厚,只注重学业成绩,忽视情感素养。于是,她带领着学校老师研究情感教育,自己成为了第一个上情感教育课的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心灵交流的桥梁,被学生亲切称为“云朵妈妈”。
“情感体验教会孩子们如何尊重人、理解人、以诚待人。从最初每周利用15分钟午会课开设的情感教育课到成为一门课程,从最初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到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关注学生生动情趣,直至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吴蓉瑾说。
吴蓉瑾一直强调,只有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才会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造的能力,这是情感教育的力量和意义。十几年来的耳濡目染,让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每一位老师正努力成为一个孩子们心中温暖的老师。
“吴校长一直跟我们说,这情感教育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所以啊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要和孩子一起学会去爱,让他们都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情感、心理健全的人。”吴蓉瑾的同事兼“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老师贺春秋说。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让每个学生受到关注
为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同样受到关注,吴蓉瑾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她也是全国第一个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的校长。
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此外,将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也是吴蓉瑾的一贯追求。作为国家教育部信息化资源库专家,她到过青海、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贫困地区,积极为当地教师开展培训。她牵头承担了上海市松江区、奉贤区2所市郊学校8年的委托管理任务,以及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马山中心小学的重建和支援工作,受助学校教学质量进步明显,学生学业成绩均由区内、县内末端变为名列前茅。
作为特级校长,吴蓉瑾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27年的教育生涯,吴蓉瑾说只有挚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才能对学生有充分的喜爱,才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说,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不要选择这份职业。因为一定要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于学生的喜爱才会充分地表现在你的日常行为、话语、工作细节当中去。只有这样,我觉得才能够真正的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吴蓉瑾说。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全国妇联日前作出决定,授予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吴蓉瑾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决定指出,吴蓉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潜心铸魂育人,成立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服务于中共一大纪念馆,坚持16年,培养了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史,对少年儿童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发挥积极作用。她扎根教育27年,倡导、践行情感教育,提出教有真情,育无止境办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主动适应数字时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先锋人物。她是教育战线孺子牛,被誉为秒回校长铁人校长,带领团队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开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成为区域共享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2005年,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小学生组建的红领巾讲解员社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红喇叭小小讲解员服务队。孩子们用儿童的语言讲述党的故事,16年来,讲解稿越来越贴近小朋友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易于被接受。如今的小小讲解员们可以分别用普通话、沪语、英语、快板书等不同形式,讲解中国一大会址的建筑布局和历史故事,展示上海青少年学生的红色情怀和国际视野。
作为首个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11年前,卢湾一中心小学敏锐地捕捉到教育信息化的育人价值,以此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首创教育信息化品牌,被称为云课堂。2009年至今,历经了1.0、2.0直至现在3.0版本。云课堂3.0版本日臻成熟: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数字画像,126个指标,勾勒出详尽、真实的个人数字画像,让老师们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潜力所在,更全面地来看待一个孩子的发展。从最初使用pad,到后来到一支电磁笔,一块写字板再到现在一支智能笔,既解决了伴随式无感知采集数据,又做到了去屏化。大数据结合教师大脑中的智慧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达成了聚焦教与学的流程再造。老师们整体架构,由数据驱动走向智慧应用,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成就学生价值。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2005年,上海市教委推动“馆校合作项目”,吴蓉瑾作为带队老师,带着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学习。本以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里,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吴蓉瑾却发现认真听讲的孩子很少。“如果一个中国孩子不能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对中国共产党不熟识,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吴蓉瑾决心创办一个学生能听得懂的红色小讲解员社团,让孩子们能通俗易懂地了解红色历史。她从全校挑选出15名学生,组成了第一批小讲解员队伍。2006年暑假,小讲解员们独当一面,为中共一大会址的参观者作讲解。吴蓉瑾对那天的画面记忆犹新:“因为要保护文物,室内没有空调。孩子们站在桌子靠里边的位置,我看到,他们的汗水从额头上冒出来,衬衫也湿透了。有老人听完讲解后夸赞孩子讲得好。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体验。”
吴蓉瑾说:“情感教育应该从关注身边人、家事、社会事上升到家国情怀,让学生知道人最重要、最崇高的情感便是爱党爱国。”在她的带领下,还将有更多的小讲解员,将红色故事代代讲述下去。
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最好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名小讲解员童音,她倡导情感教育,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坚持推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担任市郊乡村学校校长3年,将其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你走近她,感受到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热爱。
红色传承路上小不点们的“带队者”
9月15日,吴蓉瑾顶着细雨带着高矮不一的一队小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一进门,孩子们轻车熟路地“反过来”带着在场的大人们进行参观。普通话、上海话、英语轮番上阵,而吴蓉瑾就像普通听众一样认真地听着,走向下一个参观点位时,又会自然地与孩子们手牵着手。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毗邻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红喇叭”。她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党的历史、讨论撰写讲解稿、磨炼讲解技巧,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主动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成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逐渐成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吴蓉瑾还在学校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一课”“中国人过中国节”“学雷锋学劳模”等专题课程和主题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红喇叭”社团的小讲解员们与吴蓉瑾互动。
她扎根基础教育27年,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来培养千名小讲解员童音。她倡导情感教育,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坚持推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学校,担任市郊乡村学校校长3年,将其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当你走近她,感受到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热爱。
红色传承路上小不点们的“带队者”
9月15日,吴蓉瑾顶着细雨带着高矮不一的一队小学生走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一进门,孩子们轻车熟路地“反过来”带着在场的大人们进行参观。普通话、上海话、英语轮番上阵,而吴蓉瑾就像普通听众一样认真地听着,走向下一个参观点位时,又会自然地与孩子们手牵着手。
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毗邻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的“红喇叭”。她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党的历史、讨论撰写讲解稿、磨炼讲解技巧,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主动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如今,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成为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逐渐成了一支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火种的重要力量。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王红旭同志,男,汉族,1986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一级教师。
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连日来,王红旭同志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广大干部群众广为传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告别悼念活动中,数千名群众自发前往送别、悼念。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王红旭同志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好老师的模范代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榜样。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诠释了人民教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营造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扬王红旭同志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激励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立足新阶段、开创新时代,哈尔滨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活动。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自从接触吴蓉瑾老师的教学后,我深深地被她的风范和教学理念所吸引。在她的指导下,我不仅在学业上有所进步,而且也受益于她的榜样作用,在人生道路上已经开始慢慢成长。下面是我对吴蓉瑾老师课程学习和个人体验的五段式总结。
第一段:吴蓉瑾老师的教学风范和理念。
吴蓉瑾老师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一个极具责任感且有些严肃的教学大师。她充分意识到教师在学生人生中的重要性,她像一个母亲般呵护、引领每一个学生。通过与她的交流,我发现她极为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她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索进取。在她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本,亲自担任教学各个环节,给予最贴心的指导。
第二段:吴蓉瑾老师对于学业的指导与要求。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交流,我感到吴蓉瑾老师的教学方式严密而务实。她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难点,从而设计出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案。在她的课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她总是以身作则,在自己的组织安排上严明有序,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人性化的关系。
第三段:吴蓉瑾老师的课程气氛营造与掌控。
我觉得吴蓉瑾老师教学中特别注重课程气氛的营造和掌控,渗透到了对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中。她教课时总是音量掌握得极好,让整个教室都充满了她自信且充满魅力的气息。在教学中,她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热情开朗,并且建立了一个充满互动,让人舒服自然的学习环境。她的教学氛围和气场,已经成为我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
第四段:吴蓉瑾老师的学以致用教育观念。
吴蓉瑾老师让学生每节课都学到实用性最强的内容,在学生的升学和生涯中都可以用得上。她认为学以致用是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她的眼里,教育不是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段:吴蓉瑾老师对于人生影响。
吴蓉瑾老师的教学理念、工作态度和学科专业能力的许多方面,已经在我成长道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她不光带给了我在自学和高效学习技巧方面提高的机会,还让我受益匪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今后对人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总结。
吴蓉瑾老师深得学生敬慕,我只是其中之一。她以自己的知识、才华和热忱,塑造了一个崭新、艰苦卓绝、严密有序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受益者深远,对于他们后来的人生,必然产生巨大影响。在与吴蓉瑾老师交往的日子里,我在很多方面都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我要感谢她对我的帮助,这也将会是我不断成长的动力,为了实现自己更多的目标。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吴蓉瑾是一名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的中学生,她在2019年高考中以710分的优异成绩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后来,她的勇敢和正义感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吴蓉瑾的事迹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对我的启示和影响。
第二段:勇于维权(约300字)。
吴蓉瑾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就在于她勇于维权的精神。据报道,她在高考结束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单中存在不合理现象,于是不怕艰险地进行了申诉。在这个过程中,她遭受了舆论压力和各种不必要的质疑,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终于得到了公正的处理结果。这种勇气和正义感令人敬佩和感动。
第三段:自我管理(约300字)。
吴蓉瑾的事迹还启示我们需要注重自我管理。在比赛过程中,她坚持早睡早起,保持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样,她才能够保持优秀的竞赛表现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其中的信念和实践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第四段:社会责任(约300字)。
吴蓉瑾的事迹也表现出了她的社会责任感。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系列支持高考维权的言论,并积极为自己和其他考生维护正义。这种公民意识和行为的价值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五段:结语(约200字)。
总之,吴蓉瑾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勇气、正义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精神不仅是对自己的成长有益,也是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益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和致敬,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推动社会的公正和文明进程做出自己的努力。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8个字,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的教育理想,更是这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育人初心。
16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人民教师吴蓉瑾的先进事迹,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位“云朵老师”扎根教育27年的耕耘,激励更多青年教师奋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全市教师向“时代楷模”学习。
“中宣部授予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老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这是对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真情呵护孩子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巨大褒扬,也是对全市32万余名教职员工的有力鞭策。”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上海教育系统一定要大力宣传吴蓉瑾老师视学生如亲子的大爱情怀,教育引导全市教师向“时代楷模”学习,把理想践行在学校教育岗位上,把信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把桃李满天下作为人生最大荣耀,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人生最大幸福,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时代交给学校和教师的根本命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不仅是吴老师个人的荣耀,也是上海教育系统的荣光。”市教委主任王平说,上海一定要以全面落实教育“十四五”规划和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坚持把打造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关键环节,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作为办学的价值追求,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把为教师创造人文化的教学工作环境、人情味的校园生活氛围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持续健全教师荣誉体系,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集聚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和城市长远发展根基。
“我想一直追随她前进的步伐”
青年教师徐继红是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科教导,也是与吴蓉瑾朝夕相处的同事。“一路走来,我亲身感受到吴校长的渴望,她渴望有这样一所未来云学校,来承载每一个孩子的爱与梦想,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基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她说过,这应该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之所向。”徐继红说,“十多年来,吴校长从来没有停止过她探索、实践的步伐,我们都很了解她,她将一直坚持下去。而我,想一直追随她前进的步伐。”
吴蓉瑾同时也是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的校长。学校青年教师陆智婕说,入职之后的第一个生日,收到了吴校长精准掐点发送的生日祝福。忙碌的工作中,吴校长对教师送上的,不仅是日常“把关质量、严抓教学”的谆谆劝导,更有每年如期而至的生日祝福。
“看着吴校长为了与两个校区的孩子一同参与活动,不断往返奔波的身影,弯下腰在情感教育课堂上和孩子沟通对话,每日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高的信息回复效率……我想,这里满满是她的真情。”在陆老师眼中,这是“爱的教育”的言传身教。
“在吴校长的启发下,我会和我班里的孩子说,每个小朋友在我心里都有一本‘爱的存折’。作为青年教师,在吴校长的引领下,我慢慢学习成为一位严师的同时,也要成为孩子的挚友。”陆智婕说,“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愿我也能成为这样一朵云。”
上海市一师附小大队辅导员贾为卿表示,曾有幸与吴校长都是全国第八次少代会代表,在去年共同参加了少代会。在这期间,他感受到了吴校长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梦想。“吴校长是一个带给孩子幸福的教育者,她对孩子的爱融入了校园中的点点滴滴。”贾老师注意到,吴校长朋友圈里经常有一句话:“爱的学校”。“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吴校长‘爱的学校’理念给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一个榜样。”他说,从吴校长身上,深深体会到:青年教师更应该着力思考如何把幸福带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受到平等的关爱和关注,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感受到爱,将来也会懂得爱的付出,懂得“大爱无疆”。
“以爱而耕,心灯不灭”
作为青年海归,来自吴蓉瑾母校——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副教授朱纯洁说:“吴蓉瑾校长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充分展现了一名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形象,她也是我们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方向。”她说,作为初等教育系的青年教师,吴校长的榜样作用让大家受到鼓舞,立志要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小学老师。同时,吴校长也是所有师范专业学生学习的楷模,她用个人魅力感染和激励了我们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大家纷纷表示要向吴老师学习,做未来的“四有”好老师。
“以爱而耕,心灯不灭”。与当年的吴蓉瑾一样同为师范生,上师大2020级初等教育系学子王诗婷说,吴蓉瑾校长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她所倡导的“情感教育”“云课堂”等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为实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在吴校长的身上,我更懂得了用行动践行‘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坚守。”她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的职责愈发突出,自己也深刻感受到了肩头的责任。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她将以吴校长为榜样,时刻牢记教师使命,从夯实专业知识做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担当,为实现教育理想的薪火相传做出应有贡献。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六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的“第一课”应该怎么上?吴蓉瑾与学生们做了一个大胆的约定:孩子们每天把自己想说的话分享在作文里,可长可短;老师不给评分只做评语。吴蓉瑾把这些情感交流的文字叫作“晴雨表”。慢慢地,孩子们发现,不管在作文本上写什么内容,全部都能够得到吴老师的回应。孩子们一天天地写,吴蓉瑾一篇篇地回,经常比孩子们写的还要长很多。
在给每一个孩子的回复中,都有这样细致入微的写作指导,有像亲人一样的关心体贴,更有像朋友一样的心情分享。吴蓉瑾开开心心地做着这一切,直到有一天,面对一句珍贵的留言,吴蓉瑾哭了,泪如雨下。
一个叫小雨点的孩子,在学校只有几个月,却因为突发疾病离世。孩子走后,妈妈来学校找到吴老师,说在孩子的床底下发现了很多个叠好的五角星,上面用淡淡的字写着:吴老师,请打开!
吴蓉瑾永远都不会忘记接下来那一刻。她看到每一个打开的五角星上,都写着:吴老师我爱你!“是孩子让我懂得,”吴蓉瑾说,“当我们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时,孩子们其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
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吴蓉瑾会利用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他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她开设了上百节示范课,用滚烫的情感建设了一所“爱的学校”。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个‘穴道’,这个‘穴道’可能是特长,可能是兴趣点,可能是隐藏的情绪,也可能是独特的品质,”吴蓉瑾认为,找准这个“穴道”点下去,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教育就能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吴蓉瑾老师扎根教育27年,是教育战线的一名“尖兵”,她身体力行倡导、践行情感教育,提出“教有真情,育无止境”办学理念。2021年9月,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从吴蓉瑾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的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个人感悟,仅供参考。
上任伊始,吴蓉瑾就带领着老师们开始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完善学生人格,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爱。
作为第一个开设情感教育课程的老师,她从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到引导积极情感,再到培养人格,这一干就是17年。每周她都利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坚持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开设上百节情感教育示范课,几千篇案例以及2本研究专著,情感教育课程更是惠及学生10万人次……她为孩子搭建起了心灵交流的桥梁。情感教育从课程起步,逐步延伸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后勤保障,成为了卢一的办学特色,如今,学校已经建立了一套很完善的情感教育课的框架,情感教育的内涵,也逐渐渗透各个学科之中。
每天清晨她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互道一声“早上好”,与孩子们一同开启崭新的一天;在她的推动下,学校成为了上海市第一所“推迟上课一刻钟”学校,切实保障了孩子们的睡眠时间;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她跑遍了学校周边的体育场馆、活动中心等,开设了四十多项运动课程;每当学生毕业时,她还会给孩子们送上一张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号,“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幸福成长,是吴蓉瑾最大的心愿。
她努力将每一个点子、每一个举措都落到实处,着力打造一所爱的学校,培养新时代有温度的少年。她常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穴道’,这个‘穴道’可能是孩子的特长,也可能是他的兴趣点,还可能是他身上的某种特质。点到这个‘穴道’,孩子的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了,对孩子的教育就能切中要害,事半功倍。”
除了在校的孩子们,即使已经毕业的卢一学子,甚至不少并非卢一中心的学生家长也经常会慕名找到她寻求爱的帮助,尽管这占据了她很多非工作时间,但是她都非常乐意。她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给与情感的温暖。让他们能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成为适应社会,身心健康、具有幸福能力的人。”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
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认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主动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室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经成为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全校1330名学生均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
许多已经上了大学的小讲解员回忆这段经历都很感激:“这么多年,一大纪念馆的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的种子,让我牢记红色历史、永远爱党爱国。”
吴蓉瑾还在学校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一课”“中国人过中国节”“学雷锋学劳模”等专题课程和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吴蓉瑾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以红色为主题,导向鲜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正是学生们理想信念养成的新鲜养料。
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完整人格。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她还开设了上百节情感教育示范课,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做好老师,就要自觉筑牢理想信念的人格基石,以高远理想,引领事业前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要有“梦想”.正如市委书记薛晓峰所指出,广大教师“一定要把做事情上升到干事业的高度”,把小我发展与中山大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滴水放到大海中,找准出处,找到归宿.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当前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教师要以自己高远的人格追求和理想抱负,坚定为国育才的职业信念,自觉把教书育人作为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这样,教育才有希望,教师才有魅力,学生才有前途.
做好老师,就要自觉涵养道德情操的核心品质,以崇高道德,推动事业发展,促进学生成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可以说,师德决定教育的品质,决定学生的品性.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在当前利益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教师要自觉把修身立德作为一门必修课、常修课,自觉涵养自己的德性,主动做学生的道德楷模.这样,教师有德,教育有望,学生有幸,国家和民族就有美好未来.
做好老师,就要自觉锤炼教书育人的专业本领,以扎实学识,成就事业高峰,促进学生成才.学习、学习、再学习是获得扎实学识的不二法门.教师既要学习专业理论,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要钻研学情、教法,不断推陈出新,锤炼教学风格,永葆源头活水,做研究型教师.好老师还应该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行家里手”,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以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育效益的倍增,促进学生成才.
吴蓉瑾老师一直扎根基础教育27年,她勇于创新,她身体力行倡导、践行情感教育,提出“教有真情,育无止境”办学理念。2021年9月,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您心里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向吴蓉瑾老师学习?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的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个人学习心得及感悟,仅供参考。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情感教育课程。
什么是情感教育?这是吴蓉瑾的徒弟、卢湾一中心小学教师贺春秋在2004年成为一名新教师时最好奇的问题。吴蓉瑾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离开健全人格和丰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动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会爱。”
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开辟出三条育人途径:课程、活动、交际。用民俗文化滋养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动之一,主题每五年轮转一次,包括中国年俗老上海风情主题、中国戏曲主题、中国发明创造主题、中国四大名著/中国动画主题、中华美食主题。
十几年来,亦师亦友,耳濡目染,贺春秋眼里的吴蓉瑾,既是师傅,更是一位有爱的智慧姐姐。
让贺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时间,吴蓉瑾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当时我挺好奇的,因为身边人都知道她酷爱喝咖啡,而且她有偏头疼,每天必须拿一杯浓咖啡镇定。后来得知,毕业生里有一个孩子病了,不吃饭,师傅便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东西多吃一口。从那之后,校长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戒咖啡打卡。大约是第400天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为了一个美好的承诺,我戒了400天咖啡,尽管这段时间很难受,但是为了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这个孩子也说:“‘云朵妈妈’(指吴蓉瑾)把戒咖啡挑战当作一个仪式,和我一起调整状态,一段新生活即将开始,‘云朵妈妈’会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中,吴蓉瑾就是这样深爱着学校,爱着每一个孩子,拼尽全力,而且乐在其中。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每天到校时都会给清晨的校园拍照,入夜时再拍一张学校的走廊。她将这些照片配上“爱的学校”“爱的走廊长又长”等文字,发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
在27年的教学生涯里,她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滋润学生的心灵之花,当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耕耘者,用真情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主动适应数字时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先锋人物;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在全国率先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余名小讲解员,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让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一路走来的足迹,映照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育人初心。
“以情育情”,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在同事、学生、家长的口中,吴蓉瑾有着不同的称号。在同事心中,她是大爱无疆的“种子教师”;在学生心中,她是能认出全校上千名学生并准确叫出每个人名字的“云朵妈妈”;在家长心中,她是手机24小时在线的“秒回校长”。
当初作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名年轻班主任,吴蓉瑾率先在学校里开设情感教育课,“以情育情”,目标是摆脱片面追求智能发展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步该往哪走?吴蓉瑾想到曾给孩子们布置作文写“一件难忘的事”,当时班里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捡手表”“陪盲人过马路”等,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我手写我心”?她尝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阴晴雨雪”,在被称作“晴雨表”的随笔簿上,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不给评分,只写批复。批复不是简单的一个“阅”字,细细密密的红字传递着吴蓉瑾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今天为什么折手工纸呀?老师十分支持!”“宝宝今天做了一件错事,但你在‘晴雨表’里告诉了我,老师很欣慰。”……孩子们一天天写,吴蓉瑾一篇篇回,在有来有往的交互中,学生们渐渐打开了心扉。
从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到积极情感引导,再到培养人格,吴蓉瑾的情感教育课已开设了17年。每周她都利用15分钟时间,坚持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并写下了几千篇案例以及两本研究专著。
“我觉得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平常种种细节中呈现的。”吴蓉瑾经常跟周围老师说,不爱孩子就不要做老师。课堂之外,吴蓉瑾经常会把班上一些学生带回家。这些学生不用发愁家长出差或是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她会给孩子们做饭、补习功课。2019年的一天,向来爱喝咖啡的吴蓉瑾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戒咖啡“打卡”,连续发了400多天。原来她在践行与一名学生的约定——这名学生因为生病吃不下饭,吴蓉瑾同其商定:“我戒掉喜爱的咖啡,你也要把吃不下的东西多吃几口,我们一起调整。”每当学生毕业,吴蓉瑾都会给孩子们送上一张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号,“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吴蓉瑾说:“这27年里,我每天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投入工作,因为这是我身为人师的一份责任。我想跟我的教育同行分享——爱孩子、尊重孩子,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我们的心头至宝。我想跟家长沟通——把那双小手交到我手里,给予我充分的信任支持。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会以爱和尊重守护他们这段历程,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快乐。”
构建“云课堂”,以信息化为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
吴蓉瑾担任了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领导后,要面对的学生从几十名变成了上千名。为了做到大规模因材施教,2009年起,吴蓉瑾组织教师和技术团队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记录学生答题时间、正确率等信息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数据库,老师们通过解读研究这些数据,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找准每名学生的问题症结。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们上课的状态能通过动作捕捉加上数据分析反馈给老师。上课铃响后,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虚拟头像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学生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级别,老师会提供个别化指导;学生用“电子笔”在特定的本子上书写,老师能清晰看到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不少学生从这一创新的“云课堂”中获益匪浅。
一名四年级男学生平时聪明活泼,课堂表现也很积极,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吴蓉瑾和其他老师分析了他的笔记,发现他做题目会出现“大段大段的停顿”,这是思想开小差所致。吴蓉瑾便鼓励这名学生通过练习射击提高注意力。经过一学期射击训练,这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了极大改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进步。
“这就好比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所有有关数据搁进去,为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吴蓉瑾还带领“云团队”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爱”与“责任”是对教师要求中被提得最多的两个词,也是师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责任”也源自于“爱”。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岗位,所以有责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扎实;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有责任为他们的成长奠基;因为我们爱祖国,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世间最有爱心的人,教师的爱心应当比太阳更温暖。
关心每个孩子,哪怕是最调皮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耐心帮助他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关心他们的思想,及时把他们引向正确的人生轨道;关心他们的'身体,保障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关心他们的心理,找到他们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关心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经受更多的磨练;关心他们的环境,既让他们沐育阳光,也学会防范风霜雨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尽我们最大的责任,奉献我们博大的爱心。
老师们,有理想、有本领,可以让我们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充分展示才智,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有道德、有爱心,则让我们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成才。我们也只有具备了“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这些品质,才可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实现我们成为名师、名家的理想。
吴蓉瑾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她和老师们齐心协力,通过信息技术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持学业水平领先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指数持续上扬,学业负担指数持续下降,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作用显著。目前,学校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已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在国家级信息科技相关竞赛中共获奖30个。
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生常常受到同龄人羡慕,除了他们有一位“云朵妈妈”,还因为他们有一套自主研发的“云课堂”。
比如,手持一支智能云笔,一个学生在课业练习时停顿时间的数据会被反馈给授课老师,老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从而作出相应的教学方式调整,设计更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为了把老师从烦琐的教学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多精力去因材施教,吴蓉瑾提出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带着她的“云团队”,一步步构建梦想中的“云课堂”:
可自动调节明暗的教室灯光系统,可自动监测、触发净化设备的空气净化系统等“云系列”,让学习变得更“智慧”,老师变得更“全能”。
“小学是一个孩子需要全面教育和定型的阶段。我们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掌握孩子们生活的状态,找准、找全他们成长的‘穴位’。”为了把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吴蓉瑾想尽办法引入更丰富的课外教育,尽可能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和兴趣。
可是,这些课程从哪里来?社会机构和企业开出的费用又怎么支付?吴蓉瑾冥思苦想,直到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
“您好,我是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校长吴蓉瑾,您能给我们的孩子送一些课程吗?”当年,吴蓉瑾登门“求”课的场景,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原校长李小华依然历历在目。
花了点时间确认吴蓉瑾的真实身份后,李小华耐心听完了她长达半个小时的恳请,由衷说了一句:“你是真的爱学生。”
文物鉴赏、西点制作……两周后,由职校老师送教上门的13门职业体验课陆续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开起来了,两校的合作也延续至今,成为上海市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道亮丽风景。
孩子们的课表丰富了,校长的日程更满了。
每天早上7点半前到校,晚上10点半后离开,周末两天概不例外。学校教师们都知道,吴蓉瑾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是家常便饭,忙起来有时一天只睡两个小时。
“别人看我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其实很多时候我是在给自己‘找工作’,看到其他地方有好的课程,我就想能不能引进来,让我们的孩子足不出校就能体验,慢慢找到相伴一生的兴趣。”吴蓉瑾说。
她是如此不惜时间——不论毕业了多少年,更不论是不是她的学生;不论是上海的老师,还是偏远山区结对帮扶学校的老师,只要找到她,她就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
她又是如此珍惜时间——去外地授课,她总是请求对方把上课时间安排在下午。这样她就能在讲完课后直奔机场,连夜返回,第二天一早又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微笑、俯身、摸一摸头,师生互道一声“早上好”。
今年47岁的吴蓉瑾,选了一幅很萌的图画作微信头像——一个女孩驾着一片云,寓意放飞青春的梦想。
27年过去,梦想指引,初心未改。
吴蓉瑾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在教学中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2021年9月,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吴蓉瑾老师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伴着快板节奏,脆生生的童音正将100年前一大会议召开的历史故事讲得既通俗易懂,又活泼生动。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讲解员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讲时,有一位老师一直用赞许、坚定的眼神默默鼓励他们。她,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一走进卢湾一中心小学一楼大厅,人们就能看到的这句教育理念,用来概括吴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卢湾一中心小学毗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多年前,兼任少先队辅导员的语文老师吴蓉瑾在参观一大会址时发现孩子们听讲解不太认真,便在学校支持下展开调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专门为小学生观众服务的讲解员队伍,让孩子们自己写讲解稿,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给同龄人讲党的历史!”吴蓉瑾说,想出这个新点子以后,她带领学生一同学一同讨论撰写讲解稿、一同磨炼演讲技巧。“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由此成立。
这支“红喇叭”,至今已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每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只要没有出差和工作,吴蓉瑾都会站在一旁,用赞许的目光和温暖的笑容,默默守护着小讲解员们。
如今,在卢湾一中心小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已成为一门特色课程。“这么多年来,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吴老师的教导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种子,让我牢记红色历史、永远爱党爱国。”一位已是大学生的小讲解员这样说。
随着班额的增大,家长的高期待和低投入(60后家长低期待低投入,70后家长高期待高投入,80后甚至90后家长低投入高期待),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再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老师的年代了,一是家长学生轰下台,二是自己撑不下来。
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即有梦想,有准则,有能力,有爱心,值得我们去追求、去实践,才能有资格面对学生,去育“四有新人”。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室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教室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教师首先应当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指南,是努力的目标。我们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成为名师,成为名家,不想成为名师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没有了职业追求,也就冷淡了职业热情,就会消失了进取精神,就不会有精业求精的职业态度,更不会有创造奇迹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新时代、新课改都要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人,他应当是一面引领的旗帜;教师的地位不再主演,而应该是高明的导演;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他要求教师从人的终身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这样的高度,去全面培养人,去培养人良好的体魄、心理、能力、情感、品德、意志和创造精神等。没有勇当名师的精神,是无法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同时,这里也有太多的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太多的舞台供我们施展,太多的机遇等待我们去把握,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名师、名家。
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支撑,“五严”规定的实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潜心教学研究,只要有一颗飞翔的心,只要我们付出努力,这片天空一定属于我们。
要翱翔蓝天当然还需要强有力的翅膀。这就是我们还需要有真才实学,需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成为名师,需要有多方面的本领,需要有吃透教材的本领、驾驭课堂的本领、提高课堂效率的本领、了解学生心理的本领、把握教改动态的本领、研究学问并取得成果的本领、自我展示推销的本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本领等等。
在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的先进事迹后,相信心中有很多的感触,有很多的心得,此时就可以写篇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感想心得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么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及个人感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吴蓉瑾一直强调,只有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才会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造的能力,这是情感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像要求的那样,“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爱是责任和付出。爱学生,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爱学生,“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所有学生都健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吴蓉瑾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她和老师们齐心协力,通过信息技术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持学业水平领先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指数持续上扬,学业负担指数持续下降,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作用显著。目前,学校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已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在国家级信息科技相关竞赛中共获奖30个。
吴蓉瑾担任了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领导后,要面对的学生从几十名变成了上千名。为了做到大规模因材施教,20xx年起,吴蓉瑾组织教师和技术团队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记录学生答题时间、正确率等信息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数据库,老师们通过解读研究这些数据,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找准每名学生的问题症结。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们上课的状态能通过动作捕捉加上数据分析反馈给老师。上课铃响后,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虚拟头像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学生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级别,老师会提供个别化指导;学生用“电子笔”在特定的本子上书写,老师能清晰看到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不少学生从这一创新的“云课堂”中获益匪浅。
一名四年级男学生平时聪明活泼,课堂表现也很积极,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吴蓉瑾和其他老师分析了他的笔记,发现他做题目会出现“大段大段的停顿”,这是思想开小差所致。吴蓉瑾便鼓励这名学生通过练习射击提高注意力。经过一学期射击训练,这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了极大改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进步。
“这就好比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所有有关数据搁进去,为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吴蓉瑾还带领“云团队”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吴蓉瑾老师不忘初心,一直致力于教育行业的第一线,吴老师她专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来面对学习和生活。2021年9月,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吴蓉瑾老师的先进事迹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先进事迹,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7年来,吴蓉瑾坚持立德树人,潜心铸魂育人。成立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培养了千名小讲解员童音讲党的历史。她倡导、践行情感教育,提出“教有真情,育无止境”办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是教育战线孺子牛,被誉为“秒回校长”“铁人校长”,带领团队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开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成为区域共享课程,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因为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每个学生毕业时,吴蓉瑾都会赠送一张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卡片作为纪念,上面写着“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很多人问她早上六点多出现在“爱的学校”,晚上十点还在“爱的走廊”,为了证明什么?吴蓉瑾回答,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是一直鞭策自己,这是一份教育的初心不能变,27年尽管社会发展很快,也会有诱惑,但是不能变,一定要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事业。
随着班额的增大,家长的高期待和低投入(60后家长低期待低投入,70后家长高期待高投入,80后甚至90后家长低投入高期待),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再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老师的年代了,一是家长学生轰下台,二是自己撑不下来。
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即有梦想,有准则,有能力,有爱心,值得我们去追求、去实践,才能有资格面对学生,去育“四有新人”。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室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教室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吴蓉瑾的推动下,“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已经成为了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覆盖全年级,全校1330名学生均可以用普通话和英语讲解。
许多已经上了大学的小讲解员回忆这段经历都很感激:“这么多年,一大纪念馆的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的种子,让我牢记红色历史、永远爱党爱国。”
吴蓉瑾还在学校连续多年举办“红色一课”“中国人过中国节”“学雷锋学劳模”等专题课程和主题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吴蓉瑾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以红色为主题,导向鲜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正是学生们理想信念养成的新鲜养料。
吴蓉瑾常年推动情感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青少年的完整人格。2004年起,吴蓉瑾和同事们开始探索构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体系,探索研发的情感教育课程,惠及学生近10万人次。她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劳育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每周的学校课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钟的时间,亲自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与学生们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她还开设了上百节情感教育示范课,用自己滚烫的情感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充满爱的学校”。
“爱”与“责任”是对教师要求中被提得最多的两个词,也是师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责任”也源自于“爱”。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岗位,所以有责任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扎实;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有责任为他们的成长奠基;因为我们爱祖国,所以有责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世间最有爱心的人,教师的爱心应当比太阳更温暖。
关心每个孩子,哪怕是最调皮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耐心帮助他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关心他们的思想,及时把他们引向正确的人生轨道;关心他们的'身体,保障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关心他们的心理,找到他们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关心他们的能力,让他们经受更多的磨练;关心他们的环境,既让他们沐育阳光,也学会防范风霜雨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尽我们最大的责任,奉献我们博大的爱心。
老师们,有理想、有本领,可以让我们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充分展示才智,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有道德、有爱心,则让我们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成才。我们也只有具备了“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这些品质,才可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实现我们成为名师、名家的理想。
吴蓉瑾老师是新时代教育战线的勇于探索者,创新者,吴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和提升儿童的发展,尽力引导每个孩子自主成长。2021年9月,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看了吴蓉瑾老师的事迹,您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学教师党员学习时代楷模吴蓉瑾先进事迹个人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伴着快板节奏,脆生生的童音正将100年前一大会议召开的历史故事讲得既通俗易懂,又活泼生动。
16年前,第一批小小讲解员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讲时,有一位老师一直用赞许、坚定的眼神默默鼓励他们。她,就是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教有真情,育无止境”,一走进卢湾一中心小学一楼大厅,人们就能看到的这句教育理念,用来概括吴蓉瑾的27年教育生涯,很是恰切。
卢湾一中心小学毗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多年前,兼任少先队辅导员的语文老师吴蓉瑾在参观一大会址时发现孩子们听讲解不太认真,便在学校支持下展开调查研究。“建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专门为小学生观众服务的讲解员队伍,让孩子们自己写讲解稿,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给同龄人讲党的历史!”吴蓉瑾说,想出这个新点子以后,她带领学生一同学一同讨论撰写讲解稿、一同磨炼演讲技巧。“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由此成立。
这支“红喇叭”,至今已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每一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只要没有出差和工作,吴蓉瑾都会站在一旁,用赞许的目光和温暖的笑容,默默守护着小讲解员们。
如今,在卢湾一中心小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已成为一门特色课程。“这么多年来,讲解词始终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吴老师的教导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红色种子,让我牢记红色历史、永远爱党爱国。”一位已是大学生的小讲解员这样说。
“以前,老师大多是凭经验、观察,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提起“云课堂”,身为“云团队”一员的徐继红老师有说不完的话,“如今‘云课堂’的数据资源,仿佛是为老师提供了‘课堂导航’,让老师能够采取更加科学、适切的教学方法。”
就这样,一朵朵“云”飘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适用于合作学习的“云课桌”、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的“云朗读”、呈现学校历史的“彩云墙”、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身体机能的“云手表”、开展劳动教育的“云厨房”、展示学生手工作品的“云展馆”……这一切,把学习生活与移动应用完美契合。
今天,“云课堂”3.0版也已日臻成熟: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26个指标,勾勒出详尽真实的学生数字画像,让老师们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所在、潜力所在,更全面地来看待孩子的发展。
吴蓉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为学生勾画的“数字画像”比作“放篮子”,“当一个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各类数据被汇总起来,放进了一个‘篮子’,再经过老师的观察、分析、调整,再运用,便会对孩子成长有了更科学的指导。”
教育均衡发展是吴蓉瑾的另一个“教育梦想”。3年前,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今天,这所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室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教室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吴蓉瑾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吴蓉瑾还牵头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她和老师们齐心协力,通过信息技术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保持学业水平领先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指数持续上扬,学业负担指数持续下降,信息化助力教育教学作用显著。目前,学校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已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在国家级信息科技相关竞赛中共获奖30个。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每天到校时都会给清晨的校园拍照,入夜时再拍一张学校的走廊。她将这些照片配上“爱的学校”“爱的走廊长又长”等文字,发在微信朋友圈,表达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
在27年的教学生涯里,她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滋润学生的心灵之花,当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耕耘者,用真情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是主动适应数字时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先锋人物;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在全国率先组建小学生红色讲解员社团,16年来培养千余名小讲解员,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让爱党爱国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她一路走来的足迹,映照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育人初心。
“以情育情”,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在同事、学生、家长的口中,吴蓉瑾有着不同的称号。在同事心中,她是大爱无疆的“种子教师”;在学生心中,她是能认出全校上千名学生并准确叫出每个人名字的“云朵妈妈”;在家长心中,她是手机24小时在线的“秒回校长”。
当初作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一名年轻班主任,吴蓉瑾率先在学校里开设情感教育课,“以情育情”,目标是摆脱片面追求智能发展的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德性和丰富情感。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步该往哪走?吴蓉瑾想到曾给孩子们布置作文写“一件难忘的事”,当时班里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捡手表”“陪盲人过马路”等,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我手写我心”?她尝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生活中的“阴晴雨雪”,在被称作“晴雨表”的随笔簿上,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不给评分,只写批复。批复不是简单的一个“阅”字,细细密密的红字传递着吴蓉瑾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今天为什么折手工纸呀?老师十分支持!”“宝宝今天做了一件错事,但你在‘晴雨表’里告诉了我,老师很欣慰。”……孩子们一天天写,吴蓉瑾一篇篇回,在有来有往的交互中,学生们渐渐打开了心扉。
从帮助学生宣泄情绪,到积极情感引导,再到培养人格,吴蓉瑾的情感教育课已开设了17年。每周她都利用15分钟时间,坚持给学生上情感教育课,并写下了几千篇案例以及两本研究专著。
“我觉得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平常种种细节中呈现的。”吴蓉瑾经常跟周围老师说,不爱孩子就不要做老师。课堂之外,吴蓉瑾经常会把班上一些学生带回家。这些学生不用发愁家长出差或是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好,她会给孩子们做饭、补习功课。2019年的一天,向来爱喝咖啡的吴蓉瑾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戒咖啡“打卡”,连续发了400多天。原来她在践行与一名学生的约定——这名学生因为生病吃不下饭,吴蓉瑾同其商定:“我戒掉喜爱的咖啡,你也要把吃不下的东西多吃几口,我们一起调整。”每当学生毕业,吴蓉瑾都会给孩子们送上一张小卡片,上面留有她的微信号,“有困难找‘云朵妈妈’,任何烦恼都可以”。
吴蓉瑾说:“这27年里,我每天不知疲倦、永葆激情地投入工作,因为这是我身为人师的一份责任。我想跟我的教育同行分享——爱孩子、尊重孩子,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我们的心头至宝。我想跟家长沟通——把那双小手交到我手里,给予我充分的信任支持。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会以爱和尊重守护他们这段历程,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快乐。”
构建“云课堂”,以信息化为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
吴蓉瑾担任了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领导后,要面对的学生从几十名变成了上千名。为了做到大规模因材施教,2009年起,吴蓉瑾组织教师和技术团队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记录学生答题时间、正确率等信息为每一个孩子建立数据库,老师们通过解读研究这些数据,提炼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找准每名学生的问题症结。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学生们上课的状态能通过动作捕捉加上数据分析反馈给老师。上课铃响后,学生们登录教学平台,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虚拟头像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学生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级别,老师会提供个别化指导;学生用“电子笔”在特定的本子上书写,老师能清晰看到孩子的书写习惯、思考路径。不少学生从这一创新的“云课堂”中获益匪浅。
一名四年级男学生平时聪明活泼,课堂表现也很积极,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吴蓉瑾和其他老师分析了他的笔记,发现他做题目会出现“大段大段的停顿”,这是思想开小差所致。吴蓉瑾便鼓励这名学生通过练习射击提高注意力。经过一学期射击训练,这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了极大改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进步。
“这就好比我们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所有有关数据搁进去,为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支撑。”吴蓉瑾还带领“云团队”开发了多个“云系列”产品,“云手表”“云厨房”“云剧场”“云随行”等均申报了专利。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七
作为一名教师,吴蓉瑾始终坚持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使命。多年的从教经历让她深刻理解到,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发展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她的五个观点和见解。
第一观点:爱心是教育的基石。吴蓉瑾相信,爱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力量。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业事务关心备至,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幸福。她常常用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用真情和关怀打动学生的内心。这种爱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观点:个性化教育是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吴蓉瑾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个性化教育。她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她还鼓励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独特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关注的温暖。
第三观点:启发式教学是有效的方法。吴蓉瑾坚信,教师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探寻真理的兴趣。她帮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答案,从实践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质疑、实验和总结的科学思维方式。
第四观点: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吴蓉瑾善于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她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发现欲望和创新思维。
第五观点:学生评价是教师进步的重要依据。吴蓉瑾相信,教师要做到不断进步,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建议。她定期邀请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从中得到宝贵的改进意见。她将学生评价作为自己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吴蓉瑾的心得体会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理念和方法论。她的关爱、个性化教育、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学生评价,都是她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她坚信,只有真心爱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她希望自己的心得体会能给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八
吴蓉瑾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考古学教授,因其不遗余力的博物馆筹建和文物保护工作而被大家熟知,被誉为“中国博物馆界的女神”。她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让我深刻领悟到人们在为社会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磨炼自己的人生哲学。
一、坚定的信念。
吴蓉瑾向来坚信,博物馆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更是民族精神文明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教育平台。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信念,她走遍马蹄铁一般的山路,采集各种珍贵文物,筹集建造博物馆的资金,她毫不犹豫地从工作室里走出来,将自己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都付诸到了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中。
二、超越困难的勇气。
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是专业性极高的工作,吴蓉瑾不断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并没有让她动摇自己坚守文物保护事业的决心。记得有一次,在遥远的云南山区,她曾和同事一起跋山涉水,挑着80公斤的文物走了一天一夜,最终将文物保存下来。与此同时,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她也经常面对资金和人力的不足。但是她不畏艰难,努力超越困难。
三、心存感恩和奉献。
吴蓉瑾一生奉献于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她心怀感恩之情,将自己的一生送给了民族文化事业。她的付出,拯救了数万件文物,建设了多个博物馆,让我们的中华文化荣耀地展示在世界视野中。她的这种奉献和感恩之心,让我们经常地追求美好、传递真善美。
四、激励身边的人。
吴蓉瑾的博物馆奉献精神激励着身边的人,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够时刻关注和支持文化和博物馆事业。她的事迹也提醒我们,应该保持“澄明的眼睛和坚定的信念”,将自己的知识和才智贡献给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五、践行自己的人生哲学。
吴蓉瑾的故事让我深刻领悟到,“人生价值取决于你遇见了什么,遭受了什么而付出了什么”。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事业是一项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事业,是一种追求美好的提升。吴蓉瑾的人生经历,饱含了坚定的信念、超越困难的勇气、奉献和感恩之心、激励身边的人、践行自己的人生哲学,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践行人生哲学的充满了感恩与激励的动力和方法。习惯坚守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工作,将会让我们获得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和方法,同时也将能够圆满地实现人生中的目标和理想。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九
作为一名教师,吴蓉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她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吴蓉瑾作为一名教师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吴蓉瑾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是教师们首要的任务。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吴蓉瑾的班级里,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开展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第二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吴蓉瑾看来,教育不仅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素养,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吴蓉瑾的班级里,学生们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吴蓉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多元的培养中全面发展。
第三段: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吴蓉瑾深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她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吴蓉瑾勤奋钻研教育教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让学生看到她的努力与进步。她积极参加各类师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吴蓉瑾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她的关心和温暖。
第四段: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合作。
吴蓉瑾深知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她与家长保持密切的合作,互通学生的情况和学习进展。吴蓉瑾定期与家长进行面谈,协商孩子的学习计划和课外活动安排。她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家长会议,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吴蓉瑾的引领下,学生家长与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时刻保持激情和创新。
吴蓉瑾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保持激情和创新,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她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改革,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吴蓉瑾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吴蓉瑾还尝试运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总结。
吴蓉瑾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榜样、与家长密切合作以及保持激情和创新,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她的心得体会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教育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在吴蓉瑾的引领下,学生们在学习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全面的发展。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二十
吴蓉瑾是一位具有执着、坚韧、勇敢、创新精神的年轻女性。她所展现出的种种优秀品质,不仅仅是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鼓励和启示,同时也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第二段:奋斗历程。
吴蓉瑾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出身,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在求学期间,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专业知识的深入和广泛学习。毕业后,她考入了国内顶尖的某公司,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她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推陈出新,从而为公司创造了更加重要的贡献和价值。
第三段:创新意识。
吴蓉瑾这种优秀的品质不仅表现在她在工作领域的表现上,同时也体现在她在创新上的不断探索和创造。不管是在业务领域还是在科技领域,她都能够执着和坚韧地探索,并引入新的思路和理念。因为这些努力和勤奋,除了获得了其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之外,也让她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绩和突破。
吴蓉瑾这种优秀品质的展现,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功,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和价值。通过她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努力向上、不断创新和追求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同时她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告诉我们追求成功和进步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才会走得更远,一定要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第五段:总结。
在社会发展的当下,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吴蓉瑾这种优秀品质,以求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中崭露头角。同时,也希望吴蓉瑾这种成功的代表能够起到鼓舞人心和示范的作用,不断引领我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二十一
吴蓉瑾,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位优秀的药学专家,吴蓉瑾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和引领者。那么,吴蓉瑾的成功之路上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第二段:明确目标。
吴蓉瑾一直坚持追求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在她看来,明确目标是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来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计划,才能更好地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段:锲而不舍。
吴蓉瑾深刻理解并实践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她的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数不胜数,但她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无论是繁忙的工作还是枯燥的学习,吴蓉瑾总是不断思考、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突破。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为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尊敬。
第四段:敢于创新。
吴蓉瑾始终敢于创新和尝试。对于药学这个专业来说,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真正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和成就。在繁忙的工作中,吴蓉瑾总是能够通过思考和创新,为团队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感和创新。正是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为她赢得了同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第五段:关注社会。
吴蓉瑾善于关注社会和顾客需求,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优秀的药学专家,吴蓉瑾始终把人类的健康事业放在心中第一位。她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探索新的药物研发途径和解决方案,用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结语。
总的来说,吴蓉瑾的成功之路依靠的是不断追求和努力。无论是明确目标、锲而不舍、敢于创新还是关注社会,都展现出一位优秀药学专家的素质和精神。对我们而言,学习吴蓉瑾成功之路中的心得体会,也能够助力我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我们应该向吴蓉瑾学习,强化自己的信念和拼搏精神,创造愈加辉煌的未来。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二十二
吴蓉瑾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性,她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她不仅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而且还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慈善事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吴蓉瑾的讲座,听到了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吴蓉瑾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观,也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信仰与自我价值。
吴蓉瑾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信仰,对于企业家来说,信仰显得尤为重要。她坚信只有拥有了信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同时,吴蓉瑾也认为自我价值是企业家成功的基石。她强调企业家必须深挖自我内在,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自己,持续进步。
第三段:创新与领导力。
在吴蓉瑾看来,创新和领导力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吴蓉瑾认为,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同时,领导力也是企业家成功的不二法门。她说道:“领导力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需要不断学习、锤炼和实践。”通过吴蓉瑾的讲座,我感受到创新和领导力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它们的确是企业家成就事业、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第四段:价值观与责任心。
吴蓉瑾在讲座中强调企业家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心。她认为,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她本人便是很好的例子。吴蓉瑾通过自己的公司向社会捐赠,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她的做法表明了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价值观和责任心。只有在思想道德上有所升华,企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第五段:最后总结。
通过听吴蓉瑾的讲座,我深深感觉到她的优秀品质和企业家的价值观。她的勇气、拼搏精神、智慧和人格魅力极具启示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向吴蓉瑾学习,珍视信仰和自我价值,注重创新和领导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天这个多元的社会中走得更为坚定和自信,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吴蓉瑾事迹心得体会篇二十三
今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人民教师吴蓉瑾的先进事迹,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吴蓉瑾,女,汉族,197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教师。她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十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讲解员,在学生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坚定了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她扎根基础教育、潜心教书育人,矢志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手段,真情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有力促进了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与郊区小学合作共建,为偏远地区培训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作出了突出成绩,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
因为爱生如子,吴蓉瑾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云朵妈妈”。吴蓉瑾所在的卢湾一中心小学坐落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这里毗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共一大会址,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底蕴与丰厚的学习资源。
16年前,吴蓉瑾发起成立了专门志愿服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全国第一个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第一个吹响了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红喇叭”。如今,这支“红喇叭”社团已培养了千余名小讲解员,志愿讲解场次超千场,已拓展出了沪语讲解、英语讲解、快板演出、连环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她带领学生们用互动学习、深度参与的方式,吸引小学生走进红色场馆,传承红色精神,树牢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
作为特级校长,她受组织派遣流动到上海市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担任校长。通过3年的努力,将这所乡村学校真正办成了家门口的好学校。
吴蓉瑾作为教育专家,多次来往于上海和中西部教育薄弱地区之间,为各地教师开展培训。她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十余年里,她带领师生积极投身于“云课堂”的探索实践,她探索的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概念,随时、随地、随需助力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进度、学习习惯等,用数据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个性化指导。
吴蓉瑾把爱与尊重灌溉在孩子们的心尖,她更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师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