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d报告(精选17篇)
通过报告,我们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过程。在撰写报告之后,需要进行仔细的修改和校对,确保语言表达准确、通顺,内容完整、有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共十篇,希望对大家的报告写作有所启发。
质量问题d报告篇一
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每一个会计人必须面对的。
对处于成长期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1经济交易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等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核算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不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
具体可分为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
1.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2.产生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法人主体,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秩序化程度必然影响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或者说,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性,而这些又是建立在产权尚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基本条件的基础上。
然而,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的国有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始终处于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隐蔽”状态,以致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的被动调整。
结果,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种情况是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
不管哪一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而这种虚假又与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之间产生冲突,以致随着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和增值活力的疲弱,社会经济效益推进滞缓,基础腐蚀。
究其根源,无疑在于企业产权关系界定的模糊性。
2.2会计准则、政策存在局限性。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在会计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选择有利于自身业绩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被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结果1997—2000年有4.99亿美元的利润被高估,数亿美元的负债被低估,那么投资者接收到的会计信息是经过粉饰的虚假会计信息,其利益受损也就难以避免。
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也同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自由”空间。
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已不相适应,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会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从而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2.3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作出处罚规定的法律虽然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却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不力的现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健全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
二是惩罚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缺乏刑罚和经济制裁,而且缺少道德和名誉损失,舞弊者不以此为耻,反而甚至以此为荣,良好的道德和信用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
三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他们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与普通商品造假一样,造假的会计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
四是利益驱动,某些企业经营者存在违背会计规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使自己收益(报酬、升迁等)增加的动机。
3.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1明晰企业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
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
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产权的明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按照“谁投资、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原则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所有权主体;实现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改造;成立隶属于各级政府的综合性公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分开;实行公有资产所有权、公有资产资本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
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具有第一种思路的特点,目前,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体系,并建立了《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行政性法规和《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
但是,正如很多的法律法规一样,当前会计法律法规仍旧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条条框框太多,而可操作性缺乏。
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各种经济制度法规都有待完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会计制度法规的完善。
因此,在发现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之后,就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适度减少条条框框,增加可操作性,这样既提高了会计法律法规的灵活度和适应性,又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当前会计法律法规还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法律规范形同虚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应当使相关各方的责任明确,使各方相关人员的权力和责任相对等,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对应多大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也才能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正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任瑞莲.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15).
[2]边秀端.会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探析[j].河北企业,2010(12).
会计信息化审计【2】。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产生了影响。
为此,应当要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准则,创新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审计需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
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bai、打击犯罪的能力[4]。
1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1)会计信息化审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
质量问题d报告篇二
核定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在合理使用年限内承担保修。
三、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四、正常使用情况下各部位、部件保修内容及保修期。
1.屋面防水:三年。
2.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及管道渗漏:一年。
3.墙面、顶棚摸灰层脱落:一年。
4.地面空鼓开裂、大面积起砂:一年。
5.门窗翘裂、五金件损坏:一年。
6.管道堵塞:两个月。
7.供热系统和设备:一个采暖期。
8.电器线路:一年。
五、开发商对所售房地产担保的质量保证可委托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六、用户根据合同规定的交付状态,对有关房地产质量等级、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履行验收。用户验收后自行添置、改动的设备、设施,由用户自行承担维修责任。
七、保修期从竣工验收的房产交付用户使用之日计算(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__________房地产开发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签字)。
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三
摘要:高校多校园区办学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多校园区办学面临着管理模式的选择及如何保证质量等问题,本文从管理理念、学科融合、办学质量监控及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多校园区办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保障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校园区办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保障。
多校园区高校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我国多校区大学的起源来自高校的合并,从1992年5月合并6所省属院校而成立的扬州大学开始,全国387所普通高校以共建、合作、合并、划转、协作为主要形式进行合并、调整,至已调整为292所,[1]其中绝大部分是校区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多校区大学。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各地高校合并现象渐多,多校区大学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现,此外,一些学校在校园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以校本部为基点,向周边地区扩展建设新校区,也成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校区的大学。多校园区办学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的结果,它能大大提高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培养综合的人才,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有其必要性,但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将会制约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多校园区大学管理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其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理论探讨。
一、高校多校园区面临的问题。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高校多校园区既有经合并形成的多个校区,也有由于办学规模扩大,空间位置太小而向异地办学形成的多个校区,前者由于合并前为几个单独的学校,各自有一套行政管理系统及教学发展思路,后者则由于地域等原因而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这使得多校园区办学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多校园区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的差异合并前的各个高校,尤其是那些单科院校,其学校定位及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一般是以培养某一行业的专门人才为主,其专业指向性明确、实践性较强。而合并、调整后的学校,其学校定位及培养目标都较以前不同,有了较大的拓展。从单学科向多科、从单一向综合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这样,原有的一些管理理念就不适应了,如不及时调整,便出现了管理理念的差异,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对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的不同理解,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对于以校本部为基点,向周边地区扩展而形成的多校园区高校,由于异地办学,加上投资建校的多元,不可避免在管理理念上出现不一致,这一问题如不得到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也会制约高校的发展。
(二)多校园区的学科门类多,分散且重复,资源配置不集中合并后的高校,普遍出现学科专业门类多的现象。如合并后的新浙江大学的学科面涵盖了除军事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98个,硕士学位专业点193个,博士学位专业点106个。新组建的吉林大学设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130个本科专业,180个硕士学位专业点、71个博士学位专业点。[2]学位点众多,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也有利于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然而对于由几所单一学校合并而形成的高校,由于地域分散,也使得学科、专业区域分布不平衡且处于分散状态,布局不合理,专业重复设置,学科之间资源难以集中配置,学科力量分散。而对于一些由于校园面积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以原有校园为基点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多校园区的学校,也往往出现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校本部拥有的专业,在另一校区也具有这样的专业。专业的重复设置使得生源师资、设备、经费等资源配置分散,也使校本部与分部(或分校)的关系变得较为微妙和复杂。这样也影响了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制约学校的发展。
(三)多校园区大学办学的教学质量难以监控多校区大学办学的教学质量难以有效监控,这是多校园区办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教学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贯彻,二是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不稳定。在多校区学校中,由于校园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及原有的思维习惯的影响,使得多校区办学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容易存在一些漏洞和不完善之处,一方面,管理制度的制订容易立足于校本部,尤其是管理细节上,难以顾及各校区的具体情况,这容易使管理出现盲区,加上在一些校区,原有的.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稳定性、延续性等特点影响了新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得调控不力。尤其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监控。另一方面,教学质量的不易监控,还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的不稳定上。新合并的高校在初期,按照“统一的学校主体、统一的机构和领导、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发展规划和统一的学科建设”(周远清语)的要求,一般采取撤销原来各院校的职能机构,合并原有的管理人员,归入相应的职能机构,这样使得管理人员或者对新学校的定位、办学目标和思路的不明确,缺乏工作主动性;或者对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了解、对现有管理体制不适应,因而对教学管理制度贯彻不力。而那些由于校面积不够而向外扩大形成的多校园区高校,因为新校区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校本部派出的,他们对新校区情况不熟悉,归属感不强,因而管理队伍不稳定。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多校园区大学的教职工对新校区的认同感不强我国的多校区大学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学校合并的背景下形成的,其组建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而非完全出自原有高等学校的自觉自愿,虽然合并后,基本是按照“五个统一”来运转,但毕竟是由两所或几所单一的大学合并而成,因而都不同程度进行了学科的归并、人员的组合、设备的调整、机构的整合,可以说合并后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原有的校区了。由于原有各校各不相同的目标定位,以及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对原有校区的情结等,使得教职工都对新大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导致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学校的认同感不强,加上由于地域的关系,不同校区教职工之间联系少,学校的思路如若没及时传达到教职工中去,便很难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
二、探索多校园区办学的管理模式,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一)确立管理的多样化观念,发展校区特色由于合并后各个校区功能定位的影响,加上合并后学科、专业众多,因而确立管理多样化的观念是搞好多校区办学的基础。首先,合并以后的各个校区功能定位的多样性决定了确立管理多样化观念的必要。由于多校区大学的情况千差万别,虽然在“五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下,对各自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且还根据不同功能定位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如根据学院职能设置一些职能部门等等。但由于这些学院的职能部门并不承担校区的实质性管理,因而需要学校管理阶层确立多样化的管理观念,只有确立多样化的管理观念,才能保证其各自职能定位和发展。其次,多校园区的学科,专业众多要求管理多样化。多校园区大学学科齐全、校区分散、规模巨大,这样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分散而相对灵活的管理,多校区大学管理必然多中心化。“多校区大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由一所集权的大学变为由多个分校大学组成的联邦式大学系统,分校与大学系统在管理上相对分离。”[3]当然,我国多校区大学目前基本上属于一个大学下多个校区的格局,除农学院与医学院相对独立外,仍处在单一的管理模式中,但随着今后各校区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校区的发展与大学的发展、校区的管理与大学的管理都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确定多样化的管理理念,让各校区发挥自己不同的特色,互相激励是多校园区高校管理的理念。当然,多样化管理观念的确立,并不是可以各自为政,而是要在“五个统一”的基础上,认同一所大学,尤其是在合并初期、在新校区建立初始阶段,还应注意集中管理,这样才能缩短“磨合期”,本文所说的确立多样化的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依据各校区功能定位和原有的优势,允许校区学科自我发展,建立自身的特色。
(二)加强学科建设,真正形成“强强联合”多校园区大学在学科布局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科专业分布散,研究方向滥,资源配置难以集中,学科之间不匹配。如不加以注意,会削弱大学的竞争力,而合并的目的就是增强大学的综合性和竞争力。而且一所大学如要有较好的办学水平,就应该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多校区大学的学科齐全为学科交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学科融合则需要合理规划,要找到学科之间的相融点,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协调发展并促进新学科的形成。首先,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打破原有的学科、专业布局,按新的发展规划对现有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此要先对各校区学科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学科、专业资源配置情况,然后对其进行科学归类,确立龙头学科,并以龙头学科为主重组学科群。按照改造、合并、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优化组合,建立与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学科结构,构建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大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其次,依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确立各校区的学科性质。并据此进行资源的配置。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二是要凭借各校区自己的优势和条件,努力追求办学的个性化。从而使每一校区既有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又形成自己的拳头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再次,创造条件,促进学科的融合,其实这也是大学合并的出发点。学科是组成大学的基本单位,学科的融合是其他办学资源融合的基础。我国大学合并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实现学科之间的最优化,打破原有的学科较为单一的专业院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发挥有限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世界趋势,美国许多著名大学除设立常规的学院外,还设有大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跨学科研究,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美国的这些院校中,每一位教师既属于某一学院,又属于某一研究中心,具有极大灵活性,非常有利于学科的融合。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这就需要有制度的创新,要打破原有学科的资源配置,包括按院系组织的教学科研结构。合并后的高校的综合性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目前关键是如何创造条件来促进学科之间真正的融合,以此为契机促进各种资源的融合,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
(三)加强科学管理,构建多校园区办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实现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来说,需从目标系统、条件系统、动力系统、评价系统等方面进行建设[4]。多校区办学尤其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因为只有统一的管理目标、质量标准、过程监控与评价体系,才能保证办学质量。在多校园区高校中目标系统的建设就是要使合并后的各校区有统一的办学目标,并在新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上努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条件系统建设就是各校区要为教学质量保障创造充分的条件;动力系统建设目的就是调动教师、学生、管理者的积极性;评价系统则是学校围绕教学过程而设立的内部监控和评价机制(这里不包括外部评价)。多校区办学,只有在大学有了明确的目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积极性,并且建立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和评价,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
1准确定位,为教学质量监控提供明确方向。合并后的各个校区,由于原有的单校区和新的多校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在多校区的大学的发展思路上存在差异,因此,要在全面分析学校内外条件尤其是自身实力条件的基础上重新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制订可操作性的中、长期计划,这样才有利于组织教学管理,为教学质量的监控提供明确方向。同时,准确的定位也能提高教职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自我控制”的自觉性。
2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各校区的教学质量监控有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制度可使监控体系运行更加规范、科学、合理。教学管理制度各校皆有,如何保证各校区真正在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中运转,这就要对各校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研究,制订出一套规范的各校共同遵守的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落实,力求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3建立教学条件保障及教学过程监督体系。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过程合理、有序运行的必要因素。一般包括人、财、物三部分。在多校区办学尤其是总部与分校这样一种异地办学模式中,教学条件的保障更是必要前提。人财物三者缺一不可,这里笔者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精干的教学管理队伍。目前在多校区办学中,特别是校本部与分部中,教师与管理人员队伍不平衡现象相当突出,到分部上课的年轻教师占较大比例。教师结构不合理。管理干部也大多是年轻的,异不是该年轻就不好,而是有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对各校区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配置,合理开发人力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校区现有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了教学条件的保障,还要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因为教学条件保障是基础,教学过程的监督则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过程的监督一般指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计划、教材、课程讲授、教学研究等的管理活动,这主要由管理部门实施,但也要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监控工作。
4建立校园信息网络。由于多校区办学,地域分布广,给按传统方法进行信息送达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应建立校本部与分部、校区与校区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各校区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整合,增强各校区成员对新大学的认同感多校园区高校由于管理战略、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等作了相应调整,使得原来各所大学成员可能会对现在学校感到陌生,如果这种情形过长,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工作顺利进行。加上合并办学是由多到一的过程,也面临着校园文化整合和重建的过程。因此,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重构新的校园文化,增强多校区成员的归属感,也是多校园区学校管理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是由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能否使学校的各项制度得到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认同,除了制度本身的合理与否之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管理制度,能否的到实施对象的理解,这就制约到管理科学化问题。因此,学校要在管理机制的科学化等方面下功夫。华中科技大学廖湘阳教授对此有专门的研究,他认为,大学成员对大学组织目标的认同具有社会知觉的完形化、恒常化和整合化。针对完形化,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落实合并后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目标;针对恒常化,一是要挖掘原有目标的潜力,将其有机地纳入新的目标系统,二是要加强沟通,尽快实现对新组织目标的认同;针对大学成员对大学组织目标的社会知觉的“整合化”,应从多个维度追求目标整合的全方位性,协调对学科忠诚与对大学忠诚的关系,在坚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精神的基础上推进组织目标的整合。[5]这是颇为见地的。笔者认为,要获得各校区成员对新大学的认同,学校要在办学目标、学科建设、促进沟通等方面创造条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尽快缩短各校区成员对新学校的“陌生感”,加强对新大学的认同。
2加速各校区校园文化的整合。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地域、师生构成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多校区高校中面临着一个校园文化的整合过程。这样,那些合并的一方或者是具有一定历史积淀和文化影响的大学就应发挥其高水平文化的常动作用,将其大学文化精神渗透到其它校区,以此整合、培养多校区统一的大学精神;而对那些新校区或在该校缺乏大学文化的院校,应通过合并后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高层次这一条件,增强师生的荣誉感,提高校园文化层次。
总之,要通过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增强各校区成员的凝聚力。因为文化是一种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它能使人们在这种文化范围中自然地向着学校发展的一定目标不断前进,因而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综合缩短多校区学校的“磨合期”,减少陌生感,达到最大的认同,从而达到发挥规模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3]刘海波、谢仁业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教育发展研究8。
[4]曹大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29。
[6]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7]徐高明高校多校式样办学条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国高教研究20029。
[8]陈运超略论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9]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质量问题d报告篇四
内容:在悦椿酒店一期客房区30栋基础短柱(-1.8m~-0.6m)浇筑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短柱位移、垂直度偏差)的分析与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本次质量问题,经现场勘察取证主要原因有:
1、模板加固不到位,浇筑过程中柱模板倾斜;
2、短柱浇筑前后校核不到位。
处理措施:
1、偏差过小的处理:小于或等于3公分偏差的短柱,钢筋以宽高比不大于1:6校正后再进行后序的作业施工。
2、偏差过大的处理:大于或等于4公分偏差的短柱将短柱往下剔凿返工,往下剔凿位置深度根据偏差起点部位逐步测量确定,剔凿后按照正常轴线位置从新支模浇筑,用水冲洗,湿润后用比原有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并安排专人监管整改施工。
施工单位: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意见:
2018年。
月
日
建设单位负责人意见:
2018年。
月
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五
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知识的积累是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并且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的共享和应用。erp系统是支撑企业经营的业务平台,重点在于以价值链为主线实现内外部协同的管理。目前在企业信息化中,知识管理与erp系统一般独立建设,造成了“知识”与“业务”的隔离,从而知识管理对于业务的参考、借鉴价值越来越低,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何将知识管理融入到erp系统中,让“知识”与“业务”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本文围绕此问题,探讨知识管理在erp中实现的技术路线,并以微软dynamicsax2012系统中案例管理(casemanagement)和知识库管理为例阐述实现效果。
一、知识管理与erp融合的难点。
例如,某企业期望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各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管理,为以后产品质量的分析、处理、改进提供知识支撑。按理而言,系统的范围与目标定义清晰,应用的效果可以预见。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是在erp中发现问题,待问题解决后,再将问题描述、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质量问题既可能发生在采购、生产环节,又可能发生在销售、服务等环节,但这种处理方式就使得知识的搜集、整理与业务脱节:一方面使知识积累困难,另一方面使在业务过程中(例如售后服务)查询、借鉴以往的知识不易。
二、知识管理在erp中的实现。
从基本逻辑图上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完整地融合到了erp业务过程,知识与业务构成了erp的整体。从应用的角度而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下阐述具体的实现过程。
1.案例管理。
案例管理由问题报告、案例分析、案例处理、案例跟踪和案例关闭组成,其流程依据企业性质与业务类型灵活制定。例如对于不合格的品控制程序,企业可根据质量体系文件,将不合格品报告、不合格品审理、不合格品处置、质量跟踪和记录归档等在erp案例管理中定义为一类流程。这样在业务执行中(例如销售、采购、生产和售后服务中),如果发现了不合格品,即可创建问题报告,提交后续处理。
(1)案例创建:例如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了产品质量问题,那么查找到原始的销售订单,追溯原始的发货信息,即可直接创建案例报告,系统自动记录客户、销售订单编号和报告人等。在创建案例之前,预先定义案例类别,例如销售、技术、生产和采购等,以此对案例实现分类管理,便于问题的分析与查询(图2)。
(2)案例控制:案例控制的流程一般包括问题识别、案例处理和问题跟踪,每个环节均可细分为多个活动。例如“案例处理”节点,可以分解为任务指派、解决措施和解决确认,在每个活动节点能够设置活动的编号、目标、活动起止时间、责任人和责任分工等。
在不同的情况下,例如随着问题类型、等级、严重度的不同,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各不一样。例如,根据质量问题的不同级别,军工企业不合格的审理一般分为三级。是否走完所有级别,这是在问题分析、问题处理过程中灵活设定的,因此,案例控制的流程与一般的工作流管理不尽相同,其随机性、复杂性更高。
作为活动节点的负责人,将接收到指派的任务,继而根据问题来源与报告,分析或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随时参考案例与知识库,将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添加到活动中,并登记任务进展。
最后,当问题处理后,指定专人对问题的解决效果进行审核、确认,并且将最终状态反馈给客户、供应商或者研发部门等,以实现案例的闭环管理。
2.知识库管理。
质量问题d报告篇六
2015年第三季度,在省局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情况,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重点对建材、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了全州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我州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第三季度,xxxxxxxx工业产品质量状况稳中向好,没有出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全州工业企业1000多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39家40张证书(其中,水泥7家7张证书,人造板6家6张证书,溶解乙炔3家3张证书,复混肥4家4张证书,磷肥3家3张证书,碳化钙2家2张证书,钛及钛合金加工1家1张证书,钢筋混凝土排水管7家7张证书,钢筋1家1张证书,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5家6张证书)。第三季度,我州开展了对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3大类11种产品的监督抽查,涉及101家企业109批次产品,合格91家99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0.08%。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1、省级监督抽查第三季度对我州荤腥混凝土电配装眼镜2大类2种产品进行省级监督抽查,其中合格产品2种,占抽查产品种数100%。2、州级监督抽查第三季度,完成了对水泥包装袋、混凝土普通砖、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3大类9种产品的监督抽查,共抽查了92家企业100批次产品,合格82家企业90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0%。
(二)工业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第三季度不合格产品主要出现在州级监督抽查中,不合格原因分析如下:1、1个批次的烧结多孔砖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抗压强度和密度等级。不合格原因:一是使用的粘土杂质较多,质量不高;二是煤炭价格上涨,生产者为节省成本,缩短烧制时间;三是工人素质不高,无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未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对原料的属性未进行分析,致使砖机出口尺寸控制无法满足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要求,加上凭经验对产品进行判断,无科学的方法解决产品尺寸应该控制的允许偏差范围。四是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2、7个批次的混凝土普通砖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抗冻性和强度等级。不合格原因:生产企业基本属于小作坊,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大多是模仿操作过程而不是学习方法,以致混凝土普通砖达不到质量要求。3、2个批次的水泥包装袋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物理力学性能(经向、纬向),不合格原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材料进口上把关不严,工艺过程控制不到位,出厂检验能力差,造成水泥包装袋拉力不够。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采取的工作措施。
产品质量不合格后处理工作是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2015年第三季度州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我局高度重视,采取四项有力措施,督促帮助抽查不合格企业解决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一是及时向抽查不合格企业通报情况,提高其质量主体责任意识。针对每一份涉及不合格企业的监督抽查报告,在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通知书》,告知企业监督抽查不合格的项目、整改复查的时限和工作要求,使企业对整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帮扶企业整改落实。充分发挥机关科室、技术机构的力量,帮助企业分析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指导企业严把生产各环节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发生不合格的问题。三是认真组织复查验收。企业整改完成后,根据申请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工作进行现场核查和产品复查检验,使复查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四是建立后处理工作档案。将企业整改通知书、企业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企业整改情况验证记录、整改工作现场核查表、企业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报告及复查报告等相关文书和记录进行归档,做到一企一档。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州已经完成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10家企业的后处理。通过后处理整改工作有效有序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
从抽查情况看,有少部分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质量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过程控制记录和出厂检验等落实不够。二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工艺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原材料把关不严,对原材料查验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其他物质带入到成品,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针对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我局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导小组,责成相关部门加强业务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监督力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二是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对量大面广的企业要进行适时跟踪,增加监督抽查频次,严厉打击偷工减料、无证生产情况。三是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充分发挥质监职能和技术机构技术能力,帮助企业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和质量体系建设。
五、下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质量发展纲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培训。构建新闻宣传平台,积极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名牌发展战略和质量安全知识。分批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逐次开展《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以“进学校、进社区、进市场”等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质量普及教育,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
(二)深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获证生产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卡,对巡查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记入企业不良行为档案,作为制定巡查、监督检验频次和企业年审的重要依据,增强工业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加强对获得质量信用等级企业的巡查回访,督查企业在原材料把关、生产工艺过程关键点控制、出厂检验等方面的自律行为,促进企业质量信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着力提高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一是围绕打击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生产的行为,加强与各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惩戒力度;二是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对安全风险性行业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开展重点整治;三是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安全特邀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注重联合检查、定期沟通和信息共享,动态掌握区域内生产企业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质量问题d报告篇七
在洗护用品、喂哺用品市场分布方面,强生和贝亲具有统治级别的优势,从调查数据来看,这两个品牌就占据近七成的比例。两者相比,目前强生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除此之外,爱护、爱得利、nuk和新安怡等品牌也获取一定的份额,但与前两者差距较明显。
附图给宝宝使用最多的洗护、喂哺用品品牌。
士和爱得利,前三者得分超过行业平均得分。
婴幼儿洗护、喂哺用品多次被爆含致癌等有害物质,本次调研也显示,洗护用品、喂哺用品的确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数据显示,消费者未遭遇洗护用品、喂哺用品产品质量问题的比例为72.1%,仅略高于奶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而在出现的问题方面,有15.7%的消费者认为含有有害化学成分,非常突出。接下来是添加剂超标和孩子容易过敏,分别有7%以上的比例。
监督部门关注的。
附图主要购买洗护、喂哺用品品牌曾出现质量问题。
服装:丽婴房稳居市场龙头,“小”问题不容忽视。
在婴幼儿服装市场分布方面,各品牌相对比较分散。相对而言,丽婴房在婴幼儿服装市场优势较为突出,有超过两成比例消费者购买它最多。这与丽婴房定位明确,专注于低龄婴幼儿服装有很大关系。迪斯尼、巴布豆、巴拉巴拉、米奇、小猪班纳分别有7%到10%的消费群体比例,具有一定的优势。
服装市场“小”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婴幼儿,服装不象奶粉、喂哺用品、营养品等对孩子的安全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不如对玩具的依赖那么强,但却正因为它的相对不重要,而会被家长和商家对质量问题轻视。
调查结果显示,婴童服装质量问题确实不容忽视。数据表明,有两成半的消费者曾遭遇产品质量问题,服装质量问题比较分散,且看起来都是“小”问题,如饰品脱落、掉色、开缝、掉扣子等。但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小问题,通常它们会成为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化学成分的安全性存在。
附图主要购买服装品牌曾出现质量问题。
玩具:别迷信国际品牌安全隐患是焦点。
慧和奥特曼等品牌。
附图给宝宝购买最多的玩具品牌。
得分低也会与此有一定关联。
由于其产品特性,玩具相对而言结构复杂,零件众多,属于易损品,出现较多质量问题在所难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责任感。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主要玩具品牌未出现质量问题的比例仅66.5%,在六大婴童消费领域比例最低。玩具质量问题中,提及“小零件脱落,有安全隐患”、“没玩几下就坏了”和“掉色、掉漆”比较突出,分别有一成左右的比例。接下来,是说明书安全警示不合格、含有有害化学成分等质量问题。
附图主要购买玩具品牌曾出现质量问题。
文/高子新数据分析由中国质量万里行市场调查中心提供。
女之御孕妇群夏装韩版时尚娃娃款孕妇裙连衣裙哺乳喂奶衣夏季外出。
http:///?id=***。
质量问题d报告篇八
行政科在夏季来到之后,没有及时将防灭蝇工作落到实处,公司领导曾催促单位抓紧落实,及时做好门帘吊挂和灭蝇工作,但到六月一日止,此项工作仍未完成。工人村食堂招待室苍蝇到处飞,就餐条件差,带来较坏影响。经公司研究决定,给予总经理ss100元、行政科主管质量问题通告200元的处罚,给予南工房食堂管理员**100元的处罚,并责令在6月2日上午11:00之前整改完毕。
特此通报。
物业公司。
二0**年六月二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九
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每一个会计人必须面对的。
对处于成长期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1经济交易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等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核算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不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
具体可分为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
1.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2.产生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法人主体,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秩序化程度必然影响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或者说,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性,而这些又是建立在产权尚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基本条件的基础上。
然而,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的国有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始终处于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隐蔽”状态,以致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的被动调整。
结果,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种情况是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
不管哪一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而这种虚假又与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之间产生冲突,以致随着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和增值活力的疲弱,社会经济效益推进滞缓,基础腐蚀。
究其根源,无疑在于企业产权关系界定的模糊性。
2.2会计准则、政策存在局限性。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在会计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选择有利于自身业绩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被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结果1997—有4.99亿美元的利润被高估,数亿美元的负债被低估,那么投资者接收到的会计信息是经过粉饰的虚假会计信息,其利益受损也就难以避免。
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也同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自由”空间。
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已不相适应,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会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从而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2.3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作出处罚规定的法律虽然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却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不力的现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健全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
二是惩罚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缺乏刑罚和经济制裁,而且缺少道德和名誉损失,舞弊者不以此为耻,反而甚至以此为荣,良好的道德和信用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
三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他们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与普通商品造假一样,造假的会计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
四是利益驱动,某些企业经营者存在违背会计规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使自己收益(报酬、升迁等)增加的动机。
3.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1明晰企业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
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
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产权的明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按照“谁投资、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原则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所有权主体;实现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改造;成立隶属于各级政府的综合性公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分开;实行公有资产所有权、公有资产资本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
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具有第一种思路的特点,目前,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体系,并建立了《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行政性法规和《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
但是,正如很多的法律法规一样,当前会计法律法规仍旧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条条框框太多,而可操作性缺乏。
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各种经济制度法规都有待完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会计制度法规的完善。
因此,在发现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之后,就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适度减少条条框框,增加可操作性,这样既提高了会计法律法规的灵活度和适应性,又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当前会计法律法规还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法律规范形同虚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应当使相关各方的责任明确,使各方相关人员的权力和责任相对等,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对应多大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也才能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正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任瑞莲.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15).
[2]边秀端.会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探析[j].河北企业,2010(12).
会计信息化审计【2】。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产生了影响。
为此,应当要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准则,创新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审计需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
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bai、打击犯罪的能力[4]。
1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1)会计信息化审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
公司各相关部门:
针对8月份各主机厂家提出的产品质量缺陷及销售部门月报反映的质量缺陷,归纳得出我司生产供货的产品多存在以下质量缺陷:产品颜色色差、色母花、毛刺或修边不齐、变形、顶白、熔接痕、缩痕、油污、杂质、未覆膜、喷涂不均或漏喷、丝印漏网。
为了确保对注塑及喷涂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现我部规范职责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职责。
技质部品质主管负责注塑原辅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监督,及时向生产部门反馈质量情况,巡检应负责按产品作业指导书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并对当班的注塑、挤出、喷涂件等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或部门领导协调处理,并报公司相关分管负责领导。
2、过程的实施;
进行记录和标示,并对返工产品进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巡检员巡检产品检验控制按《注塑件及喷涂件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判定执行。
3、过程中环境的控制。
注塑件、喷涂件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规定进行标识,检验员并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4、入库前质量控制。
产品入库前复检员应对入库的产品进行确认是否合格,合格的产品应在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检验章。并做(抽检入库记录)注塑、喷涂(产品入库员)应根据产品合格证上加盖有检验章标识的产品方可入库,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不的入库。经入库前确认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当事人进行返工处理,无返工能力的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不能及时返工的,复检员应作好不合格品标识,并填写(返工记录单),并报相关责任人进行协调处理。仓库应作好产品区域划分,并按相关的《仓库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对入库的产品数量进行核实验收,产品合格证上无检验章标识的产品应拒收,作到无证无章产品不接收。
5、过程的改进。
时做出反应。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是监督和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操作人员的自检和巡检员的检验的目的是监督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过程效果,需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
6、注塑件、喷涂件产品质量要求: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底面。
涂层硬度:要求涂膜硬度达1h以上。检测按gb/t6739《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划五道不超过两道为合格,每一次铅笔端部都需研磨平;每一个喷涂零件检测时位置应尽量均布划五道,如移动空调前面板:前面、左右两侧、顶部两端各划一道检验;分体机面框:前面、左右两侧、后面两端;涂层硬度检验工具统一使用日本进口三菱牌铅笔,测试仪器统一使用qhq-a型涂膜铅笔划痕硬度仪(俗称:小推车)。
涂层附着力:按gb/t9286规定试验,室温放置16小时后,划格法要求涂膜附着力不大于0级。用划格器间隔为1mm,划格过程中刀刃始终垂直于样品表面,用力始终均匀,以划破涂膜见底材为准。紧贴强度:室温放置16h后,对涂层面粘贴专用3m不转移胶带放置2h后,直角方向以1~2mm/s的速度进行剥离,无脱落现象。漆膜耐酒精性:分别用沾有酒精的棉布贴在漆膜表面,用1000g砝码10分钟和漆膜用沾有纯酒精的棉布在漆膜表面摩擦50次(荷重150g),漆膜表面无变色、剥离、露底等现象,产品重量要求符合销售部和技质部规定的重量,1000g以是不重量偏差允许5%,500g至1000g之间产品重量允许偏差1%,500g以下产品偏差允许3%(针以注塑产品)。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志质量要求制件包装应贴有合格标示卡,并标示出制件的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名称及生产批号。
包装:应按照要求对制件进行包装(包括内包装),制件包装应采取可靠的防挤压及刮擦等措施。不允许多型号产品同箱,应有良好的防相互磕碰等措施。(主要为塑料袋、气泡袋、包装箱、pe保护膜等)装卸、运输:应避免在装卸运输的过程中,直接受雨、雪、暴晒和各种污染的影响。装卸时应避免用力过大,应轻拿轻放,在运输中制件的码放不允许超过5层,不得使用有损产品质量的工具。
检验步骤:
1、首件样品封样确认;
2、巡检;
3、复检;
4、出入库抽检。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性能更加多样化,相应的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质量竞争和成本竞争,有些企业通过偷工减料牺牲质量降低成本的做法,短期内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如果质量上不去,再有成效的市场营销也只能是前面开拓市场,后面增加投诉,同时给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近年来,我局积极履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对全县车用油品、车用尿素、化肥、非医用口罩、农膜、塑料购物袋、儿童用品、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行了排查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但总体来说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结合*县的现状、结合周边县区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对产品质量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善改进和完善,积极寻找有效的方式,不断的提升产品质量监督和整治的有效性。
一、*县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保持在*%以上,全县未发生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被曝光或通报情况,未发生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商品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多家企业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纳入企业发展基因。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等各类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家,全县企业质量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人员水平与工作要求不匹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要求监管人员具备较为完备的业务知识。但自*年县级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以来,年轻的公务员招录较少、基层执法队伍老化严重。已*县局为例,队伍平均年龄达*岁,50周岁以上的人员超过*%,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不够,对质量工作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同时,三局合并以来,基层一个科室可能对应上级4、5个部门甚至更多,而且还要承担地方政府布置的很多工作,因而对于上级部署的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疲于应付,一定程度上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监管过程中重处罚轻整改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每逢各类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问题时,各级市场主管部门立刻逐级下发检查整治文件,责令县级局开始检查。由于基层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大,时常会出现以罚代管的现象,对发现的问题警告或处罚了事,对市场主体的整改和常态化保持情况关注的不够,对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宣贯不够,导致市场主体规范提升不到位。
(三)检验检测能力支撑不足。产品质量检验是保证不合格产品达到整治的关键步骤,检测机构的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整治的有效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资源分散、检验技术落后以及检验人员专业能力偏低的问题很严重。有些检验机构考核机制欠妥,导致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时为了完成“抽到率”,不按抽样规范去抽样。如:在肥料产商品抽样时,不按照基数确定抽样袋数,为了快速完成任务,仅在一袋内抽取,这样就导致无效检验报告的产生。另外还有不符合抽样条件的产商品,人为地创造条件进行抽样等。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产品质量整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意识淡薄。我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日趋成熟的消费理念相比,我县消费者的质量意识还是十分薄弱,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对假冒伪劣商品可能发生的危害认识不足,低廉的价格往往成为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商品时的最主要因素,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占据大部分市场,给彻底整治带来了困难。
三、下一步应对措施建议。
一是加快开展质量监管人才梯队培养。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讲课,加快县域质量监管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技术执法向纵深发展,为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打造更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同时,将自身工作与同级别先进地区全面对比,及时总结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适时调整队伍培训提高方向,力争在推进创新监管和人才提升上体现更大成效。
二是不断优化质量监管法治化规范化进程。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规制度体系作为基础工程,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在清理整顿中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起规范统一、权威高效的制度体系,在缩减权力“任性”空间的同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在监督执法中彰显法制权威。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让法律“长牙”,让制度“生威”,彰显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的权威。
三是高效推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市场化管理。一方面,鼓励检测机构整合现有资源实施市场化管理,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培优检测机构。鼓励检测机构推动人才科研、通过培训以及激励自制等方式促进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提高检验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以及检验自主的先进性,全面解决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也为检测机构赢得市场和口碑。另一方面,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约束。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监督实施办法,保证工作的统一性护理性以及规范性。确定产品抽检分离制度,要求检测机构将抽样和检验分开,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滋生腐败现象,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加大对生产不合格产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处罚力度,切实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四是全面组织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以质取胜”的理念和质量提升,开展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和工匠精和质量技术及时等基础宣传,适时曝光质量问题和重大违法案件,发布社会关注的质量信息的情况,有效引导消费者、规范生产经营者。组织质量安全进企业活动,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行标准“领跑者”制度,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综合运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手段,开展质量技术基础助力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服务活动。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二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于x年2月6日因产品质量问题约谈药业有限公司,xx省、xx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参加了约谈。
经查,xx市一诊所发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类似毛发状异物,事发后涉事产品被该公司业务员销毁,但有关证据证明涉事产品确实存在上述问题,药业有限公司承认以上事实。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约谈中指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必须立即开展自查,尽快找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提出整改报告。另外,药业有限公司业务员销毁证据、掩盖事实的行为,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性质极其恶劣。总局责成xx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该企业依法处理。药业有限公司表示,接受监管部门的处理意见,认真查找问题,立即整改;并愿意采取召回措施,对造成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涉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批号为c13042201,总计21700瓶,20xx年4月22日生产,有效期至x年3月底。销往(8000瓶)、河北(10500瓶)、黑龙江(2300瓶)、辽宁(900瓶)四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要求上述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关注产品的流通使用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监督企业召回产品;同时要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加强监测,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及时报告并依法予以处置。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求所有药品生产企业要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严格质量管理,严把药品质量关,切实承担药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对出现的质量问题,企业要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决不允许隐瞒事实,欺骗公众。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发现疑似质量问题药品,要立即拨打电话12331或登录12331网站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将问题药品送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切实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特此通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x年2月6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怀着无比愧疚和遗憾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工作失职的检讨书。关于我在xxx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我个人的疏忽,工作的不到位,我没有能够细致地做完工程的所有进程,以至于让现场施工过程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首先关于这项错误,我要做深刻地检讨,这是我工作上的疏忽、是工作失职。作为一名技术员,身处这个岗位我就应该深深意识自己所处岗位的作用,应该对工程施工的作业做全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流程和作业规范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核。因为我个人的疏忽及思想麻痹,未对作业过程进行检核,导致严重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进行返工。由此对项目部造成的损失。我对此表示深深的痛心和自责。
在自己的深刻反省中,认识到了错误的根本所在。在悔悟的同时,也感到庆幸,为以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我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我自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身为一名技术员,不论有多少理由,都应端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全面准确地掌握施工情况,确保事实无误、程序无误;并对存在的.疑问,更应认真核实、查对。同时,更是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切忌工作上的随意性。有一句法国的格言说到“魔鬼出于细节”。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做足百分百,绝不能完成百分之九十九就松懈、放弃,而因为最后的百分之一功亏一篑,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次事件使我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
针对我目前的错误,我决定用如下措施加以改正,也希望领导、同事们能够监督我,你们的一份监督就是对我的一份关心和重视。
1、针对我的工作责任感、工作失职,今后我要端正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对于自己本职工作做精心了解,同时保持工作的细节,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2、今后我要像项目部的优秀工作的同事学习,认真学习好的工作作风,从精神层面上提升我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为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好打基础。通过此次深刻的检讨,请领导能够信任我。我今后一定认真努力地位公司做工作,为公司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检讨人:xxx。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四
建筑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站:
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给市站领导写下这份检讨书,向市站表示我作为xx公司质量安全处负责人,对xx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失职一事,深刻认识和今后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认真负责的决心。
本工程于今年3月份动工,我作为公司质量安全处负责人无条件的履行工程管理这一重任。但是由于工作忙,特别是责任心不强,工程关键阶段没有亲赴现场去检查质量,造成了该工程质量安全不合格的问题,对我区建筑行业各项目落实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给各级部门和各位领导的工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麻烦。
百年工程、质量第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但一开始,我就相信项目部他们能把好工程质量关,做好安全生产,所以在工程关键流程,没有严格把关,以致造成的问题无法弥补,如果不是上级领导发现及时,差点留下质量安全隐患。经过深刻反思,归结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如下:
1、作为一个工程质量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总以工作忙为由,不能及时到现场,到现场也不能及时指出问题,也没有及时联系xx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时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检查,麻痹大意,对项目部过度轻信,过分依赖项目质检、安保人员。
2、思想觉悟不高,原则性不强,没有很好的树立时时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意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对敷衍塞责的现场看的多了,也就麻痹了。总这样想:凡事过得去就行了,人家都能过得去,我何必较真呢?这样的工程质量再不好,总比乡下老百姓修的房屋好多了。
3、平时工作作风漂浮,不踏实,不严谨,凡事不能做到一丝不苟,工程过程中,到现场的次数太少,即使到了现场也不注意找问题,以至于留下了诸多问题。
工作还没进行到一半,以后的事情还很多。今后,无论在工程管理方面,还是平时的其他工作,都要认真做好,做出成效:
1、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严把工程质量关。牢固树立责任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作为一名质量安全部门的负责人,不论有多忙,不论有多少事缠身,都应该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工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今后要多看、多想、多问,现场管理力求做到精、细、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
2、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做一个内行的工程管理人员。既维护国家利益,有不伤工队感情,既注意工程质量,又保证工程进度。
总之,我的失职给我们上级领导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觉得对不起上级部门和各位领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真心感谢领导的教诲,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领导经常批评和指导。我将配合项目部在很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保质保量做好以后的所有工程,以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向党和人民交代,向政府和领导交代。
检讨人:xx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五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无比愧疚的心情向您递交这份工作失职的检讨书。关于我在xxx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我个人的疏忽,工作的不到位,我没有能够细致地做完xxx工程隐蔽验收的所有进程,详细查验每个节点以至于让现场施工过程之中出现质量问题。首先关于这项错误,我要做深刻地检讨,这是我工作上的疏忽、是工作失职。作为一名现场负责土建工程师,身处这个岗位我就应该深深意识自己所处岗位的作用,应该对工程施工的作业做全程的质量监督,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标准、合同,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核。因为我个人的疏忽及思想麻痹,未对作业及验收过程进行检核,导致严重质量问题的出现,我对此表示深深的痛心和自责。
在自己的深刻反省中,认识到了错误的根本所在。在悔悟的同时,也感到庆幸,为以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我犯错的根本原因在于,我自身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身为一名土建工程师,不论有多少理由,都应端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全面准确地掌握施工进度及质量情况,;并对存在的疑问,更应认真核实、查对。同时,更是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切忌工作上的随意性。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做足百分百,绝不能完成百分之九十九就松懈、放弃,而因为最后的百分之一功亏一篑,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次事件使我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此类事件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针对我目前的错误,我决定用如下措施加以改正,也希望领导、同事们能够监督我,你们的一份监督就是对我的一份关心和重视。
1、针对我的工作责任感、工作失职,今后我要端正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对于自己本职工作做精心了解,熟悉规范和图纸、合同要求,同时保持工作的细节,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并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规范自己。
2、今后我要像项目部的优秀工作的同事学习,认真学习好的工作作风,从精神层面提升我的工作理念,从根本上为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好打基础。通过此次深刻的检讨,请领导能够信任我。我今后一定认真努力地位公司做工作,为公司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检讨人:xx
20xx年x月x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六
xxxxxxx有限公司:
贵公司于xx月xx日发至我公司的质量信息反馈单收悉。
针对贵公司反馈的问题,我公司迅速反应,并组织专人赴贵公司对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检修。
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是贵我双方都不愿看到的,因此给贵公司带来的困扰和不良影响,我公司深感抱歉,并将在问题处理完毕后召开专题会议深挖根源,明确责任。
我公司保证在今后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会加强力度,严格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考虑到该问题系首次发生,希望贵公司念在贵我双方一贯友好的关系及长期合作的愿景,能够放弃对我公司的处罚决定。
最后,感谢贵公司的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道歉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质量问题d报告篇十七
很多质量不过关也是有进行质量问题的通报的,那么关于质量问题的通告该怎么写?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质量问题通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科在夏季来到之后,没有及时将防灭蝇工作落到实处,公司领导曾催促单位抓紧落实,及时做好门帘吊挂和灭蝇工作,但到六月一日止,此项工作仍未完成。工人村食堂招待室苍蝇到处飞,就餐条件差,带来较坏影响。经公司研究决定,给予总经理ss100元、行政科主管质量问题通告200元的处罚,给予南工房食堂管理员**100元的处罚,并责令在6月2日上午11:00之前整改完毕。
特此通报。
物业公司。
二0**年六月二日。
因近期我公司车间生产的产品,废品比率比较高,严重影响我公司产品总的合格率,极大的增加了公司成本,大大降低了公司的利润.
原因主要是车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责任心不够,质量意识大大缺乏,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公司决定给予车间罚款300元,以示警戒.
希望所有员工要认真工作,特别是要提高质量意识,增强责任心,工厂有了利润,我们才会有好的生活.若再出现此类事件,公司将会严肃处理.
部门名我公司x部门x员工在上班,利用公司电话无故拨打私人电话。如此个人占用公司资源行为,违反了公司的员工规定第x条,在公司内部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相应规定,为此公司决定对x处以警告(或元罚款),以此告示,望以戒之。
x年xx月xx日。
第四节第四条制度给予罚款人民币20元整。
柔印车间。
20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