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书法论文(实用16篇)
人际沟通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与人更好相处?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总结,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一
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如同一泓清泉,流淌在书法的长河中。每一笔每一画都展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使人无不为之倾倒。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观颜真卿书法的心得体会。
二、观颜真卿书法的独特魅力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独具一格,充满了动感与生命力。他运用了骨法,使每一笔都显得精神饱满,挺拔有力。笔画之间有着绵延不断的变化,圆转婉转,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书法的理解和内心的情感。观赏颜真卿的作品时,我不禁被他的巧妙运笔与独特的构图所吸引,感受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三、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他以“气韵生动”为主要追求,以笔势充沛、气韵飘逸见长。他的字体清秀而遒劲,苍劲有力,富有张力。他在构图上注重整体的优美与流畅,注重布局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观看颜真卿的作品,仿佛能感受到进退有序的韵律,在静态中蕴藏着动感,使人有一种恢弘大气的感觉。
四、颜真卿书法的文化内涵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深受古代经典文化的影响,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他笔下的每一字都流淌着刻苦学习的智慧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使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呈现,更是一个时代的积淀。善于运用典故的颜真卿,通过作品传递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五、颜真卿书法对我的启示
通过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和力量。他的作品激励着我追求卓越,追求自我突破。在写字时,我更加注重每一笔每一画的格局和韵律,追求字体的整体美感。同时,颜真卿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我将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加深对于中国书法的理解,用颜真卿书法的精神去影响自己的创作,用自己的笔触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结束语: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荟萃了他对书法的理解与独特的风格,令人赞叹不已。通过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的观赏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艺术追求与人生态度。同时,颜真卿的书法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引领我们更好地向自我突破迈进。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中,我们要注重整体的韵律与美感,同时也要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追求中,用自己的笔触去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二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气韵生动,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不仅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更能让人体会到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升华。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观颜真卿书法的心得体会。
首先,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气势磅礴,雄浑壮观。不论是《祭侄文稿》、《九成宫醴泉铭》还是《和颜郑公幅》等,都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字体工整挺拔,笔画有力,线条流畅。每一个字都富有张力,线条韵律动人。无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他都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颜真卿的作品不仅字帖丹青,更是文化的瑰宝,它们赋予了书法以更深远的意义。
其次,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带来了思考。他的作品不仅追求艺术的美感,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人生的智慧。例如,《祭侄文稿》中“人之生也,总于气息;人之死也,亦总于气息”这样的诗句,直接道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颜真卿的作品往往富有气韵和墨香,给人以沉思和思考的空间,让人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观赏颜真卿的作品,不仅可以领略书法之美,也可以感受到艺术与人文的融合。
再次,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启发。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更彰显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他对于汉隶的研究和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使汉隶成为了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此外,他的作品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和启示。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不仅欣赏他的艺术成就,也受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创新的启发。
最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在繁忙的生活中,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让我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间溪水旁。他的字体和谐统一,笔墨线条宛若江河流淌。每一笔每一划都有规律可寻,给人一种安定和宁静的感觉。颜真卿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静下心来,享受艺术的愉悦。
综上所述,观颜真卿的书法,我对他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从中思考和得到启发。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更以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世书法家树立了榜样。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感受到了他的艺术力量和智慧的呈现。他的作品让我沉静下来,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是中国书坛的瑰宝,也是一段文化的长廊,无论是欣赏、思考还是受到启发,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三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25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四
《颜勤礼碑》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他的传世书迹极多,《颜勤礼碑》《元次山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五
书法之美,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使人“悦目”的外在形象,二是让人“赏心”的内在神韵。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集大成者,而《兰亭序》就像一个民族的记号。
首先,从整体到局部。《兰亭序》的整体章法布局获得了极大成功,整篇前四行的行距比较大,为了纠正开篇有些拥挤的不足,王羲之拉大了行距,但仅仅是这四行,为了制造行书布局生动效果,将“崇山”二字拿到行外书写,体现了大师敏捷思维的革新创举之笔。《兰亭序》的全部二十八行所形成的倾斜线,都是自左至右有5度的倾斜,王羲之移植运用精湛绝妙,天衣无缝,避免了常人易犯的呆板之气,使之具活气和鲜灵之神韵。
至于局部,其第一行里的“癸丑”二字显然显得拥挤,明显是二字只占用了正常一个字的空间,把它们进行特殊处理安排在一起,实际上有更加强调的意味,使其更加引人注目。第一行末尾的“会”字,显然又有硬挤上去的意味。第一个“会”字,按说可以写到第二行里,但王羲之在书写的时候看到第三个字仍然是“会”字,为了避免重复字的出现而将其挤了上去,此一举对于整体完美章法的贡献意义巨大。
其次,从文境到书境。王羲之写字总是要寻找一个审美对象,在《兰亭序》里,这324个“之”字就像图腾一样,深深地刻在中国文人的心头,所以他说是“神的力量推动自己把它写出来的”。
王羲之在这篇序里,一开始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是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为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生是有限的,当然这个有限的人生是充满了价值、充满了意义的,这就是一种人生感。
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该文后半段的点睛之笔,再往后的文字则是此句的展开。《兰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贯之的,前文状物,后文抒怀,互为铺垫,互为补充,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六
颜真卿,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被誉为“颜筋力行,真而有情”。他的书法作品整体风格庄重典雅,富有力量感和韵味,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在亲自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以下就是我对观颜真卿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字体力度强劲,筆法犀利有力,极富笔势的魅力。在字的构造上,他注重用笔有力,纵横自如,每一笔都有明确的起承转合。在行间画龙点睛般的装饰上,非常考验书法家的功力和艺术修养。
其次,观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他的大字,《颜勤礼碑》、《颜真卿墓志铭》等作品,以及他的行书《问楼观贴》、楷书《神福仪留真》等都展现了他高傲的书法创作水平。他的作品挺拔刚健,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仿佛可以感受到他笔下字体的威严和霸气。
此外,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自然、潇洒,字体秀美而有力量,给人一种崭新的观感。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光芒四射,让人叹为观止。他的行书作品点画之间,情感交融,给人以一种高雅深沉的审美享受。
最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大气磅礴,激情四溢,字体宽厚饱满,意境深远。颜真卿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也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政治家。他的书法作品往往寄托着他对社会发展、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呼吁,给观者以启迪和思考,引起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总之,观颜真卿书法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他的书法作品犹如长江大河,流淌在古代书法艺术的长河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深思。对于我而言,观颜真卿书法的过程,不仅是对艺术享受的追求,更是对艺术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寻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无疑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他对书法的极致追求和独特见解,为我们树立了更高的艺术标杆。而通过观赏他的作品,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艺术造诣,也可以启发我们追求卓越和追求人生的内涵。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文化,也更加决心在书法道路上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总的来说,观颜真卿书法为我带来了艺术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触动。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气韵和境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热爱书法艺术。通过观赏颜真卿的书法,我从中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书法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因此,我将继续努力,继续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期望能够像颜真卿一样,用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书法作品,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七
摘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关键词: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参加完书画艺术导论的选修课后,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阶段。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家”。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可以说是智测无涯,固也无涯,具以风神气者为居上,奸于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奥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当然书法虽然含有抒写情怀的某些因素,但必须依托一定的对象—汉字;如离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点线的本质而进行抽象的文学那样叙述故事,描写内心感情,却和音乐中器乐较为相近。器乐以旋律、和事。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书法艺术尽管书体各异,但其造型的共性都是以点、线条构成单个的表意形体,点、线条或结构单位在不违背文字意义的造型规律的前提下,具有充分的可变性与表现力。
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家,在这些名家中,我偏喜欢颜真卿的风格。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在笔法上用笔方圆并施,苍劲有力,强调藏头护尾,沉着健劲,使点画显得浑厚爆满,挺拔有利,刚劲外露。颜体楷书中最富典型特征的笔画长捺、长撇、长竖,稳健天成。转折处多内方外圆,很多地方不用顿挫折法,而是直接提笔另起笔画,轻松自如。结体宽绰舒展,浑厚雄强;结字上字形端庄,两肩齐平,两侧微外拓,显得丰腴开朗,端庄雄伟,筋骨内含;笔画间的呼应、起伏,信手而出;空间的疏与密、隔与通,随意布置;章法上内松外紧,显得充实茂密,生机勃勃,气韵上通篇气势磅礴,雄浑沉重中有“古拙”味。整篇碑文在雄健中给人以通俗感和亲切感,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楷书碑刻艺术的顶峰造极之作。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不仅了解了一些书法知识,而且在书法欣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见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跟深入地进行研究。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八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侍奉母亲非常孝顺。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进士,登甲科。
天宝元年(742年),中文词秀逸科,被任命为醴泉县尉。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当时五原有冤狱很久没有断案,天又干旱,颜真卿平反冤狱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称为“御史雨”。又巡查河东郡,上书玄宗,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三十年还未将其下葬,玄宗诏令终身不录用郑延祚。听闻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
天宝九年(750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吉温因为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浑,使其降职至贺州任职。颜真卿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璟的后代呢?”宰相杨国忠讨厌他,暗示御史中丞蒋冽奏请玄宗任真卿为东都(洛阳)采访判官,再转任武部员外郎,杨国忠始终想排挤他,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将颜真卿调离出京,担任平原太守。
平原郡属安禄山辖区,当时安禄山谋反的迹象已显露出来,颜真卿便假托阴雨不断,暗中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表面上每天与宾客驾船饮酒,以此麻痹安禄山。安禄山果真认为他是个书生,不足忧虑。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河北郡县大都被叛军攻陷,只有平原城防守严密,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初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当时平原郡有三千静塞兵,又增招士兵一万人,派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任用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将领,分别统领军队,在城西门盛大地犒劳士兵,颜真卿慷慨陈词,泪水直流,全军都感奋。饶阳太守卢全诚、济南太守李随、清河长史王怀忠、景城司马李〈目韦〉、邺郡太守王焘各领军来归附他。朝廷命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率领五千精锐士兵渡河援助。
叛军攻下东都洛阳,派段子光送李憕、卢奕、蒋清的头到河北示众。颜真卿担心大家害怕,哄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头都不是他们的。”于是杀了段子光,把三颗头藏起来。过了些时候,用草编个人体,接上头,装殓后祭奠,设灵位哭祭他们。
当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杀了叛军将领李钦凑等人,清除了土门的敌人,十七个郡同一天自动归顺朝廷,推举颜真卿为盟主,有二十万兵力,截断了燕赵的交通联络。朝廷任命颜真卿为户部侍郎,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颜真卿任李晖为自己的副手,而任李铣、贾载、沈震为判官。不久,被加拜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清河太守派郡人李萼来向颜真卿求援,李萼建议颜真卿联结清河郡,利用其钱粮。颜真卿便派出六千援兵,又向李萼求计,李萼说:“朝廷派程千里统帅十万军队,自太行山向东进发,准备兵出山郭口,限制叛军前进。您如果攻打魏郡,杀掉叛将袁知泰,用精兵打下〈山郭〉口。迎接朝廷的军队出〈山郭〉口攻打邺城、幽陵,平原、清河两郡共十万军队攻向洛阳,分出精锐部队控制要冲。您坚守不与敌人交战,不超过几十天,叛贼必然溃败,自相残杀而死。”颜真卿同意,就传送文告给清河等郡,派大将李择交、副将范冬馥、和琳、徐浩与清河郡、博平郡的五千军队驻扎在堂邑。袁知泰派白嗣深、乙舒蒙等领兵二万交战,叛军战败,被斩了一万多颗首级,袁知泰败逃到汲郡。
史思明围攻饶阳,派游军截断了平原郡的救兵,颜真卿害怕打不过敌军,便写信请贺兰进明,把河北招讨使让给他。贺兰进明在信都作战失败。恰逢平卢将领刘正臣据渔阳起义,颜真卿想坚定他的信心,派贾载渡海送去十多万军费,并用自己十岁的儿子颜颇做为人质,众人坚决请求将他留下,颜真卿不听。
唐肃宗当时已在灵武即位。颜真卿多次派使者带着用蜡丸封的信向肃宗汇报军政事务,肃宗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任河北招讨使。当时军费困难,李萼劝真卿收取景城的盐,让各郡之间互相调济,军中的费用才不缺。第五琦当时在贺兰进明军中参谋军务,后来实行这个方法,军中的物资很丰富。
安禄山乘虚派史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一带,各郡又沦陷,只有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人心惶惶,不能再振奋起来。颜真卿经与众人商议,于至德元年(756年)十月,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走崎岖小路到凤翔拜见肃宗,肃宗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又调任御史大夫。此时,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但颜真卿仍像平常一样按法律治事,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都被他弹劾降职。
广平王李豫统率二十万军队收复长安,辞行的那天,在行宫门前不敢上马,快步走出栅栏才上马。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在广平王之先上马,颜真卿弹劾他。肃宗退回他的奏章,慰勉说:“朕的儿子每次外出,朕都谆谆教育他,所以不敢失礼。管崇嗣年老腿跛,你暂且宽容他。”百官由此都严肃守礼起来。
长安、洛阳收复后,肃宗派左司郎中李选祭宗庙,在祝词上署名“嗣皇帝”,颜真卿对礼仪使崔器说:“太上皇还在四川,这样行吗?”崔器立即报告肃宗更改,皇帝认为他通达事理。颜真卿又建议在长安郊野筑坛,由肃宗向着东方哭祭,然后再派出礼仪使,肃宗未采用此建议。宰相讨厌颜真卿直言劝谏,调他出京任冯翊太守。转任蒲州刺史,封丹阳县子。又被御史唐旻诬陷,降为饶州刺史。
乾元二年(759年),颜真卿任浙西节度使,刘展将要反叛,颜真卿指示预先做好战备,都统李峘认为他无事生非,反而攻击他,肃宗因此召颜真卿为刑部侍郎。刘展后起兵反叛,渡过淮河,李峘逃奔江西。李辅国将太上皇迁居西宫,颜真卿率百官问安,李辅国讨厌他,降他为蓬州长史。代宗即位,起用他为利州刺史,没有下任命书,任吏部侍郎。任荆南节度使,还未赴任,改任尚书右丞。
代宗自陕州回朝,颜真卿请代宗先参拜陵墓宗庙,后在正殿即位。宰相元载认为他迂腐,颜真卿生气地说:“这意见用不用在您,进言的人有什么罪过?但朝廷规章哪能经受您两次破坏呢?”元载记恨在心。不久以检校刑部尚书的职务任朔方行营宣慰使,没有赴任,留在京城主持尚书省事务,改封鲁郡公。当时元载结党营私,怕群臣奏报代宗,想要欺骗代宗,让他命群臣进言都经自己审查才能上奏。颜真卿上奏劝阻,于是宦官等在宫中和朝廷外传播。
后来颜真卿掌管太庙的事务,说祭器没有整治,元载认为他诽谤朝廷,降为峡州别驾,后改任吉州司马;大历三年(768年)四月,改任抚州、湖州二州任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元载被杀后,杨绾推荐他,提升为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代宗驾崩后,任礼仪使,因而上奏说前几朝皇帝追加谥号的礼节繁复,请按初定的礼节为准,袁傪坚决排斥他的意见,扣住不上报朝廷。时值国家死丧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他的建议多被权臣阻扰,难以送达皇帝。
杨炎掌管国政时,颜真卿因刚正,不被杨炎容忍,改任太子少师,但还兼任礼仪使。到卢杞掌权后,更加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改任太子太师,连礼仪使也罢免了,多次派人探听哪一个方镇方便些,准备把他排挤出京都。颜真卿去见卢杞,告诉他说:“你先父卢中丞(卢奕)的头颅送到平原郡,脸上满是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舔净,您忍心不容忍我吗?”卢杞表面惊惶地下拜,但内心恨之入骨。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攻陷汝州时,卢杞竟建议派颜真卿做使者到李希烈军中去传达朝廷旨意,德宗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也秘密上奏,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圣旨能逃避吗?”颜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自己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宣读圣旨,那些人就冲上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护着他,命众将退下,让真卿住进驿馆。李希烈逼颜真卿写信给德宗来洗刷自己罪行,颜真卿不听,李希烈就借他的名义派颜真卿侄子颜岘与几个随从到朝廷继续请求,德宗没有答复。颜真卿每次给儿子写信,只告诫他们严谨地敬奉祖宗,抚养孤儿,从未有其他的话。
李希烈派李元平劝说他,颜真卿斥责元平说:“你受国家委任为官,不能报答国家,想我没有兵杀你,还来诱说我吗?”李希烈请来他的同党,设盛会,唤来颜真卿,并指使戏子们借唱戏攻击和侮辱朝廷。真卿愤怒地说:“您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起身拂衣离去。希烈非常惭愧。当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藩镇的使者都在座,对李希烈说:“很早就听说太师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当皇帝,太师来了,选人当宰相谁能超过太师?”颜真卿斥责说:“你们听说颜常山没有?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骂叛贼。我将近八十岁了,官做到太师,我至死保持我的名节,怎么会屈服于你们的胁迫?!”众人面尽失色。
李希烈最终将颜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着。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传言说要活埋他,颜真卿约见李希烈说:“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戏!”张伯仪兵败时,李希烈命令把张伯仪的仪仗和头颅送给颜真卿看,他悲痛地哭倒在地。恰逢李希烈同伙中的周曾、康秀林想偷袭杀掉李希烈,尊颜真卿为帅,事情泄露,周曾被杀死,李希烈就把颜真卿押送到蔡州。颜真卿估计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写了给德宗的遗书、自己的墓志和祭文,指着寝室西墙下说:“这是放我尸体的地方啊!”李希烈称帝时,派使者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回答说:“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后来,朝廷的军队又强大起来,叛贼料想形势会变,派将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住所,在庭院里堆起干柴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叛乱被杀,李希烈因而发怒,于兴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该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哪一天从长安来的?”宦官说:“从大梁来。”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何敢称诏!”颜真卿于是遭缢杀,享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嗣曹王李皋听到颜真卿死节的消息,流下眼泪,三军为之都痛哭。
半年后,李希烈被手下陈仙奇毒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由其子颜頵、颜硕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贞元六年(790年),德宗发赦书,封颜頵为五品正员官。开成初年,又封颜真卿的曾孙颜弘式为同州参军。
猜你感兴趣: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九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蘸黄土水在墙上练字。端庄雄伟。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
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
比较端庄遒劲还有《颜勤礼碑》也是他的作品,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师从张旭。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拜在张旭门下学习。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字体为主,有“颜筋”之称,对后世影响深远。颜真卿书法的临摹,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临摹颜真卿书法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选择作品和了解背景
颜真卿有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如《祭侄文稿》《颜氏家训》等。在进行颜真卿书法临摹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件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水平的作品。然后要对这位书法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豪放洒脱、气势磅礴著称,字体挺拔刚劲,线条有韵律感,墨迹饱满,要善于捕捉这种特点。
第二段:细致观察和准备练习
在开始临摹之前,要细致观察颜真卿的作品,通常可以先对整体的架构和字形进行大致把握,然后再逐字逐笔地仔细观察。要主动学习和运用颜真卿的构图和笔法。在纸上用铅笔先勾勒出主线条,熟悉后再用毛笔慢慢描摹。此外,还要准备好毛笔、砚台、墨汁等书法用具,以及合适的纸张和墨色。
第三段:磨砺技巧和不断改进
临摹颜真卿的作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磨砺。在临摹的过程中,要多进行体悟和感悟,反思自己与原作之间的差距,并不断改进。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粗细、轻重和书写的节奏。在描摹笔画时,要力求精确,追求每一笔的流畅和力道的准确。通过不断地临摹和改进,可以提高自己的笔法和技巧。
第四段: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向他人请教
临摹颜真卿书法作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妨向他人请教。可以找一位有经验的书法爱好者或书法老师,向他们请教一些书法技巧和经验。他们会不吝赐教,指点迷津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
第五段:坚持并享受临摹的乐趣
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耐心,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因此,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的临摹都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在临摹的过程中,要保持对书法的热爱和兴趣,并享受临摹的乐趣。并不追求与原作完全一致,而是通过临摹颜真卿的作品,理解并吸取他的笔法和艺术精髓,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总结起来,临摹颜真卿的书法是一次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宝贵机会。通过仔细观察、练习技巧、与他人交流和坚持临摹,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并体会到颜真卿书法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这是一次挑战和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享受和发现自我的旅程。无论何时何地,临摹颜真卿的书法都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事情。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一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巨匠。其书法风格独特,气势磅礴,影响至今。在学习颜真卿书法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意义。
第二段:认识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生于710年,卒于785年。其手迹独特,字体壮美,气势磅礴,多采用得势笔法。颜真卿擅长隶书、楷书和草书,最擅长大字、雄浑、壮美的隶书。据说他晚年时勤于草书,所写的草书也很出色。
第三段:学习颜真卿书法的感受
在学习颜真卿书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他的气势和力度。颜真卿笔下的字体不仅仅是一个字,更是一种气息、一种灵气。他的书法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沉稳而不失豪放的韵味。同时,在探究颜氏书法特色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在创作中释放自己的创意,更加地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
第四段:对颜真卿的品评与赞誉
颜真卿这位历史名家以其独特风格在书法史上卓立了一席之地,他的书法风格极具特色,运笔干练,筋骨纤细。他写的字,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力量感与美感。颜真卿的书法总体风格独特、脱俗,是中华民族书写艺术的重要代表。
第五段:总结
学习颜真卿书法,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载于笔墨之中的气息和力度。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虽然源于他自身,但其爆发出来的体现却是深刻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文化品位。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颜氏书法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勤奋刻苦,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寻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二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于荤茹,龆龀不为童游。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乎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慧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圣主斯崇。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碝磩承陛,琅玕綷槛,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檐叠于画栱,反宇环其璧珰。坤灵赑屃以负砌,天祗俨雅而翊户。或复肩挐(上为加)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奭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赞。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佩葳蕤;至于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駈尘劳为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犹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群峰。嗟乎,三界之沉寐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服之心已过半矣。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秘躅,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苾刍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徵理,含毫强名。偈曰:
佛有妙法,比象莲华。圆顿深入,真净无瑕。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
於戏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弘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
轮奂斯崇,为章净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耽耽,飞檐翼翼。荐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
念彼后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杌,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
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
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鷇。断常起缚,空色同谬。薝葡现前,馀香何嗅?(其六)
彤彤法宇,繄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其七)
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
敕检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偘、判官内府丞车冲、检校僧义方、河南史华刻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三
颜真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至今仍被人们深深地喜爱和研究。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独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创作心得和艺术追求。
首先,颜真卿注重研究古人的传统。“不求甲之奢、不求华之靡”,这是颜真卿给学生的忠告。他在创作书法时,始终坚持着传统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他深入研究前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和构图,吸取他们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使得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不仅有古人的风韵和灵魂,更有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深深地教育了我,在学习书法时,我要多研究前人的作品,借鉴他们的技法和创作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良,使自己的作品更有个性和独特性。
其次,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筆力雄浑有力,气韵生动,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正如颜真卿自己所言:“筆力懸疑者,字法不纂;筆力過遲者,筆墨無神。”他对筆力的追求,使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动感与力量。在学习颜真卿的书法时,我也深受启发,明白了写字应该有一种力量与韵律的表现,不能只是漂亮的字形,更需要有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气息。
再次,颜真卿的书法寓意丰富,意境深远。“字之有意,以勲骨与立身者”。他的字字都富有深意,寓意非凡。颜真卿的作品往往表达着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情感真挚而深沉。如《颜勤礼闾亭记》中的一句:“尺有设想,常之将必”。这句话传达了颜真卿对国家兴旺和人民幸福的期许,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颜真卿的作品让我明白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写字要有内涵和深度,要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
最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我虽不是儿曹,却当有儿曹劲僕之心,以冲破草窝破萤之态。”这是颜真卿谦虚而坚定的作品评价。他对于自己的创作永远都抱有高要求和追求,不停地努力和突破自己。他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磨砺耕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品质。这激励了我,明白了书法不仅需要天赋和技巧,更需要执着和毅力。只有经过艰苦的锤炼和不停的努力,才能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追求高峰和完美。
总之,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创作心得和艺术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我。学习颜真卿的书法,我不仅掌握了传统艺术的精髓,更在创作中注重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在不断的努力和突破中,我渐渐明白了书法这门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不尽奥义。我会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在颜真卿的书法继续引领下,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和水平。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四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无疑具有举世闻名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颜真卿的书法临摹成了许多书法爱好者追逐的目标。我也是其中之一,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颜真卿书法的临摹活动。通过这次临摹,我对颜真卿的书法功底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围绕临摹的方法和心得体会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颜真卿书法的临摹有更全面的认识。
第一段:选材与准备。
临摹一位伟大的书法家的作品,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作品。对于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来说,白铜剑法和祭侄文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幅作品。我选择了白铜剑法进行临摹,因为它的笔法特点和整体布局更加符合我个人的审美。在选择之后,我准备了纸张、毛笔、砚台和墨汁等临摹工具。为了更好地掌握颜真卿的字迹,我还查阅了一些关于颜真卿的书法研究资料,对他的书法风格和技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临摹的步骤与过程。
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我首先仔细观察了整幅作品的布局和结构。白铜剑法的构图工整而大气,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呼吸和节奏感。然后,我用淡墨直接在纸上勾勒出每个字的笔画轮廓,顺便观察每个字的结体特点。接着,我开始使用毛笔进行墨迹的补充。颜真卿的字迹极为工整,每一笔都富有力量感。在临摹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每笔的起笔、落笔和中途变化的笔画结构,以期更好地把握他的书法风格和技巧。
第三段:情感与体会。
临摹颜真卿书法的过程不仅是技巧的学习,更是对他艺术情感的理解。在临摹白铜剑法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颜真卿对书法的极致追求和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他的字迹中融入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每一笔都如同他个人情感的流露。这使我对书法的理解和对颜真卿的敬仰更上了一个层次。
第四段:临摹的意义和价值。
颜真卿书法临摹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和学习他的字法技巧,更在于从中汲取他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情感。通过临摹,我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学到了如何运用笔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临摹颜真卿的作品可以帮助我提高书法水平,培养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同时,这也是一种对他的敬意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临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法技巧和艺术理念,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颜真卿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颜真卿的作品和艺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同时,我也将积极推广颜真卿的书法文化,将他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
在我临摹颜真卿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执着和追求的精神。颜真卿的书法临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这份传统的历史和价值。临摹颜真卿的书法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与颜真卿的艺术灵魂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五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
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辞官拜师。
颜真卿二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两年以后,他在朝廷里做了校书郎(负责写碑文、祭文的官)。后来朝廷又让他到礼泉县(在现在陕西省)去当专门管理地方治安的县尉。
县衙里公事很多,可颜真卿还是不忘练字。虽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他却想,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写字的功夫还不到家,还要拜高明的人为师才行。不久,他就辞去了官职,拿着自己写的一些字,赶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
张旭听颜真卿说完来意,仔细地看了颜真卿写的字以后对他说:
“你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你只要勤练,字就能有长进,就不必拜我为师了。”
听了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觉得有道理,见张旭执意不肯收自己做学生,就告辞回长安了。
颜真卿回家以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可他心里总放心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过了不久,他又一次辞去官职,来洛阳找张旭。
张旭见颜真卿第二次辞官学书法,被他的一片诚心感动,就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写字的秘诀。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后,书法大有长进,张旭对收了这么一个好学生十分的满意。
一天,张旭和颜真卿一起谈论书法,张旭问:“三国时候的钟繇,把写字的方法归结了十二个字,你知道是哪十二个字吗?”
“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先生您看我说得对吗?”
颜真卿回答说。“对!不过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我说不大好,还请先生指教!”
“好!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的精髓。现在,我把我多年的体会传给你。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是,不能太平,要有气势,不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均’指的是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要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锋’是每一笔的收处都要写好笔锋,使它挺健有力;‘力’字很容易懂,是说字要写得有骨力;‘轻’是说笔画在转折的地方,要轻轻带过;‘决’的意思是说,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坚决,不能胆怯犹豫;‘补’是头几笔没有安排好,就要设法用下面的笔画来补救;‘损’字很重要,是说在一点一画的书写上,要让人感到还有余意没有表达出来,能引起人的想象;最后是‘巧’和‘称’,‘巧’是要把字的形体结构布置得富于变化;‘称’不但是说字的笔划结构要匀称,在一篇字的布局上,也要大小疏密得当。这样字看起来才能匀称。写字的时候,只要注意按这十二个字的要求去写,字是一定能够写好的。”
“先生,您讲得太好了,我明白了写字的门径和精要。”颜真卿高兴地说。
原来,对这十二字的解释,张旭从来没有向别人讲过,今天他传给了颜真卿,从此,颜真卿的字写得更好了。后来,他融汇了前代书法家的特长,自己创制了一种新字体。这种字体精神饱满,厚重朴实,刚健雄壮,很受大家的喜爱,人们叫它“颜体”。由于学写颜体字,可以使人少犯缺乏骨力的毛病,所以初学书法的人都爱习写颜体字。
御史雨。
颜真卿的书法学成以后,告别了张旭,回到了长安。过了没多久,朝廷就让他做了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官)。
一次,颜真卿来到陇右(现在的甘肃、宁夏、青海一带)去巡查,发现五原(现在宁夏盐池县)有一件案子牵连了许多人,是一件冤案。虽然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一再向官府申诉冤情,可办案的官员一直不认真察访审理,结果,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平反。
说来也怪,自打五原出了这桩冤案以后,天就一直大旱,没落一点雨星儿。水井干涸了,小溪断流了,田里的庄稼枯萎了。人祸加上天灾,五原的百姓日子过得苦极了。
颜真卿决心为这起冤案平反,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终于弄清案情真象,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最后解救了蒙冤受屈的人,惩治了失职的官员。五原的百姓人心大快,都说:“颜御史真是为百姓作主的好官啊!”
据说,就在颜真卿为蒙冤的人平反那天,好几个月不下雨的五原,一下子就下了场透雨,枯黄的庄稼没几天就变得一片青绿了。五原的百姓又把这场雨和颜真卿平反冤狱的事连起来,四处传扬说:“准是冤情惹怒了上天,给五原带来这场旱灾,如今颜御史为受难的人伸了冤,感动了老天爷,才有这场大雨呀!这场雨就叫‘御史雨’吧!”
颜真卿的书法论文篇十六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中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一直对颜真卿的书法颇为迷恋。在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他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学习颜真卿书法首先要从学习基本功开始。要想写好颜氏书法,必须先掌握笔画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这包括笔画的长度、粗细、位置和方向等。此外,还需要复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认真体会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和表现手法,以此为蓝本去创作才能使自己的书法更具魅力。
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有美学价值,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他的书法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中,即他所体现的对于自然的崇敬和对于人生的豁达。同时,他在书法实践中注重形势感的把握,以笔墨来表现自己对于历史、万物和人生的看法。颜真卿的书法思想成为了中国书法文化的一种精神财富,在影响后人书法创作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具有浑厚、宏伟和豪迈的特点,有着磅礴的气势和迸发的激情。他的书法用笔犀利、刚劲、自然、流畅,以及墨色的浓淡、轻重、干湿的变化,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此外,颜真卿的书法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体现了书法技法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
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还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通过学习颜真卿的书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之美。
总结:
学习颜真卿的书法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绝佳途径。通过学习颜氏书法,我们可以不仅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还可以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大家也能够投入到书法学习中去,感受书法艺术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