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教学设计(精选18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总结应该注重详实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一
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1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2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
3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
4、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与学生没有完全融在一起,交流不是很默契。仍然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思维习惯掌握的不透,使有些课堂预设效果不佳。这时,我切身地理解了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要备学生,所有的借鉴都要与自己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当堂应达到背诵全诗的任务没有落实,课堂环节不太紧凑是我最大的弱点,以后还需不断研究。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学生理解了“冢”就是“坟墓”的意思;“窦”是“洞”的意思;“贻”是“赠送”的意思。
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了全诗的意思,但对古代战争的残酷体会得不够深刻,怎样解决这个难点呢?我教学时让学生思考:诗中哪些地方可补充内容?学生的学习劲头一下上来了:在“十五从军征”前面可想象是什么原因或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军的;“八十始得归”后面可想象一路上老兵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兔从狗窦入,稚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些诗句只描写了家外面的残破不堪,我引导学生想象老兵走进“家”里边所看到的惨不忍睹的画面;“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学生想象了老兵小时一家虽穷,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场面;“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儿学生想象了老兵悲哀的动作、神情,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出门东向看,泪落粘满衣。”想象了两种结局。一种是(跳井、上吊。撞墙……)解决性命;另一种是度日如年的忧伤死去。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体会到了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二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的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65年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古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弄懂诗意的基础上,采用“画―读―想―议―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两个问题:问题一:诗人是如何描述老人返乡历程的?问题二:造成老人悲惨一生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一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战争有个正确的认识,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成功:
一抓住朗读,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只有学生充分的感知、感悟文本内容,才会有自己的发自内心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与文本的交流。我采用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
二、展开想象,营造意境。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我引导学生想象老兵走进“家”里边所看到的惨不忍睹的画面;让学生想象了老兵小时一家虽穷,但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场面;让学生想象了老兵悲哀的动作、神情,以及对战争的控诉;体会到了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合作探究形成能力。
我自始至终都是以一名学生的学习伙伴姿态出现,每一个教学环节,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并未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获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能力,如: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或问同学解决古诗中不理解字词的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自觉应用。
四板书新颖凸现主题。
本首诗的主题是为了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围绕老人的返乡经历描述了三个画面,即:回家前,归途中,回家后。在描述返乡历程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抓住了细节描写。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我主要从这三个画面入手,对每个画面采用的描写方法都做了板书,最后揭示主题后,用一只代表和平的鸽子将板书内容圈起来,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希望我们永远远离战争,世界和平。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纵观自己的课堂教学,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1.时间掌握不好,前松后紧,以致后面的拓展有些紧张。
2读的容量加大了,形式增多了,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还不够。
3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不是很到位。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三
1、品读课文,在阅读和体悟中感受花木兰为国为家分忧、战功赫赫的英雄形象。
2、能在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木兰说服家人的话。
3、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读出感受。
一.检复导入。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能成为女英雄,这得从朝廷的一次征兵说起。
二.品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文,体会木兰的“焦急万分”
(1)自由读第二小节,朝廷下达征兵文书后,木兰的心情怎么样?
出示:焦急万分什么叫“焦急万分”?读好词语。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可能也会有焦急万分的时候,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2)木兰又为什么会“焦急万分”呢?指名说。
出示句子: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指名读。
可是家中的父亲——引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评读。男生读。
要是父亲去当兵,会怎么样呢?要是弟弟去当兵呢?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木兰不愿意让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冒险,可自己又是个女子,不能当兵,真是焦急万分呀!谁能读出木兰的焦急来?再读“一天……万分”。
指名读,评读,女生读。
大家都不去当兵,行吗?集体交流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指名读。
2.联系生活,体会木兰的“决定”
(1)如果你就是花木兰,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集体交流(你在电视上见过古时候战争的场面吗?真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万马奔腾,万分惨烈啊!)。
3.创设情境,写“说服”的原因。
(1)当木兰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一开始同意了吗?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木兰的家人,你们为什么不同意木兰从军?集体交流(是啊!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男人的事。要是木兰被发现是女子,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啊!一旦上了战场,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2)家人非常担心木兰的安危,百般劝阻,如果你就是花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先想一想,和同桌交流一下。拿出写话纸,用几句话写出来。写话,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评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看来,木兰是决心要为国为家分忧啊!就这样,木兰说服了家人,——引读第六句。指导朗读:读到这,你觉得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为国为家谁愿意用朗读表现?指名配乐读。
(2)试着把第二小节记在心里。自由背,指名背。
三.品读第三小节。
1.木兰从军后的表现怎样呢?默读第三小节,画出相关的语句。
2.相机出示第一句: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3)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句话中用了四个带有动作词的短语,读起来节奏感更强了,更有气势了。)谁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指读,评读,齐读。
3.相机出示第二句: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机出示小朋友,木兰征战长达12年。知道这12年里,她为国立下了哪些战功吗?
拓展阅读《木兰的故事》木兰巧用计谋,打败敌人;一马当先,抓住敌将;趁胜追击,赶跑敌军。木兰立的功多不多?大不大?这就叫——赫赫战功。
指导朗读:木兰英勇善战,一次次立功,一次次提升,最后做上了大将军!指名读,评读,分组读。
5.把她从军时的英雄形象记在心里。指导背诵。
四.品读第四小节。
2.什么叫“惊讶”?仔细看图,从哪儿看出将士们的“惊讶”了?
3.谁愿意读出将士们的惊讶?指名读,范读,指名读。
五.小结延伸。
2.人们喜欢吟诵赞美木兰的《木兰辞》,连外国人都对花木兰赞不绝口,还根据木兰的故事拍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呢!作业菜单a诵读赞美木兰的诗歌《木兰辞》。b观看电影《花木兰》,再和小伙伴交流。
替父从军为国为家。
来到前线英勇善战。
胜利回乡文静俊美。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四
周二,听了六年级的一节竞赛课《十五从军征》,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该节课中教师对课文的朗读指导做得非常好,下面选取其中的一个片断与大家分享:
片断一:
生:老兵急切想看到他的家人。
师:大家想想看,他会怎样问?
生:老兵迫切地问。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生语速加快)。
师:你能边做动作边边回答老兵的问题吗?
生边做边读,读出了老兵的回家的急切心情。
师:听了乡里人的话,老兵非常——。
生:非常难过。
师:为什么?
生:他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六十五年了,终于能活着回来了,却再也看不见父母了,再也不能孝顺他们了。所以他很痛苦。
师:是呀,多少次战斗,多少次死里逃生,是什么使老兵能够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
生:是回家的信念使他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师:可如今,当他带着希望回来时,听到的却是——。
生带着哭腔读: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学习“回家路上乡人”部分,理解老兵在回家的路上急切想知道家中情况是重点。此环节中,执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老兵久不归家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来感受战争给服役的士兵带来的痛苦。特别是学生表演朗读乡里人回答老兵时的一个“遥指”动作,更给人与无尽的凄凉之感。但是,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是指向体验与表达的。体验也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体验的通道一旦被打开,它将大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所以,如果执教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分角色采访式表演朗读,使学生通过表演去体验老兵对亲人、家的急切盼知又怕知的询问及听到乡里人“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后的悲痛之情,他们的感受将会更深。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五
有一个偏僻的小巷,小巷深处有一个萧索破败的小院,小院里面有一位面如死灰的老者,老者衣衫褴褛,煮着饭和汤,像是思索着什么,野鸡从他的头顶飞过,一时竟显得有些凄凉。
在一个春天,一个偏远的村落里,朝廷前来征兵,一个未满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小孩儿也不幸被抓走,在哭泣声中与家人分别,被带到战场。
被带到战场后,他向城下望去,土地上残留的血色被阳光照的闪闪发亮,正应了那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刚被抓来参军的他不禁心里一颤,不知还能否与家人相见。
不久,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悠长的号角声,士兵传来战报,敌军若黑云一般兵临城下,将军下达命令迎敌,他无奈的披上战甲,拿上兵器,只好硬着头皮冲上战场,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首战告捷。
战后他坐在城墙之上,看着眼前这哀鸿遍野、马革裹尸的鲜红的土地,听着城下人们对战死之人的哭喊声,触目伤怀,不禁又想起他的家人,有他的父母,他的哥哥,和他熟悉的家,使他落下了一颗颗豆大的泪珠,阳光照在上面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打湿了衣襟,可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只是空想罢了。
昔日与家人温馨的场面历历在目,可又触之不及,只得长叹一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征战复征战,转眼间,八十有余满脸沧桑的老兵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依稀还记得家的位置,问路过的老乡说:“我的家里还有谁在啊?”远远望去,看见自己家的院子里的坟墓一个挨着一个,可能是想明白了。
走进自家伤痕累累的院子,杂草丛生,兔子、野鸡肆无忌惮的穿梭在院子之中,老兵摘了些谷子和葵叶,做起了汤饭,思绪了许久,一饮而尽。老兵慢悠悠的走出了门,向东面望去,又一次流下了可悲的泪,泪水又一次无情的打湿了老兵的战衣。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六
黄沙滚滚,我已征战过无数。我知道,年迈的父母在等着我回家,所以,我不能死。我杀敌无数,也立过很多战功。只是,我与父母渐渐失去了联系,一切关于他们的消息都断了。
那年的中秋,月儿很圆,而人却何时才能团圆?在那边关,夜晚静得可怕,风一个劲地吹,吹得我的心好冷,好冷......
归家。
转眼,几十载过去了,我已年迈花甲,我终于可以回家了。家呀,我思念了几十年的家呀,我终于可以回到你的怀里了!不知道父母是否还健在,是否仍在等着他们的海儿回家。想到这,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爹,娘,我回来了!”我激动地推开家门,却看到一片狼藉的庭院:野兔到处乱跑,野鸡在梁上乱扑。走到后院,看到的却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坟墓。“爹,娘,孩儿回来了,您们看,孩儿回来了......”我扑在父母的坟前大哭。深秋的傍晚,偶尔有几片落叶孤零零地飘下......
老境。
我老了,不中用了,但我什么也没有,也只能依靠自己养活自己。整天伴着我的,只有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我只想清静地度过此生。尽管如此,但过着田园生活的我却也感觉很快乐,即使有时也会感到寂寞......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七
“乐府”是指古代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可以和着音乐而唱。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和乐而唱的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师;读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十五岁就参军了。
师:从军是参军,征是什么意思?“由国家召集或收用”这里是被征入伍,有被迫的感觉。
那诗题的意思是什么?
师:十五岁被征从军离开家乡,当他回家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为止。
汇报。正音。指名读诗。齐读诗。
师: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学生自学)。
师: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师: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试着说一说)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师:诗读了好几遍了,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诗的感觉,你会用哪个词?(悲伤……)。
生;他白天打仗,夜里肯定思念亲人。
师:哪些亲人?
汇报。
师:他听到了什么?(生读)“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师:同学们,那是坟墓吗?那不仅仅是坟墓啊,那里是他的亲人啊,那里躺着的是他的父母兄妹啊!
师: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生……。
心中设想的种种和家人团聚的场景,可谁知道却是这样的消息,这让人怎能不悲伤呢?
他又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呢?
生:读(配乐)。
师:这是怎样的画面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你们的想象。
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你的感受写在脸上,把你的体会融进声音里。
师:他家中亲人可能有——他家的院子里可能有——。
师:他家的屋子里可能有——他们在一起怎样的生活——。
师: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曾经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如今却是:——读。
师:人去屋空,人亡园荒。剩下的只有:——(男生读诗句)。
师: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温馨热闹的家园是一片荒凉破败,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女生读)。
4、师:这样的家园,这样的场景,老人做了什么?(指名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师:他本想在家里和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如今却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师:他想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如今家已是——出示:松柏冢累累(齐读)。
师:白发苍苍的母亲,年迈多病的父亲,亲爱的兄弟姐妹,他们在哪里?
他们已是——松柏冢累累。
这样的一顿饭,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让我们读出他心里的苦吧!
5、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六十五年的思念,听到的是令人悲伤的消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六十五年的期盼,看到的却是荒凉破败的家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六十五年的艰辛,却依然过着悲苦不堪的生活。
面对这一切,老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师: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他为谁而哭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这是无奈的泪、痛苦的泪、悲伤的泪)。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
残酷的战争使无数的家庭成了——出示:松柏冢累累。
(背景音乐响起)师:用你们动情地诵读展现老兵的悲苦吧!能背吗?
师引:十五岁的少年被征从军,直到——。
他急切地往家赶,心中设想着和家人团聚的情景,在路上,他遇见——。
乡里人用手一指前方,很不忍心地告诉他:——。
他来到家中一看,这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啊!——。
家是这样破败,但生活还得继续呀!于是他——。
做好了饭菜无人可以分享,他只能——。
悲
八十始得归。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八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赫赫战功”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
2、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来学习课文第二段。从而带领孩子理解国之忧和家之忧。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的比较理解,认识一个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木兰。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诵读《木兰诗》,给孩子以中华语言文字的熏陶。
教学重点: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反复体会诵读的方法,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的特点,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1、复习生字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
2、出示“理应”(指名读)。
(1)指名理解词义(可用扩词法)。
(2)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这么做。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花木兰是个女的,在当时,她应不应该去从军?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2.花木兰她不应当去从军的理由是什么?(多请几个孩子说不能从军)。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本句(。
2、齐读“紧急”。理解“紧急”的意思。
那么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这么大的“紧急”征兵文书啊?
(快要打败仗了)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二)理解家之忧。
1、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描写父亲和弟弟情况的句子)。
2、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那么激烈的斗争。可是,国家在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家里又没有人可去打仗。那你们说一说,此时,国忧和家忧加在一起,花木兰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紧张,焦急万分)。
3、出示“万分焦急”
(1)读好,理解“焦”的字形。
(2)读好“家之忧”
(3)“国之忧、家之忧”连以来读。
4、总结为国为家分忧(重点突出“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三)通过扩展其他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决心。
(出示家人的对话)请你跟你的同桌两个人,想一想,说一说。(开始)(出示对话)。
2、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3、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引入《木兰诗》的描写。
同学们,木兰诗中也有几句是描写这段的。(音乐键入)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让我们一起读读。
比较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觉得哪句话好?你读出了什么?还是和你的同桌说说,两个人商量商量。
3、谁来说说?(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你们看这四个字用得过好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水,木兰毫不畏惧,面对着巍峨连绵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动词,这样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物形象。
5、我们再一起去品读品读这句话。
8、引入《木兰诗》。
木兰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面对着可汗百千强的赏赐,木兰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 )。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图)大家看,木兰顺利回家以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来看木兰,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学吗?还是请你在下面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女孩子当木兰,男孩子当将士)。
2、男女生上台表演。
你看木兰回乡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总结课文。
1、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征战12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一切之后,她只是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要,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2、我们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学到了很多,咱们今天学了课文,也知道了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诗》。课下,和你的父母一起去读读。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九
1、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理解字义,工整书写。
2、结合相关语句,体会木兰爱家爱国无比勇敢的性格特点。
3、初步感知,揣摩、渗透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理解字义,工整书写;结合相关语句,体会木兰爱家爱国无比勇敢的性格特点。
初步感知,揣摩、渗透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
课前收集花木兰生活的时代背景资料。
1、出示木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木兰是我国古代的女英雄。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
出示一组以木兰从军为主题的生活中的相关熟知物品,激发学生对花木兰这位众人熟知的女英雄的好奇与期待,期待着走进人物的精彩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1、自由读课文。自行检查字音、句子的朗读情况。
2、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检查多音字读音。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避免了日常教学的老套路,从学生的已预习状态入手,客观地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首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检查,检查预习的完成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相应的预习情况检查,落实教学基础目标的达成,避免了一些重复、形式的环节。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设计意图】。
以木兰忧思的插图,来导入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只有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明确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代表的含义。进而,理解木兰对家人的担忧,对国家人民的怜悯,更好地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爱国爱家。
2、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3、联系图片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征兵”的含义。
4、指导朗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于木兰从军的故事并不陌生,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所限,文中的“征兵”“文书”以及“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等一系列的词句还存在着疑惑或者似懂非懂。而且这些词句和社会背景,正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社会的深层次原因,是必须让学生了解的。教学中,应该紧扣学生的感性体验,来促进理解、体会,所以从《木兰从军》连环画中截取的一系列的彩图,以图助学,解决学生在时空上难以逾越的障碍,让学生透过图画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学生通过图和教师的介绍来清晰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征兵”、“文书”等词语的含义。
出示:“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紧扣词句,体会木兰是个爱家爱国的人。
5、想象:木兰是如何说服家人的?
6、过渡: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文章句段的阅读,明确木兰对家人(父亲、弟弟)的爱,对国家、人民的爱,以及自己从军的巨大决心。同时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感性体验,讨论表演如果你就是木兰怎样说服家人。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黄河、燕山图,引导学生了解木兰的勇敢。
2、指导朗读。
3、找动词,体会,加动作朗读。
4、结合文本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练习朗读。
5、比较句子:初步体验作者句式、语言的精妙。
6、简要了解木兰的英勇善战,理解“赫赫战功”。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
此环节从学生的感性体验角度出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感悟、体验:第一层次:形象感悟——勇敢善战,利用形象的图片再现黄河和燕山的气势以及木兰英勇杀敌的壮观场面,引导学生体会出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第二层次:朗读展现——通过紧扣文中的动词,加动作朗读;相同句式渐强朗读,朗读中感悟;第三层次:初品语言精妙——安排两组句式的比较,让学生比较中谈自己的直观感受,以自己的朦胧体验,来初步品味文章的精妙语言,为高年段写作方法、表达效果的体会做好铺垫、润湿,初步对一些写作方法渗透。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病字旁”。
2、学习“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描红,临写。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
1、使学生背诵古诗。
2、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3、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背诵古诗。
理解守边战士思乡之情和誓死杀敌的誓言。
cai课件。
一、以诗会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来以诗会友。好吗?准备好了吗?白日依山尽(),谁知盘中餐(),“泉眼无声惜细流,()。小荷才露尖尖角,()。”
2、看来大家对所学古诗已熟记于心了。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4、板书课题,读题,析题: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齐读题目,谁读懂了?(从军就是参军,标题中加“行”属于乐府诗。)。
二、引领学诗,理解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师:《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节课,我们一同去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是读好诗的基础。来看看这几个难读的字:
(1)出示字词:长云雪山孤城遥望穿破金甲楼兰,指名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扫除了字音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流畅了。(指名两生读)齐读。
2、师范读。
师: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试一试了,行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师:是的,读古诗不仅要字正腔圆,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味道来。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再读读。
4、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哪些?(看注释、看图画、想象画面)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理解古诗就用哪种,然后把你读懂的词句说给同桌同学听。(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三、品读古诗,体会意境。
过渡:理解了诗意我们不防来细细品味,看看边赛风光,感受将士们的生活。
1、轻声读古诗,边读边想画面,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铺天盖地,很长很长、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师板画)。
2、cai课件(出示雪山图):知道这雪山在哪儿吗?这觉得这雪山怎么样?(出示雪山图)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读读古诗看能从哪儿找到答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
3、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战士们的心情也随之暗淡了。该怎么读诗的前两行呢?(你不仅走进了边塞,也走进了战士们的心啊!)。
4除了心情暗淡,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心情?(孤独)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师:一个个背井离乡的战士来到硝烟弥漫的边塞,心情是暗淡、孤独的,大家一同走进战士们的心田,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诗的前两二行。
5、过渡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6、齐读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边塞将士是怎样把金甲磨破的?(磨破的金甲让我们体会到了征战时间的漫长,战争十分激烈频繁)。但磨不破的是什么呢?(战士们坚强的斗志)。
师:战士们有什么样的决心?既然是决心该怎么读?(铿锵有力)。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感情朗读:金甲易损,生命可抛,边疆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磨灭,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______。
刀光剑影、生死拼搏,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的豪情是____。
7、感悟诗情。
师: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也许一双年幼的儿女在一次次的呼唤父亲回家;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的让黑发染霜。你能替将士们告诉他们的亲人为什么誓死不回家吗?板书:精忠报国)。
8、练习背诵。
(1)过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边疆将士的豪迈情怀,谁又能像战士们那样不记住古诗善不罢休呢。
(2)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师: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塞外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守边战士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2、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其四,还有另外几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一
2、重视边塞诗中的意象运用。
3、学习诗歌比较,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点。
1、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3,王昌龄的背景介绍。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总体感知。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5,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达。
注: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秋时节,一个守着边境的士兵独自在城市的忧伤中吹着悠扬的竹笛,思念着竹笛的笛声。
2)这首诗写相思相思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抒情的风景,抒情的音乐,
3)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烽火城市(重要的边城,遥远)黄昏(黄昏思乡是苍白和悲伤)。
秋天的海风(秋风萧瑟的情节)(不是留恋和怨恨羌笛)。
关山月(堡山距离)。
摘要:环境描写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5)比较分析同一个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
比较两首诗同样写“愁”,但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提示:《从军行》(其一)愁中带有苦的意味,因为戍守边疆的环境凄凉,带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情感更深一层。
《闺怨》只是单纯的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心情。
6,板书。
烽火城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伤春悲秋(衬托人物心理)。
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愁点明主题。
在这节课中学生朗读诗歌流畅,咬准了字“羌”的音,在复述学过诗歌的时候,古诗再次复述的能力较好。学生在掌握“借景抒情”时,能较快分析出诗歌中景物描写对于主人公内心的烘托作用。学生在比较《从军行》(其一)和(其四)时,比较两首诗表达主题,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都回答反应较好。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二
1、结合重点词语,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以读促悟,体会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和誓死杀敌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乡之请和誓死杀敌的精神。
朗读法、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法。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解释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歌中常表现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主题。)实际上我们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边塞诗,同学们回想一下有哪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今天我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歌同样是边塞诗,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笔下的边塞是什么样子的。
(二)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播放名家朗读,在听的过程中标注读音和停顿。
3、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描绘了怎样一个画面。
明确:诗歌描写了在边塞艰苦的'环境,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场面。
(三)深入研读。
1、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说一说景物的特点。
明确:景是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特点:迷蒙暗淡、苍凉壮阔。
2、你通过这些景物看到了什么?
明确:通过这些景物,看到了边塞境界壮阔、环境恶劣。反衬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3、读一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小组交流)。
明确:
预设一:更喜欢前一句。“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写出了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预设二:更喜欢后一句。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豪情壮志。
明确:直接抒情、用典。教师补充:衬托(反衬)、情景交融。
(四)拓展延伸。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笔把它画出来,并进行评比。
(五)小结作业。
小结:再次有感情朗读,并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课外阅读《从军行》其它六首,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本文是一首边塞诗歌。在课标当中,诗歌要求反复阅读,因此本篇教学设计当中利用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通过以读促悟的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篇诗歌通过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写,感受边塞的恶劣。学生对于这一类型的诗歌理解可能有些困难,因此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完成教学目标。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三
2、重视边塞诗中的意象运用。
3、学习诗歌比较,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点。
1、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3,王昌龄的背景介绍。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总体感知。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5,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达。
注: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秋时节,一个守着边境的士兵独自在城市的忧伤中吹着悠扬的竹笛,思念着竹笛的笛声。
2)这首诗写相思相思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抒情的风景,抒情的音乐,
3)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烽火城市(重要的边城,遥远)黄昏(黄昏思乡是苍白和悲伤)。
秋天的海风(秋风萧瑟的情节)(不是留恋和怨恨羌笛)。
关山月(堡山距离)。
摘要:环境描写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四
想像诗歌创设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中豪迈的英雄气概。
1课时。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及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敝,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上,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五
1.正确朗读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破敌之志。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疫情,播放视频,感受时代英雄。
2.回顾古诗学法。
3.解诗题,知作者。
设计意图:
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3.研读,读懂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情境感悟,背诵古诗。借助视频,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2.搜集积累王昌龄的其余六首边塞诗。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六
3、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背诵古诗。
理解守边战士思乡之情和誓死杀敌的誓言。
cai课件。
一、以诗会友,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来以诗会友。好吗?准备好了吗?白日依山尽(),谁知盘中餐(),“泉眼无声惜细流,()。小荷才露尖尖角,()。”
2、看来大家对所学古诗已熟记于心了。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从军行》。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4、板书课题,读题,析题: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齐读题目,谁读懂了?(从军就是参军,标题中加“行”属于乐府诗。)。
二、引领学诗,理解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师:《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节课,我们一同去领略一下边塞风光,了解一下守边战士的生活状况。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
师:读准字音是读好诗的基础。来看看这几个难读的字:
(1)出示字词:长云雪山孤城遥望穿破金甲楼兰,指名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扫除了字音障碍,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首诗读流畅了。(指名两生读)齐读。
2、师范读。
师: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试一试了,行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师:是的,读古诗不仅要字正腔圆,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味道来。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再读读。
4、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哪些?(看注释、看图画、想象画面)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理解古诗就用哪种,然后把你读懂的词句说给同桌同学听。(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三、品读古诗,体会意境。
过渡:理解了诗意我们不防来细细品味,看看边赛风光,感受将士们的生活。
1、轻声读古诗,边读边想画面,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景物?(青海湖、长云铺天盖地,很长很长、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师板画)。
2、cai课件(出示雪山图):知道这雪山在哪儿吗?这觉得这雪山怎么样?(出示雪山图)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读读古诗看能从哪儿找到答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
3、师: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战士们的心情也随之暗淡了。该怎么读诗的前两行呢?(你不仅走进了边塞,也走进了战士们的心啊!)。
4除了心情暗淡,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心情?(孤独)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师:一个个背井离乡的战士来到硝烟弥漫的边塞,心情是暗淡、孤独的,大家一同走进战士们的心田,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诗的前两二行。
5、过渡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6、齐读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边塞将士是怎样把金甲磨破的?(磨破的金甲让我们体会到了征战时间的漫长,战争十分激烈频繁)。但磨不破的是什么呢?(战士们坚强的斗志)。
师:战士们有什么样的决心?既然是决心该怎么读?(铿锵有力)。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指导感情朗读:金甲易损,生命可抛,边疆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磨灭,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______。
刀光剑影、生死拼搏,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的豪情是____。
7、感悟诗情。
师: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也许一双年幼的儿女在一次次的呼唤父亲回家;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的让黑发染霜。你能替将士们告诉他们的亲人为什么誓死不回家吗?板书:精忠报国)。
8、练习背诵。
(1)过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边疆将士的豪迈情怀,谁又能像战士们那样不记住古诗善不罢休呢。
(2)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师: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塞外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守边战士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2、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其四,还有另外几首大家课后选自己喜欢的读一读,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大意。
会认16个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为”。
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讲木兰的故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欣赏花木兰的影片。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理清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站”、“征”、“扮”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讲一讲课下搜集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古代的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从军行教学设计篇十八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然后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然后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唐时已无楼兰之称。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重难点分析: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然后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七、比较鉴赏: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然后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