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将复杂的经验和感悟转化为简洁、准确的文字表达。“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写心得体会首先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清晰明了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细节,突出重点,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你所想表达的内容。”、“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用词准确、具体,避免空泛和含糊不清的表达。”、“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逻辑性,让读者能够理解你的思路和观点。”、“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观察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心得体会时要体现个人思考和独特见解,不要局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用示例和实证来支持你的观点和感受。”、“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共同体验。”、“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启发和思考,引导读者进行个人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一
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写的文字体现了他的修养、性格、学识甚至健康。也有人说,文字是人的第二外貌,就是说,你的一手好字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外貌上的不足,相反亦然。对于学生来说,一手好字能受益一生。对于教师来说,由于职业的原因,一手粉笔字,就在学生面前树立了一个形象,一手钢笔字则在学生家长面前树立了形象。我记得一位老总在电视招聘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被我公司聘用,那么以后你的每一个计划总结都必须是手写的,你说你的字好坏重不重要。
记得小时候,刚上学学写字时,还能一笔一划,写的方方正正,工工整整,不时得到老师表扬。长大后,态度有了变化,写字不如儿时那么认真,字迹潦草,有时写的字竟勉强认得是什么字,自己也知道自己写的字拿不出手,每次总想等有时间了好好练练字,可总没有把练字提上日程。还好,借着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学习硬笔书法,提高书写能力”的活动这个契机,我开始好好的练字。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练字,我有不少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1.思想重视,培养兴趣
思想重视是学习练字的关键。要在整个练字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练字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对练字意义的认识不断提高,才能有对练字的责任感与迫切感。学习练字的过程,也是从提高练字兴趣开始的,兴趣的培养与产生,一是靠自己在学习中逐渐培养;二是靠教者培养和不断观察书法作品,开展书法讲评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对这件事有兴趣,这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学习练字也是如此,有了兴趣,就愿意学,就会从写的不好,到写得较好,再到写得更好。
二、充满信心,百折不挠
学习练字,首先要抱定能学好的信心。同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即准备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并要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唾手可得的,写字也是这样的,肯定会遇到困难有时在一段时间内会有进步不大的感觉,我们不能因此而以为自己不是写字的料子,自暴自弃,这时千万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轨道。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字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一定要经过练习才能会,才能好。练习写字当然是用手,可是同时要用心,心到手到,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写字的技能就掌握了。”可见,学习硬笔书法,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锻炼。
三、端正态度,心平气和
学习硬笔书法,需要你在心情平静之时练习。因为书写时人的精神集中,排除了杂念,一心钻到写字中去了,听凭心手相应,笔纸接触,这样长期的书写训练,久而久之会使人的身心处于平静状态,其情绪达到了宁静安详的境地,心态平静,办事自然就没那么浮躁了。在书写每一个字的过程中,让原本浮躁的心得以平静,释然。在字里行间中,练字者能够感受到中华汉字的气韵,领悟做人的道理。所谓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正是这个道理。这样既练了字,又培养了性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写字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普通的一件事。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字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重视书法,把字写好,写漂亮,有利于人际交往,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有助于学习和工作,有助于学习毛笔书法,有助于审美情操的提高。学习硬笔书法,写好字将是受益于终身的大好事,一手好字陪伴一生幸福,其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应该好好练习硬笔书法。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二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一门艺术,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不久前,我读到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深受其境界的熏陶,颇有些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与练习,我领略了书法艺术的奥妙,对于改善书写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培养耐心也有了深切体会。
首先,书法艺术教会了我如何改善自己的书写习惯。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他通过行、行间、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展示了非凡的书写技巧和造型美感。在根据这篇文章进行模仿练习时,我不再仅仅追求笔画的准确与工整,更注重每一笔之间的连接与变化。通过锻炼书写的速度和力度,并逐渐掌握书写的规范和技巧,我的书写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潦草而随意的涂抹,而是更加细腻而有力的字迹,这让我不禁对书法的精髓产生了更多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书法艺术提高了我的审美情趣。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需要的是思想的准备和灵感的提供。在阅读《兰亭集序》时,我被王羲之的行笔之道和造型之美深深地吸引。他在字的造型上追求自然流畅的美感,他以力道的忽进忽退,变化万千的笔画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形态。在文中,他用一种流畅的笔法,又富有抒情的词句,通过对笔法的不断揣摩和模仿,我渐渐明白了审美的核心是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艺术表达。这种审美情趣不仅影响了我的书法修习,也在生活中提高了我的审美水平。
再次,书法艺术培养了我的耐心。在练习书法时,我不仅需要对字体的规范有所理解,还需要耐心地跟着样帖,慢慢品味每一笔的用力与笔画的方向。通过多次的练习,我慢慢明白了书法修习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每一次真正认真去书写一幅作品,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正是这种反复练习的过程,我慢慢培养了耐心、恒心和毅力。在书法的世界里,这些美好品质将伴随着我终身。
最后,书法艺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现的境界,是一种超越尘世的思考与追求,这种背景境界催使我进一步投入到书法的学习中。透过笔墨之间的沾染,我沉浸在这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之中。每一次放下纸笔,我都觉得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净化。因此,书法艺术对我的影响不仅是技巧的培养和学问的提高,更是一种心境的修炼和境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与练习,我看到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和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改善书写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培养耐心,书法艺术使我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和启迪。未来,我将继续沿着这个道路,持之以恒地修习书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艺术领域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境界。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三
听了带玉校长的硬笔书法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下自己的收获:
一、要有正确的执笔方法
要写一手好字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握笔方法,这是练字之前必须要学会的,这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十分重要,务必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右手执笔,拇指、食指捏住笔杆的中下部,距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位置,拇指和食指基本形成圆形,中指指甲盖内侧托住笔杆,六棱铅笔,手指握一个面空一个面,其他两个手指自然弯曲并拢,起到支撑手掌的作用,五个手指的指关节略弯曲,掌心虚圆,笔杆略往虎口倾斜,捏笔不易太使劲儿,手背与本子上的竖线平行;运笔时食指、中指、小指要协调统一。
二、良好的学习方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基本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基本笔画练习;主要学习正楷的笔画。第二,独体字练习;主要是通过把每个字、每个笔画的位置、比例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给出准确的定位,运用自如,因为这些字是组成其他字的基石。
第三,字体结构特点分析;在所学的独体字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出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做左右偏旁的时候、做字头和字底的时候等,在字的不同位置时的变化,总结出其规律,教给我们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各位共勉,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事、前辈指教,我必当虚心接受,虚心学习。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四
书法是门博大精深的奇特艺术,它充满了各种形象的美,各种风格的美,以及人们从世间万物中提炼出来的美等等。它的内涵很丰富,让人捉摸不透,至今还有许多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它既看形,又重意,说白了就是要有精、气、神,要感悟所写的情境,融入其中,有神韵、有美感的字,才是优秀的书法。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在5000年—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文字。当时的文字已经可以明显清楚地表现其中的含义了。其实,早在8000年前,在黄河一带的陶器上,有较多的符号,这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的混沌结合,是汉字的雏形,也就是最早的文字,再后来的贾湖遗址更是把中国的文明向前推进20xx年。
我觉得学习书法有很多益处,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可以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继承书法这一传统,我们有责任将它向全世界传播,让大家都了解这门优秀的艺术。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五
6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被派遣参加了由栖霞市教体局在庄园中学举办的首届栖霞市教育系统“书法名家进校园”首届骨干书法教师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促进“书法进课堂”,来自全市中小学的老师,聆听了来自于烟台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家协会、栖霞市书法家协会的诸位名师的讲座,他们就书法的历史、与写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
三天的培训时光,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犹如白驹过隙般短暂,但我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培训中,通过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的美术教师,此次培训不仅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所在。
在培训中,指导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崭新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学得好。我对于书法的爱好,平时也就是凭兴趣写写画画,照猫画虎。而现在才知道那是狭隘的认识,是单一、片面的认识,是非常好错误的认识。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是门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要想在书法上有些成绩,首先得会观察,观察将直接影响到写字的准确度,只有全身心的“进入”字帖才能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做到了,要会读贴,读贴要读到字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要读出每一笔画的特点,读出笔画的律动和节奏。读贴读准了,就可以临帖了,当然,这里的临帖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尽量准确地还原古人的用笔,临帖的时候要入贴、入骨,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筋”“骨”“肉”俱在,才不会和古人的字看似两张皮。观察、读贴、临帖之后进行仿作,仿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进行加进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
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是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普遍所达成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传递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传承祖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责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我觉得学习书法有很多益处,它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习惯,同时还有益于意志的锻炼;可以学到文字、文学、历史等各种知识;可以受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继承书法这一传统,我们有责任将它向全世界传播,让大家都了解这门优秀的艺术。通过学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临为先;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为径;学习书法有“苦”、有“乐”,是苦中求乐。
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高。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我从开始练字一直看的是褚遂良贴觉得喜欢他的字所以百写不厌,只有自己喜欢才有耐心,心静坐下来仔细写,由于我学的时间短字体不太好,以后我多加练习希望更进一步。
而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书写方式面临着电子商品的空前挑战,汉字书写水平的群体化下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新技术的冲击并非导致人们书写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崇尚快节奏和新鲜感的现代文化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忽略古老汉字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也逐渐钝化了对汉字独特美感的审视能力,对传统汉字文化缺少一种心底的珍视和敬畏。针对“汉字危机”,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普通高中设置书法选修课程。根据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部分做了一些调整,明确要求加强写字教学,第一学段规定“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对中小学生而言,书法课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对于国家而言,书法课不仅提升国民素质的要求,更有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滋养子孙的现实意义。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学生的书法教育是和老师分不开的,要想“书法进课堂”顺利开展,在学校里开设书法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市教育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合青海省书法协会开办了西宁市首届书法教师培训班。我想这也许就是开办此次教师书法培训班的根源所在。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我们年轻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12月14日,在这个不寻常的季节里,我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培训。我们一行11人踏上了北京诚敬仁(别称通州「小院」)书法学习之路。
应该说我们是迎雪而去,踏雪而归。归来时行囊中已是满满的果实。短短十五天紧张而又快乐的书法培训中,既有杨淑芬老师讲座,又有杨淑芬老师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指导,内容充实而丰富,形式严谨又不失活泼。犹如冬日的阳光,温暖、明晰地指引着我们书法教学的方向,指引着发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小院」的温暖,以及教师的亲切和和蔼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以洗礼和提高。
教师为人师表,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能以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书品如人品」,静心品读杨淑芬老师的书法作品,聆听杨淑芬老师的讲座,无不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在通州「小院」里,杨淑芬老师以她的魅力和深厚的书法功力,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辅导老师们的耐心指导,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书法艺术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之一,在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中如一枝奇葩长盛不衰。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它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是传统艺术殿堂的瑰宝。以学书为乐,在泼墨挥毫之间,契入「技近乎道」的内在精神。
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中蕴含着的艺术修养,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呈现出的和谐之美,细细品味,能让我们心情放松,感受身心灵的安宁闲适。在学习期间,杨淑芬老师的教法独特,方法简便,几乎人人能上手。
首先练就「永字八法」基本笔划,由点入手,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法,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笔特质,并体会将身体放松的力量送到笔端。稍加练习,即能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灵活驾驭毛笔。再配合十种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间架要领。
一般初学者大约在一个月后就能书写一手漂亮的正楷,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法,再临摹各种书帖,即能随心应手练就一手好字。我们每天都要练习书法8个小时左右,从中也真正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本次培训,聆听了杨淑芬老师特色书法的发言,无一不让我感受到「特色――专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提倡以书法为特色,全校全面铺开书法教学,将书法教育做得深入而细致。从技法到文化,从习惯到情感等方面都能得到培养。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创新教育。我想,像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起到了促进作用,又有特色的,就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教师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和做好这项特色工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老师们可饱读诗书名帖,潜心钻研书法,做事严谨扎实。
老师绘声绘色地解析着如何为人、处事等生活中的大智慧,听杨淑芬老师的讲座,令人如沐春风。不管是她的书法也好,还是她讲课的风格,无不彰显出她独特的魅力,使我们真正获得了很多的知识。
作为书法专业教师来说,书法功底和文化修养及理论水平都是很重要的。古代大书法家苏轼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杨老师也再三强调:「书法要走专业化道路,教书法要用自己的东西和理念去影响学生,没有理论的指导,再好的实践也是低水平的。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七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濛、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八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门独特艺术,它既有严格的规范,又有无穷的创意空间。我从小就对书法十分着迷,近年来更是加深了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通过不断的练习与领悟,我对书法的体会也逐渐丰富起来。
首先,书法教给我需要细心和耐心。书法是一项需要极高专注力的艺术,需要我们仔细地观察每个笔画的形态和结构,对于每一个字的构造和比例都要有严格要求。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我不断地修正每个笔画的位置和笔体的大小,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笔法达到更高的精确度。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一丝一毫的不放过,这种过程深深地影响了我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
其次,书法教会了我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书法是一门以形神兼备作品为追求目标的艺术,它要求作品的运笔流畅、字形美观、且具有独特的个性。对于一幅好的字帖,我会仔细地品味每一个笔画的韵律和每一个字形的美感,从而更加熟悉和理解书法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同时,我也意识到美不同于完美,一些特色和瑕疵也能给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我开始更加积极地欣赏和发现周围的美,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书法教会了我对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其独特性和个性。虽然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需要遵循,但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造力的发挥。每一个文字形态的变化,每一次偏旁的组合,都可以留下自己的印记。通过这种发挥和创作,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自己的特点和潜力,并开始努力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才能。
第四,书法让我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力量。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智慧。通过学习书法,我深入了解了古代经典典籍中的许多名篇名句,感受到了每个字背后的人文底蕴和艺术魅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美化生活,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最后,书法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书法的修炼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勤奋的练习,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要精心雕琢,任何片刻的懈怠都会留下瑕疵。通过书法的学习,我开始学会并且喜欢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克服困难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更加珍惜成功背后的辛勤付出。
在书法的世界中,我得到了许多美和启迪。书法修身养性,开阔了我的心胸和眼界。它让我学会了细致和耐心、欣赏和创造、感受和坚持。通过书法,我理解到美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我将继续努力在书法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造诣,以书法的艺术魅力去影响和感染更多的人,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九
在开学的前三周,我学习了书法。同大一下半学期的书法大体相同,主要是学习颜真卿的颜体。但是练得时间太短,成效并不太大,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勤奋练习。在学习书法,阅读书法史的时候,要学会从不同的书法形式后面找到古人都遵循的法则。这种法则,虽然在外在形式上的表现,历代不同,各人相异,但其内在的规律法则却是一样的。学习书法,很重要的就是从点画用笔上去找古今一脉相承规律。
历代大家都很重视写楷书,学书法的人不能在楷书体会到多少书法规律性东西于其他书法是不会体会很深的。除了实用以外,楷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书法最基本规律和完备的笔法。楷书让人静下来注意每个点画的动作,细节,尽量把每个提按转折做到位。长期靠这个养成的用笔习惯,让人手下的感觉微妙而细腻。结合历代大家对不同人物书法的品鉴,用心比较和体会里面的高低好坏,去认识书法最基础本质的东西。还有就是要把不同的书家多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矫正自己,依靠的就是不断深入的读帖和临帖。
用笔尤其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地方。不管写哪种书体,行笔必须自然,动作必须连贯,笔势要畅,势圆笔方,势方笔圆,整个动作就像打太极一样,动作要有节奏,要合于自然。行笔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笔要留得住,杀进纸去。不能有含糊的东西。顺着心中的节律,从胸有成竹到胸无定数,自然生成。写唐楷有收获,再写魏碑也不会有太大障碍,只不过用笔更方一些。它的笔势是一致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学艺术的三个层次:一,技法上的学习;二,视觉形式的研究;三,精神层面的修养。写褚的楷书,用笔的时候,要注意笔锋的变化,敏锐的捕捉笔尖入纸,行笔,出锋的运动轨迹,要充分发挥出笔毛的弹性。点画”是动作,蕴含有基本的笔法和动作在里面,过去的人对书法强调动作,笔法。用“线条”来讲书法是讲不彻底的,因为书法根本不是线条。
好的书法能表现出作者人生,生命的体验。无论文学,还是书法,既含蓄又直接。好的作品我们会感受到它无拘无束的情感流露,无障碍,随心所欲。初学一个帖,点画和点画之间一下很难摆顺,这需要我们去找规律,一点一画,一撇一捺间每个大家都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找到了,才能深入。写一个字,切忌把每个部分孤立起来,要做到协调,整体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有很多窍门,道理在里面。
临帖时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要让笔把自己左右了,要用笔,自己左右手中的笔。下笔要善于找参照,大胆落笔,随时调整,锻炼出前笔有缺憾,后面的点画能补救回来的本事,字的形要控制好,也在于善于找参照。临帖的时候自己的主观不要被帖套住,随时想到整体的关系,更加注意单个字的整体,角度的大小,长短,笔划之间的配合。从大的方向把握住“度”,再从细节上深入。褚字圆转多,笔划多的字方折少,点画少的字方折多,这样整个字,整篇字都能挺得起。颜体字是下面收得比较短,重心下压。复杂多折画的字,多数折要削弱。强调度,一个字强调只能一两个点画,要有主次关系,整体决定细节。
在这三周的学习中,我练习的颜体和柳体没有区分。书法史一门长期的练习,需要钻研和静心学习。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
通过书法学习使我体会到既锻炼了眼神,又开阔了智慧,是用脑、用手,用眼,同时运动的好方法,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临贴要有几篇,几十篇地反复推敲练字,对照字帖,不仅要写得像,更要写得好,写得精,要求精益求精,细了再细,不可马虎应付,也不可随意造字,在临贴动笔前首先要读贴,因此,读贴是临贴的前提,只有在理会的基础上再运笔,以隶书系统的某种基本形态,以此为临习的范本,灵活调用隶书的各种字法和各种笔调去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曹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以汉隶的篡书简化演变而来,字形由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弯变直,出现波挑以依势变为横势,笔画在篡书的直、曲、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撇、捺、钩、挑、点、折加上横竖,汉字的八种笔画基本成型,同时汉字更为简化,笔画更为规矩,长短更以丰富多彩,其文字字型写现代文字大同小异,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字及书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隶“曹全碑”是汉碑中挑鱼盛誉,以风格飘逸多姿,结构匀整,著作于世。
古人评说“曹全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沟神品也”,其结字习整,透阔典丽,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的一路书法的典型。
隶书的'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字型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运笔更为简短。
隶书也是日积月累靠许多人共同创造的。汉隶蕴含着一种特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的雄健的力量,精美绝妙的汉隶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而纯粹的艺术形式,继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于培养人的品格修养和审美情操具有独特的意义。《书法》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书法的历史渊源、基本功及其技法应用,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从中体会到了书法的美学魅力、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以及书法对人的心灵修养的影响。
第二段:书法美学魅力
在《书法》一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书法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点。通过点画的运用、结构的布局、墨水的运行,每个字都干净利落、活泼而富有情感。在欣赏字体的同时,美学的原则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书法的美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既承载了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又带有一定的神性。这种美的迷人之处,使得书法作为文化载体和审美形式,能够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第三段:培养耐心和毅力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深切意识到耐心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耐心地描绘和练习,只有付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时候,我在书写某个字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反复操练才能掌握。通过不断地重复,我意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这种耐心和毅力的精神也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学习、工作等。通过学习书法,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不懈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第四段:书法对心灵修养的影响
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通过它的习练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性情和个性。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沉浸其中,这种专注的状态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灵,减少内心的烦躁和压力。书法让人们亲近自然,沉静心神,促使人内心变得平和宁静。同时,书法又将人的情感与笔法融合在一起,通过字体的线条和结构表达出人的个性特点。通过练习书法,我逐渐发现自己的内心得到了释放,焦虑和急躁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书法对于我的心灵修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结尾
通过《书法》这本书的学习,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书法所蕴含的美学魅力、其对耐心和毅力的培养、以及对心灵修养的影响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通过笔画的练习,我也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书法技法,在自己的书写中能够更加注重笔画的墨韵和结构的布局。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研究,我相信我会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更为纯粹的美感和内心的宁静。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时间像一位旅客,匆匆的来,又匆匆地走。转眼间,又到了暑假,在暑假里有很多同学都去上补习班,我也不例外。
这学期我写字竟得了个“第一名”。刹那间,我臭名远扬,传过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我为了今后不再得“第一”,我决定去学书法。
我去学书法的第一天,我准时到达老师家。这天,老师教我写毛笔字,老师先教我如何握笔:大拇指、无名指、小拇指按作毛笔的一旁,食指和中指按住另一旁。写字时毛笔要与纸垂直……老师细心的滔滔不绝地讲给我听。等老师讲完了话,然后老师在纸上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横线,接着老师让我模仿他画横线。我心想:不就是画横线吗,太简单了,就连三岁小孩也都会。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我画第一条横线时,刚下笔横线就歪了,第一条画好了,但简直就不象一条横线!我想:万事开头难,第一条画不好,我画第二条。谁知,第二条也画不好。这下,我可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了。这时,老师走过来,他细心的指点我。他指点后,我再画了一条横线,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的画出了一条横线了!我欣喜若狂。
写字犹如是干一件事!起笔犹如一件事的开头;行笔犹如一件事的经过;收笔犹如一件事的`结尾!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写字水平一定会像雨后春笋——节节高的!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书法是一种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国书法主要是指中国汉字的书法包括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而日常生活中指的书法不特别说明是指软笔书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生生不息历数千年而不衰。
与书法结交开始接触书法是在10岁左右吧那时候在乡下的外婆家本来课表上是有书法课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课都会被老师占用或者是数学课或者是语文课。也许是一种幸运我们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个爱好中国古典文化青年同时他自己对软笔书法和国画有一定的造诣。所以当时我们的书法课就成了真正的书法课每周有两节然后下课的时候一群大花猫从教室里面蜂拥而出。开始的时候手无论怎样都很抖写出来的字歪歪的有时候看着看着然后就觉得挺好笑的。后来老师跟我讲我可以垫左手在右手的手臂下面这样我手抖才好了一些。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字写得很不好看于是就自己在那儿认认真真的练突然有一天老师居然对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我的字写得还不错。当时真的好开心完全没有想到的。学了一年我的字也有些长进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我们也没有再写毛笔字了。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举办书法大赛想到我曾经也是学过一年的娃娃于是就报名了。当时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不会然后老师就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结果当时怕出丑在比赛前还好好练了一下也是本来就没有学多久底子很薄结果写的字跟别人都不能比的。我记得当时有个比我们大两级的学长写的是大篆吧觉得好好哦。后来学校还发奖了那个学长是一等奖好像我是三等奖就是所有参加的都有的奖鼓励奖嘛。
上学期的时候一个好朋友选了书法课她是觉得好玩吧就学了。结果练了很久字是有蛮大长进的但是她跟我讲很多去学这个课的都是有基础的娃娃他们那些写得很好而且上课的时候要拿很多东西不是很方便。我本来有点想学的还是想重温我未完的的书法历程嘛。但是我又犹豫了万一老师要求很高怎么办万一我写得不好怎么办后来在寝室同学的鼓励下我选了这门课我还是想要尝试一下的再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点底子的我也是学过一年的嘛还参加过比赛的嘛。然后就开始我的小学期书法课了。看到老师的时候我还比较放心老师看上去还是蛮好的讲课比较注重细节我也可以从最基本的笔画从新开始学我相信只要用心学用心练我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对书法的理解,首先我们以前都是写颜真卿的字字呢就将究的是笔划饱满、字形飘逸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学期老师为我们选择了赵孟頫的字作为学习的模板我们现在还谈不上创作基本功都没有学好何谈创作。
书法讲究的是中锋运笔赵孟頫的字也不例外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都是中锋对于偏锋只是辅助可以使用这样子这个字才会有层次感。赵孟頫的书法特点一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在学习的过程中书法要注意的几点
1、基本笔画的一定要到位就想建房子一样如果从下面开始从原料就不合格那么建出来的房子会怎么样就像史玉柱先生在上海间的那栋摩天大厦面临的只是倒塌的命运。
2、结构要好。如何使字整体看起来有美感有赏心悦目的.舒适那么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而结构的的把握可以根据书法家的字体结构。首先看字的外框是个什么结构对于不同的字字的外边缘连成的框是不一样的同时还要注意留白对于空隙要是处理不当字就没有立体感会让人看着不舒服这就不是艺术了还有就是注意笔画的轻重为了要使字的整体看起来更美观所以字的笔画有着粗细之分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是这样会有层次感不会产生单调死板的僵硬二是这样可以使字的重心在字的中央这样字才会有力度感。
3、注意细节的把握。对于不同的字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即使使字形差不多的字也会有很
1、坚持所谓的坚持就是胜利对于书法有的人觉得很耗时间或者有的练了不就就搁下了觉得这个很难写好。实际上我们可以坚持一下我以前写的时候也是很不好的但是我没有杂念所以一直坚持至少在我的小学老师眼里我写得当时还是班上比较好的。
2、方法。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老师来教这教的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既然前面的很多烈士为我们铺好了路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开辟一条完全不知道结局的路。好的方法是通向目的地的捷径我们可以花费更少的代价来达到同样的效果的时候就选择好的吧。
3、思考。有这么一句古话嘛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既然人类有了这个特殊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利用。在思考中才会有成长在思考中才会一点点的超越超越自己也超越前人。
4、了解我们的老师。了解我们学习的这个书法家我们现在学习的是赵孟頫那我们就需要了解他。都说自如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字体那么与这个人的性格是很有关系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我们了解了我们的老师我们才会体会他的心境才能做到学的高境界。这就是我的学习体会了。我希望自己以后还能坚持练书法也希望自己的书法会写的越来越好。
对书法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可见,书法是门艺术,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仅仅一中午的时间,老师们基本功的扎实、精彩的课堂及对如何让学生来充分的感受这门艺术所激起的浪花,让我身为一名语文老师而自惭形愧。
初入独树小学,走道旁边展示的一幅幅学生书法作品在悦耳的轻音乐中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流淌入我的心扉,顺着这些灵动的汉字我来到了手握钢笔的孩子们身边,孩子们规范的坐姿、认真观察的眼神让我对展板的上的作品有了大概了解。步入会议室,陈老师和准备上课的学生已然准备好,桌子上放好的字帖更是吸引我的眼帘,情不自禁的和同事快速翻开,“哇,这是陈老师自己写的?真是行云流水、字字珠玉啊!”“学生练得是自己老师写出的字?”“这里的书法学习氛围可真好。”一声声赞叹不绝于耳。
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仪态万方、超凡脱俗,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姿容卓绝、倾国倾城;因为有了汉字,“母亲”于是美轮美奂、艳光四射。汉字无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虽然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明白,但是我们怎样让学生爱上这门艺术?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却是一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一中午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也是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普遍达成的共识。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平时要坚持练字,掌握这一专业技能,不仅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会给自身增加底气,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勤学苦练,产生兴趣。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对学生讲,并不是练一百日的字就能成为书法家,而且要持之以恒通过勤学苦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中十分钟的写字环节,严格的要求,由易到难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指导和训练。然后,每天的家庭作业留几行练字来提升学生的手上功夫。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学生的功夫日益加深,运笔日益娴熟,兴趣也就日渐提高。接着可以结合学校的假日活动、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形成一种勤学苦练的好风气。学生的字写的漂亮,可是一直藏着,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这对学生学习书法兴趣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所以,老师要在适当的机会为学生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或参加书法竞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心理得到满足,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更有信心的继续努力,才会发愤地练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