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专业19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或其他阅读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表达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对读过的书进行全面的回顾,并简要概括书中的主题和情节。既可以简单描述书中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突出书中的思想和情感。其次,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表达读后的感受和心得。可以谈谈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也可以谈论书中的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态度。最后,还可以将读后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探讨书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下面是一些读后感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一
本书是《中国少年报》高级编辑卢勤所著的。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音姐姐”栏目,多年与孩子及家长们接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很有发言权。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第一章节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日趋重视,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就在这种心态下,驱使家长犯了不少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会抱怨,同样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聪明,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发展的浅力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收获成功。孩子不会的,你再说一遍;孩子不好的,你慢慢引导他改正。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一步到位,一下子成功的。
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浅能”。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四种原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个章节,卢勤主要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王晶女士的育儿经验作为案例,记录王晶女士是怎样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棒孩子。当中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王晶的女儿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女儿哭着喊着,可是王晶最终还是没给孩子开门,而是让她一个人走回了幼儿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个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告诉我们:“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一本提倡换位思维的书,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换位思维的产物,很少有说教的词语和空洞的理论,而是完全从一个个形象的小故事出发来阐明事理,同时提供非常多的操作细节经验与读者分享。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但是阅读本说时,一段段活生生的案例,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感叹到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呢?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异常重要了。言传身教不仅是行动,更要看效果,而好的效果和正确的策略方法是连在一起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引的方向。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二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作者:绿萝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在性格及心理上的种种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无处下手。《告诉孩子你真棒》虽然是写给父母的一本书籍,但是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以深深的启示,使我们的教育工豁然开朗。
一、夸,就是给孩子以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二、信,就是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能行”。
书中讲述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也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来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仔细思量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学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为教书而教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应该要用书中说的要用“我能行”激励孩子,就要坚信孩子“能行”,放手让孩子去实践,亲身体验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像卢勤那样爱孩子爱我们的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学生,让学生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学生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让“我能行”陪伴学生成长,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在许多伟人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拥有自信心的学生是幸运的,只要你再为他加点劲,他就能展翅飞向天边,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需要你去用心去鼓励,用心去启发,才能为他指出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光明大道。
总之,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成功,要经常鼓励孩子,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我们不苛求每一个都像伟人那样,成就一番宏伟大业,但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激励下,树立起最起码的自信心,无论何时都能说出:我能行。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三、放,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把孩子固定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孩子渴望得到自主的发展,而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为了不让孩子多走冤枉路,就主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无意识当中剥夺了孩子体验快乐的权利。其实,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发展,让他们在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感,给孩子们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我们要想学会放,就必须成为孩子的观众,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其实孩子在学习的路上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身边有一位“督学者”。这会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压力,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使其原有的兴趣和一点点的主动性都会消失掉。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在孩子的面前,为孩子的成功喝彩,孩子就一定会喊出“我能行”。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三
从教至今已有一年了,这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许多,也感悟了很多,要想成为一位好老师我真的远远不够,我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多看书,看好书,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暑假期间我就找到了这样一本好书,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看后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孩子从来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老师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不断开创新的光辉领域。
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我是在与朋友对话,是在面对孩子那一双双渴望、期待的目光在说话,面对父母那一个个充满困惑和忧郁的面庞在说话,用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新时期、新事物扑面而来,孩子在不同于前人的新环境中生活,他们面临的矛盾、问题常常超出父母已有经验。许多的父母常感到苦恼和困惑。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给父母的忠告。首先改变自己,千万不要跟孩子较劲,把对抗变成对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才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孩子心灵成长的需求是什么,则样去挖掘孩子的潜能,书中都有很精细的阐述,书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当代家长是极其受益的。
聪明的父母不应希望孩子一辈子不跌倒,而是要培养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我们的责任是给孩子帮助、支持、鼓励,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读过这本书后,你将会动的如何去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得法、更巧妙、收效更大!
这真是一本启人心迪的好书,值得更多的人去欣赏,感悟!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四
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我想这是很多父母考虑过的问题。
当我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看见小学生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习四处“奔波”,我认为那是不可思议的!我有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当我的孩子快乐的跨入小学的校门,看见有的家长们喊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无法理解!因为我有我的教育观,我希望我的孩子快乐学习生活!
但是,当我周末还快乐地象小鸟一样,带着我的孩子到处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当我时不时沮丧着,看着孩子在学校里的一次次成绩的时候,我开始犹豫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了。
现实似乎让我迷失了原来的方向。
我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好似掉进了万恶的“漩涡”,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班主 任唐 老师在孩子作业上的批语——“太多了吧!会增加孩子负担?!”(前一天我给孩子的听写作业,整整三张纸!)这让还沉浸在对孩子听写结果不满的我,顿时有了一些不知所措。
翻开“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其中“小和尚打油的故事”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厨师的苛刻要求,给小和尚带来无比紧张,结果油洒了一半;而老和尚注意的是过程,结果小和尚心情放松,碗里的油一滴未洒。”我恍然大悟,想起 唐 老师的批语,在孩子作业的签字栏欣然写下:“ 唐 老师,您好!昨天确实给孩子听写太多了……但孩子坚持的态度让我感动!……我觉得您是从关心孩子长远发展来考虑的,是正确的提醒,所以我一定听取您的建议!谢谢您!祝您全家幸福安康!”我想这就是 唐 老师和卢勤的书给我带来的改变。
当我看见孩子的分数,我不再一味地责备,而有了一份坦然,因为毕竟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
那么,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成长?我应该给她怎样的幸福童年呢?
有一次,班主 任唐 老师因为改错了我女儿的试卷,在班级群里表示歉意。本来为孩子能够得到满分想回去夸赞下孩子,告诉她“这是她努力的结果,她有多么了不起!”——虽然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因为改错了,她的满分已经不存在了,那回家我是应该表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这成了我思考的问题。回到家,只见女儿欣喜地拿出试卷( 唐 老师的良苦用心,没有涂改掉之前的100分),满嘴堆笑地说:“妈妈,满分哦!”我先是一愣,但立马笑了,因为我知道,我的教育契机又来了。“知心姐姐”告诉我“一个人的习惯、为人处世、道德品质不能马虎,品格是支撑人一生一世的关键。”那么,我的孩子应该“品格胜于分数”!我笑着说:“是啊,真替你高兴!不过今天你们班有个小朋友的试卷, 唐 老师不小心改错了一题,所以原来他的100分就没有了;但是 唐 老师勇于在班级群里承认自己的错误,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女儿听了沉默了。我又接着说:“是不是你啊?”女儿抬头看了看我,怯怯地小声说:“是的!”我开心的笑了:“你很棒哦,勇于承认错误很了不起,能够诚实地告诉妈妈,你更值得表扬!就像 唐 老师一样!”女儿和我相拥而笑,说要好好订正试卷。这一切比起满分,要更来得珍贵啊!
“育人先育德”,诚信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线?我想明礼诚信、老老实实做人,这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
想起这快一学期的时光,孩子和我的点点滴滴;想着班主 任唐 老师简短精辟、一语道破的中肯话语;想着《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讲述的很多教育艺术;当我面对孩子的时候,我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睿智。我可以理解我的孩子,相信我的孩子, 相信她是有潜力的,相信她的今天会比昨天强,相信她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信她懂得感恩,相信她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总之,我庆幸——“有个女儿真好”!
我爱她,一定会陪着她找到这些“幸福”的源泉,让她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生!这就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五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
一位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内心封闭而想到了轻生,企图在西客站跳楼自杀,经过民警几小时的规劝才被救下。某大学一位年轻的数学教授,只因学生对他评分不高,觉得没面子,就在大学校园内的树林里上吊自杀。
大学的文凭,受人尊敬的工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更没有带来成功,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懂得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那么,什么是快乐?
有位心理医生做出了最精辟的解释:快乐就是“我的思想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
有位妈妈对我说,她有两个儿子,因为心态不同,命运就大不相同。大儿子心态不好,遇到什么事总说:“太糟了!”小儿子心态好,遇到什么事爱说:“太好了!”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带小哥俩去公园玩,不巧那天公园关门了。大儿子说:“太糟了!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一来就关门!真气人!”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小儿子却说:“太好了!我可以到别处去玩,也许别的地方会更好玩儿!”他跑到小树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蚂蚁搬家,玩得兴高采烈。两个儿子长大了。大儿子找了个对象,他觉得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处处不如意,整天不高兴,后来离婚了;小儿子成了家,他觉得媳妇又好看又贤惠,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你看,”她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不偏不向,为什么他们的命运如此不同呀?”
我说:“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人的痛苦和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决定的。”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
成功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对“成功”新的理解,是从双腿残疾的“网络中学生”王焕生的成长经历中得到的。
王焕生1984年出生在北京通州区一个普通家庭。进入小学刚一个月,同班两个同学打闹时碰到他,导致大腿骨骨折,更不幸的是骨折部位有一个病灶点,被医生诊断为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从7岁开始,王焕生每年365天有100多天是穿着石膏“裤子”卧床在家,连身都不能翻,即使是拆掉石膏也必须用双拐辅助着走路。9年当中,焕生经历了8次大手术。从小学到中学,尽管他在校读书的时间只有一般人的一半,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且成为一个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性格坚强、勇于拼搏的'共青团员。
“发现孩子有病,您和孩子是怎么面对的呢?”我问他的母亲。
“只能靠自己!我一直是这样告诉儿子的。”焕生的妈妈这样说。
孩子在第一次手术前,天真地问妈妈:“妈妈,做手术疼不疼?”妈妈没有哄骗孩子而是直接告诉他:“很疼很疼,但你要坚强,要咬牙坚持。”
手术中,他的嘴唇咬破了,牙“咯咯”响,但他坚持一声不吭,他成功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忍住了巨痛,8次大手术他都挺过来了。
积极的态度能使一个人将自己的弱点视为一种挑战的机会。科学证实,当我们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我们大脑里便会“刻镂”出一种行为模式。要是你设法把这个成功的模式重新唤起或“重放”,它就会自行发生作用。
成功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胜利,是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成功。“我能行”的人是最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在我的经历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2月,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震后四个月,受丽江县政府和县团委的邀请,我奔赴丽江灾区采访,并继续推动“手拉手”活动。
当时,我骨折的右腿刚好,又提着一个笨重的没有轮子的箱子乘飞机。不巧的是,上飞机前需要在停机坪上走一大段的路程。我走上几步,便停下来歇一歇。
“要是有人帮我一下就好了!”这个念头刚刚在我脑海闪过,我身边就传来一声关切的问候:“你需要帮助吗?”说话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
我心里一阵感激,不由自主坦白地说:“我需要帮助!”
他二话没说,利索地拎起我的箱子,朝飞机走去。在机舱口,他又问我:“你坐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于是,箱子被放在23排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上。我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这位先生已经穿行在机舱拥挤的人群之中了。
“你需要帮助吗?”路途中,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回荡着,我的心里也一直涌动着一股暖流。
作为父母我们只知道一味的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就知道让孩子“学、学、学”从来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简单粗暴的方式时常也会发生给孩子造成了恐惧、害怕的心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每天都在压抑的生活中度过,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重新树立正确的教育思维。
书中讲了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时常的给孩子加以鼓励。增加他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他知道从学习中找到知识的乐趣,不能让他厌倦学习,例如孩子的字写好了,你应该说儿子你的字太漂亮了,题做的对应说你真棒,做错了也要耐心的教导耐心鼓励说,()要努力学,我儿子是最棒的,一定能做做对,加油!只有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激发他学习的潜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样也是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和鼓励孩子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发挥自己完善自我去挑战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谢老师给我们读书的机会让我们懂得了去怎样的教育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让我们共同携手撑起属于孩子的一片新天地。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六
上个月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卢勤著作――《告诉孩子你真棒》,当时就有一种急切拜读的渴望是因为这个题目吸引了我。读完此著我深深感到正如余心言老师所说的:教育孩子做的得法、巧妙、自然,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回顾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我也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的教育中,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此略表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感悟一:一位名人曾经一语中的地说,什么是教育?当遗忘了学校所教的知识后遗留下来的,那就是教育。
可是,教育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不还是汲汲于往学生的头脑里硬塞能够获取高分的东西吗?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等等未必能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是毫无热情和无动于衷的。经常听到教师提醒学生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虑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途。”
可是要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前途,就应当让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实际地做一点事情,让他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去锻炼自己。但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在精神生活中的.自我检验和自我锻炼究竟有多少呢?所以“高分低能”出现了,“杀母事件”出现了,“中途退学”出现了……更可怕的是,心中只装着这些“实际用途的知识”的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失落了做人的良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也像年幼儿童一样,往往只是被教育的对象。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样把更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更多的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少年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他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和复杂的多。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构建高尚的精神生活。
感悟二:目前农村学校跟城里学校有很大差别。从农村中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有60%以上永远离开了农村而一去不返,出身农村而在高等院校毕业的人则有90%以上成了城市居民。如果这一部分人继续离开农村,那么农村的生产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整个社会的利益会受到很大影响,也谈不上农村的进步精神生活的提高。
为什么常常看到,一个儿童跨进学校的大门以后,只过了2、3年,就不想学习了?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活活地受罪”?更使我们感到不安的是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所报的那种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的态度,使部分班主任教师简直无法工作。
以上问题不得不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我们往往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学习一步也没有跨出教科书的框框,却忽略了我们将要做的那一切,将如何在我们所教育的人们的心灵里折射和反映出来。我们目前的教育要意识到人的差距而施教,不要为了分数而让学生在自己实在没有天分的领域苦苦奋斗,而早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教育学家和教学法家的那些善意的、聪明的忠告和建议,我总觉得很像奥麦尔柯爷爷那件倒霉的事: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种地,那等于撒下种子去喂麻雀。
我们农村的教师不仅要用知识来育人,更重要的是能够用知识的欢乐和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别人,为全面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七
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时代,今天当孩子真累,今天当家长真烦,今天当老师真难。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这些我也有真切的感受。读完“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才意识到:所谓的累、烦、难,都只因缺少了一句:“孩子,你真棒!”这句赞美的话。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
“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应该是“尊重”和“宽容”,用尊重和宽容的态度给予及时批评。我们一定要记住,学生不是教师劳动的一个简单的产品,我们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请记住批评教育你的学生请在单独的环境下进行,表扬你的学生请在大庭广众之下。
曾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老师们头痛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角落里——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换了一位新班主任,她仿佛特别喜欢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小男孩,近来出去都要摸一下孩子的头。孩子开始喜欢新班主任了,每天都渴望她来上课,成绩也就一天天地好起来。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孩子现在已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了。说起当年的老师他依然是泪光闪闪,饱含深情地说:“她是我太阳,她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
一句话,一个动作,如此朴素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的老师,我在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使得我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热爱,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越来越顺利,我也坚信只要坚持赏识教育一定能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心智健康的人才的。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八
应女儿班主任推荐,最近认真看完了《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作者是知心姐姐卢勤,书中通过作者讲述身边一件件小事,告诉家长一个个道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所有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父母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一路看下去,许多故事,令人感慨,许多细节,令人感动,许多话语,令人深思。
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只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一次周末回乡下老家,路上正巧遇上我们那儿一所重点高中搞拓展拉练跑,一个个花季少年穿着厚厚的棉服,有气无力、跌跌撞撞的向前拖行。坐在我身旁的女儿问我:“妈妈,这些哥哥姐姐怎么这么跑步啊?”想必我8岁的女儿也看出他们不在跑步的状态。更不可思议的是学生队伍旁边跟着一群爱心泛滥的家长,拿着各类小吃,保温杯,不停地对着自己的孩子讨好的问道,“还行吗?要不我们歇歇?”顿时感慨这些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成长归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体,家长不可能也不应该越俎代庖。
回想女儿成长的这8年,我一直充当一个“懒妈妈”的角色,只要是没有危险的事,都尽量放手让她自己解决,女儿自信阳光的性格也是这样养成的,通过一步步自己解决问题,她收获了宝贵的自豪感和对自我的认可,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好习惯。冬天,每次带女儿去单位公共浴室洗澡,从5、6岁起总会听到有人夸我女儿,自己洗澡,自己脱衣穿衣。女儿很是乐意自己去做,觉得自己可以,我也会对她竖起大拇指,给她一个大大的鼓励“你真棒!”长此下去,女儿将这件事做得近乎完美。可是当下我们做父母的大多数时候是放不开手的,常常担心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来,于是我们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就连刷牙也能代劳,没有给孩子留下尝试和成长的机会,不是孩子的太无能,而家长剥夺了他们成为有主见、独立自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的权利。过度的保护,只能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的干涉,只能让孩子无奈。
书中还有一段话让我深深地感触:“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里素质差的,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恍然大悟,反思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常常忘了“最短的那块木板”——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其实,正如“知心姐姐”卢勤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让不同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你真棒!”就是开启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我们要适度的夸大他们的优点,缺点在潜移默化中改正,而不是大张旗鼓的批判他的那些缺点。在女儿班上选班长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和女儿回家的路上,女儿都会重复问我一个问题,“妈妈,如果你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你会选谁做班长?”第一次问我的时候我没把她当回事,随便说了一个我认识的小孩,“那第二个呢?”女儿接着问,我又说了一个,女儿还不满意?当我最终说出了女儿的名字时,她高兴的说,“是不是因为我很棒啊!”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女儿会重复同样的问题游戏,最后都是在听到自己名字后游戏结束。赏识教育能为孩子的人生点亮星星之火,能让孩子自信的自我认可,拥有自信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们为何不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幸运的。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共有的情感。可是如何去爱,用何种方式去爱却也是我们很多父母需要审视的问题。谢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做母亲的言行,让我懂得了要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去夸奖、去赞美、去赏识、去理解、去尊重我们的孩子,去发现、去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要相信他们,敢于放手,属于孩子们的失败也要让他们去经历,因为这也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养分。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九
假期开始的时候,办公室的尹老师推荐读一本书,书名是《告诉孩子,你真棒》,作者是卢勤,她建议我读一读,也许对孩子有帮助。当时我没有立即去购买,渐渐地也有些遗忘了。有一次在书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明白了“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这既适合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也适合我们自己。
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仔细思量自己,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学不如我所预期的那样好的时候,我自己首先失去信心,并在言语和行动中表露出来,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产生我就不这块料的想法,让自信的大厦从此坍塌。
其实我也看到在生活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喜悦洋溢在脸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算了,就这样吧”、“怎么这么笨呀”、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品头论足、求全责备,给孩子带来过多的负面信息。看到沮丧孩子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通过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应该做到: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父母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父母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父母,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
上个月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卢勤著作——《告诉孩子你真棒》,当时就有一种急切拜读的渴望是因为这个题目吸引了我。读完此著我深深感到正如余心言老师所说的:教育孩子做的得法、巧妙、自然,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回顾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我也深切地感到,在我们的教育中,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此略表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感悟一:一位名人曾经一语中的地说,什么是教育?当遗忘了学校所教的知识后遗留下来的,那就是教育。
可是,教育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多年,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不还是汲汲于往学生的头脑里硬塞能够获取高分的东西吗?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等等未必能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是毫无热情和无动于衷的。经常听到教师提醒学生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虑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途。”
可是要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前途,就应当让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实际地做一点事情,让他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去锻炼自己。但是,我们在校的学生在精神生活中的自我检验和自我锻炼究竟有多少呢?所以“高分低能”出现了,“杀母事件”出现了,“中途退学”出现了……更可怕的是,心中只装着这些“实际用途的知识”的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失落了做人的良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也像年幼儿童一样,往往只是被教育的对象。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样把更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更多的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少年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他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给学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样过星期天困难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门,一下子被摆脱了各种校规和限制的自由空气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难和复杂的多。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构建高尚的精神生活。
感悟二:目前农村学校跟城里学校有很大差别。从农村中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有60%以上永远离开了农村而一去不返,出身农村而在高等院校毕业的人则有90%以上成了城市居民。如果这一部分人继续离开农村,那么农村的生产发展必将有一天会停滞,整个社会的利益会受到很大影响,也谈不上农村的进步精神生活的提高。
为什么常常看到,一个儿童跨进学校的大门以后,只过了2、3年,就不想学习了?为什么有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活活地受罪”?更使我们感到不安的是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所报的那种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的态度,使部分班主任教师简直无法工作。
以上问题不得不使我们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我们往往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学习一步也没有跨出教科书的框框,却忽略了我们将要做的那一切,将如何在我们所教育的人们的心灵里折射和反映出来。我们目前的教育要意识到人的差距而施教,不要为了分数而让学生在自己实在没有天分的领域苦苦奋斗,而早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教育学家和教学法家的那些善意的、聪明的忠告和建议,我总觉得很像奥麦尔柯爷爷那件倒霉的事: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种地,那等于撒下种子去喂麻雀。
我们农村的教师不仅要用知识来育人,更重要的是能够用知识的欢乐和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别人,为全面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一
假期开始的时候,阎笑说老师推荐家长读一本书,书名是《告诉孩子你真棒》,我开始不以为然,开玩笑说:我觉得我对你表扬的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读这样的书了。有一次在书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书中的第一篇就触动了我,“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家长往往以“爸爸妈妈都是为孩子好”为由逼孩子干一些孩子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去了美国的朋友的告诫,他说在中国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这是很好的。但不好的是,一旦开始了,家长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逼着孩子坚持下去,好象不坚持下去就说明孩子没有毅力。而在美国,家长也会让孩子学习乐器,一旦孩子没有兴趣了,家长也不去干涉,可能积累的知识到了中学用到,孩子又会重新有了兴趣。相反,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给孩子造成逆反的情绪,可能孩子的一生也不会再有兴趣。另一方面,没有兴趣的东西,是很难学好的,往往是事倍功半。通过朋友的开导和本书的深刻的分析,我不再对女儿学习钢琴的事情过问太多,这样她反而没有了压力,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喜欢的乐曲。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更是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上。有一天我女儿在qq上和同学聊天,我走过去她就盖上电脑,我说你多心了,我只是过来拿东西。我的眼睛始终没有放在电脑上,赶紧走开了。我很平静,也没问她在聊什么,过了很久,她忍不住问我:“妈妈,你不好奇我们在聊什么?”我说:“你和同学聊天,我有什么好奇的,那是你自己的自由。”她主动跟我说了所聊的两项内容,第三项是不想让我知道的,我也不多问。家长的这种不干涉,孩子反而会和你去沟通。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也是我们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如果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会造成两种恶果,第一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会很紧张,本来学得很好的也会发挥不好;第二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诚实,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甚至是物质上的奖励,孩子有可能会选择作弊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女儿在二年级的的时候生字不好,明天考试今天还要突击听写。我会说,你今天突击的功课,明天就是考满分我也不觉得你最棒。到了三年级,她的学习进步很大,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我就会说,你平时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考试的时候只要注意“认真”二字就行了,就是考的分数不高,我也认为你很棒了。带着自信和轻松,我女儿总会高高兴兴的回家,我下班也不多问,会根据她的情绪给于适当的鼓励。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不久前我们全家被三位下肢残疾的“天行健组合”乐队深深的感动了,三位残疾人进行全国巡回演出,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重新坚强的站起来。他们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但他们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跟命运抗争,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音响和动人的歌喉,令我感动的是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残缺,只有自信和魅力。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也多次让女儿去往投币箱投钱,但我告诉女儿,你这不是施舍,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歌喉赢得的,这叫自食其力。而我们除了欣赏音乐之外,最应该学习他们的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人是要有尊严的,对那些街头行丐的有体力着我们不要给于。
《心灵成长需要宣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回想自己与女儿的交流,还真是如此,以前对这一方面不太注意,以后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在百忙之中觉得孩子的事情很烦,很小儿科,面对孩子的滔滔不绝,我们应该做个很好的听众,而且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是朋友,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对症下药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我女儿就经常“关不上水龙头”,这是我们给她描述的,每当单独和爸爸妈妈谈话很开心的时候,她就打开了“水龙头”,滔滔不绝,我们全家都会沉浸在这种愉快之中。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其中,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令我眼前豁然开朗,我和女儿的相处时间很多,彼此也挺融洽,但我惊奇的发现,每当她和爸爸相处的时候,情绪特别高昂,总是有说有笑的,而且经常是他俩联邦对付我,有时候我会吃醋,我在女儿身上的付出远超过她爸爸。看到本文才知道,女儿虽然与爸爸相处时间少,但她爸爸去总能给她一个和谐的世界,能和孩子一起玩,而且很投入的玩,排除一切干扰。这是很难得的,我会努力!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人生是快乐史,也是烦恼史。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情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情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要让孩子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并做好,需要言传身教。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着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这方面是很难教育的,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因此,生活中,我首先自己培养这种人生的态度,慢慢培养孩子,她做的好的时候赶紧表扬,让她尝到改变态度所带来的愉快。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增加更多的温暖!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位朋友,她女儿的牙很歪,但小孩子坚决不去整牙,为此朋友很是烦恼,担心孩子长大后牙齿不漂亮。我就说服我女儿,让她去说服朋友的孩子,开始我女儿不肯,在我的动员下,她打电话这样说的:“琳琳,我的牙以前比你还歪,但现在好多了,我觉得你也应该整一下。”“我考虑一下”朋友的孩子说。没想到的事,第二天琳琳就同意了,而且还非常高兴地说:“笑笑真够义气!”为此,我女儿真正尝到了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借鉴书中所说的,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帮助,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把孩子培养成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二
两年前,“知心姐姐”卢勤应邀来扬给全市家长们作演讲,我也有幸成为一名现场观众。记得当天数千人的会场上座无虚席,观众席上坐满了二十多岁的年轻父母及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们。当时的“知心姐姐”也已是六十多岁的奶奶辈儿的老人了,但在讲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却激情澎湃,字句激昂,发人深思。使人不禁觉得台上站着的更像是一位正在呼唤全民觉醒的革命家。家长们每至共鸣之处,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许多家长不仅详细地做笔记,听得动情时还会悄悄流泪。
为什么一场“知心姐姐”的教育演讲,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听过“知心姐姐”的演讲,看过“知心姐姐”写的书,你会发现,“知心姐姐”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是能真正走进孩子和家长内心世界的人。
概览时下的中国家庭教育,真正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又有多少。记得社会上曾经就中国家长是否需要持证上岗展开过讨论,说的是中国家长大多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导致家庭教育出现很多问题,有人呼吁家庭教育能像国外一样上升到必修课的高度。
我觉得这个讨论,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知心姐姐”要对家长们说的话: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谁?怎样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学习成绩和成长哪个更重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发掘孩子潜能……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做家长的是否认真思考过,是否知道的做法。
“知心姐姐”在书中指出: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不能总以强者的姿势居高临下地与孩子对话,孩子虽小,却需要被肯定与被尊重。否则,不管你怎样苦口婆心,孩子也仿佛没听进去。没有尊重的沟通何以形成有效沟通?许多时候,家长如果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包括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的过错,与孩子做朋友式的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不论孩子到了哪个时期,都会向家长敞开心扉,亦会听取家长好的建议。我想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当如此吧!
记得“知心姐姐”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作为家长,我们还应当常常反思,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难道仅仅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正是我们做家长的一笔一笔在白纸上书写着孩子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知心姐姐”还在书中写到一个普遍现象:有时当孩子的表现不如人意时,家长会简单粗暴地对待。这种以强欺弱式的教育,或许短时内达到了一定效果,但它的负面作用却不容小觑——孩子也学会了用暴力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要想孩子不暴力,要想孩子不叫嚷,家长要试着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暂时出现的一些缺点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作为孩子心目中最亲的人,父母都不能耐心地正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而是希望以自己错误的方式——打骂来纠正孩子短期内的错误。这种以错制错的做法,如何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认识到自己需改进的地方,如何学会以自我驱动来不断完善自己。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在辅导孩子学习时的一个小点滴:孩子刚学的知识容易遗忘,复习时效率会不高,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将自己的着急流露出来,别看孩子年纪小,却善于捕捉大人的不良情绪。那天孩子做着算数题,情况有些不理想,不经意间,我咂了几次嘴,没想到这个举动的反作用却是“立竿见影”的。孩子顿时有些发慌,连之前会做的题也突然懵掉不会做了。由此可见,家长的耐心和肯定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反之,孩子从小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真由可能向另外一个方面发展了。
“知心姐姐”说到孩子的养育问题时,还提到“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和书中写到的黄思路一样,我的孩子在两周岁多就会很娴熟地用筷子夹菜,而且是左右手都夹得非常好,至今还记得小家伙自己吃饭时的成就感,给孩子带来的快乐远远胜过吃饭本身,孩子不论做什么事儿积极性都很高。然而好的开始并没有得到好的延续,由于祖辈的包办代替,以及孩子后期更加专注于玩儿,导致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在一边看电视或者玩玩具,一边由大人填鸭式地喂养。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了自理实践的快乐,包办代替抹杀了孩子对许多未知问题的探索能力和挑战的激情,没有了由此产生的成功的喜悦,甚至对许多问题缺乏主动认知和积极应对的能力。
所以,正如“知心姐姐”所说:要想发掘孩子的潜能,就不能惯养,不能包办代替。当我们懂得这些道理时,就应该试着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积极主动地应对一切未知,或许短期内会出现失败或错误,但孩子却因此收获了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看到一个各方面能力与日俱增的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三
第一次知道“知心姐姐”卢勤是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她的讲座――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空间,立即就被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她的语言幽默风趣非常具有感染力,把一些简单的道理通过大量的事例表达出来,你会不知不觉跟她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就会想,我该如何对待我的孩子,如何跟他沟通,如何才能不让悲剧发生,如何才能让他更加快乐地成长。
看完讲座我就去书店找她的书,买了这一本《告诉孩子,你真棒》,这只是她的其中一本,还有包括《告诉世界我能行》《写给年轻妈妈》等,都是非常好的书,不光给做父母的提供了家庭教育的范本,从中获得启示,受到触动,对于孩子,在获得理解的同时也能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成为父母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分别写了家庭教育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的办法、如何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需求、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爱孩子的几种办法、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可以说每一章都给我许多启示,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第一章和第五章。第一章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到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他们拼死拼活地累,对于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习好。父母不关心孩子是否快乐,有没有学会爱身边的人,是否具有责任感,是否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缺点,甚至连缺点都谈不上。这种对孩子物质需求无限满足,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的教育方式,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与痛苦,也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像几年前发生的某高校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会认为他太残忍。而事实上做妈妈的为了补偿他缺失的父爱,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为了让儿子考上名牌大学,除了学习,海洋在家里没做过任何一件事。他忠实执行妈妈的命令,自己一点点独立思想都没有,甚至到不小心把脑袋撞破也不知道去医院的地步。终于考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却出了这样的“伤熊”事件,做妈妈的这时候最关心的不是熊的伤情,也不是儿子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异常,而是儿子的学籍能不能保留。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面对屡屡发生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轻生事件,卢勤痛心疾首。在书中用大量的事例告诉家长:“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要以人为本,不要以分为本,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因为施比受更有福。”
书中同样也举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象担任北京国际艺术学校副校长的贺谊芳,就特别注意保护孩子小小的爱心。儿子用妈妈给买冰棍的钱为妈妈买一枚小小的戒指,这礼物微不足道可妈妈当成宝贝一样珍藏,因为她知道这是孩子的一颗爱心!这种爱或许不像100分、奖杯那么现实,但却是人生路上的丰碑,是父母辛苦付出后最殷实的收获。
北京男孩张驰是英国剑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他18岁就去英国读本科,“bbc”广播电台称他为“中国人的骄傲”。他的成功归结于父母对他道德的培养,父母认为儿子最大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父母通过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知心姐姐”卢勤的个人魅力,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知心姐姐”事业,用自己的爱心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孩子。她有一双爱的眼睛,五分钟之内就能发现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的长处。她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每个人都有很棒的地方,如果能被发现,他们比谁都不差。
正因为如此,无数的处于迷茫处于苦恼中的青少年们纷纷向她求助,向她倾诉自己的秘密。在她的劝说下重拾信心甚至放弃轻生念头的人不知有多少,听了她的讲座,看了她的书,父母与孩子间改变剑拔弩张关系的更不知有多少。
在她前往重庆看望一个用智慧挽救父母婚姻的9岁男孩时,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车子无法向前走了,马路上,山坡上黑压压的全是孩子,无数的孩子为了要亲眼看一看“知心姐姐”,和“知心姐姐”说句话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家远的也由爸爸妈妈陪着赶来了。卢勤说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每每读到这里我的眼里也蓄满感动的泪花,为这么多渴求理解的孩子感动,更为这样有魅力的事业感动。孩子是大地,孩子是太阳,我希望能像“知心姐姐“一样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孩子带来一片清凉,一片绿荫。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四
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的时代,今天当孩子真累,今天当家长真烦,今天当老师真难。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这些我也有真切的感受。读完“知心姐姐”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才意识到:所谓的累、烦、难,都只因缺少了一句:“孩子,你真棒!”这句赞美的话。
常听人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
“孩子,你真棒!”一句出自肺腑的表扬,这就是赏识的开始,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说是“赏识教育”。然而,赏识并不是随意的表扬、一味的说好话,赏识是需要学习的,做到赏识有度,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作为父母,需要学会赏识,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学会赏识,父母只有一个孩子,老师有几十个孩子,他们需要在赏识中学习,使孩子在赏识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应该是“尊重”和“宽容”,用尊重和宽容的态度给予及时批评。我们一定要记住,学生不是教师劳动的一个简单的产品,我们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请记住批评教育你的学生请在单独的环境下进行,表扬你的学生请在大庭广众之下。
曾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老师们头痛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角落里——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换了一位新班主任,她仿佛特别喜欢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小男孩,近来出去都要摸一下孩子的头。孩子开始喜欢新班主任了,每天都渴望她来上课,成绩也就一天天地好起来。许多年过去了,这位孩子现在已是一所名牌大学的学生了。说起当年的老师他依然是泪光闪闪,饱含深情地说:“她是我太阳,她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
一句话,一个动作,如此朴素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已经十几年的老师,我在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使得我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热爱,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越来越顺利,我也坚信只要坚持赏识教育一定能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心智健康的人才的。
家长、教师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自信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有人说自信是人的半个生活,但我要说自信就是一个人命运的主宰。一个不断被批评的孩子会有什么后果?灰心丧气、毫无斗志、自卑无能,总觉得自己永远失败,一事无成。这样的事例身边就有,想一想我们每次挨批评后的样子吧。
因此,大胆为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喝彩吧!别瞧人家!请相信,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创造奇迹!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五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告诉孩子,你真棒》。它的作者是卢勤,一位知心姐姐。它引导了一些家长,也激发了我,使我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乖孩子。
我读了这本书后,特别令我吃惊的是,书上记的那些孩子竟然和他们的父母是那么的陌生!举二件书上的例子说明吧。
有一个男孩,他上了初中后,他的妈妈打电话对知心姐姐卢勤说:“我孩子上初中了,一放学,他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里,说什么也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就瞪着两眼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我怎么也不理解,我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他怎么对我这么的陌生?”
还有,有些家长最爱看孩子的日记,这些家长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这样反而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因为大人偷看孩子们的日记,所以孩子们很有意见。
一个小孩对知心姐姐说:“我妈妈又偷看我的日记了。”
知心姐姐:“你怎么知道你妈妈偷看了你的日记呢?”
他回答道:“我就知道,我妈妈非常喜欢偷看我的日记,虽然我没有证据,可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接下来,他给知心姐姐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他说:“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了。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看到最后一句:“我把你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妈妈说:“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搁什么白头发,那根白发是您自己搁的。”
读了那两个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家长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还有,那些孩子为什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么的陌生呢?”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有一对好父母,他们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他们从来不背叛我,他们和我很亲近,从来不陌生。
我有一对比上面说的爸爸妈妈还要好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甚至几亿倍的爸爸、妈妈,实在是太幸运了!所以,我下决心要做一个乖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六
有一次在书店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教师的我,体会更是深刻,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们。
书名中的这句话:“告诉孩子,你很棒!”这该是每个父母都会说的一句话。可是,有太多的父母,他们虽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却不懂得给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很多时候,有些父母常常喜欢让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虽然他们的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学习,可无意中却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不必总让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竞争,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你真棒!”这句话,正是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因此,不要吝啬对你孩子的赞扬,并常常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七
《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是由《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一一卢勤老师所编著的.她长期同孩子们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有一颗挚爱孩子们的心,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及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于身兼家长与教师双重身份的我来说,无论从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往在教育与教学中固守的困惑与不解似乎迎刃而解,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让人不吐不快。
书中从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爱孩子的八种办法、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亲子同做的七件大事等八个章节进行了精辟地阐述并引用了许多真实的事例进行论证.其中的很多事例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碰到过,也发生过的,与卢勤老师的处理方法比较起来,不少地方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但仍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以下就是我在阅读《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的一些感悟,愿与大家共享。
现在的学生功课多、压力大,尤其是面临高三毕业考的同学,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表情木纳、不愿参加活动等症状。殊不知,如果这些症状不能得到改变甚至缓解,在参加活动量大、周围环境变化快的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等不安全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了解下来,她们并不是不想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是厌学,而是在暗自消化上节文化课的难点内容,或者是在准备下一节课的背诵任务,再加上晚间的开夜车学习,精神与注意力都集中不起来;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黯然神伤影响上体育课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我做了许多尝试,都没有收到长久的效果。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快乐起来呢?在卢勤老师的话语中我找到了答案.《告诉孩子你真棒》书中第六章提出了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就是“太好了!”一一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我能行”一一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一一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如果我们的学生考试成功了,我们说:“太好了,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学生考试考砸了,我们说:“太好了!这会你知道自己哪里不懂了,成功永远都躲在失败的背后!”孩子们有了“太好了”的心情,就拥有了让人生’快乐的财富。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戴亦.卡耐基曾经讲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之路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的.”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尽可能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家长的好心情会传给孩子,教师的好心情会带给学生,同样他们的好心情也会影响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好心情去上课,却发现很多学生在师生问好时有气无力,精神不集中,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灵机一动问学生:“今天你们心情好吗?”立刻所有的学生都专注在我的提问上,好与不好,不太好,一般般等回答充满了课堂。我对学生说:“当我们在消极的时候经常对自己说‘好极了’或‘太好了’,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心情.”于是我们再来了一次师生问好;“今天你们心情好吗?”“好极了!”之后是每位学生面带微笑的看着我,可不,课堂气氛就这样给调动了起来,一直延续了整节课。的确,改变心情她们得到了快乐。
“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自我放纵”到“自我约束”,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教育与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成绩差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比较苯:运动成绩差的学生总以为自己能力不行,全身不协调.难道真是这样吗?记得在上学期的足球曲线带球加射门测试中有许多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不乏身体素质较差者。前几次考核时,她们不是因为球撞杆,就是因为其它失误而成绩不理想,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体能与技能太差,很难取得好成绩,有及格就行了,甚至有的学生想放弃补考。针对她们的不同情况,我一一做了思想动员,除了进一步讲解动作技术的要领,还告诉她们要有自信,要多尝试?要在每一次考核前对自己说“我肯定行!”果然,经过几次考核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考核,其中有不少学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只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才能体育成绩优秀吗?错,它只能代表一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敢于拼搏.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自信心。“我能行”三个字将使人转败为胜,把弱点转化为力量。
当然,针对不同的孩子,每个人教育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方注,别人用了有效,自己照猫画虎搬来用就未必有效。最关键的是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讲究教育的艺术,像卢勤老师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次能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八
本书是《中国少年报》高级编辑卢勤所著的,《中国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的“知音姐姐”栏目,多年与孩子及家长们接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在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很有发言权。
本书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五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不少的启示。第一章节从家庭教育出现的五大冲突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对于孩子的教育日趋重视,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就在这种心态下,驱使家长犯了不少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经常会抱怨,同样在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聪明,有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发展的浅力也是无穷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等待,学会等待就能收获成功。孩子不会的,你再说一遍;孩子不好的,你慢慢引导他改正。因为我们都知道,什么事情都不会一步到位,一下子成功的。
第五章“怎样发掘孩子的浅能”。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四种原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一定的方法,这个章节,卢勤主要以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助理王晶女士的育儿经验作为案例,记录王晶女士是怎样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的棒孩子,读后感《《中国少年报》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当中我受到了不少启发。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王晶的女儿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女儿哭着喊着,可是王晶最终还是没给孩子开门,而是让她一个人走回了幼儿园。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个母亲太狠心,这位母亲告诉我们:“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骄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告诉孩子,你真棒》是一本提倡换位思维的书,该书本身就是一个换位思维的产物,很少有说教的词语和空洞的理论,而是完全从一个个形象的小故事出发来阐明事理,同时提供非常多的操作细节经验与读者分享。虽然这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但是阅读本说时,一段段活生生的案例,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我感叹到教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如何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适应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呢?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变得异常重要了。言传身教不仅是行动,更要看效果,而好的效果和正确的策略方法是连在一起的。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指引的方向。
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篇十九
《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一一卢勤老师所编著的《告诉孩子你真棒》,深受读者喜欢。那大家读了之后,都悟出什么了呢?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卢勤长期同孩子们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有一颗挚爱孩子们的心,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及大量的成功经验,对于身兼家长与教师双重身份的我来说,无论从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往在教育与教学中固守的困惑与不解似乎迎刃而解,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让人不吐不快。
书中从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爱孩子的八种办法、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亲子同做的七件大事等八个章节进行了精辟地阐述并引用了许多真实的事例进行论证.其中的很多事例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碰到过,也发生过的,与卢勤老师的处理方法比较起来,不少地方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但仍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以下就是我在阅读《告诉孩子你真棒》之后的一些感悟,愿与大家共享。
现在的学生功课多、压力大,尤其是面临高三毕业考的同学,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表情木纳、不愿参加活动等症状。殊不知,如果这些症状不能得到改变甚至缓解,在参加活动量大、周围环境变化快的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等不安全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了解下来,她们并不是不想参加体育活动,也不是厌学,而是在暗自消化上节文化课的难点内容,或者是在准备下一节课的背诵任务,再加上晚间的开夜车学习,精神与注意力都集中不起来;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黯然神伤影响上体育课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我做了许多尝试,都没有收到长久的效果。如何让这些孩子们快乐起来呢?在卢勤老师的话语中我找到了答案.《告诉孩子你真棒》书中第六章提出了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就是“太好了!”一一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我能行”一一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一一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如果我们的学生考试成功了,我们说:“太好了,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的学生考试考砸了,我们说:“太好了!这会你知道自己哪里不懂了,成功永远都躲在失败的背后!”孩子们有了“太好了”的心情,就拥有了让人生’快乐的财富。20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戴亦.卡耐基曾经讲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之路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的.”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尽可能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家长的好心情会传给孩子,教师的好心情会带给学生,同样他们的好心情也会影响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好心情去上课,却发现很多学生在师生问好时有气无力,精神。
不集中,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灵机一动问学生:“今天你们心情好吗?”立刻所有的学生都专注在我的提问上,好与不好,不太好,一般般等回答充满了课堂。我对学生说:“当我们在消极的时候经常对自己说‘好极了’或‘太好了’,有助于调整我们的心情.”于是我们再来了一次师生问好;“今天你们心情好吗?”“好极了!”之后是每位学生面带微笑的看着我,可不,课堂气氛就这样给调动了起来,一直延续了整节课。的确,改变心情她们得到了快乐。
“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自我放纵”到“自我约束”,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教育与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成绩差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比较苯:运动成绩差的学生总以为自己能力不行,全身不协调.难道真是这样吗?记得在上学期的足球曲线带球加射门测试中有许多学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不乏身体素质较差者。前几次考核时,她们不是因为球撞杆,就是因为其它失误而成绩不理想,不少学生认为自己体能与技能太差,很难取得好成绩,有及格就行了,甚至有的学生想放弃补考。针对她们的不同情况,我一一做了思想动员,除了进一步讲解动作技术的要领,还告诉她们要有自信,要多尝试?要在每一次考核前对自己说“我肯定行!”果然,经过几次考核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考核,其中有不少学生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只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才能体育成绩优秀吗?错,它只能代表一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敢于拼搏.要有正确的态度与良好的自信心。“我能行”三个字将使人转败为胜,把弱点转化为力量。
当然,针对不同的孩子,每个人教育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方注,别人用了有效,自己照猫画虎搬来用就未必有效。最关键的是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讲究教育的艺术,像卢勤老师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次能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
假期开始的时候,阎笑说老师推荐家长读一本书,书名是《告诉孩子你真棒》,我开始不以为然,开玩笑说:我觉得我对你表扬的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读这样的书了。有一次在书城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仅目录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
书中的第一篇就触动了我,“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家长往往以“爸爸妈妈都是为孩子好”为由逼孩子干一些孩子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去了美国的朋友的告诫,他说在中国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一种乐器,这是很好的。但不好的是,一旦开始了,家长就不管孩子是否喜欢,逼着孩子坚持下去,好象不坚持下去就说明孩子没有毅力。而在美国,家长也会让孩子学习乐器,一旦孩子没有兴趣了,家长也不去干涉,可能积累的知识到了中学用到,孩子又会重新有了兴趣。相反,如果逼着孩子去学习,给孩子造成逆反的情绪,可能孩子的一生也不会再有兴趣。另一方面,没有兴趣的东西,是很难学好的,往往是事倍功半。通过朋友的开导和本书的深刻的分析,我不再对女儿学习钢琴的事情过问太多,这样她反而没有了压力,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弹奏喜欢的乐曲。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更是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上。有一天我女儿在qq上和同学聊天,我走过去她就盖上电脑,我说你多心了,我只是过来拿东西。我的眼睛始终没有放在电脑上,赶紧走开了。我很平静,也没问她在聊什么,过了很久,她忍不住问我:“妈妈,你不好奇我们在聊什么?”我说:“你和同学聊天,我有什么好奇的,那是你自己的自由。”她主动跟我说了所聊的两项内容,第三项是不想让我知道的,我也不多问。家长的这种不干涉,孩子反而会和你去沟通。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也是我们家长应该注意的,我们如果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会造成两种恶果,第一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会很紧张,本来学得很好的也会发挥不好;第二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不诚实,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甚至是物质上的奖励,孩子有可能会选择作弊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我女儿在二年级的的时候生字不好,明天考试今天还要突击听写。我会说,你今天突击的功课,明天就是考满分我也不觉得你最棒。到了三年级,她的学习进步很大,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好。我就会说,你平时的表现已经很好了,考试的时候只要注意“认真”二字就行了,就是考的分数不高,我也认为你很棒了。带着自信和轻松,我女儿总会高高兴兴的回家,我下班也不多问,会根据她的情绪给于适当的鼓励。
《心灵成长需要尊严》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在不久前我们全家被三位下肢残疾的“天行健组合”乐队深深的感动了,三位残疾人进行全国巡回演出,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重新坚强的站起来。他们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但他们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跟命运抗争,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业音响和动人的歌喉,令我感动的是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残缺,只有自信和魅力。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也多次让女儿去往投币箱投钱,但我告诉女儿,你这不是施舍,是应该的,因为他们是靠自己的歌喉赢得的,这叫自食其力。而我们除了欣赏音乐之外,最应该学习他们的坚强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人是要有尊严的,对那些街头行丐的有体力着我们不要给于。
《心灵成长需要宣泄》,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回想自己与女儿的交流,还真是如此,以前对这一方面不太注意,以后应该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你在百忙之中觉得孩子的事情很烦,很小儿科,面对孩子的滔滔不绝,我们应该做个很好的听众,而且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我们是朋友,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孩子,对症下药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我女儿就经常“关不上水龙头”,这是我们给她描述的,每当单独和爸爸妈妈谈话很开心的时候,她就打开了“水龙头”,滔滔不绝,我们全家都会沉浸在这种愉快之中。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培养孩子的九种环境。其中,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令我眼前豁然开朗,我和女儿的相处时间很多,彼此也挺融洽,但我惊奇的发现,每当她和爸爸相处的时候,情绪特别高昂,总是有说有笑的,而且经常是他俩联邦对付我,有时候我会吃醋,我在女儿身上的付出远超过她爸爸。看到本文才知道,女儿虽然与爸爸相处时间少,但她爸爸去总能给她一个和谐的世界,能和孩子一起玩,而且很投入的玩,排除一切干扰。这是很难得的,我会努力!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首先,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人生是快乐史,也是烦恼史。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情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情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要让孩子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并做好,需要言传身教。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着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这方面是很难教育的,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因此,生活中,我首先自己培养这种人生的态度,慢慢培养孩子,她做的好的时候赶紧表扬,让她尝到改变态度所带来的愉快。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增加更多的温暖!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位朋友,她女儿的牙很歪,但小孩子坚决不去整牙,为此朋友很是烦恼,担心孩子长大后牙齿不漂亮。我就说服我女儿,让她去说服朋友的孩子,开始我女儿不肯,在我的动员下,她打电话这样说的:“琳琳,我的牙以前比你还歪,但现在好多了,我觉得你也应该整一下。”“我考虑一下”朋友的孩子说。没想到的事,第二天琳琳就同意了,而且还非常高兴地说:“笑笑真够义气!”为此,我女儿真正尝到了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
本书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借鉴书中所说的,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帮助,也给孩子必要的保护,把孩子培养成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
《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是我在学校的阅览室无意间发现的。借了之后,我一直放在床边每天看上几页,读完书后,自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初一女孩母亲,我非常能够体会父母的心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教育中事事不可能都如意,何况每个孩子都有差异。
作为老师的我,十分明白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啊”,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看到沮丧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们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学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告诉孩子哪方面不行,他会真的觉得自己比不过人家,从而失去学习的勇气。如果在孩子碰到失败、挫折时,我们告诉他“老师相信你能行!”,他会给你创造奇迹。为了给孩子自信,请大胆为他们喝彩!
其实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要有纵向的比较,要因材施教,注意时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们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另外,我们要将孩子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应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失败而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
总之,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