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艺术读后感(专业20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水平。读后感要注意避免赘述故事情节和内容,而要关注对书中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表达。如果你正在为写读后感而苦恼,不妨看看下面的范文,或许能为你解决困扰。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一
记得有一次看一档电视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秀出自己在爱琴海工作时拍的唯美照片。啊,爱琴海,多么浪漫的地方!并且那些照片是和一位女同事工作时拍得。有嘉宾调侃主持人当时是不是有过浪漫的想法,主持人打趣说,“实际上当时我们两个都在想,怎么会是她(他)!”虽然是开玩笑,但我非常理解主持人当时的心情,我自己也曾有过很多次类似的经历。在陌生的环境里,通常是在旅途中,总会看到一些孕育着诗意的美丽风景,总有那样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怎么说呢,孤独时越孤独,悲伤时越悲伤。那种情绪有时如潮水般汹涌,很想与人分享。而所谓的“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只有彼此心意相通,谈话才有默契。但“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知心的人儿在哪儿呢?如果这时有一个知心的人在身边,呵,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当那潮水般的情绪渐渐消退时,我们不由得开始省察我们的生活,省察我们的心灵世界。
“两个人站在岩石边,俯瞰着河流及树木茂密的大山谷。这样的景色可能不仅改变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也使得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不一样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极有可能触景生情,尤其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下,就像前面提到的“凝固的时间点”,也许在我们以后的日子,不经意间,当时那一幕会突然浮现在你眼前,同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有那个和你在一起的人。
“省察我们的生活,省察我们的心灵世界。”并非随时随地可为,非得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心无旁骛地思考人生,有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帮助我们恢复心灵的和谐,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向上地生活。
“凝固的时间点”,无疑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时刻。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二
看书的时候,我就很崇拜那些引经据典的作者,给人一种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印象。
看完这本书,不但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还觉得,若是旅行,遇上这样的同行人,那就不是普通的旅行了,而是文化行旅。
这才是真正的旅行,也是俗话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中的“路”,普通人走马观花的旅行,只能称为散步吧。
现在人的旅行,纯粹只能叫做打卡,看看攻略,看看别人的推荐,去走一走吃一吃拍一拍,然后发个朋友圈,嗯,完美的旅行。
而文化人的旅行,不是这样的。
他可能街边小巷随便吃一吃,好吃不好吃无所谓,填报肚子先,偶尔跟店家聊聊天,聊聊城市的变化。吃完饭,探访一下历史的足迹,看看那些古老的痕迹,先人留下来的字画啊壁画啊,细细地看,想想这位古人那会儿的故事,试着找找当时的心态,可能坐个一天,有可能一会儿就走完了,随性就行,不拍照不记录,就是一边走一边想,沉浸到某个程度了,忽然就跟古人进行会儿灵魂上的沟通。
文化的旅行,不需要导游,自己看过的书思考过的东西,就是指路的牌子。
他们可能也不太旅游,带着散步的念头走出去,不知不觉,就走了很远,走到了某个很有历史故事的角落,想一想,看一看,觉得颇有所获。
这是鲁迅住过的园子吧,按照书里写的,他那会儿应该是站在那个位置,家里的仆人从那道门进来,他走了几步,走到某棵枣树下面,站好。对,就是这棵树没错了。文化人也站在那里,时空交错,仿佛自己就闯入了那段历史。
现在,很多地方都打着网红的旗帜,希望大家去旅行去打卡,匆匆忙忙,好像就完成了旅行。
而在我看来,真正的旅行,是文化人的那种叩问,那种思考式的旅行。
一步一问,走几步,就豁然开朗。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似乎被我遗忘,因对作者的不熟悉,导致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很大的兴趣。直到在路上的时候才想起来它,这样美好而又无聊的时间应该用这本书去祭奠。
列车驶向北方,从海南出发。穿越了温和的春季、迎来独具一格的夏季、紧接着是寂静的秋季、最后到达肃穆的冬季。列车越过四季,我从中收获的是些什么呢?是所见所闻的美呢?还是那些美景的照片呢?还是那些阅历和见识呢?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去思考一些美的本质的东西。旅行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而是明白如何让美成为永恒、让美永远存留在你的脑海深处。这种美并不是用相机存留下来而是能够让它在你心底激起阵阵涟漪或是产生共鸣。
如伫立在寒风中的一棵树,他站在雪原中,身后是一颗颗像它这样的树,他们互不认识,各自站在自己的寸土中,它听不到你的喊叫声、看不见你的存在,任何力量都不足以撼动它们。它们站的是这样辛苦如同钢铁般的意志,周围的一切对它们都自叹不如,它显示出一种深沉的生命力、沉浸在孤独中、无形的传达出奋力向上的积极精神,这就是它所彰显的美的艺术。
当我们在看到其他树时,就会不由自主想到这样的画面,当我们在遇到困境时,就会联想到这样的意志。
对我来说,让美成为永恒的艺术,正如绘画的艺术一样,绘画是为了存留一个美的瞬间,让这个美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又如文字所描述的美,正如绘画一样把它锁进一个文字的世界,和所有美好的记忆存在一起。
艺术并不是有些人仅有的,而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艺术,就像河马天生是河马一样,而不是鳄鱼,也不可能是。我们去做艺术的行为就应当把它看作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而不是刻意去彰显,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用艺术中的美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体验、经历美,更是为了有更多机会和自然亲密接触,被大自然蕴含的深厚的美所折服。
我第一次经历美是从别人口中所听到的,小时候家里来了一位云南的客人,给我讲他在云南有趣的经历,“在山区抓了一条眼镜蛇,把它放进了一个玻璃箱里,它在里面慢慢的蠕动。我欣赏着它的肤色,黑色的鳞片、淡黄色的鳞片、深褐色的鳞片,随着阳光的照射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线,多么的优美。当你去挑逗它,它就慢慢的站立起来,树起了扇子般的脑袋,脑袋背面的花纹更令我着迷,花纹是如此的逼真又是如此的协调,这真是上帝伟大的杰作。吐着信子,鲜嫩的舌头多么可爱。攻击时又是如此的迅速、优雅,于是咚的一声撞到了玻璃上,然后迅速缩了回去,多么美的生物”我听得双眼放光,第一次听到把这么可怕,令人厌恶的生物描写描述的这么可爱、生动,最重要的是唤起了我对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广为众人知晓的句子,往往在我们的熟悉中失去了它本该有的光辉色彩。有人把生命比作是一场旅行,一场前途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旅,我们不能选择未来走向哪里,更不能留恋甚至回到前一站风景,但它仍然是让大多数人欢欣鼓舞的。生活,或者称之为人生,不管是此时此刻还是即将到来的下一刻,永远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美与丑、真与假、好与恶,均在这种神奇的可能之中,对于人人渴望的美好和喜悦,自然亦是如此,所以想要发现与收获这无处不在的美,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开启迷惘的心智,睁开混沌的双眼,观察、感受、欣享和长长久久的回味!
作者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用其轻松自然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他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德波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去旅行,行程中不仅有巴巴多斯、西奈的沙漠、马德里等风格迥异的怡人风景,同时还有他为读者安排的众多的名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及深谙旅行滋味的旅行家作为导游,同时加上德波顿本人对其行为与思想的深度分析和感悟帮助读者可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们的陪伴下,风景之旅成了更完美的文化之旅、心路之旅。
《旅行的艺术》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在带领我们欣赏风景和文化思想的同时,教会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至于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给出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即使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青训,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制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曾经或者正在深深地渴望能够踏上游遍世界的旅程,在不断地行走中发现更多醉人的风景和有趣的人,以此抚慰我们疲惫不堪的身心,无愧于百十年的人间之旅。对于为什么要旅行,我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答案。旅行中肯定有种精神是和我契合的,那种精神在家里、在身旁,我找不到,所以我要出走,我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继续寻找。我想我的确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我追逐美丽,追逐未知,我想知道在远方正发生着什么事情,我想知道别的人正经历着怎样的生活,我想知道在那深深的山谷里清清的溪水旁,是不是有朵美丽的小花在静静开放,只为了等待我的到来?旅行,抛弃过去的一切,哪怕只是暂时,只是片刻,旅行的途中,我遭遇自己的内心,我可以不用伪装,只是做自己。很多的时候,我们给旅行很多附加的意义,诸如旅行种种的附加值:结交新朋友,增进彼此的了解……我不讳言,旅行是增进感情的很好途径,但这毕竟只是旅行的附加值。我不希望旅行成为一场讲究规则、明确目标的游戏。对我而言,旅行的目的永远只是去寻找我心中的那种冲动,去实现自己的那种渴望。
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寻找生的意趣,用来抵抗对死亡的恐惧。而生的意趣,又无非是构建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之上。正因为构成这一切的关系具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作为一个艺术家,就理所当然地担负起了探索这无穷无尽可能性的使命。在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不可能避免的旅行绝非人老了一项简单的征服、探索自然的活动。旅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照亮存在的一个角度。
其实旅行之美从来都不可能依赖某个地方本身的物质条件,这是作者接下去要告诉我们的,细节之美成了我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纷繁和日复一日夫人唯一办法,但是对于不同的旅者,细节之美所展开的方式是不同的。人作为主体,只能捕捉他们愿意捕捉并且能够捕捉的美。这真是人的悲哀之所在,却恰恰也是旅行的意义之所在——当你觉得你去的某个地方远不如吸引你去到那个地方的某幅画或某帧照片美,不要沮丧,这就是艺术无法被技术替代之所在。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五
旅行是多么令人惬意的存在啊,约几个好友,奔上火车里,一下子就到了一个崭新的地方。在那里谈天说地,在那里遇见生活。
旅行和书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说:“书籍及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书籍在扩大着我们的视野的同时让我们发现很多平时无法遇到的惊喜,旅行也是同样,旅行是向外的放大镜,放大每一寸不曾踏上过的土地,放大每一丝欣喜,放大思想。所以古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不无道理的。
近来很流行的概念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放下生活中的压力负担,到外面走一走。在大众的影响下,向来很喜欢这种旅行,似乎是青春期对于更年期的一次大叛逆,或是对社会的自我反抗,旅行此时是一份慰藉,是逃离的港湾。但是阿兰·德波顿在众多个旅行片段里却没有透露出对这种类型的旅行的向往。我们似乎很容易被一些旅行照片迷失了心智,澄澈的天空,干净的海岸,椰子树和比基尼。这些通过网络手段被剪辑过的旅行片段完完全全地抓住了我们的内心,似乎只有那样诗意的旅行才叫做“旅行”。然而现实总是和想象背道而驰的,当我们一时兴起跑到遥远的海岸,语言、旅馆、拥挤的人潮将我们推到了现实的边缘,这一切,都无比真实。“现实的生活正像是缠绕在一起的长长的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只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
我想起了17年底和好友b一头热跑到了南京,因为有另一个好友s在那给我们安排行程,于是一切便不用动任何脑子,只需享受。我们穿行过很多的博物馆,走在时而宽广时而狭小的街道上,夜里忙着赶作文和ddl,我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旅行穿越的各个著名景点是否有意义。
阿兰是这样解释的:“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这可能就是博物馆让很多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南京是四朝古都,博物馆可谓是遍地开花,然而从一个博物馆到另一个博物馆,知识上的跳跃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我们只是一味的看一味的接受,在这里知识上的接收是无效的。我很赞赏每到一个城市就必到其博物馆走一圈的人,但是我毫无准备地迎头而上却让我不是很喜欢博物馆。
“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旅者迈出不一样的脚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纷纷跨出了旅行的步伐,从黄发到垂髫,无论男女,都陷入了对旅行的痴迷。但同时,“中国游客”的标签在全世界被深化,每一点不恰当的举动都变成了令国家蒙羞的大事,这是从大众的角度来讲的。当我们忽略这旅游大潮中的个体,着眼于大部分的游客时,却发现这脚步着实不太一样。被冠以“土豪”一称的中国大妈在美国疯买黄金,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不知何时起,旅行成了消费的代名词。这可能是对乌合之众最佳的解释,也就是,当个体沦为群体,个体便丧失了原有的理性。阿兰所论文化基调的不同对旅行脚步不同的观点,实在是让人大为赞赏!
如果你有一个休闲的午后,希望你读一读阿兰·德波顿的这本《旅行的艺术》,那个时候,可能你会想来一场真正的旅行!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六
书中说道:“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房间里”。一个坐在房间里便会感觉心浮气燥、无所事事的人,即使出门旅行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旅行只是一种枯燥现实的消极逃避。现在“驴友”越来越多,除了经济环境好转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只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焦虑来临而渴望逃离。
每每提及旅行,旁人往往会流露出羡慕的态度。其实,即使把这机会给了他们,甚至再给予足够的金钱和条件,让他们环球世界一圈回来,过段时间他们也还是会唉声叹气,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然后继续抱怨周围生活的沉闷压抑,羡慕去外星球的人……。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关键只在各人心境。
事实上,《旅行的艺术》这本书所阐述的是一种生活的祥意。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已的家里,那我们或许会发现有趣的程度不亚于旅行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诸葛亮曾说过“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苏东坡诗云:“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生活中的禅是什么?很难一言以概之。中医认为,夏之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谓之养“心”,调节精神需静神,勿躁;调养情绪,制怒,乐观愉快,达到心境自然凉的境地。禅的生活态度,既无所求,无所不求;无所语,无所不语;自然流畅的生活习惯,就是禅理。无独的偶,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用宁静替换我们内心的浮躁,用宁静驱散我们内心的喧哗。庄子的逍遥人生,在他的《消遥游》中体现出来,也许这样的“消遥”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现实,但庄子所拥有的那种处世观念却是我们都值得思索的。好多人常常抱怨工作学习环境太过吵杂,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和工作。凡事操之过急,太急功近利,反而会一无所获。只要内心平静,一样可以达到静心处事,旁若无人的境地。
茶境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在这点上朋友说的很好。她说:茶的情性是纯净的,茶是那样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得到了与禅相似的透明心;茶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用人欢喜与清明。茶之香,茶之味,惟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这种静,应是发自内心的,纵有安静的环境,但假若内心烦躁不安,是无论如何也品味不到生活中的茶香。茶之味,全在一个“纯”字上。水纯,心纯,方可品味到茶的清香与幽雅。
偶尔约上三五知已去喝茶,给远方的朋友写上一封手写信,给父亲买一个过冬天的手炉,给每个家人织一条围巾,这些,都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认真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像对待春天一样,有一颗禅意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慢慢修炼成一枝花。
道童常问禅师什么是禅,禅师道:“油盐酱醋即是禅。”平常生活,自然心境即是禅。。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七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对幸福的体验,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则与旅行的艺术息息相关。
不同人眼里的旅行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旅行是一种身体的移动,所见所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游,重要的是谈资,风景的意义在于口中。
如果说旅行的初阶是功能,那么进阶便是技术。有人用眼睛旅行,则眼里处处是风光大片或精致小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人用双脚旅行,则脚下处处是挑战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则感悟的世界是婉转的鸟鸣和宜人的芬芳。“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不管哪种,都能从技术中获得行走的惬意,风景的价值在于脑海中。
如果说旅行的进阶是技术,那么高阶便是艺术。旅行是一场浓缩的人生,在短期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呈现许许多多的心境,从而确认自己的真爱与喜悦。因此,旅行的艺术是将功能内化,对技术升级,变成一场艺术的旅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体悟陌生世界,让梦想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旅行的艺术将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认识世界和领略世界,去发现“那片海”。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那片海”,在这场对未知之境的体味中,终于觉察自己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划入清晰的界线,让内心达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说:“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走最远的路,贴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发现,每处风景都有故事,每个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共鸣,使得风景也有了灵魂,有了香气。可见,在艺术的旅行中,情感变得纯粹,心境变得简单。当温情充实到心世界的每一处角落时,我们便拥有了柔软对待世界的力量。
如果说旅行是一种人生,那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中说:“伊萨卡给了你神奇的旅程/没有她/你就不会去远行/而现在/她已经没有什么留下给你。”也许,最美的风景不在于终点,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在艺术的旅行中,心灵能去除世俗干扰,不被扭曲,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从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八
不记得是哪部童话里描述过一个通天的藤蔓,细细长长,直通云霄之上,它可以到天上感受另一番场景。对于旅行,通过精美的艺术品和心里的期待达到旅行的目的,而在《旅行的艺术》中,德波顿将直通云霄之上的细长藤蔓增加了枝叶,同样是通天的藤蔓,但是增加的枝叶可以接触更多的阳光和空气,感受更多的场景,看到天上的另一番场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完成。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打开你的触角,你的旅行不会只是固定思维模式下的身体和心智互相矛盾,最终只留下几片回忆的旅行,你的生活也不会因为对它的视若无睹而变得一片黑暗。
德波顿认为旅行过程中的心境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卧室里的旅行,还是环游世界的旅行,目的地不是重点,心境才是构成获得旅行亦或者是生活乐趣的来源。满足心理需求的旅行才是旅行的意义,反过来说转换心境才能获得旅行的意义。旅行的过程中,身体和心境的分离是客观存在的,那就不去刻意逃避,让思绪在旅行的过程中思考,思考也是构成旅行意义的一部分,因为它是属于心境的一种漫步。来到旅行目的地首先感受到的是异域风情,如何将自己固有的有关国籍等等的思想抛弃,让心境彻底融入其中。好奇心,是将对身体的不适、旅游指南固有的事物等等转向对其他事物的关注,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之后,是城市心境与乡村风景的碰撞,更多细节的东西撞入视线。走到这里,德波顿化身心理医生,将之前对于自身处境的焦虑的解决转向壮阔的风景。暂时忘记你所焦虑的怀着好奇心,如果少了一双被打开的眼睛,什么都是徒劳。艺术品因为它的特质可以打开眼界,看到更多平时不会注意的美的事物,那么想要拥有美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绘画和写作这些艺术品产生过程来达到目的。最后,德波顿回归故乡,目的地发生了变换,但只要旅行的心境不变,这里他强调依据自己的心境而不是受到旁人心境影响,那么这样的旅行也可以拥有美,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关于德波顿每章共同的写作特点就是善于用别人的思想完美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中,德波顿像是高挑美丽的模特走t台,其他人的思想就像他身上华丽的礼服给了他足够的自信,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贯穿全书就像走台时适当的背景音乐让你迷醉其中,三者的完美结合,缺少任何其中的一个,整个的美感就会缺失。
《旅行的艺术》,通过它的书名也可以窥探出作者德波顿的写作意图,艺术的想象省略、压缩,甚至切割掉了一些片段,同时艺术也可以打开人们的眼界,德波顿想要借此书说明他想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其余的部分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完全倒向别人的心境是无法获得自己真实的心境,他通过这本书拥有了美,也借此机会打开读者的眼界。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我认为《旅行的艺术》就是这样一本经典的作品,如果不信,那就翻开它细细品味之后下结论吧!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九
旅行一直被冠以走的多远,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脚步被一种无形的线,牵引着众多的旅行者去了一个被设计好的地方,类似于在做模块化的事情,如果说从旅行中得到的,其实在众多的旅行笔记中都昭显了这是一样的,如果再次的翻开别人的旅行笔记,你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觉得非要去旅行不可呢?坐在书桌前,我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虽说没出过几次门,假如现在面前有了一个可以旅行的机会,我会以何种形式去进行呢?我知道,离下次旅行的出发还有一段时间,我正好利用这个时间的间隙,好好的思考如何去旅行的问题。
工薪阶层,来一次旅行的确是不容易的,单就说时间上的问题,想要腾出这么一段时间来,非要牺牲掉一些东西,假如让这么好的时间浪费在一次不好的旅行体验上,会不会影响旅行在心中的地位呢?这又让我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先用有限的时间从自己的门前开始旅程,这听起来的确有点匪夷所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决定呢?家门口的一切事物可以让我重复的去看、去听、去体会,也就是错了可以再来,练就旅行的本领,也就不会让哪天的旅行不会让我感到失望。
上一次旅行因为没有选择好地点,也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让我对旅行的体验很不好,有那么一段时间里,的确失去了再次出发的动力,可是在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不应该就么的放弃,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心境,如果轻易的放弃掉,那是多么的可惜。
《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的确应该买回来好好的读一读,看了那么多的介绍与读后感,有那么一丝感觉这本书与《西班牙旅行笔记》有点类似,也应该与纬八路旅行笔记的主题相同吧,而或者说纬八路旅行笔记记录的内容,也模仿一下上面的两本书。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
在旅游艺术方面,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认为,旅游和旅游研究可以加深世界对幸福的体验,而幸福的程度与旅游艺术密切相关。
它不同于人们的眼睛。对一些人来说,旅行是一种身体运动。你的所见所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来这里。重要的是说话。风景的意义就在你的嘴里。
如果旅行的初始阶段是功能性的,那么高级阶段是技术性的。有些人用眼睛旅行,眼睛里满是风景或精美的艺术品。”两岸青山相对,风帆迎面而来,“有人用脚旅行,总有挑战或征服的乐趣。”我要到灵觉堂去看看所有的小山,“有些人用耳朵和鼻子旅行,他们感受到的世界是柔和的鸟鸣和怡人的香味。”当花儿的空气吹来,你知道它突然变得温暖起来,喜鹊的声音穿透树木,就像新的阳光一样。风景的价值在于你的头脑。
如果旅行的高级水平是技术,那么更高的水平是艺术。旅行是一种集中的生活。在很短的时间内,各种各样的人相遇,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呈现出许多的心情,从而确认他们的真爱和快乐。因此,旅游艺术就是要内化功能,提升技术,把它变成一种艺术旅游、一种精神旅游、一种身心融合的旅游。带着一颗童心,你可以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让你的梦想在蓝天白云之间飞翔。高晓松说:“生活不仅仅是生活在你面前/有诗有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世界/不顾一切地寻找大海。”旅行的艺术将回归旅行的初衷,重新认识世界,欣赏世界,寻找“那片海”。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的“海”。在这种未知的体验中,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从而在混乱的生活中划清界限,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晰和睿智。”“你和我需要把远处的每一扇门都关上/找到我们自己的门/我们自己的人,”胡德夫说,走最远的路,坚持走最近的心。这样,每一次散步都有自己的发现,每一个风景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画面都有自己的情感,能在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使风景有它的灵魂和芬芳。可见,在艺术的旅行中,情感变得单纯,意境变得简单。当温暖到达心灵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就有了用温柔对待世界的力量。
如果旅行是一种生活,那么生活不是旅行?在《伊萨卡》中,希腊诗人卡瓦菲斯说:“伊萨卡给了你一个神奇的旅程/没有她你不会走多远/现在/她已经没有留给你的东西了。”也许,最美丽的风景不是目的地,而是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在艺术的旅行中,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干扰,不被扭曲,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从而达到更好的自我。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一
果然还是借来的书读得更快,自己买的书却还有一堆没拆封。
余秋雨的序写得很好,基本揭示了本书的主旨,他说“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本书撷取了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特别是这些对话中徘徊于自己和社会、个人和大众、景物和精神之间的思考。正是这些对话,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多一些慢吞吞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碎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
“旅行中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所以,在旅行之前做一些功课是有必要的,同时我也感受到焦虑,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不能很好地去体会。
作者的观察非常细微具体,可知其感情非常细腻。比如从出发到目的地之间的这段时间,大部分人可能就直接忽略了,但作者却能将其中的感受写得细致入微。能从机场、旅馆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联想到知名诗人和画家的作品。这一点我还是能产生共鸣的。我也挺喜欢这些地方,特别是在机场等机的时候,感觉是人生最放松的时刻之一,但我肯定不会想到波德莱尔,更不知道塞珀的画作,所以我无法像作者一样得到这么深刻的体会。
置身大自然中,作者会联想到华兹华斯的生平和诗句,能跟伟大的思想灵魂产生共鸣和对话。这个层次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大多数人会几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比如到庐山瀑布能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到黄鹤楼能想到“晴川历历汉阳树”,但少有人知道诗句的作者生平及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诗句,更谈不上跟古人进行思想的交流。
欣赏壮阔的自然景观时,作者说:“这个世界对约伯而言可能缺乏逻辑性,但是这不表示世界本身缺乏逻辑。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而应该通过壮阔的景致提醒我们人类的渺小和脆弱。…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最后,作者将话题引到日常生活。“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目的地本身。”我们要把旅游的心境带到日常的生活中。“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告诉我们要重新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有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二
为什么会在异国被公寓前门这样微不足道的东西诱惑?为什么仅仅因为那里的有轨电车,因为那里的人们几乎不在家里装窗帘,我就深深地陷入对它的`爱恋?不管这些由异国的细小(和无声)的事物所引发的强烈反应看上去是多么荒谬,这情形至少同我们的私人生活有相通之处。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一个人给面包抹黄油的方式而喜欢上他,也可能因为他对鞋子的品味而憎恶他。如果我们因注重这些细节的东西而自责,那么我们必将忽视生活中的细节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含义。
我对公寓房子情有独钟,因为这样的建筑让我感受到节制之美。它舒适,但不招摇。从这种楼房可以看出,这是个在财富上偏好中庸的社会。在建筑设计方面,也透出一种淳朴来。在伦敦,建筑物的前门通常倾向于模仿古典庙宇的外观,但在阿姆斯特丹,人们坦然面对生活,他们避免在建筑中采用石柱和石膏,选择的是整齐且不加任何装饰的砖石。这里的建筑最好地体现了现代意识,予人以整饬,干净,明亮的感觉。
异国情调一词包含有一些更细微、更让人捉摸不定的意义,异域的魅力源发于新奇与变化,譬如在异域你看到的是骆驼,而在家乡,你看到的是马匹;在异域你看到的是不加粉饰的公寓房,而在家乡,你看到的是带有装饰性石柱的公寓房。但除此之外,这一切还可能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快乐,因为我们看重这些域外特质,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新奇,而且还因为它们更符合我们的个性,更能满足我们的心愿,相反,我们的故土并不能做到这一切。
我之所以对阿姆斯特丹表现出如此的热情,是和我对本国的不满相关的。在我自己的国家里,缺乏这种现代性,也没有这里朴素单纯的美感,有的只是对都市生活的抗拒和封闭保守的心态。
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东西。
这一整段真的太喜欢了。有产生共鸣的喜悦,也有获得答案的释然。曾经很多次把自己对“异国情调”的爱恋归结于西方文明入侵或者无意识的崇洋媚外,而现在总算是找到了更好的解释。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三
没有无缘无故的开始,也没有随便跌撞的巧合。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在自己即将毕业之际,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可以抽出时间出去走走,去做一个毕业旅行。至于为什么去旅行,从旅行中可以收获点什么,我想从这本书中,已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旅行的出发点很简单,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幅画中美丽景色的吸引,恰好这时也厌倦了现在的生活与环境,在严冬里想象夏日,在《冬日艳阳》的画册封面中找到了向往的地方,那便决定去吧。或是好奇心驱使我们一探究竟,亦或是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有违自己逻辑,去寻求与自己性情与逻辑必然的契合。总之,我们有很多种原因促使旅行,但必须了解自己是为什么去旅行,这很重要,接下来会解释重要的原因,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不现实也不可取,极少部分人可以将旅行作为生活的全部,绝大多数人旅行之后还是要回归原本的生活,如果可以,在不打扰目前生活的情况下出去走一走,未尝不可。
影响旅行的因素很多,心态,情绪,矛盾等等。消极的心态在即将踏上旅行的时候,会觉得旅行非常痛苦疲惫,大量地行李,路线的规划,都会否定旅行本身。以及一种恐惧,两种矛盾,即将去曾经仅仅是在书本画册上了解的地方,万一差别很大,有桲脑中的想象,万一一模一样,这次旅行本身是否已经失去了意义。在旅行途中与同伴或其他人发生矛盾,致使情绪上的灰暗。半途而废或是形态或意识上的不完整都不是想要的旅行。我想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然,风雨兼程的本身已经是旅行的一部分。
真正美的画面很少,常常因为一张一段美丽画面的吸引而旅行,但不得不说,在旅途中真正美的画面就那么几张,寥寥无几,但为了追求这寥寥无几的画面,在其背后付出的艰辛是人们所忽略的,是否可以为此,付出很多,一路坚持,我想一开始就想明白为什么去旅行,那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应该拥有旅行的心境,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我们也许会让当地人感到不解。因为我们在马路上或狭窄的街道上,欣赏那些他们认为有些奇怪的小细节。我们冒着被车辆撞倒的危险是因为我们为一座政府建筑的屋顶或是刻在墙上的题字所吸引……。书中给出的答案在我心中无懈可击。
旅行之后,依旧要回归本身,更热爱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存的美好,不需要准备,不用舟车劳顿,现在完全可以做一个室内旅行家,仔细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珍惜的画面。能通过旅行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审视和定义,这才是旅行最值得收获的。正如在书的结尾所写,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有幸读到此书,顿时觉得,这才是我最近想看的书。所谓旅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情。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他是否能够有所收获起着决定作用。更确切的说,对于他能够收获什么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旅行者,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千差万别。有人善于品察入微,有人善于提炼主线。品察细微是一种能力,很多人心思不够细腻,思维不够严谨,所以他无法察觉到事物的细微之处或者品评出事物背后的原理与不合理。但有了这种能力的人,往往也很容易进入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无法把握主线。对于现实事物的细节过多关注很容易让人陷入微观的海洋,从而消耗分散太多的注意力进而无法从中提炼出更重要的信息。相比之下,把握主线的能力更加重要。但,拥有这种能力者同样有着反向的问题。正如书中作者所言,善于把握主线的人,常常看到一幅画或者一篇游记,他都可以很自然地发现主体在哪里。而画和游记是经过提炼的表达,并非现实。他可以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知道了风景的主体(事实可能也的确如此),而当他真的旅行到了目的地,进入了曾经幻想过的场景,他反倒未必能够得到满意的回馈(因为被太过嘈杂的信息包围)。
书中有一个故事印象深刻。有一位喜爱读书的贵族公子,他闭门索居把自己关了起来,因为他总觉得看过别人的游记就无需再去实地旅行。终于有一天,他兴致大发,合上书本,买好车票,准备去一个目的地开始旅行。当他走出家门坐上火车已经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却突然心生一念:原来这里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曾经读过的游记所描述的精彩。他转头就重新坐火车回到了他的寓所,继续把自己关了起来。
《旅行的艺术》最后一章叫卧室旅行,可谓别出心裁。每当说起旅行二字,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去远方。可是,如果一颗心不够敏感或者活在过去,他又怎能靠着脚步的变换就发现新的.风景呢?远方,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更美妙的内心是与自然相应的更广阔的连接,它无所不在,哪怕只是在一间斗室。卧室作为某人最熟悉的场景,倘若观察足够细微,对现实足够敏感,一切都可以随时切换到另一个角度而呈现新意。
此刻我坐在床边,看着客栈木质床具的粗糙纹理,精致的闪亮的床头小灯,白色的床单和枕罩,灰色的窗帘以及窗帘外面壮阔的山景,山脚下无数白色的小楼,这就是我此刻所在的阳朔,这就是我此刻眼中的世界。最近的状态确实很不好,思维迟钝缺乏创意,让我的生命少了很多色彩。曾经在旅途中积极外向探索的那颗心,似乎被我收敛了回来。身体生了病,心灵似乎也萎缩了,我真的该好好照顾自己了。
那就从一场昏沉的午睡开始吧!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五
一直以来,旅行对我来说,尽管也经常被某些场景的壮观、美丽等震撼和惊叹,但总体说来,还是感觉苍白和无聊,缺乏一种理念支撑的意境去感觉和感受。《旅行的艺术》看完后,相信基本填补了此认知方面的缺陷。
旅行的一个失败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的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接纳到的信息会变得杂乱无章而缺乏价值。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现实中的世界是有的是有生命的,如动物,植物等,具有灵性。放下自身的成见,设想用动物的眼光看看这个世界,并辗转切换于人类和自然界的视角,也许不快乐的源泉正来自我们用单一的视角看世界。一个没有活动能力的物体仍然能对他周遭的事物产生影响,含蓄地唤起我们的德性。有的是无生命的,如山川、河流、海洋、沙漠、建筑物等。壮阔景观的雄伟和力量有其象征意义,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他们相伴,他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的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还有一类,人类科技的产物,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能带来另类体验和造就别样风景。
旅行中,保持好奇心以及对公众、家人的善心,通过对异国他乡中特有的动物、植物、建筑物、壮观的风景,甚至家乡少有的湛蓝的天空、清澈的空气、鲜艳的色彩等的对比观察,会因此别有情调而心情舒畅。在细微处中,如果注意到观看、注视、拥有之间的差别,运用系统和结构的分析并感受,更会获益匪浅。有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有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前者寥寥而后者众多。
人类情绪受制于一种僵硬和不宽容的逻辑,眼前的风景凭他们自身的力量不能保证我们能畅享快乐或倍感凄然。幸福构成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审美的,而永远是心理上的。自身的调整和旅伴相处的良好交流,将会提高旅行的舒适和质量。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六
花了二天的时间读完《旅行的艺术》。有许多话,不吐不快,叫我夜不能寐。
书中说道:“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房间里”。一个坐在房间里便会感觉心浮气燥、无所事事的人,即使出门旅行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旅行只是一种枯燥现实的消极逃避。现在“驴友”越来越多,除了经济环境好转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只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焦虑来临而渴望逃离。
每每提及旅行,旁人往往会流露出羡慕的态度。其实,即使把这机会给了他们,甚至再给予足够的金钱和条件,让他们环球世界一圈回来,过段时间他们也还是会唉声叹气,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然后继续抱怨周围生活的沉闷压抑,羡慕去外星球的人……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关键只在各人心境。
事实上,《旅行的艺术》这本书所阐述的是一种生活的祥意。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已的家里,那我们或许会发现有趣的程度不亚于旅行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诸葛亮曾说过“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苏东坡诗云:“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生活中的禅是什么?很难一言以概之。中医认为,夏之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谓之养“心”,调节精神需静神,勿躁;调养情绪,制怒,乐观愉快,达到心境自然凉的境地。禅的生活态度,既无所求,无所不求;无所语,无所不语;自然流畅的生活习惯,就是禅理。无独的偶,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用宁静替换我们内心的浮躁,用宁静驱散我们内心的喧哗。庄子的逍遥人生,在他的《消遥游》中体现出来,也许这样的“消遥”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现实,但庄子所拥有的那种处世观念却是我们都值得思索的。好多人常常抱怨工作学习环境太过吵杂,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和工作。凡事操之过急,太急功近利,反而会一无所获。只要内心平静,一样可以达到静心处事,旁若无人的境地。
茶境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在这点上朋友说的很好。她说:茶的情性是纯净的,茶是那样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得到了与禅相似的透明心;茶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用人欢喜与清明。茶之香,茶之味,惟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这种静,应是发自内心的,纵有安静的环境,但假若内心烦躁不安,是无论如何也品味不到生活中的茶香。茶之味,全在一个“纯”字上。水纯,心纯,方可品味到茶的清香与幽雅。
偶尔约上三五知已去喝茶,给远方的朋友写上一封手写信,给父亲买一个过冬天的手炉,给每个家人织一条围巾,这些,都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认真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像对待春天一样,有一颗禅意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慢慢修炼成一枝花。
道童常问禅师什么是禅,禅师道:“油盐酱醋即是禅。”平常生活,自然心境即是禅。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七
通过五一假期把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看完。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此书是作者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结合很多画家或者旅行家的作品,分析了旅行中的种种感受,通过很多的艺术作品,教会我们很多看待周围事物的角度和旅游的心态。
书中作者表达出来的观点都深有感触,就像书中说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确从来没有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如果想让自己热爱旅游和享受旅游,那么这本书我认为一定是好书。
看完这本书,我都有了像学素描的冲动,哈!早晨醒来还画了第一个作品。
书中把人人旅行中都随时“咔嚓”拍照的相机,剖析的如此透彻和有艺术味道!里面把拍照和绘画对比的非常有哲理:
绘画可以教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在用我们的手再创造眼前的景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以松散的方式观察美的位置转向了另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可以获得对美的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继而获得关于美的更深刻的记忆。
照相机模糊了观看和注视之间、观看与拥有之间的区别;它或许可以让我们择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却可能不经意地使意欲获得美的努力显得多余。照相机暗示我们,只需拍摄一张照片,我们就做完了所有的功课,然而就清晰地了解一个地方(如一片树林)而言,就必然包含询问我们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树干是如何与树根相连的?”“雾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一棵树的色泽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过程之中,类似的问题不断出现并得到回答。
里面很多这样的描述,比如加油站、骆驼、飞机、乡村、城市、壮阔等都在作者的分析中,让人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有时感觉作者说的就是自己隐隐约约想到过,或者在自己身上发生过,只是自己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还表达的那么富有折思。
此书让我们不管旅行在外,亦或生活在家,最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非在外的事物,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主要看观看者的智慧和心静。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的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到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群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看完之后,感觉自己不在急于去各种地方旅游,以前都是想着该去哪里哪里。感觉自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储备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样以后去任何地方,碰到的看到的事物才能转化到自己的心境里,让它们变得有价值。正如书中所说:对于任何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远好于一个四处观光之旅。
关注内心的世界,才是旅行的真正开始。对于旅行来说,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在于每小时行走多远,也不在于用多么短的时间游览了多少景区,因为它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八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认为:旅行以及对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对幸福的体验,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则与旅行的艺术息息相关。
不同人眼里的旅行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说,旅行是一种身体的移动,所见所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游,重要的是谈资,风景的意义在于口中。
如果说旅行的初阶是功能,那么进阶便是技术。有人用眼睛旅行,则眼里处处是风光大片或精致小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人用双脚旅行,则脚下处处是挑战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则感悟的.世界是婉转的鸟鸣和宜人的芬芳。“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不管哪种,都能从技术中获得行走的惬意,风景的价值在于脑海中。
如果说旅行的进阶是技术,那么高阶便是艺术。旅行是一场浓缩的人生,在短期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呈现许许多多的心境,从而确认自己的真爱与喜悦。因此,旅行的艺术是将功能内化,对技术升级,变成一场艺术的旅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体悟陌生世界,让梦想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旅行的艺术将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认识世界和领略世界,去发现“那片海”。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那片海”,在这场对未知之境的体味中,终于觉察自己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划入清晰的界线,让内心达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说:“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才能找到自己的门/自己的人。”走最远的路,贴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发现,每处风景都有故事,每个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里激起强烈的共鸣,使得风景也有了灵魂,有了香气。可见,在艺术的旅行中,情感变得纯粹,心境变得简单。当温情充实到心世界的每一处角落时,我们便拥有了柔软对待世界的力量。
如果说旅行是一种人生,那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旅行?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在《伊萨卡》中说:“伊萨卡给了你神奇的旅程/没有她/你就不会去远行/而现在/她已经没有什么留下给你。”也许,最美的风景不在于终点,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风景,而是自己。在艺术的旅行中,心灵能去除世俗干扰,不被扭曲,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从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十九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旅行类书籍。它的目的不是向读者介绍有哪些美丽且值得一去的风景地,更不是告诉读者如何做旅行前的攻略。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作者自己关于旅行这件事的自问自答。他疑惑于人为何想要旅行、选择旅行地的原因或动机,以及如何旅行、旅行时人的状态、旅行的作用或意义等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文学、艺术、等角度出发,以自己的旅行经历为参考,对自己的疑惑进行了自问自答。也许听我这么说你会觉得这是一本有些枯燥的书,有些说教倾向,其实并不。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作者自我解惑的过程,这是一本偏向一个散文或随笔类的文学读物。
原文分享部分:在生活中别的场合,他们原本谨慎,敢于质疑,但在阅读这些图片时,他们却不假思索,变得异常的天真和乐观。
如果说我们往往乐于忘却生活中还有众多的我们期待以外的东西,那么,艺术作品恐怕难逃其咎,因为同我们的想象一样,艺术作品在构型的过程中也有简单化和选择的过程。艺术描述带有极强的简括性,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必须承受那些为艺术所忽略的环节。
我开始发现了一种我所未曾料想到的事实:那个呆在家里郁郁寡欢的我和现在这个正在巴巴多斯岛的我之间是连续的,并无二致;而与这种连续性相对应的是风景和气候上的非连续性——在岛上,甚至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是用一种甜润的、全然不同的物质生成的。
这里出现了另一矛盾情形,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句关于旅行的话: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很有魅力?我想,也许是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就是一种冲动,一种被照片、宣传册、绘画、文字、音乐等吸引的冲动;或是逃离当下的冲动。这种冲动给了我们一种幻觉或错觉,让我们以为旅行就像是所有完成后的艺术品,只有美好,没有现实的烦恼。
我想起了我几年前的西藏之旅。那次旅行源于我在高中时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的是几张西藏的照片。于是,我对西藏产生了一种幻想,觉得我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可真正开始时,过程中有很多不在我幻想中的麻烦和日常,有很多次让我觉得后悔。甚至可以说,当时的我觉得还不如不去,就让自己保留幻想的美好。但事后回想起这次的旅行,我却又觉得很美好,总想要再去一次。
也许这就像作者书中所说的“原来,在这种意义上,回忆和期待一样,是一种简化和剪辑现实的工具。当然,就像也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时,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篇二十
花了二天的时间读完《旅行的艺术》。有许多话,不吐不快,叫我夜不能寐。
书中说道:“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房间里”。一个坐在房间里便会感觉心浮气燥、无所事事的人,即使出门旅行也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旅行只是一种枯燥现实的消极逃避。现在“驴友”越来越多,除了经济环境好转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只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焦虑来临而渴望逃离。
每每提及旅行,旁人往往会流露出羡慕的态度。其实,即使把这机会给了他们,甚至再给予足够的金钱和条件,让他们环球世界一圈回来,过段时间他们也还是会唉声叹气,不知接下来该做什么,然后继续抱怨周围生活的沉闷压抑,羡慕去外星球的人……。其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关键只在各人心境。
事实上,《旅行的艺术》这本书所阐述的是一种生活的祥意。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已的家里,那我们或许会发现有趣的程度不亚于旅行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诸葛亮曾说过“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苏东坡诗云:“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生活中的禅是什么?很难一言以概之。中医认为,夏之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谓之养“心”,调节精神需静神,勿躁;调养情绪,制怒,乐观愉快,达到心境自然凉的境地。禅的生活态度,既无所求,无所不求;无所语,无所不语;自然流畅的生活习惯,就是禅理。无独的偶,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用宁静替换我们内心的浮躁,用宁静驱散我们内心的喧哗。庄子的逍遥人生,在他的《消遥游》中体现出来,也许这样的“消遥”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现实,但庄子所拥有的那种处世观念却是我们都值得思索的。好多人常常抱怨工作学习环境太过吵杂,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和工作。凡事操之过急,太急功近利,反而会一无所获。只要内心平静,一样可以达到静心处事,旁若无人的境地。
茶境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在这点上朋友说的很好。她说:茶的情性是纯净的,茶是那样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得到了与禅相似的透明心;茶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用人欢喜与清明。茶之香,茶之味,惟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这种静,应是发自内心的,纵有安静的环境,但假若内心烦躁不安,是无论如何也品味不到生活中的茶香。茶之味,全在一个“纯”字上。水纯,心纯,方可品味到茶的清香与幽雅。
偶尔约上三五知已去喝茶,给远方的朋友写上一封手写信,给父亲买一个过冬天的手炉,给每个家人织一条围巾,这些,都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认真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像对待春天一样,有一颗禅意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慢慢修炼成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