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大全(19篇)
教案起着指导学生学习、推动教学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教案范例中涵盖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一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想象,有步骤的贴好动物画。
教学目标: (1)掌握树叶粘贴画的方法。(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3)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胶水、浆糊、剪刀、树叶、范画、投影片等。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好,今天我带来许多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长的什么样?”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教师在学生看完录象后,学生可以提问:你们看见了哪能小动物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呢?学生不难回答:长腿的驼鸟、长脖子的长颈鹿,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等。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动物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表现动物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拿出范图------《两条鱼》,并提问:我们这里有小动物,同学们看是什么呢?学生说,两条金鱼。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树叶拼成的,从而导入新课,到了秋天,我们经常可以随地捡到树上落下的树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叶粘贴画。
板书课题:树叶粘贴画-------《动物》,这样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树叶粘贴画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将范图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新授,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a、 看------树叶
b、想------动物
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 摆------姿态
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树叶粘贴画),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
指导学生贴画,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
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教师可以这样说:“好,比赛结束,下面我们要评出优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师生共同评出佳作,并给他们一个“金叶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二
教师出示小黑板,请小朋友按课文文字口头填空(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学生齐读)
师:林园园看了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生:因为林园园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李丽才画了蓝树叶,所以林园园的脸红了。
师:林园园这时会想些什么?
生:她会想:都是我不好,没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我太对不起她了。
生:她会想:我太小气了,今天都怪我不好。
师:林园园能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你们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齐:她还是个好孩子。
师:对了,她还是个好孩子。她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肯定会改正的。
现在,老师假设有这样一件事,请小朋友思考一下,那时,林园园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小黑板:“一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叫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纪方方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她会怎样呢?”
师: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用一段话说出事情的经过。
(学生读题、思考、讨论)
生:美术课上,纪方方没有彩纸,林园园看见了,连忙抽了几张彩纸递了过去,小声说:“方方,拿去用吧!”纪方方说:“这怎么可以呢,我剪了,你用什么呢?”林园园着急地说:“快别这样说,你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吧,我这儿还有呢!”
生:我还有补充,纪方方接过彩纸说:“园园,你真好。”林园园摆摆手说:“这是应该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学生继续发言)
教师布置书面作业:把刚才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以及发展思维于一体,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三
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
生: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
师: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树叶真是千姿百态。是五颜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
1.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能想办法吗?生:量出长、宽。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师:(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2.计算三角形面积。
师: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学生互相讨论,汇报。
生: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你想得真好!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生: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师: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
生: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
汇报:生: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师:怎么看?生: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
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师: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更接近呢?为什么?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
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见图)
生: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见图2)
生: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见图3)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
生:手的表面。还有很多树叶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身体的正面。
师:先估一估,再计算你手中的树叶的面积。说说是怎样估的?
生:用刚才的树叶比较。
生:让树叶跟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比。
师:把估出的面积记在心里,再算一算树叶的面积,看谁估的面积和计算的面积最接近。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生:我的树叶两半是一样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1.学生相互合作,选择手、地图和钥匙中的一种计算出面积。
2.小结。这节数学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把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
3.回家再找一些不规则图形算出它的面积,好吗?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提出三点: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本课安排的内容容量很少:先介绍用数方格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估计两片树叶的面积,最后尝试计算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做了补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合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策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只要得到一个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时候估算就能解决问题了。据此,教师注意适时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计算时主动地估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更可贵的是,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找参照物类比、利用面积单位去估计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发展。
3.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树叶的面积,学生提出化曲为直、分类计数的方法;估计树叶的面积学生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了树叶的对称性,利用了对称特点简化计算过程。正因为融入了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数学情趣,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优化,学习的经验得到充实,成功、自信的体验得到强化。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四
所属学校: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版本: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
建议教学时数: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长、它、当、被、河、真、高、兴8个生字。会写长、兴、虫、当4个字以及小虫天上两个词语。学习新笔画竖提。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大意,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写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的温暖和欢乐,大家都喜欢树叶,树叶很高兴。课文想象丰富,语言朴实,富有童趣,为儿童喜闻乐见。让学生读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识字和读背训练,难点是让学生感悟树叶为什么觉得真高兴,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美。
三、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多篇儿歌,儿童诗,认识了不少生字,掌握一些识字的途经和方法对识字和朗读诗歌都充满了兴趣。本课趁热打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和朗读兴趣,让学生从读中识字,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美。
四、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课件、字卡和实物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从课件演示看图入手,引出课文,再从读中查找和认识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然后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最后让学生演示实物,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并以一个乱砍树的动画小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拿几片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树叶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树叶吗?你们喜欢树叶,老师也喜欢树叶,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喜欢树叶。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和多媒体课件显示p72页情景动画图)
二、指导看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电视画面,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看电视画面)指名回答。
生c:我看见大风吹来,树上的树叶一摆一摆的,好像扇子在扇风‥‥‥真好看。
‥‥‥
三、指导学习生字
师:下面请你们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出示课文课件)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找出生字)
师:你们在儿歌中找到了哪些生字?(指导回答)
生:我找到了长、它、当‥‥‥(如没找齐再叫学生补充说)
师:老师也找到了这些生字,它们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出示生字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读这些生字,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看谁读得对,读得好。
老师检查学习情况:指名,小组,全班认读,指出读音不准,难读的音,重点指导。
师: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看谁最聪明,给这些生字组词,给它们交新朋友,你会组哪个就组哪个,看谁组得多。
师:同学们,你们都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了吗?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送回课文里,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出示课文课件)。
四、指导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文中的它、大家、我各指的是谁?
(2)大家把树叶当作什么?
(3)我为什么真高兴?
(出示问题课件)
2、小组讨论:按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看看谁的想法好?
3、检查自学情况。
五、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用赞美,高兴的语气朗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
2、指导学生边读边表演。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多种形式)
六、拓展练习。
1、那么多的小动物喜欢树叶,小朋友,你们喜欢树叶吗?你们会把树叶当作什么?(各抒己见)
3、树叶多美啊!可是有一天,树叶姐姐突然哭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出示乱砍树的课件动画小故事)。
4、小结:大象哥哥把乱砍树的人赶走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象都知道保护树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各抒己见)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从小就知道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那以后大自然就会越来越美。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五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红色、黄色、棕色)
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蓝树叶》。
二、进入新课: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3)自己练习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容易写成撇,教学时应注意提醒学生。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学生容易将“目”写成“日”,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三、练习巩固:
1、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查,合作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让学生打开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2)让学生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况。
3)在书中
练习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抄写难字、提出问题。
学之间要助人为乐,互相帮助。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了解人物的特点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1、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如果给你一片树叶,请你为它涂上颜色,你会涂什么颜色,为什么?
(绿色、红色、黄色……根据树叶在不同时间的颜色不同而定。)
2、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李丽画了一片蓝树叶这是为什么呢。
3、齐读课题《蓝树叶》。并进行板书。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丽是怎样向林圆圆借绿铅笔的?
2、指名说一说:
(第一次李丽小声问林圆圆可不可以借绿铅笔用一下,林圆圆说自己还没有画完;第二次李丽等她画完向她借,她担心李丽把她的笔尖弄断;第三次林圆圆再三嘱咐李丽要注意这注意那,李丽一再表示会小心,只画树叶和小草;第四次林圆圆皱着眉嫌李丽画得太多,这一次,李丽没有再接林圆圆的铅笔。)
3、整个借笔过程,课文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写具体的。自由读,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体会。
4、根据所画内容,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1)自由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李丽的话应读的比较温和,是耐下心来尽可能按照林圆圆的意思办,尽量不给林圆圆添太多麻烦,她一心想画一片漂亮的绿树叶,所以在林圆圆显示出不愿借的情况下,李丽尽量迁就、忍耐;林圆圆不愿帮助别人,当李丽向她借时,她是吞吞吐吐,想办法拖时间或找别的借口,面对同学,她不好意思不借,但心里又舍不得,于是小气的她就嘱咐这嘱咐那。读她的话,应读出那种不情愿、小气、挑剔的语气。)
3)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有表情的朗读。
4)全班范围内有语气朗读。
5)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5、当林圆圆看到李丽本上的蓝树叶时,不由得脸红了。此时她会怎样想?
后悔自己的小气。
从来都没见过蓝树叶,李丽把树叶画成蓝色,也是迫不得已。这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因为树叶是蓝色的影响李丽的成绩,那自己真是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
李丽是我的同桌,现在同桌有困难,我却推三阻四,真是不应该。
如果哪天我忘带彩笔,李丽也这样对待我,我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
……
(三)、联系实际,说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结合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
教师小结: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
三、有语气的朗读全文:
1自由读。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
3、进行全班展示:分角色朗读,最后评价。
四、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句。
板书:
收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开一个“夸夸……”的座谈会。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六
1、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
2、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
3、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1、榨汁器(两人一个)
2 、盘子、勺子、一次性杯子若干。
3、草莓、小蕃茄、菠萝、桔子、葡萄若干。
4、玩具娃娃一个。
(一)幼儿探索榨汁器的结构。
1、(出示玩具娃娃和草莓)。这是娃娃家的小娃娃,她还没长牙,可是她很想吃这草莓,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探索榨汁器,了解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
你们的办法都不错,但这样娃娃吃到的汁太少了,怎样让宝宝吃到更多的草莓汁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榨汁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榨出果汁,待会请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可以打开来看看,想想它是怎样装起来的。(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幼儿的探索情况)。
3、榨汁器的各部分:挤榨果汁的盖子、过滤果汁的网格、接果汁的杯子。
(二)幼儿探索运用榨汁器。
1、我们已经认识了榨汁器,那请小朋友们想想怎么样用榨汁器榨出草莓汁呢?想好后去试一试。
2、请一名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榨出草莓汁来的。先打开盖子,把草莓放在网格上,然后盖上盖子,用力地压或旋转盖子,最后倒出草莓汁。
3、还有哪些水果出也可以榨出果汁的?(葡萄、桔子……)你们想去试一试吗?
(三)品尝新鲜果汁,知道新鲜果汁的营养很丰富。
提问:
1、这些水果一样吗?什么不一样?(颜色、味道)
小结:这些水果榨出来的汁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喝起来有的甜甜的,有的酸酸的……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对我们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2、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榨汁器榨果汁,你们知道怎样可以榨更多的果汁来吗?(电动榨汁机)
3、回家后小朋友可以多榨一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一块来尝一尝这好喝的果汁。
1、幼儿回家后继续榨果汁。
2、引导幼儿比较新鲜果汁与冲饮品之间的区别。
3、参与家电柜幼儿认识电动榨汁机和其它小家电。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七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自读、感悟、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学习快乐。以识字为重点,在读中落实识字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认识“长、它、当”等九个字,学会一个新笔画——竖提,会正确书写“长、虫、兴、当”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鱼儿拿它当花伞、小鸟拿它当风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和本课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板书课题,读题。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标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楚不会读的生字词。
3.认读生字卡片。先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听,如果发现读错,以“请你跟我读”的形式帮助纠正读音。
5.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想。
1.再听老师或录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标出有几句。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反复练习朗读,并想想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先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
树上 树枝 扇子
地上 小虫 被子
河里 鱼儿 花伞
天上 小鸟 风筝
5.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6.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师:大家想一想,树叶还会去哪里,被谁当成什么呢?通过“树叶来到_____,____拿它当_____。”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让学生去找自己的伙伴,互相认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记字,并给生字组好词,老师在旁巡视,并加以指导。
2.让学生自荐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同学识字。
3.指导正确书写“长、虫、兴、当”,认识笔画竖提,完成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
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并自由配上动作。
2.请想表演、朗读的同学都走出座位,一边朗读,一边配上动作。
3.看着板书,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1.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花篮上。
2.捡几片树叶,互相说说它们像什么。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第五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齐读后问“读了课题你有疑问吗?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问,教师对问题做出评价并按排解决时间)。
二、初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努力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效果。
1、出示生字词(生字加拼音),指名读,齐读。强调:“术”、“桌”是翘舌音。“经”是后鼻音。“拿”的声母是n,不是l。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什么。读前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和断句,出示长句子练习。
指名读,读后评议。(字音正确,无添字漏字现象,无断句)。
3、快速看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向-----借绿铅笔,结果-------)。
四、分段细读课文。李丽怎么会画出蓝书叶,林园园真是个不愿帮助别人的孩子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李丽为什么要借绿铅笔?
2、讨论。理解第三句中“正要”“可是”两个词;
(1、老师让画树,画树叶要用绿铅笔;2、李丽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3、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自读体会。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还仔细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李丽借绿铅笔的原因。那么李丽为什么最后还是画的蓝树叶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仔细读后面的课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想办法记字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发生了什么事?
二、继续阅读课文。
自读课文二至四段,思考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用铅笔画出她们之间的对话,多读几遍,注意读出正确的语气。)。
(一)、学生读、画,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二)、逐段阅读讨论。
2、讨论。
(抓住“小声”、“吞吞吐吐”)理解“吞吞吐吐”,结合课文理解。
(提示:她真的没画完吗,她想说什么?)应该怎样读她的话,练读,指名读。评议。
3、林园园说她还没画完,不肯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自读这一自然段的三句话,体会她们说话时的心理。
4、等林园园全部画完后,李丽再借时她又说什么?
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她们的对话练习朗读。a:指名分角色朗读;b:讨论评议。
5、在李丽答应小心后林园园痛快的把绿铅笔借给她了吗?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体会她们的语气。
6、自己读,找出她们的语言,并画出表示她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的词语,练习朗读。
(林园园的一句话中有三个“不要”,你听了会感觉到什么?她又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她是真的在问李丽吗?你感觉到什么?林园园感觉到了吗?)。
7、快速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读一读,结合板书李丽和林园园的。
语言和态度,想一想: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三)、分角色朗读二至四段。
1、分小组练习。
2、指名读。读后评议。
三、阅读第五自然段。
李丽知道林园园舍不得把铅笔借给她,她会怎么做。
1、指名读第五段,思考:林园园看到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什么?
2、填空.、(书后练习3)。
李丽拿起自己的铅笔,()地画着()。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脸红了。
先填空,练读,注意突出括号中的词语。
3、讨论林园园脸红的原因。她会怎么想,还会怎么做呢?
四、总结延伸。(联系实际,谈谈各自的想法。)。
五、识记生字。
大部分生字都可采用分部件记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说,教室作必要的指导。
1、特别注意:“铅”的右半部分,上面没有钩;“桌”分部件强调。“由”的一竖要出头。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
六、作业。
1、抄写词语并用带点字口头组词。(书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蓝树叶。
李丽林园园。
小声吞吞吐吐怕把笔尖弄断。
“要……不要……不要……不要”
连忙皱着眉头。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九
秋风吹,树枝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为了更深入仔细地观察不同叶子之间的微小差别,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设计了这节《树叶》活动。
1.在欣赏中初步学会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
2.在创作中体验黑白装饰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1.黑白树叶装饰画。
2.记号笔、画纸。
一、欣赏黑白装饰的树叶画,感受装饰画的多种与丰富。
2.教师:像这种用点、线、面装饰的画你还在哪里见过?
二、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帮助幼儿构建树叶的外形轮廓。
2.教师根据幼儿的介绍,对不同的线条加以归纳和描述。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作过程。
1.提出设想。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然后用它们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
3.操作建议:先用记号笔画出轮廓,注意叶柄画的明显些,叶面画大一些。用线条分出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然后剪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个别幼儿在绘画时细心的装饰。
五、教师和幼儿共同装饰活动室。
“看,天空非常大,有一颗流星‘唰——’的飞过,留下了长长的一条线。(大树叶中间的叶脉)在旁边有一架飞机也来凑热闹了,看,它出发了,它走到线的那头,又返回来了。(树叶画完)咦,天空里留下了一片大大的树叶。原来呀,流星和飞机它们也是小画家,它们喜欢在大大的天空里作画。这样呀,它们就能将树叶画大,地上的人才会看到,那你们想不想作一位这样的画家,让很多的人看到你们的画呀?”孩子们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因为孩子们对流星呀、飞机呀,都是特别向往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流星、飞机”也能作画当然是非常神奇的,平时当他们在夜空看到流星“唰——”的飞过,一刹那的时间,那他们作画时画这条线时肯定也是干脆的毫不犹豫的从“天空”(画纸)这头流向那头。他们用这样的形式作画,他们不会感到枯燥,至始至终他们都是在游戏中作画,无拒无束的畅游在“天空中”。这样的话,他们想画小都难了。
在接下去引导孩子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时,我同样运用了这种方式,我说:“流星和小飞机他们俩真是个调皮的画家,看他们两把这片大大的树叶变成了一片神奇的树叶了,你们觉得,这片树叶神奇吗?神奇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树叶上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图案)。孩子们的情绪非常高涨。
一个再完美的活动设计对孩子的发展作用不大,或者说不符合孩子的`特点,不能改变他们以往一些不好的习惯的话,那实施下来的意义就不大。从绘画的结果来看,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的每一片树叶都那么大,大的纸都有点放不下的感觉,有的孩子的叶柄都没法画了,焦急的问我怎么办?我鼓励着说,我已经看到了你画的叶柄了呀!只是这天空(画纸)不够大,下次让你们在更大天空里画好吗?孩子们就欣喜而自信的答应到“好好好”再看孩子们在对叶子的装饰时,虽然他们的装饰还不够仔细、严密。但里面还是充满了神奇,有着许许多多的图案。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
学会洗碗筷,逐步养成做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教师:录像(1—3年级,优课展示)。
学生:少量的碗筷、一块清洁的洗碗布、一盆清洁水。
学会洗碗筷的方法。
擦洗碗筷时双手配合用力适当,擦去油渍冲洗干净。
一、采用故事引入,启发学生要学会洗碗筷。
二、学洗碗筷。
1、示范洗碗筷看录像。
2、说说洗碗筷的过程,板书:一、擦洗、二冲洗、三擦干。
3、学生学洗碗筷。
4、比赛洗碗筷,并说明注意安全。
5、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会了洗碗筷,你准备怎么做?
6、如果碗筷油渍很多,怎样才能洗得干净。
三、整理。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一
1、享受创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学习观察、学习探索、学习想象。
3、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头饰、黄树叶、塑料袋、场景图、绘画材料以及孩子的已有经验。
1、老师扮兔子妈妈,带领小兔子进入主题活动。
师:"孩子们,秋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戏,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请你们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的观察场景图,互相说说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你觉得小叶子象什么?
——你喜欢小树叶么?
——孩子们,你们看,小鹿和大公鸡也来了,她们有这么多袋子,想请我们笑朋友一起动手,把小树叶收到袋子里,请你们一边捡树叶一边数数看,捡了多少片小叶子。
——小树叶怎么会变小、变碎了呢?
——你会把小树叶变小吗?怎么变呢?
4、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就来试试看,看看哪种办法最好,能让小树叶很快就变小,我们一起来做吧。"(幼儿尝试用搓、捏、挤、揉、压等多种办法,提醒幼儿要一只手捏紧袋子的口,别让小树叶从袋子里溜出来)。
5、——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看到你们把小树叶都变的很小很小了。你们手里的小树叶还可以做什么呢?动动脑筋,想想看。
师:"你们猜猜我用小树叶做的是什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
——你想用小树叶做漂亮的画么?
——你想做什么呢?
——这里有一些画画的材料,现在就带着你的小树叶用这些材料做一幅美丽的画吧。
6、幼儿用小树叶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二
教案背景: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讲的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要画树,可绿铅笔找不到了,于是就向同桌林园园借。而林园园找了各种借口,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最后李丽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用自己的蓝铅笔画起了树叶。
教学课题:
教材分析:
我觉得本课体现的主要思想应该是互相帮助,而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所以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感受。课文主要是以对话为主,文本的语言也不是很生动。教学时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对话进行朗读感悟,而纯粹地借助课本来学的话,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个别学生还可能会学无目的,读的时候甚至不能及时找到要学的对话。再说由于条件有限,学生不能经常性地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为此,我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学生能通过这些课件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教学方法:
一、程序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细读感悟—主题升华。”
二、读书有层次,形式多样。初读、细读、悟读;自读、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读、教师引读。
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很轻松地感知了课文大意;合理运用课件资源,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多种形式地朗读也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提出问题)。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二、朗读感悟(解决问题)。
师:我们知道《蓝色的树叶》这个故事发生在——(师引说)。
生:美术课。
师:故事里有谁?
生:李丽和林园园。
师:指板书,课前先板书课题和李丽、林园园。(出示课文插图,师指图)。
师:这是谁?
生:李丽。
师:她是谁?
生:林园园。
师:你们看,林园园已经把树画好了,她画的树叶可爱吗?
生:可爱。
师:那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找到句子读一读。
生:(找到了句子“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并且读了读。)。
师:那李丽画的树叶是怎样子的呢?(引导学生从最后一个自然段里找)。
生:李丽画的树叶是蓝色。
师:你真会学习。是啊,为什么李丽画的树叶是蓝色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她们两人的对话,李丽说的话用————,林园园说的话用~~~~~~~。
(板画————、~~~~~~~)。(教师巡视,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相应的对话。)。
生:(个别学生读出所找的对话,然后全班齐读。)。
[学生通过读、画对话,对对话有了整体感知,为下面的朗读感悟做铺垫。]。
师:我们一起来看她们的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对话)。师:李丽为什么小声地说?(点击课件,“小声”变成红色)。
生:因为上课的.时候不要影响别人。
生:上课的时候不要吵到别人。
师:你真懂事。那谁来读一下?
生:(小组开火车读)。
师;那林园园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读句子。
师:你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地说呀?(点击课件,“吞吞吐吐”变成红色)。
生:怕她把笔弄坏了。
师:哦,你是这么理解的。林园园舍得借吗?
生:舍不得。
师:平时同学向你借东西,你们有没有舍不得借的时候?
生:有。(迟疑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说。)。
师:那当你们舍不得借的时候会怎么回答呢?
生:(练读句子,个别学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是舍不得借。
师:你们愿意扮演李丽和林园园,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吗?
生:愿意。
师:那就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合作读吧,看哪些同学最能进入角色。
生:同桌分角色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正确感知文本的内容。]。
师:(指名读)读得真不错,两人配合得很默契。那让我们接着往下看(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男同学来读一读。
生:(男生读)。
师:读得真整齐。李丽为什么要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
生:因为她没笔。
生:因为林园园还没画好。
师:正因为这样,她才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等林园园画好了,李丽怎么说?
生:(齐读句子)。
师:林园园怎么回答?
生:(女生读句子)。
师:林园园怕什么?
生:怕把笔尖弄断了。
师:那说明什么呀?
生:(一时想不出问题的答案)。
师:那她舍得借吗?
生:舍不得。
师:是呀,她舍不得把笔借给李丽。(板书舍不得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她们的对话。
生:(齐读对话)。
师:(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
师:林园园为什么要这么说呀?
生:怕她用得太多。
生:因为她怕把绿铅笔弄坏。
生:因为她怕李丽会削铅笔,会太用力,又怕她画得太多。
师:你很会动脑筋。是呀,她连续讲了三个“不要”(点击课件,“不要”呈现红色)。看来她还是舍不得借。
师:那李丽听了林园园的话,有何。
123下一页表现呢?
生:(齐读: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师:她为什么要连忙说?
生:因为她很急,怕林园园不借给她。
师:“急”这个词用得真好。林园园听了有什么表现?
生:(齐读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师:皱着眉头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生:(做皱眉的表情)。
师: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皱起眉头?
生:不高兴的时候。
生:不乐意的时候。
生:她怕李丽用得太多,有点不想借给她了。
师:说得真好,那请你来读一读。
师:李丽看了看林园园,为什么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生:她觉得李丽还是不想把笔借给她,所以没接她的绿铅笔。
师:你真会动脑筋,话又说得这么完整,大家表扬她。(学生鼓掌)。
师:现在请你们自由练读她们的第三次对话。
师:我们来比赛读,男生扮演李丽,女生扮演林园园,看谁演得最像。
生:(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现在我们连起来读她们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先请同桌小朋友来分角色读她们的对话。
生:同桌合作读。(学生兴致勃勃地练读)。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指名看着课件读)。
生:(两名学生分角色读,其中一名学生读得绘声绘色。)。
师:你们的表演很精彩。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欢迎吗?
生:欢迎。
师:那好,我们先一起读叙述部分的话,然后李丽的话就由第一和第二组的小朋友读,林园园的话由第三和第四组的小朋友读。现在开始。
(师生合作读)。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图画)看一看,咦,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呢?(点击课件)。
生:她刚才做得太自私了,没把铅笔借给她。
生:她看到李丽用蓝铅笔画着树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脸就红了。
生:我会对林园园说,你做得不对,你不应该舍不得借绿铅笔。
生:我想对李丽说,你为什么不把笔准备好呢?
生:她会连忙把橡皮借给她。
师:是啊,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师板书:互相帮助)。
三、课堂小结(归纳概括)。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类似的事情,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蓝树叶”的遗憾。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责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课件出示)。
生:(齐读: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四、课堂练笔(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
(1)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了我了吧。
师:像这样的句子,你会说吗?(指名读)。
师: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生:妈妈您能借我一元钱吗?
生:你好了吗?
生:你的身体好了吗?
生:我现在可以走了吧。
生:我可以出去玩了吧。
五、布置作业(生成创新)。
课下用自己的绿铅笔亲手为李丽画一幅有绿绿树叶的美丽图画。
板书设计。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三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纸花,漂不漂亮?这么漂亮的纸花是老师亲手扎成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扎一朵漂亮的纸花呢?这堂劳动课就来学习15课《扎纸花》。
1、教师点明扎纸花的目的、意义、用途。
2、教师检查准备的材料。
材料:四张红色软纸,一把剪刀,一段细铁丝。
3、启发学生说出扎纸花的六个步骤,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注意渗透安全教育)。
(1)对折。把四张软纸理齐,对折一次。
(2)来回折。从对折的地方开始,启发学生像折扇子一样,等宽来回折。
(3)捆扎。注意演示直观,教师用一段细铁丝在纸条中间处捆扎。
(4)剪圆弧。教师用一个纸板演示,把纸的两端剪成圆弧状。
(5)拉开。a.先拉出花形;b.启发学生说出再怎样做;c.先拉上层,再拉下层,最后把中间两层拉开。
(6)整理成花。引导学生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满意,把它整理整理,一朵漂。
亮的纸花就扎成了。
4、学生讨论总结扎纸花的方法——六大步:
教师让学生根据扎纸花的方法再扎一朵纸花,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
教师小结扎纸花的'方法程序,加深学生对扎纸花技能的掌握。并通过讲评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四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有借的一件事。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是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整体感觉上还不错。
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我认真备好课,定准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前分析:二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识字,语境认读容易,独立认读混淆,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分辨不清。而且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这节课以识字为主,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识字,设计了几个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率,提高识字效果,巩固识字的目的。
这篇课文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识字为主,学生自读生字词,初读课文,对课文大致了解。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了这样的导入:出示一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一片充满生机的绿叶(梧桐树叶);一片红红的枫叶;一片蓝色的树叶(自己制作的)。问学生:树叶一般是绿色、黄色、红色的,为什么有蓝色的树叶呢?这种导入方法,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跟着初读课文,通过自由读文把生字划出来,然后自己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识记一遍,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并帮他们归纳课件出示,有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有猜字谜、讲故事、编儿歌的方法,还有找朋友识字,在生活实际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等方法。
这节课,特别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检查学生生字时,就进行了齐读、开火车读等,特别开火车读,人人都有参与机会,几乎全班同学都轮到了一次,这样可以及时纠正一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这样做比较好。在学生认字的基础上,我充分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用以上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例如:有的同学说看到自己的铅笔盒认识了“铅”和“盒”这两个生字;有的说利用树叶姐姐上面的拼音认识了“术”,在美术书上认识了美术的术;有的说通过找朋友认识“吐”:吞吞吐吐,吐出;还有的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就记住了“皱”,教学“笔”一字时,从分析字形入手,为什么笔这样写呢?因为毛笔就是上半部分是竹子做的,下半部分是毛做的;在教学“铅笔”一词时,让学生从组词开始,学生纷纷说出:削铅笔、还铅笔、借铅笔、买铅笔等词来。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削”等。通过识字方法的交流,达到学习方法大家分享,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的教学目的。
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几个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率,提高识字效果。在指导朗读时,先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因为他们刚学完生字,自己读可以把生字融到课文中读,体会字意。读通顺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五个句子。然后,指导写字时,我会把下面的字按结构归类:
1、(读一读)我会写左右结构的字:吐铅笔课。
2、说说你觉得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
3、指导正确书写,在黑板上范写,让学生边看边书空,笔笔到位,认真指导,最后学生练写,全班人人都有参与,这个环节做得比较好。
今后,我觉得还应在教学中,穿插字义、说话等识字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时,还要进一步细化。在几名学生读书感情不到位的情况下,要分析其原因。“小声地说”“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词,是训练低年级的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机会,可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通过分角色读,就很容易读出味来。但怕时间不够,所以朗读训练没有到位,放在第二课时重点训练朗读。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五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唱出。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
听唱法。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人人都会唱、喜欢唱,每一次听到它,让人们想到一个人——妈妈。让我们用最美、最动听的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师起前奏,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同学们唱的真好,让我们听一听小朋友对自己亲爱的妈妈用歌声道出了哪些心理话。(多媒体播放歌曲)。
1、说一说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夸一夸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声播放歌曲旋律学生在音乐中谈感受)。
2、想一想这首歌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对妈妈的真挚情感。(学生讨论)。
3、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4、创编(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成新歌词演唱,也可以把歌曲中的妈妈编成其他长辈。)。
5、师生用接龙的方式用唱名唱一唱。
(可以有老师唱词,学生唱唱名,再反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海娃的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导入欣赏《海娃的歌》。
同学们动听的歌声使一个住在海边的小海娃沉不住气了,听,他也唱起了歌!(初听)。
1、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像?
2、想一想,海边会有哪些声音?你去过海边吗?知道“赶海”吗?(学生讨论,互相交换知识和信息)。
3、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唱出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这五个音。
2、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
2、分组练唱,评议。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种玉米》;凝听《劳动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聆听《海娃的歌》。
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位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劳动歌》,让学生边听边看。
2、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老师发现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让我们再一次欣赏。
4、引导学生回答看到、听到后你是否想到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故事?把你想到的故事告诉大家。
6、学生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以鼓励为主)。
7、教师讲故事。
三、学习歌曲。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七个小矮人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位小朋友,他用甜美的歌声号召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
2、听范唱《种玉米》(教师播放cai范唱)。
3、引导学生给歌曲起名并说出歌曲演唱的特点以及与《劳动歌》的歌曲相比较找出共同点。
4、(因歌曲有一定难度)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默唱、轻声唱、)在学习歌曲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说出来,然后以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教师指导相结合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按节奏读歌词的形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用各种演唱形式复习歌曲。
二、课堂小结:
师: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换取丰硕的果实,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六
1、让幼儿初步感知“劳动”。
2、让幼儿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
3、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让幼儿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并初步感知“劳动”。
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初步学习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各行各业的人:医生、厨师、农民伯伯、老师、消防员的图片。
(一)用“各行各业”的人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并感知劳动。
1、师:(出示图片),你们认识这是人吗?
他是谁?
2、师:医生的工作是什么?出师的工作是什么?……以此类推。
3、教师小结:医生的工作是治病,厨师的工作是做出美味的饭菜,农名伯伯的工作是种出我们吃的饭菜等……他们做的这些工作都叫做劳动。
(二)让幼儿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师:x老师也很喜欢做劳动,我会自己扫地,会自己煮饭,还会自己洗碗、洗衣服等,你们会做什么劳动呢?(引导语:自己会背书包吗?自己会整理玩具吗?)。
2、师小结:你们可真棒,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做,你们会做的事情,会做的劳动,也真多呀!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穿裤子,还会自己穿鞋!
3、师:你们知道吗?在下星期一:5月1日,我们会迎来一个关于劳动的节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劳动节!5月1日是什么节日呀!(询问两遍)。
(三)引导鼓励幼儿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师:我们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叫做劳动。我们也要爱护别人的劳动。比如:我们吃饭时不剩饭,这就是爱护农民伯伯的劳动和厨师的劳动,因为饭菜是农民伯伯给我们种的,然后厨师又把饭菜煮熟,变成美味可口的饭菜了。做一个爱护别人劳动的人,爸爸妈妈和老师我都会爱护他。
(四)、活动延伸:爸爸妈妈辛苦了。
师:爸爸妈妈也是每天都在做劳动,比如,去工作、为我们做饭,洗衣服等。他们很辛苦,我们也为他们做点事情吧!回家为爸爸麻麻做一件事情,比如,端水、盛饭、浇花、扔垃圾等。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七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2、了解常见的违章用电现象。
3、了解触电的急救处理。
1、准备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体现出不安全用电的危害性。
2、围绕课文的判断题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违章用电现象的录像短片。
3、准备一根干燥的木棒、一把绝缘良好的钢丝钳。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触电事故的图片。
2、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知道违章用电的危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练习中思考,思考后完善。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违章用电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书上的判断题。
2、学生自行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拟订好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违章用电现象,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老师可以对安全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补充讲述。
(三)结合实际,增强用电意识,培养节约用电习惯。
1、学生检查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使用情况,结合以上全用电的各项要求作出安全评价。
2、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1、安全用电器到了预防的作用,但是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该如何处理,“技术信息”提供了3条有益的建议,教师可以分别进行讲述,并做演示,让学生参与。
2、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解什么是绝缘体,并举例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也可补充讲一些常用的急救电话(119,120,110,122)以及具体用途,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和怎样使用。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八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画的是什么?那么你们在夏季看见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
(2)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颜色的叶子吗?(板画蓝色树叶)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吗?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19课《蓝色的树叶》。
2、提出学习任务。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识字方法,我会给生字组词并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全班展示。
1、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2、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3、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4、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5、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6、我从课文插图中知道了什么?
7、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们小组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9、指导写字。
(1)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a、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b、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c、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三、课外延伸。
2、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见过的树叶有哪些颜色?(绿色、红色)那么李丽画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出示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画出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读出人物表情与对话的语气。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4)、能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正确、流利、有朗读课文。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试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全班展示。
1、我能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我想她们说了些什么。
3、我读第一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小学劳技课教案贴树叶篇十九
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思维、创造及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再满足只在纸上绘画的形式,而是对新颖的美术表现形式较感兴趣。时逢秋季,"秋风吹,吹皱了秋叶婆婆的脸"在这样一个烂漫、多彩的季节里,孩子们对各式各样的秋叶爱不释手,本次活动就是以"秋叶"为主题,通过学习用镂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树叶及叶脉。另外,在班级的美术里,有少部分孩子尝试剪过镂空的窗花,活动中他们可以迁移以往的经验。对于大部分孩子,虽然有一些难度,但是也是他们能够踮起脚尖能故偶摘到的"果子"。
1.感知树叶的不同外形,学习用镂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树叶及叶脉。
2.大胆发挥想象,能合理布局。
3.养成良好的剪纸常规,用完剪刀能放回去,并把废纸放到小筐里。
一、听音乐做动作(ppt出示树叶飘落的情景,用《小树叶》的背景音乐)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一片一片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飘落下来。让我们也跟着小树叶一起来跳舞吧。
(听音乐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巩固对树叶形状的认识师:在树林里,有很多的树叶宝宝,你认识哪些树叶呢?
(叶脉)(ppt出示一片树叶,重点突出叶脉的不同):每一片叶子形状都不同,树叶上的叶脉也不一样,有的粗,有的细。
三、操作展示。
1.教师示范看!我这里也有一片树叶。漂亮吗?猜猜我的树叶是从哪儿来的呢?
对,是我用纸剪出来的。
这片树叶和我们以前剪过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剪出了大小不同的叶脉)猜猜我是怎么做出这片漂亮的树叶的?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示意图(ppt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图意,并示范。
重点看叶脉的画法以及比例大小。
3.把剪下的树叶贴到光秃秃的树上这片小树叶是哪个大树妈妈的宝宝?把他送回到妈妈的身边,心里真开心。
四、幼儿操作。
1.谈话:
在教室里,还有很多的大树妈妈在找自己的宝宝。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看看来了哪些大树妈妈?它们的树叶宝宝长什么样呢?
2.讲述要求:
(1)看清步骤图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制作,会正确进行平剪、镂空剪。
(2)注意安全,用完剪刀放回去,废纸放到小筐里。
(3)注意画面美观,布局合理。
3.幼儿操作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其画出叶脉。
每个幼儿至少制作3种不同的树叶,全部剪好后将它们分别贴到相应的大树上。
五、活动结束。
2.教师:
我们帮枫树、梧桐树、银杏树找到了它们的树叶宝宝,大树妈妈真开心呀!还有很多的树叶宝宝也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找它们的大树妈妈,你们愿意吗?让我们一起去外面再去找一找吧。
(播放《小树叶》的音乐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