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两首教案(热门22篇)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切实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案范例不仅可以指导你的教学设计,也是你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展示。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一
1、了解杜甫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影响;
2、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了解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3、理解并掌握诗中出现的重要意象及关键词句,准确把握诗歌大意;
4、赏析品味三首诗,了解诗人的创作方法,背诵并积累一些名句。
过程与方法。
1、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反复吟咏,强化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壮美,体会诗人的人生际遇;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理解《杜甫诗三首》中所寓含的杜甫的漂泊情怀。
难点: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着重理解杜甫诗中交织的个人遭际与爱国主义情感。
1、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知识链接”,了解杜甫及其思想,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请同学们经过二次预习自主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的问题。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思考下列问题,通过反复朗读诗歌,感悟诗意并整体把握三首诗歌的共同特点,解决生成的主要问题。
(1)“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的三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满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杜甫在年老、多病、孤独、漂泊的时候,还能够忧国忧民,心系家国,其伟大就在于此。希望大家在赏析时能够仔细的品读。
(2)“满纸漂泊言,一把辛酸泪。都云杜甫痴,谁解其中味。”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感动着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他对自己的信念孜孜以求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每一个有志青年。课下搜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诗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准备课堂中参与讨论、展示。
4、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落实“多元评价”,确保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质量。
1、作者、作品。
杜甫(712~770),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生活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代表作品有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断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代表作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等(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关于近体诗。
旧体诗从唐代开始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都称古体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不是指近代。这种说法已经沿用了1000多年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古体诗除了必须用韵之外,不受格律的限制,写起来比较自由。
近体诗的格律始于南朝的齐、梁,形成于初唐,完善于盛唐,它可以分为绝句与律诗两种。四句一首的称绝句,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五字一句的称五绝,七字一句的称七绝。律诗是八句一首,它又分为五律和七律。五字一首的称五律,七字一首的称七律。八字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1)每首的字数、句数都有规定,都是八句,五律40个字,七律56个字;
(2)偶数句押平声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3、作品背景。
(1)《秋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组诗八首,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2)《咏怀古迹》:咏怀古迹五首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所导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所写的。诗人在漂泊之中看到天地依然,却物是人非,不觉与古人产生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共鸣。而残酷的现实,也让作者显得对具有非凡才能的前人更加崇拜。
(3)《登高》: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二
1、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怀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以即景抒情诗导入: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1、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2、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鉴赏《登幽州台歌》。
(一)作者简介: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
(二)写作背景和幽州台: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时人莫不知也。”(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但在《战国策》、《史记》中皆未见筑台之事,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筑台之说始见于此。魏晋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黄金台之说,但说法不一。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三)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作者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呈现出苍凉悲壮的气氛。)。
3、基本解读如下:
1)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人们的共鸣。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念”有想象和思考两层意思:所谓想象,就是极力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与无限的时空;所谓思考,就是思考自己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将以怎样的形式来在这样光芒无际的宇宙表达自己的存在。诗人之所以会“独怆然而涕下”,就是感到自己虽然有如此强烈的宇宙意识,但却反而因此感到孤独而无奈,自己几乎无能施展自己,以求自己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3)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本诗一大特点。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
明确:1)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时间绵长、空间辽阔)2)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五)、小结:从诗歌看,指诗歌本身看,指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三、学习《春江花月夜》。
(一)新课导入: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岂运《湘绮楼论唐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这一首却完全突破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面貌为之一新。
(三)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主旨)。
四、作业:背诵《登幽州台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春江花月夜》。
1、基本解读:
1)“春江潮水连海平”四句总写春江月夜中壮丽景象。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之中最为动人的良辰美景。入题即是一幅壮丽的画面:江海连潮,月共潮生。“生”,写出了明月随着奔腾的潮水喷薄而出的宏大气势。月光闪耀千万里远,又有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
2)“江流宛转绕芳甸”二句写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江畔美景。江水弯曲着绕过杂花丛生的江边沙地,月光倾泻在花林上,如同撒上了一层白色的霜花。
3)“空里流霜不觉飞”四句写江天一色的澄澈明净之景。月光荡涤了世间的一切,这才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此处虚实结合,最后整个宇宙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的清辉。这样一轮独自徘徊在空中的月亮,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深思和遐想。
4)“江畔何人初见月”六句是对自然的发问和对人生的思索。自古以来,明月在天,什么人最先看到这一轮明月呢?明月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的呢?古往今来,在亘古不灭的时空面前,人们或奋发图强,或得过且过,或及时行乐,却终有一死,无法与亘古的时空永远相伴。但诗人由此出新,认为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不像这明月,永远只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接着写明月在天,孤独地在天空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却又永远难以等到。月光下是奔腾而去的大江急流。诗人让诗情向纵深发展,以明月有恨而江水无情,很自然地将笔触转向下半篇的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上来。
5)“白云一片去悠悠”四句写在此良辰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飘忽,象征了“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是地名,但这里并不确指,是泛指离别之地,且古诗文中“枫”、“浦”本就是离别伤情之所。“谁家”与“何处”互文见义,由一家一处联想到人间千千万万家的离愁别恨。一地相思,两处离愁,往复回环。这是一种诗意的痛苦,发自内心,缠绵悱恻,可谓不招自来,挥之不去。
6)“可怜楼上月徘徊”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之“徘徊”,既写出了月的自然属性,光影明灭,浮云游弋;又赋予月光人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久久在楼上徘徊而不忍离去。月华洒落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可这反而令思妇更添相思之苦。她想“卷去”、“拂”走这有点惹人愁思的清辉,可是“卷不去”、“拂还来”。将相思之苦写得如此形象逼真,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惘之情。
7)“此时相望不相闻”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进而引起的无限遐思。月光引起的情思让她难以入眠,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也许也在望月思念自己,生发托月传情的痴心。“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可是鸿雁长飞,月华难递;鱼儿跃动,只见阵阵波纹。向来有传信功能传说的鱼儿雁儿都无法传情,那只能借助梦境了。
8)“昨夜闲潭梦落花”六句写游子的相思之情。诗人用春梦、落花、流水、残月四种伤情的意象来烘托。梦境是那样迷情惆怅:花落幽潭,春光将逝,人在天涯,情何以堪!江水带走的不仅是易逝的春光,也是游子思妇的青春和爱恋、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落下的是渐渐失望的'思绪,随之而来的又将是难以忍受的凄婉落寞。沉沉的海雾逐渐遮蔽了落月;而游子思妇,碣石潇湘,一北一南,天各一方,千里迢迢,相思不知又要增添几重!
9)“不知乘月几人归”二句写在此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之中,不知能有几人乘月回乡;情人间的离情,伴着将落的残月,洒落在江边的树林之上……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月华柔情、诗人之情相互交织,袅袅不绝,摇曳生姿,引人深思。
2.鉴赏要点:
1)全诗写景别具特色。诗中写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以“月”为主体。“月”是此诗的灵魂,是全诗结构的纽带,也是情景兼具之物。在月华的笼罩下,江水、沙滩、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闲潭、鸿雁、鱼龙、思妇和游子构成了一幅安宁祥和的美景图卷。其中虚实相生,浓淡相映,如同一轴巨幅的中国山水长卷,意境极为深邃而优美。
2)全诗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这首诗有别于传统的单纯写景之作,也有别于一些单纯的哲理诗和言情诗。诗中有对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有对人间至真至纯的爱情的讴歌,有对永恒人生哲理的探求,使得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形成了清新而又邈远的意境,读后让人心旷神怡,并进而去探寻更深更美的人生真谛。
3)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上下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借事抒情、即景抒情、拟人、设问、互文、比兴、用典、映衬。
三、学习《望月怀远》。
(一)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有《曲江集》。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写月夜怀人,情思真切。(主旨)。
2)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
3)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多情之人因为整夜相思难眠,不禁埋怨起夜之漫长。
4)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月华如此美好,光彩照人,诗人不由得吹灭烛火,披衣踱出房间,凝神望月,而这一轮明月啊,竟是如此撩人思绪,诗人不禁久久伫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才知夜深。“露滋”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凝神望月而相思难抑的情形。
5)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光是如此皎沽,伸出手去,满手皆是,可是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此联构思精巧,意境幽清,并化用古人诗句,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意。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有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南朝陶弘景《答齐高帝诏问山中何所有》有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三).鉴赏要点:
1、此诗写情颇具特色。情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对“情人”一词可有不同理解。这里理解为“多情之人”,指诗人自己;但也可理解为“亲爱之人”,即亲人或男女情人。情与景的完美结合形成清丽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构思巧妙。全诗紧紧围绕“望月”而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又由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写到人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千古传诵。此联看似平淡无奇,脱口而出,却高华浑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此前谢庄《月赋》有句“隔千里兮共明月”,后苏东坡《水调歌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寓意相同,只是一为赋,一为诗,一为词,各尽其妙。
四、学习《题李凝幽居》。
(一)作者简介:贾岛,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
(二)学习诗文:
1、初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意。
1)这首诗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主旨)。
2)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写友人李凝幽居的环境。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
3)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幽居的静寂。友人幽居之处旁有一池塘,池塘边有树,诗人来到门外,轻叩门扉。月夜之下一片宁静,敲门声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它们发出了声响,或飞出盘旋一阵又回到巢中。
4)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诗人走过一座小桥,视野开阔起来,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斓的色彩;夜风轻拂,云脚飘移,让人觉得仿佛山石在移动。诗人反说此景,别具特色,因为“石”并未动,是“云”在动。一说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所以在这里,“移石”和“动云根”是同一意思。这样更显出了环境的幽深而迷人。
5)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点明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鉴赏要点:
1、此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写景独特、炼字精准。据说,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初拟用“推”,又改为“敲”,不觉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韩愈细问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确认“敲”字佳。那么佳在何处呢?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扉,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一阵喧闹。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回又飞回窝中。两句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
五、作业:背诵《望月怀远》。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三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简介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早期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中后期作品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这首诗有一些字的注音和字形,同学们要注意一下。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一齐读两遍。
2、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下面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3、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下面同学们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四
一、师生共同观看《唐之韵》第九集、第十集“千秋诗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与三首诗作相关的杜甫主要生平事迹。
三、阅读鉴赏《登高》(教师导学)。
1.诵读(鉴赏音韵美)。
(1)按照要求自由诵读(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读出感情)。
(2)展示教师范读(教给方法:标画韵脚、节拍和平仄)。
(3)选读(师生简评,鼓励为主)。
(4)齐读,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悲伤、忧愁、孤独……)。
2.品读(示范操作步骤,教给学生方法)。
(1)理解词句含义,培养习惯能力。
(教给方法:结合注释和语境,联系所学相关材料,推敲词句含义,做好笔记;教师示例:猿啸哀、鸟飞回、百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2)感受意象意境,想象贯通诗意。
(教给方法:抓住意象,联想想象,口述或笔述再现画面,走进意境;教师示例:秋风强劲,蓝天高远,猿啼哀啸,十分悲凄;清清河堤,白白沙洲,鸥鹭盘旋,鸟儿飞舞。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奔腾而去。万里漂泊,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悲伤;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登临,独自孤苦。世事艰难,生活困顿,十分遗憾,鬓如白霜;浊酒消愁,怎奈潦倒,病体日衰,需要停杯。)。
(3)逐句玩味感情,鉴赏表达方式。
(教给方法:分析描写景物的形态、色彩、神韵,概括意境特征;理解概括意象意境中寄寓的情感;分析鉴赏表达方式和作用,在课本空白处批注评点。教师示例:首联、颔联,意境、情感、写法、作用,营造悲凉氛围、情景交融;颈联、尾联,“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表达忧思深广,国难家愁、悲忧难遣、矛盾心情、尽展无遗。)。
四、阅读鉴赏《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学生自学)。
1.学生依照《登高》学习的具体操作步骤,独立完成《秋》《咏》两首诗作的学习。
2.课堂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生评价总结。
五、师生共同总结概括杜甫七律的一般特点。
(教给方法:三首诗作对比分析,找出内容、形式、抒情表意上的共同点,然后总括。师生示例: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布局;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正反映衬的手法;用高远阔大的意境抒发深沉的忧伤;擅长对仗,工稳精美。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五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课时
第一课时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 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 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六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3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1)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1.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
3.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4.中间两联须对仗。
5.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见练习册)。
(二).精读《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第二课时《咏怀古迹》。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1、朗读(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3、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第三课时《登高》。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古人推崇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三年之后他病死于湘江途中。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难再!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5、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1.背诵默写3首诗,深入体悟诗情诗境。
2.完成“研讨与练习”。
3。认真完成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七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课时。
第一课时。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八
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
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
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1.涵泳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
3.把握诗作风格。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
(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
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示例。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提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4.自由背诵。
第二课时。
一、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第四板块:感受情怀(屏显)。
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来的?
补充背景。
(1)《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2)《春望》。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3)《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讨论明确。
(1)《望岳》。
抒写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思想抱负。
(2)《春望》。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3)《石壕吏》。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带着诗人的感情去读每一首诗,要读得入情入境。指生读,再指生读,齐读。
二、整合总结。
1.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内容、诗人关注的焦点(自我抱负——国家、百姓命运)、语言风格(豪迈激昂——沉郁悲怆——沉郁顿挫)等。
2.由学生的有关辨析比较内容作结。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诗人在年轻的时候抱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年轻时候的诗作就充满了昂扬的气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使诗人更多地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时时地为国而担忧,他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息息相通,诗人的心与时代、国家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由前期的豁达开放而变得沉郁顿挫,充满了深深的抑郁,但他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彪炳千秋,永放光芒。
3.背诵比赛。
三、课下作业。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
2.杜甫图片以及《春望》书法作品。
3.杜甫一生及其伟大诗篇。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九
《客至》之所以写得这么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爱的白鸥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平日无客,少有人迹,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见只有白鸥。于是颔联顺理成章地写到了花径不扫,蓬门未开。颈联不写宾主之间的寒暄与叙旧,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写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实话实说,没有虚文俗套,可见宾主之随和。尾联却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前借白鸥引客,后让邻翁陪客,构思可谓绝妙;不写餐桌上畅饮的热烈情景,而留着让读者去想像,去补充,去回味。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不仅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还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阁夜》作于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阁的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于是写下了此诗。诗中星河的摇动暗寓着社会的动荡。在这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诗人回家无期,乡书不至,不胜“催短景”之悲,于是聊作宽解之词。这种看似轻松的自我安慰其实蕴涵着深深的悲痛与忧愤。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探究学习: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所以这种忽转别意不是离题,倒是别开生面,别有情趣。
探究学习: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对此有多家点评。黄叔灿《唐诗箴注》云:“此咏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读杜札记》云:,“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诗言志》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
3.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试作比较阅读,说说杜诗在风格上与李白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选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学习: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因此弘历在《唐宋诗醇》中忍不住赞叹:“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4.对于《阁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20世纪40年代出版)说:“杜老之诗,随处关系国事民生,虽,在极小的题目,也能发出极大的感慨来,诗人多感,杜老尤甚。读了此等诗,觉得无病的呻吟,未免多费笔墨啊!”对这个评价你如何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样的评价虽然新颖,但有失偏颇。只要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会明白,这是历经磨难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发出的感慨,决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5.对于《登岳阳楼》中颔联的景物描写,喻守真在其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这样评论:“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颔联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湖四周均为楚地,那(哪)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倘用来咏大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与事理未当。”你怎样看待他的评价?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种评价未免太“现实主义”了,若都要与事理相当,那么文学作品就不能有夸张,就不能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等极富渲染力的诗句了。事实上,凡是能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像的,就应该是好的夸张。同时,从阅读时间上说,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的,能流传到今天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就证明它是名句,说明它的夸张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们常把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和他们两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学习: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人遐思不尽。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他们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学习重点诗歌的思想内涵。
学习难点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诵读要点:外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内在:(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的作者,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合作研讨(提示:抓取典型意象)(1)原文解疑如何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咏怀古迹(其三)》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否与标题“咏怀”不符?试结合诗句分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综合探究本文所选三首诗都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秋景秋思。怎样理解诗人杜甫的悲秋情怀?(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
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
(2)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1、阅读下列三首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研读探究。
在对诗句的研读探究中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进一步感受诗人忧国伤时的崇高品格。研读的方法是抓住一些典型诗句,边读边提出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首诗中哪几句景物描写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2)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在哪几首里结合得特别紧密?请从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或最深的作一评析,说出自己的理解。
(3)探讨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些诗,一定要注意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一
学习要点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且能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2、通过诗歌的品读与背诵,初步感知杜甫诗歌的特点。
温故而知新
1、会当凌绝顶。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读书破万卷。
4、露从今夜白。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烽火连三月,感时花溅泪。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秩序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xxx”。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杜诗风格,基本上是“xxx”,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xxx”、“xxx”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自读课文完成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万壑()渚清()千载()王嫱()青冢()
朔漠()省识()环珮()暮砧()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无边落木萧萧下()
合作探究
《秋兴八首》(其一):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颔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4、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秋兴八首》(其一)在情景交融方面堪称典范,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学习要点
1,检查背诵默写《秋兴八首(其一)》。
2,学习《咏怀古迹(其三)》进一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风格。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激愤之情。
默写
《咏怀古迹》(其三):
6、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学习要点
1,通读三首诗,感受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2,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品读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登高》:
3、试归纳前后两层的大意,并分析本诗在押韵和对仗上有什么特点?
4、第一层怎样描述自然景象?产生了怎样的意境?
5、分析作者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
6、诗人老病孤愁之感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7、后世评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三
1、掌握妪、逾、咽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3、体会诗人杜甫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感到的深深同情。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杜甫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感到的深深同情。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了解诗歌背景。
1、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他的“三吏”、“三别”。
2、简要诗歌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说明在这之后唐王朝由此由盛转衰。
(二)初读诗歌。
1、学生齐读一遍诗歌。提问从形式上可以看出叙事诗有哪些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2、提问:从标题“石壕吏”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什么?(预设:故事发生在石壕村,主角可能是官吏。)。
3、提问:诗歌第一句中那个“投宿”的人是谁呢?(预设:诗人)。
4、诗人遇到了什么事?(预设:有吏夜捉人)捉的对象是谁?那个人被捉到了吗?(预设:老翁;没有被捉到,他翻墙逃走了)。
6、“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句可以删去吗?(预设:不能,侧面描写突出了老妇一家的凄苦)你能猜测一下两人可能说些什么吗?(预设:我一去可能不能回来了,你要照顾好家里人……)。
(三)探究主旨。
1、文中对官吏的直接描写是哪一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有何作用?(对比鲜明)。除了这处的直接描写,你还能找到哪些内容体现了官吏的残暴吗?(有吏夜捉人)。
2、讨论:你觉得老妇的致词是一气呵成的吗?(预设:老妇是在官吏的一步步逼问之下回答这些的。)。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四
杜甫的《望岳》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板块的题目吗?
这一册板块项目与12册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12册把泰山做为中华文明,泰山是一种文化)。
2、叙述板块题目。
(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
1、(1)配乐朗诵《望岳》。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
设问: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风一个“望”字?
(2)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
4、引导学生思考: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作业)。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六、板书。
远望。
近望。
望岳凝望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愿望。
七、课后小结: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情节如何生动)。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教学步骤。
1、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2、出示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
【逾】越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
【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
(二)、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在这里吏和妇出场的态度和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吏的呼喊和愤怒下,老妇只有哭啼和诉苦。这里用了两个一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多么,起强调作用还有就是对比。)而且还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们说可以用句号代替吗?(不能,加强语气,强调吏的愤怒凶狠和妇的无比痛苦)。
(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这段致词是此诗的主题部分,它有三层意思,可以分成三层。每一层都写了什么?你们试分一下。
(明确)三男从军,两儿战死。家无壮男,十分贫困。为保家庭,自请服役。
2、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如何理解?
明确: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更,再。惟,只。裙,古今异义,古专指下衣,这里泛指衣服。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
(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
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反映战争的无情)。
4、问: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
(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
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
(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
(四)、第四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绝,停止。如,仿佛,依稀。前途,古今异义。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来的处境或特指好的未来。
1、问:谁在哭?(儿媳)。
2、幽咽声很低,杜甫还能听着,说明什么?(作者一夜未眠)。
3、如果说杜甫睡着了行吗?为什么?(关心人民疾苦实在的体现)。
4、"独"说明什么?(老妇被抓走)。
5、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
(3)出示故事情节提示图,老师领着试背诵。
假如你是诗人,夜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亲耳相闻了有吏夜捉人这件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可能会答:沉重、同情、赞扬老妇勇敢等等)。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教学内容可以补充:《石壕吏》(石壕吏构思如何巧妙)、补充杜甫生平事迹相关文学常识、小测)。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六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学习重点诗歌的思想内涵。
学习难点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探究新知。
1、课文诵读要点:外在:语音、语调、表情、动作内在:(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的作者,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合作研讨(提示:抓取典型意象)(1)原文解疑如何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咏怀古迹(其三)》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否与标题“咏怀”不符?试结合诗句分析《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综合探究本文所选三首诗都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秋景秋思。怎样理解诗人杜甫的悲秋情怀?(品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课堂检测。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的风格。后人专称其为“__”。
5.填写下列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
(2)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3)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课外拓展。
1、阅读下列三首诗。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研读探究。
在对诗句的研读探究中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进一步感受诗人忧国伤时的崇高品格。研读的方法是抓住一些典型诗句,边读边提出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首诗中哪几句景物描写最能体现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2)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在哪几首里结合得特别紧密?请从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或最深的作一评析,说出自己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
(3)探讨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这些诗,一定要注意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翻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这首诗大约写公元736—740年间,杜甫漫游齐赵之时。虽然此前考进士落榜,诗里却依然豪情万丈,表现了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
泰山是传说自尧舜以来就受到历代帝王祭祀的名山。杜甫之前咏泰山的名作寥寥无几。晋宋诗人谢灵运的《泰山吟》本是乐府题,但全诗用大量双声叠韵词着力形容泰山的高峻奇险,强调封禅的肃穆神圣,风格典重生奥,完全失去了乐府的原味。或许正是因为泰山的宗庙色彩过于浓厚,诗人题咏便不得不考虑它的神圣意义。所以连善写山水诗的大谢一旦涉笔。也只能写成板滞的颂体。李白的《游泰山》六首,以游仙诗的形式抒写了他在泰山顶上与仙人同游、精神飞扬于天地之间的自由与快乐。倒也符合泰山在汉代被视为“神仙道”的形象。杜甫这首诗则选择了一个“望”的角度,将泰山壮美的自然景象和象征崇高的人文意义融为了一个整体印象。开头以散文句式自问自答。发端直称“岱宗”,本身已包含了帝王封禅之地的意蕴,接着说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的青青山色,又以景色,描写烘托出它的高大。同样,下面两句说大自然把神奇和灵秀都集中与泰山,山南山北的没明暗由高高的山峰分割,既是赞美泰山景色的壮丽和雄奇,也隐含着“岱宗”一词的本义:万物代谢、昏晓变化正是阴阳造化之功,既然集中与泰山,那么此山当然不愧为五岳之首了。这就超越视野的局限,化为泰山传统的人文含义概括了泰山的'主要特征:一个象征造化伟力和代谢变化的自然奇观。
后半首写诗人遥望山中云层起伏,心胸豁然开朗;目送飞鸟归山,眼眶几乎为之睁裂。以“荡胸”二字置于“生层云”之泰山时精神的激荡,以及将大自然的浩气都纳入胸怀的豪情。有此力度,下句说目送归鸟以至要“决眦”的夸张,才更显出诗人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登上的极顶。于是结句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就极其现成,极其巧妙。既自述怀抱,又回到了泰山丰富的人文内涵中。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全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八
1.聆听《梦幻曲》。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
2.编创与活动。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学习歌曲并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创编活动。
1.聆听感受歌曲《梦幻曲》,创设学习氛围。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这段的意境,体会其情感。
2.介绍作品《梦幻曲》。
3.复听。
设问: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
4.再听《梦幻曲》主旋律,出示主题旋律谱。
设问:聆听主题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然后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下。
5.复听全曲。
6.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用手势来表示旋律的起伏。
7.小结。
1.同学们,有位日本小朋友邀请咱班同学到日本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
2.好,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坐宇宙飞船到日本去,跟老师一起倒计时:
10、9、8、7、6、5、4、3、2、1,(一位女生穿着和服走到讲台前)到了,快睁开眼睛看看,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日本小朋友惠子同学,她的中国话讲得非常棒,下面我们就来邀请惠子同学给我们做导游吧!
(惠子):(鞠躬)(早上好)(日本话)。
3.(cai出示大屏幕)。
(惠子):(边指大屏幕边介绍)这是富士山,是我们日本的象征,由于富士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顶终年积雪。这是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我们来到了东京的服装商城,看见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和服,和中国唐朝的服装有点像。对了,我听说中国的国粹是京剧,我们日本也有国粹,我们日本的国粹是歌舞伎,有时间我会带你们到剧院去观看歌舞伎。今天晚上,日本小朋友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特地在东京小学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也请你们准备几个节目。(到老师耳边告诉老师一个悄悄话)。
5.对,是6/8拍音乐(师同时做6/8拍的肢体动作)。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6.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找几名同学谈感受)。
1.这首歌曲是日本歌曲《愉快的梦》(出示大歌片),下面就请老师范唱歌曲吧!(师演唱歌曲,同时播放cai动画)。
2.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教唱两遍)。
3.下面我们齐唱一遍歌曲。(师电子琴伴奏)。
4.同学们,你们哪一句不会唱?(学生说)谁能帮助他?(学生指出难点,学生解决)。
5.下面我们齐唱一遍歌曲。(师电子琴伴奏)。
6.下面我们齐唱歌曲的同时用6/8拍肢体语言伴奏。
7.我们邀请惠子同学演唱一遍吧!
8.声情并茂地演唱。(同学们听了热烈地鼓掌)。
9.下面谁能再演唱一遍?
10.下面我们视唱一遍曲谱。
1.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日本歌曲《愉快的梦》,我想同学们心中也有梦想,那么就用这首歌的曲调来唱出你心中的梦想吧!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唱一唱。(cai显示充满幻想的图片,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
2.哪一组代表先来唱?
3.同学们的梦想真好,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同学们,老师知道咱班的同学多才多艺,而且是我们董家沟小学乐队的主力,那么你想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
总结: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祝你们今晚和日本小朋友演出成功,下面就让我们和惠子同学一起带着这愉快的梦想飞出教室去参加联欢会吧!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十九
学习目标:
1、在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体悟诗歌内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理解“钟、割”的妙处和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学习重点:理解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了解作者和文体常识:
1.?介绍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望岳》。
2、老师指导、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3、全体学生自读、齐读。?
四、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五、再次朗诵,研讨品析。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二十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诵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国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秋兴八首(其一)》。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杜甫(公元71x--77x),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x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x--76x),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三、鉴赏诗歌。
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再齐读,感受诗文。
2、听朗读带,正音,明节奏,抽学生起来朗诵再齐读。
3、介绍鉴赏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借助课文注解,平时积累的知识);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然后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挖掘诗歌的内涵,体味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4、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步骤,试着分析鉴赏诗歌,思考如下问题:
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问题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
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
问题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1)对偶颔联颈联。
[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5、齐读或背诵。
四、作业:1、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2、背诵。
第2课时《咏怀古迹》。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一、新课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漂泊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8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去寻找答案。(板书)。
二、题解及背景介绍。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与《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我们已经讲到,这一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美读诗文(读):
1、自由朗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
2、欣赏课文录音。
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语调与感情,体味情感,读出韵味,再齐读。
4、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诗文,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5、学生齐读后,请学生结合注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主要内容。)。
明确: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四、诗文鉴赏。
1、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明确:怨恨。
2、阅读诗文,思考问题:
明确:写景。
问题(2)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问题(3)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
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问题(4)诗歌中间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明确:对比、反衬,用典等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有“去”和“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古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前”可以“识”却没有被“识”,“死后”不能“归”却“魂归来”,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对比,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通过“紫台”,“朔漠”,“黄昏”,“青冢”等这些对比,反衬出了王昭君生前的不幸与孤苦和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用了一个典故,写王昭君生前在汉宫不被赏识的寥落。
问题(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问题(6)“环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所以,诗歌对王昭君给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以及羁旅他乡的苦闷和惆怅。(咏怀诗的特点:借古人写自己,抒己怀。)。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七、迁移扩展。
同样是“昭君出塞”的事迹,杜甫笔下的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满腹“怨。
恨”的昭君,而在史学家翦伯赞和剧作家曹禺笔下,昭君却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请思考:
若以“由昭君出塞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打算选取什么角度来写?
1、学生思考讨论。(前后四人一组,选代表发言)。
2、教师朗读例文:《美女赌江山》。
《美女赌江山》。
柔柔弱弱的一群,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历史却在她们面前变得凄婉哀怨.尽管,她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一)。
朝为浣沙女,晚成吴宫妃.从她看到范蠡的那一记得起,就注定了西施命运的悲剧.贫贱与高贵的转变,完成在瞬间.这瞬间带来的,却是伤痛的永恒;她钟情于范蠡,却不得不弃他而伴夫差;她被夫差感动,却不得不做着背叛他的事。
在勾践与夫差的较量中,勾践赢了,赌的是江山。勾践很聪明,一个美女换来一座江山。可他又多么残忍,为了他的野心,西施付出了美貌与青春,付出了爱情与爱人!而她,只是勾践手中的一颗棋子!
有人说西施回国后被视为红颜祸水沉湖而死,有人说她与范蠡泛舟远离。我宁愿接受后者,因为我不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卧薪尝胆”的勾践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我不想西施本是悲惨的人生以更悲惨的故事结局。
(二)。
汉宫内,汉帝御笔一点,王昭君被这漫不经心地一点,历史却因此打了个回旋。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交往与厮杀,竟然都由一个女子柔弱的双肩来承担!
(三)。
西施、昭君等皆为美女,因为美,她们才成为政客手中的工具:拿她们的美貌赌江山,拿她们的青春赌明天,使她们成为一代王朝的随葬品。在后人对她们或褒或贬的评价中,有谁真正理解她们的苦痛;有谁真正同情她们所做出的牺牲;又有谁真正关注她们的命运。她们的裙裾,飘扬在硝烟与战火中,使那段历史变得凝重。我用一颗虔诚的心和一支笨拙的笔,来怀念这些在历史的书页中留下深深一痕的女性!
第3课时《登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境;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
2、炼字法。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二十一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题解。
[导语设计]。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长年飘泊常作客。
老病孤愁繁霜鬓、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忧国伤时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品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探问题。
a、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处境悲凉,年老多病,漂泊无依。
杜甫诗两首教案篇二十二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但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作者简介: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但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能够一韵到底,也能够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状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4.逐句分析。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样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绪(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构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情绪,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完美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资料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向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述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石壕吏》。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但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资料。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独与老头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能够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资料,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透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