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对某个事物、活动或经历的感受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得,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训。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对某个领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心得体会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思考的过程,在不断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心得体会有助于促使我们思考,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和提高自身素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来提炼出关键点和要点。随着大家的进步和成长,下面是一些小伙伴们的心得体会,赶紧来看看吧。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对于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感到茫然和迷惘。然而,通过我的学习和成长,我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有行动,我们就能够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和事物。无论是小小的微笑,还是伟大的创举,都有可能成为改变的种子,让世界因我们而不同。
第二段:主动追求成长。
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存在的目的之一。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主动追求成长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优秀的关键。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成长也是一种态度和选择,我们需要积极的心态和勇气去迎接挑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收获。
第三段: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最珍贵的资源之一。然而,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浪费时间,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然而,当我们想要完成一项任务或实现一个目标时,我们才会后悔没有珍惜过去的时光。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我深刻领悟到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意味着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努力工作和学习,给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懂得珍惜时间,才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
第四段:坚持不懈的力量。
人生是一段又一段坎坷与艰辛交织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通过我的历练和体验,我明白到坚持不懈的力量是成功的关键。面对挑战和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突破困境,达到目标。坚持不懈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信念和对梦想的执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努力,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五段:分享与影响。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更是为了与他人分享和影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明白到分享与影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人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和正面的影响,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无论是一个微小的帮助还是广泛的影响,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为这个世界带来正能量和改变。
总结:
通过我的学习和成长,我体会到了改变世界的力量、主动追求成长、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力量以及分享与影响。这些都是我在一千字心得中所体悟到的重要思想和价值观。我相信,在将来的学习和成长中,我会继续坚守这些信念,并将其付诸于行动,用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叶嘉莹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女性学者和作家,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困境和挑战。她的生平事迹激励了无数人,尤其是女性,勉励奋斗和进取,谋求自立自强,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尊严。本文旨在探讨叶嘉莹的事例,以此得出个人的心得体会,为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启迪。
第二段:叶嘉莹的个人经历和成就。
叶嘉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她成长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在那个传统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但是,叶嘉莹不甘于受到这种歧视,她坚定地选择走自己心路,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她终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女性学者,一位知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不仅推崇女性工作和生活理念,还着力探索女性个性、文化和存在方式的问题,为中国的女性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叶嘉莹在创作和研究中走过了很艰辛的路程,但是她不屈不挠,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在她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坚持、她的勇气、她的坦然和她的毅力。她的成功离不开她那颗坚韧而勇敢的心,她总是不断地克服自己和环境的压力和难关,战胜了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受,给我们普通人以深深的启示与感悟。
叶嘉莹的事例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我认为,在现今这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生活宗旨。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勇敢和自信,以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叶嘉莹的成功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如同叶嘉莹一样,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恐惧和犹豫,用勇气和毅力跨越困难和挑战,去追寻我们的梦想和抱负。
第五段:总结。
综合以上内容,叶嘉莹是一个不朽的名人,她的事迹和心路历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她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人的能力与心态密切相关。只有我们拥有大无畏和百折不挠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总之,叶嘉莹的事例,让我们受益匪浅,更应该把她做为我们的楷模和榜样,切实付诸实践,通过努力和奋斗在人生中大放异彩。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叶嘉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荣获最美教师称号,月,入选感动中国20人物候选人,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这满目的荣誉和成就,象征着的是叶嘉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成长,然而这成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荆棘满丛,充满痛苦的,每次生活刚开始出现一点阳光,立马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扫而空。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一格充满诗书气息的大家庭里,给一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为痛失了女儿,叶嘉莹的到来给他带了新的生活气息,所以从小就把叶嘉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叶家是叶赫那拉的后代,和纳兰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许从根源上就和诗书有着难以割断的渊源,叶家不仅是名门,还是旧学底子深厚的诗书世家。
从叶嘉莹的外曾祖母开始,个个都是诗词爱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还以自己的“仲山”名号自刻了一本诗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书达理的父亲母亲,吟诵成性的伯父,还有善良质朴的姨母,连伯母都拿着《唐诗三百首》用心教她。在这些人的环绕中快乐成长的叶嘉莹,一出生,就被诗情浸染不停。
在众多优秀的人的精心培养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庭院里成长,叶嘉莹的童年可谓是过得充实又美满,因为从小家里人就培养了她的阅读习惯,所以叶嘉莹对诗书的爱从小就被建立起来了,家人都喜欢诗歌,叶嘉莹在这种美好的气氛下成长,渐渐地,诗发出来的光也照进了叶嘉莹的心。
因为年幼,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叶嘉莹的诗是从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来的,她家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子的匾额,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由此可见,叶家是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既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够充斥叶嘉莹的整个童年了。
等到叶嘉莹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进入了正式教育时,她已经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大才女了,在中学的学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点,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属于学霸级人物,高中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铺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一生便和国文成为了一体。
1941年秋天,叶嘉莹怀着梦想进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辅仁大学,是叶嘉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人生总是在喜从天降时祸也不请自来,1941年9月,十七岁的叶嘉莹正沉浸在大学开学季的欢喜里,同时,也迎来了她人生当中第一个厄运——母亲的去世。
母亲的去世给叶嘉莹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7岁的她,已经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经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上天给了她一颗甜枣,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时也断了她一条路。为了祭奠母亲,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这段痛苦的日子是诗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此后,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长姐,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她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是什么,彼时沦陷区物质条件艰苦,度日很是艰难,但幸运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还拥有贤惠慈祥的伯母,母亲去世后,伯母就担当起为两家人做饭的责任,每当叶嘉莹要帮忙时,伯母总推开她让她去专心读书。
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后,叶嘉莹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才华卓然,容貌清丽,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名角儿,也就是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人生的伯乐顾随老师,1942年秋季,叶嘉莹正值大二,在唐宋诗课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恩师顾随,顾随既是她的文学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导师。
两人成为师生关系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对诗书的追求,使得两个人成为了高山流水之情,顾随的授课方式飘逸自然,从不刻板,因为对诗词有着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叶嘉莹成为了顾随的小迷妹,顾随也非常欣赏这个极具天赋的姑娘,所以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做文学研究,这段日子是叶嘉莹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结婚,之后便再没机会见到顾随。叶嘉莹在怀念顾随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关于婚姻,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说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叶嘉莹来说,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尽管她不愿提起,然而这段婚姻还是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叶嘉莹在上海和赵钟孙结婚,对于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后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爱情,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叶嘉莹一时错误的选择,这一错,便错了一生。
婚后两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儿后,初为人母的快乐还未来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问题入了狱,刚刚安下的家也被抄了个干净,叶嘉莹后来也连母带子的被抓入狱,后来她找到警察局长写了自白书出来,带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居无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过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为了生活她到处去找工作,同时去很多所学校任教,夜以继日的像个机器一样工作,勉强能够养活女儿和自己,丈夫出狱后,叶嘉莹还未来得及欢喜,另一个阴影立马笼罩上来,丈夫性情大变样,心理扭曲,对叶嘉莹多次实施家暴,在千难万险中都坚强的走过来的叶嘉莹,看见自己遍体鳞伤的那一刻陷入了绝望,她多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却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随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来越大,对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刻,叶嘉莹的教学事业也逐步上升,由中学转到台湾大学任教,后来作为交换教师去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国诗词爱好者的喜欢。
1966年,叶嘉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国把父亲接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不料遭到阻击,无法返回美国,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儿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时间,叶嘉莹一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几乎要把她压垮。
当时摆在她面前的是三个像大山一样的关卡,压的她无法喘息。
第三是家庭关系,错的人永远不能指望他会改变,尽管叶嘉莹无数次的容忍,宽容,沉默,丈夫既无用又大男子主义的恶劣性情丝毫都不知收敛,家内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和存在感怎么捍卫?那就家暴好了,通过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权威的作风。这让叶嘉莹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闷都写进了诗里: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独木危倾强自支,多么无助,多么无力又多么无可奈何呀!
1971年,父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痛万分,从此叶嘉莹的人生就没有了来处,写下一首挽诗《父殁》后,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行。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长,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儿又出事了。在送母亲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夫妇俩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出了车祸,双双身亡。
女儿的骤然离去,让叶嘉莹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她知道:
人与人的理解谈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劝慰的话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她宁愿自己忍!
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诗,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际,又是诗歌给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许是一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灾难也是有限的,叶嘉莹之后的人生倒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阵小风罢了。
1990年,叶嘉莹从ubc大学光荣地退休了。得知叶嘉莹退休后,国内不少大学,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叶嘉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决定建立一个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叶嘉莹担任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开始雷厉风行的去海外筹款,还把自己在美国领到的九十多万人民币退休金捐赠出来,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领到奖学金的同学,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一点微薄的金钱,而是透过“驼庵”的名称,了解到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南开大学也对这个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报,为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园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号为名的四合院式的书院——迦陵学舍,以此作为叶嘉莹的归宿,庭院种满了莲花,莲心不死,先生永在!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叶嘉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_月_日,96岁的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坐在轮椅上,她中气十足,调侃自己的头发竟变黑了一些。
她习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但现在,她从家里的沙发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搀扶。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说的“盖棺事则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写论文、指导学生整理超过2000个小时的讲课录音。
哈佛、耶鲁等上百所高校都留下过她讲课的身影。刚回到南开讲课时,她的课,教室里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讲台上。还有人靠墙边窗口站着,或坐在地上。数学家陈省身、吴大任夫妇也和学生挤在讲台下。
她在台湾教书时也是这种场面。后来,她带着诗词讲遍了半个地球。
她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诗,也给学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妇讲。92岁那年,她挑选了218首古诗词,给儿童作古诗读本,转年又为这些诗词录制了讲解和吟诵。
91岁时,她还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给研究生上课。博士生、硕士生,加上来旁听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课有二三十人。后来,课程和讲座的视频被整理出来放到网上,她一下子成了讲诗词的“网红”。
90后网友评价“这位90岁的老太太讲课有趣”,认为她的书“不卖关子,娓娓道来,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很丰富,两口气便读完了三五百页”。
她被称作“穿裙子的‘士’”。她的生日,国内外研究诗词的学者聚在她身边开会,很多大人物都发来贺信。早些年,不喜热闹的她最多与几位好友一起吃个饭。有一年过生日,她负责切蛋糕,南开大学的两任校长母国光和滕维藻坐在旁边。陈省身一定要把给她的祝寿诗藏到生日当天,提前一天到的杨振宁也没得到“剧透”。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她站在那里,就是一个贵族。”诗人席慕蓉形容,叶老师在讲台上像个发光体,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一则引起全国热议的事件——“叶嘉莹事件”,震动了全国人民。涉事机构因为对叶嘉莹女士在运动中暴毙的事件的失职,引发了社会的谴责。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不仅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关注和探讨,更要从中认识到常识的重要性、自身责任的意义以及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权益,更要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为了更好的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很多人喜欢参加运动。但是,一些人醉心于运动,往往忽略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极限。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知道自己所喜欢的运动是否适合自己。运动需要自由,但自由不能向反社会行为一样,不顾及他人的安全和自身的责任。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注意力,随时关注自己的表现和身体状况,以免发生类似叶嘉莹的事件。
其次,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在参加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周全。叶嘉莹事件,一开始是因为她在跑步时使用了过期的口罩,最终导致她在场内晕倒,病情严重。这个事件的教训是:我们需要细心处理好每项关键细节,以免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放诸四决,变成新的风险隐患。新冠病例时下诸多,人们更需要了解每一项健康细节,从个人的视角出发,积极地采取防御措施,以此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三,共同维护社会安全,意识到自己在公共场合中拥有的一份责任。从底层到高层,社会的发展是由每个成员的贡献所驱动的。对于叶嘉莹事件,机构的疏忽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社会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社会安全,才能防患于未然,从过去这一事件中找出漏洞所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懂得如何应对危机,团结共同应对。叶嘉莹的家人因为机构的不负责任导致她离开了人世,也许他们已经十分悲伤和绝望。但是,在这个危机之中,同胞们不仅通过舆论监督把这个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更是通过自身的力量,让299万的人在网络上共同签署签名,发出了人们对于此类问题的关注声,对于解决这类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对于我们而言,面对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坚信生活是值得珍惜的,而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健康,懂得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和每一个人,发现生命之美。尽管这次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到惋惜和悲伤,但如果从中得到了必须的认识,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生命,展现生命的价值。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著称的作者。冯煦在《宋六十一名家词例言》中即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秦少游在词中,往往能写出一种极为纤细幽微的感受。当他在仕途上遇到挫伤,体受到极深重的悲苦时,其词作便由早期的纤柔婉约转入哀苦凄厉的境界。这首《踏莎行》,便是秦少游晚年由处州被贬到郴州以后所写,因此最能表现此种哀苦凄厉的心情。
开头三句中的“楼台”和“津渡”都不是实景,而是一种象喻。这个形象也不是现实形象,而是一种象喻之象。这样说,是因为其与后边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时间景物是冲突、矛盾的。我们过去所读的词一般写的都是现实景象,秦少游现在所写的却不是。因为在他内心之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落空、绝望的,他以这种沉痛绝望的心情,创造了这样的形象。
“楼台”和“津渡”的形象代表什么呢?前者代表一种崇高的境界,后者代表一种出路的所在。津渡是码头,可以从那里上船、前进,所以表现为一个出路。现在秦少游的心中,这些东西都失去了,想找一个渡口、一个出路,但在月光下的迷蒙之中,完全看不见这个渡口了。
后一句“桃源望断无寻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也有象征和比喻的性质。此典故的桃源在湖南武陵,秦少游贬官在郴州,也在湖南,这中间有一个触发的因素。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说“后遂无问津者”。以前的人要追求一个美好的地方却找不到,后来的人是根本连追求的理想都没有了,这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情。
现在的秦少游也是如此。崇高美丽的楼台不见了,指示出路的渡口也不见了,即便“望断”也找不到传说中的美丽桃源。所以“可堪孤馆闭春寒”,他说,我怎么能够忍受一个人被贬谪到这么遥远、这么孤独的客舍之中?春天本来是美好的,他一个人在客馆之中却只能感到春寒的料峭。何况还有“杜鹃声里斜阳暮”。中国古人认为,杜鹃鸟的啼声就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到了一天的日暮时分,秦少游什么时候能回去呢?他认为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过去的理想都落空了,已然断送了整个春天。
下半首“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怀念我的家人亲友,想托驿使带去一封家信。这里同样有两个典故。“驿寄梅花”的典故讲江南有一个人叫陆凯,春天的时候要折一枝梅花寄给北方的朋友,说:“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至于“鱼传尺素”则是出自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句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在这里,秦少游还不仅仅用了两个典故而已,还要看他的用字。“砌成此恨无重数”,他说,我这个恨是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如同砌墙要把砖一块一块地连起来,中间还要用黏土黏住,是非常坚固的。秦少游的恨是重重叠叠的'悲恨,是数不清说不尽的这种悲恨。这“砌”字用得多么好!
前面几句都很容易讲清,但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直是很难讲的,很多人也难以体会它的好处。诗词之中时有“无理之语”却是“至情之言”,这两句词便是“无理之语”。郴江发源于郴山,其下游流到潇湘水中,这是地理上的写实。秦少游问:郴江从郴山发源,就应该永远留在郴山,为什么要流到潇湘水中去?天地与山川本来就是如此,这真是无理的提问。然而,这让我想到《楚辞·天问》屈原对天地宇宙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宇宙之间有这种现象?那是怀有深悲沉恨的人才会发出的对天地终始的究诘。“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李商隐《西溪》)为什么人间的江水要东流到海?为什么天上的牛郎织女要阻隔着一条银河?正是那生活遭到极大忧患挫伤苦难的人,才会对天地之间的不平发出这样的究诘。所以秦少游说,郴江就应该留在郴山,有这样美好志意的人,应该成就他美好的志意。我们为什么不能挽回那东流的逝水?为什么不能使美好的东西永远留下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是非常沉痛的两句词。
总之,这首《踏莎行》词是秦观以其天赋之锐敏、善感之心性,结合了平生苦难之经历,透过多年填词之艺术修养,凝聚成的一种词境,其更加深了象喻层次的开拓。这是我们在讨论秦观词时,所绝不该忽视的一点。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学生,我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不仅影响了我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式。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希望对其他学生们有所启发。
首先,我体会到学习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在经历了一些挑战后,我渐渐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和重要性。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在琐碎的事情上,而是要把时间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不过,不同人的时间管理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使用番茄钟方法,进行间断性的学习和休息;有的人喜欢划定固定的学习时间段。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下去。
其次,我认识到严格的自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容易被一些诱惑或者娱乐活动所吸引,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自律能够帮助我们坚守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并且保持专注。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律不仅仅包括对时间的管理,还包括对自己行为的规范。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会将手机静音,避免被来电或者信息打断;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坚持执行。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学习的节奏和方向。
此外,我发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学习的内容和进程。举例来说,每天给自己规定一段时间用于复习和回顾,可以巩固知识点,防止遗忘;在学习时,适当地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笔记等,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并且,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在学业上有帮助,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我修养。
另外,我了解到积极主动是成功学习的关键。当遇到挑战或困难时,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和挫折,但是只有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行动,才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而那些消极被动的态度只会阻碍我们的进步。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和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是非常有益的。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发现对方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扩展自己的思维。同时,团队合作也能促进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相互协作,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方式,并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灵感。
通过这些心得体会,我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自律、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和团队合作,我们就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希望我的心得能对其他学生们有所启发,共同成长。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叶嘉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荣获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这满目的荣誉和成就,象征着的是叶嘉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成长,然而这成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荆棘满丛,充满痛苦的,每次生活刚开始出现一点阳光,立马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扫而空。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一格充满诗书气息的大家庭里,给一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为痛失了女儿,叶嘉莹的到来给他带了新的生活气息,所以从小就把叶嘉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叶家是叶赫那拉的后代,和纳兰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许从根源上就和诗书有着难以割断的渊源,叶家不仅是名门,还是旧学底子深厚的诗书世家。
从叶嘉莹的外曾祖母开始,个个都是诗词爱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还以自己的“仲山”名号自刻了一本诗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书达理的父亲母亲,吟诵成性的伯父,还有善良质朴的姨母,连伯母都拿着《唐诗三百首》用心教她。在这些人的环绕中快乐成长的叶嘉莹,一出生,就被诗情浸染不停。
在众多优秀的人的精心培养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庭院里成长,叶嘉莹的童年可谓是过得充实又美满,因为从小家里人就培养了她的阅读习惯,所以叶嘉莹对诗书的爱从小就被建立起来了,家人都喜欢诗歌,叶嘉莹在这种美好的气氛下成长,渐渐地,诗发出来的光也照进了叶嘉莹的心。
因为年幼,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叶嘉莹的诗是从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来的,她家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子的匾额,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由此可见,叶家是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既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够充斥叶嘉莹的整个童年了。
等到叶嘉莹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进入了正式教育时,她已经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大才女了,在中学的学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点,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属于学霸级人物,高中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铺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一生便和国文成为了一体。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叶嘉莹先生提出的这一概念,出自对词这一文体美学特性和内在意蕴的研究,最早见于其《从艳词发展之历史看朱彝尊爱情词之美学特质》一文。基于过往对词体的研究“神韵说”“境界说”等不能秉承主旨,叶嘉莹先生从张惠言“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等论点出发,探寻词作者因内心的“难言之处”于无意之中结合进入了词的创作,敏感地把握住词体以深微幽暗、富于言外之意蕴者为美的美学品质。
叶嘉莹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来归纳词体的这种美感:“这种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
叶嘉莹先生发现,在清朝词人朱彝尊《静志居琴趣》《江湖载酒集》等作品中,隐含了一段与其妻妹的不伦恋情。因为这段不为社会所容的爱情,朱彝尊将内心中缠绵郁结的“难言之处”,化生成词作中隐曲的“弱德之美”。在叶嘉莹先生看来,不但“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佳词、《花间集》中男性作者托名女性叙写所表现的“双性心态”,甚至苏东坡、辛稼轩等豪放词人蕴含“幽咽怨断之音”和“沉郁悲凉之慨”的作品,都具有“弱德之美”——究其本质,这些都是在外在环境的强压之下,不得不将“难言之处”以曲笔道出。
也正因此,叶嘉莹先生认为词体的“弱德之美”具有双重意蕴和双重心态。东坡词意蕴的深曲,因其儒家用世之心受挫后遁而为道家之超旷的一种双重的修养;稼轩词意蕴的深曲,因其英雄之志受到外界压抑所形成的一种双重的激荡;朱竹垞词作意蕴的深曲,只是由于爱情的追求在礼教的约束之下所形成的一种既想要冲决网罗却又不得不驯服于礼教的挣扎与矛盾。
朱彝尊收入《江湖载酒集》的一首小词《桂殿秋》,言尽朱词“弱德之美”:“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竹垞《桂殿秋》一词深受后世词评家激赏,甚至被况周颐评为清词压卷之作。江弱水《十三行小字中央:朱彝尊的风怀诗案》一文对朱彝尊与其妻妹缠绵悱恻的爱情作了福尔摩斯探案般的考据。
同为具有“弱德之美”的作品,但在叶嘉莹先生眼中,风骨高下立判:东坡词可以称为“弱德之美”中的达士,稼轩词可以称为“弱德之美”中的豪杰,竹垞词才真可称为“弱德之美”中一个真正的弱者。
叶嘉莹先生甚至认为,在古典诗歌行列中,陶渊明和李商隐也含有“难言之处”和“弱德之美”。陶渊明“不以五斗米折腰”,退隐归园田居。李商隐身陷晚唐牛李党争,以隐忍态度承受痛苦。陶渊明、李商隐的诗歌各有其“难言之处”,以曲笔委婉道出,同属“弱德之美”。
叶嘉莹先进事迹2
《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策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成功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
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还原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叶老师一直在我的拍摄名单里”
,陈传兴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一部在两岸、香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主题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在台湾、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几位文学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还参与了诗人郑愁予和周梦蝶两集的拍摄。
“叶老师作为‘诗词的女儿’,她的生命光辉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领我。”虽然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出身,但是陈传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天然的心灵亲近。
上世纪80年代初,陈传兴在台湾一家书店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早期诗词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谈词》,从此就书不离身,爱不释手。“到法国留学时,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这次为《掬水月在手》的电影宣发来到大陆,14天隔离期中,我还不时翻看这本书。我觉得每每翻看中国古典诗词,都会带给我一种美感,给予我滋养。”
尽管此前为拍片,陈传兴多次往来大陆,但此次大陆之行,让他对大陆、对古都北京收获别样的感受。
“我原来不知道北京的钟楼和鼓楼离得这么近,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刹海一个茶馆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浓郁的芦苇在眼前飘荡开,好似时光穿梭,我跟着当年的叶先生,穿过什刹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家里吃饭。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让我跨越两岸的时光机,来讲述两岸的一段过往,叶老师就是联结两岸的一座桥。”
叶嘉莹先进事迹3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迦陵诗词稿》,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体现“弱德之美”的意蕴。
柔蚕的意象出现在两首迦陵诗词当中。二〇〇〇年,叶先生作《鹧鸪天》一阕:“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二〇〇七年,叶先生用此阕词韵作七言绝句:“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从“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到“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诗词同样的意象,风格一变,由戚婉到豪健,由忧思惆怅到雄心万丈,仿佛杜甫笔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迦陵心态可见一斑。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读到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ackerman)著作《鲸背月色》(themoonbywhalelight),说远古时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受此意象感发,创作一阕《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时隔十七年后,叶先生又受此意象感发,创作绝句:“来日难知更几多,剩将余力付吟哦。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
叶先生少年时从伯父习诗词,始知清代词人陈维崧别号“迦陵”、郭麐别号“频迦”,迦陵与频迦合起来,迦陵频迦就是一种鸟的名字。后来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从顾随先生学诗,选择与“嘉莹”发音相似的“迦陵”作为别号。迦陵频迦是佛经中描绘的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人首鸟身的神鸟,向人间传递美妙声音,又被称为妙音鸟,在梵文中称为kalavinka。迦陵频迦经常作为乐舞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讲经说法盛会上。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画上,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柱头斗拱上,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观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门寺地宫金银器和日本正仓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频迦的婀娜身姿。妙音鸟的意象在迦陵诗词稿中也出现了两处:“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偶往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迦陵从此得所栖,读书讲学两相宜。学舍主人心感激,喜题短歌乐无极。”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是迦陵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五种意象。柔蚕虽然纤小,但却是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小荷与妙音鸟,一为先生乳名,一为先生别号,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却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蓝鲸与鲲鹏,身形不复娇弱,但却遗世高蹈,雍容华瞻,是天国人间美妙高洁的象征。此五种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皆为迦陵自况,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叶嘉莹先进事迹4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结婚,之后便再没机会见到顾随。叶嘉莹在怀念顾随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关于婚姻,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说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叶嘉莹来说,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尽管她不愿提起,然而这段婚姻还是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叶嘉莹在上海和赵钟孙结婚,对于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后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爱情,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叶嘉莹一时错误的选择,这一错,便错了一生。
婚后两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儿后,初为人母的快乐还未来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问题入了狱,刚刚安下的家也被抄了个干净,叶嘉莹后来也连母带子的被抓入狱,后来她找到警察局长写了自白书出来,带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居无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过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为了生活她到处去找工作,同时去很多所学校任教,夜以继日的像个机器一样工作,勉强能够养活女儿和自己,丈夫出狱后,叶嘉莹还未来得及欢喜,另一个阴影立马笼罩上来,丈夫性情大变样,心理扭曲,对叶嘉莹多次实施家暴,在千难万险中都坚强的走过来的叶嘉莹,看见自己遍体鳞伤的那一刻陷入了绝望,她多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却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随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来越大,对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刻,叶嘉莹的教学事业也逐步上升,由中学转到台湾大学任教,后来作为交换教师去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国诗词爱好者的喜欢。
1966年,叶嘉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国把父亲接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不料遭到阻击,无法返回美国,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儿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时间,叶嘉莹一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几乎要把她压垮。
第三是家庭关系,错的人永远不能指望他会改变,尽管叶嘉莹无数次的容忍,宽容,沉默,丈夫既无用又大男子主义的恶劣性情丝毫都不知收敛,家内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和存在感怎么捍卫?那就家暴好了,通过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权威的作风。这让叶嘉莹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闷都写进了诗里: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独木危倾强自支,多么无助,多么无力又多么无可奈何呀!
1971年,父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痛万分,从此叶嘉莹的人生就没有了来处,写下一首挽诗《父殁》后,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行。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长,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儿又出事了。在送母亲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夫妇俩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出了车祸,双双身亡。
女儿的骤然离去,让叶嘉莹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她知道:
人与人的理解谈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劝慰的话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她宁愿自己忍!
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诗,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际,又是诗歌给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许是一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灾难也是有限的,叶嘉莹之后的人生倒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阵小风罢了。
1990年,叶嘉莹从ubc大学光荣地退休了。得知叶嘉莹退休后,国内不少大学,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叶嘉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决定建立一个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叶嘉莹担任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开始雷厉风行的去海外筹款,还把自己在美国领到的九十多万人民币退休金捐赠出来,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领到奖学金的同学,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一点微薄的金钱,而是透过“驼庵”的名称,了解到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南开大学也对这个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报,为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园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号为名的四合院式的书院——迦陵学舍,以此作为叶嘉莹的归宿,庭院种满了莲花,莲心不死,先生永在!
叶嘉莹先进事迹5
多少年过去了?在风雨中吟啸、在花雨中徐行、在诗词里观照人生,叶嘉莹先生走过来的是一路坎坷,似乎应验了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一句话。先生历尽生活的百难,一生有多少说不出的苦,幸好诗词给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最近先生看完我发表在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写她的长文《欲将修短争天地》后,她便告诉我一个小小的秘密:其实“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体会,过乐观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刚因车祸去世后,她在悲哀痛苦中挣扎起来时,曾经写下的两句自我勉励的话,只不过因为当时,她觉得不好意思说这样洞观人生的话是她自己的体悟,所以曾经托名说是她老师顾随先生说的,但现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承认了这是她自己的话。如今想来,这两句话不正是先生在中国诗词道路上一路坚毅走来的写照!
“剩得书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为“词人是处在弱势的地位,不能够表白,也不能够言说,但是他有一种持守的品德。我处着一个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个弱者的姿态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理想,不应该为外界的环境所左右而改变”。所以先生首倡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处在艰难苦痛之中仍旧终身持守。
今年先生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是未上映先轰动,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线售票时,5秒钟全部售罄,后来还得了电影金鸡奖。而每个看过电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灵的镜头上,在佐藤聪明《秋兴八首》的配乐中,在先生吟唱诗词柔美的嗓音里,一同经历先生传奇的一生,无不感动不已。
导演陈传兴先生说:“叶先生与诗词的关系,已经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个水月观音一样,让人渡过诗词的大河,到河的彼岸。”先生曾有两句诗“要见天孙织锦成”和“柔蚕老去丝难尽”,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条吐丝的蚕,因她从小热爱中国古典诗词,70余年从没有停止过教书,她希望她的学生和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古典诗词的年轻人,能够把她所吐的丝织成美丽的云锦,就像顾随先生早年对她的勉励和郑重的托付一样。
在今年庚子初夏,扬州广陵书社印了一部《驼庵迦陵师生酬唱集》,顾名思义,内容就是顾随先生和叶先生的诗词唱和。书是传统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贡纸手工印刷,并作经折装,并配以宋锦函套,限量印成红、蓝、黑三色,可谓尽善尽美。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释,那是文字因缘骨亲,更是他们师生传承永继的见证。
,我想从台北飞天津探望先生,先生在电话里头说:“我实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见面,我已经太老了,自己有很多事情要收拾和整理都来不及……”先生这么一说,听来是拒绝我的探访。然我不死心,过了一段时日,又致电先生,不意先生竟答应11月19日早上与我相见,我便在前一天清晨直飞北京,转车天津,航空陆路,抵达先生家已是傍晚五点半了,我这突然提前到达,一下子似乎打乱了先生的生活节奏。
因阿姨这么一问,先生就没有让我这万里而来的客人离开,说:“我实在太忙,我要去准备明天下午的讲稿,今期《中国文化》中有我《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演讲整理稿,你自己坐着看。待会一起吃饭,没准备,只有简单蔬菜,炸酱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习惯?我吃得简单。”而阿姨一边煮面,一边对我说:“先生只要有演讲,都一直做准备,常常到晩上两三点都不睡觉……”
不久,阿姨端出了两碗面、一大碗炸酱、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样分出半碟给我,然后我们各自舀了炸酱拌面,食不言,我就厚着脸皮静静地陪着先生吃了一顿晚饭。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饭的,这次应算是特例。我现在偶然想起这一件事时,还是觉得非常得意,因为能和先生一起吃饭,此生难得。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成长、思考。在这个旅程中,我也不断地思考和反思,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而这些心得体会,不仅指导着我前行,也让我不断思考与他人分享。下面就是我关于人生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关于生活的体会。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我深刻体会到生活是如此脆弱,转瞬之间我们就能从人世间离去。因此,每一天都应该铭记在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坚定自信,勇敢面对并解决。同时,我们也需要留出时间来享受生活的美好,与亲友一同度过宝贵的时光,感受爱与温暖。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第二段:关于学习的体会。
学习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知识和智慧。我意识到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我坚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只有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求知的心,保持饥渴的学习态度,并且善于总结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段:关于人际关系的体会。
人际关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品质。我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观点。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沟通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那些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只有用心对待他人,我们才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四段:关于梦想的体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而梦想是人生的动力源泉。我相信只有坚持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才能够活出自己真实的人生。然而,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放弃,相反,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奋斗。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第五段:关于幸福的体会。
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我意识到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幸福不是取决于外界的物质和享受,而是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满足感。我坚信,只有学会珍惜当下,善待他人,坚持自己的信仰,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需要用心体味生活的点滴,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和喜悦。
总结:
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改变。通过我对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梦想和幸福的思考和体会,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真谛。这些心得体会不仅指导着我向前,也希望能够给他人一些启示和思考。只有用心去体验和探索人生,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珍惜每一份经历和每一份感受,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心得体会,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大概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吧,天道酬勤,这四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预计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多人会在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想到自己当初要是努力的话,也许现在的情况不会是这样,但很遗憾,没有如果,也没有当初。老天爷是公平的,他给每一个人同样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有些人能在24小时里脱颖而出,而有些人却只能碌碌无为。也许有人会说,上天的确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有24小时被分配,但上天给每一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样,那世界就不会如此绚丽多彩。
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有许多人正在为生活而奋斗,我们甚至无法想象他们的家庭环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男孩的故事,他是个山村的孩子,名叫刘秀祥。当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了,没有人能帮助他,因此,年轻的他独自一人独自承担起一个家,由他独自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刘秀祥,这名字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中间的字是他的辈分,而祥则是他的梦想,希望能和母亲过上平安的生活。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也没有办法种地,刘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邻里帮忙度日。刘秀祥于1995年上小学,接触到了知识,开始认识到世界的不同,小学升初中考试,他考了全县第三名,但没钱读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因为在该校摸底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免试资格。
#新来的刘秀祥,在陌生的环境里,和母亲一起住在这里。读书、工作时,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们对青春期很敏感,但刘秀祥却没有时间想别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占据了刘秀祥的全部时间。刘秀祥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之后就换了环境,换了地方看书,刘秀祥因为学习,换了很多家,甚至还因为便宜,住过猪圈。
07年,刘秀祥参加了高考,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落榜,但刘秀祥并不甘心,说服一所中学接收他,让他再读一年,最后进了山东临沂大学。一路上,刘秀祥经历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刘秀祥都没有在中途放弃,最后靠着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走了过来。背著妈妈去上学的故事,也被媒体挖掘,大肆宣传,他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上大学时,学校为刘秀祥安排了勤工俭学和住宿,可以让他安心学习。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刘秀祥到哪儿去了?他回了老家,当了人民教师。
在中国许多偏远地区,有许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对知识一无所知。并且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可能会在那个小山村度过一生。从初中开始,刘秀祥还资助了几个穷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坚持下来,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变也更加坚定了刘秀祥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当人民教师的决心。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除了上课讲课外,还会到家中、网吧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希望能透过自己的故事说服这些孩子继续上学。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秀祥跑掉了八辆摩托车,让几十个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20__年,刘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被选入中国优秀教师行列,同时他还是当地高中的副校长。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一则新闻引来了人们的称赞,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加上2018年她捐赠的1857万元,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3000多万元,对于一个著作等身、荣誉等身的高龄专家学者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然而,这却是她两处房产、毕生积蓄外加著作稿酬的总和。她说:“我非常感谢南开大学给我机会,使我‘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在南开园得到实现。”
在今天这个时代,叶嘉莹先生身上体现着的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和无私品质,她用一辈子的艰苦奋斗来完成她的专业领域里属于她的事业,最后又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成果奉献给这个社会,奉献给后人。正是这样的一种“无我”之境,照见今天的共产党人,该以怎样的一种精神追求来度过这一生,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取向来看待得与失。她给后辈们留下来的是永远的精神楷模和榜样。
学习先生对诗词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的匠人精神。叶嘉莹先生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她自小接触了中国诗词以后,便把一生的时光留给了中国诗词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研究事业。1993年,南开大学成立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聘请叶先生任所长。条件艰苦的时候,她拿出了毕生积蓄用于古典文化研究。“听她讲古典诗词的时候,你会完全被她震惊,她像是一个海洋一样,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就是一滴水。”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无疑令人舒适,在这背后,则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持。今天我们的组织工作中,还有不少难度和阻力,对于我们的事业,我们要刻苦钻研,加强思考,把工作做实做透,自己从心里热爱,才能真正把组织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里去,才能让人民群众有如沐春风之感。
学习先生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和精神追求的满足。叶先生的一生,是淡然的一生,因为她从没有追求过名和利,吃住也很简单;她的一生,又是富足的一生,她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荣誉满载。她的灵魂在中国诗词里显得那么富足。她说:“诗词就是我的生命。”1990年她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而最早的时候,她的研究连办公室都没有,更没有经费,只能借用学校东艺楼内的一间办公室工作。后来她为了感谢,决定把她从国外领到的退休金的一半——十万美金捐赠给研究所设立奖学金。叶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如今生活只有一人独居、“剩菜剩饭一热就吃了”的简单,但诗词对于先生来说,却是她的生命、她的全部。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情怀和追求!
学习先生对文化的敬畏和矢志奉献的无我精神。2018年6月,叶嘉莹先生将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还将把她的版税、稿酬也捐赠给南开,支持传统文化研究。这一次,她又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拿了出来,献给了她最热爱的事业。一箪食、一瓢饮,她的选择让人不解,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倾其所有,不图一钱一物,留给我们的却是最丰厚的财富。“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无私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纯粹的人!”今天的组工人,有必要从叶嘉莹先生身上习得一点点这样的无私和奉献。
诚如先生自己所言:“命运把我放在哪里,我就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开花。”我们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毫无动摇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敢于承受命运给我们的压力,选择钻研,选择清贫,选择高尚,选择无私,又何尝不是我们组工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呢。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10月16日上映以来,排片率最高时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数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日均观看这部电影的总人数仅千余人。截至11月6日,累计票房突破600万,比起同期热映首两日票房就破亿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这样的票房成绩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一部极其小众的纪录电影而言,这又无疑是一个值得瞩目的可喜成绩。根据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掬》片以9.4的评分始终占据评分榜的前列,也正由于这样的口碑,《掬》片有了尽可能多的排片周期。
这是作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的导演陈传兴,在继执导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后,“诗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电影记叙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灵建树。电影从筹备、拍摄到上映历时三年有余,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海内外十余座城市。比起漫长的摄制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终呈现又极其节制和简朴,多处选择了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不得不说这是电影向诗的一次回归和靠拢,也是没有矫揉造作的一次纪录。尽管有很多评论声音将焦点聚集在片中叶先生所阐述的“弱德之美”上,赋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从更宽广的视境中去忖度电影本身,对观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纯——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为“弱者”的人类,需要承受、坚持、完成自我的过程,但又不止于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壮阔,于苦难中成就生命的光辉;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将身外事“轻而化之”,守护心灯。叶先生的做到,在于她把生命的外延衔接到不朽的古诗词上,所以在片尾,我们看到八十余岁回到原乡寻找叶赫水的叶先生竟然并无耄耋老态,只有一个普通寻根人对飘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栖息地的深情寄望。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寻不到族群的踪迹。叶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诵起《诗经·王风》篇中的“彼黍离离”,最痛是那一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对生命的追问,也是从诗意到现实人生的比兴。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所谓难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电影诗”的风格,对观影者的文学积淀有很高的门槛要求。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碎事,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对文中所引有通晓了解,看一遍很难完全明了。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这是叶先生记忆中幼时住过的家园——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构成,她的自叙就是从记忆中的房门所打开的。而这也一一对应了她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那个“梦中常忆,青盖亭亭”的精神家园早已不复,留在身后的是一世磊落功与名。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这位华发学者,而是当年那个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无尽遐想和揣摩。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家园沦陷、饿殍遍野,18岁痛失爱母,无爱的婚姻,苛重的家养,无依的海外飘零,中年丧女之殇……除去满腹才学和瞩目成就,这些大概构成了叶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证明“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不是妄言。但如果只是惊呼叶先生面对诸种遭遇的刚健不息,恐怕又有些余味不足。
在云淡风轻回望坎坷身世的叶先生身上,最可贵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学时的恩师顾随先生所书就的那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它有如雪莱在《西风颂》中掷地有声的宣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笑对不可控、不可逆悲剧时共有的人文精神。
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和无数的璀璨诗篇一样,它永远无法一时间尽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炼。这也是一位中国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四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电影邀请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以杜甫《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生命,并以杜诗形成电影的隐性双线叙事结构,由外而内,追寻交织于叶嘉莹身上的个人生命史和诗史。
影片表层的结构,是以叶嘉莹在北京察院胡同的祖宅为章节,从大门走入脉房、庭院、内厢房,循着时间和空间脉络,一层层进入更深的心灵境地。最后一节没有名字,似乎暗喻祖宅的被拆,也隐藏了内心深处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味。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叶嘉莹辛苦坎坷的一生经历,而一位友人却说她,“人生最难的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轻而化之”。
经历了这么多离难兴悲,一个人如何能够承受得了?但叶嘉莹泰然处之,平静、疏淡地回忆自己的漂泊辗转和至亲的离去,仿佛都是第三人称叙事中的云烟过往,而她沉浸、陶醉其间的,是唐诗宋词。她津津乐道于王国维的“要眇宜修”难以统领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自得于为它找到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当她沉醉地吟诵《桂殿秋》“思往事,渡江干”,娓娓道来其诗词之法门时,像在电影里滴了几滴她的学术精华,令人想见那些学生为何会仿造听课证来聆听她的讲学。叶嘉莹一针见血地道出古诗词中幽深隐秘的情感,而对于自己亲历的丧乱、生死却仿佛视而不见,这在电影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复调,留给观众思考回味。
这种优美的复调形式中,也带有对古典诗词呈现形式的一种现代化创新探索。前不久,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在网上再次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好奇于其中的男女对唱歌词全然不同,却能完美和谐,其中也借鉴了一种诗词相和的复调形式。在《掬水月在手》中,最为精妙的一处是叶嘉莹和其师顾随两首同题词作的呈现。他们曾就一残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先后创作两首《踏莎行》,两词意思相和,但文辞不同。电影中,男声和女声同时吟诵了这两首词,字幕分在左右两边,而最后一句合为一处。这令人感受到了诗词吟和中,文辞虽异,却能共通共鸣的妙处。稍显遗憾的是,“对唱”版《踏莎行》朗诵语速稍快,字幕停留太短,未能给观众留够思考和欣赏的间隙。这是复调结构对于大银幕呈现的挑战,细节、层次丰富,大量文言文和古诗文穿插呈现,在小屏幕和网络传播中,更方便随时停留查看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这种复调结构所带来的参差错落之美。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五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如何理解这位耄耋老人提出的“弱德之美”?窃以为可从三个层次理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迦陵诗词稿》,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体现“弱德之美”的意蕴。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六
走进叶老先生的诗词世界,盎然诗意,诗意人生,人生静逸。
叶嘉莹老先生以“吟诵”之情,引领我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诗词天地。一诗一人生,一词一境界,令我感同身受的是吟诵中的意境感发之情。在我看来,叶嘉莹老先生所发声的一经一辞一诗一言一词一调,都是以自然之法为我们展开了别样的诗情画意。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都有属于它的标识符号,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记忆。正如《孟子万章章句下》中所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诗词背后作者的情感世界,叶老先生以吟诵诗词之意感发而生情,剖析诗词背后的别样故事,给人以生活的感触。同样,吟诵是最有情意的时候,是个人情感与诗词接触最密切的时候,会有一种由心而发出的情怀,这种情怀超越了时空的局限,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再是孤寂,而是“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的抒怀欣怡。我想每个人的每个阶段里都可以用诗来抒发自我的真性情、真实感,古人亦是如此,以言简意赅的“生活日记”来写实写志写生活。
在叶嘉莹老先生的吟诵之意中,我感发于“入诗”与“出诗”之情,情到深处最为极致,或许这就是自我认为“入诗”的最高境界,而吟诵正是入诗的媒介桥梁,身心、情意、诗意相结合,由心而感发吟诵出来最为情深。正如叶嘉莹老先生对《春望》的钟情,以自我真性情、真故事,与《春望》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诗与人融为一处,抒发吟诵出消磨已久的诗词古韵。这让我想到了“建安七子”之冕的王桀,他以《登楼赋》言曰“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这里的“感发”和叶嘉莹老先生所提倡的“感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真正的深入诗中的世界,久而久之不再是隔膜,而是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我之前看过叶嘉莹老先生的纪录片,一箪食、一豆羹正是叶老先生的晚年生活,内心面对周围的疾风骤雨毫无波澜,她早已走进诗意,人生早已充满诗意之韵,正所谓,诗如人生,人生如诗。而对于自我认为的“出诗”,它与“入诗”不是相对矛盾的对立,而是对于诗词的两种感发,“入诗”是因诗而感发,“出诗”是因事而感发。论其“出诗”,当你对诗词的吟诵到达一定的境界,不再是因诗生情,而是因情生诗,或许叶老先生的生活亦是如此,生活如诗意,洒脱自然,平仄有韵律,诗情画意。这也是我最佩服这位“穿裙子的士”的豁达之处,因为吟诵而“感发”,因为吟诵而热爱诗词,因为吟诵而热爱生活。
我在诗词的吟诵中寻找真我之意,寻找诗韵词律的文化魅力,寻找叶嘉莹老先生的“感发”真谛。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七
,关于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开拍。拍摄前,导演陈传兴做了大量关于诗词的功课,他想探讨“叶先生跟中国诗词史、中国诗人的大的生命河流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呼应”。
陈传兴“每次都要背着一大袋的书,随时要翻开”。拍摄有时不按提纲走,叶先生会即兴提到某一首诗,现场的工作人员开始手忙脚乱地翻资料,担心犯错出丑,尴尬又窘迫。“每次拍摄都非常紧张,感觉就是‘上战场’。”
1954年,只有中学语文教学经历的叶嘉莹受聘于台湾大学。若以论文著述为录用标准的话,她不够资格。
时任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后来回忆,当年邀聘叶嘉莹到台大任教,是因为看到了她“所作的旧诗,实在写得很好”,所以“就请了她”。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的北平,从小被关在悬着“进士第”匾额的大门里长大,家里保留着满族的“花盆底”和“阿玛”的称呼。
女孩儿玩的荡秋千、溜冰、踢键子、抓子儿,她都不会,有的根本没见过。她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背诗,“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了”。《论语》是她“背诵的最熟的一本经书”。
11岁时,她跟着伯父学作诗。庭院中的竹子、石榴花、枣花、落日、月影是她写诗的主要题材。“迦陵”的别号也是她从与伯父聊天中得来——清朝的陈维崧,是中国词人里写得最多的,号迦陵。
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后,她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
顾随讲课,她埋头一字不落地记笔记。听了6年课,她记下8大本笔记,此后的50余年,她在台湾、美国、加拿大漂泊,只有这些笔记她随身携带。顾随当年评改的习作旧稿、信件、赠诗,都被叶嘉莹作为书法装裱起来,带在身边。
受顾随的影响,她一改善感的诗风,写下“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70多年后,迦陵学舍在南开大学落成,这两句分挂在月亮门两侧。
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踏莎行》。
后,顾随同样用词牌《踏莎行》填了一阕词。但此时,师生二人已失去联系多年。
1977年叶嘉莹从加拿大回国,开始整理顾随文集。一向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她为此事托关系找朋友。
“内行”人看出来,叶嘉莹讲课、为文与为人都深受顾随影响。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曾评价她,“走的是顾先生的路子,传了顾先生的衣钵”。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八
不久后,丈夫离世,她精神上的石头随之瓦解。女儿毕业、结婚,她肩上的重担也随之减轻。当时她想:“我一辈子辛勤劳苦,到晚年,我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想我将来可以乐享余年。”
1976年,命运给了52岁的叶嘉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罹难。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日日哭泣,写了10首哭女诗,每一句都是对女儿最透彻的思念。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她叹命运不公,反思劳瘁一生的意义。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但是经此一难,叶嘉莹突然悟到,“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
1978年,听闻中国恢复高考,她请愿回国教书。她要让自己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要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她曾在信中写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动地争取。1979年春,国家同意了叶嘉莹的申请,最终受邀去南开大学任教。于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教书报国路。
每次上讲台,叶嘉莹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期间也很少喝水。虽然因为皮肤过敏,叶嘉莹的手常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但是仍常常在黑板上大段板书。
因此,她的课程在南开非常受欢迎,不仅中文系,外系外校甚至外地的学生都来听讲,场场爆满,甚至有学生为此伪造听课证。在此期间,叶嘉莹应邀到国内的几十所大学讲学,以及辗转国际多所大学讲学,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除了教课,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以老师顾随的名义设立“驼庵”奖学金。她在晚年卖掉京津两处房产,又将自己的稿费、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了“迦陵基金”,用以支持研究古典诗词文化。
将全部财产捐献,在她看来,不过是实现了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的一点愿望。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不惧岁月,优雅老去。
叶嘉莹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九
近日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朱彦夫先进事迹的报道,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25年村支书生涯,用残躯撑起一个村庄;残臂书写几十万字自传体小说,传递精神信念……朱彦夫的感人事迹口口相传。
读完光明日报的报道,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龙兵感言:“朱彦夫身上折射出的精神,令人震撼。像朱彦夫这样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复员后又为家乡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的革命军人,他们身上那种为党为国奋斗不止的气概和担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山西洪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凯说:“十年前我是一名武警战士,通过《极限人生》了解了朱彦夫,再次看到朱彦夫的报道,仍然很受教育。虽然重度残疾,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作为一名党员、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
“对朱彦夫来说,群众路线不是多难的事儿,是日常本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党委王军说,朱彦夫把群众看得比自己重,他深入群众、汇集民智为民办实事,是实实在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是全党的好榜样!
“朱彦夫身体残疾,仍为党为民鞠躬尽瘁,他的精神也激励当代大学生磨炼意志,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目标。”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石凯平说。
朱彦夫先进事迹的报道在网上也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留言发表感慨。一位山东潍坊的光明网网友看完报道后说:“精神的力量,就是这样鼓舞人心,催人泪下,满满的正能量!”
“朱彦夫身残志坚,坚持不懈,这需要极强烈的精神意志支持,多年来,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奉献,凡事以人民满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共产党员的宗旨牢记在心,堪称时代楷模。”网友“依山伴水20__”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