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模板19篇)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总结,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总结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有效的改进方案。请欣赏以下总结范文,它们或许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新的灵感。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一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3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二
一颗如宝石般湛蓝的星球地球,自从人类出现后便主宰了万物的生存,自恃以万物灵长的封号,对地球上各种资源各种生物加以掠夺与伤害,在不断的破坏之后地球上发出了各种警讯,这些讯息让人类惊觉是需要靠智慧来解当前所面对到的问题,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自古庄子便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告诉我们,要与万物和平共存平等的对待与保护各种生命,人类是无法独存于这个世上所以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时代在不断朝着开发与建设的方向前进,一辆辆巨型的挖土怪兽不断的朝山林开去,大地翠绿的脸庞被怪兽无情的辗压与掀起,在土地上烙印出一条条履带的痕迹,赤红的土壤像是大地淌出的鲜血,许多以山林为靠的生物失去了栖息的处所,很多生物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般无情的滥垦滥伐之下只要一遇豪雨降临,蓄积起的雨水量夹着土石将如洪水猛兽般的宣泄而下,这就是山林之怒大自然的反扑,每每造成生命与财产上的损失,人们总是在受伤之后才会深刻的反省与觉悟,山林是无法容许我们恣意去破坏的。
一座座工业区是现代发展重要的指标,然而却是环境破坏最大的杀手,一支支高耸入云的烟囱,日以继夜的向上天排放废气,有时经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恶臭,灰暗暗的烟雾陇罩着整个区域机器声轰隆隆的做响,像是死神敲着丧钟,紧随着乌云照顶之后,天上雨水哗啦啦的下着,此时我觉得雨中漫步不在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因为那不再是滋养大地的甘霖,而是让我避之唯恐不及的酸雨,是上天一道道心酸的眼泪。
生命的可贵在于什么?是无法用金钱无法用数字来去做衡量的,更不是电玩游戏中按个键盘就可以复活再生,永远打不死的这般利害,这些有毒物质进入生物链之中,最后是反馈到人类身上,每每想到地球暖化后造成极端恶劣的天候,数十年之后我是否将遭遇到更大的风暴更强的豪雨,这些我都不想要。
我喜欢在红树林保护区,看着成群的招潮蟹挥舞着大螯,像是拉着小提琴般的可爱模样,也喜欢在蓬莱溪护鱼步道散步,看着阳光照耀下的溪水,发出闪闪银光那正是马口鱼等各种鱼群在溪水中优游,日后我更希望能去看中华白海豚成群的飞跃于蔚蓝大海中,现在除了设立保护区之外,我们每个人更要从节能减碳来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人类也终将灭亡,其实保护生态环境最终不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吗?发挥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三
有一次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第二天一位巫师来到了王宫,他就对国王说:您做的梦完全是乌鸦在作怪。国王听信了巫师的话,立刻命令城里的锡兵去捕捉乌鸦。
就这样,乌鸦死的死,伤的伤。时光流逝,转眼间过了一年。乌鸦几乎不剩几只了。一天,有一只幼小的乌鸦被锡兵打伤了,它艰难地飞啊飞,直到第二天,它才飞到没头脑的家里。它一边伤心地哭泣,一边跟没头脑讲述它们的悲惨遭遇。没头脑听了气愤极了,说:真是岂有此理,国王肯定是受了巫师的蛊惑,我一定要去面见国王,为你们讨回公道!没头脑为小乌鸦包扎好伤口就马上动身去王宫。经过两天时间终于到王宫了,在锡兵的带领下他见到了国王,国王不但没听他的劝告,还把他哄出了王宫。
过了几年,全国上下到处都是害虫,人们的庄稼都遭到了害虫的破坏,甚至连王宫里也到处都是。国王这才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他没想到他下令捕捉的乌鸦其实是捉害虫的能手。
第二天,没头脑又去找国王,国王一见到他,马上迎了上去,说:当初我真应该听你的,我已经放了捕捉的所有乌鸦。没头脑说:是啊,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保护生态环境真重要啊!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四
一、东北城市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东北地区土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为主,耕地大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呈现出“边建设,边破坏”的特征,甚至建设赶不上破坏。
1.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难以遏止水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以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湿地破坏最为典型,干旱地区绿洲和植被日趋萎缩,灾害日益频繁。由于过度砍伐,可供开采的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是有增无减,部分城市已经饱和,甚至黑土资源都受到侵蚀。部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珍稀濒危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大庆市原来的湿地资源很丰富。由于油田的深度开发,范围不断向外延伸,大量的湿地被开发利用,许多湿地变成了泥浆地、排污池、废水排放池,土壤、植被及湿地水体的污染加剧,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在逐渐减少,湿地萎缩,功能丧失。
2.区域性水污染严重水污染程度加剧会导致水体中和周围地区动植物大量死亡,使水域生态物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进一步降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也直接减少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数量,导致水质型缺少。有的地区河流严重污染,使流域附近居民陷入守着河流没水吃的窘境。2010到2012年三年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持续增加,增加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黑龙江省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5792万吨,增幅为16.6%;辽宁省2011年比2010年更是增加了16387万吨,增幅为23.2%,虽然在2012年有所下降,相比2011年的增加量16387万吨而言,降幅较小。2012年,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67663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6%。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大于100万吨的省份有10个,黑龙江省排在第3位;全国氨氮排放量大于10万吨的省份有11个,辽宁省排在第10位,同时在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类排放量上,排在第3位。
3.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严重从总体上看,东北城市空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使得汽车尾气正在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新型“罪魁祸首”,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13年底,哈尔滨市民用车辆比上年增加12.4万辆,总量达到142.2万辆,比上年增长9.5%。其中,汽车总数突破百万辆,达到100.5万辆,同比增加11.2万辆,增长12.6%。哈尔滨市整治大气污染压力最大,提出2017年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要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0%。目前,哈尔滨市建成区将不再审批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钢铁、建材、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高污染项目,现有的'项目也要逐步向外转移。
4.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越积越多2012年,吉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差距明显,一半城市的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吉林市和白山市却低于50%;辽宁省的鞍山、抚顺、本溪和丹东更是低于30%,超过90%的只有沈阳和大连;黑龙江省相对其他两个省份要好一些,只有双鸭山在50%以下,其他城市都在70%以上。除工业固体废物外,生活垃圾也是固体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东北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由于处置能力有限,很多城市并非是对垃圾进行处理,而是堆放垃圾。大量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这些废物经过雨雪淋溶,可溶成分会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或随水从地表向下渗透,向土壤迁移转化,富集有害物质,使堆场附近土质酸化、碱化、硬化,甚至发生重金属型污染。这些有毒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累积而被植物吸收,毒害农作物,威胁人们的食品安全。
二、东北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东北城市的生态环保建设原则是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整体和谐,又要实现社会文化生态、经济技术生态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城市的和谐。
1.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立治理大气污染的长效机制要以增加城市绿地为主构筑城市景观,构建自然生态体系,突出城市特色。绿色植被能够很好地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城市公园、街道两旁的树木、草坪都可以通过叶片来吸纳烟灰和粉尘。此外,修建屋顶花园不仅能够使建筑物减少紫外线辐射,增加建筑物使用寿命,同样能够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对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进行调整,对城市交通格局进行调整。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体系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改变经济增长过度倚重第二产业的局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引导和限制那些能耗物耗高、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在区域层面上建立大循环模式,即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把不同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能源和原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由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向主要依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变。
3.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安全从水量、生态栖息地、水质恢复三方面构建水生态安全体系。不仅考虑环境水质标准的限值,更强调从维系水生态安全出发,保障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从水源地保护区,城市景观水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同时,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防洪抗旱并举,坚持涵养水源、节约用水与防止水污染相结合,市区污水处理厂加大运营力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的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城市公益设施的配套完善问题。
4.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合理配置资源,禁止乱砍滥伐,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使物质、能源、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保持生态的良性循环,使其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持续发展。转变城市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东北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建设,发展产业生态学,推行清洁生产,把相关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工业生产园区,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厉行节约用水、用电,可以用自然能源的区域尽可能使用自然能,减少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增强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要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区内人口增长,保护区内人口在承载力之内;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处理处置设施进行短期和长期规划。在短期内,使固体废物和垃圾远离城市,进行无害化处理;在长期,使其远离生物圈,脱离物质循环,坚持永久安全的原则集中处置。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处置方式,使人们的观念改变并付诸实践。企业投入正常运营后,可实现对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作者:姚震寰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五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依赖自然而生存,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可现在,由于人口的膨胀,特别是人类的贪欲,对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自然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污染了水,减少了绿,消失了部分的生命,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的生存就依赖于自然资源。饮用的水。取暖的煤。燃烧的油。做饭的气......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源。地球资源再丰富,也有竭尽之时。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定要合理开采,有效利用,切实保护自然资源,那种涸译而渔,杀鸡取卵的只顾眼前的做法,无异饮鸠止渴,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身,人与自然资源之间,应走可持续的路子,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人与自然之间应和谐相处,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接受并去实践,为什么要和谐,此中的道理很明显,人对自然超强度地索取,自然就会报复人类,这已从众多自然灾害中得到了体现。
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说道::“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1998年,流经中国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将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个个市县,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
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六
看着满天飞舞的鸟儿们,看着河里那一条条美丽的小鱼,也许,你会认为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上有很多小动物,其实你错了,现在的动物不仅不多,而且有的已经向灭绝的边缘靠近了,甚至已经灭绝。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挽救那些珍稀动物的话,地球上可能只剩下人类这种高科技动物了,甚至连人类也要成为恐龙二代!你还别不信,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看到这一幕幕触动人心的故事,你是否被震撼了?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向世界呼吁:让我们从生活中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小动物,亲近大自然,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七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伴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上至国家,下至县乡都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或是地区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任何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都必须遵守环境优先的原则,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栾川县经济发展优势
(一)矿藏资源富集
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汽矿产4大类50余种。是中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核心区域钼铅锌重要矿产地,是文明遐迩的“中国钼都”矿业给栾川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2011年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矿业占到70%-80%。
(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融奇山、秀水、险峰、峡谷、飞瀑、幽林、翠竹、溶洞、为一体,拥有老君山、鸡冠洞、2个国家aaaaa级及养子沟、重渡沟、抱犊寨、龙峪湾、4个aaaa景区,是中原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热线和“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全乡林地面积达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0个,有中原肺叶之称。
二、栾川县生态环境现状
伴随着高额的经济收入,栾川县滥开滥采现象非常严重。1988年,全县钼选厂总数发展到5087个,大小矿洞120个,乱采滥挖钼矿石1086吨。由于大多是老百姓小规模选矿,为追求高额利润,污水到处排放,回收率低,这种现象造成了栾川遍地黄金的虚假经济模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8-2012年24年间,栾川县共进行大规模整治20余次,填埋氮化池170个,累计封停矿口近2000个,取缔小选厂小碾子3000多个。在之后这几年,各乡镇每年都要对废弃矿口进行摸查,以免死灰复燃。2017年2月由于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尾矿库6号溢流井发生坍塌,造成大量尾矿砂和淤泥流入伊河,沿途各乡镇为清理淤泥,历时3个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仅栾川乡一个乡镇清淤投入300余万元。2017-2018年,栾川乡在环境整治方面封停散乱污企业48家,对辖区内的商户煤改电250家,投入资金20万元。
三、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因小失大
近几年,有关环境保护是不是遏制了经济的发展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认为封停矿口、拆除小企业会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大环境整治对经济增长确实有很明显的影响。但深层次分析可知,环境保护影响的通常是粗放、低端、小规模的经济活动领域,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长远来看,通过环境保护,消除不良竞争可以对宏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优化、保护作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栾川县前几年大规模粗放型管理给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就是最好的.例子,并且在持续的二十几年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通过整治,栾川县这几年变化非常大,2018年元月,栾川县4家民营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培育库,不仅可以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还可享受省市财政一次性奖励,对当地财政收入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
(二)栾川山区较差的环境承载力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较大影响
栾川多是山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总体来说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乱采乱伐造成化学性污染严重,重金属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环境承载能力强弱,对一个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承载力差的,会带来不利局面。栾川大部都属于山区,物质基础先天脆弱。发展经济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发展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薄弱,自然导致经济总量不高,为了提高经济总量,就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地方政策也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栾川县近几年来在环境方面引导的多,而真正形成政策的少,引导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靶向治疗法”。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现象,在整治了污染产业的同时,健康产业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经济下滑,影响治理污染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在治理环境时必须树立靶向治疗的理念,给健康产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第二,坚持奖惩相结合,通过奖惩措施引导生产要素投入,让绿色产业、健康产业得到发展。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这些税收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绿色产业,让绿色产业有钱可赚,这样在惩罚了污染企业的同时,发展了绿色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提升环境治理层次,中央和地方联动,尤其是中央层次要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积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响应公众提升环境质量的需求,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四)较为陈旧的观念
栾川处于山区,“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人是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思想解放不够,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缺乏,对新思想、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还存在不足,总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难以避免,总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处于对立状态。
(五)产业结构基础薄弱
这些数据反映了栾川产业结构单一,矿业依赖性强,而矿产这几年都不太景气,很多原来矿上就业的都处于失业状态。工业基础也很薄弱工业基本就是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农产品初级加工,属于低端工业,毛利率低,竞争力弱。农业主要依赖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较低。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等不发达。现在栾川县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该产业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栾川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策
(一)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有力制止
资源乱采现象,保障矿产业稳定发展。这些年,栾川县矿产资源乱采现象比较严重,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污染问题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往往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从利己的目的出发,不采取任何污染治理的措施,从而进入破坏环境的纳什均衡状态。经济的外部性造成了污染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控,采取激励手段来治理、消减污染价格手段,把污染问题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阶层的经济活动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制度建设加以实施: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来控制污染可以给污染者提供减少污染的经济激励,促使其寻求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清除其排放物,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染者把其生产成本(污染成本)转嫁给他人,降低了过度生产的激励。第二,实施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栾川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合理的排污缴费政策、配套法规和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企业的排污、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的排放不采取收费政策,企业和个人都存在搭便车现象,经济的外部性不能正确反映出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投入少、产出多、消耗低、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第二产业中重工业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限制发展采取关、挺、并、转的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治理第一产业中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同时,要转变农民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控制面源污染,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
针对金属污染、垃圾污染,选择科学的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垃圾处理技术。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科学的处理方式。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当地经济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对已有的处理场加强技术改造,以便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怀政.生态经济学变迁及其理论演进评述.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八
人类是生态环境内的主要成员,依照人类生活环境标准,建立起适合生态环境发展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规划管理,提高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意识,确保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依照我国政府机构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共环境的宣传保护力度,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建立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等。通过对全民生态环境的保护宣传,逐步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基础教育培养,普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实现生活环境约束力的有效提升。通过树立科学发展价值观,加强环境保护的生态建设,确保全面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2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
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出发,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可循环规划,落实环境污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各个部门环境保护的规划,避免因环境归属问题造成责任推诿,找不到负责的接洽人员。需要建立良好的全面监督管理体制,从国家到地方,确保企业、各个单位的监督管理标准,确保生产活动负责标准,通过我国政府部门的有效环保执行,改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防止环保管理工作出现疏忽的问题。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落实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有效改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加大环保政府投资支持力度。
依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政府资源的投资支持,推进我国政府资金推进力度,运用经济建设发展的协同手段,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设。加强政府环境保护的投资管理,依照生态环境投资保护,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资金支出,加大生态环保、污染监督等相关项目的有效支出,按照城市投资标准,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预算分析。逐步引入外部资金,加强民间环保资源的'引入,拓展环保资金投资渠道,鼓励各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综合资金的有效整合管理。
4加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依照经济发展利益建设需求,在经济社会环境中进行生产发展支配。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过剩,造成生态环境保护受到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是具有一定的对立性质。为了有效处理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找寻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逐步促进经济体系和环境生态之间的有效协同发展。要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就需要适当控制经济发展标准。通过加强经济发展,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经济规范标准,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建设的发展。以最小范围的生态破坏获取我国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构建生态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生态科技的创新发展。
加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建设,确保环境保护的合理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推进生态经济产业的有效发展。通过经济产业的升级发展,提高生态科技建设,确保高新科学技术产业的提高,完成生态节能环境保护、经济生产资源保护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减缓资源压力标准,加强科技环保项目建设发展,将国家科技建设发展项目列入环境科学保护工作中,加快资源推广发展建设,实现科学化生态环保管理,逐步减少污染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建设,实现资金投入的合理开发,加强科学技术环保节能建设发展,确保经济循环利用标准,减少污染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管理,确保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科学技术培训的管理和环保技术人员队伍的发展建设,确保生态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的实现。
6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保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我国政府依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法规建设标准,分配我国现有政府资金投入标准。调动我国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参与,确保生态环保工作的执行力,完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为生态环保工作制定良好的创新管理标准,促进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j].河西学院学报,(5)。
2尉磊,闫晓华。循环经济对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9)。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九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4.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虽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在环境方面仍然出现很多的问题,如雾霾天气的长期出现,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水资源污染问题凸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刻不容缓。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空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雾霾天气就是空气污染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2)居民采暖锅炉的大量使用。
3)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2、水资源污染
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垃圾。水资源污染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1)有机污染。
2)有机及无机化学药品的污染。
3)各种化工厂和药厂等。
4)磷污染。
5)重金属污染。
3、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达到恶化的边缘
现代工业无限制的扩产,使用的原煤量历年递增,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煤炭消费量为1873.3百万吨,同比增长6.1%,在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0.2%。同时在煤炭被大量开采的同时消耗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超过20亿立方米,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指出,2035年,中国由能源生产导致的水资源消耗将比20xx年增长83%,其中煤炭生产和消费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因素。煤炭的大量开采还造成土地的塌陷,专家介绍,每开采万吨煤炭造成的土地塌陷面积达0.267公顷,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两淮基地和鲁西基地的搬迁人数就超过了三峡移民130多万的总数。
4、乱砍乱伐现象屡禁不止,使大量土地荒漠、洪水泛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对木材的使用量不断攀升,国家为了节制森林的开发,对木材开发机加工的税赋不断提升,更加刺激了一些人的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森林是空气的调节器,也是植物和各种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锐减。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户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等作用。同时森林是生物链最为基础,如植物的叶和果实为昆虫提供食物,昆虫是各种鸟的食物来源,有了鸟才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来鼠才不能泛滥。因此森林养育了许多野生动物,一旦森林失去保护,将会给各种野生动带来灭顶之灾。人类也会失去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经济发展,但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雾霾天气等恶劣气候、各种自然灾害随之而来,如果人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幸福生活。同时各种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无限制的开采,今后我们的子孙将如何生存。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简称《生存战略》。《生存战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着重提出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在这九条基本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
1、节制人口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计划生育政策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国策。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就已经全面开始,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为发展中国家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探索了道路。
2、合理控制大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无限制的扩产,对小型能源
消耗型企业进行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国家要鼓励大型耗能高的企业进行技术挖潜,技术革新,进行节能降耗,将国内总量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将能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将能耗高的小型企业根据本地区特点进行关、停、并转,降低各种能源的消耗,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3、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杜绝乱砍乱伐现象的发生
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森林建设,要坚决与乱砍乱伐现象作斗争,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完好的家园,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大力开展全民绿化活动,增加绿化覆盖率,保护生态平衡。
4、建立健全环保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环境保护部门要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环保法》,与其他部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国家生态保护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环保保护标准,要加强环保监察工作,对严重破坏环境的企业及个人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资源消耗型企业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建设时要严格执行环境评价“三同时”监督工作,对环境评价不合格的企业不予发证。
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子孙后代,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建立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要爱护野生动物,要坚决抵制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二
摘要:農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长久的根本。农业的良好发展更是国家稳定久安的保证,保证了粮食储备的充盈。农业发展如同度量衡一样,度量着国家与各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状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的生态保护尤为关键,要适度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态结构科学合理稳步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是要点,不断的改善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二者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是关键。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发展农业势必会影响生态环境,存在好坏两个层面;生态环境与农业相互关联,二者不可或缺,相互依存。如果农业中粮食产量降低,肯定是因为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的结果。生态环境想要平衡发展,一定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药喷洒不合理,形成生态失衡现象。为了解决虫害的繁衍与破坏,大面积使用农药喷洒成为人们解决虫害的惯用手段。即便喷洒农药可以高效达到杀虫效果,从而却造成了以食用害虫为本的鸟类的中毒死亡情况。与此同时,以鸟类为食其他生物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如果害虫的天敌大面积消亡之后,害虫会更加泛滥猖獗,那么农药的喷洒量更是会大量增加,这样的循环下去,就会形成土壤、空气与水的污染问题,最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2.土壤生态结构遭破坏由于耕作方式不合理。如果土壤的结构被破坏了就是由于耕作时不当产生的,比如旋耕方式。旋耕虽然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率,但是却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松散的情况,生长环境不适合农作物。旋耕的方式使得有机物质分解力降低。此方式生态结构破坏后,人们使用施肥来提高产量,时间久了,削弱土壤肥力,降低产量。部分地区出现的土壤沙化以及沙尘暴都是耕作不合理形成的。所以应该合理改进生态环境与农业工程关系。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教育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国家农业经济想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适度保护,做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可以具备生态效应,还可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食品的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率,依此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与提升,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和保证。
2.推行种养结合的结构调整。根据区域功能的定位与现有环境质量状况,合理划定禁、限养区,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养殖、以地定畜”的产业发展思路,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引导农户由散养向集中化养殖转型;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粮油种植结构,提高特色高效作物比重,扩大秋冬种植面积。开展生姜联作高效栽培技术,加大无公害标准茶园示范区基地建设,加大中药材品种选育,优化品种布局,扩大种植品种数量。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面积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
4.实施农村的城镇化战略。实施农村过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直接且高效的作用。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口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求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5.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现代农业耕作方式不断变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威胁,种类不断缩减。有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成,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脱离不了这个生态圈。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践中,如果不注重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趋势,人类发展必需的动植物将大大减少,由此影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6.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保护重中之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水、空气和土壤。农业工程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要确保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土壤容易受到污染,且自身净化能力有限,因而不当的耕作方式和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影响,土壤质量下降,且容易导致沙化、沙尘暴等。此外,过多的农药和化肥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大面积的井灌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过快枯竭,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生态失衡等。因此,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遵守自然规律,就很容易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要加深对农业工程研究实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的意识。
1.农业工程研究实施的立项和审批务必要强化。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自然环境都有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和审查都应该慎之又慎,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立项和审批的申请资格和程序。同时,要提高农业工程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导的生态环保意识。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农业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追踪评估机制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重要意义。许多农业工程实施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和影响,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十分必要,否则将很难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农业生产中在给瓜果蔬菜喷洒农药后,就应追踪这些果蔬是否有农药超标的问题,调查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只有建立农业工程实施后的动态评估机制,才能认清并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人类长久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证。只有生态环境进步了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稳定生态环境的同时,引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强化利用基础设备、采用科学技术等等来协助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提升,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使得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发挥最大化。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现象。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势在必行。因此,法制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农村环境法治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用水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体污染比较广泛
2.2工业污染逐渐加重
2.3畜禽粪尿污染量大
大量无序分散的农村畜禽养殖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环境大面积污染。粪污经有氧发酵分解,孳生蚊蝇,繁殖细菌,传染疫病,给畜禽自身生长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头之一,已超过了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给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2.4农业生产方式粗放
2.5环保设施建设落后
3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3.1农村环境立法滞后
3.2政绩制度考核缺失
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片面的经济观念,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
3.3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3.4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以前我国环保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花于工业和城市,导致农村环保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很难获得环境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的财政资金;同时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转移,点多面广的农村缺乏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
3.5政府监管机构缺乏乡镇农村普遍缺乏环保监管机构,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难以全方位、规范化监管。
环保部门尚未健全农村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缺乏监测仪器和业务经费,无农业环境常规监测,影响了农村环境质量改善。
4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4.1完善农村环保立法
根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基础是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建设应借助新《环保法》实施的契机,对现行环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逐步健全完善适应农村现实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生态环保工作迈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切实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挂钩,对不顾生态环境而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终身追究。
4.2强化环保知识宣传
大力开展农村环保宣教工作,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着力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努力引导、营造一个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措施的氛围,切实维护好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4.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投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和1设力度。根据当地污染物排放要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的推广使用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染防治技术,最大限度节省投资、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积极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集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
4.4加强农村环境整治
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容包括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养殖粪尿和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等。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村庄环境,加快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4.5严格环保行政执法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是环保工作的重点。新《环保法》规定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就要求在防治污染问题上,要结合本地农村污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项二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4):160.
[3]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0(3):60~62.
[5]张笑归,刘树庆,宁国辉,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13(4):100~102.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全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缺乏的状况,还能够促进各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水源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应用,从而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状况的发生,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用的发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导致水源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引发工业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水源区内的工业主要以化工、制药等高污染的产业,而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而选择了直接排放,这也就导致了当地水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水源区的经济落后,财政无法支撑城市基础建设,因此城市的排水体系并不完善,出现多种类型的废水混合在一起,从而对当地水源造成污染。最后,当地的垃圾处理系统和生活污水系统不健全,因此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面源污染。
第一、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是导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内的各市县多以农业为第一产业,而在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又会使用到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料,这会使得土地中的磷元素增加,而磷元素又会被降水带到河流和地下水中,污染当地的水资源,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二、畜牧业污染。就有关调查现实近年来中线水源区的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此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困扰着人们。当地的畜牧业以散养为主,而养殖的动物又会排放大量的粪便,当地并不重视对动物粪便的处理,这也就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是当前中线水源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当地的地理原因,当地的绿化面积比较少,对于水土的涵养能力比较差,因此常常会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而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环境的污染。
第四、气候与水资源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降水量比较大,但是存在较大的季节分化,因此大量的降水会对当地的地表进行强度较大的冲击,最终导致当地水土流失状况严重,环境污染不容乐观。
(一)污水总量控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水源区环境保护的任务,应该对当地的污染物进行控制。而总量控制目标的制定应该和丹江口水库的水体功能密切相关,采用科学的测量、计算方法测算出合适的控制目标,并在生态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一目标,有助于目标的早日完成。
同时也应该对排放的废水量进行控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应该对当地的生活用水和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减少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要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有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向高回报、低污染的第三产业转变,从而不断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二)面源污染管理。
第一、合理利用化肥等生产资料,减少农业污染。为了能够减少农业污染应该减少磷肥的使用,而应该向着精细化农业、生态化农业发展。首先为了能够减少磷肥的使用,可以先对土地进行测量,从而能够对症下药,能够使使用的肥料满足土地需求而又会产生农业污染。其次,可以加大动物粪便的使用,随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粪便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动物粪便作为肥料。
第二、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为了能够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应该对土壤中的胶体进行增加,使其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能够保护土壤。同时应该推广可降解技术,造成土壤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壤中有大量的不可降解的东西,因此通过推广可降解农膜等使得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第三、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的状况,对于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水源区中主要是以丹江口水库和浅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应该不断提高当地的绿化面积,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进行坡面治理、沟道治理等,从而能够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使得当地水土流失的情况能够得到缓解。
(一)通过立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可以对要保护的水源、地理环境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重视这一环保工作。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条例,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环境管理,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水源区生态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管理。当前水源区的城镇的基础建设都比较落后,因此无法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西峡、淅川两县在水源区所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可以根据的当地需求在这两地各自建立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从而能够有效处理居民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三)加强对当地水质的监测。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动态监测其环境的变化状况。而水质作为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水源区已经建立诸多自动监控点,能够有效完成监控任务,为当地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四)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和有偿用水价格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人们放弃了自己世代居住的生活环境,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这些移民更好的生活下去应该按照规定给予其一定的补偿,从而使其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源重新投入生产中去。同时,当前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迫在眉睫,而生态补偿和有偿用水价格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应该加强当地的生态林、基础设施等建设,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土壤的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状况,促进当地生态建设更好的发展。
做好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应该不断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将各项学术知识应用到理论中去,从而能够实现水源区环境的保护,促进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五
我,地球妈妈。保护人类生态平衡的卫士。
我的存在,让人们过上了好生活。因为他们的为所欲为,让年迈的我,再度受伤。
我已经遍体鳞伤了,觉悟吧,觉醒吧,你们在残害植物,动物时,也在残害自己与我。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调整一下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地球妈妈做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六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七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工业企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业生产污染等一系列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必须从提高环保意识、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强化政府职能、等措施入手。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了很大挑战。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
城镇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虽然农村工业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工业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企业向农村的迁移,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工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工业集聚在农村地区,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而农村自发的“村办工业”普遍存在产业层次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企业都存在着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而且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影响,将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单处理,甚至不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河流和空气,造成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区域污染严重。
(二)农村居家环境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与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问题的矛盾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1、生活垃圾数量、种类日益增多。
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0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43.9%。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约1.1亿吨生活垃圾和约183.37万吨生活污水。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种类也在急剧增加,大量不易分解的塑料、铁、铝、玻璃类物质的出现,使垃圾不能粪肥化,无法为土地所吸收。一些乡镇更是随处可见胡乱堆放、胡乱填埋的“垃圾堆”,经雨水冲刷、太阳曝晒后污水横流、恶臭难闻,既侵蚀了农田,污染了水体和大气,危害着人的健康。
2、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率仅36%,约0.7亿吨垃圾未作任何处理。截至2013年底,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有21.8万个,仅占37%,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村庄所占比例更低。有近60%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大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长期处于无序状态。
(三)农业生产污染。
随着农业开发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极大改进,但是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家用地膜、塑料大棚技术的广泛使用,污染了土壤、水源,破坏了土质结构,加剧了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过量化肥的施用,使周边河流及地下水的水体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另一方面,施入田间的农药除少量被吸收和分解,大部分直接进入到大气、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而农产品上大量农药残留也破坏了农产品的质量,严重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2、废弃地膜、塑料大棚带来白色污染。地膜覆盖技术以及塑料大棚技术虽然带来农业的高产稳产,但是我市每年使用量近2000吨的塑料薄膜,回收后仍有7%左右残留于田地中老化变硬,不但给耕作带来了不便,而且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降低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阻碍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
(四)涉农环保配套资金缺乏。
虽然近年来,各部门都在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相对广阔的农村地区,依然杯水车薪。一些地区的乡镇虽配有相关部门拨付购买的垃圾清运车辆,但管理上仍采取设施运行、维护费用都由乡镇、村承担的方式,给基层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根本无力保障,而从农民居民中收取垃圾处理费用,从现阶段看也不太现实。建设资金总量有限、设施运行费用无法保证等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首要问题。
(一)提高环保意识。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把保护环境变成农村居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组织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参加农村环境保护培训等活动,增强乡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决策能力,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强化污染危害的认识,调动积极性,增强保护环境自觉性,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村庄整治试点进行跟踪报道,促进整体发展。
在城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专项规划指导下,综合考虑区域性平衡,合理确定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垃圾处理要综合考虑对相邻区域的辐射作用。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染治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构建工农业污染防治并重,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逐步实现城乡环保机构一体化、城乡环保设施一体化、城乡环保队伍一体化、城乡环境监管一体化,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强化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作用。
要不断优化政府的行政手段,做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增强规划及政策的约束力。强化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治理无望、群众反映强烈、污染大、消耗高、效益差的企业,政府应实施关、停、并、转。将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岗位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指标,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绩考核范畴。
(四)加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建设。
要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同时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坚决堵住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渠道,不仅在城区周边、公路两侧不能上污染项目,即使在偏远农村也绝对不能上有任何污染的项目,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发展生态农业,依靠科技,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带动生态农业迅速和良性发展;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活力;通过龙头带动,整合产业链条,创新农业发展空间。
(五)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
继续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拨出专项资金,对于经济不发达但地处重点保护区域的乡镇可适当提高市财政补助比例。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如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外部效应明显而本身对企业直接效益不大的工程,应加强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效益吸引,采用bot/tot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让业主、农民增加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在有条件的乡镇征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八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同时政府也颁布了很多对于环境保护管理的制度。但是随着政府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影响,环境保护的体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部门的行动缺乏联合的作用,这样就一直阻碍着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本文就主要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出发,从中找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优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以后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优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法律对策
我国对于环境的管理是十分晚的,但是已经研究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环境保护道路,并且中国在对环境保护管理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现在环境管理的制度当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阻碍中国建设发展的问题,阻碍了中国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步伐,所以为了使经济和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环境的管理体制。
一、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地方立法发展落后
在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进程中,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在这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当中包含了环境管理体制的内容。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却缺乏专业性的立法,特别是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的实际操作问题也逐渐突出。对于环境保护体制的一些法律法规的完善做得非常的.不到位,同时忽视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的地位。在环境保护制度中也制定了很多违反环境保护行为的惩罚措施,但是每一项措施都是一些行政处罚等比较轻的惩罚。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环保部门对于违法环境保护的人没有相当足的惩罚权利,对于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力也十分的不足,在整个执行的过程中阻碍的因素十分的多,而且在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整个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比较高,同时这个过程也十分的长,所以就导致了很多的违法行为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制止。地方环境立法的发展速度也十分的重要,因为地方环境立法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环境管理的效果。但是我国的地方立法发展的迅速度十分的缓慢,同时每一年的环境保护制度都在不断地进行改变制度,从一级一级的递增,最后导致到地方上面的制度就十分的多,这样就会使得地方环境的立法工作操作起来十分的不适应。
(二)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联合部门缺乏凝聚力
在我国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以条块结合管理的方法为主,就是把环境管理体制分散到各个部门和划分到各个行政区域。就是地方的环境部门在对环境的制度以及对环境保护上面要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但是在对环境保护方面所需要的人力以及财力则是由地方的财政部提供。很多的环保问题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都在各个行政职能部门上面,这就使得整个的环境管理工作缺少独立性。这样的话环境都保护工作就会收到地方政府的阻碍,很多地方政府会更多的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去忽视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环境保护也会受到其他部门的一些阻碍,因为很多的自然资源保护都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然后部门之间又缺乏联系,这就会导致环境管理体制十分的不顺畅,更有一些部门会因为权力发生冲突,这样就会造成环境管理体制制度上的一些混乱。
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立法中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规定都比较模糊,特别是对于部门之间该如何开展工作对环境进行保护也没有规定的十分详细。特别是很多行政主体,由于对自身部门利益的考虑,对于一些法律规定就十分的不明确,让很多部门对于有利可图的事情就会发挥他们的权利,而对于一些没有利益可图的事情就会去忽视。当在对环境保护上面没有上级部门进行干涉时候,很多的部门之间就会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特别是在对环境保护日常的工作当中,一般就只有环保部门承担起了自身的责任,但是对于其他的部门依然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进行执法,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执法的效果。
(三)基层管理能力薄弱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环境的保护提高重视,建立了十分庞大的环境管理事务,在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的整体设置上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但是我国在环境管理机构的经费以及制度设置,还有配备上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在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机构设置上来看,我国的政府工作部门已经到达了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但是很多的乡镇政府依旧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以及聘用专门的环保工作人员,这样就导致环境的主要行政执法工作集中在城镇上面,从而忽视掉了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同时也对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失去了监管。同时每个地方对于环境污染源的监管也不到位。在城镇以及县市级上面所产生的污染源是十分的多的,但是在这上面所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却相对比较少,这就导致了地方上的环境保护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而对于中央设置的环境机构却很多,规模也特别的大,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也十分的强,最终导致环境保护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对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不断地下放到地方政府同时也包括对环境保护上面审批权限的下放,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群众对于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给基层环保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以及困难。基层环保机构在各个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具备的只发技术装备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这些都是基层环保机构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二、优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法律对策
(一)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就提出了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同时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应该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以及环境保护的状态进一步的去完善环境保护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环境法律体系,从而更加高效的完成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地加强生态保护以及修护生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地方政府一定要根据中央政府所下发的环境保护制度进行环境立法,把国家立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同时要健全综合执法机制,不断地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地方政府也要不断地宣传绿色生活方式,进一步去促进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完善科学的环保科学考核体系
在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之后,一定要对环境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因为就是环境监管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主要要求。在建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一定要加大环境监管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不断量化考核的内容,针对不同资源环境因素,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从根本上去改变人们轻视环保的形式,同时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也一定要做好代表作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的同时也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根据不同的环境制定不同的节能减排考核标准。
三、结束语
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环境的好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对环境保护管理上面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不断的完善基层机构设置同时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政府部门也一定要不断地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也要为环境保护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会创建一个十分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优化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法律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05):22-24.
[2]王菲.环境规制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3]韩梅.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探索[j].居舍,2018(26):212.
[4]李海娜.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居舍,2018(05):124.
[5]娄争艳.优化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j].兰台内外,(04):51-52.
怎样保护生态环境论文篇十九
有一位漫画家,画了一幅这样的漫画。
一棵大树下,坐着几个悠闲的人。这棵大树没有一片绿叶,树枝被锯掉了,整棵树只剩下树干。许多小鸟站在树上悲伤地鸣叫,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美丽的家园。除这大树外,其他的树都已经被砍光了,周围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和一个个树桩。
树木对我们人类是很重要的,不仅绿化环境,还会防止水土流失等等。所以,砍光树木,对我们人类是有害而无益啊。砍光树木,则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啊。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我们应该边伐木边种树苗,这样树木不会被砍光;在春天的时候植树;在沙漠造林,在湖泊边植树;在大城市里种多一点花草树木,绿化环境,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看到有人乱砍伐树木,应上前阻止;看到有人乱破坏花草树木,也要上前阻止。不仅仅是阻止,还要告诉他们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道理,让他们今后能意识到,共同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