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文概念分析(优质15篇)
经历与感悟汇聚成了我成长的财富,该为此做一份总结了。良好的总结应具备简明扼要、准确全面的特点,能够准确传达出所总结的信息。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写总结的技巧和要点。
论文概念分析篇一
哲学上的空间被划分为两类对峙的范畴,一是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二是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就其本性而言,绝对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一成不变。相对空间是物质的空间关系,依赖于物质而存在[1],社会学把空间当成了生产场所的总和,融入了人类的集体情感,并由心灵对其各部分进行了划分和概括[2],不过,囿于心物二元的混淆和“反映论”的贫乏,人们对心理空间的讨论不多[3],一般笼统地认为空间的产生遵循心灵本质的某种定律[4],至于什么是体育空间涉及到的言论更是难得一见。学者徐可定认为,体育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卢元镇教授则提出体育空间是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有学者结合了“休闲”的概念对体育空间进行了阐述,界定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这一概念,认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是满足人们体育运动、观赏竞赛等需求的公共空间[5]。这些学者对体育空间的研究多少得益于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研究,不过,他们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育空间是什么这一问题。
体育空间是什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3层涵义。第一,体育空间需要借助物质载体进行呈现。虽然空间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意识的,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物质才衬托出了空间的存在,所以理解体育空间时物质载体必不可少。在具体的体育实践中,这种感受最为真切。譬如为什么我们会根据体育协会中会员的数量来判断协会的分布情况,根据体育运动者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来判断他们在体育实践空间中的分布状况[6]。第二,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诚然,没有体育,空间依然存在,但是,缺少强化体能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肢体活动的空间就不能算作体育空间。第三,人们对体育空间的认知必然遵循着心理的轨迹。这一点,在哲学和社会学中可以得到证实。至此,我们可以说体育空间就是包含了体育的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7]。
2体育空间的特征。
受哲学和社会学的启示,体育空间也应该表现出这样4个特点:第一,体育空间是社会空间下的子空间,社会空间的形成及其空间特征影响着体育空间的结构特点。在职团体育空间里,体育通常与政治发生密切的关系,其结果是体育空间受到政治空间制约或推动,以空间权力的形式出现。以奥运会为例,它通常被看作是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舞台,因此,以奥运为目标的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政治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体育空间与政治空间的融合。此外,体育空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不同个体不断的加入,体育需求平衡陆续被打破,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构建新的体育空间从而又达到了新的平衡,从而使体育实践空间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走向和表现形式。这种变化正好契合布迪厄在实践和消费的世界所构建体育空间的观点[8]。第二,具体的体育空间只有结合了特定的时间才有意义。毕竟,时间和体育空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体育空间不停地变化,不同的时刻体育空间的形式可以不同。因此,在对体育空间进行表述时要以时间为参照。第三,体育空间类型丰富。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体育学科内部有所交叉,又与其它学科领域彼此共存。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第四,体育空间与具体的体育项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受个体体育心理的影响,致使不同的体育空间风格迥异,每个人拥有的体育空间“和而不同”。
整个上看,体育空间的变化是新旧空间的更迭,未知空间的发掘,以及空间多重意义的重构与融合这样3个过程。更迭是轮流更替,是一种新事物代替另一种旧事情,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也可能是异质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把新旧体育空间的更迭看成是新的体育空间的生成和旧的体育空间的消失。形式上,体育项目的衰亡代表体育空间的消失,新兴体育项目的兴起代表新型体育空间的诞生。而发掘未知体育空间是体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体育阶梯式分层、集群式分布的又一有力推手。多重意义的体育空间的重构与融合则是体育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特征尤为突出。以社区体育为例,广场是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体育活动场所,但是,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云集于此,其体育空间必然得不到满足。这种资源的匮乏导致人们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广场场地,致使不同运动的空间在此融合并重叠。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是体育空间的更迭、发掘,还是重构与融合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学校体育空间会向社区体育空间延伸,社区体育空间又可能与职团体育空间交叉,甚至人们在体育休闲时也难免出现运动损伤,这时康复体育空间便可能出现。因此,体育空间的类型千差万别,概念也不尽相同,不过,不同的体育空间概念都是人们总结体育经验,不断进行体育实践,并对体育本身深入思考的结果。
3体育空间的类型。
3.1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张洪潭在《体育概念研究进展》一文中对体育的二级概念进行了梳理,在区分的过程中,他摒弃了农村、厂矿、机关等领域的体育,根据体育活动实际运行的单元把体育的二级概念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区体育。他的这种划分以明确的社会单元为参照,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并根据三大领域人群非生产性的特点,把体育与生产性领域断然分开。根本上讲,这种划分有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空间的味道[9]。那么,对于学校体育、职团体育和社会体育三类体育与之对应的空间形式就应该是学校体育空间、职团体育空间和社区体育空间。
就学校体育空间而言,它是师生在教育领域共同参与强化体能活动时呈现出的空间形式;职团体育空间是专业选手在文化领域内进行高层次强化体能活动时形成的空间形式;社区体育空间是城市闲散人员自行展开强化体能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空间形式。对比来说,这3种空间形式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区别是3种空间都体现出与身份相关的专属性。学校体育空间存在于教育领域。职团体育空间的范围是文化领域。社区体育空间没有具体的空间指代,较为零散。不过,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只能算作是社区体育及其空间形式向学校体育空间的延伸,学生在校外进行体育活动,因其身份的既定依然要看成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他活动的地方也应该包涵在学校体育空间之内,当然学生离开后这个地方代表的学校体育空间形式也就消失了。共同之处是这三种空间内体育活动的目的相同,就是无论是出于竞技的初衷还是健身的需要都得建立在强化体能的基础之上。
3.2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和康复体育是根据具体体育活动的性质进行划分的,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几个体育概念。张洪潭在版《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将娱乐体育定义成为强化体能在欢快戏耍状态中进行的体育形式[10];陈玉忠在《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一文中将休闲体育视为娱乐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体育参与态度和生活方式[11];康复体育是把体育训练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式[12]。对于这三种体育概念的提法,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以至于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也值得商榷。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休闲体育空间和康复体育空间。
娱乐体育空间概念宽泛。凡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愉悦运动参与者或者观众的体育活动呈现出的空间形式都能称作娱乐体育空间。也就是说在任一体育范畴内从事任一性质的体育活动都有可能表现出或体验到体育的娱乐性,那么,娱乐体育空间便出现了。不过,鉴于多数的体育活动虽以娱悦取乐为初衷,终究因渐次投入竞技成分,又无法自控,娱乐的味道最终变淡。
休闲体育的出现和娱乐体育如出一辙,这两个概念都是体育与具体的文化名词结合后适时造出来的新词。从词意表面以及传统体育概念理解的角度分析,它们都难以避免拼凑之嫌,但是,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体育的功效,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必要去讨论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叫法是否准确,而是直接研究它们对应的空间形式更有意义。对于休闲体育空间,它既包括户外运动空间,也包括室内健身活动空间。
既有场地规范、规则明确的球类、田径等项目所呈现的空间,也有形式灵活的游戏和民俗体育代表的空间形式。此外,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蹦极等能够满足人们冒险、刺激等身心调节上的需求,也能构成休闲或者娱乐的空间形式。
康复体育是借助体育手段来诊治伤残躯体或调整机体病态进而增强病人体能的一种体育形式。它与体育沾边,严格意义上却是医疗保健的内容。
康复体育呈现的空间普通人很难接触到,以至于我们对它感觉到陌生。如果我们从体育学科的角度对康复体育进行重新的界定,那么体育领域的康复体育就比较常见了,其空间形式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例如,运动损伤经常会导致竞技能力下降,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康复过程中体育锻炼便不能缺少,有了康复体育其空间形式便随即表现出来了。
3.3实体体育空间与体育心理空间。
通过体育实体来呈现的空间形式就是实体体育空间,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具体的体育场所来表示。比如一场正在进行的篮球比赛,球场就是球员的实体体育空间,也是现场观众的实体体育空间。对于观看转播的人来说,这个视频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获取,还是通过无线电波接收,总得由显示器进行呈现,那么,显示器在人们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为人们间接性地搭建了一个体育空间,因其具有物质性,所以它也是一个实体体育空间。
至于比赛结束,球场空无一人或者再进行非体育类活动,这个场地就不能再看作体育空间,更不是实体体育空间,称谓则另当别论,只是我们还是习惯性地还叫它球场。同时,电视上关于这场比赛的转播结束或者比赛中间关闭电视,那么通过电视呈现的这一体育空间形式同样不复存在,因它产生的实体体育空间也随之消失。
还有两种实体体育空间我们有必要进行讨论,那就是网络体育空间和电子竞技所代表的体育空间。关于网络体育空间,它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它依托计算机网络把各个点、面、体的体育信息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体育网络资源的共享,为人们构建了一个非传统意义上不是以追求体能为目的的肢体活动的实体体育空间形式。
电子竞技,其手段是电子,其平台同样是电脑,它与网络体育空间有着衍生关系,又区别于当前的网络体育空间。
此外,与实体相对的空间形式是虚拟的,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变化。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每一种心理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主观能动的反应,体育心理亦然,也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随着对体育的深入认识,人们的心理实现了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并伴随着心理状态在特定的时间阶段性的维持。不过,我们也知道体育心理以生理机制为依托。因此,我们在讨论体育心理时,完全可以把每一种具体的体育心理看作是特定的体育心理空间,对于体育心理的变与不变,自然而然地可以看成是体育心理空间转变与体育心理空间的状态保持。
3.4体育实践空间与经验空间。
社会学上讲,体育实践产生空间。即体育供给和需求交互作用下,体育占据了社会空间的特定位置。通常,它通过消费形式表现出来[13]。在布迪厄看来,体育实践空间内涵宽泛,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设施、用品以及有关体育的价值观和制度规范,甚至包括体育功能意义的界定。因此,这里的体育实践空间比通常理解的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物理空间范围要广。此外,与体育实践空间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经验空间。
与体育实践空间相比,经验空间更抽象。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认为,我们全部的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至于体育,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习惯性地去某一地方从事特定的体育活动或者下意识在思考与该项运动有关的事情,不管这些经验是来自外部感官还是内心的反省,这里的体育空间就与经验有关。也就是说,我们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源于我们接触到的体育知识,间接地说来自体育经验,内省亦是如此[14]。
同时,我们习惯性地在某地参加体育活动,那么这个特定的场所就是在体育经验引导下生成的空间形式。
4结语。
体育空间的内涵丰富,包含了体育的各种空间形式,它强调了空间存在的前提性和人在其中的能动性,直观地表现为体育形式反映出的空间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空间,有了体育才是体育空间,体现了人的作用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志丁,葛岳静等.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6):31.
[2]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
[3][7]彭继红.论人的心理空间[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4):40.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郑华.后奥运时代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趋势探讨[j].体育与科学,(2):30.
[6][13]陆小聪,等.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假设与中国的经验分析[j].体育科学,(8):30.
[8][14]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9][10]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15.
[11]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34.
论文概念分析篇二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概念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
论文概念分析篇三
概念分析论文写作方法的写作方法有三种,但是都是有关的。
概念分析法主要指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某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概念分析法主要指在写作方法上的某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概念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某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概念分析法主要指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5、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6、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7、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8、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如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方面(或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或一个方面)等。
9、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0、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1、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2、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3.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4.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5.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自己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16.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7.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于某个方面的问题,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8.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19.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20.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个方面。
21、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个方面的问题。
22、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问题。
23、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
24、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
25.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作分析。
26、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27、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28、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29、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30、概念分析法主要包括对方对某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论文概念分析篇四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体现护理教学的积极方面,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心理素质。基于此,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学;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是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1—2]。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相关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可从积极的心理角度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
1.1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产生以一篇题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论文为标志[3—4],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以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经验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这使积极心理学在产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实证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心理学排斥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经验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多方面,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社会环境研究。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使个体在各时期的态度趋向积极的发展方向。针对过去,主要研究对过去生活或过往的积极体验;针对现在,主要研究对现在生活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的积极体验;针对未来,主要研究对未来生活乐观、希冀的积极体验。其次,积极的人格特质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基础,究其根本原因,积极心理学的前提理论假设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性、导向性和适应性。此种人格特质是通过个体对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化,当激化的能力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后,随之则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最后,良好的、积极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可帮助个体实现健康成长和自我目标。而周围环境充满消极因素,将会导致个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成长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个体心理的长期发展。积极心理学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对心理学上不足和缺陷的弥补。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提供信息,更多的是对信息进行转变,覆盖的信息少一些,揭示你的内心就多一些。传统心理学研究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向人类展示了人类个体的缺点、病症以及个体存在的内在缺陷,但却很少对人类的潜能和优点进行解释。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人类似乎将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动范围中的黑暗、卑劣区域。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强调对人性的价值和优点进行研究,兼顾社会个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论文概念分析篇五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信息的不对称会让衍生金融市场中存现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会提升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性,由此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会给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带来影响。这就证明要提升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水平,实现会计监管的监督作用。
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基本概述。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定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观点,通过对专家观点的分析和理解,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含义是指,会计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交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以及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基本含义来看,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监督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会计监督则属于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运用会计监管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中隐藏的风险进行监管,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的风险。在当下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制度的管理重视主要在金融监管上,对会计监管不够重视。面对现在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来说,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缺少整体上的管理,并且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都不够不完善,这就是衍生金融工具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计量价值给市场造成动荡。
当下会计准则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了规定,其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尽管运用公允价值可以进行虚拟经济的核算,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也能够得到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公允价值自身存在缺点,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导致了市场动荡加剧。产生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导致资产的负债现象会随着市场的动荡而反应出来。
(二)风险信息透露不够,信息透明度低。
金融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出现缺少引导作用,在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出现不够准确,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也没有相应的计量模型,这就导致企业在使用相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估值技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现象,会降低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并且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范。当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规定方面还没有细致的规定,这就导致由于信息的不同提升了风险发生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信息披露的方式很单一,但是金融衍生工具却非常多,这样就导致传统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这样就会导致利益的下降,同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报表方式不能够完整的呈现交易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在财务报表中属于交易性金融产品,这就是没有办法通过财务报表来得知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细节的原因。
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要完善会计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适合的会计监管方式能够提升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能力。面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政府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能和义务,提升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以此实现信息交流的通畅,提升监管的能力。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行业监管的力度,建立适合的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督的创新发扎,提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监管水平。
(二)建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够不正确使导致金融衍生工具存在风险的中亚原因,要把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当做监管的出发点,要建立适合的股权结构,通过提升股权结构的水平实现公司中的信息共享。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风险意识,运用控制体系能够促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减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公司自身应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预测来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交易过程中,要在一定时间内检查业务情况和风险监管工作,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把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
四、总结。
综上所诉,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各种风险,要通过各个部门的有利监管,结合科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并且提升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监管能力。
论文概念分析篇六
国债市场经过二十年不断地探索与革新,维护了“金边债券”的信誉,对国家筹集财政资金、促进宏观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个人投资渠道的增多,投资趋向的多元化,国债面临着多种投资工具的冲击。
一、个人金融产品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个人客户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不但在数量上增长较快,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呈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趋势。调查显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以下简称“四大银行”)面向个人的金融产品多达几十种之多。
(一)销售情况分析。
对平顶山市四大银行2009年个人金融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国债发行金额占个人金融产品销售额的31%,银行代理保险占19%,开放式基金占26%,其他个人金融产品占24%。国债发行金额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受到其他金融产品快速发展的影响,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减少。
(二)投资者结构分析。
国债投资者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特点:一是城镇购买者多,农村购买者少;二是个人购买多,单位持有少;三是中老年人购买多,年轻人购买少。城市工薪阶层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看好国债收益的稳定性和偿还可靠性,选择国债作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但因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一般选择股票、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金融产品,投资国债只是最后的选择。分红保险的投资主体比较广泛,既有农村居民又有城镇居民,既有年轻人又有中老年人,而且在农村市场很有发展前景。
(三)品种结构分析。
在品种结构上,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期限大多以3—5年期的中期国债为主,占国债发行总量的90%以上,一年以下的短期国债和五年以上的长期国债还是空白。中期国债过于集中,既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结构上的需求,又容易造成国债还本付息过于集中,增加财政偿债压力,同时也不利于中央银行选择不同期限的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与此相反,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创新促销方式,使市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调查显示:平顶山四大银行代销分红保险品种十几种之多,其保险期限有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和十五年等,每个品种的保险责任各不相同,既能保险,又能分红;代理发行各类开放式基金几十种之多,四大银行代理的品种各不相同,极大地丰富了基金市场,近年来业务呈几何增长态势。
基金购买者主要集中于城镇,并以中青年为主,特别是资金较充裕的金融从业人员、公司白领阶层、私营业主及部分高薪群体。
论文概念分析篇七
人们对来自石油中的.石蜡非常熟悉.不过,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即使对石蜡这样很普通、很廉价的原料,一旦经高科技打造后,也可能化普通为神奇,迸发出比蜡烛亮千万倍的光辉!这方面,一些外国科学家进行了尝试,并且已引起科技界普遍重视.
作者:黄德揆作者单位:刊名:知识就是力量英文刊名:knowledgeispower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论文概念分析篇八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人权概念的混乱状况,从逻辑的角度入手,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其内涵体现于以下三个矛盾:首先,商品经济赋予人权以自由平等的内核,同时又使人不成其为人。其次,法律肯定并保障了人权,同时又限制了它的范围和实现。最后,对现代社会讲,人权是我们的目的,但却是理想的手段。
关键词:法律,人权,异化,类,共产主义。
一、引言。
人权一词至今几乎能在所有现代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找到,并且无一例外的被描绘成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如“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逐幸福的权利。”[1]又如“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一切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自然的,不可消灭的人权。”[2]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自从有了人到现在,人们何曾在那样的社会中生活过?哪怕只有一天。许多美好的蓝图只不过是写在现实法律中的乌托邦罢了。
不仅如此,就连“人权”这两个字的真正涵义也被人扭曲、偷换。“人权”成了口号,成了策略;但却从未真正成为“人的权利”。本文就是基于人权概念的这种混乱状态,进而想替人权正名。
“人权”,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的权利”,而不是“非人的物之权力”。人是后面权的所有者。不像其他如财产权之类,前面的定语是权的对象。人权中“人”是主体而不是对象。这样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所以本文在讨论人权概念时,一不考证其产生及历史渊源,二不比较纷繁芜杂的人权学说。而是从“人”的存在状态入手说明“人权”一词的内在逻辑结构,即它是道德权利,是法律权利,并且还是一种社会理想;还要说明“人权”是人作为人应享有的权利。
二、从“人”入手说人权。
启蒙时代诸先哲提出了人权概念,在他们那里人权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某个先验的权威保障而肯定能实现的社会存在。不过实现是要靠人们去争取的。大凡人们要得到某物品,总以下面事实存在为要件。譬如人权,首先是他不为人所享有,或没有充分享有;其次是人们实现它有可能性;并且人们对它有占有欲,也即它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人不成其为人”――人权产生背景。
在这里,马克思通过对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经济考察,重点说明每个阶段人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乐观的,他认为人是一步步走向自由的,走向进步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人却是可悲的,至少在第三阶段没有实现之前,人们总是处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异化当中,处在因异化而“不成其为人”的状态中。人权观念正是在这种社会中生长出来,并显得那么可贵。
[1][2][3][4]。
论文概念分析篇九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由于网络共享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财产和个人隐私带来了安全隐患。据统计,超过90%的企业网被入侵过,随着网络与经济的相结合,不法分子已经由早期的技术炫耀向利益驱动转变,这使得关系企业命脉的网络受到更多的攻击。当前保护网络安全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数据加密、防火墙、认证、数字签名、安全协议及入侵检测等,其中防火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防火墙在应对开放端口攻击、未设置策略攻击及内部发起的网络攻击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入侵检测可以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攻击进行检测分析,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数据挖掘。
1.1概述。
数据挖掘是20世纪90年代为了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具有潜力的信息而兴起的数据库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挖掘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集合了数据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杂乱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发现。
数据挖掘主要有3个过程(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表达和解释),其中数据准备有数据集成、数据选择和预处理3个步骤,数据集成是将不同的数据源中数据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组成在一起,数据选择是对集成后的数据提取相关的任务数据,形成目标数据,预处理则将目标数据转变为适合数据挖掘的数据形式;数据挖掘是利用智能的方法提取相关的数据;结果表达和解释是以何种方式将知识结果以用户可接受模式进行展示。
1.2数据挖掘的数据模式。
数据挖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以下几种数据模式进行数据的查找:
(1)数据区分:将当前的数据对象与用户所定义的对象进行特征比对,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排队无关的数据。
(2)分类:对已进行标记的数据进行分类,用于区分不同的数据类型。
(3)数据特征化:将满足某一特征的数据集合在一起。
(4)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它要求聚合在一起的数据类中的数据相似度尽可能的大,而类与类之间的数据相似度尽可能的小。
(5)频繁模式:根据数据在模式中出现的次数进行分类。
(6)演变分析: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7)预测:根据需求建立一种连续的函数模型,对未知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入侵检测是通过对主机的日志或网络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当查出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从而达到系统避免攻击的效果。
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搜集来自网络及用户的信息;其次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最后是处理信息,得出是否阻止入侵的结果。当前入侵检测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种。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模式主要以网络、主机和系统的日志作为数据来源,该检测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在加密的通信环境下运行,由于是对主机的日志系统进行分析,熟悉本地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较易地检测出应用层的攻击,对文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但是也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认知不足,对于攻击的实时性上反应不足,由于对系统日志进行分析检测,当检测出异常时,可能就已经受到攻击了,另外该检测主要针对应用层,对于低层协议的攻击无法检测。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模式主要以网络的数据流作为数据来源,其优点主要表现在:成本较低,可以对整个局域网进行检测;实时性好,一经发现数据流的数据出现异常,就及时进行报警处理;安全性能好,可以对来自外网的数据流进行分析,使受攻击的系数降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当网速快于系统的反应,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限制了网速;对高层的应用层检测能力不足,无法通过数据流对应用层进行分析;对加密的攻击性数据流无法准确检测出来。
(1)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考虑攻击类型和更新检测特征库,就能够将未知的攻击给检测出来。而缺点是前期数据的收集和学习过程必须完整且安全,另外该方法的误报率比较高,很容易将正常的数据流当作攻击而发生报警。
(2)基于误用检测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方法的优点是报警的准确率比较高,只要发现入侵行为或事件与特征库中的某一异常现象相匹配就直接报警。
对于入侵的数据来说,都是未经处理和标记的原始数据,而且数据量比较大,因此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待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
3.1系统架构。
整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嗅探器、数据预处理、事件数据库、误用检测、数据挖掘、规则库、异常处理和响应单元等组成。事件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3.2系统模块实现。
(1)数据挖掘模块。
在系统中,对数据流和日志进行分析,主要依赖于数据挖掘算法,不仅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其核心代码如下:
intno=1,temp=0;。
c[1][0].item[0]=0;if(d[0].item[0]!=0)。
{
c[1][1].item[1]=d[1].item[1];。
}
for(i=1;i=d[0].item[0];i++)//for1。
{
for(j=1;j=d[i].item[0];j++)//for2。
{
temp=1;。
for(k=1;k=no;k++)//for3。
{
if(c[1][k].item[1]==d[i].item[j])。
{
c[1][k].item[0]++;。
temp=0;。
}}。
if(temp)。
{
c[1][++no].item[1]=d[i].item[j];。
c[1][no].item[0]=1;。
}
(2)响应单元。
当系统收到异常,响应单元会根据情况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系统首先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状况作出第一反应,如果情况紧急,系统会第一时间自动切断网络,关闭正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如果情况不紧急,则管理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是否继续执行。
4结语。
针对数据挖掘对网络入侵检测进行研究,分析了数据挖掘和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由于篇幅所限,对于数据挖掘的一些具体算法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描述,整个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针对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希望同仁共同努力,设计和实现适合自身的系统。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
权力在词源上对应的拉丁语或英语词汇大致上有两种取向,一种认为是拉丁语中的“potere”,原意为“能够”,或具有作某事能力,后派生出英文“power”。另一种认为“权力”一词出于拉丁语“autorias”,一是指意识和法令,二是指权威,由此派生出“authority”这个英语单词。在本文中,取的更多的是前者“power”的含义,特别在后文中会论述到韦伯对权力和权威的详细区别时,我们会发现在汉语中,权力这个词对两个含义是兼而有之的。
在汉语中“权”原指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后引申为动词,衡量、揣度之意。现在把权力引申为“一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影响乃至支配他人的一种力量”。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社会学词典》都将权力作为一种力量来看待。[2]但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却将权力视为一种关系,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是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这些辞书上对“权力”似是而非的解释并不能令我们满意,历代学者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
1.从亚里士多德到罗素。
对权力最早的论述,不得不追述到亚里士多德那里。亚里士多德曾说,主人只是这个奴隶的主人,他并不属于这个奴隶;奴隶则不仅使其主人的奴隶,还完全属于其主人。这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其基础是奴隶根本不能获得实现其自身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因而依附于主人对一切暴力手段的垄断。[3]这种依赖关系的建立,就是权力关系的形成了。
而对权力最先下了明确定义的,应该是哲学家罗伯特・罗素,他认为权力是故意作用的产物,当甲能够故意对乙的行为产生作用时,甲便具有对乙的权力。[4]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或预见效果的能力。这个定义明确了权力在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性和有意性,说明权力是一方指向另一方,并且故意为之的结果,这两者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它确实阐明了权力的一部分含义,只是过于表面化。
罗素又进一步将权力分为“对人的权力和对事物或非人类生活方式的权力”[5]。对人的权力是我们通常所能感受的,但对物是否也存在权力呢?我们应先明确,罗素这里所指的事物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实体的物,比如动物、植物或者无生命的桌子等,人和这些东西之间应不存在所谓的权力关系,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就意味着人类拥有了对动物无限的权力,只要技术手段允许,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植物矿物,人都有了不可节制的生杀夺予的权力,这与其称之为“权力”,不如称为“强力”,因为它和老虎吃野兔的弱肉强食并没有什么分别。将权力概念称为影响力术语的达尔曾说,“在政治分析中,影响力术语通常限于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罗素定义中“物”的另外一个应有的含义,即由人组成的各类组织之间,权力是存在的,并且这将成为后文分析的重点。所以本文中权力的定义出发点是以人或以人作为核心的组织为主客体的。
在治人之权中,罗素又把它分为影响个人的权力和有关组织的权力。影响个人的权力有三种,一是对他身体的直接的物质的权力,二是以奖赏和惩罚引诱得来的权力,三是舆论的力量。组织形式权力的种类有三,一是军队、警察形式对身体强制性的权力,二是经济团体利用奖赏和惩罚的鼓励或威慑,三是学校、教会、政党的舆论。
提到权力,还必须说到一个鼎鼎大名的意大利人――马基雅维里。这个被莎士比亚称为“凶残的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家,将人类看的愚不可及,总有填不满的欲望、膨胀的野心,总是受利害关系的左右,自私自利。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这种将权力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马基雅维里主义”与中国古代的韩非子的“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统治者要掌握绝对的权力”的言论倒有几分相似。
2.韦伯的定义。
到了近现代,权力的相关研究蜂拥而起,有学者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把权力看作是阶级的产物;有学者认为韦伯提出的定义更具实践意义,权力是意向性的;也有学者在权力中看到冲突和矛盾。
因此,作为结构功能论的创始人,帕森斯认为系统是在经验现象的复合体中存在相互依存的确定关系,社会系统为满足社会功能的需求,形成了四个重要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而政治系统生产一种资源,即权力或职权,它以此来交换经济系统生产的资源。因此,帕森斯把权力视为一种系统资源。“当根据各种义务与集体目标的关系而使这些义务合法化时,在如果遇到顽抗就理所当然会有靠消极情境之采取强制实行的地方,权力是一种保证集体组织系统中个单位履行有约束力的义务的普遍化能力。”[10]可见,在帕森斯那里,权力是一种约束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就在于当权力的实施遇到阻力时,它能够用消极制裁来使其得以继续实施下去。有学者将帕森斯的定义简化为“权力是坚持其某些职责以造福于整个社会制度的能力”[11],这无疑放大了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一面,体现了帕氏定义的部分精华。但我们也应看到,帕森斯在论证了韦伯的疏漏之处后,自己的定义似乎也只是部分的解决了第一个漏洞,对于第二个,帕氏定义也没能给出一份满意的答案,仍将权力作为一种行动主体的`能力来处理。
4.达尔的定义。
在如何为权力这种“使他人产生预期的行为”的能力下一个较完善的定义上,多数权力理论是从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的,他们所关注的是某人或某一群体的行为对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许多组织行为理论家的定义或多或少都受到达尔的影响,在权力的相关文献中,达尔的定义也是被引用最多的。
达尔在《现代政治分析》中将权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糅合成一个综合性概念:影响力术语,用于表述权力的概念。达尔受到韦伯的极大影响,提出权力并不是个人所拥有的什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并进而提出了权力的定义:“甲对乙拥有权力是指甲能使乙做乙本来不一定去做的事。”[13]权力是使行为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没有权力的存在,这种行为本不会发生。如果将社会中的各个组织作为各个单位关系子集,在这些单位中,“一个以上的单位的行为在某些条件下依赖于另一些单位的行为”[14],这种依赖关系就是权力在起着作用。达尔举例说,如果某人站在马路上命令车辆都左拐或右拐,车辆都不会执行他的命令,而警察就有这种权力。h・西蒙将达尔的定义归为:a的行为引起b的行为。这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淡化了原先韦伯和帕森斯定义中强制性的一面,强调了权力作为两者间关系的一面,这为后来组织理论对权力的研究起了很大的影响。
5.组织社会学的定义。
克罗齐耶认为达尔的定义中存在三方面的矛盾:一,双方自觉自愿的、而且蕴含着互相矛盾的权力关系与那种在一方或另一方,或在双方同时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施加的不自觉的权力之间存在着何种不同。二,a对于b行使权力的能力,会随着行动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经验也告诉人们,对措施进行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种权力都是具体的。三,权力关系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相互的。[16]这三方面的矛盾,归结起来就是对权力定义中传统的重视冲突性以及方向性的一种反思。权力关系中不仅仅可以有冲突,也可以有妥协和协商,“a与b的权力关系中蕴含着一种重要因素,即协商的因素,使得双方的每一次关系都要求互相的交互和适应”。[17]但这种在协商的因素调节下,权力呈现出双向性,而非韦伯和帕氏定义中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单向强制性,即a对b有权力,b对a也可以有权力。不过,既然要构成权力关系,权力双方的关系仍是不平衡的,虽然双方都能在权力实施中找到自己的利益,“b同意去做a要求他做的这件事,b必须要在这件事中找到他的利益”,但如果两者拥有获取利益的相同手段的话,权力也就无从存在于这两者之间了。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一
内容提要】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将有利于人们达成对“文化”概念的共识。
【英文摘要】th……。
同其他学科许多基础概念一样,“文化”概念也有一个从古典到当代、从混沌到澄明、从指意偏狭到内涵、外延得到深广度开拓的漫长发展和反复冶锻的历程。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和“化”的并连使用始见于《周易・贲卦・象传》,其文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含义是“以文教化”,指以与武力征服相对待之“人文”即人伦仪则、道德秩序去规范和化易人民于“野蛮”,使之开化和文明化的活动。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就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此法教而化成天下也”。考之典册,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及“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由仪》)等类似的表达。可以说,从精神化易的层面谈文化的思路乃是中国古人沿袭的基本趋向。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则是外来的语汇,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而它们又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义含有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从一开始就较偏重精神教化不同,西方的“culture”更多地展现了逐渐由物质生产活动引入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18世纪以后,“culture”在西方语言中演化成个人的素养、整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方面的成就、艺术和学术作品的汇集,并被引申为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
随着19世纪下半叶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兴起,文化问题才真正摆脱朦胧的“前科学”状态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是从泰勒在1871年发表了《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第一次给出文化的专门概念以后,定义文化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学者中流行起来。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界切入分析,一方面为我们深入把握文化论题提供了必要基础和丰富启示,另一方面,又可能让我们陷入文化定义林立的迷宫,甚至失去自己的清醒判断。因而,对纷纭庞杂的文化定义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清理,既洞识其优长,又见察其缺失,不拘一家,择善而从之,从而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高度的更明晰和更准确的界说,无疑是必要的。
二不同视域下的文化界定。
面对中外论者们给出的庞杂繁复的文化定义,逐一予以考察也许是一件费力而又不讨好的工作。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发现这些文化定义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它们予以归纳分类再加以解析。如曹锡仁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将文化定义分为四类:(1)文化――成果论;(2)文化――能力论;(3)文化――精神论;(4)文化――行为论[1](3页)。胡潇的《文化现象学》中则分为七类:(1)现象描述性的定义;(2)社会反推性定义;(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7)主体立意性定义[2](3―6页)。这些归纳类别与取谓不一,大致路向却是相仿的。比较而言,胡潇的七分法的视野虽不是绝然完全和一定准确的,但确实更见开阔与丰富,提供了一条颇具启发性的线索,我们倾向于以之为基础将诸种文化定义精练成如下五类:
1.描述性定义。
该类定义一般以对文化内容或成果的详加罗列和具体描述为特征,也是最为常见的中外学者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之一。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其代表:“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3](1页)。我国学者梁漱溟也依此路向定义“文化”,他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2页)许多学者把文化作广义与狭义的理会,其在广义上使用的文化一般也是取描述性的意义,如任继愈就把广义的文化理解为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的总摄的描述[5](1页)。
2.社会性定义。
该类定义从文化对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之反映的维度上去说明文化自身,突出文化作为社会动态演变状态所规定的标识意义。如1973年第三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就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文化这个概念用来表明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经济形态,具体社会,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术文化、生活文化)。”[6](6页)我国学者杨邦宪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7](3页)这无疑也是社会性定义的取向。
3.主体性定义。
该类定义尤其注重发明和强调“人”这一主体对文化的特殊意义和本质地位。弗洛伊德、卡西尔、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概念都可以划入这一类。马尔库塞就分析说: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现上去”[8](18页)。卡西尔认为人不是什么理性或社会性的存在,人的本质乃在于他的“符号活动”,人类包括神话形象、日常言语、科学符号的整个符号体系是人所有的先验而自在的能力,其外化和实现即展现为文化的结晶,而卡西尔也认为这恰也是人自身的创造过程,文化的本质是与人的符号本性的同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柯亨继续卡西尔的符号―文化学派的线索,强调“文化”概念的人的内在根据,认为“文化是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9](12页)。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不仅视文化为一系统,其模式与社会关系及结构相对应,而且穷溯其源,更视文化与社会的结构植根于人类的心灵,所谓文化不过是人类内在结构的缩影而已。
4.功能性定义。
该类定义试图从文化对人的意义、功用和价值的角度去界说文化,强调文化是属人的独具特色的行为工具和生活方式。如英国功能学派的马林诺夫斯基说,文化是“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该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10](371页)功能―结构学派创立者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一种文化的不同方面的中心功能就是要维护这种文化的社会结构。孙中山的文化定义也当被看作功能性定义,他认为:“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要求,和生活。
需要所产生的一切生活方式的综合和他的表现。”[6](7页)。
5.历史性定义。
把文化放到历史发展演进的层面,从文化的累积和传承的过程性中去理解文化是该类定义的主要特点。美国社会学家福尔森认为:“文化是一切人工产物的总和,包括一切由人类发明并由人类传递后代的器物的全部,及生活的习惯。”[6](7页)日本文化学家祖江孝男也指出:“文化就是‘由后天被造就的,成为群体成员之间共同具有且被保持下来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叫模式)’。”[6](7页)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典进化论和怀特的新进化论也都重视对文化的历史阶段性的进化发展的考察和分析,怀特就把作为“象征”(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因)的总和的文化视作“是肉体之外的基于象征系统的事物和行为在时间上的连续统一体。”[11](21页)。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文化定义的分类方法同样是就全体的视角,取其共通性而言的一般的区分,而不是什么绝对对立的标准,许多学者的定义在事实上往往可以是上述几类方法的兼容的使用,但他们又确实体现了致思切入点和侧重点的不同,从而反映出表述上的多样性的色彩。因此,提出上述的分类方法并以之为一般把握标准是适宜的。
三对诸种文化定义的评说。
中外学人对“文化”的理解迥异其趣,正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我们的文化分类标准观照下的文化定义而言,必须承认,从文化成果的角度对“文化”作现象性描述、从文化于人的功用的角度对“文化”作功能性界说、从文化的历史演变性的角度对“文化”作历史性定义、以及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标识性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反映的角度予“文化”以社会性、主体性意义上的阐明,都是考察文化问题、界定“文化”概念的必要视角和线索,也从不同方面深化和推进了对这一论题的研究,具有当然的价值。但值得推敲和商榷的东西无疑也是很多的。简单地说,比如较流行的描述性定义把一切文化内容(物质的和精神的)总摄于“文化”,使之无所不包,指意不免过于宽泛而不够精练,而穷尽文化的外延在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这反倒使其内涵与特质隐而不彰,模糊而不易确切把握,以至于为时人刺为“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装”了;主体性定义高扬“人学”的旗幡,直指本心,深入发明文化的属人的精神特质和人的内在的文化本性,揭示了文化即“人化”的思路,是很见深度和启发性的。但该类定义往往又陷入“见人不见物”的泥沼,疏视了外在于人的社会历史的客观因素的分析,把“人”从而把“文化”作了先验、静止的抽象处理,这又是我们所不能赞同的;社会性定义则恰恰相反,它很注重社会的客观因素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关系结构对人的文化的制约意义,但又夸大客观因素为绝对的决定作用,对文化的主体人的内在能动根据缺少重视和发掘,是某种意义上的“见物不见人”的错误,使“人”有所谓“遗忘”和“空场”之虞;功能性和历史性“文化”概念也仅仅指向了文化的功用价值性及发展过程性的维度,对文化的社会及人的复杂因素及文化成就都缺少必要反映,用以说明文化的方面性内涵是可以的,而用以界定“文化”则还不甚恰当。
总兼诸说,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某种形而上学的单面性,主要体现在作为主体与客体、人向物的外化与物向人的内化被人为地作了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对待和割裂。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以社会为基地和媒介的)自然、社会及人自身是一个互动整体,作为人发挥和对象化自我的本质力量以改造客体的外化过程与作为改造客体的成就,即“物”同时对人的自我本质的确证与发展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互矾整体,它们辩证统一而不可分裂。因此,汲其是而去其非,提出一个超越形而上学化思维,辩证地将人与物、主体与客体、内化与外化二而一地统一起来的,从而更能接近文化的实质性内蕴的新的“文化”观,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四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文化新定义。
回顾考察了前哲时贤的文化定义,我们想给文化作出这样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定义: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主体在存在的历史上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持续外化、对象化自我的本质力量,去适应、利用、改造客体即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同时又确证、丰富、发展自我本质的过程和成果。它是人与物、主体与客体、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
之所以下这样一个定义,我们主要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考虑,或者说它体现了如下几方面的特质:
1.它能紧扣和凸现对人的文化主体性的理解。
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核心的乃是堪为天地精华万物灵长,有着言之不尽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潜能的人。可以说,文化实质上即是“人化”,是人类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对象化的创造结晶。马克思曾经把资本主义工业史及其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2](127页)。其实不仅工业,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任何创造,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还是科学、艺术、宗教,整个的文化都是“人化”的创造结晶。
深入理解人的本质或者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13](3页),人类迄今对自我本质的丰富性层次事实上已经有了相当睿智的见察,仅就主体类的内在精神的能动特性而言,我们同意把人视作一有着转、情、意的生命特性的存在体。人类身上确实具有明天人之分以掌握自然普遍规律而“为自然立法”的求真的理智性,有求天人合一以实现人生绝对自由的“为人生立法”的求善的意志力,也有兼容并超越真善,愉情悦性的求美的情感能力这样三种独特而互动统一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强调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4](53页),这即是对人的本质的三个方面的简洁概括:“自由”与意志因素密切相关,“有意识”即指理智,“活动则具有感性的品格。意志因素与理智因素共同体现于感性活动中,构成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思维的、艺术的、宗教的以及作为这几种方式之综合来看的实践――精神的方式,这无疑是对人性知、情、意内涵的另一种形式的肯定。人类正是靠着自己在漫长的历史上发展起的求真、持美、向善的本质力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并以之为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从而创造了以科学、艺术、道德为三大支柱的整个文化大厦,使人得以由“茫然于人道”的“植立之兽”成长为今天的“万物之灵长”和“宇宙的精华”。我国学界受前苏联教条主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疏忽对自我的丰富的精神潜质和主体的积极的能动特性的研究,一谈主体性、一谈心灵和精神潜质则视为唯心主义,这事实上是一个失误,必须予以校正。
2.它能紧扣和凸现文化的社会性的理解。
甚至会陷入神学化的泥潭。西方现当代人学观照下的“人”之所以过于理想化,缺少现实感,根源也就在于对人的社会性的“遗忘”:一方面,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在于他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5](18页),即没有看到劳动实践是人性生成的动力源泉,也是整个文化活动(狭义)的客观前提;另一方面,它也没有看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56页),不懂得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6](295页)。人性不是一个“先天地而固存”的神秘的东西,它是从自然界走来、在社会性劳动实践活动之中生成和发展的产物。因而,以唯心论去研究人学,无法对人与文化作出准确的把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都没有“遗忘”人,相反是对人有着深深眷顾并作出了更全面和理性掌握的真正的人道主义。萨特指责马克思主义有所谓“人学空场”,用之指前苏联教条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则可,而指马克思主义则是一种别有用意的污蔑。但教条主义社会实践观的机械决定论“遗忘”人的教训也确实应予以汲取和反思。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的思路,既从社会性、从实践的意义去说明人性和文化,又要努力从人的能动方面理解社会性实践,做到两者的辨证统一,这样才能达到人和文化的科学本质。
3.它能紧扣和凸现文化作为外化与内化统一性的理解。
我们已经强调指出了,人改造客体的社会性实践过程是人的本质的外化的过程,这也是“文化”的本质性内涵之一。同时不能忘却的是,与这种外化相伴随的文化的成就对人的内化过程即确证和发展人的本质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逐步开发人类知、情、意的或求真、持美、向善的生命特性,丰富人类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从而推进人类能力与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17](927页)。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8](118页)人在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创造着人自己。蓝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说:“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19](273页)只看到人的文化创造主体性和文化的人的本质固然是不对的,而看不到人的被文化创造的客体性和人的文化本质,否认人是文化的存在,同样是一种浅近的见识。人是在创造文化的历史中不断为文化所塑造从而不断超越了自身的产物。人化是文化的起点和前提,化人是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文化是人化与化人,外化与内化的互动统一,这不象有些人理解的“诡辩的循环决定论”,而是谨依事实的求是的辩证法。
4.它能紧扣和凸现文化的历史性和功能性的理解。
把文化看成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要求我们,既必须看到人性与文化是一个历史地展开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必须看到人性与文化的展开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上有着丰富与多维的可能性。这种人化的丰富与多维的可能性就反映在人创造的文化的结果或形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历史统一体上。也就是说还必须注意文化的历史展开的动态过程与其两重性结果的联系、区别。我们把文化结果区分为积极的成果即文明(“文明”与“文化”是子集与全集的关系,“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活动尤其是火的运用,活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照临大地的。孔颖达解《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英文译介中人们一般也用civlization去指“从野蛮或愚昧的状态中,向更高一级的状态提高或发展”而显明其与culture一词“人类力量的前进发展”的宽泛指意上的细微差别。)与消极的后果这样两个指向,而只有那些积极的文明成果才是符合利人和化人的文化原则和本义的。人化的功用与目的自然是为着创造文化以化人的,但又不总是能化人,也可能异化人(在德语中,“异化”义指疏远、冷淡化)。
由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践的发展阶段与水平受历史的制约(包括生产力、认识程度、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伦理关系的因素),人类对自我本质的总体的理性的把握是一个渐进的历程,人性在整体上一般地体现了一条在单面化或异化发展的历史中,为自身的全面实现开辟道路的特性,从而文化的发展也往往从学理和现实生活层面上都长期被单面地肯定、畸形地发展着。理想化的人性、文化与“人文精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因此,马克思就提醒我们:“……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人的本性”[20](669页),去分析人性生成、演化、发展的现实根源、制约因素和一般过程,从而把握“文化”时,就应内在地包含其动态而多维的发展过程及其予人的复杂的反作用的分析,既承认文化有积极的化人的精华,也有消极的异化人的糟粕,但却又内在而积极地指向化人的文明成果。这点往往为人们所疏忽,但无疑又是极为重要的。
其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此文化定义的优点还在于它也能方便说明这样几种关系:(1)文化的根源及本质意蕴――人自我的本质;(2)文化的起源或发展动力――社会性实践即主客体互动过程;(3)文化的结构――人的知、情、意生命特性在实践中相应开出的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的文化体,它由内向外呈现了心态――制度――器物行为的结构层面与线索;(4)文化的动态过程――“人化”和“化人”、“外化”和“内化”的统一;(5)文化的意义与目的――“化人”:人的(本质)全面自由的发展(亦即人的现代化)。
总之,我们认为文化即社会实践史中实现的“人化”与“化人”的唯物而辩证的、积极统一的过程和成果,这是对“文化”应有的基本理解,也是我们整个文化观的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2]胡潇.文化现象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5]任继愈.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6]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杨邦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a].张立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8]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需求已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与此相对应,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我国颁布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
这些充分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践行。
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充分保障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当前明确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的概念与内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而迫切。
本文就我国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厘清。
公共文化。
学界对公共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界定。
香港学者陈云将公共文化概括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是指受政府的公共资源和法律直接影响和管理的文化场馆(如大会堂、博物馆)、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和公共空间(如剧本审查、禁止在街道无牌表演或卖唱之类),是现代文化政策的施政核心”。
[1]这个概念偏向于公共文化的外在特征。
而按照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公开的场合、公共的领域中,人们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共文化或曰公共舆论,整合公共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市民社会统一的价值认同体系,赋予市民社会以凝聚力,使之保持自身相对于政治国家的独立性[2]。
通过他的观点可以看出,公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文化的整合,他揭示了公共文化的内在本质。
我们可以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来把握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及其特点。
在内涵方面,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在外延方面,公共文化主要指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其特点是以文化站、群艺馆、电影院、剧场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3]。
在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主体是更具公共自觉性和使命感的最广泛的群众。
但是要注意的是,公共文化并不等同于大众文化。
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公共文化,较之群众参与的外在公共性,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在公共性是更深层次的标准。
公共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所倡导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并通过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以在我国,大力推进共公文化服务体系,使公共文化成为一种常态,是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三
内容提要】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将有利于人们达成对“文化”概念的共识。
【英文摘要】th……。
同其他学科许多基础概念一样,“文化”概念也有一个从古典到当代、从混沌到澄明、从指意偏狭到内涵、外延得到深广度开拓的漫长发展和反复冶锻的历程。
“文化”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和“化”的并连使用始见于《周易・贲卦・象传》,其文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基本含义是“以文教化”,指以与武力征服相对待之“人文”即人伦仪则、道德秩序去规范和化易人民于“野蛮”,使之开化和文明化的活动。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就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此法教而化成天下也”。考之典册,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及“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由仪》)等类似的表达。可以说,从精神化易的层面谈文化的思路乃是中国古人沿袭的基本趋向。不过,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则是外来的语汇,相当于英语的“culture”和德语的“kultur”,而它们又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义含有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从一开始就较偏重精神教化不同,西方的“culture”更多地展现了逐渐由物质生产活动引入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18世纪以后,“culture”在西方语言中演化成个人的素养、整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方面的成就、艺术和学术作品的汇集,并被引申为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全部社会生活内容。
随着19世纪下半叶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兴起,文化问题才真正摆脱朦胧的“前科学”状态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尤其是从泰勒在1871年发表了《原始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并第一次给出文化的专门概念以后,定义文化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学者中流行起来。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界切入分析,一方面为我们深入把握文化论题提供了必要基础和丰富启示,另一方面,又可能让我们陷入文化定义林立的迷宫,甚至失去自己的清醒判断。因而,对纷纭庞杂的文化定义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清理,既洞识其优长,又见察其缺失,不拘一家,择善而从之,从而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高度的更明晰和更准确的界说,无疑是必要的。
二不同视域下的文化界定。
面对中外论者们给出的庞杂繁复的文化定义,逐一予以考察也许是一件费力而又不讨好的工作。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发现这些文化定义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它们予以归纳分类再加以解析。如曹锡仁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将文化定义分为四类:(1)文化――成果论;(2)文化――能力论;(3)文化――精神论;(4)文化――行为论[1](3页)。胡潇的《文化现象学》中则分为七类:(1)现象描述性的定义;(2)社会反推性定义;(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7)主体立意性定义[2](3―6页)。这些归纳类别与取谓不一,大致路向却是相仿的。比较而言,胡潇的七分法的视野虽不是绝然完全和一定准确的,但确实更见开阔与丰富,提供了一条颇具启发性的线索,我们倾向于以之为基础将诸种文化定义精练成如下五类:
1.描述性定义。
该类定义一般以对文化内容或成果的详加罗列和具体描述为特征,也是最为常见。
[1][2][3][4][5]。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四
1.甲醛。化学式(hcho或ch2o)。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的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常用作农药和消毒剂,制酚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和染料等的原料。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等。
2.甲烷。化学式(ch4),俗称瓦斯。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3.甲醇。化学式(ch3oh),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
二、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1.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cao),又称烧石灰,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可以获得生石灰。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生石灰是采用化学吸收法除去水蒸气的常用干燥剂,也用于钢铁、农药及醇的脱水等。
2.熟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ca(oh)2,又称为消石灰、石灰水。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其基本用途是用于制作漂白粉、硬水软化剂,还可改良土壤酸性等。
3.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石灰和石灰石是大量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的原料,石灰石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熟石灰,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三、苏打、小苏打。
1.苏打。主要成分碳酸钠(na2co3)。又称口碱、纯碱、洗涤碱,具有吸水性。通常为白色粉末,高温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2.小苏打。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水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受热、遇弱酸或在潮湿空气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论文概念分析篇十五
选词填空”可谓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版块了,更有同学言之:得”选词填空”者,得言语理解。那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例】社会批评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社会消失了批评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封闭的、()的;如果一个社会容许批评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也一定是开放的、()的。
a.门可罗雀与时俱进b.萎靡不振异彩纷呈。
c.风雨如晦生龙活虎d.暮气沉沉生机盎然。
【答案】d。
思路点拨:通观文段,我们会发现首句提出社会批评的必要性,后文通过两个假设的分句来对此进行论证说明,而空缺处就位于这两个分句之中。第一个分句讲社会消失批评的声音带来的影响,第二个分句讲社会容许批评的声音带来的影响,所以这两个分句是两种相反情况,宏观来看,句式完全对应,那么这两个空缺处也应该是相反相对的关系。
选项透析:a选项,“门可罗雀”指门外可设雀罗捕鸟,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与“门庭若市”相对应。“与时俱进”指与时代一同前进。两者不是反义,排除。
b选项,“萎靡不振”形容颓丧消沉,没有精神。“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两者不是反义,排除。
c选项,“风雨如晦”指风吹雨落,天色昏暗,比喻社会黑暗,局势动荡。“生龙活虎”指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两者不是反义,排除。
d选项,“暮气沉沉”形容精神颓废不能振作的样子。“生机盎然”指充满生气和活力的。两者构成反义,保留。故正确选项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