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甜的教案(实用16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接下来是一份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酸的甜的教案篇一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怎样让学生从简单的故事情节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教时:一教时;
一、导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母爱,对有的人来说就是那么的垂手可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说《甜甜的泥土》,看看它给我们讲述的又是怎样的母爱的故事?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请同学们准备简单复述。要求交代清楚:
人物:王小亮、离异母亲、(背后人物:父亲、现在的妈妈)
时间:王小亮八岁生日当天
地点:学校门口、教室及回家路上
事件及结果:离异母亲送糖、好心人传递糖、王小亮分糖、吃糖、埋糖,结果糖化为泥土。
(板书:奶糖)
原来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离异母亲疼爱儿子机会渺茫,孩子小亮渴望母爱却难以得到,想想他们的生活,对照我们的日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三、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围绕着离异母亲和王小亮,选择文章中你感触最深的语句来读,读给自己听,读给同桌听,读出感情,体会深情。
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体会。
关于离异母亲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赏析:我体会到一双热切的眼神在寻找她的孩子,直至人影疏散,这个画面使我们清晰的看到由期望到焦急再到失望的过程的母亲。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酸的甜的教案篇二
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本课以“情”为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唤醒学生的尊师意识,对学生渗透尊师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及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飞来的花瓣》,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首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放飞美妙的歌声,仔细体会歌中的情感。(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演唱。(通过熟悉的音乐唤醒学生心头真挚、浓厚的尊师意识,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谈话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唱得那么投入、那么深情。能说说,在演唱时感受到了什么呢?
2.师:是呀,老师呕心沥血、精心培育我们茁壮成长。那我们该怎样报答老师呢。
三、新课展开,听唱歌曲。
1.这里有一群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图片)。
2.请你猜想一下,他们会对老师说什么呢?(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
小结:真是一群懂事又体贴的孩子,老师会为有这样一群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4.让我们一起用神秘、急切的心情朗诵歌词。(音乐背景)。
5、师配乐范唱(帮助体会:神秘、急切的感觉。)。
6、要求:熟悉歌曲,体会歌曲中的情绪。生说感受。在看、听、说中熟悉歌曲,对学生渗透尊师思想的教育。
小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尊师重教的国度,国家就会兴旺发达,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四、学唱歌曲。
1、板书课题。
2、复习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
3、带领生用“mn”哼唱旋律,师用手势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线的走向。
4、师弹琴。要求:第二遍哼唱时注意有没有较难的地方,待会儿请求帮助。注:区分一二小节和五六小节的异同处,唱准大跳音程。
5、带上歌词跟琴唱。(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6、完整唱全曲。
(通过哼唱熟悉旋律,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线的走向掌握音准。
从学生角度发现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五、歌曲处理。
1.跟着音乐演唱歌曲,体会神秘、急切的感觉。板书:神秘、急切。
2.练唱歌曲前半部分,唱出神秘的感觉。
3.生练唱后半部分,唱出急切的心情。
4.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唱出神秘急切的感觉。
5.生上台演唱歌曲。
6.以“领+齐”的形式演唱歌曲。
(通过歌曲情绪的处理,提高学生演唱水平,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促进学生更好体现歌曲内涵。)。
六、情节高潮。
1.许多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长大成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那他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的呢?(放《飞来的花瓣》)。
例如:5月12日晚9时许,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这4个学生,就是因谭千秋老师用身体保护而逃脱死神之手,那位趴在课桌上的汉子,就是谭千秋老师。
又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地震发生后,家长们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的说:“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现在,你想对尊敬的老师说句什么呢?(背景音乐《飞来的花瓣》)。
3.最后,让我们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尊敬的老师。生动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爱师的音乐氛围越来越浓烈,说说、唱唱中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激动人心。)。
七、结束。
播放《甜甜的秘密》。学生边哼唱边怀着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走出教室。
酸的甜的教案篇三
1、能给3之内数目的物品排列,幼儿初步体会数序。
2、加强按物品的数目相配对应的数字点卡。
3、在幼儿教师的启发下,理解教学动手操作过程,能准确地开展动手操作。
水果物品(苹果1个、桔子2个、梨子3个),独自的小动物图片(每种小动物数目各自是1、2、3),1—3的数字点卡,盘子3个,大归类箩筐1个。
2、师幼将水果取出来放于桌上说说:有哪一些水果?
3、引导孩子思索:我们怎么样收拾它们哩?启发孩子把一样的水果放于一個盘里。
4、请孩子数一下每种水果有几个,启发孩子给水果排队,最少的水果放于最前方,多的水果放于后方。排好后请孩子说说:1个苹果、2个桔子、3个梨子。
5、请孩子给水果送数字点卡,勉励孩子边送边讲:一個苹果送一的数字点卡……。
1、甜甜的水果:观测和察看小卡片,请孩子先将相同的水果放于归类盒中一個格子中,接着按物件数目的多少调整顺序,最终再给水果送数字点卡。
2、动物孩子:请孩子先将一种小动物放于一個归类格中,接着,启发孩子按小动物数目的多少调整顺序,最终再给小动物送数字点卡。
酸的甜的教案篇四
《甜甜的秘密》这是一首曲调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揭示了学生的心理,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二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第二乐段以较自由的节奏展开,乐句从弱拍起,曲调的跳进形成高低起伏与孩子的亲切语气非常贴切,表达了学生盼望老师发现“秘密”的急切心情。
《飞来的花瓣》歌曲开始,旋律平稳,节奏时作休止和切分,顿挫有致,表现出学生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在片刻的静谧无声之后,歌曲进入混声四部合唱,主旋律的音区升高,在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之后,旋律扶摇直上全曲的最高点: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有如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如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能用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甜甜的秘密》。
2、通过聆听、比较,掌握歌曲《甜甜的秘密》的节奏、音准和神秘、急切的感情。
3、通过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飞来的花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比较,掌握歌曲《甜甜的秘密》的节奏、音准和神秘、急切的感情。
2、通过演唱《甜甜的秘密》、聆听《飞来的花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1)用xx0xxx0x|x0x0x-|向学生问好师:很开心今天能给你们上课,我要对你们说“同学0好同学0好|同0学0好—|”
(2)出示歌曲第一、二乐句旋律、对比。
利用图谱帮助学生对两条旋律作比较。
师:两条旋律有什么不同?
(3)师范唱。
(4)请同学回问。
师: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学老师的样子像老师问好!
(5)刚才我们的“问好”听起来是怎样的?(轻巧的)。
为什么?(休止符的作用)。
1、聆听全曲。
(1)聆听,秘密是什么?
(2)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2、学习a乐段。
(1)聆听。
师:仔细听,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的时候就轻轻地跟着音乐唱一唱。
(2)范唱a乐段。
师做图谱手势+动作。
(3)学生做手势,师做动作(互换)。
(4)从头表现a乐段。
(5)跟音乐默唱a乐段。
(6)跟琴轻唱。
3、学习b乐段。
(1)聆听,感受旋律音高。
学生聆听,教师范唱、出示图谱做手势。
师:当小朋友们把这个甜甜的橘子悄悄放进老师的抽屉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他们是怎样说的。
(2)学生跟做手势。
(3)对口型唱。
师: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看谁能够和老师学的一模一样。
(4)随琴轻唱。
酸的甜的教案篇五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
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
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14―15页,进一步了解元宵的制作过程,并学说绕口令。
附绕口令
年糕和元宵
巧巧爱吃年糕,
小小爱吃元宵。
巧巧让妈妈做年糕,
小小让妈妈做元宵。
妈妈做了年糕又做元宵,
煮了元宵,又蒸年糕。
乐得巧巧又跳又笑,
笑得小小说:“好,好,好!”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酸的甜的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对故事内容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1.写好“犭”的三个字。
2.在朗读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
2.同桌互相读课文,在互读互听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用读句子的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在潜移默化中识字学词。
1.认识“狐狸”、“葡萄”等词语,书写生字。
2.观察图画,简单了解狐狸的做法。
(二)学习课文2—6段,在充分的练习后朗读对话。
1.图文结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师生对读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对话。
3.分角色读课文的1——6段。
(三)学习课文第6、7、8段,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积累词语。
1.朗读、体会写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体会“大口大口”的用法。
3.图文结合,体会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狸的想法,在扩展说话中领悟文章内涵。
四、巩固识字。
五、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表演课文;。
3.学写其余生字;。
4.阅读课外故事。
酸的甜的教案篇七
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橡皮泥。
2。学会在球体上安装小棒。
3、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棒棒糖、橡皮泥、吸管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看,老师的口袋鼓鼓的,里面会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听,还有声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二、观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点。
三、制作棒棒糖。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之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1)、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2)、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石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小(1)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请小朋友到石老师那去排队,一起出发吧!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酸的甜的教案篇八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了解句子,感悟语言的能力。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你吃过葡萄吗?葡萄是什么味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小狐狸说葡萄是酸的,他当时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学生读文第一自然段。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2、小狐狸来到葡萄架下“他一会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狐狸急于想吃到葡萄、想尽办法吃到葡萄。)。
请你把小狐狸当时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随机读出“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3、你来猜一猜小狐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呀?(伤心、生气、难过)。
(给学生留出想象的余地,让学生在玩味中体味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历程。做到激活学生的情感,关心文中人物的命运。)。
4、把小狐狸当时想吃葡萄,又吃不着的那种生气、伤心的心情读出来。(指读)。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小狐狸的话都传到了谁耳朵里?他们谁更相信葡萄是酸的呢?指读课文第2、3自然段。
比较:(1)小松鼠心里想: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2)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谁更相信葡萄是酸的呢?
总结:(1)小兔子更相信葡萄是酸的,因为小兔觉得葡萄酸的都不能吃了。(2)两个人说的话总比一个人说得更有可信度,所以小兔子更相信葡萄是酸的。
(训练学生感悟语言的分寸感、语言表达的递进性。同时为后文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及小兔子、小松鼠劝告小猴子不要吃葡萄作出思想准备。)。
(三)学习第4自然段。
理解读“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这样的葡萄吃到嘴里会是什么味道的?
试着把你感觉到的甜甜的葡萄的味道读出来。
比读这个词,看谁读的葡萄的味道最甜。
2、现在你望着这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你最想做什么?
3、你们想吃到葡萄的心情和小猴子是一样的,用文中的哪个词能说明你这时的心情?
读出小猴子当时迫不及待想吃到葡萄的心情。
感情朗读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4、小兔子,你的好朋友小猴子要去摘葡萄了,你想说点什么?(理解“连忙”)。
(1)你怎么读得这么快呀?
(2)小猴子把葡萄都吃到嘴里了,你该怎么说?
(设置情景,理解小兔子阻止小猴子吃葡萄是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5、6、7自然段。
1、小猴子听了你们的劝告后是怎么做的?读课文5、6、7自然段。
(1)他先问小兔子、小松鼠尝过没有。他们都说没吃过,然后他自己尝了尝,知道葡萄是甜的。
2、小猴子是怎么吃的?
3、如果换成这样的句子“小猴听了吃起葡萄来。”小兔子、小松鼠还会尝吗?
(句子对比。理解:小猴吃得很多、很有味道、很开心,越吃越爱吃才能提起小兔子、小松鼠尝葡萄的兴趣。)。
读一读,把小猴子开心地吃葡萄的样子读出来。
4、小兔子、小松鼠怎么又觉得葡萄是甜的了呢?
5、吃的东西可以尝,以后遇到不了解的事怎么办呢?
板书:亲自尝试。
生活中的百味很多是亲自尝试后得出来的。当他人给你建议时,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盲目相信。更不能像小狐狸那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欺骗他人。同学们,为我们拥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一双明亮的双眼努力吧!
酸的甜的教案篇九
1、(出示水果图)师:金秋十月,果园里好一派丰收景象,阵阵秋风吹过,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让我们快去看看,你看到了哪些的水果?快快说说它们的名字!
2、出示葡萄词语,引导读好轻声。
3、出示葡萄图,这是一()葡萄?一串葡萄。
出示“串”字,还可以说一串()?
如果葡萄很多,那就是一(串串)葡萄。读准词语“一串串”。
请观察图中葡萄的颜色,填空一串串()的葡萄?紫红色。
4、出示新鲜葡萄,猜味道?(有人说酸,有人说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味道有关。
5、师板书课题:17、酸的和甜的。
6、写“酸”字时:左边部分多像一张紧皱眉头的脸,像人吃到酸东西时的表情。
7、课件出示: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多有意思的题目呀!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趣味识字。
1、现在所有的生字宝宝跑到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打招呼吧。拼读生字。(指导读好葡萄、狐狸轻声)。
2、去拼音读生字。
3、开火车检查。
4、选字填空:迫不(及)待。
5、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了,你好认识它们吗?抽读学生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
三、整体感知。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酸酸酸甜。
四、理解课文。
(一)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1、出示狐狸图,用自己的话说狐狸在干什么、想什么?
2、学生表演狐狸的动作。演完采访:摘不到葡萄,心情怎样?
3、难怪他会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谁能读出生气的语气,谁比他读得更生气,真生气,大家一起读。
4、书中是怎样介绍图中内容的?读第一段。
5、听你们读后,我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所以说是酸的。
板书:
狐狸(说)酸。
(二)松树和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
1、松鼠和小兔子也说是酸的,怎么知道的?
2、他们为什么相信狐狸的话呢?
3、(抽读松鼠想法)有点相信了;谁再读,听出相信了;再读,“一定”读得特别响,完全相信了。齐读。
4、自己试读兔子想法,读出深信不疑。齐读。
5、原来他们是听说(板书:听说)葡萄酸,就信以为真。
(三)猴子说葡萄是甜的。
猴子为什么认为是甜的?让我们看看猴子的表现。
1、出示图画。他是怎么做的?说、演。
2、望着这一串串的葡萄,此时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的?
3、说说,你想做什么的时候迫不及待?
4、比较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5、读好句子。抽读:听出猴子着急了;谁更着急;他多想吃呀!一起读。
6、就在这时,谁拦住了他?怎么说的?
现在老师就是特别想吃葡萄的小猴子,谁是小兔子?(师生配合读)。
你吃过吗?(生答小兔子的话)。
你尝过吗?(生答小松鼠的话)。
7、出示第七段图画:猴子是怎么吃的?
8、他为什么大口大口吃?(兔子和松鼠尝了一口“啊!真甜。”)。
9、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0、小猴子认为甜是怎么得来的?(板书:尝)。
(四)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硬说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非说、非得说、愣说、就说,一定要说)。
你明白是为什么吗?说一说。
2、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这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课件出示儿歌,学生齐读。
葡萄大,葡萄圆,
串串葡萄狐狸馋,
摘不到,硬说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尝尝味道甜,
凡事都要亲体验。
五、课堂小结。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1、掌握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从小动物的对话、表情中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
读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4实物尝试,提示课题。饮料。
讲授新知识。
课间活动练习。
小结。
板书。
1借助文中图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识字、学词、学句。
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复述故事。
编排童话剧。
师生评价总结。
略加上想象,说说故事。
看图听读欣赏故事。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2、品读句子。
先自己看图复述故事,再上台讲故事。
演一演。图片。
动画。
生字。
魔方。
多媒体。
图片。
奖品。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一
1.认识生“酸、狐狸、葡萄、迫、待、硬”,会写“狐狸、猴”,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写好带反犬旁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1.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你们瞧,什么丰收啦?(出示葡萄图)
2.昨天,老师去市场,看到市场里卖满葡萄,也买了两串,一串青葡萄,一串紫葡萄(出示图)回到家里我赶紧把葡萄洗干净,尝了一颗青葡萄,看着老师的表情,导入酸。接着我再尝一颗紫葡萄,我高兴了,导入甜。
3、葡萄有酸又有甜,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课题:酸的和甜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1)(出示生字):酸、葡、萄、狐、狸、串、迫、待、硬。
请学生读,及时正音,读好轻声、后鼻音、平舌音。
(2)去掉拼音读。
(3)(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摘葡萄、词语。
(4)读生字说识记方法。(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你是怎样记住“狐狸”这两个字的?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好方法。
3.指导写带反犬旁的字。
(1)(出示带反犬旁的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2)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3)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三)指导朗读,感知课文
1.句子读好了,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速读课文。
2.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狐狸
小松鼠 酸
葡萄 小兔子
小猴子 甜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二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3、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棒棒糖,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各种糖果、小棒、橡皮泥若干、大盒子。
一、教师用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你们最喜欢吃的礼物,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出示糖)。
二、师生感知糖果特征,共同交流分享。
1、你们都吃过糖吗?那你吃过什么糖?还知道什么糖?(幼儿说说自己对糖果的经验)。
2、老师这里有很多糖,请小朋友挑一颗最喜欢的糖。(幼儿分散去挑糖。)。
3、你挑的是什么糖?老师挑的糖是什么颜色的?(小结:糖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和不同形状的。)。
4、请幼儿摸摸是硬的还是软的?(用力按一下)。
5、请幼儿一起闻一闻:真香,要不要尝一尝它的味道?(要求幼儿注意:1、自己动手剥糖,不会剥请旁边小朋友或老师帮忙,不过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老师示范,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2、那剥下来的糖纸怎么办呢?不要乱扔,你们看糖纸多好看呀,我们把剥下来的糖纸放在筐里存起来,等以后再用。)。
6、幼儿尝糖果(1、尝出来了吗?说说你吃的糖是什么味道的?2、现在糖变得怎么样了?感觉糖果的变化。)。
7、糖很好吃,能不能多吃?为什么?(教育幼儿少吃糖、吃好糖后要刷牙漱口,保护好牙齿。)。
三、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老师示范。
2、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制作棒棒糖,教师巡回指导。
3、请幼儿将做好的棒棒糖插进盒子里,说一说:你做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以后我们把它放到“糖果商店”游戏中去玩。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三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1、讨论导入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
(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
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1)幼儿观察元宵的外形特征,讨论:元宵为什么制作成圆的?
(2)教师小结:元宵表示团圆,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团圆的美好愿望。
(3)幼儿品尝元宵,进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种花灯,引导幼儿观赏,描述。
(1)提问:这是什麽?你最喜欢其中那一盏花灯?
(2)引导幼儿讲述元宵节观赏灯会的感受、
(3)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乐的聚集在一起,于是就挂出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花灯,还在灯上贴出谜语,组成灯会,吸引大家。
4、游戏“元宵节,闹花灯。”
幼儿分为8-10人一组,随着儿歌变化队形,比一比哪组队形最好看。
1、评价
2、总结
附儿歌:
我们排着队儿走,灯儿变成一条龙;
我们围着圆圈走,灯儿变成一朵花;
我们背靠背儿走,灯儿变成一车轮。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四
1.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一类文章。家庭式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教育学生爱家、爱亲人是对他们进行人文熏陶的基础。因此本单元与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学习本节内容,要使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记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学习写作自己家庭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一幕,从而做到我爱我家,我爱社会的目的。
1.教师主观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因为学生有亲身体会,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能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会简单的运用各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情感抒发。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再次感悟,从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的至爱亲情。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起到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阅读方法上可采用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五
2.理解文中“甜甜的泥土”的含义;
3.读写结合,学会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作。
(一)导入:
以寓言故事《大鱼和小鱼》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听后感受。
小结写作情况并切入主题,学习感人文章感受亲情并学习方法。
(二)阅读: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浏览课文,试复述课文。(把握住小说中的情节)
试引导学生把握住此文结构:送糖————分糖————埋糖————化糖
(3)品析课文,完成教学重点。
文中塑造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在学生的回答中解读亲情的同时,抓住时机引导写作方法,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三)写作练习,体现教学效果。
理解了母子深情,了解了描写深情的方法,拿出刚才写的小片段进行修改。(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念作文)
板书设计:
甜甜的泥土
描述亲情方法:
送甜蜜宽广动作
分糖爱神态
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语言
化永恒比喻
此课是本校的第二轮研讨课,上课是抽班进行,又是八年级学生,首先是对学情并不了解,据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了如下的安排:
1、教学环节简化,面向大多数学生;
2、导入时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师生间的陌生感;
3、注意对学生评价语的运用,重在鼓励,但真诚地对其缺点进行点评;
4、品析时侧重于方法的点拨;
在上完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首先,我被学生的积极投入所感动,他们每个同学都在尽其所能的回答问题、积极思考,这种精神是不多见的。
我觉得我从九年级下来后,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机制上有了进步,比如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在教学容量上也比以前要大了,这些是我感觉比较好的一面。
当然也有缺点和不足,在品析语言时,学生已经把握到了“甜甜的泥土”的含义不仅甜在妈妈给予的爱上、也体现在老大爷以及老师同学对小亮的爱,我听到了格外高兴,但过于吃惊所以只是淡淡的重复了一句,并没有进行强调,回想一下如果进行板书就更会明显,会引起更多学生的重视。
酸的甜的教案篇十六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2.出示课题 17酸的`和甜的
3.读生字做表情,说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2个字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会读,会记,会认生字,新词。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把生字新词好好认一认,然后读读课文。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借助连环画识字。
(1) 出示连环画
?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小动物。学习生字“狐、狸” 提示:“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狐狸站在哪里?学习生字“葡、萄、串”说说你有什么好办发想大家介绍。
?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出示“硬”找朋友。
(2)你最喜欢哪一幅图,把这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3)指名读,及时纠正。
(4)看课件,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葡萄架 转来转去 于是 聪明 告诉 紫红色 迫不及待 爬上 连忙
摇摇头 尝过 真甜 硬说
4.你读了课文读懂了什么?
(三)写字教学。
1.出示“串、兔、告、诉、狐、狸、猴、颗”。
2.哪些字容易写,选容易的字先写。“告、串”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请教难写的字
(1)?说说难写在哪里
(2)?老师范写指导。
重点指导写反犬旁的字“狐、狸、猴”。反犬旁的笔顺:。第二笔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注意提示,“狐”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右边不要写成“候”。
(3)?自己练写。
4.学生练写。 注意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在游戏中巩固要认的字。听音取字、抢认字卡。
2.读词语:葡萄架 转来转去 于是 聪明 告诉 紫红色 迫不及待 爬上 连忙
摇摇头 尝过 真甜 硬说
过渡:你们真能干,能摆出这8幅图的顺序吗?出示八幅次序凌乱的图,请学生摆一摆
(二) 读中感悟,明理。
1. 整体感知全文。 请学生轻轻的朗读课文,摆好8幅次序凌乱的图。
2. 反复读课文,小组交流后,请学生摆图,并说说理由。
4. 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善良、轻信)
5. 全班交流,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6. 在读的过程中 重点品读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每组的第二句话比第一句生动、形象。)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三) 复述故事。
1.先自己看图复述故事,再上台讲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感情
2.学生进行评价。
3.读: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想:你能帮助小松鼠和小兔子想想原因吗?
说:把你想的原因说给大家听。
4.学了课文后,你懂了什么?
5.教师小结: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第三课时]
(一)复习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听写生字,校对。
(二)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自编自演童话剧)
1.分析角色
狐狸: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实、轻信
小猴子:聪明、敢尝试
2.分配角色 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演员。
3.编排表演 想想每个角色说的话。导演解说,演员表演,互相指点。
4.表演童话,评委评分 主持人介绍节目,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5.总结颁奖 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教师任务:制道具,布置舞台
画图、做头饰,准备几串葡萄,几根木棍。布置教室:讲台当舞台架起一个葡萄架,分大组围坐当观众。
(三)
《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