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业与创业论文(实用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一
团十六大以来,团中央书记处高度重视共青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的职能。随着大学生在青年就业创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大学生青年成为共青团就业创业重要服务对象之一。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也已成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环境、高等教育、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自身因素等。笔者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方面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应用前景理论从心理层面上对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的经济行为做出解释。
一、大学生青年在就业创业方面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
现实生活中的人并非完全理性,大学生亦是如此。在未就业创业的情况下,他们的决策容易受到环境和心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认知偏差,从而导致就业决策的偏差,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度。
在当前,企业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情况下,大学生本应该是人力资源市场最受欢迎的高层次人才,却多年被就业问题困扰。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不恰当反应,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即对待就业创业存在认知偏差。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对就业前景存在认知偏差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除了校内的学习、生活外,缺乏对就业市场的广泛了解和对自身情况的正确认识,使得一些大学生从面临就业的一刻起就受到“就业难、创业难”阴影的笼罩,甚至因此而选择逃避。前景理论中的损失效应认为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因此,逃避就业正是出于毕业生害怕面对就业创业中的失败而出现的一种非理性认知偏差所引发的行为。
2.没有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
理性的得失感受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易出现“攀比”的现象,不愿找比别人工作条件差、薪酬低的工作;加之受到传统择业观的影响,他们一味地追求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这样他们认为稳定、有前途、有面子的单位去就业,而忽略了自己的特点、能力及职业的适应性,造成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无形之中给就业增加了难度。
3.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目标不明确
目前尽管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仍很模糊,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将能否成功就业简单地归结于找单位、投简历、应聘、面试等具体环节。其实不然,要想成功就业需要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需要在步入大学甚至更早的时间开始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即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职业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并付诸于行动。这才是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
4.缺乏创新能力,就业思路不够开阔
很多学生存在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的问题,习惯用定式思维去思考问题,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活学活用,因此缺乏创新能力。这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思路不够开阔,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缺乏主动的创业思维,加之其创新精神的欠缺,所以大学毕业生不敢创业、不愿创业。对于这样的行为,用前景理论分析即大学生在“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自己创业”之间的选择上,多数人会选择一个确定的获益,同时由于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多数会选择前者。而当其就业屡遭失败时,会激起他的冒险精神,冒然创业,大有“赌一把”的想法。但是由于创业能力和经验的缺失,创新精神不足,而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大学生对待创业存在认知偏差,就业思路不够开阔,这些认知偏差产生非理性行为,进而导致大学生对待就业、创业决策上的偏差,使得大学生要么不愿去创业要么最终创业失败。
二、共青团促进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的对策及建议
共青团促进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从大学生自身方面解决就业难问题根本在于消除认知偏差,充分发挥共青团优势和职能,帮助大学生青年摆正就业创业心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增加实践类活动,广泛了解岗位需求状况及特点,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现状
各基层团组织可有效地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建立大学生青年与社会、与企业之间更进一步的联系,如组织各类的调研活动、企业生产运行的参观实习、新农村走访等,让大学生青年接触更多的行业,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认识社会、了解就业岗位的机会,使之做到就业有目标、择业有方向;同时可以扩大大学生青年的人际交往范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找差距和不足,及时弥补,从而对就业现状做出合理的理性的判断,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建立自信心
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树立受到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对青年人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共青团组织,应着重从成长成才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可为团员青年配备个性化成长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青年各方面进行指导;同时也可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团学活动中,如素质拓展训练、艺术大赛等,通过组织各类比赛、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让大学生青年提高素质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此外,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西部工作,到中小企业工作,树立大学生青年服务西部、扎根基层的典型,并做好宣传,这种身体力行的直观的教育形式要优于纯粹的说教。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方向
共青团在高校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延伸至低年级大学生,并结合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提前接触他们所想从事的行业,让其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建立直观的认识,以帮助其进一步完善、改进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书,并努力去实现。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让大学生青年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现状,也有利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
4.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创业教育
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最 重要的素质之一,它能对其他素质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团组织可利用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仅有创业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创业能力的培养。“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是共青团20xx年起实施的一项服务青年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来看,就业见习机会要远多于创业见习机会,因此,可依托“创业大赛”,积极为创业大学生与投资企业之间建立联系,进一步为大学生创业见习提供机会。此外,共青团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建立小额贷款,这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还应更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可通过灵活的授课形式、组织讲座、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形式,向大学生传授科技文化的前沿信息,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从创业项目的选择、市场营销与策略、人事及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创业者的基本素养、企业成立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让大学生对创业建立初步的认识。理论知识的储备加之创业见习经验的积累,必将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创业。
综上所述,共青团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能力,消除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认知偏差,从而减少决策偏差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和职能,必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问题。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二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三
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的教育,旨在是通过各种教育指导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快来看看就业创业经典的论文吧!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路径探讨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四
在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分布关系的研究上,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在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基础上,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三次产业将增加.
作者:陈慧娟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223001刊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andfacts年,卷(期):“”(12)分类号:f2关键词: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11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就我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我国并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力争20xx年至20xx年每年扶持5万名城乡劳动者和回国人员成功创业,带动20万人就业。全省创业带动就业的计划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相关部门另行下达。
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完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
(一)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责任。各市(州)政府要将小额担保贷款列入目标考核,制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分解任务,定期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二)提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效率。各地要认真做好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综合个人信用评级——信用社区推荐——经办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信用社区定期回访的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做好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发放工作。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在城镇创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和其他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城镇失业人员。对创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前景好的`,可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招用人数,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政策《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财政部门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短期不贴息)。
三、完善扶持政策,培育创业主体
(一)税费优惠。提高营业税起征点,从20xx年1月1目起,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凡符合相关条件,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以及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税费政策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扶持失业人员创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自主创业并招用其他失业人员就业的,经劳动保障部门核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一次性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创业,在创业期间可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最长不超过6个月。
(三)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认真落实扶持普通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收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含服务期满后两年内的“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创办企业的,本人及其招聘的劳动者两年内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从事灵活就业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四)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各地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返乡农民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项目。工商部门要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鼓励兴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农民工创业,可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
四、建立创业载体和服务平台,优化创业环境
(一)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各地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高新技术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开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市场、创业一条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等特色孵化基地,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人员进入基地创业。对社区的各类创业项目,各地要统筹规划,在经营场地安排等方面,为创业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在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同时,积极推动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对开展省级创建活动的城市,省直相关部门可比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给予相应支持。
(三)建立创业服务平台。各地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将创业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建立创业项目的引进机制和创业项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宣传和组织活动,集中展示创业项目、产品、服务组织和成果;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创业协会等服务机构。各地要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评估和推介制度,吸纳各类社会评估机构参与论证评估,并定期向社会推介;加快发展法律援助、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管理咨询、财务评估、信贷服务等创业中介机构。
(四)优化创业环境。各级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减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办理流程,公开收费标准。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收费,为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对违反规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严肃查处。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相关服务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职能作用,定期研究解决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六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兴邦济世的根本途径之一。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是我们还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也会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定会妥善解决,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七
高校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和课题要求,探索二者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建立示范促进机制,从而产生最佳效果。本文谨予阐述,与同仁切磋。
一、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温xx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
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实践活动体系;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四、建立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示范促进机制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xx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五、保证扩展体系与实践活动体系效果的措施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六个结合,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1660)。
作者简介:
尹良成(1966―),男,讲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刘贤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
就业与创业论文篇八
创业教育系开发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能力的现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新兴的高级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我国创业教育理念普及较晚,至2010年教育部才召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视频会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方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造就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教育部近期强调,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抓紧制订实施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和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等四个计划,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呼吁全社会将大学生创业工作作为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携手奋进,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机制,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的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
自主创业只是大学毕业生的一种选择,目前就业依旧是主流取向。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发展需求,也是从求知学子向社会职者转换的重要抉择。
就业辅导旨在使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确立正确就业观,调适心态,端正态度,了解形势,掌握应聘技巧,顺利与单位双向选择。高校就业辅导承担着比以往更迫切的历史责任。如何做好就业辅导,是高校就业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之源。大学生是亟待就业的庞大群体,也是潜在的创业力量。就业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创业则只是一种选择,二者是必然与或然关系。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必然。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营造大学校园浓郁的创业与就业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们亟待探索的课题。
本文旨在从深与广两个维度,探讨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结合之路径,以期推动就业与创业持续发展。
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践中实行怎样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笔者以为,建立二者结合之扩展体系,做到六个结合,就能提高结合之实效性、全员性与整体性,产生增效作用。
1.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对形势有正确认知,对自身综合素质正确评价,树立远大理想,毕业后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
2.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加强学风建设相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或创业专业实力。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创业体验和锻炼,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变通性、职业适应性。学校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时间、地点、引导、经费、组织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实。
4.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及时疏导就业或创业时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调适就业压力带来的自卑、焦虑、急躁、盲目、依赖等消极心理。
5.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的原则,探讨适应性、科学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以便加强学生的内涵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应对就业压力带来的挑战。
6.创业教育、就业辅导与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相结合。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主动寻求与大企业联合办学,采取“订单式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设立创业资助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开展十几年来,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普适化指导到个性化指导,由注重实践操作到关注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如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创建统一的有效机制,还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形式,把此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业教育是为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待毕业或就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就业辅导是为激励毕业生积极学习,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有关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调适就业心态,乐观面对人生选择。二者都需要正确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态,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都要有面对社会,经受考验的意志和品质。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进行,建立共同的实践活动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感悟,让毕业生迅速成长,早日成熟,面对社会,迎接挑战。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3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的实践历程与创业精神感召学生,开展校史教育和展览,促使学生体味、领悟,引发心灵震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外活动。持续开展广泛的与创业、就业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加深认知,提高就业与创业素质和能力。
3.社团创业。支持和扶植学生创业社团,提供相应经费,积极引导进行校园创业活动。如“艺绣”绣品社和电子维修社就是榜样。其绣品和维修服务已走向社会,呈现创业雏形。
4.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到本院毕业生开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学兄学姊的创业榜样,吸取创业或先就业再创业经验,了解创业甘苦,以便及时规划职业人生。
5.自编教材。结合本院创业历程,充分调研学院先行创业成功典型,联系毕业生创业与职业规划设计,自编校本教材,制作课件与光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使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6.规划大赛。开展校园职业规划设计和创业设计大赛,提高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意识,明确今后实训、实习、实验的目标性和方向性。
7.演讲报告。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演讲,报告,举办座谈会、访谈会等,介绍就业经历与体会,创业历程与成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8.创业园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本院毕业生创业园设计和建设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教育。有条件的可借助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
9.工学交替。积极组织在校生在学习专业课前参加“工学交替”活动,学校与企业对接,课堂与车间合一,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产品制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和劳动特点,认识社会和市场,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为回校后学习专业知识和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0.实习锻炼。学校实行“2+1”培养模式,学习两年后,到企业实习锻炼,掌握技术,了解工厂和工人,检验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能力和素质,完善人格和品质,做好就业和创业准备。
11.模拟应聘。毕业生在参加正式应聘前,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模拟应聘,锻炼实战能力,练习应聘技巧,认识自身不足,补缺补差,以便将来能顺利求职应聘。
12.联合创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联合创业,毕业生为主导,在校生勤工俭学一起参与,借此培养创业能力,了解社会,熟悉客户,为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13.积极实训。实训中心有先进设备,有富有(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经验的指导师傅,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参加实训,学习操作技能,掌握关键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熟练的技术骨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学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规划或安排,到相关企业、公司打工锻炼,提前与企业联系,建立人脉关系,学习技术,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对将来应聘或自主创业大有裨益。
15.心理咨询。就业办心理咨询室,负责日常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毕业生求职应聘前,开设心理辅导讲座,个别咨询随时进行。疏导心理,调适心态,让学生保持乐观态度,勇敢面对竞争。
开展上述活动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参与。自信、自强、勇于拼搏,敢于成功永远是创业者的品格。就业压力虽大,却压不垮勇敢者,不经风雨,永远不会成功。
学院自身是创业典型,自2005年始,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就业标兵,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1年又被评为全国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院长创业的感人事迹,给学生一种无声而深刻的教育,先创业的学子,行业虽各不同,但创业动机和力量却都来自母校。先行创业的毕业生有的已成行业巨子,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他们又成为后毕业学生的榜样,发挥着示范效应。学院发挥这一优势,形成一种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的示范促进机制,持续发挥促进与社会助长作用,有效推进后续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同时也带动学院发展。这一机制主要包括:
1.学院自身创业典型事迹,通过校史教育和展览,对每一届学生发挥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教育背后,学子心潮澎湃,暗潮涌动,一颗创业的种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机发芽、生长。
2.先毕业学生创业成功,涌现大批创业典型,对学弟学妹发挥直接的示范效应。身边榜样,激励与启发胜过千遍说教。典型带动,学有榜样,有效促进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工作。
3.创业成功学子,心怀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援建母校,对学弟学妹成长和母校持续发展发挥助长促进作用,同时激励在校学子,争走创业之路。
4.毕业生创业典型,应邀返校现身说法,开讲座,作报告,举办座谈会和访谈会,说服力强,感人之深,胜过老师教诲,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5.早期创业学子,企业规模较大,为扩大生产,每年来校招聘,促进学院的就业工作。
6.学院领导每年都到企业考察,探望联谊,加强交流,增进感情。毕业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将有关信息提供母校,作为学院教学改革,修订课程体系,安排就业,规划创业的依据。
创建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之扩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示范促进机制,使创业教育和就业辅导融为一体,不断深化和扩展,可成为全院工作的导向盘和助推器。
1.联动运作。此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调动全院各部门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协调,联动运作。
2.措施保证。创业与就业,靠的是实力,学院必须以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改革教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管理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措施予以保证。
3.内化机制。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有机结合扩展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对毕业生而言,仅是外部施教与施助,他们能内化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其自身内化机制。因此,要提高实际效果,主要靠启发其自觉性,激励内部动机,自我学习,自我加压,使外因与内因有机融合,促进效益最大化。